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篇1

【摘要】中小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金融发展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将会面临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应加快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品种;建立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组织架构;转变公众观念,深化对中间业务的认识;完善与中间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中间业务方面人才的培养等。

关键词 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创新

【作者简介】陈柱,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金融、数理金融。

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小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间竞争不断加剧,商业银行日益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提高竞争力及盈利水平,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适应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 中间业务的品种不断丰富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得我国商业银行间竞争不断加剧,业务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间业务的品种涉及衍生产品、商人银行业务、网上银行、现金管理金融服务、绿色信贷业务创新、私人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手机银行理财产品、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等,几乎覆盖了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在我国,中间业务是作为资产、负债业务的辅助业务所产生的,分散在不同的业务部门,使得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关于划分中间业务的标准。为此,相关部门于2002年颁布了《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对中间业务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也为刺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已经大大丰富,从已有的中间业务来看,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第一,从业务品种上看,以传统服务型中间业务为中心,新兴的高层次的中间业务品种很少,发展规模和速度上有待改善;第二,银行卡业务、业务和证券业务等中间业务发展较快;第三,辅助型的中间业务较多,创新、理财类的中间业务少;第四,个别银行基于自身的重视角度,某些业务品种发展得很快;第五,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二)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幅度较大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较快,这主要是由于中小商业银行不断进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提升中间业务的服务质量,促进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如图1所示,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从2008年以来得到了快速增长,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开始转变发展策略,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

(三) 银行收入中传统收入占比较大以招商银行为例,招商银行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处于领先水平。通过对招商银行的年报分析可以看出(如图2所示),在我国的银行收入构成中,利息收入的比重非常高,约为75%。这表明,在中小商业银行中,利息收入占比依然很大,同时也反映出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依然存在很大空间。

(四) 互联网金融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我国居民的传统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成为时尚,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银行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电商服务,推动网络金融的创新。例如,招商银行推出“微信银行”,利用微信平台,扩展宣传平台,提高支付效率。根据2013年4月招商银行公布的《2013年年度责任报告》,2013 年7 月到12 月,招商银行的微信用户达到50 万户,信用卡官方好友为588 万户,在“微信银行”的竞争中取得极大的优势。2014年4月17日,浦发银行对“微信银行”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推出“微信汇款服务”,只需知道对方的微信号码就可以进行汇款,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用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银行中间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与国外银行、国有银行存在差距

1.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同国外商业银行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如表1、表2 所示,虽然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较过去几年有了较大发展,但和美国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如发展的时间较短、中间业务的相关技术水平较低、创新速度慢、受分业经营模式束缚等,这些都给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如表2、表3 所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总体上明显高于中小商业银行,这表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创新类业务品种较少,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传统的中间业务所占比重较高,因为这些产品是商业银行利用已有的技术网络、机构网点和支付结算手段等优势条件来满足客户需求的,容易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中间业务产品,但利润贡献率低。而理财类、交易类、担保承诺类等其他创新性业务品种需要外部市场逐步成熟、客户需求日益细分,需要全面的人才、专业的知识和团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技术支持等多种内外部条件的配合,监管难度大,业务风险也相对较大。所以,此类业务品种的创新能力有限,创新业务品种相对较少,虽有所发展,但发展较缓慢,仍处于摸索和推广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中间业务的品种多达2万余种,而我国仅有500余种。国内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相对较少,涉及范围狭窄,仅限于银行卡、结算、、信息咨询、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门类,缺乏高科技含量、高收入的中间业务,这说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力度不够,还有待深化。

(三) 组织体系不健全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现有的组织体系制约着整个中间业务稳定、快速发展。一方面,整个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没有统一的规定,自发性强,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中间业务的管理,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上很少考虑到产品和客户的需要;另一方面,没有特定的机构对中间业务的开展进行组织管理,管理效率明显较低。

(四) 对发展中间业务的理解深度和认识高度有待提高

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尚未成熟,还处于发展初期,人们对发展中间业务的理解深度和认识高度还有待提高。一方面,许多客户认为,银行给他们提供的中间业务服务项目是银行对客户应履行的义务,客户理应无条件地享受这样的服务;另一方面,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对中间业务能否成为银行三大业务之一存在较大疑问,由于对经营管理和发展关注不够,导致在实践过程中,中间业务仍处于自发、盲目的状态,中间业务的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相关部门没有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有效的发展措施,致使不能及时地了解、掌握市场信息,适时地把握发展机遇,金融品种开发滞后,严重影响中间业务的发展。

(五) 中间业务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缺乏具有可行性的法律法规文件、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降低了中间业务发展的可行性。商业银行的体制基本上是按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范围设定业务领域的,这种体制框架以及配套的会计、财务、稽核等制度都没有为中间业务的商品化创造体制前提,严重影响了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规范开展。

(六) 缺乏从事中间业务的全能型人才

中间业务属于银行高端服务的范畴,要顺利地开展这项业务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直以来,中小商业银行也在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可是缺乏既懂银行业务又懂金融各个领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而且现有人才流失情况也比较严重。因此,从事科技含量高、服务要求层次较高、操作难度大的中间业务人才十分紧缺,人才的短缺也是制约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瓶颈。

三、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对策建议

(一) 加快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品种

中小商业银行要把焦点集中在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与推广上,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中小商业银行应尽快改变中间业务主要集中于传统项目上的局面,加快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步伐,要逐步建立业务品种不断推陈出新的运作机制,建立中间业务项目小组责任制,完善严格的调研、设计、开发、验证、试行和推广的规范程序。在开发中间业务品种上要具有清晰的战略眼光,借鉴其他行的成功经验,结合本行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同时,中小商业银行要摆正自己在经营过程中的位置,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制定多样化的营销策略,运用各种营销手段,积累并不断开发各类客户,使中间业务良性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金融业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异军突起,成为了金融活动的主力军,中小商业银行要根据新形势,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推广各种卡类金融产品,使得金融活动更加便捷、快速、稳定。

(二) 建立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组织架构中小商业银行应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由于银行的中间业务分属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并且很多是与其他资产负债业务相融合的,需要一个统一的部门来进行规划和整合,明确操作规程,确保中间业务的规范性,总行应制定统一的政策、原则和措施。另外,由于产品创新对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创新企业化、组织化的趋势下,企业组织结构对产品创新的效率具有较大的影响。业务创新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中间业务产品设计需要将各自独立的职能部门进行整合。促进中间业务升级转型,需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因此中小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管理机构,保证中间业务的连续性,协调中间业务开办部门同银行内部其他部门的关系,以便发挥各专业部门的整体功能,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形成“一条龙”配套服务。

(三) 转变公众观念,深化对中间业务的认识

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应积极地更新、转变运营理念,树立市场观念,提高银行的竞争意识,加深中小商业银行对于拓展中间业务的认识。同时,公众和银行准客户对中间业务的肯定和支持有助于其顺利开展业务,中小商业银行要特别重视社会宣传效应,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明白,银行向客户收取中间业务项目服务手续费是在情理之中的。另一方面,正确处理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定统一规划和有效的发展措施,把提高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抢占市场份额当作中小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发展的重要指标来进行考核,明确中间业务在银行业务中的地位,从而改变银行当前的收入结构,提高中间业务在整个银行业务收入中的比重。

(四) 完善与中间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关法律部门要不断完善和规范《商业银行法》,逐步解决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矛盾与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法律地位,不断完善中间业务监管法律法规的建设,逐步建立起一个全面的、专门针对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要增强中间业务监管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

(五) 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中间业务方面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任何企业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本,商业银行开拓中间业务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全能型人才作后盾,因此,人才培养是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建立全行中间业务人才培养交流中心,着重培养既懂银行业务又懂金融各个领域业务的全能型人才,并建立人才备选库。其次,国家应选择部分重点院校与商业银行进行联合办学,开设银行中间业务专业,为商业银行开辟稳定的人才来源渠道。再次,加强各银行之间的学习和交流,经常组织员工到中间业务发展较好的商业银行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最后,有针对性地引进专门人才,扩大全能型中间业务人才队伍,研究有关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理论、策略、业务种类及经营机制,关注国内外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拓展本行中间业务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薛萌萌,王建国.中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J].河北金融,2013,(6):7-8.

[2]元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8):62-64.

[3]陈柱.内蒙古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经济论坛,2013,(8):41-44.

[4]李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浅析[J].新经济,2014,(2):39-40.

[5]裴向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与前景[J].中国连锁,2014,(2):49-50.

篇2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问题;对策

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及作用

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是指工、农、中、建,交行五大商业银行以外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含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

(一)发展现状

自2000年以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并以参股、并购、在海外设立分行等手段进军海外市场、扩大对海外的资金投资,通过十多年的l展,中小商业银行渐渐成为银行业的生力军,中小银行主要由第二梯队的股份制银行和第三梯队的城商行组成。近年来,中小银行扩张速度惊人,资产规模节节攀升,在业务创新、跨区经营、上市融资等方面,可谓动作频频,方兴未艾,搅动了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作用

中小商业银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首先,中小商业银行通过其灵活的市场灵敏度和较高的金融服务效率,支持大量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二是通过金融制度的变革与创新,迅速推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而中小商业银行为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手段,也推动了整个行业从计划垄断经营向公开竞争经营的转变,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改革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严重失衡

当前,各地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方面差异较大,发展程度严重失衡,它一方面受各地政府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战略的限制,使得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存在地区差异。

(二)金融服务覆盖面有待拓宽

地区性的限制极大地限制了中小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扩大规模。与全国性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辐射面受到严格的区域限制,因此其资产规模小,在这种情形之下,抗风险能力显得更弱,业务发展也受到拖累;

(三)盈利模式单一,中间业务收入较低

中间业务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发展较晚,其管理模式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从而抑制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而它包含的业务也较为单一、狭窄,产品的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产品的单一,也导致他的金融产品对客户缺乏吸引力。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筹资功能、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类业务实现盈利,而通过以为市场提供智力服务而从中收取手续费为主的业务很少,从而导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低下且缺乏专业经验。

(四)市场定位不恰当,投资具有盲目性,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

中小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战略定位不够准确的问题,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且中小商业银行客户群体波动性较大,由于银行各方面实力和地域性的商户。这些客户可用于担保的有效财产较少,中小商业银行因此承担了较大的经营风险,对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不利。

三、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

(一)细分市场,找准定位

通过对其他国家中小商业银行成功经营经验的总结,中小商业银行应主要依托地方政府及地方人民银行,以地方中小企业和市民为主要客户,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改革中,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总而言之:要想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就要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瞄准中小企业和市民,将市场进行细化。在差异化、精细化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品牌区和区域化的探索。

简而言之,应该立足于本区域,立足中小企业,立足零售。首先,立足本区域就是着眼于所在地区,服务于所在区域,将业务的主战场立足于所在区域。在此充分挖掘本地的市场的基础之上,再实现了跨区域经营,其次是立足中小企业,在过去经营活动中积累了一些客户要继续保持,而随着银行定位的改变,更要积极开拓中小企业这个市场。最后是立足零售,立足零售是相对于国有大商业银行来讲的,因为相对来讲在一个区域的范围之内,充分利用网点多的特点,积极探求如何发展零售业务。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发展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

(二)加强内控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力争得到政府政策的合理支持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形成对经营者的产权约束,在此基础上,使中小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与此同时,同时,还应当与当地政府进行有效合理的合作,以期取得政府多方面、全方位的支持,加快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加强产品创新,突出产品特色

打破“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创新模式,在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变革,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形成需求-研究-决策-试点-推广-持续改进这种运作方式,建立科学高效的产品评价体系,及时改进、推广创新,形成具有特色和经济效益的产品体系。

结语: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从外部环境到内部制度,按照它发展的内在规律做好做精,按照这样最前沿的标准和要求去做,这样才能防范风险,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07期,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作者:刘志兰

[2]《金融论坛》,2011年第04期,中国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规模领先还是特色制胜,作者:孙G

[3]银行家研究中心,2005-200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报告(城市商业银行篇)[R],2006

[4]《新华网》,2003年8月27日,《刘明康指出支持城市商业银行上市》

篇3

一、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在同业间处于弱势地位

中国银行业的垄断程度非常高,缺乏有效的竞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具备强大的零售银行业务的潜力,占有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规模小,分支机构少,加上经营业务上的雷同,无法与国有大银行进行同等竞争。中国加入WTO后,随着银行业务向外资全面开放,国际金融巨头将纷纷进入中国,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全球性的营销网络和先进的管理,加上混业经营的优势来占领国内金融市场,以单一业务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中小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中小商业银行受旧有体制影响,还未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有的虽已进行股份制改造,但内部治理仍不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班子和监事会各方职责不够明确,无法达到有效制衡。行长或经理多为上级行政任命,使得银行的经营掺杂政治目标,业务受行政干扰严重。另外由于对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足,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经理人员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容易产生“败德行为”,因监控不力而弓I发经营风险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国家长期来对国有大银行在政策上倾斜和在经济上扶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往来、开户等方面有很多优惠政策,因而可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小商业银行不但受扶持很少,还要受一定的政策歧视,国家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有诸多限制(比如信贷额度、授信对象和融资工具等),这使得中小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少,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不足,金融风险也越来越高,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制约,竞争力下降。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是地方财政和就业的重要保证。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

尽管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出于安全考虑,各银行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放贷。对大企业“争贷”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结果,使得大企业资金富余却苦于没有投资项目,而中小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却得不到后续资金,因而形成了“二元化”结构的存贷方式。

(二)直接融资渠道不通畅

我国的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门槛设置很高,中小企业自身条件有限,难以达到其要求。即使目前深市新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全面开放,但其设置的门槛仍然较高,融资能力有限。相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其经营规模和管理能力远未能达到要求。因此,对零散、科技含量低的中小企业而言,向社会公众直接融资仍然很困难。

(三)非正式融资仍是中小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仍然是内部融资和非正规渠道融资(主要是民间借贷)。尽管金融监管部门控制严格,但民间借贷市场不仅一直没有停止反而十分活跃,在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同时又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的情况下,许多城镇居民将手中的资金投入到这一市场上,保障了民间金融活动的资金来源。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中由于自有资金不足,在银行“惜贷”和直接融资不畅通的情况下,往往以远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向民间筹集资金。

三、中小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相互协调发展

中小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的不协调,必然会加剧中小企业经营的困难,使之丧失可能的发展机遇,导致赢利能力下降甚至企业萎缩。反过来,广大中小企业的萎缩,也会导致银行潜在客户的减少,降低银行经营效益,阻碍自身的发展。因此,建立相互依存的新型银企关系,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是中小商业银行的初始使命和市场选择

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小商业银行每年用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有明确的规定,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也是为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中小企业在中小商业银行的股权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也是股东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内在要求。另外,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规模和实力明显劣于国有商业银行,争取被国有商业银行所忽视的中小企业这部分客户群体,就成了中小商业银行现实的选择。同时,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相对简单,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与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的地方性、区域性相一致,可以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稳定的资金来源,分散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二)中小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

中小商业银行一般管理层次少,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信息反馈灵活,交易成本低,因而更适合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和零售业务。另外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凭借机制灵活、人员素质高和电子化水平高等优势,进行技术、业务、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创新,可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金融服务品种,如投资咨询、财务顾问、信息调研、结算便利等。这不仅能帮助中小商业银行吸引客户,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带来可观的非利息收入。

(三)中小企业为中小商业银行提供生存基础

中小企业作为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已经成为金融业务依赖的主要对象,构成了中小商业银行主要的客户群体。中小企业的兴衰直接制约或间接影响着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不管是从结算量还是从存款数量来看,中小企业都占有绝大多数的份额;另外,中小企业也是中小商业银行金融商品的最大消费群体,其消费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可以说,中小企业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促进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中小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开展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切实消除对中小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歧视,政府应该对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且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的受信门槛,保证其顺利获得生产所需资金;其次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中小商业银行现存的不良资产,可通过适当注资或拍卖转让来降低不良资产率;最后要减少政府对中小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不合理干预,使其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化解自身的问题。

(二)发挥地方金融优势,参与中小企业的改制和重组

发挥地方中小商业银行与地方中小企业长久以来形成的良好银企关系的优势,积极协助中小企业搞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等工作,主动帮助他们与有关部门一道制定具体的改制、重组方案,提出有针对性的债权处理意见,对改制、重组后债权债务已落实的中小企业,其正常的生产经营中所需的资金可按信贷原则予以优先解决。同时要以资产重组为切人口,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增强中小企业的活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中小商业银行自身建设,提高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能力

篇4

[关键词] 开放条件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业务

1995年7月,以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成立为起点,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开始出现。其在我国的地位比较特殊,一向被看作是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城商行主要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虽然出现较晚,但数量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最多,目前全国共有117家。根据中国加入WTO签订《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协议》的规定,2006年底我国金融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开放后,数量众多、出现时间晚、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如何生存和发展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将以城商行为研究对象,就开放条件下其应如何市场定位及进行业务选择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对城商行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城商行经过10年有余的发展,当前总体发展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率高

资本充足率低和不良贷款率高这两个问题是城商行自出生以来就有的先天不足,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仍是困扰城商行的两大难题。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城商行目前在这一指标上总体较低,不符合要求。根据2004年2月27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7年1月1日以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对于那些资本未能达标的银行,银监会将限制其机构和业务发展。目前,四大国有行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总体情况较好(参见表1)。城商行中也有很多符合标准,如2005年底天津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64%,北京银行则高达10.83%。然而,资本充足率低的城商行更多,导致城商行的整体资本充足率较低。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末,城商行的总体资本充足率仅2.7%,其中核心资本比率为1.8%,在112家城商行中,有80%左右的银行未能达到8%的最低监管要求。

资料来源:各银行网站2005年年度报告

不良贷款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好坏的标准,城商行目前在这一指标上总体较高(参见图1)。不良贷款率一般的警戒标准是15%,低于这一标准被认为是资产质量较好。在我国的金融机构中,虽然四大国有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2005年为10.49%,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主要集中在农业银行一家,其2005年不良贷款率为26.17%,而其他三家则都低于15%的警戒标准,2005年工行、中行、建行这一指标分别为4.69%、4.62%、3.84%。对照而言,城商行不良贷款率高则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银监会的《200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整理得出

2.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仍表现为中小商业银行,所占市场份额较小,实力较弱

自1995年城商行组建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扩张更快。2001年我国加入WTO时,城商行总资产为8730亿人民币,2005年底增至20367亿人民币,资产每年平均递增27%,发展可谓十分迅速 。然而,城商行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总体上仍属于中小商业银行之列,所占市场份额较小,实力较弱。以2005年的资料为例,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仅四家,但其资产占国内同期全部金融资产的50%还强;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其资产占国内同期全部金融资产的15%多些;城商行为112家,数量最多,而其资产占国内同期全部金融资产仅5%多些(参见表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银监会的《2005年总资产、总负债》整理得出

3.市场定位不清

城商行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但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城商行表现出市场定位摇摆不定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很多城商行热衷于跟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例如有资料显示,目前如果按贷款对象进行划分,城商行向国有企业、5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100-500人中型私企以及地方政府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平均分别为17%、14.5%、18.6%和6.7%,对100人以下的小型私企平均为17.8%,而对家庭的消费贷款(包括商品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信贷,以及其他耐用消费品贷款)更少,平均仅2.2%。

4.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城商行的利益格局中,地方政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商行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从地方政府来说,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能保留一家属于自己的城商行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当前,大多数城商行的第一大股东都为当地地方政府。目前我国东、中、西部省份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平均持股比例分别为22.3%、28.9%和21.9%,全国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平均持股为23.75。

二、城市商业银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分析

1.众多的中小企业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资源优势

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使城商行拥有一笔其他竞争主体无法比拟的客户资源优势。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全部企业总数中占99%以上,在工业产值中占60%左右,实现利税占40%,就业人数占75%,在新增就业机会中占80%以上,其增长速度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4倍 。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讲,银行贷款仍是其目前众多融资渠道中的首选(参见图2)。但由于中小企业缺少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和与生俱有的高风险性,其往往被大银行排斥在外,从而出现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普遍现象。这对规模较小的城商行来讲,恰恰是一笔难得的客户资源。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金融时报(第2版).2004-6-22

2.城市商业银行具有与客户地域联系密切,熟悉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的优势

城商行自成立之初,就面临一个只能在本地经营的区域限制,直到近来,监管当局才鼓励其跨区域发展。长期的区域限制使城商行与本地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熟悉当地的经济民俗,对本地客户的客户关系、经营状况、资信情况等十分了解。与之相对,国内其他银行及外资银行不具有这种优势。因为一方面国内其他银行及外资银行在某地方上不可能设置过多的分支机构,从而加深对一地客户的了解;另一方面国内其他银行及外资银行在某地方即使设有分支机构,其经理人员也会因经常调换,使得其对地方客户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差。而且即使这些地方分支机构的经理人员能够了解地方客户的经营状况,他们也很难向其上级机构传递一地客户的经营信息。

3.城市商业银行具有经营灵活,决策效率高的优势

城商行规模普遍较小,属于中小商业银行之列,与大银行相比,其具有决策层少、业务集中、决策效率高、同样的技术条件下业务调整快的比较优势。以中小企业融资为例,企业要申请贷款,如果是大银行常常要经过多方面调查,再加上层层审批,所耗费的时间很长。可是城商行则不同,一方面,他们熟悉本地情况,了解借款企业,省去了方方面面的调查,另一方面,简单的管理结构也使得贷款申请无须经过层层审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决策。例如,宁波市商业银行提出,公司业务从申请到决定一般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在实际操作中真切地做到了这一点。

4.地方政府支持的优势

如前所述,地方政府在城商行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很希望在本地经营的城商行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在多方面对地方城商行给予支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xx城商行是当地人自己的银行”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使城商行在当地拥有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这种优势是国有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有的。

三、开放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与业务选择

1.开放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目前,中外银行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与117家城商行所住暂的城市重合。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生存并发展,城商行必须首先明确市场定位。对此,城商行的选择应是:

(1)企业客户群体定位在中小企业。一方面这是城商行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交锋的唯一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主要立足于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等优质客户,信贷业务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在看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市场定位,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首先集中在对高端优质客户的争夺上。花旗、恒生、渣打等大银行对小存户开始收取多项服务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抓大放小的竞争策略。显然,城商行在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与以四大行及外资银行为首的大银行争夺大型优质客户是不明智的。

另一方面这是城商行发挥比较优势的唯一选择。目前中小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其在融资时首选的又是银行贷款,但实际中却面临着大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现象,这为城商行提供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对于中小企业的高风险,城商行因具有熟悉当地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的比较优势,因而可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城商行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也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可以降低经营成本。

(2)个人客户定位在大众客户和中产阶层。与企业客户群体定位类似,城商行在个人客户定位上若想回避与大银行发生正面交锋,又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发展,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人客户群体,这一群体就是大众客户和中产阶层。这一客户群体对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较多,如信用卡业务、汽车、住房信贷业务等。这对金融资源有限和业务范围受地域限制的城商行恰好适合。长沙市商业银行的成功是城商行应将个人客户定位在大众客户和中产阶层的典型例证。该行在本市率先推出了汽车消费贷款、二手房按揭贷款和“芙蓉医保卡”等针对大众客户的业务,使得该行七年内从一家亏损严重的小银行跻身于全国城商行的十强之列。

2.开放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选择

我国地域优势不同的城商行要想在开放条件下获得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取得当地客户的认同,这就需要城商行根据客户需要恰当选择业务。结合城商行的市场定位和比较优势,适合城商行发展的业务创新,主要有以下三种:

(1)大力开发人民币理财业务。人民币理财业务在我国始于2004年10月初光大银行首推的“阳光理财B计划”。该业务具体操作方式是投资者通过储蓄存款的形式购买该产品,银行和投资者之间共同签署一份承诺到期还本付息的理财合同;之后银行将募集到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最后将扣除银行应得收益外的投资收益按照之前承诺还给投资者。由于这一业务具有收益较高、低风险、银行的信誉保障等特征而受到投资者推崇。但自从2005年3月17日人民银行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1.62%调低至0.99%,导致货币市场的各种投资工具收益率急剧下降,使得该业务因收益减少而进入低谷。

然而,对于城商行来说,在开放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大力发展人民币理财业务。一方面,城商行会通过人民币理财业务而吸收存款,从而达到扩大银行规模以应对开放条件下的竞争危机;另一方面,城商行开发人民币理财业务所获得的收益率将远高于股份制、国有、外资银行开发同类产品的收益率。因为,城商行面对的企业对象是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步伐下,城商行可以将通过人民币理财业务募集到的资金进行贷款利率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

(2)集中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应是城商行始终要集中发展的重点业务,其通过增大这一业务,会从中小企业的成长中获得长远的、较高的盈利空间。在2004年10月底人民银行加息后,城商行的贷款利率不再有上限设定,城商行的自主性得到加强,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可以通过贷款利率的调整来弥补会给银行带来的可能损失。而且即使城商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也不会面临损失客户的危机,因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讲,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成本要远低于通过民间金融融资的成本。以北京市规模较大的金宝典当行为例,其一月期的融资利率为4.2%,人民银行2006年8月19日公布的同期(按最短期6个月计算)流动资金贷款月利率为0.465%,二者相差甚多。

篇5

关键词:收益重新分配,“资金池”,混合存款,银行卡,市场博弈。

ResearchofBenefitsAllocationofSavingsandDevelopmentofmarkettoBankCards

(DepartmentofEconomics,Guangx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anning530003,China)

Abstract:Inordertostudythebenefitsallocationofthesavingsinthebankcardsandthedevelopmentofthecardmarket,wesetupthebankcard“Fundspond”admixturesavingsmodelontheresearchofsavingbenefitsbetweenthesingleandtheadmixedratesbythemethodofcomparative.Theresultindicatedthatthebenefitsshouldbereallocatedtoimproveitsindustryimpartialityandspeedupthemarketdevelopment,thebankcardswouldgetabetterdevelopmentafterreallocation,andthemiddleandminibankshadtheiroptimumvaluationinthedevelopmentofthebankmarket.

Keyphrase:BenefitsReallocation;“Fundspond”;Mixedsavings;Bankcard;Marketgame

随着科技在银行业的广泛使用,银行卡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方便、快捷和安全的支付工具。借记卡和准贷记卡的存款利率为活期利率,贷记卡则没有利息。尽管目前有银行卡在客户提出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分数目进行定期和活期计息,但范围有限,限制过多。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来探讨它对银行卡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博弈。

一、有关银行卡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银行卡的发展趋势:一是银行卡业务发展呈加速之势,银行卡有关方面的观念均发生明显改变。自从1985年中国银行在国内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以来,我国银行卡业务由分散经营、无序竞争逐步走向联网联合的阶段。现在我国已成为全球银行卡业务发展最快的国家。根据中国银联的统计,截至2004年底银行卡总发卡量超过8亿张,同比增长约25%。2004年,人民币卡交易总笔数逾50亿笔,同比增长15%;总交易金额26.65万亿,同比增长48%,其中消费金额约5980亿元,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2%[1]。二是受理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根据北京市邮政储汇局负责人对外宣布,截止到2004年7月底,北京邮政储蓄营业网点452个,电子化覆盖率达100%,遍布北京市各城区及远郊区县,与全国3万个邮政储蓄网点实现互联[2]。?

新浪财经调查发现:满意度、费率最合理和重新选择的银行卡之间存在很大关联度,而华夏卡最先实行在客户要求下才可以选择银行卡中定期存款。

数据来源:10:48)

图1银行卡比较

Fig.1Differencebetweenbankcards.

目前,虽然很多银行相继实行这种存款方法,但是依然没有一家银行实行自动混合存款。在此,本文提出“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来探讨它对银行卡的影响。

二、模型的建立及量化比较

本文针对目前借记卡和准贷记卡(暂不考虑没有利息的信用型贷记卡)的存款利率为活期利率建立模型,对银行卡存款按照在卡里时间沉淀的不同层次自动进行不同利率水平的计息。

(一)模型的建立

在时间轴上任取一结算时点W,通过该点的终值进行比较。把存款利息视为持卡人的收益,取款所失去的利息视为持卡人的成本,这里有个潜在前提:不可超支。建立“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如图1,倒立的一维时间轴表示时间从零到永续存款,即:W可以逼近。

令:xi≥0(i=1、2、…、m)为客户第i次存入的金额,yj≥0(j=1、2、…、n)为第j次取款金额,那么银行卡中存款总额为,取款总额为。Ti为第i笔存款在“资金池”中距离结算时点W所保存的时间长度,Qj为第j笔取款到结算时点W的时间长度,rk(k=2、3、……、n)为“资金池”中定期存款第k段的年利率(取r1为活期存款利率),显然有rn>rn-1>…>rj>…>r2>r1>0成立。tk为“资金池”中定期存款第k区域所包含的天数,取t1=1,为活期时间的基本单元一天。uik为第i笔存款保存在“资金池”的定期存款第k区域所包含的天数的倍数,vjk为第j笔取款在“资金池”的定期存款第k区域所包含的天数的倍数,那么有,,其中,,且uik,vjk优先取大值。

根据银行目前的时间计算标准,一年取360天,一月取30天。由于rk是年利率,而为了方便计算,所以存款和取款在k段的实际利率均为:。令:Ri为第i笔存入的金额到结算时点W的利息收益,Cj为第j次取款金额到结算时点W所付出的成本,有,,持卡人存款到结算时点W的总收益,持卡人取款到结算时点W的总成本为,则可以得到“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在结算时点W总收入为:

(1)

为持卡人以目前活期利息率到结算时点W所得到的存款总收益,为持卡人以目前活期利息率取款到结算时点W所必须付出的成本,为持卡人以目前活期利息率到结算时点W所得到的总利润收入,则有下式成立:

(2)

从而,由(1)式和(2)式可以得到持卡人“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和现在的活期之间的资金收益差:

(3)

又,rn>rn-1>…>rj>…>r2>r1>0,所以:。这说明:持卡人在“资金池”混合模型中所得到的总利润收入要大于持卡人以目前活期利息率所得到的总利润收入。

(二)比较

人民币活期存款业务是自由地存款,且在存款余额大于规定数目(有些商业银行规定最低额为十元)的情况下自由地取款。

人民币定期存款中的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主要采取的是固定的日期取款的方式,这对客户取款的约束性非常大。定活两便则指客户在存款时不必约定存期,可随时支取的一种储蓄,一般五十元起存,其开户和支取均比照活期储蓄存款。定活两便储蓄存款由储蓄机构发给存单,一般50元起存。存单分记名、不记名两种,记名存单可以挂失,不记名存单不可以挂失,它的存款存期不限,存期不满3个月的,按实际天数计付活期利息;存期3个月以上(含3个月),不满半年的,整个存期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3个月存款利率打6折计息;存期半年以上(含半年),不满1年的,整个存期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半年期存款利率打6折计息。但是,当存期在1年以上(含1年),无论存期多长,整个存期一律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1年期存款利率打6折计息。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0月29日调整的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可以知道:以整存整取三个月的定期存款的利率比活期存款利率高137.5%,五年则高达500%倍;以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的利率比活期存款利率高137.5%,五年则高达312.5%倍;以定活两便(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六折执行)三个月的定期存款的利率比活期存款利率高82.5%。

(三)例证

某银行卡2000年5月1日存入5000元,2002年7月1日取出2000元,2003年6月1日又存入3000元,然后,在2005年5月1日结算,下面进行收益比较。

在本例中可知:m=2,n=1,(x1,x2)=(5000,3000),y1=2000,k=1、2、……、7,结算时点W为2005年5月1日,tk为“资金池”中定期存款第k区域所包含的天数,有(t1,t2,t3,t4,t5,t6,t7)-1=(1,90,180,360,720,1080,1800);(r1,r2,r3,r4,r5,r6,r7)=(0.0072,0.0171,0.0207,0.0225,0.0270,0.0324,0.0360)(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计算中,,且uik,vjk优先取大值,有:,。

以来计算持卡人以目前活期利息率到结算时点W所得到的总收益,以来计算持卡人在W点总收益,在本例中代入数据得到:,。从而有:。

根据得出:持卡人损失了78.7%的收益。

通过本例可以知道,持卡人“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到结算时点W总的利润收入远大于持卡人以目前活期利息率到结算时点W所得到的总利润收入。所以,本模型带来的结果是:银行卡存款收益进行了重新分配,发卡行利润的减少转移给了持卡人。

三、银行卡存款收益的分配

在论及收益分配之前,首先讨论成本问题。目前,ATM机、POS机、自助缴费终端等金融机具的普及越来越广,持卡人在柜台取款的几率也越来越小。银行以客户在存款和取款上次数的增加成本为由来让客户损失这么高的利润是不合理的。其实,如图三所示,银行卡的收益还包括其他的来源[3]。

在图中,根据商户必须的支付为:交换费+银联网络服务费+收单服务费。银行可以得到交换费,有些兼营收单业务的还有收单服务费。目前,四大银行已经执行的收取借记卡10元的年费成为这些银行卡成本的回收理由。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3月1日起调整现行银行卡跨行交易收费办法和标准,不再规定收单机构收取的商户结算手续费比例,只规定发卡机构收益和银联网络服务费的比例。按照新规定,对于超市、加油、航空售票等类型的商户,发卡行固定收益为交易额的0.35%;对一般类型商户,发卡行固定收益为交易额的0.7%。按新规定,持卡人在他行ATM机上成功办理取款时,在同城按每笔4元标准支付手续费。使用POS机跨行交易时,对宾馆、餐饮、娱乐、珠宝金饰、工艺美术品类的商户,发卡行固定收益为交易额的1.4%。对房地产、汽车销售类商户和批发类商户,发卡行固定收益比照一般类型商户的办法和标准收取,但发卡行收益每笔最高分别不得超过40元和16元。

在商家和发卡行的争议之外,这些利润都应该对银行卡的成本做出一定权重的贡献。

根据国家一直以来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等的调整与控制,居民的货币需求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极小,对此,各个银行机构完全能够根据宏观态势以及自己的数据库把握客户对资金的需求量,同时,各个银行相继实行在持卡人要求下的定期存款制度等都说明了本模型的可行性。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建议:各商业银行可以整合自己在存取款上的数据库资料,大致估计出存款和取款的次数与金额对成本的影响度,以及综合考虑其他方面附带的成本,从而得到收益差的分配系数μ(0<μ<1)。银行的收益为,持卡人增加的收益为。

可以参考:μ=f(xi,yj,m,n,…),μ是x,y,m,n的增函数(在此还可以考虑其他的影响变量),其中,xi≥0(i=1、2、…、m)为客户第i次存入的金额,yj≥0(j=1、2、…、n)为第j次取款金额x。

在此,从宏观的角度,不应该让μ值过低,因为这将影响到投资和消费。

四、“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下的中小商业银行的卡市场博弈

银行卡“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的实质是让持卡人的那部分收益合理地回归。这在持卡人看来则是卡的价格降低,使用价值上升,市场反应表现为银行卡整体需求增加。

(一)垄断竞争市场被挑战者的选择

虽然银行产品具有较大的趋同性和可模仿性,但在中国,银行卡会因为各个银行整体规模、网点的普及率以及服务的不同等给客户带来的差异依然是明显的。中国的银行卡市场属于垄断竞争(monopolisticcompetition)市场,它满足:厂商较多、不存在进入障碍、厂商进出自由和产品差异等特点,故市场存在实际(客观)需求曲线D和主观需求曲线d(如图4)。建立坐标系,横轴为市场需求量Q,纵轴为卡的实际价格P。

如图,某银行对卡进行“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变动,让卡的实际价格降低,而其他银行没有跟进的时候,即都保持目前的活期利率时,那么该银行会得到所预期的市场需求的增加量(q1-Q0);而当银行业中的其他所有银行也进行“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变动时,该银行的市场需求线会沿着D向下平移到,连续的变化后,该银行得到的实际(客观)需求曲线为D,增加的市场需求量为(Q1-Q0)。这说明,使用“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的银行虽然没能得到预期效果,但市场扩大。当某银行采取“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的时候(即低价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他银行会从成本、利润和市场等方面综合考虑来选择自己的策略(如图5)。

在垄断竞争市场,当被挑战者面对较弱竞争对手的低价策略时。如果实施报复的成本太高,则应采取“忽视”策略,因为对手的降价策略不大可能导致自身销售额下降,而自己的跟进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利润;如果发现成本合理,则应采取“进攻”策略,加大降价的力度,使对手无法实现其计划的市场份额目标,并且让对手不堪重负牺牲的利润先期退出,这样的结果会让市场份额在一定范围内重新分配,实施进攻策略者可占到更大先机。

当一个和自己相当或更强大的挑战者发动价格战时,因为对手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被挑战者如果忽视的话会加大生存风险,在成本过高的时候,也必须选择“跟进”策略使负面影响最小化。但假如抵抗所带来的价格回应成本合理,被挑战者可以采取“防御”策略让挑战者知难而退,使其认识到短期内的侵略性定价可能带来财务上的盈利牺牲长远利益,让挑战者选择。

(二)中小商业银行的银行卡策略。

借记卡业务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同市场接触面最广和开展最广泛的中间业务。2004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工商银行对其借记卡客户收取每年10元的年费后依次,但中小商业银行没有跟进。究其原因,目前中小型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在借记卡业务上的竞争力尚存在差距。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布局和用卡环境是中小商业银行无法比的,也就是说中小商业银行的银行卡附加值普遍较低、功能显单一的情况下,方便成为消费者选择卡的首要考虑因素。另外,持卡人在同城的跨行ATM交易中每笔款要付4元的手续费,也让中小商业银行的存量和增量用户都受到明显影响。在这些综合情况下,我们根据图5的博弈分析可以知道,其他的国有商业银行会在中国工商银行收取年费后跟进,而中小商业银行就不得不保持免费。

面对强大的对手,中小商业银行增加借记卡的附加值是其选择。根据图5的博弈,假如中小商业银行选择在借记卡年费的跟进,但采取“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这样只是把客户的应得利润退回,但对于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这个成本是过高的而选择忽视,这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会有一定的增加。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建立银行卡“资金池”混合存款模型比较分析了存款收益分配的差异性及对卡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卡存款收益需要重新分配,分配系数μ需要从宏观和微观的多方利益中权衡确定,在达到公正的同时,对银行业的市场化有促进作用;中小商业银行在采取存款收益的重新分配后有利于本银行的卡市场发展;该模型同样适应只有存折的情况。笔者需要继续考虑对该混合存款模型的修正,以提高它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高埃仁.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研究[J].《投资研究》,2004第10期。

篇6

以追求资本充足率为主要目的的上市融资具有资本补充率高、经营永久和成本较低的特点,是当前国内各大企业较为青睐的一种融资结构。上市在带来资本集聚规模化和效率化的同时,也在股权结构变动和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中推动企业业务模式和内外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升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选择上市来建立市场化的经营管理结构,从而明确发展目标和提升决策有效性,增强资本流动性,在降低资金成本和资本筹集障碍的同时间接提升公司声誉。Levine(2004、2005)研究认为,银行公司的治理应该立足于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和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这两项基本原则,进行股权改革并积极上市正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有效措施。徐建中,伍铁林(2011)提出了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农村金融组织上市战略,强调股改上市是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目标得以实现的科学手段。邓美华(2014)通过勒纳指数估计和市场垄断估计模型研究了银行竞争度,认为银行上市能够提升其市场竞争水平进而改善服务质量。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成,近几年增速明显且网点分布广泛,具有广阔的农村市场和业务需求空间,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支农支小”的先锋力量。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农合行依然受制于产权划分、资本规模、贷款质量、风险管控、员工素质等方面不足的影响,加之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在投身上市实践中的努力和“三农”建设投资力量的逐渐抽离,因而各发展状况良好的农合行结合自身实际进入上市融资的辅导期或执行期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发展现状及上市可行性分析

(一)农村合作银行发展现状

2003年4月,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挂牌营业,标志着我国首家建立在信用社试点基础上的农村合作银行诞生。2003年8月,国务院制定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提出了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统一法人资格的省级联社的三种改革路径,推动了产权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当年批准改革的八个省份中,除江苏省采取农商行模式进行改制外,其他七个省份皆按农合行的模式改革。2003年9月,银监会随即了《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2004年8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此后几年农合行增长速度明显要快于农商行。2010年3月,海南首家农合行白沙农村合作银行开业,标志着农信社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开和深化。农村金融是我国农村建设的核心,而农村合作银行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三农建设客观需求背景下诞生的新生事物,是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而实现股份制与合作制并存的新型金融组织形式,有区别于农商行的特定的存在价值,其融资质量和规范化发展对优化农村金融体系具有深刻意义。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近几年在发展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较为鲜明的成果。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共有210家农合行开展业务,较2006年增长了162.5%,年均增幅达到18.06%,其自身发展的农村区域优势使其在当地所占的存贷款市场份额高达30%-40%。而农村信用社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其响应金融改革号召,积极投身转制成为农合行和农商行进程的加快,可以看出,农合行的发展空间相对来说进一步扩大了,其资本规模、股权结构和业务能力等都正在不断优化,其市场竞争环境和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农村合作银行的营运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这种进步可以从宏观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和微观的单个银行发展水平加以体现。以浙江台州椒江农村合作银行为例,截至2013年末,该行营业收入达47 562.6万元,营业利润为18 768.43万元,资产利润率为1.63%,资本利润率达到18.86%,高于11%的标准,不良资产率为1.69%,小于4%的标准,不良贷款率为2.27%,小于5%的标准,资本流动性比例为45.95%,高于25%的标准,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21%,高于4%的标准,较年初提升0.99%;另外,其股东总数达到7 037户,职工合计持股比例19.89%,非职工自然人持股比例52.55%,其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分工明确且人才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协调管理效率较高。①

(二)农村合作银行上市所具备的相关条件

1.政策法规条件。银监会支持银行业上市兼并重组,证监会也早于2012年就在尝试制定关于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上市审核要求的试行草案,提出了对有上市诉求的金融企业要在银行资本、资产质量、治理结构、不良贷款及风险监管评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对一段时期内金融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违反法律法规情况等做了整体性要求,对农村合作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上市后的内部职工和自然人持股比例有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对股份转让锁定期限和锁定期满后的股份出售也有了初步明确的指示。党的十也进一步强调了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重要性,鼓励农村金融拓展改革路径,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

2.同行业上市所做出的积极尝试。当前,国内多家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拓展上市渠道中展开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较为鲜明的效果。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早在2010年就在酝酿联合宁波辖内的其他几家农合行整合为一家银行,积极寻求打包上市;2014年8月,该行获得了银行债券发行资格,发行总额为13.50亿元,票面年利率为6.85%,发行期限为十年。2010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成果IPO的农商行,为国内多家进入上市辅导期或冲刺期却又受制于A股市场波动及上市审核限制的农商行和农合行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指引。2013年,在“港湘金融合作暨企业境外上市推进会”上,长沙农村合作银行利用香港这一国际金融市场积极洽谈上市,拓展海外融资渠道也成为主要议题。这些成功的尝试为国内广大农合行谋求上市提供了新思路,在上市经验和上市空间上做出了有力补充。

3.上市是农村合作银行长远发展的内在诉求。农村合作银行推行合作金融体制,但随着合作金融的经济基础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其金融结构、金融特性和金融功能都越来越区别于传统模式而趋向商业化经营[1]。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各大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对全方位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突出,而我国农合行在提供农户、龙头企业和其他农村中小企业较大额度贷款上力量明显不足。加之我国农合行成长期限短、资本实力弱、财务透明度低、产权不明晰、地域限制性强,单靠盈余公积和内部股本补充资本必然会限制其发展速度,近几年其总资产平均增长率存在下滑趋势,2009年为26.20%,2010年为24.39%,2011年为21.18%,2012年为16.64%,远远低于同期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因而,通过上市改善自身发展环境是可行的方式。

二、农村合作银行上市路径安排

(一)证券市场选择

当前可供农村合作银行上市的证券市场较为多元化,既可以是国内A股市场,也可以是香港证券市场,还可以是欧美证券市场,各大市场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也有不同的审核条件。对于当前发展条件比较完备的农合行可以首先选择在国内市场上市试点,这样既利于照顾到国家开放金融产业的政策要求,又可以充分利用雄厚的境内投资力量增强筹资效果,还可以随时把握国内同行业金融发展动态以便于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但是当前国内市场信息透明度有待提升,交易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加上证监会审核要求偏高,因而有上市需求的农合行应时刻关注内部、外部环境变化,量力而行,分步骤实施国内上市计划。

当前已有部分农商行和农合行已经完成或正在准备在港上市,这是我国中小金融机构融资的一项有力突破,提供了外向型融资的新思路。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是我国与国际金融接轨的重要通道,其投资业务熟练,募股市场开阔,竞争较为合理,审核较为宽松,可以成为我国农村合作银行的重要资本来源渠道。欧美市场具有金融产品多、资金来源广的特点,是我国国内金融融入全球竞争,形成国际化经营机制的重要环节,但当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还不具备相应上市能力,但可以以此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力度。总之,选择何种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一定要综合银行自身发展目标、业务能力、风险防范水平、组织结构层次以及市场准入容易程度和预期效果等各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地有序展开。

(二)上市模式选择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现状;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WTO,个人银行业务在推动商业银行全面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商业银行对于个人银行业务发展问题的关注也由此显著发展。截止2012年为止,据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在银行自身的整体性发展过程当中,个人金融业务所对应的利润贡献度就占到了总体利润贡献度的40%比例以上。商业银行在从事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理念就在于“以客户为中心”。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对于大众客户、低端客户、中高端客户以及顶级客户而言,与之相对应的理财服务需求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一点同样需要在发展理财业务的过程中加以特别关注。本文试针对以上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以期为银行金融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各商业银行最初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尽管在内容、形式以及收益方面不完全相同,但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这可以说也正是我国现阶段各大商业银行面向中高端客户提供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首先,理财业务所对应的预期收益率水平较高。同商业银行自身所规定的储蓄存款利率相比,同等存期下,不同档次理财产业的预期收益率明显较高(且多高出

0.5~1.0倍)。以建设银行为例,一年期活期储蓄存款的基准利率为3.5%,但建设银行所推出相关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都在5%以上,收益客观。再以民生银行为例,其所推出的“民生财富人民币非凡理财”第九期产品为例,其最高年度预期收益率能够达到6%以上,这一收益率达到了同期储蓄存款基准利率的1.9倍以上,由此成为了整个理财市场的关注热点所在;其次,理财业务均设置有最低购买限额。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所推出各类理财产品的最低购买限额都在10000元以上。这使得理财业务的客户对象直接定义在中端及高端客户之中。与此同时,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其所面向社会大众发售的理财产品均要求一定程度上的定期储蓄配比,该比例推荐数值在20%~40%范围之内,以此保障银行方面以及客户方面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再次,理财服务产品侧重于对商业银行现有产品的推销且绝大部分均属于结算性理财产品。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各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实现了在范围上、在品种上的多元化发展。最为集中的一点表现就在于:传统意义上仅仅以储蓄业务为主的理财业务开始逐步向着以储蓄为中心,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集中性发展的理财业务方向迈进。部分处于竞争阶段的商业银行更是可以通过开展个性化理财服务的方式,提高对中高端客户的吸引力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分析

(1)加快对理财中心的建设工作。据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在我国现代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推进的过程当中,全国范围内的中高等收入群规模也不断的扩大。对于各大商业银行而言,理财业务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理财中心的建设。更加关键的一点是:建设银行要想面向中高端客户,展示银行自身的积极形象,要想获取这部分客户的信任与好感,就需要通过构建理财中心的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提供必要的场所与环境支持。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对下属网点客户经理数量的扩展,确保公关团队编制的合理扩大,以实现理财业务的“一对一”对应式发展为目标。与此同时,建设银行方面还应当积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理财顾问工作队伍,集中针对客户经理进行系统培训与教育。在教育一段时间之后,需要通过考试的方式,考核客户经理在理财业务方面的基本技能。在考试成绩通过之后,才可任职于相关的工作岗位,借助于此种方式提高面向中高端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员工素质。(2)逐步加快对商业银行中高端个人理财产品以及理财服务的创新工作。创新是产品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这对于金融市场理财产品的发展而言同样如此。从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上来看,零售业务产品发展与创新的主要方向就在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体现理财产品的前瞻性。在新理财业务与服务面向市场推出之前,需要立足于中高端客户金融资产在结构以及客户群体方面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确保市场定位的有效性。其中,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在于:对于收入相对稳定,但预估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中高端客户,理财产品应当确保收益的固定性,或者是采取保本+收益的方式。对于收入较高,且预估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中高端客户,理财产品需要设计为高收益性的产品,以此提高双方在同期内的收益水平。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商业银行需要做好品牌建设工作,通过社会宣传的方式,提高理财产品,乃至整个品牌的社会信任度,在做好营销工作的同时,注重对品牌形象的维护工作,从而实现对整个品牌内涵的有效提升与丰富。(3)在面向中高端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过程当中,需要积极实施差别化的定价策略。商业银行所对应的定价导向按照导向属性的差异性,基本可以分为成本导向、需求导向以及竞争导向这三个方面。由于商业银行所对应的理财业务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无形性特征,因此,在商业银行针对理财产品进行定价的过程当中,并非将理财产品成本作为唯一衡量价格的因素,还需要考虑到潜在中高端客户对于产品价值的认知与评价程度。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价方法需要采取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式,通过差异化的定价,实现对潜在收益的有效挖掘。在此过程中,建议商业银行面向中高端客户提供包括利率优惠、信用卡年费优惠、贷款利率优惠在内等多种价格性优惠措施。与此同时,还可面向这部分中高端客户提供针对性的增值服务,将增值服务扩大至餐饮、住宿、购物、运动以及旅游等多个方面。(4)中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实现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强化。商业银行方面需要借助于现阶段既有的个人优质客户管理系统,展开对理财产品的合理细分,达到规范并明确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定位的重要目的,按照此种方式,可实现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有效分配。特别是在针对中高端客户进行关系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体现管理以及服务的差别化特征。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区分出中高端客户群体当中贡献率不同的客户群体,分别在金融产品期限以及利率指标中给予不同程度的优化,防止客户对理财产品的忠诚度有所降低;另一方面,需要面向中高端客户进行给予部分费用的优惠。

三、结语

伴随着现代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的增长趋势不断显著,由此也使得个人性金融资产的规模逐步扩大与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居民在投资方面的意愿日渐强烈。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需要通过发展理财业务的方式,确保不同层次银行客户的理财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我国商业银行中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 考 文 献

[1]刘波,曾斌.服务品质与顾客忠诚度相关分析——基于银行理财业务角度[J].金融与经济.2009(11):78~80

[2]马丁,郭文辉.沪宁银行理财业务经验对山西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6):88~90

[3]乔晋声,徐小育.美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经验及对国内银行的启示[J].金融论坛.2006,11(10):53~60

[4]孙杰,冯慧群.个人投资理财的几点建议和策略[J].企业导报.

2010(9)

篇8

城商行纷纷更名 :“去地域化”之三大阻力

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正在逐步转化为品牌的竞争。通过品牌的建设,逐步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最终形成的品牌优势将帮助银行屹立于行业之中,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品牌的建设,对于当前处于竞争劣势的中小银行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城商行来说,品牌将是其开拓市场过程中的一件利器。反之,品牌建设的不足将严重制约城商行的扩张。”中小银行发展战略与跨区经营实务研讨会组委会主任、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说,整体定位、外部形象以及产品业务这三大短板正严重制约着城商行的品牌建设。

定位不清:在本地经营和跨区域经营之间徘徊 作为中国银行业的第三梯队,城商行在成立之初就被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于广大市民,打着显著的地方标签。但是,随着银监会对城商行跨区域经营鼓励政策的接连出台,城商行有了选择另外一条发展道路的机会。至此,城商行开始面临一道新的选择题:本地经营还是跨区域经营?

笔者从银联信中小银行发展战略与跨区经营实务研讨会会务组了解到,今年4月银监会出台《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之后,前来咨询跨区域经营具体事宜的城商行日渐增多。“中小银行跨区经营如何选址、如何规划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成为咨询热点。”

“在这次机遇面前,城商行有着抑制不住的跨区域经营冲动,即便是规模较小的城商行也积极‘跑马圈地’。但与这种现象对应的则是,大多数城商行并未具备跨区域经营的实力,即便是已经成功‘圈地’的城商行,大部分也仍以本地经营为主。”符文忠直言,这种现象导致城商行定位不清,尽管大多数城商行都将跨区域经营视作未来的必然发展方向,但其发展现状无疑使这种定位变得模糊不清,影响了其品牌的建设。

事实上,即便是城商行中的“老大”北京银行,其经营的根本也仍旧在北京市及其周边,暂时仍未能实现向全国性银行转变。在本地经营和跨区域经营之间过渡,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商行的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存在。

外部形象:地域化束缚城商行品牌影响力 在筹备会议期间,中小银行发展战略与跨区经营实务研讨会会务组对国内城商行作了一个调查统计。统计显示,目前已经完成更名的城商行数量在50家左右。这些更名的城商行大多有着同样的特点:名称中普遍去除“城市”二字,但仍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天津银行等。

“名称是外部形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城商行带着明显地域特征的名称是一把双刃剑,既增加了银行的地方归属感,又限制了其在更大区域内品牌影响力的形成。”中小银行发展战略与跨区经营实务研讨会组委会主任符文忠认为,现在城商行所走的路,无疑是当年股份制银行曾经走过的。在股份制银行中,地域特证最为明显莫过于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深发展银行、渤海银行以及浙商银行这五家银行。其中,广发银行、深发展银行、渤海银行和浙商银行是股份制银行中除恒丰银行之外规模最小的四家,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域特征的影响。浦发银行则在淡化上海地域特征上做得最好,其上海业务占比仅20%左右,从去年开始其网点门庭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向“浦发银行”变更,有意淡化地域色彩。

符文忠表示,“发展初期,地域特征是帮助城商行发展的最佳辅助工具。但是现阶段,地域特征又变成了城商行发展的桎梏,制约了城商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股份制银行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应该成为城商行的借鉴。”

产品业务:“拳头产品”欠缺制约产品品牌形成在建设银行整体品牌的同时,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银行往往更加重视优势产品和业务品牌的打造,也可以说是“拳头产品”。如招商银行的点金公司金融、中信银行的财富阶梯、深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等。在这些产品和业务品牌的支撑下,股份制银行才能在和国有银行的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但是,城商行在这方面仍旧有所欠缺。

银联信中小银行发展战略与跨区经营实务研讨会专家组成员丛艳介绍说,怎样开展业务、开展哪些业务是目前城商行最为关注的问题。除了少数几家城商行拥有个性化、差异化、具备竞争力的产品和业务之外,大多数银行在产品和业务都缺乏特色,难以形成品牌优势。

“自主创新能力差是中国银行业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在城商行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丛艳说,城商行产品和业务拥有较大影响力、较为成功的塑造了品牌形象的只有类似北京银行“小巨人”这样的几家银行。除此之外,如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虽然均致力于品牌建设,但其影响力仍旧局限于地方,对跨区域经营的帮助有限。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提防“”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实现跨省经营的城商行数量已经突破了20家,在省内拥有分支机构的城商行数量已经达到了30余家之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是,在跨区域经营的狂热背后,是否所有的城商行都做好了跨区域经营的准备?是否所有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都取得了成功?城商行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次机遇?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要避免‘’。”知名银行研究机构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指出,制订完善的跨区域经营战略,找准自己的定位是城商行在跨区域经营之前务必要做好的准备,盲目跨区域经营甚至会给银行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规模差距短期难以弥补“跨区域经营是城商行未来发展的必经途径,但是,要通过怎样的方式、选择怎样的时机和地点、做哪些必要的准备都是目前城商行所必须完善的。并且,每一家计划进行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都应该清楚地了解自身是否已经具备了跨区域经营的条件。”银联信高级分析师丛艳说。

事实上,利好政策的确为城商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扩张机遇,而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也要求城商行发展壮大。但是,面对早已经占领全国市场的四大国有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甚至是其他城市的城商行、农商行等“主人家”,异地经营的城商行将以怎样的方式来应对?面对失去地方“主场”优势的竞争环境,城商行的竞争力还能保存几何?显然,在跨区域经营之前,所有城商行都应该明确这些问题的答案,而非盲目扩张。

银联信监测,国内目前的150余家城商行中,北京银行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截至2009年二季度,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到4781亿元,已经几乎追上了中小型股份制银行的步伐。但是,目前国内资产规模在3000亿以上的城商行仅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三家,占比约为2%,资产规模在1000亿以上的城商行仅13家,占比约为9%。

相比之下,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除了渤海银行、恒丰银行和浙商银行这三家规模在1000亿左右的小型银行之外,资产规模最小的深发展银行也以5412亿略胜北京银行。至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规模较大的股份制银行资产总额都在一万亿到两万亿之间,工行、建行等国有行资产总额都超过三万亿,远非城商行所能比拟。

符文忠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城商行资产规模都在100亿到300亿之间,超过300亿的城商行只占总数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能力不足竞争力缺乏抛开资产规模不谈,在产品构成、风控水平以及管理体系上,城商行也和全国性银行有着较大的差距。

就风险控制而言,银联信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4%,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7%,即便是三家上市城商行中不良贷款率最低的宁波银行,其0.85%的不良贷款率也高于深发展银行的0.72%。相比之下,上市的三家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仅有宁波银行在1%以下,而上市的股份制银行则只有华夏银行在1%以上,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不良贷款率偏高,是困扰了城商行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尽管现在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有所下降,但能够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以下的城商行仍是屈指可数,这对于目标是全国经营的城商行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及格的“成绩单”。

笔者分析,在产品业务构成上,地方政府项目、个人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是城商行的传统强项。但是,一旦脱离本地,城商行在这些业务上的优势将大打折扣。和股份制银行不断创新的业务和产品相比,城商行的产品体系还略显单薄,并且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远逊。如股份制银行中深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招商银行的“现金管理”等产品在业内占据着领先地位,有着极高的品牌知名度,而城商行则大多缺少“拳头”产品,创新意识缺乏。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人工智能

1.引言

伴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范围的日益扩大及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的业务逐渐与商业银行的业务有了部分的重复,于是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合作关系,而是逐渐变成时而竞争时而合作的关系。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是存在一种业务上的合作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竞争,一直是和平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高速的发展以及其业务范围的扩展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以本文就从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这一角度着手,分析商业银行在如此环境下自身存在的优势以及面对如此环境的对策,并进一步分析这一情况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运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不仅促进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市场不断发展,用户群体也不断壮大,与此同时,人们需求逐渐具有了多样化的特性,由此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业务也朝着多元化发展,第三方支付在国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第三方支付的未来发展更是依靠着新技术的发展、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各种监管政策、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等的把握。

2.1 收购、兼并现象更加频繁

政府部门监管下,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支付牌照便无法经营,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发展的过程中,央行对其制定的审核标准较为严格,因而短期内支付牌照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依靠用户流量,没有用户流量就无法发展,因而小型的第三方支付无法占领市场、没有用户流量时,便会面临被大型机构兼并、收购的结局。同时,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迅猛发展的基础上,传统金融行业开始转变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模式,也在通过收购、兼并等重新找回自己的市场。

2.2 移动支付与人工智能模式

随着移动网络信号越来越强、覆盖面越来越广,移动支付方式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基于移动通信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第三方支付逐渐覆盖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只要有网络就能实现无纸币的移动支付。此外,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使得人像识别、声音识别、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会被逐渐应用到移动支付等领域,能够逐渐提高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安全性能,优化生活方式。第三方支付所提供的服务不再局限于银行转账,而是将每个人作为单独的个体识别,用户本身即是一种支付手段。移动支付与人工智能将会使第三方支付更为便捷,同时也更为可靠。

2.3 着力发展跨境支付市场

基于人们经济收入得到一定程度提升的基础上,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就更大,国内市场已经逐渐满足不了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跨境消费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跨境消费存在时间、地域、政策的差异,要想大力发展跨境支付业务,仍有许多需要克服的障碍,必须加大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完善海外商品监管机制。另外,第三方支付在国内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完全可以开拓海外支付市场,如支付宝在泰国发展的扫码支付。在新的国际经济体制下,各国经济交流逐渐密切,跨境业务增长迅速。目前国内从整体上数量上看现有28家机构取得跨境支付的牌照。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下,第三方支付平台纷纷抓住机遇,积极进入海外市场,加快创新与改革,实现企业转型。

3.商业银行业务受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影响

3.1 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受其影响

第三方支付机构日渐壮大的道路上,虽要于商业银行中进行开户用于资金存放,但这并不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可观的效益,反之银行存款来源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基于对支付宝沉淀存款的分析,能够明显看到当下在银行所存放的资金每日约为十亿,虽然这并未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威胁,但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速度较为迅猛,会在未来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了数据信息资源,由此针对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商户的融资需求,开始构建线上融资平台,由此在未来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过程中,融资需求能够通过线上平台得到进一步的满足,从而与商业银行之间产生对抗。

3.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其影响

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是中间业务收入,然而众多用户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非常认可其担保支付功能业务,所以会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具有相关资质后,能够开展现金充值业务等,由此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进一步的影响。同时商业银行在监测客户信息流的过程中也受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影响,无法明确客户偿债能力。

3.3 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销售渠道的影响

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以金融产品销售为核心,但自第三方支付模式出现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甚至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拓展了部分金融市场的销售渠道,由此为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一定程度降低了银行的经济收入。

3.4 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

在互联网模式之下的发展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在极大程度上挑战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第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客户进行注册与登录时,会对个人信息进行采集,其中要填写的大量信息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其实已经具有大量的风险存在,尤其是这些信息与商业银行存下的信息是相同的,这就有可能会导致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于客户信息的泄露,增加商业银行安全风险。第二方面,现阶段大量的不法分子已经开始寻找第三方支付中的漏洞,用自己大量的信用卡进行套现,导致商业银行在反洗钱的方面,需要加大投入的力量与成本。第三方面,从法律层面看,商业银行具有的吸收资金的法定资本与资格,所以第三方支付在商业银行中存的存款,如果受到损失,客户必然会向商业银行进行责任的追究,而这也就极大地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4.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

4.1 加大创新力度,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

第三方支付能够实现奇袭,在金融市场中占据高额的市场分量,一方面在于依赖互联网迅猛的发展,实现高效率的宣传;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实现了多元化的服务模式,符合信息化时代,人们便捷的生活方式。并且商业银行长期处于金融市场垄断的地位,这必然导致了商业银行缺乏创新的意识,给第三方支付在市场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方面主要面向的还是大型企业,对中小型企业则是高利息放贷或者不放款,所以商业银行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在资产业务方面开辟新的方向,解决中小型企业贷款问题。

4.2 抢占备付金存管市场

当前,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得到了较为可观的发展,但其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规模较小等。但这些问题并未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整体而言,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未来电商发展的过程中不可或缺。所以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经济规律以及市场发展环境的考虑,并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给予重视。商业银行若想得到长期持续发展,那么必须对战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而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战略资源的一种类型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存在较多的不同之处,比如其无法办理存款等业务,而与此相反,商业银行无论是在法律层面还是政策层面或者实践层面,都具有存款吸收的合法地位,在现如今这一局面下,第三方支付平台只能将资金存在商业银行中。

4.3 完善电子渠道建设,积极发展电子银行

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进行参考和借鉴,同时要注重自己所具有的海量客户信息这一优势得到全面的发挥,一张数据信息进行客户细分,同时依照各个目标群体所具有的不同需求完成产品创新,同时基于客户需求逐渐具有多样化特性的基础上,开发全新的金融产品,由此不仅能够使客户的需求,得到全面的满足,同时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而且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建设完善电子渠道,同时要使门户网站的作用达到全面的体现,由此构建相应的支付平台,促进金融服务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

在网络快速发展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电子银行已经融入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消费之中。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基金、保险等领域的功能已经导致了商业银行一部分客户及存款的转移,商业银行只有在改善其电子银行的用户体验、快捷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推出新的产品来留住老客户,吸引来新客户,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地三方支付的不利影响程度。

4.4 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交易安全合作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在支付方面,已经逐渐的浮现出大量的安全- 160 -隐患的问题与弊端,尤为重要的便是支付环节的钓鱼支付与支付信息的大量泄露,严重的打击第三方支付的地位与信誉,对于金融市场也造成了冲击。第三方支付迫切需要解决支付安全的问题,商业银行因为具有高度的安全管理,可以与第三方支付在支付安全技术方面进行合作,从而能够确保第三方支付在给人们带来安全与保障,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与高效的支付生活,两者信息的共享,以及技术的研发,都将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面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自己目前积累的优势,逐渐展开反击,由于商业银行具有信誉与安全管理的体系,并且具备市场存款的吸收功能,所以凭借这些优势可以金融市场上持续性地占据主导与控制的地位。尽管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有相当大的竞争成份,但两者又有强大的潜在合作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创强.冲击与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中小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J].金融论坛,2014,(11):82.

篇10

关键词:压力测试;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50-02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压力测试越来越成为一种为各国监管机构所推荐和要求的关键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中国也不例外,2007年末银监会专门下发了《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要求各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然而,已有研究基本集中于全国性大银行,鲜见对城市商业银行这类地方性中小银行的针对性研究。显然,对压力测试这种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实践规范、个性化较强的技术方法而言,这不仅不利于压力测试技术在城商行中的推广,而且严重影响到中国城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效果。因此,如何在借鉴国外成熟的压力测试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城商行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应用压力测试进行城商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压力测试理论与方法

根据银监会的定义,所谓压力测试是指将整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置于某一特定的极端市场情况下,如,假设利率骤升100个基本点,某一货币突然贬值30%,股价暴跌20%等异常的市场变化,然后测试该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在这些关键市场变量突变的压力下的表现状况,看是否能经受得起这种市场的突变。

常用的压力测试包括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两种方法。

1.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即单一因素分析,主要是估计单一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风险因素的假设变动对商业银行资产组合或者单项资产价值造成的影响。

2.情景分析。情景分析即多因素分析,其目的是透过模拟同时影响多项风险因素的压力情况,评估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价值的变动。实践中,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同时使用历史情景和假定情景进行分析。压力测试一般可以划分为六个步骤:(1)设定情景因子及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核心指标。设定情景因子是压力测试的起点,也是压力测试的关键之一。情景因子的选择必须与开展压力测试的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相吻合。(2)情景因子与KPI核心指标相关性。即结合数学函数建立情景因子与KPI核心指标间的关联关系。(3)划分压力等级。压力情景设计时校准冲击的程度是关键点,设置的太高或太低都可能使压力测试没有意义。确定压力等级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历史压力事件的冲击大小来确定。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主观判断来确定冲击的大小,可由熟悉这方面的专家根据其丰富的经验来决定相应的压力等级,从外部监管环境与行内发展现状相结合,确定KPI核心指标的约束临界值。(4)金融风险压力测试。即通过调整情景因子的波动范围,对KPI指标进行压力测试,并在达到约束临界值时记录下情景因子值。(5)压力测试报告。压力测试完毕后,根据KPI指标在轻、中、重度三种情况下的情景因子值写出分析报告,提交经营高层或董事会。(6)提出解决方案。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在轻、中、重度三种情景下的解决方案,为银行规避风险提出可操作建议。

二、中国城商行的特点及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群体,城商行是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逐步改造而成的。特殊的历史起点和政策空间使其相比全国性大银行,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并由此对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营地域的地方性特点。中国城商行的区域性与地方性特征十分明显。城商行是在原来的城市信用社基础上发展而来,承袭了城市信用社地方金融机构的特定角色和单一城市制的经营模式,其服务对象也主要是所在地的企业和居民。虽然现在小部分城商行已经开始在所在城市以外设立分行,跨区开展业务。但是,短期内城商行的地方性特征仍难以得到根本上的改变。

城商行经营地域范围狭窄,使得除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等一些直接对城商行流动性产生影响的变量以外,城商行更多的还是受到当地局部的经济环境变量的影响。如,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周期、政策法规、地方金融秩序(私人钱庄、房地产价格波动)、市场趋势和企业信用等等。

2.资本规模偏小。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其地域限制,其资产规模总体不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全国银行业的6.5%;资产规模在1 000亿元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仅为9家。偏小的规模自然会影响到城商行的流动性风险。一是影响中小商业银行在公众心目中的信任程度和信用评级。二是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这使其在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成本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三是容易诱发城商行盲目扩张,从而加剧流动性风险的隐患。

3.从资产负债表来看,业务种类相对单一、存贷业务过于集中。首先,从整体来看,城商行业务种类比较单一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虽然近年来少数城商行相继取得了一些新的业务资格,但由于政策、资本金、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限制,多数城商行还主要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其次,从资产业务来看,城商行的贷款投放存在明显的客户集中、行业集中、时间集中现象。贷款业务过于集中导致城商行对产业政策调整、自然灾害侵袭、季节性因素等更为敏感,也容易因之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再次,从负债业务来看,城商行的主动负债能力有限,其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存款业务,核心负债不足仍是城商行负债业务的隐患。

4.管理相对较薄弱。从管理上看,城商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组织架构、制度建设、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第一,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完全发挥作用。由于绝大部分城商行仍然由地方政府绝对控股,结果导致城商行受行政干预较大,难以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性;第二,风险制度建设相对不足。城商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内部缺乏流动性风险的早期预警机制、中期防范与转移的控制机制、后期降低风险损失的挽救机制;第三,信息系统建设薄弱;第四,专门人才不足。由于起点、激励机制等原因,再加上对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重视不够,城商行很难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相对薄弱的管理,一方面会带来流动性风险的隐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流动性压力测试等流动性风险控制工具的应用,从而不利于流动性风险的有效防控。

三、城商行特点对流动性压力测试应用的影响

城商行在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时,主要应该注意情景设置和压力测试模型两个方面:

1.情景设置。在压力测试的全部过程中,准确识别风险因子和恰当选择情景假设是最重要的。只有情景假设是可信的,足以恰当地反映城商行面临的潜在风险,压力测试才有意义。

2.压力测试模型。城商行在构建压力测试模型时会面临两难选择―― 一方面,如果压力测试模型过于简单,就不得不承担不能准确揭示流动性压力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压力测试模型过于复杂,但构建难度更大,对数据、技术人才、信息系统和相应技术储备的要求也就更高,成本也会随着复杂度的提高而急剧增加。

从城商行的现状来看,由于数据缺乏、人才缺少、信息系统支撑不力和财力不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城商行不可能一步到位建立起精确的压力测试模型。

四、城商行应用压力测试的政策建议

1.加强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因子和情景假设的研究。无论是风险因子整合度不足,还是风险因子和情景假设个性化不足,都反映出对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因子和情景假设专门研究的缺乏。因此,加强对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因子和情景假设的研究就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应该研究城商行流动性风险的风险传导机制。通过专家分析的方法,先通过定性研究加强风险传导机制的分析,重点考虑风险因素在压力情景下的相关性。其次,应该加强对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影响更为直接的当地经济的风险因子的研究。如,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周期、政策法规、地方金融秩序(如,私人钱庄、房地产价格波动等)、市场趋势和企业信用等等。

2.分步推进城商行压力测试模型的优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城商行一步到位建立起精确的压力测试模型既不可能也不应提倡。基于此,在对待建立精确的压力测试模型问题上,城商行应当在综合考虑各项条件的基础上,首先应用经验法建立模型并进行压力测试工作,并在实践中注重压力测试理念的灌输和渗透。

3.将压力测试纳入日常管理,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个全面的压力测试体系,不仅包含压力测试的各类计量工具,同时也应包含一整套应对极值风险的政策、制度、流程和预案,并须将压力测试的理念深植于每位组织成员以及日常经营管理流程中,实现与常态风险管理体系的对接,共同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4.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一是从认识上提高领导对压力测试的重视程度。假设的压力测试情景因出现概率低,容易诱发领导的侥幸心理。因此,应该从认识上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二是从组织结构上重视压力测试。应建立流动性压力测试组织体系,将流动性压力测试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纳入整体风险管理架构,定期进行测试和评估,形成良好的、更加专业化的测试运行机制。三是从制度规范上重视压力测试。城商行应当制定一整套的压力测试报告机制,确保压力测试在银行高层决策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稳健的压力测试实践和监管原则[EB/OL].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2009-01.

[2]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3]杨鹏.压力测试及其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5.

[4]杨鹏.压力测试及其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J].上海金融.2005,(1).

[5]彭峰,卢会明.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防范对策[J].甘肃金融,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