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6-28 17:4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音乐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

在“素质教育”的呼声和“高考为上”的思想双重作用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学校、家长包括学生自己,在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时,总是处于一种草木皆兵的状态。音乐课程的设置,对他们而言似乎太奢侈了些: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在音乐课上复习语数外等“主科”,仿佛是音乐课占用了他们的宝贵时间。少数人纵然喜欢音乐课,也惶惶然,了无心思。学校也是更注重本科达线率,对音乐课重视不够。一些学校的音乐课成了摆设,或者成为学生紧张学习中偶尔的调剂品。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音乐课……

风气使然,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能做的很有限,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自始至终都将无所作为。我们比大多数的人都清楚音乐的价值,我们更清楚音乐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应当看到,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明确了音乐教学有其无法取代的必要性,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言,对音乐的欣赏、感悟以及掌握,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殊途同归,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音乐教学没有高考带来的压力,对音乐的兴趣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课堂教学中所选用的作品往往脱离学情,教学目标没有针对性。

2.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仍以教师单方的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往往无法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过分知识化、理性化,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因此出现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反常现象。

3.教学评价单一

课堂教学评价受应试教育影响,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

三、高中音乐教学对策及反思

1.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学生的音乐知识系统。如果把每节音乐课视为一个点的话,这个最终目标就是贯穿始终的线,并把各个点联系成一个多维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教学目标的完成,要将教学大纲中的精神体现出来。此外,要重视教学目标有阶段性的特点,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有步骤的完成。

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音乐是一门学科,但首先,音乐也是一项艺术,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音乐本身的美实在是买椟还珠。利用音乐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不能生搬硬套死板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具体的做法包括: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比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安排同学分组讨论乐曲某一章节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体会音乐对不同受众的感染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通过讨论获得的体验,要比学生单独去听带来的影响要深刻的多,也丰富得多。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高中生求知欲很强,尤其对于流行歌曲的热爱无与伦比,这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资源。教师可以有选择的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训练,比如声乐方面气息、颤音等的训练,可以轻易的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乐此不疲。

(3)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同样一首曲子,不同的演奏家会有不同的诠释,可以带领学生去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亦或者可以鼓励学生改编一首曲子,用变奏等方法,描述不同的情感,这对学生而言,也将会是很深刻的体验,教学效果相当显著。

当然,好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创新,只是不要偏离既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篇2

高中音乐课改至今已历时数年了,教学实验也经过了完整的轮回。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出现了一些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更新音乐教学观念,改善音乐教学行为,进而提升音乐教学水准。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更新音乐教学观念,改善音乐教学行为,进而提升音乐教学行为。因此,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一、以教材为主,补充内容为辅音乐欣赏课的实质是欣赏,它是通过有目的的选择和安排,提升学生的音乐感觉和鉴赏能力的学科。但是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和发展以及高中生心理的变化,学生的喜好也变得更为广泛和多样,因此,仅仅依靠既有教材的内容,恐怕很难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的普遍心理规律和接受能力,也体现出教育教学的一种目的性和内容安排的连续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欣赏和教学的统一性。但是,毕竟各地区、各年龄段、学生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每个时期都有具体的需求和不同的兴趣爱好,教材的制定和颁布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出发点的,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来补充教材以外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课下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就变得十分必要,补充的内容一定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同时,在课上可以压缩教材上的内容,将一部分可以由学生课下完成的内容拿出来,让学生课下进行自学;而课上则有重点地对教材部分内容和补充部分的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从而既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初衷。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因素,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灵动性,充分激发师生双方的热情。欣赏,是一项充分发挥个人内在激情和想象力的一种内在和外在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来实现对学生个人情绪的调动,然后再使得学生的欣赏活动进一步体现教材和教师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

二、以审美感受为主,讲解教育为辅音乐欣赏,是一门多功能的活动,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外,还具有教化在内的多种实用,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本身的审美功能。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最为关注学生的审美感受,其次才是认知、教育等。音乐欣赏课绝不能上成讲解课,况且音乐欣赏的实质是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适当点拨,最为关键的还是学生的个人内心感受,教师的任何讲解都无法替代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一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绝不是一种讲解性质的“传授课”。教师所应该讲授的大多是音乐之外的知识或者资料信息,而且在讲解过程中,不应该掺杂教师个人对音乐的体会与理解,以免影响学生的体会。教师的任何导向性的言论都会使得学生的想象和感觉出现“定势”或者“定向”的倾向,而这正是欣赏的大忌。一千个人在不同的心理背景、生活阅历、历史经验以及知识储备的状况下欣赏同一部音乐作品,内心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内在想象力和审美感受问题,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管”,否则就会将众多不同的感受与想象限制在相似或者相同的框架下,而成为一种最为糟糕的欣赏课了。在审美感受之外,音乐欣赏也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其他的一些实用性的、附带性质的功能,这些功能在不同的时间内、不同的具体情况下会有不同的体现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最为主要的还是认知与教化功能。在当今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试图将音乐欣赏课作为一种多门、多种类知识的综合体或者“大杂烩”进行教学的情况,通过音乐唤起学生在历史、地理、科学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的记忆。教师什么知识都想讲,学生什么都学不深,还妨碍了对音乐主体本身的感受与鉴赏。

三、以学生的欣赏为主,教师的点化为辅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是一种主导性质的导师,对学生进行点化、适当的提醒是主要的手段或者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将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去进行主动的欣赏和体会,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学生的欣赏不是被动的、无选择的,而是一种参与性、灵活性、多选择性的,这种欣赏状况构成了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得音乐欣赏成为一种灵活的二度创作性质的欣赏,是一种主观中有客观、客观中有主观的互动性的活动,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放音乐,学生在下面低着脑袋听的“单向活动”。音乐的进行和学生的内心活动同时进行,音乐影响到学生的内心变化,学生的内心变化也参与到音乐的进行中,从而体现出音乐的“永远存在”和“音乐的不断变化”的统一。教师的作用并不是不重要,让学生完全自由的去欣赏反而会导致欣赏活动的偏差,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妨碍教师主导性的发挥,也必须有教师主导性的参与,否则就是放任自流,最终的教学结果也会偏离教学目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应该注重的仅仅是具体手段、方式问题以及对自身作用的“度”的控制,倘若讲解太多固然会造成教师为主体的情况,但若是点化、提醒或者相关知识、信息传达不够,又会造成学生不知如何具体欣赏的问题,因而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为了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能够顺利的欣赏音乐,并在长期的过程中找到鉴赏音乐的方式、途径以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从而进一步启发智慧与思维的目的。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上述三方面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能否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才会使得学生和教师的作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否则,就会在某些方面大打折扣,从而妨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篇3

自音乐课程改革起,在普通高中里掀起了一股热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都有很大的改变,真正做到了“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教学都取得了成效。在音乐课程改革中,付出最大的是我们这些一线的音乐教师。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需要我们对以往的高中音乐教育方式、教学模式做深刻的反思。如何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音乐教师,如何对喜欢音乐并决心走音乐道路的学生进行专业音乐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学习,就高中音乐教师如何提高专业素质、改变教学方式,适应教育课改的要求谈一下自己的拙见,希望给奋战在教育前线的音乐教师一些启发。

一、改变传统思维,接受新理念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很多一线教师都习惯了这种传统方式。如果让他们改变习惯、传统,很难,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也不能仅仅使用单调的“满堂灌”,毕竟年代不同了,教育发展阶段、教育水平也变化了,所以接受的教育方式自然就不一样了。因此,我们要反思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找出它存在的弊端,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高中音乐新课改给我们音乐教育、教学指引的新的方向,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让音乐课堂成为一种欣赏、创作艺术的殿堂。因此我们在心理上要有明确的态度——这种课程改革是成功的改革。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它,并且主动地发现、分析、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才能彻底改变。闲暇之余,我们要好好学习《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借鉴国外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力争把最好的教育方式运用在高中音乐课堂上。

二、积极顺应新课改,丰富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顺应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重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把反映我国近现代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传授给学生们。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各民族的音乐,使学生热爱我们祖国的音乐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欣赏音乐时能感受到祖国音乐独特的魅力,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并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在音乐课堂上,我们不仅要注重音乐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欣赏、歌唱、创作实践能力,一改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让他们掌握一些歌唱技巧、基本创作能力,让更多的学生热爱音乐,对那些具有音乐天赋、有音乐梦想的学生要着重培养,引领他们进入更高的音乐学府,从而踏上自己的音乐梦想之路。

三、合理运用教学方式、方法,让音乐课堂更有效

高中音乐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改“以欣赏为主”为“以实践为主”教学方式,教学重点的转移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做很大的转变和突破。

首先,我们音乐教师要在以往注重技能技法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德”的培养。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正如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对学生说的那样:“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学演戏”。这一点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上同样适用,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学音乐,首先要学会做人,因为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次,我们在教育教学上要与时俱进。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音乐教师,我们要合理地运用好网络资源,与时代接轨。通过网络学习国内、国外那些成功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进而大胆地应用到自己的音乐教学课堂上。要让自己的音乐课堂与众不同。

再次,要鼓励高中学生敢于勇于创新。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发展。在高中音乐课堂上也是这样,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要想成功,就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那怕自己的创作很拙劣,也不要放弃,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篇4

    一、音乐教学要坚持“以音乐为本”的原则,进行学科的综合教育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音乐知识向更广阔的知识面延伸,并与其他学科进行适当的知识综合。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与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但是,在学科综合的过程中,教师一旦没有把握好尺寸,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使音乐教学偏离主题。

    例如,教学高中音乐教材中《高亢的西北腔》,在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时,教师与学生谈论大量的西北民族习惯、服装特点、节日礼仪等问题,虽然达到了学科间综合的教学目的,但是大量历史问题的传授就会使音乐教学缺乏音乐知识性。虽然这样的音乐教学更丰富多彩,但是却有一些主次不分的感觉,这样的学科综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取的。

    在音乐教学中,学科间知识的综合教学要“以音乐为本”,在以注重音乐行为和知识的前提下,将相关的知识恰当、适量地传授给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必须以音乐为载体,以丰富的音乐教学为指导进行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

    二、引导学生成为音乐鉴赏的主体

    高中生是一群已经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特见解的学生。在他们的心中,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我们就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而是要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音乐鉴赏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和进行。

    1.带问题聆听。在了解一个音乐作品之前,“听”是最关键、最直接的一步。学生可以通过听觉系统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情感和魅力。教师可以预先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这首音乐作品的节奏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音乐作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性地欣赏这首音乐作品时就会非常认真和专注。在这种全神贯注的精神状态下学习,学生的音乐思维也会变得非常活跃。

    2.唱音乐主题。音乐主题是音乐作品的核心部分,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哼唱音乐主题,有利于学生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主题形象,对其包含的思想情感也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更能在音乐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学高中音乐教材中《飘逸的南国风》时,当学生听完一遍歌曲《幸福歌》后,对于这首歌曲的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哼唱这首音乐作品的主旋律,进而帮助学生学习这首音乐作品。

    3.放飞思想,进行想象。在学习和欣赏完一首音乐作品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这首音乐作品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想的过程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步骤,有了学生想的过程,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更具有创造力。这也正是高中音乐的教学目标。

    三、适当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音乐教学灵活、多变,各种形式和特点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令人感到兴奋和愉悦。虽然这种热闹、多变的教学使音乐教学更具有活力和趣味,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只考虑课堂的氛围,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例如,在音乐公开课中,随处可以见到即兴的课堂教学环节,如课堂表演、小组合作、分组讨论等方式。这种合作、表演和讨论是教师为了快速地实现自己的教学而设计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有时还没来得及合作和讨论就被教师喊停了。这样的课虽然有了形式上的“热闹”,但是却不能让学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音乐作品的学习当中。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追随课程改革,使教学只有华丽的外壳,没有美丽的内涵。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要适当地、恰到好处地设计和融入活动环节,并及时反思教学行为的成败和优缺点,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抓好教学时机,让音乐课堂既有新颖愉悦的教学形式,又有充实的教学内容。

    四、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音乐知识的获得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体验,学生自己通过感知音乐的方式获得音乐知识。所以,音乐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对音乐感知、感受和领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让学生被音乐感染和感化,从而更好地体验音乐作品的灵魂。以前那些试图给学生把音乐讲明白的教学方法,到现在看来显然是不可取的。对于同一首音乐,在欣赏时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及生活环境的差异,他们在进行想象和联想时就有可能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意境。因此,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不能过多地对音乐内容加以诠释,要留给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五、恰当利用多媒体教学

篇5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创新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不仅是追求自由而和谐、充分沟通与交流的教学气氛,注重学生的质疑与创新和探索音乐教学的需要,更是以创新为前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现代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紧跟时展需求,紧跟新时代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的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大胆探索,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综合型人才。由此可见,就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谈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创新的策略。

一、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还比较落后,而这次新课程的改革跨度和难度都相当大,也使得现阶段音乐教学中一些问题显得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缺乏音乐学习的动力,多数为被动式学习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当前音乐教学变成了那些考不上名牌大学而又想考取好大学的学生的另一条捷径。学生的音乐学习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多数学生都想以报考音乐院校,并不是因为热爱音乐学习,而只是因为想上个大学。由于不是兴趣所在,多数学生音乐学习缺乏动力,被动地去应付音乐学习。

(二)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不契合

在我们老师看来,古今中外的一些优秀音乐作品都是音乐瑰宝,但学生们是否和我们有一样的想法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主要是因为这些优秀音乐作品的背景、形象以及所勾勒出的音乐时代都离当代学生的生活太过遥远,所以很难引起学生直接而强烈的感情共鸣。

(三)音乐教学内容改动频繁,偏离正常的教学目标

当前,我国诸多地区普通高中的音乐课不仅教学内容可以随便变动,而且相当频繁。学习内容日趋专业化,声乐学习、器乐学习、乐理学习、视唱练习逐渐替代正常教学内容,这与高中音乐教育的目标完全相背离,也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和正常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的策略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强高中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完善科学的教育体制,成为了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音乐教学理论的研究、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以及教学的反思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并针对如何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一)丰富高中音乐学习内容,为音乐学习方式转变创造条件

我们知道,单一的、远离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多元化需求和兴趣爱好、适宜地整合必修课(例如教师在必修课的音乐剧欣赏部分,可以调整单元结构,设置专门的《音乐剧赏析》单元,而适当保留教材中的经典歌曲《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等),或拓展选修课,丰富音乐课程学习内容,为学生转变音乐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二)转变教师角色,搭建表现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针对高中学生学习过度依赖教师,学生没有自我规划,被动学习音乐的问题。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是音乐学习与学生的桥梁,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内外加以引导,搭建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平台,从而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如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能反映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在课堂播放时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聆听,相互交流,感受乐曲的意境,在比较中发现,从发现中提高,鼓励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开设师生互动的点评等。

要使自主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为学生搭建课外表现平台也是不可忽视的。笔者曾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施组织了一次年级学生的才艺比赛。参赛选手自主选定比赛曲目、确定演出形式、求教老师和同学反复练习,修正和提高自己;而不参赛的学生中亦有很多自发参与到活动中,群策群力,为参赛选手出主意、想办法、构思演出形式,反馈表演的意见等。这次活动的举办,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且调动了参赛学生和非参赛选手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使其对音乐的学习意识得到了提高。

(三)实施差异性评价,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篇6

【关键词】广西高中 音乐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65-03

2003年,随着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全国普通高中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广西作为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最后一站,在借鉴和反思方面,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对广西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现状进行调查,结合地域性、民族性、本土性的文化特征,开发广西本土音乐资源,研发广西本土校本教材,旨在为广西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路径。

一、背景分析

(一)广西普通高中音乐师资情况调查

笔者通过对南宁市31所高中音乐教师调查,大部分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占59.2%;从教师的性别来看,女教师41人,占75.9%;从教师的职称来看,中教一级的占50.8%,中教二级职称的教师占29.6%,中教三级的教师占3%,高级教师仅有8个人,才占教师的14%;从学历上来看,音乐教师中大部分都是以大学本科学历为主,占87%,61%的是师范毕业的,而研究生仅有4个人,占7.4%。

(二)关于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读情况调查

图1

如图1显示:57%的教师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有学习过,但是没有全面的了解;只有21%的教师认真研读过;22%的教师从来没有认真阅读过。

(三)广西高中音乐课开课情况调查

图2

图2数据显示,所被调查的广西普通高中音乐必修课的开课情况中,按照课标的要求坚持每周一节音乐课的占42.85%;隔周一节音乐课的占有35.71%;还有21.43%的学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开设音乐课。

图3

选修课开课情况调查中,歌唱和音乐与舞蹈模块是受学校师生喜欢的,占的比例相对多一些,分别占44.44%和38.88%;其次是演奏模块占16.66%;创作和音乐与戏剧表演这两个模块目前是没有人选修。

(四)影响广西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正常开设的因素

图4

如图4所示,影响广西的高中音乐课程正常开课的原因中,学校不重视音乐课占57.14%;其次是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占23.56%;受高考的影响的因素占14.28%;课时不够占5%。

(五)学校教学设备情况调查

图5

52.94%的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教育,教学设备齐全;29.41%的学校偶尔会使用多媒体音乐教室,教学设别有少量;有17.64%的学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教学设备紧缺。据笔者调查发现,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教具齐全的学校都处在南宁市中心,而没有专门音乐教室或是教具缺少的学校多集中在县。

(六)广西本土音乐教学情况调查

图6

图7

图8

从以上图表数据显示,对于广西本土音乐的学习中,有一半的高中教师会在授课时涉及一些广西本土音乐的教授,当然也有42.85%的学校教师在上课时是从不教授广西本土音乐有关的知识的。在图表7中也可以看到,教师对广西区域音乐文化的熟悉情况也不是很乐观,会经常聆听本土音乐,对其非常了解的仅占10%,而完全不熟悉广西本土音乐的占有30.56%。在图表8中显示,学生是比较偏爱流行音乐的,很多学生表示对民族民间音乐不感兴趣。

二、问题成因

一是应试教育明显。据调查发现,由于学校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应试化教育非常明显,在高中阶段注重学生应试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二是开课不足。新课改后,广西教育厅明确规定课程的开设在满足开齐必修课的前提下,选修课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但是据笔者调查发现,南宁市有些学校隔周上课、不开音乐课的情况非常严重。

三是教学设备奇缺。学校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资源严重缺乏,尤其是城乡差异非常明显。有些音乐教师有能力开这门选修课,可是没有相关的教学器材,也只能止步不前。

四是本土音乐教学重视不够。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调查发现,学校音乐教师缺乏对广西本土音乐的重视,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太喜欢本土音乐,所以教师对广西本土音乐的教学上也是有心无力。其次,学校音乐教师对开展民间音乐采风缺乏积极性,自然教起来也相当的吃力。

三、对策研究

当前,广西高中新课程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自治区教育厅的统一指导下,设立了30余所样本学校,通过样本学校带动其他学校。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学分制管理、开发校本资源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广西高中新课改才刚起步,课改经验不足,因此,很有必要为广西高中音乐课改问诊把脉,寻求解决办法。

(一)转变观念,重视高中音乐教育

1.转变音乐教育观念

一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重视高中音乐教育。2012年9月4日,南宁市教育局在召开的2012年秋季学期推进课改工作布置会上指出:如何把高考成绩与课改、教育现代化有机结合,是各高中学校当前最大的课题。据调查,目前还有21.43%的学校没有开设音乐课。

二是高中音乐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笔者发现,许多高中音乐教师为了升学率,只注重高考特长生、艺术生的教学,而忽略面向全体高中生的基础教育。

2.改善音乐教学条件

高中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而领导的重视力度是学生全面发展音乐能力的有力保障。虽然全区对新课程的改革非常重视,但对于音乐学科来讲,在其管理、经费的支持、教育模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二)加强师资培训力度

1.注重培养“学习、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音乐教师成长机制

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音乐教学工作者进行职后培训,可以邀请高校音乐专家和外省资深的一线教师传授经验,提供优秀课例展示;对于有潜力的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选送到音乐学院进修或是到新课程改革比较突出的外省学校去培训学习,不仅能开拓音乐教师的视野,而且能提高其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

对于培训过的音乐教师,回到自己的岗位后,应该通过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再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教学改革,真正能够做到把所学的教授给学生,在本学科基础上学会创新。同时,可以组织那些没有去参加培训的音乐教师来观摩、交流,这样,经过培训的音乐教师不仅把握住了音乐课堂,而且能够带动同学科的发展。

2.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对广西高中音乐教师进行评价考核,不仅能体现公平性、实践性,而且还是鼓励音乐教师积极工作的最重要手段,应该从全方位来对音乐教师进行评价考核。

教学水平评价。每个学期应该坚持对高中音乐教师进行教学考核。通过自评、他评、互评的手段对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说课技能、课程任务、教案的编写等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

实践能力评价。音乐教师组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音乐教师教学技能优质课比赛,组织学校合唱团、舞蹈队、乐队参加各种比赛,应该作为音乐教师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是充分体现教师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机会,应该与其职称评定挂钩。

科研能力评价。广西高中音乐教师要积极参与音乐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找出一条广西音乐教育发展特色的高中音乐教育之路,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其高中音乐教育理念、实践、教学方法、挖掘优秀课例等方面要有所研究。学校应根据音乐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给予一定的奖励。

思想品德评价。在音乐教师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评价一定要从各个角度进行评价,在德育方面,是否具备一名职业教师应有的品德;在其教学理念方面是否创新,应由学校、学生共同对其进行评价。

(三)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挖掘广西本土音乐资源作为辅助教材

开发广西本土校本课程资源,挖掘广西本土音乐资源作为辅助教材,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弘扬广西民族多元文化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可以组织师生深入民间采风、田野调查。教师在民间音乐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到民间实地体验和参与民族音乐活动。比如在南宁举行的“民歌节”、武鸣县的“三月三”歌圩、平果“壮族歌圩”等民族传统音乐活动。这种活动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广西本土音乐的热爱,学习本民族的一些歌舞、器乐。

二是聘请民间艺人到学校开设本土音乐教育选修课程。由于受教育条件、师资设备的影响,目前许多学校是少开甚至是不开任何选修课。因此,学校可以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到高中学校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兴趣爱好,学到原滋原味的本土音乐,而且也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通过认真学习课标,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得失,吸取平时集体备课中各位老师的经验,我对如何提升音乐鉴赏课教学的能力,总结如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求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的前提。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件事物感兴趣,他们将人主动去探索、了解,学习和掌握起来也很快。如何在音乐鉴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值得我们在课前认真设计的一面。

1.以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范唱、范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在一堂课堂中做好范唱、范奏,不仅树立了教师的教学地位,也是学生感知、了解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这一过程能够引起学生的敬佩和崇拜,从而产生了美感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对笛子独奏曲《梅花三弄》、《江河水》范奏完成以后,并向学生介绍和示范笛子的一些技巧的同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因此,我们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分析,理解作品,从专业技能和音乐表现力方面加强自身素质的训练。

2.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鉴赏课本来是以聆听为主,但不完全一堂课都是聆听,因此,提倡轻松快乐的教学,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身体、思维在课堂中“动”起来。比如:在高中音乐花城版教材《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2节绚丽的世界音乐――歌唱篇中印度尼西亚的恰合唱教学,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来学校和体验恰克音乐的节奏,同时可以灌入节奏、节拍等音乐要素的乐理知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选择与本课堂有关的音乐精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对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因素,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吧具有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并且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音乐精品作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4.对作品背景知识的介绍,教师可结合本学期中其他姐妹学科的知识对作品的背景作介绍,如,高中音乐花城版教材《音乐鉴赏》的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这一章知识,可联系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宗教、民俗等学科,如向学生介绍身边的民族音乐,因为,民族音乐代表了本国家、本民族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这样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又如,高中音乐花城版教材《音乐鉴赏》中的音乐与时代一章,刘天华的二胡作品《光照行》体现出来的精神亦表着爱“五四”精神影响的爱国知识份子的心声。这清新的西方音乐创作风格为中国传统的二胡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二、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乐理知识

音乐鉴赏是以聆听音乐为主,学生从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体验音乐的内涵,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适当渗透节拍、节奏、速度等知识,学生一旦具备了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的美。

三、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很多程度上决定着音乐欣赏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现在的学生,普遍热衷于流行音乐,有的流行音乐不适合学生,有些事对学生非常有害的。因此,我们老师在引导过程中,帮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音乐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高雅音乐具有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如何欣赏、提高审美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所体现的内涵。

四、合理删减课本教学内容,增加地方的民族音乐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高中的《音乐鉴赏》中的作品,往往来自中国音乐,中外通俗音乐、西方音乐简史、计算机音乐和、标题音乐、非标题音乐和音乐美誉中的常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师生都难以理解的作品,学生不愿听音乐鉴赏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甚至明确表态出不喜欢,造成尴尬的教学局面。出现这种现象,音乐教师可以结合贵州省当地的情况,适当增加本地方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运用学生生变熟悉的音乐,更加融入音乐鉴赏活动中。例如,高中音乐花城版教材《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的音乐与民族――民乐篇,笔者除了运用自己的专业笛子奏《梅花三弄》、《江河水》的乐曲之外,还选用了黔东南苗族芦笙这特殊的民族音乐作为本节的教学内容,将本地方的各个芦笙节的民间芦笙吹奏场面的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并讲解芦笙传说中的时代背景和现场进行芦笙演奏,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体验作品表现的内容特点,使得学生的情感融入音乐鉴赏学习中,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给学生创设课堂音乐表演活动

现在的数字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创设音乐表演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表演,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高中音乐花城版教材《音乐鉴赏》歌唱篇的教学中,除了对课本的部分鉴赏之外,我创设了这样的音乐活动:教师事先给出“1、2、3、4、5、6、7的七个数字,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心目中最喜欢的一个数字,选好以后,每个学生将自己所选择的数字,安接龙式一一的报出来,教师把学生说出来的数字一一地写在黑板上,并按节拍、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进行谱曲,并组织学生集体学唱,如果遇到唱得不好听的地方,应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进行修改。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也锻炼了胆量,树立了自信心。有必要时,教师将这节课的谱曲制作成音乐,学生更会喜欢音乐老师来上课。

六、多写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音乐教学;传统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音乐教学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新课程背景下的传统教学方式呢?这是音乐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只有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与发展,才能让音乐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达到前进的目的。

一、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树立起新型的创新教学理念

首先,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高中生学习和感知音乐的渠道越来越多,例如,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等,这些都是极为高效的音乐学习渠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由于当代高中生接触音乐的角度和方法大大增多,所以,音乐教学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意识到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要影响,并立足于这个实际情况开展实际的音乐教学,让传统音乐教学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方面的积极创新和探索,从而充分利用当代的科学技术,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其次,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众所周知,音乐理论对于音乐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做好理论工作,才能让音乐学习变得有章可循,最终达到科学合理的提升。与此同时,实践工作也是必须可少的,如果只会纸上谈兵,而没有进行具体的声乐实践,学生就会缺乏对于声乐知识的深入理解,最终导致学了忘、忘了学的状况发生,大大影响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因此,教师必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把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音乐实践,从而让音乐课程变得更加具有综合性和选择性,避免内容的纷繁复杂,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贴近生活。

最后,音乐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改有一个深入的研读,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具备综合音乐素养的优秀学生,这不仅体现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还体现在思想品德的建设中,学校应当加强音乐教学的建设,并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推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音频、图片和视频的展示,从而让他们调动多种感官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这已经被广大教育者证明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音乐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并就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并且及时收集课堂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必要时对学生进行点评和引导。对于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教师应当加以研究和讨论,并把这作为调整课堂进度和课堂内容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音乐教学就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把“以生为本”贯彻到了教学中的方方面面。

3.拓展音乐教学的交流平台

音乐交流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积极开展一些音乐领域的交流和比赛,学校也应当积极推动平台的发展,定期组织一些校园音乐会等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可以组织校园大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街舞比赛和校园民谣大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校的音乐氛围变得更加浓厚,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进行活动宣传工作和动员工作,并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这些交流平台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是有重要帮助的,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习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实践活动中,让课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满足了他们生活的需要。在这些音乐比赛完成之后,学生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达到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把传统音乐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彻底融入现代化音乐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实践才能让高中音乐教学走向完美。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教师课改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2004年国家教育部通过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颁发了关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文件,提出了我们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要: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

音乐课程改革在近些年一直是音乐教育中备受瞩目的课题之一。出台后自2005年至今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省市进行了高中音乐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其实在课程改革这件事中,关系最大,也可以说是面对最大挑战的其实应该是我们广大的高中音乐教师们。因为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给高中的音乐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反思,如何培养能够胜任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师资及如何对更高质量的生源进行专业音乐教育将是高中音乐老师必将面临的问题。在此,笔者想在这里简单地从几个方面就高中音乐老师如何调整、适应教育课改的形势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给大家在课改后的音乐教学之路上起到一点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心理上

我将这个心理上的因素列为第一条,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从哲学上来说,任何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内因。说白了,就是这个人心理上乐不乐意做、有没有决心、有多大的决心去做一件事。还有就是我们这一代的老师,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接受的都是传统的老师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来给予我们的音乐知识。这里的传统,其实是因为我们和现在的孩子们生活的年代不同,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教育水平不同,现代化的程度不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自然也就不同,然后接受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知识倾向。所以当我们看到新的课改方案之后,我觉得难免会产生一点点不一样的感觉,或者说有点儿害怕,担心自己能不能很好的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从心理上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我们要用一种欣然的态度去接受它,并且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方式去解决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实,我认为心理上的这个接受就是一个想不通想得通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就要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就要跟着时代走,我们就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然这些不仅仅适合讲给孩子们听,也适合我们自己。我们要时时刻刻地关心国内外最新的最好的教育方式,也要时时刻刻地关注到底教给学生们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技能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发展才是最好的。然后再关注一下现如今的社会态势,我想这个课改的问题就很容易理解,并且认为它是我们教育事业进步的象征。

二、比较

所谓比较,就是既然课改,既然我们要改,那我们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里当然不是打仗,而是我们要认真的研读一下课改的趋势。也就是我们之前是什么教学模式,以后要改成什么教学模式;我们之前教的是什么内容,课改后又要教什么内容;我们之前是以什么内容为教学重点,以后又要以什么内容为教学重点;我们之前缺少什么方面,之后又要补上什么方面・・・・・・其实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课改前后做一个全面的比较,并且要做一个深刻的思考,最后得出一个自己的全新的教学策划。当然,这个策划要是符合现代化教育模式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生存方式的,能给孩子们提供比之前更好的生活技能和职业保障的。

三、实施

接着,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一下具体的策划实施方案。

(一)教学内容上

首先,我们作为老师,要顺应教育部课改文件的指南针,重视我们国家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我国近、现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的教授。让我们的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祖国的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我们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并弘扬我们的祖国文化。

其次,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的死记硬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时候的那一张纸。我们要让学生真真实实地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如让学生掌握歌曲创作的基本方法,具备谱写二部及单三部结构歌曲的能力,还包括一些只有经过行家提醒才会注意到的发音小技巧等等,总之就是在他们离开老师之后还可以自己继续走自己的音乐之路。我认为,对学生来说,这是真正的学音乐;当然对老师来说,也才是真正的教会学生。

(二)教学方法上

我们要将之前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方式改为以实践为主,当然,这个以实践为主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要有一定的教学突破的。

第一,教师在以往注重技能技法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即注重学生“德”的培养,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因为现在的社会越来越人性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就像北影的老师对学生说的话一样,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学演戏。让学生明白其实这句话在音乐课上同样适用,就是学生要首先学会做人,然后才有资格去学音乐,因为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成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否则,你即使是个音乐天才,贝多芬再世,也只能成为这个新时代新社会的垃圾,不同的是,你是一个顶着天才帽子的垃圾。

第二,与时代并进。就是我们的教师要力求做到与时代的步伐一致,起码不能落后。但这是专指教学上。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我们要通过网络等这种现在最简便的方式来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外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要吸收我们认为好的来大胆地用于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要让我们的课堂,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不能和时代、和社会脱轨。因为毕竟学生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如果我们教的东西,学生还没走上社会就已经落后了,那就是我们的失职,一个教师的严重失职。

第三,鼓励学生要勇于并敢于创新。我们生活在以创新为主题曲的新时代。之前有人说,在这个新的世纪里,不懂电脑的人就是文盲。其实我觉得在现在这个到处充满创新的时代里,不会创新的人就好像是一具行尸走肉一样,生活没有光泽。在音乐上也是一样的,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要发展,要立足,就必须要创新;要成长,要健壮,更要创新。告诉学生不要怕创新拙劣,因为每一个成功的创新都是出现在无数次得拙劣之后。

第四,以审美为中心。好好利用音乐这一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来让学生明白并体会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其特点就是情感审美。就像贝多芬曾说的那样:“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也像冼星海讲过的:“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教育及其所起的深远而巨大的作用可概括为:第一陶冶情操,化育高尚人格;第二启迪智慧,开发原创源泉;第三交汇情智,提升精神境界。”

四、小结

总之,作为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国家课改的号召,顺应课改的方向,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目的,好好地来对比、分析课改前后在教学上应该要注意的各个细节,并在以后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将最有用,最适合孩子们发展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传授给他们。

参考文献:

[1]王锐.实施音乐课程标准改革高师音乐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2(05).

[2]龚丽雅.关于现代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思考[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3]包婷.高中新课改给高师专业音乐教育带来的压力和反思[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4]孙娜.高师音乐实践课的改革与探索[J].才智,2010(32).

[5]罗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05).

[6]金晶花.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7]李立.高师钢琴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与综合素质的培养[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10).

篇10

关键词:音乐鉴赏 教学方法 新课改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本体象征,东西方音乐艺术本体及创造无不根植于数千年文化传统之精神,音乐鉴赏帮助人们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体会音乐的真正意境。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音乐课程的设置,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又显的尤为重要。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变换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更好更完美地鉴赏作品,这是许多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现阶段音乐鉴赏课程设置的缺憾

如何在这个迅猛发展的高科技时代,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让45分钟的效益倍增,让绵延数千年的中国音乐艺术之精神还能有其文化效度,成了中国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思现阶段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文化系统的课程至今没有建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缺憾,主要表现如下。

1、教材建构: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阴阳之道"的缺失

目前国内高中音乐鉴赏新课程教材主要有"人教、人音、湘艺"三个版本,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编写角度,但从各基本单元内容来看其建构无不淡化甚至是丢弃了中国音乐艺术"阴阳之道"的美学特质。

2、教学内容: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意象性"、"区域性"语言内涵的剥离倾向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往往出现将中国音乐语言独特的结构根基剥离的倾向,仅限于音乐作品节奏、速度等一般要素的分析,缺乏对其作品内容的深度开掘。比如在现代京剧《杜鹃山》和歌剧《后宫诱逃》的比较中,我们可能更多的关注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剧情的发展,核心唱腔的特点,而很少想到其音乐语言的生成特点。

3、教学方法:忽略了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感物之心性"的心理需求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特别强调音乐与舞蹈、音乐与绘画、音乐与哲学等学科的综合,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接受音乐教育。于是有的音乐教师就认为,音乐课所涵盖的文化面越广,所涉及的学科越多,就是综合。一首器乐作品配上一幅世界名画,一段歌曲演唱配上一句诗词歌赋,美术、戏剧、电影、语文、历史、地理等纷纷挤进了音乐课堂,综合演变成了肤浅的罗列,牵强的硬塞,机械的拼凑。

其实不同文化、不同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的艺术境界,而学生对其也有着"感物之心性"的本能需求,当综合被机械的解读,音乐鉴赏也就失去了其学科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新课改后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探究

1、互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也称为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由"师讲、生听"改为"生讲、师生共听"的教学形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和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1)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欣赏环境包括视觉欣赏环境和听觉欣赏环境,音乐课堂的欣赏环境应该足二者的结合,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它更具灵活性。安静的环境、音质好的音响是欣赏音乐的首要条件,它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意境,享受音乐。除此之外,音质清晰的音响往往给人的听觉带来,并诱发美感的产生,引起人们想投入音乐中的欲望。

(2)与学生共同学会聆听。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肢体动作将音乐的美传给学生。教师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是建立美感的重要基础。另外,欣赏时,教师应用各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走进作品,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

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如启发他们从旋律、音色、节奏、音型、情绪意境和结构特点等引起联想和想象,并通过这样的启发来引导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欣赏音乐,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聆听、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

(3)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以音乐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了解学生的内在音乐心理状况,对学生学习音乐的行为表现做出最佳解释,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以取得最佳音乐教学效果。

(5)引进"小组学习"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发交流活动。使学生发挥其新奇独特的创造力和大胆的、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2、通过比较进行音乐鉴赏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比较同一作品的不同体裁

如欣赏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时,先听歌曲独唱《鳟鱼》,然后欣赏童声合唱《鳟鱼》,由学生比较总结二种歌曲演唱形式的不同及歌曲表现力上的差异,让学生了解钢琴弦乐五重奏的音乐知识,比较每一个变奏的特点,然后畅所欲言,说出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