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体系基本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理论体系基本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深厚,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在促进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医经典著作是我国的传承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经过岁月的沉积而留下的经典。因此,切实加强中医经典教育,积极探讨以中医经典教育建设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极具现实意义。
2现行中医高职教育经典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人才的培养问题很多,虽然中医药人员数量在增加,但从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反馈信息来看,中医药教育质量明显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与对经典著作的学习重视不够有关。近年来,有学者以改变知识陈旧、内容重复、学科界线不清的弊端为因由,提出取消经典著作的独立课程地位的观点,这一观点忽视了中医学发展的自身规律。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是中医学生命力之所在,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其源于经典而且是长期稳定不变的。也有学者提出经典医著的教材应该用现代语言表述经典医著中基本内容,而将原文附其后供学生进一步钻研,否则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笔者不否认用现代语言准确、完整地阐明医著的原意,吸收现代研究的成果来充实教材的内容,以更好地体现经典医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现代临床实践的指导有重要意义,但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对其原文原汁原味的学习。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的架构,有别于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把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是形成中医理念、建立中医思维的必备环节。
3中医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各高等中医药院校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设置为中医学经典必修课程,简称中医“四大经典”。中医“四大经典”历来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它们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3.1学习经典医著,是帮助学生打牢中医理论功底的需要《内经》标志中医的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则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理论,建立了外感、内伤杂病和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学习经典医著是系统、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必然要求,是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中医治学的根柢就作者单位:050081石家庄市,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经典可以示人以规矩准绳。清代医家徐灵胎认为:“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中医要遵循中医自身理论体系发展的轨迹,来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的内涵,所以中医经典医著对于中医学生来说理所当然应该努力学习并切实掌握。
3.2学习经典医著,是提高学生临床辨治能力的需要与现代中医教材的只言其常,不言其变的机械性体例不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有着各自的辨证理论体系,如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贯穿于始终的是整体观和恒动观,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辨证论治的规律。不仅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示人规矩,而且有常有变,常变结合,从多层次、多角度上去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规律。与临床实际中的表里同病,虚实并见,寒热错杂,阴阳混淆,合病、并病,以及误治、失治后的转变等纷繁复杂情况相符,充分地体现了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灵活变通的辨证论治精髓,弥补了目前统编教材的不足,锻炼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4经典教育方法
(1)中医“四大经典”要作为广大中医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不仅要弄懂经文含义,还要会背诵一些重要的经文。(2)院校应成立中医读经会,让广大中医学生对中医经典的阅读成为日常的功课。(3)学习经典必须强化“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一直是教育界人士批判的对象,认为“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一味地放弃“死记硬背”的做法,正是当今中医教学的一大失误。“死记硬背”更是中医经典学习最基本的方式。经典医著成书己久,文字古奥难懂,语义有丰富性模糊性等特点,常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现象。而现代学生在古文字方面的修养远不及古人,因而对经典医著的理解存在不小的难度,而且中医经典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几乎无必然的联系,因此必须死记。关于经典学习的层次,《内经》概括为“诵、解、别、明、彰”等五个字。诵为朗诵,朗朗上口;解为解析,细细品味;别为辨别,不可烂从;明者,识作者之意,文章次序,轻重粗细;彰者得其旨而融汇贯通,举一反三,验于天下。学习“死记硬背”,不是否认教学方法的改革,如理解了当然有助于记忆。当然单纯以经解经,以解释清原文内容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远远不够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教学则可采用病案讨论、床边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领悟原著的精髓。在教学手段上也可充分吸收现代科技的方法,如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给学生以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刺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切都可加深记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死记硬背”。
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02-02
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传统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传统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十分迅速,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古老中医的研究更为深入。但与此同时,批判中医、诽谤中医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当代大学生群体知识结构相对全面,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而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诸多特点,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为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影响因素,做好传统医学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工作。探讨一下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一)基础知识贫乏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的影响
基础知识较弱,个体差异较大。从招生录取的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比普通高校第二批次录取的学生要低20~50分,因此,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所以,他们进校后在学习上往往显得比较吃力。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学生又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有不少学生进校后由于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往往都能取得较好成绩。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得过且过,长期处于混时间、混文凭、然后混社会的“三混”状态。多数学生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少数学生并不怎么珍惜,学习被动。无法快速从中学时期手把手的教学模式转化成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1]。大学的学习状态与中学有着明显的差别,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明显降低,大部分学习时间主要由自己支配,缺乏学习的动力。对于传统医学来说,博闻强记内容多。中医理论体系的内容抽象,给初学者一种深奥难学的印象,更是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传统医学是多门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多学科知识的引进,目前大学学生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建立在数、理、化等学科的基础之上,知识结构单薄,要想学习和真正认识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教育因素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1.教育的局限
对于传统的医学理论体系,我们的教育出现一定的局限性,非医院校的大学生基本不了解传统医学理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自身并没有真正地做到认识传统医学理论,传统中医经典与中医古方古法不被重视和继承。进校后专注外语过级,古文基础训练不严格,导致许多学生基本上看不懂中医古籍著作,更谈不上熟读经典和灵活应用了。没有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诊疗水平上下功夫,而是按照西医培养的思路重设备、重检验。学校要求硕士做到细胞水平、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中医教育西化,可能动摇这些研究生的中医药职业观念[2]。一直以来,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主要存在观念上的唯科学取向、内容上的唯知识取向、方法难输化和组织形式化等弊端[3],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有助于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认知。
2.校园的氛围不够
人的行为往往受社会氛围的影响,与大学生最贴近的就是校园文化,它是育人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目前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形式及途径单一,没有形成结合传统医学相关的学习氛围,没有体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也没能很好地广泛调动在校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传统医学的兴趣。
二、主观因素
(一)思维方法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的影响
传统医学方法论在思维科学领域有着独特,而传统医学方法论的思维形式首先是具象思维的基础上再形成抽象思维。而具象思维是感官对于事物的具体感知,直接面对具体感知反应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高度理性的,完全抽象化、概念化的思维形式。因此遵循辩证逻辑(如类比、反证、以表知里等)这些传统医学方法论思想方法的根源是具象思维基础上形成的抽象思维,是抽象思维和形式逻辑的产物。
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它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两种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的较大差异,妨碍了学生对传统医学思想的接纳和理解,致使在认知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时易产生概念难记忆、基本理论难理解、基本技能难应用的认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传统医学概念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歧义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传统医学概念很难进行严格确切的定义,只能借用比喻、形容和象征等方式来表达[4]。如滑脉被描述为“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传统医学许多核心概念,如阴阳概念既可指高度抽象的“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又可指具体的人的生理和病理,它在特定的关系中是确定的,但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又是不确定的。又例如,自然界,树叶或树枝之所以会摆动,这是由于风吹动的缘故,风大猛烈更会将整棵树推倒。由此推之,人体出现不自主的振颤、摇动,甚或突然倒仆,半身不遂等亦是风引起。随着认识的加深,认为风有内外之分,自然界的气流动太快而为风,此风是外风,从外侵袭人体。而类比之,人体内的气动得太快亦会成风而使人得病,此谓内风。这是用比照类推法来探求病因的例子。
(二)传统文化对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认知影响
传统医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以中国儒家和道家为主的古代哲学的理论精华及思维方式解析天人合一整体观念,揭示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疗规律,形成与西方医学完全不同的认知体系。要真正认知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就首先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对传统医学理论的深刻影响
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延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指导具体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正是由于传统医学大量运用哲学概念来阐发中医医理,从而使其更加富有文化特征。作为中医理论奠基之作的《内经》,就通篇体现了古代文化特色。
2.文化特征促进了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众所周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以此为理论基础和论理方式的传统医学,便产生了以“天人相应”、“形神相即”等思想为代表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也是“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方法在传统医学中的具体体现。如《内经·痿论》关于“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的记载,就生动说明了“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方法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6]。
总之,由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是复杂多样的,同时由于影响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涉及的相关因素丰富而复杂,因此我们着重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因素的研究,针对于客观因素,根据学生兴趣广泛,个性差异大等特点,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加大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独立学院学生的潜能。针对于主观因素,国家应从大局出发,正确引导传统医学的发展方向,使之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主流医学,制定相应的政策,迅速提高中医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普及中国传统医学。学校通过加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底蕴,着重培养思维方法。因此,通过对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认知因素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好传统医学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有深刻且长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房文娟,何如海.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18(2):92-93.
[2]陈永杰,贾谦.论重建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EB/OL].,2005-12-14.
[3]蒋竞辉.浅析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5):25-26.
[4]张宗明.中医认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0,21(11):45-46.
[5]肖明.哲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2-3.
[6]黄珊珊,杨振宁,刘颖.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认知[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236-237.
篇3
【关键词】临床医师;基础理论;诊疗技能
Abstract:Accordingtocurrentissuesclinicianshavetofacewith,thisarticlepresentsseveralmeasuresonhowtoenhancethediagnosticalcapabilityofclinicians.FurtherstudyonclassicalliteraturesofChineseMedicineenablesclinicianstoimprovetheirmindandprovidesthemaconditionofrelearning.Theabilityontreatmentsofallkindsofdifficultiesandvariousillnesseswillbeenhancedthroughreacquiringknowledgeandtheenthusiasmofclinicianswillbestimulatedbythebeneficialfromscientificresearchpolicies.Thisarticleemphasisonthecommunicationbetweentheoreticalresearchersandclinicianswhichisreciprocalandwillleadstoadoublewinsfinally.
Keywords:Clinicians;Basictheory;Diagnosticalcapability
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现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主要是由疗效决定的,而疗效取决于中医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就不会发展也不会长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价值取向的改变,临床医生能潜心学习理论,并将自己治疗的医案用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人越来越少。目前中医面临很多问题,除有些人的错误认识外,我们不能不从自身找原因,其中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不高导致诊疗技术下降,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临床医师中医理论素养,进而提高诊疗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临床医师目前所面临的有关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略抒管见:
1注重经典著作的学习,深挖中医精华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经典著作对学中医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它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它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一般而言精通理论又注重实践的医师,临床效果良好,反之,只有理论没有临床,或只有临床不注重理论学习的,在医疗方面都不会有很高的造诣。我国历代名医如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以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等无不在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建树。就现代名老中医而言,他们之所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究其根源,无不精通《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对其中许多有指导性的内容能熟练背诵,理解深刻,在临床对病因病机的分析时往往用经文一语中的,治疗用方,灵活自如,让人心服口服。
作为中医临床医生,必须熟读经典著作,否则对疾病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经典著作有一些偏见,认为经典著作历时久远,文字晦涩难懂,对临床作用不大等等,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近年来,名老中医呼吁:中医精华的部分在经典著作中,中医临床、科研均应在经典著作中找闪光点。事实也正是如此,比如近年来对传染病的研究,中医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而温病学为其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素材;近年来心理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已经称为21世纪的第二杀手,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有关郁证的论述,还有专论心身疾病的篇章,为这些疾病的诊治预防指明了方向;再比如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并创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深入学习经典著作一定能寻找出应对各种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中医现已延续了几千年,但它的理论并没有过时,只要深入挖掘,就一定能找出治疗疑难杂证的突破点。因此,作为中医的临床医师应该在百忙中抽一定时间阅读经典著作,对其中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做好读书笔记,将平时收集的病例,用经典著作中的理论进行剖析,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实践技能,更能为临床论文的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使医生的论文有理有据,让人心悦诚服。现有的医师临床疗效很好,积累的典型病例不少,但其分析讨论比较浮浅,不能从理论上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升华,究其根源,经典著作读得太少,记得太少。因此,医院领导应为中医临床医师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创造条件,如业务学习内容每月最少有一次是聘请水平较高的、对经典著作理解深刻、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座;或者是各科室学术论文的交流,找出欠缺的理论根据,提高中医临床医师对经典著作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积极性,提高中医理论水平,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诊疗技术提高的基础和前提。
2为医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提高业务水平
业务学习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行动上,医院应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临床医师可分期分批到中医院校进修学习。从事临床工作后很多医师因为工作太忙忽视了业务的学习,导致医疗水平下降。有的甚至只知治病,不懂为什么要这样治病,从机理上很难分析清楚。住院病历、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有的所记录的临床表现,治疗大法,与用药情况不符;有的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不能自圆其说等等,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这些弊端。实践证明,在进行1~2年临床工作后再到中医院校有选择性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不但可以加深理解中医理论,更能够活学活用,提高分析、解决临床病证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各地中医院校经常举办短期中医临床大夫培训班,请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讲述中医理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种“回炉”现象值得借鉴。实践-理论-再实践,会使临床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应对临床各种病证的能力大大增强。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很快就会将原来学到的理论知识忘记,而没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医师,医疗技术平平,见到疑难杂证,束手无策,往往草率行事,将病人打发了事,这样做的结果是降低中医威信,失去患者信任,对中医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现在有一种现象,基层医院派人外出学习,基本都是去医院学习,而不主张,也没有人愿意去学校进修学习,因为人们更注重的是实用,即快速见成效,什么药治什么病,只要记住这些,就算有收获,回去就能当好医生。这就导致有些人去医院学习,学会了用某方治某病,但为什么能治这种病?不能用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不了解中医个体化的诊疗特点,所以回去后不能把别人的经验针对不同的人灵活运用,仍然于事无补。所以将有1~2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派到中医院校再有选择地学习非常必要。
中医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在整个科技文化转型的时代中,中医理论必然在历史变革中创造新的价值体系,发挥其学术生命的原动力。在这些问题有效解决的同时将获得新的理论产出,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体现实用性。现各学院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从学校毕业几年后再回到学校就会发现,教科书又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与临床更加密切,尤其经典著作,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会讲明它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了改观,多媒体的运用,实验课的增加,讨论课的设立,师生零距离的接触,将临床医生从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又带入一个较以前学习不一样的全新环境,实践证明许多临床大夫非常珍惜再学习的机会,往往都会满载而归。
3正确对待临床科研,不能顾此失彼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中医要站稳脚跟,走向世界必须进行科学研究,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矫枉过正。当然有些问题并不在临床医生而是政策的制定者,现无论教学、医疗单位,科研是首务,课题成为聘岗的首要条件,而且必须是课题主持人。在晋升职称中,医生的医疗水平,患者就诊率等理论上说作为考评的条件,但实质还是拿科研说事。众所周知,职称是患者衡量一个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准,职称问题在任何单位均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医疗单位更是如此。科研上不去,单位就不能上档次,领导着急,群众更着急,很多临床医生为解决职称,不得不去想尽千方百计去搞课题,不管是不是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只要上级能批就好,上上下下大家都在搞课题。申报课题的大夫上班忧心忡忡担心课题不能被批准,批准了课题的大夫上班还在想着动物实验效果如何?不理想应该如何去弥补?回家大量的时间花在写标书,写论文上,谁还有时间去看书去学习。医生们被课题搞的筋疲力尽,被论文搞得晕头转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今天这个病人疗效不好,为什么?医生很少从自己找原因,下班后针对白天看病的结果去看书,去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的人寥寥无几。
那么,如何解决呢?中医的实验难做,因为跟现代医学的模式不同,而“因人制宜”是中医一大治疗原则,医师应该把科研的重点放在自己如何运用辨证论治规律,通过实施个体化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上,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回访病人,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及时完善治疗措施,及时总结经验,临床医师应该在自己专长和喜欢的工作中找课题,而不能为课题而工作。作为医院应该为临床医师做这些工作提供一定的时间,上级组织在审批课题时也应该给予考虑。此外,中医评定职称也应有相应的倾斜政策,医疗水平高,技术全面,深受患者欢迎的临床医生在评定职称时在同等水平中应该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或者发挥集体智慧,让理论水平髙者协助他们总结经验,申报课题,批准立项,从根本上调动临床经验丰富医生的积极性,这对弘扬中医有一定促进作用。
4治疗任何疾病必须突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和西医都以人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形成的时代不同,采取的思维方法研究手段各异,形成两种差异很大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仍被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与它的理论的科学性不无关系。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通过古代解剖,通过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通过反复的医疗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正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临床才能产生卓著的疗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临床医生治疗疾病的有力武器,中医治病如果失去这两大法宝,将一事无成。比如现临床出现的“三高”症等,患者最大的心愿是降压、降糖、降脂。作为中医大夫,降糖、降压等中药可以运用,但不能刻舟求剑。目前中医杂志上有很多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三高”症收效良好的报道,值得临床医生的重视和借鉴,有机会应该多看中医报刊、杂志,了解中医药的进展和研究动态,不断用中医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自己,在临床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5注重理论研究者和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
团队精神值得提倡,中医理论工作者与临床工作者之间应该建立合作关系,现全国各中医院校均有相应的教学医院,这对双方的互相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这种条件,开展对疑难杂证进行会诊的方式。教学医院与教学单位挂钩,每周进行一次病案讨论,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对病证进行分析,提供思路,临床大夫谈他们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的优势互补,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
篇4
关键词:中医学 教学方法 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52-02
中医学作为我们祖国的传统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逐步形成了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法,至今,中医以其简便、应验、低价的特点在我国卫生保健事业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医学生,理应掌握祖国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适应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对卫生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
目前,在西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主要是以西医学为主的现代医学,中医课时的安排是相当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为学生开启一扇探索祖国医学宝库的大门,是中医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在此提出,与同道共探讨。
1 端正态度,正确认识中医学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有关中医“落后论、淘汰论”和“不科学论”等思想,这必然会使学生对中医药学产生怀疑的态度,因此在中医教学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首要任务。中医药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临床经验日积月累,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向学生展示中医药理论的博大精深,体现其历史与医学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指出中医药学的薄弱环节以及面临的困惑,如在客观化指标、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1],从而引导学生客观、辩证的认识中医药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2 分析教材与学情,准确把握定位
岳美中认为“中医是一门艰深的科学,易学而难精。医生也绝不是泛泛地认得几味药,记得几个方就是中医。”对于非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学习现代医学的同时,了解祖国医学的渊源、历史传统,熟悉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基本理论、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成就,为今后从事医学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重在了解,对学生不能要求过高过深,只要求他们熟悉简单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病治疗方法,了解中药的作用及组方原则和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围绕以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为核心的生理与病理;以六气、七情为主的病因与预防;以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为中心的诊法与治则;以及基本的中药、方剂理论等,引导学生步入中医药学的殿堂[2]。
3 讲好开篇,激发学习兴趣
通常绪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是以概述、简介的形式出现,一般都不作为学习的重点,但在中医学的教学中绪论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它会形成学生对中医药学的第一印象,讲得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讲解时可以医学发展的历史轴线为纲,详略得当地向学生讲述中国医学史:如汉末之前的四大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神农氏尝百草著成《神农本草经》,扁鹊切脉断生死被誉为神医,华佗自制麻沸散行剖腹手术堪为外科鼻祖,张仲景勤求古训、拯救生灵而为医圣;金元四大家开创了中医学术争鸣的新局面;李时珍赴深山、访千家、三易其稿而著成《本草纲目》;明清温病学派开拓创新、使温病学自成体系。这一幅幅生动的医史画卷向学生展示出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历史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医学的探索欲望,为今后学习中医学做好心理准备[3]。
4 借助现代医学,阐述中医理论
中医学的形成发展特点决定了其理论的抽象性,加之其文字专业性强、术语多,对于初学中医的学生来说,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中医教学应尽可能通俗易懂,教学过程中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用以解释中医基础理论,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经过研究初步阐明了肾阴虚和肾阳虚本质上与机体皮质醇量的高低相关;热证时在病人和动物模型中发现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的排出量亦有明显增多,而寒证则相反[2];中医血瘀与现代医学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之间的关系[4]等,这样生动具体的成绩和实例,会使学生感受到中医学的奥妙和神奇,从而提高他们探索中医理论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且开阔了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5 突破传统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理论授课方法,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显得枯燥乏味,如果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1)注重启发引导,加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中医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强,在授课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以提示,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新知识。如在详细讲解了生理功能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相应的病理变化,从而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开展自学讨论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于相对较易理解的内容如病因中的六和中药的煎服方法等,由学生分组自学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在课堂讲解,互相提问,取长补短,最后由教师对重点、难点予以总结,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中医术语的运用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的直观性。中医理论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又加上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得师生都感到乏味至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件中适当配以形象的插图、临床的实例图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医理论的直观性;而对于中医四诊和针灸学的有关内容还可利用教学录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中,尤其是面临严峻生存挑战的形势下,中医教学必须要顺应时代要求,摆脱单调而乏味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符合时代特征,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尚华,童瑶,徐竹林.论中医现代化思想在中医教学全过程中的贯穿[J].中医教育,2003,22(5):36-37.
[2] 吴水盛.中医教学要具有时代特色[J].中医教育,1999,18(4):32-34.
篇5
关键词 中医药教学;传统思维模式;现代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1-0080-02
Contact of Thinking Modes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in Teaching of TCM//Li Hanbing, Diao Qingrui, Li Genlin
Abstract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building a suitable thinking mod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curriculums. In this paper, the thinking mod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nd modern medicine we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systematically. This study is beneficial to the beginners in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curriculums and then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CM.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 modern thinking mode
Author’s address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China 50008
思维模式的构建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一个必然环节,是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中医学作为一门富有活力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比有其独特之处,两者也有不容忽视的共性。因此,在教学中构建一种适宜的思维模式对于“教”与“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思维模式与现代思维模式各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也有不足之处,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对其内涵有清晰准确的认识,才有利于将二者取长补短并进一步使之结合与升华,从而有效促进中医药知识的继承、传播以及提高与发展。
1 中医传统思维模式的特点
1.1 什么是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是指在中医药学知识背景下,对人类生命活动及其相关联问题的思考。中医思维方式,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长久稳定的思维定势,是一种被定型化的思维样式、结构和过程,是学习、研究、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基本样式、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1]。
中医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征。
1)整体观念,即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各个脏器、器官、组织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协调平衡,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辩证,就是把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体征,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中医形成“重整体”“重直觉”“重形象”等特征的思维方式。
另外,中医思维模式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形象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导,并有机地结合抽象思维方式,以表象和观念为加工内容,以表意性文字和古汉语为表述工具,采用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形象比较、倒果求因、类比推理等思维方法[2]。这可以说是一种整体与局部统一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药的配伍、机体健康状态的和谐平衡等方面。
1.2 中医思维的文化内涵
中医药学科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留下了璀璨的中医药文化瑰宝,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其中《黄帝内经》是体现中国古代医药文化最主要的奠基之作,其所融汇的众多学科知识,如天文、地理以及文字学、语言学、哲学等,均是以医药知识为载体予以表达的。
中医思维方式、方法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基之上建立的,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所以,中医学科的核心是生命理念。如果中医思维方式和方法脱离了生命观的内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在实践中,怎样通过中医思维找到解决方案,怎样使中医学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创新与发展等问题,都需用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予以思考、解决。
中医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具有相对稳定、自发及惯性特征,后者是中医学在实践中遇到某些具体问题时,通过思维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归纳的过程中,先哲探索总结出经验思维、取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7种思维方式。中医思维所体现的整体、和谐、人性化、个性化、回归自然、回归本源等更符合人类生命的本质规律[3]。
2 现代医学思维模式的特点
篇6
与西方医学相比,中医学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基础概念的抽象性、思维方法的逻辑性、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描述对象的完备性、诊疗方法的生物性。认识和理解这些特色,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医,发扬中医的优势,在临床和科研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
中医学 特色 抽象性 逻辑性 系统性 完备性 生物性
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近代以来,它受到西方医学的极大冲击,发展式微。中医学和西方医学是在不同文化土壤中形成的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虽然有其缺点,亦具有突出的优势,不宜用西方医学的工具方法来解析和应用中医理论。本文从中医学的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完备性和生物性五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中西医的异同,从而突出中医学特色,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优势,并能更进一步发挥其优势和特色。
1 抽象的阴阳五行
中医学与西方医学均以人体作为研究对象,但两个医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基础概念属性却是完全不同的。西方医学的基础概念是基于解剖学的器官、细胞、蛋白质、DNA等,无一不是实体物质;而中医学的核心基础,如阴阳、五行、气、经络等,则都是抽象的概念。因为这些概念的抽象性,中医学曾被认为是不科学的,但实际上,从具体走向抽象,正是数百年来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已经之路。
能够从具体实物中提取出抽象概念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描述,是自然科学体系中对相关学科领域理解深刻和能够应用的体现。比如数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不断深化的过程。自然数的产生是对客观世界描述的直接结果,之后出现的负数、分数、无理数、复数则越来越脱离我们可以眼见耳闻的“客观世界”。类似地如几何学从最开始的点、直线和平面等概念发展到拓扑学,微分、积分学发展到复分析等,均说明数学概念越来越抽象,其能描述的对象也越来越复杂。物理学的发展也遵循了同样的轨迹,如从牛顿力学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可直接测量的量,发展到用广义坐标、广义动量、最小作用量原理等抽象概念来描述系统的分析力学以及之后发展出的热力学、电磁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也是越来越向抽象和高纬度进行拓展。
抽象性的优势在于可以脱离具体的实物对象,从更宽泛的角度概括和总结相关事物的规律,并根据规律从已知领域推广到未知领域。中医基础概念的抽象性即具有这样的优势。一方面,抽象化的中医理论具备抽象的思辨性。基于此,医生可以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掌握其本质和内在规律,因此,中医理论立辞多简洁凝练,并不对经验事实作冗长具体的分析和详密的论证。另一方面,抽象化的中医概念在逻辑层面上形成了庞大而丰富的体系,使医生可以进行思辨推演,从而间接而灵活地指导临床实践,在面临临床的具体问题、疑难问题、突发问题的时候,能够从理论体系出发找到相关的应对方法,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例如,在解决疑难杂病方面,特别是某些病种,中医方法比西医方法会有更好的临床效果[1-3]。在处理突发性疾病方面,如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暴发是对中医理论系统的一次有力检验。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进行辨证治疗对于控制SARS的扩散起到了重大作用[4-7],后续的研究也显示了中药对SARS病毒的复制有抑制作用[8]。当然除去上述优势,抽象性的一个明显劣势便是较难掌握。
2 遵循逻辑的生命理论模型
在基础概念抽象化的前提下,中医思维方法的逻辑性首先体现在构建人体生命活动模型过程中,能将抽象层面的概念和物质层面的概念相结合,并且清晰地表明了其层次性和相关性。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标准,将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根据其特点,分别确定阴阳、五行归属,建立起了阴阳-五行-神-气的生命模型。阴阳的概念是根本,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面。中医学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标本、正邪等概念无不体现了阴阳的思想。五行的概念是串联不同层次物质的纽带,它将器官、形体、情志、声音、颜色、味道、季节、方位等纳入其中,以此说明人体各层次、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神是生命体的特殊属性,是阴阳相交的产物,它调节着人体的物质层面;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并且连接了神和肉体。
中医学的逻辑性还体现在古代医家在运用上述生命活动模型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进行了严密的逻辑思辨。以《黄帝内经》为例,其许多篇章采用问答的方式记述了黄帝和岐伯等辩论医道的内容,记录了讲解和分析中医学生命模型的过程。同时中医思维的逻辑性还体现在应用中医模型去解决具体临床问题,如《黄帝内经》所建立的阴阳-五行-神-气的生命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人体各层次结构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和推理,阐释人体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比如,外感邪气侵袭人体,多有一个由表入里的渐进过程,首先停留在肌肤卫表层次,而后逐渐深入经络,伤及脏腑,临床上则可以根据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体征,判断病邪所在的层次,然后确定治法方药。又如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可以知道病邪在五脏的传变,可以“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疾病加重。图1展示了中医学“阴阳-五行-神气”模型。阴阳、五行总领人体所有生命活动,其中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通过调控气的运行来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在这一模型当中,中医用阴阳平衡和五行生克两种理论对人体各层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
3 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系统
中医理论的系统性通过《黄帝内经》及其他经典得以体现,《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中医的哲学纲领——阴阳,并以此为出发点,将自然界环境的变化和人生命活动的变化一起放在这个框架下进行描述和讨论,结合三阴三阳和五行的概念及关系,强调了精神领域(神)的重要性及其与身体物质器官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引入气、血和经络的概念,最终完成了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模型构建。基于这个生命体模型,同时引入了诊断方法(色脉)和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刺,兼述祝由、砭石、汤药及其他)。《难经》以对《黄帝内经》做注解为基础,除了阐述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治法外,对于三焦和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均有所创见,对于脉诊和针灸治疗有重大发展,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疾病用六经辨证、内伤杂病用脏腑辨证,从而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的运用原则,将《黄帝内经》抽象的理论知识用临床现象进行了具体解释,方便后世医者快速应用和掌握。《神农本草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代及其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提出了药物的寒、凉、温、热四性及酸、苦、甘、辛、咸五味,并提出“七情和合”等药物配伍理论,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中医学体系是系统的、完备的,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体系[9]。
这样的整体体系保证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使得中医经受住了各个时期的临床考验得以传承至今。事实上古希腊人在自然哲学指导下,也建立了与中医学某些理论有相似性的医学。例如,古希腊医学的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在“四体液病理学说”基础上提出了气质与体质理论,认为人体与自然相统一,注重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强调预防[10],希波克拉底的这些理论与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重视扶助正气、扶正驱邪等思想不谋而合。然而希波克拉底提出的这些理论是零散的,不能解释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无法建立起完整的人体生命模型,也没有系统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另外,希波克拉底的思想仅仅停留在了理论层面,未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所以也未能长久地传承下去。
抽象概念和具有逻辑性的模型虽然不是中医学所独有的特色,但能够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系统,使得中医学在临床应用的时候总能够有理所依,而不是通过类似西医的穷举法不断尝试各种可能性。这种系统性从两千多年前就在医疗实践中反复检验并日臻完善,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物质、精神、自然合为一体
中医理论看待生命的方法是完备的,这种完整性体现在认识到生命体不仅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并且还受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影响。《黄帝内经》将“神”与身体物质层面的联系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形成了“形神一体观”,具体表现为形神相合则生,形神相离则死,且形体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体的主宰。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所以自然环境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理论中的“五运六气”学说就是专论时间、地域及气候对人体的影响的。中医学还十分重视人在社会中的角色给身体状况带来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提到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由于经济条件、生活起居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身体体质不同,相应地治疗方案也不同。
形神相关性在西方医学中也曾经有过探索,但由于其基础理论受到还原论和身心二元论这两种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11],西方医学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人的精神领域对人体的作用。同时西方医学也未能将精神心理等因素很好地与形体物质层面相关联。自20世纪中叶始,西方医学也开始重视精神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对疾病的影响,但相关医学模式并没有改变西方医学界应用生物医学模式进行诊疗的现状。
5 用生命力量诊疗生命
中医理论描述生命体特性包含了神的部分,这也是中医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最大的特色,即使用了具有生命特性的包含了“神”/精神因素的诊疗方法。
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是与医学理论息息相关的,西方医学的理论以生理学为理论基础,受化学的影响,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因为身体机能(生理学)的失调,而这样的失调可以利用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标准的偏离来进行完全的解释[12],因此,通过生化指标诊断疾病是西方医学的主要诊断方法。相应的西方医学的治疗方法也集中在应用不同的药物,一般有明确的靶点,将异常的指标调整至正常范围,或通过手术将病理产物除去或更换。所以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要范式的西方医学,较少考虑生命体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关联,各种检测和治疗都是基于纯粹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生物物质进行调控,忽略了生物物质和生物精神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转化这个事实,从而导致临床上的治疗有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中医理论则创造性地提出了“平衡”的概念,认为健康的人是“平人”,即包含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平衡,以及机体与环境处于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状态,抽象而言就是“阴阳平衡”。这个平衡不仅是上述西医的身体机能平衡,更是身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一系列相关关系的平衡。所以在对人体失调的判断上,不仅包括类似西医的身体机能的诊断(脉象、颜色、舌苔等),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一个人自身的感受。在医院中经常会遇到患者自觉身体不适,但通过西医学的检查却没有发现身体器官层面的病变,这些正是机体的“感知”与“物质”没有同步的表现。
因此,机体变化最好是通过人的“感知”来完成,感知可以更灵敏和更直接地表现出人体的平衡与否。正是基于这点,中医的诊断方法是“生物性”的,即通过望、闻、问、切这类需要医者对患者进行感知感受的操作,通过感受患者在形神两个方面的变化,进而对其进行诊断,而非单纯的依靠生化指标。同样,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也是“生物性”的,运用自然界的元素来治疗人体的疾病,如运用天然的本草、矿石等药物,或针灸、推拿等方法,均是通过感知来判断其阴阳偏离属性(而非其物质属性),如中药的“四气五味”性质,针灸治疗的“气至”效果等。所以中医诊疗过程中自然地囊括了时间、空间、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对患者疾病的影响,并能给予相应的关注与治疗。
6 结论
综上所述,中医以阴阳、五行、神、气等抽象概念作为基础,将精神、形体、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起来,用符合逻辑的思维方法建立起一个可以演绎和推理,能够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生命模型,并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成为能有效地指导养生或治病的中医理论系统,通过采用“生物性”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从整体层次上把握人体的状态,实现了对生命体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调整,形成了中医学的最大特色。这些特色正是中医学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原因,认识和掌握中医学的这些特色,能够有助学习、理解、掌握和发挥中医学的优势,在未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TU Y.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qinghaosu) and gifts from Chinese medicine[J].Nat Med,2011,17(10):1217-1220.
[2]ZHAO CQ,ZHOU Y,PING J,et 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progres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J Integr Med,2014,12(5):401-408.
[3]CHEUNG TS,SONG TH,NG TB,et al.Therapeutic effects of herbal chemical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Alzheimer′s disease[J].Curr Med Chem,2015,22(19):2392-2403.
[4]JIA W,GAO W.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SARS?[J].Phytother Res,2003,17(7):840-841.
[5]LEUNG PC.The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SARS:a review of Chinese publications after the crisis[J].Am J Chin Med,2007,35(4):575-581.
[6]ZHANG MM,LIU XM,HE L.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SARS:a review of clinical evidenc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10(23):3500-3505.
[7]LUO Y,WANG CZ,HESSE-FONG J,et al.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acute and critical medical conditions[J].Am J Chin Med,2019,47(6):1223-1235.
[8]WEN CC,SHYUR LF,JAN JT,et 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al extracts of Cibotium barometz,Gentiana scabra,Dioscorea batatas,Cassia tora,and Taxillus chinensis inhibit SARS-CoV replication[J].J Tradit Complement Med,2011,1(1):41-50.
[9]王键.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5.
[10]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M].赵洪钧,武鹏,译.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9-226.
篇7
回顾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事实,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中西医结合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一认为,这一实质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利用西医方法来发展中医。运用西医理论、方法是手段,揭示中医理论体系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是目的。这一实质包括以下儿个要点。第一是要保持中医的特色。
一、阴阳五行理论,到运用四诊八纲的辨证施治方法
从医理治则、理法方药的统一,到遣方用药,对一系列按照君臣佐使原则组织起来的方剂的灵活运用,都有与西医理论体系显然不同的特点。如果完全取消了中医这些特点,也就谈不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也必然全部落空,那实际上是消灭中医。第二是要发展中医理论和实践。也就是说要发扬中医的优势,扬长避短。任何一门科学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时代背采和科学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整体条件。和时代同步是任何一门科学取得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医也不能例外。中医如果把自己孤立起来,完全脱离现代科学的整体系统,它就必然会姜缩,会逐渐丧失存在的根基。所以只有在发展中,在与时代同步前进中,才能保持它的特色。第三是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道路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概念和它的队伍组成就确定了它的道路和方法,即在中西医之间寻找结合点,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促进中医发展。所以中西医结合既不是以西医代替中医,也不是以中医代替西医,而是通过在中西医之间寻找结合部的办法来发展中医。我们如呆看一看这多年采取的具体描施,可以更明显的看出这一实质。我们培养了一支中西医结合的骨干力量,他们是由西医院校毕业,掌握比较儿实的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医师,又经过较长时期培训,系统地掌握了中医理论,然后以中西两法、主要以中医方法从事临床实践活动。他们头脑里贮存着中西医两套知识,构成一种特殊认识主体。这就是现在的一批中西医结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在教育制度上,采用了学校成批培养人才的方式,采用了从西方引进的一套堵养人才的规章制度、教学方法及成绩考核办法,建立了一批高等及中等中医院校。在教学内容上即设立传统的中医课,又开设了西医基础课及现代一些自然科学基础课,增加了个体知识建构中,中西医学知识在一个头脑内碰撞和融合的机会,尽管传统的师带徒及自学成才的路子仍然存在,但已不构成中医人才的主要来源。即使最后一种办法,他们由于生活在现代,也不能不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影响。在研究方法上,除继续深入挖掘中医的宝贵遗产,继续整理中国古代医药文献外,把西医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方法引入了中医研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了西医化验室及仪器检查,作为观察中医疗效的指标。西医一些研究方法如对照观察,统计学方法,双宣法等也引入了中医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研究,我们在中西医之间找到了不少结合点,成为中西医结合进一步发展的有希望的生长点。如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对中医的一系列鉴本概念的本质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如对气、阴阳失调及肾阳虚、’肾阴虚、脾阳盆、肝火旺等藏象的病理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单就气的本质就提出了物质说、功能说、力能说、物质功能说、活细胞说、核酸说、人体场说、信息说、带电粒子说等多种看法。综观这些研究,我们确实找到了两种医学之间的不少吻合点,说明中西医结合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但是,也应看到,它至今仍离中西医全面融合相距甚远,这个现象,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中西医结合的难点研究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过程,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两类方法可以很快融入中医体系,一类属于外部条件,如教育制度、教材编写方式、人才涪养程序、学术交流手段、医务活动进行方式等。中医正在培养自己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便是一个例证。另一类属于具体方法,如防治中的中西药并用,中药的剂型改革等。高层次的最一般的治疗原则,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治病必求于本之类,二者也是可以相通的。但当触及中西医的理论体系时,中西医结合的难点便立即暴峪了出来。他们的概念体系相互间是格格不入的,象挥铁樵所说的,“即如与微生物两说,太觉背道而驰了”。IgA、IgG等和正气一也是这样。追溯一下历史,中医曾经毫无困难的消化过外来的医学学说,引进了大量国外药物,只要翻一下孙思遍的著作或王蠢的《外台秘要卜,我们就会看到,他们毫无困难的把从印度引入的“四大”学说容纳在自己的体系之内。但在今天,如果用中医体系消化西医体系,或用西医体系消化中医体系都存在着严重的障碍。另一方面,它们也无法互相取代,既不能把中医这粒珍珠视同粪土,加以抛弃,把它看作完全与时代不相容的东西。也不能阻止西医在中国安家落户,扎根生长,化为中国医学不可缺少的骨肉。两种医学在中国土地上竟发争秀,但又有着根本不同的概念体系,谁也吃不掉谁公它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立于中国和世界的学术之林,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碰到的难点之所在。这个难点,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就叫做在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性。什么叫不可通约性?按照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说法,就是指在两个理论体系之间,“能将两个理论完全表达出来,并因而可用来在它们之间作出逐点比较的共同语言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在二者之间“没有共同的量度”,没有一组用来评定它们优劣的中性标准。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间题,我们举一个不怎么确切的例子。中国有一个谜语,谜面是“一大一小,一跑一跳,一个吸血,一个吃草”。谜底是骚字。这个谜语如果翻译成英文,让英国人猜,他们即使搜索枯肠,也莫知所云;即使告知谜底,他们仍难领略其中神味。他们必须了解了汉字这种构架,才会恍然大悟。这种具体思维相互之间的一定程度的不可翻译性,正是不可通约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过理论体系之间的不可通约性表现得更完整、更系统、更理论化。两种理论体系之间的转换是一种格式塔转换,人们可以在一个图上看出完全不同的形象来,人们从不同理论框架看世界所得的印象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中西医正是看待人体和疾病的两种不同的理论框架。中西医理论体系的不可通约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的不可通约性。中西医概念是在不同文化背景基础上,在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造成它们之间的差异。概念都是一种概括,都反映着一定的共性,但中西医概念产生的概括方式却有明显的差异。中医概括的主要方法是比类取象,是象数之学。它主要采取外推和意义联想的方式,仰观俯察,远取近取,一个概念可以象征多方面的事物,如火象阳,象气,象神、象升,象长夏,象南方,理一分殊,以一贯万,使中医概念富于流动性和灵活性。西医慨念多从实验结果概括而来,它和具体的实物具有密切联系,成为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进行逻辑运演的我体。中医讲数注重序数,它的层次是等级、地位,作为度量的数则比较模诩,西医更关心对客观现象进行数量分析,对计量重视,往往追求对客观数据的精确量度,如血压值,血钠含量,血糖耐量等。从使用概念的类型上说,中医重相对概念、关系棍念和整体概念,西医重绝对概念、实体溉念和结构分析概念。中医的阴阳,虚实,表里都是相对的关系概念。中医可以讲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水中有火,火中有水,西医也讲事物间的相互渗透和对立统一关系,如细胞间液中的离子可以透入细胞内,但它的渗透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结构变化实现的。它讲对立物的拮抗作用都体现为两种具体物质之间的作用,如血栓素A:和前列环素,一个促进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活性增强,一个则反是。中医也使用实体概念,但它仍是在功能意义上使用这些概念,如血热、血枯、血虚、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之类。在慨念之间的关系上,中医也和西医不同,西医概念反映的是通过具有结构的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物实现这种联系的,如以DNA为模板,将信息传递给。RNA,再由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西医概念所反映的这种具有特定结构实体之间的联系就构成概念之间联系的内容。中医则不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培土生金等都是机体功能过程的一种联系,根本不涉及具有结沟的实体之间的联系。由于上述原因,在中西医概念之间就无法找到一对应的关系,给揭示中医基本概念的实质,.、建立与这瞥溉念相适应的动物模型造成很大的困难。这也是‘.L期中酉汇通派医家唐宗海等人用对号入座的办法,在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寻求对应关系遭受失败的原因。
(二)观察的理论负载的不可通约性。观察中渗透着理论,人们在世界中看到什么,不仅取决于外界的刊激,也不仅取决于观察器官的结构和外界刺激在感官上留下的印迹,它还取决于观察者的理论框架,观察者用什么理论去指导观察。概念既是客观对象的反映,又是整理感官材料的工具,它同时起着反映、选择和规范的功能。用不同理论框架去观察同一现象,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东西。中西医心目中的人体和疾病现象是不同的,两个理论体系若是一种等价变换,那么在它们之间,尽管形式上很不相同,但可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在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之间就是这样。如采没有这种关系,就难以在它们之间形成这种对应,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力学的关系就是这样。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是一种等价变换,中医的一些核心概念如阴阳、五行、经络、八纲等构成了它的理论硬核,西医则以系统、器官、细胞、大分子在体内的活动作为自已的理论硬核。在致病因素方面,中医的六也难和西医的物理、化学、生物诸因子之间找到对应关系。如果中西医不运用各自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去观察世界,它们就无法辨别这个世界,用它去分辨,就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即使非常熟悉两种理论体系内容的人,也难以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桥梁来。中医所谓的五脏六腑,所谓的营卫气血,淮要想把它们与西医的解音概念宜接划等号,那就非碰壁不可。
(三)概念意义的不可通约性。沿着中西医各自理论体系去思考,对同一现象概括而成的概念却蕴藏着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中西医都讲虐疾,中医讲的是份实寒热,外邪、瘁气,虐原虫则排除于祝野之外,更用说用显微镜去寻找原虫,杜绝蚊子叮咬这一传染途经了。中西医都讲糖尿病,西医要查血糖,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胰岛素依赖性与非胰岛素依赖性的分型,却并不去考虑它与三消的关系,消证的阴阳虚实,由于火耗津液还是由于真水不足等。六经、脏腑、三焦、营卫气血等辨证方法对西医是没有意义的范畴,寻找特异性指标的诊断方法,寻找内部脏器器质性病变的确切部位也在传统中医中不占什么位置。即使中西医都讲治病求本,含义也完全不同。这种不可通约性是导致中西医结合难点产生的原因。
(四)判断真伪标准的不可通约性。中医讲辨证,讲辨别疑似;西医讲确诊,讲鉴别诊断,它们使用的标准却很不相同,中医重视关键症状,重视在易被人们忽视的细微之处悟出有决定意义的指征来,它有一套自己辨证的标准,如脉证合参,舍脉从证,舍证从脉,大实有赢状,大盛有虚候,它几乎全凭医师的直觉和洞察,中国古代医案中这种例子是极多的。西医则重在客观体征,寻找仪器检查指标,重视功能性病变与器质性病变的区别,重视疾病的具体部位,对肿瘤则重视区分其为良性或恶性。在治疗原则上,中医主扶正祛邪,无明确的靶器官,西医重病因探寻,有精确的针对性。在药物上,中医的四性五味,君臣佐使的方刘配伍原则对西医来说是无意义的,西医的广谱抗菌素,作用于各个小系统的药物,药物对受体的作用,中医也是不会顾及的。总之,不可通约性构成了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又是中西医结合不得不考虑的部分,如果完全抛开它,就等于抛掉了中医的特色。不可通约并不是说不可比较,只是说在它们之间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是根本办不到的。中西医可以比较它们的理论特色,也可以比较它们对某个疾病的疗效,它们是完全可以互相比较的,正是通过这种拼攀,我们才明确了在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通酌性。这就告诉我们,不必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上再去下功夫,中西医结合或实现中医现代化(这当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当依据这个特征去探寻自己的路子。
篇8
1中医理论整体性思想的儒学基础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深刻的哲学根源,在中医发展的进程中,儒家文化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中医理论的整体性思想就有着深厚的儒学基础。
1.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一种辩证的整体观思想,中医吸取了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黄帝内经》称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1]。在中医看来,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存在与作为主体的人存在着统一的本质属性、结构和规律。“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治法、辨证、治疗等整个理论体系中。《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人的脉象“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这表明人的脉象变化是气血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进行的适应性调节。中医从人与天的关系来考察机体发病的原因,认为气候、温度、地理因素的变化都是致病的因素,由此而总结出了因时因地动态变化的治疗原则。“天人合一”思想是辨证统一的整体思维模式,它指导着中医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把人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的治疗乃至于疾病的防治和养生,置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来认识,从而得出一个概括性或归纳性的判断和结论,这是一种富有完整性、变化性与相对性的思维,因此,中医是具有整体性思想的医学。
1.2阴阳五行互动平衡的理念
阴阳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黄帝内经》确立了阴阳学说,其思想的实质是一分为二的思维模式。阴阳代表着事物的两种对立的、特定的属性、运动趋势或状态。中医用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防治和诊断。中医学的五行不仅仅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及其属性,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五类事物内部的阴阳矛盾运动。具体而言,包括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胜、复,中医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用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阴阳五行学说,一方面解释了生命运动的动因和源泉,另一方面又说明了人体脏腑经络的结构关系及其调节方式。阴阳五行学说是唯物的、辨证的中医理论,中医认为,阴阳五行的平衡是人体功能正常发挥的条件,阴阳的失衡和五行的不协调就会表现为机体的病变,研究人体某一部位的病变不但要研究该部位的变化,也要从人体的总体结构出发来研究该部位的病变,在对立统一、相生相克理论的指导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医学思维模式的整体性和辩证统一性。
1.3“执中权时”的综合辨证思维
中医是辨证施治的医学,辨证施治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辨证和施治不是一个简单的先行后续的关系,而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辨证施治的难点是要把握一个“中”字,即儒家思想的“中庸”、“中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儒家思想又提出了“权”的概念,主张“执中权时”,即通过权衡和变通,在动态中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实现动态的平衡。例如阴与阳之间的平衡、人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平衡、人的精神与机体的平衡等等。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在中医看来,平衡是物质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佳状态,每一个病证都是与周围的事物相联系的,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治疗疾病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病变则药变。从而形成了辨证施治的治疗思想,构成了其与世界上其他医学的本质区别。综上,儒家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执中权时”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了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儒家学说的整体性观念也就成了中医理论整体性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
2整体性思想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体现
中医理论研究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医以辨证统一的整体观思想为指导,从人体自身的统一、肉体与精神的协调、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有机联系中来研究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2.1人体各部分之间是一个协同有序的整体
脏腑是作为人体整体的部分而存在的,同时脏腑生理功能的发挥又依赖于气、血、精、津、液等生命物质的相互转化和运行。因此,中医在研究人体的某一器官时,无法脱离人体而研究,如果脱离了人体,客观存在的器官就失去了医学意义。在研究病因时必须要通过辨证,而辨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整体到部分,由部分看整体的全面、统一中抓主要矛盾的过程。因此,中医在研究问题时,把人体各部分看作协调有序的整体,这一点正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性思想。
2.2人的机体与精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的机体是由五脏、六腑、气血、官窍、四肢、百骸构成的,人的精神主要指的是人的思维活动和情志活动。中医认为,人的形和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形是神的基础,即“心本于形而生”;神指导着形的活动,即“神为形之主”。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志,五脏皆藏神,五脏之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的活动又是五脏功能的外在表现。中医理论中关于致病原因的“三因学说”中的内因指的就是“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功能。七情致病是直接作用于内脏的,因此,有“内伤七情”之说。在中医看来人的生理的病变与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见的情志异常有:易怒烦躁、恐慌不安、苦笑不定、呆滞木讷等。在临床诊断中强调对人的情志诊断的重要性,通过细致地观察,询问患者的情况,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做到形神兼治。
2.3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人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这一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的变化有时会成为影响人体变化甚至病变的重要因素。首先,人体的疾病与季节气候和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季节和气候会引起生理功能的变化。例如,一些慢性病,比如哮喘、风湿等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加剧或减轻;第二,人体的生理变化与月亮盈亏直接相关。医学研究证明,女性的经期变化,生殖器官的状态都是以一个月为周期的。第三,人体气血随着昼夜昏晨而发生节律性变化。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于昼夜晨昏的更替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人体的阳气而言,基本上呈现出早晨活跃、午间旺盛、晚间减少的态势。第四,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的生理功能。人的生存要依赖一定的地理环境,这些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对人体产生着影响,人的身体对外界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适应性,一旦变换了居住地点,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个体功能不能及时相应地变化,就会产生不适应性,甚至发生病变。此外,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情感和身心健康,进而导致机体病变。比如,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抑郁症患者增加,由于学业负担过重造成学生的考试焦虑等,这些心理问题的长期积累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外界环境是协调统一的整体。中医在研究问题时,由部分及整体,从整体看部分,注重精神与肉体、个体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这是中医整体性思想在研究方法上的体现。
3整体性思想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体现
中医理论的整体性思想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中,同时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原则。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不是就病论病而是用整体统一的辩证思维来研究和处理问题。
3.1辨证论治的原则
辨证论治为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出证候,并以证为据,论证、确立其治疗原则和方法,付诸实施的过程,是中医的临床思维的过程[2]。在临床中必须掌握病和证的关系,同样的病由于其他条件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病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表现出同样的证候。因此,只有准确地把握了“证”,才可能正确地认识“病”,从而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辨证和论治,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观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实践原则,在“辨证”和“论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病变部位和机体其他部位的关系,又要从精神与肉体、人体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综合判断。因此,这一原则是辩证统一思想指导下的中医特有的实践原则,是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特点。
3.2整体部分有机联系的原则
中医认为,虽然人体各部分都有自身独特的功能,但这一功能的发挥是机体各部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相对而言,该部分在发挥这一功能上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比如,中医的心主血脉理论认为,心生血,心之所以可以生血是心与胃、小肠、脾、肺等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中医诊断疾病时,一方面注重对病变的研究。另一方面更加强调病变与机体其他部分的关系,从生、克、制、化理论出发来研究疾病的规律。因此。在中医临床中,注重整体和部分的有机联系,从整体的角度研究部分与从部分的角度研究整体相结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原则。
篇9
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共同孕育的一枝奇葩,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防病治病之有效措施,故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疾病模式的改变以及受到“回归大自然”思想的影响,药膳这种药食结合、养疗一体的传统医疗保健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大大促进了中国药膳学的发展。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药膳研究培训机构、药膳餐厅纷纷建立,部分医院、康复中心相继成立了药膳食疗科,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增多。但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药膳学的研究更多的是低水平的重复,其应用价值也远未得到应有的体现。本文就药膳事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予以探讨。
1 加强基础研究,深化药膳理论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基础研究,药膳也不例外。药膳是以食物和中药材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兼具药物防病治病和食品营养保健双重作用的食品,其配伍、组方和运用均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和防治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其加工制作过程则需要以烹饪理论为依据。所以,如果脱离了中医理论和烹饪理论的指导,药膳的发展就失去了源头活水。
目前,有关药膳食疗的专著较多,但大多偏重于介绍药膳食品的加工制作技艺而疏于药膳配伍组方理论的探讨,即便是有所论述也缺乏系统性、完整性,难以适应药膳教育和普及工作的需要,更无法满足药膳学科全面发展的需求。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专门从事药膳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很少。在中医界,药膳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种应用技艺,中医理论或临床学者一般只是在相关研究过程中因为对药膳感兴趣而间或有所涉猎,专门投入精力研究药膳理论的并不多见。由于投入不足、人员分散等诸多原因,使中医药膳学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理论不能得以深入发展,药膳学至今未能形成独立发展的态势。
为了强化基础研究,促进药膳理论的发展,首要的问题是培养药膳研究的专门人才,促进学科的独立发展。
2 提倡学科分化,培养专门人才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孕育了为世人叹为观止的饮食文化,也形成了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传统医学。药食同源,药膳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烹饪技艺相结合形成的专门学科,是中医学和烹饪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机结合、共同孕育的产物。药膳学综合了这两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理论基础源于中医理论体系,其加工制作方法源于烹饪技艺,两者缺一不可。
药膳学的渊源和特点决定了药膳学科的从业人员必须既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造诣,又具备烹饪学、饮食营养学的专门知识。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膳学作为选修课,其教学目的仅仅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主要讲授药膳理论,对药膳操作技能少有涉及。烹饪专业的学生一般只是学习某些药膳的制作技艺,对药膳配方理论几乎全然不知。所以,培养兼具相关学科知识的专门人才是促进药膳学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药膳学必须脱离中医学或烹饪学单一学科的束缚,应该创造条件促进学科的分化和独立发展。
3 整理存世文献,挖掘有效配方
药膳具有药食结合、养疗一体、风味独特、疗效确切等特点。应用药膳的终极目的是充分利用药物和食物的性能、功效,来调整身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以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提高药膳疗效是促进药膳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食疗学是中医学的分支学科。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难以计数的药膳食疗配方,这是药膳学发展的不竭源泉。现在大量的药膳学书籍主要是整理、转载和引用历代医家的药膳方剂,其中不乏盲目传抄者。为了提高药膳的疗效,体现其实用价值,当务之急是系统整理古代药膳文献。首先要分类汇集药膳方剂,从专业的角度筛选有代表性的养生治疗方剂;之后要利用现代研究方法将筛选的处方进行观察,从中挖掘出疗效确定、适合推广的有效配方。否则,药膳只能沦为豪华宴席上的点缀或成为民众的心理安慰,并最终失去生命活力。
4 注重普及教育,提高民众认识
药膳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防治有了更高的要求,普遍追求安全有效的无伤害性保健治疗措施,从而使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药膳食疗在养生保健及各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由于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人们对中医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少,对中医理论的认知越来越困难。所以,人们虽然有利用药膳防治疾病、实现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但在运用药膳的过程中却存在不可避免的盲目性,误补、蛮补造成的悲剧也不鲜见。目前药膳普及工作尚属空白,专业人才极其缺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现实的情况是:人们对药膳要么缺乏了解,要么虽然有所了解却不能正确合理地加以运用。
所以,民众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药膳常识,更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药膳师对其饮食生活予以督导,通过一日三餐改善体质。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注重普及教育,提高民众的认识。应该用科普书籍、音像制品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传授药膳制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具体使用方法。要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普及性。民众广泛参与药膳实践活动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动力。
5 规范药膳市场,进行资质认证
经济的发展将药膳推向市场,但现在的药膳市场并不规范。由于利益的驱使,药膳受到很多餐饮业的追捧,很多餐饮从业人员在不具备起码的中医常识的情况下从事药膳制作工作,只能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地制作几个所谓的药膳菜品。
在配伍完善的药膳食疗方中,要求其中的各种原料在寒热性质上要一致,五味取舍要合理,归经选药要准确,功效主治要协同,使成品的整体作用远优于每一种原料作用的总和,以取其最佳疗效。若搭配不当,轻则药力尽消,甚则伤害机体。所以,规范配伍、合理应用是药膳实践的基本要求,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药膳的优势,反而使人们对药膳的作用产生怀疑、甚至形成抵触情绪。
药膳市场的混乱是阻碍药膳发展的原因之一。所以,应该对药膳餐厅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资质认证才能上岗,这是药膳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6 开展市场研究,开发药膳产品
药膳食品不独为国内民众所习用,而且逐渐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由于食疗药膳食品不但能防病治病,有利于人体健康,并能丰富人民生活,使饮食品种增加新的内容,所以广大民众对其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均有很大的提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药膳食品的制作加工应该突破传统的方法,与时俱进,才能步入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行列。传统的药膳食品可以通过创新剂型、改进加工方法、合理引进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组织大规模生产等方式适应社会需求。
篇10
1.中医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改进方向
中医系统思维方法是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渐形成的。中医药院校要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就应在中医教学改革中重视中医系统思维方法的培养,使中医院校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过程中都养成用中医系统思维方法去分析、处理疾病的习惯。
目前中医院校成人继续教育课程设制缺乏中医特色,是全日制人才培训计划的压缩版,缺乏继续教育的特色,不符合中医药教育的培养规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是很合理,较难担当起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根据我们的调研及研究,认为中医成人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现在成人继续教育中非医学课程所占学时数过多。我们对一些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中医学成人本科生培养计划进行统计分析,平均中医类课时仅占32.86%,西医课时则占37.12%,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占30.02%。很多成人教学计划中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不够重视,多数列为选修课。此外,现在的中医院校将中医、中药、针灸等设为相对独立的专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中医成人学员对针灸、按摩等非药物疗法不精通,不会辨识中草药、饮片,不能在临床上灵活辨证遣方用药。不能从不同层面全方位考察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在养生防病中不能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环境,在治疗中不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在成人中医教育中,课程设置要按照中医学的特点进行课程编排,对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的联系要给予足够重视,要注重对学生的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果,缩短教学时间,有效地弥补课时不足的缺陷。不能人为地将理论与临床分割,要加大中医基本理论课的学时,重视经典课程的教学,并将中医基本理论与中医临床课程打通,从理论教学开始边学习边临床,加大中医学教学课时,适当减少非医学课程学时。我们在调研中很多学员提出取消成人中医教育英语课的教学,减少计算机等非医学课学时。因为中医成人教育学员大多数来自于基层,工作中很少能用到英语,计算机基层最多是文档的处理及系统的应用操作,编程等较复杂的问题在基层根本接触不到,学而不用很快就会遗忘,用去了成人本来就不多的宝贵时间,并且没有多大提高,还影响了医学课程的学习。
2.加强四大经典课程学习。
保证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要建立中医临床思维模式需要从传统文化与经典理论中汲取精华。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对学生形成整体观念,打好中医学学习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后三者作为学习完中医理论经典后的提高课程,是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其理论主要来自临床治疗效应的反证,建立了外感、内伤杂病和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同时对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放前,中医教学大多是师带徒的形式,学生可跟一师或多师,从学习初期就一边诵读经典,一边跟着师傅出诊,能直接的观察到运用经典理论辨证施治的全过程,对经典的理解会更深,长时间临床,自己就能举一反三,随心应手,终身难忘。现在中医院校成人教育中不重视中医经典课程诵读学习。学生也普遍认为教科书理论与实际临床脱节较为严重,经典考核不注重临床应用,教材也有一定的缺陷,教学倾向于应试教育等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把经典课做为临床课为学生进行教学,加大学生对经典的背诵数量,并做为考核的重点内容,会在中医教学上对学生临床技术提高产生较大影响。纵观历代中医名家,他们不仅有悬壶济世的高超医技,而且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因此,中医教学改革中应重视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历史等中国传统文化,为阅读、理解中医古籍和经典打好基础。
3.加强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