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依托、德育基地、扎实开展
目前,青少年学生的德育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均纷纷呼吁教育界要高瞻远瞩,加强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因此,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各种德育教育基地的命名、验收等工作,其根本宗旨就是充分利用这些德育资源来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并使其和学生德育工作相融合,进一步增强学生德育工作的实践性,以下是我校在利用德育活动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些做法,作如下浅析:
一、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扎实开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社会无限热爱的一种崇高的思想感情。它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巩固起来的。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德。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校先后成立了“广州黄埔军校”教育基地,“烈士陵园”教育基地,每年我校都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例如在黄埔军校里,我们通过让学生参观军校的基础设施,战士们曾经的生活和军事场所,观看各种战斗图片和历史资料,并从中认识许多杰出的革命英雄等,引导学生忆先辈、树理想、,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做新时期的“四有”新人。同时,每年的清明节,我校均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缅怀先烈,使学生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提高认识,勿忘国耻。从而树立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志向。由于我校充分发挥德育基地在学生教育中的优势,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参与活动中,激发学生从热爱家乡到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表明,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必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依托军事教育基地,扎实开展学生的军事国防教育。
为加强学生的军事国防教育,我校于几年前就与县武警中队结成共建单位,建立了自己的德育教育基地,每年我们都组织学生参观军人的营房,聆听战士们介绍该部队在和平年代的作用和相关的军事科学知识,还现场观看战士们的精彩演练。同时为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尊、自爱、自律的能力,我校还与武警中队联合起来,在每年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参加“少年军校”活动。少年军校的训练安排得紧张而丰富,从整理内务到队列训练,从紧急集合到野营拉练,从摸爬滚把到实弹射击,从遵章守纪到国防知识教育,学生们在这里开阔了眼界,经受了锻炼,同时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自制等多种能力。除此之外,“广州市军事博览中心”也是我校的教育基地之一,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活动,由于基地里有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军事武器,如一些战斗机,两栖坦克,各种战斗大炮等,学生们通过聆听战士们的讲解和演示,了解了各种战斗兵器的作战模式,而且他们还现场做起了“军人”,模拟作战,使他们既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自豪,也真正受到了军事国防教育。
三、依托劳动教育基地,扎实开展学生的劳动教育。
劳动实践是全国少工委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要求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劳辅德、以劳促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依托,否则难以持久。为此,我校劳动基地建设的思路是以学校为圆心,以家庭为半径,形成牢固的基地圈,在此基础上,放眼圈外世界,开辟发展社会基地,形成开放型、多功能、综合型的基地网络。我们以劳动实践阵地为依托,以劳动技能竞赛和成果展评为激励强化手段,在全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1、我们充分发挥校园优势,立足校内基地,充分挖掘校园劳动实践资源,先后建立了“小云雀广播站”“卫生红旗班”“劳动实践第二课堂”等,这样,学生们在校内就有了多处体现劳动的固定场所。
2、我校还争取多方支持,兴办了两处校外劳动基地。一是沙塘桔果园劳动基地,二是将敬老院建为学校校外劳动实践基地。通过不定期地让学生们到这些基地参加劳动,如在果园里进行除草、除虫、摘果等,在敬老院进行种菜、打扫卫生,慰问老人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劳动实践,使学生们既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艰辛,同时又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增强了劳动的技能,同时还使学生们懂得了尊重长辈,做诚实、正直、宽容、有责任的人。
3、为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我校还将基地延伸到了家庭,鼓励学生把家里作为自己流动的劳动基地。使各种劳动技能得到锻炼提高。如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我为妈妈做一次饭、我为妈妈炒一个菜、我为妈妈洗一次衣服、我为妈妈洗一次脚,我为妈妈做一天家务等,充分发挥了家庭劳动基地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篇2
近期,教育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新闻会,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针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等问题,建构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目的在于将“传道”与“授业解惑”有机统一,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通过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途径,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德育素养。同时,提出了加强法制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社会公德方面的内容。另外,为了更加科学地监督和测定德育成效,还拟定建立了第三方评价机制,⑵兰劢峁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而且把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以下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
第一,针对德育与学科教学两张皮现象,《纲要》进一步提出“传道”与“授业解惑”有机统一的理念。这一理念较好解决了德育与各学科分离的现实问题。仅仅安排“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满足不了中小学生德育的需要。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从性质上讲是一个理论课程,是在理论层面上指导学生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做,怎样才能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社会人。但要清楚,其作用是有限的。德育与各学科是不能分离的有机统一体,在每一科的教学工作中都不能缺少道德教育。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老师要做好榜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告诫学生不能对社会做出有害的事情。为了防止有害行为的发生,每一学科的教学工作都有责任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同时,每一个学科都有陶冶人性情的内在力量。文学、音乐、美术等足以能陶冶人的性情,数学中的数与数的巧合联系,物理、化学的能量转移和光色变化,植物学上的花叶和动物学上的形体进化,地理学上的名胜,历史学上的伟人事迹等等都包含着陶冶人的因素。每一科目的老师,有意识地借用这些学科的特色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针对德育薄弱环节,《纲要》强调了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培养社会公德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现在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很薄弱,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禁止做,概念比较模糊;另外,由于法律知识不足,在受到侵犯时,自我防范意识欠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青少年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事件,必须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让学生知法守法。同时,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学习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使中小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其次,从小培养劳动意识很重要。“劳工神圣”,这是先生的题词。他反对“吃饭不做事专门暴殄天物的人”。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意识普遍缺失。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应该学会生活自理。但是,由于家长包揽所有的家务,只让学生一味闭门学习,孩子渐渐地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孩子会自己穿脱衣服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穿脱衣服;会做些家务活的时候就让他们扫地、浇花、洗碗等等;会洗衣、做饭的时候让他们洗衣服做饭。总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参加劳动有利于提高其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劳动的意义。劳动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学了很多知识,却失去了基本生存技能,这就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最后,必须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学生在学校里上德育课,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要把德目落实到行动。在学校,老师经常教导学生,尊重老师,友爱同学,爱护学校设备,礼貌对待父母、长辈和他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社会环境的熏染,很多人却不讲社会公德,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纲要》针对这一薄弱环节,把培养学生公德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篇3
1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各个领域较之以往都呈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当前与以往所采用的教学体制相比更能够同当下时展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以往初中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这便导致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不利因素,从目前来看,应试教育也难以同当前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教学需求相适应,所以目前开始由原本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化。双减政策的进一步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美术学科对于素质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实现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基于此,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进而梳理好素质教育各个内容的要点,在梳理其各自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将其有机联系起来,共同助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实施。
2美术教育中美育同素质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
2.1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2.1.1优化学生心理结构若想提升初中生素质教育水平,势必要强化开展美育,美育的灵活开展能够起到优化学生心理结构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便是充分将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思想品德通教育教学高质量融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形成其自身的素质。美术教育过程中所进行的美育在实践中能够有效突破功利主义的狭隘性,用更为自由的形态展现出来,这样一来便能够充分将其与各种教育形式互相渗透和融合起来。美育本身有着较强的带动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其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美育规律同美术欣赏规律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其欣赏的重点内容便在于判断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思想道德能不能真正被学生所理解和内化,进而作用到其自身的思想境界提升当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其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年龄特点出发,事先做好系统的规划,更加高效地落实美育,并深化其与素质教育中其他教育的有机融合,让初中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鉴赏以及创造美,最终实现对于其人格的培养。2.1.2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对于美术作品来说,创新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本质上其实是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其审美能力、美术素养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学生形成审美能力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始终都有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来说,美术教育是学生形成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人类主要是通过逻辑思维以及形象思维两种方式认识事物,与此同时,上述两种思维是相互交融的。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加强对于形象思维教育的重视。人本身所具有的道德修养以及知识水平和其个人思维能力水平有着之间的联系,同时还需要具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够支撑道德和知识向智慧的进一步转化。2.1.3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初中生在进行美术学习的时候需要不断提升其实践能力,这样便能够切实调动起其创造意识以及创造精神,更好地作用在学生自身人格以及审美能力的完善和提升上,这对于其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来说,学生多以集体或者是个人的形式参与到美术活动当中,并使用相关美术材料和工具进行学习实践。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对学生的美术欣赏和美术评述加以引导,尽可能强化学生自身的审美体验、触觉感受以及视觉感受,在此过程中对美术活动本身的价值产生更为明确的了解,更有动力地展开后续的学习,同时,对美术语言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解读,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美术语言,阐述自身的想法和观点。以往在教育领域大多都是应试教育,尽管现如今应试教育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其仍然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为了能够消除其负面影响,教师势必要通过美育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切实展现出美术教育中美育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推动作用。2.1.4强化培养新型人才人的自身条件和其所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个性的形成,而良好的个性是人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所以若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则势必要考虑到其个性发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开展美育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本身的个性,切实展现出其自身的引导作用,强化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教育来说,其最关键的内容便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并实现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智慧本身便是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其自身情感、经验以及知识等的有机结合。在当前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学生有着良好的审美和美学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其本职工作当中,所以,初中阶段的美育能够与时展对于人才的要求相适应。美育的重点便在于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的塑造,与此同时,在进行美育的时候更加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美育可以充分将人的理想以及本质要求展现出来。而在当前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素质层面有着较高的价值。
2.2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组成部分
美育主要指的是审美教育,是初中阶段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具体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感性,并达到完善其人格的效果。在美术教育中落实美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美和创造美,并构建起良好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相对于劳动教育、智育以及德育教育来说,美育更加侧重于人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旨在帮助学生在鉴赏美的过程中实现其审美情趣的提升,同时,强化学生对于美的欣赏以及创造能力,美育本身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之一有着自身独有的规律和特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涉及到的德智体美劳,若想真正处理好素质教育的各项事宜,应当对其内在关系产生更加明确的认识,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内容着手,分析美育与素质教育中其他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美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2.2.1德育美育和德育都是初中阶段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美术教育中道德意义本身是比较重要的题材之一。无论是美术教育还是美术作品都需要采用相应的美术形式,对作品形式背后所具有的意义内容进行反映,美术作品所呈现出的内容大多都是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题材,而其背后的道德价值和意义便是其正面价值最基本的体现。例如:那些以红色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其本身仅仅是一件美术作品,但其中往往蕴含着更加深层次的历史和英雄事迹,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的开展需要将美术作品作为载体。研究人员表示,在开展学校教育的时候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同时,还需要实现对于当前社会上正确价值观念的有效渗透。在绝大多数的美术作品中都涉及到道德内容,针对学生的道德情操所展开的教育活动基本上是利用美术作品形体美来进行感召的,真正展现出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通过对于学生的美感熏陶强化品德以及情操教育的实效性,相对于那些只进行思想道德内容灌输的方式要更加灵活和高效,由此可见,美术教学中的美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于道德教育方式和内容的进一步拓宽和丰富。对于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来说,若想真正实现德育和美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则应当加强对于自然景物之美的运用,当前,初中美术教育中便包含着一些自然景观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的灵活运用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自然世界的认识,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2.2.2智育智育的开展更加侧重于对于学生智力方面的开发,而美育的实施则能够起到对于智育的辅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而这一点也是受到人自身大脑特点的影响。研究人员指出,人的大脑主要分成两个半球,尽管二者都有着高级智力的功能,但其各自的功能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与此同时,人所开展的活动对大脑的开发也各有不同,而美术教学能够为学生右脑功能的提供助力。大脑的左半球主要是对右侧肌体的运动和感觉进行控制,在人的计算、抽象以及分析等活动中有着较强的控制力度。所以在人所开展的智力活动中,左半球主要是控制其理性思维,而右半球则是对人的形象思维进行控制。美术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其在右脑智力开发方面有着较高的价值,从实际情况来看,美术教学并非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层面,更在于强化引导学生对社会和事物产生更为全面的认知和解读,并采用美术作品的形式将其对于社会和事物的直观形象地展示和表达出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得到其创作潜能的激发和锻炼,进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的效果。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够充分展现出其自身的能力和智慧,具体涉及到创造力、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以及感受力等内容,而在美术教学中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上述能力,所以无论是从人脑还是美术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都需要肯定美育对于学生智力开发和拓展的重要作用。2.2.3体育对于初中阶段所开展的教育活动来说,美育和体育分属于各自的体系,但二者之间又有着相辅相成以及相互影响的关系。美育主要是将美术教学最为其手段,体育的主要特征则是运动锻炼,二者在初中阶段所进行的素质教育中呈现出了极为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上。一方面,体育对于美育来说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美育本质上是人体的心理活动,而生理结构式人心理结构的重要基础,所以在进行什么教育之前需要尽可能优化学生的身体条件,为审美教育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以及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充足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大脑发育有着一定的提高和促进作用,可以支撑后续美育的高质量进行。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美术教育主要是在于,对于学生技巧美、精神美以及身体美的培养,美术教育在体育教育方面存在着强有的指导性作用。体育活动的优化开展需要具有良好的审美思想作为指引,因此,美育思想需要实现在体育各个环节中的高效渗透。在体育活动中涉及到运动动作、运动造型、运动技巧以及成员之间的配合度等多方面内容,而美育的实施可以充分将其高难度性、艺术性、协调性以及默契性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由此可见,美育同体育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2.2.4劳育作为社会成员,热爱劳动本身便是一种美,这也是美育和劳育之间关系最直观的体现,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是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加强对于劳育的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习惯。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美,这也充分展现出了劳动和美之间的关系,即人类的劳动不仅仅是将创造美作为目的,其实施过程也同样是创造美的过程。劳动教育的开展可以将美用一种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与此同时,劳动的创造性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助力学生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初中阶段所开展的劳动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有着较强的培育作用,而美术课程则能够指导劳动教育的开展,充分将劳动课和美术课结合起来对于初中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若想真正强化学生的上述能力,则应当加强但对于学生自身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视,确保美术课和劳动课之间的相互渗透,让二者的实施过程和目的都呈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切实发挥出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作用,将其所学过的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提升初中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3结论
篇4
【关键词】教育;德育;学校;方法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形式压力下,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几乎都重考试而轻德育,以致于很多人都感慨说当今的学生是垮掉的一代,是难以担当大任的一代。但自古以来有德性和能力的人更为重要,有这样的几句话:“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人不可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最关键的年龄和成熟期,过早地尝到了苦日子,甚至坐牢。与此同时,不仅青少年自己受苦难,而且对他们的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此可见,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更是影响着国家的文明素质,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素质。因此,不论是以往还是现在,德育教育永远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那么,应该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首先必须认识什么是德育。
从教育的基本知识来看,广义德育是指对社会、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影响的一切活动。而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阶级要求,有目的的在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培养受教育者的活动。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和整个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具有历史性;德育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整个德育史的发展过程中,德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我们所接触到的德育教育一般都在学校中进行,那么学校德育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在学校教育中用行之有效地方法贯彻落实道德教育呢?
学校德育教育包括:
(1)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树立对祖国的热爱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国家公民,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理想教育: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作为人的毕生之所求,是一定要有的,人都要有理想,但不可把理想理想化。要时常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3)集体主义教育:一个人是一个独立个体,而这个个体又都生活在集体中,集体中有你有我。应该教育学生形成一个集体,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集体生活。
(4)劳动教育:让学生对劳动两个字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身体力行的参与到劳动中去。
(5)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经常在学生面前崇尚尊重人、信任人、促进友谊、平等互助。
(6)自觉纪律教育:一个人能控制好自我,自觉的遵守一些规范和法则。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整个社会都在提倡的民主法制,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发展,但又要有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也必须是正确的与时俱进的,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了解学校德育所包含的内容,好的德育方法更是重要:
第一、说服法。说服法是通过陈述事实,说明学生提高理解的原因,形成正确的观点。要想让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槭紫纫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认识,这就需要运用说服法来使学生明白,只有当学生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时,他们才能感到自己被赋予了道德。说服包括谈话法、讨论法、讲解法、报告法、参观法等方法。例如各科教师针对学生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出并且加以教育。
第二、榜样示范法。这是影响学生品德的一种方式。模型、示范与评价实例。例如经常播放一些名人名家的优秀事例,朗读一些代表性的事件或者从普通的身边小事启发引导学生。
第三、锻炼法。锻炼是组织学生开展某些活动,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实时参与进德育的日常培养中,不能只从口头上空喊口号,必须落到实处,真抓实干。
第四、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德育发展过程中的对与错、好与坏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积极向上努力者进行表扬与奖励;反之,不可忽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应该及时指正,加以引导更正,或进行适当的批评处分,减少错误的发生。
总的说来德育的种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每一种方法都是有其特殊适应性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德育体系。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青年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不能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实现,必须科学有效地运用德育效果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巧妙利用各种方法的合适领域,选取有利之处加以融合,以达到德育的目的。
总之,德育的方式、内容和所涉及到的领域都很多,学校德育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根据地”,务必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其地位无可替代。做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教书育人,两者同等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给祖国多培养有品德的人才,我们要用心观察,潜心挖掘,精心设计,从教师身边的点滴行为做起。
参考文献:
篇5
一、组建的背景
(1)学校层面:广大老师尤其是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应该顺应信息时展的要求,掌握制作网页、建立班级博客等技术,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维护好、完善好、管理好、充实好班级博客,发挥它应该有的阵地作用。
(2)学生层面:现在的小学生会操作电脑的很多,QQ、微信、微博、空间……都不在话下,他们需要展示自己,需要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也需要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赞许。
(3)家长
层面:新时代的家长对小孩的重视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在希望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迫切需要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换种方式交流,期望找到既满足孩子对电脑的好奇心,又能与其他家长一起分享孩子的喜悦、成果、生活等的好方法。
二、主要的做法
一是培训指导。德育处、教科室联合制定培训方案,以专家辅导、校内研讨、自学等多种形式进行网页制作等技术上的培训,经历“培训―制作―修改―成型―使用”的过程,确保人人会制作、班班有博客、个个能使用。二是形成制度。每个“班级博客”形成专人认领、专人维护的制度,谁接这个班谁就是这个“班级博客”的负责人,定期定时更新、充实内容,保证“班级博客”的点击率、使用率,发挥它该有的作用。三是评价考核。把“班级博客”纳入班主任考核,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由德育处、教科室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定时浏览、检查、评比、考核,并及时以短信、简讯等形式通报检查结果、宣传优秀典型,确保“班级博客”人人参与、班班参与,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四是不断完善。及时收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以个别辅导、一帮一结对等形式,顺利组建全校班级网络,并定期作技术层面的检查、完善,一边摸索、一边改进,逐步完善现有的网络环境。五是长效管理。对班级博客的管理实行长效不间断管理,除了工作日日常管理之外,以活动为抓手,督促博客负责人联合家长、学生,形成寒暑假期间不间断维护、更新、充实,充分发挥它的载体作用。六是拓宽渠道。鼓励班级建立QQ群,老师和学生建立个人微信、微博,将共性的材料在班级博客、QQ群上展示出来,个性的一面则在自己的QQ、微信、微博上表现,形成多种渠道、全面信息化的格局。
三、取得的效果
一是加强了家校联系。“班级博客”吸引家长的眼球,且操作方法简单,只要上班后或是回到家中,打开小孩所在的班级博客,就能够很快了解最近班级的动向、班级最近的活动、自己孩子的作文或是任课老师留言、评价等,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加强了与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二是优化了班级管理。“班级博客”的建立丰富了班级管理的内涵,除了直接的日常管理之外,网络管理既新鲜又创新,它整合了行政领导、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家长、全体学生的力量,拓宽了接受监督的面,顺应了信息时展的要求,优化了班级管理的形式、内容,变得更直接、更具体。三是提供了展示平台。学生天生就有表现的欲望,结合网络环境,更加能激发这种欲望表现的速度和频率,将自己参加活动的照片、写过的作文、获得的荣誉等展示在自己班级的博客上,全校的老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可以浏览。它无形中把“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所有家长、学生包括老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一个供大家一起学习、监督、提高的互动性平台。四是传送了正能量。班级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单位”,是聚人心、显正气的重要窗口,班级博客上的内容正是迎合了表扬、鼓励、努力、向上的目标,代表着班级的荣誉和形象,也是学校的荣誉和形象,是宣扬、传送正能量的有效载体,管理好班级博客,就能够凝聚全班学生的心,凝聚全体家长的心,共同为提升班级层次努力。
篇6
每月德育主题
三月:礼仪教育(一)尊师爱校教育
四月:礼仪教育(二)文明守纪教育
五月:礼仪教育(三)热爱劳动教育
六月:礼仪教育(四)爱护公物教育
七月:礼仪教育(五)勤奋学习教育
主要工作:
一、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1 、进一步将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本学期将从增强校园人文气息的物质文化和反映学校传统、风尚、个性特征的精神文化两方面着手,通过教师、家长、学生、社会热心人事等多方参与校园建设和管理,激发大家爱校的情感,加快校内文化融合。
2、联系学校的总课题《基于教育生态,构建人文环境》,确立“以德治校”观念。结合 “阳光教师”工程建设,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容貌仪表、语言表达、行为举止、业务水平五方面进行探讨,评选出具有“求上进、重水平、讲团结、有气度”新时代的长寿人。
3、继续开展“携手1+6”活动。针对学校实际,强化长寿桥小学师生的礼仪规范。通过师生共同制定并落实《长寿桥小学师生礼仪规范》。寓德育与礼仪教育中,寓德育与良好的校风校貌中。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各类争章活动;⑵开展文艺活动,积极参与各项文艺比赛;⑶组织设计好一次“家校联合的运动会”。⑷以科技节为契机,召开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成立科技指导团。开学初,制定计划,召开会议,明确各位指导教师的职责。各指导教师将根据要求进行指导,六一前后,结合运动会召开一年一度的科技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4、加强少先队的阵地建设。⑴宣传途径多样化。搞好小白鸽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黑板报、宣传橱窗、国旗下讲话等阵地建设。⑵板报设计个性化。精心设计开展班级黑板报设计评比,做到主题鲜明,设计精美,排版合理。⑶少先队活动制度化。本学期将积极参加杭州市少工委举办的杭州市首届红领巾文化节,以此推动和发展我校的少先队文化,本次红领巾文化节含鼓乐队考级活动、少先队室评优活动、创意中队角评优活动、红领巾文化专题论坛、少先队活动案例评优、少先队校本课程评优、雏鹰红旗大队评选、红领巾文化特色活动交流展示、红领巾文化接力活动等。
5、做好未成年人的保护教育。学习贯彻《杭州市中小学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重视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切实抓好法制教育,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开展禁毒禁赌禁黄的教育。
总之,要努力营造具有教育性、科学性、时代性、艺术性的校园文化。
二、加强班队集体建设,切实推进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
1、班主任素质的提高是德育成功的基础。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是德育最有效的途径,他能有效地把其他途径的教育很好地组织起来,把任课教师地力量统和起来,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队伍培训、考核、评优工作。将成立“班主任培训班”,对于年轻的班主任进行系统的管理培训。力求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2、加大少先队工作力度。⑴少先队要紧密围绕“《长寿桥小学师生礼仪规范》”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每月一次的中队主题队会、雏鹰争章活动和雏鹰假日活动,开展一次大队主题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礼仪。⑵要规范少先队工作的台帐管理,加大指导力度,大队部要以“快乐少年”活动为主题指导一个中队进行一次主题队会的观摩活动。⑶以学习《长寿桥小学礼仪规范》为契机,拟订《长寿桥小学中队礼仪规范》和礼仪中队评估程序,申报、验收、挂牌,努力实现“班班争创礼仪班级,人人争做礼仪学生”的局面。⑷本学期将召开班主任交流会、中队辅导员工作研讨会,通过研讨,使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心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
三、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1、抓好“三个结合”教育。进一步增强社区、家庭、学校的三结合力度,充分发挥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让德育走进学生的生活。组织学生定期参加社会实践,各年级要通过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礼仪的教育。
2、搞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坚持开展向家长、社区的校园开放日活动。
每月活动安排:
2月:
1、寒假学生活动情况总结、反馈、评比
2、始业教育
3、开学校园、教室环境布置
4、班主任会议、值周教师会议
5、参加区“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系列活动”
“快乐少年”“阳光教师”启动
3月:
1、“小雷锋在我身边”、“让妈妈笑一笑”主题教育活动
2、班主任培训班培训开始
3、参加区“建设美好精神家园案例”评比活动
4、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5、各班行为规范情况检查、反馈
4月:
1、春假活动
2、参加区“德育创新工作评比、交流”
3、参加区“阳光教师”评选、交流活动
4、班主任培训班活动
5月:
1、校科技节暨运动会
2、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6月:
1、庆“六一”活动
2、中队活动观摩及中队辅导员研讨活动
3、“礼仪班级”、“礼仪中队”评比、“校园文明小使者”评比、“行为规范示范生”评比
篇7
关键词:思想品德;激感;培养能力
一、深入内心,激感
北京励志成长讲演团来我校演讲, 演讲者抓住了家长、学生和教师心理,根据大家平常所想的或渴望的,从不同角度出发,配合音乐背景,采用庖丁解牛法,对众人内心世界进行解剖,引导大家把平时不敢讲或者不敢说的话,全部大声地喊了出来,让彼此情感得到交流,遂引起众人内心共鸣,乃至潸然泪下,收到了激励孩子要努力读书的奇效。思想品德教学,教师不应该只照本宣科,而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测试;而应该像演讲者一样,采用诱人语言魅力,渲染气氛,使课堂教学真正触及学生内心 ,激发他们情感 ,引起其共鸣 ,达到真正教育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课本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教材,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和交流 ,引导他们走入思想品德教学重地,认真理解编者意图和教材所蕴含的思想含义,促使其思想意识和教材所蕴含的中心思想,逐步融合为一体,使之学有所感,学有所用 。如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的教本中有《不玩火防触电》一课,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其爸爸妈妈养育他们很辛苦、不容易,如果他们有什么意外,会使其爸爸妈妈万般痛苦。所以,他们珍爱自己的生命就是对其爸妈尽“孝”, 尽“孝”就是一种传统美德,令人赞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亲人的痛苦情景,让他们深深感受那种悲痛欲绝的场面,引起学生在内心上震撼,促其懂得珍爱生命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明白玩火容易造成火灾,不但会危及自己的生命,而且甚至会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损失或人员伤亡,也要让学生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教师还要讲讲防火和防触电的有关知识,以及让学生讨论玩火和触电的危害性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二、联系生活,培养能力
学生生活在衣食无忧年代,自幼被长辈溺爱,性格孤僻,争强好胜,不肯服人、独立能力又差,焉能适应竞争强烈的社会,更不能说做社会有用之人。思想品德教学就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学会照顾自己,学会独立生存;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关心别人和理解别人,学会尊重长辈和老师,团结同学,与大家和睦相处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选用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教材,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演讲、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上街买东西或进社区服务等,积极组织学生走进生活,亲身参与、主动探究和感受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例如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的教本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谈其实际感受,说说自己的事是否自己做了,不会做又会怎么办?也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事自己做”进行讨论,探讨自己的事会做的好处与不会做的坏处等等,课后还要求孩子对“自己的事自己做”进行比赛,如穿衣、叠被、系鞋带、洗手帕等,看谁做得最好,以此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促其养成好习惯。又如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的教本中有《心中有他人》一课,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说说自己心中是否有他人?说说心中有他人的好处与心中没有他人的坏处。让学生明白:不只顾自己的行为,能帮助人解决困难,给人方便,使人高兴,是一种美德,有这种美德的人让人喜爱,受人欢迎。这就培养了学生学会做人的品格,能促其健康成长。
三、注重实际,立足长远
思想品德教学要立足学生实际,就是要求教师要深入调查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知道他们想什么和需要什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摸清学生学习规律和生活习惯,和学生建立友好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才能选用适合学生口味的教材,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进行终身学习和日后成才创造条件。农村有许多由于父母外出或父母离异的学生,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思想闭塞,对学习没兴趣,对前途没信心。教师如果对他们关心、理解不够,他们就容易走向极端,会给社会或他人带来不利影响。如小学四年级思想品德的教本中有《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一课,教师在上这课时,可先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成绩情况,再让他们说说今后的打算,即长大了干什么;接下来教师分析当今世界发展形势,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让学生明白没有知识的人就很容易被社会淘汰,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如个别学生贪玩,不热爱学习,偏科或各科成绩都不好等问题进行讲解,有针对性地阐述其危害性;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让学生真正明白未来社会是科学技术高度进步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缺乏知识是无法立足的,教育他们必须从现在做起,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将来才能担任建设国家的重任。
四、思想品德课与德育不能等同
首先,从定义上看,《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首先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受到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制约。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相区别,它以思想品德教育为根本内容。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部分大学生道德危机和法制意识淡薄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实行一体化的德育与法制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未来市场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法制化依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1]。大学生整体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巧,形成了整体上正面积极的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文化及风气的负面影响也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有抵触心理,价值观不正确,过分追求功利目标,道德水平整体下滑。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年轻人眼中过于古板守旧,需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突出意识形态的宣传,进行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要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发展,从说教的方式中发展出具有生命活力的法制和德育教育。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社会热点案列,首先上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并结合政治因素进行教育,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灌输法制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守法公民。
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一体性
(一)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交叉
学校德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学生施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2]。高校德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堂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教育如美育、体育和智育密切相关,具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除了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民族精神与尚武精神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等。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法制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教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理解法的内涵及作用;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让学生懂得民主的真正含义,学会正当行使民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教育,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宪法最为武器行使权利及保护自己,同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合,具有一体化的内容基础[3]。
(二)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功能互补性。首先大学生德育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人都能思考有感情,特别是大学生情感意识非常强烈,对于生活中和社会上的事物易形成主观性的认知和看法,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入手,法制教育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和学习。其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成果的检验和保障。虽然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效力,德育教育的约束范围也比较宽泛,但是法制教育才能体现出现实意义上的强制性,为学生践行德育提供了标准和支撑。
三、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的途径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
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人本理念的运用[4]。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平等自主的原则,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意识。这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社会工作中才能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规划和执行,并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自觉抵制,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首先高校要制定关于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章程和治理细则。高校按照章程严格执行和治理,促进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确保教育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高校要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章程,也可以适当引进外校的治理模式,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现代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去行政化转市场化”的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部分高校的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约束监督机制,对相关的权利运行机构设置进行分权和制衡,防止教育决策中的个人过度自由裁量,从而保证高效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5]。
(三)提高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质量效果
从内容上说,高校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规划。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结合高校所在地区、不同类型院校以及各个年级层次特点来进行。从形式上说,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法制教育和德育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的教育方式,通过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从师资上说,高校要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所学专业与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对口,还应加强其在职期间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培训,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不断学习和成长[6]。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实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法德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程晓丽 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骆小婷,何秋霞.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科教导刊,2013(4):96-97.
[2]李杨.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才智,2013(8):46.
[3]黄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德育与法育融合互动的角度[J].大学教育,2014(3):4-6,21.
[4]李丽娜.德法兼济情理交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121,145.
篇9
着力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出现了学校管理得心应手,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喜人景象。班主任素质较以前有明显提高,常规工作科学规范,德育科研工作走上科学化、正规化轨道,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抓好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构建健全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机制,注重评价的真实性、过程性和激励性,力求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真实、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利用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指导班主任加强德育活动课和值周小结的管理和指导,提高活动效率,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处事能力,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本学期,我校班主任就班主任工作的技能与技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校、区两次的班主任论坛工作,第一次论坛以《用爱弥补缺憾》为题,针对我校六年级一名经常违反学校纪律的女同学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效果非常明显,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的认可,并被推荐到区里进行观摩。为了能够在全区班主任面前有个真实的讨论,我们仅用了一周时间,又准备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的班主任论坛,参加论坛的12位班主任老师畅所欲言,就如何关爱身边的弱势群体、单亲孩子以及那些沉迷网吧的学生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受到与会的教育局领导及各校校长、班主任的一致好评。
这两次论坛,使我校班主任老师干劲倍增,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如何呵护身边那些特殊的孩子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确任重而道远,有信心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带着母亲般的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去发现那些真的、善的、美的音符,帮助那些特殊的孩子,让更多的学生在我们的身边感到幸福和快乐!
二、德育阵地
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好德育阵地建设,形成德育工作的载体。
1、规范升旗。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校领导的国旗下讲话,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冲锋号。学校紧紧抓住这个教育阵地,认真组织好每次国旗下讲话:具体做到形式规范。围绕重点,结合实际,使讲话内容第系列化、专题化、儿童化,体现针对性、系统性、严肃性、灵活性。
2、队室是少先队活动的重要阵地。我校队室始终保持市标准化队室称号,大队部是全国红旗大队。
3、开展“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拓宽教育渠道,构建社区教育网络,探究新时期德育工作有效途径。我们坚持每学期举办一期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的举办,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家长的自身素质,转变了部分家长育人观念,沟通了家校共同教育学生的桥梁,进一步促进、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实效。
现在,家长学校已成为我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交流的桥梁,融洽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学校工作家长支持,家教困惑学校帮助的良好局面。
4、宣传阵地。红领巾广播站采访、撰稿、播音等工序有条不紊。每天中午,“时事讲台”、“校园新风”、“红领巾新闻”等内容都吸引着学生。这些来源于学生的作品生动、活泼,弘扬了正气,鞭策了后进,激发了全体学生上进的热情。使“红领巾广播站”成为了我校有力的思想教育阵地。
“黑板报、橱窗”更是吸引广大学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展示特长的好处所。每月一期,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学生作品展”展示了我校学生中不断涌现出的“小能手”们的制作、绘画、书法、习作等作品;“活动剪影”成了学生表演的舞台,留下了他们文艺演出、故事演讲、各项竞赛、游戏活动等身影;“知识之窗”向学生们介绍百科知识、人文地貌……这些内容,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拓宽了视野,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德育教科研工作
1、统一思想,提高对教科工作的认识。针对很多老师认为教科研是负担这种现状,我们充分利用教科工作会议,告诉老师我们要走“科研兴校”之路,只有坚持科研兴教,才能占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同时我们努力抓好科研常规管理,结合新课程的实践研究,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抓好典型示范,实施课题牵动战略,科研工作才有生机和活力;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才能发挥科研工作的积极作用,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发展。
2、加强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定期召开教科研研讨会,会上各教研组长交流工作经验、探讨新学期工作思路,落实了学期教科工作任务,使学校教科工作能规范、有序地运作。一部分中青年教师正在逐渐冒尖,形成了一支青年科研骨干队伍,一些骨干教师已感到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了,要保持优势,唯有继续努力。
3、制订有利于教科研发展的管理制度。为使学校教科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队伍中来,使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为使学校教科工作有其行动的方向。
4、加强课题管理。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有条不紊地实施。举办课题成果评选活动,督促老师及时总结自己的科研经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科研成果评比,调动教师参与德育研究和实施课题实验的积极性,促进德育教科研工作的有效进行。
5、市级德育先进个人、区级德育科研先进个人、德育科研课题先进个人评比公开、公正、公平。
四、德育渠道
1、学科渗透。德育融合于课堂教学之中,是体现德育核心地位的关键。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德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和谐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理想信念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了唯物辨证法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渗透了国际化意识和爱国情感,在科学、社会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保意识、国防意识等科学人文主义思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全民健身意识,在音、美教学中渗透真、善、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3、上好思品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学校配备好思品教师,安排一部分年富力强的教师担任思品课教学,摒弃思品课是“搭头课”的旧观念,杜绝挤占思品课的现象。要求思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上好课、布置适量作业,并及时批改。同时要求各科教学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组织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公开课、研讨课,同时请有经验的教师上全校性的德育渗透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研究渗透的方法、技术手段及其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德育效果。
5、重视开展心理卫生健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成立了《xx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树立全人生指导,全人格提升的心理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模式。找准学生的精神需求,开发和设计教育内容,保证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的开放时间和正常运行。利用校园墙报、黑板报、校刊等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卫生知识教育,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评价自我,积极激励自我,保证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6、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师生群体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提高学校群体素质这一根本目的,实现校园文化的德育效能。我们从办学观念、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了校训、校徽、校歌、校风、校规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在省示范化小学创建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征集校徽活动,分发征集方案两千余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极大的调动了全体师生的爱校热情。在这同时学校还加大投入进行校园设施建设,校内有甬路、鲜花、绿地、松柏,精美橱窗,数十幅儿童宣传画,11米的文化长廊,激人上进的人性化语言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7、狠抓常规管理,加强检查督促。
为了抓好学校的教室、卫生区的的清洁卫生工作,保证师生有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我们注意从小事抓起,从身边事抓起,从每一个学生抓起,扎扎实实,确保成效。我们还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检查监督。同时,我们又采取量化积分的方法,确保评比的公正、公平、公开,使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不断上台阶。在具体操作上,学校大队部加强督查,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及时批评教育、通报扣分。最后以班级常规管理积分作为文明班级和优秀班主任的依据。
8、加强法纪安全教育,提高文明自律水平。聘请法制副校长,邀请区司法局、富区监狱来校作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通过每学期的常规纪律教育和典型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和交通法规教育,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此外,学校与各班主任签订《班级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落实通学生来校的安全工作,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承诺书》,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学生"关注安全、关注生命"行为的养成。
五、存在不足:
1、对学生的各种安全教育长抓不懈,特别是自我安全防范和自救意识的教育。
2、"教书"与"育人"之间得关系还须进一步理顺。
3、部分学生的文明自律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4、树立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全体教师能共同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严要求、高标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
篇10
一、构建“尚美”课程体系,引领课程改革
(一)明确办学理念“尚美教育”,就是以“美”为标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认识美、崇尚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实现“礼爱成习,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育人目标。学校以艺术教育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与各学科教育、学校管理相融合;通过“以美润德、以美怡心、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兴艺”的育人途径,构建“尚美课程”,打造“尚美校园、尚美教师、尚美课堂、尚美学生”。有路径,有督导,有测评,力求让每一个南一学子发展个性,展现自我,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享受“尚美”教育带来的幸福。
(二)制定课程规划办学理念要依托课程来实施,学校制定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尚美”课程建设规划》,将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渗透到“知识、文化、科学、艺术及健康”五个领域中。我们对每类核心素养都进行了具体界定,制定了具体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评价以及课时安排。
(三)构建课程体系学校秉承“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课改方向,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综合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三条路径,构建了“多元+特色”的“尚美课程”育人体系,引领课程改革。
二、推进“尚美课程”实施,提高教育质量
(一)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构建了“活力课堂”。何为活力课堂?即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饱满的精神;关注学生人格的形成,使学生学会学习;能够促进师生、生生多维思维的发展,展现师生生命的活力。实现“活力课堂”要做到以下“四优化”。1.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是实施单元主题教学。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从单元整体出发,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和主题内容,实施课程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如:数学学科,我们从知识系统的视角、数学思想的视角、数学方法的视角、数学文化的视角四方面进行整合;语文学科,基于统编教材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根据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进行单元统整,通过精读课,让方法落地;通过“略读+群文”的整合,使方法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与此同时,落实不少于10%的学科实践活动、特色作业设置,这既优化了“活力课堂”教学内容,又实现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我们设置的“妙笔生花”语文拓展作业、古诗文“15分钟悦读”、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中学数学”等都是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补充。2.优化学习方式我们构建了“活力课堂”教学框架,目的是变革学习方式,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度思维。“活力课堂”教学框架具体为构建10个学科“活力课堂”学习模式,如语文学科的“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数学学科的“主动建构式”教学模式、体育学科的“合作体验式”教学模式、科学学科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等。构建模式不拘泥于模式,因此,模式的构建经历了“建模用模出模”的过程。现如今,我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现有水平,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3.优化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优化教学手段。为此,学校分批次更新学校现有教学设备,定期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CW软件、PPT制作等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设备(包括硬件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4.优化学习评价学校采取“日评、周记、月结”的积分制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期末对优秀班级及优秀小组进行表彰。我校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动态和开放的系统,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的评价,还将学生的美德行为列入了考评之中。通过一整套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综合化实施地方课程综合化实施地方课程的主要策略有:一是有效利用葫芦岛、兴城两地的课程资源,建立地方课程资源库;二是开展名人、专家专题大讲堂;三是强化学习和培训,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优化、培植,同时与学校德育活动和校本课程相结合,如“走进别墅”、首山一日游等活动。地方课程完全按照地方教材授课,隔周开设,单周开设《魅力辽宁》《人与社会》,双周开设《人与自然》《人与自我》。
(三)特色化实施校本课程学校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原点,以“选择性、自主性、多元化”为原则,构建了“隐性+显性”“必修+选修”“多元+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1.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隐性校本课,学校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浸润着对学生美的教育。教学楼内“理念文化树”、校之印、校史馆、科技廊、德育廊、美育廊、读书厅、才艺展示厅,教学楼外开心农场体验园、静以廊、“乐知亭”等,处处渗透着美,陶冶学生的美感。2.文化课程文化课程是必修课,由学校编制校本教材。一年级使用《雅言美行》校本教材,意在让学生走进南一就接受美行教育。二年级使用《走进兴城》校本教材,该教材曾获得辽宁省校本教材编写一等奖,现由原来编制的12册修订成全一册,意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三年级至六年级使用《国学经典》校本教材。《15分钟悦读》校本教材供一至六年级学生在晨读、午读、暮读时间使用,意在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3.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包10%的学科实践拓展课程和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实践拓展课程从学科实际出发,突出趣味性、系列性,如数学的“活动中学数学”课程,就是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补充。德育实践活动课程,以“养雅言,润美行”为重点,以主题活动为主线,通过校内、校外两条路径实施。校内德育实践活动包括“五大文化节”、各类竞赛、才艺展示等活动。“文化节”每年开展一次,每种节日开展系列活动。如“读书节”进行班集体诵读、亲子阅读、好书推荐、海报设计、美文欣赏等活动;艺术节既展示个体艺术成果,又展示班、校组队水平。校内德育实践活动以三种类型为主:“细节型”活动促美行养成、“主题型”活动促美德内化、“实践型”活动促美行自省。校外德育实践活动主要为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如文化广场汇演、教师节、风筝节、新年联欢会、运动会大型团体操展演等。4.“尚美”社团课程“尚美”社团课程以选修课为主并与艺体“2+1”和班、校社团相结合,开设了五大类70多个班、校社团校本课程。如微信平台“艺海求臻”专项栏目、每周二中午红领巾社团播音、周三艺术社团美之声欣赏、周四才艺展示等,都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校本课程设长、短课,灵活实施。长课60分钟,英语、写字、晨读、午读、暮读等小课各15分钟,大课间30分钟。
三、规范课程管理,彰显育人品质
1.打造尚美团队我们将教师分四个梯队,“高密度”培训、“有梯度”培养,坚持“学习+反思”“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法。通过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校,进行校内“名师引领”,校外“精准帮扶”。每年一次开放周展示,邀请联盟校、工作室成员参加活动,第一、第二梯队教师送教下乡,充分发挥我校的帮扶作用。塑造“两个层面”的榜样力量:教师层面,开展和美办公室和最美教师评比活动;学生层面,开展星级少年、优秀学生、优秀干部和优秀班级评比,为课程的实施注入活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