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沟通的策略和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家校沟通是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有效动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家校沟通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沟通中,仍然长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本文就目前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对如何有效沟通进行了探究。
1.家校沟通的现状
调查发现,目前家校沟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沟通观念淡薄。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至于家庭,只要把孩子照顾好,健健康康的就够了;②沟通频率较低。少数家长只在开学时与老师交流一次,以后就再也没与老师交流过;③沟通方式简单。当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家长会;二是家校联系卡;三是电话联系等;④沟通落实不力。个别领导重视不够,只顾抓学生的安全和优生率,轻视家校沟通这一"催促剂";部分老师和家长填写《家校联系卡》只是为了应付,敷衍搪塞。即使有热心家长反映了情况,但学校最终没有落实,久而久之,使家长的沟通积极性下降。
2.家校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认识欠统一。
不少家长对教师角色认识存在偏差,产生"责在校方"思想,导致出现"推卸沟通"现象。部分老师认为,家校沟通虽重要,但会导致麻烦,加上每月的收入又较低,所以消极思想应运而生,工作得过且过,责任心不强。另外,学生生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生活中因为家校沟通不当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事故,弄得老师们苦不堪言,名声扫地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当今不少老师也就非常注重"安全","明哲保身"的观点也就把家校沟通给予"抹杀"了很大一部分。少数学校领导认为,各项管理工作只要跟上,教育教学质量就会稳中有升,只要绝大部分学生能学得好,在有影响的各项竞赛活动中能为学校争光添彩,争创特色学校,平时不出安全事故,也就是领导有方了;对于家校沟通,就不必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2 渠道欠畅通。
目前,"留守学生"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大群体。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期,剩余劳动力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孩子只有依靠着老人或亲戚朋友照看,于是"空巢"现象与日俱增。据统计,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学生"共有270万,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人数的27%,个别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另外,在很多时候也出现沟通时间不稳合现象:老师休息时家长在上班,家长休息时老师在上班,致使沟通时间不稳合,让老师与部分家长失去了"面对面"的交谈机会。
2.3 主体欠支持。
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家长会上常常公布排名,使得名次不好的学生家长很没面子,学生常把家长会说成:"今夜有暴风雨。"如果学生违纪了,有的老师也要求学生请家长到校,这样做,绝大多数的结果是学生回到家没有轻松的。所以,众多学生只有选择故意阻拦,在家长和老师面前说假话,隔断两者之间的沟通,因为他们懂得,只有"断桥"才能让自己过着轻松的日子。
2.4 社会欠合拍。
由于对物质崇拜的热度上升,产生"读书无用"思想,导致出现"忽视沟通"现象。究其成因,有三:一是"进厂不离乡,腰包照样胀"的满足感作怪;二是"暴富者不读书,读书者不暴富"的反差效应;三是"少读书易就业,有文凭就业难"的负面影响。以上因素,是部分家长产生"读书无用"实用主义思想的土壤。家长连读书都轻视了,难道不出现"忽视沟通"的现象吗?
3.家校沟通的策略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像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统一思想,更新观念。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②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规律、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③培训领导和教师,教育学生,转消极思想为积极思想。
3.2 广开门路,多管齐下。①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宣讲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和经验;②建立家长委员会。可按班级或学校成立,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这也是共同研究学生教育的机构;③召开家长会。它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学校与家长进行协调,共同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④进行家访。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补充手段,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⑤书面指导。主要有:家校联系卡、通信联系、通知书、《学生素质报告册》等;⑥电话联系。急事可以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这样比较及时、简便;⑦开放日制度。学校每月定期向家长开放一天,家长可以在这一天到学校参加有关教育活动,和老师、同学交谈,研讨教育孩子的方法;⑧家教咨询活动。学校在咨询日可请教育专家、模范教师分门别类地面对面地咨询,解决家长的教育难题;⑨通过网络联系。可以在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一架桥梁——"家校通"。它就是教师通过互联网将学生及学校的信息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家长再用手机短信将信息回复至教师电脑上的双向信息交流平台。可将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连接,同学们只要携带一张有编号的"学生卡"即可实现这一功能。家长只要通过可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或注册过的手机就可进入家校沟通平台查询孩子在校的各项表现,及时获取老师的留言和通知,同时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和自己的想法及时反馈给老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家校沟通,将是未来家校合作的发展方向。
篇2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家长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6
一、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研究的现状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
马忠虎教授认为家校合作教育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二)国内外的研究
国外: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埃斯特认为,“家长参与”指发动家长的潜能以主动或被动地帮助其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但在家中而且在学校。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专家埃普斯坦从社会组织的角度为有关学校和家庭合作影响个体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出家庭和学校在合作关系中的平等地位。
国内:陈P在《家校合作:一种特殊的交往》中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学生、学校、家庭主体互动的家校合作模型,从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阐述了家校合作的问题。黄河清副教授编著的《家校合作导论》,全面论述了家校合作的理论、国外和港台家校合作、我国的家校合作和发展等,为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以上海金桥中心小学(金粤校区)二(4)班为研究对象,该校是上海的普通小学,本地生源少,外地生源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所处地位的问题
家长没有平等参与。如二(4)班学生小程在学校课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告知家长回家补好,并希望家L监督完成,第二天交给老师。可是,第二天,小程的作业依旧如此,拿回去怎么样,拿过来还是怎么样,丝毫没有做过的痕迹。在此过程中,家长没有负责监督,老师要求配合做的也没有落实。父母的行为,抛弃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也放弃了平等参与教育的权利。
(二)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沟通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面狭隘。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主要围绕学习。沟通面的狭隘,使班主任和家长都忽视了孩子成长中的其他部分,如道德、身体、心理健康等等。
2.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效率低。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难以得出有效的方法。沟通像聊天,就算就事论事,难以共同得出解决方法。沟通多数成了班主任老师向家长告状或者反映情况,家长只是听,也无后续行动。从解决事情的层面上看,学生的问题依然存在。沟通只是达到互相知晓的程度。
(三)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参与的问题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基本可以保障,那么,沟通之后的合作呢?以下是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参与的问题。
1.家长没有时间参与
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参与合作。
2.家长没有能力参与
家长的文化水平的因素,难以参与合作。
3.家长没有意识参与
家长的教育意识的落后,难以参与合作。
三、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结合案例二(4)班学生小程,父母的无视班主任老师的沟通内容,也不提供积极的辅助行为,任其孩子的作业依旧。其原因从两方面分析。
(一)家长方面
1.家长的文化程度的因素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同学案例中,小程的家长文化水平是小学毕业,想要帮助孩子在家辅导完成作业,可能会遇到题目,难以解答。
2.家长的自身想法的浅薄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的家长觉得孩子的课堂作业没有完成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任由孩子到家不补完整。
3.家长的教育意识的落后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家长的教育意识中班主任老师是主体,对于教育孩子问题上,只做个旁观者。
(二)班主任方面
1.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点”太单一
班主任老师找小程家长,告知补完整课堂作业,只是停留在作业上,没有深入谈到作业没按时完成背后的原因等。
2.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态度太强势
班主任找小程家长合作,其态度过于强势,也没有听家长想法。
3.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意识不坚定
班主任找家长合作不成功后,应后续联系,沟通情况,跟进处理。
四、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策略思考
基于小程同学的案例,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策略思考如下:
1. 成立班级家委会,以点到面带动全班
班级委员会的成立,积极合作的家长来带动类似于小程家长,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2. 鼓励家长在家校合作时提出建议
家长在合作中的难言之隐,可以坦诚相告,促进合作的有效和真诚。
3. 利用网络等信息手段,多样化即时沟通信息
网络信息时代的优势,可以促进信息的快速传达。家校合作也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展开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
小案例透出大道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意义重大。笔者会继续结合切身工作经历,研究家校合作,从实际问题中,实践探索更多的可行性策略。
【参考文献】:
[1] Epstein, J. L.(2001).Building bridges of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The importance of desig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 (JESPAP),6(1), pp:161-167.
[2] Sheldon S.B and Epstein. J.L. Improving students behavior and school discipline with family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J].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002, (35):4-26.
【3】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家校合作;中小学;存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270-02
家校合作是近年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新时期教育是一个开放体系,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则是关系到学生未来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家校合作的手段也更加丰富,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成效。然而家校合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进一步提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意识,增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能力。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历,对新时期的中小学家校合作策略作如下几个方面的总结和讨论,以供广大教育同行参考。
一、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机制
任何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都需要有具体的制度作为其良好运行的保障。家校合作这一教育模式涉及到全体家长的参与,不同类型的学生家长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全面合作起来并不容易,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定规章制度的难度,造成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家校合作无章可循,即便花费大力气制定出新的管理章程和监督机制,也不一定能与学校传统的管理体系相吻合,因此还可能缺乏可操作性,存在执行难度大、流于表面化或处于较低的层次等状况,严重影响到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每所学校都应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办法,对校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所有管理人员都做出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对于学生家长,要明确其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在家校合作的岗位设置、人员职责及考勤制度、学生应遵守的规则、合作关系管理办法、合作教育操作规程、合作资料管理以及合作档案管理等各方面都要建立起一整套行政、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有条件的还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家长分别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细则。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得到具体落实,还应当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已有实践证明,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监管,能确保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利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内部也应出台一些与家校合作有关的指导性文件,如采取适当的考评激励措施,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将家校合作成效与年终考核、先进评选、职称评定等挂钩。在落实具体制度过程中,各级专门管理机构对所属人员进行日常检查或抽查,对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都要进行有效的考核监督。
二、成立专门机构,提升管理水平
目前很多的中小学在家校合作方面认识不够,常常是遇到此任务时才被动地将这项工作交给相关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实际上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做法,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目前我国的教育基础还比较薄弱,城市化的加快使得多数城镇中小学班级的学生数超额,再加之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值加大,造成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不仅要面对超额工作量的任务,还要面对教学改革的各种挑战。繁重的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工作已使得教师超负荷运转,再让他们走向社会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必然力不从心,只会导致部分人对家校合作失去兴致和热情。
成立家校合作管理的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组织和管理,明确机构中各部门的职权和分工,可以有效地避免合作过程中的组织松散、管理混乱等问题。家校合作直接关联的两个主体是家庭和学校,它们的合作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组织协调,目前家庭一方主要有家长委员会,而校方也必须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联系和沟通,并对家校信任方面进行宣传,进一步创设合作的氛围。实行新型的家校合作,必须要打造一支高素质、有活力的专兼职家校合作人员队伍,使之能熟练地为家校合作提供指导和咨询,为此需要做的工作有给教师补习与家校合作相关的理论和技能,一些相关内容还应充实到有关课程当中;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科学的人才培养观等方面培训,帮助其摒弃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传统教育理念,远离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注重提高家长的人格素质,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
三、构建网络平台,拓展互动空间
传统的家校合作渠道有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簿、家长开放日、个别约见等,其中家长会和家访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两种合作途径。这些传统的家校合作渠道在增进家校沟通、加强家校交流与合作方面确实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家校合作途径的弊端日益显露。如家长会的内容单一、互动空间太小,大多是教师反映学生在校的行为与成绩等,成为教师个人的“舞台”;家访需要耗费教师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且时机不容易把握好,在当前教师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全面的家访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网络是应用最广泛的联络沟通工具,也可以在家庭与学校间架构便捷的合作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可开设专门的家校合作栏目,开通家校信箱、制作班级网页、建立班级博客、成立班级QQ群、搭建微信平台等。这些合作方式能够让家长方便地与教师及其他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分享交流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同时教师也能够借助这些方式与家长主动沟通,告知学生在校时的优异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并与家长合作商讨应采取的教育对策,有效地实现了家长与教师的及时互动。
四、加大开放力度,促进家校统一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社会。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合作,然而当前中小学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通常次数较少,且无法提供家长参与的环境;通过网络的沟通也不能够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到学校的真实情况,在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方面有其局限性。
为更好地实现家长能参与学校办学的管理和监督,应切实加大校园面向家长的开放力度,创造更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条件,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家校统一。具体的做法有增加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的频率,并且改变通常由教师为主导的方式方法,可采用交流、对话讨论、专家报告、参观游览等多种形式,给家长提供更多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利用家长的自身特长或职业特点等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不仅使家长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也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来。
五、转变家访观念,优化合作环境
家访曾是学校通过教师主动与家庭沟通的重要方式。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小学普遍注重学生课业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很多学校出现班级人数超额、学生居住日益分散等客观因素,再加上部分学校和教师有了网络沟通更加方便能取代家访等错误认识,使得家访这种传统的合作方式被疏远甚至放弃。然而,家访在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更加信任的合作关系是其他联系方式所无法替代的。有些对孩子教育的更深入的探讨,对学生家庭环境的更直观的体验,甚至通过直接情感交流感化学生心灵,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则必须面对面地进行沟通。
现代的教育体制要求学校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观念,要求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因此这种家校合作关系不仅是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是接受家长对学校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家访实现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作用;同时,现代教育也要求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小学则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充分了解学生成长的特殊环境而便于因材施教,通过家访能充分了解学生成长的特殊环境,从而为其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许多优秀的教师常常通过家访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校外表现,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并指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使学生能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氛围中,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既有信息的交流,也有情感的沟通,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也有的教师家访不很得法,也有的家长不善于配合,有时也会造成几丝尴尬和些许遗憾。但是只要教师能根据家访对象的客观条件进行思考,并注重家访方式的选择,往往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六、结束语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家校合作在中小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走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家校合作已成为提高教育效能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更大需求,家校合作策略也必须通过不断地发展完善才能更适应时代的需求。这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全体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不断提高中小学自身的管理技能和水平,需要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改善,才能找出适合中小学自身发展的合作策略。
参考文献:
[1]盛天和.家校合作:教育和谐的必然状态――上海市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下):25-28.
[2]蒋文龙,曾谦,马晓倩.利用网络博客探索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4,(7):216-217.
篇4
关键司:初中音乐 课外活动 沟通策略
一、沟通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音乐课外活动中教师沟通观念淡薄
音乐课外活动中教师无沟通或沟而不通,都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延迟、信息失真、信息过滤等造成的沟通障碍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比如信息源可能是不明确的、不可靠的,”如音乐教师自身“对音乐课外活动的环节尚不清晰;发送的信息没有被有效和准确地编码”;学生、学校管理层、家长没有正确领会音乐教师的意图和要求;“发送信息时选错了通道”,例如音乐教师请他人转告,“使得沟通延误,沟通对象没有能够对信息做出信息源所期望的反应等”,例如音乐教师告知了课外活动中需要学生、学校管理层、家长配合的方面,但是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另外,沟通双方之间缺乏共同的经验,也可能很难建立有效地沟通。”
(二)音乐教师沟通三维度水平有待提高
初中音乐教师沟通水平,在三维度方面的体现有:“沟通的认知维度体现,包括初中音乐教师对沟通的目标的认知、教师沟通时自我形象的认知和自我监控水平的认知三个方面。”具体说,就是初中音乐教师“自我认知的情况、对沟通对象的认知情况、对课外音乐活动等情境的认知也即对沟通环境的敏感情况、体验对方的体验和感受的水平、在沟通中自我情绪管理的情况、对沟通关系的把握情况。”初中音乐教师“沟通动力维度的体现,包括音乐教师沟通的自信水平也即沟通动机和沟通焦虑情况。初中音乐教师沟通技能维度的体现,包括非语言技能的运用情况、教师言语技能和倾听技能的使用情况、运用沟通原则情况。”
(三)音乐教师沟通策略实施要素结合不够
从沟通实施过程划分,沟通的要素有:沟通主体、客体、信息、信息通道、文化背景、反馈。在音乐课外活动开展过程中,音乐教师没有充分考虑从以上沟通要素来实施沟通策略,沟通的有的放矢就无从谈起。
二、初中课外音乐活动教师沟通策略
(一)组织信息的策略
1、信息沟通的具体化策略。必要信息可以用Who――与谁沟通,Why――为什么沟通,What――沟通什么,Where――在哪里沟通,When――什么时候沟通,How――如何沟通。”
2.信息沟通的简明化策略。(1)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节约自己和沟通对象的时间,同时也是尊重人的表现。(2)沟通者要善于从沟通对象的角度对思考信息的组织方式。(3)认识到沟通对象在付出时间听取信息后所能获得的实际效用,即不要不需强调为沟通对象做了什么,而要强调沟通对象能获得什么或能做什么。
3.信息沟通的清晰化策略。一应选择精准、具体的语言,避免生僻、难懂的语言;二应使用短句,一句只表达一个意思;三应突出信息重点。四要提高自身表达能力,提高说服力;具体而言,音乐教师在沟通时,尽力提炼、力戒陈述的冗长无味,注意组织语言、概括有用信息。
(二)实施沟通的渠道策略,应化解抵触
1.和善幽默,保证沟通渠道通畅。与人沟通时候,先消除对方的抵触心理,适度适时幽默,心理学中态度 ABC 理论告诉我们:A,态度 B 行为 C 结果,当人们做出行为时,人们的内心态度会与之趋于一致,本来不喜欢的人,一旦做出友善对方的行为时,人们的思想态度上就会渐渐接受对方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达到效果。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幽默的运用越来越重要,幽默被 成为“无国籍的亲善大使”,幽默用生动形象、鲜明活泼、委婉含蓄风趣机敏确切的语言,笑声中提出建议或意见,从而使得对方改进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认可观点起步,保证沟通渠道通畅。音乐教师无论是和家长还是教师、学生、学校管理层沟通,记得要从大家认可的观点说起,不知不觉中让沟通对象发现了自己的偏执,并乐意地接受音乐教师的观点和建议。如果要沟通对象同意建议,让他连续说 3 个“是”。“说服对方,让那个对方就范不是赢家,要赢得对方的心才算是高手。”
(三)音乐教师沟通能力的自我培养
1.了解自身沟通优势。音乐教师大多性格开朗、多年师范类各种专业技能的训练使他们有一定的肢体语言表现力、非言语沟通表达能力较强。他们往往善于把握语言节奏感而且声音悦耳。多数人是学校文艺活动多面手,学校文艺活动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能歌善舞的专业特长在文艺表演中担当演员、主持、节目总监导演,不少人还是校际活动的宣传联络员。
2.了解教师职业的沟通局限性。 教师行业特点决定了沟通的相对封闭性。
教学交往方式固定、教学对象单一,局限于师生、师师交往;交往对象年龄阅历相仿。交往对象处于校级内循环与外界交集少;教学交往的依据是国家审定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定向、教学方式相对固定。以上客观实际和其他职业的沟通对象多元化、沟通方式多样化等特点截然不同。因此,音乐教师应当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沟通方法和策略,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张冠李戴。
3.注重日常的自我培养。沟通无时不用,无处不在。要改善提高沟通的方法很多,日常训练方法天天观察,日日比较,月月提高。(1)用好镜子。提醒自己经常面带微笑,即使电话沟通时,对方也能够感受到。(2)妙用录音录像,观察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3)日记感悟。点点滴滴记录下与人沟通的感悟,生动对照。(4)善待周围同事朋友的评价。不断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做个有亲和力的人。(5)阅读沟通有借鉴意义的书目。如《沟通成就你的一生》《女性与沟通》《沟通秘笈》《我好,你也好――人际沟通分析》。这些书籍深入浅出,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许多经典的故事和案例,生动中不发深度,严肃中不乏幽默;读一读想一想,对于读者来说是一次次心灵的对话。
三、结论
总之,在实际工作应用中,音乐教师关于课外活动沟通方面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将成为教师沟通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音乐教师只有对多种沟通策略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梁蔚红,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3
篇5
【关键词】班主任;家访;策略
时下,学校在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及影响在逐渐弱化,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常常严重冲击学校教育,用形象的公式比喻就是“5+2=0”,就是说,学生在校5天的教育常常被家庭社会的2天影响所抵消。班主任家访是沟通家校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班主任有效的家访,能够引导家长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促进家校合作,避免“5+2=0”现象的产生。
笔者认为正确的家访策略家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要多样
有效的家访并非单指班主任登门拜访,可以包括登门走访、家校联系卡、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
1、登门走访,制造惊喜,创造奇迹。
登门走访,可以让学生和家长获得一种尊重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关怀的温暖:教师放弃休息时间,不辞辛苦来到家里是为了让自己及时改正缺点,督促自己进步,而且教师对自己在学校的表现有如此全面的了解,也体现了一直以来对自己的重视。
2、家校联系卡,沟通你我他。
家校联系卡制度可以保持家长和教师之间经常性的交流,及时准确地掌握孩子动向,把握孩子成长的脉搏。小小的联系卡辗转于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仿佛一条感情的纽带,架起了一座家校共同关心孩子成长的桥梁。
3、电话家访,使家校的距离更近了。
学生病了,打个电话询问询问病情,可以让学生与家长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温暖;对于急需解决问题又迟迟不肯露面的家长,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告知家长急需配合的地方,并给出具体措施……电话家访,省工省力,小小电话机可以拉近学校和家长的距离。
二、方法要灵活
班主任家访不能只图形式,要有丰富的内容。班主任家访或是为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或是为了发现学生问题,或是为了向学生报喜,或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家庭困难。家访的目的不同、对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1、根据不同家长对象,因人而访。
(1)对于有教养的家庭,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2)对溺爱型家庭,交谈时,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适当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
(3)对放任不管型家庭,班主任在家访时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2、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因材相访。
(1)班主任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要一分为二。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提出不足,使家长不放松教育,并通过家访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2)对待学习效果较差或某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唤起家长关心学生的热情,然后与家长就事论事地指出学生工作、学习中的不当之处,提出切实的改进意见;绝对不要一味指责缺点,要善于发现闪光点。
(3)我们的教育往往可以做到“促两头”,却往往会忽视了中间这群不惹眼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加强对这部分人的教育。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既肯定其好的一面,也要指出他不够的地方,唤起家长的教育热情,并共同努力促使孩子下阶段好好努力。
三、沟通要讲艺术
1、要主动预约。
进行家访尽可能与家长有预约。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加强了家访工作的计划性、目的性;(2)家长有所准备,谈话易入正题,双方容易达成一致意见。预约家访做好了,联系密切了,还可以发展应邀家访和电话往来,达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预约家访制度形成后,并不排除一些偶然性的家访。
2、要尊重家长。
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家长。特别是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的时候,班主任仍不应该忘记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更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否则,家长有可能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学生,极易形成学生与班主任的对立。当教师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应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做到以礼待人,以理服人。
3、要客观评价学生。
客观评价指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班主任向家长介绍情况时,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切不可毫无根据地对学生做出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评价。班主任对学生任何不慎重的评价,都会伤害学生和家长的感情。班主任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4、要委婉巧妙批评。
篇6
1、分析学困生成因,制定转化计划。具体分析班级学困生形成的成因,初步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来自家庭的教育方法乃至社会影响等等,都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明确了学困生的成因是有效转化的基础。根据本班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综合表现确定学困生名单。在逐个分析学困原因的基础上,然后从学生能力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困生制定一学期进步计划,使之“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
2、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成(来源:文秘站 )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
3、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助学活动主要以课堂练习为主,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4、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各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校互访等。经常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一种默契基础之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若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将缺乏针对性,难保其转化效果。
5、建立学困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困生转化过程,积累学困生转化经验。成长记录袋每生一份。主要内容包括:学期初师生共同制定的本学期学生成长计划;学生学困原因及基本情况分析;主要转化措施;班内“兵教兵”帮教合作学习分组名单;师生助学情况记录;学生本学期各方面优秀作业或活动作品及教师鼓励性评价;每次单元测试试卷、自我检测练习、家长意见和教师鼓励性评语、指导性评语等。
篇7
【关键词】班主任 协调沟通 策略
参加工作一年后开始当班主任,如今已有四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认为要做好班级工作,除了用充满爱的心灵去理解与关怀每一个学生,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培养学生干部外,班主任更需要用智慧与任课教师、家长和领导沟通。
对这样的说法我很赞同: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就有两种思想。不时地和任课教师、家长、相关领导交流沟通就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对班级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必有之路。一个中学生的成长和任课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处理好班级和任课教师的关系,让任课教师心情舒畅地上课,让学生在他们的教育下健康成长。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与其要十个能力很强,但孤军奋战、各行其是的教师,毋宁有五个能力较弱,但却能团结成一个整体的教师。一个班级中,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品质的培养、个性的塑造、体质的训练,乃至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班主任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而是全体教师相互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所以,班主任绝不能孤军作战,而要主动联合任课教师一起做学生的工作。几年来,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是给任课教师创造一个上课的良好环境,教室收拾整洁,讲台、黑板都擦干净,该拿的教具、仪器等,要安排科代表先拿来。第二,教育学生们对任课教师要有礼貌,尊敬老师,上课要遵守纪律,听众老师的指挥。第三,在孩子们中间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孩子们对任课老师讲课有意见,特别是教法上的意见,我一方面诚恳地把孩子们的意见告诉任课教师,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告诉学生们要耐心些,在老师一时改进不了的情况下,要学会适应老师的讲法。当有的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任课教师来告诉我时,我就动员任课教师也亲自找学生谈谈。因为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更能树立起任课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不仅班主任关心他们,任课教师也关心他们,以后他们就不敢在任课教师的课上胡闹。当有的学生对任课老师不礼貌、无理取闹时,不论任课老师来不来告诉我,我都要主动地、一丝不苟地来处理这个问题。如有一个学生,他的化学实验报告写得十分潦草,化学老师批评了他,他却蛮不讲理地冲老师喊:“你那么高嗓门干啥?”,对这个学生,我和化学老师共同研究怎样找他谈,谈些什么,终于使这个学生承认了错误,而且在以后上课时表现很好,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了。第四,凡是任课教师的要求,我都督促学生认真去做,如按时写作业,作业整洁等。凡是任课老师要求班上办的事,如帮助办版报,我都组织学生认真去办,一定要使任课教师满意。除此之外,作为班主任要经常牵头班级的“教育会诊”,定期与科任教师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对一些异常行为进行分析研讨,及时矫正,始终如一地争取班级全体教师在管理程度上的高度一致,从而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
经常与与家长沟通是关心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手段。几年来,我深知,要管好每个学生,就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孩子自幼受着家庭教育的无形影响和熏陶,班主任要真正了解孩子们的个性,就必须与家长多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现在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这和老师的愿望是一致的,基于这一点,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一是主动和家长互通情报。每月都通过班级家长QQ群征求家长对学校、对班级的管理意见,参与班级管理,提高家校合作程度。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管理的联动效应。二是采取多样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遇重要事情,就及时召开家长会,如遇局部问题,就邀请有关的几个家长,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如我发现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十分粗暴,以致孩子不敢讲真话,在家里像个老鼠那样躲着大人,而在学校里却像老虎一样乱打乱闹,我就请对孩子粗暴和教育孩子方法好的家长来校座谈。班级参与学校活动结果,及时通过班级家长QQ群及时发送消息。同时,将教育方法好的家长的成功的经验放在班级家长QQ群里,让大家分享。三是和家长一道及时协调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孩子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是难免的,在对待孩子冲突的问题上,家长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对某些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家长,我以爱为本,采取“进一步”的策略,不卑不亢,心平气和地与家长交流应怎样正确对待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爱每一个孩子的,包括他家的孩子。关键时刻的“进一步”既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又使人际关系变得更融洽。 “赢得了家长,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教师以爱为出发点,同时,也以爱为终点,把教师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展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篇8
关键词:中职教育; 师生冲突;类型;对策
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逐渐实现免费政策的出台,中职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但由于受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往往把学生单方面的“绝对服从”作为学生的最高行为准则,习惯于把学生当成被动和机械的受体。同时,师生双方社会基础、社会地位不同,知识、权力悬殊,以及生活目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形成“对立、分歧、相互干扰”,从而产生师生冲突。
一、当下中职教育师生冲突的主要类型
(一)教师处理学生违纪导致的师生冲突。比起中学来自家庭和学校的严格管教,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更多的追求个性、自由,与社会也有了更多的接触,学生违纪的几率也相对提高,教师在处理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时,不可避免会与之发生冲突。
(二)教师处理问题不公平导致的师生冲突。中等职业学校的规章制度大多是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校内每个集体也会根据班(队、系)的特点规定一些纪律,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的自由量裁空间很大,经常会因为处理不公导致学生“不服气”、“受委屈”等情绪。
(三)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导致的师生冲突。不可否认,当下中职生中考试作弊、撒谎、逃课等不诚信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虽一直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但在预防和处理方法上尚待研究,一些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一棍子打死”,挫伤了某些同学的自尊心。
(四)师生价值观的对立导致的师生冲突。因为上网、剪了新潮的发型或佩戴首饰等师生价值观的对立导致的师生冲突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师生之间价值观的明显差异是师生冲突的潜在因素,教师是以社会代言人和国家代表的身份从事教学的,他要维护和传授社会所认可的普遍规范而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好恶随意传授个人价值观。
(五)教师的惩罚方式导致的师生冲突。有些教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在缺少必要的沟通之前,就采用污辱性言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方式“教训”学生,这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来说当然难以接受,他们就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抵触情绪。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家校沟通,促进优化家庭环境。相关研究显示,家庭和睦程度与学生的师生冲突成高度显著相关,不和睦家庭出来的学生是与教师发生冲突的高危人群。因此作为学校和教师要高度关注此类学生,要加强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并指导家长优化家庭环境、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二)了解学生次级文化,尊重学生感受与尊严。学生次级文化与教师文化或化不同,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及服饰语言。学生次级文化有时能具备积极正面的性质有时则与化相抗衡,形成消极负面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份了解其特性引导其往正面发展。
(三)畅通沟通管道。教师应普及沟通管道和增进沟通效果,基于平等的立场,互相商量,互相尊重多用倾听、澄清与回馈,少用教训与灌输。以“体谅”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师生进行沟通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特别是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不同的沟通途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四)提高师生处理冲突的能力与技巧。师生冲突具有二重性,即师生冲突既有破坏性的一面,同时还存在积极的、建设性的一面。当师生冲突发生时,就必须积极的应对,防止冲突升级并产生破坏性后果,努力引导其向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五) “协调一冲突”平衡机制的形成。教师的劳动对象不仅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而且是由很多性格各异、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组成。冲突的产生纯属正常的现象。教师要为学生建立“安全阀”制度,即让有学生发泄不满情绪的地方,使学生的不满和意见及时得到释放,教师和学生及时得到沟通,这样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或者使其得到合理的解释。从而形成“协调一冲突”的一种平衡机制,把冲突拒之门外。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双方的互动是相互作用的社会性过程。教师要真正地转变传统的师道权威的教育观念,不断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和教师配合默契,才能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指导;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84
以往在孩子教育这方面,家长往往认为教育是教师的职责,将孩子交给了教师进行教育,自己完全不插手。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孩子的教育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协助才能完成,但当前众多现实问题则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存在很多沟通和合作的盲区,以至于影响了对学生的教育。下面笔者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谈几点解决策略。
一、存在问题
(一)家长与教师沟通交流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不愿意接听教师的电话,甚至不愿教师来家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害怕教师对自己进行抱怨和说教,责备自己没有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管理和监督等,害怕在老师面前丢失面子。另外,还有许多家长因为工作忙拒绝参加学校的活动。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没有充足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从而对孩子的教育指导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教师教育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阶段,部分教师在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过程中产生了认识上的差异,以至于造成了合作不顺利的问题。如有些教师认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是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职责,与任课老师没有太大关系,对于家长的想法,从来不去进行主动交流,以至于他们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这是因为教育教学经验较为缺乏所导致的问题。
(三)家庭与学校合作过程中方法、途径方面的问题
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最有效也最常用的一种合作交流方式是开家长会,而家长会的开展模式主要是校长或者年级领导发表言论,然后各班主任在班级里对家长进行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总结陈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应改善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着重将学生的各科成绩情况向家长进行汇报,这一部分主要是各科教师的试卷分析,很少就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与家长进行交流。这种家长会上,家长的发言权相对有限,很少有机会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少与学校、班主任特别是任课教师之间的真正对话。
二、解决策略
(一)促使家庭与学校合作,建立平等的关系
为了能够真正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学校就必须改变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双向流动的交流。教师不能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好坏为标准来直接评价家长,甚至是抱怨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引导,而应该客观地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告知家长,与家长平等地交流沟通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近况,并与他们一起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引导、教育孩子,同时虚心向家长请教学习,不定期进行家访,以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
(二)家长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家长是学生最直接的责任监护人,应和学校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职责,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指导中来,以有效弥补学校单一性的教育教学的不完善。具体做法:家长要与学校建立相互信任、共同合作的协助关系,并发挥自己在孩子教育中提出意见的权利,随时根据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向老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主动、定期向学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科任教师进行教育合作的配合与交流,更好地促进孩子各方面的进步和提高。另外,家长还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与协助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主动到学校与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参加家长会和亲子活动,以增进对教师、自己孩子的了解,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三)与时俱进,创新学校与家庭合作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学生在校的学习与成长离不开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多种不同的衔接配合方式,如为了学生发展成长的需要,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进行召集,把自己、学生以及家长之间连成一个团体共同参加互动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家长主动讨论和交换教育教学的意见,也可以向家求促进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并接受家长对一些学生有关问题的咨询。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初中阶段,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与合作尤为重要,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为了追求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近五年来,我们江苏省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开展了以“把握爱的律动,实施有效沟通”为主题的家庭、学校教育合作。工作策略主要有三个。
一、审视合作,主动改变
三年前,据统计,我校有3500名学生,其中45%为“独二代”;150名教师中,“独一代”占了30%。大量的“独一代”教师和家长联手教育3000多名独生子女学生,成为学校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客观存在。出于职业责任,本着爱事业、爱学生、为学生成长负责的态度,我校教师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学校,配合教师,服从教育规律。学生家长也经常与教师联系,恳求教师听从倾诉,听从建议,尊重差异。然而,许多教师仍然觉得自己与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是教育的伙伴,而是教育的对手。
发现问题后,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访谈、分析、研究,审视家庭、学校合作状况,找到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存在以下几种主要矛盾。一是角色差异引起的矛盾。家长与孩子是亲子关系,老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常常情感重于理智,而教师对于学生则常是理智重于情感。双方往往缺少换位思考,导致家长与教师对对方的教育情感、教育方式不满,产生沟通障碍。二是评价不同引发的矛盾。家长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同,对其评价的重点也不相同。家长更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教师了解的是在校表现,而学生在家与在校表现存在着极不连续的现象,导致家校双方产生心理冲突。三是功利性态度引发的矛盾。长期以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形成了处理问题的功利性态度。即只有学生出现了问题,教师或家长才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这种冷冰冰的联系方式,缺乏人际交往之间应有的感彩,而使家校双方都产生不满情绪。四是印象失真引发的矛盾。由于信息沟通的失误,引起教师与家长对彼此印象的失真,形成双方在直接交往前的消极定势,因而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不能产生交往的正确动机。
通过讨论,我们认识到,只有正视自身工作的滞后,积极采取措施化解矛盾,才能实现家校的有效沟通。其实,我国教育界对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合作问题已有共识: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社会教育是家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达成和谐。要实现家校教育的有效沟通,达成教育力量的一致、融合,工作切入点应当是把握彼此关爱孩子的共同点,建立学生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
把握爱的律动,需要学校教师主动改变教育方式,改进沟通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在教育孩子中的主导作用,为家校合作教育提供强大的动力。
1.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每逢全校学生家长会,校长室成员都要结合实际,作主题讲话。对于问题学生,校长室主动召集相关教师和家长座谈,倾听各方意见,拟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校长室的言传身教为全体教师掌握沟通方法提供了良好的启迪。
2.分专题组织培训。研究越深入,我们越深切地感到,与家长的沟通是门大学问。而以往的师范教育、岗位培训恰恰缺少这一内容。我们将提高沟通能力列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校本培训,分专题开设了“倾听家长意见”、“接待家长来访”、“处理突发事件”、“解决家长实际困难”等培训课程,以制度、形式、规范提高教师的沟通素养。如出台《家校沟通语言艺术细则》,列举“与家长交流适用语30条”和“与家长交流禁语20条”。
3.优秀教师典型引路。学校定期举行以提高教师沟通能力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年级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邀请优秀教师在全校作经验交流。全校老师进行案例分析,从抓住沟通契机、细化沟通流程、讲究沟通细节等方面寻找沟通窍门。成功的沟通故事给全体教师引路,促进教师在学习、思考中练好沟通基本功。
二、加强引导,带动家长
把握爱的律动,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家长心怀美好目标,采用科学方法,合着学校教育的节拍行动起来。
家校沟通,从根本上说,是人际关系的交往。要想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不仅要有善意和诚意,而且要讲究方法。我校教师创新沟通形式,主动引领家长,不断提高家校沟通的实效。
1.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形式。我校教师精心组织每一次家长会,家长会中心突出、计划周密。首先,家长会的话题是用心选择的。家长会讲什么,话题从何而来?我校教师或会前充分调研,或征求家长建议,或年级组商议,抓住核心问题、重点问题、焦点问题。合适的话题提高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家长会成为家校沟通的有效形式。其次,家长会的内容是精心准备的。家长素质各不相同,需求各不相同。老师讲什么,怎么讲,能否引起家长的共鸣,都直接关系到家长会的成效。我校教师会前下发各种调查表,仔细挑选案例,用心撰写发言稿,并报送学校行政领导审阅。精心的准备使家长会言之有物,家长与教师双方沟通目标明确,效果显著。第三,方法传授是苦心钻研的。家长会上,除了教师主讲等传统方式之外,我校教师还创新形式,例如举办家长论坛,聆听家长的心声,吸引家长主动参与讨论,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此外,教师还根据实际需要,精心挑选相关资料,汇编成册,发给家长,通过无声的方式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认识孩子的身体发育特点、心理发展规律,介绍家教方法。
2.撰写家校联系信
畅通交流渠道,沟通彼此心声,需要教师主动走近家长,真诚交流,取得家长信赖。给家长撰写家校联系信,是我校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方式。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向家长发出家校联系信三千多封。教师通过书信,定时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汇报学生动态,有主题、有序列地向家长传递教育理念,内容关注到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家长通过情真意切的书信,及时得到信息,了解动态,也感受到教师工作的辛苦,被教师的真诚、敬业所打动,愿意倾听教师的心声,主动地与学校教育达成一致。教师从家长的反馈中得到认同和信赖,增强了与家长沟通的积极性。家校联系信以真诚、信赖、尊重、合作为原则,在学校和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不断提高家校沟通的温度,成为我校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
3.加强校信通管理
校信通是家校沟通的新形式,快捷方便。为进一步发挥校信通功能,我校对校信通的质量和数量都加强了管理。我校开辟了“校信通家教专栏”,内容包括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学习习惯、家教方法等,明确禁止谈学习成绩。其次实行信息内容审核制。教师所发信息必须经过严格挑选,体现大方、真诚、得体、科学、有效的特点,并经过年级组长签字之后方可发送。在信息数量上也有规定,一个班的任课教师互相协调,一周内班级所发短信不超过3条,以免扰乱家长的正常生活。四(4)班一位家长说:“学校的校信通专栏,虽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让我感动与受益。例如‘不要过分注意孩子的坏习惯’、‘如果有错就及时向孩子道歉’这些短信就像惊雷让我震惊,原来是我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伤及了孩子的自尊心。”五(1)班一位家长说:“学校校信通中一条条温馨的提示让我们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多了一份坦然面对的底气。”校信通给家长以引领和指导,沟通着彼此的心灵,使家校双方成为了互相信赖、精诚合作的教育伙伴。
三、真心爱生,感动家庭
把握爱的律动,尤其需要教师“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让学生家长信任、感动于教师的真心诚意。真心关怀孩子的快乐成长,家校教育才能谱写出和谐的乐章。
1.相信潜能,给家长信心
城中实小有这样的愿景:“走进城中实验小学,是你我生命的相遇,也是彼此心灵的相约,更是大家享受成长快乐的开始。”温馨而深刻的话语昭示了学校对教育的理解——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基于这种思考,学校提出了“相信潜能,充满期待”的理念,“相信潜能”,即相信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能,相信每个人的潜能都独具特色,相信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其核心是尊重儿童;“充满期待”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而是永不放弃,积极等待,严格要求每一个孩子,其核心是热爱儿童。
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全面、科学,同时积极指引家长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合理评价自己的孩子、正确发展自己的孩子。
2.尊重差异,让家长放心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还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学校应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应当为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长体验,享受成功乐趣。我校积极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搭建多彩舞台。近六年来,我校推出了“走近经典”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含“遨游音乐海洋”、“漫步书画殿堂”、“拜访文学大师”、“探索科学奥秘”四大主题活动,活动给不同的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孩子的天分在学校的教育引领下得到了尊重和鼓舞,学生的生命质量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孩子生动活泼的发展,使家长积极支持、乐于关注学校教育。
3.关注健康,让家长安心
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最让家长安心。学校把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管理重点。如考虑到学生的体质各不相同,我校制定了特异体质保护措施。学校主动向家长了解信息,整理成册,发至各任课教师手中,细心给予照顾,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在春季流行性感冒高发期间,我校举行专题讲座、举办专题展览,帮助学生了解相关预防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夏天安排午睡时间,全校教师参与值日护导,确保每一个孩子睡好睡足,减少了家长接送的来回奔波;在冬天即将来临之际,学校未雨绸缪,制定《应对严寒九规定》管理细则。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呵护,深深地打动了家长。
4.理解困难,让家长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