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6-28 17:4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基础理论的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基础理论的心得体会

篇1

1 合理化课程设置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探讨人体疾病的临床课程,是中医药学的主干课程之一,内科病症的中医诊疗方法也是中医临床医学生必备的技能知识,因此,课程设置要合理,为学生即将走向临床实训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中西医结合专业《 中医内科学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共安排10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4时,实训教学24学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将实训教学提高2时,理论与实训教学的比例为3:1,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只注重基础理论学习的传统教学思路。同时对理论和实训教学进行多元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应用,达到两方面教学效果的提高。

2 多元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应用

2.1 理论教学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有太多的机会到医院进行实地实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和疾病的临床特点通过教学手段形象地表达出来是临床课教学的最大难点之一,如果只是照本宣课,不但枯燥,而且学生对疾病的临床特点不会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制定中医内科学教学的主要学习目的和内容,使学生能够对中医内科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清楚的认识。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内科诊疗为主要讲解内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以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采用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创新思维和临床综合辨证思维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内科诊疗方法。

2.1.1 融入名老中医经验,加深学生认识 在本课程讲解过程中,适当融入名老中医经验,介绍临床常用的单验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该病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技能,为今后走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在讲解中风、头痛、血证、消渴等这些章节时,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临床典型病例,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心得体会和临床失治或误治等经验与教训,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能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作更深刻的思考与探讨。结合多媒体教学法,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比较直观、生动、形象地进行表达,迅速提高了学生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认识水平,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比较深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我们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本身遵训了“实用性”原则,所以部分疾病的辨证论治内容没有沿用经典理论,而是借鉴了现今某些名老中医的个人学术经验。又如“痹证”一节即突破传统教材沿用中医经典对痹证风寒湿热几种痹证的分类,采用当代治痹名家朱良春的分类方法,并且部分证型的治疗方药也采用了他的经验[2]。所以讲该病时,我们就可以趁热打铁,更深入介绍老中医治疗痹证的经验用药。这种讲法不但使学生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觉到课本的知识原来离实践几乎就是“零距离”。

2.1.2 熟练基本功,加深学生记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布置课后思考,以便学生复习巩固,并安排下次授课的预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2 实训教学 中医内科学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与临床实训联系密切的特点,其诊断治疗除讲究科学性外,还具有高度的经验性、灵活性和技巧性,有时较难言传,常须反复实训、悉心体验才有所悟,因此临床实训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至关重要。

我们进行临床实训,尽量直观教学,将理论与实训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熟悉和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加深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操作,解决课堂不易理解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俗话说“百闻不一见”,如:胸痹,患者以胸部闷疼为主症,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缓解,同时观察心电图变化。学生一见便知,记忆深刻。实训结束,让学生做好实训总结,要求学生开医嘱,开处方,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见习以听为主的局面,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动手机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不得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实训的目的。教师要及时批改实训报告,及时总结,及时反馈。通过中医内科阶段的实训,提高了中医理论知识和处理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能力。

3 体会

课程设置要合理,并突出中医特色和中医内科优势。不能只重视理论,轻视临床,更不能只重视临床而忽视理论课的学习,因为理论课的学习是为临床打基础的,如果没有理论课的学习,临床实训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注重能力培养。临床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基层社区医院,面对的是病人,需要实实在在的真本领。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重点,诊断与治疗上尤应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内科优势[3]。

在教学方法上,应做到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和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灵活应用,形成师生互动,应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2

【关键词】 脑中风;心理护理;针灸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4.191

中风隶属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的范畴, 包括出血型的脑中风和缺血型的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中医理论中本病是中经络、中脏腑, 其病机属于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涉及心肺肝肾四脏, 发展迅速, 且病情复杂, 严重而多变, 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病种之一[1]。现代医学虽对此病有比较充分的认识, 但对解决本病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 目前还缺乏有效的康复手段, 本文通过临床病例治疗实践, 探讨针灸配合心理护理治疗脑中风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医院确诊为脑中风患者。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2]。入组患者指征:生命体征平稳, 无严重心肺肾及内分泌疾病, 症状不再进展2 d, 病程在2周以内, 无采用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 无采用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20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98例)。实验组中脑出血56例, 脑梗死52例, 男40例, 女68例, 平均年龄(63.3±4.8)岁。对照组中脑出血50例, 脑梗死48例, 男36例, 女62例, 平均年龄(64.5±4.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治疗相同, 包括脱水剂、脑细胞保护剂、抗凝剂、自由基清除剂等。治疗方法:对照组行针灸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理论选择10个穴位左右, 进行针刺治疗, 星期一至星期五1次/d, 留针15~30 min/次[3]。实验组应用对照组针灸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护理, 护理具体方法:①认真倾听患者倾诉, 关心、同情患者, 态度和蔼、诚恳。②普及脑中风相关知识和健康宣教, 教育患者学会自我调节,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③为患者寻找心理支持, 允许患者以自己的方式安排和享受生活。④鼓励患者与康复者交谈有关疾病治疗的心得体会,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3 观察指标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评分方法。分别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3、6个月后进行评分。

1. 4 疗效评定标准 ①痊愈:神志清楚、语言流利、瘫痪肢体功能恢复, 肌力达Ⅳ级以上, 生活自理。②显效:神志清楚, 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 流涎等症状明显恢复, 瘫痪肢体的肌力达Ⅲ级以上, 生活基本自理。③有效:口眼歪斜及语言不利均有好转, 肌力达Ⅱ级以上, 能借助拐仗单独行走。④无效:体征和症状无明显变化[4]。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治疗3、6个月后两组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对脑中风患者康复治疗有多种, 采用针灸配合心理护理对脑中风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研究不多。近年来大量的临床报道证实无论是在急性期还是恢复期, 针灸治疗的效果显著。本组患者体穴治疗前后两组穴位交替进行, 取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调和阴阳之意[4]。针灸治疗方法简单, 无不良作用, 患者乐意接受。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应用和整体护理观念的推广, 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护理脑中风患者时,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 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心理干预, 加强护患沟通, 才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缓解或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 有利于临床治疗。在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 通过交谈分析, 挖掘患者的心理因素, 以及了解患者的自身病症的感性认识, 针对病情不同症状及患者的心理特点, 应用通俗易懂的医学健康教育知识, 向患者讲解患病后, 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可能出现的躯体症状等。再通过患者之间的交流, 让患者进一步认识到患病后的临床表现有个体差异, 通过治疗效果好的实例纠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错误观念, 帮助患者寻找心理支持点, 解除心理障碍, 使抑郁、焦虑状态得到改善和平衡。通过心理干预调动患者内部力量, 唤起患者对致病因素的重新认识, 提高其心理健康状况, 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

综上所述, 针灸结合心理护理治疗脑中风, 易于操作、疗效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印会河, 张伯纳.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50.

[2] 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学杂志, 1996, 29(6):379.

[3] 刘文俊.中医内科护理学.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60.

篇3

关键词:中医内科炎症诊断原理标准改进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36-01

中医是我国国粹,但是随着世界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趋势发展,中医文化越来越缺失,西医因其快捷方便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在治疗上,现代医学首选抗生家进行抗菌消炎、退热消肿等对症疗法,祖国医学则注重统一整体观念,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整气血关系。根据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的不同而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则.在治疗中应取长补短互相结合,在疾病的急性期,进行适当的西医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使病悄趋于稳定。

1中医内科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对于人体疾病的诊断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指导实践。而望、闻、问、切四诊,是认证识病的主要方法。

1.1中医内科诊断学的原理。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大都蕴藏于内,仅望其外部的神色,听其声音,嗅其气味,切其脉候,问其所苦,而没有直接察病变的所在,为什么能判断出其病的本质呢?其原理就在于“从外知内”亦即“司外揣内”。“视其外应,测知其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这是前人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我国先秦的科学家很早就发现,许多事物的表里之间都存在着相应的确定性联系。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事物都与周围事物发生一定联系,如果不能直接认识某一事物,可以通过研究与之有关的其它事物,间接地把握或推知这一事物。同样,机体外部的表征与体内的生理功能必然有着相应关系。通过体外的表征,一定可以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脏腑受邪发生病理变化必然会表现在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定的、相应的外在病形,即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

1.2中医诊断学的原则。

1.2.1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1.2.2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以及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

1.2.3四诊合参,从病辨证。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这里,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而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

2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标准

标准规定了中医内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根据不同的病症,诊断不同。

2.1诊断依据。根据主要外在临床症状表现确定证候分类。例如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①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②恶寒发热,无汗、少汗,头痛,肢体酸楚。③四时皆有,以春冬为多见。④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2证候分类。根据外在症状确定了证候分类再对症下药。证候分类也是根据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感冒分为,①风寒束表: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身疼,鼻寒流清涕。②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③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2.3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根据治愈情况分为痊愈、好转、未愈。

3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不足及改进

3.1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不足。中医是自古发展以来博大精深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所以目前为止不可能用仪器代替人工,现代医学先进的技术使更多人倾向于西医而非中医,所以造就了中医人才的短缺,而且中医诊断虽然准确安全,能达到治本的疗效,但是所需时间长,治疗时间也较长,不如现代医学的快捷方便,以至于造成了客源的流失。

3.2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改进。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以内科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我们应该保持中医特色,改进中医教学。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谓实践出真知,学再多的课本知识也不如亲身体验一次来的印象深刻,让学生随师抄药方是一个很好地接触实诊的方法,学生在长期抄药方的过程通过耳濡目染,对四诊方法的运用也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理论知识也实践相结合这样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深奥理论不致有艰涩难懂之感,而且有事半功倍之效。

4总结

中医诊断是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其他很多医学的基础,是不可代替的,所以中医诊断也应顺应时展而发展,使其保留特色充分发挥优势,使中医队伍不断壮大,使诊断更加准确快速。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临床药学;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中药注射剂

中图分类号:R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2-0190-02

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药物及其剂型与机体相互作用和应用规律的综合性科学。它以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药动学)为基础理论支持,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研究内容,通过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探讨药物应用规律,保证临床病人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达到药物使用安全、有效、经济的目的。

临床药学工作在我国开展已有20年,作为一个学科,它已逐步走向成熟。同时,随着西药临床药学的普及,中药临床药学也逐渐引起医师和药师的重视。中药制剂常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的药理、毒理等特性尚未完全阐明;成分中固有的蛋白质、皂甙等大分子物质进入人体后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抗原易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新医改方案的颁布实施,给临床药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与西药临床药学工作相比,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亟待加强。如何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中药应用安全、有效、经济,成为中药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来在临床的心得体会,借鉴西药的临床药学方法,作几点经验之谈,以期为临床更好的使用中药制剂提供参考。

一、严把药品质量关

用药的基本前提是药品质量,药品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药品的质量可因厂家不同甚至批号不同而质量不同。因此,必须对所进药品进行质量检查,不得购进不合格药品。特别是新药或新制剂,更应严格控制。

二、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必须深入临床,临床药师应多下临床,了解病员的具体情况,参加急、危、难病例讨论,与医师商拟用药方案,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并运用掌握的药物知识、最新药物信息资料、用药品质、使用方法及药物检测手段等,为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意见。同时对治疗过程中病人的病史、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和临床用药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以确保用药安全。

三、重视药效和不良反应监测

古人对用药禁忌早有认识,提出了妊娠禁忌、用药禁忌、证候禁忌及配伍禁忌等,为中药临床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检测奠定了基础。临床药师要注意宣传药物的两重性,防止超量、长期、不当使用中药。认真收集药物不良反应资料,特别是危重病人,或者是服用多种药物以及服用毒性大或生理活性强的药物的患者,更应特别注意监测,做好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四、注意合理配伍和药物相互作用

合理配伍可起到协调药物偏性,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前人总结了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药物的配伍关系和配伍后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配伍时应充分利用相须、相使的方法,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对有毒或药性强烈的药,采用相畏、相杀的配伍方法,以制其毒副作用。而相恶、相反的药物,则属配伍禁忌,应避免使用,以免药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同时,临床药师应通过对中药临床药理的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设立药理指标来验证中药配方的主治与功效,为临床探讨治病机制、组方的科学性、精简处方、发现新用途和新药理作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五、积极收集药物情报

随着中药学事业的发展,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均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药学文献浩如烟海,单由临床医师掌握如此巨量的药物知识和信息实属不可能。因此,临床药师应快速、有针对性的收集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资料,建立药学情报信息库,针对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问题,提供药物信息,解答医护人员和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药物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六、做好用药咨询服务

临床药师可以通过敞开式发药,开设用药咨询窗口等方式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向病人耐心交待药物的用量用法,帮助病人识别和正确认识中药,使病人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有正确的看法,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排除顾虑,配合治疗,以便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从而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

七、严格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注射剂被应用于临床。它们的出现,克服了传统中药起效迟、作用慢、生物利用度低等诸多不足,尤其是在急危重症的抢救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中药剂型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也逐年增多。临床正确使用中药注射剂尤为重要,在实践中临床药师应注意加强以下几点:

(一)遵循中医用药规律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的精华,是中药应用的惟一的根本法则,中药注射剂同样应该辨证应用。因为中药注射剂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用现代工艺提取而生产的,所以其应用应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尤其应按辨证施治的用药原则,严格区别中医药学中的功能与西药的药理作用的概念,严格区分中医药学中主治与西医适应证的概念,不能简单地按药品说明,不经辨证地盲目用药。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注意异病同证或同病异证等情况,只有对证用药才能做到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二)遵循中药注射剂配伍的简单法则

中药注射剂配伍的简单法则,就是单独使用,不与任何药物配伍。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其注射剂型的研制和应用时间相对较短,至今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尚属科研空白,因此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此外,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由临床药师着重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的医嘱的审核,通过临床药师对输液医嘱的督导,减少输液中的不合理用药,进一步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三)严格中药注射剂的用法用量

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上大多注明使用该药时需要加一定量液体稀释方可应用,按照说明书执行是比较安全的,超出说明书规定的用药浓度则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避免超量应用;中药注射剂都有用药疗程,当疗程结束时应及时停药。而且,应严格控制滴注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滴注过快会导致药物局部浓度过高,可使不溶性颗粒在毛细血管内聚积、堵塞而导致头晕、疼痛、刺激性皮炎等;滴注过慢,中药注射剂容易发生水解、氧化、变色、pH值改变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医中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系统的理论与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中药用药在物质基础 (靶向基础、药物基础)、作用机理(黑箱理论、概率论、模糊数学理论、辨证论治)、治疗特色 (双向调节、标本兼治、整体观念)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与特色。虽然中医中药治病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应用不合理等原因,多次出现中药不良反应事件,使中药在国际上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改变这种现状,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药学是一种全新的药学服务模式,向我国传统药学服务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接受新的药学服务理念,创造条件使之付诸实施。临床药学应用于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要求药师与医师、护师相配合,运用其专业知识,借助医师的临床经验,并及时从护师获取病人用药信息,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更好地促进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崔嵘,吕强,张石革.临床药学问题[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刘骏鸿,陈苏伟,徐俊燕.14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天津药学,2006,18(1).

[3]徐亚静.专家把脉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报,2009,1(7).

[4]郑军.中药用药理论与特色浅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1).

篇5

关键词:药用真菌学;有效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213-02

《药用真菌学》课程是一门关于药用真菌的学科,药用真菌为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是低等药用植物中种数最多的一类[1],如大家熟知的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猪苓等中药都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用真菌。我校药学院生物制药教研室开设的《药用真菌学》课程,主要是针对本院生物制药、中药资源与鉴定等中药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期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打下基础。通过多个轮次的教学实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等教学手段,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药用真菌学的基础知识,为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研究菌类中药质量、开发菌类中药资源和培养继承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应用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的讲授在传统教学课堂板书(一支粉笔)和播放幻灯片(一张嘴)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书籍、光盘等资源,经过精选、整理、编辑后整合形成了大量相关图片、录像资料等,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一到播放视频教学的内容时,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特别高涨,因为教学视频内容形象生动,有效地刺激了他们的感官,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中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部分内容,提高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深度认识,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教学实践操作条件缺乏的不足。比如在讲到药用真菌代料栽培这一节时,就穿插播放了“灵芝的瓶栽”和“香菇的袋栽”两个教学录像片,让学生在熟悉两种代料栽培方法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栽培的操作方法及其要领的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的信息化,不应单一地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现成理论知识,教材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递媒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把声音、图像等多元化信息引入课堂,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可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相信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把握教学重点,启发并引导学生培养科研的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从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将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掌握药用真菌的人工栽培、固体发酵、液体发酵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药用真菌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了解药用真菌在我国传统医药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的研究新进展,牢牢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启发并适时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的意识。譬如在讲到“药用真菌的研制与开发”这一章时,结合自身在从事药用真菌科研方面的实例、心得体会与学生进行广泛交流和讨论,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到实践的科学研究,从教材的条条框框到科学探讨过程中存在的无数个未知数,从而启发学生如何进行药用真菌的深层次开发和研究,去寻找更多的科研创新点,树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意识。再譬如药用真菌的人工栽培章节讲授过程中会注意结合目前我国人工栽培食药用真菌的现状和前景进行深入展开,如何将药用真菌的栽培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以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为提高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可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与方式。在讲授完两种不同的药用真菌发酵方式:固体和液体发酵的内容后,可启发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对所学的两部分内容知识,从各自的概念、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归纳比较,增强知识点之间的可辨性。同时为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如何“学”。比如讲到“药用真菌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这一章,让他们通过自学后对本章内容进行有效的提取,并归纳整理成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出来,不完善之处让学生随时进行补充。

知识的探究是无止境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提出与知识点相关的任何问题,假设遇到某种情况,你会如何解决?同样是“药用真菌的研制与开发”这一章,教学内容讲授结束后,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去开发一种药用真菌的保健品或药品,有何设想?”学生们各抒己见,在开发品种、剂型选择、开发前景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种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过程中不论选用何种教学策略,都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会学习为核心,方能显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及时更新教学课件,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课件是实施教学的核心,教学前应尤其重视课件的制作,突出其较强的教学性、科学性、时效性等特点。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分析方法的不断进步,更多的科学成果会展现在我们眼前。因此在进行本课程教学活动中,与时俱进地关注网络、杂志和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报道,并注意收集整理学科相关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课件中,逐步完善其教学内容,实时传递最新的科学信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接近当前的应用实际,避免出现端着一本教材,教学内容几十年不变的情况。

五、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教学插上无形的翅膀

学校在2010年底引进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了良好的互通信息、交流学习的桥梁,自实施以来已初见成效。通过本校教师丰富的教学资源的网络传输,学生只要在电脑前轻轻地点击鼠标,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日历、课后习题等内容便能尽收眼底,而且通过此途径能够营造出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既省时又省力。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也正在逐步完善中,希望建成后能够更好地为学习该课程的学生们提供帮助。

六、适当增设实验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药用真菌学》课程的设置目前只安排了36个学时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内容仍空缺。而该课程中其实有不少章节的内容都涉及到实际的基本操作环节,如固体培养基的制作、固体发酵工艺等,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锻炼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故建议今后该课程的教学中能增设实验课教学环节。

除以上几点外,为真正学好该课程,之前学生还要做些功课,了解微生物学相关的教材内容,这样学习起来会相对比较轻松。另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处理教材,对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对教材的某些内容适当选择和补充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从而使教学更贴近学生,有利于学生掌握、梳理相关知识,生成相关的知识体系。

七、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为了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学的方式方法、多元途径的实践教学尤为重要。《药用真菌学》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完善、实验教学环节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都将保证该课程的有效教学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