心理健康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归因方式,心理健康,归因干预。

分类号R395.6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195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eider首先把归因问题理论化并提出了“恒常原则”(principle of invariance),认为行为总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而人们常常通过若干不同条件寻找一个特别的结果和一个特别的原因之间的联系。自Heider的开创性工作以来,归因理论的研究蓬勃发展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965年,Jones和Davis充实和发展了Heider的归因思想,提出了“相应推断”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探讨个体如何根据他人的意图相应地推断其内在的认知特征;1967年,Kelley则用“协变原则”(covariation principles)的逻辑分析模式,对归因过程作出了比较全面、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认为特定的行为结果和原因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相随共存、相应变化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Weiner创立并不断完善了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把归因(原因思维)、情感和行为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当代归因理论的杰出代表。尽管这些理论所涉及的问题和侧重面各不相同,或偏重于归因的前提,或倾向于归因的后果,但他们都主张按行为结果解释原因,以及觉察到的原因、期望、情感在抉择后继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个体的认知活动与行为反应之间的特定关系:S(刺激)C(个体的认知)A(情感反应)和E(期望)R(行为反应)[1~3]。基于这种合乎逻辑并得到大量研究支持的认知―行为模式,归因研究者们从基本概念的研究走向实际的应用研究,并同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1 归因方式与归因干预及其研究

归因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般看法,它是人们个性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行为发生深刻的影响。Weiner等学者将归因方式区分为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前者乃指具体的、个别的原因,如能力、努力等;而后者则指原因的性质,如稳定性、控制性等。许多学者就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与情感反应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3种可能的模式[4]。一种称为归因―情感的初版模式(attribution-affect script model),这种模式假定特定归因与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有直接关系,而归因维度对情感的影响不明显。第二种模式称为原因维度中介模式(causal dimension mediation model),即假定归因和情感之间的关系来自于归因维度的中介作用。例如,成功后的能力归因与胜任感有关,是因为能力归因代表一种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原因。第三种模式由Weiner等人提出,称为归因维度附加模式(attribution-dimension addition model),它认为特定归因与归因维度各自独立地影响情感。就归因维度而言,原因源、稳定性、控制性的3维分类及其与特定情感反应的联系已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和支持,为心理学家所接受,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5]。自Abramson等人1978年提出正常人的归因方式的某些特征是导致人们抑郁的因素之一这一假设以来[6],学者们就归因方式对抑郁等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量的研究证实:倾向于把坏事件归结为自身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原因,而把好事件归结为他人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原因的个体,较之倾向于把坏事件归结为他人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原因而把好事件归结为自身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原因的个体,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更大[7]。Seligman,Peterson,Kaslow等人也在以儿童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儿童的归因方式与抑郁具有显著的相关[8];Lewis的研究则探讨了归因方式与羞耻感的关系,认为易羞耻者具有与抑郁者类似的归因模型[9];而Eslea的研究发现,归因方式与儿童的某些严重行为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10]。近年来,国内的学者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验证性研究。张雨新等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证实了Abramson等人的抑郁理论模型,并指出事件的好坏性质和可控性也是影响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11];魏立莹等人也在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对照研究中得出相同的结论,并发现二者归因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负性事件上[12];施承孙等人的研究结果则证实了Lewis的假设,且发现易羞耻者与不易羞耻者归因方式的差异还受事件可控性程度的影响[13];李占江等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对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作稳定的和整体的归因者,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14]。

归因干预是以归因理论的整体模式为基础,在不同的理论观点指导下,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纠正或改善不适当的归因方式,从而进一步改变情绪和行为的训练举措。自Ross等人将归因的原理应用于临床上的心理治疗而首次提出“归因疗法”(attribution therapy)以来[15],归因干预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的各个领域。Forstling区分了归因干预的两条途径:误归因训练(misattribution training)和再归因训练(reattribution training)[16]。误归因训练以Schachter和Singer的情绪两因素理论为基础,通过由不同生理唤醒状态下的认知解释,引起所期望的情绪归因,改变患者的消极情绪,达到治疗的目的。其训练的着眼点通常是有关内部状态的原因认知(如唤醒、抑郁、失眠),方法集中在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维度(内部和外部)。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误归因训练在焦虑、失眠、口吃、忍受疼痛、吸毒和抑郁等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再归因训练是在Weiner的动机和情绪归因、Bandura的自我效能说和Seligman的习得性无助等理论观点指导下,将认知、情感、行为设想为一个人对周围事件和行为结果的原因推断而进行的训练,其训练的着眼点是试图改变行为结果的原因认知(如成功和失败),方法通常是在原因源、稳定性和可控制性维度上进行分析的。再归因训练在教育、管理、运动、临床等心理学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最先用于解释成就方面的动机,后来也探索助人行为、社会往、罪犯的假释宣誓、抑郁、活动过度、戒烟等临床方面的问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再归因训练在增强行为的坚持性和积极性上大都是有效的。近年来,归因训练已引起国内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7~19]。隋光远的研究表明,努力归因和现实归因相结合的归因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水平,改善其成就行为[20]。刘世奎的研究证实,归因训练可以改变学生的倾向性成就归因[21]。谢晓昱的研究表明,归因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但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22]。胡胜利的研究则表明,wiener的归因训练模式和策略指导相结合的再归因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和学业成绩[23]。韩仁生的研究证实,归因训练能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和行为的坚持性[24,25]。成云等人的研究证实了归因训练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有效作用[26]。魏希芬的研究表明归因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有潜力但缺乏自信或确实努力不够的学生的学习成绩[27]。王重鸣的研究则表明,团体归因训练对提高工人的工作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28]。罗湘林等人和王斌等人探讨了归因训练在体育领域的应用[29]。刘永芳等人则将归因训练的研究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30]。

2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已有的理论和实践为归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及其广泛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有益的启示,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归因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来看:(1)绝大多数的研究仅从归因维度来揭示个体的归因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而忽视了特定归因的作用。(2)仅探讨归因方式与某种特定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等)的关系,并未从整体上系统地考察两者间更为广泛的内在联系。(3)生活事件性质的好坏都是由研究者事先主观确定的,忽视了被试对生活事件的好坏性质评价上存在的个体差异。(4)仅从原因源、稳定性、整体性、控制性来度量个体的归因方式,原因的其它维度(如特殊性、有意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归因干预的实践而言:(1)以个体的某种心理疾患的治疗为目的的研究多,从整体上改善和提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少。(2)以改变个体对具体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的研究多,涉及归因维度的研究少。(3)以单一的方法(如强化说服、示范学习)进行研究的多,多种方法融合的研究少。(4)国内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成就动机或体育领域,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

我们认为:(1)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更改的,但人们对它的知觉却是主观多变的、可以更改的。原因思维通过影响期望和情感为中介,进而驱动行为。影响人们心理生活的是他们对原因的主观知觉,而不是原因本身。因此,人们的归因方式与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2)人们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的原因归因是不同的,用于解释某一生活事件的原因并不适应于解释另一个生活事件,即使对于相同的生活事件,不同的人觉察到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的。但任何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都可以在原因源(自身―他人的)、稳定性(持久―暂时的)、整体性(整体―局部的)、控制性(可控―不可控)、特殊性(个人―群体的)5个基本的因果关系维度上作特征性的比较。这些维度分别与特定的情感和行为相联系,也必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揭示这种影响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心理障碍的治疗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以及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原因的特殊性(个人―群体的)是影响人们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一个事件,如果仅发生在某个个体身上,较之发生在群体身上,对于个体而言,其影响更为深刻。(4)归因维度是在特定归因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的结果,已形成的稳固的维度归因必然影响着人们对具体事件的特定归因。但就其对人们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而言,归因维度的影响更为久远而深刻。(5)原因知觉导致情绪行为反应,原因维度与特定的情绪行为相联系,原因知觉的改变会影响情绪行为的改变。因此,人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作出错误的、不精确的原因归因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如果采取一系列干预法,纠正或改善不适当的归因方式,随之能改变情绪和行为,从而提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3 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上述的看法,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1)揭示个体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在特定归因和维度归因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特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着重解决已往研究所忽视的事件性质评价的客观性和个体差异、特定归因的影响、原因的特殊性等其它维度以及归因方式对健康更为广泛的影响等问题。(2)针对个体的归因实际,运用误归因训练和再归因训练结合的方法,从特定归因和维度归因入手,通过归因干预提高个体与群体健康水平。着重解决已往的归因干预轻视归因维度、方法单一,且仅局限于心理治疗和成就动机领域,而忽视归因干预在改善和提高群体的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即从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融合的视角,循着以下思路:

对下列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1)个体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生活事件的归因特点及其年龄和性别差异;(2)个体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生活事件的特定归因特点及其对不同心身症状的影响;(3)个体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生活事件的归因维度特点及其对不同心身症状的影响;(4)不同性质的事件在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上对个体各种不同心身症状的交互作用;(5)个体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对心身健康影响的年龄和性别差异;(6)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和改善个体与群体健康水平的方法、途径、策略及其效果检验。以期在理论上为归因理论的深入和完善及其广泛的应用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丰富心理治疗方法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为个体精神疾病的治疗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学校针对学生的归因特点进行归因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 Weiner B著, 林钟敏译. 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9

2 孙煜明. 动机心理学.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 刘永芳.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4 Russell D, McAuley E. Causal attribution, causal Dimensions, and affective reaction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gychology, 1986, 50(6): 1174~1185

5 Xenikou A, Furnham A, McCarrey M. Attributional Style for NegativeEvents: a proposition for a more reliable and valid measure of attributional styl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7, 88: 53~69

6 Abramson L Y, Seligman M E and Teasdale J D. Learned help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78, 87: 49~74

7 Abramson L Y, Metalsky C I, Alloy L B. Hopelessness depression: A theory-based subtype of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9, 96: 358~372

8 Kaslow N J, Rehm L P, Siegel A W. Social-cognitive and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depression in children.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84, 12: 605~620

9 Lewis H B. The role of shame in symptom formation. In: Clynes M & Panksepp J (eds). Emo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8

10 Eslea M. Attributional styles in boys with severe behaviour problems: A possible reason for lack of progress on a positive behaviour programm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9, 69, 33~45

11 张雨新, 王燕. 归因方式和抑郁. 心理学报, 1989, 21(2): 141~147

12 魏立莹, 赵介城, 巫善勤. 抑郁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9, 7(4): 213~215

13 施承孙, 钱铭怡. 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对风格.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12(4): 193~195

14 李占江等. 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1): 6~8

15 Ross L, Rodin J and Zimbardo P. Towards an attribution therap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9, 12(3): 279~288

16 Forstling F. 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A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5, 98(3): 495~512

17 王重鸣. 因训练与学习动机.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6, (2): 28~31

18 王斌, 马红宇. 归因训练研究的理论综述. 体育科学, 2000, 20(3): 79~82

19 齐冰. 归因训练的若干研究综述及思考.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6(1): 76~78

20 隋光远. 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归因训练研究. 心理科学, 1991, 14(4): 21~26

21 刘世奎. 课堂情境中学生竞争对其成就归因和成就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报, 1992, 24(2): 182~189

22 谢晓昱. 中学生“能力”“努力”“方法”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社会心理研究, 1994, 1: 25~32

23 胡胜利. 小学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及再归因训练. 心理学报, 1996, 28(3): 268~276

24 韩仁生. 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1997, 20(5): 461~463

25 韩仁生. 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报, 1998, 30(4): 442~451

26 成云, 卢青, 马长青. 归因训练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1998, 4: 108~112

27 魏希芬. 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实验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 2001, 4: 29~33

28 王重鸣. 责任制改革与团体归因训练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 1988, 13(3): 7~14

篇2

关键词 自我妨碍 成就目标 心理健康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Dependence of the College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chievement Goal and Mental Health

CUI Wei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rrelation dependence of the college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achievement goal,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 This research is going to realize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to testify whether this conclusion of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from foreign countries could get universe meaning among different kinds of culture. The research has got 128 college students for subjects by the method of scale, which is designed for uncov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handicapping and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 The result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evasion achieving-goal are related, with grasp achievement goal the inverse correlation whil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approaching achievement goal is not significant. When it comes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 it is significant in 9 items of SCL-90 except the factor hostility.

Key words self-handicapping; goal-orientation; psychologically-health

1 自我妨碍、成就动机、心理健康等概念的研究渊源

1.1 自我妨碍的研究背景

Berglas 和Jones最早将自我妨碍定义为“在行为情境中,个体为回避或降低不佳表现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一切能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①这些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行动式妨碍, 如酗酒、减少练习的时间等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行为策略;二是自陈式妨碍, 如紧张、焦虑,身体不适等个体在任务前,主动声称有影响自己发挥水平的因素存在。②

1.2 成就目标的研究

掌握目标取向和成绩目标取向是传统的成就目标理论认可的两种主要目标取向,掌握目标取向的学生重在学习、理解,成绩目标取向的学生重视与别人比较,想优于他人。③

近来有人提出加入掌握―回避的维度,形成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的2*2成就目标体系。④有研究表明,不适应的学习模式和成绩回避目标相联系,然而,如果排除成绩目标中的“回避”成分,聚集于“趋近”成分的成绩目标,不适应学习模式会不会由成绩―趋近目标导致尚不明朗,而近期有研究发现成绩―趋近目标比掌握目标对成绩效果更佳,而成绩―回避目标对成绩无正向作用,指出全面地研究成就目标与成绩之间的关系仍是必要的,并注意考虑情境、成就任务等的特征。⑤

一般来说,测量成就目标,可以采用Elliot & Church(1997)编制的“成就目标问卷”。

1.3 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的相关研究

前人有不少研究结论显示,学生使用学业自我妨碍策略与个人成绩目标和成绩目标结构有关,国外有研究也发现,教师报告的成绩目标,学生知觉到的成绩目标导向,均预测了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且无论个人目标如何,老师的目标导向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⑥

后来引申开的研究又得出了新结论:个体的实证性目标不能积极预测自我妨碍,同时个体的成绩目标却可以积极预测自我妨碍,个体任务目标则能对自我妨碍进行消极预测,成绩目标结构可以积极地预测自我妨碍,同时独立于个体目标的任务目标结构能够消极预测目标结构,另外,无论任务目标如何,成绩回避程度低的学生,比成绩回避性程度高的学生,更不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低程度成绩回避性目标与高任务性目标的学生比两种目标都低的学生更倾向于较少使用自我妨碍策略。⑦

1.4 心理健康的研究及其与自我妨碍的相关研究

心理健康的界定,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而第二种,则是心理的健康状况,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负向。本研究取的是后一种意思。而心理健康的研究,即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成为热点。就国内而言,近十年来仅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就几千篇之多,而冠以心理健康的教材、读物、专著和论文集更是林林总总。

但是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国内外资料很少,一般研究的是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正如李晓东教授所说的“自我妨碍是归因的基础,而不是归因的本身 ”。归因作为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中介而发挥作用,但是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直接关系仍然值得研究。

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可以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和过程

以南京财经大学4个随机抽取的班级的同学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8份,废卷17份,共111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35人,女生76人;大二39人,大三34人,大四28人。

2.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工具合成了三份问卷:

(1)自我妨碍问卷。采用了SHS自我妨碍量表,1984年由Rhodewalt编制,用来检查个体的自我妨碍趋势,含25 个项目(8 个项目反向记分),5 级记分,自我妨碍的特质越明显得分越高,国外运用广泛。相关的研究显示,量表信效度良好:1990年报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9,一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0.74;2002年报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6;2003年报告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2。

(2)成就目标定向问卷。采用1997年彻奇编制的成就目标问卷,有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6个项目。2003年报告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趋近型成绩目标)、0.89(回避型成绩目标)、0.89(掌握目标)。

(3)心理健康问卷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王征宇修订,1984),共90 个题目。量表包括10 个症状因子,它们是:躯体化(F1)、强迫症状(F2)、人际关系敏感(F3)、抑郁(F4)、焦虑(F5)、敌对(F6)、恐怖(F7)、偏执(F8) 、精神病性(F9)、其他(F10)。

统计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

3 结果

3.1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的相关

经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趋近型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而回避型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同时掌握目标与自我妨碍呈负相关显著。结果如表1所示。

3.2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经统计分析,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十个维度中,与除敌对之外的所有其他九项维度相关显著。躯体化维度相关最高,达到0.463,抑郁维度的相关也达到0.435,其余强迫、人际敏感和其他维度均在0.4以上,而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则在0.3至0.4之间。

表1 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三个维度的相关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3.3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年级与性别差异

对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差异进行了检验,并对自我妨碍因素进行了3(年级)x 2(性别)的被试间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和年级的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4 讨论

4.1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的关系

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三个维度的关系不尽相同,与趋近型成绩目标没有显示显著相关,与回避型成绩目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掌握目标的负相关显著。这个结果与已有研究的结论相似。因此回避型成就目标和掌握目标对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基于先前的许多研究,这两种成就目标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预测作用几乎可以确定。不过对于趋近弄成就目标来说,与前人研究相似,未能发现与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相关,还是需要进一步考量的。

4.2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关系十分密切,除了与敌对这一个子项目没有显著相关外,与其他九项均有显著的相关。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他们学业自我妨碍还是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的。

而本研究的结论是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与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包括睡眠、饮食、死亡观念、自杀观念)这九项都有显著的相关,这样的结论应该来说还是很能够引起重视的。对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诸如抑郁和偏执等情况,还是有很大的解释意义的。

正如之前很多研究归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提出的那样,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可以进行归因训练来改善这种状况。自我妨碍本与归因关系密切,类似地,我们也许也可以通过对自我妨碍状态的觉察和修正,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4.3 性别和年级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

在性别变量中,学业自我妨碍的男女差异不显著,在年级变量中,二、三、四年级的差异也都不显著。国外有研究表明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存在性别差异,而国内有研究表明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却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中性别变量的研究结果,与国内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不论男生和女生,在使用自我妨碍策略方面是没有差异的,不管性别如何,都不能预测是否比异性更可能使用该策略;而关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年级差异的研究,此前未见,没有前人数据可供参考,只有一些研究做出中学生高低年级是有差异的,高中用学业自我妨碍用得比初中多,而初二、初三用得比初一多。这次研究,并未发现这三个年级的大学生在使用自我妨碍策略方面有显著差异。

注释

① 肖丹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② 李春方.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③ 杨秀君.国外成就目标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7.16(4):78-81.

④ 杨秀文.大学生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⑤ 钱淑红.自我效能、考试焦虑对自我妨碍影响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篇3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解决方法

我们生活在科学与技术发展迅速的新时代,梁启超云:少年强则国强。是的,作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新时代的建设者的称号无疑落在我们中学生的头上,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不可完全消除,但是我们要努力探究,找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并针对各种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尽可能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一、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1.社会。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群体里,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大风向也决定着我们的发展方向。在如今这个网络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学校也不再是真正的象牙塔了,社会各个层面对中学生的影响更加深入。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正是形成自身人格与认知的关键时期。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认识很浅薄,没有客观的,成熟的理念,对外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而且性格有叛逆的倾向。这时的中学生对社会充满好奇,希望能在社会中找到存在感,便想着做点比较社会的事情。这时,若是社会上的一些惡劣风气披着挑战刺激的外衣传到学生眼里,学生便很容易跟着他们的引导判断事情,从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学生的思想在接受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过程中,也有着或好或坏的成长方向,当他们发现自己与社会的某些方面发生冲突时,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态度,这就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开始了。

2.学校。学校作为学生生活的一个主要场所,我们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的接触非常多,对学生的影响自然是不容忽视的。学校里,我们以接受教育为主,但如今中国的现状,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都很大,而且,中国教育目前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我们过于专注课程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其实,中考高考所带来的繁重学业任务,在青少年时期学生们都不太会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及情绪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以致产生心理问题。学习上产生问题、老师求全责备、同学之间的摩擦带来的压力,久而久之都会让一个人变得郁闷。尤其,在我们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经常的烦躁、各种矛盾的激化、内心忧郁,都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严重的会抗拒与人接触,限制自己的人际交往,我们都知道,有效的沟通与倾诉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当我们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或者说是对周围的一切产生厌烦与抗拒的情绪,我们便很容易看不到问题。随之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就是我们自身的发展受限,心理问题得不到排解,就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人,是一种感性生物,很多时候人的行为都被情绪、情感操纵着,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

3.家庭。家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同样,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家庭的幸福与否,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家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健全,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举个例子,在调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报告中发现,留守学生比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比例更大。我们知道,留守学生与父母相处时间都很少,更别说交流了,所以生活中要是出现了问题,他们不能与家人很好的沟通,渐渐地变得内向怕人。很多留守学生,在见到别人完整的家庭的时候,都会产生羡慕的情绪,久而久之,就变得自卑。自卑就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开始,不自信让他们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不敢表现自己,从而失去很多人生的机遇。一个被爱包围的人才会爱人,而他们没有得到过太多父母的关爱,更多时候,他们或许懂得与别人之间的情谊,但长期的独立,也让他们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民主的家庭,父母与孩子都会有一种适合他们的相处模式,他们会交流,会一起讨论自己的问题。家人之间相互关心,由家人引导中学生正确的行为与思想行为。所以,家人之间,一定要学会理解与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恶化。

4.学生自身。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与世界观,我们解决问题,看待事情的观点都有差异,不管别人怎么疏导,最主要的,还是靠个人的理解与行为。中学生,最大的影响便是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到位,以及属于青春期的冲动与意气用事。经历过青春期的人都知道,青春期是我们在身体与心理上的二次发育,身体上的变化也让我们觉得兴奋与新奇。我认为,这个时候,最大的问题便是脆弱。中学生正在从幼稚转向成熟,随之而来的有更大的挑战与失败,在青春期,我们寸土必争,有着一股冲劲儿与活力,但是激情过后,往往会碰壁,会失望。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发生的。对别人失望,亦对自己怀疑,怀疑自己就会不自信,成为自闭的第一步。比如这时我们第一次感知到爱情,对感情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但这时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不小心,就会尝到情感带来的痛楚与失望,有的人,或许会因为这些而留下伤痛,形成心理问题。人的感情固然美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能防御有些虚伪的感情。这会让中学生可能仇视社会,将自己封闭起来,或者做一些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行为,这时,心理健康问题就会形成了。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法

1.家庭。我们始终相信,家庭幸福的孩子会成长的健康许多,被爱的人才会爱别人、爱自己,父母应为孩子做好榜样,为孩子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中学生不因外界的诱惑而迷失自己。家长也应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将孩子视为自己的朋友,知无不言,在孩子对自身产生怀疑的时候鼓励他们,在中学生感到学业与生活压力的时候开导他们,在他们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教他们如何平复心情,如何放掉坏心情,将自己的负能量释放出去。

2.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教育机构也应当多开设心理健康教程,并将其份额加大,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录用专业的心理老师,开设心理健康角,开设一些舒缓心情的运动设施,让中学生在学习之余释放自己,找到正确科学、适合自己的方法,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3.学生自身。作为学生本身,一定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除了学习之外,培养一两个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忧郁的时候利用自己的小爱好排解不良情绪。有自己的小爱好,也会让学生觉得生活不止是学习那样枯燥无聊,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中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心里确立一条明确的标准,也要时刻反省自己,找出自己在处理问题上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让自己发展得更好。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 心理健康状况 高中生 症状自评量表

1 问题的提出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Parsons等人的家庭关系系统理论就指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社会系统作用的结果,家庭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它既在整个社会系统里起重要作用,又是促使儿童社会化的首要系统。”家庭作为儿童第一个受教育的场所,影响了儿童心理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养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中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是对父母各种养育行为特征的概括,它直接作用于亲子关系,对儿童多方面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

近年来,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其中,钱铭怡等人研究发现,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黄悦勤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郭蕾、葛操通过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发现,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欠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不当密切相关,袁静、余毅震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心理波动最大、承受压力最大和逆反心理最强的阶段,此阶段是他们心理发展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加之面临升学压力,心理机能容易失衡。因此,高中生是发生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本研究致力于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改进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两所普通高级中学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高一、高二年级各100名学生,男女生各半。共收回有效问卷173份,其中男生81人,占46.8%,女生92人,占53.2%。

2.2 方法与材料

2.2.1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BMU)

该问卷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于1980共同编制,问卷共11个分量表,其中包括父亲养育方式的6个因素和母亲养育方式的5个因素。该问卷1993年由岳东梅等人翻译修订成中文版的测试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有力而客观的工具。

2.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由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包含比较广泛的神经症状及精神症状,从10个因子探讨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我国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心理评定量表。

2.2.3 调查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法,以班级为单位在学生答完问卷后进行统计,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2.2.4 统计处理

在剔除漏填、错填的无效问卷后,对合符要求的问卷进行编码,并用Epidata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和相关分析。

3 结果

3.1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

EMBU问卷考察了高中生对父母养育方式在11个维度上的评价,对性别变量和用SCL-90鉴别出心理正常和异常变量进行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结果表明,高中生对于父母养育方式的评价存在性别差异。高中生男孩对父亲的过分干涉、偏爱,对母亲的惩罚严厉体验显著高于女孩;女孩对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评价显著高于男孩(见表1)。另外,心理异常组对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的体验明显高于心理正常组(见表2)。

3.2 症状自评量表

本量表考察了样本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性别变量进行了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结果表明,心理正常组的高中生占有效数值的66.5%,心理异常组的高中生占33.5%(见表3)。高中男生心理健康总水平略高于女生。高中女生比高中男生表现出更多的抑郁和焦虑,同时躯体化,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也明显高于男生(见表4)。这与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社会性别角色较为一致。

表3 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状况

3.3 父母养育方式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父母的严厉、惩罚(F2,M4)、父母的干涉、保护(F3,M2)以及父母的拒绝、否认(F5,M3)与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有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虽未在数据分析中达到显著水平,但可以明显看到负相关的趋势。其中,父亲拒绝、否认因子和母亲拒绝、否认因子与SCL-90各项因子皆有显著相关。其他项目因子间也有显著相关,例如:躯体化和父亲严厉惩罚(F2)、拒绝否认(F5)、过度保护(F6)与母亲的拒绝、否认(M3)、严厉惩罚(M4);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和父亲过分干涉(F3)、拒绝、否认(F5)、过度保护(F6)与母亲的干涉保护(M2)、拒绝、否认(M3)、严厉惩罚(M4);敌对与父亲过分干涉(F3)、拒绝、否认(F5)与母亲的干涉保护(M2)、拒绝否认(M3)、严厉惩罚(M4);偏执和父亲严厉惩罚(F2)、拒绝、否认(F5)与母亲的干涉保护(M2)、拒绝、否认(M3)、严厉惩罚(M4)(见表5)。

表5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与SCL-90各因子间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父母养育方式的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父母在对子女的要求上性别差异显著。表现为父母对女生比对男生更多地采取宽容理解的态度,在反应因子F3、F4、M1、M4上差异显著,说明父母对女生更为接纳,而对男生要求更为严厉,这与男女生性格特点和母亲对两性子女的认识和看法不同有关。一般而言,男生比女生要好动、调皮,更具反抗性,更容易发生一些违反父母规定和家庭规则的行为,因此感受到父母的干涉、惩罚较多。女生则较为内向、文静、善解人意,也较听从父母意见,她们出现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感受到父母情感上的温暖、理解较多。由于受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男孩是家庭关注的焦点,因此男生要比女生体验到父母更多的偏爱。

4.2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昆明市被抽查学校高中生的心理异常人数达到总人数的33.5%,高于国内有关研究,且高中女生较男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女生在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五项因子的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即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男生。究其生理原因,可能是青春期少年,女生大多先于男生发育,由于身体的巨变和性的成熟,加之女生由于传统性别角色所定比较害羞、怯懦、多愁善感,导致女生较男生产生了更多的困惑,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项均高于男生。而从外部环境来说,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重男轻女的偏见,部分家长、老师、同学认为女生成绩好是死读书的结果,而男生成绩好则归功于聪明。受各方面暗示和耳濡目染,高中女生形成了自卑、被动和依附的消极心理,自我期望值普遍偏低,对社会性别角色缺乏自信,加之升学的压力,造成了各方面的心理问题。

4.3 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关系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母长期不当的养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不良心理特征,从而为心理障碍、神经症的发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具体来说,当孩子提出合理要求时父母无理拒绝和否认会让孩子或是自信心受挫,产生不安全感,郁郁寡欢,或是出现抵触、不满甚至敌对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体验有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出现各方面的心理问题,甚至产生精神症状和心理疾病。有关研究证明,对孩子自己的事情横加干涉,包庇保护孩子的错误或是在孩子犯错误时给予严厉的惩罚等行为,会使孩子表现出焦虑、抑郁、强烈的情绪反应以及孤独、冷漠、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特征,而这些不良个性特征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从而使孩子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此外,EMBU的F1、M1两项因子的得分虽未在数据分析中达到显著水平,但可以明显看到负相关的趋势,意即父母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温暖理解越多,孩子的心理越健康。本研究数据分析的部分结果与有关研究不尽相同,可能与抽样数目以及地区差异有关。

4.4 建议

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发育、人格形成以至整个一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最为直接和密切的影响,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除了社会与学校的努力外,父母的养育方式至关重要。

本研究建议:①考虑到高中学生特殊的心理发展状况,父母应对正在上高中的孩子在情感上予以更多的理解、关怀和支持。②积极的养育方式有利于发展子女的健康心理,而负性养育方式则易使子女产生神经质和不健康的心理。因此,父母要纠正错误的养育方式,采用科学的养育方式,对孩子多施加正性情感,避免负性情感的暴露,使孩子顺利度过心理剧烈变动期,身心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Darling N,Steiberg L,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 Bulletin 113,487-496

[2]李英,赵菊丛.父母养育方式、父母离异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3]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2)

[4]黄悦勤,云淑梅等.神经病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2)

[5]郭蕾,葛操.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卫生杂志,2005,(13)

[6]袁静,余毅震.父母养育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7,(20)

[7]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心理卫生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

[8]吴文源,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

[9]张伟,林崇光等.温州市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对比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21)

篇5

[摘要]文章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其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探讨了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内容上,要注重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途径上,要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微观层面的意义。

[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新型模式积极心理学

[作者简介]庄濛杰(1984-),女,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奚晓岚(1980-),女,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王珏(1974-),女,陕西宝鸡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无锡2141 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型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80060)和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的多因素实证研究及神经网络预”(项目编号:2014SJD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65-02

近年来,受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工作方法还是理论研究上都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多数高校不仅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还开设了心理学课程来辅助大学生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建设,继而形成了其学科体系框架以及理论,获得了研究成果和相关分支学科。拥有健康的心理越来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20世纪90年代,积极心理学理论被引入国内,其倡导用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心理现象,积极开发人的潜力,为构建个人幸福的生活做好铺垫。相关理念、方法指导和影响了当代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高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是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其运用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手段,对人类行为中那些积极的、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以及令人情感满足的因素进行研究,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的积极因素,以人们所具有的潜在的、固定的、实际的以及建设性的力量、美德为出发点,主张对人的心理现象用积极的心态去诠释,以激发和挖掘人潜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改变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我国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对象定位为那些被情绪困扰从而造成行为失调的个体,忽视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调整了这一错误的取向,不仅重视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努力帮助个别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去面对和处理问题,并且在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持有批判性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出个体和群体的积极方面,关注个体的主观感受。

2.提升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标准不仅仅是消极情绪的减少,还包括满意度、幸福感等一些其他积极情绪的增多,其主要的目标设定和工作内容是追求主观幸福感以及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3.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关注问题的成因、对策的探究等描述层面的问题,较少关注如何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和定位,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主要倡导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具备调适自己心理的能力,只是有的被暂时遮住了而已。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从崭新的视角来展开工作。

4.创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工作理念及工作手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是在传统的“问题导向”模式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的。积极心理学则是以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从消极逐渐转换成积极,这是一次理论的创新。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于发展一门挖掘和培养人类积极力量的科学,运用适当的测量和评估标准探索个体内部的积极力量,采取纵向研究的方式探究积极力量的形成阶段和方式,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干预和预防消极力量的滋生,从而更好地塑造个体内部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测量与评估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和提高,作为一套以正面指标来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的新型体系,其技术手段主要是把结构化的问卷作为测评主体,并与其他方法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测评体系。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1.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构建一套完善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为基础,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积极心理学理论注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全面、科学、实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认知性和情感性的整体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养成是其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出现教育资源的短缺、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加大等现象,导致大学生缺乏主观幸福感,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使大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压力和挫折,培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的获得有三种基本的积极体验,即对过去生活的满意感、对现在生活的福乐感、对未来的希望感,这就衍生出培养大学生积极体验的三个子目标。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引导大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生活的愉悦上,摆脱痛苦的经历,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感;通过调动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目标明确性,加强他们的福乐感;通过引导大学生建立信心面对未来的挫折,提高他们的希望感。只有从这三方面人手,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第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拥有积极人格的个体会采取更富有成效的应对策略来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和困境。因此,如能培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归因方式、解释风格以及内在的心理动力,就可以帮助他们不断完善人格。积极心理学把人格分为乐观型和悲观型两种。赛里格曼认为,人们在面临成功或失败时都会自我解释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认为失败或挫折只是暂时的,由外因引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或者当外部环境改变时情况自然会好转;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长久的甚至不可改变的,并且他们会将此悲观心理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自信的、积极的,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外物;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消极的,注重外界的影响,他们容易形成压抑,紧张,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问题。因而,调整大学生的这些负面情绪,需要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从而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

2.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既要获得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保障,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有所要求。

第一,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层面的探索。一是要从制度方面做好保障,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按照国家要求配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工作人员,规定其职称走教师系列或思政系列,从而确保队伍稳定性;同时确保工作经费的投入及软硬件配备等。二是学校上下都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人素质教育和专业培养中,这是一个系统工作,要贯穿新生入学到毕业就业的每个环节。三是要创建积极的物质和人文环境。高校的校园物质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学校整体的布局规划、校园建筑、绿化美化和周边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品行以及情感气质。创造积极的人文环境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优良学风的建设、公平的奖惩制度以及积极校园文化的营造。四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高校要积极挖掘家庭的潜能,开展“家长学堂”等心理普及活动,将积极心理学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此外,高校要运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为社会多作贡献,相应地,社会也将带来正向的反馈,在这种良性循环影响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将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微观层面的探索。一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将弱化以往的问题导向,更多地将积极心理学内容渗透到课程建设、校园活动及宣传中,在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中通过发掘个体自身的力量来有效地预防、治疗心理疾病。二是心理工作者师资队伍培养是重点。在对专业人员培训基础上,要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党团队伍力量,积极建设基层心理辅导工作站,加大对兼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将培训规范化、系统化,完善和强化学校的预防体系网络。三是发挥同伴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设立和完善朋辈互助工作制度,专业的培训及督导,培养一批大学生朋辈组织,通过他们将积极的心理学理念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最终达到助人自助。四是借助优势展现亮点。开展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展现的首要前提,通过展现学校的特色亮点以及与其他学校的相互交流借鉴,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能更好地服务本校。五是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如何需要接受积极的评估体系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如是否建立心理咨询室、专兼职人员配备情况、经费下拨情况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包括是否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是否运用积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解决问题,实现自我的成长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量表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测评,包括生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积极的内在动力、积极的人际关系等,从而对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实现积极教育的目标进行效果评估。

高校的功能之一是培养人才,优秀的人才必须以身体和心理完满状态为前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实施从消极向积极的转移,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人性的需要。

[

参考文献]

[1]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南昌大学,2008.

[2]顾娅娣,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07(9).

[3]郭兰,邓芳,心理测评:开放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 10).

[4]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5).

[5]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

篇6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普查;心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如何在心理普查基础上有效地针对高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心理困惑,全面提升心理素质,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探讨高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可以更好地为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从2003年开始,我们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量表)对我院大一每位新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施测率达到100%。

在心理测试中,本着尊重学生、做好服务的原则,利用北师大心理测量软件,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本文采用的是我院2012级新生UPI量表普查数据。经过对心理测试结果的数据分析与处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UPI量表的测试结果表明,一类筛选率(一类问题学生的人数及其占施测学生人数的比率)为16%,二类筛选率(二类问题学生的人数及其占施测学生人数的比率)为11%,心理比较健康者为73%,说明有不少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二)部分高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1、心理承受能力低,情绪易波动,对情绪缺乏有效地控制

调查表一

问卷问题 占有问题学生%

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 22.5%

情绪易被破坏 21.8%

缺乏耐力 31.3%

情绪起伏过大 21%

焦躁不安 16.5%

容易动怒 12.1%

2、缺乏自信,易产生自卑、抑郁、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对前途感到心理压力大。

调查表二

问卷问题 占有问题学生%

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 36.8%

思想不集中 35.6%

记忆力减退 34.7%

缺乏自信心 23.8%

悲观 24.6%

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 21.6%

爱操心 23%

常常失眠 22%

3、少数学生的精神活动与人际环境不协调,出现交往障碍

调查表三

问卷问题 占有问题学生%

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 23.5%

在觉得别人轻视自己 15.1%

不想见人 9.5%

想轻生 4.3%

不相信别人 8.7%

厌恶交往 9.3%

4、觉得自身有问题

调查表四

问卷问题 占有问题学生%

曾觉得心理有问题的 22.5%

感到自身健康有问题 23.4%

曾咨询过 15.1%

通过上述的统计,不难看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些年大量的调查、研究也表明,高职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高,因心理问题而导致违纪、休学、退学的学生逐年增加,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及机构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规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二)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

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突出课程的活动性和体验性,丰富和开发课程资源;上好生命教育课程,提高高职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生命品质和心理素质,建设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教学团队。

同时,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理念。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结合高职学生实际特点,围绕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要做到一个面向、三个注重,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员参与性、注重生动趣味性、注重情感释放性。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的形式可以是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也可以是当面咨询、电话咨询、邮箱咨询、QQ在线咨询等方式,以便更多学生有多种途径选择咨询。

(五)建好二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充分发挥朋辈互助的优势,建立两支学生自我教育队伍―大学生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他人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效地开发学生中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

(六)做好心理普查及排查

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和排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加强关注和引导心理有问题学生、单亲家庭及贫困生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心理危机库,构建心理防护网,使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七)营造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通过校报、院报、心理报、校园广播、心理网站、学校宣传栏、宣传页、宣传册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陈鹏.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9 - 162

[2]冉祥华.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 3) :101 - 103

[3]郭晓利.团队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5):36-39

作者简介 :

篇7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对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感的研究,提出现存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说明研究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影响模式

一、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1、 社会支持的定义

社会支持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对人们来讲并不陌生,而且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也无理解上的歧义。国内学者从三个角度归纳了对社会支持的定义:①是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典型的定义为: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②是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③是从社会资源的作用来定义社会支持,如来自于社会关系的帮助、人们联系的方式以及支持网络中成员间的资源交换。

2、 社会支持的分类

社会支持分为六类,具体包括:①物质的帮助。②行为的援助,如分担体力劳动的工作。③亲密的交往行为,比如倾听、表示尊重、关心、理解等。④指导,如提供帮助、信息和指导。⑤反馈,如提供有关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的个人的反馈。⑥积极的社会交往,如参加娱乐和放松的社会交往。

国内学者把社会支持分为三个方面: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个体的利用度。从社会支持来源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的构成分为两大类:纵向来源(如父母、教师等)和横向来源(如同学、朋友等)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其一是客观、现实的可见的支持,实际社会支持(received social support),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其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领悟社会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以上两类有关社会支持的理解上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研究者们的学科差异和出发点不同。

3、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型

关于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效果,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良心状况(主效果模型)。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社会支持只是在人们面临较高的生活压力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使人们免受或较少地受压力事件的影响,保持和增进健康(缓冲器模型)。在这两种理论的指导下,人们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结果却莫衷一是。主效果模型(themain-effect model):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景,高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身心状况;无论个体的个性因素如何,无论个体已有的社会支持水平如何,只要能够增加社会支持,就必然能够导致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的提高,从而帮助其整体健康的提高。这一论点在社会孤独者与高社会支持者身上都得到了证实。

4、 未来研究方向

由于大多实证研究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尤其以大学生和老年人为主来揭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不同研究群体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一般城市居民,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兼顾各类社会群体来加以验证。其次,由于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社会支持的来源是错综复杂的,而且,不同社会地位的不同群体其社会支持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因此,相比社会支持的来源而言,个体所获得不同方式的社会支持更应该为探讨和分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着眼点。最后,社会支持通过内部机制即自尊、抑郁、自我控制、孤独感等内部因素影响心里健康的,同时也作为重要的环境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心理健康之间扮演中介作用,但三者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人口统计学变量、外在环境(如社会支持)、内部因素(如自尊、人格特质等)和心理健康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应成为以后心理健康研究的重点。同时,应建构内外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的整合模型,并使其逐渐趋向中国本土化。

二、 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1、 心理控制感的定义

所谓心理控制,是指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愉快、主动地应付困难处境而同时另一些人则表现出消极态度的一种假想的内心状态。在该理论中心理控制源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及/或行动与事件结局关系泛化性期待。对有些人来说,事情的结果被认为是与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的,因此每当他们从事重要工作时,他们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2、 心理控制感的分类

心理控制感分为内控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相信凡事操之于己,成功源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败因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因此内控倾型往往与积极地追求有价值的目标相联系,体现在社会活动、信息搜索、警觉及幸福感等方面。而有人却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俘虏,认为外界力量操控自己的命运,他们花很多的时间祈祷、赌博或等救济,而不是积极地争取所期望的目标。这类人称为“外控型”,外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人,成功是幸运,失败归因于社会、运气或他人等外部因素。这类人正性情感少,负性情感多,精神症状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3、 心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西方文献中关于控制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大体上分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集中在内在(自我)控制感,另一条线索着重于外在控制感。集中于内在(自我)控制感的许多研究认为,内在(自我)控制感是成功调节压力的决定性因素,“相信自己能控制”能够减低主观压力感,但也有不同发现。例如:有研究报告,高自我控制感并不总能减低压力,有时情况刚好相反。如果自我控制感高,但实际的控制能力低会导致更大的问题。那些平时认为世界是可以控制的人,当他们一旦遭遇不可控制事件时表现得更加脆弱;着重于外在控制感的研究认为,如果相信一切都有其命定的程序,一旦发生不可控失败,感觉也不会太好,因为一切都不是个人力量能够改变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外在控制感比内在控制感更有益于心理健康。还有研究认为,即使不面临不可控失败,相信个人控制的有限性有益于心理健康。对外在控制感的不同发现是:如果过于相信外在控制,可能会使一个人丧失努力的动力而坐失本来可能的控制机会,从而导致负面的心理感受。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参与式 心理健康 课程 学习共同体

[作者简介]朱伟(1980- ),男,浙江绍兴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晓琴(1974- ),女,浙江杭州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3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受到关注,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工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的呼声也一再得到响应。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中就对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作了相应规定,并在随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各章节内容作了具体说明,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对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相应标准和有关要求,高校在具体实施心理健康课程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本文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以下简称水院)为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并就如何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全程参与心理健康课程设计进行探讨,试图为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提供一些思路与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1.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不健全。在开设必修课之前水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课堂教育一直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阵地。受限于师资及其他原因,心理健康课程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在2012年前也开出了诸如心理学与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训练、就业心理辅导、情商与发展、团队心理训练、九型人格与职场发展、有趣的心理学等近十门相关课程,但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尚不健全,没有从整个课程体系系统地进行有效规划,比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课程应该开些什么样的课程,作为心理健康实践课程应该安排些什么内容,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延续如何进行一些安排等。

不仅作为课程体系建设如此,而且对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管理也比较松散。课程建设缺乏有效的目标设定与严谨的管理,尤其是教学主管部门,对授课教师是否具有上这门课的资质缺少约束,“能开课、敢开课就行”的思想严重,殊不知在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的过程中不仅伤害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与求知欲,同时伤害了这门课程的严谨与科学性。

2.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少不了教师这个重要的载体。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应当由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或教育背景的兼职教师等人员组成,并且在专职教师配备上需要达到至少2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难以实现专职化、专业化。

尽管水院在近几年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与费用进行师资培训,但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距离。发展到现在,共有专兼职教师19人,其中持有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人有十多人,符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授课教师标准的人数相对比较少,而且大多数兼职教师是理工科专业背景,人文社科类的都很少,更不用说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专业,对心理学的理解、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可想而知。同时大部分兼职教师之前没有课堂讲课的经验,本身又不是师范类专业毕业,授课的技能也相对缺乏。

3.教学内容设置尚不科学。教育部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教学内容作了具体的安排,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水院与很多高校一样,从2012级新生开始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采用16学时的必修课加上16学时的选修课形式。在必修课的内容安排上,尽量与思想品德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不相重复,选择了新生心理健康与适应、自我意识、情绪与压力管理、人际交往、完善人格、恋爱心理、异常心理识别与心理健康维护等八个主题,每个主题2个学时,并且采用大班化教学的方式(四合班,合计约160人)。从当前学校的实际来看,能满足短期内的需要,但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内容设置仍有不少问题存在。

在这样一种少学时、大课堂的背景下,创新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是实现心理健康课教学目标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的同时,水院提出了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参与体验式教学的起始基础不是课程、思想过程或其他智力资源,而是和睦的人际关系。教学不再以课本和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而是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和服务者。

篇9

当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是在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有价值的知识。本文结合高校学生心理测试产生的数据,采用ID3算法构造决策树分析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数据挖掘 ID2算法 决策树 心理健康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角色转变、环境变化、家庭因素的消极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心理压力等。大学正是人快速成长发展的时期,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诱发的心理疾病,如何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2 数据挖掘在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中的必要性

2011年教思政厅[2011]1号文《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提到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科,保证学生在校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除此之外,高校应开展课外时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文件中体现出教育部非常重视心理健康建设。目前,各个高校每年举行心理测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心理测试结果,更重要的是从测试结果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采取对应的心理治疗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如何充分利用在测评结果数据帮助心理健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测评结果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到心理辅导工作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这是体现出数据挖掘的必要性。

3 数据挖掘的工作过程

目前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大数据,但并非所有数据都是完整有价值的,许多数据还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希望从数据中找到有规律的知识,这就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的工作过程如下:数据准备:包括数据的选择、预处理和转换。选择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学生的心理测评结果,存储在心理测评系统数据库,每年的高校开展的各个年级学生心理测评,测评多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其中广泛采用症状UPI或者SCL-90收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转换、集成得到目标数据集。数据挖掘:选择合适的算法对所得到的经过转换的数据集进行挖掘。在心理问题分析中可以采用ID3算法的挖掘方法获得知识库。

4 基于ID3算法的数据挖掘分类预测

ID3算法是最早由Quiulan提出的一种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分治方式构造决策树,构造决策树时首先利用信息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信息增益)寻找数据库中具有最大信息量、最重要的数据项,通过自上而下的递归方法建立树的结点。采用ID3决策树算法计算出哪种属性与哪个心理问题最为相关(即信息增益值最大的属性),以此作为决策树的根结点,然后采用迭代递归方法将剩余的属性也进行分类,形成决策树分析模型,用它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数据预测分析。

高校采用SCL-90来测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该测试将90个项目分为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睡眠、饮食等)。SCL-90的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没有(1)、很轻(2)、中度(3)、偏重(4)、严重(5),SCL-90的统计总分为90个项目的得分之和,10个因子分反映某一方面的心理情况。

结合大学生的4个主要属性(性别、独生子女、家庭住址、家庭经济状况),将10个因子和4个属性进行数据预处理后并给它们标号,如性别(男A10,女A11),独生子女(是B20,否B21),其他类似进行标号,每个学生测试结果形成一条记录,共14个字段,将标号代入表示转换为属性值向量,下面设挖掘任务为分析敏感症状与学生的哪些属性相关,关联程度如何,因此选择学生的4个属性和敏感因子作为挖掘字段,选练元组如表1。

将该表中的每条记录转换为向量,如(男,是,城市,不困难,无)、(女,否,农村,困难,有)分别表示为向量(A10,B20,C30,D41,M50)、(A11,B21,C31,D40,M51)。以某高职院校的400名新生测试结果为例,利用ID3算法构造决策树过程如下:

(1)计算决策属性(有无敏感症状)的熵:S1(有)表示有敏感症状人数、S2(无)表示无症状人数,S=S1+S2表示测试人数。P1=S1/S(P1表示有症状人数的概率),P2=S2/S(P2表示有症状人数的概率),I(S1,S2)=-P1log2P1-P2log2P2。

(2)计算各属性的熵(过程如(1)),分别计算平均信息期望E(x)和性别信息增益Gain(S,x),其中x表示各属性。

(3)根据个属性的信息增益选择结点构造决策树。

从决策树的结果预测大学生的敏感症状与性别、独生子女最有关,在心理辅导工作中要特别关注这一类的人群,做到有计划性、针对性和有目的性的心理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5 结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心理测评的结果是顺利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必要准备。本文阐述了基于决策树的心理问题分析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况,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平,夏玲.浅谈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

[2]范明,孟小峰译.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谢华,戴海崎.SCL-90量表评价[J].神经疾病与神经卫生,2006.

作者简介

卓书尧(1980-),男,海南省万宁市人。硕士学位。现为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室建设、软件工程。

邓奉先(1985-),女,海南省琼海市人。硕士学位。现为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篇10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师;能力;素质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部分学校都配有心理健康教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实施情况却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综合各学者的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心理健康教师比较熟悉学生工作,职业道德良好,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普遍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和实际的心理辅导能力。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因此,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引导学生心理健康、身心全面的发展。

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文化素质

自从1879年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心理学就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独立出来。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心理学更是成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学科,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教育。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不仅要传授自身学习到的各种外显知识,更要会依靠自身素质、人格魅力对学生起到内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心理健康教师,更是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学习心理学的各个学派,取其精华,对新出现的理论、观点有所了解,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心理知识构架,更新自己的心理知识体系,将心理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这样,在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时,解决思路才会开阔化,处理方式才会多样化。

2、加强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一支受过系统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1]调查研究发现,虽然部分中小学以及各高校普遍配有心理健康教师,但是其专业素质却不善理想。尤其刚踏上心理健康教育岗位的年轻老师,刚刚走出校园,缺乏实际咨询辅导经验,在面对前来咨询的学生时,往往内心很焦虑,这会直接影响咨询效果,并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王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以下专业技能:(1)设计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2)设计并实施某一主题系列团体辅导课;(3)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诊断;(4)实施个案辅导和进行心理咨询。[2]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是心理健康教师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操作能力,熟悉和掌握各种心理测量软件和量表,同时应充分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掌握心理辅导与行为矫正的相关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方法等,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合理结合并准确应用。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已不是单纯灌输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成为各国教育家与领导层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学生面对当前课业压力和以后的就业压力,以及生活中的交际问题和情感问题,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特别需要有人给予帮助和指导。学校应将心理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在每班任命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同时还要开设心理活动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以及针对个别学生的咨询与辅导等。既要培养心理健康教师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科研素质,也要加大专家与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结合、科研与教育改革结合、还有理论与应用结合的力度。

总之,为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和教师都要要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型教师,以适应新世纪背景下中国教育变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蔡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J].科技信息,2010(1):53.

[2]王曦.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质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6(2):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