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分配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政资金分配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政资金分配方法

篇1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全面改革,支农项目审批权也随之发生转变,其下放后全面优化了我国财政资金政策、加快了资金下拨和执行进度、约束了财政资金运用环节、提升了资金运作效率,创新了财政管理机制、加强了各部门之间交流与合作,整合了各地方财政部门管理职能等,同时也证实了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资金管理极其重要,支农项目的顺利进行都主要取决于资金的运用,所以,资金管理在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极其重要。

二、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财政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1.资金管理意识不强,项目资金制度规定模糊

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为方便获取经济利益并不自愿下放项目审批权和资金管理权,极易出现放权不放钱的现象,使得支农项目资金难以具体应用到支农项目上,严重影响了支农项目的全面实施,影响了项目审批权下放的实效性。与此同时,一些地区管理支农项目资金的意识不强,所制定和遵照的资金管理制度规定不够完善,项目扶持对象、资金分配方式、资金核算和考核标准等内容不够明确,并且在资金具体应用过程中,支农项目资金审批权和资金分配权也缺少相应参考制度和标准。

2.资金分配不够合理,财政资金难以物尽其用

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由于存在各种特殊原因,财政资金管理和分配难以完全适应实际项目需要,资金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财政资金并不能完全物尽其用。一方面是人为原因。一些单位或部门的财务工作人员少,管理工作强度大、幅度大,很难适应和满足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强度,从而影响了资金的具体运用,减弱了财政资金在支农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政策原因。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对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财政资金使用和分配受到更多的关注,财政改革势在必行。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在具体实施、资金管理方面规定不全面且不具体,缺乏必要的创新和转变,因此支农项目审批下放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3.资金监管不到位,审批权下放后易现盲点

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资金监督管理明显存在不足,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将支农项目资金下拨后便不闻不问,对财政资金的具体其使用情况并没有进行全面管理与监督。首先是并未建立和健全支农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体系,资金监管不到位,审批权下放后的资金使用存在盲点。其次是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对支农项目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监管力度不大,并未对资金使用进行核实,存在专款未能专用的现象。最后是支农项目专项资金监督考核管理不够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尚未形成流程化管理,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化,资金使用信息难以在相关部门之间实现共享,加大了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监管风险。

三、加强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财政资金监管措施

1.支农审批权下放后增强资金管理意识

首先,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有利于有效灵活运用资金,简化了财政资金使用环节,充分发挥出了财政资金在支农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加强资金管理,应当全面增强其财政资金管理意识,制定相应资金管理制度,宣传资金管理在支农项目中的重要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更好的规范了资金运用流程;最后,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满足了各级财政和部门对资金管理的要求,优化和调整各级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各部门之间管理协作,增强各部门的职权与职能。

2.完善资金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根据当前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完善并创新相应的资金管理模式,整合并灵活运用社会资源,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适时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全面实现网络化管理与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资金审批、运用和审核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全覆盖,建立健全相关数据信息管理制度,优化信息采集、整理和分析流程,完善支农项目财政资金投入和实际使用情况等数据库,为资金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使得整个财政资金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除此之外,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提高支农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方便各部门、人士对资金运用的管理和监督。

篇2

8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支持内容和项目存在交集,如省级抢救性资源保护资金(省住建厅管理)与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省旅游局管理)项目政策内容趋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资金(省商务厅管理)与现代物流业发展资金(省发改委管理)政策内容趋同,企业技改贴片资金与中小微企业扶持资金(均由省工信厅管理)项目政策内容趋同,导致有的企业多头申请,省级资金多头投入,且缺少统筹协调。

二、意见和建议

(一)绩效导向,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为提高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水平,建议财政部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简化操作、提高效率、公开公正的原则,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支持范围、内容、管理责任、审批程序、时限要求、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按照全省财政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着手从制度上加强绩效管理,从部门职责、工作活动和预算项目三个层面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加强绩效预算日常监管和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从制度上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性和效益性。

(二)市场引领,优化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

整体上看,产业发展属于竞争性领域,财政资金过多直接投入,会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发挥,进而导致市场主体的不公平竞争,影响各个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因此建议:一是适当减少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项目数量,集中资金支持对我省产业发展有带动作用和突出贡献的大项目,将产业关联度、企业经济增长率和社会贡献率作为项目评审重要因素,提高财政支持项目在文化产业方面的领先性、存续性和成长性。二是建议适当增加贴息项目的支持数量,扩大贴息规模。通过大力支持贴息项目,达到引导银行贷款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的目的,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三是优化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减少财政直接性无偿投入,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和先评估后补助等方式,既体现国家政策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又符合市场规则。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样,也有利于政府把更多的管理精力用于提供信息服务、改善市场环境上来,促进产业更好发展。四是应当从财政扶持产业发展资金拿出更大份额用于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交给专业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这样,不仅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帮助企业增加资本金,还能大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防范和减少腐败。要进一步明确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主体责任,规范操作流程。

(三)整合产业资金,切实发挥财政资金重点引导作用

在优化支持方式的同时,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金、突出重点,选择关系全省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产业规模,真正体现财政资金通过支持产业发展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的导向作用。一是进一步明确支持范围。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应重点支持整个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或带动作用的企业、项目,支持关系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局的重点项目和服务体系,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效益外溢性的产业发展项目给予补助,并适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规范补助范围、补助额度及绩效目标。二是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原则上对组织项目申报时已建成的项目不再支持,不搞锦上添花。对于项目投资规模过大,财政投入杯水车薪的项目,原则上政府也不再直接投入,可从其他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三是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责事权,处理好政府层级之间的责权关系。按照受益范围和便于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省以下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支持的事责,鼓励市县政府积极创新扶持方式,对于受益面窄、项目分散、信息复杂、发展前景较好、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小型项目予以扶持。

(四)狠抓落实,加强项目和财务管理

一是加强项目管理。对项目立项审批、施工建设、竣工验收、资金拨付的各环节,实现专家评审项目的全覆盖,未经专家评审通过的项目不予支持,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综合监管,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招投标和施工监理相关规定,规范项目调整审批程序,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强项目验收工作,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二是实行项目库管理。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项目准备工作,提早启动申报程序,减少中间审批环节,迅速下达资金,变“资金找项目”为“项目等资金”,努力形成每年谋划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投入一批扶持项目的良性循环。改变一年一申报的评审方式,年度项目应直接从项目库中筛选,使项目从申报、评审、筛选、确定形成一套规范的机制,既减少基层负担、节约行政成本,又能提高年度项目确定和资金及时下达时效。对于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取消项目审批制,改为在分配环节引入竞争机制,采取竞争性分配方法从项目库中选定项目,在明确使用范围及预期绩效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招投标或专家评审等方法,在众多备选项目中选择最能实现专项资金绩效目标、使用效益最高或实施成本最低的项目,确保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公平性和效益性。三是加强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范围,清理盘活结余资金,整合或取消政策内容趋同的专项资金。项目单位应严格按照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办法,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完善财务内控制度,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五)建立绩效问责与激励惩戒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篇3

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结构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作为农牧业大区,农牧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结合农业自身特点及我区的农业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财政给予有力支撑。因此,通过分析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很有必要的。

一、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农支出是指政府财政用于以支持并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为目的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投入。衡量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可以采用两类指标,一类是绝对数指标,一类是相对数指标。绝对数指标即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相对数指标即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等。

1.绝对数指标分析

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从1990年的9.2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96.67亿元,年平均增长16.61%。其中,“九五” 期间共投入100.89亿元,年平均投入20.18亿元,年平均增长1.87%;“十五”期间共投入316.95亿元,年平均投入63.39亿元,年平均增长9.21%;十一五期间共投入772.2亿元,年平均投入154.44亿元,年平均增长38.37%。从总体来看,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是逐年递增的,只有2003年和2005年有小幅的下降。

从增长速度来看,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波动较大且不稳定。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支农支出增长速度基本上是一条波动上升的曲线,且有的年份波动幅度较大。除了个别年份外,大多数年份支农支出增长速度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这种变化趋势体现了中央、自治区对农业财政支出的变化特征。

图1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及支农收入增长速度

2.相对数指标分析

图2反映的是1990年-2011年间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支农的力度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内蒙古财政支出总额为60.9亿元,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为9.24亿元,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5.13%;2011年财政支出总额为2989.21亿元,财政支农支出为396.67亿元,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为13.27%。在此期间,内蒙古财政支出总额与支农支出总额基本上是逐年上涨的,而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的力度不够,没有体现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图2 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二、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分析

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从内容上讲具体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含国债投资)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等。从表2来看,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象部门事业费占财政支农支出的很大比重,且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1990-2007年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总额累计341.24亿元,占财政支农支出总额的51.68%;农林水气象部门事业费累计188.76亿元,占支农支出总额的28.59%。两项支出总额累计530亿元,占据了财政支农支出总额的80.27%。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和农业科技三费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1990-2007年两项支出资金累计为11.15亿元,仅仅占到了财政支农支出总额的1.69%。从总体来看,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表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增长幅度很小;农业科技三费支出基本保持在0.2-0.5亿元之间。

表2 1990-2007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情况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8年,《内蒙古财政年鉴》2007年,内蒙古发改委计划投资报表。

三、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结构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支农投入总量不足

首先,从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来看,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从1990年的9.2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96.67亿元。而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从1990年的15.27%降到了2011年的13.27%反映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缺乏持续性。其次,从财政支农支出增长速度来看,自治区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增长速度在大多数年份都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2.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

在内蒙古财政支农的支援农村生产支出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和农业科技三费所占比重很小,且其在财政支农总支出中的份额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财政支农支出中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数量小,比重低,农业科技支出比重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3.内蒙古财政资金监管体制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首先,内蒙古涉农资金管理部门多,主要有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扶贫办、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这种管理体制决定了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分散,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有效整合,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其次,财政支农资金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财政资金跨政府层次多,农业财政政策执行成本高,大量资金在层层下拨中被占用,影响资金的及时调度和使用。

四、政策和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首先,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这就要求政府要在财政支农投入的绝对量上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同时要创新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进入支农环节。其次,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确定各盟市、各旗区财政投入的来源和渠道,规定资金投入份额、投入方向、使用要求,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最后,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投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构建财政支农长效机制。

2.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首先,要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主要用于公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及农业综合开发。增加对农业基本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可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和市场条件。其次,要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再次,要适度减少行政事业性经费支出,全面推进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3.加强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

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先,应加强财政厅对支农资金的监管和审查。财政厅应完善逐级拨款制度,加强对各盟市、各旗区财政部门资金的审计和监管,避免各级财政部门挤占和挪用支农项目资金。其次,改革和完善立项及资金分配方法。将竞争机制引入立项工作,资金分配要与项目效益及资金管理情况挂钩。再次,建立健全项目执行及资金使用的激励、奖惩及风险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范东东,陈世玺.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结构分析[J].商业经济,2012(2).

[2]胡振虎.中国最优财政支农支出研究[J].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3).

篇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如何认识财政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如何调整财政监督职能的定位,如何转变财政职能的实现机制,是摆在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监督主要以行政监督为主,通过行政法规的制定和检查,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财政资金的运行和财务活动的进行以及财政政策、会计制度的执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财政监督具有了新的内容,它既要体现以国家为主体财政分配关系的监督要求,也要反映以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为特点、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监督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分配性质,要求对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进行监督,通过国家分配政策、财务制度以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反映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同时,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要求通过私营、外资、合资企业的监督,维护按要素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运行秩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财政监督要反映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转变财政监督方式和监督手段,运用经济、法律方法监督地方、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经济活动,使其收支行为、分配方式、资金营运、上交利税符合国家财政政策和市场准则,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财政分配的正常运行,维护国民经济运行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财政在收支过程中统收统支、大包大揽,不讲经济效益的指令性分配方式。国家财政分配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分配方式上变统收统支分配体制为明确事权、划分税种、确定收支的分税制机制。二是在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上,变单一按劳分配方式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要素分配为补充的分配体制。三是在国家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分配关系上,变预算内、预算外分配双轨制为逐渐向预算内单轨分配转变。财政监督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事无巨细、一统到底的直接监督,变为依法监督和间接监督,通过《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条例》等财政法规,监督财政部门内预算编制情况和预决算执行情况,监督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汇集、解缴情况、纳税对象的完税情况,以及各财政部门非税性财政收入收缴上解和使用情况。并通过社会监督机构,监督企事业单位资产运行过程和财务会计活动,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和企业出资人利益,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保障。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财政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财政监督更加必要。

二、财政监督职能的定位

财政监督是对各项财政资金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寓监督于整个管理之中。它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专门的监督机构要和其他业务机构合理分工,专司监督的部门应该牵头抓总,对整个财政监督工作、检查工作安排部署。第二,各业务部门要按照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监督。这要研究专司监督部门和业务部门分工到什么程度,怎样分合适。第三,正确运用检查的权力,对各种资金进行监督检查。事后要有核准报告制度,要由监督部门对报告进行审查、认可,使监督寓于管理之中,通过各项业务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第四,体现财政监督的功能。结合支出管理体制改革,改造传统的支出体系和信息系统。在支出改革过程中,必然要触动传统的模式,旧的方法不行了,新方法要建立。在这个过程中,财政监督部门要发挥作用,要使每个制度建立的时候,就考虑到监督的职能,在新的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中资源共享,数据透明,预算确定下来后,必须进入信息系统,执行到什么程度,授权限于哪些人,在关键处行使监督职能。

三、转变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

在财政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及时转变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财政监督内容和监督对象,把对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与对企业、单位的监督检查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必须从传统的以企业财务收支为主要对象的监督模式,转换为充分运用财政部门综合管理财政收支的职责特点,在开展对企业执行财会制度和预算收入解缴情况监管的同时,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本级预算收入、划分、留解、退付的监督上来。

2.由重收入监督转变到收支并重上来。通过财政收入监督,可以达到增加收入,防止财政收入流失的目的。但财政支出方向是否正确、资金使用效益如何,有无挤占挪用现象等,都关系到财政职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必须逐步建立从财政预算支出的申报、拨付到使用过程的跟踪监督机制。

3.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督为主转变。没有事前、事中监督,根本谈不上监督体系建设。必须有一套办法规定,由专司监督的部门利用其所处的地位和职权来调动所有业务科室,对这套办法进行检查。

4.要从大检查突击性监督向日常全方位监督转变。十几年的大检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但带有突击性质,并且检查对象多是企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工作的中心是以管理为主,因此,财政监督要转变监督方式,逐步由突击检查转到日常全方位的监督。财政监督不只是简单的查,要查、督并重,甚至监督应该更重要。重点不再是企业,而应是财政资金,真正形成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格局。

5.由监督检查转变到监督服务。财政监督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检查,不重管理,只重收缴,不重整改,监督检查与管理服务相脱节的做法。变单纯的监督检查为监督服务,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把监督检查与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结合起来,达到为加强财政管理服务、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的目的。

6.从对外为主向对内为主转变,强化内部监督。财政部门手中的“财权”决定了有必要在内部建立起强有力的自我约束机制,包括自身队伍建设,制度规定的建设,行使内部审计职能,提高工作透明度、规范自身行为。内部监督应该做好内部审计、专项检查和离任审计。

四、坚持财政监督职能,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坚持财政监督,健全财政职能,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就必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依法理财氛围越好,财政监督职能越能得到充分发挥。

篇5

一、财政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一)财政管理混乱,财权和支出划分不够科学,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随着近些年来拨款方式的多样化,转移方式变得丰富,对转移支付的管理跟不上时代变化,难以满足当前的财政预算管理。财政预算管理存在支出划分不够清晰,相关预算支出没有及时算清,项目审批过于简单,许多账目没有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导致部分预算没有得到有效监管。业务流程不够完善,核算业务、记账业务管理混乱,财政预算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沟通不足,财政部门在预算管理上与银行之间没有详细的对账。预算管理的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导致管理机构对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社会大众难以有效参与,同时加大了产生腐败的风险。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过度侧重于预算目标,质量要求低。预算编制对信息材料掌握不充分,导致安排预算时会考虑不周全,项目资金过多或过少,资金分配情况不明确,管理权力分散混乱,甚至产生了重复安排等工作失误。预算编制只重视增量,忽视存量,通过改革提高存量,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但却出现了存量停滞不前的状况,存量改革举步维艰,导致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单一,政府刚性支出增多,加重负担。 预算编制缺乏数据信息,对预算收入范围不明确,在资金实际运作中存在灰色地带。有多资金没有被划入预算管理范围,导致部分部门打“擦边球”,预算管理范围不明确。管理欠缺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难以按照详细法规进行预算安排,导致预算难以如期拨款。

(三)财政预算执行力有待强化。预算管理执行松懈,管理工作办法不到位,预算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工作进展缓慢,造成拨款缓慢,效率低下在进行资金转移支付不能够与其他部门的协同联系,导致无法及时通知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效率低下导致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大打折扣。预算工作得不到严格执行,在预算的执行和资金的使用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念尚未深入人心,使得预算或预算执行的随意性较大,使得部分执行部门违反法律规定,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使财政资金蒙受巨大损失。

(四)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预算管理观念。业务管理人员没有核对资金往来,导致部分账目缺失,支出情况不够详尽。预算资金管理基础工作不达标。遇到岗位没有配备足够的相关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换班时工作交接不到位,甚至出现会计人员违规替岗现象。相关票据管理不到位,没有专人负责印章、票据的管理,同时相关凭证没有专门人员负责保管。部分业务人员业务水平不足,对预算审批管理不足,对有效凭证疏于管理。思想观念落后,对预算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人,导致管理水平低下。

面对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汲取在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的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管理制度,使财政预算发挥更大功效。

二、财政预算管理的解决方法

(一)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深化预算监督改革,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办法。监督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当发现存在问题时,应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追责力度,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对监督资金拨付情况,防止拨款违反政策规定,对可能存在腐败的现象绝不姑息。各部门间建立高效顺畅的工作协调机制,保持信息沟通。加大对监督监管的支持力度,设置专业人员对预算支出款项进行监督,以便开展经常性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媒体监督,预算使用情况应及时通过相关的新闻媒介予以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二)建立绩效预算管理体系,开展预算绩效考核。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对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以绩效带动业务人员管理积极性,使业务人员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同时积极发挥主观能能动性,最终提高管理的效率,通过绩效的方式进行调控管理,使预算结构不断优化,进而推进财政权利结构更加合理,进而形成持续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预算安排时要确定绩效目标,预算执行过程中要监控实施情况,预算执行结束后要形成绩效评价报告,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安排预算。加强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和控制,促进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明确权利和责任,明确财政资金安全管理责任制。各部门领导对财政预算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要对资金管理负总责,因此领导应该切实布置好部门各方面管理工作,将管理工作细化,明确分工,树立明确的责任人,责任落实到人。当有违纪违法情况发生时,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依法办事。印章等重要审批物件应由专人保管,并分开管理,同时对账户中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进行及时了解,并做好记录。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对涉及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审批操作和预算支出工作应做硬性规定,减少人为的失误。

(四)增强预算编制科学性。强化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预算编制。在编制预算时应当以工作目标可行度和结果回报率作为衡量标准,通过对项目的考核来估算所需资金的投入情况。无论是现金支付还是转移支付,都应该将资金归入到预算之中,通过预算收支情况的分析和评估,完善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不断总结经验,摸索方法,提高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对虚报项目、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应当诉诸法律,严惩违规行为。各部门应通过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加快预算执行等有效措施,减少财政结转和结余资金规模。加快支出进度,对已经无法支出或无需支出的资金,应该及时收回预算,并对资金进行重新分配。完善拨款制度和收支制度,健全采购制度,防止资金大量流失。完善资金收付制度,合理的收支制度有助于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严格规范预算项目审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转高效的预算评审机制,加强预算编制的审核监管,从源头上控制部门预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部门预算的有效执行。

(五)加强规范各类账户管理,加强部门和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对财政专户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审批办法,对财政专户做好清理整顿工作,撤销没有有效文件开设的专户,对不符合规定设置的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并银行选择方式进行明确规定,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对专户开户银行严格筛选,着重衡量银行的运营情况和偿还债务能力。规范项目审核程序,及时公开信息,使预算管理保持公开、透明,可以减少和预防腐败情况的发生。确保形成财政预算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监督―审计―问责的管理过程。明确相关业务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财政专户管理的长效机制。设立针对账户审批,应建立日常审批和年检制度,使审批方式流程化、规范化。减少位代存代管资金情况,一经发现将严格处理。

(六)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数据化,完善信息系统控制体系。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多方式多渠道地加强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可部门应该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管理方式的信息化。建立以总账为核心,包含指标、计划、资金收付、账务等的全流程控制体系,将预算管理信息及时在网上公布,增加资金运作的透明度。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将预算支出信息整理收纳,并对资金运作情况进行跟踪记录,确保支出预算的细化。

篇6

[关键词]卫生专项资金;管理;资金监管;优化资金分配

[DOI]10.13939/ki.zgsc.2016.16.111

“十三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面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落实改革措施对政府投入的需求远超过部分市级财政公共预算支出增长幅度,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资源配置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助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1 基本情况

2011年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原则,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初步回归公益性。截至2015年年末,全市有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计83家,其中政府办59家,民营24家。5年来,各地回收出租乡镇卫生院27家,政府办乡镇卫生院所占比重由2011年的32%,上升到目前的71%。

第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效补偿机制基本建立。2014年,全市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补助收入7711万元,占当年收入总额的33%,与2010年909万元相比增加6802万元,增长7.5倍。2010―2013年,财政补助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1%、18.7%、19.9%、29.3%,呈稳步增长趋势。

第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建立基本药物实施单位83家,以乡镇为单位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达100%。全市行政村784个,设立村卫生室1332家,其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达894家,占村卫生室总数的67%,农村人口覆盖率达100%。2011年年末,全市基本药物制定实施单位已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全部实现网上集中网上采购,2015年基本药物网上采购总额达4135万元,与2011年相比增加2993万元,增长262.2%。

第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平稳运营。2014年,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90.5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19.3万人,增长27.1%;收入总额18985万元,同比增长1080万元,增长6.1%;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30133.8元,同比增加12623.8元,增长72.1%;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由2010年的73.73元,下降到65.49元,减少8.24元。

2 问题及分析

在充分肯定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改革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改革进展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政府投入资金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

第一,资金来源有限,民营乡镇卫生回收工作难以破题,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进展缓慢。目前,全市还存在24家民营乡镇卫生院,全部集中在J县。由于缺少资金来源,政府回收民营乡卫生院工作难以推进。另据测算,全市村卫生室年纯收入3万元左右,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需政府投入2664万元。2014年,全市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总额173万元,占资金需求的比重仅为6.5%,平均每村卫生仅为0.19万元。由于补助水平较低,乡村医生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缺乏积极性,改革进展缓慢。

第二,资金分配方法落后,绩效奖罚机制不完善,改革成果难以继续巩固。主要是涉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补助两项资金,省市两级财政基本按照服务人口数分配补助资金,补助资金分配与改革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脱节,没有形成有效的绩效奖惩机制,导致改革措施难以进一步深化,甚至出现改革成果退步的苗头。例如,2012年市级财政对各地统一按每人29.93元的标准分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补助总额3891万元,而通过药品加价率这一关键指标分析改革成效,各地差异显著。其中H市所辖L区、N及J县3个县区药品加价率分别为0.5%、44.4%及160.5%,数据表明:L区严格执行了药品零差率政策,J县基本未实施。到2014年,实施基层综合改革效果较好的L区药品加价率已扩大到38.2%,出现明显退步。

第三,专项资金严重滞留,资金保障与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2014年,市级财政拨付各地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资金总额10823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补助资金总额3900万元、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194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资金6729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到位7493万元,资金到位率仅为69.2%。初步测算,2011―2014年县区级财政滞留专项资金总额达2.46亿元。一方面大量专项资金滞留在县区级财政;另一方面前面述及的民营乡镇卫生院回收及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缺少资金来源,资金保障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对象重叠,监督监管机制不健全。与此同时,由于个别地区财力困难,卫生专项资金成为挤占挪用对象。

3 对策及建议

第一,统筹各级政府投入,以改革政策要求和服务需求为导向,破解改革梗阻。市财政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及时清理盘活已到期资金,对补助对象重叠、补助额度较小的项目进行整合和归并,结合全市改革任务需求合理确定资金投向,形成资金合力,突破民营乡镇卫生院回收等改革梗阻。

第二,优化资金分配依据,改革任务量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激励改革先进。建立事前预拨与事后结算相结合的资金分配机制。主要是依据补助标准、服务人口及计划任务量等因素预拨补助资金。同时,定期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及基层综合改革推进状况等工作业绩结算各地区补助资金,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第三,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解决工作实际问题,推进改革举措。全面梳理现有政策,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管理等制度中与改革实际工作相脱离的条款进行修订,建立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政策,强化政策制度对改革工作的引导作用。

第四,强化专项资金监管,纠正违规行为,规范资金管理与使用。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有关问题,提高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江启成,李绍华.卫生经济学教程[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

[2]董新宇,郑洁,宋海洋.关于完善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12): 89.

[3]骆骁,张建余,金焱.医院全成本核算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J].重庆医学,2009,38(1):4-5.

[4]何红霞.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运行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6).

[5]周燕颖.医院财务内控失控事件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4(31):85-87.

[6]王昕.我国卫生总费用筹资分析与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3(11):10-17.

[7]张毓辉,万泉,翟铁民,等.2012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2):5-9.

[8]胡明晖.卫生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思考――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例[J].审计理财,2015(8).

篇7

关键词:事业单位 专项资金 管理对策

专项资金是事业单位为了完成某一特定工作或实现某一事业发展目标而专门安排的资金。合理使用和监督专项资金,是保证资金正确运用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公共事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专项资金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但是,目前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因此,我们有必须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能够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事业单位是我国行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是指国家财政部门或上级部门为了完成专项工作或工程,向事业单位拨付的专门用途或特殊用途资金。在专项资金管理上,要求其专款专用、分项核算。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可以降低专项资金被截留挪用,或者挥霍浪费的概率,以保证各类专项事业得以顺利进行;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还能够保证专项资金作用的充分发挥,以突出专项资金解决专项的问题,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更好的发挥其社会职能,提高专项资金的应用效益;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随之显现,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在整个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进行强化管理,可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避免出现、违规违纪等不良风气的出现。

二、目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视度不高

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的使用认识和管理认识普遍不足。很多事业单位在资金争取方面非常积极,但当资金到位后,对其使用和监控却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在争取专项资金时非常认真、积极主动,但专项资金一到位态度却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比如在相关手续还没有办妥的情况下,便启动了项目,导致使用流程不合规,甚至资金一到位就脱离了监管,随意支出。另外,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对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视度也不够,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只承担了资金的收付以及会计账务的处理等工作,但是在资金的预算、使用及分配等方面却很难发挥其作用,导致资金使用缺乏科学合理性。

(二)专项资金闲置问题仍然存在

很多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利用方面都存在利用率较低,闲置现象仍然存在的问题,导致结余资金在一些单位长期挂账。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一部分单位由于职能性质比较特殊,在专项资金争取上比较容易,从而导致这些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方面不够重视;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不够细,存在虚报冒领财政资金的现象,最终导致结余资金越来越多;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成果检查与评估方面也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没有进行客观的认识和深入的分析,结余资金也越积越多;另外,对结余资金本身缺乏有效的监管,在项目结束后,结余资金就自然地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经费,导致财政资金的动作缺乏有效性。

(三)专项资金预算分配不均

目前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分配过程中也缺乏整体的规划。部分单位在专项资金预算申请上,大多采用基期增长的模式,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都较大,从而造成专项资金申请的混乱。造成专项资金建设重复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专项资金分配方面,也缺乏统一的、公开的、透明的量化标准。而且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预算审核也相对缺失,只要将资金分配完成即可,关系好的就多分些,关系差的就少分些,严重缺乏公平性和严谨性。

(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待强化

财政部门或上级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因此,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与经办人员认为只需要遵照执行便可,本单位根本不需要制定专项的资金管理制度,虽然有些单位有了制度,但也无法落到实处,因此而导致了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合规,部分单位的专项资金特殊用途根本没有明细的规定,从而出现了资金的挪用、项目经费的混用现象。在项目执行后,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材料等资产后续管理也存在缺失的问题。

三、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提高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视度

事业单位无论是领导还是相关人员,都应该提高对专项资金的管理认识,使财务职能充分体现在资金使用的全面参与及决策方面,提升财务人员参与资金管理的积极性。要保证专项资金从立项争取、实际执行到绩效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实现统筹规划,加强业务经办人和财务人员的沟通和配合,本着资金流到哪,就管到哪的原则,对项目专项资金进行有效的安排。另外,事业单位也应该重视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以提升专项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意识。

(二)强化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

在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应该对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进行不断强化,使专项资金的应用更加合理化。将专项资金预算纳入到年度预算中,对需要追加的项目,必须通过申请和审核后,才能追加,不能进行随意的增加。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要对资金的使用项目进行具体的明确,预算编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专项资金中的列支项目进行,避免随意开支、私吞公款的现象出现。在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收支,对资金结余进行及时处理,避免虚假支取现象的发生。另外,事业单位还应该根据预算标准,对不可控因素和未知因素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事业单位还应该对预算的挂靠力度进行强化,在资金不足或者结余较大的时候,采取及时的防范措施,以保证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充分利用好闲置资金,保障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

虽然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专项资金管理政策和规定,但是只是对一些专项资金进行了原则上的规定,具体落实到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的专项资金管理规定,还需要各资金管理部门,尤其是事业单位制定出更为详尽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事业单位应该制定出专项资金的使用目的、计划、进度、责任单位等相关制度,同时还要对计量支付结算流程等制度进行规范,以此来保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

在专项资金使用方面,应该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的日常监督体系,尝试建立起归口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信息平台,以便对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管。提升专项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事业单位应该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公布,可采用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的方法,来接受社会群众的公开监督;另外,政府也应该建立起高素质的财会审计专家组,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进行认真审计或检查,对财务活动进行指导和规范。各级财政部门也要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运用情况进行监督,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为了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监管力度。相关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本身,都应该及时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度,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出现资金被截留或挥零浪费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林琳.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3;6:176~182

篇8

关键词:财政;农业;财政支农;绩效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黑龙江省财政支农现状

努力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黑龙江省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在已经成为农业大省的基础上努力将黑龙江省即射程为一个农业强省。2012年中央和省财政共计投入54.3亿元,大力推进水利重点县66个,其中完成了建设任务县20个。其中,省财政投入17.3亿元用于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建设;同时通过其他方式筹集资金22.5亿元,用于支持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100个,购置农机装备3478台(套);目前为止,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扶持力度人在不断提高。

二、影响黑龙江省财政支农绩效的因素分析

(一)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由于财政支农资金规模的限制,财政支农资金需求的复杂性以及各地方财政机构部门设置尚欠合理等原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各项农业事业费用的比重相对较高,由此导致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投入、技术推广、文化、医疗及教育等方面支出的比重相对较少。从整体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缺乏合理性将对财政支农的绩效有较大的影响。

(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

从管理体制看,各部门的投资项目类别大体相同,但却缺乏统筹规划导致效率不高。另外,财政资金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将对财政支农资金运行效率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地方基层财政部门财权与事权关系处理不当,许多财政工作事宜皆受上级部门指令控制,导致无法将财政支农资金无法较好地结合地方实际需要进行投入。

(三)财政支农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首先,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属不清,没有采取有效的绩效考评措施,致使存在项目实施单位不按程序立项、申报、审批和建设的现象,挪用、冒领、挤占、虚报、骗取、套取项目资金,损失浪费、甚至涉嫌个人经济犯罪等问题时有发生。其次,国家财政支农政策落实不能及时到位,乡村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农民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最后,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落后,项目审批科学化、制度化、公开化不足,且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由于地方政府收入分配机制不规范,缺乏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事业筹资体、使得农村中的低税高费、以费代税现象非常普遍。同时,即使是农民所交的费税资金也未用之于民,造成农民负担沉重已,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外,目前的农业投资政策基本上是单一的技术决策,缺乏财务、经济核算,对农业项目投资存在财务软约束,导致对农业项目投入普遍缺乏科学的投资预算决策分析,造成大量的低效项目的投入而使资金使用效率受到加大影响。

三、提高黑龙江省财政支农绩效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一是要加强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资金投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确保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二是要增加财政扶贫投入,支持扶贫开发,让更多的生产力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贡献;三是积极支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人,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四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经费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经费、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经费等的财政投入力度。

(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在项目管理、制度配套、技术运用等各环节需要多部门通力协作,合力攻关。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争取得到各方面支持和配合。水利、国土、林业、交通等部门积极向示范区投放项目和资金,形成合力推进的局面。首先,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资金的统一调配、分开管理,形成资金的统一规划,避免部门间支农财力投入的重叠。其次,在投资过程中综合考虑技术、经济、财务等各方面因素,做到资金的科学投放。再次,加强地方财政体制的优化建设,使其能够根据地方农业建设需要及时精确地投入资金。

(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督

采取绩效考评措施,建立项目县联系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注重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全程动态调度和督导。加强地方人大和上级财政部门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及管理的监督与审查,改革和完善立项及资金分配方法,同时根据不同阶段项目进展情况,定期组织财政投资评审,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审,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利用绩效考评制度对项目县的项目资格进行考评,建立严格的现代农业项目激励约束机制。

(四)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在目前各级财政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围绕现代农业建设,把各类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整合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统一思想基础上,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平台,以财政资金为纽带,有效引领和聚合财政支农资金,积极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促进投资规模壮大,对各献关部门支农资金和工作统一调配,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尽最大努力将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应,是支农资金效益达到最大化,以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洁,李海滨,朱美玲.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10).

[2]睢党臣,林丽.财政支农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效果分析[J].西部论坛,2010(05).

[3]林森,张亚斌.我国省际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03).

[4]李英霞,陈思.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财政监督,2011(33).

[5]王德卿.基于农民增收视角探讨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

[6]方敏.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N].农民日报,2011.

篇9

关键词:财政税收 问题 改革策略

为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一定要加强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去除财政税收工作中一些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元素。本文将深刻分析目前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有哪些问题,探讨如何深化改革财政税收工作,使之更能够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目前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财政税收监督

在我国,经常会有一些逃税和偷税的现象发生,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代开或者虚开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伪造、倒卖或者盗窃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从而逃掉一大部分税收,这种不法分子在我国还是大有人在,而且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在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中还存在有比较大的税收差额,税收差额的比重达到了30%到40%,所以我国的税收征管的效率还是比较低的。

此外,有一些企业经常伪造经营指标,虚报财务核算成果,从而从中捞取利益。对于一些不法的企业来说,他们往往会建立两套以上的账目,在缴纳税收的时候,通常上报的是虚假的账目。有的企业即使没有两套账目,但是会在财务核算方面作假,从而导致一部分税收流失。

有的企业更加猖狂,侵蚀税基。这些企业非常地腐败,而且屡禁不止,化公为私,侵蚀税基,侵吞国家的资财,因此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顽症和毒瘤。

(二)缺乏完善的预算体制

在我国,财政预算体制还很不健全,没有中长期的财政预算和周期预算,再加上其覆盖的范围比较小,所以很容易出现资金挪用的现象,因此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此外,财政预算体制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其进行监督,所以财政预算的审核和审批没有实际的意义。

(三)地方财政问题比较突出

在我国各个地区,财力是不平衡的,地方政府的财力和职能经常出现不匹配的情况。比如,各级地方政府往往没有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没有合理的财政结构。还有各级地方政府的体制补助和税收返还的比例比较大,所以不能够实现横向的均等化,而且转移支付资金在管理和分配上既不透明,也不规范,所以带来一些很大的负面作用。

(四)现有财税制度的缺陷

现有的财税制度在许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税收的种类不健全,不利于发挥税收调节社会分配的功能的实现;对于非税收入,还没有纳入政府的收入体系;资源与环境税没有受到重视,不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对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设置不是很合理,因此不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社会的稳定。此外,还存在各级政府间的财力不均衡、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收入划分不是很合理、分税制的改革不是很彻底等问题。

二、深化财政税收工作的改革策略

(一)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国必须围绕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首先,确保转移支付资金的稳定来源,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省对各县乡转移支付力度;其次,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优化转移支付的分配方法;再次,加强对专项转移支付的有效管理,从而使转移支付资金用到实处;最后,健全主体功能区的转移支付的体系。

(二)健全财政预算体制

首先,要扩大国家的财政预算的范围,建立复式的财政预算体系,使得财政预算体系中既包括资本性预算、经常性预算、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等等,使得财政预算的范围覆盖所有的涉及财政性收支活动。其次,要加强国家财政的中长期的预算,加强中长期的财政发展规划。最后,建立完善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三)建立完善的支付方式

首先,要适当地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合理的比例搭配;其次,对转移支付分配方法进行改革,建立合理、科学、公开的财政资金分配制度;再次,通过考虑各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均的占地面积、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均的收入状况等来确定财政的科学预算方法;最后,建立健全科学的支付体系,保证资金的稳定来源。

(四)加强会计制度的改革

在我国现有的税收会计中,是以申报的应征数做为和核算的起点,但是有一些数据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存在着一些失真现象,所以弱化了会计资料在税收工作中的作用。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税收会计进行一定的改革,提高计算机处理会计问题的应用水平,使得税收会计能够更好地反映税收收入和税源,加强会计在财税工作当中的作用。

三、总结

财税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一种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的职能,确保财税工作符合目前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要加快对财税制度的改革,减少偷税、逃税等现象,加强对税收的监督,完善税收会计制度和现有的税负结构,扩大财政预算的范围,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财政税收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军生:浅谈基层财政监督工作面临的困惑[J].财政监督, 2011(01)

[2]张世超 严安荣:会计监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

[3]燕兆林:请多贴近基层财政人员[J].中国财政, 2006(02)

篇10

近年来,山东省财政厅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把握深化改革背景下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新内涵新要求,紧紧抓住“创新、精简、规范”三个关键,在改革上求突破,在放权上出实招,在监管上下力气,财政简政放权与职能转变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统领,做好“创新”文章,最大诚意释放降本增效红利。紧紧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推出一系列新举措。特别是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30条政策措施建议,被省政府纳入决策并出台了《关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财务支出成本的意见》,有力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扎实推进营改增试点。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自2013年8月1日起,逐步在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铁路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实施营改增试点,将全省35.96万户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累计减税320.91亿元,企业减负面达98%。从今年5月1日起又全面推开营改增,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企业新增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全面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既能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又能促进服务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初步测算,仅此一项,预计全省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320多亿元,对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十分有利。二是深化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大力清理压减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过去三年省级专项资金由243项压减整合到67项,减少了72.4%。改变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将长期形成的层层报项目、按项目分资金的做法,改为按因素法测算分配、切块下达,省里只规定资金使用方向和资金额度,具体项目由市县统筹安排。优化转移支付结构,2015年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达到62.4%,比2013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大力整合涉农资金,选择莱芜市及15个县分别开展市级和县级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在56个县启动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这些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财政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分散使用、效率低下问题,而且将资金分配自下放,实现了“简政放权”和“简政放钱”的紧密结合。三是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全面落实中央出台的降费政策,去年将省级立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前些年的87项压减到12项,我省成为全国收费项目最少的省份之一。今年,在扩大收费基金优惠政策免征范围、停征降低和整合政府性基金等方面,省级又推出多项措施,进一步减轻了企业收费负担。四是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不断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努力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严格按预算法规定的时限要求批复和下达预算。同时,简化财政资金支付流程,大力推进支付电子化管理,为预算单位用款搞好服务,保障有关政策尽早到位、尽快落实。

二、坚持职权法定、权责一致、公开透明、便民高效,做好“精简”文章,不断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最关键的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廓清职权范围,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流程,打造便捷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这项核心要求,积极务实开展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大力压减行政审批事项。牢固树立“善政必简”理念,自2001年第一轮清理工作开展以来,经过6次清理,省财政厅行政审批(许可)事项从最初的60项,压减到2014年的17项。近两年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经过2次整合压减,目前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只有4项。二是健全行政审批长效机制。通过行政许可受理中心,为申请主体实施“一站式”服务,并在山东政务平台上健全完善了4项财政行政许可服务的申请、审批等服务功能,制定了行政许可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向申请主体公开审批要求和流程,向行政相对人明确办理要素和维权途径。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清单,将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由110多项压缩至41项。积极实施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制定了山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实行常态化公示、动态化管理,努力打造“阳光收费”。三是加大预决算信息和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制度办法,加强对部门和市县的工作指导,省、市、县三级已全部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专项资金管理信息和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大力推进财政部门政务信息公开,不断加强政务微博等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积极参与“阳光政务热线”直播活动,建立健全民生政策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提升。四是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制度。坚持“放管结合”,优化调整省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取消进口产品和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审批,给采购单位更多自。建立“预采购”制度,缩短政府采购周期,把工作重点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督,在全国第一个取消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20多道计划审核程序,以完善预算代替计划审批,实现“一站式直通车”,有效提高了政府采购运行效率,荣获全国政府采购工作“年度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