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自有资金投资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自有资金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十多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快开放的进程,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外资战略投资者有人才和技术优势,中资银行有庞大的客户群和机构网点。前者是技术密集型的,随着市场深化和竞争加剧,其优势是递增的;后者是劳动密集型的,其优势是递减的。为了适应新的金融形势,促进银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银监会成立后适时调整思路,于2003年12月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致力于促进中外资银行合作的“双赢”。
到目前为止,18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26亿美元。具体情况是:对国有银行,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投资建行54.66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行36.75亿美元;对股份制银行,亚行、花旗和汇丰银行等投资了交通、光大、民生、兴业、浦发、深发以及筹建中的渤海银行等,投资额为29亿美元;对城市商业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荷兰国际集团、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国际金融公司等投资了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以及西安、济南、杭州和南充等地的商业银行,投资额为5.6亿美元。从投资方看,既有国际金融组织也有商业银行,既有大型机构也有中小型机构;从被投资方看,既有国有银行也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既有沿海和东部地区的机构也有内地和西部地区的机构。外资机构和中资银行均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在这些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案例中,投资于建行和中行的资金占据了较为明显的位置,因此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讨论。
一、“国有银行贱卖论”
建行于2005年10月27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其示范作用不可低估。建行股份卖给外国投资者的价格仅为账面价格的1.2倍,但上市后建行股价不断攀升,目前已经上升到账面价格的约3.7倍,上市融资达92亿美元,刷新了亚洲除日本市场以外的上市规模纪录。建行首次IPO(即首次公开上市)有如此表现引发了国人对银行贱卖的质疑。银行业界人士纷纷撰文引出“国有银行贱卖论”。“国有银行贱卖论”的主要观点是: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定价偏低,赴境外上市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会威胁到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国有银行贱卖论”的主要依据是:
(一)“按净资产定价不合理”
金融学家吴念鲁认为,不仅要按净资产来算股价,还要考虑这几家银行的品牌、客户、市场和产品。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也指出,在我国,由于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准入进行管制,银行特许权本身也有很大的价值,这些都远未体现在股权溢价上。
(二)“境外投资者便宜捡得太大”
2004年工行实现盈利747亿元,用30亿美元换来工行10%的股权,意味着境外投资者在4年之内就可收回投资。假如今后交行的股价上涨到3.72元,汇丰只需把入股交行的19.9%的股权脱手9.9%,就可以拿回本金,而不花分文持股交行10%的股份。按照目前H股平均市净率2.2倍保守估算,中行的股份在3年内将给境外投资者带来95%的收益,境外投资者便宜捡得太大。
(三)“股权交易存在不对等性”
该观点认为,交易的不对等性并没有反映在股权价格中。一是境内投资者被边缘化,国内银行的股权售让对象明显偏向境外投资者。二是中方提供收益承诺,境外投资者“稳赚不赔”,如建行、中行承诺,一旦今后每股净资产低于对方的入股价,汇金将给予补偿。三是同股不同权,如2005年西安商业银行新股东大会后,拥有5%股份的国际金融公司和加拿大丰业银行各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但拥有5%以上股份的其他几家内资股东却没有得到同等待遇。
(四)“国人已承担巨额重组成本”
在股权交易前,为了提高国有银行质量国家已付出了巨额投资。如在1998年增加2700亿元国债用以充实国有银行资本金,2000年剥离近14000亿元的四大银行不良资产,2005年通过汇金公司向中、建、工行共注资600亿美元。另外,工商银行改革下岗20万人,建设银行裁员了10多万人。当前国内银行转让股权获得的溢价太低,没有体现国人为此付出的代价。
二、对建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分析
对于建行在出让股权时是否有贱卖之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动态比较方面看。战略投资者在银行IPO前入股的市净率一般要低于IPO市净率。这是因为战略投资者与IPO时的公众投资者性质与作用不同,战略投资者愿意与国内银行长期合作、共担风险,必须承诺股票锁定期和竞争回避,而公众投资者更多考虑股票投资收益,具有长期持股和短期投机的选择权。以交通银行为例,汇丰银行的入股市净率为1.76,后期的IPO市净率却为1.60,也即汇丰的股权购买价格高于公开上市的股票价格,显然不存在交行股权被贱卖给汇丰的问题。对建设银行而言,美洲银行的入股市净率(1.15)和淡马锡的入股市净率(1.19)都远远小于建行IPO的市净率(1.96),差距略显过大,美洲银行和淡马锡在短短的4到5个月内就分别获得差价收益0.81元/股和0.77元/股,因此,两者的入股价有被低估之嫌。
第二,进行横向比较。市净率显示的是入股价格的溢价程度,反映了投资者对银行经营能力和投资价值的综合判断。因而,银行的经营能力越强,获得的市净率一般就应该更高。以建行为例,2004年建设银行的主要经营效率指标均明显优于交通银行,但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建设银行的境外投资者入股市净率(1.15和1.19)却大大小于交通银行(1.76)。另外,境外投资者的入股比例越大,对应的入股市净率应该越低,交通银行的入股比例(19.9%)超过建设银行的入股比例(14.1%),而两个银行在入股市净率上的表现却恰恰相反。因此得建设银行境外投资者的市净率偏低,也即转让建行股份的定价偏低。
三、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理性化的政策建议
为了更加稳妥高效地推进我国银行业的产权改革,针对现阶段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在引资对象上,应树立“战略一致,优势强化,文化融合”的理念,把一些具备业务专长的中上等规模银行纳入选择范围。首先,双方在经营发展战略上的一致性,可以减少战略融合成本和风险,更能确保外方作为“战略投资者”的稳定性。其次,讲求“优势强化”,而不局限于“优势互补”,有利于在日趋激励的竞争中巩固已有的市场地位,并通过双方合作不断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再次,很多中上等规模银行在华尚未设立分支机构,与之股权合作更能实现“竞争回避”。最后,中上等规模银行不容易实施对国内银行的股权控制,不仅可以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更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第二,在投资方式上,可推行股权互换、债转股两种方式,增加境外银行机构投资入股的灵活性。股权互换,即境外银行机构以自身股权换取中资银行相应的部分股权,而非仅仅以现金购买股权,这种方式可以先行在资本充足率已达标,而着重于改善治理结构的国内银行中推行。其优势在于,可以减轻境外投资者的资金压力,通过相互持股,增强中外资银行间战略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有利于中资银行拓展国际市场。债转股方式,适用于当前中外银行间已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而尚未交割,或者外方承诺在未来时期追加投资的银行(如工商银行、浦发银行、西安商业银行等),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充实国内银行运营资金,减轻融资压力,加强双方的业务合作,而境外投资者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机增持国内银行的股份。
第三,在股权定价上,由双方竞价为主向多方询价为主转变,引入拍卖和招投标方式,完善银行股权转让的价格发现机制。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不少国内银行的做法局限于选择单一入股对象,然后进行双方竞价,这很可能因竞价不充分导致股权价格低估。建议在同时引入和考察多个合格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基础上,建立多方询价渠道,同时构建多方竞价平台。除了协议转让方式,还应该积极引进股权拍卖和招股投标方式。
第四,在上市地点上,重组后的国内银行不应局限于海外上市,应充分考虑内地上市的可行性。建议内地证券市场上市应该有国有银行的参与,中小规模的银行IPO可以考虑在内地市场进行。目前我国内地市场银行股仅有5家,金融股所占比重仅有5%,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这样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和金融蓝筹股的培育。兴业、华夏、广发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可根据IPO规模的大小,充分考察内地上市的可行性。同时条件成熟的银行,可将优质业务或潜力业务(如信用卡、资产托管、票据等有必要单独核算的业务)进行在内地分拆上市。尤其针对中外银行合资后双方重点发展的业务,如建行与美洲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浦发与花旗的信用卡业务,可以先行分拆上市。
第五,在风险防范上,建立境外投资者(主要针对“财务投资者”)的退出机制,减轻资金抽离可能对国内银行造成的冲击。当前中国银监会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做出了“持股三年”的政策要求,笔者认为三年时间偏短,何况之前进入的一些境外投资者并不存在持股期间约束。因此,国内银行自身应该加强研究和完善境外投资者的退出机制,以确保银行营运的长期稳定
第六,在发展战略上,不仅要“引进来”,更应该鼓励和支持国内银行“走出去”,全面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国内银行必须主动介入全球金融格局大调整中去,才能避免我国金融资源为别国所控制,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与国际银行金融机构广泛开展业务合作,加强与先进银行在信息、技术及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二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银行参与国外银行机构的股权并购,如结合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国外银行开展股权置换和相互持股;三是直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选址上可以先行考虑金融市场发达国家以及经济增长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四是顺应国际银行业监管要求及国际司法、会计、计量制度标准,关注国际金融需求的变化,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经验,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唐双宁.引进合格战略投资者,促进中外资银行双赢[N]经济日报,2005-11-03.
2、吴念鲁.对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及上市的评析[J].银行家,2005(9).
3、余云辉,骆德明.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N].上海证券报,2005-10-25.
篇2
《投资与理财》记者近日在北京招商银行营业厅看到基金定投宣传单封面上写着“每月1000元 ‘百万富翁’不是梦”。看到这样的资料,投资者都会在心里犯嘀咕:每月定投1000元,这需要多少年才能实现“百万富翁”的梦想呢?招商银行的宣传单显示的赫然是17年。
记者特此算了一笔账:每月1000元,一年是1.2万元,17年也才20.4万元,要实现17年成为百万富翁,每份基金平均都要获得近4倍的收益。在股市连续多年低迷的情况下,基金定投很难实现这样的收益。
<b>17年成就百万富翁条件难实现</b>
那招商银行是如何实现“百万富翁”的计划呢?
细读招商银行的宣传册,记者一下子傻眼了:招商银行是假定以1990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成立时的基数100点为参考基数,当天模拟成立基金,截止时间是2007年8月31日。每月坚持定投1000元,按照指数表现计算,17年时间就成了百万富翁。
咋一看,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稍微仔细思考,这份宣传单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有误导人之嫌。
首先,在1990年上证指数成立时,市场上还没有基金,更别说基金定投了。
就算这只是个假设,但从1991年开始,每月定投1000元也很难实现。记者询问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工作的人员,据他们介绍,当时干部的每月工资是50元到100元,1000元需要一两年的全部积蓄,每月定投1000元完全不现实。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上证指数刚成立时基础点位只有100点,在上世纪90年代买股票的那批股民大都赚了个盆满钵满,有多少人会去选择基金定投呢?
其次,上证指数从成立初的100点到2007年8月31日的5218点,上涨了50倍,以后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涨50倍。眼前的现实是到了2012年10月,指数跌回到2000多点。
<b>“百万基金”持有到现在亏损超60%</b>
除去以上的假设条件, 最为值得商榷的一点还是,现在已经是2012年,为什么在宣传单上数据截止时间是2007年的8月31日呢?这背后又有什么?
如果把时间延展,大家就明白了。就在数据截止日一个多月后,沪指就冲上了历史最高点6124点,随后便是持续到现在的下跌。而招商银行宣传单上恰好把结算的时间放在历史最高点之前,从而回避了业绩的大幅下滑。
这时候记者不禁疑问,如果是在6124点模拟成立基金,那收益会怎样?为什么招商银行只给投资者展现收益最好的一面,而对收益的风险却是只字不提?
记者做了个假设,以上证指数为参考基点,在6000点开始定投基金,伴随着这些年股市连续下跌,现在已经是富翁变“负翁”了。如果投资那些表现不如上证指数的基金,那投资者更是赔得一塌糊涂了。
篇3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融资难 现状分析 主要问题 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82-02
一、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概述
一般来说,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有以下几种:(1)自有资金。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经常持有,可以自行支配使用并毋须偿还的那部分资金。同时根据规定,为防止财务杠杆率过大带来的财务风险,房地产项目中的自有资金比率必须大于20%。(2)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3)银行贷款融资。银行贷款融资是指证券公司通过向银行借款以筹集所需的资金,是目前国内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4)房地产信托。就是信托投资公司发挥专业理财优势通过实施信托计划筹集资金,对房地产信托资金进行处理和运用。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委托人获取一定的收益。(5)债券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6)民间中介融资。融资中介开展业务的形式主要是作为资金的中介,用各种来源的资金和自有资金用于民间借贷,承担一定的放贷风险,并收取利息,也就是俗称的高利贷。
(二)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在世界经济大国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了很大比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业的开发资金需求量庞大,这使得融资对房地产而言相当重要,可以说,房地产融资是房地产项目成功的基础。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呈现出如下特点:
1.自筹资金稳定增长。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09年房地产企业通过自筹方式获得资金总额为17949.12亿元,2010年自筹资金总额为26637.21亿元,2011年自筹资金总额为35004.57亿元。2010年自筹资金总额比2009年增长了48.40%;2011年该值比2010年增长了31.41%,自筹资金环比增长速度放缓。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2011年自筹资金占了资金来源总额的41%,2010年利用外资占了资金来源总额的37%,2009年该值占资金来源总额的31%,连续3年自筹资金占资金来源总额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但不会上升太快。可见,自筹资金处于相对稳定的增长状态。
2.民间融资成房地产融资新渠道。在一系列宏观紧缩政策接连出台的大背景下,近期我国民间资本借贷异常活跃。它们借助信托、典当、私募基金、贷款中介等各种金融形式,成为银行收紧短期贷款之后的新的资金来源。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估算,2003年全国民间借贷总规模即达到7405亿一8164亿元。至2011年,民间借贷规模持续扩张。有机构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民间借贷市场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约为银行表内贷款规模的10%一20%。因此,民间资本的兴起,给正处在宏观调控下的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当然,也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国民间资本进入信贷市场的渠道还不畅通,有些民间资本的运作还不规范,民间资本成本还比较高(一般为10%以上),民间融资仍然无法满足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对资金的需求。
3.房地产企业股权及债券融资难度大。房地产企业股权债券融资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直接融资手段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房地产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相比有很高的安全性,其资金回收速度快、流动性强,所以国外大多数企业都更偏向于债券融资,债券融资的金额能够超过4到11倍量的股权融资。但在中国的房地产债券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债券融资总额远远低于股权融资的金额。目前,中国的真正的房地产债券发行的规模是非常小的,债券市场是不完善的,债券发行程序不标准,债券评级的准确性、可信性有问题,这影响了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资金比例大小。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
目前,绝大数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条件不完整,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这些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一般占总投资的19%,甚至更少。若开发商的自有资金严重不足,将会导致贷款难度加大,从而使项目停滞。
自有资金受企业自身盈利影响很大,自有资金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与之成正比。房地产投资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投资者很少会对房地产业投人很大的资本,导致了自有资金难筹集。自有资金筹集不了,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就会受到很多阻碍,一些很有投资潜力并且有很大把握成功的项目,但因为自有资金不足,贷款困难,而胎死腹中。换言之,开发商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空有一身技能却不能施展。
因此,必须想出能解决自有资金问题的办法,比如使投资者相信该项目能成功、盈利能力强、值得投资、这需要企业具备很专业的技术人员,很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和策划员,人力方面要求要高,并且能遇到好的项目并进行成功的策划,这样才能吸引别人来投资该项目,从而筹集到更多的自有资金。
(二)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风险相对集中
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一般有:自筹资金、开发贷款和其他资金等,最大的是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自筹资金一般是开发商的资本金,其他资金则是房地产预售回款,以及很大一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垫款。从这些资金来源分析来看,开发资金无疑属于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其他资金中的建筑施工企业垫款,实际上也大多来自于银行对施工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而商品房预售回款中接近60%仍然是银行给购房人的按揭贷款或公积金购房贷款。由此可见,银行信贷在房地产企业融资中起着支柱性的作用。这样的融资结构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一旦银根紧缩,银行信贷开始收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链条就会出现断裂,面临破产的危险。
(三)房地产金融创新工具有限
和发达国家对比,中国的房地产金融创新工具基本都是一些传统的工具如银行贷款、自有资金、预收款,这显示出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工具薄弱。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房地产业的防范风险能力及金融服务水平,使中国的房地产金融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它的创新是必要的。根据中国的国家条件和房地产业务的运作,要快速高效地发展真正的房地产金融创新工具;不断完善房地产相关法律制度,施行更加宽松的融资政策,从发达国家的融资渠道中挑选适合我国发展的融资渠道,并总结研究出中国的房地产金融创新工具,发明出品种多样化有针对性的的融资渠道,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首先要建立一个不同的市场功能以围绕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金融体系。同时,要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来提高房地产企业的金融资产流动性。房地产企业建立资产流通的市场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流动性决定着房地产企业资金的变现能力和流通能力。建立流通的市场体系需要现代金融工具去实现,资产证券化和共同基金以及资产指数化等工具可以使房地产金融资产在二级市场上更容易交易和流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可以大大分散,不再集中于信贷机构。同样地,也需要建立更加专业化的市场体系来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专业化的市场体系有房地产资金管理协会、房地产贷款专业机构和房地产风险管理机构等。
(二)实施多元化融资策略
房地产融资渠道多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降低房地产融资中的融资渠道单一的金融风险,而且有利于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品种的创新。因此,在银行信贷为主和完善银行信贷体系的前提下,房地产企业应积极促进融资渠道的发展,使房地产融资渠道多元化。如建立和健全我国信用评估体系,提高信用评估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完善证券市场体系,使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成为房地产融资的主渠道;积极发展房地产信托基金,完善信托行业的法律体系,充分利用信托基金的理财优势等。再如,中小房地产企业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以合作或合资形式实行联合开发融资模式,风险互担,收益共享。
(三)建立和完善房地产金融市场中融资中介机构
虽然由于政府出于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房地产开发融资中占很大比重的银行直接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银行信贷融资这一重要途径被阻断,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民间资本规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而有了较大的提高。富余的资金如何合理规范地进入房地产市场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如何突破房地产企业的现有融资困局,既疏通进入房地产业的资金渠道,又不增加房地产金融风险呢?这就要求我国建设一个完整高效的房地产金融中介体系,解决资金利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中介人才队伍是关键。他们需要掌握专业的理论和实务知识,熟悉我国市场的政策环境,能够根据本土市场特点较准确地估计具体项目的投资风险并拥有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其次,良好的运作模式是基础。中介的本质即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桥梁,其利润也主要来自所促成交易的佣金。因此,对于中介来说,最重要的资源是客户,必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运行模式。最后,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员工的判断力和观察力。二是部门设计既要专业又要能使不同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市场研究的部门、负责财务分析和估值的部门以及主管发展客户的部门等不同业务部门的业务质量,不仅取决于各部门的独立工作效率,也取决于部门间的合作程度。
参考文献:
[1]宗涛.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可助力实体经济[N].新闻晨报,2012-01-31(A15)
[2]潘国瑾.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与果道分析[J].山西建筑,2010(4):243-244
[3]刘旦.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1(7):18―20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影响因素 融资方式 强制优序融资
在中小企业经营与发展中,融资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几乎所有中小企业在由小壮大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融资难题。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融资渠道选择的因素是中小企业能否实施某种融资的关键所在,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给中小企业一个清晰的融资选择依据。
由于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同,各企业选择融资的方式不同,主要有信贷融资、吸收风险融资、股票融资、租赁融资等。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从整体来看,主要包括企业性质、所在行业、企业规模、所在地区、销售额、企业总产值、职工人数、企业发展潜力、企业获利能力、所处发展阶段、政府政策、外界融资环境等。
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国外有关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文献极为丰富,但多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却少见。Scherr和Hulburrt(2001)利用美国中小企业局和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库,对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期限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以债务期限为内生变量,企业价值、销售额、盈利、企业增长机会以及人数等为外生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企业的增长机会与债务期限无关。我国学者陈晓红、黎璞在《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一文中,以长沙市中小企业为样本,检验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长沙市中小企业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强制优序融资”现象,在债务融资中多依赖商业信用以及民间金融来解决自身的融资困难。在融资期限的选择上,中小企业一般还是遵循债务期限与资产期限相匹配的原则,而民间金融的发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金融抑制的政策已不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尽快制定有关引导和发展民间金融的政策。这表明中小企业的融资微观结构在表面上表现得较杂乱无序,但却有着有序的内生机制。
样本来源与统计描述
样本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湖北、河南、广东深圳、广西、湖南、浙江等六个省市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被调查的129家中小企业符合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下发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其中123家企业所填写数据完整, 6家因考虑商业秘密未填写融资方式具体比例。问卷将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划分为银行借款、自由资金、亲友挪借、风险投资和其他等方式,内容涉及企业的所处地区、所有制性质、所属行业、注册资金、资产总额、所处阶段、融资方式等方面。
样本企业概况及统计描述 在被调查的129家企业中,从所在地区来看,有13家广西企业,3家河南企业,63家湖北企业,39家湖南企业,10家深圳企业,1家浙江企业。从调查数据来看,被调查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北和湖南两省。
在本文129家样本企业中,从所有制性质来看,民营企业81家、国有企业33家、国有控股企业5家、外资企业10家。其中非国有企业占样本企业总数的74.42%,民营企业占样本企业总数的62.79%,国有企业占样本企业总数的25.58%,国有控股企业占样本企业总数的3.88%,外资企业占样本企业总数的7.75%(见图1)。
样本中企业所有制性质分布的构成反应了目前中小企业经过“抓大放小”的改革措施后,民营企业已占中小企业的大多数。本文将企业所属行业分为医药、通信、商业、制造、电子和其他等六种行业(见表1-1)。
行业分布中,样本企业以其他行业为首,占样本企业总数的34.12%,第二位是制造行业,然后为商业行业,电子、医药、通信行业较少。样本企业的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占样本企业总数的34.11%,50-300万元的占24.81%,500万元以上的占41.08%。就资产规模而言,20.93%的企业在100万元以下,24.03%在100-500万元,其余在500万元以上。
样本企业中,处于起步阶段的有29家,72家处于成长阶段,1家处于成熟阶段,27家处于衰退阶段。
在融资方式的选择方面,有56家企业选择了银行借款进行融资,其中17家企业银行借款比例在20%以内,10家在20%-40%之间,14家在40%-60%之间,11家在60%-80%之间,4家在80%-100%之间。有114家企业选择利用自有资金融资,其中11家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在20%以内,13家在20%-40%之间,21家在40%-60%之间,18家在60%-80%之间,51家在80%-100%之间。有10家选择亲友挪借,其中7家在20%以内,3家在20%-60%之间。6家企业选择风险投资,均在30%以内;有29家企业选择其他融资方式(见表1-2),其中17家在20%以内,5家在20%-40%之间,3家在40%-60%之间,4家在80%-100%之间。由于在被调查的129家企业中选择亲友挪借的只有10家,选择风险投资的只有6家,基于样本数量过少会给分析带来过大误差,甚至可能产生错误这一原因,故在本文后面的分析过程中将不再考虑各因素对这两种融资方式的影响情况。
分析模型及结果
由于本文所涉及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为地区、所有制性质、发展阶段、行业、注册资本额、企业总资产,前四种因素为不可量化因素,后两种为可量化因素,故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前四种因素的影响,用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后两种因素的影响,并将后两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考虑到部分地区样本过少给分析结果带来的差异,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将不再使用河南3家企业和浙江1家企业数据进行分析。
地区因素的影响分析 地区因素对银行借款的影响(见表1-3),由F=4.9948>2.7862可知,地区因素对银行借款有显著性影响。地区因素对自有资金的影响(见表1-4),由F=1.7881
所有制因素的影响分析 所有制因素对银行借款的影响(见表1-6),由F=16.9287>3.1453可知,所有制性质对银行借款有显著性影响。所有制因素对自有资金的影响(见表1-7),由F=11.1295>3.0804可知,所有制性质对自有资金有显著性影响。所有制因素对其他融资方式的影响(见表1-8),由F=1.2098
发展阶段因素的影响分析 发展阶段对银行借款的影响(见表1-9),由F=6.4019>3.1751可知,发展阶段对银行借款有显著性影响。发展阶段对自有资金的影响(见表1-10),由F=15.2426>3.0804可知,发展阶段对自有资金有显著性影响。发展阶段对其他融资方式的影响(表1-11),由F=0.8351
行业因素的影响分析 行业对银行借款的影响(见表1-12),由F=1.5491
通过计算,注册资本与银行借款的相关系数为-0.0017,与自有资金的相关系数为0.0098,与其他融资的相关系数为-0.1816。资产规模与银行借款的相关系数为-0.1731,与自有资金的相关系数为0.0098,与其他融资的相关系数为-0.1813。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显示,四种不可量化影响因素中,在对银行借款影响方面,行业对银行借款没有显著性影响,地区、所有制性质、发展阶段均对其有显著的影响;在对自有资金影响方面,地区和行业对企业使用自有资金没有显著性影响,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和企业所有制性质对自有资金的使用具有显著性影响;在对其他融资方式影响方面,四种不可量化因素对其均没有显著性影响。两种可量化因素中,注册资本和资产规模与银行借款均为负相关,且资产规模与银行借款的相关性较强,注册资本与银行借款几乎不存在相关性;注册资本和资产规模与自有资金均为正相关,且相关系数相等,但相关系数较小,说明两种因素对自有资金的影响程度也很小;注册资本和资产规模与其他融资均为负相关,且两种因素产生的影响基本相同。
样本分析后的结论及建议
融资方式选择的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中小企业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强制优序融资”现象,在融资中,中小企业首先多依赖自有资金,其次为银行借款。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产生影响的六种因素中,地区、所有制性质、发展阶段、注册资本、资产规模对某种融资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小企业在选择某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时,应首先确定影响这种融资方式的因素,参考本文分析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
本文局限性
样本数量的限制 由于只有129家样本企业,使得本文受到很大分析上的限制。比如,由于样本过少,本文没有使用河南3家企业和浙江1家企业数据进行分析,也没有分析各因素对亲友挪借和风险投资的影响,这样就大大影响了本文的分析效果。此外,本文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因素对银行借款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国内外有些学者分析认为,地区因素对银行借款具有显著性影响,这也有可能是样本过少的原因。
时间的紧迫性 本文可以通过进一步调查,用虚拟系数将不可量化因素进行量化,使各因素之间实现可比性,更加详尽的分析各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大小,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制定决策。但由于时间问题使本文不能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涉及因素的有限性 本文涉及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因素有6个,而事实上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因素有多种。如果把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选择将更具参考意义。
解决融资困难的建议
通过本文样本分析结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此笔者给出几点建议:
鼓励中小企业从民间融资,民间金融形式对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比较了解,信息费用不高,信息传导性强;并且二者均处于基层,点面结合,几乎不存在沟通难的问题,交易成本较低,能提高双方的运营效率。因此,民间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良好方式。
从所得数据情况来看,被调查的处于成长阶段的72家样本企业中,使用民间融资的比例占到了88.2%。按照公司制的法理要求,应该还公司制中小企业的基本直接融资权。目前,我国各类公司制企业,虽然尽了上缴公司所得税的义务,但仍然不能完全享有自由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权力。
本文建议,应尽快建立我国正常的债券或股票柜台交易市场体系。银行在给企业实施贷款时,越来越重视考察企业诚信度,建议中小企业注重信誉,给客户和银行一个良好的形象,只有这样中小企业实施银行借款时才能少受挫。此外,加强政府援助,如对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贷款援助等,也将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参考文献:
1.陈晓红,黎璞.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系统工程,2004
2.陈晓红,刘剑.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方式演进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
3.张晓彬.浅谈拓展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途径.商业研究,2004
4.杨蕙馨,张鹏,徐凤增,张勇.中小企业融资策略选择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山东大学学报,2004
5.郭玉德.我国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初探.中国流通经济,2004
6.徐利霞.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经济师,2004
作者简介:
篇5
规制明令 募资不得随意变更
对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存储、使用与管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都做出了严格规定。
首先,《证券法》、《公司法》及证监会出台的有关募集资金方面的管理办法严格限定了募集资金的使用,要求不得随意变更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向,并且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将募集资金集中存放于专户中,如确有必要变更必须按法定程序和要求合法进行。
例如,《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细则(2007年修订)》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将募集资金集中存放于专户中。除金融类企业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得为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上市公司不得将募集资金用于质押、委托贷款或其他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投资。上市公司应当确保募集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防止募集资金被关联人占用或挪用,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关联人利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获取不正当利益。
特别是《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超募资金使用》规定:超募资金应当用于公司主营业务,不得用于开展证券投资、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创业投资等高风险投资以及为他人提供财务资助等;对于超募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归还银行贷款的金额,规定每十二个月内累计不得超过超募资金总额的20%,同时在审议程序上要求该议案取得董事会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二以上和全体独立董事同意,且保荐机构明确表示同意;要求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到账后6个月内,切实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及实际生产经营需求,妥善安排超募资金的使用计划,尤其对于单次实际使用超募资金金额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且达到超募资金总额的20%的,特别规定应事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其次,商业银行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也限制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用途的更改。例如,《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细则(2007年修订)》第七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募集资金到位后1个月内与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协议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上市公司应当将募集资金集中存放于专户中;上市公司一次或12个月内累计从专户中支取的金额超过1000万元或募集资金总额的百分之五的,上市公司及商业银行应当及时通知保荐机构;商业银行每月向上市公司出具对账单,并抄送保荐机构;保荐机构可以随时到商业银行查询专户资料。另外,对专户资金的管理也有相关规定,要求不得将专户资金挪作它用。
此外,央行对贷款利率的管制堵住了通过商业银行将募集资金进行高利贷放款的可能性。
变通规避 四大财技暗度陈仓
虽然通过合法渠道不可能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挪用或进行其他高利贷活动,但不排除上市公司通过其它变通方式改变募集资金使用,以规避制度限制。
财技一:与第三方企业签订私下协议转移募集资金。商业银行为获得募集资金存款,除在对上市公司存贷款利率实行优惠外,往往还会满足上市公司提出的其它一些特殊要求,如要求商业银行优先考虑上市公司指定的第三方企业的贷款申请,从而将募集资金变相转移到第三方企业中去。上市公司再与第三方企业签订利率协议或其他补充协议,要求第三方企业向上市公司提供附加利息,或向相关方面输送利益,从而通过表面上的正常放贷掩盖实质上的地下高利贷行为或其它不当行为。或者让第三方企业对所获得的贷款作上市公司要求的投向。
经过这样的转移,募集资金的真正使用方向就不再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募集资金转移,其规模无法预测,但其可能性确是存在的。
财技二: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大比例分红,变相套现募集资金。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极端的现金股利行为,即控股股东通过现金股利进行“套现”,这在新股尤其是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中比较多见。这些公司在发行时超募大量资金,随后又以高比例派发现金红利的方式转给大股东。由于发行上市的“三高”现象,与大股东相比中小股东的持股成本很高,因此中小股东的分红收益率远远低于大股东。典型案例如海普瑞,原计划募资8.6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57.168亿元,发行价高达148元/股。2010年,公司了每10股转增10股派20元的超高比例分配方案,现金派出8亿元,创始人李锂夫妇的现金分红收入高达5.76亿元。再如,电科院每10股转增10股派10元、宁基股份每10股转10股派8元、洽洽食品每10股转3股派7元。有数据显示,电科院超募3.8亿元,宁基股份超募高达5倍之多,洽洽食品超募资金更多达13.6亿元。虽然巨额超募资金并非高送转的理由,但由此带来的高净资产却是高送转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大比例分红,上市公司大股东变相套现了大量募集资金,这对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财技三:变相使用募集资金买房、买地、买理财产品。A股上市公司超募尤其是创业板严重超募的现象背后,是上市公司挥霍无度,盲目上新项目,买房、买地,甚至买各种理财产品。比如神州泰岳,超募资金超过13亿元,募资后用4.21亿元购买了位于朝阳区的北辰首座大厦共16层的房产用于办公。还有超图软件耗资8000万元购置了办公用房,梅泰诺耗资1550万元购买土地,金灵通使用5000万元购置发展用地,振东制药则耗资1.25亿元购买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处房产。有关人士透露,上市公司用募集资金购置办公楼后,原先的办公楼则用于出租出售,变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房地产业务。
除了买房买地,使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成为一大时髦。虽然部分公司并非直接用募集资金购买,但其募资除补充现金流动性、用于正常投资和生产经营外仍有大量富余,公司几乎无需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正常投资和生产经营,因此给自有资金的使用方式提供了极大自由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就等同于募集资金购买。
篇6
【关键词】民营经济 融资结构 沈阳市
一、引言
融资问题是困扰和制约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2012年,沈阳市本外币贷款余额8070.7亿元,比年初增加1030.7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中小微企业票据贴现)3240.3亿元,比年初增加329.7亿元,占全市的40.2%,占新增的32%。但是,从企业层面反馈的情况并不乐观。据沈阳市对国家统计局确定的283户规模以下样本工业企业调查显示,其中,资金缺乏的企业为47.1%,近7成的企业认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条件过于苛刻,近6成的企业认为银行缺乏专门针对小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近4成的企业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难以适应银行信贷要求。在辽宁省沈阳市,中小微企业主要以民营经济的形式存在,本文从民营经济企业出发,从企业角度分析其融资结构和规模。
二、民营经济发展状况概述
根据《辽宁省民营经济及乡镇企业统计资料汇编》显示,2011年,沈阳市民营经济企业346428个,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11.53%;从业人员数2323150,与2010年相比,减少了5.79%;总产值14171.3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23.83%;营业收入13317.5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22.01%;利润总额764.73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23.12%;劳动者报酬477.22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30.05%,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其中,规模以下的中小微企业342387个,从业人员数1785732,总产值6453.13亿元,营业收入5759.07亿元,利润总额359.73亿元,劳动者报酬334.75亿元。企业平均利润105065.3元,劳动者人均报酬18745.8元,与之相对应,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利润为9997531.4元,劳动者人均报酬为26708.9元。另外,私营经济和个体商户是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的重要表现形式。2011年,私营企业68400家,从业人员数715746,总产值4119.47亿元,营业收入4132.42亿元,利润总额204.58亿元,劳动者报酬119.21亿元;个体工商户244546家,从业人员数826413,总产值2852.40亿元,营业收入2797.98亿元,利润总额165.67亿元,劳动者报酬135.16亿元。
可见,民营经济企业是沈阳市创造价值和财富的重要来源,是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部门,但是规模以下中小微企业的平均利润和劳动者人均报酬均低于规模以上企业,说明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承受高资金成本能力均较弱。
三、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与流动性融资相比,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固定资产融资更加困难,固定资产融资资金成为阻碍中小微企业成长和壮大的资金瓶颈。
根据《辽宁省民营经济及乡镇企业统计资料汇编》显示,2011年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额2740.80亿元,其中,金融机构贷款326.45亿元,占资金来源总额的11.91%;国家及有关部门扶持资金25.93亿元,占资金来源总额的0.95%;引进资金378.18亿元,占资金来源总额的13.80%;自有资金1853.34亿元,占资金来源总额的67.62%;其他资金156.90亿元,占资金来源总额的5.72%。可见,利用自有资金进行固定资金投资建设,或者说依靠内源融资仍是沈阳市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金融机构的支持资金仍然较少;民营企业几乎无法获得国家及其相关部门扶持资金的支持。
第一,企业获得外源融资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是否由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承建相关。2011年,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承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额1056.38亿元,金融机构贷款136.14亿元,国家扶持资金18.13亿元,引进资金177.31亿元,其他资金100.4亿元,外源融资占比40.93%,均高于非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承建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外源融资比例,但是,其利用自有资金的内源融资比例仍然较高,达到59.17%。
第二,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依靠内源融资。2011年,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额1314.31亿元,其中,金融机构贷款160.49亿元,国家扶持资金0.34亿元,引进资金182.73亿元,自有资金931.70亿元,其他资金34.82亿元。可见,利用自有资金的内源融资占比70.89%,不仅高于平均值67.62%,也高于个体私营经济的66.52%。
第三,金融机构贷款是个体私营经济的第二融资来源。2011年个体私营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额为639.32亿元,其中,金融机构贷款为146.48亿元,占比22.91%;国家扶持资金0.0096亿元,占比0.00%;引进资金33.78亿元,占比5.28%;自有资金425.27亿元,占比66.52%;其他资金33.78亿元,占比5.28%。可见,对于个体私营经济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自身积累,但是,随着沈阳市金融机构扶持中小微企业作用的逐步显现,金融机构贷款已经成为其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二大资金来源。
第四,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存在差异。2011年新建、改建和扩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额分别为1588.52亿元、256.47亿元和713.19亿元。从金融机构贷款看,新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比例最高,达到13.40%,扩建次之;从国家扶持资金看,新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比例最高,但也仅有1.28%;从引进资金看,新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比例最高,达到16.28%,扩建次之;从自有资金看,改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比例最高,达到81.85%,扩建次之,达到74.65%,新建最低,达到61.85%;从其他资金看,新建、改建和扩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占比分别为7.23%、6.84%和1.83%。
四、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沈阳市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以自有资金为表现形式的内源融资是其绝对主要的融资来源,均超过50%,在改建的固定资产投资中,自有资金的比例甚至达到80%以上。另外,金融机构贷款在其固定资产投资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对于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较为明显,但是,对数据进行综合考量,仍有提高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中小企业厅.《辽宁省民营经济及乡镇企业统计资料汇编》(2011年).2012年5月.
[2]朱孟楠,邓文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路径——刍议商业银行主导整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江西社会科学》,2013(4):222—225.
篇7
一、注意政策。很多城市的房产价格都和国家的宏观政策息息相关。投资者既然有意到外地投资购房,就应该进一步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包括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和对这些地区的定位,这些地区开发的近期、远期目标等,这样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二、注意考察。到异地购买房产,不管这处房产是自用型房产还是投资性房产,投资者都应该到目标地现场考察一下,考察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当地房产的价格、房产的地段、房产的具置、房产的质量等情况。
三、注意估算。购买房产前,先盘算一下手头的资金,看一下手中的资金是自有资金还是银行贷款,如果是自有资金不用说,如果用银行贷款购房那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房贷需要按月还款,这样就增加了购房的资金成本,建议在购房前先了解清楚当期的银行利率,算清应付的利息是多少,在此基础上判断一下利用贷款购买房产的获利空间有多大,如果得不偿失,就立刻放弃。
四、注意时机。凡是商品都有价格,有价格就会有波动,房产作为一种商品,自然也存在这个规律。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很多,也就是房产价格出现波动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投资者,应该时刻注意这些波动,尽可能选择房产价格处于低谷的时机再出手,这样今后价格上涨的机会更大。
篇8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融资结构
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因而需要因地制宜、深化改革。某房地产公司凭借坚实的基础、雄厚的实力以及和金融机构长期建立起的良好合作关系,不断化解资金风险,实现了稳健发展。通过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引入多元化的融资方式,突破融资制约瓶颈,形成了良好的资本结构。
一、房地产行业整体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融资方式单一、过度依赖间接融资
企业融资方式按投融资双方关系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目前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面临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资金在资金结构中比重偏高,主要表现为银行信贷资金。表面上看,企业开发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资金,从更深层次来讲,开发企业的资金回笼,如预售、销售款中大部分来自客户的银行按揭贷款,施工单位工程垫支款中也有部分来自银行贷款,据此推算,开发企业直接和间接银行贷款占到总资金的6成以上。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企业发展机遇很多,面临的风险也很多,资金琏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出现连琐反应进而影响其生存。银行对高风险附加值行业的资金支持并不是其优势所在。
纵观某公司的融资方式及综合指标,以2010年为分界线,大体格局如下:2010年以前公司基本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方式获得外部融资,贷款总量约20亿左右,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上期项目销售回笼资金和银行贷款,从未涉足直接融资产品。在当时的金融环境下,多以半年期基准利率下浮10%的水平融资。2010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贷款利率上升为一年期基准利率,贷款总量从2009年的21亿逐年上升至2012年的44个亿,增加了一倍。虽然进行了诸如股权质押贷款之类的直接融资,但这部分融资产品从总量上讲比重过小。项目建设资金中的70%通过项目开发贷款方式解决,30%自筹资金依靠短期贷款等其他方式筹集到位,以银行信贷资金为主的间接融资资金比重过大。
(二)内源融资少,主要依靠外源融资,自有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公司融资方式按资金来源可划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将自己的留存盈利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则指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使之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
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10月先后颁布实施了《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2月又颁布实施《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与《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中明确规定对项目资本金未达30%及未取得“四证”的项目,商业银行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一系列政策规定的出台对房产企业各类贷款审批的要求和资金流向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对公司的融资策略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房产行业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从土地开始的资金投入,到最后销售资金回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过去的几年中,公司对经营战略进行了调整,采取以租赁为主销售为辅的营销策略,保存优质资产,增加稳定性收入,从而在实现资产增长的同时并没有足够的项目现金流入,建设资金回流的时间拉长,因而不得不借助于大量的外部融资,这增加了财务风险。根据公司2012年的统计资料,资金流量及结构分布如下:年度资金流出量22亿,其中自有资金提供50%,另外的50%全部由新增融资提供。从总量上来看,工程建设支出12亿元,大约相当于整个年度融资量,工程建设的投入高度依赖外源融资资金,自有资金提供不足的现状使得项目开发贷款的审批和审批后的投放受到影响,公司运营对外部资金过于依赖,从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内源融资资金过少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评价公司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偏高。在没有外部权益性融资注入资金的背景下,内源融资体量过小,公司的开发建设资金缺口必须依靠外部债务方式取得,使得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并居高不下,利息负担过重,财务风险增大。如果不打破这一融资格局,不对公司资本结构进行调整,这种状况将会持续下去,并最终对公司的再融资能力产生影响。
(三)长期融资比例较低,短期融资比例较高
2010年以前国家的货币政策及银监会对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用途监管均较为宽松,周转灵活且利率优惠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能够满足公司对资金的全部需求,中长期贷款量微乎其微。2010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规定的出台,银监对贷款资金投放的审批要求愈来愈严格,对贷后资金用途监管力度不断加强。2008年――2012年,在公司贷款总量翻了四番的同时,贷款利率上升为一年期基准利率,中长期贷款比例也逐步调整上升至30% 。虽然进行了短期和中长期融资结构的调整,但在短期信贷资金大量留存并逐年递增的前提下,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增长缓慢。项目建设资金中有相当部分来源于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形成短贷长投,长短错配的状况。短期贷款比重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融资成本,但其周转频繁的特点增加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在国家严厉的宏观调控下随时可能出现现金短缺,这对企业稳健经营极为不利。
从目前情况看,房产行业在未来较长时间仍有可能受制于各项宏观政策调控,根据自身规模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采取不同对策,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优化融资结构的对策
(一)增加内源融资,加大股权融资力度,降低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国资委考核其下属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目前上级集团对公司这一指标的红线要求为80%,公司近年来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改善这一指标的途径需要从增加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两方面入手。内源融资不需要对外支付利息,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得内源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源融资,而且内源融资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既可以通过上级公司增资扩股方式,也可以采用公司自有资本与外部资本市场的结合。公司经过多年的精心经营和资本积累,区域内的土地均以远低于市价的成本进行了锁定,投资收益率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鉴于此,建议对于这块区域的开发可保持原来的资本结构,保留既得收益并实现利益最大化。对于公司向区外延伸拓展项目,如果项目本身通过市场运作,那么可采取联合开发,引入战略投资者,组建项目公司。这一方面解决了项目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分散企业风险,更重要的是通过引进专业机构和高端品牌,扩大社会效应,在项目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公司形象,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二)采用项目参建、垫支承包施工、项目供应链融资方式,减少自有资金的垫付
对于为客户定制的项目可采取项目参建方式,减少自有资金的支付。垫支承包施工则指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发包人的工程建设资金暂由承包人以其自有资金进行垫资,待工程完全施工结束或施工比例达到相互约定的条件后,再由发包人按相关约定向承包人支付工程价款。这种方式可以达到资金延迟支付、节约资金成本、减少资金周转压力的效果。项目供应链融资是基于融资机构对项目的审批及与施工单位之间应收账款的确认,对项目供应链商户发放融资。这种融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供应琏商户融资难的困境,同时延长公司工程款项支付期限,供应链融资到期,公司以项目贷款或自有资金对接。在关键时点(如年末等)可以通过供应链融资的方式降低融资总额,从而降低资产负债率。
(三)拓展多种直接融资渠道,增加长期融资产品比例
针对公司经营特点和资产状况,可以进行诸如:股权质押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目前公司在这几方面已进行了尝试。在长期融资方面也采用了项目开发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等长期融资产品。目前,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长期融资,在总融资量中体量偏小。未来在上述产品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延伸至如发行中期票据(永续中票)、定向票据,进行并购贷款、资产证券化,寻求产业基金发展道路。这样可扩大融资渠道,从以债务融资为主转为股权融资,在融资方式上与同业先进水平接轨。
(四)谨慎把控扩张规模及扩张速度,提高自有资金比例,改善企业现金流
公司在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壮大后进入了良性运营,资产回报率较高。在未来良好的预期下,公司又将进入二次成长期,待建项目多、建设节奏紧凑,资金投入需求量大,同时公司未来战略发展也需要充沛的资金作为坚强的后盾和有力的保障。在公司以较高负债方式运营时,如果项目资金不能尽快回收,将促使公司资金琏加速紧张。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的角度对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张和发展速度进行审慎把控,都需要在合理分配租售比例、优化资产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自有资金积累能力上探求新的思路,从根本上改善现金流量不足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整个行业形势仍然严竣。在公司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点,是本文的意义所在。财务部门应该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制定优化融资战略,从资金上保证各项子战略得以落地。随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的均衡发展,未来公司的融资结构必将形成多元化格局,在资金短缺和融资成本中寻求平衡,实现资金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建设资金;铁路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当前铁路建设面临的资金形势
根据国务院《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截止2020年,我国平均每年约有130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需求,而铁路目前的保障——来自于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只有500-600亿元,资金缺口有700-800亿元之多,这些缺口全部得依靠债务性资金来解决。不过,这些才仅仅是铁路基础建设部分,如果考虑其他配套设备所需资金,资金缺口还会更大。以铁路建设目前融资状况,资金筹集难度相当之大。
二、铁路建设筹融资现状分析
过去,铁路建设资金来源唯一,全部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改革开放后,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主要集中在铁路建设基金和银行贷款上。近几年虽然融资渠道有所增多,但还是满足不了当前建设资金需求,目前铁路建设资金的主要融资渠道有:
(一)权益性资金融资
1.铁路建设基金
铁路建设基金是国家批准铁路运输企业在办理货物运输业务时,向托运人、收货人核收的一定额度的用于铁路建设的基金。近年来,随着铁路货运收入的持续增长,铁路建设基金也紧随其增长,目前此项资金已经成为铁路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2.中央预算内资金
改革开放前,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的90%来源于中央预算内政府投资。近几年,随着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中央预算内资金在铁路建设领域投资额中占比已大幅下降。当前,有些中小型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投资比例已不足20%。
3.铁路自有资金
铁路自有资金包括铁路固定资产折旧等形成的专项资金、资产变现资金和铁路盈利形成的资金。铁路固定资产规模庞大,价值可观,每年的固定资产折旧和资产变现能为铁路基本建设输入数额不小的资金,此外,随着铁路运输线路的逐年增多,营运能力的不断提高,该部分盈利也能为铁路建设提供一些资金来源。加之,自有资金为铁路建设资金来源中最稳定、最可控的资金,加大自有资金投资比重,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筹资压力,而且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4.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投资
自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铁路建设推行的合资兴建铁路模式得到了首次证明。这种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合作兴建铁路的模式,一般是地方政府以土地拆迁、货币资金出资入股;地方企业以货币出资,根据双方协议约定,取得一定运输优惠或转让多余运力获利。
(二)债务性资金融资
1.铁路建设债券
铁路自1995年开始首次发行铁路建设债券,以后几乎每年度保持一定的发行额度,由于其融资成本低于银行贷款,若不是受规模限制,铁路债券融资应为铁路建设中债务性资金筹集的主要渠道。
2.国内银行贷款
过去国家开发银行是铁路行业的主要贷款行,随着铁路建设速度的加快,基于铁路行业独特的信用资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也积极加入进来,但是由于国内目前利率管制,借款成本相对较大,铁路良好的信誉和资质无法得到“兑现”,对行业融资选择造成一定影响。
3. 国外银行贷款
为了利用国际机构和政府背景的贷款成本优惠政策和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及技术,近年来,铁路还积极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联合融资贷款及其他国外优惠贷款等,用于国家铁路、合资铁路的基本建设。不过因为此类贷款数量有限,存在一定汇率风险,所以该融资在铁路建设资金中占比很小。
三、铁路建设资金控制、使用过程中的监管风险分析
铁路建设资金从拨付到建设单位那刻开始,直到工程实体建成的所有资金流转环节,都存在着管理风险,但无论从资金的停留时间、资金流向的复杂性来看,资金的最终支配者——参建施工单位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就施工单位几个重点监管环节来分析建设资金存在的管理风险。
1.工期长、线路长、标段大、分布广等特点决定了建设资金管理的难度
近几年,国内大力兴建的客运专线,建设工期一般都在3年以上,跨越历程大都超过300公里,尽管铁路行业推行几十个亿、甚至超过百亿元大标段招标,但一个项目中标施工单位仍有十几个之多,其下设独立核算的项目部和项目分部又有几十个,建设资金管理十分分散,可谓线长点多、难度巨大。
2.建设规模扩张太快,管理力量不足
近几年来,随着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各施工单位的建设规模也得到了极致的扩张,过去一个施工单位的年施工规模四五十亿元已是很不错的业绩,现在剧增到一二百亿元,施工技术力量和管理人员极度缺乏,尤其是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往往是一个项目只有一个会计人员,身份既是财务主管、会计,又是出纳,内部控制根本无法落实,建设资金的安全性令人担忧。
3.网上银行支付功能的应用,建设单位监管资金流向的难度加大
网上银行支付功能是近年银行推出的比较便捷的银行服务客户功能,但此项功能也给建设单位通过银行柜台的配合监管施工单位对外拨付建设资金的工作带来了担忧,往往施工单位为了解决财务人员少、开户银行离项目驻地远、汇款支付次数频繁的问题,大多开通了网银支付功能,因为网银支付不通过银行柜台审核,施工单位只要输入密码,瞬间就能完成工作,所以目前建设单位在监管协议中虽已明确要求施工单位不需开设网上银行支付功能,但仍防不胜防。
总之,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特别是建设资金管理,需要财务部门与建设管理有关部门共同协作,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和关键环节着手,从严控制,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成本,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促进铁路运输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吉雄.加强铁路基建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D].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2008.
[2]张举搏.铁路建设投融资相关问题探讨[J].发展,2008(03).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对策
一、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资金需求,自有资金和外部筹资
1.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主要方式和现状。目前,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筹集范围广泛主要包括:即积累资金和沉淀资金。其主要是股东投入的资金、企业将自己的储蓄(留存盈利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资金、借用的资金。企业的自有资金主要依赖于自身的积累,所以企业的自有资金是有限的,要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是很困难的。
2.中小企业外部筹资的主要方式和现状。目前,政府的资金支持也是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资金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这些补贴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就成了中小企业外部筹资主要吸收的经济主体。直接融资又包括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和企业债券融资(权益资本投资)两种方式。但是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进入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筹资是很困难的,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筹资主要是依靠金融机构的间接筹资来完成的。
二、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原因
1.存在需求导向型歧视的原因。(1)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将激励机制引入信贷管理、公司风险监管防范措施和业务政策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信贷体系,并依据资产类、负债类和中间类客户对所负责这些客户的银行客户经理所带来的业务收入进行绩效考核,此项考核有效的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商业银行的各种制度,对处于营销阶段的客户经理和审批阶段的审批人员对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2)成本收益不对称。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在相关信贷业务审批通过之前,银行必须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往往是中小企业成本要比大型企业成本高,而收益明显没有大型企业的收益高。因此商业银行信贷在资金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会优先考虑大型企业,而放弃中小企业。
(3)风险收益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信贷资源处于稀缺状态。商业银行在寻求的是资金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对企业的要求必然是收益大于或者等于所承受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的单位风险系数比一般大型企业和优质项目的单位风险系数高,所以商业银行必然会对低风险、高收益的企业和项目优先考虑,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的具体表现。(1)行业、企业规模歧视。银行为确保信贷的安全性,资金投向会选择前景比较好行业(如:铁路、石油、烟草等行业)、收益较好的企业,而对行业不稳定、自身规模较小、收益较差的中小企业“惜贷”。
(2)地域歧视。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会倾斜位于大城市的大型企业。因为银行审批决策权利机构在一级分行,而信贷的营销大部分在二级分行和基层行。处于决策层的一级分行就决定了在有限的信贷资源分配。
(3)信用歧视。商业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信用担保,信用识别难和信用水平低。而中小企业资信能力较差,信用等级基本是A级和A级以下,所以就更加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
(4)审批附加条件歧视。一般中小企业审批信贷资金时,商业银行会附带较多的审批条件,如:抵押、质押的方式、单位结算率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上、缴存一定量的存款保证金等,这些条件无疑就提高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准入条件。很多时候企业无法落实贷款审批条件,从而导致银行无法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现象。
三、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对策
1.通过企业自身解决,完善中小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中小企业要解决贷款难的重要途径就必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将企业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对私营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引导资本社会化,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走改制重组道路、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对于集体企业要明晰产权关系、要推动产权改革、范财务制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正确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
2.多元化中小企业的筹资方式,拓宽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另一方面,由于大银行的运作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可以发展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德州市德城区的长河小额贷款公司等就是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像这样的小额贷款公司还有很多,他们的经营方针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经营原则是小额、分散。这些小额贷款公司办理各种小额贷款、开展小企业发展、管理、财务等咨询业务。这些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了贷款,小、快、灵的特点,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3.中小企业起飞的垫脚石——金融租赁。金融租赁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因为它的运作是通过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这样其实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筹措资金和更新设备的双重功能。同时利用金融租赁进行融资,限制条件少,手续也简便易行,还款方式灵活,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当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时还可以利用回租租赁将自己原来拥有的资产卖给租赁公司以获得融资便利,然后再以支付租金为代价从租赁公司租回已售出资产,这样将其流动性较差的物化资产转变为流动性最强的现金资产进行使用,变现能力明显增强。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企业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并采用多元化筹资方式以及利用金融租赁等方式,才能使中小企业走上快速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志杰.解决我过中小企业筹资难题的对策研究[J].城市金融论坛.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