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范文

时间:2023-06-28 17:3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期货公司经营状况

篇1

期货合约会计即期货会计,其对象是以会计为主体的从事期货合约买卖的活动及成果,并利用确认、记录等方式,为期货交易主体提供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的经济管理行为。在职能上,期货会计与传统的会计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能够将其分为核算、监督以及反映等。与传统的会计相对比,期货会计存在一定相似的特点:1)信息提供的时态上:两种方式将会提供企业以往的经营状况及成果。但期货会计还提供现今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成果;2)服务的对象的角度上:两者均要服务于企业的内、外部管理。由于期货自身还存在独特性,因此它和传统的会计还存在不同之处,具体表现为:1)交易对象的角度上:传统会计涉及的是一种现货交易,其基础是实物资产,而期货会计涉及的是一种期货交易,其基础是虚拟资产。2)交易时间的角度上:传统会计的交易时间是一个时点,交易达成的时间在一个已经确定的时间点上。而期货交易是时期方面的概念,且时间比较长。

二、关于期货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

期货会计有多种分类方法。依据不同期货合约标的物,可分成金融期货会计、商品期货会计;依据不同期货交易动机,可分成投机期货会计、保值期货会计;依据不同的期货市场参与人员可分成如参与期货交易企业、期货交易所以及期货经纪公司等。对传统会计而言,期货会计将打破原有的会计体系框架。以下对几个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

1会计确认理论

(1)会计确认的标准:对于会计确认方面,必须依从一定的规范与标准。我国对于会计确认做出了一些初步的明确标准:项目必须与某个会计的要素概念相符合;能够对与该项目相关的价值或成本进行计算。

(2)期货合约中的会计确认:一种是将其确认为一种资产,并将合约的义务确认成负债;一种为期货合约的确认是期货合约自身的价值,假使期货合约将引发将来的效益并流进企业中,那么就依据未来流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金额现值确认成企业的资产,否则,就将其确认成负债。以上两种意见的区别主要在确认对象的异同,第一种的确认对象是以未来的交易为主,而第二种的确认对象是以企业所买卖期货的合约为主。

2会计计量理论

(1)会计计量的标准:《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指出了会计计量的标准,具体为:同质性,即会计计量与财务报表中所反应的项目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以及财务情况等必须保持一致;可证实性,对于同一项事物,不同的会计人员所计量出的结果应该相一致,或者是可以对所计量的结果进行互相证实。该标准必须是在进行会计六要素计量中,对于各种计算、判断、摊销以及归集中的步骤等,都必须要以实际的数据作为依据,并且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一致性,主要是指会计计量方法的前后都应该确保相同,不能对其进行任意的变动,假使必须对其进行变动,那么就必须在财务报告中对相关情况进行说明,例如变动的实际状况、原因以及对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情况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有效避免由于信息消除而出现的误解计量信息的情况。

(2)期货合约中的会计计量:对于计量属性的选取是期货合约所产生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计量问题。所谓的计量属性就是指计量对象的外部表现方式或者是特性,它的实质就是对事物外部方式进行揭示的一种标准。计量属性是在对计量单位进行考虑的前提下,并和某个特定的项目相连,且通过货币单位所展现出来的。主要包含了五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现值、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历史成本以及可变现净值。

篇2

【关键词】 钢材期货;保证金;杠杆效应;套期保值

钢材期货是一把双刃剑,钢材国际贸易企业不可不知,如果能使用得当则可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存在贪婪欲望过度投机,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影响。只有正确理解和使用得当,才能让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期货交易的定义和钢材期货简介

所谓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活动,其交易基础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期货合约对商品数量、质量标准、交割月份等的规定都是标准化的,唯有价格是由市场决定。上海期货交易所钢材期货标准合约介绍(详见下表)。

二、钢材期货交易的特点

1.以小博大、杠杆作用。钢材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交易方只需要支付10%左右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100%的资金交易,杠杆比例几乎1:10。

2.双向操作、简便、快捷。钢材期货交易具有做空机制,交易方既可买涨,也可卖跌既交易方在还不拥有这一商品时就可以先行卖出。

3.交易效率高。在钢材期货交易中,交易方可以利用期货合约的对冲机制抵消买入或卖出的现实合约,不必考虑收购、运输、存储、销售等琐碎环节。

4.合约履约有保证。钢材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这不仅能有效保证交易方的资金安全,而且可以随时兑现交易方的投资。

三、钢材期货交易的风险

(一)风险

由于上海期货交易所不接受会员以外人员或公司的开户申请,客户必须选择一个期货公司作为自己钢材期货交易的,所谓风险即是指客户在选择期货公司确立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客户在选择期货公司时应对其规模、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对比选择,确定最佳选择后再与该公司签订《期货经纪合同》。

(二)交易风险

1.流动性风险。由于市场流动性差,期货交易难以迅速、及时、方便地成交所产生的风险。在期货价格呈连续单边走势,或者临近交割日市场流动性降低,使交易方不能及时平仓而遭受损失。

2.价格波动风险。交易方在钢材期货交易中,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市场价格的波动。钢材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会放大交易盈利或交易亏损,既能吸引众多交易方的参与,也放大了本来就存在的价格波动风险。

3.非理性投资风险。由于交易方没有良好的投资习惯,如交易过于频繁、资金使用率过高、不制定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没有严格执行止损、止盈计划、以及不遵守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造成非理性投机交易风险。

4.强平风险。当钢材期货价格波动较大,保证金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补足的话,交易方可能面临被强行平仓的风险。还有当客户委托的期货公司持仓总量超出交易所规定的限额时,期货公司也会被交易所执行强行平仓,造成客户被强行平仓。

5.交割风险。期货合约到期后,所有未平仓合约都必须进行实物交割,如果不准备进行交割的交易方应在合约到期日之前或合约交割月到来之前将所持有的未平仓合约全部及时平仓,以免于承担交割实物的责任。

四、钢材期货的作用

1.有助于形成钢材现货与期货有机结合的市场体系,规范和完善钢材流通市场。

2.可逐步优化钢材价格形成机制,指导钢铁上下游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帮助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及早采取调控措施,保障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的供求平衡.

3.为钢铁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风险控制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钢铁行业的稳步发展。

4.通过品牌注册的方式,吸引和鼓励规模领先、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的钢铁企业将产品注册为交割品种,促进钢铁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切实贯彻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5.依靠钢铁出口大国的优势,增强我国在世界钢材贸易中的定价影响力,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篇3

关键词:财务报告;披露;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财务报告的浅析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5日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披露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以及公司的重要信息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国家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出具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以满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为了各自的利益做出正确的决策,而目前的财务报告出现了虚假信息以及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问题。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从不同角度分析财务报告得出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笔者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从投资者角度看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投资者最关注的股利以及自己的控制权是否被稀释。投资者要根据上市公司定期出具的财务报告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看投资是否有价值。

1、没有全面正确地反映公司收益以及披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如期货、期权等,这些金融工具由于市场的运作使得他们的价值无限制地扩大,不能真实反映其真实价值,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的剧烈变化,最终导致严重后果,金融工具的创新也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金融工具所包含的未实现的利润增加了公司的利润总额,一些老企业持有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差甚远,将导致未来的利润变化,还有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的价值等都会有一些未实现的利润,这些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而公司财务报表的利润表中没有把这些加于区分,在财务报告的附注中也没有详细地披露金融工具的创新等所可能带来的问题。

2、没有详细地披露股东权益方面的信息。投资者或是为赚钱或是为了控制权,现在的股东经济利益的来源不再仅限于公司的利润,而有很多方面如股票的市差,这就是股东相对的很关心股份的市场价值,公司的经营者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会努力地提高股票的市价,或者发放更多的现金股利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要。公司用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式通过降低转换价格来降低债券利息,而这部分利息就转化为公司的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同时,转换价格低于市价,转换之后会使原有的股东利益受到损失。在财务报告中没有反映这种利用可转换债券来增加利润给股东带来的影响。

3、财务报告过于冗长和专业化,以及信息的不及时性。投资者一般是社会公众,他们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除了从事财务工作,大部分投资者不可能理解财务报告中的一些专业名词,这样他们在看报表时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所反映的财务信息,而且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越来越冗长,一般的都是几十页,若是大的集团甚至上百页,这样,一般的财务人员要全面了解公司的财务信息都需要很大的精力,更何况一般的社会公众,不利于投资者做决策,他们有时候做决策都是追随者。另外,一般的年度财务报告要在4月份才陆续的出来,这样造成信息不及时,使投资者错失投资机会。

(二)从债权人角度分析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债权人关心的是能不能收回贷款,公司能不能偿还自己的债务主要看公司的偿债能力以及公司的盈利能力,而这些指标的计算要依赖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1、提供的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完整。债权人要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计算财务指标利用的数据来自报表,而一些数据缺乏准确性,如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由于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中的运用,使得其资产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使得资产负债率降低,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中的存货的计量,以及应收账款的计量也是伪造比率掩饰偿债比率的一种方法,存货故意积压和滞销,年终时故意地将借款还清,下年再借入等。在计算利润时,公司把未实现利润,人为地操纵“准备”等来增加利润,从而提高每股盈余,以表示公司具有发展潜力。

2、没有详细地披露担保和抵押以及公司信用状况。债权人要关注股市的担保以及信用等状况,看是否公司担保抵押的对象以及是否具有连带责任等问题,财务报告一般披露了公司的担保抵押情况,但是只是列出了担保的对象、金额等,没有具体的详细的说明所提供担保对象的经营状况,是否具有能力偿还贷款而不连累公司,以及提供担保是否附带有一定的条件;抵押物如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等是否在一段时间内会发生贬值不能偿还贷款等。而且上市公司报告中一般没有披露公司的信用状况,信用是现代市场一个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开发行业,由于其风险大,需要的资金数额大,公司的信用好就可能在资金紧张时易融通资金,以保证生产的日常经营。

(三)从公司管理者角度看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基于两权分离产生的委托关系,管理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博弈,而且基于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和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也存在着冲突,因此,为了更好地监督经营者能更好的实现管理者的目标,充分地揭示管理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财务报告要详细披露与经营者相关的信息。财务报告定时地披露了公司董事会以及监事会报告、管理层的报酬等信息,但不能充分地披露公司的激励机制,使信息进一步的透明化,从而看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是否真正的有效。

(四)从社会角度看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社会是一切企业活动进行的载体,它既是企业创造财务的受益者,同时也是企业环境污染的受害者,特别是制造业和加工业。企业与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环境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前提,如果企业不重视环境,一味的索取而不回报,这样会导致企业不能持续经营,进而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下的会计信息就毫无意义。因此,财务报告应重视企业对环境的披露。而目前公司财务报告由于自身的原因对此没有披露太详细。

二、改进财务报告的建议

(一)加强全面收益的信息披露。财务报告要对利润表中的利润进行区分,分别披露已经实现的净利润以及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特别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及生产性固定资产产生的收入要分开记录,充分地披露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资产和负债,以便投资者财务分析,能够使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

(二)要及时全面地披露会计信息,同时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科技的不断进步,使目前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和债权人要时刻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而会计报告的滞后性影响他们的决策。同时,会计数据不准确,致使财务分析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人力资源信息也要进一步的披露,这都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适当的进行表外披露一些关于企业未来价值的信息,人们会关注企业的发展潜力,人们不可能用过去的经营成果来衡量未来的发展,企业适当地披露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研制的新产品等信息来增强投资者和债券人的信心。

(三)加强公司信用及风险的信息披露。公司信用越来越重要,公司的信用等级不同所受到的贷款待遇等不同,公司的信用越好越能有效地筹集资金,以及得到更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赖。同时,由于信用风险会对公司或个人的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信用风险管理变成很重要的工作,公司常有专门人员,针对各个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作评估来衡量可能的损益以及降低可能的损失。

(四)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加强财务管理。公司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公司要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国际或国内著名的财务预警模型建立自己的财务预警模型,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利用其数据将企业面临的危机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并分析其原因和隐蔽问题,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同时也使投资者知道公司处于何种境况之下,便于做出决策。

(五)加强企业对环境的信息披露。企业和环境密不可分,国家也重视绿色会计的发展,因此企业要保护环境,尽量地减少污染,对社会做出贡献,如披露对社会的贡献率,同时揭示企业自然资源的消耗情况,看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是否平衡,这是新经济对会计的一个挑战。

(六)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及风险的披露。衍生金融工具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创新金融工具,如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金融工具的计量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美国金融危机把原因归结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其美国财政部已经颁布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而且公允价值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困难,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操作中。特别是在我国,市场发展不完全性,给公允价值的运用以限制,现行会计准则中有投资性房地产、生物性资产等规定允许使用公允价值,因此要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在报告中具体的披露公允价值的运用情况、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和风险情况,及时地关注公允价值的变动,以保证企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潘芳.对完善企业财务报告的粗浅看法.工作研究,2008.8.

[2]马梅芝.财务报告存在的缺陷及改进建议.财务通讯,2008.9.

篇4

据了解,去年4月27日,民银国际曾就收购事宜与华富国际签订收购谅解备忘录,拟按认购价每股0.565港元,认购华富股份88亿~133亿股,占其扩大后股本的86.1%~90.35%,共耗资50亿~75亿港元。

“民生银行间接获得海外证券牌照,将有利于公司业务扩展。”其工作人员向《投资者报》记者介绍,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具体规划已经成为董事会研究的范围,预计将与年报同时披露。

时隔9个月收购终于落地,此举被业内解读为民生银行向全牌照发展、综合化经营的重要一步。至此,目前除了自己成立国开证券的国开行,已有8家上市银行通过子公司获得证券牌照。

意在综合化经营

此次直接收购华富国际的民银国际是民生银行全资子公司,于去年4月初挂牌成立。

按照民生银行计划,在取得香港证监会的有关牌照后,该行将进一步扩展至其他主要业务,包括香港上市、收购兼并、股份承销、境外发债等境外融资服务,证券及期货经纪,资产管理及大宗商品现货期货贸易。

成立当月,民银国际就在出击海外投行平台有所举动,迅速与华富国际达成协议。公开资料显示,华富国际为香港上市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证券、期货及期权之全权委托及非全权委托交易服务、证券配售及包销服务、保证金融资及借贷服务、保险经纪及财富管理服务、投资控股及证券买卖等多项业务。

据华富国际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4.34亿港元,净利润为0.36亿港元,较往年均有所提升。

“我们会在综合服务上大大往前走,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基金,形成一站式服务,现在已在逐步形成。”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曾表示。目前民生银行旗下已有民生租赁、民生加银基金、民生加银资管等多个金融业务板块。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博导王衍行认为,在国内银行业面临净利润下滑与不良升高的双重压力之下,通过收购海外证券机构拓展业务面,是改善经营状况的重要举措。

9家银行握有证券牌照

混业经营或者多元化经营对于银行来讲,并没有那么容易。去年3月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公开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商业银行在风险隔离的基础上申请券商牌照的制度和配套安排,但政策落地尚无明确时间表。

时隔一年,碍于现行法律法规,并未有银行能够成功申请到证券牌照,通过直接或者子公司收购持有券商股份,从而获得证券牌照的行为成为备受业内关注的焦点。

根据公开信息披露,除了国开行于2010年8月成立国开证券,在A股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中,也已有8家银行通过子公司持有券商股权,分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 银行以及刚刚获批的民生银行。

这8家通过子公司收购的银行,除了中行通过全资控股的中银国际设立并控股了中银国际证券,获得了内地证券承销牌照,可做香港和内地券商业务外,兴业银行控股的华福证券和交通银行参股的华英证券可做内地业务,其余5家银行子公司收购的券商业务范围都在香港。

“要实现综合化经营,做金融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商业银行需要提供信贷以外的投行、信托、融资租赁、资产管理、保险等其他服务,布局金融全产业链,逐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客户一系列的金融需求。”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认为,商业银行要逐步完成全产业链牌照经营的布局,则要积极通过申请或并购的途径获得相关牌照。

利润贡献并不大

目前已有多家银行直接或间接拿下证券牌照,而业内亦看好其为银行发展带来的利好。那么,证券牌照能为银行业绩带来多少贡献?

此前,中金公司研报曾估算,如果牌照完全放开,2014年证券业收入2602亿元,商业银行最好情况下能获得25%~30%的收入份额,按照40%的净利润率,这只相当于银行业2014年净利润的1%~2%。

上市银行与券商之间的净利润对比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净利达2222.9亿元,而券商的“龙头老大”中信证券同期净利润为159.6亿元,仅为前者的7%,差距明显。

篇5

关键词:民营经济现状;产生原因;治理措施

一、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1.我国的民营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具体表现

(1)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范围较为狭小。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的数量非常大,但是规模较小。民营企业是我国企业经营的主体,按照常理说,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应该广阔。但是,事实情况是,民营企业生存非常艰难,获得融资的渠道非常的狭窄。民营企业主要依靠的是政府以及银行提供的贷款,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很多的民营企业由于没有获得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帮助而面临破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民营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小,由于融资方式的单一,民营企业需要及时的资金周转,如果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资金救助,那么就会面临倒闭的结果。

(2)民营企业没有资格发行股票等融资手段。与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企业有着先天的不足,民营企业在进行经营时只能用自己的商业信用来吸引外来投资,一个刚刚建立的民营企业是没有商业信用的,商业信用只能是那些经营时间长和效益良好的企业所拥有的,但是对于那些刚刚建立的民营企业,它们的融资手段相当的匮乏,只能根据企业内部的人脉,或者去银行取得贷款而取得资金。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

(3)融资取得的金额较小。很多的民营企业非常不容易地取得了资金,但是这些资金对于企业经济来说,只是一个非常少的部分,只能解解燃眉之急,对于缓解企业资金链条紧张的程度有限。企业内部会用各种方式取得资金,这样就难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会触犯法律。很多提供资金的企业或者个人会在提供融资时提出各种严格和苛刻的条件,这都是企业经营时的巨大负担。

(4)民营企业原始积累资产较少。民营企业由于自己的规模小,取得资金困难,会让企业的盈利受到影响。拿上市公司作为比较:上市公司如果在本年度有了亏损,那么它可以使用前期经营的利润来弥补本年度的资金空缺。但是民营企业由于自己的规模小,上期的利润可能会用于企业规模的扩大,或者进行各方面的建设,这就导致在亏损期间很少会有上期的盈利来弥补本年度的资金空缺。企业的原始积累资产对以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民营企业恰恰是在这个方面有着先天的劣势。

2.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所带来的影响

(1)民营企业取得资金难导致民营企业违法违规的现象严重。民营企业要想良好的运营下去,就必须得需要一定的资金来让企业进行正常的周转,如果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利用各种手段来取得资金。有的民营企业为了取得资金,会利用个人进行担保借贷,但是如果资金没有得到偿还,担保人就会逃之夭夭,这种行为给金融市场所带来的影响极为恶劣,这也直接导致了恶性循环,会让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还有的民营企业会采取金融欺诈或者伪造合同等违法手段来取得资金。相关部门如果想从根本上治理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少民营企业不是出于本意而违法取得资金,而是由于企业的生存而不得不采取这一行为。

(2)导致民营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水平降低。民营企业取得资金非常困难,一旦取得了资金就会把钱放在企业的要紧之处,而忽视了对取得资金的利用效率。例如:有的民营企业为了取得利润,会把取得资金的绝大部分放到待出售商品上,然而在以后的经营中一旦产品的销售状况不理想,那么这些资金就会打水漂。相关的民营企业要注意这个问题,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会更有效率地进行资金的利用。

(3)民营企业的发展滞后直接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它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国民经济要想良好地进行,就必须要求民营企业把经营质量提升上去,这样才会稳定市场经济。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经济的细胞。民营企业直接与我们平常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发展水平提升不上来,就会直接导致市场交易量减小。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的调控也离不开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是当今企业的基本类型之一。要想发展国民经济,就必须重视民营企业的状况。

二、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

1.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外部原因

(1)融资渠道狭窄。放眼观察我国的经济环境,可以看到民营企业想要取得融资非常困难。首先,就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执行经济法规时灵活性较差。我国的经济法规在起初还存有一定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子,如果民营企业想要取得政府部门提供的资金,就必须得经过层层的审批,这种审批费时费力,少则几个月,多则超过1年,正是这种法律法规上的限制导致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正是这种制度上的刻板性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其次,就是融资市场发展的不健全。与上市公司相比较,上市公司有着自己的重要融资渠道,那就是股票市场。但是,众多的民营企业却没有一个规范的融资市场,民营企业取得资金的市场主要是期货市场,但是期货市场有着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交易时间上的不平等性和期货产品的单一性。如果一个民营企业要想通过期货市场取得资金,那就必须得等待交易,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小型的民营企业可能等不起,再加上期货市场所交易的产品种类是有很高的限制的,很多发展情况较差的企业可能生产不出这种商品,再加上期货市场的交易量非常大,一些民营企业也不能生产出来。然后就是民营企业很难取得较高的商业信用。在当今的市场中,商业信用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可以对企业融资产生积极影响。但是民营企业想要取得这种无形资产却非常困难,因为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导致想要大规模地取得利润非常困难。民营企业在资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企业的良好运营,再加上大型公司的竞争,会导致民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小,也就不利于企业商业信用的取得。

(2)没有形成完善的民营企业发展机制。在很多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国家设有帮助个人企业发展的机构,比如:美国企业发展银行。而在中国,却鲜有这类机构显身手的机会,最近国家虽然对各种民营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措施,但是在实行中却很难发挥它原有的效应。原因还是老问题,就是审批的流程较为复杂,一个小型民营企业是很难有取得国家提供金融支持的机会的,除非是一些有了一定的经营规模的企业。由此看来,我国在此项制度上的建设亟需加强,这样才会让企业更好的接受国家雨露的滋养,这样才会让民营企业健康地运行下去,更好地稳定市场秩序。

(3)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以最为常见的商业银行为例,银行在进行资金放贷时,会对相关民营企业资格进行审查,这类审查大多以调查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主,商业银行在进行放贷时会以企业的相关资产进行抵押,这些抵押有时就成为了民营企业的负担。还有相关的经济监察部门也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消极的影响,某些税务机关会在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进行税费征收时,某些税务机关则人为的增加税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可见,民营企业的发展境地并不是非常的良好,国家在制度层面上有了明确的规定,但就是在执行上出现了问题,导致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环境非常的不乐观。

2.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内部原因

(1)民营企业的经营不规范。由于民营企业的门槛较低,这样许多不懂得如何科学地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人也进入了这个领域。这些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不懂得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导致了企业经营的困难,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乱象,例如:民营企业缺乏应该拥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民营企业所有者随意插手企业的经营,民营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民营企业有诸如此类方面的不足,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要想规范的经营,就必须得处理好这类问题。

(2)民营企业的商业信用较差。由于自身经营的不规范,导致了其管理水平跟不上正常管理的公司,再加上规模较小,导致了企业的运转能力较差,会经常出现合同违约,债务资金不能及时偿还等问题,这类民营企业很难取得企业商业信用,而没有良好的商业信用就让企业的经营更难以为继,正是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民营企业经营更加不理想。

(3)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民营企业由于规模的限制,导致了自身管理的微型化,例如:民营企业在建立自己的会计制度时出现职责分工不明,缺乏监督体制等问题。放眼观察身边的民营企业,我们不难发现各种存在的问题。企业在进行会计记账活动时常常会出现各类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状况,民营企业为了节省资本,会对相关的会计部门进行不必要的压缩,导致企业会计管理的不规范.

(4)一部分民营企业融资动机不健康。一些民营企业为了吸引资金,就想办法“圈钱”和“骗钱”,这种做法在最初会为民营企业赢得资金,但最终会被投资者识破。这种行为极大地损坏了民营企业的形象,导致这些企业同样无法继续经营。这种恶意融资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使企业的信誉度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使投资者对民营企业产生排斥心理, 民营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5)面向民营企业的融资工具及其市场落后。在中国, 民营企业进行融资的渠道狭窄,适合的工具也很少。对于金融租赁、票据市场、应收账款融资等融资工具的使用落后。而且,由于政府对债券市场的严厉监管,导致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相当不容易,这就使民营企业的融资空间变小,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活动。

(6)民营企业缺少专业的融资人才。在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中,企业对资本的认知水平很低,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根本不知如何与银行或投资方打交道,也不懂得资本运作的操作规程,更不会将本企业的投资价值、优势面介绍给投资方。这样缺乏专业融资人员的盲目融资,导致民营企业失去了很多融资机会。

三、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1.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对策

(1)完善中国金融政策,疏通信贷梗塞。民营企业若想获得长足的发展,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单靠自身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外部融资,其中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方式。同时要健全对民营企业援助措施的法规,并要有力的实行下去。我们可以学习外国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帮助措施。要不断的减少制度上对于民营企业取得资产的限制,要鼓励民营企业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利用现有政策,钻法律法规的空子。

(2)发展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的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指导、信息提供、经营判断、技术辅导等。拥有完善的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可以规范民营企业的发展,缓解资金短缺,节省投资方对民营企业信息搜集的成本,从而打开融资渠道,提高民营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民营企业发展观,完善民营企业融资立法。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中国政府及各级部门应该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的地位与作用,放弃对民营企业的限制与歧视。政府要成立专门的民营企业管理机构,完善民营企业融资的相关立法,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如果民营企业在宏观环境上得到国家的扶持以及相应的优惠政策,那么民营企业的发展会更加顺利、信誉度会提高、融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2.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需要自我完善

(1)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当前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表现是融资渠道狭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不能只盯着银行,要善于使用多种融资方式,并将它们结合使用,而且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的融资方式也不同,其中主要有股权性融资、债权性融资、企业盈余保留、融资租赁、应收账款融资、BOT模型等等。

(2)民营企业应打好自身经营的基础。一个企业的体制和机制是其活力的前提民营企业应该从总体上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更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只有将自身水平提高了,效益才会提高,信用才会有保障,融资才能顺利进行。

(3)民营企业应健全财务体系。任用专门的财务人员从事成本核算,才能使企业正常有序的发展。在对外提供报表时,要做到真实、及时,使投资者顺利了解到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从而为筹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由于民营企业的数目众多,再加上激烈的竞争,导致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类的民营企业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民营企业要注意国家最近制定的经济制度,要顺应国家的方针,这样才能够顺应市场的趋势,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要利用好国家制定的措施,例如:国家在十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会利用一切措施来帮助民营企业。企业可以关注国家在近期出台的制度法规,要根据这些制度法规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建设,这样,才可以帮助企业赢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刘国光.民营企业融资[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2]傅建华,等.上海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张天龙,李秋根.民营企业必备全书――理财技巧[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4]陈晓红,郭声琨.民营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篇6

关键词:石油企业 成品油生产 成本管理探索

成本通常是衡量企业经营水平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成本管理、尤其是针对成品油的成本管理,则是石油企业重要的一项综合管理活动。本文是基于我国石油企业快速发展和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我国石油企业的成本管理尤其是成品油成本管理的改进思路,促进我国石油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增强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

一、意义、现状即问题的提出

成本管理对于我国石油企业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一是随着外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内油价已日益深受国际市场油价影响乃至制约,国内原油开采和成品油营销将随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由于纽约和伦敦两大石油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大、影响力强,国内油价必然追随其国际市场油价变动而变动,我国石油企业也将因国际石油期货交易规模和交易价格的波动处于不稳定状态,近几年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波动现状更是证明。我国石油企业发展和企业经营面临的经营风险已有所增大。

二是随着内部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际石油跨国巨头已开始进军我国石油化工领域,这对于长期处于国内石油化工领域垄断地位的我国石油企业无疑会造成冲击。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必将日趋激烈,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包括成本管理水平高低必然成为其赢得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基础。

但我国石油企业的(成品油)成本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有资料显示,国外管理先进石油企业如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和康菲公司、英国BP公司、皇家荷兰/壳牌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等,近10年的生产操作成本保持在2-4美元/桶之间,低于我国三大石油企业平均约5美元的成本水平。仅从管理角度分析,导致石油产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来自但不限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我国石油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尚难以做到对经营业绩的科学评估,因而难以实行更有效的成本管理与费用控制。比如目前国际石油工业领域中采用的较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石油石化成本管理技术方法,是将石油石化的开发资本按原油产量逐年折耗、摊销,投资回收与产量挂钩。如此,可以科学合理地对投资效果进行量化和考核,进而分析资金投入合理性,有效降低石油开发成本。但目前我国尚未普遍采用该法实行成本管理。

二是多年来我国石油企业盲从“成本服从产量”理念,不论是在石油勘探还是成品油生产,都将产量的保持和提升作为资源投入的最基本标准和要求。尤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上市后,我国各大石油企业更是对单纯提升产量情有独钟。产量固然是考核企业领导及各级人员绩效的重要指标,所以国内石油企业为稳产和高产,就会加大成本投入,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而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石油企业,尚未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多采用成本系数分摊法,即按系数将不同类别产品总成本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以及在产成品中各不同类别产品间进行分配的方法进行成本管理和成本考核。这种成本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可靠,但鉴于目前我国石油企业与世界各国主要石油企业的开采有很大不同,其原油开采随着油田区块进入开发后期、含水量增多等开采难度的日益加大而提高开采成本的趋势日益显现,很多石油产品生产难以做到依照标准定系数。因而,继续使用该法,将难以有效反映石油开采和成品油生产费用的计算、摊销和管理。

总之,如何基于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特征条件下提高我国石油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探索行之有效的、包括针对成品油在内的成本管理思路,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石油企业经营状况、降低经营成本,对于我国石油企业建立科学评估和决策体系、提高发展科学性,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科技化特征渐现

我国石油工业经过数十年发展,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三大石油集团为代表的石油企业发展,已呈现出新的突出特征,即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石油科技已逐渐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科技的突飞猛进发展,并且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渴求增强和原油开采难度提高,把提高科技贡献作为企业重要发展手段,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呈为突出特征,科技进步无疑成为包括我国石油企业在内的全世界石油工业持续发展重要推动力。

从我国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石油集团看,我国各大石油企业正不断加深对科技进步的依赖程度,普遍以科技进步作为生存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主要手段之一。纵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各主要石油集团,它们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方面都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三大石油集团还日益加强自身研发进程,包括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企业内部科技人员的培养;即便是规模相对较小的独立石油公司也采用联合研究、技术受让等方式,力图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国外石油公司勘探费用、生产成本显著下降。

多年来,如同我国其他工业企业一样,石油企业也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追求“降低成本”方面乐此不疲,并不断探索降低经营成本的新思路、新途径。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成为了当前石油企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石油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反映石油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也是企业中各种生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石油产品经营成本的降低,要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实施降低经营成本的管理创新过程中,不但要从技术、设备和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和转型,同时针对我国石油企业落后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生产方式等进行重新审视,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低成本战略的实施。

篇7

途径一:引导农村金融资本支持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涵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度,避免家庭经营与市场的不对称性,在促使产品增值的同时,也将一部分农民变成了公司的员工,就地消化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村增添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民增收和就业增加的有效途径。金融最根本的功能是通过自身的发展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该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服务,因此金融资本的支持能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重点加强农业信贷部门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助推河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和壮大,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接农户、基地、涉农中介组织等,有较高的农业参与度和涉农投入,包括小型农业设施和农业交通建设、农户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投入、农业技术宣传与推广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河南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业和农民的重要措施,目前已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8家、区域性重点龙头企业480家。其中,于2005年公布的128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平均总资产达4.3亿元,平均销售收入达5.1亿元,不少龙头企业已形成品牌优势,极大地推动了河南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于农业产业化企业而言,其快速发展必然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与此同时,金融资本的有效循环和增殖又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因此,河南省内各金融部门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大力支持现有重点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更多新兴龙头企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在促进河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二)金融部门应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促进河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根据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制定出河南省和区域性主导产业、商品基地发展规划及具体的产业政策。河南人行应根据河南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会同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如财政贴息、项目奖励等,鼓励各地方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当地主导产业建设和特色农业发展。

(三)支持发展外向型农业。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河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入的重要途径。据河南省农业厅提供的资料,2001~2004年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一直不足2%。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出口农业发展却步伐缓慢,原因之一便是金融资本对农业出口支持力度不够。为此,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宽农业利用外资的渠道,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引进外资,特别是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

(四)通过金融创新,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无法从信贷部门获得信贷资金,因此担保手段的创新和担保体系的完善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有效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各农村金融部门应探索企业互保、联保、贷款保险、信用担保机构担保等多种形式,创新担保手段和形式。另外,各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积极争取上级行在河南开展中小企业融资和微小企业贷款试点,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分类研究和设计改进,推出更多特色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规模中小企业的多种信贷融资需求。

(五)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支持农业产业化。由于农业生产经营自身的特点造成农业企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同时还必须承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导致农业企业难以通过传统外部融资渠道获得产业化经营发展资金。与此同时,证券市场通过提供不同性质、不同期限、不同风险、不同收益的多种证券工具,既分散风险,又丰富投资和融资渠道,将风险部分地分散给投资者。因此,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农业企业便可通过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大大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六)利用金融资本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农村教育,支持人力资源开发,为河南农业产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途径二:继续发挥小额信贷作用,支持河南三农建设

农村信用社以农为本,扎根农村,应继续发挥信用社小额农贷的作用,支持河南粮食增产和农民创业。学习郑州农村信用社的做法,在全省农信社广泛推广信贷人员等级制度,提高农信社支农服务水平,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广联络员制度,解决由于省内各地有的辖区农户居住分散,信贷人员偏少,造成的信用社不能及时、准确了解农户贷款需求的实际情况,农户不了解信贷政策和手续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户贷款,同时注意风险防范;完善小额扶贫贷款运作机制,扩大贷款覆盖面。

途径三:农业产业化的资本支持――农业企业上市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融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使用自有资金;二是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的贷款融资;三是通过农村合作基金会、民间借贷等途径融资。其中,最常用的是自有资金、农村信用社贷款和民间借贷。由于农业生产经营自身的特点,造成农业企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同时还必须承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导致农业企业难以通过传统外部融资渠道获得产业化经营发展资金。与此同时,证券市场通过提供不同性质、不同期限、不同风险、不同收益的多种证券工具,既分散风险,又丰富投资和融资渠道,将风险部分地分散给投资者。因此,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农业企业便可通过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大大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截至2004年8月底,全国有上市公司1,380家,其中,农业类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共52只(包括1只B股)。全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发展水平与农业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大部分农业企业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难以跨过上市的门槛。近年来,政府高度关注“三农”问题,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农业增长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为包括农业上市公司在内的涉农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譬如,国家加大对农业科研及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加强对农业流通领域的梳理,保护粮食价格、规范生产资料价格等政策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降低经营风险。一方面大力促进农业发展和“三农”建设的大政策背景会推动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投资者对于扶持农业和农村的政策会相继出台的政策预期,给农业板块炒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也为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拓宽了空间。

河南涉农企业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经营规模,把自己建设为结构优、规模大、素质高的农业类企业,要按照《证券法》和《公司法》的要求,成立或改组为有一定规模的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将产业化龙头企业改组为股份制公司,为企业进行股票融资奠定基础。对符合上市条件的农业股份公司积极扶持上市。按照《证券法》及有关公司上市的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农业股份公司,在上市政策上给予优先考虑,如优先进行辅导和推荐、优先给予上市通道,同时在发行规模上给予必要的放宽。此外,大中型农业企业本身要有利用资本市场的积极意识,主动谋求企业改制和创造条件上市,例如积极考虑对省内现有连续两年亏损、经营状况不佳,面临摘牌危险的上市公司的重组并购,充分利用已有的壳资源,千方百计为企业上市创造条件。

途径四:发展期货交易,大力推进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品种的多元化

河南省期货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渐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市场功能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是目前期货市场发展还存在粮食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通道还不顺畅;期货市场参与主体缺乏专业知识和足够的套期保值技巧;期货市场的品种较少,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以及期货市场法制不健全等问题。

为此,河南需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以满足期货市场交割的农产品数量大、品种单一的要求;郑州商品交易所应适时推出油菜籽(菜籽油)、花生油、畜产品、混合小麦和小麦期权等期货交易新品种,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开展免费培训农民、送信息下乡、培育和发展期货市场的投资主体;同时,政府应尽快完善法规,规范监管体系。

途径五:发展农业保险

篇8

1、我国证券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我国证券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我国证券公司的主要的经营模式一般是通过经纪业务和自己营销的业务来盈利的,经营的周期比较显著,而且波动比较大。从经营模式的角度来分析,我国证券行业的外部结构是我国证券公司能够获利的主要途径,我国证券公司是依靠经纪业务和自己营销的业务来获得利润的,而这两种业务与市场交投的活跃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我国的证券市场会有一定的周期性,是繁荣与低沉交替进行的,当证券市场没有其他的业务往来时,就会导致经营模式的周期性波动。

1.2、我国证券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外部的商业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证券公司的大型的业务呈现出剧烈的波动现象,其波动与股票市场的波动是密切相关的,我国的证券市场没有自身的业务模式。我国的财富管理模式还有待深化,低迷周期的资金管理几乎不存在。我国证券公司自身存在行业与外界的结构不能有机的统一,制约了证券公司的盈利水平,导致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存在不稳定性。

2、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完善措施

2.1、我国证券公司要积极完善弱周期的经营模式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深化,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出现了扩展的现象,出现了一批弱周期的经营模式,在对资金进行管理时,是向期货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直接的投资带来的利润和发行上市带来的收益不多。向期货公司收费中介费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对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证券商家都想要按照自身的经营模式,向弱化的周期经营模式扩张,实现经营的强周期和弱周期的平衡发展。

2.2、我国证券公司要对不同的外部结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积极调节内部的结构,实现各种经营模式的发展

经纪业务是给投资者提供便利的交易模式,提供投资的咨询,对经纪业务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具有差异化的服务获得一定利润,经纪业务的核心在于合理的控制成本实现大规模的销售,在经纪业务上要降低成本,调节内部结构,创造出新的运营模式,建立与客户挂钩的模式。投资的业务指的是证券的销售和兼并等,这种方式的经营模式体现在优秀的投研能力上,我国证券公司要提高自身的投研能力,在管理方面采取创新的理念,实行岗位定薪的方法,实现投研人员的薪水与其能力挂钩。强化投行业务的发展,其经营模式是实现提供服务来收取费用,盈利的主要因素在于要有大量的业务,要开展交叉式的经营。我国证券公司要开展投行业务,对于那些已经占有较大市场规模的证券商家可以继续保持其份额,提高公司的公关水平,强化资源的利用能力,积极拓展业务,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证券商家,可以进行高投入,将大量的人才引进,努力扩大市场的份额。

2.3、我国证券公司要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资金的有效调控

证券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仅仅要受到业务开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上,因此,我国的证券公司要加强资金的调动能力,证券公司要建立抵御风险的政策,正确地运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有效地提升公司的盈利的可能性,确保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稳定性。

篇9

关键词:套期保值 航空业 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暴尚未平息,原油价格波动剧烈,国际汇率尚未稳定,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竞争与挑战。特别是涉及大宗商品购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利用一些金融衍生工具对冲风险,以实现稳定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国内外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货、期权、互换等方式)来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风险管理,套期保值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应用。

一、套期保值在航空业中的运用

纵观全球,航空业这一特殊行业普遍存在着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例如,航空业飞机的引进、保养、维修、航油支出、航材采购、航材储备、劳动力成本支出,税费支出等每一项都是巨额的开支,其成本不可小觑。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航空企业其中仅航油一项就占总成本支出的三至五成,是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航空业的成本也在不断飙升。另一方面,航空业这一特殊行业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非常大,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对市场的影响,巨额的资金投入对收益比例的影响,航油价格、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不断增加的价格压力……这些因素,使得航空业的发展屡现瓶颈。而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也使得航空业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航空公司需要深入探索,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以促进行业的长远良性发展。

近些年由于行业市场持续低迷,国外不少规模较大的航空公司都纷纷采取变革措施以适应市场变化,带领企业走出低谷。我国航空公司纷纷效仿,力图使用一些金融衍生品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来锁定航油成本,规避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风险,从而带领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其基本做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目前航空公司便常常使用原油期货的套期保值来锁定成本,保障收益。因为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由于同一件商品受同一供求关系的影响,油价现货和期货市场的走势应当趋于同步,所以二者的价格在一定区间范围内应当同涨同跌。由于航空企业在这两个市场上执行的是相反的操作,当燃油价格变动时,盈亏也应当相反,所以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冲抵现货市场的亏损。

二、套期保值在航空业的影响

应当看到,航油套期保值策略是航空公司面对油价大幅波动时锁定成本的一种金融工具。油价上涨时,航空公司可以依靠套期保值节省燃油成本,但一旦操作不当或者外部环境恶化,如当油价下跌时就有可能出现大幅亏损的局面。而理性的航油套期保值与非理性的航油套期保值的区别在于,航空公司进行该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对油价巨幅波动而导致的成本风险进行转移,为了稳定和保障油料成本预算的执行,控制油价的大幅度波动的负面影响,还是为了获得投机收益。总的来说,套期保值对航空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当辩证的看待,妥善处理之间的关系,以寻求稳定高效的发展之路。

(一)不利影响

2008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国内几家航空公司的巨额亏损成为吸引人眼球的猛料。截至2008年10月31日,东航航油套期保值合约所测算的公允价值约损失18.3亿元人民币。上航航油套期保值合约所测算的公允价值约损失0.98亿元人民币。而资料表明截至2008年底,我国航空业各家企业共赔付人民币约人民币8.06亿元,赔付后的合约浮亏161亿元,合约市值约92亿元,浮动净亏竟然高达199亿元。

所幸的是,在美元贬值、国际油价节节攀升以及国家给予巨额注资的情况下,这一现象在2009年得到好转。截至2009年10月,作为国内三大航空集团,无论是南方航空、中国国航还是ST东航,都纷纷在公布的三季报中显示,09年前三季度的利润比去年同期实现了大幅的增长。

这给国内航空业套期保值策略敲响了警钟。套期保值策略本身并不存在任何错误,但错误的操作也可能带来巨额的亏损。从简单来看,若出现违规交易(例如通过采取非法、欺骗和欺诈的方式隐瞒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交易导致亏损),或是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在分析研究不透彻的情况下,没有制定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就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为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航空业套期保值的初衷便是为了规避风险、固定成本。航空公司在实行套期保值策略,防止价格上涨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失去了价格下跌带来收益的机会。金融衍生品业务绝不是为了投机。但有些航空公司在制定套期保值策略是违背了初衷,一味追求投机,而忽视了风险隐患。2008年,东航、国航的巨额亏损就是由于在油价看涨之时单单卖出看跌期权,但油价并未如意料中的一样上涨,而是大幅下跌。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高风险的投机行为,它与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意义背道而驰。而国航和国外投行签订的套期保值合约更加带有明显的投机性质,这份合约规定国航在支付期权费以后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周期和价格从对手放买入燃油,同时向对手方在较低的约定价位卖出看跌的期权。但国航在对油价波动的趋势上判断错误,让这一投机行为的结果是企业蒙受巨额损失。

航空业航油套期保值应该确立正确的动机,它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最大化收益(那样就成了高风险的投机行为),也不是仅局限于将风险降到最低,它应当是确保收益与降低风险的统一,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得到一个平衡点。因此,只有航空企业完善内部流程控制,相关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行为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航空企业利用套期保值策略平抑航油价格大幅波动这种行为的风险。

(二)有利影响

只要遵循套期保值的相关原则,理性运用,这一措施对我国企业尤其是航空企业的有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有利于稳定收益预期,保障航空企业的长远发展

航空业这一特殊行业里,极高的安全性需求是该行业企业长远发展的第一竞争点,特别是对于安全设施、安全技术设备的投入尤为重要。而航空业具有资金密集、风险密集、成本高昂、收益微薄等特点, 若在任何一个其他环节产生了难以承受的成本增加,则有可能影响到该航空企业对于安全性的投入,从而严重影响到该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另一方面,以往在油价上涨时,航空公司往往会以提高燃油附加费的形式来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顾客身上。而这样的涨价形式或多会少会造成顾客的抵触情绪,乘客降低忠诚度后更倾向于选择铁路、公路等其他可替代的交通工具,在总成本几乎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客舱上座率,从而降低了边际收益,对经营业绩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航油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很高的情况下,利用套期保值来稳定成本是切实有效的方法。

2、有利于减低价格波动的风险,保障股东收益稳定和股东结构稳定

航空企业由于航油成本占总成本比重非常大,所以航油的巨幅波动成为航空公司的经营状况受影响重大的一项因素。随着油价的上涨,航油成本的持续飙升将导致航空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收益大幅缩水。因此,合理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有利于稳定航空公司短期收益。在此基础上,长远来看,航空企业股东收益的稳定性影响着公司股价的稳定性,在一切皆稳定的状况下更加不易出现恶意收购等现象,从而保障了公司股权结构的相对稳定。我国航空业由于对GDP贡献非常高,因而被誉为“社会的发动机”,故航空企业稳定的股权结构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航空企业管理者改善财务状况

正确的套期保值策略能够为航空企业锁定成本,降低成本上涨的风险,大幅提高预期收益的稳定性。而预期收益稳定的企业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获利机会:例如融资时,银行在贷款审批时将可能对财务状况好、预期收益稳定的企业给予相对宽松的贷款条件或更加优惠的利率水平,而当其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融资时,也能更容易的谋求较高的募股价格。2007年,由于购买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股票,投资银行家罗杰斯特意到该公司实地考察,并非常关注的询问国航高层是否应用套期保值策略来规避航油价格风险。由此可见,套期保值策略的正确运用,对于航空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的提升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没有金融衍生产品的这种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功能来对未来难以预料的经营成本风险予以对冲,我国航空企业在国际同业竞争中便可能会长期处于劣势地位。

套期保值就像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善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利用得当则会给企业带来有利的影响。我国航空公司不能只看到它可能带来的危害而因噎废食,应当理性看待,正确处理,这样便能在油价再次上升时临阵不乱,不用将高油价带来的高成本以提高燃油附加费的形式转嫁到顾客身上,也不用在对油价趋势判断失误时使国有资产蒙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张宏民《石油市场与石油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年4月

[2]《保值头寸亏损不意味套保失败》 中国经营报 2009年8月31日

[3]谭元元 投资项目决策中实物期权的应用及价值评估[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篇10

关键词:跨国公司;浮动汇率;外汇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24日

一、跨国公司外汇风险概述

(一)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含义。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是指跨国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金融、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营运等活动中,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债券、权益)与负债(债务、义务)因未预料到的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的可能性。

(二)外汇风险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汇率变动对跨国公司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影响跨国公司的成本结构、市场规模和经营现金流量,进而影响其经营战略,乃至竞争力。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是指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配置及产、供、销的总体安排,其决定着跨国公司的投资安排、生产布局、生产规模、销售渠道及利润分配。外汇风险给跨国公司的产、供、销活动带来成本核算的不确定性,给跨国公司带来预料之外的损益,同时带来公司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公司管理者的经营决策。

2、通过影响跨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而影响跨国公司的信用等级。外汇折算风险对跨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影响很大,虽然账面反映不等于实际经营,而且汇率的变动有涨有跌,造成账面资产负债的不断变化,但是一定时期的财务报表却是公众审查跨国公司经营状况的手段,也是评定跨国公司信用等级的标准,不能不对之高度重视。

二、我国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地方性的外贸公司普遍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外汇交易风险意识。而就专业的外贸公司而言,目前最有竞争力的当属一些国家专营的大型企业,这类企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有相当比重的业务都在海外进行,因此面临着较大的外汇交易风险。

2、我国跨国公司缺乏外汇风险意识。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变动频繁剧烈,外汇风险已成为我国公司跨国经营面临的重大问题。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双向流动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公司的外汇业务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公司经常暴露于外汇风险之中。事实上,我国大多数跨国经营的公司由于从事国际业务时间不长,普遍缺乏外汇风险意识。

3、我国跨国公司缺乏完备的风险监控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跨国公司大都没有建立起完备的风险监控体制,普遍缺乏风险监控能力,因此在面对汇率变动时无法做到及时监控各类外汇风险,并依照既定风险额度予以调整。一个完备的风险监控体系必须有相对完备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有各自明确的分工与安排,并且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依照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各项外汇风险设定相应的风险限额,从而发挥风险警报的作用。

4、我国跨国公司缺乏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能力。长期以来,企业没有注重外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纳,这也限制了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能力。虽然汇改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企业有所增加,但是企业使用此类外汇风险管理工具的规模仍然偏小,与我国的进出口总体规模还不相称。

三、我国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1、提高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由于竞争地位不同,面临的外汇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需从自身实际和竞争环境出发,分析汇率波动的影响,关注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重视汇率风险的防范管理工作。

2、识别和衡量本企业的外汇风险。企业需分辩自身外汇风险的来源,找到需要关注和防范外汇风险的重点。如外贸企业交易风险应该成为重点,跨国公司经济风险和折算风险都需要考虑,对经营外汇业务的企业特别注意交易风险。

3、充分利用内部工具管理外汇风险。我国外汇远期、期货市场还不发达,外部工具的成本可能过大。企业应充分利用短期、长期债务等内部工具来管理风险;外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加快收款、贸易信贷来对冲风险;负债管理是拥有部分外汇资本金企业可采用的一个工具。

4、利用外部套期来管理外汇风险。我国也已经开展了远期交易,企业可以利用远期结售汇手段来对冲部分外汇风险,也可以通过金融中介参与国际外汇市场进行对冲。当然,目前这一手段还受到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的限制。

5、人民币汇率变动下我国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的规避

(1)利用合同条款规避外汇风险。利用合同条款规避企业外汇风险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选择合同期限法。对于目前存在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进口付汇企业签订时间较长的合约比较有利,而对出口收汇企业而言则时间较短的合约相对有利;二是选择合同货币法。在外贸合同远期收付汇中,争取收汇用硬币,付汇用软币;三是价格调整法。如在进口时使用硬币作为计价和支付货币,在出口时使用软币作为计价和支付货币。

(2)利用财务技术规避外汇风险。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提前或延期结汇。提前或延期结汇也是控制汇率风险的有效方法,可以用于进出口,也可以用于对外借贷;二是福费廷。福费廷适用于长期贸易融资的场合,是一种无追索权的贴现。

(3)利用资产组合规避外汇风险。企业可通过经营全球化、多样化使外汇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这也是我国企业要采取大型联合经营模式的原因所在。中石化公司是我国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先驱,其经营也由单一进出口贸易向以石油、化肥和橡胶为主的转口贸易、易货贸易、期货贸易发展,并积极开发相关的航运、信息、保险、高科技等领域,使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充分证明了业务全球化、经营多样化对分散企业经济风险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