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内部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项目内部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项目内部管理

篇1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内部;施工企业;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288-01

建筑企业本身就是以获取最大经济利润为目标的社会组织,如何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利润是当今企业管理和发展中不可动摇的内容。施工企业作为特殊社会经济组织,为了更好的提高经济利润,必须在工作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坚持全过程、系统性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策略,以达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目的。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要点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工作中包含了事前规划、事中指导和事后监督、考核等多方面内容,在工程项目中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必须要及时的加以纠正,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就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而言,具体的管理内容包含管理对象、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的落实三个方面。

1、成本管理对象

成本管理对象也被人们称之为成本核算对象,是每一个项目工程成本管理的先决条件,它作为成本管理的中心环节,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必须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团队,并以团队为中心开展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

2、成本管理方法

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本身便是以个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过程,它在管理中包含了对施工成本的预测、施工计划、施工核算等内容,因此在管理中,常见的管理方法如下:

首先:项目成本管理如同企业内部其他管理一样,都需要根据企业有关规定、现实情况和工作经验进行成本越策,并科学的制定出各种项目和成本计划,以项目目标作为整个工作开展的关键。

其次,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和控制计划,制定出项目自身管理和控制策略,当然这里的项目成本控制目标不可超过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目标。

3、项目成本管理策略

项目成本管理是贯穿于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的内容,它在工作中要逐步实现和落实有关制度,做到责任到人、按章办事的工作目标,切实做好每一个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具体的管理策略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充分、科学的掌握工程施工进度和基本施工情况,决策层要通过调查、研究和统计等方法对工程项目标书编制情况进行归纳,并科学的对工程项目中的各种费用进行分类和归纳,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其次,科学的分解成本控制指标,高度重视成本项目的管理策略。成本目标的落实情况与整个工程项目有着密切关系,如何在工程项目中把整体项目细化、量化是整个工作重点,也是充分做到责任到人的主要手段。另外,在工程施工中,工程材料作为整个成本控制的关键,它在成本控制中占有一半以上的比例,因此在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成本目标分解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发掘和采用新材料,努力降低材料成本,做到优化成本控制和管理策略。

二、施工项目内部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项目经理作为工程项目部的最高指挥者,也是身临现场的管理和负责人,因此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经理也是项目成本责任第一人。在过去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科学实现项目成本控制就需要从确定目标方面开始,以方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控制,因此在目前的项目信息控制中必须要将成本作为全面控制的内容。项目内部成本控制中所有信息的产生都是通过项目核算产生的,也就是说项目核算的成本核算与项目成本控制手段息相关,同时成本控制也不是单独存在的,是项目部所有参与到工作中的人员共同完成的任务。因此,在项目内部成本控制中,我们需要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入手。

1.建立严密有效的项目成本内控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3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经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由公司直接领导并独立于项目部的审计小组。第二个层次是在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实行各职能部门签认制,专业岗位应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此职,并纳人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算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第三个层次是在项目部全过程中融人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预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审计小组通过内部常规稽核、项目审计、监督审查会计报表等手段,对项目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3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项目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项目部的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2.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完善成本控制运行机制。

(t)建立完善项目成本控制制度。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费用的支出,防止损失和浪费,对施工各项费用应分别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建立成本控制层层把关制度。

(2)健全成本责任制。成本控制与经济责任制成本控制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主要条件,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又是保证成本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落实成本责任是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要很好的完成项目成本目标,就要把成本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人,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

(3)提高全员成本意识,以效益引导分配是落实成本责任,提高全员成本意识的重要手段。

3.实行对企业成本影响因素的全过程控制。

(1)成本控制的措施主要有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其中经济措施是最有效的手段。项目部应对项目目标成本进行分解,落实项目各级人员的成本责任和奖罚办法,并与项目各级人员签订成本目标责任合同,提高项目各级人员的成本意识,以动员全员参与项目的成本控制。

(2)加强劳动工资管理,特别是加强劳务队伍的管理。

(3)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完好率、利用率和装备效益。

(4)提倡节约,加强物资管理,建立健全限额领料制度,降低材料消耗。

(5)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大力推广QC小组活动,提高工程技术含量,力争节约成本。

4.加强项目合同管理

项目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部门会同项目部对合同中的有关条款进行评价,主要对工程价款的调整、工程变更、违约责任等条款进行评价。对于工程变更要及时分析变更对成本的影响,同时要加强工程索赔及反索赔的管理,进一步控制工程成本。

三、结束语

当前,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工作还没普及到各个施工企业,其症结在于少数一部分企业内部对成本的管理工作还没完全重视,施工企业要想其建筑产品获得丰厚的效益,只有加强项目成本的控制,尤其加强项目成本核算,使之成为已经处于成本竞争时代中的竞争利器,才能使企业于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梁东伟.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部的成本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篇2

关键词:工程项目 内部控制 管理建议

一、现阶段企业项目工程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项目工程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层面、执行层面和人员素质三个基础的方面。

具体来说就是在环境层面,一些工程项目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模糊,企业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对其进行根本的约束和控制,进而导致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随意性和主观性比较大。

从执行层面来看,一些工程项目企业在工程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建设阶段、验收阶段都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和方案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进而导致对项目施工的错误估计;投资意向与产业政策或企业战略不协调;工程设计图抽象化;合同谈判失败;工程变更缺乏预案、施工现场控制不当,工程变更过于频繁造成停工返工;工程质量检验松懈,造成工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竣工结算和决算失真;项目后评估制度缺失等问题的发生,进而不仅降低了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执行。

从人员素质层面来看,现阶段一些工程项目企业缺乏对人员的培训工作,涉事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不够高,对于逐渐扩大的工程项目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工作压力,由于人为失误和错误导致的内部控制失效、信息失真等问题也是时常发生,给工程项目企业埋下较大的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获得。

二、解决上述问题,优化企业项目工程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企业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环境层面、执行层面、人员素质三方面问题的存在确实影响了企业项目工程的质量,给企业埋下了较大的经营风险,所以笔者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优化企业项目工程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建议,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从环境层面来看

为确保企业项目工程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在良好的控制环境中落实、开展,就需要项目工程企业从企业文化环境和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两个基本的方面着手。即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项目工程内部控制h境,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关心和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要细化和完善企业既有的项目工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或者组织审计、财务、生产管理等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进行日常和专项检查评价。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发现的项目工程内控制缺陷及其持续改进情况,对项目工程内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切实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二)从执行层面来看

从执行层面来看,为合理保证企业项目工程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施,从而促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需要在项目工程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建设阶段、验收阶段五个基本的阶段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具体内部控制管理建议如下所述。

1、从工程项目立项阶段来看

为在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就需要企业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即一方面要在立项阶段落实授权分工制、岗位责任制,对于不相容的业务和职权进行不同的授权和分工,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确定项目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自身的经营能力、所处行业的最新资讯以及项目工程当地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在遵守相关的法律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落实项目投资意向,以将项目工程立项阶段的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2、从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来看

为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的风险和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需要项目工程企业从以下三个基础的方面着手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即一是要控制好施工图设计的质量,保证施工设计图按照合同既定的时间完工并准时交付工程概预算文件;二是要做好施工图的审核控制工作,要检查上交的施工图是否完整、准确、有效,检查其设计深度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三是要做好设计图最终的审核和评价工作,了解设计图的整体方向,保证其规范性、合理性,对于设计变更要求要充分考虑其必要性和落实条件,使其对项目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3、从工程项目招标阶段来看

工程项目招标阶段内部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把控招标中的每一个环节,一般招标过程是由专门的机构的,但是企业也不完全脱离管理。在招标的过程中,企业要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核,确保文件符合企业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承建企业投标以后,要对承建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以供后期的工作做参考;开标时企业要核查投标文件是否提前有人拆看,保证投标文件的机密性;评标过程中企业要仔细分析标书中的内容是否与前期调查的该承建企业的情况相符,确保承建企业没有夸大其词;定标以后要做好与对方的谈判工作,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合同内容具体化、细致化,将自身可能遇到的风险降到最低。

4、从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来看

建设阶段作为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做好此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在施工前要做好施工准备和控制工作,将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降到最低。例如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天气变化等,要提前进行应对方案的制定,要提前对设备进行检修,并准备一定的备用设备,同时合理安排室内、室外作业,避开天气的影响,以防止工程突然停工给工程项目企业带来的损失;另外,要完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对于工程中需要变更的环节要经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同意后才可开展变更工作,并在之后以书面的形式对工程变更的原因、提出、复核、审批等内容进行存档,为后期工程的审核提供依据。

5、从工程项目验收阶段来看

工程项目验收阶段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即一是要建立严格的竣工验收流程和制度规范,并严格按照既定的规范落实审批工作;二是要加强对竣工结算和决算的复核和审查;三是要重视项目后评估工作,并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使有效的评估信息和结果能够为企业的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为今后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和证据。

(三)从人员素质层面来看

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要致力于提升项目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促进项目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在项目的开展之前企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首先是对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项目内容的培训,技术人员除了了解项目中运用的技术之外,也要对于一些关I的设计进行了解,以便于根据设计的要求把握项目中技术的运用。项目的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的整体进行了解,有助于提升整个工程的管理效果。另外也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方面以及质量方面的培训,防止工程施工中发现安全问题,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施工,防止违规操作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对于财务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一方面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确保财务工作不出现错误,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职业素养,避免企业资金的流失。

三、结束语

总之,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企业工程项目中的高效贯彻和落实对于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开展和工程项目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企业以最低的投资获得最多的收益,但是就目前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来看,在环境层面、执行层面和风险评估层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所以作为多年的财务会计工作从业者一定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使得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绩效得到稳步提高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而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文仅是笔者对其的探索性分析,笔者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成本核算 计划 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3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僧多粥少、任务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基础管理的强弱,决定了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而基础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搞好成本核算和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成本降低,才能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长期以来,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核算观念淡薄,材料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安全、质量、工期制约被动,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工程成本核算与管理。因此,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已是当务之急摆在了我们施工企业的面前。

一、明确岗位责任,规范成本核算

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是适应施工单位项目管理组织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项核算,一般是项目管理班子核算工程项目的工程成本,公司汇总核算企业生产成本。成本核算是全员的,不只是哪一、二个人的事,所以要按照范围明确责任人,将会计数值同经济责任、会计控制同业绩考评相结合使每位管理人员都必须从大局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反映实际核算成果的有关会计数值,从而来调节和控制自身的施工活动。要想使工程提高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要坚持抓好先算后干,只有算得清楚,才能达到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开支,只有算得清楚,才能达到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开支,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所以,每当一项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当要求预算员编制施工预算、工料分析,会同施工员、质检员、工长、会计、材料员、保管员共同研究商讨降低工程成本的控制计划,并将责任成本目标分解到每个人,明确项目部各组成人员成本核算和管理具体范围和内容,以确保成本核算得及时、完整和真实。

具体操作方法:每项工程任务到手,在设计交完底图纸会审后,项目负责人、施工员、预算员、工长,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要求,共同编制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工期,使各级控制点正点到达,这样可以选择最佳施工方法,合理安排劳力,避免出现有事没人做、缺乏劳动力现象,或有人没事做的窝工现象,从而保证工期按期或提前完工。工程能提前完工,本身就减少了工程中一系列的施工管理费用。预算员完成整个工程施工预算和工料分析的基础上,再按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或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并下达定额任务单,经项目负责人核实签字交会计、保管员、材料员、工长各一份,定额任务单必须明确完成该工程量所需定额工日、应耗材料规格种类及数量。材料员根据工料分析表、材料汇总单和定额任务单有计划地采购,保证工地用料需要,大批量的材料采购必须由项目负责人、会计、预算员、材料员共同把关,共同签订合同,坚持出厂价采购,并按工程进度分期分批送货,尽量减少库存,避免资金积压。材料进库存时,要由材料员、保管员、工长、质检员共同核对数量,查验质量,办理入库存手续,材料的领用由工长同意后,使用人员方可凭出库存单签字领用,保管员应严格按任务单限额领料。如出现材料需用量大于任务单用量时,要经项目负责人、预算员、工长查明原因后,补单并审批后方可发放,每月终了或分部分项工程结束,保管员要将材料消耗表与任务单一并交财务,如出现出库数大于任务单定额数,由保管员负责赔偿,严惩的调离或开除。对于任务单下达的定额工日,由工长或班组长按工程量下达到个人,并且施工现场谁施工谁清理,保持文明整洁,浪费的要处罚。任务完成后,需质检员、工长在任务单上签字后,班组长方可记工到人,月底班组长将所记工分边同任务单一并交财务。作为成本核算中心的财会人员在收到每月耗用工、料的原始材料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检查用工、用料是否合理,提出能反映盈亏的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方法的成本效益报告,报给项目负责人,为领导提供施工管理决策依据。

二、注重实效,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要求会计工作向管理型发展,要变会计事后核算为事前计划预测,并将事前与事后结合起来,围绕"计划"和"控制"两个侧面展开工作。

第一、关于预算成本的编制

预算成本亦称标准成本,是根据工程设计和现行预算定额及费用标准等资料计算的工程投资额文件,是决定建筑产品计划价格的依据,是办理工程价格结算、考核工程成本的依据,而且要按市场价格进行核算。要搞好预算成本必须认真对待这样几个问题。1、要认真领会和审查设计图纸,按设计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准确地计算工程量。2、要认真收集领会编制预算的资料,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经济签证资料,按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预算定额和预算价格及费用标准,正确计算定额直接费和各项取费。3、要认真调研实地测算材料价差,特别是"三材"的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的价差。对这三个方面如能认真对待,搞得好,编出的预算成本就会适度。

第二、材料费用的控制

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高达55~65%,是企业降低成本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一定要下工夫把好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料、耗用、清仓盘点关,从各个关口控制费用的支出。其中收料一环很重要,防止"有票无料"、"料不足"等现象,对大宗材料,严格数量严格验收,对钢材、木材等,严格长度、直径及材积的验收。要健全原始凭证审查和贷款报销管理制度,对材料价款、运费、包装费等各项发票所列品名规格、运输地点及路线,采用运输工具都要严格审查,既要与合同、实物核对,也要审查发票是否合法、合规,计算是否正确。

第三、机械设备的管理

机械设备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企业要有严格的机械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实行专人专机责任制,对人为造成的损坏,要赔偿损失的20%左右,对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盲目蛮干的行为坚决制止,尽量做到合理组织实施,保持机械运转。

第四、用工管理也必不可少,防止浪工、窝工、怠工现象,尽量减少预算外零工,即清理用工、二次搬运用工等,尽量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工作一次到位,确保一次成功、成优率,避免返工用工。

第五、加强费用管理

施工管理费在工程成本中约占15%左右,节约施工管理费涉及面广,要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外出车旅费可采用定额包干制,超用自理,低耗品实行领用制,实行以旧换新或包干劳保费按工作量发放,经营开拓费要本着合理、节约的原则使用,办公费、电话费包干到人,水、电费严格控制,严禁铺张浪费。

第六、加强资金管理1、加强预付款管理和结算,严格控制和压缩预付货款,要求付款手续齐全,及时督促办理结算,防止被对方长期占用,甚至造成坏帐损失或被非法挪用。2、抓好资金回笼。积极挖掘主渠道的收款潜力,并明确谁主管,谁负责收款、主动上门与甲方周旋公关,取得对方信任、理解和支持,努力回收工程款。三、理顺成本与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 工程质量一次合格成优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保证。如一旦返工,就会造成材料浪费和用工超耗。所以在施工中我们要严格把关,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消除质量通病和隐患,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质量检查验收,检查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关键项目工序之间要有交接检查记录,班组要有自检记录验收,资料及时、准确、真实、仔细,工程质量控制环环相扣,并制定质量奖罚制度,从而有效地实现成本控制。 安全是生产的保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安全虽然不能创造直接效益,但万一发生事故,项目负担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外,还要停工整顿、社会曝光、职工士气受到挫伤等的间接损失,这些无形中就增加了工程成本。所以项目内部一定要抓好安全生产,做到文明施工、奖罚分明,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保安全的良好风气。 总之,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是人,项目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成本管理有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成本管理意识。成本控制原理告诉我们:实现项目成本控制要从确定目标开始,实现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田振郁编.《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苏振民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管理;建议

建设工程投资项目是内部审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工程投资项目是整个建设中的关键所在,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和建设工程中各个项目之间都有着必要的联系,所以建设工作投资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内部审计管理是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监督,主要是使整个建设工程具有合法性,还能在工程的建设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解决。使建设工作能正常的进展。

一、内部审计管理在建设工作投资项目中的作用

最近几年,国内的建设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完善,使整个投资环境都得到了改善。建设工程中招投标制度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招投标制度有利也有弊,在使整个投资项目的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使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买方过多的现象出现,这就造成有些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在投标策略中恶意压低材料价格,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内部审计在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这种现象,就要对整个投标过程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并进行审计监督,杜绝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1]。

二、建立新的内部审计机构刻不容缓

在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建设工作投资项目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这就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在实际的工作中,大部分的审计人员习惯性的将建设工程投资项目的结算和事后审计作为工作的重点,将这些作为工作重点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要忽略了投资项目的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因为这些都是一个整体。哪一个组成部分都很重要。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沟通较少,信息交流闭塞,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如果审计部门不采用新型的审计手段,会使对整个建设工作的了解不够全面,从而使审计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建立新的内部审计机构刻不容缓,这样才能跟上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从而发挥出更加显著的作用。

三、加强建设工程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管理的建议分析

(一)对建设工程的投资项目重点把关

想要做好全面审计管理,就要从建设工程的投资项目的把关开始。以往的内部审计工作只是从开标的时候才参加,对之前的投资项目审计完全没有参与其中,这就造成了工作中的一大疏漏。在招投标的工作中,不允许审计人员参与其中,这就使审计人员完成不能了解招投标的全过程,导致后期的审计工作无从下手,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审计工作陷入僵局。现在的审计工作应该改变这种模式,审计部门的审核人员应该和各个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协商,在企业管理中明确指出应让审计人员参与招投标的全过程,并实行先审计,后投标的政策[2]。这样审计人员能够很好的对建设工程的投资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对招投标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能显著的提升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并使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二)对工程材料、设备严加审核

在建设工程的成本费用中,材料和设备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所以一直以来,对材料和设备的差价问题都纳入审计工作的重点范围[3]。由于材料和设备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基础,所以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的审查不容忽视,在进行对这项工作的审查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注意和材料采购部门的合作,从材料、设备的招投标厂家进行审查,在价格方面进行市场调查并进行比对,使材料、设备物美价廉。对材料、设备进行审查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细节,检查材料、设备的计算是否准确,核实发票是否真实,从细节开始对材料、设备的审查,逐步加大审计力度。

(三)对投资项目资金合理运用

跟踪审计与结算审计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跟踪审计主要是检查工程项目支出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结算审计是利用工程量来完成对工程项目的检查。审计人员应该灵活的运用这两项审计的特性,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对工程进行项目投资审计时要对资金的运用作为重点审计的目标,对资金要进行全方面的了解[4]。这样才能使审计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有效,并在发现问题的时候立即解决,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总而使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增强。

(四)加大审计和整改力度

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就是针对审计部门的特性,从新设置一个审计部门,进行专项审查和调查。现阶段的建设工程出现了建设项目不经审计就进行结算付款、严重的虚报任务量、未经允许,就擅自的扩大建设规模,针对上述问题,建设工程的审计部门要加大审计和整改力度,将这些现象严格的杜绝,不能任由其滋生。审计工作在进行加大审计和整改力度的同时,能使审计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5]。

(五)对重点项目重点审计

建设工程的特性就是投资的金额巨大,整个工程技术复杂,要想对其进行全面的审计是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参与的,在当今人手有限的现状内就要对重点项目进行全面审计,在对重点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抓住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签订的重要环节,促使整个审计工作更好的完成。

(六)对审计工作全程跟踪

内部审计管理对于建设工程投资项目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内部审计管理的有效实施能逐步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在进行项目投资之前,审计工作就要对工程的总造价进行全面的掌握和分析,为投资项目打下基础,使投资决策者能初步的对工程总造价有了了解,能为日后的投资项目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能进一步的避免投资超支的问题;在进行项目投资的过程中,要对可能发生的动态进行审核把关,其中包括施工变更、材料差价认定等,使施工能够正常进行,防止索赔的事情发生;在投资项目结束后,对整个投资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为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从而使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在对整个项目投资进行跟踪的过程中,需要审计工作人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这样才能使整个跟踪任务有实际的价值,跟踪任务的圆满完成能有效的打击项目虚报工程量,谎报价格的行为,使审计工作的意义更上一层楼[6]。

(七)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设工程投资项目的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审计人员要对建设工程投资项目充分了解,只有对这个项目充分了解,才能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不然审计工作就只能是应付了事。对建设工程投资项目进行审计是一项复杂的专项审计,里面蕴含了很多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当前部分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过关,所以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刻不容缓。对企业中的审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更新和巩固专业知识,并在培训的过程中组织考核,实行奖罚制度,对成绩好的审计人员进行奖励,成绩较弱的审计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罚,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能使审计人员激发体内的好胜心,和身边的审计人员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从而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整个系统的培训结束之后,会形成一个专业素质较强的审计队伍,最后使加强建设工程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的目标实现,为企业贡献出审计团队的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设工程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管理的有效建议对建筑工程管理至关重要,相信建设施工管理根据上述的建议分析,能从中挑选出适合自身工程的建议方法,使投资项目审计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的完成。整个审计工作繁琐复杂,需要审计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将这项工作很好的完成。整个审计过程要摒弃传统的审计理念,实行新型的审计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前审计的需求,在对建设工程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灵活的运用各项审计手段,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手段。在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也要注重审计的质量,加大审计手段的创新力度,来迎合日益多变的投资项目。审计人员也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增加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总之对建设工程的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的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全体审计人员共同努力,降低审计工作的风险,使整个建设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梅.浅谈企业内部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02):294.

[2]萧成英.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J].建材与装饰,2016,2(21):172-173.

[3]贾小玲.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相关隐患与控制措施探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5(06):191-192.

[4]薛守文.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以建筑工程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6,3(36):97-98.

[5]吕亚卿.影响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准确性的要素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12(03):183-186.

篇5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施工企业问题与对策

1 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及其发展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施工企业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度,在相关法律体系的保障下,通过公平的社会竞争选择高质量、高效率、安全经济的工艺,以科学全面的管理保证工程项目实现其质量、进度、安全等建设目标。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相关法律环境和管理机制的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开始走上了与国际接轨、法制化、有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道路,开始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2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内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然而,在施工企业因实施工程项目管理而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其管理水平与先进国家的差距。(1)在法制与监管体系仍未成熟的环境下,很多施工企业的经营者仍未完全认识到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显著作用,片面依靠工程技术,导致项目整体运行效率低下,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2)缺乏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风险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决策前,先对相关的技术、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对各种拟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进行科学的预测,为项目投资、施工方式等决策提供依据。(3)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亟待扩展。项目管理应对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必须从项目的调研、评估、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并对每个阶段制定质量、安全、成本、进度等多方面的管理目标和管理规范并予以落实。(4)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造成项目管理水平落后的原因之一,由于现代管理模式不但要求管理者熟悉管理方法、管理标准、管理软件以及国际化的项目管理模式与程序,还要求其具有全面控制项目质量、进度、成本、风险等问题的能力和经验,这样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极强的专业背景以及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这也导致高级管理人才的不足成为了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的现实瓶颈。

3 建立全面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3.1 工程项目管理内涵的扩展

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主要集中在建设施工监理方面,不能充分发挥管理对项目整体的预判与规范作用,因此必须扩展管理的内涵,丰富管理的方式,使其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率。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应对项目管理策划、前期准备、设计准备、设计、施工准备、施工、竣工、运行阶段和运营维护等问题深入研究,以达到对项目风险、质量、成本等方面的严格控制。

3.1.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由风险辨识、估计、评价、控制等四部分内容组成,是指根据工程实际特点,针对不同建设阶段,研究评价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级别,建立预警系统,采取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损失、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评定出风险等级,最后依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判定项目的可行性,并实行不同的控制方法,以达到避免风险的目的。

3.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要求把生产、技术、行政、成本、进度等方面的管理结合起来,以统计方法等科学手段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以经济、适用的作业方式满足工程的需要。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还应在项目的各个实施阶段订立质量目标,并在施工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和总结,最终达到施工技术的系统化和标准化。

3.1.3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常同时负责着多个处于不同作业阶段的工程项目,这就要求企业在一段时期里将有限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其在项中的最佳投入和产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而其中的关键是确立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努力建成一个以预算成本为基础、以计划成本为依据、以直接工程费为主要内容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3.2 提高施工企业内部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首先,深化管理观念,明确管理职能是企业项目管理系统制度化的基础,只有在企业深刻认识并着力推广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下,才能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并有效落实相关制度。其次,现代工程项目管理要求与国际接轨,实现信息化的高速管理模式,提高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获取工程信息的能力,使企业管理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差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和主动权。构筑合理的人才结构不仅要着眼于专业人才的引入,更应注重现有管理人才的培训和交流,并对每项工程管理上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建立管理历史档案,帮助管理者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其控制工程项目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是施工企业实现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必须得到企业经营者的充分重视。并加强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总结经验,通过企业的自我完善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飞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弛, 刘万青.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 科技信息, 2009, (02) .

[2] 赖一飞,夏滨,张清. 工程项目管理学(21 世纪工程管理学系列教材)[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

[3] 王留彦.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07) .

篇6

【关键词】:项目;监理;内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 U4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项目监理部作为监理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其工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整体形象。下面是笔者在某住宅小区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中,结合实际总结的项目监理部内部管理的工作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一、加强监理内部管理是搞好项目监理的关键

该住宅小区工程开工准备时间较短、分多期施工,各期在开工时间上互有交叉。我们监理部所承担的监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初始工作由于重视度不足,造成监理部内部管理松懈,监理工作不到位,致使现场施工质量下降,监理部与业主方工程部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发现问题后,我们立即进行整顿,及时调整了监理部人员分工,加强监理人员管理,局面很快得到扭转。 2012年初一期工程全部通过竣工验收,且全部单位工程被徐州市质量监督站评为“优质主体”,所有工程获得“徐州市安全文明工地”。监理部被公司评为“优秀项目监理部”。

经验和教训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项目监理部是监理企业的“生产第一线”,也是企业的“窗口”,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形象,而项目监理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监理工程师的水平高低,为此监理部必须有一个好的总监,才能在强化内部管理上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监督、管理工程项目,圆满完成监理任务,赢得业主方的信任和满意。

二、加强监理部内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

1、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第1.0.4条:建设工程监理应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这是实行工程总监理工程师(下文简称总监)负责制的基础和依据。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总监发挥着重要作用。监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强化和总监对监理部内部管理采取的措施、方法是建设工程监理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总监除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外,还负有对监理部人员的教育、管理职责:总监负责对项目监理部人员工作进行安排;提出奖罚建议;总监对监理部人员可根据工作能力及工作需要进行调换。

2、总监应高度重视监理部团队精神建设,打造高绩效的监理部。

工程项目监理部是一个团队,每个监理人员都不可能孤立的工作,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相互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开展监理活动时存在着相互协作、交叉作业的工作关系。在工作中如何联系与衔接,如何化解矛盾,协调一致,这是项目监理机构内部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个优秀的监理部要想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创造优秀的成绩,始终处于最佳发展状态,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团队精神强调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与齐心协力,而是监理部所有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自觉地担负起责任,并甘愿为监理部整体目标而牺牲个人的某些利益。分工合作,相互照应,以快速敏捷的运作方式有效地发挥角色所赋予的最大潜能是团队精神的具体表现。

3、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现内部管理制度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监理部的管理,首先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用制度来管人、管事。项目监理部不但要贯彻落实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总监还要相应制定监理部内部管理制度。针对工程项目特点,我们监理部建立完善了监理部工作制度、监理人员工作守则、分部验收制度、考勤制度、业务学习制度、碰头汇报会制度等几项制度。特别是“碰头汇报会“制度,要求每个监理人员每天下午对全天所监理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处理结果进行汇报,对一些技术问题和监理方法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在会上提出来让大家学习探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总监也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安排次日工作。这项制度从2010年开始执行直至2012年,雷打不动一直坚持了下来。实践证明,内部管理制度化对加强监理力度、提高人员素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搞好业务管理,监理程序规范化

总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做好监理规划,对监理部内部人员进行业务分工,明确职责,力求做到专业分工与协作统一,集权与分权统一,管理跨度与分层统一,权责一致。总监应对监理日志记录、见证取样送检、巡视旁站、例会制度、资料管理、安全监管、监理月报、工程量审核等工作的具体做法向监理人员作全面、详细的指导并提出规范性的要求。各岗位监理人员对所监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应做到熟悉并能熟练操作,对工程监理的要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使各项工作都能按监理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5、抓好监理资料管理,信息管理科学化

监理资料是开展监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监理资料管理是监理部的一项重要工作。监理资料反映监理过程,记录监理成绩,更是界定责任的重要依据。监理部要明确专人负责,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对工程项目资料严格按照建设部门的要求和《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现场用表(第四版)》、《江苏省示范监理项目创建管理办法》的规定整理归档,对监理部内部资料实行计算机管理,将监理资料分类归档,做到资料记录信息化、网络化。如:材料检测、监理部内部会议、考勤表、晴雨表等都建立台账做好记录以备查看。同时对监理例会纪要、旁站记录、监理月报等资料,做到如实记录,定期向业主和公司反映监理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

6、抓好人员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监理人员整体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监理人员就难以做好工程监理工作,更不能监理出优良的工程。因此,监理部在选人用人上要特别严格,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公正科学的工作态度,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监理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毕竟参差不齐,要让他们能够胜任监理工作,我们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监理部”的口号,制定了学习计划和目标,每人确定近期学习目标,统一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学习监理规范、学习业务技术知识、学习管理协调办法。通过一个工程就极大地充实了监理部全体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了大家的业务能力。积极鼓励支持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监理部先后有2名监理工程师获得了一级建造师资格。

7、各管理部门协调工作

协调是监理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监理部要坚持“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工作。同时要注重监理工作方式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对建设单位要诚信服务,当好参谋,以得到信任和支持;对承包单位要抓主要矛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平等待人、监帮结合,要从总目标出发,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利于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结束语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品牌竞争、管理竞争、服务竞争,因此当工程项目监理部有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清晰的工作思路、赤诚的敬业精神,实行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只要全体监理人员团结、奋进,创建一流的工程项目监理部就不是太大的难事,项目监理最终一定会以最优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

参考文献:

【1】李清立,田杰芳.建设工程监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管理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工程项目 跟踪审计 内部审计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有效利用内部审计的优势,通过审计人员不定期的深入到施工现场去检查项目相关情况,发现存在的对项目施工不利因素、避免不利风险苗头的产生、及时发出预警和提示,促使项目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消除隐患,防范风险。通过对施工项目的跟踪审计,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

一、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具有较为明确目标的任务,根据规定依法完成该项目的建设工程,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工程项目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是最基本的保障,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效益,所以审计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二、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

所谓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国家的法规和内部有关规章制度,采用固定的方法,对被审计的单位的活动及相关的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合规、进行监察,是具有评价经济责任,检验经济业务,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独立监督活动。

内部审计的职能有:经济监督,这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由审计性质所决定的,它主要是监察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是否在规定的健康范围内正常运行。

内部审计的作用:首先,内部审计具有制约、监督等防护性作用,能够保障组织内部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其次,内部审计具有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加强组织内部的管理,促进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

三、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对建设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的活动,跟踪审计的内容包括工前审计、建期审计和工后审计这三个主要部分。

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审计是指对工程项目开工前的主要准备工作进行审计,审计的主要方向有审查施工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情况、工程项目部设立情况、工程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签订的情况、工程项目的资金筹集和使用计划、工程项目目标成本计划书的编制等。

建期的审计是对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的审计、施工进度的审计、工程项目的成本审计、以及工程项目中设计变更等事项的审计,主要的审计内容有:工程项目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项目建设的工期和施工进度、工程款收取情况、资金使用计划的审批、施工所用的材料采购及流程监控、机械台班租赁及费用控制、项目人工费开支情况、项目设计变更、签证,施工索赔,新技术应用等。尤其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跟踪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上述情况的审计,对项目管理可能发生的偏差进行预测、预防、监督,对发生的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会随时根据项目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项目当前的管理现状,写出审计报告,针对审计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跟项目部进行沟通,并提出建议及整改方案。

工后审计是针对工程竣工之后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及管理进行的审计和评价,主要审计项目的经济责任和效益两个方面。具体审计工程结算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债权债务、工程款的收取、项目的盈亏和实际成本进行审计。

工前的审计、建期的审计和工后的审计始终贯穿着整个工程项目,构建起一个“防患未然、监察过程,预防为主,持续发展”的审计运行机制,由此可以看出这三个部分一脉相承,体现了工程项目过程跟踪审计的完整统一性。

四、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和设计思路

在工程项目中采用的全过程跟踪式审计是多个学科综合运用的结果,在工程项目中采用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在技术要求上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则会比一般审计的要求更为严格,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掌握基本的审计知识和要求之外,还要更多的掌握其他领域的科学知识。与常规一般的审计相比,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它特有的特点:

(1)审计时间不同,一般的审计是在工程项目竣工之后开展,而跟踪审计则是在工程项目开始便进行审计,这样可以随着工程建设的进程随时进行审计和监察。

(2)审计方式不同,一般的审计是在工程项目整体结束之后进行的汇总和审计,而跟踪审计则是在工程项目进行中及时的跟踪审计。

(3)内容不同,一般审计是在工程项目结束后进行的资料审计,而跟踪审计则是一种动态的审计,体现出审计预防的作用和过程的控制。

(4)作用不同,一般的审计主要是查错纠弊,而跟踪审计则能规范工程管理,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降低项目风险,这更能体现出绩效审计的优势。

(5)审计的风险不同,一般的审计属于是事后的审计,在审计的时候不能完全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全部,这样势必会承担更多的风险,而跟踪审计则是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审计,这样出现假象和风险的几率就会降低。

项目过程跟踪审计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优点,主要因为跟踪审计贯穿于工程项目之中,在每一个环节跟踪审计都随时掌握工程项目管理进程,使审计结论具客观性和预防性。

五、结束语

审计是一门对人们所从事经济工作行为的一种监督性的工作。审计工作的展开可以查错纠弊、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审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审计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企业效益、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为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解决措施

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让我国的岩土工程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技术性的改革。岩土工程在开发和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基本原则。在岩土工程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岩土勘察工作与研究工程质量在工程设计现场施工和后期检查的过程中,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合理化、有效的开展,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上,要进行针对性的安排。比如岩土工程建筑设计,从建筑设计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也为建筑工程打好质量基础。工程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相关的数据,比如地质参数和相关数据来源可靠性,以及和经济性等重要工程作业。对于岩土工程的设计和开发,要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符合切入点。为了保障勘察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岩土工程工作的过程中找出解决的问题和要解决的办法,并且明确严重工程设计中的有效性。提高岩土工程的质量,为以后的工程提供可持续的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1.1技术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为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提供基础性的原则,并且勘察技术和实施的效果。在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结构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他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工作的重要性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我国各地区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中给予问题是其中的主要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找出解决方案。项目的实施和规模不断的扩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则更需要精确化和准确化,运维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在界面划分地质形态、取样等综合问题上,对于沿途工程项目进行一系列的勘察,并且对于勘察报告要进行准确分析。当前的研究工程项目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岩土工程勘察项目来说是比较传统的,且具有单一性。工程勘察项目缺乏技术性的指导,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信息,缺少综合性勘察设计人员,存在私自勘察等行为。对于岩土工程项目作业未进行准确数据分析,项目的具置和具体状态位于作出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分析。弱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也存在着漏洞,对于原状岩土的获取比较性不大。地质就不能从不良的地质体内准确的划分,同时,对于残积土和颗粒土的试验也不具有准确性,在工作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地下水的排挤,也不利于原图工程项目的整体控制。

1.2管理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它具有复杂性,涉及到的任务量比较多。勘察表达、勘察人员、勘察设备等都具有管理难度。岩土工程机构与内部管理也需要相互协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岩土工程师公寓建筑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勘察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检查沿途工程项目的勘察工作,包括专业的岩土工程检查,以及制定专业的岩土工程勘察机制,能够保障岩土工程项目高效进行。同时,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内部和外部相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后内部管理方面有很多的问题,包括技术问题、人员问题及设备问题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岩土勘察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部分勘查人员会介入到勘察工作,导致激素的规范勘察设备失误,岩土工程勘察的设计性低等问题,勘察报告也无法无法完成。岩土工程完成质量低,内部管理机构机制不合理,存在的漏洞。所以再勘察设备和材料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岩土工程的工作质量比较差。勘察工作的从业人员在进行勘察工作的时候,主要是根据传统的勘查方法进行作业,岩土工程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较少,且综合知识少和专业素质低,一些设备比较落后,再进行工程的过程中,缺少科学性岩土工程的采样和原位检测方法也比较落后。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明确勘察准备工作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它具有复杂性,所以在工作之前需要做岩土工程勘察的准备起流程图,如图1所示。为了保障后续施工合理化进行,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过程中,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所涉及的因素和种类比较多。所以沿途工作人员需要对岩土工程项目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并且分析工程项目主要是考虑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再根据勘察项目的计划进行合理的人员安排。岩土工程工作人员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考虑地质构造、地球水文环境、岩石构造等,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了解到地球地质是指同一地域中所具有的相同地基图纸,同样的力学性质与土壤的外界环境,自然条件等相区别。所以要确定沿途勘查工作的各种范围,不能只观察场地的施工条件,要对周围要素现象分析,主要是对施工场地的条件和周围地址做一个详细深入可行性的分析。遵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章制度,进行合理化的沿途勘查,分析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2.2提高勘察报告精准度

岩土勘察工作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合理地发挥,也要重视内部的管理。只有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才能对勘察部门有效的提高。所以要加强和完善勘察地址报告,对勘查工程中的作用要合理化的进行,并且加大支持力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勘察企业在勘察工作之前,需要聘请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其部门的设置进行施工,现场的内部管理工作和外部监督工作,提高技术工作人员的工艺技术和勘察流程等。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对于勘察工作要进行实时的记录,进行有效地展开,并且在内部管理过程重要,落实到位,逐步的管理和完善能够将其合理完成。岩土工程勘察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管理方面,并且提高其专业知识,完善管理制度,岩土勘察工作部门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要符合科学化和有效化的原则,提高作业的质量,提高作业的水平,在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结果评定要进行反复的复查,如表1所示,勘察的结果也要汇报勘察的资料,再对资料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数据问题等,并及时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避免工作中出现风险,工程项目造成经济的损失,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项目合理的完成。

2.3加强人员技术培训

勘查从业人员要进行专业技术水平和基本素养的培训,因为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基本素养,决定了岩土勘查工作的工作质量。他对于勘察报告的可靠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勘察报告的相关数据的准确要求,需要勘察机构对工业人员的定期培养,主要是了解故障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项目的相关技术要不断的创新,定期参加公司的执业人员培训,对于沿途勘查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要进一步的加强重视沿途勘查工作的地形地貌等工作,主要是从规划沿途勘察工作方案的进行数据的获取,进行培训,提升勘察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的认可 。沿途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是由勘查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所决定的,所以勘查工作机构在工作展开的时候,要实行应急轮岗制度,注重勘察人员的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并且要让勘察人员定期参加学术交流的活动,在计算机操作和基地协同能力方面,有质的提高保证勘查工作合理化和有效化的进行,最终完成整个勘察项目。

结语

以上方案促进了岩土工程勘察过程的进程,也对于沿途工程勘察项目进行合理化的解决,使得勘查工程的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让沿途工程项目的试验更具有革新性和创新性。未来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作业的展开也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经验和交流经验,能够深入细致详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了我国岩土工程的作业方法,黏土工程勘察的有效 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新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相关问题研究[J].冶金管理,2020(23):87-88.

[2]王志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1):8-9.

篇9

关键词:建造合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成本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合同的管理,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建筑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站稳脚跟,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

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工程建设的有关指标、外部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环境、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等,其中对合同的管理是一个贯穿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动因,加强对合同的管理能够将工程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因合同有歧义而使施工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因此需要施工企业明确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将各项管理指标进行明确的分配,一步一步分解与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岗位以及人员,使他们能够明确自身的权责,进行好协调与分工,从而实现全面的、全程的合同管理局面,最终实现施工企业的战略目标。

(一)在施工前的合同管理施工前的合同管理对施工企业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在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环节,这对工程建设的施工范围要求、施工内容要求、工期要求、工程进度的要求、项目投资等因素的分析与评估,从而对工程项目所需资源进行计划,将其体现在项目合同当中,并且要严格制定合同,防止合同内容产生歧义而使后面的工作产生纠纷,甚至是造成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二)在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一项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过程,特别是目前大力发展的ppp项目,因此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的变动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一旦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与合同约定的内容有较大偏差情况,将使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失控,将无法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平稳运行以及施工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工程变更的问题上,应避免过多的工程变更问题,但如果在工程成本方面确实遇到一些需要修订的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再如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因对合同的管理出现较大偏差而产生索赔的情况,这将增加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又如在施工过程应持续落实业主履约条件,保证合同如期执行,有效过程监控违约风险。

(三)在施工后期的合同管理一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贯穿着整个工程的始终,因此在竣工结算阶段,对合同的管理依然对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产生着影响,如对工程决算所需的资料的管理,招投标合同、竣工图、合同书、结算书等,对这些内容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提出措施并进行补救。

二、施工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层意识的淡薄,缺乏对合同进行管理的意识,因此在招投标合同的制定之时,对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评估,合同的制定存在漏洞。同时由于管理意识的淡薄,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也会缺乏主动性,下面的施工人员就会产生违规行为,而对于这些违规行为又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最后就可能增加施工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二)管理措施的不到位,如一些合同管理的措施与办法存在着缺陷,对《建造合同准则》、《经济合同法》等内容的理解不够全面,导致在实际工作当中对于合同的管理存在着缺陷,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因此无法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可靠的管理,可能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低,无法使施工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合同签订审批环节不够严谨。由于施工行业特点,每个对于各施工项目签署合同大多具有专属条款,审批过程涉及法务、财务、工程等诸多方面,缺乏严格的审批程序、对影响重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文本缺乏联签联审必要环节,可能会因此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当中因审批环节出现问题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以及可能使施工企业面临法律风险。

三、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建造合同之下的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对招投标的管理,注重对工程项目的内部管理。根据《建造合同准则》《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要求,在施工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引导之下,加大对建造合同的管理,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掌握,加大对市场环境因素的考察与分析,设立专门的机构并明确各个岗位及人员的职责,对招标文件、投标书等进行科学的制定。例如在多方参与建造的情况时,合同的编制的时候应注意应明确说明收入的分配标准,在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的,则要及时进行变更。

(二)建立起新型的合同成本管理体系。从合同定制,到按计划实施,再到施工过程的控制,在建造合同的要求之下,严格控制工程施工的成本。例如材料物资,机器设备,工程所需的工具的采购,要按照合同约定的资金支出的口径保持一致,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对成本进行可靠地计划、支出、核算、控制,对于建造合同的履行情况,要加大考核力度,认真分析施工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成本耗用情况,从而将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在这一体系之下,应该要求业主对此工程进行确认之后,才算工程的完成。

(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加强对建造合同的控制,主要是对风险进行及时的识别、分许,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的控制与处理。例如对合同的内容进行分析,在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当中,加上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还存在着问题,因此在合同的制定与执行的过程当中,不免会有一些贪图利益之人,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对建造合同的控制,通过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能够避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控制好工程的成本,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最后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在建造合同下的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涉及到财务、税务、法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合同的编制时能够提高合同的质量,避免因合同歧义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在施工阶段时对合同的管理时能够更加的专业,更好地根据建造合同控制好工程项目的成本,从而能够进一步地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

四、总结

在建造合同之下的成本管理必须要符合《建造合同准则》和《经济合同法》的要求,要建立起适于本企业发展与符合本企业战略目标的基于建造合同之下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制度来管人,以制度来管事,以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有关措施能够具体的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人员身上,使工程项目的开展在制度的约束中之下顺利开展,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合法合规,保证质量的前提之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节约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建筑业业结构的优化与转型,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润青.建造合同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2.

[2]王浩.施工阶段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05).

[3]高红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1).

[4]薛秉亮.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

[5]齐清华,李林革.浅谈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9(08).

篇10

水电工程项目是为群众生活、社会发展而建设的项目,项目使用的资金也是由国家政府单方面的拨款,并不涉及到个人或某企业的款项。但是,在资金下拨到水电工程施工单位的过程中,会经过多层审核,而层层的审核也让资金出现流失的问题,导致项目工程资金款项延后,甚至资金出现短缺的问题,而一些施工企业也只能用一些劣质的材料完成,不仅影响了水电工程施工的进度,还对其项目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水电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2.1建立健全项目规章制度

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提高水电工程建设效率的基本手段,而在当今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却缺乏全面性、科学性,首要的任务是做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首先,要从项目管理内部机构的职能设置进行管理,加强各个部门的管理力度;其次,加强对工程项目招投标程序的管理,要建立招投标程序的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建立对招投标程序的评标、定标的监督部门,从各个角度来完善工程项目的规章制度,确保工程实施有章可循;最后,在强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多引进一些先进企业的项目管理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企业内部管理的经验,避免发生“闭门造车”的现象,要将眼光看远,这样才有利于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2.2加强水电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关系到施工的质量,是不容疏忽的,水电工程不是企业更不是个人的工程,是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发展所建设的国家工程,因此,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也担起为群众服务的责任。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制,如施工单位保障的控制、施工标准的控制、政府质量监督的控制、监理单位监督的控制等,以此来提高水电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其次,要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科技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对水电的需求也有着明显的提升,也为水电监督管理部门迎来更大的挑战,因此,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做好各项因素的调查分析工作,如发现不足的地方要及时改正,发现落后的环节要及时提高,做好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同时,应保证充足的工程质量监督的经费,这样质量监督工作才能发挥最佳的监督管理水平,确保水电工程的质量。

2.3加强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水电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员工做好安全的工作,要本着“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开展工程建设。首先,要对原有的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加强安全监督,开展对安全事故的分析和预控的能力,要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其次,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现场的安全检查和管理的工作,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同时还要做好对施工现场材料、器材、设备的检查工作,确保施工管理的效果。最后,要结合安全法对员工违法的施工行为进行约束和处罚,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以此来确保员工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全面的提高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水电工程的良好实施。

2.4对水电工程开工和验收的管理

水电工程项目的开工管理工作,是需要对项目法人、机构等权限审批的管理,工程开工前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供开工申请,授权审批后才可以正常开工。当然,在项目工程开工前,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记录,为后续工程验收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在对工程进行验收时,监督部门要严格的执行质量管理,将工程的施工情况与设计初的情况进行核对,一旦发现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需及时进行修改,如果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召集各个相关部门对开工设计进行调整,这需要让监管部门了解实际的情况,管理工作不仅要对水电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同时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要对国家、对群众的责任。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