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经营的效率范文
时间:2023-06-28 17:4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资产经营的效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张先治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心主任
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今天,研究企业价值创造的途径是关键。实际上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都与价值创造相关:生产经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价值;商品经营通过市场营销创造价值;资产经营通过资产配置与使用创造价值;资本经营通过资本运营创造价值。我国企业经营方式从总体上经历了由产品经营向商品经营的转变,再由商品经营向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转变。然而,在企业经营方式转变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将企业的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协调一致或融为一体,从而严重影响企业价值创造。企业经营方式之间的不协调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偏重商品经营,在产品成本、价格上做文章;另一种是偏重资本经营,在企业资本扩张,并购重组企业上做文章。这两种倾向从某种程度上都忽视了企业资产经营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与作用。
资产的价值决定着企业的价值,商品经营的价值创造只有体现资产价值增长才是真正的价值创造,试想,如果一个企业一方面产品成本降低、价格增长,另一方面资产闲置、浪费严重,其结果必然影响企业价值创造。同样,资本经营只有通过资产经营的价值创造才能真正实现资本的增值。因此,提升企业资产经营理念,重视资产经营是当前企业经营和价值创造的关键。企业通过资产经营进行价值创造主要可运用资产存量经营、资产增量经营和资产配置经营几种方式。
资产存量经营是企业资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存量是指企业现存的全部资产资源,包括各项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资产存量经营就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与效益,使现有资产创造更大企业价值。在企业存量资产中,有使用中的资产,也有未使用或闲置资产;在使用资产中,有使用效率高的资产,也有使用效率低的资产;在资产使用效率一定情况下,由于资产投向不同,有资本增值率高的资产,也有资本增值率低的资产。因此,进行资产存量经营,从广义上说包括:第一,盘活资产存量,使闲置资产充分发挥作用;第二,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使效率低的资产提高利用率;第三,重组或重新配置存量资产,使低增值率资产向高增值率转移。
篇2
一、资本经营的概念
目前在关资本经营的讨论中存在多种观点,不论在提法上还是在界定相关内容上都有所差异。有的称谓“资本运营”,强调“存量资产”的流动与重组;有的称谓“资产经营”强调“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的优化配置;有的称谓“资本营运”,强调“可支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谋划与配置。我们主张采用“资本经营”这一术语。首先从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的关系看,根据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资产=资本”,如果从产权关系的角度看,这一平衡式还可描绘成“企业法人财产=债务资本+股权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资产与资本也是分离的,即资产以物权的形式由企业的经营者掌握,而资本则以股权或债权的形式由出资人或债权人拥有。从狭义的角度讲,资产经营的对象是企业法人财产,强调的是资产物权的交换或转让,即通过改变资产的实物组合形态或存在方式,通过吸收、集聚资产的方式实现资产经营规模的扩张和增值;资本经营的对象是资本,强调的是股权、债权的交换或转让,即通过资本的流动、重组、转让(兼并与收购)等方式实现资本的扩张和增值。从广义的角度讲,资产是资本的载体,资产是实物形态,资本是价值形态。资产与资本是从两个不同方面说明同一事物。事实上,在资产经营中就可能包含股权的形成或转让,而在资本经营中也可能会涉及到资产的重组、置换或转让等。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两者没有本质区别。但两者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资产经营强调的是资产经营的物质流,资本经营强调的是资本经营的价值流,不但包括实物资产的价值变化,而且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的优化配置。由于资产实物形态的流动和重组必须借助于价值形式进行,即资产只有资本化、证券化才能进行交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本经营”比“资产经营”的概念更宽泛些。至于“资本经营”、“资本运营”、“资本营运”,我们认为这些提法并无内涵上的区别,只是人们习惯上不同而已。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资本经营是以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以价值形态经营为特征,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组和资本结构的优化配置,对企业全部资产或资本进行综合运营的一种经营活动。
二、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
资本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时所要采取的一种战略措施,它以生产经营为基础和起点,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最终又回到生产经营,为生产经营服务。但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在经营对象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经营对象不同。生产经营的对象是各种产品或劳务,经营的核心问题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及变化趋势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资本经营的对象是价值化、证券化了的物化资本,或者说是资本化了的企业资源,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确保资本保值增值。前者经营的是实物形态,后者经营的是价值形态。
(二)市场条件不同。生产经营面临的市场主要是商品市场,经营者关心的主要是原料和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资本经营面临的不仅是商品市场,更主要的是资本市场,经营者更关心各种证券的价格、金融市场的动态、资金的流向等。
(三)发展战略不同。生产经营是一种内部管理型战略或称产品扩张型战略,即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调整内部资源,包括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管理能力等维持并发展企业竞争优势。资本经营是一种外部交易型战略或称资本扩张型战略,即通过吸纳外部资源,包括兼并、收购、联合等活动迅速扩张企业可控制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方式下,企业不仅可视为某一生产部门,也可以看作是价值增值的载体,通过企业的“买卖”实现资本扩张和价值增值。
(四)资本循环不同。生产经营中的资本循环一般依次经过供、产、销三个阶段,顺序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资本经营中的资本循环,从广义的角度说,不但包括了生产经营的三个阶段,而且还包括资本的筹措和投放,其资本形态包括虚拟资本(产权凭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等;从狭义的角度说,资本经营可越过产品这一中介,以资本的直接运作方式(购并、融资、资产重组)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其资本形态表现为虚拟资本和货币资本两种形态。
(五)收益来源不同。生产经营的收益主要来自向市场提品和劳务所取得的利润,并以此实现原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资本经营的收益主要来自于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后生产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经营收益的增量,或生产效率提高后资本价值的增加,在某种情况下也直接表现为购售活动的资本利得收益。
三、资本经营的基本方式
资本经营的方式在不同的论著中有不同的表述,从资本价值总额变动观察,资本经营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做加法,即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发展规模经济,取得规模效益;二是做减法,即淘汰一批长线产品和亏损企业,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为经济发展减亏解困;三是做乘法,即走联合、并购、控股、参股之路,在启动存量资产,缩短建设周期,促进存量资产优化组合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取得规模效益。
从具体运作实践分析,企业资本经营的方式主要有五种:
(一)股权转让式。股权转让式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资本经营方式。它又可细分为协议转让与无偿划拨两种方式。股权转让的对象一般是国家股和法人股,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且国有股、法人股在企业中占绝对比重,通过国有股权的转让与集中,成为上市公司重组过程中最迅速、最经济的一种方式。上市公司股权无偿划拨是指上市公司的所有者(一般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将上市公司产权(通常指国家股)无偿划拨给有关公司的重组行为。
(二)并购、联合式。并购与联合是企业资本经营中最为活跃的运作方式。并购方式一般有购买式,即并购方出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以获得其产权,并购后,被并购公司的法人主体地位随之消失;承债式,即并购方以承担目标公司债务为条件接受其资产并取得产权,这种形式在我国现实中应用最为广泛;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目标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或股权达到控股以实现并购的目的;吸收股份式,即并购企业通过吸收目标公司的资产或股权入股,使目标公司原所有者或股东成为并购企业的新股东的一种并购手段;杠杆式,即指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为抵押,通过举债融资对目
标公司进行并购的一种方式。据统计,1997年全球企业购并总额达12023亿美元。世界范围内并购浪潮最显著的特点是强强联合,继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出资126亿美元收购麦考移动通信公司后,波音公司购进拥有世界民用客机15%市场占有率的麦道公司,并引发了欧洲航空公司的联合。在我国,继1997年8月广东TCL电子集团实现了与年销售额10亿元的河南新乡美乐电子集团的联合后:9月北京西单市场集团与北京友谊商业集团结束单体经营合二为一,组建了北京最大的商业企业集团,总投资15亿元;11月由江苏南京地区四家特大企业金陵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仪征化纤集团公司、南化集团公司及江苏省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中国东联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三)资产剥离式。资产剥离是指将非经营性闲置资产、无利可图资产以及已经达到预定目的的资产从公司资产中分离出来。从表面上看是公司规模的收缩,但其实质是收缩后更大幅度更高效率的扩张。资产剥离使公司选择适合自己经营的资产,剔除自己不善于管理的资产,可大大提高公司资产运作效率。资产剥离的方式一般包括减资、置换、出售等。国外一项研究表明,与同业兼并相比,无关联行业兼并的成功率很低,这种兼并后的低效率往往使公司在兼并后重新剥离资产,出售分支机构和其他经营单位。如赛格集团在资本经营中,采取激活有效资产与流动无效资产并重的策略,在盘活有效资产的同时,采取种种方式,让无效资产也流动起来。在1993年至1996年4年间,对那些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资产回报率低,且不符合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的26家企业,果断地进行清理和解散。对一些承担无限责任、经济效益低下的6家租赁企业宣布终止经营,对部分严重亏损的12家国内外销售网点予以撤消。对一些参股比例小、经营无前途的企业和虽然处于盈利状态,但从整体上看对集团发展帮助不大的企业进行股权转让,到1997年初,已转让股权10家,还有17家在洽谈之中。对一些因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宣告破产。在4年间,赛格集团成功地调整了50多家企业,收回资金2亿多元,使资本在运动中得到了增值。4年间,集团不仅消化了历史上2亿元的潜在亏损,而且实现税后利润11.85亿元,其中1996年实现税后利润3.5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3.5倍。
(四)租赁、托管经营式。租赁和托管这种方式能够在不改变或暂时不改变原有产权归属的前提下,直接开展企业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从而有效地回避了企业破产、购并过程中某些问题和操作难点,是现有条件下大规模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如江苏大地集团租赁了停产半年多的黑龙江安达植物油厂、租赁了亏损的徐州利康尔食品厂,既解决了自己的生产线短缺问题,又盘活了闲置的资产。又如,1996年,南京金箔集团公司托管经营南京起重电机厂;鞍山一工采用期权方式托管辽工集团的三家合资企业等。由于租赁与托管并没有引起产权变更或资本易位,因此它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本经营。但与破产兼并相比,租赁和托管可以避免破产、兼并等某些敏感性问题,引起社会震动小,操作成本低,且能起到稳定社会、减轻政府负担的社会效应。因此有人把租赁与托管经营称为“承包的有效延伸,兼并的温和过渡”。
(五)品牌经营式。品牌经营主要是利用名牌效应进行低成本扩张。名牌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力、文化内蓄力、信誉辐射力、资产扩张力和超常获利力。如无锡小天鹅集团利用“小天鹅”商标与武汉荷花洗衣机厂联姻,既实现了小天鹅的品牌价值,又盘活了荷花洗衣机厂闲置的生产线。双方战略合作3年之后,到1997年底,荷花洗衣机厂向小天鹅集团赠送3410万元固定资产的51%的产权,从此正式成为小天鹅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这是小天鹅集团由品牌经营迈入资本联合的新举措,也是国内企业重组方面的一个新动向。
在实务操作中,不同形式的资本经营方式可单独运作,也可结合在一起共同使用。
四、资本经营的现实误区
资本经营作为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手段,曾被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成功地应用,并创造了企业超常发展的经营业绩。但是,由于资本经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时间较短,加之资本经营所需要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尚不完全,以至于在资本经营的理念和操作中存在着不少误区,从而使一些实施资本经营的企业未达到预期目的。
误区一,认为资本经营高于生产经营。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士认为资本经营是一种高级的经营形式,企业要从生产经营转向资本经营;而一些企业抓住资本经营题材,在行业内外、地区内外大举扩张,忽视了自己的主营业务。这种观念上的错误极有可能把资本经营引入歧途。
从理论上说,资本经营属于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业务,与生产企业有关的主要是并购、融资、股权重组、资产重组等项业务。这些业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暂时脱离生产经营而单独运作并获得一定的资本收益,但本质上资本经营最终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生产经营。这是因为,第一,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的手段,只是经营方式不同,前者侧重于产品扩张,属于内部管理型,后者侧重于资本扩张,属于外部交易型,两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并无高低之分。第二,生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起点和归属,也是资本经营存在和效能发挥的基础。从经济学意义上说,能够创造市场需求的物质产品的生产经营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资本增值的源泉。作为建立在生产经营基础上的一种经营手段,资本经营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条件,诸如要有名牌产品、要有过硬的核心技术、要有相应的管理优势、要有完善的销售网络等。也就是说,只是具备良好的生产经营基础的企业才能有效地实施资本经营,很难设想一个生产经营境况较差的企业能够成功地进行兼并或收购活动。
误区二,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有些人认为兼并、收购某些与自己主业无关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会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实现稳定的经营利润。但实际上,如果企业实行无关联多元化经营战略,不太熟悉所进入的行业,反而会加大风险。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言,一个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越多。无关联多元化使企业所有者与高层经理进入全新的领域,对并购对象所在行业不甚了解,往往难以作出明智的决策。同时,这些并购还使企业分支机构迅速增多,链条拉长,使总部很难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迅速作出反应和决策,单纯追求投资领域多元化经营是资本经营的最大误区,它使主性业不精,副业不旺。无关联多元化扩张的结果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跳跃性发展和机遇,反而使本充满活力的企业走向衰退或破产。有的企业本无良好的基础和业绩支撑,由于收购项目与企业原先所具有的核心产品、技术缺乏内在的联系,又未能在新产品中培育出新的核心产品,最终把自己原有的竞争优势也丧失了。
误区三,过分强调低成本扩张。在目前的资本经营中,有一些比较流行的方式,诸如无偿划拨式、自愿联合式、无形资产控股式、企业托管式、承债并购式、租赁式、产权置换式、联合参股式、股票发行上市式、定金收购式等。所有这些方式,
相对于全额并购方式来说,直接动用的现金较少,甚至“一分不动”就可以实现并购目的。这种看似低成本的扩张方式很为一些企业界人士所看好。事实上,许多并购案例,看起来直接投入很少,其实背上了巨额债务和无底的开支负担。这些成本或费用主要包括:
第一,并购前期费用,主要包括:(1)交易成本,即并购过程中所发生的搜寻、策划、谈判、文本拟定、资产评估、法律鉴定、公证等中介费用;发行股票时支付的申请费、承销费等。(2)改组改制成本,在并购或资产置换或托管方式下,并购方还要派遣人员进驻,要安置原有领导班子和富余人员,要剥离非经营性资产,要淘汰无效设备,要进行人员培训,要建立新的董事会和经理班子,这些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3)更名成本,并购成功后,还要发生重新注册费、工商管理费、土地转让费、公告费等。
第二,并购后费用。为使并购企业立即运行起来,还需要支付:(1)启动资金或开办费;(2)为新企业打开市场,必须支付的市场调研费、广告费、网点设置费等;(3)管理费,既包括与新企业有关的生产、技术、人员的费用,也包括因公司总部管理链条拉长而加大的管理费用;(4)财务费用,既包括承债式并购或租赁式经营所需支付的原有的债务本息或租金,还包括为新企业发生债券、取得银行借款所需支付的债务本息。
第三,机会成本。一项并购活动所发生的机会成本不仅包括并购活动中的实际费用,还包括因这些费用支出所放弃其他投资而减少的收益,即“机会成本=并购实际费用+投资于其他项目的收益”。
1997年6月,湖北康赛集团有限公司为填补真丝类产品生产空白,实现低成本扩张,决定兼并浙江亚马丝调集团有限公司。双方签订初步兼并协议后,康赛就借给亚马200万元资金,让其先行启动生产。随后花费了近百万元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对亚马公司进行资产评估和审计。随着审计和评估前期工作的开展,亚马内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使康赛面对无数的“黑匣子”而无法解决,兼并终于陷入僵局。康赛兼并亚马计划搁浅,其原因之一就是康赛在没有弄清亚马公司真实情况下就匆忙与之签订兼并协议,结果不但没有吃到“馅饼”,反面濒临“陷阱”。
误区四,把资本经营等同于股票上市和企业改制的妙方。资本经营作为企业的一种外部交易战略,不仅在微观上具有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效应的作用,而且在宏观上具有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盘活存量资产的效能。正是资本经营这一特殊作用,引起了我国经济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以至于以此相关的话题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和热点。但在资本经营的实务操作中,许多企业把它等同于股票上市或股票炒作。于是一些经营状况不佳、本身不够上市条件的企业,却通过母体裂变,将企业中效益好的部分组成股份公司,企图上市“圈钱”。另外一些小型企业为达到上市目的,通过各种方法寻求与其他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一旦取得上市资格,企业内部又各自为政,经营分散,既谈不上主业,也未形成规模,使企业成为一个个“独联体”。甚至一些经营亏损的企业,为实现扭亏,不是在主营业务上努力,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盘活土地存量资产,通过土地评估和置换取得级差收益,仅在账面上作文章。
资本经营与股票上市有一定的联系,如股票交易可为企业兼并、收购和重组提供一些便利。但股票交易并不是资本经营的唯一的形式,事实上大多数企业是非上市公司,股票不上市,则很难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资本经营活动。资本经营也不等于股票交易,很多企业有意无意将其当成一回事,放弃主业于不顾,从事股票、证券的炒买炒卖,不但有悖于资本经营的初衷与本质,而且可能使企业陷入更糟的境地。
事实上,资本经营作为企业外部扩张的有效机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的净资产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资本经营中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或产权流动实质上就是资本关系的重新界定,企业的并购、分拆都依赖于一定资本规模这一基础,没有一定规模的主营业务,没有一定规模的净资产,企业的融资和投资策略都会受到限制。因此,资本经营不是也不应该是任一企业随时都可进行的,不是也不可能是所有企业都能引用的灵丹妙药。
误区五,把资本经营异化为政府行政推动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经营主体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而不是政府。但由于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及企业产权改革不到位,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对企业资本经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介入是必要的,它对于解决国有企业资产配置中的“凝固性”和“偏置性”,促使资源流向资产运营效率高的行业或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不是从效率效益原则出发,而是从政绩出发,把资本经营搞成“群众运动”。1998年初,少数地方在国有小企业改制中,出现了一股出售小企业成风的倾向,某些地区甚至召开动员大会,定进度,压指标,实行“一卖了之”的政策。有的地区借助政府力量,组建了一批并未形成规模效益和集团优势的“企业集团”,甚至把一些效益很差陷入困境的企业依靠行政力量硬性搭配效益好的企业,大搞“拉郎配”,结果坏的企业没变好,好的企业被拖垮。政府对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如减免债务等,转移不良资产),不仅不利于市场主体的培育,而且也使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失灵。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说,在企业资本经营过程中,任何资产的转让、交换、分离、合并都意味着企业产权和产权关系的改变。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企业产权主要包括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出资者一旦把资产变为资本金注入企业,就以价值形态存在于企业,从而与出资者的其他财产相分离,变成了企业法人财产;出资者不能再直接支配这一价值形态的财产,并且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从企业中抽回;出资者依法享有财产收益权和产权转让收益权,依法约束和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出资者不能随意直接干预企业法人财产权,只能运用其所有权的让渡去影响企业的行为和资产的重组。企业法人财产权一般由董事会代为行使,并得以自主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企业资本经营的主体应是具有法人财产权的企业,政府的责任只是为企业实施资本经营提供外部条件,制定经济规则和保持社会秩序稳定。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资本经营必须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目标,必须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督下进行,但有效监督决不是包办代替。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出资者应该多元化,不能只有一个国家股东,且国家股东不宜占绝对控股地位,否则企业永远不能改变政府的附属地位,也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资本经营自。
误区六,把资本经营作为逃债废债的渠道与途径。在当前的现实中,许多企业热衷于资本经营的内在动机是为了逃避债务。自1995年以来,按照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部署,我国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本结构、组建企业集团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及“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等工作,对企业实施资本经营,包括资产重组、业务重组、债权债务重组等。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借重组之机,采取各种形式逃避银行债务,如搞假破产、合资嫁接、母体裂变、国有民营、化整为零、金蝉脱壳等方式逃避和架
空对银行的债务。同时,政府的一些政策,又助长了这种逃债废债行为,如实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和相应冲销呆账坏账准备金政策,的确助长了“假破产、真废债”行为。如现行政策允许银行将呆账坏账准备金支付那些经营困难的企业,给予它们免息减息的好处,这无疑为企业的逃债废债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和契机。
西方人说,马克思把“资本”留在了西方,把“论”留在了东方。而今,东方不仅在谈论“资本”,而且在实实在在地经营“资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权制度的变革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以资本导向为中心的资本经营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式,而在资本经营的背后,又隐含着资本权力和利益的较量和重新分配。风险与机遇并存,只有真正把握资本经营的内涵和运作方式,才能有效实施资本经营,获得企业资本价值最大化。
参考资料:
1.葛兆强:《资本经营的现实误区及其矫正对策》,《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第16期。
2.邵勋:《试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运营》,(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第16期。
3.徐元旦:《试论资本运营中的若干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8年第8期。
4.刘红灿、江时强:《康赛兼并亚马未果另有隐情》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8年第8期。
5.兰发钦:《论企业资本经营的若干问题》,《审计与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
篇3
一、如何认识资本经营
对资本经营的认识,既要搞清楚概念的内涵,又要搞清楚概念的外延。
首先,弄清什么是资本经营。从本质上讲,资本经营就是通过资本交易或使用获得利润,求得资本的增值或获得更大的收益。
其次,弄清资本经营的内容。概括地讲有三个方面:一是资本的直接运作,它是指在生产力要素资本化的基础上,在产权层次上间接配置生产力各要素;二是以资本运作为先导的资产重组和集中;三是将资本经营原则和方法运用于生产经营。
第三,弄清企业资本经营的特征。①资本经营的对象不是产品、设备、专利等物化资本,而是证券化了的物化资本,如股票;或是可以按证券化资本操作的物化资本,如股权及可转化为股权、股票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航天企业尤其要重视将无形资产当作资本来经营,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本的经营。人力资本中又以人才的创新意识最为珍贵。②资本经营的核心是如何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运行效率,以确保资本不断增值。③资本经营的主要活动是投资,通常通过产权交易进行,也经常进行直接投资。④资本经营的收益主要来自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后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经营收益增量,或是生产率提高后其资本价值的增量。资本经营收益是产业利润的一部分,表现为较高投资回报与较低投资回报之间的差额。这在高技术企业特别是航天企业中尤为突出,投资高技术产业比投资传统产业的回报往往要高几十倍甚至更高,如太空船、航天飞机等。⑤资本经营的过程涉及企业内的所有方面,又涉及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
通过分析看出企业资本经营是一件具有深刻的内涵,又涉及多方面的经营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经营工作。因此,我们应全面的认识,这是搞好航天企业资本经营的前提。
转贴于
二、航天企业的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
航天企业的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间的关系,既有一般企业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
1.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是分层进行的。生产经营是指航天技术产品的生产经营,它主要关注产品市场、产品生命周期,注重技术创新,体现产品的个性;资本经营主要关注风险投资、企业整体价值、企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注重制度创新,体现企业的共性。资本经营是在生产经营基础之上的一种高层次的经营。
2.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互相联系并共同存在于企业之中。企业是一个运用资本进行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是资本生产、获取收益的载体,它对生产经营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本质上是对资本的组织和管理。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资本经营的实现形式。航天企业也毫不例外。
3.生产经营要按资本经营原则组织和管理,航天企业尤其要树立资本经营观念。所谓资本经营观念是按资本经营原则进行生产经营,将资本经营原则揉进企业经营机制之中。航天产品所依存的高技术是一种变动速率极快的技术,作为企业一定要以资本为目的,以技术、产品为手段,不能为某一产品的生产而生产,为某一产品的经营而经营。
航天企业既要进行传统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抓好生产、成本、定价、市场、营销等工作,还必须进行资本经营管理,抓有关营运评价、筹资及投资决策、总体发展战略等。且资本经营工作中有一组至关重要的操作及考核指标,其核心是资本利税率(税后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和资本回报率(实分股息与股本的比率),前者反映资本增值情况,后者反映向股东还利情况,二者是影响企业资本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这两个指标因素如低于事先确定的水平,或低于市场同行平均水平,企业的营运情况被认为不可接受。其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所有者会撤消或转移投资;二是所有者会考虑调整经营班子。显然这组指标高低与企业所有者的行为以及由此决定的经营者的收入和命运结合起来的时候,企业的经营活动会自然而然地以资本效益为转移。就是说,在企业内部形成通过优化配置现有的全部资产提高资本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实现资本增值并向股东还利的机制,即资本经营机制。对航天企业来说,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互相融合、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三、航天企业的资本经营是持续经营
航天企业有几个特征:投资强度要求高、竞争激烈、技术难度大、技术更新周期短、市场需求变化难测。作为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高技术企业,特别是航天企业更应该慎重对待经营风险,重视资本安全。要认识到资本经营是持续经营,不因某一产品或技术的终结而停止。
企业所有者必须充分重视资本的融合性,不能人为地制造出资本的排他性,允许由财产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利益的多元化。要求在航天企业中使各种投资主体的资本相互渗透变成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目标的整体。好处是:使资本的经营风险分散;使资本在企业经营性盈亏中的无限责任成为有限责任;可以促使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分离,避免出资者去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事物。
篇4
【关键词】水利;经营性国有资产
一、“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内涵及其相互联系
资产经营的基本内涵是合理配置与使用企业固有资产,通过本单位资产进行生产、营销等活动,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而资本经营的内涵是指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单个资本增值保值为目标,通过优化整体资本(包括单个资本以及相关资本)的配置而形成的规模效应和资源互补效应,达到提高资本经营效益的目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营内容不同,资产经营主要强调单个资产的配置、重组及有效使用;资本经营主要强调特定领域内整体资本流动、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等活动,以单个资本为纽带,把资产经营仅仅看作是资本经营的环节或组成部分。第二,经营出发点不同,资产经营从单个企业出发,强调单个资源的充分利用,因为产权单一,不需要考虑资源的产权问题;资本经营则需要在产权清晰基础上从单个资本的效益出发,考虑相关的整体资本,包括单个资本参股控股的其他资本的运营效益。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资本与资产的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资本经营要以资产经营为依托,资本经营不能离开资产经营而孤立存在;第二,资产经营是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的进步,而资本经营是资产经营的进步,因此,资本经营目标必然综合反映了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的目标。
二、我省水利经营性资产的现状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省水利经营性资产总体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但由于长时期受计划经济制约和政府行政规制,水利经营性资产主体在资产经营方式和理念下,基本上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速度缓慢,经营效益不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市场竞争力薄弱。进一步提高水利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效益,仍然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瓶颈:
1.单个资产规模小,技术薄弱、管理落后
由于经营对象和经营内容的地域固定性和经营手段有限性,导致了这些单个资产相对比较分散且规模较小;一些已经市场化的经营性资产,如:水利建筑、水利物资、水利科研等,也都是资产规模不大,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由于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及水利行业本身局限的原因,导致这些技术能力单一,设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毫无创新活力。例如:滩涂在开发过程中,缺乏土壤改良技术,直接导致土地资产闲置;工程项目期间,如果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和充分的技术支持,就会导致资产的损失。目前,一些资产经营单位仍然沿用政府的行政体制,导致管理体制僵化,人浮于事;还有一些单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与管理严重脱节,导致管理上的混乱。
2.资本金不足、资产配置不合理,缺乏发展后劲
由于没有国家的资本金注入,导致出现资产负债率升高、利息负担沉重、技术改造乏力、自主开发能力弱、产品更新周期延长、发展后劲不足等现象。在资产配置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资产分配标准,没有与水利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适应的配置定额,调配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权力部门在分配时随意性大,使用单位局部利益至上,申请取得时多多益善,以致存在资产重复配置和长期闲置现象、降低了使用效益。
3.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造成流失
对水利经营性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有效的使用和处置制度,或虽有制度但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不强,形同虚设;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责任不落实;长期不做清查,或清查走过场,账实不符;疏于管理,导致一些国有资产被非国有组织或个人占用、使用,甚至毁坏、丢失、被盗现象也时有发生;不经批准、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擅自低价出售、出租国有资产;借改制、入股之机侵吞国有资产;采用收益不入账、设置账外账等手法挥霍国有资产。
4.对外投资不慎重,监督不到位造成损失
一些市场化较强的水利经营性资产主体为弥补上级经费不足,开发和利用资源,或者急于出“政绩”,利用自身拥有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向其他单位进行投资。但是由于对投资项目论证不充分,决策程序不规范,存在盲目投资、感情投资、关系投资等现象,许多对外投资项目不成功;部分单位全资或控股经营的投资项目,由于经营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市场定位不准,导致经营项目亏损,造成资产损失。
三、转变经营方式的必要性
但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实施,政府的职能发生了转变,水利经营性资产正逐步脱离政府行政部门,成为市场经济中产权清晰的法人主体。虽然目前仍处于改革的转轨时期,多种形式的资产主体仍然并存,但随着政府长期行政庇护的消失,原有的一些行业政策壁垒优势正逐步丧失,而一直存在却被忽视的诸如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将更加突出,再加上经营性资产主体本身市场化的先天性不足,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转变以往的经营方式,适应市场生存的规则,逐步树立资本经营的理念:
1.通过转变经营方式,以资产为纽带,逐步整合省内现有的小规模、低效率的水利经营性资产,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打造一些适应市场要求,资产集中,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水利企业,实现水利经营性资产的行业规模效应。
2.通过转变经营方式,不仅可以整合水利经营性资产,同时也可以逐步吸引行业外部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从事水利经营,为我省水利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可以激活大量的存量资产,使原有闲置、低效的资产发挥更大的经营效益。
3.通过转变经营方式,通过相互的参股控股,可以加强与一些相关企业的技术合作。同科研单位合作,可以共同研究解决一些水利经营性资产的开发技术难题;同生产单位合作,可以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引进资本不仅解决了原有资产经营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技术和产品,拓宽了经营的范围,使资产的经营管理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
4.通过转变经营方式,能够引进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和培养资本经营的管理人才。由于水利经营性资产管理者大多是水利部门的行政职位上转变而来的,在以往的经营体制下,单位职工也只会注重生产和施工,因此,造成这些单位工程技术人才济济,而熟悉市场、具有资本经营理念的管理型人才却寥寥无几。通过引进外部的管理,使经营和投资行为更加规范化、合理化,避免了决策的随意性。
5.通过转变经营方式,有利于实现经营性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效分离,代表国家出资的资产管理者可以集中精力注重于经营性资产绩效管理,规范水利经营性资产的对外投资行为,同时也配合政府职能,完成水利行业的建设和发展。
四、转变水利经营性资产经营方式的建议和思路
1.明晰产权,实现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产权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性分离,这是实现资本经营的必要条件。水利经营性资产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转换经营机制为目标,以股份经济为突破口,因企制宜,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运用资本经营方式整合水利经营性资产,并构造运营网络的过程中,实现经营主体产权多元化是转变经营方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对具体企业进行改制、重组、购并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吸引水利行业以外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资等多种资本来参与。水利企业必须要有胆略和勇气,积极拓宽引资渠道,发挥其行业优势,把最好的经营项目、最优良的资产推向社会,率先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改造、重组水利经营性资产,从根本上调整水利经营性资产的布局和结构。
2.强化资本配置功能,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资本经营模式
要强化资产配置功能,加强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积极鼓励各单位在不影响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前提下,利用自身优势将非经营性资产通过出租、出借、合资、合作、投资等方式改变其资产用途,使其转为经营性资产,既可充分发挥资产效益,也可增加水利经营性资本的总量。必须建立积极、有效的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扩容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水利企业直接融资,扩大股票上市的筹资能力.高度重视和利用企业债券的筹资功能,充分利用国家当前“债转股”政策的支持,将过去水利部门利用银行贷款建设项目到期不能偿还的债务,适时转为银行对水利项目或水利企业的股权,以减轻水利企业的债务负担,提高水利经营性资产运营质量。
3.加快资产重组,调整现有资产存量和结构优化
资产重组作为资本经营手段之一,就是通过企业间及企业内部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通过联合、合并、兼并、收购、拍卖、股份制改造、承包、租赁等形式,实现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提高资产的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益。我省水利经营性资产在转变经营方式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资产重组这一重要手段,调整现有资产存量,优化资产结构,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例如:可以选择若干水利行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通过兼并,联合一批效益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地方水利经营性资产主体,采取剥离不良资产的方式,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此外,还要支持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水利经营性资产的增值能力。
4.建立水利经营性资产运营的绩效评价机制
篇5
关键词:资本经营 内涵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层面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许多企业背负大量历史债务,资不抵债,举步维艰,濒临破产边缘;某些企业不能及时转换经营机制,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严重损坏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某些项目重复建设,盲目上马,开工不足,导致资源闲置、浪费、利用效率低下;很多行业缺少与国际资本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无法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市场,束缚了企业的发展。这些不良经济现象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如何克服这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弊病,给经济难题开出一剂良方,中国的企业界和经济学者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从80年代的放权让利、承包制、利改税到90年代厉以宁倡导的股份制,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近来来,随着《公司法》实施的不断深入,资本的观念已经在人们的经营意识中深深扎根。以资产并购、重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的资本经营已成为一种新的经营方式,日益被人们关注和应用。它是对经营方式的有益探索。笔者试用所学,剖析一下资本经营的合理内涵,以便正确认识这种经营活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资本经营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资本经营是以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以价值形态经营为特征,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组和资本结构的优化配置,对企业全部资产或资本进行综合运营的一种经营活动。它是以资本导向为中心的一种企业运作机制。
资本的本质属性是追求最大价值增值。这一点,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发展思路是一致的。因此,引入资本经营模式是可行的。社会主义企业的资产也是资本,社会主义企业也可以按照“资本”的要求来运行。特别是我国经济总体由“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后,我国企业也从市场竞争阶段逐步进入战略竞争时代。一系列因素的形成及不断成熟,推动了资本经营概念在中国的兴起与流行:
我国市场经济中包括借贷、股票、债在内的资本市场迅猛发展,为企业做大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现代企业竞争是资本实力的较量,形势逼迫企业必须做大、做强,才能在市场中立足。资本市场发展伴生的融资效应、财富效应、经营环境效应,都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企业经营思维方式向资本经营转变。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已经突破了单一的事业和职能制,成为多元的事业部制或母子公司体制。此时,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就面临着比具体某个产品的供研产销问题要重要的多的经营问题,即企业在总体上的布局、效应和资源配置问题。这就是企业经营境界上的资本经营阶段,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结果。
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它们的经营活动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产品供研产销的局限,每每以资本取得压倒性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的战略思维和经营行为对中国企业界的传统生产经营思维形成了强烈刺激。
二、资本经营与传统经营的区别
传统的生产经营,货币资本从最初材料、设备、人工的准备,到生产过程的在产品,最终入库形成商品资本,价值实现的过程经历了供、产、销三个阶段。经营者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与生产直接相关的产、供、销、人、财、物。包括销售收入如何实现、产品成本如何降低、利润率的高低、生产效率的高效、管理水平、市场结构、产品生命周期、技术创新,更多体现产品的个性;资本经营则更进一步,它在生产经营的三个阶段基础上,还考虑了资本的筹措和投放,其资本形态包括虚拟资本(产权凭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主要关注风险投资、企业主导产业的战略发展、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企业文化的培育,注重企业制度创新。最看重企业的整体价值给企业带来的增值。
从经营者出来点来考虑,传统经营是一种内部型战略。打个形象的比喻,它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它的侧重点在于通过调整内部资源,挖掘内部潜力,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控制企业各项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管理能力。资本经营是一种外部型战略。是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它强调的是资本扩张,它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论价。不仅包括企业的物质资本,也包括商誉、品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管理文化等无形资本,要求将企业所有可以利用和支配的资源、生产要素都看作是可以经营的资本,纳入经营范畴。资本经营扩大了经营的范围和思路,丰富了经营手段。在这种方式下,企业不仅可视为某一生产部门,也可以看作是价值增值的载体,通过企业的“买卖”实现资本扩张和价值增值。
从经营对象来看,传统经营的对象是物,通过取得资产,投入人工智慧,加工成具有另外用途的物,再通过交换或转让,实现价值的增值,资本的积累;资本经营的对象是资本,把资本证券化,以股票、债券的形式标价,通过买卖股票、债券的形式实现股权、债权的交换或转让。强调的是通过对对方权利的控制实现资本的扩张和增值。两者的侧重点不相同,生产经营强调的是经营的物质流,资本经营强调的是经营的价值流,不但包括实物资产的价值变化,而且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的优化配置。
笔者认为,资本经营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
首先,资本经营是对生产经营思维方式的延伸和拓展,它以生产经营为基础和起点,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实现资本保值增值。最终又回到生产经营,为生产经营服务。资本经营是对传统经营思路的一种突破。使我们的眼光不再局限于商品或服务这个运行体系。它把企业整体或其中一部分资源也做为一种商品或权利来进行市场交易。在交易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优势,优化资源结构,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掌握传统的生产经营,也要具有资本经营的雄才大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无论是资本的保值、增值,或是企业的成长,都必须以一定的竞争优势为前提条件。企业的竞争优势首先是通过产品或服务表现出来,在更深层次上,则表现为一种均衡的战略性资源结构。经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好的企业才能在资本市场上经得起考验。如果企业既没有效益,又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技术,不仅搞资本经营没有前提,甚至连生存也会成问题。没有好的生产经营基础,资本经营只能是空中楼阁。例如,国家针对管理混乱,经营不善,债台高筑的企业,通过债权改股权的资本运作,不改变资产的存在状态,只是调整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构,既保证了国有资本的安全完整,又盘活了企业资产,降低企业成本。显示了资本经营特有的作用和威力,解决了正常生产经营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是,这些企业不重新理顺供、研、 产、销链条,加强管理,在生产经营上下功夫,培养竞争优势,那么,资本经营的效果就无从显现。甚至演变成企业借资产重组之机,采取各种形式逃避银行债务。正确的做法应是以产品、技术为中心形成竞争优势,苦练内功,同时盯住社会上极为丰富的存量资产,依靠自己的优势,通过实行外部并购、合资等资本经营方式,以较少的资本投入,控制和利用丰富的存量资产,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这样既盘活了社会上闲置的低效资产,又节省了投资,迅速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因此,资本经营要以生产经营为基础,为发展生产经营服务。
其次,资本经营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社会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方法。企业是经济社会各种资源的有机载体,有成立、成长、发展,也有破产、倒闭、消亡。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竞争的条件下,不同的企业,规模不同,效率不同,竞争中必然有胜有负,赢利的企业生存并得到发展,亏损的企业衰落并消亡。这是市场的发展过程,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而从全社会来看,资源是一个整体,如果没有一个持续地进行资本吞吐、资源配置和结构聚合与裂变的资本运动过程,那么这些大量濒临破产、倒闭企业产生的不良资产,就会产生资源闲置浪费。一方面,有些企业想扩张,却苦于流动资金紧张,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却是大量濒临破产、倒闭企业的资源闲置浪费,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通过企业间的兼并、收购等产权交易方式向濒临倒闭的企业注入活力,恢复其创造价值和获利的能力,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就成为一种十分合理的选择。海信集团从1993年开始,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先后兼并或控股了山东、贵阳、辽宁等地的6家企业,用3亿元的资产盘活了30亿元的社会闲置资产,使这些企业摆脱了困境,重现生机。而海信集团通过输出品牌、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使有效资产迅速增加,净资产由1993年的8913万元扩张至2002年6月的36.6亿元。
最后,资本经营是企业短期内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扩大规模的传统作法是内部发展,即企业靠自我积累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或再投资。但是,这种做法所受的限制较多,首先,企业自我积累的规模受到限制,而技术改造和再投资所需的资金却非常大;其次,因为场地和人员的局限,企业不可能无限制的通过内部积累扩大规模;第三,技术改造和再投资项目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这就使得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扩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G.J.施蒂格勒教授曾指出“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施蒂格勒著:《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第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我国经济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就必须尽快地培养起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乃至巨型企业,运用资本经营手段进行并购、兼并、重组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美的集团是我国家电业的巨头,多年的经营,使集团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在市场树立了良好品牌嘎去形象,建立了广泛稳定的市场营销渠道,培养了一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在业界奠定了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家电行业竞争形势的日益严峻,逼迫美的集团不得不尝试转变思路,化解经营风险。集团先进行了横向并购,通过收购荣事达和华凌、小天鹅,搭建了完整的家电框架;经过市场调研,再进行纵向并购,尝试多元化经营,进军其它行业、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美的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和湖南三湘客车,进军汽车业;收购了安徽天润集团,进军化工行业;收购贵雅照明100%股份,进军照明行业。通过资本经营,使美的集团很快发展成为多产品、跨行业、拥有不同领域核心竞争能力和资源优势的大型国际性综合制造企业。
我们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应用资本经营的方法,也不是每个企业一搞资本经营,都能立竿见影。资本经营不是千金方。只有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找准企业在市场中的真正位置,对症下药,扎扎实实的做好基础工作,才能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资本经营 报业 未来 核心经营
中国报业进入市场,产业化发展已近30年,但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还处相对陈旧、格局形态分散的初级市场竞争状态,其发展受到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报业集团要持续发展,要做大做强,必须在资本经营、资本扩张的基础上实现。资本经营方式是未来报业集团的核心经营方式和立足点。
一、资本经营是未来中国市场的主要经营方式
人类经济形态经历了三个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金融经济时代。
农业经济时代,主体是家庭,投入是劳动、土地和工具,目的是自给自足。
工业经济时代,主体是企业,投入是资本,目的是增值。企业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角色。
金融经济时代,货币资本脱离企业生产过程独立运动,以企业为轴心的商品产销过程构成实体经济;以金融为市场的货币资本运动过程构成虚拟经济。虚拟经济规模超过了实体经济规模,虚拟经济的货币从根本上影响、改变着实体经济的生存方式和运行规律。如目前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造成雷曼兄弟公司这样的百年老店破产,导致美国这个经济帝国发生经济危机,引起全球的恐慌。这都是资本经营惹的祸。金融资本经济在运行中由原来的“仆人”转变为“君主”,这意味着人类由工业经济时代跨入金融经济时代。
中国虽然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但经济匮乏,国力不济;虽然经历了工业经济时代,但不发达,历程短,积累极其有限。中国建国60年,前30年是计划经济体制,后30年探索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由自我封闭到对外开放,在经历了农村土地承包、工业企业改革后,逐渐融入到工业经济发达、以金融经济为主导的全球现代经济体系,并逐步进入金融体制改革阶段。
中国资本市场立市已经18年,金融体制改革包括金融机构健全性改革,金融机构对外开放以及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随着三箭齐发的金融体制改革及其新的金融体系建立,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金融经济阶段,标志着中国市场体制的完善和成熟,也预示着资本经营阶段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未来5年,中国国有资本体系将大洗牌,中央国企由159家减至30―50家,地方国企不超过1000家,国有资本大量投放市场流动。2008年6月15日,中国证监会表示,将全面开展证券业和资本市场的开放评估,继续完善有关对外开放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6月12日,《湖北省内资公司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湖北省16万户内资公司3600亿资本可做股权质押置换。这些放虎归山、放龙出海的举措必然会推动巨额静态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特别是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恐慌,迫使受影响国投巨资救市(中国投4万亿),这就说明资本经营方式是现代经营方式的核心和主导,同时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成、繁荣推波助澜。中国资本市场的大繁荣即将到来,资本经营将是未来中国市场的主要经营方式。
二、资本市场是未来中国报业经营的客观过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解除对传媒的控制管制成为世界潮流。2002年全球媒体和娱乐业市场总规模达10889亿美元。美英两国的媒体、娱乐业占该国GDP的5%。对国内媒体来说,只要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只要中国媒体走向市场,只要承认传媒业是产业,只要媒体实行自收自支的财政体制,只要中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选择资本市场将成为必然。我们经常说转型、转折、创新、拐点、新阶段等等,一个核心的转变就是从生产经营模式转向资本经营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司体制架构。资本经营、体制转型是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现实抉择,也是报业未来改革与发展要完成的两个互为条件的历史使命和客观过程。
中国报业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前30年报业定位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舆论宣传的纯文化事业,经济来源靠国家财政供给:后30年逐步走向市场,产业化发展,但起步比经济体制改革晚。其间报业自觉主动地在其内部进行了市场化的尝试性改革,真正有成效只是近10年的事。在中国资本经营的经济时代尚未到来时。传统报业对资本的依赖不强,也不需要资本市场。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中国承诺对国际市场开放,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形成。中国传媒业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都将离不开资本市场。传媒业迫切需要资本的推力来提升企业的发展和升级、催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行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产业规模的形成扩大、推进媒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进而缩短传媒业与现代市场经济高级形态、高度发达的时空差距,让传媒业尽快融入市场,跟上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但就资本市场而言,中国传媒业的现状是:资本存量太小,资本构成分散,资本市场化极低,资本经营经历缺乏,融入资本市场刻不容缓。同时,传媒业还面对多重外部压力:中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外国资本迫不及待地要进入中国传媒市场,国际传媒强大的资本、规模实力,已形成大兵压境之势。融入资本市场已成为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资本经营是报业集团的核心经营
资本经营是一切经济领域最根本的活动,企业所有的产业投资、运营都是资本运动,都以资本经营为轴心。从根本上说,资本经营就是利用各种手段使资本规模扩大,通过经济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不管资本以什么形态表现,不管是什么样的投资者,资本扩张是一切企业和出资者逐利的普遍愿望、追求和目标,甚至是一种本能。报业的未来发展,自然也是如此。
1,资本经营的核心理念。
资本经营是与生产经营相对应的企业经营,二者有着不同的核心理念。生产经营的核心是产品的产和销,资本经营的核心是资本的增值。
企业市场定位不同。生产经营只面向商品市场,资本经营面向四个市场:商品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货币资本市场、经理人及人力资本市场。
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的绩效评价标准不同。生产经营:利润是企业的追求。是评价绩效的核心标准,一般注重对企业一系列会计报表的分析评价。资本经营:利润是过渡性指标,资本升值是终极目标,一般注重企业所持有的企业证券或其金融性资产在金
融市场上的价格变动、资本规模和流动能力。
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的经营内容和运行体系不同。生产经营的内容是围绕研、产、供、销进行,建立相应的运行体系,市场特点是单元、独体。资本经营的内容是围绕四个市场进行,运行体系的特点是多元、开放。
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的企业管理重心不同。生产经营: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价格决定企业的效率和生存,管理重心是研、产、供、销活动。资本经营:持续吸纳、动员、驱动资本的增值和资源的配置,管理重心是企业资本的生成及增值。
资本经营以增值最大化为目标,意味着对资本本质规定性的皈依,对市场规律的遵守与尊重。而不是将企业的目标定位在产值最大化、资产规模最大化、利税最大化、会计报表利润最大化、行政级别最大化、社会影响力最大化、就业最大化等方面。资本经营意味着对上述各种企业目标的否定和澄清。
资本经营的核心是提升企业价值最大化。资本一旦进入企业就形成法人财产,股东并不享有所有权和处置权。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不介入企业经营。资本与企业的关系是:股东让渡资本。获取证券,证券价值取决于企业价值,资本增值通过企业价值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企业价值,企业价值的核心理念是公司的资本经营,而不是利润最大化。因为要追求高利润,就要多承担风险,这将导致资本结构中大量的债务。所以利润最大化不是目的,而股东拥有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才是企业家追求的目的。
2 资本经营的企业特点。
企业组织是资本增值的枢纽,资本经营的真正基础在于一个有能力和有效率的企业组织。组织能力和效率是实现资本增值的关键,而企业能力和效率来源于企业家的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家和企业管理是资本经营的灵魂。
资本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命运。资本供给既构成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约束,又是决定企业竞争力强弱和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融资和资本扩张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大规模雇佣资本的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主要手段,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资本经营意味着企业经营的重点在金融资本市场。虽然企业也关注投入产出,关注生产经营的研、产、销,但它更关注公司证券在资本市场上的价格和博弈。为什么金融危机对一些产业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就是因为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已经被引入了企业价值的生成过程。体制创新、企业经营重点的转移,迫使企业更加关注资本经营,并要求企业建立相应的高度市场化的公众公司企业体制。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上市的原因。
3 资本经营的内容和途径。
首先要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由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中长期借贷市场构成。进入资本市场,可间接投资金融证券或以公司名义参股上市,可也以公司名义直接上市,还可以公司名义参与资本市场经营。
企业如何使资本增值最大化。资本进入企业组织,企业组织以经营形成企业价值,企业价值量大于投入资本量,形成资本增值。其运行模式是:一个轴心,即资本增值;两个轮子,即资本规模和资本效率。使资本增值的途径有三种:增加资本投入量;提高资本增值率:既增加投资量,又提高增值率。
资本的规模和效率决定企业增值的大小,决定企业兴衰。如果只融资圈钱,不提高使用效率,圈钱规模越大,资本损失总量也越大。反之,如果忽视资本规模和运作,只满足日常管理,错失良机,企业就容易被淘汰。资本经营是对生产经营的超越、扬弃,不是排斥、否定,也不是另搞一套。金融经济时代带来企业生存方式和资本运行机制的转变,促使企业资本增值方式的转变。
4 资本经营的形式。
资本经营的外在表现:一是通过货币资本实现,表现为以货币计量的资本规模;二是通过生产资本实现,表现为生产能力:三是通过商品资本实现,表现为市场份额。这三种形态的循环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运动的过程。
资本的扩张必须在资本运行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资本扩张经营一般分为内部扩张和外部扩张。内部扩张是通过提高资本的运行质量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张,企业通过一切手段获取超额利润,而不是平均利润。进而将利润转化为资本,再通过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多的利润。如通过产品经营、资本积累、资本运行质量提高、企业经营多元化、加速资本循环等形式实现。企业内部扩张是外部扩张的基础和前提。外部扩张通过整合资源,以股份制、上市、兼并、收购、银企合作等形式来实现。
从资本市场、产业发展、跨越扩张、优胜劣汰、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上市融资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一种融资方式,以融资这个平台,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做大产业,做优行业,快速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两个效益最大化。而且,传媒上市融资比吸引外部资金投资更具优越性,可以减少投资者干涉内容生产、传媒管控不力的担忧。
但上市是把双刃剑,上市意味着自身优势资源、优良资产、优势行业垄断利润被稀释化、大众化。比如中国建设银行上市,美国商业银行拿到了20%的股权,建行在国内有16000家分行,美国商业银行不用开这么多分行,就能得到建行增值效益的20%。由此可以看出国际金融大鳄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策略。而中国工行、建行提出要在美国纽约设立分行的要求已经谈了10年,直到去年6月17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美联储仍未同意中国两大银行在美经营。为什么?
这个事例对于参股者无疑是资本经营的得意之作。如果美国商业银行不通过人股上市,要想在中国资本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有所作为,它需要在中国建立上万个网点,需要付出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大的成本,而这些对它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通过上市参股一下子就完成了。更重要的是,它获得了圈钱的市场,获得了生钱的资源。对于一个有垄断性资源、垄断性利润的企业和产品,如果上市,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这个账怎么算、从什么角度算。一定要慎重决策。报业目前被视为垄断性行业,这个例子值得认真分析。而且,上市后公司会受到更加严格、更加苛刻的监管。因此,报业上市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制定好经营战略规划。
企业做强做大、发展扩张的方式还有:
交易。如贝塔斯曼集团、新闻集团采用的是典型的产权交易扩张的经营方式,不选择上市。
联营。联合其他企业共同经营。
投资。直接投资上市公司或基金、理财项目等。
剥离。不良资产是相对而言的,也许在甲处是不良资产,在乙处就是优良资产:放在一起是不良资产,剥离后可能变成优良资产。
控股。通过股权比例有效控制资源、项目。
破产。让既不带来效益、又是沉重
成本包袱、甚至危及企业生存的不良资产破产。
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资本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外部资本市场完善成熟,内部企业有需求,企业主业有竞争力。资本产权明晰,法律上完成资本评估、清产核资,企业资本能够有效流动。目前报业的资本经营尽管有很大的差距,但资本经营一定是报业未来的核心经营方式和立足点。
四、资本经营应注意的问题
资本经营的魔力就在于使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使产业有效整合,标志是资本经营由经济附属成为经济核心,由经济的晴雨表成为经济的发动机。资本的流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资本逐利的特性使得难以捉摸的资本不会按照人们的初衷运动。高明的魔术师可以使资本变幻无穷,不高明者则可能被资本魔力所吞噬。
资本不等于资产,资本包括所有价值量,资产只是资本的一部分。资产不用于投资就不是资本。如报业集团的房产、地产、设备规模很大,不进行资本营运,只能是实力的存量标志,还要背上消化成本的包袱。因此,非经营性资产所占比重并不是越大越好。
资本经营也不等于资产经营,资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一部分。
资本经营不等于货币经营,更不等于上市。货币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形态,上市是资本经营的形式。
资本经营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行为。
资本经营的效益与风险并存,其风险主要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现金流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高会产生财务风险。如雷曼兄弟公司资本为6390亿美元,但负债高达6130亿美元,一年就有600亿美元的利息包袱。由于资金结构不合理,导致公司业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最终导致破产。
投资决策失误会导致投资风险。这类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目分析论证不科学、不准确,达不到预期回报,导致投资无法收回。
管理者决策能力低可能导致经营失控。美国次贷危机何以形成,无现钱者、无收入来源者、无固定职业者都可以签合同买房。这既是决策失误,又有经营失控的因素。
现金枯竭会使经营难以运转。如赊账销售。欠款成呆账,呆账变死账。或资产被债务人长期占有、资金分散、现金流断链等都会产生风险。
五、国内传媒企业上市现状
自上海文广集团“东方明珠”于1994年2月上市至今,全国共有15家国有文化企业上市,其中境内A股上市13家,香港H股上市2家。报纸媒体已上市的有8家。现主管部门拟推荐、正在筹备上市的有8家,有上市意向的有9家。
在上市的传媒企业中,注入的资产基本上是两部分,一是媒体的广告、发行、印刷经营业务,二是专业性媒体的主要经营权和收益权。
上市形式主要是买壳或借壳,上市募集资金投向主要用于发行、印刷设备和传播设备。北青传媒2004年12月上市募集的近10亿港元。大部分至今还未动用。传媒上市公司多以传媒概念股入市,但新拓展的业务基本无传媒概念,上市融资的钱也没有理想的投资渠道。
总体看,传媒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不高,分红很少。根据海通证券大智慧“教育传媒”板块资料显示:2007年该板块17只个股平均总股本为60385.26万股,平均流通43514.37万股;平均每股收益为0.09元,净资产为2.46元,公积金为1.04元,现金流为0.14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2%,平均每股未分配利润为0.226元。
传媒上市公司无论是募集的资金还是注入的资产,规模都比较小;上市资产都不是国内的主流报业或报业集团的主要业务。只是规模不大的媒体单位或集团内部的小部分业务,而代表中国报业主流的党报媒体整体上市还无一例。
传媒上市具有突破意义和历史标志性意义。资本经营是市场经营的高级形式,是典型的市场行为和经营行为。上市公司一定是企业,上市资本的外在形态主要是商品行为。这就意味着中国传媒由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文化功能属性转换为产业、经济、市场、商品的属性,这具有根本性的突破。
传媒上市后,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从经营层面讲,多数传媒股业绩不佳。对其主业发展带动力不明显。如何保持盈利能力是传媒上市企业最大的难题。2008年,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每年给股东的红利回报由20%提高到30%,过去是“有红就分,无红不分”。今后可能不会这样放任,上市公司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募集资金投向哪里?如果投不出去或者投资效果不好,公司将背上资金呆滞的包袱。投资能否很快见效益?没有效益。报业集团作为大股东就要用未上市部分经营的盈利作为填充。如将优良资产上市,上市公司效益不佳,用什么去弥补?如将不良资产打包上市,没有盈利,集团对上市公司的补充就是肯定的。
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一般要求投向其主业。对于报业上市资金,那就是投资媒体。媒体的投资收益期至少也要3至5年。从现状看,无论是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投资信心都不是很足,小投资无济无事,大投资效益预期又难料。如果报社每年都能持续有30%以上的利益回报,在目前报社融资渠道并不困难的环境下。为何要冒着风险将“肥水流向外人田”呢?
上市报业公司的收入来源仍依靠广告支撑,其他收入很少。单一的盈利模式使其生存风险很大。
上市公司还面临着体制障碍多,市场不成熟等困扰,这是媒体上市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报业上市公司融到资金却找不到理想的投资点。如北青传媒就很难将募集的资金投出去,你能投到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你能投到人民日报社?你能买断外省党报集团部分股权?你能去办广播电视?都不行。行政体制分割,传媒资源垄断。你投入到房地产或别的产业。那既不是你的强项,又不是你的主业。传媒产业市场未形成,地域藩篱未打破,资产权属在法律上未明确。报业上市就踟蹰难行,其结局可想而知。而代表中国主流媒体的报业占有的文化资源不能产业化,市场没有全面开放。即使有个别单位上市,也不会给整个报业发展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和突破。其上市的意义充其量是图个“先”,尝个“鲜”。
报业上市需审时度势。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是源于企业发展、产业规模扩大,产品市场做大,满足企业扩张的动机。满足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的扩张有两种类型:一是通过对产业、产品进行资源型和市场型开发实现扩张;二是通过资本的吸纳、积聚、集中、垄断而形成资源整合型扩张。报业集团上市的动机也在于此。这些对于目前的中国报业而言,可以说不需要但又很迫切。
说不需要,是因为在计划体制下,报纸、电视、广播、出版、文化、艺术各
种类白上而下的布局,可谓高密度覆盖,市场趋于饱和状态,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已被计划行政配置和市场区域性分割。近几年报业经济增幅明显趋缓,资源型开发、市场型开发很难见效,投了巨资未必能有高回报;由于行政、体制、资本、地域、资源的条块分割,文化产业市场未形成,上市企业又无法通过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来实现资本扩张。北青传媒筹集的资本尚未动用,也可以说有此原因。对于目前的报业集团,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难有大为。同时,报业的特殊领域和垄断优势,其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本可通过借贷解决,渠道并不难。从此角度上讲,上市对报业来说并不是很需要。
说很迫切,是因为中国正在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过渡。随着人均GDP的提升,人们的消费恩格尔系数中,文化消费所占的比重也在提高,文化产业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全方位信息覆盖,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对于现在发展落后、基础薄弱的文化产业领域,加大投入、实施扩张、谋求发展,既是必需又是机遇,谁占先机,谁得天下。从这个角度看,报业上市又很迫切。上市是报业集团实现跨越式扩张和发展的良策奇招。而且。现阶段发展机遇表现出的两个特点都比较明显。既有资源型、市场型的扩张特点,又有资源整合、资本垄断的扩张特点。
篇7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意义及特点
(一)企业盈利能力的意义
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途径获取利润的能力,是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客观体现。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动力,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经营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盈利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可以说,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不仅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满足投资人的利益需要。
(二)企业盈利能力的特点
1.增长性。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盈利能力可以用斜率图表来显示,斜率为正,则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不断的上涨,则该企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有较多的成长空间。而斜率为负,则表示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不断下滑,有较大的经营压力。
2.常规性。我们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如何的时候,要尽力排除不可抗力因素,做到客观、公正看待问题。
3.平稳性。企业盈利能力尽量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区间,大起大落对企业的发展都无益处。
(三)企业盈利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投资理财、股票买卖所赚的钱不能算入企业盈利能力,我们在计算企业盈利能力的时候要把这部分的盈利收入排除在外。二是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经营成果,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但是,很多企业都将未来利润作为本企业的追求点,因此可能会牺牲一部分的当前利润,比如现在很多手机通讯公司在产品还没有上市之前,就会花大量资金进行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利润就不能客观的反映公司的盈利状况。三是会计利润要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在计算企业营业能力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企业风险的因素,因此在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时应动态的比较分析。
二、盈利能力内容的分析
(一)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资本经营能力是指企业所有者对经营所投入的注册资本,从而获得利润的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和所有者权益报酬率都是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资本利用率的指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是指一定时期企业的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表明企业的活力能力较低。
企业在进行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时,要注重将资本经营和资产经营相结合。资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前提,资本经营是资产经营的最高层次,两者互相依托,构成了企业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的关键。
(二)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资产经营能力是衡量企业资产使用效率高低的指标。反映资产经营盈利能力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等。
1.总资产报酬率是指税前利润与平均总资产之间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运用资产取得报酬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正常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构成企业的总资产,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所有者的资本投入或增加负债的方式提高企业的总资产。
总资产报酬率受多个指标的影响,最关键的是净利润和平均资产总额,因此,要想提高?资产报酬率,就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增加企业的净利润,同时提高资金的周转率,提高资产利用率。
2.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单位资产产生的净现金流量。该项指标值越大,说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利用效果越好,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三、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方式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主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始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的目标。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选择适当的方式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企业有三种方式提高盈利能力: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或者成本控制来提高企业的净利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规模扩张或者改善内部运营水平来改善企业的资产周转情况。另外,企业可以通过增加负债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以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
(二)使用财务方法建立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理想模式
在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甚至高于企业的盈利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提升负债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收益提高,其经营风险也随之提高。因而企业需要使用财务方法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提高企业成本控制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力的日益增强, 企业要想提升盈利能力,就必须在提高销售收入的同时,提高成本控制能力,降低成本。首先,企业需要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成本制度影响企业生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因而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在企业盈利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只有准确的核算企业成本,才能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可靠计量,合理的控制。因而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对于提升企业成本控制力具有重要意义。
篇8
一、金融控股集团产生动因分析
(一)逐利性 20世纪末,由于金融市场同业竞争加剧,在分业监管背景下,单一业务模式下的利润拓展空间已经难以突破“天花板”,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应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加多元化。根据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J.Buckley)的市场内部化理论,由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难以保证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将具有相关性的金融业务进行整合,形成内部市场,则企业有可能利用统一经营管理,协调内部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范围经济效应,实现对价值链延伸增值,更好的满足客户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控制成本 根据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在《企业的性质》一文的论述,调配资源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外部市场交易实现;二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分工来解决。他认为,企业的出现就是为了实现内部的资源协调,节约外部交易费用。同理,金融控股集团的形成可以实现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在对外竞争中形成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管理、知识和技术等资源实现集中,通过集团统筹管理下的快速交流和复制,实现专业能力的普遍提高,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还将进一步降低长期成本。
(三)降低风险 通过资本金在集团内子公司的科学设置,不仅有利于利用不同公司间的独立法人资格和有限责任有效隔离集团某一个体公司引起的经营危机和破产风险的系统内蔓延,从管理上来说,以股权为纽带实施管控,也有利于强化专业分工和经营效率,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从而降低管理风险、市场化风险,提高总体风险承受能力。于是,无论是出于天然的逐利性目的,还是形成超越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或风险防控的需要,实现不同产品类型的金融资源在内部的汇集和整合,同时通过多元化经营的控股集团形式规避分业监管壁垒,就成了金融企业实现自我扩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多元化经营 1957年,美国学者安索夫(H.I.Ansoff)首次提出多元化经营概念。之后,西方学者彭罗斯(E.T.Penrose)、鲁梅尔特(R.P.Rumelt)陆续对多元化经营的定义进行深入和完善。笔者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总结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增强自我发展的竞争能力或分散风险,在现有经营基础上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行业的战略性抉择。西方学者鲁梅尔特(R.R.Rumelt)研究认为,可以采用专业比率、关联比率、垂直统一比率等三个量的标准和“集约——扩散”这一质的标准,将多元化经营分为垂直型、专业型、本业中心型、相关型、非相关型五种类型。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次盛行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当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散风险,多属于不相关型多元化。而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多元化则多是相关型,为了追求协同效应。学界普遍认为,相关型多元化经营在集团内部复制了外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具备范围经济、规模经济的效应,有利于发挥协同作用,将资源向效益较高的业务模块配置,从而促进集团总体价值提升,而个体公司的单一专业化经营显然不具备内部资源配置功能。托马斯·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中概括为,“凡是向多种领域扩展同时又紧靠老本行的企业,绩效总是最好;其次是向相关领域扩展的企业;最差的是那些经营许多非相关业务的公司。”同时,由于多元化程度难以准确把握带来的经营目标不专一、发展规模扩张过速等导致的经营失败问题,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即使是相关型多元化,历来都是饱受质疑和非议:不同行业聚集在一起,利润率、周转率和生命周期等彼此之间的特性差异较大,容易导致对现金流和资本资源的争夺、资产效率的降低、各种业务波动性叠加产生更大波动效应造成风险传导等。再者,从管理学角度上,多元化也可能造成经营层为牟取私利过度投资,或大股东利用多元化侵占资金、转移资源等,由于国内市场不成熟、公司治理不完善,此类问题更为严重和突出。当今学界虽然提出了可以衡量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若干评价指标,但对于多元化经营的绩效评价却并未找到成熟的计量办法。现有案例分析中,多采用对企业价值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是否具有正面作用进行简单判断。国际知名企业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花旗集团(Citigroup)、康泰克斯房屋公司(Contex Corp)的发展历程是是多元化经营的经典案例,学者吴晓波也曾在《大败局》中列出了国内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的具体案例。
二、AMC多元化经营历程
(一)金融多元化的特征 与一般企业不同,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导致的客户需求多元化是金融企业经营多元化的重要动因。再者,为满足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监管框架的合法性要求,金融企业的经营多元化多现为金融控股集团下不同法人分别经营、总体多元的形式,而一般企业并无此政策限制。此外,出于安全性、效率性等多方面的考虑,金融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往往以产权为纽带,特别是取得绝对控股权,不同于实体企业除了自我发展、兼并收购、发起设立还可以采取合作结盟、供应链控制等其他方式。
(二)AMC集团多元化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应对愈加激烈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竞争,同时与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现有模式相适应,成立多元化经营的金融集团成为顺应时势的必然举措。目前,中国平安、光大、中信等一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已初具雏形。1999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国务院赋予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的政治性使命后,AMC在2005年前后实施商业化转型、开展多元化经营更像是谋求生存的无奈之举,直至200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AMC的转型方向为“业务有特色、运作规范化的综合性非银行金融服务企业”,才真正为AMC的多元化经营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内生动力。作为多元化发展最显著的行业分布特征,正伴随着围绕不良资产处置为核心并不断衍生其他综合金融服务功能,AMC涉足的行业数量不断增加,当前,四家AMC中所涉行业最少的也在8个以上,多元化经营架构已经显现。就金融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实现方式而言,不外乎是自我发展、托管重组、兼并收购、合作设立较多。AMC多元化发展亦不外于此:围绕不良资产处置衍生的业务多元化显然具有内生发展特征,与之相关的房产、金融评估、金交所等由于政策门槛较低,多为自我发展而来;金融牌照行政许可的证券行业则大多来源于证监会当初托管的证券公司进行托管重组;信托、保险则多是通过兼并收购实现;银行则多是利用与地方政府合作对地方商业性银行股改发起设立。
尽管学界对金融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同样争持不下,支持者认为有范围经济、规模效应、信息链共享、产品链增值、提升集团品牌形象等优势,反对者认为会有系统风险传导、杠杆使用过度以及多元化折价等问题。对于AMC来说,无论从自身持续生存问题的解决、利润水平的显著提高,或者金融业务创新话语权的显著提高,以及外部对问题企业财务困境的有效重组或类似需求的满足等方面来看,其多元化经营显然是正向效应更为明显。
三、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AMC多元化经营战略要点
金融资源概念最早由西方学者戈德·史密斯于1995年提出,但并未系统论证和阐述。我国学者白钦(1998)将金融资源分为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三个层次。根据其论述,与一般资源不同的是,金融资源具有双重属性,不但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同时也是配置其他资源的工具和手段,因而不仅牵涉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也涉及如何控制金融资源配置不当引起的风险传导问题。就AMC而言,笔者认为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除了包括AMC拥有的资本或货币资外,更主要的体现在吸纳外部金融资源并将其内部化的融资能力;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更多属于组织、制度和工具范畴,具体包括来自于AMC自身的以金融资产(工具)产品及其流程体系为核心的产品系列、业务管理技术、风险控制能力以及与之匹配的制度体系、内部控制系统和组织结构;而整体功能性金融资源则是内部合理调配资源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协同发展能力。通过十余年对巨量不良金融资产处置业务的磨练和经验积累,AMC在客户等级评定及授信、资产价值分析以及风险控制等关键方面已初步形成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核心竞争能力,当前所具备的品牌、客户、网络、渠道、技术乃至已建成的一体化、全流程的信息管理系统等均为金融资源的统筹协调提供了充足的可实现条件。综上所述,AMC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应以自身所具备的金融资源为基础:
(一)以自身资源为基础的多元化 不良资产作为金融市场发展的附着物,伴随其行业发展周期,尽管存在可能面临不良资产资源的萎缩等挑战,但并不可能彻底灭失。此外,伴随AMC的转型发展,实体企业的问题资产(实质上也是不良资产)也在逐步进入AMC的经营范围,依托于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通过拓宽其产业宽度和深度产生的经营效益,依然是AMC长期生存之本。从国际成功经看,进入高相关度的业务领域更容易产生范围经济效应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围绕主业进行多元化,利于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复制,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形成多元化业务的有效融合和互补,平稳扩大竞争优势。
(二)相关型多元化 从多元化若干案例不难总结出,不相关行业的多元化就意味着在陌生领域承受更高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的多元化不能脱离主业,主业的充分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维持必须作为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基础和前提,而相关型多元化经营强调的正是在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内扩张。作为金融企业,风险识别和控制技术就是核心生产力,相关型领域则不同,金融业务的相关,不仅意味着情况的熟悉和了解,也代表着相关的技术和资源可以快速复制进入,利于规避风险,保持优势。对于AMC来说亦是如此。因此,AMC仍必须以具有稳固优势的不良资产处置主业为基本支撑开展相关行多元化,以合理避免多元化风险造成的经营失败,并进一步积累战略优势资源,如客户、产品以及经验技术等,巩固和扩大由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并逐步将战略优势复制和平移到其他相关领域。
(三)适度多元化 适度意味着对多元化发展速度和规模应当保持审慎。多元化发展通常也意味着需要有充足的现金等资源进行配套支持,尽管商业化转型之后的AMC资本实力有所充实,但无论是与银行系、保险系等其他金融多元化航空母舰,如中信、广大、平安之类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因此,在没有足够资源进行对进入领域的长远发展后续支持时,不应盲目进入。
当前,从AMC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历程来看,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四家AMC均是围绕不良资产处置积累的业务、经验、技术和客户为核心向上、下游产业链条及其衍生业务延伸,通过技术增值手段化解金融风险继而实现收入增长,其多元化纵向相关性较强。但伴随商业化股改进程的加快,四家AMC在行业选择上并未把与不良资产处置的高度相关性作为唯一抉择标准,如租赁业、保险业,二者与AMC主业相关度并不高,反而与银行业务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具有更强的协同作用。但同样,银行也是AMC多元化经营目标中的重要板块,除AMC里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控股湘江银行外,其他三家公司均有并购计划。从规划蓝图来看,或AMC控股集团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将与银行控股集团在未来形成激烈竞争。面对银行在资金成本、渠道以及客户方面的显著优势,AMC的“扬长避短”才是上策,即围绕相关型多元化充分凸显自身的并购重组、债权定价和风险处置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坚持创新发展,建立专业专长,深度发掘并满足客户的个体化需求,以差异化和专业化策略支撑多元化发展。
四、AMC多元化风险防范对策
(一)AMC多元化风险类型 AMC的多元化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可以产生协同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是出于金融资源本身具备的“被分配和分配”的双重属性,AMC的多元化经营也会因内部交易不当,额外导致系统传导性风险、利益冲突和转移风险、资本过度杠杆化风险、协同管理风险等多元化风险,使得管理经营更为复杂和难以监管:
(1)系统传导性风险。首先,AMC多元化经营多是相关型的,这就意味着其内部的各种业务风险有可能叠加性多于对冲性,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就可能产生“雪球”效应。再者,风险很容易内部传导(Contagion),具体是由于外部会将多元化经营集团视为整体,因此,即使是局部某一经营单位的财务困难、经营失败甚至是负面新闻或事故,也会对整体的信誉、信用等产生负面影响,若内部没有建立防火墙实施有效的风险阻隔,实质上的风险更是可能通过频繁发生的内部交易进行传递或叠加,对整体的流动性、偿付能力甚至业务开展造成损失。
(2)利益冲突与转移风险。由于AMC的多元化经营多是通过全资或绝对控股实现,股权的单一化导致决策权的集中,加之中国金融机构的行政特许性特征,业务具有一定垄断性特征,同时,多元化经营本身就具有业务复杂、难以监管的特征,客观上产生了AMC有通过资产转移、业务复杂化等手段规避监管,与小股东、债务人以及客户的利益保护产生冲突的可能性。频繁的内部交易对AMC各单位的经营业绩存在重大影响,则可能为利益冲突和利益转移产生动因。
(3)资本金过度杠杆化风险。一是资本金的重复计算,由于AMC投向子公司的资本金在母、子公司报表均同时反映,造成了重复计算(如果同一笔资本继续用于集团内部交叉持股,则将继续重复计算,目前监管机构对交叉持股并不许可)。虽然资本金可以重复计算,但显然不可能同时用于抵御多家公司的风险。笔者认为,这种风险实质上是内部过度使用资金杠杆,导致资本金泡沫化,即造成以有限资本金撬动已远远超越自身实际风险承受能力的庞大资产规模,危害资本安全性。二是授信、担保以及或有负债方面,AMC母体通常还承担为集团内其他经营单位统一获取授信、增信或导致或有负债的救承诺,以及集团内部在业务协同中也可能导致产品链上风险的聚集和积累,因信用杠杆率过度化导致支付危机。
(4)协同管理风险。当前,AMC多元化中,不仅业务复杂,需要在产品组合、经营目标、资源配置等方面需要协调一致以提高效益,而且由于多元化模式多样造成的股权管控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兼并重组而来的经营单位,需要高超的融合管理水平以提高协同效率,否则即使是业务高度相关,也会因无法提高协同效率而造成多元化经营失败。另一方面,AMC过多的管理层次,可能会导致决策链失真、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AMC多元化风险防范对策 针对多元化风险外部控制问题,巴塞尔委员会曾《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等指导性文件。伴随AMC的多元化转型发展,2011年中国银监会也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试行)》加强多元化风险的监管。笔者认为,多元化风险防范的关键,还是需要自身建立有效的多元化风险控制体系:
(1)公司治理制衡有效。目前,AMC所辖子公司多为全资子公司,实际上董事会独立决策性十分有限,勿言对关联交易的控制。从根本上说,股权多元化,实现对AMC母体的有效制衡,通过高效的产权结构形成对关联交易的决策制衡,如通过在公司章程中设立关联交易的回避表决制度、小股东对关联交易的一票否决权、在董事会设立关联交易委员会负责审查关联交易、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关联交易的监督检查等,加强对利益冲突的监督。
(2)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内部交易,根本是AMC集团内部的资源再分配,作为AMC协同效应产生的来源,不能简单否决或过分限制,但必须对可能产生利益输送的关联交易行为要进行规范。具体而言,必须制定公平、透明的关联交易规则,以制度“防火墙”制约AMC母体的不当关联交易,有效阻隔风险的传递和扩散。再者,面对复杂的多元化经营业务,还需要事前明确详细的关联交易条件、种类、额度进行限制,对审批程序、定价标准、信息披露等进行规范的办法,削减AMC母体的操纵空间。
(3)完善信息管理。多元化经营客观上要求AMC具有强有力的沟通协调功能,可见,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前提就是其内部信息管理透明、传递迅速有效,换而言之,是指相关人员可以依据职责范畴,及时取得所需信息,实现对多元化经营的整体性风险监测,并以此做出业务判断和决策确保协同效率;内部信息管理有效的另一好处是杜绝经营层借助信息不对称产生“内部人控制”,或者严防各级管理者利用职务便利屏蔽信息或变招信息以谋取私利,导致经营无效、管理低效等情况。此外,通过规范信息隔离制度设立“中国墙”,防止内部交易或信息滥用,对相关信息在各经营单位间进行有效隔离,或者根据权限进行限制性传递,也是非常必要的。
(4)系统化风险控制。除了内部控制层面上的关键流程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权责利匹配、审计稽核外,系统化风险控制还指从集团层面对所有业务要素的全面收集、持续监测、整体评估分析和预警,以及适应AMC业务实际的风险分类标准以便提取充足拨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子:《金融控股集团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夏斌:《金融控股公司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3]袁玲:《大股东控制、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经济经纬2012年第6期。
[4]吕怀立、李婉丽:《控股股东自利行为选择与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关系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的内外生双重属性》,《管理评论》2012年第3期。
篇9
[关键词]多元化 专业化
企业未来的竞争是“战略制胜”的时代,经营战略的正确与否,将关系到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兴衰存亡,而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是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实力,谋求竞争优势,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两种全局性的长远谋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战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投资区域多元化和资本多元化。
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作为企业谋求自身竞争优势的策略选择,就其本身而言,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好坏之说,只有合适与否。要选择合适的经营战略,应该弄清楚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各自所具有的利与弊,做到心中有数。
一、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各自的利与弊。
1.企业的专业化经营的利弊。
利:一是专业化经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专业化经营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人数少,分工明确,分工协调方便,工作效率必然会提高;二是专业化经营会提高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生产、办公设备的利用效率就会上升,相应的产品的成本将会下降,企业的效益就会增加;三是专业化经营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不能把规模经济理解为实施多元化经营企业的“专利”,专业化经营也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四是专业化经营有利于企业在特定的产品上或特定的目标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专业化经营,企业可以把其全部资源集中起来,“集中全部兵力攻其一点”,竞争优势就比较容易建立,的把握就会加大。
弊:一是企业将资金押在某一专业领域,风险相对较大。特别是当所在的行业处于衰退期,或者出现替代产品或服务时,其生存将成为很大的问题;二是容易错失较好的投资机会。当一个企业过分专业化时,就会将自己限制在一个领域内,不注意市场新的机会的出现,就会错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2.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的利弊。
多元化经营旨在充分发挥企业原有的资源优势(资本、技术、管理技能、信息等)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或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以追求经营的稳定性。
利:一是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开展多元化经营在各业务单位之间协同配合,共同利用诸如制造设施、分销渠道、研究开发等资源,产生“协同效应”,形成范围经济,达到“2+2>4”的经营效果;二是可以避免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分散经营风险;三是可以盘活资本存量、促进企业快速成长。通过多元化经营,经营业绩好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拥有的优质资产,品牌效应去盘活效益不佳或濒临倒闭破产的企业的不良资产。
弊:一是过度多元化经营,将会分散企业有限的经济资源。由此可能损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丧失竞争优势,甚至遭遇被淘汰的恶运;二是过度多元化经营,可能将会使成本增加,财务风险加大。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一般规模庞大,机构臃肿,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成本增加;三是多元化对管理的要求更高。多元化经营无疑增加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企业大了,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容易形成连锁反应。
二、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选择
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是企业最具挑战性的决策之一,利益和风险同在,只有慎重地加以权衡,理性的分析选择,才能在“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商战的胜利者。企业在选择多元化与专业化模式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选择:
1.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合理选择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特征、行业的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增长率及行业进入和退出的壁垒等因素,将会影响到企业选择何种经营模式。
2.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合理选择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资源状况,与其它企业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是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还是专业化经营的关键因素。不要追求所谓的“大而全”,做到 “小而强”已属不易了。如美国的微软、英特尔、日本的本田都是专业化经营的强者。
国内的众多企业都经历过从专业化到多元化的发展,但并不一定都成功。把握了企业自身的情况,抓住了行业发展的时机,多元化的扩张就更容易成功。如双汇的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双汇的核心能力是在肉类产品的加工和经营渠道方面,现在是一家多元化发展的集团企业,是一条肉类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里面,双汇的销售网络、运作与管理的协同效应表露无遗,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整个价值链也形成了一种协同效应。再如海尔在从依靠电冰箱厂起步的“专业化”到“多元化”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海尔走的是一条专业化起步、相关多元化发展、非相关多元化扩张的道路。相反如果企业内在及能力不足,盲目的追求多元化则必定失败。在珠海时期的巨人集团,由于史玉柱投资领域太多,管理不善,巨人集团正是吃了盲目多元化的苦果,它盲目向与软件毫无关联的房地产业进军,最终兵败78层巨人大厦。巨人集团的陨落给企业多元化敲响了警钟。
综上企业多元化、专业化的经营模式本身并没有对错,在企业经验的过程中,它们经常还是相互转化的。企业要确定通过多元化经营还是专业化经营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这只是企业经营的手段,而不是企业经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翁旭晨. 多元化经营V.S.专业化经营与公司价值[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S1)
[2]姜汝祥 多元化战略与专业化战略有什么不同――从公司管辖体系对比TCL与GE、诺基亚之间的差距[J] . 管理科学 . 2003. .2
[3]傅贤治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扩张方式的选择[J] . 中国工业经
篇10
关键词:负债经营;财务杠杆;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由于负债经营为企业及时提供了发展所需资金,降低了资金成本,并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使企业实现较高的收益。因此,很多企业都会利用负债来满足对资金的需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环境的综合分析出发进行全局考虑,树立正确的负债经营观,把握好时机,确定和选择企业的最佳负债规模和结构,充分运用财务杠杆效应,选择适当的融资渠道,不断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企业负债经营利弊分析
(一)企业负债经营的积极意义
1、迅速筹集资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必须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但是,企业单靠自身积累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数量上也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所以,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自身积累不足的缺陷,争取先发制人,抢占市场先机,以获取更多收益。
2、增强经营者的责任感。负债经营有利于增强经营者使用资金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因为负债经营是一种具有驱动力和风险性的经营方式,改变了企业无偿使用资金的格局,使经营者承担起还本付息的压力。这种压力使企业管理者不得不注重资金的经济效益,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克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造成的资金闲置浪费现象,增强其在资金使用上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自觉加强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获得财务杠杆效应。杠杆利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所产生的固定费用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在企业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会相应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分配给企业所得者的利润就会增加,财务杠杆效应大小的指标就是财务杠杆系数(DFL),即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即DFL=EBIT/(EBIT-I),可以看出,在总资产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的前提下,借入资本越多给投资者带来的额外收益就越多。
4、降低资金成本。负债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讲,债权性投资收益率相对固定,一般都能够按期收回本息,投资风险较小。因此,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一般较低,企业的资金成本相应也较低。同时,企业可以从负债经营的“减税效应”中获利,因为根据税法规定,企业贷款利息可以计入企业经营成本,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从而减少所得税支出,降低资金成本。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负面影响
1、借债不适度会使财务风险增加。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资本中由于负债资本比例的变化而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或造成更大亏损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的大小可以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由于负债需按期还本付息,如果企业某期生产经营不顺而发生亏损,无力支付到期本息,就可能被债权人强制申请破产,负债越多,这种可能性就越大。
2、资产负债率过高会使企业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企业通过举债来进行筹资,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法定责任。在资金结构中,若负债率过大,如果企业出现如企业运用负债进行投资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借款资金运作不当等情况时,企业的高额负债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使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降,如果此时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资本金无法及时收回,就会削弱企业的经营活力,影响企业的声誉,更严重的还会使企业面临资不抵债、无法持续经营的灭顶之灾。
3、负债经营对企业投资和筹资影响巨大。从企业投资的角度看,包括投资的判断和决策、投资运作和管理。投资判断和决策风险是绝对风险,一旦出现决策上的失误,企业会马上陷入自己设置的债务陷阱之中。但在正常情况下,绝对风险是可以避免的,仍有的风险就是投资回收期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债务到期而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必须延期或举新还旧,这样会大大增加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企业筹资的角度看,由于企业的负债经营,必然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加,对债权人的债权保障程度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
4、过度负债有可能会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害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企业的风险程度要处于预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股东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剩余的高额收益均归股东所有,于是就实现了财富由债权人向股东的转移;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则损失由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承担,有的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赌输债权人的钱”。鉴于此种利益关系,如若协调不好,势必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
二、负债经营策略
(一)确定企业合理的负债规模
1、要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成本率,就不能负债经营,只能用增加权益资金的方法筹集。要适度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合理控制财务杠杆的副作用,充分获取财务杠杆效益和避免财务风险是企业一种两难的选择,如果过分强调杠杆作用而举债过多,则会增加财务风险,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经济环境恶化,息税前利润率就会下降到负债成本以下,就会加重企业的危机,出现财务杠杆的反作用。一般来讲,不同渠道获取的资金其成本有高有低,而负债的资金成本往往低于自有资金的资金成本,为此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综合资金成本的关系,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2、必须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用偿债能力指标表示,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
(1)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周转资金越充裕,支付能力越强。流动比率是测定企业偿债能力的代表性指标,世界公认的标准为2∶1。
(2)速动比率。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一般标准为1∶1。
(3)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来讲,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流动性好、质量高,同时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小。
(4)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也是以高为好,表明周转速度加快,可以提高全部流动资金的循环使用。
3、预计负债比率高低应考虑的情况
(1)销售收入情况。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较高的企业,其负债比例可以高些。
(2)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企业应该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零负债”策略;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企业可以适度增加负债,迅速发展。
(3)行业竞争情况。商品流通企业因主要是为了增加存货而筹资,而存货的周转期较短、变现能力强,所以其负债水平可以相对高些;而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科研费用、产品试制周期特别长的企业,如果过多地利用债务资金显然是不适当的。
(4)产品市场寿命周期情况。如果某种产品处于其市场寿命周期中的成长期,且预计投资收益好,应适当提高负债比率,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益,以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反之,如果该产品处于其市场寿命周期衰退期,销售量急剧下降,此时无论产品的预计投资收益如何,都应减少负债,缩减生产经营规模,防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下一步就是怎样管理好资金。
1、在做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上,也应以需求为依据,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丧失良好的经营机会。企业管理还应在产品结构、质量、经营、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实统筹规划,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提高资金利用率。
2、企业的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可观的,但要获得这可观的利益,就要求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具备高效率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及灵敏度高的信息系统。从一般原理出发,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经营风格。但负债经营的比例究竟要多高,这是最佳资本结构确定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没有普遍适用模式的难题。所以,必须从自身环境出发,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健全监督机制,进行全盘考虑。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合理规避负债经营所带来得风险。
(三)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1、建立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和评价。企业理财的对象是资金,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状况稳定的企业,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能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息,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指标等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获利能力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资产运营能力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这样来确定这些预警信息的指标:
(1)债务偿还本息能力的分析:债务偿还本息偿付比率=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债务本金)/(1-所得税率)。显然,这个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负债本息偿还能力越高;负债经营的风险越低,反之则越高。在通常情况下,当这个比率大于1.50时,无需发出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处于1.25~1.50时,需要发出轻度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处于1.10~1.25时,需要发出中度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处于1.00~1.10时,需要发出强度预警信息;若这个比率等于1,表示负债经营收益刚够支付利息费用,负债经营无利可图,预示企业负债经营已经出现风险;若这个比率小于1,表明负债经营收益已不足于支付债务利息,此时企业必须要用自有资金的收益来补偿债务利息,实际上企业负债经营已处于亏本经营的地步。当后两种情况出现时,企业应停止负债经营。
(2)预期收益抗风险能力的分析:可用负债经营的实际收益与原先预测的收益之比率来确定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大于1.30时,无需发出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处于1.10~1.30时,需要发出轻度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处于0.90~1.10时,需要发出中度预警信息;当这个比率小于0.90时,需要发出强度预警信息。
2、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1)风险回避策略。企业的决策者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财力,正确对待收益和风险的得与失,或采取回避政策,或制定出正确的判断标准,求得风险取舍的最佳选择,运用多种财务策略,减少风险损失。
(2)风险转移策略。以投保的方式将风险转由保险公司承担,将较大的经营活动委托专门机构完成,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以及契约的形式将风险转移。
企业应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不同需求和企业自身的优势,生产利润率相互独立的商品,实行多元化投资和经营,使得不同项目、不同商品的旺季和淡季、赢和亏,在时间上或数量上互相补充,以弥补某一方面的损失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据此可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对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妍雯.试论负债经营控制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06.9.
[2]陈炜.企业负债经营的财务思考[J].企业经济,2005.6.
[3]宋瑞良.试论企业负债经营[J].经济师,2003.9.
- 上一篇:保险公司经营方式
- 下一篇:工程施工管理建议和意见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