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金融的全球化,以及目前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已进入国内,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传统的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银行发展的需要,竞争能力、发展模式和管理水平成为困扰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三大难题。我国商业银行在学习借鉴和发展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持续的实践,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传统管理会计在制订经营目标、进行决策分析或成本控制时,往往只关注企业内部环境,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决策、控制和业绩考评,忽视了市场环境、顾客需要及竞争实力等外部的价值链的影响。其所关心的是眼前利益,追求的是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忽视对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忽视对外部环境和非财务因素的关注。
一.传统管理会计需要进行革新
1.传统管理会计对商业银行外部环境重视不够
传统管理会计对商业银行外部环境有所忽视,没有关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没有提供有利于企业针对竞争进行战略调整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例如,从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变化中可以看出其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等非财务信息,通过关注竞争者来分析研究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通过同业间的横向比较来研究本银行经营收入、利润和存贷比等的相对变化,这对实现商业银行战略目标来说更有意义。但是,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和解释这些有用的信息。
2.传统管理会计过于注重单项指标
在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下,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成本指标外,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性指标。如,与商业银行战略目标密切相关客户关系管理、顾客的满意程度、风险管理体系等,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则没能够提供,这就会使商业银行管理者忽视市场、管理战略等方面的许多重要因素。同时,如果商业银行过于注重成本信息等单项指标,也容易使管理人员行为短期化。
3.传统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存在弊端
传统的银行管理会计的全面预算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这些历史数据发生当时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与未来企业所处的环境往往差异较大。。随着预测时段的延长,预测值的有效性会逐渐减弱,因此传统管理会计中编制的只能是短期静态预算。而短期静态预算往往会使商业银行管理层为了年终考核而追求短期效益,从而放弃某些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机会,背离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削弱银行未来的发展能力。。
二.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战略管理会计
企业经营的战略管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战略管理会计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在传统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略管理会计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克服了传统管理会计观念、内容狭隘等局限性,成为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1.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所谓战略管理会计,是指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旨在用战略的观点来看待内部信息,强调运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帮助企业制定卓越的战略,在预算体系、控制方法、业绩评价等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所有领域,一切活动以保证战略目标实现为前提。它的基本特征是面向环境,面向未来,关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及效果,关注企业的动态发展。
英国的西蒙斯提出,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由此来发展和控制企业战略的会计。”之后,威尔逊等人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切重点的一切管理会计方法。它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卓越的战略,以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加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范围。”其实,战略管理会计除了运用财务信息,还要运用大量非财务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2.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一般分为下面4个方面:
(1)企业环境分析
环境对企业发生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甚至会带来风险。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这一点也同样适用。银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反应能力、适应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银行的发展前景。与银行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会计信息,不仅包括银行内部信息,而且还应该包括与外部环境相关的信息。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经济因素;(2)社会、文化、人口因素;(3)政治、法律因素;(4)技术因素;(5)竞争因素。战略管理会计对与这些环境因素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以便于及时修改的原有的发展战略,使银行的战略目标能够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
(2)竞争对手分析
当代竞争战略是建立在与竞争对手对比基础上的,不能准确地判断竞争对手就无法制定可行的竞争战略。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便需要了解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商业银行跟一般的企业一样,都要向市场提品和服务,其实际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包括向目标市场提供相似产品或服务的其它银行、在市场上试图改变或影响客户的消费习惯的其它银行等。。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和服务质量上还是表现在产品类型上等等。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就异常重要,通过对竞争对手及自身活动层次上的竞争实力的分析,寻求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潜在活动空间,采取市场渗透、 市场开发、产品开发等增长策略,达到维持、 增强实力的目的。
(3)战略性成本分析
战略性成本分析包括三个部分:价值链分析、战略地位分析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价值链分析主要是分析从银行产品开发到最终产品消费者的相关作业的整合,把商业银行本身看作是整个价值链中的一部分,不仅注重银行内部创造的价值,而且注重银行外部创造的价值。战略地位分析是通过确定商业银行战略地位来建立支持银行特定战略的成本管理体系。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将影响成本的因素分为结构性动因和执行性动因两类不同的成本动因,采用不同的成本决策模式,帮助商业银行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成本动因作为成本动因的突破口。
(4)战略性绩效评价
战略性绩效评价一般以战略单位为对象,将评价指标与各单位的竞争战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使业绩评价由财务指标系统扩展到了非财务指标系统。如,产品差异战略,既要注重新产品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等财务指标,又要注重新产品上市时间、技术进步率、产品创新率、产品市场占有份额等非财务指标。根据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部门职能关系, 可将其分为若干层次, 分别考核每个层次的业绩。 例如将商业银行划分若干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等), 对其职能和责任目标进行考核。与此同时, 还应优先采用平衡卡评价法。据统计,《财富》1000家大企业中的60%以及世界最大的300家银行中的约60%都采用了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平衡计分卡方法。这足以给我们重要启示。
由此看见,战略管理会计是传统管理会计在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管理环境下的发展和完善,它为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在银行业应用和推广旨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是推进银行经营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必然。
「参考文献
[1]余绪缨 管理会计[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112
[2]余海宗 战略管理会计述论[J] 成都大学学报(自科版),2001,(2)
[3]吴岚.论战略管理会计对现代会计的突破[J].上海会计,2001,(3)
[4]杨轶,知识经济与战略管理会计[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7期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发展趋势 全面风险管理 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60-1770(2009)03-027-06
一、专业化发展趋势
专业性银行存在的机理。自1998年花旗集团并购旅行者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以来,混业经营蔚然成风,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赋予了综合性大银行以更低资本运作更大资产的自由空间,一度被认为小型专业化银行将面临严峻挑战。但事实相反,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传统银行的价值链被分解、再造,一批高效率的专业化银行诞生,以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及各种中间服务的兴起,为专业化银行提供了多种放大资产杠杆的工具,从而可以绕过资本充足率的限制。
围绕风险资本回报率,专业化银行与多元化银行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传统的综合性银行凭借其广阔的资金来源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以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并凭借其多样化的业务和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资本需求,提高资本杠杆。而新兴的专业化银行则通过电子化和中间服务实现轻资产运营,提高资产回报率;通过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段转移,分散风险,降低风险资本的占用,从而提高风险资本的杠杆率,实现以最少的资本运作最大量的资产,以单一业务的规模效应对抗综合性银行多业务的范围经济。
专业化银行创造高效率。专业化金融机构很多,如以小额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德国银行Volksbank和美国中小企业信贷协会,以中长期项目贷款为主要业务的欧洲复兴银行,专业化的结算业务银行一英国的四大清算银行,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分销商―Charles Schwab,专业化的国际贸易融资银行等。这些银行都将某一特殊金融服务从传统的银行价值链中分离出来,通过专业化的运营能力降低资本需求和运营成本,凭借创新的金融手段转移,分散风险,以提高资本杠杆,实现更高的资本回报和更快的规模扩张。2005年在美国市值排名前30位的银行中,专业化银行的总资产回报率平均比综合性银行高0.8个百分点,净资产回报率高3.4个百分。
专业化银行不等于小银行。一般认为专业化银行是规模较小的银行,但实际上,在2005年美国市值排名前30位的银行(包括提供商业银行服务的金融集团)中就有9家是专业化银行,包括专业化信用卡公司(美国运通、MBNA),专业化抵押贷款银行(Fannie Mae,Freddie Mac,Countrywide)、专业化教育贷款银行(SLM)、专业化资产管理银行(纽约银行、Mellon、Principai Fin'I)、专业化服务机构投资人的银行、专业化发行风险管理产品的银行、专业化的投资银行,以及专业化的零售银行(North Fork)等,它们无论在资产规模还是市值规模上都已相当可观。
二、全能化的发展趋势
专业银行的缺陷。虽然专业化银行具有高效率,但也有其天然的缺陷,那就是高经济周期性风险。由于金融业自身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业务高度专业化的银行在提供了更高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周期性风险。2005年在美国前30位银行中,专业化银行的b系数平均为1.07倍,而综合性银行仅为0.57倍,高收益、高风险成为专业化银行的特征,在经济周期危机到来时,往往成为综合性商业银行的并购对象。
在这次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中,专业银行的经济周期风险暴露无余。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倒闭,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独立投行模式消失了;另有几十家专业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破产或被收购,如在抵押贷款业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第二大次贷专业金融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和美国抵押贷款服务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
在专业化金融机构纷纷涌现的同时,也产生了花旗,汇丰这样的全能金融集团。花旗、汇丰的产生源于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天然缺陷一高经济周期性风险,专业金融机构的周期性波动,为业绩相对稳定的综合金融集团提供了良好的并购机会,现代全能商业银行是在经济周期低谷到来时,通过套利并购专业金融机构基础上形成的。
全能银行存在的机理。现代全能银行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与专业化并购的基础上的,是金融上的统一体和经营上的独立体。一方面,全能银行是在专业化银行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合并后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具有专业化银行的高效率;另一方面,合并以后的多样化资产组合增强了集团整体抗经济周期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在专业化银行的周期性低谷中进一步套利扩张。全能化与专业化的银行并不矛盾,专业化银行的发展为全能银行的战略并购提供优质元素,全能银行是套利并购专业化银行的特殊产物。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一方面专业金融机构的经济周期风险暴露无余,另一方面全能银行的经济周期低谷生存和扩张能力表现的更加明显,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全能银行成为并购的主角,在金融危机中低成本收购专业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
全能银行与综合性银行的差别。这里的全能银行概念与通常讲的综合性商业银行有很大的不同。根据国际经合组织2005年的报告显示,资本市场、银行,保险和对冲基金之间的混业经营提高了全球金融市场效率,金融市场综合化经营势不可挡,不过综合化的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以1998年10月花旗集团并购旅行者集团为标志,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百货公司式的综合运营模式成为银行业务的主流,综合化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金融资产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风险分散协同效应;而以花旗集团2005年剥离旗下的旅行者寿险,年金公司以及几乎所有的保险业务为标志,以追求业务风险资本回报率为目的的全能银行模式逐渐成为主流,由庞大而复杂的公司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趋势已经减弱。新型全能银行不再是无所不包的金融百货公司,取而代之的是核心业务突出,经营灵活而结构松散的现代全能银行,这种全能银行是通过低成本套利并购专业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并购或者剥离业务的指挥棒是风险资本回报率,而不再是协同效应,因为协同效应可以通过外部机构合作的形式实现。
三、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趋势
战略并购推动银行发展的机理。首先战略并购的规模扩张功能,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规模和信贷资产规模,为业务多元化扩展提供了资产规模和客户规模基础;其次在扩大了的资
产规模平台上,某些业务的规模门槛被突破,战略并购的多元化业务功能为商业银行引入了新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这样通过规模并购扩大了银行的客户规模和资产规模,通过业务多元化的扩张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业务,激活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增加客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进而提高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推动银行的业务结构和收益结构调整。商业银行通过战略并购进行的规模扩张和多元化扩张往往交替进行,规模扩张与业务拓展相互配合,呈现梯形扩张路径。
商业银行业务的规模化门槛。从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发现,不同规模的银行有最佳的业务范围,不同的业务又有不同的规模化门槛。在美国FDIC担保的7380家银行中,仅有27家专业化的信用卡银行,116家以汽车贷款为主的消费信贷银行,而专业化的抵押银行有796家,专业化的企业贷款银行多达4720家。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信用卡业务的市场集中度最高,要求的资产规模门槛也最高,其次是以汽车贷款为主的消费信贷,抵押贷款居中,而企业贷款,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的市场集中度最低,规模化门槛也最低。
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沿着资产规模化与多元化的两个轴呈曲线分布(见图2),在图的左下角是规模化门槛最低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依次往上是一般企业贷款,住房抵押贷款、财富管理业务,居民循环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投资银行等业务。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新业务的规模化门槛被不断突破,银行可以开展的新业务也越来越丰富。反之,银行要引入新业务,就要扩大资产规模,突破资产规模门槛限制。
商业银行通过并购发展的时机和梯形路径。通过梳理国际银行业发展史可以发现,收购兼并是国际活跃银行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全球银行业竞争加剧,国际银行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展开跨国界跨行业的并购浪潮,推动着银行朝着业务全能化和服务全球化方向发展。这种并购产生了像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和美国银行这样的超级银行。国际商业银行战略并购成功经验共同的特点是,把握经济周期低谷形成的金融资产价值低估的时机,进行套利并购,规模化和多元化扩张交替进行,形成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和综合化运营平台。
四、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资产证券化推动银行发展的机理。资产证券化产品一端连接信贷市场,另一端连接资本市场,贯通了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的联系,成功地把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转变为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化资产。资产证券化成为连接信贷业务和投行业务的桥梁和纽带,成功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资本市场上投资银行业务的互动发展。资产证券化通过把商业银行利差收入转变为中间业务收入,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利差运营模式。同时,证券化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周转率,为商业银行引入了“轻资产战略”,实现轻资产运营,直接推动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出现。
以美国抵押贷款服务供应商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CFC)为例。作为一家新兴的金融集团,2005年末Countrywide的股权资本只有128亿美元,而其主要的竞争对手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资本金为400多亿美元,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的资本金都超过了1000亿美元,相比之下,Countrywide在银行最重要的资本金上处于明显的劣势,资本金成了制约Countrywide的拓展业务的关键因素,为了突破资本瓶颈限制,Countrywide选择了表外资产证券化为主的贷款出售模式,从而将大部分风险资产转移出资产负债表,相应地资本充足率提高了将近10倍。
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轻资产运营。如果Countrywide不进行资产证券化把贷款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上转移出去,Countrywide金融集团2005年资产负债表上的贷款资产将超过1万亿美元,是资产证券化出售后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的9.3倍,表外资产证券化将贷款资产压缩了90%。在2003年以前这一比例更高,以2002年为例,当年Countrywide金融集团的资产证券化总额为4524亿美元,是证券化出售后表内实际资产的17.1倍。
在权益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如果Countrywide不进行资产证券化,资产快速增加将导致资本充足率大幅下降,2002年的资本充足率将由13%降为1.41%,2005年则由11.7%降至1.15%,显著低于美国银行监管法规中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门槛。在资本金不变的前提下,资产证券化使Countrywide的市场份额扩大了17.1倍,从而具备了在抵押贷款领域与大型综合银行抗衡的实力。
通过资产证券化改变资金循环模式。资产证券化使Coun-trywide成功摆脱了商业银行以存款支持贷款的运营模式,资产负债表内90%的贷款资产被表外被证券化融资,资金的来源呈现多元化,2005年的资金来源中,存款以外的资金来源占约80%,包括商业票据来源44.3%、回购下的证券融资占19.5%,存款不再是资金的主要来源,2005年只有不到20%的资金来源靠存款支持,在2003年以前这一比例更低,只有不到5%。
短期商业票据、同业拆借等非存款正在成为专业化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证券化使得专业化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业务分离,出现了新的资金循环模式,商业银行传统运营模式被打破,网点较少、吸收存款能力较弱的专业化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
五、金融控股公司成为综合化经营的主要选择
金融控股公司的演进历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有两种组建方式:一是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控股母公司本身有主营业务,同时控股两个以上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作为母公司的称为银行控股公司。二是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主要是投资管理和制定集团发展战略,本身不参与具体业务的运营。
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概念最早在《1998年金融服务法》中被正式提出来,并在《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案》中正式确定了金融控股公司做为未来美国金融综合化经营的制度框架,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金融体系由分业转向混业。此后,金融控股公司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并很快在西方国家普遍兴起。如,1998年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纯粹金融控股公司花旗集团,是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金融控股公司成为综合化经营的最佳模式。在美国银行业突破分业经营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金融创新,始终贯穿其中的是制度创新,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很好地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风险分散效应。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重要的金融制度创新成果,已被大多数国际商业银行采取作为股权
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实施跨金融市场综合化经营的最佳股权组织模式。
金融控股公司是各国金融综合经营所选择的主流模式,作为综合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及降低单一业务所产生的行业风险等方面,具有其他金融企业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并成为美、英、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大金融机构选择的主要组织形式。目前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采用纯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英国则采用银行控股公司模式。随着华尔街五大投行在次贷危机中破产、被并购或者转型为银行金融控股公司,传统独立投行模式消失了,采用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将是未来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主流模式。
六、以风险计量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的含义。COSO委员会于2003年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ERM)。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把风险管理定义为:风险管理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它人员共同实施的,应用于战略制定,包含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旨在识别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在过去的20多年间,银行业管理领域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银行的管理重点由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过渡到以风险计量和风险优化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计量处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位置。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银行承担的风险应该严格限制在自身资本能够承担的范围内,换句话说“有多大的本钱做多大的生意”。根据监管要求,银行必须从经营收益中提取足够的拨备,以缓冲预期损失同时维持资本充足率水平不低于8%,以缓冲未预期损失。当银行遭遇风险损失时,首先被吃掉的是拨备,其次是银行资本,损失越大消耗的银行资本越多。
对于股东来说,资本要求等价于一种强制性的资本风险暴露。商业的最高原则是不做亏本的生意,资本要求则进一步提高了股东权益对风险损失的敏感度,这在客观上为银行的风险承担提供一种约束机制,有助于增强储户对银行信心,稳定银行体系。
从股东的角度判断一家银行是否在增进股东价值,关键要看该银行从风险中获得收益是否大于风险导致的成本。所谓的风险成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风险可能导致的资本损失额,资本损失额与风险大小正相关,二是资本的底线回报率。
底线回报率即资本投资的保本率,实际上是股东满意的回报率,是机会成本的概念。对前一个变量的估计困难些,风险损失是一个统计的概念,实际有可能发生的资本损失,对于这样可能发生的损失,银行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提高估计结果的精确度,而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性的“正确”答案。
但是,精确的成本计量对所有的企业都是重要的,银行也一样,只有能够准确知道面临的风险成本,银行才能够在事前就知道是否应当承担某一项风险,以什么价格承担该风险,以及在事后评估出某项风险确实提供了多少收益。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的前总裁维特(Allen Wheat)有一句名言:“我们从不承担未经计量的风险”,这句话道出了风险计量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际活跃银行,对风险的计量从未象今天这样受重视,风险计量不仅广泛用于资本分配,风险定价和业绩评估,也广泛用于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报告以及向股东和市场的信息披露。风险计量不仅大大提高了银行风险的透明度,也促成了银行管理的可视化。
七、基于流程再造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变革
银行流程再造的含义。风险计量有助于从技术上实现风险管理的可视化,但要真正使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变得透明,还需要一个好的业务流程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ISO9000质量体系将业务流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根据这些活动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可分为直接创造价值的流程和为创造价值活动提供服务的支持流程。由此“流程银行”是指一种商业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调内部业务条线的系统营销、管理和核算。银行流程再造是商业银行为适应市场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向流程银行这种管理模式靠拢,对原有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以有效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强风险控制,确保资金安全,最大化地实现盈利。
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上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在充分借鉴工业生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基础上,率先在银行业推出了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排名前1000家的大多数银行都进行了银行再造。改革的结果就是建立面向市场,以客户为核心的系统化业务流程,确立了扁平化、集中化、垂直化、专业化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前台、、后台分离,建立类似工业企业的一体化流水线作业的流程化管理模式。
目前国际活跃银行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建立组织模式:一是横向管理,按照地区来组织推动,以分行为运营中心。二是按照业务系统来组织和推动,以总行部门为运营和指挥中心。传统的商业银行,无论是欧洲、美洲或者亚洲,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导。现代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已经改变为以业务条线为主,强调银行的垂直管理,分支行的职能被大大弱化,总行业务部门的权限被加强。现代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适应银行流程再造的组织结构扁平化,通过扁平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组织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进而提高管理效率。
例如,花旗银行采取“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组织结构,虽然有众多的分支机构,但分支机构的规模一般都不大,职能也比较单一,大多数业务集中在总行完成。“大总行”通过“大部门”来实现,部门内汇集了主要的专业人才,分工细专业性强。花旗银行的组织结构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反复,但基本趋势仍然表现为业务线的调整越来越综合,越来越简单。经过调整,众多的业务线逐渐向两类业务线靠拢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这表明其组织模式向单元制模式演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组织结构由过去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决策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相应每个层次所直接控制的员工增多,强调内部的良好沟通,以便决策能够得到高效率执行。
组织结构扁平化已经成为国际银行普遍采取的组织模式,美国商业银行数量在过去的20多年因重组并购减少50%,由1980年的15000余家减少到2005年末的7533家,但网点总数却不断增加,平均每家拥有的网点数由1980年的3.8家猛增到2005年末的11.6家。尽管国际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差别很大,但普遍采取以业务线为路径的垂直风险报告体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组织管理流程共性为“总行(事业部或区域中心)和分行(网
点)”的两级管理形式,网点功能由核算交易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转变。
八、金融衍生工具创新速度加快
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虽然过度的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但经过监管规范后,衍生金融工具是银行业金融创新重点的趋势不会改变。
具体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将存在以下两个方面大的趋势:
一是场外衍生金融工具市场逐渐成为衍生交易的中心,场内市场的地位将下降,场外衍生工具创新更加活跃。主要原因在于:与交易所市场相比,场外市场更加灵活和富于个性,在为客户安排合适的产品组合方面具有优势:场外市场也吸收了交易所市场一些有价值的,深受客户欢迎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了场外市场的吸引力,例如,2003~2007年全球信用衍生产品CDS市场规模膨胀了15倍之巨,达到62万亿美元;虽然经过次贷危机以后,监管部门对场外市场的监管将加强,但同场内市场监管相比,对场外市场的监管仍显宽松。
二是衍生金融工具重组步伐将加快,一体化程度提高,逐步形成一个高度统一的全球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衍生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并、集中的倾向日益明显,无论是场内市场还是场外市场都是如此。1996年底,在场外市场,美国商业银行的账面衍生产品名义本金达20万亿美元,其中最大的8家银行约为19万亿美元,占94%左右。在欧洲,衍生市场的合并的主要形式是交易所的兼并和关闭,例如瑞士交易所(Soflex)和德国交易所(DTB)于1996年底宣布实行战略联合,将它们的清算系统联接在一起。英国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IFFE)则收购了商品交易所。未来衍生市场的合并势头会进一步加剧,场外衍生业务将越来越集中到全球性金融机构手中,在全球范围内满足客户的衍生交易需求。
九、柜面服务向电子渠道转移
电子渠道具有的优势。电子银行是银行传统柜台业务的延伸,它们使银行不再受营业地点、营业时间的限制,随时为客户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电子银行正逐渐成为未来银行的主流模式。
对客户而言,电子银行给银行客户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方式。一是电子银行的服务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客户在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点(Anytime),以任何方式(Anyhow)均能获得现代金融服务。二是网上银行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客户坐在家里,连通计算机网络,点击鼠标即可轻松办理各类银行业务,除现金,支票等需要实物介质的业务之外,网上银行几乎可以办理其他所有的银行业务。
对银行而言,节约大量运营成本。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美国银行业对单笔交易成本的统计,网点为1.07美元,电话0.55美元,ATM0.27美元,网上银行仅为0.1美元,网上银行的业务成本大大低于网点。美洲银行电子银行交易笔数已接近全部交易笔数的70%,汇丰银行50%以上的交易型业务已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包括电子网点)完成,而韩国的互联网用户中有90%使用网上银行。
国内银行的电子渠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电子银行在功能方面已经与其不相上下,甚至还更为丰富,在普及推广方面虽与国外商业银行有差距,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1.6亿,手机用户超过5亿户,固定电话用户数量达到3.7亿户,这表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为电子银行未来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客户基础。电子银行所具有的方便,快捷以及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办理多种金融业务的独特优势,在人们的数字化生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子银行将逐渐成为银行服务的主要渠道。
十、金融机构品牌呈现单一化的发展趋势
品牌竞争单一化的趋势。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脱媒”的加剧,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提供的产品、服务及价格的差异越来越小,银行挽留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鲜明的品牌形象对银行的竞争更加重要,银行只有通过品牌形象把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才有更多的成功机会,21世纪的银行业进入了品牌经营时代。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机制;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6-0010-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6.03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和改革的扩大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要想在长期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必然涉及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怎样理解和保持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既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需要深刻认识的理论问题。
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通过定量的方法来衡量银行竞争力水平,无论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推出的《世界竞争力年鉴》,还是《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和《银行家》杂志的1000家银行排名,基本上是以银行的各项财务指标为主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定量分析固然可以反映出银行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但更需关心的是为什么有的银行经营业绩优于其他各家,并能够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学中最前沿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研究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需要从指标体系和内部机制两个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内部机制方面探讨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一、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阐述
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理论的集成和创新者迈克尔・波特教授曾提出“竞争力是结构”的命题,但是他并没有展开论述[1]。普拉哈德和哈默尔(1990)最早阐述核心竞争力概念,对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分析具有重要启迪[2]。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战略管理学最前沿的主流学派,也是公司企业界普遍认可的战略思想,大多数企业把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成功的法宝。核心竞争力理论不仅是战略管理学的一次革命,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1990年,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提出了著名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核心竞争力战略”。此观点一提出,立即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同,成为企业战略理论划时代的文献。
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即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应该和企业竞争力做一区分。企业竞争力涵义广泛,涵盖了整个价值链,比如技术、专利、特许经营、品牌、人员、研发、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诸多方面,这些都可以构成竞争能力。每个企业都是一组独特的资源与能力组合,这些独特的能力与资源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也是企业回报的基本源泉。这些因素都可能使企业获得成功,但它们并不一定就是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德和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这种技术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创新。为了更加形象地解释核心竞争力理论,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打了个比方,如果企业是一棵树,那么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树根,核心产品是树干,而最终产品是树叶和花。普拉哈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赋予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养料和稳定性基础,通过向核心产品、组织结构和最终产品不断传输企业所孕育的强于竞争对手的信息和知识,最终使企业获得动态的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即企业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对顾客有价值、稀缺的、对手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根据普拉哈德和哈默尔的观点,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它包括企业的研发能力、产品和工艺创新能力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够将技术资源向技术优势进行转换的能力,但要实现这种转换,则还需要企业其他能力的辅佐。
核心竞争力研究方面的最新态势是,根据新兴管理学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基本是由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尽管技术创新是核心要素,但必须要有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两个要素的支撑,才能实现技术资源向技术优势的转换[3]。技术创新价值的重要性完全取决于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技术创新价值在竞争中的作用在于为组织结构实现其效率和效益提供了潜在的方式方法、可能性和压倒对方的竞争优势。组织结构的作用在于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去组织实现其效率优化和竞争优势。英国经济学家拉马兰德哈姆曾指出:“组织结构是决定企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优秀的人才,广大的市场,先进的技术都必须集中在一个组织之中才能发挥作用。”①因此,组织结构是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障。
根据新兴管理学理论,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乃至所有资源的载体,核心竞争力的配置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反映。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总结日本公司经验时认为,只有设置机制优化才能保证把最优秀的人才配置到最具潜力的竞争能力上,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所以,只有把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配置有机集合起来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企业要不断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避免核心竞争力的弱化和丧失,需要对核心竞争力加以保护、巩固和提升。
在公司管理与战略发展中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也是分歧和争议较多的问题。多数专家认为,其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内部的制度创新和外部的战略联盟两种途径。内部的制度创新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它包括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两个层面。只有这种靠内部创新和积累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才是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如果这种资源能够从市场上轻易购买到,那么这种资源就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战略联盟则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加强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外部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采用。
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理解以及国际银行业发展史来看,在银行业的竞争中决定商业银行成功与否最终还是由其核心竞争力所决定。核心竞争力是由一系列竞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竞争能力构成的。如果将核心竞争力无限扩展,任意扩大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则失去了核心竞争力的意义[4]。如前所述,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也应该由金融技术、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三种竞争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共同作用,一起创造形成银行的核心产品,包括技术创新型产品和非技术创新型产品。按照客户的需求再开发出满足客户需要的最终产品,包括为同类客户开发具有共性的产品和为单一客户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产品。
因此,金融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组织结构是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障,人力资源则是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坚实的金融技术支持,就不能持续开发出新产品,开发的新产品就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需要;如果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就不能保持竞争优势。没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并辅之以畅捷的业务流程,就不可能及时发现客户需求,也不可能及时把客户的需求转化为银行的产品。如果没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的最佳配置,创新的金融产品就不能不断更新和推广,银行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三者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银行业的实质,即以自身员工为基础,通过以金融技术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个性化的需要,最终实现自己的盈利。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断发现、识别、培育和提升的动态过程。富有竞争力的银行都是以金融技术创新为基础、以组织结构创新为制度保障、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为载体来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金融技术创新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所谓金融技术是指那些被广泛应用于银行业,并使传统银行发展到电子银行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统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结合的过程就是银行不断实现电子化和信息化的过程。银行业被认为是高新科技运用最早和最好的行业。
从发展规律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万维网(Web)技术引入银行,银行开始通过开放性的互联网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电子银行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并从实体银行向虚拟银行发展。高科技还催生了电话银行、ATM、互联网络银行等新的银行服务方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临柜交易方式,使银行业进入全新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金融技术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少数金融创新产品与技术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所有的金融创新产品背后都可以找到技术因素的支撑,甚至银行会直接对信息技术提出要求,而且很多信息技术实际上是专门为银行开发的。[5]因此,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有很强的依存性。
从最新发展态势看,金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银行效率,还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信贷风险管理、利率管理、信息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金融产品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银行一切的经营管理活动和业务创新都离不开金融技术的应用。金融技术已替代传统银行下的资产、网点、规模等指标而成为衡量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最重要标志。因此,金融技术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然而,对银行业竞争来说,高新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平台是一致的,客户的需求也具有共性,但是不同银行在高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的结合上,能够转变为体现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技术运用方面却有着很大差距。由此可见,富有竞争力的银行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尽管表现形式和领域不同,但共同点都是实现了高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的完美结合,基于金融技术运用领先而奠定其竞争优势地位。
(二)组织结构创新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障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银行为适应自身业务发展所采取的组织机构形式。从国际银行业发展来看,银行业的组织结构形式一般表现为单一银行制和总分行制,其中总分行制是世界普遍采取的商业银行组织模式。从表面上看,总分行制应属于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但在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里,总行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控制是通过各职能部门来实现的,即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线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创新是培育和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这是一种最新发展态势,即面对银行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技术创新加速、银行并购导致大型银行产生的形势变化,富有竞争力的优秀银行不断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逐步向以业务为主线、强调系统管理职能的战略业务单位制转变,形成以“战略业务单位+矩阵式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为主导,并有“扁平化”发展的趋势[6]。在这方面,荷兰银行走在前列。2000年,荷兰银行率先在全球银行业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建立了战略业务单位的组织结构。其目标就是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责权利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确保管理人员集中精力做好最熟悉的业务,更加准确地衡量每项业务活动的贡献。
在这种新型体制下,赋予战略业务单位最大程度的经营自,包括人权、财权、风险管理等,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垂直管理。新的架构运转之后,董事会将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淡出,集中精力做好整个集团的发展规划,进行资源配置、绩效管理、推动各战略业务单位之间的联动与合作,酝酿重大购并活动等。战略业务单位内部实行直线管理,不受地域限制,报告路线明确。在基层机构则建立起开放式业务架构,在产品、操作与分销之间实现分离,完全以客户为中心,尽最大可能满足其不断变化并更加复杂的客户需求。通过机构重组把全部业务划分为批发客户(Wholesale Clients)、零售客户(Consumer and Com-
mercial Clients)、高端客户及资产管理(Private Clients & and Asset Management)三个战略业务单位。
这种组织结构变革使银行更加贴近金融技术创新,更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已经对荷兰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经营业绩的改善产生极大功效。银行在客户市场、产品服务和经销手段等基本要素已定的条件下,通过对要素的重新组合就可以增加银行自身整体利润。组织结构的这种发展趋势代表着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
(三)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机载体
人力资源配置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竞争能力之一,是银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银行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优势通常凝聚在人力资源方面,人力资源又可将这种优势提升和传递出去。因此,人力资源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机载体。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加剧,银行界普遍认为前期招收优秀人才固然重要,但后续的培养开发对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更加重要。因此普遍建立强制性培训制度,以保证自身员工的素质提高以适应银行同业竞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以下最新发展态势。
在银行内部实行人本管理。通过强制性培训制度培育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培养员工的忠诚度。通过员工与银行建立共同愿景,把银行的目标变为员工的行动,使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与银行的发展紧密相关。对员工人性化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多样化,如银行内部设立的子女节、家属节、员工秘密专线等关注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有针对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业绩考核方面,实行科学明晰的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业绩考评体系,对每个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与绩效考核相配套的是激励机制,通过对富有挑战性工作岗位的分配、职位的晋升、培训、基薪的增长、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多种激励形式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另外,完善福利保障制度也是银行激励机制的重要部分,包括失业保险、医疗健康保险、退休保障和退休金补充保障制度等,提高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
在提高业务效率方面,利用计算机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源职能外包等手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富有竞争力的优秀银行普遍利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采用集中数据库将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如薪资福利、岗位描述、员工招聘、职业生涯设计培训、职位管理、绩效管理、个人信息和历史资料等统一管理,形成集成信息源。高效的计算机管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可以集中精力从战略角度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是把非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交由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承担,这样既可以得到外部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又可以利用外包商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银行人事管理成本。
在全球化竞争方面,重视人力资源的全球配置。经济全球化拓宽了银行的全球化视野,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富有竞争力的优秀银行的跨国经营也要求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配置人力资源,通过不同文化观念和意识多元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促进银行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加速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银行业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挑战和相互竞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就显得日益重要。与发达国家的优秀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普遍比较薄弱,作为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金融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都还很不发达。
从金融技术创新方面来讲,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应该是金融技术。虽然各家商业银行在金融技术创新及改造方面已有较大投入,但具体优势体现得并不明显。虽然各家商业银行分别具有不同业务优势,但这些业务优势基本是在长期垄断和专业化经营中形成的,而不是以金融技术创新为支撑的。因此,这些业务产品技术含量低,容易模仿,一旦政策优势消失就可能失去竞争优势。
面对这种情况,要想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必须树立“金融技术立行”的战略观念。由于金融技术建设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不会立竿见影,因此银行的管理层不应有急功近利思想,需要从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技术建设规划,并伴随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才能使金融技术真正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从组织结构创新方面来讲,虽然许多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对获得持续竞争能力的重要性,但在组织结构创新方面没有质的飞跃。面对这种形势,深化组织结构变革,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为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就成为必然趋势。西方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以战略业务单位制为代表的多部门企业组织结构已逐步取代职能型企业组织结构,成为国际优秀银行主要采用的企业组织结构。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演变对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银行管理体制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许多商业银行目前还处于职能型组织结构形态,随着“按客户划分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经营理念确立,组织结构变革应注重两方面,一是在银行卡、零售业务、资产管理、信息科技等业务职能部门率先进行公司化运作,建立战略业务单位制;二是简化管理层级,实施扁平化管理。
从有机载体方面来看,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基本缺位。人力资源本来是商业银行的宝贵财富,是核心竞争力的有机载体。许多银行的人事管理部门并未将员工视为一种财富,也就不可能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对员工缺乏必要的开发性培训,员工对银行也缺乏真正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最重要的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建立共同愿景,才能使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
总之,依靠内部机制创新和外部战略联盟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创新是公司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创新逐步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来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是进行金融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通过与外资银行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进行战略联盟,迅速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普拉哈拉德,哈默尔.企业核心竞争力[J].哈怫商业评论,1990(6).
[3]周三多.战略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郑先炳.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篇4
一、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自从2001年加入了WTO,我们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以及一系列的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1、银行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银行自身的发展。可以说,银行业的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银行内部产权结构也存在诸多不尽合理之处,同时,银行管理体制的落后、僵化,也进一步导致了资产效益低,盈利能力差。2、当前银行业务主要还是属于“分离型”,产品业务线比较狭窄,而且互不成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资产呈现出高越增长的态势,显然,此类业务的收益要明显高于传统业务比如储蓄、投资、汇款之类的结算收益。正是基于此种原因,许多银行业开始尝试办理以代收代付为核心的中间业务。然而由于国内银行的无序竞争状态,以及相关政策的原因,使得来自这类业务的收益也非常有限,而对于一些收益较高的业务如保险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理财咨询服务等,要么开展不是很顺利,要么开展进度和规模都很有限,效果、收益不是很理想。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全能化
随着WTO五年缓冲期的结束,一旦市场开放,大量外资、通讯、银行、医疗、保险等等公司都会陆续进入中国。目前,银行业的主要竞争来自国内外的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竞争,而非之前的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就国际金融竞争而言,其主要表现为跨国银行的竞争,尤其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争夺,应对之一就是组建大型的全能化银行集团。相较西方发达国家全能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根本无力与其竞争,即使是国内金融市场上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冲击和压力难以与之抗衡。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比较狭窄,无法形成规模效益,难以组建大型的全能化银行集团,这些因素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竞争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表面上看,银行、信托、证券以及保险等金融服务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各不相同,但实际上,从它们在吸收资金时的契约签订、当条件符合时资金的归还情况来看,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即将开放的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对业务进行经营战略调整,使其积极稳妥地向全能银行转变是必要的。
第一,全能银行能降低我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一直相对单一,因此造成了硬债务与软债权同时存在的严重局面,相较西方发达国家的全能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除了财务状况差,盈利能力与其资金实力不相称外,还一直处于高风险的运行状态之中,凡此种种,都极大的影响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而全能银行的业务范围广,形式多样,有着内在的稳定性,如果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使银行的利润收入得到稳定,那么扩大业务领域就不啻为改善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所以,在国内发展全能银行对改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以及降低其金融风险有着积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全能银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迅猛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其极大的影响。其具体影响在于:首先是投资的渠道多元化,由此导致储蓄存款向资本市场的分流;其次,企业的融资渠道多元化以及对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依赖性,导致银行资产结构不对称,对现有的银行资产业务规模造成了强劲的冲击;再者,对商业银行的获利空间造成影响,使其获利空间日渐缩小,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在资本市场的强劲冲击下,向全能银行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调整发展的方向。
2.信息化、网络化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信息化发展相比,我国银行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在银行信息化方面与发达国家也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差距。但是,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经过差不多20年的建设,在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银行在信息化战略上成绩显著,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改造基本得以实现,完成了数据大集中,这标志着信息化创新的开始。
与之同时,银行业的相关部门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对组织结构调整加强了力度,对业务风险以及技术风险加强了管理,使内部的控制机制得到完善;除此之外,通过对客户关系的管理的强化,使银行信息化从之前的以业务为中心到现在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得以实现;将信息技术对传统业务过程进行集成、优化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资源的整合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将银行的各项作用集中起来,进行优势互补,将资源统一进行调配,为银行的客户开发、职能管理、综合理财、客户服务、风险防范等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发展全能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势在必行,其在战略上的选择主要有:
1.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拓展银行业务。第一,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法目前并没有限制我国银行在境外经营的业务范围,因此,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可以发展全能银行业务,比如说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等。第二,现行商业银行法并不禁止我国商业银行从事部分投资银行业务以及部分保险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将业务(比如说金融债券,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保险业务等)开展好,使银行资产结构得以改善、增大收益,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第三,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允许我国商业银行参与从事金融创新以及与资本有关的中间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可以从事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一些业务(比如说,项目融资、资金结算与清算、客户理财、基金资产管理、企业评级以及项目评估等)。积极创造条件,
2.全能银行进行试点,为银行业务全能化创造有利条件并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自加入WTO后,我国分离型银行制度因国家间开放银行、证券、保险市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全能银行制度的影响,不可避免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而在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前,我国金融业必须要做好与国际金融接轨的准备。比如说,确立某家在外推行全能银行业务较成功的商业银行为试点,准许其全面推行全能银行业务,一方面允许其在境内外并购投资银行、证券机构等,形成较完整的机构网络体系,以利于开办全能银行业务另一方面要求其根据业务发展特点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探索全能银行的内控机制。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按审慎原则对其进行严格监管,积累全能银行的监管经验,在试点阶段,可实行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分立帐目,并分别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证券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管;在监管机构监管能力提高、相互协调配合加强、整个系统风险控制日趋完善的前提下,逐渐向统一监管过渡。随着我国实施全能银行基本条件的逐步成熟,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将全面实现全能化经营。
3.重视发展网上金融服务以及加强技术风险防范。网络银行不仅是互联网在银行业务上的重要应用,而且还是银行业自身业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同时也是当今金融创新领域的重要内容。网络银行发展到今天,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发展前景极为可观。正是网络银行的这种快速便捷金融服务,银行与银行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我们同样也要看到,网络银行将银行的业务系统暴露在互联网面前,这种新的技术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挑战是极其严峻的。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安全威胁手段不断涌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使用有效的、事前的技术手段防范病毒、黑客、等金融作案事件的发生。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加强技术风险防范,如何进一步加强银行业的金融安全性,将成为今后银行业发展必须面临和解决的核心议题。
参考文献:
[1]王元龙.关于发展我国全能银行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1999,(107)
篇5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结构是大型商业银行、中型商业银行、小型商业银行三类,小型商业银行由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村镇银行构成,其中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原城市信用社改制成立的,我国自1995年开始组建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以来,经过10余年的变革和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发展到112家,资产总额1.69万亿元,占全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6.4%,分支机构5248个,员工队伍10.92万人,2004年实现利润82亿元,市场份额逐年增加,信誉稳步提高,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中坚力量,为推动我国地方城市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我国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是朝跨区域性的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方向发展?还是因地制宜朝着社区银行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就一般情况而言,后者才是我国小型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定位。
一、我国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的政策定位和职能定位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
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群体,其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城市设立的城市信用社,在国有商业银行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城市信用社与农村作用社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补充和辅助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事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城市信用社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管理和行业方面的风险,突出表现为管理松散、信贷资产质量差、经营效益低下。部分城市信用社由于历年亏损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在我国个别城市甚至出现支付风险而被中国人民银行接管。为整肃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性金融风险,维护地方经济、金融市场稳定,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部分城市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从1995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我国共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112家。
我国银行业的准入门槛高,监管较严,城市商业银行成立时就受到政策限制。其一是经营范围受到区域性限制,禁止跨区域经营;其二是经营范围受到特定对象的限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为立足地方经济,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城市居民。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区域和地方特性十分明显。
尽管我国个别城市商业银行获准跨区域经营,个别省份镜内的所有城市商业银行已获准合并重组,但绝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仍然受到政策的限制,中国银监会领导曾经在谈到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监管思路时表示,“根据发展状况允许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是银监会坚持分类管理、择优限劣监管原则的具体体现,对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银监会可以受理以防范风险为前提,在充分整合金融资源基础上联合重组,审慎设立分支机构,并按照审慎监管的要求从严审批,稳步推进。” “上海银行跨区域经营目前是个案,谨防一哄而上。银监会在具体审批时将从严把握并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达标的原则。各项指标必须达到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等以上水平;二是有利原则,即有利于地方经济,有利于中小企业,有利于城市居民的原则;三是适合的原则,即新设立机构是否有适合的发展环境;四是市场原则,即商业和自愿的原则。”从监管当局领导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和合并重组的金融政策是按照审慎监管的要求从严审批。事实上,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都达不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等水平,无论是内控机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差距都很大,要实现跨区域经营是不符合准入条件的。跨区域经营和合并重组既然是个案,同时准入的门槛也较高,我国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都达不到要求,它们也只能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监管当局的资本约束制度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只能小规模经营。我国在当初组建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的时候,根据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城市商业银行最低的资本限额为1亿元,大多数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成立时募集的股本金在2亿元之内,资本总额较少,城市商业银行片面地追求规模扩张,在没有进行增资扩股之前,将受到资本约束制度的制约。我国对外全面开放以后,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金融企业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核心资本必须达到4%,城市商业银行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将会受到监管当局的制裁。城市商业银行小额资本金决定了它只能是小规模经营。
二、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经济决定金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银行业体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有商业银行不仅走向世界,股份制改造也基本完成,不仅实际引入了境外资本,而且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特别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领头作用,毋容讳言。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不平衡,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的经济要发达,沿海地区经济比内地经济发达。地方经济的差异,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沿海城市的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比内地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大,资产质量高,发展环境好。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城市商业银行大部分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城市,就湖南的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境内的长沙、株洲、湘谭、岳阳、衡阳的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和邵阳的城市信用社,只有长沙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超100亿元人民币,他们在计划实现跨区域经营,朝着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其他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只有衡阳、株洲的城市商业银行在50亿元左右,岳阳、湘谭、邵阳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仅有20亿元左右,内地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各项指标要发展到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等水平道路漫长。
就城市商业银行管理理念而言,城市商业银行与股份商业银行、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沿海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与内地城市商业银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到目前为止,在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当中,已经正式完成引进外资工作的有七家,这七家城市商业银行都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资产规模在全国商业银行当中名列前茅,如北京银行、南京城市商业银行、济南城市商业银行、杭州城市商业银行等,这些境外投资者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人员培训方面对所投资的城市商业银行都给予了有效的支持,绝大多数战略投资者都派出了资深专家进入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决策层和高级经营管理层,有效改善了这些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理念,济南城市商业银行推出了由境外投资者提供技术开发的循环按揭信贷新产品。地理位置的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就了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差异,少数城市商业银行在银监会的审慎监管下获准实现跨区域经营,个别城市商业银行正在积极筹备上市,但这只是少数,而对于我国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必须谋求自身的生存之道。
省域经济的差异、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包袱”不一样,解决“包袱”的方式不一样。我国从1995年开始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信用社时期积累的严重金融风险,解决不良资产和历史损失“包袱”,因而当初的工作核心任务就是防范和化解风险。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5年底,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处置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和历史亏损,累计投入财力近400亿元,使近30家处于高风险的城市商业银行初步摆脱困境。各级地方政府为帮助城市商业银行处置历史风险,提高资产质量,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财政收入的差异,各地市城市商业银行的负担也不一样,经济发达地区如成都、大连、青岛等地的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置换,剥离及重组改造就分别投入财力10、17.6和2.4亿元;长沙市政府不仅为商业银行置换剥离不良资产投入财力8亿元,还帮助长沙市商业银行推出联合委托贷款,并由市政府财政提供担保,贷款到期后,这些贷款已按时偿还,市民的委托存款已及时兑付,实现了政府、投资者、银行“三赢”,积极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发展。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市,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不能给予实际性的帮助和支持,而且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求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支持,这些建设项目的资金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又不能按时到位,导致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流动性差,增加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潜在风险。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大多数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无法回避的现实。
三、人力资源缺失决定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一)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现状
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城市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在其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规模较小,金融产品传统单一,办理业务程序简单,因而吸收员工的时候要求较低,有些企业的操作工人或待业的城市、农村人员一夜之间可以变成城市信用社的“白领”,有的城市信用社家庭成员多,他们既不是出自高校大门,也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就成了城市信用社的员工,员工整体素质较低,高尖端金融人材微乎其微。城市商业银行成立后,信用社员工身份置换成了银行员工,不少城市商业银行从其成立之日起就普遍存在着人员过多而人才缺乏的矛盾。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国外、国内同业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人才缺乏的矛盾更加突出,他们一方面面临减员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又要招聘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减与增的矛盾突出,而去与进又产生诸多的社会问题。笔者对内地城市的人材问题作过调查,据统计,内地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只有25%,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只有59%,而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员工却很少,所占比例不到期15%。近年由于大学生就业难,为内地城市商业银行招聘人材提供了契机,但由于诸多矛盾,也不能全面换血。
(二)地方性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引进人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1、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全国范围内或跨区域经营,大、中城市都设有分支机构,人才可以在区域范围内或全国范围内流动,人才的流向也是集中在大中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境外设有分支机构,他们可以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招聘精英人才,这是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无法可比的。
2、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作支撑,更具有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抗风险的能力,这也是他们招聘人才所具备的优势。
3、薪酬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制约了人才的引进,股份商业银行完全可以按市场动作机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拉开收入档次,实行“年薪制”。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地方观念的束缚,人才与一般员工收入差异拉大,就会引发诸多矛盾,这种现象在内地城市商业银行尤为突出,不少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在推行减员增效制度改革和引入人才时也只能做到皆大欢喜,略有差别。如果引进精英人才,薪金作为一般员工对待,就目前情况而言,人才是不会屈就的。
(三)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人才引进制度缺失
市场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由于成立的时间还不长,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和完善,特别是人才的引进计划、人才的培训、人才的管理、人才的各项保障制度都来不及认真的分析、研究,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的缺失制约了城商行朝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免力为之只能是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国内实际情况,城市商业银行应走一条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的发展道路,社区银行应是我国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方向的较好模式,同所有其他企业一样,金融企业也应该是大、中、小并存,相互补充、互相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应呈金字塔型,在数量上大型商业银行在塔顶,中型商业银行在塔中,小型 商业银行在塔底;在资产规模上则是倒金字塔型。虽然社区银行这一概念在我国金融界还不明朗,也没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来进行探讨和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但在国外,社区银行已日渐发展成熟,与大、中型银行并驾齐驱,对社区银行的管理也设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并有健全和规范的行业规章制度。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成立的时间不长,正处在成长期,如何规范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值得我们理论界和监管部门深思!
参考文献:
①《商业银行法》;
②《巴塞尔协议》;
③巴曙松所著《社区银行能否成为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突破口》;
④徐滇庆所著《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
篇6
摘 要 20世纪中期,随着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增加,国际金融的业务也急遽上升,以全球为一体的金融市场步伐明显加快,已成为一种必要的发展趋势,然而,国际金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莫测,因此由于外汇汇率变动引起以货币为计价单位所引起的资产、盈利及负债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动给外汇交易主体带来了不稳定性。在此背景下,本文第一部分讲解了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第二、三部分对于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及作用进行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外汇风险管理 外汇期权
随着我国世界贸易组织和外资银行的不断加入,面向国际化的信息、客户及资金发生了跨国性质的转变,随之我国的金融市场也面向国际化,紧跟着国际性金融业务的步伐。面对这庞大的市场,我国银行业应加快调整发展方略,银行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首先,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充是建立在企业集团化的扩充为前提的,以“分业”和“混业”为背景的金融集团要加以整合与分配实现经营模式中的集团化,即为金融集团的构建不失为一种明智的路线。
一、商业银行在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一)商业银行的集团化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多部分金融业都在分配调理中,国有企业银行通过独资或合资的投资在境外设立银行转变成金融控股集团,还有以其他形式的金融公司转变成金融控股集团。这足以说明金融机构的控股集团转变,已是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集团内部混业”、“经营外部分业”的模式,以资本化为前提,控制商业、金融、证、保险等金融机构,从而达到“统一制定”、“分级管理”所带来的积极效应。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经营可实现集团化。
(二)商业银行的股份制发展趋势
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是由大大小小的金融性质的企业共同组建,银行的资本化构成也随之具有多样性。目前我国的银行企业仍需要国家投入,缺乏私营资本的参与,因而发展私营制企业银行已成为金融界的一大热点。由于银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且投入资本较高,对安全性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民营设立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难度,必须提高警惕。民营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可以吸取社会资本流投入股份制企业,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商业银行股份制的改革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存在体系不完整、测量的工具与技术落差及控制效果差等几个层面,提高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我们首先应做到建立完整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内部的控制机制,积极和有效改进外汇风险测量与管理工具,高效对商业银行股份制实施改革制,重新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制度,在银行内部孕育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从根本性问题上的提高才能对实际性问题起到作用,建立高素质的风险管理团队与人才的培养,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企业所采取的侧重方向的差异控制。其次,商业银行对限额管理没有严格的执行,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的控制是限额管理的重要工具,总交易限额、货币币种的限额、每日限额、金融工具期限限额、以及部门限额与地区限额等,很多巨大外汇交易所产生的损失原因之一就在于交易中没有执行严格的限额管理。
当前国内金融业市场运行相对平稳,人民币汇率较稳定,外汇储备充实,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声誉提高,在国外的认可度也略有提升,在此形势下,我国以扩大人民币为计价的结算应用范围与其他国家签署货币相互换协议,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有着显著的推进力度,对于我国金融业而言,运用人民币调和投资组合,适应人民币的国际化、区域化作为创新产品的套期保值也是一项回避外汇风险的有效对策
三、商业银行外汇期权风险回避方法研究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可分为政府、各行业协会与投资者、交易所这几个部分规定和实施相关义务,首先是政府的期权防范性做好控制,立法对商业银行外汇期权的合约数量与协定价格做好比例行的规定,确保不让外汇期权合约内容脱离实际资本真实行情况太远。改革会计制度,加入期权,期货的几张机制,在账目结算之前进行交易,这样,就能做到高层管理者在阅读账目时起到防范作用,期权的交易应选择在正规的交易所,而并非在证交易所内进行,充分利用第一手期权交易的管理经验,从而起到回避风险的作用。
近几年,我国人民币利率逐渐上升,国家鼓励金融业的创新发展,银行业务种类逐渐丰富,金融市场的产品种类也日渐繁多,包括不同利率性、不同期限的产品,因此,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与管理利率风险的要求也能随之满足,从而为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笔者认为,对商业银行外汇期权风险管理不足的交易场所与金融机构进行控制,严重者可依照相关的法律进行控制。总之,商业银行的创新产品将为外汇期权风险的回避有一定的作用。还应该说明一点的是,期权克服了掉期与远期的局限性,其于外汇掉期与远期的结合使用,可达到对冲风险的效果。
四、总论
综上所述,我们讨论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外汇风险管理的应急对策以及外汇期权的风险回避,从这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商业银行是经济市场中的产物,是由市场的信贷、货币流通、投资的过程,从主观上来讲,商业银行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客观上来说,商业银行的产生加速了资金在社会中的流通,促进了资本的整体运作化,在整个金融圈里,银行的业务流通促进经济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信贷的交替、投资就会存在风险,纠正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足,总结对策,制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系统。
参考文献:
[1]杜淼淼.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南方金融.2009(10).
篇7
一、银行业“营改增”的必要性
从现阶段来看,商业银行“营改增”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为,营业税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弊端问题。如,累计税负、重复课征等等。同时,不允许银行抵扣部分增值税进项税额,最终造成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此时,若加快“增改增”政策实施步伐,有利于借助增值税的税制优势,解决营业税的缺陷问题[1];
第二,因为,增值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自2012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建设工作开始后,产业链减税效果越发明显。即在2011年“营改增”政策试点方案后,上海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铁路运输业、邮政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均开始尝试推广“营改增”。如图1。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加快银行业“营改增”政策实施步伐,可更好的顺应营改增趋势发展要求;
第三,在P2P、股权众筹等新型金融业态涌现的背景下,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逐渐缩小。此时,若实施“营改增”政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水平,改变商业银行竞争劣势的局面。
二、营改增对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的具体影响
“营改增”是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但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税务制度方面。即在改革之前,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所提供的基准利率确定自身存贷款利息利率。在?@种税务体制下,将由商业银行自身承担部分营业税,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负担。“营改增”改革后,商业银行的利润核算刨除了营业税金和附加项。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费用支出,满足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经营需求;
其二,经营制度方面。即在“营改增”政策实施背景下,原有的经营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各种业务开展需求。因而,需要根据“营改增”特点,对业务关系进行重新确立,由此保证银行的经营制度可顺应“营改增”发展趋势。贷款业务、中间业务、投资业务、金融商品转让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在改革后,银行贷款利息收入中增值税的缴纳可不缴纳逾期90天的以上的利息。所以,减少了相应的税额。而从中间业务角度来看,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中的佣金、酬金、服务费、经手费等等,可以考虑税负转嫁。这种方式,可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2];
其三,银行成本方面。即在改革后,进项抵扣范围被扩大。所以,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考虑把无形资产、装修费用等各项费用列入到进项抵扣中。这样一来,固定费用的实际支出就会因此减少,最终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利润有所增长。
三、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营改增后的经营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改革现状 趋势分析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使中国商业银行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家注意到商业银行自身体系稳健经营的重要性。在改革中对商业银行进行了收购、剥离不良资产,以及改制上市等公司治理,但就现状而言还是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若干问题
1.大股东滥用权力
国有股一家独大造成了股东滥用权力的现象。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国家作为商业银行的最大股东,可能引发大股东滥用权力的行为,如执行国家的经济政策时,而不顾银行或小股东的权益。由于国有大股东的超脱性导致了大股东权力漠视,公司领导或管理人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使银行、小股东以及债权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大股东拥有剩余索取权,委任的政府官员拥有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分离,有关政府官员不必承担决策风险,为设租、寻租等不法行为提供了制度空间。
2.内部监督环节薄弱
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设置不尽合理,董事会、监理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实际决策权往往被经营管理层所控制,权力层面相互制衡力度弱化。董事会成员大部分由政府提名或是政府委派,这就使各银行在商业决策时,会受到来自政府的干预和牵制。而监事会的约束制衡作用,往往只注重财务方面的监督。实际的问题是商业银行对内部监督重视不够,虽然内部监督约束制度不少,但难以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3.薪酬激励机制不合理
我国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基本薪酬制度为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但总的来说,工作人员的薪酬结构还比较简单,大多是发奖金的短期激励,缺乏中长期的期权、分红制度,导致了商业银行领导或管理者行为目标短期化。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成员或者高层管理者的职位任免有着很强的行政性,人事权力垄断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4.外部治理机制缺乏约束
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没有来自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债权市场等外部约束。商业银行占有的市场份额偏大,有着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使商业银行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偏小。由于股权相对集中,我国商业银行很少存在并购现象,外部因素对商业银行的治理约束有限。存款者与银行有信息不对称行为,存款者有搭便车的思想,缺乏监督银行的积极性。
5.存在贷款偿还风险
中长期贷款值过高表明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绩效考核以及风险定价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我国商业利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各银行的长期贷款居高不下使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加大,在央行取消了贷款浮动上限之后,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利率浮动,估价不同风险确定贷款额度。但商业银行没有独立的风险定价系统,只能延续中长期贷款行为。中长期贷款值的居高不下也受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的影响,因为中长贷款期限在十年以上,而高管的任期却达不到这一期限,所以决策层会更倾向于发放中长期贷款,借此来降低不良资产比率,突显自己的业绩。而当中长期贷款遇到偿还问题时,接任高管却不承担前任领导的责任。
6.风险评估能力薄弱
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工作时,没有对应的风险评估体系,不能对风险进行量化,银行管理人员的评价标准比较低,数据累计资料也比较少。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在采用的是内部评级方法即打分法,它根据既定的一些财务指标和特定性指标,让专家判断并设计出每个指标的权重,让评级人员根据打分表打分,相关评级工作人员只对相应指标进行打分判断,然后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评分标准确定信用级别。虽然这种评级方法操作过程简便,但由于使用的是以前的财务资料,没有现金流分析预测,不能反映评估对象在未来真实的偿还能力。
二、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措施
1.引入战略投资实施股权多元化
商业银行尽管可以通过规定的制度,有效地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但国有股占主导的股权结构使政府行使权力时,缺乏必要的约束与监督,进而会通过各种方式侵占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对此,要防范政府股东行使权力时的利益侵犯,其根本方法是采用股权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处理国有产权虚置,有利于对经营者进行约束;另一个方面可以通过股东之间的相互制约,减少政府股东对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侵占。所以积极引进战略性投资者,促使民营企业法人入股商业银行,在严格监管下充分发挥股东的正面作用。在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的同时,还应界定出监管部门的政府股东角色,使银监会具有相应的独立性,防止政府股东对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侵占。
2.加强商业银行内控监督
对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的方法是加强商业银行内控监督制度,提高商业银行的治理改革效率。商业银行内控监督制度的落实情况同相关领导的业绩内容挂钩,有效构建内控监督制度的考核机制,让各部门参与到这项考核中去,对于内控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奖励表彰内控监督制度严格遵守的部门,批评惩处违反内控监督制度的行为。内控监督体系研究者需要发散思维拓展领域,深入到商业银行的工作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实证案例分析,变理论知识为实践经验。
3.优化商业银行薪酬制度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薪酬制度,可以由商业银行董事会中的薪酬委员会决定,建立绩效业绩为主的薪酬标准。一是实现以员工职务、工龄为基础,向工作技能、竞争力为主的薪酬制度转变;二是提高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透明度;三是实行货币化的薪酬管理制度,减少住房、出国旅游等隐形薪酬;四是注意调整商业银行的薪酬结构,采用长期激励的薪酬方式,兼顾好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与银行资深人员的管理激励。
4.加大贷款偿还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要求监管部门对中长期贷款进行强制性的划分,使之成为次级贷款,在银行方面要有足额的提取准备金,把可能发生的风险映射到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对银行的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对高端管理人才进行高薪引进,规范商业银行领导者或管理人员的经营行为。
5.完善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与国际接轨,国外的金融理论不断深入国内金融市场。因此,需要有良好的金融管制来规范金融市场。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商业银行金融业务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要防止因为国内与国外金融业务制度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管理上的漏洞,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经济损失。
6.建立动态评估评级体系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对会计信息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使日常业务真实化和高效化。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银行动态风险评估系统,通过动态的金融风险预测模型对金融创新进行预测和预警。做到在金融创新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都能进行风险控制,实时地反映出银行金融创新的风险,及时感应风险的变动趋势,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出合理判断,真正掌握风险管理的主动性,让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再滞后。
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趋势分析
1.商业银行国际化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政策方面,积极推进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是必然趋势之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走出去”战略,必然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高起点、高标准是我国商业银行拓展国外业务的重要原则,选择跨国企业对商业银行参股的方式,加快商业银行在国外发展。
2.银行业务全能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竞争方面,主要受到跨国银行的竞争,尤其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争夺。只有建立全能化的商业银行才能有效的应对竞争。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还没能组建大型的全能化商业银行集团,以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的不够强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对相关业务进行战略调整,组建全能化的商业银行集团,这应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3.业务流程规范化
相比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信息化进程,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网络化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商业银行的现代化程度也已基本实现,这为业务流程规范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商业银行在技术创新方面也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调整,通过加强对业务风险管理以及技术风险管理,使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有效实施,通过强化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的管理,商业银行从以业务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在开发客户、综合理财、风险防范等相关业务方面,通过优化集成,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因此,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是商业银行业务规范化的发展趋势。
4.网上业务个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注重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构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网上银行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网络化的重要标志,它主要靠充分利用数据库,内部网站技术,对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进行重组,利用互联网进行客户的方便快捷交流,和传统的银行业务相比更加具有后发优势,网上银行业务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也备受商业银行关注。
5.核心业务优质化
商业银行应抓住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时机,不断的吸收并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使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为商业银行的产业升级开拓道路,使自己的金融服务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在已有金融服务种类的基础上,开发新的金融业务,努力使自己的金融业务更具特色,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产生较高的影响力,以提高中高端金融业务的比例。“大众业务打基础,高端业务增利润”是商业银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
6.金融创新科学化
创新是商业银行不断发展的内动力。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商业银行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是难免的,但要有效降低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时,借助资产证券化把风险转入二级市场,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之中,通过合理利用金融工具,使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时,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要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注意把握好创新的度,不要在风险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创新,尽量不触及不熟悉的领域和业务。要充分强化银行风险管理思想,学习发达国家预防风险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借鉴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
结语
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国家宏观方面的调控以及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配合,也需要在商业银行自身方面做大做强。在公司治理改革中所出现的若干问题,必须采用多种措施加以完善,只有努力创新,才能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磊,张彩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公司治理问题探究[J].技术与市场, 2009(07)
[2]刘小玄,王冀宁.新兴小型金融机构的产权和法人治理机制[J].经济学动态,2011(02)
[3]柴瑞娟.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制度之检视与完善[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0(08)
[4]王千.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田锦川.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应对措施[J].中国经贸导刊,2011(02)
[6]王志文,吴雅玲.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02)
[7]王晗,仝书峰.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1(18)
[8]滕腾,刘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性分析[J].财会通讯,2011(12)
篇9
一、结算业务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1)结算业务市场广阔、发展迅速。据统计,2008年国家央行的各类支付业务金额总共是1131.04万亿元,而这个数据则是同年的GDP的37.62倍。而在2009年,央行的同类业务金额上升到了1208万亿元,则是同年GDP的36倍。与此同时,因受各方面的影响,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间,贷款余额与同年的GDP的比例一直都在100%到117%之间,而到了2009年则为166.59%。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结算业务的市场发展十分迅速。
(2)经济资本成为约束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瓶颈之一。如今,随着金融企业会计准则与巴塞尔协定的广泛实施,凡是占用资本较少或者比较少受到经济周期影响的结算或者是现金业务,现在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与此同时,现在的利率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影响,而且融资方式也呈现出“脱媒”的发展趋势,此外,同业之间的竞争也由以前的依托信贷业务转向依靠结算服务。因此,企业的结算业务对于银行未来的发展来讲至关重要。
(3)结算类产品是商业银行最基础的产品类型。无论是国际结算,还是人民币的结算,都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结算作为现金业务的重要基础,不管是进行贸易融资,还是票据管理,以及供应链金融,这些都是从结算业务中衍生出来的,至于存款,那更是与结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客户结算行为对商业银行营销至关重要。每一家企业的日常资金结算都与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规模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只有对企业的结算信息了如指掌,才能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及风险有一些清楚的了解和把握。
(5)结算服务是提高大多数企业满意度的首要因素。根据前不久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产品中排名第一位的是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度,此外,账户交易的便利性,以及是否代收付和贸易融资等均排在结算产品的前十位。与此同时,瑞士信贷集团的汉斯?乌里希?德瑞克曾说过,未来全能银行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其是否拥有自身的网络组织,以及能在其网络组织内进行产品的多样化组合,同时,保持这些产品在变革的节奏和相互依存方面的灵活性,以及产品特性的趋同性和相互之间的关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中,结算业务将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结算市场在未来的竞争情况
与那些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存贷款市场相比,商业银行的主要竞争者,在支付结算方面都拥有抢夺或者是渗透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实力和想法,正因为如此,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格局才会越来越复杂。例如,在2009年底,为了有效地实现跨行之间的网银互联,同时,支撑起新兴的电子支付与人民币的跨境支付业务,让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实行对等支付结算,央行推出了第二代支付系统以及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企业也开始涉足资金结算业务,如恒生电子、甲骨文以及用友软件等。这些企业主要是结合客户对于现金管理的具体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现金管理系统,作为客户现金管理的人为其处理相关的业务工作。
现代企业作为资金结算的主要需求方,在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无论是财务架构的改革,还是功能外包都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一方面,会有一些企业成立专门的财务公司,专业从事资金结算等方面的业务,从而通过市场竞争来降低存贷款的水平以及手续费的支出等,从而让商业银行的收益受到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有一些企业会开拓更广泛的财务管理外包功能。例如,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现金流的预测以及账务管理等,这些都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其在资金结算方面潜在的竞争对手也不少。例如,第三方支付服务商、金融物流公司等。主要原因在于商业银行与这些公司在信用中介和支付结算方面的职能具有同质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如果哪一天国家出台了支付清算组织的管理办法,或者是电子货币管理的办法出台,那么,第三方支付的服务商在支付清算牌照所赋予的权利下,肯定会对商业银行的非现金电子支付市场展开争夺。
三、商业银行资金结算业务未来的发展
(1)加快统一支付结算系统的建设。结算业务作为商业银行联系金融市场信息与资金枢纽的关键点,主要是通过央行和行内的各种类型的支付系统,让商业银行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等多个金融市场相连接,从而体现出央行作为最大的支付平台的理念。对于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而言,商业银行应实现其内部不同的产品线与不同币种业务的统一运行,以保证在同一平台能满足多种币种、多个时区、不同语言以及适用于多种监管的要求。
(2)与非金融支付服务商开展合作。央行在2009年有关支付体系的报告中曾表明,央行对一些非金融机构的名称进行了登记,这些金融主要是从事网上支付、电子货币发行和清算等方面的业务。央行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在第三方在线支付服务商的定位明确之前,有机会可以在这些已登记的非金融机构中找出一些资质较高,而在未来可能会获得牌照的企业,与之进行电子商务方面的合作,这对于央行来讲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3)借助客户基础与信贷资源发力。在我国的商业银行资金结算方面,业务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信贷的支持力度大、收费高。因此,物理距离成了影响客户选择银行的主要因素。而信贷危机的存在说明了一家银行在处理日常清算,以及支持企业的流动性方面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因此,如果商业银行能以现有的客户和信贷资源为基础,将一家企业从基础的账户管理到融资业务等都包囊下来,那将非常有利于增强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
(4)参与资金结算业务全球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对于本国的企业来讲,也必须有效地争取国内和海外的投资项目,为本国的商业银行进行全球化的资金管理提供机会。同时,对于商业银行本身来讲,也要积极地开展海内外的分行网络,一方面为总部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也要探索出技术以及境外资金管理的客源。
四、结束语
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统一支付结算系统的建设,与非金融支付服务商开展合作,并要借助客户基础与信贷资源发力,同时,参与资金结算业务在全球的竞争,这样,才能让商业银行在未来的结算业务中占有一席之地。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必要性
一、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涵义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业银行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和规则,通过在国外开设的分支机构或建立的关系,形成全球性的服务网络,在国际范围内从事相关的金融服务,进行银行业务的跨国经营。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同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密切相关。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商业银行在国外开展的业务活动和在本国内从事的有关国际业务两个方面。
商业银行的早期国际业务以进出口贸易融资为主,产生于13世纪金融服务出现的初期阶段。19世纪中叶,由于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与发展,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也快速扩展,但由于其业务主要还是局限于贸易融资,因此,当时的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及其海外分支机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进入20世纪初期,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也为数不多。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及其在国外开设的分支机构才有了飞速的发展。以美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总共只有7家银行在国外合计建有115个分支机构,贷款总额不到100亿美元,发展到1987年底,美国在国外建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即已增加到153家,国外分支机构总数达到902个,贷款总额达到2980亿美元。伴随着这一巨大变化,商业银行也由原来的被动角色即由国际贸易需求推动其发展,迅速转向主动地在国际范围内寻求发展。
纵览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及其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内涵与外延应该包括银行机构国际化和银行业务国际化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由于银行机构国际化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以银行业务国际化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同样,银行业务国际化的深化发展,也有赖于银行机构国际化的推动和促进。因此,要求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原则上应同时重视这两方面国际化的深化发展、并行推进。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必须是银行机构国际化和银行业务国际化同时存在、并行发展,对于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来说,一些在国外没有设立分支机构的中小银行通过参与贸易融资、国际借贷和其他与外汇业务相关的国际业务活动,也可认为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一种特例,属于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范畴。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和意义
由银行机构国际化和银行业务国际化所组成的银行国际化经营,是当代商业银行发展无以回避的必然选择,正持续、不断地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前推进。世界银行业领域已进入一个巨变的时代。这种变化,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若能紧紧地抓住这一不可多得的机遇、有效地接受和应对所面临的挑战,那么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考量,其意义怎样估计都不为过。
1.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
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不但总量规模迅速扩大,到2006年底已跻身于仅次于美、日、德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且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也持续不断地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199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按当年汇价折人民币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8%,十年后的2000年提高到43.9%,到2006年更是达到67.3%。我国经济不再是几十年前对外依存度低、总量规模不大的那样一种形态的经济。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外依存程度的提高趋势还将继续下去,必然要求更多、更加有效地使用国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要实现这样的一种资源配置,国内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全速发展无疑是诸多手段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手段与方法之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是我国经济进一步高涨与发展的必要和必然选择,足以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
2.面对机遇和挑战的重要选择
在加入WTO的背景下,按照WTO的运行规则,面对加速推进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经济和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既有机遇,也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历史上那种“你不想改变就没有变化”的时代在我国早已不复存在,无论人们喜欢与否、意愿如何,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地面对和经历来自外部及未来的各种各样的冲击波的冲击,包括复杂的互动循环、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激烈的竞争、难解的技术问题等,要求人们必须习惯于从全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解决问题。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从过去熟悉的业务经营领域中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努力拓展与国际化直接相关的各种经营业务,无疑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良策之一。
3.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及其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
我国商业银行业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与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商业银行相比较,在许多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撰写的《北京市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调研报告》,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前12名没有一家中资银行。在中资银行中排名最靠前的是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在该排名清单上的37家银行中,后13家全部为中资银行。央行根据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经营状况、业务拓展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五大类指标进行的这项排名,无论单项或是综合指标考察,在北京的中资银行的竞争力都低于外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国际化经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同外国银行相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有效学习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业务创新的先进经验,能够极大地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改善经营,不断提高其竞争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易纲海闻:商业银行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