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固定资产定义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会固定资产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会固定资产定义

篇1

论文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原来的医院会计制度尤其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同,贵重医疗设备较多,这就要求改革完善原来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使其更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济能力,同时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给医院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现状与新制度的修改

1、原医院固定资产标准过于偏低,造成核算范围过宽,带来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准确。原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市场化和现代科技的更新发展,医疗设备设施价值已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标准。另一方面,同样的设备,金额小于800元,单件购入为低值易耗品,批量采购就是固定资产,不便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新制度定义固定资产为“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将原划分标准提高后,使大部分办公、通用设备等价值较低的设备划出医院固定资产核算范围,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使医院固定资产的界定不过于繁杂,更能体现医院资产的特点,更便于专业设备的核算、统计与管理。

2、原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原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购置的核算为,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同时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与净资产类科目“固定基金”同时增加。实际工作中很容易漏作后一笔分录,导致少记固定资产,而且因为没有相应的钩稽关系,往往造成少记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另外,医院固定资产一经入账,直到报废,会计报表的固定资产净值一直等于原值,只是提取一定的修购基金,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中,它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因而固定资产的老化程度也无法在账面上反映,造成净资产虚增会计核算,不能客观地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也就不能向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客观真实的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价。新制度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固定资产”科目的备抵项列示,规定“医院原则上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计提折旧的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规定或审批”站。从而相对客观地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价值。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多而杂,对专业性要求较高,而医院领导及医护人员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资产管理工作大多由财务人员兼管,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而财务人员日常工作繁琐,往往无暇顾及更深入细致的核对监管工作,故强化固定资产制度化管理尤为重要。

1、加强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在固定资产盘点中我们往往发现,资产存放地点变更或移交时,管理人员不按规定程序进行移交,导致盘点时科室台账与实物不符,给盘点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医院一方面要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发出、使用、报废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加强职能部门监管。另一方面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责任心,强化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规模较大的医院应设置资产管理中心,逐步对各项资产进行登记、清产核资,管好用好本单位的固定资产,使资产管理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有重点、有步骤,做到账卡、账账、账实相符,扎扎实实地推动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2、完善固定资产购置可行性论证。医院固定资产中医疗设备占的比重较大,其投入资金大,投资回收慢,其投资能很大程度的影响医院的业务发展,所以固定资产购买前应由设备管理、资产管理、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共同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产进行分析、预测,以避免盲目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和资产的闲置,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主要指标有资产总值、总资产结构、资产完好率、设备平均使用率、万元资产净收入、单台设备投入产出等。

3、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管理。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必须通过信息化系统,才能更好地规范管理。实际工作中大中型公立医院已基本实现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但还存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的问题。医院内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职能部门、使用部门以及维修部门之间的信息脱节,信息没有达到共享,获得信息的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的高低,同时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重复劳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4、加强固定资产监管。大部分公立医院是国有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上级主管、主办部门审批报废,各级部门对强化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定期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及其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提足,是否有帐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卫生部:新《医院会计制度》,2010年12月

[2]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2009年8月

[3]财政部、卫生部:《医院会计制度》,1998年11月

[4]李玉萍,《论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湖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李艳萍,李艳丽,《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8期

[6]马翠莲,《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代经济,2009年18期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折旧 要素 本质 影响

一. 解读折旧的要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在企业实际核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考虑六大要素:1.折旧基数2.预计净残值(率)3.预计使用年限4.折旧范围5.折旧方法6.账务处理。

1. 折旧基数

折旧基数通常是指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是固定资产折旧的起点,这样的处理可以使折旧的计算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不会受到个人主观的影响,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折旧基数越大,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折旧额就会越大,而折旧从会计的角度来看就是费用,从开源节流的角度来看,企业为了减少各期费用,应该尽量减小折旧基数,也就是说企业应该尽量减小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2. 预计净残值(率)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预计净残值的定义是,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从该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它的实际金额是在实际发生时才能确定的,所以企业平时核算时用的都是事前加以估计的,为了避免计算过程中受到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净残值比例标准应在其原价5%之内,具体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如果企业情况特殊,需要改变预计净残值率的应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3. 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是指固定资产预计经济使用年限,也称折旧年限,对于会计人员核算时确定预计使用年限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 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② 该资产的有形损耗

③ 该资产的无形损耗

④ 有关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4.折旧范围

① 时间上的范围。在会计实务中,企业一般都是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为了简化核算,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简称为“当月不增,当月不减”。

② 空间上的范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除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外,在会计实务中,我们在确定折旧范围时还要考虑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等,比如对于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不要关注法律形式,应该以经济实质为基础,要关注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报酬有没有发生转移。

5.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直线法,加速法。其中直线法这里介绍年限平均法(固定费用法)和工作量法(变动费用法),而加速法这里介绍双倍余额递减法(定率),年数总和法(定基)。

①平均年限法。分摊标准是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将总的应折旧额平均分摊到使用的各年,这种折旧方法,各年折旧额相等,所以也称固定费用法。

②工作量法。分摊标准是各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将总的折旧额按工作量的大小进行分摊,各年的折旧额的大小随工作量的变动而变动,所以也称为变动费用法。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双倍的直线折旧率作为折旧率,在这里要注意三点,一是这里的折旧不考虑资产的净残值,可以理解为在最初计算折旧时净残值是零;二是双倍余额递减法直接以直线折旧率乘以2来确定,对折旧率没有复杂的计算;三是这里的计算基数不再是固定资产原值而变成了年初固定资产净值。

④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以折旧当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数作分子,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数的总和作分母,分别确定各年的折旧率,然后以各年折旧率来乘以应提折旧总额计算各年的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折旧方法的选择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企业通过变更折旧方法,在账务上造假。

6.账务处理

我们知道折旧在会计上本身是一种成本和费用,对于这类的账务处理,我们都秉着“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进行列支。此外未使用的固定资产也要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费用一般计入管理费用,作为管理上的一种决策失误。所有的账务计提时都贷记到累计折旧科目。

二. 讨论折旧的本质

① 成本分摊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说法,会计上认为折旧就是一种费用和成本,是出于一种对构建固定资产成本的分摊。企业得到固定资产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是来自对固定资产服务潜能的利用,但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有限,这种潜力会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衰减直至消逝,根据权责发生制,所以我们才分期根据收益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认为加速折旧法在折旧上更合理,因为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是在逐年衰退,根据配比原则,对于固定资产的成本就必须要与所获得的经济收益进行配对。

② 后付年金论。这是财务管理上的说法,财务管理上认为固定资产的折旧其实是资金的一种运作,目的是在于更新设备,可以这么说通过平时计提折旧费用,而实际上企业并不进行当期资金的对外支付,我们可以把这种费用看成是一种企业每期把折旧的资金存放于银行单独账户,如果是按平均年限法折旧,就相当于每期投入一笔资金,到折旧结束期就可以拥有一笔资金,企业可以用这笔按期折旧预存起来的资金进行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这样的方式相当于财务管理上的后付年金。

三. 分析折旧的影响

① 影响利润表。折旧本身作为一种费用会进入利润表,影响企业利润。折旧越多,利润就会越少,这也导致了一些企业利用这点做假账,在经营较好的年份多提折旧,将利润分摊,减小以后年度的盈利压力,在经营惨淡的年度少提折旧,以虚增利润,美化财务报表。所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为防止企业作假,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式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② 作为抵税项目影响纳税。折旧会影响企业的营业利润,所以一定会影响所得税,折旧提的越多,利润越小,所得税交的就越少,反之,所得税交的就越多,企业可以在一开始通过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调节自己的纳税方案。

③ 时间价值。直线法和加速法折旧总额应该都是相同的,但直线法每年的折旧额相同,加速法前几年的折旧额较多,后面的折旧额较少,在相同的折现率的情况下,加速法的折旧额现值要明显比直线法多,也就是说,加速法对尽早收回垫支成本,避免投资风险是非常有利的。(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篇3

关键词:期末转账;自动转账;自定义转账;对应结转;转账生成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176-03

1 期末业务处理的含义

期末业务处理是指会计人员将本月所发生的日常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后,在每个会计期末都需要完成的一些特定的会计工作。它主要包括:期末转账业务、试算平衡、对账以及结账等。在手工会计条件下,每到会计期末,由会计人员手工编制记账凭证来完成这项工作,处理起来较为复杂和繁琐,难免会出现账项调整不准确和调整遗漏的现象,这样势必造成会计账簿数据的错误,从而导致财务报表数据不准确。许多会计人员在使用财务软件时,其期末业务也依然采取通过键盘直接录入的方式来编制记账凭证。这样的处理方式和手工条件下其实没有实质的差别,只是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依然无法避免手工条件下期末业务处理存在的问题。

2 期末转账业务的特点

2.1 期末转账业务每个会计期末都会重复处理

期末转账业务如税金计提、成本结转、损益结转等业务都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是在不同会计期间重复发生又基本稳定的业务。单从某一个会计期间来看,处理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不应用财务软件提供的自动转账功能,每期处理期末转账业务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能得到提高。

自动转账凭证必须先定义,后使用。其过程是先登记一个转账凭证模板,然后对转账凭证模板进行定义。登记转账凭证模板包括设置转账序号、输入转账摘要、选择凭证类型等;转账凭证模板的定义包括设置科目编码、方向及金额的取数公式等。凭证模板的初始设置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此,自动转账的意义在于多次重复应用,只有对于不同会计期间须重复多次处理的业务,才能在反复应用中体现出简便、快捷的优势,才能体现软件自动处理的优势。

2.2 期末转账业务的会计分录事先确定

期末转账业务的会计分录往往事先是确定的,比如计提所得税时,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摊销无形资产时,借: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摊销;结转制造费用时,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自动转账本身是智能的,但这种智能体现在用户的应用过程中,自动凭证一旦被设定.就只能按照事先的定义来生成实际业务的记账凭证。凡不能确定最终会计科目的业务,是无法以自动转账的方式来处理的。

2.3 期末转账业务的金额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期末转账业务的金额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事先预知或可以被描述。如折旧额可按折旧公式计算,无形资产可按某一确定的数额或比例摊销,而费用或成本则可按各该科目的当前余额结转。只有确定的金额来源,或者体现着某种规律性的金额取得渠道,才能事先以某种规范的方式将其描述和表达出来。反之,发生金额不能被事先预知,或不能被准确描述的经济业务,都无法交由系统进行自动处理。

正是由于期末转账业务有上述特点,会计人员应当灵活使用自动转账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3 自动转账的含义

自动转账是指会计信息化系统中,通过对记账凭证生成要素的设置,由系统自动生成指定业务的规范化记账凭证的一种操作功能。为在适当时刻生成记账凭证而将某一转账业务所涉及的摘要、借贷方科目、金额计算方法等要素预先予以设定,即建立一项业务的转账模型的过程,称为自动转账凭证的设置(或称为定义)。依据自动转账凭证模型来生成特定业务的记账凭证的过程称为自动转账。由自动转账产生的凭证通常称为机制记账凭证,有时简称为机制凭证。

4 自动转账的种类

在会计信息化实现过程中,自动转账分为内部转账与外部转账两种。内部转账是指在总账系统内部将某个或某几个会计科目中的余额或发生额结转到一个或多个科目中,主要包括自定义转账、对应结转、销售成本结转、汇兑损益结转和期间损益结转等;外部转账是指将其他业务子系统生成的凭证转入总账系统中。下面以用友ERP-U8财务软件为例对自动转账的应用进行介绍。

4.1 内部转账

4.1.1 自定义转账

在会计信息化方式下,为满足各类企业的需要,用户可以自行定义自动转账凭证。自定义转账就是在转账设置时完全由用户自己设计一个凭证模板,包括凭证的摘要、借贷方科目、方向以及金额计算公式等。其中金额公式可以输入一个常数,也可以手工或利用向导方式输入软件提供的取数公式。

例:期末将“制造费用”科目的发生额按工人工时比例进行分摊:制造费用(5101)按2:3的比例分摊到生产成本――A产品(500101)、生产成本――B产品(500102)。

(1)自定义转账设置。在总账系统中,选择“期末转账定义自定义转账”命令,进入“自定义转账设置”窗口,在此设置“结转制造费用”的转账凭证项目(见表1)。

(2)自定义转账生成。在总账系统中,选择“期末转账生成”命令,选择“自定义转账”选项和要结转的自动转账分录,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自动生成转账凭证,保存后凭证上显示“已生成”字样,这是自动转账凭证的标志。

4.1.2 对应结转

对应结转又称平行结转,不仅可以进行两个科目一对一的结转,还可以进行科目的一对多(一个转出科目、多个转入科目)的结转,一定要注意对应关系,特别是将多个科目的数据转出时,有几个转出科目,就必须设置几张转账凭证;而将某一科目的数据转入到多个科目时,只需设置一张转账凭证,此时要注意相应的结转系数。对应结转的科目可以是上级科目,但其下级科目的结构必须一致(即明细科目相同),如有辅助核算,则两个科目的辅助账也必须一一对应。

沿用上例:期末将“制造费用”科目的发生额按工人工时比例进行分摊:制造费用(5101)按2∶3的比例分摊到生产成本――A产品(500101)、生产成本――B产品(500102)。

(1)对应结转设置。在总账系统中,选择“期末转账定义对应结转”命令,进入“对应结转设置”窗口,在此设置“结转制造费用”的转账凭证项目(见表2)。

(2)对应结转转账生成。操作方法与自定义转账生成基本相同,只是转账类型由“自定义转账”改为“对应结转”,在此不再详述。

4.1.3 销售成本结转

销售成本结转是指月末根据商品销售数量和商品的平均单价计算各类商品销售成本并进行结转。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比较复杂,特别是企业销售多种商品,又必须分别计算各种商品的销售成本时,若采用销售成本结转功能模块,可以准确、快速地实现销售成本的自动转账。

(1)销售成本结转设置。在总账系统中,选择“期转账定义销售成本结转”命令,进入“销售成本结转设置”窗口,只要选择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三个科目对应的科目编码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设置。但是,在定义销售成本结转之前,应首先保证上述三个科目的下级科目结构相同,必须带有数量辅助核算,但又不能带往来辅助核算。

(2)销售成本转账生成。操作方法与自定义转账生成基本相同,只是转账类型应选择“销售成本结转”,在此不再详述。

4.1.4 汇兑损益结转

汇兑损益结转用于期末自动计算包括外币存款、外币现金、外币结算的各项债权债务账户的汇兑损益,并在转账生成中自动生成汇兑损益转账凭证。

以用友软件为例,月终结转汇兑损益(财务费用――汇兑损益660304)。

(1)汇兑损益结转设置。在总账系统中,选择“期末转账定义汇兑损益”命令,进入“汇兑损益结转设置”窗口,系统已列出所有具有外币核算的会计科目。输入“汇兑损益入账科目”,并对需要计算汇兑损益的科目进行选择,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见表3)。

(2)汇兑损益转账生成。操作方法与自定义转账生成基本相同,选择转账类型“汇兑损益结转”和外币币种,在此不再详述。

4.1.5 期间损益结转

期间损益结转用于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以反映企业当期的损益。

(1)期间损益结转设置,在总账系统中,选择“期末转账定义期间损益”命令,进入“期间损益结转设置”窗口。在凭证类别栏选择“转账凭证”,在本年利润科目栏输入代码“3131”,系统自动列出所有的损益类科目,系统默认将所有的损益科目的期末余额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去。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2)期间损益转账生成。操作方法与自定义转账生成基本相同,只是转账类型应选择“期间损益结转”,在此不再详述。

4.2 外部转账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总账系统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它与工资、固定资产、采购与应付、销售与应收、库存、存货等子系统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各业务环节的物流产生的信息都将实时传递到财务部门,并通过自动转账模块生成会计信息流传递至总账系统。这种从总账系统以外的其他子系统中获取数据,实现子系统之间的自动转账,就是外部转账。外部转账方式生成的自动转账凭证常被称为外部凭证。外部转账也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的数据桥梁。常见的外部转账有以下几类:

(1)工资费用分摊结转。工资薪酬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工资汇总表自动生成有关分配工资费用、计提福利费、计提工会经费、计提职工教育经费等业务的记账凭证。

(2)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有关周定资产增减变动资料生成周定资产增减的记账凭证,根据设置的折旧方法及计提周期自动生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记账凭证。

(3)往来业务及坏账准备计提。应收应付款管理系统可以生成有关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发生及偿还等业务的记账凭证。并能根据应收账款余额自动计提坏账准备,生成计提坏账准备的记账凭证。

(4)差异结转与成本结转。在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中,存货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材料如入库记录,生成有关存货出入库业务的记账凭证.并能自动生成材料成本差异结转凭证。

5 自动转账的优势

财务软件提供的自动转账功能可以实现“一次性定义,多次反复应用”,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凭证模板定义之后,以后各会计期间,相关参数可不再调整,或只在业务变化以及会计核算方法变更时作少量修改即可。如果会计人员能巧用自动转账功能,烦琐的凭证输入环节的瓶颈现象将大大缓解。在期末业务处理中,通过自动转账生成机制记账凭证具有明显的优势。

5.1 自动转账可以快捷的处理期末转账业务

自动转账凭证由系统自动生成,省去了处理过程中逐项输入凭证要素内容的程序,大大提高了生成凭证的速度,使期末转账与结账有机会在业务结束的当时快速完成。虽然少数凭证在生成过程中需要用户的干预,如输入期末汇率、分配结转比率等,但这些参数一般由软件即时提示,其录入方式也比较单一,通常不影响期末转账业务的处理速度。

5.2 自动转账可以保障记账凭证的正确性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由手工录入的凭证,可能因为工作疏漏、疲劳、判断失误等原因而出错。而由系统根据事先定义的自动转账模板所生成的凭证,其中多数要素内容已事先确定而不再有出错机会,唯一可能出错的是根据用户描述临时生成的凭证金额。由于金额来源于软件系统内部的数据库,软件本身是不会出错的。只要定义的凭证模板中的参数是正确的,则所生成的记账凭证就必定正确。所以,自动转账凭证具有较高的正确性保障。

5.3 自动转账保障会计业务的完整性

需要在期末进行处理的业务比较多,而且比较杂,若用户对企业业务整体不熟悉,则很容易出现遗漏、错转等情况,其中任意一笔业务的疏漏都将影响最终业务核算的准确性。而自动转账功能的应用,将业务交由系统内部程序来控制,期末业务处理可以严格按顺序逐笔进行。不再存在因操作疏忽而遗漏业务处理项目的可能性。

6 应用自动转账功能应注意的问题

(1)选用最佳转账类型。自动转账的类型很多,有的转账业务适用于多种转账类型,如制造费用的结转,既可以选择“自定义结转”,也可考虑“对应结转”。比较二者,对应结转初始设置时更简单一些,因为对应结转的转出科目只能是一个,但随着明细科目或产品种类的增加,设置的转账凭证数量将按梯级递增;而自定义结转尽管在初始设置时比对应结转稍烦琐些,但它将业务归集在一张凭证中进行处理,这比分散处理更规范,更便于查询和分析信息。

(2)“转账生成”后的凭证是未记账凭证,对它们仍需进行审核、记账操作,否则账务处理系统无法结账。对这些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审核结转是否正确。对于错误的凭证,系统一般不提供修改功能,只能通过修改设置后重新生成。

(3)多数转账凭证生成前先要将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登记入账。除了在“转账定义”时金额是由用户自己赋值的情况以外,转账凭证中各科目的数据都是从账簿中提取、经处理后生成的。因此,为了保证所取数据的完整、正确,在调用转账凭证模板生成转账凭证前,必须将本月发生的相关业务登记入账。

(4)“转账生成”业务要遵循一定的处理顺序。上面提到大多凭证生成时是去相关账簿取数的,对于所取数值毫无关联的转账业务可以不分先后地执行“转账生成”,例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无形资产的摊销业务。但有些期末转账业务必须依据另一些期末转账业务产生的数据,例如汇兑损益结转产生的财务费用会影响往本年利润结转的费用数额,那么就要先结转汇兑损益并将该凭证记账后再结转本年利润。因此,期末转账需要根据业务的特点分批按步骤来进行处理。用户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转账序号”按业务正确的结转顺序进行“转账定义”。一般期末转账的处理顺序如下:工资、折旧等费用的计提辅助生产成本结转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结转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费用、收入结转。结转顺序一旦发生错误,即使凭证模板设置正确,转账凭证中的数据也有可能错误。

(5)期末结转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应由指定的专人进行。自动转账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账务系统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其规则复杂,函数多样,不便于理解和操作,因此应由指定的专人进行。

综上所述,自动转账凭证的设置大多是一次性的工作。凭证设置好以后,将来公式中的相关参数可不再调整或作少数修改,直接生成凭证即可,比填制一些日常业务的记账凭证还要简单。如果会计人员能巧用自动转账功能,烦琐的凭证输入环节的瓶颈现象将大大缓解,会计的职能将显著改善,企业信息化的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有峰.自动转账凭证的设置原理与应用技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4-8.

[2]乔荣.使用自动转账功能提高会计电算化效率[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9-11.

篇4

【关键词】会计业务处理 软件功能模块 差异 对策

一、两种软件的PK

做为同宗不同门的财务软件,用友U8V10.1(以下简称U8)与畅捷通T3(以下简称T3),从应用操作层面去比较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为了使得学生利用用友U8V10.1软件学习后能直接面对畅捷通T3软件为平台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学中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差异

(1)系统的启用。除了建立账套时可以直接启用各个系统之外,账套建立后再去启用系统的操作,U8可以由账套主管登录企业应用平台,先启用系统后再进行其他初始设置;而T3则需要由账套主管登录系统管理去启用,然后再登录信息门户去进行其他初始设置。

(2)期末转账生成凭证。U8在转账生成期末各项业务的凭证之前,必须将以前相关业务的凭证进行签字、审核、记账,这就造成处理期末的几项业务时经常更换操作员去频繁的注册登录;而T3则因其所具有的“包含未记账凭证”这一功能而简化了此项操作,适合于考试时时间上的约束。

(3)资产负债表的公式。主要是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公式。T3在模板生成的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公式中只体现利润分配科目,未包括本年利润科目,U8则包括了本年利润科目。

(4)人员类别和人员档案的增加。T3在工资系统里需要单独增加人员类别和人员档案,而U8要在基础档案里增加人员类别和人员档案,薪资系统可以利用基础档案的资料去【批增】。

(二)教学中采取的对策

(1)系统启用差异的对策。让学生了解U8和T3账套建立后再去启用系统的操作,但最好习惯性地在建立账套时去直接启用各个系统,以节省时间。

(2)期末转账生成凭证差异的对策。首先解释U8之所以要将以前相关业务的凭证进行签字、审核、记账的原因,进而让学生加深了解各项业务间的紧密联系。再利用相关操作的截屏演示,让学生掌握T3所具有的“包含未记账凭证”这一功能,以利于考试时的争分夺秒。

(3)报表公式差异的对策。因为在处理的相关业务中,期间损益结转是企业关键的一项业务,也是每题必考的业务,本年利润科目始终有期末余额,因而在教学意强化了未分配利润项目的讲解,嘱咐同学们在利用T3考试时一定要加上本年利润科目。

(4)人员档案增加的对策。利用T3在工资系统增加人员档案等相关操作的截屏演示,让学生加深了解U8基础档案的公用性及各个模块的相关性,在二者的对比中牢固掌握相关操作。

二、两种教材的PK

U8教材以王新玲、汪刚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4年2月第2

次印刷的版本为例。T3教材以天津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写组《会计电算化初级》中的会计核算软件操作实务为例。

U8教材致力于介绍软件在企业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上所具备的综合功能,涵盖了如财务管理模块的总账管理、UFO报表、应收管理、应付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6个,人力资源模块的薪资管理1个,供应链模块的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3个等总计10个子系统。考虑教学课时上的局限,每一功能模块涉及的业务就相对较少。T3教材按考试大纲范围只涉及了总账模块、工资模块和固定资产模块,以一个核算主体的业务活动贯穿始终,业务量相对较多。对于U8教材缺少的、考证须掌握的、有操作特色技巧的业务,为了在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一)涉及的相关业务

销售退回业务: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业务: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期末结转销售成本业务: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期末结转汇兑损益业务,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中行存款。期末结转未交增值税业务: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期末计提所得税业务: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期末结转所得税业务: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工资费用分摊业务: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发放业务: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

(二)采取的相应对策

(1)从销售退回业务的分录可以看出,该业务的考点是同方向红字冲减。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特意结合了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科目金额公式的局限性(取贷方发生额)加以说明,千叮咛万嘱咐于“红字”上。

(2)对于固定资产清理的损益结转,因一直“疑惑”于为何该业务U8和T3都没有设置在固定资产系统去生成凭证,教学中也只能“遗憾”地指导同学们在总账系统去填制了。须注意的操作技巧就是利用凭证填制中的“余额”功能,查找出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以完成凭证的填制。

(3)对于期末结转销售成本业务,相对补充的内容较多。在初始的会计科目设置时,利用教材已有的生产成本科目及其生产成本项目核算所对应的资料,对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三个科目增加了明细科目和数量核算,日常业务里补充了一笔销售业务(该项业务也为期末转出未交增值税、计提所得税等业务做了铺垫)。即:借:应收账款(客户随机),贷:主营业务收入(阳光一型、阳光二型、打印机)(数量、单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又补充了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业务(利用自定义结转)。即:借:库存商品(阳光一型)(金额、数量),贷:生产成本(阳光一型)(项目)。在生成的凭证中关键是补充“数量”资料。至此,一是为同学们备考打下基础,二是让同学们结合所学会计知识,深刻领悟会计软件中【期末】之区别于其它动手为主的“动脑”功能,同时也是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一次实实在在的应用。

(4)汇兑损益结转业务的操作上比较简单, 增加了期末汇率(上升及下降可以分别进行演示)。其关键是汇兑为“益”时所生成凭证上的“财务费用”科目,须将其调整为红字冲销,并再次以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科目金额公式的局限性(取借方发生额)加以说明,进而重申了损益类科目不能从相反方向冲减,必须用红字冲减的必要性。

(5)有了所增加的日常销售业务做铺垫,通过对期末结转未交增值税业务的处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期末】的自定义转账功能。

(6)有了所增加的日常销售业务做铺垫,进行了期间损益结转后有了本年利润的贷方结余,由此近一步展开了计提所得税业务的自定义转账处理。

(7)结转所得税的业务可以再次利用期间损益结转来进行,之所以采用对应结转,是为了让学生对软件中【期末】的所有功能都全面掌握。

(8)对于工资费用分摊业务, U8教材中将薪资管理模块单独展开,所处理的业务未与其他业务关联,生成的凭证未审核、记账,因而简化了由会计重新注册去生成凭证的环节,直接由账套主管进行的该项操作。

而T3教材及考证考点都涉及了“将会计设置为工资类别主管”的操作,为配合好同学们的考证需求,教学中必须补充这一知识点。

为加深学生对总账管理和薪资管理两个模块关联性的理解,启用薪资管理模块前引入的账套环境,没按U8教材的安排直接从试算平衡后开始,而是让学生利用总账系统已完成了10项日常业务(教材的9项及补充的销售业务)的账套环境去展开,这样在薪资管理系统生成了3张凭证后,指导学生直接进入总账的查询凭证窗口,展现在同学们眼前的13张凭证,可以清晰地体现由核算主体的业务活动贯穿始终的软件各个模块的作用。此时再一次引导学生去回顾教材开篇对软件进行宏观介绍的那张数据关联图示,图中由薪资管理指向总账管理的箭头及标示的凭证二字,会立即丰满充实,真真切切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教学效果将由此提升。

(9)工资发放的业务U8教材未涉及,T3教材采取的是查询工资发放一览表的各项数据后在总账中由填制凭证来完成。为详细介绍薪资管理的工资分摊设置功能(其与总账中的期末自定义转账定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属软件中能灵活运用会计知识去“动脑”的功能),引导同学们利用工资发放一览表去分析各个工资项目的作用,结合手工会计利用工资表去编制分录的过程,并将该过程结合进软件的工资分摊设置中,一张通过薪资管理系统工资分摊设置功能设置并生成的发放工资的凭证,呈现在屏幕上。

三、结语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软件提供商的软件虽然界面不同,功能也有一定的区别,但都是根据会计业务处理的原理和实际流程设计的。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会计业务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再结合电算化的操作技巧,才能正确完成会计业务的处理。

若只强调如何操作软件,而不注重操作背后的会计原理,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结合会计理论来完成业务处理,只是记住了操作的顺序和方法。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经济业务,就容易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教操作步骤,而是要针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会计业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理论与账务处理方法,在学生掌握了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再结合软件进行讲解。尤其是软件中 “动脑”性较强的部分,如U8和T3的总账系统【期末转账定义】和工资系统的【工资分摊】,金蝶K3的【结账】和【费用分配】等功能,学生只要掌握了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即使业务内容发生变化,也能很快找出解决办法。当业务处理出错时,也能自己分析出问题所在,根据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另外,当工作中使用的财务软件与所学软件不同时,只需要对界面和功能菜单作简单了解,就可以很快上手。

篇5

编者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准则也在上市公司及中央企业全面执行。那么,《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到底存在哪些差异?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如何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进行纳税调整?本刊根据中国税务报系列文章理出一组文章,希望对读者理解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有所帮助。

一、职工薪酬的范围

会计准则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二)职工福利费。(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其中,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四)住房公积金。(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六)非货币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没有职工薪酬的概念,但在《实施条例》第34条,对工资薪金进行了界定。并将会计上的职工薪酬,分解为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人身安全保险费、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分别作出规定。在税务处理上,不能简单地把职工薪酬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在税前扣除,应把会计上的职工薪酬分解为税法对应的费用支出,根据税法规定确定能否在税前扣除。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税前扣除的一般原则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除此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企业应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但解除劳动关系补偿(下称“辞退福利”)除外。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对于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1年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应付职工薪酬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与其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按照未折现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34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在税前扣除;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资本化后分期扣除。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允许在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是属于当期的实际发生的金额,仅计提的应付工资支出不发放给职工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二)工资薪金支出存在“任职或雇佣关系”,即连续性的服务关系,提供服务的任职者或雇员的主要收入或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于任职的企业,并且这种收入基本上代表了提供服务人员的劳动。所谓连续并不排除临时工的使用,临时工可能是由于季节性经营活动需要雇佣的,虽然对某些临时工的使用是一次性的,但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需要看又具有周期性,服务的连续性应足以对提供劳动的人确定计时或计件工资,应足以与个人劳务支出相区别。

(三)与任职或雇佣有关的全部支出,包括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全部报酬。

(四)工资薪金支出应是合理性的。因任职或雇佣关系支付的劳动报酬应与所付出的劳动相关,这是判断工资薪金支出合理性的主要依据。企业的职工除了取得劳动报酬外,可能还持有该企业的股权,甚至是企业的主要股东,因此,必须将工资薪金支出与股息分配区别开来,因为股息分配不得在税前扣除。特别是私营企业或私人控股公司,其所有者通过给自己或亲属支付高工资的办法,变相分配利润,以达到在企业所得税前多扣除费用的目的。企业支付给其所有者及其亲属的不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应推定为股息分配。

三、专项费用

在会计处理上,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比如,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准则的规定处理。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另外,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同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实施条例》对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问题重新作出规范,主要考虑:一是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处理保持一致,同时解决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职工福利费的处理按照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损益,取消过去对职工福利费预提的办法。另外,过去职工福利费没有严格的定义,企业的许多支出在此项目中归集,甚至一些企业借职工福利支出私设小金库,导致国家的税收流失。鉴于此,《实施条例》规定,对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支出准予在税前据实扣除,同时对职工福利支出作出界定,即必须是满足职工共同需要的集体生活、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二是与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政策保持一致。《工会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工会经费支出,在职工工资、薪金总额2%(含)内的,准予扣除。同时,近年来,国家为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按照职工工资总额2.5%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实施条例为保持与《工会法》、《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有关规定保持一致,按照《工会法》、《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有关规定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税收扣除作了调整。

四、非货币利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利发放给职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的,应当视同销售,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确认销售货物收入;同时,按该价值计入工资、薪金支出或职工福利费支出。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要受税法规定标准的限制。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不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整,否则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会形成重复扣除。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每期应付的租金不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应作纳税调整,否则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会形成重复扣除。

五、辞退福利

会计上,辞退福利包括: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辞退福利通常采取在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补偿的方式,也有通过提高退休后养老金或其他离职后福利的标准,或者将职工工资支付至辞退后未来某一期间的方式。企业应当根据准则的规定,严格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对于职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应当根据辞退计划条款规定的拟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数量、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标准等,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对于自愿接受裁减的建议,应当预计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据预计的职工数量和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标准等,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符合准则规定的应付职工薪酬确认条件、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

篇6

摘 要 我国会计制度规定,“利润”是指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会计所得,而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又称税法所得)时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税法规定,当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有关税收法规不一致时,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税收法规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关键词 收入 会计制度 协调

一、会计制度和税法的比较

(一)收入方面的差异

1.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差异。新会计准则对收入新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注入。对于收入的确认时间,新会计准则也提出了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收入准则规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额。而税法对于销售商品的应税收入确认与会计规定基本一致,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例如有的企业发生分期收款业务时,税法规定可以按交付产品或商品开出发票的日期确认收入,也可按合同约定的购买人应付价款的日期确定销售收入的实现。但应该注意到,有的企业在实际发生分期收款业务时是按收到价款的日期确认收入,这样可以起到推迟交税的目的,从而影响国家税收收入的及时性。

2.非生产部门使用本企业产成品的差异。税法规定,纳税人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的货物的,应作为收入处理,其价格按同类新产品同期市场价格确定。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则不符合收入确定原则,而是货物的账面价值直接由产成品科目转入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相关科目。

3.销售折扣(现金折扣)与销售折让的差异。税法规定,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折扣销售,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折让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折让后的销售额计算收入;如果将折扣额、折让额另开发票,则不行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折让的金额。而会计制度规定,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的收入金额,即按总价法进行会计核算;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销售折让在发生时冲减销售收入。

4.接受捐赠收入的差异。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收入视为应税收入,对于企业取得的货币捐赠,应一次性计入企业当年收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企业取得的非化生性资产捐赠,应按照合理的价格估价计入有关的资产项目,同时作为企业当年收益,在弥补企业以胶年度所发生的亏损后,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较大,企业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平均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并应在相应期间的年度所得税申报中对有关的收益额及分期结转的情况做出说明。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接受的捐赠收入包括货币捐赠和非货币捐赠,不视为企业取得的一项收入,接受捐赠的资产一般会使企业的经济资源增加,将其纳入“资本公积”项目核算。

(二)费用方面的差异

1.工资、薪金的差异。税法规定,(1)工资、薪金支出实行计税工资扣除办法的,按计税工资规定扣除。即企业实际发放工资、薪金在计税工资、薪金在计税工资、薪金标准内的,可据实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2)工资、薪金支出实行工资、薪金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企业,其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在工资、薪金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薪金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以内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企业按批准的工资挂钩办法提取的工资、薪金额超过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额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扣除;超过部分用于建立工资储备基金,在以后年度实际发放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在实际发放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当期应负担的工资、薪金应全额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冲减当期利润。

2.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的差异。税法规定,纳税人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分别按计税工资总额的2%、14%、1.5%计算扣除。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高于其计税标准的,应按计税工资的标准分别计算扣除;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低于其计税工资标准的,应按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分别计算扣除。而会计制度规定,当期应负担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全额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冲减当期利润。

3.业务招待费的差异。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在规定比例范围内,可据实扣除。即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5‰;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应全额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冲减当期利润。

4.固定资产折旧的差异。(1)折旧年限。税法规定,除另有规定者外,固定资产都明确了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批准,可以自行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2)折旧方法。税法规定,纳税人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采取直线折旧法。确需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逐级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从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中任选一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表中予以说明。

二、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成因

(一)内容不同

税法规范征税行为和纳税行为,体现社会财富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会计制度注重会计核算行为规范,要求真实、完整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二)目的不同

制定与实施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制定和实施税法的目的主要是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节,保护纳税人的权益。尽管两者在使用的一些会计概念、原则和方法上有着很大的一致性,但由于其根本目的不同,两者有时会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做出不同的规范要求。

(三)处理方法不同

会计制度规定必须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中选择一种作为会计核算基础。而税法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既要保证纳税人有立即支付货币资金的能力和税务机关征收当前收入的的必要性,又要考虑征收管理方便,即税法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

(四)适用原则不同

税法也遵循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如相关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等。但基于税法坚持的法定原则、收入均衡原则、公平原则、反避税原则和便利行政管理原则等,在稳健或谨慎性原则等许多会计基本原则的使用中又有背离。原则的差异导致会计和税法对有关业务的处理方法和判断依据产生差别。

三、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不协调的影响

(一)造成纳税调整项目多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应计入成本和费用的,而税法中不要求计入的,企业在纳税申报时需要调整,这一差异称为永久性差异。当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不相同时,产生的纳税调整项目相应增加。有些纳税调整甚至影响企业的权益。

(二)使财务核算成本增加

纳税人既要遵循的企业会计准则,又要按照税务部门要求不折不扣的纳税。使得纳税人的财务核算成本逐渐增大,有些差异复杂难懂,操作繁琐,一些纳税人没能准确理解这种差异而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在无意中违反了法规,扩大了纳税成本。

(三)造成税收流失

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成本费用方面的规定有很多不一致之处,而且税法对于一些经济活动没有具体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将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支出全额计为费用支出,这样造成了国家财政税收的严重流失。

(四)易引起纳税双方争论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存在很多不协调和不一致之处。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向着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断的调整改革,二者的差异日益扩大,这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然而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分离带来了很多不得因素,例如增加了会计核算成本;诱导企业采用不当手段避税等。所以,通过分析会计制度和税法之间的差异来差异来研究一套二者协作的运行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方法。

四、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处理方法协调

(一)加强部门间的沟通,明确会计制度和新税法法规各自调整的范围

我国的会计制度定部门为财政部,而税法的制定部门为国家税务总局,因而在各个制定法规时两个部门间应该加强沟通,尽量使得财政部门制定出来的会计制度不仅能够满足企业会计核算的正常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纳税调整的需要;同样的税务总局制定出来的税法制度也应该尽量使得企业的纳税调整工作降到最低。同时,在具体施行制定工作时两个部门要加强查研究。在密切联系企业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会计制度和税法法规。在出台每一个政策法规前都要充分地思考和准备,经过充分认证并且结合实际现实情况。

(二)强化会计制度建设,严格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以及处理方法的选择

企业会计信息所披露的质量受到多重原则的限制,如相关性、实质性等,所以绝对可靠又准确的会计信息不太现实。因而在实际会计制度规定中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需求,强化会计制度建设时要考虑使得会计信息能够尽量满足多方面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明确会计制度相关信息一方面可以通过简化年度会计报表、利用英特网实现财务报告的实时监控、提高会计自信披露的透明性来着手;另一方面,企业在做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时,应该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不能因为临时的纳税核算而擅自调整会计处理方法。

(三)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相互宣传的力度

税务机关应充分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并且应加强会计制度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以提高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效率。同时我国还应加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在会计界和税务界的相互宣传力度,结合实际情况,把会计知识与税法知识的培训、宣传纳入日常工作,组织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人员、办税人员及广大经济工作者认真学习,搞好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宣传工作,加深对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会计和税收改革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提高会计制度和税收规协调的有效性。

(四)加快税务会计的建设步伐,从根本上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目前,税务会计只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而财务会计不能完整、具体地反映税收信息,不可能全面行使税务会计职能。在此情况下,企业纳税仍然依赖于财务会计报表,必然导致企业办税人员申报纳税时缺乏专业判断,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带有盲目性。因此,有必要制定独立的企业税务会计核算制度,规范企业纳税行为,降低税收征管难度。

参考文献:

[1]论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表现及协调.今日科苑.2007(6).

[2]朱燕华.时代金融.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分析.2009(6).

篇7

一、新所得税法带来的变化

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颁布,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变化主要包括:第一,将所得税的纳税人定义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取消原税法对内外资企业纳税人的划分。第二,新企业所得税法共设居民非居民二类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划分为25%、20%、15%三级税率,基本税率由原来的33%降低为25%;对符合特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则采取了更为优惠的措施,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税率统一为20%。第三,在费用扣除方面,(1)放开了工资薪金的扣除数,从原来的固定金额改为只要是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均可以在税前列支;(2)提高了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列支限额的比例,从原来的2%提高到12%;(3)改变了福利费的列支方式,在这一方面,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得到了统一,将原来税前工资计提比例改为合理工资薪金的一定比例内据实列支的形式;(4)改变了业务招待费税前列支的标准,由原来按营业收入5‰、3‰的比例列支统一为招待费用总额的60%且营业收入5‰内据实列支的形式;(5)统一并大大提高了宣传广告费的列支额度,统一调高为在营业收入15%以内的部份准予扣除,并且对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6)减少了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

对银行业而言,新所得税法所带来的减轻税负的机会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集中在二个部份,一是大大减少了调增项目的金额(如工资薪金),也就是费用列支额度大大地增加了;二是税率从33%下降到25%。

二、银行所得税税收筹划

(一)银行投资环节的税务筹划

投资活动是银行持续经营期间创造价值的环节,投资活动的财务与税务策略,直接决定着银行未来发展的前景。

1.选择税收负担相对较轻的子行业进行投资。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重复征税现象出台相应的税收鼓励措施。所以,在政策范围内投资时,要选择税负较低的金融子行业进行投资,这有利于整体上降低公司的税收负担。

2.选择适当的业务地点。税法规定,我国实行法人纳税,因此银行都要实行汇总纳税方式,但税法也要求,实行汇缴的企业部份要就地预缴50%。对于总行与分支行所在地税率不一致的,特别是对于银团贷款等资产项目,我们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低税率的分支行作为主办行,以此来降低税收负担,提高项目利润率。

3.利用闲置的资金投资国债,获得免税收益。税法规定,纳税人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免税。如果银行有闲置资金,且暂时没有收益更高的投资项目,可以购买国债以获取免税的债券利息收入。对于闲置资金,若内部上存,则一边增加收入,一边增加支出,对于整体的法人来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有获得对外投资的收入,才能真正实现资金的价值。因此对于银行资金部门来说,对内部利率可以国债利率为基础,当自身能获得比国债更高税后收益的项目时,可将内部利率调到国债利率之上,以吸引内部行上存资金进行投资,不然的话,就由各分行或统一投资于国债项目,以获得稳健的免税收入,但这种情况还要综合考虑期限的问题。

(二)经营管理环节的税务筹划

经营管理方面的税务筹划,主要是各费用扣除项目的筹划,通过适当的、合理的制度,产生合理的费用,在税前列支,减少调增的应纳税额或增加以后年度的应纳税额。这方面主要区分为时间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

1.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因此,时间性差异造成的是企业所得税缴纳时间提前或延后,从企业一个长时段的整体来看在金额上是基本没有影响的。如:应收未收贷款利息、广告费用的结转、资产折旧的计提、资产减值的处理等。这类差异能否不增加银行的税负和税务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税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工作水平,就是在产生时间性差异以后期内对该时间性差异的处理是否及时、准确。

对时间性差异,有一点是例外我们大家都是要重视的,那就是当银行存在未弥补亏损的情况下,当可弥补亏损已到最后可弥补期限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时间性差异的控制来适当增加当期应税所得额,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各家银行以前都有或多或少的分支机构亏损,掌握这一点对减轻银行的实际税负是很有效的。

2.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内,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的存在是商业银行税负增加的主要原因。

新所得税法中银行最受益的一点就是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均可在税前列支,因为一直以来,银行的工资薪金水平都基本比以前规定的计税工资要高,工资项目的调整也带动了三费的调整,这一大项的调整在银行企业所得税的经常性调增项中占比是很大的。新所得税法的这一改变明显地对银行减少永久性调增差异的发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对永久性差异筹划方面,关键的就是如何减少调增项目及调增金额、增加调减项目及调减金额。对于银行来说,在没有工资薪金这一因素后,主要也就集中在四大方面:

(1)正确区分、核算会议费中餐费与业务招待费。根据税法的规定,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在营业收入的5‰以内按60%扣除,但对会议费中涉及的会议餐费却没有做明确的规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会议来处理一部分自身的工作餐费。

(2)加强业务宣传费和广告费的筹划。业务宣传费就是用于业务宣传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业务宣传费这类费用在税务上的限制并不严格,而广告费则明确了指通过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在一定的媒体传播广告而支付的费用。新税法在广告费额度上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列支限额达到营业收入的15%,同时由于银行金融业务往来收入项目都能产生大量的收入,因此宣传费与广告费税法上的列支限额对银行业来说意义并不太大。因此银行应多通过宣传广告的形式来代替业务招待的形式来推广业务。在使用宣传费上,我们可进行筹划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如邀请重点客户参加一个新产品的会,这些模式一样可以达到业务招待能达到的效果,但在费用上我们就核算到了宣传费而非业务招待费,也就减轻了业务招待费的压力。

(3)要重视工会经费的拨交工作。按税法规定,企业按规定提取向工会拨交的工会经费,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税前扣除。也就是说,只有具有《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的工会经费才能在税前扣除,因此我们在向工会拨缴相关费用时,一定要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

(4)要充分利用税法的优惠政策,以达到增加调减的永久性差异项目。如:《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规定以下支出可以加计扣除的项目: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②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银行可以利用这些政策,增加对新流程开发的支出,对部分工作可聘请部分轻度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来担任,以达到所得税时加计扣除的目的。

篇8

关键词:中美会计准则;运用;差异;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E2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调查背景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在实现趋同,但与美国会计准则还存在许多差异。作为在中国经营的美国企业,或者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以及在美国投资经营的中国企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它们需要同时满足中美两个不同的会计准则,既要提供一份符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又要提供一份符合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而在实务中,因两国会计准则的不同,或不同事务所、会计师对同一事件的处理意见的不同,会导致报告结果的明显差异。

调查目的

1.试图对中美财务会计准则进行系列比较,即对中美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历史渊源,适用原则进行比较,从而比较财务会计处理上的差异,及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差异;

2. 站在企业的角度,找出两种会计准则下,对同一项目的处理或调整方法;

3. 明确报表调整的路径,清楚报表差异的原因,分析不同准则对会计利润的影响方向。为在美国经营的中国企业以及在中国经营的美国企业的报表转换提供参考。

被调查者的背景

本报告所述A公司是主要经营地点在美国中部,其控制人为中国国有大型化工类股份公司。A公司日常的帐务处理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但年末为满足中国法律以及经营需求,需要在美国报告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出具中国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告。实际操作中,对于同一项目,在两国的不同会计准则下,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使是在同样的准则下,不同会计师实务所对同一帐务的处理意见,由于理解和判断的差异,也可能不同。

调查概要

以准则为序,调查两国具体准则存在的差异;

中美具体会计准则在A公司的运用对比,主要揭示A公司业务在不同的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差异;

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由美国会计报表调整成为中国会计报表的方式方法。

调查内容

1. 中美会计准则比较

中美会计准则发展比较

美国是会计准则的起源国,是世界上制定会计准则历史最长的国家,其第一份公认会计原则颁布于1937年。美国会计准则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发展及变化。在60多年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共颁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报(ARB)、31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 opinions)和150多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

中国会计准则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发展的。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参照了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介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之间,同时又偏向国际会计准则。

中美会计准则发展比较简表

中美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准则体系和准则导向比较

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制定部门、准则体系以及准则导向的不同。中美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不同,美国为民间组织,中国为官方组织,从而也导致会计准则体系和导向的差异。

中美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体系和导向比较简表

中美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差异比较

1.3.1存货

涉及准则:

中国: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

美国: 《财务会计准则第151号一存货成本,会计研究公告第43号第4章》

1.3.2 固定资产

涉及准则:

中国: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一固定资产》

美国:关于固定资产一直没有专门的一个准则,有关规定散布于不同的会计文献之中。《财务会计准则第34号一利息费用资本化》、 《财务会计准则第42号一利息费用资本化重要性的确定》、《财务会计准则第58号一以权益法核算投资的财务报表中利息费用的资本化》、《财务会计准则第62号一某些免税借款和捐赠与补助情况下的利息费用的资本化》、 《财务会计准则第143号一资产处置会计准则第146号一与退出或处置活动有关的成本会计处理》、 《财务会计准则第153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财务会计准则第144号一长期资产减值或处置》等,具体比较如下:

1.3.3无形资产

涉及准则:

中国: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一无形资产》

美国: 《FASB第142号准则公告——商誉和无形资产》

1.3.3.1无形资产的确认

中国第6号准则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准则中将不可辨认的商誉排除在外,将商誉并入到第20号《企业合并》准则中,该准则规定只有在非同一企业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才能产生商誉,而同一企业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能产生商誉,差额只能调整资本公积。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评估公司所涉及的无形资产已达23项之多,而且有与日俱增的趋势。这23项为:专利、特许权、配方、版权、商标、专营权、交易合同、电脑软件、雇用合同、租赁权益、优惠融资、商誉、商业秘密、技术秘诀、职工队伍、分销、包装、核心储户基础、失业评价、生产和销售系统、微缩胶片、权力、广告材料。在我国2006年的新准则扩大了无形资产的范围,使我国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与国际范围接近了。在商誉的处理方式上.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都将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外,而美国则将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确认。

1.3.3.2摊销

我国无形资产的摊销范围与美国差不多,中美对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都不摊销。摊销和对残值的确定方法也相似,都采用基于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采用直线法摊销。

1.3.3.3 减值

我国准则与美国的准则都将商誉与其他无形资产区分开来,且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已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这样,将不会出现利用减值准备转回而迅速改善财务状况,使得报表信息客观真实。

1.3.4所得税

涉及准则:

中国: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美国: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09号——所得税会计》;((FASB说明书第96号》

1.3.4.1永久性差异的区别

中美永久性差异的内容相同,只不过分类不同。

美国把永久性差异分为会计上确认收入,但不需要纳税的项目(如市政债券利息、公司因投保职工死亡而取得的人寿保险所得);会计上确认为费用,但税法不允许扣除的项目(如商誉的摊销、高级职员的人寿保险费);会计上不确认为费用,但税法允许扣除的项目(如特殊股息扣减)。

我国没有对永久性差异分类列示,而是在税法中逐项显示。具体包括:利息支出、工资支出、职工工会经费、福利费和教育经费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公益救济性捐款支出。

1.3.4.2暂时性差异的区别

中美暂时性差异的定义和内涵有很大不同。总的来说,美国暂时性差异比我国范围广,美国时间性差异也比我国时间性差异多。美国暂时性差异包括两类:第一类暂时性差异,即时间性差异,是财务会计所得和纳税所得的差额;第二类暂时性差异与直接调整资产或负债时产生的暂时性差额相关。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用暂时性差异概念取代了时间性差异概念,基本趋向于美国的处理方法,且与国际惯例基本接轨。

1.3.4.3 会计方法的比较

美国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法,不能采用递延法和税后净额法及其他组合方法。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只能采用资产负债法核算所得税,禁止采用递延法。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先确认,再判断可实现性,其实现概率低于50%(含50%)时,则计算估价准备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使其净额反映可收回的金额。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在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在借方的情况下,如在以后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时期内(一般为3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转回,才能确认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并作为递延税款的借方反映,否则,应于发生当期视同永久性差异处理。除特别限制外,要求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3.4.4 经营亏损弥补处理方法不同

美国联邦现行税法规定,公司将特定年度的经营净损失向前追溯三年或向后结转15年,即“营业亏损抵回”和“营业亏损抵后”。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经营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一年弥补不足的,可以逐年连续弥补,但弥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这就产生了未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项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可视为亏损当期的所得税利益,会计准则要求对能够结转后期的尚未抵扣的亏损,应当以可能获得用于抵扣尚可抵扣亏损的未来应税利润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应当对五年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否能在以后经营期内充分转回做出判断,如果不能,企业不应确认。

中美所得税会计在经营亏损弥补的处理上有较大的差异,我国只有营业亏损抵后的规定,没有营业亏损抵前的规定,并且抵补数额和连续抵补年限比美国少得多。在现实工作中,在经营性亏损时,任何财务人员或企业管理层都无法准确判断企业在未来五年是否有足够的应税利润可供抵扣,同时这种判断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需要会计人员拥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1.3.4.5会计报表列示的不同

根据《FASB说明书第96号》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应付所得税应报告为一项流动负债;而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则必须分成两类分别反映,即流动部分和非流动部分。同时,还要求公司在财务报表脚注里,说明造成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暂时性差异的性质和种类。在损益表上,应披露所得税费用的构成,同时,还须进一步说明每年与连续营业相关的所得税费用的重要组成内容。

在我国,递延税款账户应在资产负债表其他资产或其他负债下的“递延税款”下进行反映。而作为损益类费用支出中所得税费用支出的所得税余额,应填列在损益表的利润总额下,作为减项反映。

1.3.5租赁

涉及准则:

中国: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一租赁》

美国: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3号——租赁会计》

1.3.5.1 分类的不同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规定,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全面考虑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所有权是否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是否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比例等各种因素,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资产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在第1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也对租赁进行了分类,从承租人的角度和我国的分类标准相似。但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从出租人角度根据租赁资产是否产生制造商或经销商损益。将融资租赁分为直接融资租赁和销售型租赁。凡融资租赁产生制造商或经销商损益,即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售价大于或小于租赁资产的成本或账面价值的为销售型租赁。凡融资租赁不产生制造商或经销商损益,即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等于出租人的成本或账面价值的,为直接融资租赁。

1.3.5.2 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的差异

美会计准则规定:对于直接融资租赁,出租人应将初始直接费用计入租赁的净投资。对于销售型租赁,出租人应将初始直接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在销售利润确认的年度内作为费用。对于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我国租赁准则不区分是否为制造商或经销商出租人,也不区分直接融资租赁和销售型租赁,均列入应收融资租赁款。

1.3.5.3 融资租赁账务处理的不同点

美国和我国对租赁会计账务处理都规定得比较多,关于经营性租赁的账务处理规定也都大体一致,而融资租赁账务处理却存在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较为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由此产生了与美国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在融资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上。我国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计入租入资产价值。美国则规定应以租金支付额的现值确认租入资产价值。

1.3.6 中美存在差异的主要准则汇总

中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地方有很多,本文不能一一列出。前述准则差异主要是与笔者将要讨论的A公司相关的主要准则,下面将两国主要准则差异做汇总列示。

中美存在差异的主要准则汇总表

2.中美具体会计准则在A公司的运用对比

A公司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政策情况简介

2.1.1会计系统遵循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处理日常的经济事项,并出具美国财务报表。但由于中国法律及财税方面的需要,在年末将美国的会计报表调整出符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中国财务报表;

2.1.2会计年度及纳税年度: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1.3记账原则和计价基础: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原则,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

2.1.4存货计价的标准和方法:标准成本法,发出采用先进先出;

2.1.5 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单位价值在1万美元以上为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在1万美元以下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性计入费用;

2.1.6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为年限平均法,残值率为零;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一次摊销法

2.1.7 所得税的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应用的主要准则

A公司为生产性企业,其投资中固定资产的投入较大,属于资本密集型投资。日常经营专注于其主要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研发。不涉及金融投资等领域。作为跨国企业,公司与母公司以及关联企业中的关联交易较多。日常涉及的公认会计准则除不涉及股权投资外,其他项目例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租赁、所得税、关联方披露等均涉及。

主要应用涉及到的与中国公认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美国会计准则理论内容的比较

2.3.1 存货

准则差异:

A公司在存货成本的计算方面严格遵循FASl51的要求。对于非正常闲置固定间接生产费用直接计算计入期间费用。但在中国报表中,这部分费用不进行调整。

财务处理:

闲置设备产生的固定间接生产费用无助于使存货达到正常状态,按照FASl51的规定,它(不能分配的间接费用)应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

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单位变动间接生产费用1000元,当期发生固定间接生产费用600000元,当期预计产量(或产量定额、按以往经验估计的产量等)30000吨,如果:

实际产量为29500吨(或30500吨,与正常生产能力基本相当)

分配计入产品加工成本的间接生产费用=单位变动间接生产费用×实际产量+固定间接生产费用=1000×29500+600000=30,100,000(元)

实际产量为40000吨(相对于正常生产能力30000吨,产量特别高)

分配计入产品单位成本的固定间接生产费用则为600000/40000=15(元),而分配计入产品加工成本的间接生产费用=单位变动间接生产费用×实际产量+单位固定间接生产费用×实际产量=1000x40000+15x40000=40,600,000(元)

实际产量为20000吨(相对于正常生产能力30000吨,产量特别低)

应计入产品单位成本的固定间接生产费用=600000/30000=20(元),而未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固定间接生产费用=固定间接生产费用一单位固定间接生产费用×实际产量=600000-20×20000=200,000(元)

分配计入产品加工成本的间接生产费用=变动间接生产费用+固定间接生产费用=单位变动间接生产费用×实际产量+固定间接生产费用×实际产量=1 000x20000+20x20000=20,400,000(元)

分配计入单位产品加工成本的间接生产费用=单位变动间接生产费用+单位固定间接生产费用=1000+20=1020(元)

根据中国的准则,在上述(1)(2)两种情况下计算得出的产品加工成本是一致的;但是在第(3)种情况下,固定间接生产费用600000元应全部计入当期产品加工成本:

分配计入产品加工成本的间接生产费用=变动间接生产费用+固定间接生产费用=单位变动间接生产费用×实际产量+固定间接生产费用=1000x20000+600000=20,600,000(元)

单位固定间接生产费用=600000/20000=30(元)

分配计入单位产品加工成本的间接生产费用=单位变动间接生产费用+单位固定间接生产费用 =1000+30=1030(元)。

结果比较:

假设公司20x2年生产量如上述第(3)中情况。并且生产的20000吨A产品中实现销售19000吨。

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计入销售成本的固定间接生产费用为20x19000=380,000(元),存货中留在产成品成本的固定间接生产费用为20x1000=20,000(元),计入当期费用的固定间接生产费用为600000-20x20000=200,000(元)。

在中国公认会计准则下,计入销售成本的固定间接生产费用为30×19000=570,000(元),存货中留在产成品成本的固定间接生产费用为30x1000=30,000(元),计入当期费用的固定间接生产费用为0。

最终,不同准则下对利润的影响为:380,000+200,000-570,000=10,000(元)

对存货的影响为:20000-30000=-10,000(元)。

存货差异影响表

2.3.2固定资产

准则差异

A公司在固定资产的会计实务处理上的主要区别如下:

A公司固定资产准则中美实务差异表

财务处理

20x2年1月1日,A公司投资建设某一新装置,总投资为1000万元,建设期为一年。其中,银行借款700万元,自有资金300万元(自有资金成本为8%)。银行借款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其产生的利息在项目的建设期资本化。但对于自有资金,A公司根据其资金成本也要计算利息,并将其资本化。故自有资金300万元在建设期产生的利息为:300x8%=24(万元)

借:在建工程240,000

贷:利息费用240,000

结果比较

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后,资本化的自有资金利息也转入固定资产原值。

在中国会计准则下,自有资金的利息不考虑在固定资产资产的成本中。在本例,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值在美国准则和中国准则下相差240000元;对利润的影响数为240000元。

2.3.3无形资产

准则差异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无形资产,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为购买价款的现值。付款总额与现值之间的差异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期摊销。

财务处理

A公司20×8年1月1日购入一项专利。公司分期支付专利许可费3000万元,合同期限3年。每年末付款1000万元。公司购买专利许可费价款的现值为25,415,131元。折现率为8.44%。

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准则,20×2年1月1日购入专利时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无形资产25,415,131

贷:长期应付款25,415,131

每期摊销费用计算如下:

20x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摊销及计提利息

借:摊销费用8,471,710

贷:无形资产8,471,710

借:财务费用2,229,991

贷:长期应付款2,229,991

20×2年12月31日,支付到期购买价款:

借:长期应付款 10,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

根据中国公认会计准则,20X2年1月1日购入专利时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无形资产 25,415,131

未确认融资费用 4,584,869

贷:长期应付款 30,000,000

20x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摊销

借:摊销费用 8,471,710

贷:无形资产 8,471,710

20x2年12月31日,支付到期购买价款

借:长期应付款 10,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0

第一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25,415,131 x8.44%=2,145,037(元)

借:财务费用 2,145,03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145,037

结果比较

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20x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净值为16,843,421元,长期应付款为17,645,122元。

在中国公认会计准则下,20x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净值为16,843,421元,长期应付款为20,000,000元;未确认融资费用为2,439,832。

两种会计准则下,利润差异为2229991-2145037=84954(元)

2.3.4 所得税

准则差异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先确认,再判断可实现性。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在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在借方的情况下,如在以后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时期内(一般为3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转回,才能确认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并作为递延税款的借方反映,否则,应于发生当期视同永久性差异处理。

财务处理

A公司20x2年12月31日有递延所得税资产10000元。引起该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在未来的4年内平均每年转回2500元。20x2年A公司支付企业所得税20000元。根据美国税法规定,允许未来两年的应税损失可以用来抵减20x2年的应税所得。因此20x3年和20x4年的可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元可以往回抵减20x2年的已支付所得税。因此,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不应对20x3年和20x4年可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元计提减值准备。同时,根据税法规定,20x5年

的应税损失不能用来抵减20x2年的应税所得。因此,需要对20x3年的可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假设20x6年A公司盈利。

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2500

贷:减值准备2500

根据中国的会计准则和中国的税法,20x9年和20x0年的亏损不能往前抵减已支付的所得税,只能抵减未来的应纳税所得额。故在20x2年12月31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500元。

20x2年12月31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确认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

贷:所得税费用2500

结果比较

不同准则下对利润的影响为:10000-2500-2500=5000(元)。

2.3.5租赁

准则差异

就租赁准则而言,两国公认会计准则没有实质性差异。但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中专门列出了长期服务租赁合同确认为融资租赁;而在中国公认会计准则中就这类合同没有专门的规定。

根据美国准则规定的租赁的分类:

财务处理

A公司与B公司20x7年签定了一份10年的原材料供应合同。B公司为A公司提供主要的一种原材料,该原材料为气体。所以,B公司专门铺设管道,将B公司与A公司的设备连接在一起。B公司管道设备建成于20x8年1月1日投入使用后,A公司每年要支付固定费用1000万元,该部分费用的现值为6710万元。另A公司根据原材料的使用量支付原材料货款。由于B公司实质上是A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商,所以在中国报表上认为该租赁为经营租赁。但在美国的报表上被认定为融资租赁。

经营租赁会计处理汇总表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如下:

利息计算表

会计凭证汇总表

结果比较

由于美国会计准则确认为融资租赁,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确认为经营租赁,导致不同准则下的差异,

20x2年末利润的差异为537+671-1000=208(万元)

固定资产净值的差异为6710-671=6039(万元)

报表差异的调整

3.1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报表

A公司20x2年12月31日遵循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财务报表如下。

3.1.1 资产负债表

3.1.2 损益表

3.2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报表

3.2.1资产负债表

3.2.2 损益表

3.3报表差异

3.3.1 资产负债表差异

3.3.2 损益差异

基于上述分析,在两种准则下,利润差异11,929,954元。

3.4 有选择地引进美国会计准则的作用

篇9

会计信息化理论是由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会计信息化应用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环境理论相互结合,所形成的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其中,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是构成会计信息化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方法理论等;会计信息化应用理论是将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应用于会计信息化实践、指导会计信息化实践的理论,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会计信息化管理体制理论等;而会计信息化环境理论,则是对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和会计信息化应用理论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的理论,包括信息、技术和组织等环境的影响。

作为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部分的财务会计信息化,立足于其会计反映与监控的基本职能,对其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环境理论深入研究,不仅是会计信息化的当务之急,而且对会计理论创新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研究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首先必须根据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分阶段加以进行。信息系统与组织内外部环境之间共生与互动的关系,决定了财务会计系统必须是一个活跃开放的系统。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化与演化程度,直接反映出财务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根据会计的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集成的程度,可将财务会计系统的发展阶段分为手工会计模式、计算机会计模式和网络会计模式三个阶段。而我国信息化财务会计系统至今经历了手工会计仿真模式与计算机会计模式两个阶段。30年来我国财务会计系统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实现了该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的信息集成,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内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进程。

本质上说,我国财务会计系统经历了上述两个阶段的发展,是一个价值法会计向价值法与事项法并进的演变过程。从上一世纪80年代开始,Sorter(1969)所提出事项法会计之所以在我国一直成为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是因为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让人们看到这一研究的应用前景。勿庸讳言,利用计算机系统采集的事项信息,不仅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增值性,而且也可同时满足企业决策者的信息需求,这种谋求信息资源集成,以便为信息用户提供多元信息的理想目标,使国内众多学者萌生了重构新型的会计信息系统之构想。杨周南(2003)提出的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模型(InformationSystem,ControlAuditing,ISCA),李端生等(2004)提出的“需求决定的会计报告”模式,王世定等(2004)提出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统(InformationIntegratedandManagementSystem,IIMS)模型等,重点构画了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为一体的控制系统的理想框架。而在实践中,用友、金蝶、浪潮、新中大等软件厂商立足于组织、信息与流程集成所开发的本土化ERP软件,也开始从实务上夯实了建立业务事件仓库的基础。笔者认为,随着基于企业经营过程方法的事件识别准则(Jones,2003)的不断完善,从真正意义上构筑一个融财务与非财务、货币与非货币、定量与定性的各类数据为一体的业务事件仓库可望形成,它为财务会计信息化进入网络化会计模式阶段铺平了道路。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新审视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手工会计的产物。面对信息化因其数据传输与处理疾速使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而可靠性却可能因电子化、无纸化和网络化致使系统面临许多风险而降低,迫使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将安全性列为可靠性的次级质量要求

信息安全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与信息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信息的秘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传播性、可用性和可控性(Crime,2000)。其中,秘密性是指防止对数据的非授权或非法泄漏。完整性是指信息没有被篡改。真实性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传播的信息不存在与客观事实违背的情形。可传播性是指信息内容不违反国家的相关法规。可用性是指信息的者能够保证信息被有效地传递到接受方,并且该信息被接受方有效地加以使用。可控性则是指信息的发送者可有效地控制信息的传递方向,使得信息安全到达授权接收者。上述基于网络平台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虽然其中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多见于手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中,但其内涵有很大的改变,而保证在信息化条件下非授权人不能知悉信息内容的秘密性和可控性要求则是手工会计下所未曾遇及的。

财务会计信息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财务会计领域的今天,电子化与无纸化的会计数据与信息,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非授权人的操作与干扰,随时都可能在处理与传递过程中出现泄漏和被窃(特别是异地的网络传输情况)。在今天,如果一个财务会计软件缺少对会计信息秘密性和可控性的设置,即使其输出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都能符合会计准则与制度的要求,人们仍然不能断言其产出的信息是可靠的。在信息化的条件下,会计信息在空间上不囿于某一固定点的特性,迫使其可靠性内涵不得不加以拓展,将安全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已是势在必行。

财务会计系统同时也是一个控制系统,因此,安全性既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是会计控制质量要求。事实上,从控制质量特征研究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也许更有意义,但在信息化条件下讨论会计信息特征伊始将其置于信息质量范畴更能为人们所理解。同时,尽管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同义性,但在财务会计特定的范畴中,确立两者的主从关系却十分必要。美国FASB于1980年提出了SFACNo.2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框架中,将可验证性、如实反映和中立性等三项作为可靠性的次级质量特征,它们是对信息产生过程和结果加以界定的,而安全性则侧重于信息的、传播与接收提出的,它同样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之一。因此,将安全性与可验证性、如实反映和中立性并列,同属于可靠性的次级质量特征是合适的。

(二)实时性替代及时性并将其列为相关性的次级质量要求

在手工会计之中,及时性通常被视为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视为相关性的灵魂之所在。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往往要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而在整个会计程序实施过程中及时性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在经济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计量,并编制财务报告;三是要求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在信息化条件下,上述的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和及时传递已经成为所有计算机信息系统产生信息的“自然属性”,并非基于会计信息的个性特征。而实时性才能真正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所谓实时性(real-time),是指输出信息与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信息用户,尽早满足信息用户的需要。这不正是信息化条件下对会计信息最为需要的质量要求吗!故笔者认为,将实时性替代及时性,并令其作为相关性的二级质量要求更能表现信息时代反映主体价值运动的特征。即将步入网络会计模式阶段的财务会计信息,在面对市场日益增加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情况下,决策有效性进一步依赖于实时性财务信息。因此应当审时度势地将实时性替代及时性,并将其作为相关性的次级质量要求。

三、财务会计基本程序的改进

在将财务会计的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中,其基本程序必不可少。我国会计软件问世至今的30年,是一个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不断信息化的30年,财务会计系统的人机角色的转换程度高低,直接通过这四个基本程序表现出来。同时,它又从理论上丰富了财务会计基本程序的内涵与外延。

(一)会计记录的信息化

在我国财务会计系统四个基本程序信息化过程中,以会计记录的信息化最为成功。根据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设置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据结构,按照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模块正确地进行数据输入、处理和信息的输出,逐步实现了会计记录的电子化与无纸化。同时,会计处理过程的程序化与规范化,又使会计集中核算、记账,以及企业租用服务供应商(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ASP)信息系统成为可能。

Fellingham等(2002)认为会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对信息的处理技术。信息理论所包含的数据压缩定理和信道编码定理两个基本定理同样也适用于会计记录。在对数据的压缩过程中,当前财务会计系统在获取会计账户和报表的压缩信息中一方面保证信息的不受损失,同时,通过凭证模板和非法对应科目控制减少了信息失真。而在保证一个有噪音的信道中传递最大数量会计信息的设计之中,当前系统则多将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合二而一地归集于一个数据文件之中,以便账簿和报表提供更为详尽数据与信息,并注重会计处理过程中对有效编码方案使用冗余技术。

当前,应当探讨电子化原始凭证项目与格式规范化,财务会计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以及财务会计系统嵌入更为严密的会计记录控制程序,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要运用信息管理学理论,立足于财务报告需要,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会计记录压缩与冗余等问题。

(二)会计确认的信息化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信息化,是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难点。如何将人脑对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逐步转化为财务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首要问题是要进行“初始记录的确认”(即初始确认),APBStat认为“初始记录”包括对进入会计程序的数据、作出分录的时点和通常要予以记录的金额等三项原则(葛家澍、杜兴强,2004),其中前两项属会计确认问题,而第三项属于会计计量问题。诚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05)已对数据电文及其发送时间与地点,以及电子签名的有效性等从法律上予以认定,这种以电子替代手写的签名直接关系到上述的初始记录的确认。即使所有原始凭证都已实现电子化,对其是否进入以及何时何地进入财务会计系统的经济事项的人脑确认过程仍然必不可少。当前电脑替代人脑的会计确认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已被人脑确认进入财务会计系统的经济事项的会计要素的自动确认。这种有限的初始确认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具有其积极意义,它既可使系统远离人为的干扰,又可快速形成记账凭证数据(借贷方会计科目);二是对电子化原始凭证是否进入财务会计系统施行“有限度确认”,即对日常发生的采购、生产、销售各循环中的基本经济业务加以判断,在确认依据(如电子合同、付款单据等)完整的条件下准许进入财务会计系统之中。

在财务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将会计确认交由计算机系统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想象,那种缺乏完整的原始凭证数据仍可准许进入财务会计系统的做法,将给系统带来多大的危害。因此,制定“准入”数据的确认条件必须完整充分。

(三)会计计量的信息化

选择计量属性是会计要素计量的主要问题,在当前财务会计系统提供以货币量度为主的信息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能使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属性克服相关性不强的缺陷,而且可以使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尽可能同步地得以反映。这是因为,企业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以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平台,进而使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成本(俗称“三零”)成为现实,由此使企业许多流动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相关性得以提高。同时,全球网络平台提供的众多资产和负债的活跃市场,信息中介(infomediary)的服务又能帮助企业形成基于各种计量属性的会计信息。因此,通过建立基于以上五种计量属性相应的数据库文件,并根据各计量模式的要求分别生成不同计量属性的财务报表信息,对满足不同信息用户的需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庄明来,2006)。

计量过程的信息化,首先体现在记账凭证借贷方金额的计算。我国会计软件实现了转账凭证和部分收付款凭证的自动计算。例如对期末收益类账户结账、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职工薪酬的结算与分配等,都已借助会计模板方式自动进行计算生成。然而,会计计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完全依靠计算机技术目前尚难实现,做好人机的科学分工以保证会计计量合规性至关重要。

(四)财务报告的信息化

AAA(1966)所提出的同时报告历史信息和现行成本信息的多栏式报告,Sorter(1969)强调披露企业足够的经济事项明细信息数据为主的事件报告,Cheryl和McCarthy(1997)侧重于储存和维护而提出建立最原始的REA数据库会计模式。Willman(1995,1996,1997)则提出5种不同层次的彩色报告模式,肖泽忠(2000)提出建立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型(anInteractiveandCustomisableReportingModel,ICR)以提供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的快速沟通,同时达到信息传递更为迅速和经济之目的,众多学者研究之目的是向信息用户提供各种理想的基础数据状态和多维的决策支持信息。当前,通过公式定义方式使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表内信息能够自动取数生成,但附注内容的完整披露完全依靠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却尚待时日。同时,注重其他财务报告多元化与实时性,进而提高财务报告的整体质量,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在财政部和中国证券会等部门推动和组织下,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在我国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取得较大的进展。王松年和沈颖玲(2001)、张天西(2003,2006)、潘琰(2003)等学者对XBRL的基本原理、作用与贡献,以及在我国应用等展开研究。无疑,XBRL对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财务报告模式变革、财务报告分析、会计准则选择、实时监控和持续审计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这一技术在我国财务会计中应用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是今后的重点。

四、会计方法的推陈出新

会计学是一门以研究方法论为主的经济应用科学,信息技术则为会计方法的推陈出新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持。在科学地将会计数据转换为会计信息的信息化过程中,手工会计中所采用的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会计方法因信息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许多变化。

McCarthy(1982)和Jones(2003)等学者对借贷记账法提出质疑,并相应建立REA等会计模式,尽管O’Leary(2004)等学者对REA和SAP系统基础数据库模型之间的关系的考察结果进一步印证了REA模型以提供包括非货币、非财务和定性数据在内的业务事件库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但企盼这些模型在实践中得以真正应用依然步履维艰。在当前,构建价值法财务报告与事项法财务报告并驾齐驱的会计业务流程也许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有鉴于此,价值法会计的存在也就决定以货币计价为基础的复式簿记不可能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改变。设置会计科目,是将各种经济数据按会计要素“浇铸成型”(确认),并通过记账凭证载体为会计报表信息提供“毛坯”。从会计科目的级别设置在信息化实践中的作用来看,设置一级科目并同时下设明细科目无疑为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方便,而不设一级科目直接将会计科目设至明细科目的压缩冗余的做法,则对企业获取决策经营的支持数据更为快捷灵活。另外,在一个企业内分别设置“外送报表会计科目”、“内部管理会计科目”、“集团公司会计科目”等多套会计科目系列的做法不仅有利于企业财务会计的信息管理,而且为深入研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同源分流”的数据联系提供直接依据。

作为会计科目载体的记账凭证,是复式记账的直接表现。尽管增减记账法在信息化环境下更有可能实现(李春鸣、韦沛文,1999,张以宽,1999),但无论是采用借贷记账法,还是增减记账法,其记账规则在记账凭证库文件中也只是符号表现的差异而已,它们对会计信息输出并无影响(庄明来,2001)。同时,充分利用编码技术,尽可能使各种符号都具有特定内涵,是我国记账凭证结构设计的未来方向。例如,SAP软件为采购、销售、生产三大循环(或更细的分类)业务各自设置凭证编号区间(张小虎,2003),将各区间的借贷标志分别以不同的编码表示(如固定资产有关凭证借方以70表示,贷方以75表示,而存货有关凭证借方以89表示,贷方以99表示等)。笔者认为,以不同编码作为“借”和“贷”的标识以区分各类别经济业务的做法是记账凭证填制方法的一种突破,是对经济业务的会计要素确认的进一步细化。同时,它以数码方式与组织单位代码、日期编码、记账凭证编号、会计科目编码和金额等一连串数字符号的连接,无论对财务数据的集成和分析,还是对会计档案保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登记账簿,至今仍然作为各国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尽管当前账簿仍然要求打印输出,但财政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1994)早已规定:“在机内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直接登账依据完全相同情况下,总分类账户可以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替代”,以及“可以提供机内会计账簿的满页打印输出的功能”,这种“以表代账”和“满页打印”的规定表明了信息化条件下账簿的功能与作用的逐渐淡化。从理论上说,账簿中的发生额登录只是会计凭证数据的位移(庄明来,1997),这种冗余处理完全可以由会计凭证数据文件所取代。在电子账簿仍然存在情况下,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实现电子化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等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勾稽关系的实时自动审核,以确保数据与信息的可靠性。

手工会计常用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凭单日记账和日记总账等五种,这些根据企业规模、会计人员水平等因素而选择的核算形式,究其本质,是为了方便总账的登录。而在信息化条件下,无论采用上述的任何一种形式,总账均可以在瞬间形成,因而,手工会计下的核算形式在信息化之下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目前,财务会计许多方法正在逐渐由电脑自动完成,诸如财务报表的编制、发出存货个别计价、单个存货项目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职工薪酬计算与分配等。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这种自动完成的范围将越来越大,有鉴于此,不断将系统能够自动完成的方法补充到标准的会计业务流程之中,并将其固化于财务会计软件,则可望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干预,进而提高财务会计系统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五、总结

财务会计是一个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因此,按照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ControlObjectivesforInformationandRelatedTechnology,COBIT)建立一个合理的信息技术治理架构是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要运用会计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和观点,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重构为主线,以业务流程集成、组织结构集成和服务集成为重点开展研究。而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目标,则是要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建立一种以过去为重心。既面向过去又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进而在实现财务会计子系统与ERP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的功能与信息集成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元化财务报告理论体系。 新晨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J].会计研究,2003(10):30-32.

[2]李端生,续慧泓.论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4(1):60-64.

[3]王世定,徐玉德.IT环境下会计系统重构:一种融合理论及模型构建[J].会计研究,2004(9):42-46.

篇10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会计电算化课程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学、计算机基础学、系统开发等学科之上而设置的。可是目前许多院校对计算机课程和会计课程设置的时间考虑不够。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对计算机知识要求较高,在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情况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比如说,在财务报表模块中,报表定义公式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会计知识的良好掌握,而且要对计算机语言和Excel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因此,课程的设置不能简单的定位在操作技能上,还要兼顾一定的计算机技术。

课程内容制定不合理。目前大多会计电算化教学只满足于简单的从手工账到计算机做账的过渡。这种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是一种核算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数据处理任务,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忽视用现代技术手段去改变传统模式。所以,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机械的把教材或模拟实训内容录入计算机,对于用财务软件进行简单会计信息录入是熟悉的,而对于录入后的数据的处理运用是不熟悉的。这样简单计算机操作员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窄,多数院校课程只介绍了财务软件中账务处理和报表管理模块,对于采购、销售、成本、固定资产和财务分析等其他模块介绍很少。

教学方法模式单一。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上课加上机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课是教师讲解,以教师为中心,上机是学生按照教师上课内容重复操作,熟练掌握就为达到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互动不强,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会计核算的内容和程序日趋复杂,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市场和学生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新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披露,无法更好的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行使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

教材与教学软件的不足。目前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的教材在内容上只是一种简单的财务软件的操作说明,没有考虑和突出财经专业的课程特点,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软件方面目前还缺乏专门为会计教学而设计的软件,绝大多数还是采用了各财务软件公司商品软件的演示版,而演示版软件主要是单用户版软件,学生能够练习的只能是单机版,这样对于网络软件学生会觉得陌生,而软件的实际用户多是网络版,这就增加了学生就业难度。近年来一些条件较好的院校开始采用正式的网络版财务软件作为教学软件使用,但巨额的软件费用是一般院校难以承受的,而且正式版软件并没有设置练习功能。在教学中不太适用。

师资力量不足。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既要具备会计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目前,各院校教师大都是毕业后直接从教的,专业知识较为单一,对于计算机技术缺乏系统的学习,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另外,很多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缺少从业经验,对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不是十分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按其所学教会学生一步步操作,谈不上实践,更说不上综合应用了。

实训教学形式单一,影响了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实训作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以教材章节为主,使实践教学内容仍然依学科型的课程体系设置,从职业岗位角度分析其内容显得零散。实训主要以验证为主,即对书本所学知识进行验证,而真实职业环境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在验证型的实训方式下难以做到。同时,作业式的实训,一些同学会养成应付的不良行为,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的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两种教学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实现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在许多院校,采用考核方法还是应试型,缺少对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这种考核方法只注重结果,缺乏对过程的考核。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特点而言,这种考核方法难以评价实际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课程设置。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方向,要达到社会基本需求,会计电算化应设置以下专业课程:会计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会计工具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和网络的要求,该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包括:内部控制设计、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建模技术、会计软件开发技术(实验)、会计软件网络技术(实验)、财务信息化(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

教材以“自编为主,购买为辅”。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教材建设应分阶段进行。首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先学教材中的简单案例;而后由老师自编一份相对完整的练习让学生操作。其次选择一套较好的手工会计模拟资料,在基础上进行手工向电算化的转换,使之应用于电算化实践教学;我系组织老师自编了一本手工会计模拟资料以后就可以用于电算化实践操作;最后,由老师利用暑假时间深入企业单位或者到企业挂职等形式,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组织教师编写实训教材。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应逐步加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应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创造环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具体来说,课堂上,教师应设计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采取“启发式”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在软件演练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结合学生在企业内部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等实训的经验,自己撰写案例,在课堂上公开展示自己的案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加大对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面对教师理论知识与技能落后的现实,应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通过到高校进修、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参加“双师”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学校还可以把相关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通过兼职形式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财务会计软件公司技术人员给教师举办技术讲座;聘请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及软件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课程和指导学生实习。

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训练,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会计电算化实训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完成某个或某些岗位工作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即在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实训应尽量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按照岗位需求进行模拟训练,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具体做法为:首先选择实用的会计模拟资料,将学生分组,以每组作为一个财会部门,对组内各个成员按照实际会计岗位进行分工,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在模拟实验室模拟会计电算化运作模式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使学生可以模拟实际会计岗位进行技能训练,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际岗位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