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的运营策略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商的运营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商的运营策略

篇1

关键词:小微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策略;路径选择

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电子商务运营,并且在电子商务运营的过程中,全面而又有效地将电子商务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路径选择,以及其发展中的策略应用进行了一一的分析。只有找准小微企业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的策略应用,才能够将其发展通过电子商务运营的经济发展形式展现出来,并且在电子商务运营的过程中,为小微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发展中,只有抓住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才能够全面地将电子商务运营的经济效益展现出来。

一、小微企业概念分析

小微企业是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经常被提到的一种企业发展名词。所谓小微企业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企业的运营规模较小,并且在经济运营过程中,其借助的主要经济运营形式比较单一。在实际经济运营过程中,其经济产业比较单一,并且在实际经济运营过程中,其企业所具有的经济竞争能力较差。因此将这种企业归类为小微企业,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微企业更是发展迅速,虽然在其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比较多,但是如果小微企业的发展,能够及时地抓住市场发展机遇,这样就能够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全面而又稳定的将其经济发展带入到市场经济运营发展中。

二、小微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策略选择

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小微企业要想将其企业发展的战略实施好,就应该在实际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其企业发展的运营策略研究。只有掌握好新形势下的经济运营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够全面而又稳定的将小微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策略运用好。要想运用好小微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小微企业在电子商务运营背景下的网站规划建设,作为电子商务开展的关键,其网站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全面地发挥出电子商务的运营策略,就应该在实际发展中,加强对其网站的规划进行定位。这样才能够在网站的定位中,全面而又有效地将小微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运营模式进行转变。二是找准小微企业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下的市场经济运营模式转变,按照市场营销模式的转变应用来看,在当前形势下的电子商务发展中,要想全面的提升电子商务的运营管理模式,就应该在实际电子商务的运营管理中,将电子商务运营的市场模式进行定位。这样才能够在市场定位中找准市场经济发展的商务模式运用。三是注重对营销方式转变,电子商务与传统的经济发展相比,其经济发展的形式发生了转变,并且在转变过程中注重对商务运营模式的价格、产品生产定位以及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行定位,只有将这些工作明确,才能够将小微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进行把控。

三、小微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的路径选择

21世纪是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的企业发展中,要想全面的提升小微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就应该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小微企业的发展模式同电子商务模式发展下的经济运营模式进行转变,这样才能够在转变的过程中全面而又有效地将电子商务运营的路径进行选择和探索。要想做到新时期下的电子商务运营路径发展探索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实际商务经济运营发展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经济发展中的商务运营模式,在保障传统的商务运营模式发展同时,加强对其他领域的商务运营模式探索,例如,开展小微企业的微商经营路径转变,可以将小微企业的发展路径向微博方向转变,这样才能够在转变过程中,全面而又有效地提升小微企业的商务运营能力。二是开展第三方购物网站,将商务运营模式建立在第三方物流转变交换中,这样才能够在实际转换中,全面而又有效地将小微企业的商务运营模式同第三方经济发展形式转变,并且在经济发展形势转变过程中,全面而又有效地将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路径进行探索。例如,将商务运营借助在淘宝网、天猫网以及各种电商平台中,这样才能够在各种电商平台的应用中,实现小微企业发展的运营路径转变。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要想全面的提升小微企业发展中的电子商务运营策略,就应该在实际商务运营中,注重对营销模式转变,并且在转变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网站进行专门的规划,这样才能够在规划中,全面的提升网站运营的能力。同时在运营策略的应用上,应该将小微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置于市场背景下,这样才能够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将电子商务的运营以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则去调整。在其电子商务运营路径的选择上,应该将网络传播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充分的借助网络传播技术,进行商务运营的路径探索,同时加强对第三方购物平台的应用建设,这样才能够在路径选择的转变过程中,将小微企业的发展同电子商务运营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夏俊鹄,王琳.小微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探析[J].企业导报,2014,24(10):107-108.

[2]陈小芳.小微企业跨境出口电商运营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6,16(02):39-40.

篇2

【关键词】微商 经营问题 对策

在今天,对于年轻人来说,玩微信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娱乐方式,年轻人都会把生活中的点滴用微信记录下来,发到朋友圈中与好友一起分享。微信在给人们带来丰富娱乐生活的同时,它也是一种经商的平台,利用微信平台也可以开网店,利用微信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利用微信平台推广产品,为商户赚得一笔可观的收入。下面本人以微商营销为主题,从微商的概念,微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而采取的对策这几个方面来谈论微商营销策略。

一、微商经营概述

微商经营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商品经营活动,它以互联网作为营销、推广、交易的平台,是可以移动的社交电商模式,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是微信营销策略的两种方式。为了吸引用户,企业会使用户以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添加企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进行商品交易活动。个人主要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发送商品销售信息,向好友及越来越多的人宣传产品,加大产品宣传力度,从而实现在微信平台上的商品交易。

二、微商经营问题及对策

(一)微商经营状况

使用微信的朋友身边都会有其他朋友通过在朋友圈发送商品信息,开展商品推广交易生意,利用微商经营的方式进行商业活动,这种经营方式如今越来越普遍。特别是信息时代下的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小巧玲珑,功能强大,携带方便。现在微信还不能在计算机网络上使用,这就使微信在商品营销方面不能与强大的计算机网络相提并论。智能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移动流量和WLAN网络流量,使用微信软件经商,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是有网络,就可以利用微信经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经营得到了长足发展,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微信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使用,那么微商经营的发展空间前景将更为广阔,为用户带来的丰富利润可谓是不可估量。

(二)微商经营问题

(1)团队风险。许多企业选择通过微商的方式推广产品,其主体是由一个整体构成,其营销产生的利润成本以分红的分配方式,即使用微商经营的个体按照按劳分配的方式分配,企业得到一部分利润,推广营销的第三方获得一部分利润。一旦发生风险,共同承担责任,共同采取措施规避风险,会使各自的利益受到损害。通常情况微信经营是以的方式来实现的,即把货传给下一家,使用微信经营的第三方再其中扮演推广产品的角色,企业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产品,个人再转发微信公众号上的信息,有购买意向的人们会与个人取得联系,个人再联系到企业,企业负责商品的发送,送货到门。比起实际的零售,这种间接的经营方式更容易受到青睐,能够降低风险。但是微商团队众多且不固定,较为分散,不便于管理,只是教授微商们微不足道的东西,微商们的能力有限,这也导致了高团队风险的存在。

(2)品牌商运营困难。微商经营模式的发展证明了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使得大品牌企业瞄准时机,抓住机遇,积极广泛加入到微商队伍当中。我们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那么基于网络为发展平台的微商,更是存在着既有利又有弊的问题。微商较于其他经营方式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但是其进行微商经营的要求较为简单,在业界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完善的制度机制,这就使品牌难免会受到负面新闻的不良影响,使品牌效应大为降低,从而影响购物者消极的购物行为。由于制度机制的缺乏,对于微商管理较为松散,会出现为了获得现金流低价销售,甚至是销售假货,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使微商们是自讨苦吃,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得不偿失。

(3)“薄利营销”。消费者进行消费行为无非看重的最重要的两点是价格与质量,在生活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朋友多好办事”,许多人也会到身边有经商的熟悉朋友那里购买商品,省下了许多金钱。微信经商也是如此,个人通过微信经商,关注朋友圈的信息都是熟悉的朋友,碍于面子,微商们会以低价出售给微信的朋友,本身获得的收益很少。无论是怎么样,不管是新加入的好友,久而久之都会熟悉,为了既获得效益,又不失面子,只能是实行低价销售的方式。

(4)推广方法渠道不当。我们身边都会有做微商的朋友,可能我们对于第一次在朋友圈发送的信息感到很新鲜,但是如果长时间重复在朋友圈发送商品推销信息,会让人感到厌烦,一些好友采取屏蔽消息的方式,甚至是有可能从好友名单中把此人屏蔽,甚至删除,不利于微信经营的开展。

(三)发展微信经营营销策略的实施对策

选择一个好的团队,能够使全体上下团结一心,凝聚团体的力量,运营商应该对个人进行培训,应该传授的经营技巧做到面面俱到,以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从微信名字、头像、个性签名,使运营商更加认识了解自己,加深理解之后,谈论合作的相关事宜;严格控制好好友质量,好友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哪些支持你的朋友,能够与你有共同微信经营的好友,能够帮助进行宣传。

由上述可知,微信是一种可移动的社交电商模式,越来越受到更多商家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微信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越来越多的个人使用微信经营自主创业,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经营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团队风险,品牌商运营困难,“薄利营销”,推广方法渠道不当的问题,应该采取选择好团队,选择好昵称、头像、个性签名,控制好好友数量等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谢向英. 茶业品牌经营问题及对策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篇3

【关键词】4G时代 渠道发展策略

一、背景介绍

4G是the 4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通讯技术的简称。4G牌照是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4G)业务经营许可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许可发放。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宣告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同时,工信部还取消了对中国移动固定业务经营的限制,允许中国移动进入固定宽带网络市场。2015年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发放"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FDD-LTE)"经营许可,至此,三家电信运营商全面开启4G业务的宣传推广。

二、环境和竞争形势分析

(1)国家宏观政策影响竞争形势。2013年12月,3张TDD 4G牌照的发放使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失去了3G时代的制式优势,中国联通和电信,本来是能够拿到TD-LTE和具有国际优势的LTE-FDD双牌照,但是工信部2013年12月仅批准开展LTE FDD网络技术试验,验证LTE FDD和TD-LTE混合组网的发展模式,待条件成熟后才发放LTE FDD牌照。而这个过程,长达一年,一年的时间中国移动在各个公交、地铁站和各大电视台等宣传媒体,推出4G品牌“和”产品的广告覆盖,在4G市场获得先期大量用户,中国移动还获得了固网牌照,这标志者中国移动实现了真正的全业务经营――获得有线宽带接入业务许可,将能够有效、低成本地切入竞争对手的优势领域,这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非常不利。联通和电信原本的3G发展优势逐渐失去,联通和电信在4G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4G时代三大运营商竞争格局被再次打破。

(2)实名制和打击黑卡带来的严峻挑战。2014年12月18日,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工信部联保【2014】570号)。其实,早在2013年9月份已启动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2014年电话用户实名制工作上升到国家法律高度,用户办理手机业务必须持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受理时必须通过公安部联网的国政通认证。2015年2月1日起工信部规定通信运营商办理业务停止手工录入功能必须通过二代证阅读器扫描客户资料,运营商社会渠道合作门店原有的销售模式形成了巨大影响,实名制要求造成换卡市场变小。

(3)2014年6月份营业税改增值税在通信行业的试点,导致运营商终端营销资源的持续缩减,促使运营商营销模式转型,销售方法转变。运营商和手机终端厂家结合,借助终端送机捆绑运营商业务的做法,3G时代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展了不少中高端3G用户,4G时代增值税发票在通信行业的试点,使得中小商因为不具备开局增值税发票的资质,影响了终端合约的发展。

(4)换机市场速度变缓,终端促发展力度减少。同时从2G到3G时代换机,换机速度是飞速的,从2.8寸屏的智能机开始,到现在的5.5寸屏等数不胜数的智能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街小巷,从年轻的时尚达人到邻居大妈,从城市到农村都换上了3G大屏智能手机。但是从3G到4G手机换机市场明显变小、变弱、变缓,依靠终端促进运营商业务的发展力度减少。

三、4G时代社会渠道门店发展策略

(一)对标自有厅,做好社会渠道基础规范工作。

(1)店面形象统一。从店面形象(店内柜台、桌椅保持整洁按照客户进入厅内的路线布局店内演示区、受理区、终端配件区域等)、员工着装(按照自有渠道服装标准执行)、员工礼仪、业务受理熟练程度等基础工作抓起,提升社会渠道店面在客户中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2)宣传氛围统一。对骨干商门店统一宣传元素、统一宣传点位、统一布放规范,从店外到店内所有宣传元素全部更换为主推业务内容,形成宣传冲击效应。根据不同宣传点位对营销效果营造的重要程度,将宣传点位划分为金、银、铜三类分区,对不同分区指定不同宣传内容,将产品宣传效果最大化。

(二)做好销售工作规范

(1)统一社会渠道的主推产品。赚取利润是商和运营商合作的前提,要提高商主动发展业务,就要解决商卖什么,“好卖吗?”“赚钱吗?”的疑问,增强商对产品的信心。4G时代4G产品是各运营商首选的产品,4G产品体现的用户对套餐的共享,三家运营商均推出了家庭共享套餐,如联通智慧沃家,移动公司的和家庭等。运营商社会渠道根据地理位置和渠道规模区分大型卖场、社区营业厅、点等。

(2)做好主推产品的集中培训,帮助商了解产品、熟悉产品。对于主推产品,组织针对营销单位负责人、渠道经理和商店员三个层面的集中培训和通关考试,印制业务明白纸,让商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产品、熟悉产品,提高商对产品的熟悉度以及发展积极性。

篇4

IM应用早在PC互联网时代就处于红海状态,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随着入口之争愈趋激烈,众多企业纷纷把目光瞄准这一市场,呈现一片火热态势。

这场风暴的引发,一是源自国内的互联网公司。2010年,盛大网络推出了KIKI,之后,开心网推出飞豆、小米推出米聊……移动IM应用陆续出现在公众视野;2011年1月,腾讯推出微信,盛大在4月“有你”,阿里巴巴在5月跟着推出了云聊。

另一边,运营商也在推波助澜。早些时候,垄断思维下的电信运营商的思路并不是比拼流量,而是以短信收费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加入移动IM大军,电信运营商开始恐慌。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2011年以来,中国联通的“沃友”、中国移动的“飞聊”、中国电信的“翼聊”等产品相继亮相,一时间,国内IM市场百花齐放。

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用手机进行IM交流的“瓶颈”被打破:3G网络让网速更快,手机之间的交流不用过分担心掉线;手机输入法(尤其是语音输入法)的改进,改变了打字不便的弊端。相比电脑过长的开机等待,采用客户端软件、通过手机上网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也较为实惠,而且填补了用户的“碎片时间”,因此广受青睐。

以微信为例,1块钱的流量费就可以发送数千条文字消息,而手机短信每条收费最低0.1元。最为关键的是,微信还可以即时发送文字、语音、图片及视频,更受消费者欢迎。今天,免费IM软件渐渐显露出优势,追捧者众多。融合到手机内的IM,让用户使用更方便,大有取代短信之态势,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受到冲击。

在移动IM的冲击之下,未来几年短信服务是否真的会消亡?这个问题引发了广泛的思考。

作为运营商的主要增值业务,短信几乎是零成本运营,但却是赚取暴利的手段之一,民众一向对短信收费持“支持”的态度,默默纵容了运营商的短信服务增长。在几年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推出彩信功能,用手机发短信、彩信正合大众口味,更有短信包月套餐服务,让广大用户尝到了短信资费“便宜”的甜头。

现在,更为便利的即时通讯工具,已经威胁了运营商。中国移动去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短信和彩信业务收入首次出现了下降,为464.62亿元,低于2010年的468.89亿元。这表明,国内电信运营商们已受到IM工具的强烈冲击。而从全球来看,根据咨询顾问公司Ovum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社交聊天应用程序的普及,让移动运营商的短信收入减少139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用户已从短信聊天,转移到手机QQ、微信、微博或其他的一些IM通讯工具上。面对短信下降的趋势,AT&T、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国内外运营商都表示出不同程度的忧虑。手机IM软件在年轻人当中使用者居多,伴随着“90后”用户大多早已习惯了免费发送IM消息,未来手机短信会成为“过去式”也并不稀奇。

或许,用不了多久,电信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语音和短信将会被移动IM业务替代。对运营商来说,长远的策略是构建一种基于手机的社交环境,在这个社交环境中,具有用户隐私的分层分级管理体系,用户可以在一定的隐私保护策略下,与虚拟的和现实的好友进行语音通话、短、彩信等方式的交流,同时满足用户对安全以及效率双方面的需求。

对于运营商,调整资费模式,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也存在不小的提升收入的空间。就目前局势来看,运营商业务变革已经势在必行,它是挑战,更是机遇。事实上,移动IM本身所创造的收入,并不足以使各大运营商、手机厂商、互联网巨头及软件巨头们心动。它们看好的是IM背后所附加的增值服务,以及对整个通信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因此,移动即时通讯市场被炒得热烈沸腾。

然而,先不论这背后巨头的居心何在,一个客观的现实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既不互联互通,又缺乏明显的差异化功能,移动IM所面临的将是抢夺用户资源的红海血战。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行业里,不管IM厂商是否愿意面对现实,最终只可能有一两家厂商胜出,并捧走所有用户称霸行业。

篇5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不断的普及,使得整个市场的商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个体化和多元化的变化趋势也愈发的明显。所谓的微商,就是以微信交流平台为基础,在朋友圈产品广告信息,吸引微信好友来关注和购买的一种营销模式。营销的入门要求较低,有手机即可完成,愈来愈多的人更是从传统的劳动做工中脱离出来,投身到微商运营中。

金融企业作为现代商业组织,客户群体分布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微信这种大众化、低门槛的媒介必然为金融企业的客户亲睐。因此,如何在这个微商时代下,做好市场营销,是各家金融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当前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完善微商时代的金融企业营销策略,以便企业在微商时代能够寻求更大的发展。

一、微商时代市的传播机制以及对金融企业营销的影响

(一)微商的传播机制

探讨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方式,必须熟悉微商的传播机制。微信这种传播形态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推动媒介技术变革的结果,是社会话语权日趋平等和民主的表现。微商的传播机制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准入门槛低

微商时代,大多数都通过朋友圈产品广告信息,而微信每条朋友圈的图限制在九张,字数也无法写太长,内容个性化强,无论草根群众还是社会精英,都能找到自己的话语平台,人人皆可为商家。

2.平?_多元化

微信目前支持网页、客户端、手机APP等多种平台,打破传统媒体信息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企业随时随地可以信息,让客户随时随地可以接受信息。

3.信息及时性

由于平台多元化,尤其手机APP的广泛使用,使信息更加及时迅速,企业能第一时间推送信息、广告到大家的朋友圈,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给关注的人,实现精准投放式营销。

4.裂变式传播

微信建立了网状的互动关系模式,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者,关注、评论和转发功能使信息的流通呈现分子裂变式的传播途径,从而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扩散面也无限拓展。

(二)微商时代金融企业营销面临的影响

微商时代带来的是信息流通机制的变革,这种变革也给金融企业营销带来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播主体广泛导致管理不易

微商时代,其门槛准入较低,因此金融企业在利用微商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往往会出现分销群体纷杂,不利于管理的问题。而且人人都拥有信息渠道,实现了对企业的全民监督,任何疏忽和差错都可能被曝光,经微信放大,对企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部分个体为了谋取暴利,擅自更换产品或利用虚假条款引诱消费者购买产品,从而降低了金融企业在市场的诚信度,还会使得其市场销售活动遭受影响。

2.传播快捷导致“扩音器”效应明显

微商裂变式的传播路径,能将企业的广告或者信息在短时间内扩散,无论信息真假,都能将问题放大,极有可能给社会公众造成错觉,从而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生产经营造成巨大破坏。

3.宣传设置功能更突出

随着微商的迅速发展,愈来愈多的企业通过朋友圈不断地进行产品推广销售,企业的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引起众多关注形成热门话题,而且微信公众号的推动也能带来强大的关注度。

由此可见,微商带来的信息流通机制变革使营销的方式更加多样,要求金融企业在日常营销中必须针对微商的传播特征采取适合的营销方式,确保企业营销良性运行。

二、完善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策略

(一)第一时间响应,加强互动性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客户主要扮演的角色大多是被动接受企业的推广宣传。这种营销模式不仅单一、缺乏互动性,还会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产品购买主动性,而通过微商这一平台就能够借助信息交流功能来改变这一现状。微商时代,信息的便捷性和裂变式传播能使信息在瞬间扩散,从而引发群众效应。所以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必须在第一时间,稍有迟疑就会失去先机。

第二,微商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高低,借助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客户不仅能够与企业进行直接的互动交流,还能够在企业的帮助下正确的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此外,通过这种交流,企业也能够更为迅速准确的定位客户所需,更好的推广适合客户的产品。所以,这种即时信息交流平台,金融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以便加强与客户间的互动性,适应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

(二)效率传播,找准营销路线

微商时代信息的突发性和效率性要求金融企业的营销应对必须在短时间内启动,而且要切实有效,因此在微商渠道中传播效率对营销的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金融企业通过微商渠道信息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产品信息,所以应着重考虑的应该是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路线。当前,多数的金融企业并不能够真正地做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进行定位营销,只将微商作为一个信息的平台。如此不仅会降低宣传效果,还会导致关注度下降。金融企业若想留住客源、并不断挖掘新客源,就必须精准营销,要主动发声,抢占话语权,利用官方公众号权威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比如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广告信息投放,让客户能够更好的找到满意的产品,又或者是利用节假日来进行产品宣传,这也是大多数金融企业采用能够吸引客源的一种方法。

(三)系统化,科学营销

微商时代的金融企业营销,要求企业重视与客户的沟通,对客户关系足够重视,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营销系统。企业运营者在微信进行宣传推广时,应该科学营销,并建立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的推广来帮助运营,这样也不易引起客户的厌恶心理。而对于朋友圈也可以通过吸引朋友或是网络好友的加入,进一步增添公众号的关注量。此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有规划的进行产品宣传,在推广时适当的加入热点话题,或是富有生趣的软文,避免广告植入过于明显、生硬,让关注者在接受宣传信息时还能够获得关于金融方面的小知识,既能加强宣传效果还能够协调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现代营销理念要求金融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能够利用新手段、新程序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在微商时代要善于利用微信与客户进行互动,听取客户的建议;通过公众号、朋友圈企业经营的相关信息,举办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增加企业透明度和知名度。

(四)坦诚应对,沟通营销

微商的营销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沟通行为,坦诚应对是最基本的原则。微商时代,要求金融企业在与客户交流中必须放低身段,态度诚恳。也有一些金融企业在微商营销中能够做到第一时间信息,但往往对产品或者服务上的某些条款或合约含糊其辞,这种试图糊弄客户的做法最终会导致营销的失败。

微商时代,金融企业建立微信公众号不仅仅是有效的营销渠道,也是与客户交流的最佳媒介。官方公众号在面对客户时,要及时新产品信息,以免出现信息真空导致市场营销先机的丧失。企业官方微信要持续发声,同客户进行良性互动,企业的营销应该着重关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评论、分析,同时在微信上这些对企业有利的评论,掌握市场主动权。营销的官方信息要真诚,不能掩盖问题的产品信息,对于客户提出的难以确定的疑问要积极回应,对明显的谣言和同行的恶意攻击要有理有据的回击,以保持有效的营销。

篇6

来自移动互联行业的投资者、开发者、行业专家、媒体人等百位参与者将被分为十个小组,就移动互联网领域的20个热点议题进行讨论。

活动将至,主办方今日揭晓了活动参与嘉宾与热点议题。据悉,参与活动的投资者包括:上地天使投资、蓝驰创投、CyberAgent Ventures、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联想投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DCM等国内外知名投资公司。

活动当天将现场《Mobile workshop 2011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发者调查报告*数据简报》完整报告。

关于移动互联的20个细分话题包括:

系统平台——不同OS与浏览器走势分析;浏览器的开放平台机会;Web App在浏览器端的机会;Android变异系统机会分析;从OS进化看开发方向

应用工具——典型、热点应用工具分析;不同类别工具市场成熟度集中度分析;应用工具开发盲区;跨平台工具开发;App安全、统计、工具开发

social社区——IM-微博-SNS等主流应用分析;Kik类市场机会分析;碎片时间与用户社交使用行为分析;与LBS相关的SNS;Social开放潮分析

娱乐游戏——热点排行游戏产品分析,游戏应用盈利状况分析,不同游戏平台动向分析,音乐类产品应用与版权渠道分析,手机视频市场前景探讨

电子商务——团购如何通过手机到达用户;电子商务植入Apps;基于Apps的电子商务Network可能性;移动支付与Apps微支付市场推进分析

广告营销——App如何用来营销;典型Case Study;移动广告网络;用户习惯-偏好-场景与营销方法,移动广告-媒介接触与营销效果评估

LBS——位置服务如何超越Check In;LBS与SNS、电子商务、微博、结合状况及融合前景;GIS、街景、AR与LBS 关系变化趋向;Layar分析

手机阅读——电子书、电子杂志在手机端市场前景;手机与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未来市场格局分析;典型、热点手机阅读应用产品分析

生活服务——移动互联与本地化生效消费资讯服务的最佳结合案例分析;房产、餐饮、娱乐、电商、团购、地方门户网站的移动互联网布局

特别例外——编外主题,非常规话题,创新、特异主题

渠道分发——App海外市场在i OS、Android等多平台分发渠道分析;如何选择优秀的商;、联合运营与直接卖掉产品之间的分界如何把握

版权合作——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音乐、出版物、游戏版权交易市场状况分析;版权渠道选择;计量与计费方法;版权保护新技术手段

推广合作——App自己的营销怎么做,推广方法与营销渠道;用户发展、流量推广与交换;提高用户黏性的关键;如何以免费带动收费

技术创新——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所必须关注的重大技术创新;AR增强现实技术、3D显示技术与应用、html5与内容应用分发、云视频

应用商店——运营商、终端商、OS、浏览器、第三方等不同应用商店发展状况分析 ;开发者的跨平台策略; 如何利用In-app payments杠杆

终端设备——从终端技术、产品形态看应用开发方向;终端的标准化与开放平台选择;终端厂商的价值链扩展路径差异及前景分析

电信产业——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应用层的新动向分析;运营商的OS、IM、微博、Kik、移动支付业务分析;移动互联网生态基础变化

互联网公司——门户、视频、搜索、电商、社区等互联网公司的移动战略;在互联网App化的当下,Web思维如何转换为App思维,具体如何行动

娱乐产业——娱乐产业的移动机遇?音乐、影视、电视业者进驻移动互联网的路径与方法,传统基于SP的无线娱乐产业如何向App转换

特别例外——编外主题,非常规话题,创新、特异主题

篇7

其核心在于“数据分析”,“精准营销”,通过大量数据分析,通过持续的反复数据分析、测试、调整之后形成精准营销。其精准在于渠道(有固定的人群习惯)推送精准的产品,实现高ROI。

第一招:搜索引擎截流

用户搜索是主动需求的,转化会明显。1.SEO自然搜索站内搜索优化:其核心在于商品名的优化,通过详情页和列表页的关键词密度布局来体现;其次在于商品名与导购文章资讯的配合;作弊的手段尽量不用,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也有一些SEO迫于KPI指标压力铤而走险。2.SEM付费搜索精准投放关键词:基础在于品牌词、网购通用词的优化以确保ROI,而突破点在于竞品词和商品词的数据分析再优化。竞品词是直接抢用户的,商品词是直接抓新用户潜客的。

第二招:购物入口占位

“占位理论”其实很重要,有位置就有机会。中国网民比较懒惰的(估计女性比重更多),不愿意记你的英文域名,很多在网址站或搜索品牌词点进来。在很多网址导航,购物导航站的分类中占有位置就能有稳定的流量进来。1.网址导航站:目前比较好的360导航、hao123、2345(流量开始下滑)等等,很多上市公司也都在抢这块资源。分析不同网址站的人群属性,你的投放位置和入口投放词非常重要。2.购物导航站:这里是指很多比价网站、社会化媒体点评网站等等。如一搜、有道搜索、聪明点、美丽说蘑菇街之类的等等。

第三招:CPS借联盟之力

很电商网站流量将近20~30%来自CPS联盟,但前期知名度不高的网站获得站长投放的收益不高。品牌知名度的电商自建联盟现在机会也很少。1.CPS联盟:在前三家亿玛、领客特、成果等投放的电商企业很多,CPS的维护重点在于不断地通过站长激励来圈地。亿玛导流量比较大,分析其有效投放位置还是以网址导航站为主,其中应对对策我暂时不说了,针对站长类型不同的平台其CPS投放的物料设计也非常有技巧。2.返利网:返利网的合作逐步会变成骑虎难下的局面,早前就听说很多大站停止返利网站的合作,这里过来的用户非常精明的,很多用户依赖的是返利网本身。作为电商运营者更希望从中导来新用户,而不是老用户从返利网过来享受叠加优惠,所以其中的投放合作也有策略。垂直电商过冬逐步开始从规模导向转为利润导向,电商都在节衣缩食,首当其冲就是对营销费用也精打细算,聂国辉将目前垂直电商推广经典招数一一做个归纳和点睛,上面讲了第一式:流量导入型,现在接上讲第二、三式。

第二式:用户互动型

其关键词在于“互动”,让用户参与进来,让用户感受到独特的尊重,建立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情感交流”。中国历来是重情的国度,在大家都不差几毛钱的情况下,和谁交易就看谁“顺眼”了,自己在谁那里感觉“爽”了。

第四招:数据库直复营销

数据库营销和直复营销是两个概念,国内前期更多的是数据库营销而很少真正的直复营销。1.老用户个性化邮件营销:现在很多电商的用户EDM运营已经走到精细化运营的阶段了,而不是简单要求发送达到率,这是第一层级的EDM;前面千辛万苦让用户进来注册了都需要当成财神来跟踪服务,所有注册户的过程都通过邮件营销跟踪,启用站内用户生命周期管理邮件系统,比如:注册多少天就给个提示,放入购入车没购买的也跟踪到给个邮件互动提示等等,这是第二层级的EDM;第三层级的现在很多邮件服务公司在推广的是更智能化的直复邮件系统,根据用户购买行为和用户点击邮件的行为自动细分用户属性,再根据用户细分熟悉推送个性化的邮件,估计亚马逊早就在用这个了。2.新用户AIDA模式营销:急功近利的营销人员往往从外面采购数据库并且以为一次群发就让人来买东西,这是千分之几的小概率事件,命中率很低。这跟大街上碰见窈窕淑女就约她看电影没啥本质区别,回头要抱怨她凭什么呀免费的电影为啥不去呀,呵呵,所以这里的邮件推送策略需要有不同,按照传统营销AIDA推销模式来进行,先吸引其好感和兴趣,根据其反应再给以差异化推送。

第五招:用户忠诚度营销管理

电商网站客持续发展在于用户粘性,提升复购率,也需要在此处下功夫用心研究策略,而不是简单的依葫芦画瓢。1.积分返券运营:分级管理用户积分和根据当季商品特性返券是电商用户粘性运营的必杀技。2.相关商品个性化推送:这点也是亚马逊在做的比较好,淘宝天猫也在优化个性体验。根据用户已经购买过的、搜索过的商品在用户中心推送个性化商品,也有采用“猜你喜欢”等搜索推荐链接,同时在EDM中也个性化推送相关商品及配件,更有爱心的会推送,商品使用维护提醒,商品使用关怀调研等等。

第六招:社会化媒体优化

简称SMO,不同的行业对社会化媒体的利用产出效果不一样。如化妆品、美食、电影等需要有人需要别人体验而有人喜欢炫耀的产品,通过这个吸引人去尝新转化率很高。很多网站通过微博、开心、人人、QQ空间等持续做口碑渗透有一定成效。SMO的涵盖面很多,这里只说两点有实效的。1.微博运营定位:目前微博营销行业的水分很大,电商官方微博运营在于定位在于知名度提升还是销售转化率。是做老用户互动情感维护还是发展潜客新用户,不同定位其策略和考核指标都需要不同。目前有成效的还是在提升品牌知名度,事件营销,而直接实现电商转化的也有一些淘宝店,甚至只通过微博来做外部推广效果不错。现在官微后台也有数据中心,一段时间后可以分析粉丝高转发的是哪些,短链点击高的是哪些,进而进行优化调整。之前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的坊间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新浪微博会加大电商应用的支持,将流量变现。2.问答点评疏导:这块也可以归纳为搜索优化的一部分;搜索引擎对社会化媒体的内容越来越有好感,目标用户搜索品牌词、相关网购通用词、优势商品词等优先进入百度百科、百度问答、百度文库、点评网等等,首先需要确保正面信息优先露出,其次人工主动传播好评。一些医疗行业企业在这块投入工作量很大就做得有些过了。

第三式:资源整合型

垂直电商运营持续下来,需要能沉淀一些资源,品牌资源、供应商关系资源、行业合作资源、运营数据资源、团队人才资源等等;网站存在的价值在于持续为用户带来增值,简单的倒卖商品通过流量导入是没有东西可以沉淀,这样的电商倒了没有人会怀念。资源的价值在于运用,品牌的价值在标签化记忆并传播。

第七招:BD拓展大树

很多小的BD合作,互换广告位转化产出效益不大,中型电商网站更多需要能傍大树,从大流量网站的合作中导流量。1.大流量渠道合作:拓展网上销售,这里有很多行业合作:银行渠道产品合作(积分兑换和商城),电子支付公司宣传渠道(接入支付换对方用户推广机会),电信航空携程等规模用户运营积分合作,门户商城内嵌频道合作等等,需要一定的关系资源争取到比较好的合作机会。2.优惠券广泛占位:很多电商返利导购网站,都有专门的优惠券频道,这里需要地毯式占位放置优惠券导流量型。

第八招:活动营销借机会

除了在自己站内定期发起活动之外。1.联合活动:垂直网站可以借用供应商资源联合进行促销活动,借供应商的广告投放资源,实现流量引入;其次是相同目标人群但商品品类不冲突的电商网站、电商网站与实体门店之间都可以灵活地进行联合互动。其操作要点在于“互信、互惠”,兄弟之间合作一开始相互猜忌是做不好事情的,即时对方多占便宜自己没啥损失的事尝试下又何妨。2.第三方平台活动参与:很多电商同时进入淘宝天猫、京东等综合平台,争取不断参平台方的活动是能带来销量惊喜突破的,聚划算曾经给很多网店运营者带来惊喜;同时一些电商导购平台也有大型活动不能错过,如去年360和一搜在2012年双十二的活动。

第九招:品牌推广差异化

节衣缩食首先减少的是这块,这里不谈门户banner投放、视频贴片等CPC烧钱式样投放。在用户媒体接触点非常多的情况下,再有钱的主也需要提炼出USP独特卖点,差异化传播才能留在用户心里,并且聂国辉认为品牌推广时持续化的事情,如何持续地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才是高手,一把火烧过只留下灰烬那就不是持续做品牌运营,这里只提两点省钱的做法:

1.事件营销:除了纯公益活动之外,电商的事件营销和媒体网站的事件营销不同,电商事件营销最好和商品巧妙结合来炒作,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莫言诺贝尔奖一宣布,马上列出莫言专辑;北京暴雨汽车救生锤特价送;“哥”事件汽车贴膜可以热推;最近的末日营销也很多商家大作文章。当然事件营销也有风险,需要考虑品牌关联度、品牌匹配度等,事件营销的传播也需要阶段性策略并全方位进行的,媒体、视频、SNS、微博等等。

篇8

【关键词】全媒体;媒体运营;策略分析

随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新兴媒体纷纷向全媒体转型,全媒体渐渐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方向。全媒体不仅是各种媒体形态、各种传播形式、各种媒介方式的叠加式整合,而且是打破各种媒体形态、各种传播形式、各种媒介方式的边界和壁垒的互入式融合;不仅是传播形态的创新,而且是运营模式的创新。面对全媒体带来的新一轮变革浪潮,有的媒体如鱼得水、乘势而上,有的媒体冒险下海、溺水而亡,而后果迥异的背后常常是截然不同的运营策略。因此,要成为激荡澎湃的全媒体大潮的弄潮儿,不但要有勇立潮头、敢闯敢试的勇气,更要有乘风破浪、得当运营的策略。

策略一:围绕优势资源,打造优势平台

平台本来是一个工程学的概念,指的是为了便于生产或施工而设置的工作台,带有“某种活动和工作得以运行的支撑”的含义,后来应用到经济学领域并构建平台经济学。对媒体而言,所谓平台,是指通过一定的通用介质如数字技术、互联网络和传输协议,在用户与内容和服务提供商之间搭建一个扁平的、通用的交互场域,双方或者多方主体只要通过接口接入这个交互场域,就可以实现与另一方中任何主体的互融互通。

在全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播技术的融合发展带来内容形式、传输渠道、传播方式的丰富多样和信息生产、信息消费的爆炸式增长,曾经制约传播活动的资源瓶颈被一一打破,同时,技术的进步突破了各种媒介间的界限,媒介融合已成发展大势,内容、渠道、终端各方的关联度加深,并使相互之间产生了更高的耦合性要求,信息传播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传者和受者的地位逆转,生产和消费不分彼此,甚至角色互换,在这种情况下,靠控制或者垄断某个环节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不再适用,“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终端为王”让位于“平台为王”,谁占有平台,谁就将拥有用户,谁就将掌控未来。

同时,由于传播渠道和接收终端的增加和丰富,也由于媒介消费碎片化和随机化特性的固化和凸显,平均每个用户增长对业务增长和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钝化,一味地通过细分来满足用户偏好或者瞄准现有市场中不同用户群落提供不同营销组合的市场策略效用锐减,媒体要想保持业务和收入的持续增长,需要面向代表潜在需求的受众整体,通过合并细分市场,整合用户需求和内部资源,打通内部流程,再造组织架构,实施融合业务,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这就要求媒体打破以媒介或者部门为区隔、相互独立、各自为战、资源利用率低的运营惯例,建设以资源利用最优化、整体绩效最大化为目标,以业务流程为中轴,以用户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一体化运营平台,并在同一平台上设置多种出口,提供多种业务。

可见,全媒体之间的竞争不是内容之争、渠道之争,而是平台之争。而平台之争是一场胜者通吃的游戏,谁抢占了平台高地,谁就掌握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和产业运营的制高点,可谓“成王败寇”,除了胜利者,其他角色将转变为服务于这个平台的内容或者服务的提供商。对于媒体来说,如果不能利用好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尽快完成向平台运营商的角色转换,很有可能在未来会沦为单纯的内容或者服务提供商。面对全媒体时代的竞争新态势和新规则,媒体再也不能继续以拥有内容或者控制渠道自满自得,而应该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全媒体运营平台。

从现有情况看,全媒体运营平台的结构可以归纳为“两网”“三库”和“五平台”。“两网”即内网和外网,“三库”即媒体内容库、业务运营库和管理库,“五平台”即内容生产平台、业务运行平台、客户服务平台、决策管理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对全媒体运营来说,物质化的或者硬件化的平台建设固然是极端重要、不可或缺的,但更为重要、更不可或缺的是全媒体运营商打造平台经济的战略思维,这种思维要求利用全媒体运营平台提供的支撑环境和市场机制,构筑一个多接口的数字化的开放型系统,把社会上的内容生产组织、机构、企业吸附到这个系统上来,形成紧密型的产业运营联盟。

由于全媒体是数字化、网络化的产物,全媒体平台必然天然地具有数字化、网络化的特征,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促使平台内部各个部分、各种要件、各种元素以及它们各自所承载的内容、渠道、终端在横向、纵向、交叉、系统层面实现互联互通,直至发生融合,因此全媒体平台的模型不会是平面的网状,而应是立体的网状。网络化意味着去中心化,但在建构全媒体平台的实践中,运营商应找到并打造出一个坚实的内核。一般而言,全媒体运营商通常是全媒体产业链上的某种核心资源的相对垄断者,而这一资源通常就是运营商独具的竞争优势。平台建设要围绕这一核心资源做文章,把它打造成为全媒体平台最重要的支撑点和产业链最主要的驱动力。如南方都市报在建构全媒体平台时采取的策略就是以报系旗舰南方都市报为内核打造内容平台,通过做大做强内容平台来吸聚上中下各层级平台的资源并使之成为平台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获得全媒体生产能力、全介质传播能力和全方位运营能力,最终建构起南都全媒体集群式平台。[1]

策略二:坚持量力而行,做到有进有退

对于全媒体运营,现在业界有两种认识上的误区,一种认为全媒体运营就是要运营全部的媒体,只有最广泛地建立、占有各种媒体资源和通道,才有可能实现全媒体。在这种认识之下,一些传媒集团拼命跑马圈地,以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介种类为运营目标,每出现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或媒体业态,都要不遗余力地去“抢滩登陆”。另一种认为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具备运营全部媒体的资源和能力,所以全媒体运营是个伪命题。在这种认识之下,一些人全盘否定全媒体运营,宣称“全媒体热,是中国传媒界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压力与机遇诱惑陷入的一个集体迷思”,“如果不走出全媒体的集体迷思,中国媒体就有可能在传媒格局大变革中走入歧途,付出不必要乃至惨痛的代价”。[2]

从字面来看,全媒体就是全部媒体,全媒体战略意在“全”,也就是要全方位涉足各种传播介质,媒体类型要“应有尽有”。[3]但从运营的角度来看,全媒体却不能做到如此之“全”。因为任何一家媒体,不论多么强大,它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包打天下”“通吃市场”。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全盘否定全媒体运营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全媒体已是活生生的现实,在全媒体时代,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而在用户总量不会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只有打通媒体之间的边界,开展全媒体运营,传媒才能获得更大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基础上更好的效益。因此,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从实践层面考察,全媒体运营实际上是一种传媒产业运营的战略思维和整体模式,这种战略思维和整体模式就是把传媒产业运作从单一媒体、单一品种转为多个媒体、多个品种,从而使媒体具有更全的内容生产能力和更全的媒介传播能力以及更全的业务经营能力,因此,全媒体运营企求的应该是“更全”而不是“最全”,一个传媒机构只要运营两种以上的媒体,就可以称之为全媒体运营。

在开展全媒体运营时,一定要根据所处的传媒市场的实际,找到与自身条件、实力及资源相适应的发展之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面面俱到,更忌贪大求全。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既有质量又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媒体时代,产品构成更加复杂,产业流程更加细化,技术难度不断增加,传统媒体面对这些往往力不从心。全媒体运营商应当采取战略联盟模式、资源共享模式、合资参股模式、业务外包模式、共同研发模式等多种方式,将自己不具备竞争优势的或竞争力较弱的业务剥离出去,将大量的增值业务和功能化业务交给更专业的机构去做;要充分利用一体化运营平台的资源聚集能力和业务吸附效应,把价值链的其他参与者整合进全媒体运营之中,以获取竞争优势并弥补自身的不足。

策略三:注重产业协同,优化产业生态

任何产业都有一个内在的产业价值创生、传送的链条,任何产业的运营都离不开产业价值链的有效支撑。只有通过对多种技术、多种媒介、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多种平台以及在内容,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具有关联性和互补性的产业及其组织进行融合、整合或者集合,打造出一条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产业链条,全媒体才能作为一个产业形态进行运营,并在市场上实现其服务和价值。

产业价值链的存在,是以产业内部的分工和合作为前提的。光有分工,没有合作,缺乏协同,产业价值链就无从产生,因此,各个产业增值环节之间的协同性是产业价值链得以存在的基础条件。全媒体运营商要深入思考产业价值链上每个环节的协调性和互联性,深入思考怎样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深入思考如何减少链上非增值环节的时间占用和资金耗费,深入思考链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发挥主导权、话语权优势,增进协同配合、互动联动,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不断变化、日益个性化的用户需求。

在全媒体驱动下,传媒的产业链条迅速延伸和发展。伴随新业务和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整个传媒产业链已经由传统的“内容供应商—内容消费者”单向的垂直的线性的封闭型链条演变成了以全媒体运营商为核心,由网络平台供应商、内容供应商、终端供应商、应用开发商、用户等上中下游多个部分共同组成的立体的网状的开放型的链条。处于核心位置的全媒体运营商连接各方需求,沟通多方市场,不仅要做好自身环节的建设,还要积极介入网络、内容、终端、应用服务市场的培育,培养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生态环境,比如,全媒体运营商可以与网络平台提供商开展合作,以助于网络与服务的开发和升级;可以与内容供应商开展合作,以助于产品的研发创新和适销对路;可以与终端厂商开展合作,以助于提升消费体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策略四:优化输出通路,提升服务质量

在全媒体的运营模式下,前端生产链条融合,后端传播链条分化,海量媒体产品汇流成一个大市场,再分流给多种终端,由用户自己进行个性化配置。[4]“内容为王”的一家独大,变成了内容、渠道和服务的三足鼎立,全媒体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能否得到实现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而不是取决于生产者,谁掌握了用户这个稀缺资源,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因此,全媒体运营的核心是争取用户,全媒体运营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深度挖掘用户价值,千方百计黏住用户。

全媒体运营商要通过整合业务与服务,从远离用户的高高在上的社会守护者变为以货真价实的产品和服务拥有用户的社会服务者;要通过增值业务的发展带动品牌延伸和衍生产品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多超值的增值服务和消费回报,增强媒体黏着度;要通过用户资源、服务资源的共享共用、互联互通,来连接多元化的利益群体,锁定更多的用户群落。比如,运营商在提供内容产品的同时,可以将不同的资源如金融、理财、房车、电商、餐饮、休闲、玩乐等整合集成在一起,为用户提供特定生活项目的综合解决方案,并努力成为他们生活的伙伴和助手,使用户对媒介产品的单一依赖转变为一种对生活方式和社会身份认知的依赖,从而不断增强全媒体的核心价值,让全媒体的消费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是“用户”而不是“受众”。同时,全媒体运营商要像一名真正的服务业者那样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质量保证和后期维护。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浦尔曾经指出:“分化与融合是同一现象的两面。”在全媒体运营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媒体之合、媒介之合、平台之合、服务之合,更要关注与“合”伴生的“分”。就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说:“在后信息时代,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是单独的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对于全媒体运营商来说,要想获得更大的突破和更好的发展,就要不断探索研究如何以创新和创造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在传播媒介形式上,如何针对单一的用户统筹运用纸媒、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不同的载体;在传播内容形式上,如何借助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介符号系统调动用户视、听、触等全部感官;在技术平台上,如何综合利用基于广电网、互联网、电信网的无所不在的终端,让用户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等等。总之,全媒体运营商要充分利用现有媒体资源,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个性化聚合服务,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使用户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的报刊网、无线广播网、无线电视网等将风光不再,对内容产品售卖的支撑作用将大幅下滑,基于微信、微博、社交网站、门户网站的新媒体渠道会不断地扩展,其在内容传输总量的占比将大幅提升。在渠道布局方面,全媒体运营商将不再强调某种单独的传输渠道,而是通盘考虑各种渠道,在巩固并不断强化固有的传统渠道的同时,大力发展和利用微信、微博等公共网络平台上的新兴渠道。

参考文献:

[1]刘长乐.全媒体时代的思维转变与战略实施[J].中国记者,2011(5).

[2]曹轲,庄慎之,陈雨.南都全媒体集群构想[J].南方传媒研究,2010(4).

[3]同心,吕强龙.全媒体战略:媒介改良的动因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1(10).

[4]唐润华.走出“全媒体”的集体迷思[EB/OL],2011-09-16.

[5]郑艳华.全媒体背景下的印刷媒体[J].新闻爱好者,2011(15).

篇9

自从手机有了上网功能,手机网民们便陷入了与运营商关于流量的战争中。网络上,各种“手机上网省流量”的秘籍被炒得沸沸扬扬。秘籍都着眼于一个“省”,却透露出众多消费者的万般无奈。

针对此次天价微信流量事件,当地负责人解释说,游客把国内手机拿到国外使用,相当于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就会陷入天价流量费中。目前,国内的手机即便包了再多流量费,拿到国外上网,都要另外计费。

客观地说,电信运营商的计费设计没有错,也怪部分消费者一直稀里糊涂,然而,静下心来想想,如此昂贵的收费是否合理?

笔者以为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博弈策略,每当流量超出,人们总是能够收到一张天价账单,虽然人们对此充满质疑,但的确是自己超出了流量,也只能为此买单了,而避免超出流量的办法,那便是升级自己的套餐级别,选择价格更高、流量额度更大的套餐供自己使用。在这种博弈之下,人们或者顺从这种模式,或者为超出的流量买单,而最终获利的只能是运营商。

对一方特别有利的条款实际上是一种霸王条款,消费者既不知道流量这种无形产品的成本,也不知道这种产品的定价规则,却只能被运营商制定的规则牵着鼻子走。消费者既没有知情权,也没有选择权,这其中又哪里有合理可言呢?

篇10

耐克“火爆了”

伦敦奥运会期间,耐克官方微博Just Do It以“活出你的伟大”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奥运会突发事件的微博广告。

如针对陈一冰因裁判不公痛失金牌的突发事件,耐克即时发出“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有绝对的伟大”微博;针对刘翔受伤退赛后,耐克马上发出:“谁敢拼上所有尊严,谁敢在巅峰从头来过,哪怕会一无所获;谁敢去闯,谁敢去跌,伟大敢。”在24小时之内被网民自发转发近13万次并收到26000多条评论。

这些“活出你的伟大”系列微博很快被网民关注并赞不绝口。观看耐克“活出伟大”的即时评论成为伦敦奥运营销的一道风景线。

这一次,耐克奥运微博营销现象被业界所津津乐道,有人甚至称之为“奥运突发事件营销”现象。许多企业开始垂涎了,引爆眼球的突发事件,大量的转发,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火爆的背后

其实,耐克作为一个国际奥林匹克赞助商,和所有赞助商一样,事实上不存在,也不允许存在“突发事件营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套完整的奥运冠军营销准备体系。奥运营销不相信,也没有“突发事件”。

笔者把赞助商押宝当届奥运冠军营销的体系称之为“驷马定律”。即“识马—买马—赛马—秀马”全方位流程。

“识马”说穿了就是赞助商团队有没有预见性和专业眼光,押宝一两年后才登上舞台的奥运冠军们。和运动员签约一个完整奥运档期,使其成为其品牌代言人。比如:赞助商提前两年低价签约孙杨、叶诗文。

“买马”讲究分布策略。一般来说,成功的奥运赞助商都会签约一批运动员而不是把宝押在特定的某一个冠军身上。运动员的新老分布合理性、奥运项目时间排布的均衡性都是“买马”的成功技巧。

“赛马”就是根据所有签约奥运冠军所面对的“夺冠”、“一般发挥”、“失败”、“退赛”、“裁判不公”、“经受伤痛”等各种局面和突发状况,提前准备好任何情况的所有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广告设计和广告片,以及媒介排期策略,在比赛期间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实施。这就是“赛马”广告的操控基本原则。

“秀马”则是赞助商冠军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和奥运赛事、奥运新闻乃至奥运冠军精神同构的“情感诉求”广告。

两手准备

奥运冠军营销一般都会筹备两个或更多版本的广告体系。

1. 马到成功显英雄。

赢的结果是“马到成功显英雄”。如果签约运动员如期夺冠,就推出早就准备好的充满奥林匹克英雄主义气息的文案和广告。

比如,耐克微博在孙杨男子1500米自由泳赛夺冠后,推出的“伟大就是让世界纪录追赶你”的广告博文;羽毛球男单林丹夺冠后,与老对手李宗伟英雄相惜的“伟大在球场两边”。

2. 马失前蹄说人性。

输或者意外发生的话,则马上运用奥林匹克精神为人性依托,主打“人性关怀与体育人文精神”诉求。如针对陈一冰、刘翔的广告宣传,“谁敢在巅峰从头来过,哪怕会一无所获”,就是从人性出发,阐释体育精神。

人性传播七武器

成功的赞助商品牌广告,尤其是“突发事件”中彰显人文主义和体育精神的广告作品,一般都是从以下七个方面加大关注、着手准备。

1. 英雄迟暮 忠诚不改—最牛的奥运冠军老将的体育精神的展现,如菲尔普斯。

2. 重病伤痛 坚持不懈—面对伤痛坚持到终点的奥林匹克精神,如刘翔退赛。

3. 千年老二 无怨无悔—多届与冠军擦肩的坚持者,如王皓、李宗伟、埃蒙斯。

4. 初生牛犊 生气勃勃—如孙杨、叶诗文面对外界质疑的精神气质。

5. 母性人性 感情升华—如丘索维金娜为患有白血病的儿子挣得医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