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程序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程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程序

篇1

关键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策略分析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指对社保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分类、装订,以及之后的移交、保管、坚定等一系列工作,社保档案的管理工作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工作中的基础部分,但却对社保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现阶段,我国具有较为庞大的社保档案库,这给档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我国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较多不足,并已经影响到了社保工作的高效展开,因此必须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水平。

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手段

目前,大多数的社保档案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采取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这给档案的查阅带来了极大困难。许多社保经办机构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存放室,许多档案资料被分开保存,不仅给档案的保存与查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加大了档案泄露的风险。而具有专门档案室的机构,其档案管理手段也较为落后,软硬件设施极度缺乏,同时也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因此也无法达到较好的档案管理效果。

(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性

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其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多个类别,这就造成一个人的保险资料被分别保存在不同的经办机构,这种分散管理方式给保险人的资料查询带来了极大困难,也极易出现管理纰漏,管理方式缺乏足够的科学性。

(三)社保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低

同时,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的不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许多社保经办机构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其管理员工缺少足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因此也无法较好的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同时,经办机构也缺少足够的员工培训工作,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性,这也极大的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促进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

在加强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时,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发展。依据《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政策,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相关制度、标准的建设,同时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逐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二)加强社保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

加强社保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主要是指对档案库“八防”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了保障社保档案管理室的环境安全性,必须加强档案室防火、防光、防尘以及防高温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业务信息系统的完全对接,从而达到对档案管理的全面控制。

(三)重视社保档案的动态化管理

保险人的社会保险业务将具有多个环节,因此必须重视对社保档案的动态化管理,从而实现对个人保险业务的全过程管理。为了达到对个人业务档案的全过程管理,必须要对保障对象的个人变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档案信息的调查核实,从而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有效,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社保档案的证据价值。

(四)促进社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社会保险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纸质材料,而纸质材料在保存与移交过程中将极大的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且将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量,因此必须尽快促进社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将纸质档案存录为数字档案、数据备份以及建立社会保障号码发放制度,从而实现对档案内容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极大的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安全性。

(五)加强社保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档案管理人员的对提高社保档案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在机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社保经办机构可以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并积极招聘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人才以及法律人才,并定期展开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质水平。同时经办机构还必须重视提高管理人员的政策解读能力,确保工作人员能够依据法律政策,进行科学、合理、合法的档案管理工作,从而真正实现社保经办机构的档案管理目标。

(六)重视社保档案的保密性管理

社保档案含有参保人的大量私密信息,而个人信息的泄露将给参保人带来经济损失以及名誉损失的风险,因此必须重视社保档案的保密性管理工作。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信息安全与防范意识,严格按照档案管理标准与流程进行操作,从而最大可能的降低信息泄露风险;同时社保经办机构也必须建立完善的档案保密管理制度,严格限制档案个人信息的使用,并对不规范、不合法的档案管理操作进行惩戒,从而确保参保人档案信息的保密性。

三、结束语

本文首先探究了我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手段、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性以及社保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低这三个方面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进行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认为政府部分必须从促进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加强社保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重视社保档案的动态化管理、促进社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强社保档案管理人才培养以及重视社保档案的保密性管理这六个方面展开社保档案的管理工作。

作者:刘威 单位:松原市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赵巧霞.刍议新时期该如何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J].明日风尚,2016,11:222

篇2

一、经济与信息化发展息息相关

时值今日,经济与信息化更是血脉相连、息息相关,随处都能感受到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穿透力和主导其灵魂的力量;尤其是文化对经济的推动力、与经济的融合度,信息技术产业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个网络为王的时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财工程”、“金保工程”电子政务是对行政性政府管理的一种创新。

二、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特别是面向公众服务的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它面向的是客户需求而不仅是管理的便利,它是真正的变革,而不仅是流程的自动化。

社会保障是国家抵御公民社会风险的制度体系,是为公民挡风遮雨的安全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保险进入“大社保”阶段,伴随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保信息化建设呈现从分散向统一的发展趋势。建设符合社保特点的、可促进服务自主化、流程电子化、管理现代化的业务和办公网络,安全、可靠的网络在支撑和保障社保业务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完善社会保险信息化,加强基金监督。

为基金监管提供技术上的保证,减少业务经办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提高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防范企业通过瞒报、漏报工资收入而少缴欠缴社会保险费和地方政府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现象,有效地堵塞漏洞,节约支出;有利于核查参保人员的生存状态,防范企业和个人冒领死亡者和其他人的养老金;可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部门对基金运转的透明度,切实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安全,保障基金的安全和完整。以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2.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跨地区业务办理需求愈发迫切

目前劳动力和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地区间迁入迁出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者跨地区求职,跨地区进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跨地区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待遇等,都变得愈发迫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要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完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探索解决人员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问题的有效办法。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要与这一要求相适应,为跨地区的人员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社会保险待遇享受及跨地区的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3.社会各界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劳动保障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势必要求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这一理念。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劳动保障的各项政策和办事程序,为他们提供方便的网上直接办理各项劳动保障事务的服务,通过网络架起劳动保障部门与广大劳动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实现从面向机构管理向面向社会服务的转变,实现对劳动者“记录一生、管理一生和服务一生”。

4.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改进业务处理方式和手段的需要

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促进社会保险费征收的必然要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也在急剧增长。面对庞大的人群和巨额的资金信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将社会保险的登记、申报、审核、收缴、发放、稽核以及帐户、基金管理等诸环节纳入统一的体系当中,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进而实现管理程序的规范化,对于提高社会保险业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参保人员个人帐户的管理、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更无法离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三、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任何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面向公众服务的财政信息系统毕竟还是新生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分析了当前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各种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1.系统整合性弱 信息平台孤立

统一的技术标准,是信息技术能顺利发展的关键。虽然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 ,尽量避免由于标准不统一造成的相关问题,并采用了可移植、可跨平台的开发技术。但由于系统的数据安全性,以及受到第三方软件的制约,系统没有预留充足的数据接口,为以后的升级、系统对接造成一定的困难。

各地政府及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一些部门、机构争相上马,斥巨资建设的业务办公网络存在诸多问题,“一哄而起、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严重。

另外在信息服务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平台,造成了信息渠道的单一性。往往一条信息在一个部门后,只有通过原始的转载手段将信息传播,这样出现了网络信息落后于报纸、电视等媒体信息的奇怪现象,造成了信息平台的孤立,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速度优势。

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应该严格按照“金保工程”统一的标准,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得具体要求,要做到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将政府服务系统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管理人员不足

系统与社保业务对接时,采用的是完全物理隔离模式,即通过数据库的备份、导入来实现数据转化。这一方面加强了数据的安全性,但另一方面却增大了网络管理的维护量,并造成了数据及时更新的瓶颈。

另外,网管人员配置不足,还极大地制约了系统的高效互动性。使得系统中信息反馈式栏目,不能及时反馈意见,解决问题。“工作交流”、“聊天室”等实时性、互动性较强的栏目,更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员进行安全性管理,暂时没有开通。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系统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网上办公流程的顺利衔接。

3.服务宣传不到位

系统建设搭建了服务的平台,而真正让公众得到服务、认可服务才是社保面向公众服务改革的最终目的。系统建设阶段,我们将重点放在了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从而轻忽了对广大公众,尤其是涉财公众对社保服务概念认知。

广大市民对社会保障信息化操作的不可知性,导致了当前的社保服务不能顺利进行。许多服务对象还没有充分使用信息系统,系统的作用还没有进一步发挥。台子搭起来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可是没有人来捧场,我们的工作不是白费了吗?

所以,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服务的宣传也是至关重要的,真正让公众了解系统能为我做些什么?通过系统我可以得到什么?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4.系统更新速慢

为确保社会保障政府部门网站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对信息、数据的流程,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各部门的信息要在前台显示或被查询,必须经过四道审核程序,并且实行信息负责制,一旦出现问题将追究责任人,但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性。严格的审核流程,加强信息安全的同时,却极大地制约了信息的速度。大量信息积压在不同审核流程,一条信息最终显示后,往往已经过了信息的有效期,为服务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所以,如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信息的审核流转,为系统提供及时的社会保障信息。如何找到安全与速度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是今后进一步完善系统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5.信息化建设重复而效率不高

部门宏观规划不到位,微观规划的不严谨,造成一些部门单独建设的网络系统水平低,应用服务领域窄,不能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个相互隔绝的“信息孤岛”。

篇3

【关键词】新农保;档案管理;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是继农村地区取消农业税、开展农业直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农村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遵循的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至此,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同步开始建立和开展起来。

一、新农保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实施规范化的新农保档案管理,是保证全体参保农村居民利益的最好保障。农村居民参保新农保,需要提供个人相关证明资料并经审核通过才可参保,需要定期交纳参保费用并留存信息,参保资金合法使用计息并归入相应帐户,养老资金依法支付并核算收支状况,各环节管理均要制定规范化的程序和制度,才能维护参保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参保农民的档案信息是证明农民参保、付费并享有养老保险待遇的主要依据,是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在档案管理全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使新农保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让参保农民放心,令参保农民信服,才能更好地保障全体农民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城乡养老保险的统一和公平

开展规范化的新农保档案管理,是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和保障。2014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三项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合并,首先需要的就是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完善,还需要详尽的档案信息资料、相似的档案管理方法、一致的档案管理模式以及相同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都有利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我国三项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步推进,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农民的重视,体现了在社会保障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3.有利于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建立规范化的新农保档案管理,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最好方法。规范化的资料采集收录、资料归纳整理、资料查询利用,大大降低农村基层档案管理的工作难度和强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同时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反过来也促使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形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机制,有利于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农保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层档案管理人员重视程度和专业程度不够

农村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是整个档案管理的薄弱环节,部分地区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只是随意的安排人员处理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个别地区的领导甚至没有档案管理的意识和观念,根本认识不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无视上级部门对档案管理的要求和监管。注重直接利益、眼前利益、短期利益,完全是一种短视行为。对于档案管理这种不能直接创造收益的工作、不能立竿见影看到效果的工作或者认为只有投入没有任何产出的工作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种不规范的档案管理直接造成对参保人员信息统计不全面、不准确,影响正常养老保险工作的进展,也极大地影响了参保人员的积极性,阻碍了新农保的普及推广。农村地区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差别很大,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太强,岗位调整频繁,普遍采用兼职人员,即使是专职管理人员也很少具有本专业知识,都是转行过来,缺乏档案专业人才。没有专业人才,很难胜任繁琐复杂的档案管理工作,随着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不断增多,城镇养老保险的接续衔接,档案资料会越来越多,工作会越来越零散,管理难度会越来越大,没有很好的档案管理能力,没有统筹的管理思路,没有规范化的操作方案,档案管理工作只会拖累养老保险进程的推进,阻碍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发展。

2.农村养老保险档案资料损毁丢失现象严重

基础设施匮乏,基本办公条件不具备。有些农村地区养老保险机构自身办公场所很简陋,甚至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都是和其他部门合署办公,专门的档案室更不具备,收集的参保人员资料随意放置,没有建档归档,没有整理梳理,损毁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即使有档案室,档案资料摆放整理混乱,没有条理,一旦发生参保人员调入调出,资料变更情况、查询、改动都很困难。由于经常性的翻动查找,有些资料发生损坏,信息被破坏。个别农村地区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还未完全实现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甚至连基本的电脑都不具备,档案管理难度很大,档案信息很容易遗失。保障措施不到位。档案管理部门安全防范意识差,措施不得力,卫生条件不合格,档案资料容易发生受潮、霉变、虫蛀,甚至发生水淹、火灾、腐烂,偶尔还有失窃现象发生,资料受损、毁坏、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

目前养老档案管理方法还不一致,管理程序还不明确,管理体系还不健全,管理制度还不规范,各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致使档案资料管理效率低下。资料是否留存、是否销毁、是否归档、是否分类,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如何延续,城乡养老保险如何转换,各地档案管理还处于各自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标准的缺失,缺少相应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就无法进行统一的约束和监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就无法实现。即便很多地区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漏洞,缺乏管理的严谨性、高效性和规范性。管理中任何环节的疏忽和遗漏,都可能影响到参保农民利益,影响到保障资金公平公正的运行。比如,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参保农民的信息管理的更新不及时。每年都会有农民参保,每年都会有适龄人群达到补偿标准,也会有一部分逝去的老人,不能按照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检查和核实,不能及时修改和完善信息,并将造成信息收集的错误,从而影响部分农民的利益和保障资金的分配使用。随着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新农保档案管理难度会越来越大,各种新问题也必将不断出现。

三、提高新农保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对策

1.加大农村档案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对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加强宣传教育,档案管理绝不是可有可无,让他们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建立起日常资料留存归档的习惯,提高日常档案管理的意识,不断提高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农村参保人员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人口流动性大,这些都给养老保险机构带来很大困惑,档案管理起来愈发复杂繁琐,管理难度巨大,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有细心认真、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态度,看似简单枯燥,实则要求很高,需要农村养老保险机构配备合适人员从事此项工作,不能随意安排。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有比较固定的专业人员从事,岗位人员调整不能过于频繁,谨慎使用兼职人员。养老机构还要统一对档案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档案管理工作。随着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也要与时俱进,跟上养老保险改革的步伐,档案管理要统筹安排、整体梳理、细化分解,做到越来越规范化、专业化。专业人才是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组建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人才整体素质,为档案管理人才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2.加强档案管理软硬件建设,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

规范化的档案管理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需要完备的软硬件条件作为基础。县乡村各级养老保险机构均要提供相应的办公区域,配置相应的办公条件,方便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办公场所要科学划分、分区明确,保证各项工作不受干扰。我国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先进的档案管理是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结合,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要跟上信息时展的步伐,所以要利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个人信息个人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调取查询,信息变动随时监控,使档案管理更加现代化和规范化。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投入,全面采用电子网络化办公,使用统一的养老保险参保软件,整合城镇居民和职工养老保险各种信息资源,共同纳入我国社会保险子系统,为我国“金保工程”建设打好基础,全面提升社会保障各项业务的管理水平。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关系到全体参保人的利益,必须高度重视,严格管理。档案信息的保存要求很高,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档案材料,在保证空气通畅的环境下抓好各方面细节,房间温度湿度控制要适宜,需要做好防火、防盗、防水、防潮、防光、防虫、防鼠、防尘“八防”措施,电子版资料还要做好备份和日常检查工作,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确保档案质量,避免损坏。

3.完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管理方法的科学性

档案管理各地区要遵循统一的管理方法,明确的管理程序,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作为指导,明确的管理程序作为保障,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约束,管理人员按照标准管理体系按章办事、依法管理。如建立人员责任制度、收集制度、整理制度、存档制度、保密制度、统计制度、归档制度,等等。县乡村各级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上墙,按照制定好的工作程序和要求,科学有序的开展各项档案工作。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复杂繁琐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定期更新参保农民信息,及时调整档案归类,工作人员要深入农村基层,掌握参保农民的最新详细信息,相应的及时修改和补充档案资料,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同时档案管理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面对复杂的工作要学会化繁为简,在工作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新农保经过8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初期建机构、保基本、广覆盖的阶段,进入可持续发展时期,所以必须对新农保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顺利合并,保证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有序,最后实现全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红红.试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完善[J].山西档案,2013,(S1):209-210.

[2]赵敦芳.规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J].中国档案,2015,(9):40-41.

[3]龙桂珍.完善农民工群体社保档案管理[J].档案管理,2014,(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