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文化与建筑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
篇2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建设不应当也不一定是由学校或者班主任给学生的建设,这种建设还应当惠及奋战在一线的广大班主任。事实上,广大班主任需要的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奖励,他们更希望如同给学生提供“精神关怀”一样,社会、上级主管领导以及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给他们适当的精神关怀。创建和谐、稳定、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有助于班主任的成长。
目前我国教育界对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探讨,主要还是指在学生方面的建设。但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为学生创建适合于本班的文化氛围,在创建班级 文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来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给予他们的精神关怀。
那么何谓“精神关怀”?“精神关怀”(pastoral care)一词来自英国,原指牧区的牧师或主教给予教区的教民的关心和帮助①。唐云增教授等人认为这一词很好地表达了教育者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情绪的关注,其从主要方面表达了班主任劳动的性质,主张吸收这个术语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学校生活实际运用。而大多数教师认为班主任要给予学生的精神关怀应当主要包括:关心、理解、尊重、信任。
班主任要给学生以精神关怀,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给班主任以精神关怀?毕竟班主任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他们更能体会教育的艰辛与困难,“累”是广大班主任共同的感受。即使在提倡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今天,多年的实践也证明,很多学校在进行班主任专业化探索时,主要的还是班主任的工作,而学生的自主管理却因种种原因还没有完全实现。班主任仍然是奋斗在一线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身体还是思想上,他们都有很多困扰与困惑,同样也需要精神关怀。
但是,长期奋斗在一线的他们却只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做着辛苦却可能没有人承认的工作,班主任们所需要的不一定是在他们的班主任津贴中加多少钱,或者在他们的履历中多一份炫耀的资本,而是需要社会、上级主管领导以及学校通过为班主任创建的校园文化,给予班主任更多的精神关怀,从而促进班主任的成长。物质并不是对班主任奖励的唯一手段。必须创建一个使广大班主任能安心、舒心工作的文化氛围,这就是对班主任的精神关怀。而这种精神关怀,应当通过创建和谐、稳定、优良的校园文化来实现。
一、社会及上级领导要为班主任成长提供政策支持
长期以来,社会、上级主管领导、学校在评价班主任工作时,主要还是以班级的中考或者高考成绩来衡量,结果班主任不得不跟着这根指挥棒转。忽视了教育基本规律的评价,带来的势必是广大班主任精神上的苦闷与彷徨,高强度的工作量,有的甚至无法承受。很多教师不愿做、不想当班主任,即使是班主任津贴提得再高。
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式不能再实行下去。如何为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制定新型的评价方式?
1、班主任工作评价应当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全面性、激励性及可操作性
通过建立新型的评价方式,引导广大班主任到实现德育目标上来,而且评价要全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队伍,如上级主管领导、学校、年级组、班主任、家长、学生的评价体系。而这样的体系,应当是激励班主任能够更舒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并且操作性要强,分解指标,尽可能的做到量化考核。
2、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要与时俱进
每一个时代,班主任的工作都不一样,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也不应一样。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是以前盲从的一代,他们独立自主性与个性都很强,当然不管是哪个时代,要求学生创建一个优良的班集体是不会过时的。因而,评价班主任工作时,除了要评价其班会工作、教育活动、文体卫生、学生成绩、家校联系、评比获奖之外,还应当适当考虑教育科研能力、工作效果,如学生毕业后的情况观察(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及学生反馈评价等。并且这些评价指标应当在实践中不断纠正与增删,与时俱进。
在这方面,广西柳江县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初步建立起了以班主任专业化资格等级评审为核心的新型班主任评价体系,并且把班主任等级定级升格为政府行为,通过班主任专业化资格等级来制定班主任的评价体系②。这对广大班主任来说是改变以往以成绩来论英雄的一个良好开端。
二、构建和谐校园,全员参与教育管理,创建有助于班主任成长的环境
和谐的校园,将有助于教师的成长。但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工作仍然是学校工作中最基层最辛苦的,教师普遍不愿做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对班主任的种种要求,无论什么事情,首先想到就是交给班主任,甚至在科任教师课上发生的问题,本来科任教师可以自行解决的,也要班主任出面完成。他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在学校中班主任津贴比普通教师有所提高(当然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承认和具体体现),班主任就应该去做这些事情。一旦班主任不能及时处理,就对其进行苛责,或者干脆对学生放任自流。
但班级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班级,班级管理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而是全体教师共同协作进行管理。班主任迫切需要同事的理解和尊重,也迫切希望各科任教师能主动参与到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而学校在这方面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科任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如设立副班主任,给予副班主任相应的待遇,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中学中实行班主任轮换制,让每个科任教师都能得到当班主任的机会。
这样,形成了全员参与管理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每一个教师成长为优秀班主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打造班主任交流平台,让经验型班主任成长为专家型、专业型班主任
当我们在谈论到某位优秀班主任时,相信大多数赞扬最多的还是谈到这个班主任有经验、有方法。诚然,经验与方法是一个班主任所必须的,但笔者认为,这样的班主任却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说这样的班主任还处于班主任的初始状态。
因为在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践过程中,固然很多班主任都有很多好方法、好点子,但这些方法、点子需要由实践升华为理论,这也是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要义,即班主任专业化重在建设,在建设中不断成长,然后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而这些实践上升为理论要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光有优秀案例是不够的,只有不断的交流,才能将各位班主任的创新案例不断挖掘出来,发现其在专业化建设中由实践发展出来的共性,进而升华为理论。
广西柳江县实验高中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班主任专业化研究室,将班主任工作上升到了理论研究的高度,同时也为广大班主任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也是在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个创举。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班主任充分展示个人丰采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一个班集体能否成为优秀班集体,最关键的是看班主任在这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但是班主任作用的发挥,除了班主任本身的威信外,还应该包括班主任管理工作以外的东西。班主任不应该是一个只知道工作的机器,他也应该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通过教育管理以外的东西来增进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班主任之间的比赛,如教育案例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这样既可以增进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又可以展示班主任的风采。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类文体活动,让班主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充分展示班主任的个人魅力。
综上所述,如同学生需要精神关怀一样,班主任同样也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得到精神关怀,他们也需要得到关心、理解、尊重、信任。通过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班主任能以更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促进班主任的成长,能够在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
注释:
篇3
文化是建筑创作的源泉,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在当前,各地建筑的建筑文化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矛盾十分明显。显然,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是具有多重影响的。建筑师只有把传统建筑文化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才能创作出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的作品来,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对建筑业的发展要求。事实上,如何在现有建筑中更多融合中国建筑应该延续的内容,从文化着手则更为现实。这样的处理方法既能够使现有建筑保持时代特色,也能达到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3]而且,在建筑文化更趋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融合传统文化已不再是对传统形式的简单重复,而是试图改造经由建筑表达出来的传统意义。这一过程是一个通过建筑来认识传统文化的过程。这样的形势则对建筑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也就意味着建筑作品中文化的缺失,也就不能体现作品的文化层次。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为深入地进行中国建筑文化现代化。从建筑专业学生的培养角度看,我们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建筑中传承文化的能力,使现代建筑有效延续传统文化的元素并成为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时代精品。因而,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建筑实例的分析、消化和整理,善于从审美、文化、社会心理及建筑空间、形式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创新之关联问题进行探讨,寻找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创新问题的解决道路,探索一条继承传统文化和建筑创新之路。同时,我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体现在青年学生要善于有效吸收西方建筑文化。西方建筑文化一直以来都明显地影响建筑作品。在今后的建筑实践中,我们要以传统建筑文化为根,用中西建筑文化激发我们的创新。[5]学生要善于大胆地吸收西方建筑的优点和长处,补充或纠正我国建筑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并保留和发扬优点和长处。
2建筑与创新——努力培养建筑专业学生的创新理念
我们尊重自然,我们传承文化,绝不是意味着我们一味守旧或者止步不前。我们培养的学生要能够为社会设计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建筑以及与当前生活相适应的空间环境。“建构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就是把起点放在现代的时空坐标上,用现代建筑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建筑,将传统建筑中的内涵精神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创造出现代精神与古代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优秀建筑作品。[6]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培养建筑专业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社会和时代的客观需要。“作为当代的建筑师,一定要对当生的问题有反应,有回答”。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建筑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理念,要善于创新、敢于创新。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是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掌握较高层次和较系统的建筑专业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和胜任实际工作的本领,要在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不断开拓进取的能力。[7]这就要求高校要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精英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积极创新精英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也要求高校建筑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学生为本,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勇辟蹊径,不墨守成规,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建筑与艺术——努力增强建筑专业学生的艺术灵感
篇4
关键词;建筑; 设计传统文化; 设计理念; 异质建筑文化; 本土建筑文化
Abstract: At the dimension advantage Asia world expo in 1992, theJapanese hall quite had the Eastern charm by it is not deficient themodern feeling again the construction style prepares the common people is paid attention to, this article unified Japan constructs thedevelopment the cours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is hall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and the design idea, and contrasted theresearch through China and Japan, obtained from the center developsthe our country wood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everal enlightenment.
Key words: architecture, tradition culture of design ,design idea, neterogeny construction culture, native construction 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1-0066-03
收稿日期:2005-12-11
作者简介:向正祥,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作为21世纪绿色环保型建材的木材是永恒的建筑材料,因具有结构上的性能和美学上的价值而得到广泛使用。从过去的小木屋到现在的多层木屋,木结构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发展史中的一条基线。随着经济的发展,木结构建筑也面临着建造技术与设计手法诸方面的挑战。尽管世界各国的建筑师都很注重自然材料的美,但日本建筑师对自然材料潜在美的认识能力却是世界上出类拔萃的。在木建筑的创作上日本建筑师尤为活跃,他们众多的设计作品即表现出对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继承与发扬,又表现出他们在建筑设计中对木材的运用所做的探索与努力。尤其在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日本馆的设计创作中,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腾忠雄采用集成木材这样的现代材料,以展现日本传统文化的美学观念为基点,演绎出将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木构工艺有机结合所带来的全新形象。
1塞维利亚日本馆简析;
1.1建筑特点分析
对于日本馆的设计创作,安藤的设计主旨是强调对材料本质和结合方式的理解,他试图通过一种现代技术来重新诠释日本的传统建筑文化。整座建筑面宽60m,进深40m,高25m,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建筑在地面上有四层,在这四层高的展馆中,安藤对传统木建筑的框架结构进行了重新整和,大量采用层积木墙、木柱、木梁,由胶合木梁柱构成的框架体系支撑起了整座建筑,向现代人展示出一个具有浓郁日本特色的大空间。未上漆的木结构和白色粉墙建筑,有意强调了材料的原本状态,无形之中又反映出日本传统文化以及日本人独特的美学精神。
参观者首先是由一座独具传统韵味与象征性的太鼓桥登上高达11m的观景平台,进而到达展馆内部。在日本古时,这种太鼓桥常被作为由一个世界通向另一个世界的象征,这也是早期东西方建筑文化中的空间形态――“天梯”的具象载体。在日本人的传统意念之中桥会把人引入一个虚构的梦幻世界。参观者登上太鼓桥,到达展馆入口,就可以见到一个硕大的多层开敞空间――一个从由“斗”字变异而来的巨型门廊,人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隐藏在这种木结构组装方式中的日本传统建筑文化。
在随后一个接连一个展室中,强烈的阳光穿过半透明的氟特隆薄膜屋顶,在室内看似明亮而又均匀的漫射光使得该建筑的木架结构非常之清晰,并且映射出木材所散发的美丽而又柔和的自然光泽,烘托出日本式的木格纸门窗的空间意象。步入这座木的殿堂,人们完全可以找寻到古罗马万神庙的建筑痕迹,只是木质的纹理与柔和的光线让人感觉到的是更多的亲切,从而失去了石材的庄严与神秘感。建筑外部护板的层叠和曲翘方式也隐约向观众传达出传统特色,其后展厅空间的大小随参观速度的不同而起着明显变化,参观者会不由自主地将这种独特的空间感受和展览所陈述的日本历史联系在一起。
1.2设计理念分析
塞维利亚日本馆的建成,使东西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民族文化传统出现了崭新的结合。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把国际上的现代主义和日本美学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设计理念。
1.2.1现代主义设计理念
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些先进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推行的新建筑理念,他们把几千年来完全依附于石材,砖瓦的建筑传统给打破,大量采用玻璃,钢材等一些工业用材;同时还改变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建造方法,采用大量的预制板,现场组装等方式。在形式上出现了简单的立体几何外形,色彩基本都保持白色,建筑取消了任何由柱支撑,采取框架结构,奉行功能主义原则,使建筑形式简单到极点,形成理性而冷漠的立体主义新建筑形式,密斯的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则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典型代表作。
从塞维利亚日本馆中我们也可以找寻到巴塞罗那德国馆那样大手笔的建筑创作缩影。未上漆的木结构和白色粉墙的建筑正是现代主义所奉行的“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木建筑在组装方式上采用的框架结构,正是现代主义建筑结构上的延续。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特别重视对空间的考虑,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的预想图上设计,而主张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想必日本馆的设计灵感也是由此而生吧。
1.2.2 日本美学精神
纵观日本上古时代风格朴素的万叶诗歌,哀婉的《源氏物语》,余音袅袅的中世纪和歌,日本传统美学的审美趣味向人们展示的着眼点是淡雅而不是华丽,他们讲究余情余韵,务求清淡中出奇趣,追寻着一种传统的自然美。武士道精神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精神体现在日本人民心中,他们自小就接受传统的“义”、“理”、“忠”教育,这是一种带有武士道精神的黯然渗透,塞维利亚日本馆的宏伟之势,则是日本民族精神的再现。也许正是受这种民族精神的震撼才使得日本的木结构建筑的创作手法,自古以来一直都是采用大手笔的空间表现形式。看日本馆高达11m的拱桥直接面宽60m,进深40m,高25m的木屋之中,正是平淡中出奇迹的光辉写照,再看馆内天然的木质纹理,白墙之朴素,这正是一种追求自然美的深层次体现。
2日本建筑设计维新变革
日本建筑业发展能有如此巨大的飞跃,这与日本建筑师对建筑设计所做的探索与努力是决然分不开的。纵观日本建筑发展史,是一部异质建筑文化与本土建筑文化不断交融互动的历史,是异质建筑文化不断被吸收与同化的历史,多样性外来文化是促成今天日本建筑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塞维利亚世博会日本馆作为外来建筑文化和本土建筑文化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其成功的秘诀主要在于日本建筑师对外来文化进行了模仿,折衷与转化三个阶段的学习与探索。
2.1模仿
西方建筑技术的主流是砖石建造技术,而日本传统建筑是木构技术,西方的建筑式样对日本来说是一套全新艺术。在西方全新的建筑形态刚开始被引进日本的时候,日本建筑师便将国内建筑进行从施工技术到设计手法的全盘西化,没有任何取舍。这足以证明日本民族比较善于模仿。其实对于日本而言,没有传统是很幸运的,这使得日本建筑师肯用四、五十年的时间高效率地学习西方[1],这z筑样式搬至日本。这种看上去好似失去自我的模仿,实际上只不过停留在物质表面上,因为日本政府仍保持着警惕,并完全拒绝西方精神领域上的渗透,再三强调“和魂洋才”[2],他们明显地意识到不能丢掉作为日本人的自豪感,因此对于西方建筑只是注重吸收他们的科学技术和产业部门中对己有用的东西。
2.2折衷
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师不再满足于对西方建筑艺术进行的简单模仿,出现了“样式论争”“帝冠式”“兴亚式”及“民族传统样式”的建筑论战。他们敏感地觉察到日本建筑要采取一种折衷的方式来展现民族精神。这一时期日本民间建筑师的艺术设计对折衷的探索尤为成功,从纯木构建筑到拟洋风建筑进而又发展到近代的和风建筑。经过折衷主义建筑师们的努力探索,日本建筑虽然后来采用现代派的先进建造技术,但依然保持了建筑的传统风格,日本的现代建筑设计初见成绩。
2.3转化
70年代末期,日本建筑发展经历了战后的演变,近现代建筑师又一次展开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在他们为数众多的建筑创作中包涵的更多是日本的民族气质以及建筑所承载的各种传统文化要素。由此可见,日本木结构建筑设计在吸取了新的建筑理念之后,表现出自身强大的“转化”优势,正是这种“转化”使得日本现代木结构建筑更加适应当代的发展,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这也是促使日本木结构建筑创作在世界繁荣之关键所在。
3对中国木结构建筑设计的启示
从日本建筑文化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东西方建筑文化的有效结合有可能会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关于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中国的木结构建筑设计走东西方结合的道路是势在必行,也是行之有效的。不可否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不经意间会上升到物质层面上来,也就是说这种“无形”的文化总是会或多或少地支配着“有形”的建筑空间。由于我国和日本都共同隶属于东亚文化圈,在文化传统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日本建筑师在对待传统以及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所做的探索与努力,必定会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从塞维利亚世博会日本馆的设计创作到日本当代的木结构建筑发展现状,建筑师对传统文化的考虑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上、思想上以及空间组织上,而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建筑形式。日本建筑设计的维新与变革经历了从丹下健三到安滕忠雄等几代建筑师的不懈努力,完成了从形式上的模仿到注重空间精神塑造的转化。而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设计在对待传统问题上仍停留在追求形式感的层面上,造成我国木构建筑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3.1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奉行一种“中庸”的传统哲学,对待任何事物一概都采取折衷的处事态度,对待外来建筑文化也不例外,因此对于西方先进的建筑创作理念不可能彻底接受,根本不可能像日本那样“全盘西化”彻底吸收。我国建筑师学习西方建筑,时常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心态,既不甘心落后的传统方式,又担心背上“崇洋”的卖国罪名,就象历史学家庞朴先生说的:“本来是一种落后的现象,却又带有民族主义的光辉色彩,本来是搞现代化是一种进步的现象却又带有一种卖国主义的味道”[3],所以木建筑创作中经常会出现“方盒子”上盖“大屋顶”,“民居”上装“玻璃幕墙”这样一类不中也不西的奇特形式,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正是我国传统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建筑师的设计创作。
3.2的影响
中国和日本都有共同的佛教信仰,但是中国信奉儒家的佛学思想,比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的协调,追求温馨的生活情调与情感体验,古建筑一贯采用华丽的漆饰,繁复的雕饰,采用中规中矩的建筑布局。日本信奉宗教的道家思想,更偏重于心灵和个体精神自由的终极追求,主张在平淡无奇中求其醇厚之味,日本的皇家建筑、茶室、庭园建筑都到处弥漫着一种禅意识,普遍具有简朴、素雅、孤高、自然、幽玄、静寂和不匀称的自然性格,并非诉诸感观之美,而较多地诉诸于思想、冥想中的美。而西方国家信仰的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信奉的是神圣的、不可动摇的、无所不在的、高于一切的神,致使西方古建筑的形态和布局普遍遵循高度抽象化的“规整几何”形式,整体结构平整、竖直、稳定、厚重,加强了西方建筑神圣的独立性。
3.3西方先进建筑理念的影响
在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发展初期,日本有大量的建筑师直接到德国接受“包豪斯”的现代主义思想教育,几乎与西方国家同时接受了现代建筑运动的洗礼。而同一时期中国虽然也有学者到西方学习建筑,但无法摆脱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仍旧接受着保守的学院派古典主义建筑教育,仍旧继承着古典主义建筑思想。此后又由于社会和政治原因,促使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在中国木建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中断,而70年代末期打开国门后涌入中国的却是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种种历史原因导致了当前我国木建筑现代化发展状况的滞后。
我国木建筑创作滞后的不仅是建筑的实体,还包括建筑思想、建筑研究和与建筑生产相关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技术等各个层面。现在我国对于外来建筑文化的吸收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仍是一种“东拼西揍”的模仿,怎样用我们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方式将外来的优秀异质文化融合我们的文化,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待于国内建筑师长期而持久地深入探索,辉煌的成果无疑会在艰辛的探索过程中产生。
注 释:
①村松贞次郎(日),日本建筑的传统与现代性[J],世界建筑8904:10-14
②同上
③杨京先,日本的文化与建筑[J],世界建筑,1991(5):53-54
参考文献:
[1] 萧默.东西文化的交融[J],建筑意,2003。(10):65-76
[2] 胡莹.谈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与异质建筑文化的交织[J],南方建筑,2002(12)
[3] 刘小波.安藤忠雄[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3)
[4] 王建国,张彤,安藤忠雄[M],中国建筑轻工出版社,1999(3)
[5] 沙永杰.“西方”的历程――中日近代化过程比较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
[6] 武云霞.日本建筑之道,民族性与时代性共生[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1)
篇5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城市 环境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人创造生存和生活空间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行为。环境艺术由许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由物质形态要素、意识形态要素以及技术形态要素、艺术形态要素所构成。而城市环境设计又是这些要素的综合体现。换言之,即可理解为:城市是有文化,有品格的。而城市的文化与品格,又是国家和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体现,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现状
1.城市环境设计
城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城市规划的原则是考虑城市原有的基础和自然条件,有方针有计划地规划发展。目的是创造满足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城市环境。建筑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建筑是人工环境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是人类用以构造人工环境的最悠久,最基本的手段。室外设计泛指对所有建筑外部空间的空间进行的环境设计,又称风景或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是公共艺术品的创作与陈设。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而实用,坚固和美观,是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目的,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三者关系的最高境界为“美”,既文化与精神的统一。
2.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现状
建筑、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的城市建筑和城市发展一样迅速,但这种轰轰烈烈,欣欣向荣的迅速发展掩盖不了伴随而来的另一个现实――中国的城市与建筑正在失去其自己特有的文化与品格――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现状,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建筑迅速发展与环境设计间的矛盾。建筑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民用建筑与商业建筑的快速发展,忽略了建筑本身和环境的综合设计,如道路,公园,绿地等,发展迅速但城市环境并不谐调,使得人文居住环境恶化。
第二,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矛盾。现代的城市建筑,用“日新月异”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为了展现“现代”精神,为了跟国际接轨,一座座古老的、具有民族传统的建筑正在悄悄的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克隆”般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清一色的西化,从建筑到装修,到室外景观设计,本土的、民族的东西少之又少。许多艺术上的等外品被大量炒作、模仿、克隆,成为视觉上的污染、环境中的败笔,造成建设性的破坏,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土地等资源。城市没有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孪生的兄弟姐妹。一样的摩天大楼,一样林林总总却又拥挤不堪的街道,一样的少的可怜的却又修剪的整整齐齐假模假式的绿地,一样说不清看不懂的不中不洋的街头雕塑……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而一个国家的城市文化则是其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体现、传承与发展。而这种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的“现代”化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如何谐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每个设计师的不客逃避的责任。
二、中国传统美学与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存与抗争中积累下来的艺术心理与审美意识的积晶,是中华民族生命意识的洋溢。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精神。老北京四合院房屋独立而又相互呼应的整体设计,暗含了儒家美学思想的“和”;苏州园林的移步异景更是把传统美学的“天人合一”体现到极致。总地说来,传统的美学在建筑中的表现为朴素的哲学之美(和谐之美)和强烈而浓郁的艺术之美(自然之美,形式之美,装饰的艺术之美)以及地方风情的民族之美,淳朴的实用美和自然的生态艺术美。所以说,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美学的体现,中国美学引导了中国传统建筑,二者的完美结合,给我们留下了举世瞩目的民族建筑之瑰宝。
2.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问题和走向
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民族文化和人文化的缺失,导致城市规划建筑西化、单一,没有民族、地域特点,城市文化大同,没有自己的品格和特点。而这一现象的直接后果民族文化在建筑中的传承和发展消失!所以,如何在城市环境设计中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精神,这不仅关系到建筑或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更关系到城市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当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探索和必须改变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妨以传统美学来指导城市环境设计。
首先,根据地域、自然、民族、经济等因素合理定位城市文化,保护城市特有的民族地域特色,包括建筑的特点,生活习惯,民族风俗,本土文化,公共艺术等,因地制宜,人文的、艺术的设计规划,使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其次,建筑设计要考虑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我这里所指的是建筑风格和精神――即民族精神。建筑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也不是单纯的技术工程,而是两者密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精神需要,中国的建筑就要体现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完成建筑这一载体对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第三,将审美与道德观念结合在一起,以公共环境设计倡导健康公共精神,让人们在审美的同时受到道德的感染,建立和谐公共精神。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经济的发展引发人们对文化的诉求,唤醒对艺术化的回归,即人文。当今社会,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公共艺术所铸就的公共精神、人文精神,所陶冶的艺术灵魂,都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个体的生命存在,而是在用各种公共艺术的符号语言对公众说着一个意义世界,构筑着一种精神生命的屏障。
现代城市环境可以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是城市内在的文化,是城市底蕴的标志。所以,我们要正视公共环境、公共艺术上的问题,认真解决,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崔伊飞.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与美学.山西建筑,2008,(10):71-72.
篇6
1.传统文化的思想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受我国传统的思想影响比较大,既融合了儒家、道家等思想,又重视中和、含蓄的设计。受这种理念的影响我国的传统建筑讲究对称,以南北为主轴线,中国的正房标准是坐北朝南,例如我国的古建筑之代表——北京的故宫;同时,建筑群体在规划布局时候也讲究因地制宜,按照不同的地形地貌来合理组织院落的纵深发展,这些思想与我国现代的建筑理念息息相关,“以人为本”,并且提倡绿色建筑,这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异曲同工之效。
2.传统文化的设计特点
如果想要传承并发展传统建筑文化,那就应该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特点:我国的传统建筑单体多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屋基、屋身、屋顶,且以木结构居多;形状多样,有长方形、正方形、八角形等棱角分明的建筑形态,并且我国古建筑多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如宫殿、四合院、寺庙等。我国传统建筑在装修上也是极为讲究的,各个组成建筑的构件都要进行美化,如雕梁画栋等,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和等级,所应用的图案与色彩也是不同的。最简单就拿建筑前的台阶来说,这本是进入室内的附属构件,我们的古人将其进行雕饰,在周边配套加以栏杆,即可彰显出建筑的雄伟;门窗的装饰也极具特色,也加强房屋的立体感。虽然传统建筑中没有吊顶等装饰,但常将室内顶棚上的天花进行装饰。此外,传统建筑很注重环境,强调园林设计,强调场所之意境,使建筑既有观赏的效果又可以使建筑成为园林中的景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要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传承,必须首先做到对现有古建筑、古村落、古街古迹的保护。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1)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我国传统的建筑物进行保护,保护传统建筑就是对我国历史的保护,就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保护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2)针对传统文化展开全面的宣传和教育,并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融入到现在的建筑设计语汇之中,使之找到新的载体,重现生机。只有把传统的建筑进行保存,才能方便世世代代的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才能永远的发展,例如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古村落等等。
2.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今社会要想得到发展,就是使现在的建筑吸收中国的传统精华,并使其与现代建筑做到良好的融合,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到现在的建筑设计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1)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部分人认为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发展就是模仿传统建筑,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完全模仿的传统建筑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人们的生活,就北京的西客站来说,从设计上来说,北京西客站的设计原意是想要把我国传统的建筑特色与现代的建筑进行融合,所以在建筑的顶端加上了一个传统式的亭阁,但这“画蛇添足”的设计是北京西客站的设计成了一大败笔,当然,不仅仅是这一点,内部的设计也是一样,西客站就是传统因素与现代生活没有完全地结合,设计的方向性错误,北京西客站是一个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作为车站最重要的就是乘客能最快的登上火车,而北京西客站却恰恰相反,当然,不是所有的模仿都是错的,只是要求设计者把握好数量,这样才能促进质量的发展。
(2)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结合与发展
通过北京西客站的例子表明,如何能让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进行完美的融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又一话题,如果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元素,而将传统建筑的元素强加给现代建筑,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让人觉得是建筑的一大败笔,如果抛弃传统建筑文化,盲目的去借鉴世界风格的建筑文化,那便是抛弃了中国的历史,没了根本,所以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由于建筑是要坐落在自然环境中的,所以不能轻易地就进行尝试,同时建筑物的完成也是一项艺术品;综上所诉,建筑的创新必须要科学的设计,由中国的建筑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每个阶段的建筑都是有各自的特色的,所以我们应该真正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与探索,只有真正了解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建起与现代文化进行完美的结合,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传统风格与格局,而是传统建筑的内涵与深度。传统的建筑是通过不断的传承、创新,从而延续至今的文化,所以我们应在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上,加之现代人们的生活特点,使传统文化在现扬光大。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中西建筑;传承;融合
Abstract: the character of the building is city culture and social life value of the performance, the western city architecture embodies a kind of lasting, the humanities and the spir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notation. Modern China's city construction in coordination with beauty above many drawbacks, but only from the loc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from what we have not reasonable components, to make up this deficiency, the integration of beauty, reflect their own cultural connot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build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phas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up, modern China in the western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happened.
Key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Inheritance; fusion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城市的现代建筑离不开地方化,地方建筑又必须走向现代化,让城市建筑的地方性在现代化发展之途上“二者合一”,这无疑是有效的方式。建筑界面的消解是建筑学的新观念,我们可以将其引用至城市建筑的发展。这里要区分的概念是:消解不是消亡,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建筑之于城市的消解是一种城市的发展理念,一种共荣共生、和谐共处的城市空间状态。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如何在融合西方先进的建筑观念技术与传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之间取得平衡,是从19世纪40年代至今,始终贯穿中国建筑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经历了表面化的传承,以及尴尬的中西融合后,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关系已成为中国建筑实现现代转型的关键。
一、建筑文化的发展差异
从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看,中国建筑文化是保守的,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继承。中国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所用的材料可以说从有文献记载以来,3000年不变。中国封建历史长远,封建皇朝实力强大,封建制度稳定。人们很少有强烈的突破愿望,甚至认为被皇权统治是天经地义的。因苦难而发动的社会革命,只是在皇朝之间转换,并没有对封建制度产生根本性的突破,因此数千年也没有文化的本质性突破。但是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正是在这种社会政治环境下产生并发展到了。而在近代以前,中国虽也有西方古典建筑样式出现,但数量规模都很小,并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这使得这一时期的外来建筑被中国传统建筑同化和改造,使其原本的建筑样式具有了中国建筑的基本形式。
二、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
中国五千年的城市建筑的文化与艺术都凝固于皇城、宫殿、寺庙、园林、陵墓与一些大户官邸,这近乎是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的结晶体。在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我国前现代时期的城市建筑群为了方便权利统治与权力的分配,多采用一个象征性建筑为核心向外延展开去的辐射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源自城市诞生的原始功能性需求,对农村生活模式的统一、对社会认同机制的需求。例如,古徽州民居就是这种体制,它们以家族宗祠为中心,向周围环形拓开,除了保安佑后的需要外,主要有对中心权力机构的朝奉象征。
相较前者,改革开放后,在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城市建筑群的展开格式便是弥散式的。社会文化的多样化,使得政府建筑、工厂、大型车站边缘化,城市几乎难以找到一个明显的中心建筑物,城市构造的聚合力已经从一个焦点向多个散点分布。这样,单体建筑就有了通过体量、色彩、造型等方面增加自身魅力的需要与权力,以这样的方式凸现自我,争取最大的社会认同效力。越来越多的标志性建筑的出现代表着新式城市建筑的出现,而这其实正是新型社会文化的产生所致。城市化的初衷在于驯化农村生活方式而成为统一体,从而与自然存在状态拉开距离。而当下城市建筑崇尚的则是在城邦居住格式中彰显农村散点生活形态来回归非城邦制的诗意栖居。
三、中西方建筑在抗战及抗战后期之间的关系
八年抗战时期,中国政治中心向西南大后方转移,西南各省人口激增,出现了大规模的建筑活动。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建筑大多结构和质量简陋,建筑艺术风格以中国宫殿式风格为主。但是也有大量的现代建筑出现,由于许多沿海工厂迁至西南后方,因此这些现代建筑多以工业建筑为主。
而“九•一八”以后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东三省,在日本扶植的洲国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尤其是在作为“新京”的长春。其中由日本建筑师设计的重要办公楼,例如长春“国务院”,“将西洋古典风格,日本帝冠式屋顶和中国牌坊等因素杂糅组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殖民地色彩”。
四、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影响的思考与启示
中西方传统建筑设计中蕴涵了环境观念、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先人的理想追求。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东西方建筑文化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制约,导致了近现代以来中方建筑的思维“追随”西方建筑文化的理念,西方建筑文化仅仅接受、吸收和融合了中方建筑文化历史中的“园林”、“亭台楼阁”等精致建筑文化这一极小部分。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现代建筑设计中中西之间在建筑文化、理念和设计精髓等方面进行交流是有好处的,但绝不能把中国当作一个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实验。不同文化的交流就像交响乐,可以有多种音调,但一定要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相协调,浮于表面的克隆和模仿必将昙花一现。对待西方建筑文化, 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 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 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 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鼓励创新, 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五、思考中国城市建筑文化之路
中国城市建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以上所列的许多现状往往需要百年的积淀才能改进,并且有着建筑学所无法逾越的障碍,如政治因素等。在此,本文基于建筑学专业的观点,对中国城市建筑的文化进行思考并列出了以下几条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城市建筑应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中国城市建筑的“国际性”与“地方性”的结合做得不够到位。国外的城市建筑新思潮、新形式一方面使我们了解到了发达国家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但同时也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和本土建筑产生了极大冲击,使一些地方的城市建筑失去民族和地域特色。由此,追求地方性是发展城市建筑的强烈要求。
建筑的性格便是城市文化与社会生活价值的表现,而地方的城市建筑体现的是一种持久的、人文的及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涵。地方文化形成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历史遗风、生活方式、民俗礼仪、本土文化、风土人情等因素决定了地方性城市建筑的独特风貌。如果从建筑本身的属性来看,建筑是真、善、美的统一,物质功能是“真”,技术手段是“善”,文化内涵和形式和谐是“美”。
结语: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遗产及城市景观特色,不仅是所在国家的人文资源,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21世纪,中国建筑在国际上的形象及地位,将不仅仅在于拥有一座座杰出的建筑,更重要的基本因素是各地城市景观的特色。由此,我们可以说,尽管需要漫长的摸索,但我们和世界是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而中国的城市建筑发展之路已然露出曙光。
参考文献:
[1]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学通.近代中国的西式建筑[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陈志华.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篇8
1.1缺乏对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内涵思考与分析
目前对传统建筑空间及其精神内涵方面的研究比较粗浅,建筑创作思想还停留在“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之类肤浅的隐喻上,创作手法则简单地将传统符号,如大屋顶、斗拱、马头墙等强加于现代建筑上。如北京市有一段时期强调“亭子”这一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再现,在很多现代高层建筑的顶部都生搬硬套设计一个亭子,作品因此乏味、僵硬。
1.2忽视了建筑的地域性、历史性
从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式”到改革开放以后建筑创作领域曾经刮起的一股“欧陆风”,一段时期内,建筑创作不分地域,不顾城市的历史文脉,都是舶来的所谓现代派风格或西方古典建筑样式。这种割裂建筑与地域、建筑历史的创作之风严重破坏了街区固有的地域和历史风貌,城市在大规模建设中渐失了其原本的文化属性。
1.3对历史的生搬硬套,忽视了与时代的结合
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经常会步入一个误区:为了体现传统建筑文化而将传统的建筑形式、空问直接仿制,搬到现代建筑中,设计出很多“假古董”,这绝不是一个好的继承传统的方法。而且有许多伪历史、伪民俗的建筑是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兴建起来,它们不仅与环境格格不入,也破坏了地区建筑环境的延续性。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1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在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北京故宫建筑群为代表的群体组合体现出传统建筑的序列性与和谐性、院落空问组合的内向性;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园林建筑表现出空间的含蓄性、对自然的崇尚、天人合一的环境观以及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以四合院为代表的中国人特有的居住空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只有加强对建筑文化的研究,领会文化内涵的精髓,做到真正的“懂得”,才能将传统建筑文化的灵魂融入到现代建筑中。
2.2运用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的创作形式
随着社会发展,东西方文化交融,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新的设计观念和创作手法。一代宗师杨廷宝先生曾经说过:“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一切有创新的建筑决不是随心所欲地想出来的。而是要研究历史上的优秀建筑文化,研究我们今天设计创作的现实,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事建筑设计。”因此,我们应该研究传统建筑的各种因素,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满足现代建筑复杂的功能需要和审美习惯,而不是简单O,Ox,-j-传统建筑形式进行复制、模仿。
2.3重视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建筑的地域性不仅仅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环境,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的积淀。建筑的地域性同样是建筑文化的重要方面,建筑师在进行个案创作时必须要囚时、囚势、囚地、囚人而宜的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2.4避免不完善的建筑市场对建筑继承与创新的冲击
虽然近年我国的建筑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建筑理论也日趋完善和多元化,但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关的各种法制还不健全,还缺乏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保障,房地产开发秩序和设计市场的管理状况还比较混乱和不正规,特别是人建筑的商品价值还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致使我们的建筑创作在繁荣中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例如不少设计人员和设计单位,为了争取项目,追求经济效益,不惜放弃原则,顺应甲方的不合理要求,以损害环境,等等。这些导致了许多建筑师根本无暇在设计理念上做细致的、适宜的推敲,更何谈在设计中体现什么建筑的民族性与传统文化特色了。
篇9
一、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
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
(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
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
(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
(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3.地域建筑文化再生的原则
在现代地域建筑再生创作中,除了要注意的设计策略的应用外,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把握地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原则;
(2)坚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创作原则;
篇10
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谦虚的对待环境,是他们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在大江南北的城市和乡村,各种样式、大小不一的古今建筑、土洋建筑、简奢建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有建筑师的建筑等等都想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在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华夏大地上,无论是山水、野草、树木、平原、丘陵、江河,还是古镇老街、旧城老巷,在对历史文化形成中,具有尊重价值的特定环境,到处都没有呈现出了对传统环境的任意发挥,对传统环境文化的摒弃与毁灭,直接就导致了对已经建设的建筑环境的破坏。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名族文化之根,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立足于传统文化,面向未来,让时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吸取我国优良的文化精华,是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赋予时代感。
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就是建立在对对传统文化创新中不断地开辟出来的。新时代的建筑不仅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不只重于外表的形式,更重要的的建立在内在的精神理解,继承和发展期内部的肌理特征。研究大街小巷建筑的形态、轮廓、色彩生活方式、习俗以及神韵气氛等方面,不仅要注重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针对现实的需求,结合时代的技术水平和审美观念的需求,而且还应该注重对其优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让精粹的名族文化锦上添花,绽放时时代的风采。
一个城市的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以下的几个方面:在环境的利用上,要保持和美化,使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相融合,成为环境保护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像我们在绘画前进行构思一样,要从整体进行考虑,兼顾原来的地质地貌特征,并加以利用,是环境与建筑设计彰显出色彩,让建筑设计与环境中的山水湖泊相融合,体现出应有的自然美,构建和谐社会,还应该包括人与环境、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高度协调统一。所以,建筑设计有把环境作为背景,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应该对环境、城市具有充分的尊重作用,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用谦虚的态度对待环境,要做好统筹兼顾的整体协调的格调,在此基础上绽放出个性色彩。但是在我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过分的浮躁,环境与建筑设计不够的体,建筑设计只顾自己的造型,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对环境因素摒弃,没有从整体的商业利益出发和考虑,盲目的建设,造成了建设设计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充满了对外来文化的模仿,是建筑文化与我国环境文化不协调统一,让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悠久文化与其建设不相称,看起来就如荒漠里的一个古老茅草屋一个单调。
建筑设计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是一个继承、发扬、沿袭、创新、发展的过程,具有历史的发展积淀。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即使人类文化体系的自然成部分,又与先进的科技水平、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挂念息息相连,人们的思想价值、人文价值、审美价值、生活水平、道德观念无时无刻不制约着和影响着建筑文化的发展,反过来还不断地接受者建筑文化对其的影响。在我国目前大型的价值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方案都是参考国外的著名建筑设计方案,唯独没有在自己国家建筑设计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参照物。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统之根,可以插枝嫁接在我国现代的科学技术水平、西方国家的理念、新时代的精神理念之上,让我国传统文化“老根”发出新芽,开花结果。随着我国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正在飞速的崛起和发展,城市和乡村各类建筑不断地涌起。有西方土洋建筑、有不中不西建筑、有超越时代建筑、有的看不出是建筑还是雕塑,有假的古董赝品,有的建筑设计外表可以说是富丽堂皇,内部空虚,有的没有时代的感觉,也没有古代的审美艺术等等的设计,都不能让真正的艺术体现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的功能和机构相去甚远,就像人们所说的“穿西服,戴西瓜帽”的作风一样。还有的建筑设计不追求风格、可以的标新立异,不顾环境的保护,不顾积极城市的实际背景,不考虑人们真实的需求,达不到环境、建筑、人三者之间案的相互协调和统一。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名族优良的建筑文化,建筑设计应该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与建筑、人与建筑之间的协调,让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使我们的建筑文化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吸收新时期新的生活方式,体现文化的价值观和美学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融入世界建筑行业之林。我们要保护环境,就要结合历史、现在、未来之间的关系,建筑环境的设计就要谦虚的对待环境,使得当代的建筑设计具有名族文化精髓,体现出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认真风格的建筑,使建筑设计充满环境的气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