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管理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伴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随着而来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类企业纷纷绞尽脑汁,提高自身的水平,以在竞争中占据更好的位置,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不断的竞争当中,一些新技术也开始融入了并且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之中。这些新技术大多数都是伴随着相关领域的科技和技术进步,而产生并最终得到应用的,笔者总结如下:
1.1网络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技术而言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整个管理的成本,还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以及更好地进行安全保障等等。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内容非常繁多而且复杂的工作,如此繁多而复杂的工作,按照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付出甚至是浪费,还会造成一些由于工程量过于繁杂而难以避免产生的误差和失误。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这些错误的产生,同时还可以真正的将工程管理做到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电子化,不但降低了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效率。
1.2节能管理技术在现代工程管理中,如果想要更好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必须将节能管理技术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做到好的技术有好的管理,最终能够得到好的应用。节能管理技术,就是要求在整个现代工程管理的整体运营当中,需要做到对于节能材料,节能技术等方面科学的、完整的规划,这一规划不但要参考材料和成本本身的最佳优化利用,更要将人员配置、总体布局加入其中。节能管理技术,这是一个近年来新兴起的词汇,简言之就是在整个工程建筑中,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够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这也是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大方向、大政策以及人类发展的整体方向一脉相承的。但是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仅仅是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如同节能灯可以有效的节约用电,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的话反而会造成更加巨大的浪费。
1.3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技术即IE技术,是指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用以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如何使生产要素组成生产力更高和更有效运行的系统。IE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计算机、运筹学、系统工程等现代科技成就,形成了以系统整体优化为目的的独立学科。目前,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已经普及了社会生活和生产中许多领域,他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且,在我国这一技术得到了有效地发展,例如:即时生产,秉承着及时生产,及时交付,生产出便可马上售出的这样一个原则所生产产品和半成品,并且还可以从事加工组装等工作;其次,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作业中里面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分别是功能、成本、价值,他的目标是优化功能和成本的关系实现价值最大化;除此之外还包括:重组技术,将结构相似、加工工序相似或者结构、功能不同而加工工序相似的零件集中成组,突破传统的批量概念。用经过集中而产生的较大的工序批量代替原来较小的零件批量,同样可以采用先进工艺、高效设备和专用工具装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业务流程重组与企业资源计划,一种改进哲理,是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大幅度地提高经营业务在成本、质量、费用、安全等方面的绩效水平;并行工程,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的系统化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这些技术都是在IE技术基础上通过发展所衍生出来的新兴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且已经获得了推广。
2如何将新技术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之中
正如上文所说的,任何技术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将其利用,不但不能实现最初的目标,甚至会对其本身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浪费。当前,在我国建筑业发展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各类企业严格把好质量关,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效率、降低自己的成本、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已经成为事实并且值得鼓励。也正因为如此,现代工程管理中不断加入了新的技术和新的元素。在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新技术的加入和应用需要采用全新的方式和方法,否则不但不能够事半功倍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如何将新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工程管理之中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整体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能力、综合素质,技术进步,都是增强管理的关键,但再新进的技术也需要人来操控,如果管理人员素质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新的管理技术只能是中看不中用。例如,网络信息技术对于加强工程管理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前提就是需要一批熟练操作的技术型人才,因此,人员配置是第一位的。
(2)在工程管理中需要高层发挥自身的作用。高层管理者需要进行宏观至微观的详细规划,总体布局,总揽大局,技术的好坏是硬指标。但是,再好的技术如果不能够科学的规划和良好的运营,都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学者以及一线的管理者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认识。我们常说的优化配置,不仅仅指的是资源,更是对于整个管理乃至于整个运营流程的一种优化配置。
(3)加强对各企业的管理。要避免各企业之间因市场竞争的压力,而产生的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想法和竞争行为,剑走偏锋有时是可以的,但投机取巧是行不通的。我们都知道,市场竞争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因此,除了企业自身加强相关竞争规则的学习和自我纠正之外,管理部门不能放松宏观的指导和管理,这是尤为重要的。
3结语
篇2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信息管理;整合策略
信息工程技术和信息管理是每个单位不可忽视的内容,对各项活动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为使其有效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采取措施推动二者整合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将探讨分析二者整合的意义和内容,并提出策略,希望能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1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内容
信息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是计算机使用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对各项工作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促进二者作用的发挥,应该采取措施促进二者有效整合。项目管理。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完善计算机系统设置和资源存储,构建完善的数据库,为项目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能方便数据资料查询,及时掌握项目管理工作动态,全面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状态,实现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进而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物资管理。在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支撑下,能够构建健全完善的物资管理系统,方便数据和资料查询,对各种物资进行编号和归类,方便资料查询。还可以提高查询效率,及时掌握物资管理的基本情况,有效落实项目管理措施,节约物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维护技术。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和措施,有利于方便计算机维护,及时查询和修复存在的缺陷。进而保证计算机各项功能正常发挥,促进其作用有效发挥,努力提升计算机维修技术水平。系统升级。计算机系统升级过程中,离不开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措施的应用。这样既能确保系统处于良好性能,还能方便数据资源共享,有利于数据升级和管理维护。
2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意义
推动技术与管理的整合,有利于满足人们使用信息资源需要,为各项工作开展创造便利。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采取措施对二者进行整合,有利于将技术和管理结合起来,有效满足人们使用计算机的需要。并且还能丰富信息存储,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水平。有利于数据资料共享。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将信息工程技术和信息管理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丰富计算机信息资源,促进资源共享。进而更好满足人们使用计算机的需要,提高资源共享水平,方便人们查阅和使用计算机信息资料和相关资源。有利于技术水平提高。计算机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技术和管理工作。作为工作人员,应该加强管理,重视新技术和新措施的应用。并将信息工程技术和信息管理进行有效整合,有效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为人们使用计算机创造条件。
3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策略
为促进二者整合,应该加强管理,注重创新,综合采取以下改进和完善措施。提高管理意识,开发新型技术。工作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管理工作水平,将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有效整合在一起,激发管理人员潜能。并注重新技术和新措施的应用,努力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推动信息工程系统升级,促进计算机性能的改进和完善,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完善管理体系,明确技术要求。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使用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系统,完善数据库设置,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要加强管理系统的维护工作,保证系统有效运营,将信息技术和管理工作有效整合在一起,努力提升计算机综合性能。确保信息质量,满足技术需要。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系统管理工作当中,应该注重引进新技术和新措施,避免数据和信息失真。进而有效满足信息资源使用需要,提高信息质量。另外还要加强管理工作,注重病毒查杀,设置防火墙技术,避免非法访问,促进信息资源更好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丰富信息存储,确保信息可靠。及时吸收和更新信息资源,完善数据库设置,努力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信息资源丰富。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和新措施,将信息工程技术和信息管理密切结合在一起,提高计算机综合性能,让计算机更好发挥作用。
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有利于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与可靠,促进资源共享,满足人们使用信息资源的需要。为此,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二者的整合,综合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信息技术整合,加强信息管理工作。从而更好满足人们使用信息资源的需要,为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创造便利。
参考文献
[1]佟文.探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28-29.
[2]黄燕.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管理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7)上:65-66.
篇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善于通过信息技术来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能够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同时实现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然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依然存在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形式化严重、缺乏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等,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本文将重点对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代化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水利工作的重点内容,良好的管理方式和工作秩序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内部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实践,并不断地实现信息化队伍建设与培养,从而来从根本上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以此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共享,保证工程管理的科学性。
1信息技术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1.1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比较系统化、全面化、专业化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历来成为了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工程信息的调取、收集、传输、储存、整理、等,从而有效地协调不同水利部门以及不同管理者之间任务的交接,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类的应用软件、信息库等来对资料和信息进行共享,从而实现对水文资料的归纳和整合,减少了资料收集的时间,这对于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1.2标志着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形成
信息技术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工具。随着产业融合号角的吹响,信息技术在很多领域和行业都有着极为广泛地运用。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工程管理、人员管理、资料收集等各方面都需要管理者进行统一地指挥和管理。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能够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通过网络化的方式来对水利工程的方方面面进行协调和指挥,必然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加速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形成。
2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观念
缺乏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理念,是目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在很多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的领导者及管理人员缺乏起码的信息化管理观念,忽视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更有甚者,不少的水利工程领导者由于不熟知信息技术,会想当然地认为信息技术就是为了偷懒,不如传统管理方式更加有效。这种极其错误的思想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对于水利工程发展与建设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2.2信息化水利工程建设形式化严重
信息化水利工程建设形式化较为严重,缺乏实质性地对于信息手段的使用,从而严重降低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的提升。尽管不少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已经开始使用专业化的软件,或者开辟网络化的管理平台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为的管理取代了信息化管理,在某些简单的项目中,为了取得较快的进展,相关的管理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判断和估量,忽视了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
2.3缺乏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
缺乏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是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管理者的信息技术素质不够高。很多管理者由于技术性不够,对于信息化管理方式很不适应。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更习惯传统管理方法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信息技术是水利工程中的实践。第二,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往往需要用到各类的专业勘测软件,但是由于很多员工并不是专业出身,他们在进行具体操作的时候往往力不容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技术成本的浪费。此外,一项专业化的软件技术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如果难以做到物尽其用,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脚步。
3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
3.1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
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促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实践与运用。第一,必须要认清目前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对信息技术手段有更加清晰地认识。从信息处理、资料整合、信息传递的角度来加深对其认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第二,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应该积极地与时代信息化管理主流保持一致,及时地实现新技术的推广,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做到最好。总之,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十分重要,是实现优质管理的基本前提。
3.2开发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应用软件
及时地开发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应用软件,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实现。首先,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大水利工程管理专业软件的开发,比如通过政策支持、资金鼓励等方式来实现。要求综合水利工程和信息化管理双重优势进行软件开发,提升软件的专业性和特色化,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推广和宣传,扩大使用效率。其次,实现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的结合,用水利工程项目来带动软件开发,从而让软件的功能更加丰富、运用范围更加广泛,以此来不断地提升专业化软件的开发效果,凸显其实用价值。
3.3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
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是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改革的一大重点。就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管理模式较为复杂、管理任务繁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相比之下,有必要来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比如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就是很好的证明。在这种设计模式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不需要通过现场的勘察就可以掌握一手、准确的资料,这种操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就变得非常简单。总之,对于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必须要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设计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开发,从而最大化地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的提高,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现提供基础。
3.4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增进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成为推进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举措。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整个水利工程团队进行信息化培养,要求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学会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将这些与最后的考核结合起来。第二,对水利工程团队中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特别是对于先进软件的使用、管理模式的开发等,应该积极地排除人员外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从而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4结语
加快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善于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运用到水利工程中去,从而来不断地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具体到实践中去,应该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开发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应用软件、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等,从而来实现人才、技术、模式等各个方面的提升,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顺利实现创造条件。总之,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林代桂 单位:云南省昭通永善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吴庆林.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7∶8-10.
[2]全嫄芳.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5,31∶72-73.
篇4
关键词:工程管理;电子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结合
工程管理专业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工业教育,认为应加强大学毕业生和工程师之间的沟通,因此出现了工程管理这一新概念。在工程管理中,计算机是非常普遍并且已经被广泛应用的技术,因此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得以全面提升。有效结合工程管理及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有助于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与提升。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存储传输工作,因此它能够对工程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一、工程管理的特点
(一)复杂繁琐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层面复杂,一个工程包含很多方面,而不同的方面技术不同,因此就要面对复杂的技术问题;第二,组织层面复杂,一个工程通常会牵涉很多组织,它们之间的协调工作会变得十分复杂;第三,程序复杂,工程不仅要对自身情况有一个充分了解,还需要进行多方协调。
(二)范围广阔
对工程管理,有一个定义,大致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先前所制定的目标,应积极有效利用多种资源,对工程进度充分掌握、指挥、组织、协调、计划并最终决策。因此,工程管理在范围上主要存在两个特点:维持稳定的生产经济并保证较高技术性,而它们所涉及的范围都是非常大的。
(三)不确定性
项目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而完成这一活动所牵涉的因素众多,比如计划或者外部环境等。所有影响项目工程的因素,无论内部还是外部,均存在不确定,各因素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工程管理工作就必须对所有动态因素进行有效调节,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和安全。
二、工程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一)项目系统
对于工程建设企业来说,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就是为项目提供投资及进度计划等工作。在运用工程管理系统时,项目经理就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系统中查找关键信息,并借助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整理出技术报告,例如关键技术法和计划评审法等等,从整理出的计划中选择最具可行性的项目进行实施[1]。以此为基础,对技术人员报告当前现场情况及资源分配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管理人员就可以随时调整策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工程项目自始至终的重要目标,不仅有效控制了成本和施工进度,而且有效平衡了工程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二)物资管理
在工程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工程材料的质量以及材料储存和运输管理的水平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依托电子计算机技术物资管理系统进行对材料当前性能和质量的模拟分析,并且还能显示材料的库存量,对于工程管理人员的帮助非常明显。与此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对仓库中各材料的归类及编号,有效提升了搜索物资的功能,这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管理利用物资的效率。通过网络及移动网络技术,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限制地查询物资的信息并仔细分析,然后向管理人员提供最终的结果,进而使管理人员能够基于此而做出正确可靠的决策。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应用到大量材料,而部分材料无法从本地获取,因此信息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就在于提供一个信息沟通的桥梁,为买卖双方的及时有效交流提供基础,买方和卖方可以基于信息技术实现实时沟通协商,有效节省人力物力。
(三)管理系统
在进行工程施工时,一般都会根据事先已经编制好的流程进行,以避免出现各种意外的情况,而相关工作人员应每天进行工作报告,以完成对报告的分析解读。因为工程管理需要涉及到大量的内容,因此报告中所含有的数据信息量也非常大,另外报告的形式也不是统一的,因此会导致流程无法实现固定化,各种错误也就随之经常出现[2]。基于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工程管理系统能够很好地完成本应人工完成的各项工作,对有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报表和报告实现固化,而据此形成有明确节点的流程。另外,电子信息技术下的工程管理系统还可以智能辨别有关数据,避免遗漏并分辨错误。
三、结语
综上可知,信息化能够显著改善当代工程管理的效率,进而提升工程施工的效率并充分保障工程利益,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虽然在最近的时间里,我国已经在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但距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面对这一情况,各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不断创新并提高,合理地在工程管理中大量应用电子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奇.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电子世界,2016,(20):122-123.
篇5
关键词:计算机;建筑工程;管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状分析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还相对来说只局限于某些部分,国内大部分建筑企业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认识还不够深刻,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内容接触不够,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涉及的领域还只局限于一些事务的信息化管理与交流问题。对建筑行业的负责人来说,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的监控、组织等方面的影响,忽略信息技术在这些细节上的运用造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这方面的进展不深,发展不起来。企业负责人的认知要不断地提高,行业发展还是要靠负责人的正确领导才能有所发展。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是关键的,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在行业不断提高竞争能力的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发展,建筑行业也逐渐投入到信息化建设的方面上去,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在,在软件开发不断完善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大,正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理想,而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不仅是人的意识还是企业的认知都相对的比较局限,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面积较小,这样就形成了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差异。
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计算机作为一种不断更新的现代化管理工具,它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管理等工作发挥多大的威力、提供先进的处理手段。 2.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1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类智力劳动,主要任务是按照建筑工程建设实践的规律,综合协调各有关方面的需求,将不同种类型的项目资源配置到适当的环境和时段,并进行动态调整,以经济有效的手段达到预设的目标。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实现建筑工程公司范围的数据共享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使用完善的关系数据库管理数据,最大优点是保证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意味着有条件做到在建筑工程公司范围内所采用的标准的统一。 现代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有效的查找算法,使得从几百万数据中查找特定要求的数据仅需几毫秒到几秒即可得到,同时还可实现复杂的组合条件查询、模糊查询等。
2.1.2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 项目数据可以动态地以指定的精确度直接提供给项目管理人员,杜绝了人工层层汇总带来的种种弊端,避免了对情况的错误判断和时间延误。所有这些,给积累项目经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可以使模拟技术,在几分钟内将同一项目实施数千次,取得的统计数据可以辅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
2.2计算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换为计算机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建筑工程。不仅仅简单地购置一些计算机装置,并能够操作它们。在决定使用计算机管理项目时,必须对它的特点有充分认识,正确解决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2.2.1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与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匹配 所有的计算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都是为满足特定的管理模式而开发的。如果采用了一个先进的计算机建筑工程管理系统,而实际运作的管理模式是过时的、粗放的,或者即使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相关的统计管理不配套,或者缺乏合格的管理人员,结果不仅收不到预料的效果,反而客观上可能使人对先进的管理系统产生错觉。
2.2.2数据的非实时性 建筑工程项目计算管理系统并非一种实时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不是立即自动输入计算机,而是事后定期人工输入计算机。因此,输入的次序与实际数据发生的次序可能颠倒。
3.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信息、电子等相关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从“贵族”走向“平民”,为我们展示了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诱人前景。
3.1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计价依据的编制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一内容,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搜集、整理、计算、测算、项目划分直至计算机激光排版输出,应是最基础的应用;利用专牌机根据建筑工程造价计价依据进行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和审核,是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最为直接、最为普遍、亦是技术开发最为成熟的应用;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应用软件可以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完成大量工作,因此,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2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现代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将计算机技术用于电网建设的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已势在必行。
3.2.1利用计算机进行建筑工程计价依据的编制,应系统地考虑软件的开发应用,将生成建筑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数据源,即自动作为其它相关的建筑工程造价应用的数据源头:为确保结果的一致性,软件对计价依据的表格生成直至计算机激光排版输出,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干预,并实现子目页的智能化。
3.2.2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已有很多成熟的软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从软件系统实现对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功能,则是目前同类软件中较为鲜见的。大部分的审核操作,不过是编制操作的一次重复。在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技术进步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3.2.3利用计算机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量的汁算机问题,将会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产生巨大的影响。事实
上,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所产生的建筑工程图纸,其建筑工程量已包含在生成该图纸的相应特定的电脑文件里,只不过无法以所需要的形式格其提取出来。即使从某一规格形式的电脑文件中提取所需建筑工程量的可能,但面对事实上没有标准形式的图形文件这道难关,仍会无所适从。
4.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界十分重要,项目经理应懂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管理,以增强在国内的建筑市场,尤其是国际上竞争,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
4.1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大辐度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大多数项目参与各方的工作协调和信息交流还是处于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速度和效率还都非常低。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既懂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项目管理人员太少了。主要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私企的老板,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完全没有认识,从而没有积极性进行应用。 项目管理科学化是大势所趋,不管您愿意不愿意。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加强我们的施工项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整个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些固守拍脑门决策,拒绝新技术的人迟早会认识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工程质量
一、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优越性
现代建筑施工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较,优越性明显,最大的不同在于创新技术的活用。
1.创新施工技术更具科学性
创新意味着在原有基础上的突破,是一种技术上的完善,是更为全面,系统,科学的提升,包含了对传统技术的系统分析和对比,是先进科学技术元素加入其中进行技术瓶颈突破的过程。任何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以往相关经验的支撑,技术的创新是在全面总结了传统的施工技术,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保留吸取合理的部分,取出落后不科学的部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科学理念,实现创新。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新型施工技术将更加科学、合理,能够为建筑施工的开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创新施工技术更利于工程造价工作展开
创新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中各项技术数据的统计要保证准确性、客观性、和正式性,所以施工数据具有明确化和具体化的特征,保证了工程造价评估的正确性,能够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做到有效监督。
3.创新施工技术更有利于建筑行业整体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施工技术的创新化提升对建筑业的整体技术有很大贡献,它有利于建筑行业的“更上一层楼”。比起传统施工技术在管理、施工技术发展效果甚微而言,创新施工技术更有科学,合理,稳定的技术措施保障,通过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建筑业在中国的整体性提高。
二、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现场总平面;(3)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4)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5)施工质量管理制度;(6)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7)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8)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9)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10)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三、建筑工程中技术改进措施
1.工程开工前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编制安全防护措施及施工用电、基坑支护、脚手架搭设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中严格按此执行。
2.做好施工机械的检测、维修和保养。不允许为了赶进度,违章作业,让机械设备“带病”工作。
3.进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
4.全面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在危险部位应挂设安全标志。
5.做好文明施工,首先从思想上强化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不扰民、不损害附近居民利益。施工现场要封闭施工,保证道路畅通。
6.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各种带电设备要有防雨及安全保护装置,设专人管理、使用维修和保养;所有机器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并接零保护,必须带电作业时要经有关部门批准。
四、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办法
1. 注重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前,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包括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工程管理人员在内的图纸会审,全面熟悉工程施工图纸,明确与工程施工相关的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确定工程施工的难点和关键点,以便工程施工时重点控制。此外需要对工程项目相关的技术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研究,明确施工进度、技术措施、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要求;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现场布置。深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全面了解和勘察工程施工环境,以求制定安全、文明的施工方案。这样做有助于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工程施工方法,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工程项目按期开工建设。
2. 落实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举措,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需要依据技术交底书、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计划来组织实施。建筑工程的各个分项、分部工程,在施工前都应当及时进行技术交底,细化工程施工方案。对于分部工程应先细化为分项工程,以分项工程为最小交底单位,在施工方案指导下参照工程项目属性,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前,由工程项目设计部门、建设部门对项目实施进行技术交底;②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前,由施工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向工程项目分包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③建筑工程各分项工程开工建设前,由分包单位的技术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进行技术交底时,应指派专人负责记录技术交底情况,并妥善保管技术交底资料。
3. 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管理时,应当以施工合同文件中对于工程质量要求的条款为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主要体现在维护保养、施工工艺以及材料质量等方面。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平面管理,要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总平面图为依据进行。加强对预制构件和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检查,需要进行施工材料变更和核定设计时,要依据管理条例办理签认手续;注重工程质量的检查,如设备安装前的开箱检验、混凝土配比和水泥标号的检查、水平标桩的复测、轴线的测定、实际地基承载力的复核等;强化对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确认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 加强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实施各间断的纪要、相关协议、标准设计图、施工图纸、设计文件、施工记录、设计变更、设计核对、现场调查等技术资料,以及相关的学术活动资料、科技情报资料、手册、标准、规则等,所有的技术资料应有项目部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和保管。对于施工中所得到的各种图表、计算成果、测量记录等,需要对其进行检算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项目实施阶段的原始观测值,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的准确性。
5. 注重竣工验收阶段技术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完成施工作业后就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其主要的技术管理是项目的检验和评定。此阶段要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施工合同中的要求进行检查,核查各项技术资料,现场评定工程施工质量,凡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应及时进行整改;问题整改以后,施工单位需要对其进行质量自检,确认满足施工要求后再申请验收检查。
五、严格控制工程成本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以确保施工质量为前提,并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以此来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应确定成本控制总体目标。应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成本总体目标进行确定,这样不仅可以使控制过程操作性更强,而且还能够为企业盈利创造有利的条件。
2.对施工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成本控制。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所以应在每一个环节中均进行成本控制。具体内容如下:其一,采用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反复试验论证,以此来降低施工成本;其二,完善施工组织计划,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控制施工进度,若施工进行中遇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避免延误工程,导致成本增加;其三,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工程,必须进行及时修复,防止二次返工的情况发生,降低损失。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的市场竞争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要注重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去开拓一条技术管理的路子,大胆地实践与创新,必将在建筑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胜伟.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140~140.
[2]李永军.浅议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及管理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2010(32):56-57
篇7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管理信息化 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102-01
1前言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的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工程质量引发的安全事故依然存在。信息技术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也包括通信、网络等先进的技术。信息化建设规范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更便于企业实现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实时分析。建筑工程的管理信息化是建筑工程的特点和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共同决定的。
2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概述
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逐渐涉及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施工现场辅助管理、施工技术监控、生产幕墙及加工、建筑工程的测量、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等具体的施工环节。例如,通过采用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上招标,加大了信息的流通,提高了企业采购方面的效率;通过基于该技术的企业财务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快捷的对企业当前、历史的财务数据进行了解和监控。然而,虽然一些建筑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并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但对信息化的概念了解不深入,大都采用独立的、简单的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一部分。此外,由于我国各建筑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差异,各建筑企业信息化程度各不相同,并存在专业的项目管理软件不丰富、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欠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依然应用较多。
3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3.1 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分析[1]
完成建筑工程是一个过程复杂、包含众多管理质量信息、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检验环节多、计算复杂、项目长期固定、施工环境复杂多样、项目规模大、涉及面广的特点。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从事工程建设的人员和设备处于流动的状态,具体的施工方式、环境、客户要求的不同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多样性,且从施工开始到投入使用的时间长,施工中涉及到人员、物资等各个方面的协调。鉴于此,必须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推进信息化建设,做到管理和施工的同步进行、掌握复杂的施工环境、合理高效的安排安全生产。通过对具体施工工程中有效数据的规范、条理的处理、备份和分析,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的常见问题
结合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全面。当前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并未得到全面的应用,并存在应用水平较低,信息技术的优势不能充分体现的现象。部分企业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络的建设,起到了企业内部资源共享的作用,但具体的应用范围有限;2)应用的范围较狭窄。在实际的应用中,部分企业主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预算、招标等方面,未涉及到施工中的进度监控、施工质量管控及成本核算等,工程经验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仍是主导因素,软件大多用于实现独立的功能,而面向网络的综合信息交互并未推广,造成软件的应用浪费;3)专业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缺失。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存在管理人员也负责技术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出现重施工轻管理技术和知识的现象[2]。
3.3 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3.3.1 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
为促进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必须对传统的和信息化的管理理念有一个清醒的、全面的认识,转变管理思路,重视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强化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对不同岗位的人员水平进行严格考核把关。管理人员要对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经济和管理效益有充足的认识。此外,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中,不能刻意的追求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应软件的应用水平,因此,应当基于本企业的应用实际和能力,实现企业工作流程的数据化、工程数据库的实时化、管理平台的多层化, 避免精力和资金的浪费[3]。
3.3.2 加大对建筑管理软件的研究力度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相关技术软件的不足,限制了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的推进。因此,各企业应当充分意识到软件研发的重要意义,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先进技术的推广,通过软件的研发,不断加强企业内部通信网络、专业数据库建设和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应当使硬件和软件建设同步发展,只有对高效的研究配置和软件开发实施规范及系统的管理,才能达到信息化建设的初衷。
3.3.3 建立企业高效信息系统
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外部各种因素对数据信息的影响,把握企业、市场、工程参与方的具体需求,建立基于专业管理软件、相关技术数据的统一化网络通信平台,高效、便捷的满足企业信息化的要求。通过数据库对生产环节、管理过程的数据处理,最终实现所有资源在统一信息管理平台上的共享。随着建设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人员不断增加,整个建筑工程将涉及不同的国家,以及从通知、图纸设计、合同签订、方案修改等各方面,为了避免传统信息沟通方式低效率、多层次、浪费资源、易失误等弱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至关重要。
3.3.4 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面广、数据量大、工程跨度大及专业性、完整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管理现状、人员素质等因素,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和需要重点建设的部分,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吸收先进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思想,
逐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此外,企业应当积极推进电子办公服务,简化信息化具体应用中的操作。实现信息管理技术与管理模式的真正高效结合,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对于现代建筑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化在现代化管理中的使用,摒弃信息化技术只能应用于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自动化的思想。
3.4 建筑工程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通过及时高效的实现对施工环节资料、数据的掌握和处理,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整个工程的计划进行制定,对各个项目、具体任务进行有序的安排部署;2)能够克服建筑工程管理的人的因素的不足,降低人为因素引发的疏漏、不准确性,并为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整体的施工管理、监控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工程质量;3)信息化技术的实施,利于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4)利于实现信息公开。
4总结
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核算合理化,不仅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监督、组织更便捷、及时和高效,更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管理成本,适应了建筑工程管理对信息量急剧增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齐张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1).
篇8
【摘 要】介绍了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从政府层面、创新型人力资源、主体合作网络、转化体系、科技中介服务平台论述了建设工程管理中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对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工程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建设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先进设计理念的不断提出,结构新颖、工艺复杂的建设产品不断涌现,其建设周期长、建筑规模大、环境动态多变、参与部门多、专业领域涉及广、技术的复杂程度极高,需要众多部门的协同创新攻克技术难关,这对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建设工程的技术与经济并不匹配,加之在建设工程领域逐渐融入了生态绿色环保、和谐健康社会的理念,更注重绿色、低碳、环保、科技,从而减少对人的生活环境的影响,这都目标的实现需要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建设行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能满足需求,为达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国家战略要求,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逐渐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
c国外发法国家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相比,我国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以项目为依托,而传统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组织是一种临时性、松散性组织,往往项目结束即宣告解散,不利于对已有创新成果的共享与传承,也限制了建设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模块,因此,需要进行跨组织间各个要素的协同,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方式,这些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升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亟需坚决的难题。
2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基于文献研究,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利益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知识管理机制、组织管理模式、具有能力较强的核心组织者组织实施创新、关系网络、技术创新网络的运行情况、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类人才等。其中工程技术创新的规划、工程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与积累、协同创新及良好的机制对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这几个影响因素之间,很多是存在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也有学者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找到影响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关键因素有内控机制、边界跨越、创新网络、资源整合、智力资本5个因素。国内实践界的观点是,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过程,如何进行协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激励机制能够有效的催化工程技术创新的延续。国内学术界的观点,则是组织和知识管理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1]。
3建设工程管理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3.1从政府层面加强支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对于科学研究、较大的技术创新项目资金的支持和社会资源方面的分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控、扶持,并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竞争[2]。
3.1.1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供水、供电、土地、运输、通信等一般性基础设施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然后进步加强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信息服务网络等科技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技术创新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信息经济环境和科技基础保障。
3.1.2提供稳定的制度、法律,健全专利和知识产权等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参与方的积极性,避免因害怕技术创新外溢效应而阻碍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鼓励技术创新模式升级,提高工程建设技术创新的绩效。
3.1.3加大资金及资源投入力度,资金及资源的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相关部门应自上而下采取有力措施吸引资金资源的投入,从而保障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可以有效运转。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投资、融资担保等方式给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参与方直接或间接的鼓励,降低获取新技术的本金和风险。在研究和生产的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创新激励政策促使重点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政府在银行与技术创新参与方间架起沟通桥梁,让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的潜在价值,鼓励银行对预期效益好的技术创新项目开展贷款业务,建立健全技术创新行业信贷、保险、风险投资体系,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投入。
3.2提升建设工程创新型人力资源的水平
社会行为及活动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即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单就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而言,内因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外因只是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创新型人才资源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第一资源,因此,积极引入创新型人才资源,建立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搭建技术创新组织,并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释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量,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吸引、培养至保护。
3.3搭建建设工程技术创新主体合作网络
加强创新主体合作网络建设,建设工程的各直接参与方、高校、科研机构均掌握着创新系统的资源,从建设工程直接参与方来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建立相应的技术创新中心,获取核心技术能力的途径有三个:通过内部培育、外部购买或者协作开发。高校、科研机构在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上有新的思维、研讨开发新技术等优势,但是创新技术及成果是否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建设工程各直接参与方根据工程建设活动及内容的特点进行准确描述。因此,加强各类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服务的合作网络建设,以工程建设技术创新主体合作网络为平台,将大学科技园、企业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作为技术创新的依托,才能苑⒊鼍哂杏τ眉壑档墓丶性技术、新产品,并使技术最终流向市场方向、规模化、产业化[3]。
3.4加强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转化体系完善
提高新技术的前期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重视新技术的售后服务。新技术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开展的越早、越有效,新技术就会更早的占领市场,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得到更高的创新投入。随着市场体系完善,需完善新技术售后服务平台,不仅仅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工程问题,还要实现后期的维护、升级,提升消费者主动消费意识的,形成工程技术创新的持续转化机制,畅通技术、资本、人才等技术创新要素的对接渠道,推动建设工程技术源源不断的创新转化。
3.5完善建设工程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立
科技中介服务在促进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中介服务平台提供的市场调查、技术与信息交流、人才交流与培训、项目咨询、无形资产评估等服务,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才能快速的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4]。
4结语
随着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战略要求的提出,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建设工程领域中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做为工程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渐受到各界的关注,它是建设经济效益高效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行业竞争加剧下不得不重视的内容。在政府、参与方、产业等各个方面的推进与参与下,通过搭建的建设工程技术创新主体合作网络、体系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的建立等措施,不断提高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优势,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吉.大型复杂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对策研究[M].四川,西南石油大型,2015.
[2]梁宁.黑龙江巧技术创新体系x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火学,2012.
[3]陈杰.我国新能源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长沙:中南火学,2013.
[4]张召珍.基于复杂系统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演化研究[D].长养:吉林火学,2013.
篇9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 工程管理 应用
如何将电子信息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工程管理当中,这需要人们充分发挥人们体力和智力的有效作用,在遵循实践规律的基础上认真完成相关项目工程的建设,努力协调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中各方面工作的关系,实现对相关技术工程的合理有效配置,进而从根本上保证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最小效用的发挥。在其具体的管理和应用过程中,能够根据工程管理工作的变化动态与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测,努力实现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带来的最大限度经济利益的目标。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中的会帮助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的效能,为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并且促使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不断向电子信息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对于我国目前正在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属性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伟大的一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当今世界的各个方面。当今世界可以说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每天都被各种信息所充斥,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人们只要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想要的东西便会出现在身边,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极大的便利。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不仅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方便人们交友、购物和聊天,而且计算机电子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建筑、教育、水利工程以及国防建设等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在帮助人们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积极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1.1 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数据库具有资源共享性的特点,而数据的共享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共享程度越高代表信息化水平也越高。数据库资源的共享性,可以帮助人们充分运用现有的数据资源,方便信息交流的同时减少因为搜索和采集相关数据的时间,有利于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完善其他相关的系统研究,有效的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实现了资源的合理有效共享。
1.2 精确率高,可以有效减少错误的产生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对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主要是依靠对计算机本身自带的相关程序软件的操作,依靠程序软件进行操作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使得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精确性显著提高,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统计数据时可以充分利用模拟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中的模拟技术来提供最准确的信息,在保证精确率,减少不必要的错误产生时,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明显效果,此外,将有利于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普及应用和推广,在未来的生活中,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1.3 智能化水平高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紧跟时代与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智能化与集约化的水平越来越高。目前,将智能化应用于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呼声越来越高,智能化逐渐成为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所追求的目标。现代的计算机电子技术通过模拟人们的行为和思维,对各种信息能够进行逻辑化和智能化的分析,对实现信息的分类以及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很大程度的帮助。
2 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主要包括做好前期工程的规划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调度工作以及后期对工程进行维护的相关工作三方面。当下,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工程建设的数量和强度也在不断地增加,促使工程管理在相关的工程建设中不断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对相关施工人员、设计和参与人员进行科学化管理的同时,还要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用一定的工程技术,合理利用工程资金,在工程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保质保量,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工程管理本身是一项及其复杂化的管理工程,凡是与工程有关的各个方面和实施步骤,都需要进行必要的管理,因此,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引进一系列的高科技是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的保证,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2.1 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热烈展开,各行各业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脚步和要求,就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必要改革。工程管理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它的管理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脚步。
2.2 适应工程管理本身的发展需要
目前,从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平来讲,我国的工程管理水平较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管理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一段的差距,理论化程度明显较低。近几年,不断发生工程事故,使得人们对于我国工程管理水平持一N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工程管理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工程管理要通过不断进行改革实现自我完善,尝试新技术,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其中,不断促进其发展进步。
2.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很大,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获得一席之地,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的技术水平,创新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因此,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对于提升工程管理的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自身竞争力,促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提升企业管理的综合效能。
3 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相关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 对于信息的维护工作
通过人工记笔记的方法实现工程管理中相关信息的记录,是传统工程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手工记录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方便快捷,但容易出现错误,因此,不适用于传统工程管理中十分繁杂的信息维护。然而,现代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不仅便捷快速,而且可以进行快速传输,减少手工抄写的环节,减少错误率的出现,并且易于管理和保存,这便就弥补了在工程管理中对信息进行维护方面的不足。
3.2 在工程管理计算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工程的建设往往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但是,只有精确的计算才是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重要保障。计算机电子技术依靠其本身精确性高,出错率少的优势,将其应用到工程管理的计算中,便可以通过精确的计算,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3.3 对工程规划的合理应用
工程规划在工程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许多工程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脚步,不断朝着规模化和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工程建设及其繁杂庞大。通过对工程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实现科学的监控和管理,便可以在保证项目的进度和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要注重工程规划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然而,将计算机电子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可以使得工程规划更加高效和节约,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对工程规划的设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通过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完成相应工程规划的优化工作。
4 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中的方法
4.1 对相关的技术进行革新
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一定要根据工程管理中的具体情况实现对相关技术的革新工作。要通过技术的革新使得工程管理中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存在更加合理和科学。首先,加大对技术革新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必要时要加大对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投入力度,使其有足够的资本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实现对计算机相关软件和必要设备的更新,为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提供最基本的技术保障。其次,注重在工程管理中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研发。要想变革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就不能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生搬到工程管理当中,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本身要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够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适用工程管理的各种特殊化要求,不断促进工程管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4.2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
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保障。而其对高素质人才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对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应该具备充足的、与工程管理方面相关知识素养的支撑。因此,加大对计算机和工程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首先,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培训班,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与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方面有关的培训课程,通过全面仔细的讲解,确保每个工程管理人员都能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掌握一定技巧,可以熟练的实现对电子计算机进行操作。其次,开展与工程管理方面相关的课程,对其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的培训,还是要确保每位工程管理人员掌握必备的工程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在其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确保工程管理的效能。最后,注重人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目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仍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之快,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快节奏生活,在技术的创新方面一定要跟的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与计算C电子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相关的人员,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因此,拥有创新性的思维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就显得相当重要。
4.3 进行必要的理论研究
基于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本身就比较匮乏的现状,对工程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浅薄,因此,要想很好的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当中去,就必要加强对这两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对我国与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相关的其他理论进行必要的完善。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脚步的加快,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与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是,较我国之前的科学技术水平相比,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并且还在不断的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当今我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到处充斥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身影,无论是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还是教育的培养,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可以说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为工程管理带来了科学性的进步,不仅对其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助于将工程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对我国工程管理的科学发展具有很大积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本文对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做了简单的阐述,对其本身的优势:资源共享、精确率高,可以有效减少错误的产生、智能化水平高等进行了大致的分析和概括,针对目前我国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提出了如何将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的方法,在经过充分思考之后,从技术进行革新、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进行必要的理论研究三个方面出发,并且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1]张嘉.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管理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3):192.
[2]姜涛.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与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261.
[3]赵琛.关于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5(13):15.
[4]隋郁.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管理相关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85.
[5]夏薇.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管理模式分析[J].硅谷,2015(02):219-220.
作者简介
钱家乐(1963-),男,云南省姚安县人。现为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处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人力资源管理。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代化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水利工作的重点内容,良好的管理方式和工作秩序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内部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实践,并不断地实现信息化队伍建设与培养,从而来从根本上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以此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共享,保证工程管理的科学性。
1信息技术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1.1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比较系统化、全面化、专业化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历来成为了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工程信息的调取、收集、传输、储存、整理、等,从而有效地协调不同水利部门以及不同管理者之间任务的交接,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类的应用软件、信息库等来对资料和信息进行共享,从而实现对水文资料的归纳和整合,减少了资料收集的时间,这对于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1.2标志着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形成
信息技术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工具。随着产业融合号角的吹响,信息技术在很多领域和行业都有着极为广泛地运用。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工程管理、人员管理、资料收集等各方面都需要管理者进行统一地指挥和管理。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能够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通过网络化的方式来对水利工程的方方面面进行协调和指挥,必然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加速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形成。
2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观念
缺乏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理念,是目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在很多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的领导者及管理人员缺乏起码的信息化管理观念,忽视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更有甚者,不少的水利工程领导者由于不熟知信息技术,会想当然地认为信息技术就是为了偷懒,不如传统管理方式更加有效。这种极其错误的思想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对于水利工程发展与建设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2.2信息化水利工程建设形式化严重
信息化水利工程建设形式化较为严重,缺乏实质性地对于信息手段的使用,从而严重降低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的提升。尽管不少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已经开始使用专业化的软件,或者开辟网络化的管理平台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为的管理取代了信息化管理,在某些简单的项目中,为了取得较快的进展,相关的管理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判断和估量,忽视了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
2.3缺乏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
缺乏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是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管理者的信息技术素质不够高。很多管理者由于技术性不够,对于信息化管理方式很不适应。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更习惯传统管理方法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信息技术是水利工程中的实践。第二,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往往需要用到各类的专业勘测软件,但是由于很多员工并不是专业出身,他们在进行具体操作的时候往往力不容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技术成本的浪费。此外,一项专业化的软件技术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如果难以做到物尽其用,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脚步。
3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
3.1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
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促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实践与运用。第一,必须要认清目前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对信息技术手段有更加清晰地认识。从信息处理、资料整合、信息传递的角度来加深对其认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第二,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应该积极地与时代信息化管理主流保持一致,及时地实现新技术的推广,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做到最好。总之,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十分重要,是实现优质管理的基本前提。
3.2开发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应用软件
及时地开发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应用软件,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实现。首先,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大水利工程管理专业软件的开发,比如通过政策支持、资金鼓励等方式来实现。要求综合水利工程和信息化管理双重优势进行软件开发,提升软件的专业性和特色化,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推广和宣传,扩大使用效率。其次,实现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的结合,用水利工程项目来带动软件开发,从而让软件的功能更加丰富、运用范围更加广泛,以此来不断地提升专业化软件的开发效果,凸显其实用价值。
3.3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
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是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改革的一大重点。就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管理模式较为复杂、管理任务繁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相比之下,有必要来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比如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就是很好的证明。在这种设计模式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不需要通过现场的勘察就可以掌握一手、准确的资料,这种操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就变得非常简单。总之,对于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必须要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设计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开发,从而最大化地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的提高,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现提供基础。
3.4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增进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成为推进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举措。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整个水利工程团队进行信息化培养,要求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学会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将这些与最后的考核结合起来。第二,对水利工程团队中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特别是对于先进软件的使用、管理模式的开发等,应该积极地排除人员外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从而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4结语
加快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善于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运用到水利工程中去,从而来不断地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具体到实践中去,应该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开发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应用软件、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等,从而来实现人才、技术、模式等各个方面的提升,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顺利实现创造条件。总之,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庆林.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7∶8-10.
[2]全?芳.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5,31∶72-73.
[3]于田龙.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20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