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基础教学课程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当前小学音乐课程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掌握《音乐课程标准》的相关目标进行教学,从而创建更加完善有效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理念

1.1小学音乐教学的审美因素: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审美能力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进行小学音乐内容教学的依据,通过音乐教学,能够将音乐教材中的审美观念转换为学生的思想。小学音乐教学的审美因素主要包含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以及立意美。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很多优秀曲目都是来源于生活,其中包含了很多美好的寓意,能够向学生传到音律美,同时培养学生的真善美。而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情感,抒发自己的内心,进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下美好的种子。

1.2小学音乐教学的审美原则:小学的音乐教学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首先是体验性原则,音乐教学不能单纯地进行说理式的教育,而是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体验和鉴赏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体验音乐的教学过程;其次是情感性原则,音乐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客观上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很多曲目中都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让学生逐渐产生情感花火,打开学生的情感之窗。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的教学目标

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能够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生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新课程理念对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意因素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比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对生活更加积极、乐观、向上。学生情感的培养不仅仅是学生自身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更体现在学习兴趣、爱好和激情上。同时也能客观地反映学生正确地个人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自然价值观,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课程目标的重要意义,就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价值和性质来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以美育人和以情感人的教育方式,在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感染、熏陶、净化以及顿悟的作用,而不单单是音乐知识技能的养成。

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音乐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因素共同组成,比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等。同时按照音乐教学目标和理念进行的一种教学程序和活动。教学课堂的设计是教师通过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仔细的分析,在课堂中形成的一种秩序,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3.1起始阶段: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要充分做好课程导入,如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导入新课程等,这是一堂课程的开始阶段。课程导入有多种方式,情境导入、图片导入、视频导入等等。课堂起始阶段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后面的教学产生影响。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个合理的课程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音乐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

3.2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中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和主要阶段,整个课程都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展开。这个阶段是音乐教学内容显现和实现当堂课程教学目标的阶段,所以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活跃课堂氛围,组织和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是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通过这个阶段的教学,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教学的意义,并且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能产生自己的一些想法,使音乐知识得到深化,内心得到情感的冲击。

3.3结束阶段:结束阶段通常是当堂音乐教学课堂的总结阶段,是对整个课堂的的巩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为“点睛之笔”,通过结束阶段的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整个音乐课堂的氛围和寓意,使音乐情感在学生的心中得到升华,最大限度地保证音乐教学课堂的完整性。在结束阶段,音乐教师会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有助于理清学生的学习思路。不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体验性,应该把总结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阐述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生的体会和感受,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之间共同总结,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涉及到的内内容进行相关探讨,都会取得较为不错的效果。

4结语

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需要相关教师充分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合理地对音乐课堂进行设计,尽可能设计一个优秀的、高水平的教学课堂,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的美育发展。

作者:杜祝霞 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白云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木鑫.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素[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3,(5)

[2]祁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探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7)

篇2

一、新大纲特点分析

(一)课程性质更加注重音乐美

原有教学大纲是在欣赏音乐美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新课标下对音乐的重视从教学任务转换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情感传授,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带给学生的表现力以及对学生创新力的激发。通过音乐的学习让音乐真正的发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帮助学生从单纯的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让音乐成为启迪开发学生情商的重要帮手。

(二)课堂教学理念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性更加鲜明,老师不再是一堂课的灵魂所在,课堂成为学生们展现自我的舞台。比如说新的大纲要求给学生展现个性的空间,在课堂上表现出每一个学生与众不同的一方面并且加以鼓励,但是在以前的大纲中对此都没有提及。

(三)教学目标的情感体现

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由单纯的技能教授学习增加到包含情感体验在内的多维度教学目标体系。之前,教学目标一直以教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乐理技能为目标,但是新课标下开始提倡对学生情感的重视和培养。学习音乐是为了让学生在音乐中能够有精神灵魂的涤荡,培养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生活热情。

通过我们对新课标的特点分析,感受到新课改带给教师的工作挑战以及对学生心理发展,课堂接受能力确切把握的必要性所在,为适应新课标的特点,教师必须从实践出发,改变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转变刻板的授课方式,调整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自己的作用,完成新课标下小学音乐的教学新任务。

二、新课标下如何设计有效的音乐课堂

(一)音乐教学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一个身心发展有很大跨越的时期,不同年级的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制定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形式。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的孩子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对于很多理论性问题不能用抽象思维的模式进行分析掌握,他们的思维还是主要以直观感性的思维为主,对一件事情很难有持久的恒心和定力。比如《一对好朋友》这首歌曲是一首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情感发展的歌曲,我们可以问一下小朋友认为的朋友有什么,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会认为除了人之外的小动物,花花草草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因此我们可以借此激发他们关心同学,重视友情,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真正实现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情感的目的。

(二)鼓励教学,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小学阶段,一些孩子对自己的行为都有一定的评价,而且这个时间段孩子对老师的评价看的十分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以及方式方法,用鼓励教学的办法肯定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唱歌跑调所以不愿意发声唱歌,或者觉得自己声音没有其他同学那么清脆,在集体唱歌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不开口,只听别人唱歌。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告诉学生每个人的声线不同,嗓音自然不一样,鼓励学生发现自己声音的美感所在,让他们在众多一致的声音中敢于展现自己声音的特点然后融入其中。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中,尤其是学习4/4拍节奏的打拍方式时,整个动作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有点绕,很多学生觉得自己缕不顺打拍的顺序。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遇到挫折就会选择逃避,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制定有效的乐理教学方案,比如说每节课用一点时间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知识,尤其针对那些对乐理知识排斥的同学进行提问,老师上课提问一个这样哪怕用五分钟只要他开口回答了,就是成功了一半,至少他答对了有了自信或者即使他答错了但是有了面对的勇气,老师帮助鼓励也就有了方向。所以,教师不用放弃每一个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美丽和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信心。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程;情感交流;教学环境;教学设计;师生互动

很长一段时间内音乐教学往往被定义成为了,音乐知识的传授和音乐技能的训练,在这样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的都是那些灌输式的讲课,学生在整个课堂上往往就是听老师讲课、模仿老师的演唱或者表演、记忆一些音乐的知识,通常整个过程都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过程。伴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小学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这就是要积极地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而进行的积极地主动地学习,这种学习的方式被称为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一、小学音乐课堂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注意情感交流

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需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往往和教师之间有着一定的心理的距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摒弃这种心理上的距离,让小学音乐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唱情绪欢快、热烈的歌曲时,利用打快板的方式教学歌词,师生互换角色,一方打快板,另一方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这样既解决歌词中的难点节奏的教学,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之间能够产生良好的互动教学以及之间情感的交流。

二、积极构建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

互动作为一个社会学中的概念被引入到教育学的领域当中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互动式的教学研究也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互动式地教学往往都是在对话理论、主体性的教育以及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互动双方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这个教学的理念当中往往体现出了尊重、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互助的教学新模式,这才是师生互动式教学的重点所在。在不断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应该努力地营造一种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这里的教学环境往往是从整个学校都树立起的那种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尊重个体的良好的平等环境。在这个教学环境的建立过程中,应该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和学校的角度来建立起平等、互信的教学环境,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做好大的环境的准备。

三、将优秀的教学设计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当中去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是需要建立在完备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展起来的,在这里我们应该看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学的设计往往是主要为了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另外教学的对象的需求是什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进行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行教案的设计,另外一个就是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学的结果以及教学的评价这些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所在。教师通过设计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将那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当中去,这样就有利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起来能够有理有据。小学生可以尝试“音阶接龙创编”,老师唱123,第一个同学以老师唱的最后一个音作为第一个音继续发展345,依次延续,然后在熟练的基础上增加音阶的长度。小学生可以进行“节奏接龙创编”,“节奏接龙”是由教师或学生拍击两小节节奏,小学生甲重复教师所拍节奏的后一小节节奏并再创作一小节节奏组成两个小节节奏,学生乙重复学生甲所拍节奏的后一小节节奏并再创作一小节节奏组成两个小节节奏,以此类推,进行即兴接龙的节奏创作。如,师:× ×―×× ×―,学生甲:×× ×―×× ××―,学生乙:×× ××―× ×―,学生丙……中高年级的同学试从“旋律接龙创编”入手,请几位同学,每人依次接在前一人后面即兴唱出一条旋律短句,由此发展为一首曲谱。

建立起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这里最主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如何充分地把握住教师和主动权,让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既能够充当教育者又能够充当参与者,只有这样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好了,教师才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所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够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情况的完善。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在音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往往是统一的,这样的一种统一的实质其实就是双方的互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就不能够真正地成为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掌握音乐,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小学音乐课堂成为掌握音乐知识、锻炼音乐技能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教学定位 教

由于受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有很多音乐课变成单纯的唱歌课,也有很多课演变成技能课,还有许多课变成讲解课,更谈不上音乐赏析课。一时间,音乐课在学生的心目中由爱上变成不爱上,老师一度成为管理班级纪律的副手,即四十分钟的课要花二十分钟组织课堂秩序,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反观这些现象,总结原因,我认为是我们对音乐课堂的教学定位缺乏准确把握。

一、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定位于“生”

某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考虑什么样的课件适合自己用,什么样的教法适合自己教,什么样的形式适合学生学,甚至不切实际地想面面俱到。从教学设计的理念看,似乎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实际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累,效果不好。不难看出,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深入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课堂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兴趣切入点及喜好而陷入被动的教学局面。这样就出现本由学生欣赏变成教师枯燥的欣赏,本由学生的表演变成老师的表演,学生学习的形式与方法变成老师硬性的组织摊派……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教学设计定位于“生”本位,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音乐综合水平,采取适当灵活的教育方法,将音乐素养、音乐技能、音乐欣赏融入教学中,低起点,小坡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定位于“活”

音乐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我们国家的音乐教材虽然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打破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但仍然避免不了受环境、教育水平差异及一定社会发展的制约。有些教材所选篇目过于陈旧,不合新时期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些篇目旋律过于高雅,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如若教师对此视而不见,必将受教材的制约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化解教材定位过死的问题呢?我认为,教师要因时因地地灵活选择易于下手、学生易于接受的篇目进行教学,本着先激趣,先搞活课堂,先让学生受益这样的原则进行教学。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对鲜花》是电影《刘三姐》的音乐片断,其形式特点是对唱,但歌词时代气息不浓,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歌唱欲望,所以我直接换用流行曲目《吉祥三宝》,既让学生了解对唱的这种形式,又活跃课堂气氛。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不可以执著于教材不放。

同时,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自编校本教材,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

三、音乐课堂教学要定位于“专”

音乐专业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音乐素养不是可有可无、可学不可学的,它是音乐教学的基础,也是音乐课教学的重头戏。

比如在教学《在钟表店里》时,我播放主题音乐,让学生听主题音乐在本曲出现的次数,并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轻轻晃动身体,然后模唱。初听,学生听出四次,并体会到变化的快慢。这时我适时点拨学生,出现多次的音乐就是一首歌曲的“旋律”,而旋律的变化有快有慢,这就是节奏,节奏的变化又表现不同的心情……显然我有意将一些音乐专业素养的名词教授给学生,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提升他们欣赏音乐的境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又如教学《快乐宝贝》时,我一边范唱一边律动,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动感十足的特点,然后复听,师生一起律动,进一步感受这首歌曲的节奏,告诉学生不同的节奏反映不同的心情。在学唱环节,我还设计师生接龙唱环节,在过程中师生互动充分,尤其衬词“噜啦”咬字清晰,可以说学生是受到了节奏的感染,表现出快乐的氛围,由此可以看出,将音乐专业素养定位于教学之中,学生觉得学有所得的同时,学习音乐的心理效应也变得积极起来,对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音乐教学还要定位于“德”

篇5

一、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

最佳的课堂管理诀窍是让音乐课能够真正吸引学生。要做到这点,教师课前首先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为每一节音乐课做好教学设计,考虑教学环节中的教学任务和活动内容,是不是符合学生心理,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每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中的每个步骤都是值得推敲与琢磨的。

例如导入环节,可以创设与歌曲内容相符的情境。如歌曲《过新年》,利用多媒体展示各族人民欢度佳节的热闹场面,陕北的秧歌、舞狮、舞龙,江南的灯会,带给了学生震撼的视听感受;或是在教室贴上窗花与春联,挂上两个灯笼营造过年气氛,以便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律动辅助唱歌,营造互动课堂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在唱歌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歌曲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总是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这样,在唱歌教学中学生兴致高,思想集中,注意力才不容易分散。

三、重视常规养成,建立赏罚制度

有句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音乐课也要有属于自己的课堂常规;还有句话叫“习惯成自然”,习惯具有稳定性、自动性,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动作,不需要思考与提醒。

音乐课气氛活跃,经常会有“动”的内容,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教学组织将困难重重,甚至影响教学进度。因此,我在平时十分重视对低年级学生音乐课堂常规的培养,从小养成,点滴做起,如唱歌时背挺直,双脚平放地板;有问题、要发言就举手,别人发言或唱歌时不能插嘴;律动时不能离位;在做动作时,别人不小心碰到你,不要斤斤计较等,每堂课进行督促并不断强化,让学生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四、提升人格魅力,构建和谐课堂

任何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都只是教学过程的一种辅助手段,我认为,教学组织策略的最高境界应是教师凭借本身渊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个性的魅力和崇高的师德,建立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的人格修养和业务素质时刻都在对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1)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音乐及其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有魅力的音乐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的音乐技能,还应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广博的学问。

(2)教师要有独特的人格和崇高的师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及光明磊落的生活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对待本学科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3)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定是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上。一个不懂得爱、没有爱的老师,他的教育是虚伪的、苍白的。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纯粹的心灵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才能使师生的爱双向流动,才可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和谐的课堂。

以上是我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组织技巧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总之,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而教学组织策略又是一项多侧面的相关活动,也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艺术活动。只有掌握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注重兴趣的激发与引导,运用生动多变的组织教学方法,不断总结实践,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始终精力充沛,活泼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潘鲁青.关注音乐课堂 关心常规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3).

篇6

一、创设导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时,需要借助多种媒介展开操作。小学生兴趣比较广泛,对音乐也有特殊情结,教师给出示范演唱、演奏展示,对学生形成的激励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为提升示范效果,教师不仅要亲自为学生示范演唱、演奏,还要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开示范展示活动,或者是给学生制作示范性视频,利用多媒体播放,其激发效果会更为突出。人教版音乐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西部风情》,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拉萨谣》,教学目标为学唱歌曲《拉萨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升学生独立识谱学唱歌曲的能力。为渲染学习气氛,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韩红的《天路》歌曲,学生大多对这首歌非常熟悉,都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教师紧接着播放《拉萨谣》,让学生总结这首歌曲的特点。学生积极展开热烈讨论活动,很快就形成学习共识:藏族歌曲都显得比较高亢、热情、奔放,具有浓郁的藏族文化特色,表达藏族人民特殊情感,给人带来振奋的心理触动。教师讲解“衬词”,让学生感受歌曲节奏变化。随着学习不断深入,教师多次展开示范演唱引导,帮助学生确定歌曲旋律,学生学习表现良好。

二、深挖作品内涵,引发学生认知共鸣

学生有一定音乐基础,特别是对流行歌曲有一定积累,教师在分析解读教材内容时,需要观照学生音乐学习基础,贴近学生生活认知展开教学设计。首先是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示范展示,只要教师引导到位,学生自然能够从聆听中感受音乐魅力,并主动探寻领悟音乐世界,以及音乐内质给学生带来的思想触动。在学唱《手拉手,地球村》这首歌曲时,教师先让学生聆听一遍歌曲范唱,学生听得非常专注。示范演唱结束,教师引导:大家听这个示范演唱好不好?学生自然是异口同声地说“好”。教师继续讲:这个示范演唱真的不错,但大家都不知道演唱者是谁。她不是什么明星,因为她就在我们班里。学生顿时好奇起来,纷纷开始议论,课堂气氛被点燃。教师点出这个学生的名字,其他学生都表现出惊讶的表情。教师继续引导:我相信,只要我们好好学习,每一个人都可以唱到这个样子。学生学习热情暴涨,课堂教学顺利展开。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示范演唱,这本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但这里却爆发了惊人动力。这当然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成功,教师让本班学生事先做好示范演唱音频,而且还采用了保密措施,这才让示范演唱示范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学生都有好奇心,当听教师说是本班同学示范演唱的,都表现出极大热情,这正是教师设计的本意。教师成功激活课堂学习气氛,将音乐学习推向高点,引发了课堂剧烈震动,其教学效果自然维系在高水准上。

三、丰富训练手段,构建学生音乐认知

篇7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更是至关重要的。要设计并制作出符合各年级音乐课堂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做好教学设计、系统设计等工作,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反复使用,不断修改完善,才能制作出符合教学规律课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自己教学实例谈谈对音乐学科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初探。

一、选择收集素材资料。

在课件的制作上,准备工作十分重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你有再好的构思、创意,再高的制作水平也无法制作出精美的音乐课件来。因此,我注重平时对素材的选择收集和积累。例如,声音素材(各种乐器的声音、自然界里的声音、动物的叫声等等);图片素材(各种动植物图片、实物图片、人物图片、卡通人物图片、自然风光图片等等);视频素材(音乐歌舞片段录像、自然风光与动植物介绍等等);音乐素材(小学课本里的歌曲范唱与伴奏、各种欣赏乐曲等等)。把它们进行归类整理,存放起来,为制作音乐多媒体课件做好充的准备。这样就可根据自己教学设计从相应的多媒体资源库里选择素材进行编辑、制作实用的教学课件。然后再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特点融汇进去,制作出针对性强的多媒体课件。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性为特点。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直观性”当作年龄较小学生的一条普遍原则。对少年儿童来说,感性形象是兴趣之源,又是启发他们开展独立思考和发展抽象思维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再现的功能,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去获取知识。如在执教一年级音乐《龙咚锵》一课时,我便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人们在欢庆节日时的录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学习欲望,学生通过观察人们在鼓谱的节奏中欢天喜地、热情奔放歌舞神态,表现出了以各种姿态欢庆的人们。又如在二年级的《草原就是我的家》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展示蒙古族的歌舞与民族风情,让学生对蒙古族风格音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在一段由马头琴演奏的乐中,开始创编舞蹈动作。听着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美音乐,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上,品尝香甜的马奶酒……使同学们产生了无限的暇想,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舞蹈动作。

三、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我都会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把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达成对事物的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发散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新疆是个好地方》一课,为了让学生明白三段歌词分别描述的新疆的三个地方以及当地特产,事先我用多媒体制作了一段具有交互功能的动画课件:先出示三个地方的名称:天山、吐鲁番与伊犁河、阿勒泰与和田,然后用鼠标分别点击每个名称,它们就会慢慢地渐变出这三个地方的景色,接着再点击画面,它们便会分别慢慢地添上不同地方的特产瓜果、牛羊、金子、玉石等等,接着再出示三段的歌词。通过这个课件的演示,不仅非常直观具体地让学生了解了三段歌词所描写的地方特色,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升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活跃思维,启发想象。

现代音乐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歌唱技能的教学,而是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新思维作为主要目标,置于技能之上。作为学习成果之一的歌曲演唱,也应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可以说:没有创新能力培养的音乐课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精心设计出能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思维的多媒体课件,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一年级的《小小的船》一课,让学生感受月亮的美,想象自己飞上夜空的情景。我在设计这一课的课件时,运用交互式的Flas为学生展示了歌曲的MTV,一个弯弯的月亮和无数的闪亮星星逐个出现在屏幕上,通过鼠标点击主人公飞上了夜空坐在月亮上摇啊摇。这样的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展开想象,创编出自己飞上夜空与月亮星星一起翩翩起舞的形象。又如《小树快快长》一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为小鸟建新家”的生动情境导入新课,并以此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学生在生动有趣、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充分体验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与成功感。这样,不仅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点燃学生智慧与灵感的火花,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轻松快乐学习氛围。

五、界面设计人性化,易于操作。

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更有利于师生创生知识。这就要求课件的界面设计要人性化,方便在教学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例如,我设计制作的二年级的音乐课《金孔雀轻轻跳》的课件,把每个教学活动的内容(看孔雀、学歌曲、画孔雀、跳孔雀舞)以按扭的形式列于课件的主界面上,教师可根据教学设计需要任意选择点击,在点击进入每个主题后又可按返回按扭,返回到主界面上,操作灵活、简单、随意。又如《新疆是个好地方》的多媒体课件,点击课件中新疆地图上的任一地点,即可显现出该地点相关的知识链接,便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灵活操作,随机性强。

篇8

【关键词】音乐教师 知识结构 专业能力 教学能力

一、音乐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格的音乐教师要具备广博的通用性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情境知识。这是音乐教师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的前提条件。

1.本体性知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音乐学科本体性知识技能一般包括:较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修养、视唱听音、声乐、键盘、指挥、舞蹈、创编等技能技巧。音乐教师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强化各项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这样才能胜任和适应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这也是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教学和活动的必备武器。

2.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是音乐教师必备的条件性知识。如果音乐学科本体性知识技能是每位音乐教师都必须具备的技能,那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就是作为音乐教师所必备的特有的知识。

3.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音乐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不断丰富和积累音乐学科教学经验,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完善创新教学成果。国家每三年举办一次中小学音乐课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大赛有力的推进了各地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音乐教师应具备合理的教学能力

没有专业知识自然无法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除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称职的音乐教师还要具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即创造性的教学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在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教师对教学中的各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设计的能力。这种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的技能、分析运用和组织教材的技能、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技能、预测课堂情形变化的技能、估计教育后果的技能。

2.教学语言。实际调查中反映高年级学生特别不喜欢教师语言啰嗦,抓不住重点。因此,音乐教师应以逻辑严谨、简洁精练的语言、轻重得当的语气、不快不慢的语速,并根据学生的年龄、课型的不同而要做相应的变化,来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感染力。音乐教师要想语言能感动学生必须自己对教材、对教学、对学生富有感情。

3.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这将充分体现出音乐教师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及艺术。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一方面是维护课堂秩序、组织学生自觉学习的手段;另一方面是对教材、教具、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最优化的组合,它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始终。

4.现代教学技术运用的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许多先进仪器设备和教育技术已深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装备的现代化和教育信息技术革命,使音乐教师教学工作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长。音乐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强化科技意识,增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学会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的先进技术来辅助教学。

5.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有效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就是教学反馈,开展教学反馈的前提是进行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是各科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教学测量与评价可以包括多方面的评估,既有对学生的、教师的、管理人员的,也有对教学成果的,对教学过程的等等。因此,称职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对本学科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进行测评的能力。

三、加强继续教育,强化音乐教师教学理念

1.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以往音乐教师往往把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对知识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掌握上,对教材以外的目标考虑较少。要实现“学生的发展”,音乐教师要扎扎实实完成音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音乐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基础目标内容。不能舍本求末或本末倒置。

2.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音乐教师要尽快适应新的模块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新教材,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变死用教材为活用教材以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教材为纲,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常规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因此音乐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创新。

篇9

【关键词】小学音乐 网络辅助教学

1、网络辅助教学在音乐课程中的作用

1.1有利于音乐知识的整合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唱歌、欣赏等等教学内容均有着强烈儿童特点,因此通过网络辅助展开音乐教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在通过网络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校园网络提供的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据具体的章节选择性额在网上下载素材,进而选取最优教学素材为音乐课程服务。还可以对网络食材进行整合,增长学生见识。例如在讲授《春天来了》这一章节时,可以提前选取春天美术图案对比,让学生养成对比、重复的思维。而后依据歌曲意境选择小学语文课本中相关图画,配上《春天来了》,可以使得学生想象自身处于春景之中,进而通过音乐来表现春天。教师还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与春天相关的动画、美术作品、作为,小学生在浏览的同时,会将知识进行整合,将各种关于春天的知识相联系,可以让学生准确、快速的掌握春天的艺术形象,进而达到自我教学的目标。

1.2有着较强的感染力

音乐课程乐曲旋律的生成,既是音符的组合,还是乐曲作者思想的体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其对色彩、声音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小学生可以在动听的音乐氛围中,较为全面的把握艺术形象。通过网络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将声音、画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乐曲创设的意境。在音乐课程进行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辅助设置相关情境,帮助其在身临其境中体会音乐旋律之美,小学生再通过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对乐曲进行加工,使得其受到启发、感染,最后达到激发小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热情。

2、小学音乐课程网络辅助教学设计

2.1音乐氛围设计

小学音乐课程有着一定特殊性与针对性。小学生因为年龄的特点,其理解能力、自制力都相对较差,在小学音乐网络教学中需要对具体乐曲的意境、情感、内如进行引导、铺垫。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小学生更好的感受并领悟音乐魅力,还可以激发其学习音乐课程的热情。在音乐课程进行时,最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音乐环节选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将音乐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灵活的方式加以呈现,为小学音乐网络教学创设优良的氛围,尽可能的将学生兴趣转移到音乐学习之中,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提升音乐课程网络教学的教学质量。

2.2教学流程设计

优质的学习氛围是提升音乐课程网络教学的基础,而优化音乐教学流程是确保音乐课程质量的核心。在音乐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环节是“听”,因此教师在课程讲授时应当给学生一定空间,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理解、消化音乐内容,便与其感受音乐旋律魅力以及乐曲思想。音乐课程中第二大核心环节是“模仿”。如果出现学生理解、掌握音乐不到位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通过原创直观感受展开模仿学习,由技巧与情感这两方面加深小学生对音乐鉴赏作品的感悟与理解。在音乐课程网络教学的设计阶段,教师应当对此部分有着特别的指导与准备。在音乐课程讲授过程中,音乐技能学习也是极为重要的,小学生在娴熟的掌握音乐技巧之后,可以更加准确的通过音乐来表达自身感情,使得音乐课程更加真实。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网络教学设计阶段,应当注重音乐技巧训练,通过练习和表演总结经验,进而提升音乐技巧。

3、小学音乐课程网络教学的实现

3.1鉴赏能力的实现

在小学音乐讲授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非常重要,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是长期积累、训练的过程。在以往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有着时间、空间差异,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应当在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范围内,展开灵活多样的鉴赏能力培养。比如在音乐课程网络教学插入与音乐相关的信息、资料,为音乐欣赏提供背景资料,创设优质的授课氛围。于此同时,小学生的音乐兴趣与注意力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照顾、关注,进而确保音乐教学质量。在鉴赏音乐之前,可以提问音乐作品蕴含的内涵与学生感受,使得学生鉴赏能力有计划、有目的的提升,进而保证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注意力的专注度与集中度。还可以在不同音乐背景和水平的情况下,吧同一鉴赏课划分为不同部分,依据个性和特点安排鉴赏的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小学生的鉴赏能力。

3.2音乐技巧的实现

小学音乐教育为基础教育组成部分之一,良好基础是音乐学习的核心 。在小学音乐课程讲授的过程中,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是教学计划实现的关键,音乐技巧也是音乐课堂需要练习、巩固的部分。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讲授时,教学方式课堂氛围对音乐技巧有着重要的影响。欢快的课堂氛围与高效的教学方式对音乐技巧、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影响。在音乐课程网络教学时,不可以像面对面教学提问的方式整合、运用教学内容,这就给教师提出了通过引人注目的方式为学生示范的要求,使得学生在音乐课程网络教学保持较高注意力。与此同时,使得学生在音乐课堂之余主动的去尝试和提高自身音乐水平与技巧,达到高质量音乐教学的目的。在音乐课程网络教学中,需要激励学生主动练习,增加锻炼自身的机会。

结束语

小学音乐课程教育高效的利用网络辅助展开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网络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音乐课程的讲授有着积极意义。利用网络辅助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小学音乐课程飞速的发展,进而普及网络课程教学,最后提升小学生音乐水平、音乐素养,为社会发展提供综合性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张亚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篇10

一、认真分析研究教材

要设计好一堂音乐课,必须在学习理解音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材的特点结构、体系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提出解决难点的方法。此外,在具体分析某一课的时候,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歌曲、乐曲

分析歌曲、乐曲的感情、音乐形象、风格特点、题材、体裁,编选练声曲、练习曲,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

2识谱知识

设计好阶段性的复结工作,分析识谱教学与唱歌教学、唱游教学的关系,设计好教学谱例和教学卡片。

3欣赏作品

反复聆听熟悉作品,查阅有关资料和音符常识,音乐家介绍等内容,分析作品的感情、艺术形象、主题音乐、风格、特点、题材、体裁,编写精彩的音乐小故事和解说词。

二、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内容多了、深了,学习接受不了;内容少了、浅了,学生会感到不满足。因此,确定教学内容,应从音乐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两个方面来考虑。一般来说,小学音乐常采用以唱歌(唱游)为主,结合识谱、欣赏、器乐、创作活动等内容。一节课以2~3项内容为宜,最多不能超过4项,否则会造成教学层次不清楚,重点不突出等现象。教学目标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设计。教师可通过课件,精唱、欣赏、讨论、表演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提高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精选教学素材

在音乐教学工作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素材尤为重要。我们可将教科书中提供的教学曲目、音响音像资料、音乐知识技能、相关文件内容等,做详细的收集、整理和补充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筛选,即哪些材料可用,哪些材料可不用,甚至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由于教学的需要,也可以选来充实教学内容。因此,选择教学素材的真正含义是精选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一般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四、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正确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是音乐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它是音乐课设计时重点考虑的核心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要使音乐课充满生气和欢乐。

(2)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要把创造法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维和创造性思维。

(3)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因为教师们的演唱、演奏,比起听录音、看录像来更能打动学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4)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相适应。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在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时,应以教学目的为核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遵循音乐审美的规律。

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