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范文

时间:2023-06-28 17:4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

篇1

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09-0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各学科都在大力进行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学科的认识逐渐产生变化,体育教学与过去有了较大的不同,体育教学得到了应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目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对体育教师在职业素质与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尽快地适应这种需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以体育教育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诉求为己任,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学校课程中得以落实,有利于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一)身体素质

体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包括了体能与技能。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同时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各方面也应有良好的素质表现。因此,体育教师要坚持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练习,还要坚持在课外的辅助练习,这也是保持稳定运动技术、技能的需要。

(二)知识素质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荐的今天,德智体美各方面教育交叉融汇,不同学科门类互相渗透影响,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为密切的接触学生,各方面交流也更丰富,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顺应时展的新知识的储备、新教学理念的执行、新思想观念的更新。这样,才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施以积极的影响,获得学生的尊重。

(三)心理素质

相对智育、德育,我国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之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社会对体育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学校对体育教育资金投入少、教育训练条件差、工作十分辛苦。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不能撂担子、满腹牢骚、一蹶不振,而应该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高校体育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使命,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条件差、社会认同感不强的条件下,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而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最核心的体现是意志力。教师的意志自觉性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社会意义认识上,工作态度的明确上;意志的果断性体现在对教学活动中突况的处理;意志自制性体现在体育教师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应对困难。

二、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一)应变能力

体育教学与其他门类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是以学生的实践练习为主,而且学生以群体的方式接受长时间的室外教学。也正是由于体育教学有这样的特点,突况、外界干扰较易发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较高的应变能力。教师不能单纯得按照教案机械得进行授课,导致遇到问题毫无对策,而应时刻保持警醒,能够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突然问题。这种应变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和自身开阔视野多学习、多了解。

(二)教学研究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觉悟、心理素质的能力;2、基本教学计划的制定、掌握教材教法、全面的运动技能、正确的示范、组织竞赛、裁判等;3、参与比赛、指导训练能力,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分析比赛情况、运用技战术、临场指导的能力。体育教学研究能力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体育教师教研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上好一节体育课,让学生通过课堂身心得到真正的锻炼。教师要通过每一次的体育教学活动,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升到更高的理论高度,用这样的理论再去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整个体育教育的发展。目前,受到整个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很多高校教师更注重的是评级、评职称。因而,教学研究反而成为教师投入较少精力的方面,以致教学研究室的基本职能缺失,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更注重自身积累,使高校体育教学保持活力,持续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监控等课题大有学问可做。加强教学研究,无论是对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还是学术素养都是大有益处的。

(三)创新实践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预测能力、调查能力、实验能力、写作能力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现在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大多在学士以上,但学历只能说明专业素质的水平,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完整,大多缺乏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因此,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广泛的学习的知识,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提升专业素质更要更新教育理念。

四、总语

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是新课标的执行者,需要不断的实验、完善和丰富新课标。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高校体育教师还需要加强学习,拥有厚实的文化内涵和广博的业务素养,始终走在体育教学知识的前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型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曲宗湖,顾渊彦.21世纪体育课程新论丛书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6.

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言语 必要性 能力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12――01

1 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一从学生言语与非言语能力的培养角度谈

随着全球化的日趋加深,高校英语界也越来越意识到英语应用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且由于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高校英语教育也逐步向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而转型。但是,目前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中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重点一直放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言语能力之上。这一点,我们从课堂的设置和英语教材的编排上即可得到验证。 翻遍所有的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只有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中,才有专门讨论非言语交际的内容,且不会超过一章。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此呼吁国内高校英语教育界的所有专家和从事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此重视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合格、全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

2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

根据毕继万结合西方学者的分类方式,我们可以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基本的姿势和身势,目光语,面部表情,体触语等;2.副语言(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各种非语言声音(如笑,吹哨等);3.客体语(objectlanguage):包括皮肤颜色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个人用品等方面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体距,领地概念,座位安排等)和时间信息两方面。(毕继万,2009:339)因此,INCC也就包括这四方面主要内容。

3 高校英语教师提高INCC的途径

根据笔者两年来对INCC的潜心研究,并结合五年来从事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途径来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以箴参考。

3.1提高观念意识

从根本上来说,INCC一直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未能取得像英语言语那样的成功,原因在于思想意识上并未对其重视,也并未把它放在一个必须进行教学的地位之上。因此,要想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我们首先要完成的第一步就是提高观念意识。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传统一向都是重视视听说等基本语言技能,要把一个如此容易被忽略的方面放在一个重视的位置上,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从事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如,在与其他同事进行教研、讨论,甚至平时聊天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向他们渗透一些这方面的有趣的常识,从而使他们意识到INCC的存在与重要。还可以在编写英语教材的时候,适当地穿插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使其真正得到地位的体现与知识的传播。

3.2学习文化差异

从意识上认识到INCC的重要性,可以说为我们的成功打下了心理上的基础。决定其成功的还是进行文化差异方面的学习。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有意识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文化差异知识的积累。而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许多生动有趣的途径,如:第一,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之一便是读英语杂志。杂志作为最鲜活与与时俱进的学习资料,是我们获得第一手信息的直接来源。因此,我们在平时阅读英语杂志的时候,可以多多注意其中对于一些非言语行为的描述,从而积累一些有时代气息的英语非言语行为。第二,看英语电影和电视。因为其独特的动态性,最直观、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看英语电影了。在看电影时,应该注意交谈双方的非言语行为的各个方面。如:两人在拥挤的地铁中靠近站立或有身体接触,那么美国人会避免直视对方,并且举止小心。第三个有效的方法是读有关西方风俗习惯或跨文化交际的专业书籍。优点是知识系统权威。但是缺点是不够鲜活生动。第四,主动与外国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其行为举止,但是要切忌轻率地模仿和盲目地搬用电影电视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还要认真观察中国人的哪些行为举止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交际失败。

3.3 从事实践与教学研究

前面两个主要途径是从自身的意识和知识方面的提升,第三方面就是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更高层次的领域中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学研究。主要包括:第一,把习得的INCC运用在日常教学和同行的交际当中。这样,一来可以检验各种非言语交际行为的正确性,二来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熟练各种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上,可以有意识地教授学生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做各种非言语行为让学生认真观察,来获得下意识的印象。第二,可以在课堂上分析一些经典的电影和电视,以及文学作品的非言语行为,但是要注意时代性。第三,可以专门立项进行科学研究,如对中国和外籍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调查分析。

4结论

INCC在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中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使高校英语教师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通过文章中讨论的各种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INCC的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这方面的能力。而高校英语教师INCC的提高,才是将来我们培养具有合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校学生的保证,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25-02

培养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技术人才,是许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与专业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及综合能力息息相关。没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因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

高职院校教师的招聘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大学毕业生,这部分教师在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中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均是从学生到教师,没有医院和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实际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二是医院和企业的专家教授,这部分教师的比例较小。他们在来到高等职业学校之前已经具有较强的医院和企业工作能力,但在来到高等职业学校后,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很少再从事以前的临床工作和企业技术操作工作。较少接触医学新进展、新技术、新设备,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他们原有的一些医学实践知识逐步老化,已不能适应新的医院和企业岗位要求,从而导致这部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下降。从目前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现状我们看到,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普遍较差,亟待提高。

二、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方法

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欠缺不仅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解决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出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采用多种途径引进人才

从高校引进的硕士生、博士生,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技能尤为缺乏,必须通过到医院和企业实践培训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因而适合作为学校的科研人才储备,以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需要一些已经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多途径引进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引进医院和企业中具有较强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的专家教授来校任教,他们掌握着最新的医学动态信息,掌握医学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这些知识是在短时间内很难获得的。他们缺乏的是作为教师的教学技巧,但他们的学习能力一般较强,将他们引进学校后,通过专门的教学技能培训,使其同时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实践教学技能,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名师。从医院和企业不断的引进人才,还可以避免实践知识的落后,使学校的教学跟得上科技的发展步伐。从医院和企业引进的专家教授还可以对其他实践能力较差的教师进行技能的培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教师整体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医院坐诊与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目前,多数医学高等职业学校都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附属医院,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校外实习基地,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聘请医院和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到学校进行专业讲座,与教师沟通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请医院和企业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全面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学校定期派教师到医院和企业进行业务实践,直接接触工作实际,边实践,边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管理信息,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这对于那些毫无实践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来说,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由于各行各业都是不断发展的,对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也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方面的锻炼,才能确保知识的不断更新。对于新引进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前,学校应先派他们到实习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技能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不仅能确保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保证教师顺利的到各个岗位进行学习和锻炼。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以为企业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实现双赢,使企业更愿意接纳教师进行实践。

(三)加强附属医院建设,校内实训室建设

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学校投资相对较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专业教师授课时间和实习锻炼时间发生冲突,尤其在专业教师缺乏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尤为突出。教师如果授课,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到企业实习,更别说挂职锻炼;教师如果到企业去学习,专业课的授课任务又没有保障。建立校内实训室是解决这种矛盾的较好方法。学校根据专业需要建立相应的实习厂或模拟实训室,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这样教师可以到实习厂或实训室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实训室的实习,教师的实践能力将会不断提高。由于校内实训室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机动灵活,解决了校外实践时间紧的难题。同时模拟实训室也有自身的优点,可以把实际工作的各环节精炼到一起,节省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这也是校外实习基地所不能做到的,校外实习不可能在短期内把各个工作环节都系统的学习到,受时间限制较大。对于校内实训室投资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在实训室中所学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还可以利用实训设备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最大程度的发挥实训室的作用,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

(四)聘请医院和企业的专家教授兼职教师

国外的许多职业学校都聘请了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为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兼职教师比例较小,并且多数是其他职业学校该专业的教师来承担相应的课程,不过是职业学校之间的一个交流,而真正来源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较低的问题。对于兼职教师的问题,多数职业学校认识不够,不愿意聘请企业人员来校讲课,原因在于兼职教师的授课费用高于校内教师,并且管理困难。其实兼职教师的聘用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校内教师实践时间难以保证的难题,又解决了建立校内实训室大量经费投入的困难,同时最重要的是这些兼职教师会带来行业最新的技术和信息,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工作实践,紧跟行业的不断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具备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因而聘用兼职教师的综合效益较高,是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践能力较差的重要途径。对于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学校可进行一定的培训,尽可能的使兼职教师固定化,以确保教学质量,并利于教学管理。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学校应制定有利的政策和措施,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参加实践应和授课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应把实践能力作为评审的条件之一,这样才能使知识与能力并重,全面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结论

总之,通过各种渠道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促进专业更好的发展,使高等职业学校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这也是高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涂珍梅.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6).

\[2\]肇立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08,(5).

\[3\]李金良.谈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J\].现代技能开发,2002,(05).

篇4

关键词:“双师”素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适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同于一般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不仅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同时,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科型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掌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征,能够运用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构成。

从现代职业教育的起源来看,任何职业劳动和职业教育都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它意味着职业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的标准。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师称谓的职业属性是考查职业教育施教者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既然高职院校教师是教师职业的其中一种,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也应和其他职业属性一样,具备从事该职业的职业能力。按照德国对职业能力的分类方法,通常可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本文认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企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1、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高职院校教师是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所从事的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对此,德国职业学校、美国社区学院中80%的教师均具有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已将具有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作为入职的基本条件之一,国家在评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中也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作为重要指标。因此,为了在专业领域内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教学改革和从事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中必须包括该教师的专业能力。

2、企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承担理论教学的任务,还必须同时承担实践性教学任务。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产学一体化、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这都要求教师应具有企业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师根据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目标,能够从事实践性教学工作,即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熟悉相关企业,和企业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企业的产品、工艺、生产加工过程等,能够承担企业要求的咨询和培训任务,能够进行课程开发中行动领域的调研分析,从而适应教学和校企合作的需要。

3、职业教育的教学能力。高职院校教师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高职院校教师所从事的不是学科式的教学活动,所讲授课程也不是完全知识体例的课程内容。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掌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能够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够按照职业教育的教学法实施教学活动。浙江省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办学,按照合作协议的要求,该学院的专业教师必须到香港理工大学学习职业教育的现代教学法。目前,该学院教师正在运用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法从事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其课程面貌和教学效果体现了现代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完成教学活动。

二、基于双师结构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双师型” 教师的内涵,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内隐和外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总和,其基本要求是在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职业教育、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交往;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能够从事课堂教学和从事类同于企业工程师(经济师等)的实践教学活动。“双师型”教师绝不等于“双证式”教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将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作为学校和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从概念上分析,“双师”素质包括:基本素质+专业素质+企业实践素质,从而与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分析是吻合的。通常,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

1、新入职教师的企业培训。目前,各高职院校从学校直接毕业从事高职教育的青年教师数量很多,这部分教师具有年轻、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勤奋好学的优点,但又存在缺少企业经历,不懂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工艺及设备的问题。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必须经过一年左右的企业实践、在企业中应根据本专业的要求进行定岗、定职、定责的工作式学习和训练,同时需要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师傅做引领,青年教师的企业经历应作为考核和晋升的主要条件之一。除此之外,具有一定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应经常不断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状,掌握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对企业实践能力的要求。

2、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是指在专业教学团队中既包括院校的专任教师,又包括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主干核心课的课程教学内容50%应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骨干校中30%的主干核心课的教学内容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在国家精品课建设中,均将校企共建作为评审标准,并将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作为考核依据。由此可以认为,建设高标准“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是高职教育建设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此,高职院校应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通过引进、合作等形式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深度参与教学活动。其中包括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教学、教学研究等,并给予企业兼职教师一定的待遇,使“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保持相对稳定,切实发挥作用。

3、完善和健全“双师型”教师评定考核体系。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评定尚未有统一、完善的考核评定体系,各校掌握的标准不一,从而导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扭曲,如有的院校把所谓“双证”等同于“双师”,盲目地提高“双证型”教师的比例。因此,有必要制定和健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考核和评定体系,形成“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4、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积极锻炼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应按项目化管理,其载体应是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目前,各高职院校均将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形成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院校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包括: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进行专业和课程开发、共同完成企业咨询和培训等。校企合作具体实施应按项目化管理,教师则是项目主体。教师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与企业建立经常的联系,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互动,实现双赢。 转贴于 5、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本着“相互合作、共同培养、共同提高、互利互惠”的原则,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特别是产学研合作单位建立“校企合作”的师资共享制度,签订“校企师资合作协议书。”明确校企双方的工作职责、义务与权力,确定相对集中的动态的兼职教师选聘渠道,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解决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与师资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引进大批经验丰富的现场专家、能工巧匠进入学校的校外兼职教师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对兼职教师的选聘、培训、考核、评价及工作职责提出具体要求,切实使企业兼职教师在校企合作和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 6、加强团队建设带动整体提升。加强团队建设,带动师资整体水平提升。团队建设是带动师资整体水平快速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双师队伍快速壮大的关键。学校建立团队建设选拔、培养机制,实行滚动管理。建立专业建设团队、课程建设团队、科研团队等。通过团队的传、帮、带,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改能力、科研能力。

三、基于双师结构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制度保障。

1、构建“双师”素质教师的资格认证机制。教师资格制度是用立法的形式规定教师任职资格,以确立教师职业法定地位。高标准的高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质量的基础保证。可以要求以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为专业能力的标志,企业实践能力以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为要求,从源头上控制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质量。

2、构建“双师素质”教师职务的评审机制。根据高等职业教育重实践、重技能、重应用的特点,单独制定高职院校教师职务评审条例。此外,要分类型、分层次、分科目、分专业制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标准,鼓励教师申报评审第二个专业技术职务,或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还应尽快制定高职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的结合配套体系,构建积极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做到高职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

3、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要经常开展师德教育,形成高尚的师德追求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追求的舆论氛围。同时,构建“双师”教师的继续教育机制,满足“双师”素质教师的长期发展。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有目的、有方向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确立正确的专业发展愿景,从而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整体的发展和谐统一。

4、构建发展性“双师“教师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师评价,在评价方向上立足现状,兼顾过去、面向未来,不仅注重教师的现实表现,更重视教师的未来发展,重在促使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要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实际的教师生涯发展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高职教师科研考核制度。鼓励高职教师开展与职业技术教育密切相关的科研,提倡以研促教,但不提倡人人搞科研,个个做课题。

5、建立有效的“双师“教师发展激励机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理论支撑,更需要教师极大的热情和投入,要求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双师”教师队伍。因此,要切实提高“双师”教师收入,要保持对“双师”教师薪酬的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加大绩效性薪酬激励的力度,拉开岗位之间的激励性薪酬差距,进一步体现劳动成果的差异性,以利于在吸收和稳定优秀人才的同时,淘汰不符合高职院校需要的教师,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增强“双师”教师荣誉感,发挥“双师”教师在决策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德华,石连栓,刘新钰,王茹. 职业院校“高层次双师型”师资培养方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84-86.

[2]周江林,邓惠君. 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探[J]. 社会科学家,2009(8):121-123.

[3]张宝强.高效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65-66.

[4]孙秀英,于正永.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既建设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9(5上):26-27.

[5]刘洪一,李建求,徐平利.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0-72.

[6]詹先明.“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368-399.

[7]吴兆方,陈光曙编.高等职业教育“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56-263.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技术;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07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014-02

[本刊网址] http://

一、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要实现高职教育信息化,应当着重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综合使用,表现了高职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面貌。并且三者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不完整。否则容易陷入“唯技术论”的层面。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就业,因此有着特殊之处。由此而见,在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侧重点不一。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实践,对就业较为关注,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将教育和未来就业联系到一起,因此更注重的是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也是发展高职院校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高职教学人员,排除了两类人员,一类是高职教育管理者,一类是高职教育技术职业人员。

二、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观念层的问题

1.学校各部门配合不到位

学校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好,缺少凝聚力。根据相关理论,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属于整个信息化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所以要完善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就需要不断加强信息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如果管理部门或者教学单位没有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予以支持,那么就无法切实提高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根据实证研究,在凝聚力上,高职学校业务部门、管理部门以及教学单位都做得不够好。针对管理部门,其应当发挥其统筹能力,而却未能发挥出来,针对教务部门,则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教学上,也没有发挥其他作用,针对信息化部门,则对技术过于看出,可见这三个部门都未能够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纳入重点工作范围。

2.高职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缺乏认识

高职教师没有足够的内部驱动力。高职教学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无法确定自身发展的目标。根据调查问卷得到结果,很多教师没有办法清楚描述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对“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等词汇更是理解肤浅。甚至无法充分理解信息化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此时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后果,如高职教师应用的教学技术反而违背了教学规律,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虽然很多教师对教学大赛十分热衷,但如何将这些成果应用在具体实践中,则思之甚少。不仅教学效果不够显著,而且进行的教育培训也没有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传统教育模式为“以讲授为主”,该教育模式应当更正过来,即使有些教师采用了信息化,但采用的方式比较形式化。

(二)教学实践层的问题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训和实习平台的缺乏

虽然目前为止,软件资源得到了充分应用,比如各大高职院校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但是系统集成、共享性等方面均需要得到提高。要积极开展平台,将实训和实习拓展开来。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三所高职院校中,只有一所建立了这样的顶岗实体平台,可见应当尽快普及高职实训和实习。此外,还应当加强虚拟仿真实实训平台的建立与完善。虽然数字化教学资源很多,如公开视频、网络课程等都比较多,但是共享资源的平台很少。“引进少、开发难”的问题很大。

2.教师缺少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发挥的平台

具体而言,教学实践层的问题解决,要培养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需要从四个角度人手,知识和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科研创新。针对知识与技能,应当不断加强教学人员的教育理论,教学模式应当尽力避开“传统型”,积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针对设计与实施,根据实证研究结果,虽然各大高校均有图书馆信息中心,但是教师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未能为学生提供良好指导。并且很少同教育技术支持人员进行沟通,没有充分掌握相应的技术。教师未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三、提升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一)理论与观念层面问题的解决

高职学校领导要积极认识到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如建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按照教育信息生态理念系统,高职校园的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是提高高职教师教育技术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认识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价值所在。还应当对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培训,认识到高职教师教育技术对整个学校改革的意义所在。与此同时,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重点需要兼顾,在此基础上,保证培养目标不仅科学化.而且个性化,同时不断推进培养目标的发展。传统观念上,对“物”更为重视,是信息化观念的核心所在,但随时代的发展,该观念应当发生转变,应当将“应用”和“以人为本”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

其次,积极改革人才的培养方式。积极采用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顶岗实习几个方式。同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应当侧重于教师的调控能力训练,因为教师教育技术的体现是全方位的,结合了信息、流程和人员组织等几个方面,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此时对教师调控能力的需要求比较大。如果教师的调控能力和综合能力无法加强,对教师教育技术的整体提升而言是个很大的障碍。

(二)教学实践层面问题的解决

1.积极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挥的数字化平台。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教学实践层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分析:

一是保证学校配置能够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无碍于实现计算机的信息化,设施和设备都较为齐全。校园网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决定学生能否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益处。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比如信息技术终端设施的完善以及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师的建立。注重高职省级示范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引领作用,可以优先设计数字化技能培训室以及虚拟真实训环境,采用更为新型的教学实训软件,将整个教学模式改正过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达到以点带动面的发展。

二是积极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引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完善高职学校工作,进而不断提高专业数据库、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图书资源库的信息共享功能。高职院校的每个专业均应当积极运用国家示范校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且展示信息化教学大赛优秀作品。同时积极借鉴高职学校示范课作品,加快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引用,提供更为优质并实用的教学方法。

2.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应当注重两个方面:

一是选择较为合理的培训目标,在目标的引导下,根据不同岗位,选择不同的培训目标。在本次研究中,高职教学人员是主要研究对象,但是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对象则不应仅限于专任教师。主要包括三类人,一类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类是专业技术人员,一类是教学人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应当与时俱进,对信息化教育观念予以重视,同时加强其自身信息意识,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效能。教育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应当侧重于对教学资源的研究层面,提高教育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是关键。二是合理确定培训内容,增强教师教育技术实际运用能力。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质提高,有赖于培训内容的完整。针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选择软件的目标,应当不能脱离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此时,可以根据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相关政策,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问题予以研究。积极转变管理者教育观念,在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同时,不断提高具体问题解决的能力。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工作的好坏与否,与教育技术人员息息相关。针对此类人员的培训,在完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同时,丰富其理论知识,提高整个信息技术水平。

四、结语

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矫健,在该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不仅使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有所掌握、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有所理解、对教育技术基本操作有所掌握,还能够通过自身的技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带来切实的益处。在本文中,笔者从高职教师教育技术的现状人手分析,深入分析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希望能够为今后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略尽绵薄之力。参考文献:

[l]林江梅.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创新模式构建[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45-67.

[2]党保生.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篇6

关键词:教务办公室 职能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88-02

高校教务部门是学校内独立负责学生教育的部门,部门人员少任务重是最主要的特点,既需要统筹工作对外公布,又由几个具体部门分管工作完成任务,而办公室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担当着承上启下,左右协调,内外沟通的重要角色。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与期望,高等教育部门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而总结内部规律,吸取有效经验,强化最主要职能和进行管理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则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教务办公室的突出职能

曾有位行政工作者把办公室工作总结为:管理政务事务,处理信息文书,当好助手秘书,通讯信息报道,办理提案,综合统计,机要保密,查办催办,财务管理等。而高校教务办公室不仅需要做这些工作,还需要承担与学生、教师、学生家长、上级教育部门沟通协调的责任。

1.1 强化信息收集与,突出参谋职能

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信息的缺失、失真、失效或不对称会造成决策失误或无效。办公室要利用自身收集信息渠道多、信息网络广的特点,全面收集、分析信息,为领导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信息化平台是一个可利用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南昌大学,就可利用本校OA网、新闻网、教务管理系统、教务在线、家园网、BBS贴吧、网络中心、官方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传输和反馈。利用办公网主页、教务网站动态公告、教务管理系统提示等方式,公布学校文件、通知相关事宜、网上互动交流,使信息得以畅通的传递在各个主体间。

办公室是辅助配合领导工作、领会上级意图、传达指示、贯彻执行、督促反馈最深刻的部门。高校领导既是行政领导,同时兼具学科研究者或带头人,工作千头万绪,因而办公室就要充分发挥辅助参谋职能,要做到:(1)为领导提供及时有效的可利用的信息辅助决策,如在制定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体系时,提供评价指标、权重、影响因素及相关支撑材料;(2)根据学校文件精神安排具体工作并督查进度情况及时报告,如安排;领会领导意图草拟文稿、布置工作;(3)辅助领导就具体问题、突况提出建设性建议;(4)辅助领导做好日常管理;(5)提醒并合理安排领导日程;(6)做好上下协调,左右沟通工作,使决策得以全面领会并贯彻实施等。

1.2 为日常行政工作建章立制,统筹服务职能

高校教务办公室工作具有持续重复性伴有突发临时性的特点,是为学校教学调研、党政管理、师生活动、教学条件保障提供服务的基础部门。办公室日常工作范围广、涉及内容多,繁杂而不容马虎,因而需要将行为上升至制度化,在研究普遍高校管理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将各级各类活动纳入规章制度中,如制定《办公室行政管理制度》《教务办公流程》等,将部门工作规范化、流程化、程序化。教学教务处办公室的工作可以总结为图1。

教务办公室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带有服务的性质,重视服务管理,树立自觉服务的角色意识是为校领导、校内各部门、教师员工、学生及家长服务的精神基础。在日常行政工作中,规范处理文档,为机关保留好珍贵的档案资料,特别是教学改革、授课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考试安排及记录等;会议安排周到妥当,会议或其他活动的筹备、进行、总结都要落实到人;接待工作到位,议程细致时间合理,接待热情周到;印章使用规范,按照印章使用规定科学规范的使用;工作落实,及时上报处理并跟踪督查进展情况;突发事件应激,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热情服务教师、学生及家长,耐心细致地倾听意见,解决困难。比如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务部门部分工作流程册》,将毕业生的成绩、学籍、学位证明、教室借用等问题的办事流程用流程图方式展示出来,方便师生办理。

1.3 强化协调沟通,督查督办职能

协调沟通是实现高校办公室目标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有助于信息传递,进行科学决策,也有助于部门的整体凝聚力。沟通协调的功能是保证各项工作不矛盾、不重复和不冲突,以形成最高效的配合关系。高校办公室需要对校外部的主管上级机关、政府主管机关、兄弟院校、协作单位、校周边环境、学生家长,对校内部的学校领导、各部门、教师、学生等关系进行协调,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求目标统一,步调一致,密切配合,保证文件精神和重大决策与工作部署相契合并得以贯彻落实。在实践过程中多利用协调五个方法:规劝疏导式、命令式、建议式、会议式、商榷式协调解决问题。比如在处理多位教师到办公室集体反应问题的情况时,要语气平和亲切,舒缓教师情绪,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如果是局部必须服从大局的情况就要进行和风细雨地规劝疏导和建议,如果是需要教务部门改正或解决的问题就要及时反映给上级领导,再决定用会议式公开讨论还是封闭式商榷式探讨解决方案。

教务办公室既要督促、检查决策执行情况,又要监督、严办不法行为,办公室要通过跟踪、检查、督促工作进度,将执行情况和出现问题如实报告给领导,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工作失误,克服工作困难,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工作的一个“警示灯”,需要重视并及时解决,否则既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也不利于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教务处应在每年底汇总本处和校办收到的信息,核对是否解决所有问题并有查证、结果记录。

2 不断提高教务办公室的管理升级与创新

2.1 建设电子化办公室,升级办公“硬件”,创新管理手段

网络时代的进步,电子政务的发展都要求学校、部门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公开信息收集意见,因而加强硬件配置,升级已有的电子化设备改善办公条件,充分利用自动化的管理平台,建设高校信息化办公室成为必然要求。同时需注意合理规划和设计教务主页,尽最大可能涵盖所有校内外人员需要的信息,内存储空间应该适应不断扩充的信息,系统本身应能够承载学生集中上网访问时的流量,比如学生网上集中选课时的访问量。有效地运用学校办公网、新闻网、教务网、官方微博等和收集信息既快捷又准确,它们是所有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互知互晓的沟通媒介。

教务管理是涉及全校学生的学习的活动,教务处应该通过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实现每位师生通过自身账号登录系统进行开课、选课、考试、评价问卷、作业提交等活动,既高效便捷安全,又利于收集、统计、保存数据,并及时升级更新。教务门户网站不仅可以提供课程信息、教学周历,还可以提供学校教务动态,及时的教务通知,可报名参加的活动,留言教务意见等等,使师生知晓学校教务发展,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类竞赛,并成为学生利用率很高的实用型教学新闻网。

2.2 以人为本,升级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法

以人为本的管理内涵,强调要突出人的发展。在办公室管理中,必须以人为中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优厚条件,多激励少惩罚,促进员工自觉自愿、团结合作的服务精神,使办公室人员在相对枯燥的工作中得到参与感和满足感,充分发挥内在潜能。可以通过休息时间的健康娱乐,定期的党员民主生活会进行深度交流,彼此关心帮助,建立起共事友情。

目标管理强调自我管理与组织总目标、上下级关系的协调一致,强调“人”是管理的根本动力,尊重人格,理解人的价值从而实现对员工行为的激励、引导与控制。建立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将办公室工作定级分类,分解量化,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它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相同,与办公室的结果导向的管理特征相近,又与各项规章制度、流程程序、考核标准相适应,因而将目标管理引入服务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2.3 精细化管理,升级人员素质,创新工作思路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务办公室完成规范化后就要进行精细化管理阶段,主要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信息化,建立专业化的岗位职责体系,目标管理体系,科学的考评体系和考评结果应用体系。因而教务办公室需要做到:(1)完善岗位职责说明书,使各科室人员职责清晰责任分明;(2)制定目标,用目标作为考核的标准和参考;(3)定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如制定《岗位责任考核标准》《岗位责任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建立严格细致的管理制度,不仅要对办公室及其他科室人员工作量化考评,也要与相关科室一道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估;(4)将考评结果进行整理并作为整改依据,实际应用到工作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高校教务办公室工作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一般的行政工作能力,也要求有一定的学术相关工作的能力,课程编排、课题申请、学籍办理、科研项目申请、办学条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等都需要办公室工作人员成为“万事通”。办公室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工作效果和效率,在充分发挥自觉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安排相应的专业培训,多学习有关文秘、经济、管理、法律、公关、档案等方面的知识,工作人员的潜能被有效地挖掘出来,办公室整体工作水平才会提高。南昌大学教务处办公室不仅根据收文安排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培训,也积极组织、承办专业技能培训会,提升全处人员工作能力。

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需要树立创新意识,激活思维,创新工作思路,敢于探索、开拓,同时学校要为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其个性和创造力提供平台,尽量减少对管理创新活动的干预,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1)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高校办公室工作的研究,借鉴当代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实验性改变;(2)努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的高校办公室,推进高校办公室的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从而个性化、高效化;(3)思维活跃,对问题思考和解决多方面、多角度、广而深、全而力;(4)要摒弃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旧传统,敢于去除糟粕,去粗取精,创新灵活。

参考文献

[1] 徐兰.浅议高校办公室的职能强化与管理创新[J].孝感学院学报,2006(3):123.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7-0054-04

一、关键能力提出的背景及其本质特征

“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对劳动者群体和个体提出了新要求,注重单一职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已不相适应。关键能力指的是基于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腾斯(Mertens)对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和劳动力市场进行研究后,给“关键能力”下了一个明确定义,并将其看作是“进入日益复杂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拥有关键能力的从业者能快速适应职业变换,在新环境下和新职业中重新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满足职业需求。

在梅腾斯(Mertens)之后,很多国家的学者对关键能力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德国学者雷茨(Reetz)、劳尔・恩斯特(Laur Ernst)等人对关键能力理论做出了重要发展。雷茨(Reetz)将关键能力划分为做事能力和智力成熟度、社会能力和社会成熟度、个性能力和道德成熟度。劳尔・恩斯特(Laur Ernst)则重视将职业行动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他区分了三种跨专业能力标准:跨学科和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术的能力;与个性相关的能力。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及信息网络技术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面对瞬息万变的职场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关键能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尽管各国学者对关键能力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对其本质的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笔者对其加以总结后认为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强调学生工作的胜任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强调现代社会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在组织中的学习、工作及共同活动的能力。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的不断变革加速了职业的更替及职业流动,因此,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终身适用的知识和技能,必然要在工作后继续学习进修。学校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变化并不断学习,以提高个体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适应性。关键能力不仅是个体的一般智能结构,还应包括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品质。总之,关键能力可以理解为独立于特定的工作岗位,适用于任何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是职业发展和生涯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二、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为代表的“智”造引领、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代表的产能转移、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为代表的创新驱动,作为各产业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三个突破口,为我国产业升级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产业升级本质上是人的升级,面对职业与就业形态日新月异的变化,个人生涯发展需求日益凸显。高职教育是不断契合产业发展升级的教育,这就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具备从事多种职业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应对现代化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职业适应能力等,即高职院校要培养具备关键能力的人才。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具有下列与普通高校教师关键能力不同的特殊性:一是职业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关注职业生涯发展,以多样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转换能力,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多元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是实践性。高职教育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强调贴近真实的企业岗位生产实际和工作流程开展教育教学,突出实践性,帮助学生形成能胜任工作岗位所需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三是应用性。学以致用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教会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可以应用的知识,将实习技能转化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四是创新性。2015年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创新发展的本质是人才培养,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性,长期使命是提高学生的发展力。

综上所述,未来高职教育培养的不是简单的技能型“蓝领”,而是具备关键能力的“银领”。从培养目标反思教师素质,要求教师练就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的关键能力,主动适应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实践应用能力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要素之一,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高职教育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要通过教师的现场示范和指导,将其实践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对职业领域中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以及专业理论知识迁移应用于实践,教会学生“做”、解决“为什么做”等教学活动和教学关键环节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就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专业建设能力

高职教育是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更直接地与产业行业相联系,与技术进步保持一致,不断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其专业设置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升级。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有效性、前瞻性进行预测和论证的能力,从而提升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即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平衡社会需求、市场导向与专业建设之间关系的能力,具备做好专业发展与规划、专业群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评价、实践教学等多方面专业建设系统工程的能力。

(三)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社会服务职责要求教师能够解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能够从事应用性科研项目开发和技术服务,因此,教师应具备围绕企业中具体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改造等问题开展企业设备升级改造及关键技术研发的能力,具备积极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能力。教师在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提供服务的同时,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跟踪和应用水平,从而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创新学习能力

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全球经济,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自觉学习能力,及时完善自己的智能结构;具备反思和创新精神,努力发现教学规律并升华到理性思考,促进自我发展。

(五)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首先,要认清学生特点、社会需求与高职培养目标,以来自工作领域的要求作为参考,同时考虑学生的发展和职业生涯需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高职教育理念;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行业职业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

(六)应用技术研发能力

产学研结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对于教育者而言,应用型科研能够为教师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大大提高其“双师”水平;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学生在广泛参与科研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操作和实践水平,而且能逐步养成逻辑思维、综合分析推理等能力。因此,如何实现应用技术的传承、如何应用与创新就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新课题。高职院校教师应当以解决实际生产运营问题为目标,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产业发展实际,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确立研究对象、找寻研究方向,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使三者协同发展。

三、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机制与策略

(一)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机制

1.以规范性制度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的有序运行

要加强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使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有章可循。要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到企业顶岗锻炼,与企业密切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要积极探索建立职业院校新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半年以上),然后上岗任教的制度。企业可以制定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对新教师实践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估,将到企业实践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统筹管理,提升教师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及教学设计能力等关键能力,并保障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化、培养机制稳定化、锻炼途径专业化、培养方式多样化。要健全系统培养制度。全面推进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重点提升新教师职业教育认知水平、教学设计能力等关键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在岗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技术服务开发能力等关键能力;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为教师关键能力培养提供更多机会。要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出台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制度,确保教师按要求完成国家、本市、学校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学分)数,解决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升教师学习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促进教师关键能力可持续发展。

2.以激励性制度保障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

制度能在何种程度上发挥实效,关键在于激励效应如何。因此,应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方面,要出台符合高职教育特色、体现关键能力要求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突出学术性与实践性、学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统一,实施能力和业绩导向;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重视应聘者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技术技能服务等方面的业绩,对贡献大、业绩突出的教师优先聘用,激励教师关键能力培养。在待遇方面,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聘期任务、责任大小紧密联系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从而按时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岗位职责、聘期目标等,为教师职业生涯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以约束性制度保障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

制度的出台或许不易,但制度的执行比制定可能更为艰辛,其中,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制度的执行尤为关键。要制定包括教师聘期目标管理、教师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学建设及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制度,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设计能力达标、科学研究能力达标等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将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横向项目研发等作为关键指标,引导教师和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支持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兼职,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工艺改进等技术活动,实施企业服务项目,提升教师教学设计、应用技术研发、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关键能力,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二)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1.以开发新专业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新专业开发是提升教师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新专业开发与建设中,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对所在区域产业项目与学校专业对接开展专项调研,召开行业企业人员、技术人员、教师等参加的对话会,对学校所在地产业发展现状、专业建设现状及对接情况、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形成调研分析报告,支撑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这一过程既是新专业开发的过程,更是教师关键能力提升的过程。

2.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参与构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全过程,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教具,设计创新实验教学项目。通过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产品推广、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等关键能力得到培养。

3.以承办、参与全国技能大赛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技能大赛是检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升教师关键能力的重要平台。教师通过赛项开发、指导、参加大赛等途径,能够贴近行业企业、贴近竞赛装备、贴近赛项内容,提升实践应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等关键能力。

4.以开展培训、技术服务为载体提升教师关键能力

高职院校应按照企业需求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教师为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培训。要组织教师开展技术推广、咨询、扶贫等服务项目,参与企业新技术开发,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帮助,从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等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田静.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谈高职教师能力标准[J].时代教育,2011(5):199.

[2]吴宏岳.构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内涵和理论依据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4):53-56.

[3]任波,孙玉中.探析高职教师能力标准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9(1):49-50.

[4]任伟宁,滕祥东,顾志良.高职教师的关键能力和师资队伍结构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27-29.

[5]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0):56-59.

[6]曹海英,冯海燕.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讨――基于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学习[J].学理论,2011(22):180-182.

[7]李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体系构成与培养策略[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2):21-24.

[8]张巾帼.项目驱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89-92.

[9]林宇.准确把握和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10-14.

篇8

关键词: 混合学习原理 传统培训模式 教育技术能力 实施效果

1.混合学习原理

美国柯蒂斯邦克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a Combination of Face—to—face Instruc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网络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to—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培训的具体实施

2.1培训的背景和内容

培训由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牵头开展,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硬件设施卓越,性能稳定,教学环境十分理想。此次培训分两个班进行,教师均来自我院各个教学分院的一线教学岗位,完全本着自愿报名参加的原则,采用准实验研究。一个班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另一个班采用混合学习的校本培训模式,培训的目的是对不同培训模式的效果进行验证。所有教师基本上具备简单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本次培训内容分为5个模块: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原理及使用。

2.2培训的实施

在取得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开办了本院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班,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共有58位来自各个教学分院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报名参加,为了了解不同培训方式的效果,我们将58名教师分成2个班进行培训,培训的时间为2012年3月1日至3月31日,主要利用周末或晚上进行:(1)1班为29人,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培训面授课时为40课时;(2)2班为29人,采用基于混合学习的校本培训模式,培训课时为40课时,面授时增加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和操作培训,目的是让教师们掌握通过网络学习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学会通过使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

2.3培训内容

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内容的5个模块。

3.培训的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不同培训方式的效果,特别是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校本培训的效果,在培训快结束时,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研究方法来对应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改进和完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在岗模式,增强开展培训工作效果。

3.1问卷调查

在培训快要结束时,我们通过发放培训效果调查问卷对参加培训的老师进行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便了解培训的效果,并为以后培训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调查主要从这么几方面展开:对培训的认可度;对培训的组织、过程实施的满意程度;对采用的培训模式的满意程度;对培训环境的满意程度;对培训内容的满意程度;培训的效果如何。

1班共发放调查问卷29份,回收28份,回收率96.55%,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100%;

2班共发放调查问卷29份,回收29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份,有效率为100%。

(1)对培训的认可程度

l班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学员(35.7%)对此次培训比较满意,认为此次培训效果一般的比例高达57.2%,还有7.1%的学员认为此次培训的效果不好。

2班中绝大多数学员(82.8%)对此次培训比较满意,对这种培训方式给予肯定,认为此次培训与以往参加的培训相比,“形式新颖、灵活,效果好”,其中有部分学员(10.3%)认为效果一般,还需要进步改进,只有6.9%的学员认为培训效果不太好,如表1所示。

表1 学员对培训效果的认可度

(2)对培训的管理与服务满意度

在对本次培训的管理、教学与支持服务质量的满意调查中,1班中只有57.1%的学员表示满意,有39.3%的学员表示一般,还有3.6%的学员表示不太好;2班满意率则高达86.2%,还有13.8%的学员表示一般,如表2所示。

表2 学员对培训的管理与服务满意度情况

(3)对培训形式的满意度

在对本次培训形式的满意度调查中,1班中只有46.4%的学员表示满意,有42.9%的学员表示一般,还有10.7%的学员表示不太好;2班满意率则高达82.8%,还有17.2%的学员表示一般,如表3所示。

表3 学员对培训形式满意度情况

(4)对培训收获的认可度

通过此次培训,两个班的学员普遍认为自己教育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所占比例分别为78.6%和79.3%。认为提高最多的是计算机的操作与网络应用水平,其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和对教学理念方面的影响等(如表4所示)。

表4 学员通过培训各方面的提高情况

篇9

[关键词] 健美操教师 素质能力 培养 现状 对策

一、高校健美操教师素质能力的内涵与要求

1.科学认识健美操教师的素质能力

高校健美操教师是指主要从事健美操教育的体育教师或教练,包括健美操教学、训练、科研、裁判、编写教材及组织比赛活动。高校健美操教师素质能力主要包括健美操教学、训练、比赛中体现出来的知识结构运用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管理能力、编排创新能力、音乐艺术素养、裁判竞赛能力、科研能力及学习能力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素质能力不仅反映在知识技能的创造与传播,而且也是影响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高校健美操教师的素质能力培养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2.高校健美操教师素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所谓体育教育理念,是指在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习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就要求高校健美操教师素质能力培养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原则、内容、手段、方法、重点、评价等方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美操运动规模和水平的发展提高。

(2)时展的客观要求。新时期高校教师不再是作为一个学者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必须作为组织者和协调者指导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创造和发展的认识成果。应该说,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现代教师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全方位的素质能力。

3.高校健美操教师素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首先,高等院校有较好的体育场馆设施,健美操训练基本条件比较齐备,为健美操训练提供了硬件支持;其次,高校具有优秀的学术气氛和学习环境,对于培养教师的理论科研水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最后,高校具有的良好学生资源,天然的成为培养教师教学、训练、管理能力的有力保障。

二、高校健美操教师素质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本文选择福建省13所高校(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华侨大学、仰恩大学、泉州师范学院、莆田学院、漳州师范学院、龙岩学院)的健美操教师为调查对象,下面是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基本情况包括性别与年龄结构、原始专项、学历与职称机构、运动与裁判等级等。根据统计数据,女教师比例远高于男教师,其中,女性占77.8%,男性仅占22.2%,有历史原因和项目特点决定,健美操的高难度发展趋势要求扩大男性比例。年龄结构不仅是生理机能的标志,而且是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科学发现能力的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兴衰过程。统计显示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37.8%、30岁~45岁占总比率的53.3%、45岁以上占8.9%,年龄结构相对比较年青,这有利于健美操运动项目的创新和发展。学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教师的知识层次和执教水平,高学历的教练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健美操训练的理论知识。学历统计显示,专科占2.2%、本科占80%、硕士及硕士以上占17.8%,与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的要求差距较大,教师需要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职称比例结构是衡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尺度职称调查,具有副教授以上占16. 67%、讲师占33. 33%、助教占50%,说明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高级职称的教练员十分缺乏,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健美操是新兴项目,项目的发展和推广需要时间,教练员的培养与成长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技术等级是衡量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指标之一,关系到教学、训练的水平。健将级占6.6%、一级占4.4%、二级占42.2%,说明福建省健美操教师的专业整体水平不高,需要加强专业培养和人才引进。

2.教师教学能力分析

教学能力是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数据显示,福建省健美操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还不错,平均优秀占18.3%,较强占53.9%,一般占18.8%,较弱占12%(见表1)。但应变能力较弱占20%,应加强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以保证整个健美操教学的顺利完成。

3.科研及创新能力分析

统计显示,未占22.2%,发表1~3篇占51.1%,发表4~6篇占8.9%,发表6篇以上占13.3%,说明科研能力较薄弱。健美操教师应加强科研能力,善于总结教学训练经验,为健美操的教学、训练理论;教学、训练规律提供理论基础。创新能力方面,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能力极具代表性,调查发现,22.2%创编经验丰富、28.9%具备创编能力、44.4%参与过创编,4.4%还未参与创编。

4.带队比赛实践能力分析

从健美操教师带队参加比赛的经验情况看,参加国家级15.6%,省级44.4%,市22.2%,校级15.6%,没有比赛经验的只占2.2%,说明大多健美操教师都有比赛的经验,高校参与健美操比赛的活动积极性很高,但福建省高校参与健美操比赛的机会有限,要提高比赛竞技水平,应多创造机会,举办各种高校比赛。

三、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师素质能力的对策建议

1.完善健美操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完善高校健美操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快高校健美操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及时地调整高校健美操教师的知识、学历结构,已成为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建立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省内培训与省外培训、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不脱产相结合,函授与自学结合起来的培训方式。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开展培训:首先,是体育教材教法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加强年青教师的教学能力;其次,是以获取学历进修的,主要是针对现代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学历结构要求达不到的教师,其目的是加强教学和科研能力;再次,是研究能力的培训,是针对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主要是加强学校的科研能工作。

篇10

关键词:高等院校;高校教师;学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6-0154-04

收稿日期:2012-04-12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SGH0901005)

作者简介:栗洪武,男,陕西榆林市人,教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师是高等院校发展中最具能动性和内发力的主体,高水平院校建设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这种“素质”通过一定的结构要素形成一种专业能力而体现在其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在高等院校教师素质结构的诸多要素中,其关键要素是学术能力,它是构成一名教师良好专业能力的基石,也是决定教师其他能力的基本能力。为此,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建立起一种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厘清影响教师学术能力的活力要素,构建良性的运行模式,这是提升教师学术能力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提升高校教师学术能力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学术能力?有学者认为,学术能力是学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专门能力,如“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作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以及对学术前沿的敏感”;也有学者认为,学术能力就是指学者在学术事业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各种广泛能力,如“公共演讲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逻辑推理能力,调研能力,倾听与信息处理能力……”笔者认为,对大学教师而言,学术能力是指学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开展学术研究、产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能力,是教师的学术感悟力、学术思维力与学术创造力等构成的总和,也是教师在专业研究活动中能够领跑学者团队、形成个人研究风格、获得学术界认同的重要品质。通过不同角度分析,学术能力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从学术成果的形成过程来看,学术能力包括学术洞察力(决定教师对学术研究活动的选题环节)、学术组织力(决定教师对学术研究活动的规划与组织实施环节)、学术领导力(决定教师对学术团队与学科发展的驾驭环节)、学术研究力(决定教师对学术问题的分析、综合、探究环节)以及学术影响力(决定着教师对学术研究成果的推广环节)等。从学术能力的显露程度来看,学术能力包括学术潜力与学术实力,前者是在教师身上与研究活动中还未显现出来的能力,后者则是指已经得到学术共同体认可的能力;学术潜力是由人格修养、学业积累和科研探索养成的,而由学术潜力向学术实力转变需要学术环境和激励机制作保障。

高等院校教师素质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学术能力,这是由大学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大学是由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构成的特殊社会机构,它肩负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三项使命,其中每一项使命的实现都离不开教师学术能力的发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高等教育今后10年发展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体落实到高等院校办学中,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等院校要通过落实这三项使命来实现《纲要》提出的总目标,提升教师的学术能力是关键环节。就高等院校而言,如果没有一流的研究成果,没有对人类社会的智慧贡献,就无法引领人类文明的走向,不能胜任人类学术“象牙塔”的头衔;如果没有一流学术成果的支撑,就没有吸引莘莘学子的东西——新知识和新思想,也就无法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大学”的形象;如果没有一流科学研究成果的产出,大学就无法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科技、新文化的专业服务,也就不能承担起社会“智囊团”、“思想库”的智能责任,赢得社会的青睐与认可。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言,自身的学术能力具有全方位的迁移力与影响力,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承担着课程开发者与传授者的双重角色,其学术能力直接决定着自己所教授课程的质量,决定着自身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程度与效能水平;教师只有把自己对学术问题的感悟力、思维力、创新力以及对学术问题的见解、研究和思考,融入到所授课程中,释放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用学术的眼光开展教学活动,把教学实践当做一种学术活动来对待,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良性循环——互依、互促、互动的格局才会出现,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才会更具活力与生机。

目前,制约和影响高等院校教师学术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学校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声望还不足以吸引最优秀、最有学术潜能的人才长期或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李春玲通过对我国社会的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进行测量,在排列的81种职业中,大学教师排在第8名,中学教师排在第12名,小学教师则排在第35名。我国教师这样的地位声望从每年高考的录取情况也可窥见一斑。重点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线在各省长期处在本省重点线以上的20-50分之间,地方师范院校大都录在二本最低线上,而且师范院校学生家庭农村背景者居多。二是部分教师缺少“职业精神”素养已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著名学者陈平原认为,“当今中国,官员读博,学生打工,教授走穴,老板讲课,好像是‘全面发展’,实际上每个人都‘生活在别处’,没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职业精神’在中国社会严重剥落,已经掣肘了大学的教育及学术水准。”三是高等院校的“行政化倾向”不利于教师长期“定”、“静”、“安”、“虑”、“得”地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可以这样说,“行政化倾向”是制约高校发展的一个顽疾,它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谋仕途发展,谋占有资源,哪有心思安心做学问?陕西某重点大学近10年有十五六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被选聘到省上任副厅级以上领导,近5年之内有8位教授、博士生导师被选聘到省上任副厅级以上领导;另一所重点大学选拔两位校长助理,竟然有13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参与竞聘;有的学校以行政职务为诱饵吸引教授、博士研究到本校来,名日这是“激励机制”。因此,有必要从社会外部环境与大学内部组织建立并形成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以提升高等院校教师的学术能力,并将其作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抓高等教育质量的奠基工程。

二、高校教师学术能力提升的活力要素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探索逐步实行现代大学制度,与学校党政组织系统并行,建立以若干基层学术组织(院系学术委员会或学部)为基础、以校学术委员会为最高决策和领导的学术组织系统。通过这种学术组织系统的有效运行而形成的激励机制,为教师学术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充分的机制保障,从而使一些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通过考察这些高等院校提升教师学术能力的激励机制发现,决定教师学术能力形成与提升的现实推动力是多种活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术能力只有在学者及其学术创新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学者内在的精神环境与外在的学术生态环境自然就构成影响教师学术能力形成的两大主因。高等院校教师学术能力的提升既需要公平公正、适度竞争、人文关怀的文化环境与制度环境,又需要教师自身保持一种投身学术、潜心研究、自强不息和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环境。基于这两方面分析,影响高校教师学术能力的提升有三大活力要素:

一是学者的学术志趣。潜心学术研究、献身学术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远的学术境界追求,勇攀学术高峰的学术志向,是支撑学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恒久动力,也是激励学者不断提升学术能力的精神动力。学者的学术志趣来自他们探究未知领域的热情,来自他们对科学研究事业的热诚,来自他们对人类、民族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关心,也来自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良知。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术事业本身要求学者放弃个人利益的羁绊,全身心地投入学术研究活动,自由地开展学术思考与研究活动,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产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所以,淡泊名利、一心一意、心系学术和刻苦钻研,是学者执著学术志趣的行为表现,也是学术能力形成的必需的心理品质。

二是高校的学术制度。高等院校教师生活在形形的学术制度环境之中,这些制度构成一个体系而制约着教师学术能力的发展。在高等院校学术制度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三大制度是:学术管理制度、学术组织制度与学术评价制度。学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学者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学术活动的监管制度以及对学术事业的服务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以学校管理者为主要参与者,承担着为学术活动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有序运行的制度环境的重要任务;学术组织制度主要包括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制度、学术共同体培养制度及学术委员会制度等,其主要特点是以学者为主体,构成学校学术制度的立足点,体现着学者的学术自治精神,担负着为学者创设和谐的组织生存环境的重任;学术评价制度是学校学术制度的核心,主要包括对学者及其成果的影响力进行客观与公正、规范与标准的评价,它是高校学术制度的关节点。任何制度不仅要求学者在学术活动中如何行动,更重要的是借助于一系列制度的组合与配置建立起一种学术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引导学者在学术活动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此,高等院校学术制度的有效运行,是激励学者参与学术研究活动、产出原创学术成果、坚守学术精神和提升学术能力的制度保障。借助于合理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为学者搭建一座稳步提升其学术能力的桥梁,是我国高等院校学术制度改革和建设的艰巨任务。

三是学术圈的学术生态。如果说高等院校学术制度是教师生存的“硬环境”以及人人恪守的“硬标准”,那么学术生态圈中的学术气息、研究氛围、学术传统和文化环境则是教师学术能力提升的“软环境”、“软标准”。所谓学术生态,是指在某一学术圈内倡导并流行的学术精神、学术价值、学术信念、学术操守及其相应的学术行为、学术文化、学术传统和学术成果认可方式等构成的统一体。学术生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学术权力或学术领导力的形成方式,它是构成学术生态圈的一个焦点。每个学者都生活在学术圈中,这个圈子内部的权力形成与运行方式都在有形或无形地干预着学者个体的学术心态、学术观念和学术行为。学术圈中学术权力的形成主要是来自官僚系统还是学术系统,是来自大学校长还是学者大师,直接决定着学术生态的品质和学术环境的氛围,影响着教师学术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所以,用民主、科学的精神引导学术圈的发展,以学者为主体,高扬求真、求实、求新的学术精神,使之成为高等院校学术圈的主旋律,是保障教师学术能力提升的现实要求。

三、高校教师学术能力提升激励机制的运行模式

在上述三个要素的合力作用下,高校教师学术能力的提升与激励活动随之进入一种有序的运行状态之中。这一运行状态模式图示如下:

图1表明,高等院校教师学术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是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通过内因与外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这种激励机制就是教师在自我学术志趣推动下、在外部积极的学术环境刺激下获得持续发展的机制。从内因来看,学者的学术志趣是高等院校教师学术能力形成的能动性因素,是决定他们能否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准的重要依托。当然,从教师自身层面看,影响其学术能力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学者的人格素养、学术潜质、学术研究的前期积累以及对学术活动的认识视野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术能力的形成。但相对而言,没有学术志趣的激活,他们所拥有的前述学术品质都只能表现为一种潜力,而无法在现实的学术活动中转换为一种研究实力。因之,砥砺、引导和培育教师的学术志趣,是激发他们学术动机的首要切入点。从外因来看,高等学校教师身处的学术制度环境与学术生态环境,为他们学术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充实的环境滋养。从这些学术环境中汲取学术发展的智慧,从资料信息中获取科学研究的素材,是教师学术能力发展的物质依托;在科学、严密、有序、竞争与合作兼有的学术制度环境中,在健康、和谐、纯洁、民主与公正的学术生态中,教师学术能力就具有了生长的沃土,其素养和潜能就很容易得到滋养,最终获得学术能力方面的长足发展。

上述运行模式还要求,高等院校教师学术能力提升激励机制的完善应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开展学术志趣教育,激发教师献身学术事业的信念与情怀。高等院校是对教师进行学术志趣培育的主体,以投身学术研究事业为主题开展多种宣传活动和励志活动等,促使广大教师以专业领域中的学术大师为楷模,确立远大的学术志向,矢志不移地向学术研究的“深海区”迈进,增强对学术事业的深厚情感,从学术研究中收获事业的成功与喜悦,是学校领导者的一项用心谋划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