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决策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28 17:4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经济决策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经济决策方法

篇1

关键词:网络经济;营销;决策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且使其成为了时代特征。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在网络环境下创建企业营销决策支持方法,确定最优的营销决策规划。营销作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基于市场调查与分析,营销计划的实施与执行需要产品、促销与分销有效结合的支持,以及需要合理开发消费者潜在需求,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反馈信息合理调整战术组合,满足市场新需求。显然,企业营销决策支持方法是正确收集、分析信息的最科学的方法。

一、企业营销决策支持的现状

(一)进程

自1954年计算机信息处理实现以来,决策支持方法共发生了五次变革,实现了五次飞跃。从时间角度而言,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决策支持技术每隔十年就会发生一次重大发展,在五六十年代期间,决策支持技术第一次形成了事务处理系统,又称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之所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系统,是因为他具备处理多种数据和报表的功能,使用人群也都是部分低层职员,使用领域较小,可提升空间较大;在六七十年代期间实现了第二次飞跃,这一时间段又称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大幅度提升了处理信息、收集信息的水平,其工作原理是组合信息并加以处理;在七八十年代期间实现了第三次飞跃,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信息处理实际需求的不断提升,管理信息系统的简单功能已经难以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且此管理信息仅适用于管理者,消费者难以从此系统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七八十年代便出现了注重数据分析与建模定量分析的决策支持方法;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益形成了更有价值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这个系统是由IDSS系统结构与基于IDSS系统结构这两个系统组合而成,IDSS系统结构是基于决策支持系统融入了专家系统,促进人机有效结合的实现,可以依据人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分析;90年代后至今实现了第五次飞跃,此支持系统是最新的,且融入了数据仓库处理与联机分析处理,此种数据仓库具备自身特殊性,虽然和传统数据库有着紧密联系的关系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功能强于数据库,以及第一次促进数据和决策联动处理的实现。

(二)现状

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是先有的决策支持概念再有的决策支持系统存在。从当前决策支持系统来说,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难以充分运用历史数据,历史数据效用的难以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掌握数据发展趋势的难度,以及增加了分析的难度。除了存在历史数据难以充分运用的问题,还存在决策支持系统数据集成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决策支持系统虽然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处理与分析数据,但这主要是针对现有问题的,难以预测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所以难以合理的应付未来发生的事情。在做决策时,高层管理者所使用的数据是基于多种数据,如期刊数据等,而不是在合理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获取的真实有效数据,这些数据的诚信度有待考察,但很多高层管理都会依据这次数据作出决策,这无疑影响了决策的有效性。另外,决策支持系统面向的是大的数据,没有合理分析细节数据,从而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难以满意高层决策者的实际需求。

二、企业营销决策支持的功能

(一)目标利润预测及决策

企业利润可以充分反映与衡量企业的财务成果,而目标利润预测及决策是企业经营的开始。在企业总经营计划中,目标利润是指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需要达至的利润目标,属于事前计算利润的一种,并紧密联系着预计销售收入与产品目标成本,因此目标利润预测及决策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着决定性影响,且是企业决策支持不可或缺的问题。

(二)销售量、销售额的预测及决策

目标利润的实现需要预测出实现的目标销售额与销售量,以为决策奠定较为合理的参考,以及需要在保本的情况下预测出实现销售额与销售量的数量,所以保本销售量、销售额的预测及决策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若产品价格或者产品成本发生变动,加之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时还需要关注与重视影响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目标销售量、目标销售额的因素。

(三)产品价格决策

定价决策作为企业营销决策中较为敏感且不可或缺的因素,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场对于产品的认可程度,并对市场需求、企业利润、多方面利益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制定产品价格时,不仅需要关注产品成本补偿、企业利润获取,而且需要关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心理承受力。由于产品销售量与市场需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需要定期调整产品生产经营,提升产品的价格或降低产品的价格便是措施之一,企业可以结合产品价格的提升与降低实行定价决策,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促销决策

信息技术发展为市场营销注入了新的活力,且丰富了促销方式。网上促销、网上广告与网络形象等逐渐展现出较为强大的新鲜力,基于互联网,可以为消费者与企业创建和谐的互动模式,增加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消费者能够直接向企业询问问题,如产品问题、服务问题;企业则可以利用相应技术将产品内容、服务内容展示于消费者,并回复消费者的所有询问。

(五)物流决策

电子商务流程的实现离不开物流,正确合理物流决策的制定,有利于减少成本费用、提升竞争实力、提升服务态度,以及有利于促进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六)销售税金决策

销售税金指的是从销售收入里抵扣的税金,主要涉及产品税、城建税与增值税等,所以销售税金决策需要从产品税、城建税与增值税等角度出发,即预测与决策产品税、预测与决策城建税、预测与决策增值税等。

(七)盈利分配决策

利润分配需要兼顾多方面的利益,如国家、个人与企业,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企业再生产能力的扩大,促进企业职员经济利益的提升。

三、企业营销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环境因素

营销宏观环境指的是企业产生市场机遇与环境胁迫的重要社会力量,主要是由人文环境、法律环境、自然环境、政治环境与技术环境等组成,且这些力量是企业难以管制的变量。

(二)微观环境因素

营销微观环境指的是对企业服务其消费者能力产生的多种力量,主要是由企业本身、各种公众、市场营销中介、竞争者与市场等组成。

(三)广告费投入

在营销活动过程中,企业为了更好地推动促销策略的实现,需要投入相应的广告费用。一定程度上说,广告费投入数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实际需求量,即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的实际需求量会随着广告费投入数额的增大而增大,但在广告费增至一定数额时,因广告费增加而拓展的需求量也会变得有限制。

(四)产品价格、质量

从产品价格角度而言,产品价格作为企业推动产品市场销售的促销手段之一,既是影响产品销售的敏感因素,又是产品销售不可或缺的因素。基于分析产品价格变动对产品市场需求量形成的影响,将有利于帮 助企业了解与掌握价格与销售量间的关系,合理确定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实际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消费者实际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降低而上涨。可见,价格变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购买结构。从产品质量角度而言,产品质量越好越可靠,消费者购买的欲望越高。

(五)消费者爱好及收入

从消费者爱好角度而言,消费者爱好是丰富多变的,所以相应的产品需求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消费者收入角度而言,通常,产品需求量会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反之则会减少。

基于上述这些情况,需要创建相应的企业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从而帮助企业相应决策人员合理分析多种促销手段对企业销售的影响,以及确定更加适宜的促销决策规划。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营销决策的环境较为繁杂,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在销售决策中,很多问题的明确肯定都需要取决于决策人员的丰富经验,因此,在设计DSS系统结构过程中,需要突出这一特征,不仅需要充分发挥职员的判断力与创造力,而且需要充分合理运用系统供给的定量分析,并加以融合,基于人机的对话,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为合理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营销决策支持方法研究

从表面上看,企业的发展、生存和营销决策支持方法没有什么联系,但一定程度上说营销决策支持方法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并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有着决定性作用。为了在网络经济时代下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企业就需要拓展市场,而市场的拓展需要大量合理科学信息的支持,因此,如何获取与运用这些信息是现在企业的首要任务。如何获取与运用这种合理有效的信息其实是指营销决策支持方法问题,现阶段营销决策支持方法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强化与健全。

(一)数据仓库的创建

相比于传统营销决策系统数据,数据仓库促进了在数据分析方面的提升,其实数据与数据仓库定义有着一定的联系,即它们有利于适应用户分析和处理数据系统的需求。数据仓库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具备较大的信息储存量,并加以合理管理,且可以促进数据实时更新的实现,但不会影响数据的稳定性。它可以在充分了解与掌握新型技术的基础上使用此技术,以保障各数据的统一性,从而状态传统数据库处理数据的模式,即互相抽取各数据库间的信息,导致数据库难以统一,增加了用户辨别信息真伪的难度,难以依据现有信息作出合理有效的决策。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仓库的创建并不代表着直接替代原有数据库,而是基于传统数据加以提高与健全,因此它的结构与传统数据库是统一的。

(二)数据挖掘技术

尽管传统数据库搜集并储存了较多的信息,但因为其他技术能力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多数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新型决策支持系统虽然可以提取出数据库里暗藏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发现信息中的联系,充分挖掘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找出较为有效的信息。与此同时,还可以基于分析和处理传统信息进一步预测信息的实际发展趋势,为领导者和用户预测发展趋势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具有实用性和预测性的特征。

(三)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高层领导者对决策支持的新需求,对数据加以繁琐的分析操作,实现人机的有效结合,科学家不断尝试与探索,于1993年研究出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并加以提及。此技术要求有利于为用户提供较为直观的数据多维概念视图,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事物的了解会随着维数的增大而加深,传统决策支持系统仅局限于两维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提供,这无疑在增加了用户的理解难度与运用难度。加之数据仓库的创建,促进了各数据资源共享及数据统一性的实现,因此联机分析处理结果有着较强的共享性,可以让更多的用户感受与体会到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的益处。

结论

总之,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全球步入了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自然需要实行市场掠夺,而市场掠夺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掌握、信息的筛选、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决策、信息的实施,可见做好这些工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弘韬.基于网络经济的企业战略创新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

[2]魏保平.网络经济下现代企业运行模式与竞争策略研究[J].信息通信,2014(05)

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统计;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F2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1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制度日益趋于完善,企业发展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当前,我国的很多企业已经从传统的人力模式转变成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产业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这样的背景下,为企业的生产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的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跟随时展的脚步进行改革与创新。如何基于创新的视角,做好企业的经济统计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企业的经济统计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就成为了当前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

1 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1 企业管理的完善推动企业经济统计创新

近年来,我国企业正在向着现代化企业的目标迈进,企业的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企业经济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企业发展决策所需的大量信息。可以说,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是引导企业作出正确的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和保障,此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是否正常运行。现代化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信息化水平则依赖于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提供的数据与信息。因此,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将不再适用于新形式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以此来建立一套具有前沿性、科学性、针对性的统计指标体系,从而得到更加客观、科学、准确的数据,提供给企业管理者,进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的后续发展。

1.2 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存在的缺陷呼吁创新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所采用的经济统计方法,都是借鉴国外的统计模式和统计方法。近些年来,虽然许多企业在经济统计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改革,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但经济统计的模式和方法等并没有实质性的得到改变,旧的传统统计制度仍然沿用,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需求。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人员思想意识不弱,思维落后,对创新精神及改革意志严重缺失;②一些企业的经济统计信息的设置不够合理、不够科学,与现代企业的经济运行实际情况脱节,企业现状得不到真实反映;③企业经济统计方法与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严重脱节,落后于管理。

2 企业经济统计人员的思想观念创新

为了做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首先要改变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人员的思维现状,从思想上进行创新。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企业想要做好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时念,做好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以人为本,首先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对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同时要制定相关措施,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还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企业经济统计人员的职务行为。其次,企业在进行经济统计时,要基于人的影响制订科学的工作计划,充分考虑经济统计工作人员实际情况,简化经济统计工作流程,做到经济统计工作协调有序、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

2.2 树立风险意识

经济统计得到的数据,很难保证100%的真实性,要注意防范统计数据失真现象的发生,同时,在进行经济统计预测与制定企业未来战略决策时,也要注意防范风险,要树立起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重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及时快速化解这些风险。

3 经济统计工作内容的创新

做好新时期的现代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需要进行统计内容的创新。以往,企业经济统计的内容主要是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企业的运行情况、企业的经济效益等。这些数据指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发展变化而改变,比如:一些已经很少使用的原始凭证、一些过时的没有衡量价值的指标等,基于内容创新的思维,做经济统计工作时,就要果断和理智的舍弃这些内容,拓展和添加其他体现经济信息的指标。又如:加入反映企业科技含量的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周期、企业的设备科技水平等的统计数据;加入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企业电子商务方面的统计等。总之,企业经济统计的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改进。

4 统计手段与方法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企业经济统计手段与方法是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中来。比如:运用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可以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改善企业的工作流程。ERP软件具有查询功能,企业在进行经济统计工作时,可以结合各种统计方法来分析信息的形成趋势、各个统计内容直接的发展联系等,根据分析结果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作出预测。

5 结 语

现代企业经济统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支持。新时期做好企业经济统计需要有创新思维,才能让这项工作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平莉.关于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3(2).

篇3

21世纪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能否得到稳定的发展与诸多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其中企业的经济管理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良好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利于企业及时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这一点,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制定并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具有竞争的优势。笔者深入分析我国当前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关于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方法。

1、经济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由于经济发展、社会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也会存在差异性,所以其经济管理在不同的企业中就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全球性的部分。每个企业都希望尽可能将利润最大化,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完善经济管理模式不仅仅是企业所应该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是进一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结合当前的市场竞争及经济形势分析,企业要提高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就要开展以时俱进、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建立建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科学管理企业经济。

2、当前企业经济管理的缺陷

综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部分企业在内部控制、审核、人力资源、生产安全等方面都存在经济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对其中几方面进行分析:

2.1控制、审核

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控制、审核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特别是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科技、网络技术,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需求,从而使其内部控制、审核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缺陷。

2.2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许多企业在人资源管理方面都存在诸如培训过少、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缺乏激励机制加不合理的人员配置就有可能使得企业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甚至还会产生反感的情绪,而这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引起企业的人事危机。领导的思想不到位是人员培训过少的直接反应,如果领导的思想觉悟不到位的话,那么其在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培训经费等方面必然也会受到制约,在这样的情况下,培训的结果可想而知。而企业的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员工的素质过低,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发展也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3生产安全问题

当前很多企业并未真正做到“人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等基本方针,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管理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法律意识,重生产而轻安全等问题较为严重。

2.4财务方面的影响

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差、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等问题都会加大企业财务风险。当前我国企业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普遍存在资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企业在债务融资后首先要保证偿还到期的债务及利息的所需的现金。如果企业由于资金流动差,变现能力弱而无法偿还债务及利息所需的现金的话,那么就会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使企业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另外一方面,我国许多企业在决策方面也存在经验决策、主观决策等问题,而这些决策方法也更易引起财务风险,决策失误的问题频频发生。

3.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方法

3.1优化经济管理体系

建立并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管理者要在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前提下,定期对各项进行评审,同时发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效果,从而改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3.2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审核

在信息技术得到大力发展有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时代带来的便利,打造网络化、信息化的的经济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客观性、时效性的企业经济管理,从而减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误差,增强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势。企业要依据经济管理体系的要求,完善审核机制。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文件要定期审核及根实际情况完善短期计划、分析阶段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制定更符合实情的企业经济战略目标。在审核过程中要注意将审核结果、整改措施等以文件的方式进行保存,从而真正做到有源可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及审核的改进。

3.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也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企业要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才能真正落实企业经济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第一,完善激励机制、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做好绩效评估、社会保障、福利等方面的措施,使员工感受到劝力,从而真正提高员工们的凝聚力形成合力。第二,科学规划培训计划,加强企业领导的意识,注重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制定培训计划,其中主要包括短期培训计划、短期培训目标以及长期的培训计划等等。要保证基本的培训费用及时间,同时还要强化培训考核措施,真正做到奖罚分明。让员工从被动培训转化到自愿培训,并希望得到培训,最终达到优化人力资源的作用。

3.4改善生产流程

企业生产流程是企业经济管理的载体和对象。大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制定一定的计划,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生产过程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因此就有可能使得企业所制定的计划,期望达到的目标无法实现。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对加强抽查、评估企业生产流程,从而及时的发现分析并解决,促进其滚动整改,从而保证企业的经常管理可以在计划内实行。

3.5规范财务管理

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财务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相互学习监督的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内部审核,开展财管管理工作。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要“责、权、利”统一、分明,使其资金使用效率高,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得到可靠的保障。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财务会计 企业 经济效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高的位置,会计工作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会计工作人员是企业财务的直接管理者,会计职能的发挥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一、会计工作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一)会计计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进行企业的日常经营工作的时候,使用何种方法进行企业经济效益的计量,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的经济效益总值是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主要依据。在进行现代化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工作中,会计工作的效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是保障企业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会计工作的核算、统计、监督、审核等工作内容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尺度。

(二)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在现代化的企业经营中,企业成本的控制,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的会计工作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基础,会计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间接的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起作用。会计职能的有效实施,推动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完善,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通过财务管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手段,讲会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良好的会计管理方法,可以高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资金运转、风险预测、方案决策、成本控制、投资分析等方面的内容都对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其他部门管理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二、会计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影响

(一)科学的会计反映能够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会计反应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作出的正确的、客观的描述,并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价值与数量一种行为。要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降低对劳动的消耗与占用,准确、科学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给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经济信息等。

(二)会计监督是经济效益提高的保障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部门对企业日常的会计活动进行的审核,并作出凭证,对企业的经济情况做出的有效的监督工作,同时审核与分析是否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等的一种行为。与此同时,通过对企业进行的财务清点与盘查活动,掌握企业物资的实际储备量与账目是否一致,保证了固定资产与物资的安全。

(三)合理的会计分析是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会计分析是指针对企业的某项业务进行的考核与分析,在进行考核与分析之前,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目标与体系,结合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活动,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了解与掌握,进行深入的剖析。反之,如果仅仅依靠数字进行分析,就不能真实的了解与掌握改变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

(四)会计指定的经济目标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前提

在对企业的经济业务的成果进行综合性的评判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考核评定制度,只有在规章制度的评定机制保障下,才能真实的反应出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通过对企业实行经济指标的考核活动,既改善了企业在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又极大的降低了企业使用资金的消耗与占用等,最终实现了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三、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

通过对会计工作内容的有效探讨,得出了只有具有高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才能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以往的会计工作经验,浅谈一下有关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方法。

(一)严格选拔会计工作人员

会计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水平与技能,在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准确的掌握与判断出企业发展的经济形势,并对经济决策做出正确的调整方案,所以,在进行会计工作人员的选拨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选拨机制,细致的对参选的人员进行学历、专业技能、证书等方面的严格控制,保证选拨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员,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二)制定培训机制提高会计工作的综合素质

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两个方面,所以,在进行企业的日常培训的过程中,要重点培养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着两个方面。企业要定期的举行有关会计专业培训的课程,给就职以后的会计工作人员提供二次学习的机会,培养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对经验进行有效的积累与总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会计工作人员要具有对经济问题的解决能力与沟通的能力,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明确的财务制度可以制约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与决策,同时还可以保障会计工作的效率。首先要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保证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其次建立激励管理机制,对于表现好的要给予物质方面的表扬,并要对这种行为进行宣扬,充分发挥出会计工作的积极性,提升高中的效率,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间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现代化的企业要将空间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的增强企业的会计工作职能性、管理性、参与性、决策性等,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奠定重要的基础保障,推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隽.浅谈财务会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J].科技风,2014,(18).

篇5

为了进行企业改革,创新企业经济统计,企业管理在面临新的形式下,就需要有新的创新。我们企业统计人员要根据情况对企业统计的信息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更新,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测与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才能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一)创新统计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必须要以经济信息为基础,企业的经营决策要在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判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要求,企业统计工作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二)创新企业统计方法,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保证

近几年来企业经济统计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经济指标的改革和创新。一是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比较滞后,同时也制约了企业统计工作的开展,企业统计创新符合统计制度改革的要求。我国近年来统计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相应的企业统计体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若企业统计部门自身未作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则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跟上统计制度改革的潮流。二是认为企业在统计方面,只是在总结工作时做一下工作报告,对企业经营决策方面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三是认为企业统计只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和生产指标情况,但目前企业经营一般都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能依赖于财务和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因而,企业统计创新势在必行。企业如果采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就能及时对企业生产情况分析、数据调查以及技术经济、生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规划。

二、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的可行性

面临当前煤炭企业市场的倒春寒,煤炭销售举步维艰,市场竞争愈加残酷。就目前市场状况而言,特别是“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给煤炭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煤炭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进行成本管控、避免环节浪费、改良操作工艺、提高工效、更好的提高煤炭质量,才能更好地去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创新的统计模式,恰恰能给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科学依据,使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规划。为了使企业统计工作适应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企业经济必须进行创新性管理,也才有利于企业经济实现创新性统计。而市场经济的高速有效发展、物质条件以及科学的思想理论都为创新性统计提供了条件,因此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具有可行性。

(一)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必须要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科学发展观就是一部与时俱进能正确指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只有用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头脑,充分解放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发展过程中,自觉改革不符合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才能真正做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而创新企业经济统计,就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保障。因此,企业经济要进行创新性统计。

(二)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做保障

市场经济度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稳步提升。企业的创新性统计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因而科学技术成为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的技术保障。近几年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都为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的技术保障,使企业经济实现创新性统计成为可能。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通过系统科学分析得出的结论,因此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是十分必要的。要使企业济进行创新性统计,必须提高企业经济统计工作质量,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经济创新性统计,我们要做好一下几方面工作。

1.企业经济创新性统计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企业统计的全部活动,统计分析与预测都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它能够准确及时的为企业提供内外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企业经济创新性统计必须创新统计制度。我们要以企业为核心市场为依托,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企业特点的统计制度。企业统计人员要履行准确、及时上报统计资料的义务,要夯实统计基础,建立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落实统计工作责任制确保企业统计工作高效运行。

3.企业经济创新性统计必须创新服务。一些企业的统计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上报任务,在有效满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还是有文章可做。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使得政企进一步分开,企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与外部联系密切,国家的政策导向、市场的供求变化等,都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企业为增强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就必须具备对各类信息加工、整理、分析以把握机遇。因此,企业统计要适时将工作重心进行调整,企业统计人员要适应市场新形势,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对本企业的市场环境、市场需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的调研,通过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及时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三)知识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需要

统计工作是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要改变统计人员知识陈旧、不适应发展的需求。统计人员要立足统计工作实际,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勇于创新。要多参加企业内部组织的各项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

三、结束语

篇6

一、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

(一)促进国民经济的创新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形成了各种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国民经济取得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这些都是得益于经济管理对于国民经济的调节、控制和指导作用,正是由于充分发挥了经济管理的作用,使得国民经济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特色和优势,不断的实现创新发展,进而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二)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于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够促进各个国企之间的协调与稳定发展,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资源,进而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并最终实现地区之间的协调稳定发展,因此,经济管理是实现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能够保障国有经济管理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三)协助和补充国民经济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实行的是一种以国有基础型产业为主导、以各区域性的国有经济来协助和补充的具有特色的经济管理模式,这种经济管理模式中,经济管理可以对国有经济发挥指导、监督和控制的作用,通过协调各区域的产业发展结构,完善国企的经济管理体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确保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稳定发展。

二、目前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一)经济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间比较长,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有较多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理念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难转变过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加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反应过于迟钝,无法根据市场环境及时改变经济策略,根本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新形势,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的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才能够使得国有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

科学的决策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决策失误,将会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非常大的损失。然而目前我国存在不少数的国有企业都仍然采用传统的集权式的管理模式,由于领导班子成员基本都是由国家或政府直接任命的,有些甚至不具备必要的企业管理经验,国有企业又缺乏民主决策的氛围,导致经常会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这样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重、经济收益低

近些年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尽管我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和转型,但是原有的一些弊端和包袱无法一时之间给予解决,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仍然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包袱,主要包括退休人员的福利费、医疗费用等等,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国有企业的资本积累和市场竞争。另外,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在市场竞争中都占据着市场垄断地位或者市场优势地位,这样长期以来使得国有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不足,一旦实行市场竞争机制以后,根本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经济效益日益低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四)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员工责任心不强

守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管理混乱,论资排辈等现象比较普遍,很多有能力、会办事的实力型人才和技术含量高的专业人才并不能人尽其才,而且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考核和绩效评价机制都只是浮在表面的样子工程,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大部分职工在收入方面都呈现平均化倾向,得不到应有的待遇福利,影响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使得很多有能力的人才和骨干都逐渐流失,剩下的那些人整体素质偏低,缺乏责任心,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人才资源日益稀缺,最终导致国有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加强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原则

1.坚持开放性的原则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之间、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管理不仅要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更要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国有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当坚持开放性的原则,摒弃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在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借鉴适应企业发展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不断提高经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创造力和竞争力。2.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实现国有企业的有效管理,必须调动起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民主和集中的统一管理,既要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保障他们的权益,又要加强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内部步调一致,更容易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整体目标。3.坚持优质高效的原则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高效益,因此,必须坚持优质高效的原则,不断提升企业服务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效率,才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经济管理方式,保障企业自身的生产和发展。4.坚持稳定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外界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去转变,既要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又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新的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在不断的改进中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才能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强化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1.创建一个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管理必须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必须要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市场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企业的经济管理必须要跟随市场的步伐,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首先,国有企业的领导要带头改变观念,充分认识企业管理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和集体意识;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体系,各层级之间要分权管理,职责明确、层次分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最后,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多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策略,不断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灵活的应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必须能够及时顺应市场发展潮流,调整管理策略,才能确保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2.创建一个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体系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必须提高其科学决策的水平,避免各种决策失误现象的发生。国有企业中传统的金字塔式的集权式决策方式必须摈弃,采用科学化的合理化的民主化的分权式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各级领导及相应员工的职责权限,提高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和透明性。其次,在有效的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权限之后,要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程序,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决策流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国有企业的决策层要不断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决策经验和管理手段,重视培养人才,致力于提高员工们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科学的管理政策,还要求管理模式具有比较强的灵活性,以保证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能够及时顺应市场发展潮流,调整管理策略,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制度首先,为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起“政企分离,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国有企业管理模式。此外,国家还需要加强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监督监管和政策指导力度,确保国有经济能够实现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最后,要健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制度,通过查找、发现、分析和解决国企目前经济管理的问题,逐步完善现有的经济管理制度,为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4.强化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客观公正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根据本人实际完成的工作成果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来评价其工作技能和水平,并将考核结果为员工的薪酬决策、培训规划、职位晋升、岗位轮换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其次,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增加企业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培训等途径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水平,并将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要相辅相成,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决定。最后,要加强培训力度,包括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义务和权利,提升员工的执行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探索

1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

目前,政府审计部门开展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范围较小,虽然在部分领域已经有所成效,但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整体。如何全面有效地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分析。从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一是审计资源不足;二是审计环境还不够良好;三是审计主体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审计观念落后;五是工作评价体系需要健全;六是审计方法措施要先进;七是要有效利用审计结果。面对以上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下面笔者就个人的思考做出简单的论述。

2有效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路径

2.1合理利用企业内审的力量解决审计资源不足和审计主体素质的问题

要想做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必须具备足够的经济知识,同时还要有生产、技术等与企业效益相挂钩的知识。由此可见,这项工作必须由政府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和内审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例如:对于那些下属分支机构比较多的单位进行审计时,由于审计资料量大,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这时,可以让内审人员对其进行协助、把好关,这样将大大提高企业经济审计的工作效率。

2.2参考社会审计的成果,减少审计环境的不利影响

虽然部分社会审计结果受到质疑,但有些还是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此我们要合理利用。例如:在某企业的审计报告中显示:其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同时比例偏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审计人员可以进一步地去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应收款项重要集中于某个业务员所负责的某个区域,涉及的业务单位大多是破产倒闭或查无下落的情况。经过深入的调查,最终得出个别业务员贪污、挪用公款等,将其移交检察机关进行处理,从而为企业挽回了损失。

2.3选择同行业的历史数据作为评价标准

虽然政府财政部门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有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也制定了具体的评价细则,但由于企业的多样性,它不能满足所有企业效益审计评价的需求,因此在审计实践工作中,我们可以对国家的评价体系做一下微调,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服务。同时,我们可以选择同行业的历史数据资料作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标准,根据企业管理特点,测算出同行业、同规模的评价标准值。同时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需要了解企业历史发展变化情况,以上年的经济效益指标和历史最好指标为标准,进行近期与前期对比,找出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正确评价。

2.4确定具体的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方法

2.4.1业务经营审计

第一,我们要审查业务经营的具体计划,对他们的计划进行分析,同时更要审查他们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反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对业务经营的计划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计划的制订、计划的执行、成果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我们便会得出某个企业对市场调研是否准确,是否有长期而有远见的预测,费用是否控制在计划之中等。第二,我们要审查业务经营的产供销三大环节,找出经营中的优缺点。经营决策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贯穿在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决策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到产供销三大环节。例如,有的企业在之前注重产品更新和技术改造,效益较好,之后便不思进取,几年过后效益大大不如从前,甚至出现大量亏损,最后导致企业无法生存下去。第三,分析各要素的利用情况。主要是劳动力、资金两大方面。某些企业人力过多,人浮于事,管理层人员占企业的30%以上,工资高,造成生产率低的现象;在资金利用方面来看,有负债率高、周转速度慢、设备老化、利用率低等现象。

2.4.2管理审计

第一,要侧重分析领导机能和组织机能。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构成是我们调查分析的重点方面。他们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领导机能,更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方面之一。重点了解领导层是否秉公办事、原则至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对于、任人唯亲等不良现象要给予排查。对于人浮于事、管理经费高、浪费无度等众多不良现象都要进行深入的调查,以为企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第二,分析控制机能。控制机能的完善与否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方面,控制机能的作用能否发挥出来,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根据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企业内部制约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比如有的企业虽然已通过了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但各项内控制度未被严格、有效执行。在供应口,各项原材物料未严格进行招标或比价采购,有的材料配件未进行严格质量检验,导致出现大量产品质量纠纷。销售方面制定的销售政策不尽合理,对销售人员没有约束力,造成应收账款损失较大等。第三,注重投资决策审计。企业不能得到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大多是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我们在审计投资决策时,应该从决策是否民主、决策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决策是否有前瞻性、决策是否有市场前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第四,开展合同审计。这项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合同是否合法、是否公开透明、是否按程序进行的、是否有相关部门严格把关了、合同价格是否合理、合同变更是否经过审批、合同内容是否严谨等。第五,审计资金筹措的不规范性。这一点关乎群众的切身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从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第六,审查企业有无违规担保以及担保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有些企业出于某些原因,为其他企业违规担保,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况。对于这点,我们也要严格审查。

2.5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率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结果是企业改善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企业各级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审计结果,解决企业正常运转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综上所述,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复杂而有意义的工作,为了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要想方设法做好此项工作,在实践中总结方法和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并及时给予解决。审计人员在积极地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过程中,要强化效益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下,让我国的经济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爱荣.武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与探索[J].审计与理财,2014(7).

[2]李珊.关于企业内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19).

[3]张琳.经济效益审计浅论[J].铜陵学院学报,2006(3).[4]吴春平.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和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1).

[5]徐小军.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2(7).

篇8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对策

1.企业经济管理概述

(1)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

企业经济管理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和融合,企业经济管理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系统分析方法和逻辑推演基础,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对企业日常决策的影响,决定着企业长期发展和经济成长的性能[1]。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主要围绕企业生产、成本、市场开发和供需处理等环节展开,是企业重要的经营和管理手段。

(2)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冲击,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获得发展的机遇,保持企业的活力,成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正视的问题[2]。企业经济管理的价值之一是对企业资源的科学配置,这对于企业发展和竞争能力提高有着重要的价值。企业经济管理的价值还体现在为企业加速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上,企业经济管理为企业进步开拓了空间、积累了经验,在客观条件允许时能够实现企业的加速发展。企业经济管理的价值还在企业经营上有所体现,企业经济管理可以全过程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生产,将企业的经济活动纳入科学管理的范围内。企业经济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经济管理通过对外协调、对内挖潜等措施,提高企业经济和管理工作的协调能力,这有助于企业应对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竞争的内在优势。

综上,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保障,新时期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更应该利用企业经济管理这一武器,实现企业更好、更快、更突出地发展。

2.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1)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落后

受传统经济的模式的影响,仍然有大多数企业沿用粗放型经济管理方式[3]。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种老旧的经济管理方式以已经不再使用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但在现实中,多数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都没有进行经济管理方式的综合考核,一味套用部分成功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造成本企业经济管理的混乱,导致本企业经济效益走下坡路。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项管理科目,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给企业的经济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4]。企业员工流失过快,在多数企业的实际营运过程中,都存在着刚刚培训完的不久的员工离开企业或流失的问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相关监督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的监督是重要环节,但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都缺乏了有效的监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考核以及奖惩制度。

(3)企业管理者经济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部分企业的管理层经济管理思想意识薄弱,因而企业在其经营运作的过程中,偏重于生产和销售环节,而忽视了对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致使企业的商品生产和销售得不到经济管理的指导,不仅严重阴_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此外,因经济管理在部分企业中得不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因而其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职权模糊,不仅无法发挥其进行经济管理的职能,同时还给企业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4)企业对其员工的培训不到位

在市场中企业的发展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员工素质的差异。企业员工的素质不仅直接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也时刻影响着企业的长足发展。但在现实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企业注重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不仅造成了企业生产的落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经济的落后。

(5)企业经济管理组织陈旧

企业要想抢占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向前处于不败地位,就必须要跟进时展的步伐,不断更新企业的管理组织。然而一些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显得陈旧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模式过于单一;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组织过于交杂,职能不明确,致使企业领导层决策不精谁,导致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企业管理过于宽松,造成企业内部员工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企业经济管理成效甚微,经济管理组织适应能力差。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过于陈旧所造成的。

3.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对策研究

(1)设立合理企业经济管理目标

企业要实现经济管理目标的合理化,这是企业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必须根据市场实际的需求对企业经济管理目标进行不断调查和评估,以保证企业产品在市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占有率,进一步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实现企业管理的综合目标。同时,企业经济管理目标还要关注客户的需求和销量,以客户的诉求来指导企业生,在企业和客户之间取得双赢的效果。

(2)构建企业经济管理新方式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使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竞争愈加激烈。实现企业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获得在竞争过程中有利地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创新经济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者应贯穿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思想,应积极学习国外优秀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和模式,并对企业经济管理做出全面改革;在日常经济管理进程中,还应努力引导员工,提高部门员工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严格地按照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行事,使企业能够在良性的环节下运营下去;坚持以人为本以及和谐发展的理念。

(3)完善现有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重视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意义的重要性,积极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更好的进行发展管理,达到在第一时间能够发现管理中所存在漏洞的目标,以便实现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实施中,根据企业发展所面对的现实状况来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各个职责责任必须严格落实给相关责任夫;经济管理部门所制订的规章制度和监督制度要一并存在。以约束工作人员对工作能严谨认真,使企业经济利益能更好的发展。

(4)加速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使企业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进行,确保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对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之在提升自身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学有所用,灵活运用在日常工作中去。此外,企业在聘用人才时,要注重人才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强化培训,做到知人善任,加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4.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企业发展的机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争取企业最大的利益,是当前企业追寻的重要目标。企业应该立足于内在结构和管理的特点,加强经济管理工作,实现企业内外管理活动和基本经营活动有序、合理地进行,取得企业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利民.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J].科技风,2012,(6):12-14

[2]王萍萍.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与应对方法田.经营管理者.2012,(3): 22-23

篇9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一、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是必然的趋势。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不仅能满足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也将会加快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经济效益的产生,提高企业资金的运转资金,使企业实现高效率的资金周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经济管理思想和企业组织实现了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思想和组织一定要跟得上。经济管理思想由传统的不顾企业其他生产目标、也不顾企业周围生产环境变化的单一的管理思想转变为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思想。这种理念开始考虑到经济管理活动的进行要与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目标相挂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管理活动要符合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企业管理总体理念。管理组织的现代化指的是管理组织的不断完善和运用工具的现代化。

(二)经济管理工具和手段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将各项经济指标纳入客观经济规律的程序化活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管理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和更新。各种更新后的经济管理软件的运用,使得企业的各项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吸收和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仪器以及通信设备等等,使得经济管理活动得到了有效、及时的调控和指挥,从而也大大增加了经济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可以说,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这些具体内容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它们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要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综合抓起,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三)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专业化。不管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还是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都是企业最基层员工在工作中发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的程度是由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民主化政策决定的。只有民主化政策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他们用户企业组织的各种决策。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国家对民主化的强化和具体政策的实施。企业组织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只有了解了经济理论、法律法规和经济管理原理,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有效的将企业的各个决策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正确分析,也离不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高投入研究,更离不开国家对民主化的重视和实践。通过国家不断的将自己的国情与国际公认的经济标准规则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工作上的先进经验,才促进了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上的现代化进程。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实现的途径

(一)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我国经济在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实际国情,由于社会生产力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了管理水平的差异。而且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共存,这也为我国经济管理现代化带来一定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要以实际国情为出发点,参考国际公认的标准,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

(二)国外先进工作经验的借鉴和运用。首先,不能随意就丢弃我国多年的经济管理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这些也将是搞现代化管理的参考对象,要认真甄别,汲取精华,舍弃糟粕,而不是全都丢弃不用。其次,对于国外的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也要认真借鉴,但不能一味全部接受,要结合实际国情,消化和理解对我们适用的国外的技术和手段,例如:电子计算机的预测技术、信息加工和处理技术,这些都是管理现代化必需的技术。

三、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趋势。传统的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型,命令是由上至下,权威的主要基础是管理职位,维持权威的指挥链是重要的管理原则。这种组织结构限制了个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知识成为最重要资源的条件下,必须让员工参与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就会摧生出在结构上分散而又被信息和技术紧密连结的自我管理型的网络组织,这种组织形式结构由于管理层次的减少而呈扁平状。

(二)企业经济管理方式的民主化趋势。企业的扁平化结构导致现在企业的决策中心发生了下移趋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集思广益,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帮助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三)企业经济管理的团队合作化趋势。团队协作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管理的进步而产生的新型团队。这种团队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而组成,并且依据任务的变化需要,对团队进行快速而有效的重组。

企业的发展已经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他们现在创造的是一个虎狼结亲,赢得共赢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企业之间通过优势互补、资源互用来达到合作。在企业内部,同样也是如此。鼓励企业经济管理团队的合作,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会倾尽所有的来为这个团队工作和贡献。这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有效传播和共享,让大家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四)企业经济管理人本化管理趋势。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缺乏专业的技术员工,使得企业经济管理进程缓慢且低效。而科学管理则使企业实现了企业经济管理的高效率运作,科学化管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要通过实现人本化管理来提高企业中员工的创造性劳动效率。企业要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员工的需求,关注员工的生活状态、心里以及身体状况等,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

人本化的管理就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真心实意的去工作,去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目前,人本管理理念正在被企业认可和采用,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得以深化。

(五)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转变的趋势。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中,软件管理已经逐渐取代了原来以“人、财、物”等为核心的硬件管理的地位。软件管理就是管理 “知识”和“经验”,把知识和经验变为有利于企业和组织发展的资源。丰富的知识理论及经验是优秀的管理制度的命脉,只有通过对这些理论和经验的不断整合,不断创新,企业和组织才能不断良性健康、充满活力的发展。

(六)企业经济管理的专业化管理趋势。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武器,同样是改变企业命运的有利工具。企业为了面对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始将企业管理的重点从人、财、物等硬件转向为企业员工的学习和知识增加上。专业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一种资源。知识就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的精华部分。所以,企业开始逐渐注重对员工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和培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拓宽他们的知识,为工作中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给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七)企业经济管理的消费者导向趋势。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也经历过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真正摸爬滚打后用脑筋进行冷静思考过的企业才会发现,消费者才是企业正常运营的一切源头。在企业整个运营的过程中,消费者才是第一位的,要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企业的技术和生产者固然重要。但是最终决定企业盛衰的仍然是消费者。所以,目前企业的管理逐渐转向以消费者为核心。

(八)企业经济管理的沟通方式开始出现了网络化趋势。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企业经济管理上也实现了网络化的沟通趋势。网络沟通既提高了企业员工之间的工作与沟通效率,又增加了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频率,能够有效的实现决策重心的下移,充分体现企业经济管理的民主化。网络沟通拓宽了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拓宽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机会。网络化的沟通方式,能促进企业和组织内部进行良好的交流。

四、结语

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既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员工本身的发展和进步。实现现代化就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和设备,改掉企业经济传统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陋习,采用各种先进的方法,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经济管理的先进的经验。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民主化趋势、人本化趋势、团队合作化趋势、消费者导向趋势以及沟通网络化趋势都是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都需要企业从各个方面去努力,将这些趋势努力的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

在我国,要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就要结合实际,改掉陈规陋习,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积极采用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手段,推广各种先进方法,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渠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的职能,充分做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陈悦.经济管理的现代化[J].经营管理者,2012年06期.

[2] 蔡毅.管理到底干什么[J].企业管理,2010(2).

[3] 张孟航.浅析经济管理的现代化进程[J].经营管理者, 2010(07).

[4] 蒋苏兰.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探析[J].现代商业,2011年14期.

篇10

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是一个复杂的、包含众多考核项目的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动态指标,只有运用各种方式把握主要原则,才能实现对经济效益相关因素之间的比较。系统性原则是反映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和整体性,对经济效益整体的研究至关重要。而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是将经济效益的相关因素与实施纵向比较或横向比较的实际运作相结合,看具体方式下相关因素是否有不同时期的差异或者不同指标间的差异,相关因素是否容易获取,获取的信息是否充分、有效。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是确定运用何种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基础。如将投入与产出作比较。为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在生产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产出量,这样产出的净增加数就增多,即企业的利润就变大,实现经济效益增长。若产出的总数一定,那么若实现生产要素投入量的降低,就要大大减少成本,生产效益也会实现提升。这种相关因素的综和论述,是为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作参照,根据电力企业发展实际,结合这种动态操作方式,促进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的合理性、高效性。

二、企业经济效益动态分析

选取一定的经济效益相关指标,如利润总额、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进行分析。运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指标的差异所在,对电力企业运行状况详细分析,这种方法灵活高效,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便于电力企业管理者用于决策。它的具体操作步骤有:(1)分析与经济效益有关的各因素,寻找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下因素的变化关系,如利润总额在一定时间区间的变化。(2)对于不同区间的指标进行大小比较,形成对称矩阵,确定不同时间内指标的大小变化,即是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作用大小。(3)对矩阵进行计算,得出评价函数,进而计算得出权重系数,再通过检验,对经济效益排序,从而使得动态分析客观合理,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更具实际意义。此外,层次分析法也是动态分析的一种,它将选定的指标实行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划分不同层次,通过层次结构比较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其具体步骤是:(1)选定某一因素,将其划分具体层次结构,如盈利能力,从高到低划分几层。(2)将高低层次分别对经济效益相关度的大小依次排列,形成判断矩阵。(3)对判断矩阵中,盈利能力在某层次中所占的比重进行计算和筛选,然后确定某一层次对经济效益的权重是多少。这种方式也是综合评价的较好方式,在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研究中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构建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首先,要确定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方式。在对各相关因素进行整体了解后,对影响较大的因素展开详细调查信息的充分获取,要使这些指标形成体系,信息足够充分。具体实施时,是将盈利能力、财务指标等具体项目列下来进行分析,同时不能只注重企业效益,还要对社会贡献度指标进行考察,确定准则层,最好确定具体的细化指标,然后实施对经济效益的动态研究。其次,优化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动态研究的指标。选择恰当的方法,采取恰当的步骤,争取动态研究的简单化,保证研究结果的实用性和可参考性。可以先确定经济效益总目标,包括财务指标和社会效益,再对具体的目标进行细化,例如财务指标包括什么,社会效益是指哪些方面等,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到每一要素就是对动态研究的优化。另外,对于重复的指标进行精简,因为不同指标重复的信息会大大降低动态研究的效率,因而要剔除出去,确保选择指标的高效性,使得对国家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动态研究更科学、更具实用性。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