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与经营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 三纲八条目 现代价值
一、儒家的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儒家思想为正宗,影响和指导了几千年,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对此,孔子及其以后的儒家大师均作过深刻的阐述。尤其体现在被后世誉为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关系的“德治主义”大成的《大学》之中,而《大学》又集中体现在“三纲八条目”上。“三纲八条目”所阐述的儒家管理以德治为目标,通过“修身(身修)和“齐家、治国平天下”(外治)两条途径具体实施的。
首先是“修身”。“修身”被儒家看作是进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没有“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就无从谈起。这里主要是指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修养。此外,结合“三纲”和孔孟等儒家大师这方面的有关论述,“修身”实际上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其二,强调教化的重要性。其三,强调统治者个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其次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修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大学》视家为国之根本,认为家庭道德是国家治安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根本。它明确规定:“教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事使众也”。
第三是“贵和”与“中庸”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贵和”原则是人在实施“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仁爱”原则涉及处理家庭、家族、社会和国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应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儒家对此非常重视。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中国人历来以中庸为美德,为人处事讲究不偏不倚,赞赏性格内向、城府深,反对旗帜鲜明,态度明朗,言辞锋利。“中庸”思维又称中和、中行、中道,也就是均衡,这种“执两用中”、“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渗透到政治文化之中,就成为人们评价管理和参与管理的一项重要标准。
二、儒家管理的现代价值
儒家文化发源于中国,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以中国为发源地,以日本为直射点,以东亚为辐射面。
首先,儒家管理思想对日本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日本虽然与中国一衣带水,属于不同的国家,但同处儒家文化圈,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是通过官方和民间渠道而传入。日本圣德太子当政时所制定的《十六条宪法》,就明确把儒家伦理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发展到明治维新。在“二战”以后,日本在经济腾飞中更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的经营管理思想,无论是直接用儒家的条款来表达,还是用其他的形式来反映,都不同程度地蕴函着儒家文化的管理思想。
其次,儒家管理思想对新加坡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新加坡由一个亚州落后的国家一举变成经济发达的国家,从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分析,主要与坚持了儒家价值观取向的企业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新加坡的企业文化注重“培养家庭价值核心观”。
第三,儒家管理对中国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中国作为儒家文化之发源地,儒家文化对经营管理影响的程序和范围,是日本、东亚等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例,它是我国曾经实行的一种管理方法则把市场调查、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对产品的数量、质量、成本、交货期、后期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管理。它是系统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合理运用,促进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它与儒家文化的整体观有着惊人的类似,虽然前者远比后者精致的多,但二者有相似的出发点,都是从对象的整体性出发着眼于大系统的协调运行。由于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国经营管理思想出现了一种新的观念即管理的协和观。这种协和观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灵魂,它以追求管理系统的协调、和谐、均衡为目标,在生产管理上实现“天人合一”;在社会管理上实现“天下一家”;在人事管理上实现“知行一致”。
三、正确认识儒家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儒家管理思想极其对经营管理的现代价值,是理论界探讨“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怎样待儒家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
第一,辩证地看待儒家的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对经营管理的现代价值,体现在日本、东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上。但是,对企业管理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儒家宣传的“重商轻农”思想,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重道轻器”不利于“科教兴国”战略;“言义不言利”思想不利于调动广大企业职工的内在驱动力等等。
篇2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章运用国内外大量案例分析了企业文化为什么要与时俱进,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作用路径,以及当前企业文化如何实现与时俱进。
“二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般增长并超过了美国,美国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发现推动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关键因素是日本的企业文化。美国在学习了日本的成功经验后,动员多方面力量进行企业文化研究,并将企业文化理论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之中。短短几年时间,美国企业又重新造就了其竞争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没有文化底蕴支撑的经济,就像是驶进沙漠中的跑车。法国前文化部长朗哥有句名言:“文化是明天的经济”。中外大量成功企业的发展雄辩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就必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如果企业文化不与时俱进,缺少创新,企业文化不但起不到预期作用,相反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因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转变,意义非凡。
一、经营环境日新月异,客观要求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
企业经营环境日新月异,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出现经营危机时,企业必然要调整经营战略和策略,也必须重新评估原有的经营方式和价值观念。企业经营业绩的衰退及至破产关闭,原因各不一样,但根本原因往往在于其文化的落后及其对经营战略变革的阻碍作用,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只会置企业于衰亡的危险境地。1981年通用公司生产增长远远低于日本同类企业,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已经丧失,公司利润在5亿美元左右徘徊。当时的总裁琼斯任命韦尔奇接替他的位置。韦尔奇上任后,指出世界在不断变化,我们也必须不断变革,并提出了著名的“煮青蛙”理论,并且从企业文化变革入手创建了一整套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美国康柏电脑公司董事长本杰明·罗森指出,正是由于韦尔奇对该公司的企业文化作了成功的改革,创立了快速适应市场动态和团队合作的文化机制,使通用成为企业界的奇迹。贺氏曾经是全美最大的调制解调器制造商、Modem制造业的标准制造商,占50%以上市场份额。然而,这样辉煌的公司,最终的结果是倒闭。它曾经制定了行业标准,使它形成了一种自高自大的文化氛围。在技术迅猛发展、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的情况下,它没有及时认清形势,采取措施,变革公司的文化,致使公司最后走向了破产。贺氏的衰落正是由于其原有的文化阻碍了它的成长。可见,一个企业无论实力多么雄厚,其文化建设一旦停步不前,失去了创新,这个企业必将成为强弩之末。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科特在其合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利用大量的实例数据说明,任何企业如果不能敏锐地洞察市场中的变化,及时创新企业文化,该企业的经营业绩必然下降,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
对于企业文化,绝对不能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的思想,更不能敝帚自珍,拒绝革新与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恒久不变的企业,也没有恒久不变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必须随着企业经营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与时俱进,以变制变,在变化中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创新的不竭动力与路径保障
企业发展客观要求企业文化与时俱进,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创新由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转变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决定作用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各种要素有机、合理组合在一起的黏合剂,企业资源整合的无形保障。优秀的、灵活适应有创新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动力。它作用于全员的头脑、意识之中,渗透在企业运作的各方面,体现在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经营行为和全员工作中。优秀的、创新的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内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辅射作用和凝聚作用,以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愿景激励、驱使全员、人力资本载体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贡献自己的智力资本;促使知识员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自由广泛地交流信息,知识共享,以形成和不断提升结构资本;以人为本,进行文化管理,关心、、成就、升华员工,使员工忠诚于企业,忠诚的员工自觉以创造性的服务获得顾客的满意与忠诚。从而为企业赢得顾客资本,继而促进一切创新活动和资源、能力的优化与整合,合成或提升为核心竞争力。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背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核心上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韦尔奇:“如果你想让车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使企业能更具竞争力,能更好地沟通,韦尔奇尽力试图改变整个企业的文化与员工的思考模式。
企业的发展是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20世纪90年代英特尔公司在创新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改进芯片的设计,使它的年销售额增长了7倍,超过250亿美元,资产回报增长了1倍,资本投资达183亿美元。英特尔公司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使企业获得永久的活力。企业文化创新,改善了企业内部氛围,也改善了企业外部形象,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为实现企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世界500强的共同特征。它们出类拔萃的关键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根植于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中。哈佛商学院的一项调查也表明,美国那些业绩好的企业领导认为,优秀的公司文化是自己公司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关键性力量!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邵明津说:如果一定要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哪里,我们认为就是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
首先,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在构成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各项要素中,文化力是比产品力、销售力更为重要的一环,是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和基础。加利福尼亚圣弗朗西斯科北部的硅谷因信息技术业的活跃而闻名遐迩。对这里取得的成功而言,其流行的文化是比经济、技术因素更重要的关键原因。其次,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可增强企业人才竞争力。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在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管理观念的战略创新;也是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进行管理制度的战略创新。所以创新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吸引人才。在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中,89%的辞职人员不是因为报酬太低而提交辞呈的,公司缺乏灵活的文化环境,不能满足员工职业生涯的文化环境。华为的价值观构建起一个让知识分子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事业共同体,使员工在精神上受到激励,寻找到“精神归属感”,让企业文化感染每一个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员工将这种崇高理想和具体工作相结合,通过自身努力和创造,使企业文化因素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施展才华,提高企业整体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最后,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可增强产品竞争力。企业的活动主要是围绕着产品的价值增值而展开的,企业文化正是通过影响企业的内部活动来影响产品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三、以创新精神保持企业文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在旧文化中习以为常的人们很难对所处的文化加以变革,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注入创新精神。缺少了创新精神,企业文化就会是一种落后的文化,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第一,联系企业实际,明确企业经营理念。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及创新就是要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市场定位,通过总结提炼企业成长历程的文化积淀,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经营哲学,使其在企业发展中有效发挥作用。脱离企业实际,企业文化成为空中楼阁,员工不愿接受。确立核心价值观,在总结和提炼企业文化积累的基础上把握特点,突出重点,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特性之一,企业文化唯有形成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企业文化就会流于形式,成为摆设。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创新。好的企业文化,都是在不断地总结和创新中形成的。
第二,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全员共建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领导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更要依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它以全新的角度重视了人的因素,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实现,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创立企业文化的核心。因此,加强宣传培训,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员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普及企业文化理念,取得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既是企业文化的要求,又是建设、创新企业文化的保障。学习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员工的素质,不断满足市场发展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篇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应当充分展现其价值,在不断提升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生态文化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和谐统一。民宿作为生态文化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生态文化旅游的总体效果,需要在明确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宿的质量,促进生态文化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将在实践调查当前民宿在生态文化旅游中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旅游中民宿的主要类型
(一)“农家乐”型民宿
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到农村享受休闲时光,“农家乐”型民宿是他们的主要选择类型之一。“农家乐”型民宿主要出于城镇或者乡村之中,属于自发组织、自主经营的场所,能够提供简单的住宿、饮食以及各类休闲活动,例如麻将、扑克、钓鱼、温泉等等。这些场所由于是自发形成的,多数经营管理人员自身的前瞻性意识不足,服务质量也相对较差,缺乏长远性的发展规划。
(二)“各自为主”型民宿
传统景区周边普遍存在着“各自为主”型民宿,这些民族主要是当地居民所建造,将自家的房屋进行适当改变,装修完成后提供后游客。这种类型的民宿通常没有正规的管理,价格也随着季节的变化、旅游景区游客数量的变化等进行肆意更改,服务设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景区周边“各自为主”型民宿之间,经营管理者也时常会发生“抢客”问题,严重影响着景区的整体形象。
(三)“文化特色”型民宿
一些景区由于管理质量相对较高,故而周边的民宿发展相对较为完善,能够在为游客提供住宿需求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将旅游与住宿有效融合。民宿中具有地方饮食特色的宣传活动,能够通过特色旅游项目的介绍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
二、当前我国民宿产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我国民宿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主要存在着服务内容相对较少,服务意识较为薄弱以及过度饱和问题严重等方面问题。
(一)服务内容相对较少
当前很多景区周边,不乏居民自主经营的民宿,这些民宿能够在旅游旺季中分担周边酒店的住宿流量,通过具有价格较低,与旅游景区距离相对较近等特点。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民宿旅游却仅仅能够为游客提供住宿的需求,但是住宿的条件却难以保证,脏、乱、差的问题频频发生。
(二)服务意识较为薄弱
因为民宿经营管理人员自身的经营理念与管理能力不足,进而在实际的民俗管理中,仅仅能够为游客提供住宿与饮食服务,对景区的宣传、景区的服务意识明显不足,没有认识到自身也是景区的主人,肩负着文化宣传的义务。在实际的服务中,态度较差的问题时常发生,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再次光顾。
(三)过度饱和问题严重
民宿形式简单,经营管理方式灵活,且资金回收速度相对较快,基于这些特点,近些年来,大量的民宿开始出现在景区周边。这种情况造成了景区周边民宿过度饱和的问题,不利于景区的全面管理。
三、民宿在生态文化旅游中的发展路径
生态文化旅游中,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当地特产,宣传区域美食文化;科学规划自然条件,促进区域全面发展以及展现特色文化艺术,创新旅游文化形象等方式,实现民宿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一)充分利用当地特产,宣传区域美食文化
民宿能够保证旅游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效融合,是宣传当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方式。民宿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紧密融合,灵活挖掘民宿的价值与特色,有助于拓展生化文化旅游的内容,使更多的传统文化与民间风情能够展现出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区域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
比如民宿可以在饮食层面中,积极宣传当地的特色美食。比如云南地区可以在饮食中,增加鲜花饼,使人们能够体会到云南地区的饮食文化。同时,民宿还可以创设游客制作区域,使游客能够参与到鲜花饼的制作活动中,增加游客的情感体验。
(二)科学规划自然条件,促进区域全面发展
民宿是增加生态文化旅游深度的重要方式,然而针对于当前民宿旅游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充分认识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民宿在为旅游提供住宿与饮食服务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变成展示景区生态文化的一个窗口,凝缩当地文化的精华,通过具有实体感的生活场景体现当地传统文化特色与民居风情,与当地景区有效融合,使游客能够更加全面的感受景区特色,促进民宿的发展,保证区域旅游业行业的长远运行。
比如台湾地区的民宿,虽然也是家庭旅馆形式,但是却具有“小资”的情调,将自然环境与民族有效融合,能够实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例如南投、阿里山一带多数走小木屋路线,乌来等地则以温泉民宿为主。
(三)展现特色文化艺术,创新旅游文化形象
民宿旅游可以朝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集观察考察、学习实践、休闲娱乐与锻炼协作于一身,将民宿作为现代都市人休闲放松的最佳方式,使人们进入到民宿中,仿佛来到了自然世界中,回归自然、放松身心。
比如生态旅游管理中,可以将当地的特色文化艺术融入到民宿中。例如长白山景区可以将天池图像挂在民宿中的温泉服务中,大理地区可以将传统的白族刺绣与手工皮艺结合,制作现代的双肩牛皮背包,挂在民宿的墙壁上,大连地区可以将大海中的贝壳粘贴起来,制作成为独特的装修风格等等。通过多样化的文化艺术设计,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企业;基本途径
[作者简介]韦浩明,贺州学院人文与管理系副教授,广西贺州542800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069―03
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拥有与之相应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观念作铺垫。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文化与贺州市工业发展的关系,探讨实现区域工业化的基本途径。
一、区域传统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传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于现代工业社会与传统农业经济对劳动力资源的要求具有本质差别,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强调的是循规蹈矩,现代工业的劳动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取得发展。历史上,工业从传统农业中逐渐分离,经历了个体、家庭、手工业、机器工业等发展阶段,但是,无论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持。特别是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工业发展更离不开与农业的协调,离不开来源于农村的劳动力和区域人才的支持。这些来自农业的劳动者参与工业劳动,自然把传统文化的潜意识带到工作中,不管你是否认可,任何一个劳动者,无论工人、管理者、技术人员还是私营企业主、股份制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在工作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被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影响和约束着,会用业已形成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各种事物作出判断,决定取舍。因此,发展现代工业,不仅要考虑资源要素,而且要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成长的传统文化背景及其受影响程度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秉承族群传统文化和地方实际,贺州市的工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不少农民因此走出农田、乡村,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初步展示出贺州人民与时俱进、不甘落后、开拓进取、求强求富的精神风貌。然而,贺州工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型上,加工型的不多;地域上集中于八步附近,其他县、乡的企业数量有限;规模小,整体效益不高。同时,由于资金、技术、人才因素的制约,主要生产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又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有鉴于此,贺州市政府依据“市场导向型、市场开放型、效益优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人民受益型”的新型开发模式,以“富民为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提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和基地经济”的方案,逐步实现贺州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的目标。然而,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群众观念的转变与接受程度。因为“任何发展干预都是外在的,对农村社区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要想实现农村社区的真正可持续发展,其动力只能是来自社区内部,来自社区的人口――农民。看一看中国现有的农村发展典型,无一不是通过社区人口的内生能动性而实现的内源式发展。农村发展干预期望实现的就是农村社区的变化,一种正的变化,这种变化只能由社区人口来体现与实现”。因此,不仅要明确企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而且更要重视区域传统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双重作用。
二、实现区域工业企业化的基本途径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种地不再是农民唯一的、最好的谋生手段,他们恋乡、恋土,又希望谋取新的职业来发家致富。现在,发展工业的机遇已经到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正在重组,那里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工资高,已经面临着某种程度的劳动力不足问题的制约,正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贺州与珠三角不仅有一衣带水的地缘优势,劳动力充足,价格相对便宜,而且还有传统文化相似的优势。从目前贺州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及将来要达到的目标考察,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观念,提高劳动者素质
经济发展必然、也必须有文化作为基础和条件,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基础,经济发展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各个族群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工业发展、富裕生活和现代化的实现,关键是实现人的转变,实现由传统观念向市场观念、人才观念的转变。因为“价值观念的转变是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传统文化循规蹈矩,思考问题和做事情总要看别人怎么做、有无先例,缺乏现代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创造和创新精神。现代工业企业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敢于突破传统的实用操作型人才的培植。贺州市劳动力资源丰富,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富足,欠缺的是劳动技术、技能。这与我国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农村群众和地方学校教育都以“升学”为重点,重视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大多数情况下忽视学生将来生存技能的培养;学生不重视劳动技能的掌握和养成,不愿意到技校去学习、培训,认为上技校没有出息。为此,转变观念,重视劳动者技术、技能的培养、掌握,是发展贺州工业进而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的前提。目前,地方政府已经注意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程”,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但仅限于就业培训,忽视了发展的培训,对将来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缺乏合理的培训、培养计划。所以,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是从在校生抓起,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中专院校,不能仅仅偏重于理论的空洞学习,应当结合生活实际和工业企业发展的需要,适当进行劳动技能训练,逐步培养他们将来从事工作所需要并符合客观现实的自知、知识、能力、态度和手段,作为初级人才培养的铺垫。二是加强成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技能。贺州的劳动力以农民为主,掌握的主要是农业劳动技能,要使他们从“务农”向“务工”转变,需要相应的观念与技能转轨,实现转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教育培训。培训的着眼点首先是符合当地就业需要的短期训练,以增进群众的劳动技能为目的;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技术人员甚至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构建高、中、低档次合理的劳动力素质结构。
通过教育培训手段开发劳动力资源,目的在于破除农民的自然经济、农耕文化、封闭保守、计划经济等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增强效能感、时间感,增强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造就具有现代意识的群众集体。因为人是社会实践最重要的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还是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都需要通过人来实现,只有不断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才能促进生产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区域工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重视民营企业家的培植,构筑以民营经
济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传统文化通过影响人的思维观念进而实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贺州地处多种区域强势文化的交汇地,既有中原文化厚实、中庸的成分,又有岭南文化重利、实惠、商、新、实、活、变等特性,也有山居民族勇于开拓、不畏艰难的冒险精神。这种文化整合的中心点在于培植一批民营企业家,通过他们带动群众、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以现有龙头企业、个体生产营销大户的经营管理者为基础进行培育。这些生产、经营管理者,一般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既能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来发展生产,又备受地方领导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影响地方群众观念的潜力。政府在鼓励、扶持的同时,必须注意思想观念转变的引导。因为贺州市的企业家大都以广东的发展模式为样板,注重学习、模仿、转化和某种程度的创新,“上得快,转得快,变得快”。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地方传统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也越来越强,一是宗族观念的影响;二是过分强调实用主义,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缺乏考虑企业生存、发展的长远视角;三是迷信落后,缺乏科学精神,唯我独尊。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必然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所以,增强创新意识,明白工业经济是技术大众化、产品单一性、使用长期性的,只要拥有相应的设备和材料,任何地方都可以生产的道理,这是培植贺州民营企业家的基础,也是成为真正企业家的根本要求。
其次,招商引资办企业,借用外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现劳动力转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贺州市在招商引资中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贺州传统文化的兼容杂合性,既有吸纳中原资金、技术的基础,又有承接“东厂西移”的岭南文化土壤,而且客家文化的海外联谊,有利于拓展招商引资的空间和范围。无论南下、西移,还是海外华侨、港、澳、台投资,都有相应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同时,这里的大理石、锡、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林业资源得天独厚,都是招商引资的潜在资源。并且,通过外来企业落户,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贺州,有利于摆脱传统小生产者的心态,促进当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实现堆积在农业生产上的劳动力人数向发展中的乡村工业转移,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再次,从资源和技术角度出发,把生产种植大户逐步引导并最终向企业家过渡。以农业为主的贺州,工业化道路的演进,离不开农民这一重要群体的带头人――农民企业家的培育。贺州工业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冲击,而且要确保发展后劲,必须有内部力量的整合、发展、壮大,即内生型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的造就,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从生成于民间、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不断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的生产经营者中选取、培植一批企业家。这些企业家来自基层,从事生产和创新的源动力来自地方传统文化和民间力量,必须依靠他们发展民间乡村工业和相关产业,通过他们诱导广大农民逐步从农业向工业转移。这种诱导,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其实质在于通过点、线、面结合,实现由农业向工业的逐步过渡。因为工业化的发芽、生根,离不开当地的人民群众,离不开当地的传统文化。因此,培植源于传统文化中具有创新精神的农民企业家,可以有效地把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经营模式同地方群众结合起来,间接推进贺州工业化的进程。
(三)利用血缘、地缘关系,培植乡村民营工业企业
乡村民营企业由群众自主经营,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各种类型,可以是集体的、个体的,也可以是联户组合股份制的,甚至是合资、合作的。这种企业的兴办,往往以地方优势资源为基础,经营管理者善于利用血缘、地缘的优势把企业做强作大。生产资料来自地方,劳动力来自宗亲、血亲或者近邻,间接地把农业生产者纳人企业的生产服务中,促使乡村经济结构发生变革。“乡镇企业在运作中移植亲缘关系和家庭伦理规则作为自己的组织规范,毋须使刚刚进厂成为工人的农民经历适应现代科层制度的过程,并因此能大大降低在企业管理方面付出的代价。”“企业内部和村级经济的运作也(常常)遵循了亲缘关系规则,这具体表现为内外有别的佣工制度、劳动分工的差序格局和企业管理中的亲信原则与家长权威。”这种方式对于当前贺州乡村企业的发展相当适合。当然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引导,肯定其遵纪守法、有难相助、睦邻友好的积极一面,又要防止其危害社会因素的产生。
篇5
(广东白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摘 要:企业管理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保障,近年来传统文化的思想越来越多的为企业管理关注、应用。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更是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无数的智慧借鉴。本文将结合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传统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210-02
引言
博大精深、内容庞杂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企业管理提供了重视员工作用发挥、“以人为本”的用人观;也提供了施行“仁义”的领导管理艺术;关于“诚”“信”的企业形象树立艺术;还有“以和为贵”的企业内部协调管理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企业管理方案,其内容涉及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典范。
一、传统文化中“仁”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悠久发展历程的主线索,其中“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倡导统治者施“仁政”,行仁义,唯有如此才能赢得民心。在随后的发展中孟子也突出强调了 “仁”的作用。“仁政”是历代贤主明君治理国家的不二法门。在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发达的唐朝,统治者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真理,重视人民的作用,在国家大行仁政,唐朝的经济社会繁荣程度前所未有。
将“仁”的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对企业管理者提出的要求是在企业内部施行“仁”的管理方案。首先,管理者在制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时要将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寻找最大限度满足员工利益同时又不损害企业长远利益的最优方案。例如,在制定员工产假方案的过程中,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全面调研,使得制定的政策最大限度的满足员工的心声。第二,管理者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要做好沟通工作,体恤员工,对员工实行“仁”的管理思想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第三,领导者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到“任人唯贤”注重员工的品德修养,这有利于“仁”的思想自上而下的落实到企业管理及具体的运作中。
二、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和为贵”是中古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和”是企业顺利运作的保障,是凝聚人心的利器。早在两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主张,不论外在的优势如何强大,没有内部团队的通力合作、和合相处,那成功永远是遥不可及的。“和谐”既是传统文化对企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
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和”的思想,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和”为准则处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关系,以及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有机协调、通力合作离不开和谐相处。试想部门之间抱有成见、无法和谐相处,那部门间的通力合作也就无法实现,这势必对企业的运作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人力资源部门在协调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问题时也要遵循“和”的思想,通过“以和为贵”的指导思想,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企业职能的实现。企业内部培育“和”的思想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高效的团队协作。
三、传统文化中“义”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义”与“利”的矛盾是传统文化一直试图解决的一对矛盾,孟子提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重义轻利”的哲学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顺应时展潮流,提出了“义利结合”的思想,通过多种方式努力实现“义与利”的统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要协调好“义与利”的关系,这集中体现在协调企业经营与企业利益的关系,以及企业员工自身的“义利”观。
对企业而言,企业的经营发展要与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相结合,在企业经营管理环节,管理者要把握好尺度,切忌见利忘义,见利忘义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伤害,而且阻塞了企业长远发展的道路。例如,目前检测出很多食品行业使用“地沟油”以及“垃圾原料”等问题,这是典型的见利忘义的表现,企业为了自身经营利益,罔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更是将食品行业的良心抛诸脑后。一个有长远经营策略的企业必定会将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做到(下转212页)(上接210页)“义与利”的统一,而非见利忘义。
四、传统文化中“信”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信”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对待别人的态度,对个人而言,“信”是个人立足社会的保障,正如传统文化所言“人无信不立”;对企业而言,“信”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点,没有了诚信,企业必然就失去了客户群的支持,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将“信”的思想贯穿于现代企业管理中,首先要求企业对与之相关联的企业以及合作伙伴践行诚信,同时对客户也要讲诚信,通过诚信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潜在的合作者与消费者群体。其次,企业要对内部员工践行诚信,对员工承诺的待遇以及福利要按时发放,保证员工的积极性。第三,企业管理层要在员工内部开展诚信培训,使得企业的员工树立诚信观念,企业员工要对企业讲忠诚,对客户讲信用,对同事讲诚信。通过诚信价值观的教育,在企业内部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为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奠定基础。
传统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企业管理要根据传统文化思想的指引,将其与企业自身实际相结合,大胆创新,促进企业管理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霞.浅析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3(29).
[2] 谢鹏.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J].消费导刊.2013(11).
[3] 胡源源.浅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
篇6
摘要在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技术创新、增加税收、改善民生等方面,中小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些企业大多数发展历程短、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严重影响其健康发展。中小企业无论产品还是形象,都应该有其自身的特征;无论规模大小,在发展过程中,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体现其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以此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故在本文中主要对新常态下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融合发展
一、新常态下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内容与形式
(一)理念和制度创新
理念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根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中小企业要树立新理念,并适应时代变化,这是企业文化创新的第一步。企业理念的创新涉及生产、技术、营销、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要将创新理念融入员工的实际工作中,以助力企业员工自觉按照新理念新要求去完成工作。有了理念创新,还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创新,才能使创新理念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制度创新要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具体内容相适应,促使员工通过相关制度贯彻企业文化,以更好地发挥实际效用。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更应该把握新常态的内涵,使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也成为新常态。
(二)协作关系创新
由于规模所限,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市场开拓能力,其产品生产、营销和创新都离不开商业合作者。在新常态下,中小企业需要与合作者建立一种围绕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还需要得到来自投资方、业务发展、法律事务、网络开发等方面的帮助,企业要与这些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领导风格创新
企业领导风格的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企业领导在企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着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和市场经营走向,其领导风格和领导艺术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理念能否得到员工的认同,也决定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更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影响着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的使用效率,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凝聚人和培养人,充分重视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与员工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坚持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新常态下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发展
(一)以管理制度孕育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者应对员工进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当员工的责任感上升到为全社会生产服务的层次时,就会自觉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形成优质的价值观。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者要善于运用企业管理制度,及时纠正出现的道德失范行为,制衡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使员工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切实发挥管理制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员工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认识到企业发展壮大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才会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从而在企业文化的感召下,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饱满的热情、振奋的精神、昂扬的斗志投入自己的工作。
(二)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环境
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相互促进,不过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两者往往有着不协调的地方,如果企业文化不能有机结合管理制度,而是浮于形式,甚至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某些内容相冲突时,企业文化反而会变成一种负担,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充分重视并运用好“人”这一资源,创建和谐、稳定的人文和制度环境,创造积极、健康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构筑共同愿景,在企业的大目标下营造出积极和谐的企业氛围,为员工提供向上发展的空间,激发员工的主动性、进取心和创造力,引导员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当成一个大家庭,在企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理想目标,鼓励员工在创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实现个人价值。
(三)实现自律与他律融合发展
企业管理制度是一种显性的制度,是用“他律”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但只是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就很容易产生教条主义思想,最终使企业管理机制固滞,制约企业的创新精神。正式制度之外有着管理不及之处,就需要企业文化来配合,通过“自律”来激励和约束员工,使他们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可见,自律和他律融合发展,软性文化和硬性制度相结合,企业才能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
(四)把企业文化转化为生产力
企业文化彰显了企业的主流价值观,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企业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使企业员工生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与企业发展目标协调共振,从而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管理制度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在日常工作中互相约束鼓励,形成你追我赶、争优创先的大好局面,使企业经营管理规范而高效。
总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越来越大,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中小企业要想在经济新常态下,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以符合时展要求和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支撑,在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企业文化的形式与内容,实现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突破,为企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蔡静.在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中彰显人性[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篇7
【关键词】内部控制;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
控制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中小民营企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推动了新疆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保持新疆社会稳定、维护新疆民族团结、缓解就业压力和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环境是指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关于内部控制及其对企业重要性的态度、认知度和行动。它是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一,是整个内控系统的基石,支撑和决定着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传递和监督各个要素。本文所要考察的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
2010年以来,新疆全区中小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并已成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2011年,笔者在新疆全区发放调查问卷。此次调查企业共计132家,涉及房地产业、建筑安装、纺织业、农副产品加工、石油化工、餐饮服务业、特色林果业等40多个行业。该项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诸多特点和问题。结合我们多年来的实地调查和潜心研究,本文将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特征概括如下:
一、新疆中小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
目前,新疆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产权组织形式。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由于采用以上两种产权组织形式,中小民营企业将采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的治理模式。这种治理结构的运作在新疆不同的中小民营企业间表现各异。
1.股东会、股东权利及对股东的平等对待
在保护股东权利方面,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做得较好,较少出现国企中所有权虚位导致的内部人控制而侵害股东利益问题。在平等对待股东方面,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股权集中等原因,较多保护控股股东或大股东的利益,而缺乏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比如说,在规模较小、股权较集中的新疆中小民营企业中,股东会常流于形式。再如,在已上市的民营企业中,出现重大决策经常不经股东会、大股东侵占公司资产等现象。
2.内部制衡机制缺失
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存在内部制衡机制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董事会及独立董事会制度不够完善。在新疆中小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以下现象:董事会代替股东会的功能;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不合理,不能保证科学、谨慎决策的制定;缺乏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制度。第二,监事会形同虚设。新疆很多中小民营企业,虽设置监事会,但通常并没有起到监督保护公司财产安全、降低公司风险以及维护股东利益的作用。
3.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总体来看,新疆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没能有效实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没有充分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降低人的道德风险。
综上所述,现阶段,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比较低,这其中既有宏观环境的影响,又有微观企业的原因。公司治理的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企业外部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吸引力,进而影响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二、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组织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一)组织结构现状
近几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新疆中小民营企业明显加快改制步伐。以广汇、麦趣尔、华凌、宏大为首的一些颇具实力的民营企业集团在新疆掀起了一股并购浪潮,加快了新疆中小企业的产权改革,促进了新疆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多元化。随着这些民营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其组织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1.企业管理和决策方式变化
长期以来,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盛行家族式管理方式,但随着这些民营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以及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强烈冲击,这种管理方式已逐渐被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经营企业的方式所取代,公司制成为趋势。通过采取董事会以及高管共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的形式,完善了企业决策机制,从而提高了企业决策效率。
2.企业经营管理者显现高学历低龄化趋势
经过20多年的成长锻炼,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新疆中小民营企业者队伍己经形成,并颇具较为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新疆民营企业中除企业主外,高中层管理者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31%,40-50岁的占46%,50岁以上的占23%;其中,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年限在20年以下的占89.5%,现任职年限在5年及以下的占59%,5-10年的占28%①”。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速较快,组织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与内地沿海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相比,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呈现出低效、滞后以及整体效益不高的特点。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1.组织结构变革不及时。很多新疆中小民营企业没有事先针对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来计划和应对组织结构变革,甚至滞后于企业的成长速度。根据问卷调查分析,笔者发现,企业没有进行及时的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原因有:企业当前经营状况较好,不需要进行改革;无法根本解决组织结构中的问题;改革成本高;改革方案没有获得企业主的认同等。在新疆的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中,还出现了传统家族式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并存的格局,保守怀旧心理与企业发展相矛盾。而且,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数采取传统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由于受到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而对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不易接受,存在相当严重的排外思想,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2.多数新疆中小民营企业业主自身素质不高。因为大多数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主文化水平较低、目光短浅,容易满足现状。并且,在家族式经营管理方式下,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主极其排斥家族外的人员参与管理,缺乏战略眼光以及市场应变能力,从而导致许多新疆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走出小生产的经营模式,更无法适应当前资讯高度发达、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这一问题势必会影响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特点
三十多年来,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在创业、成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很多企业逐渐形成了其自身的企业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新疆中小民营企业既具有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吸收了新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因此企业文化尤其与众不同之处。
(一)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一般特征
1.家族血缘性。首先,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原始资金基本都来自家族;其次,企业家深受传统思想和人情世故的影响,认为血缘和亲缘关系更加牢固;再者,由于血缘、亲缘、地缘、人缘等关系网,使得家族能够掌握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反过来,关系网还能加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培养家族利益至上的理念,从而促进家族企业的不断发展。
2.意志性倾向。在中小民营企业中,老板文化盛行。即,“老板个人价值观体现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创业之初,这种文化对企业是有益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则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成熟的经营哲学,总结出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
3.弱遗传性。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发展时间短、员工流动性大、缺乏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等原因,缺乏强大的企业文化遗传机制。
(二)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特殊特征
新疆中小民营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经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南疆地区。本文的问卷调查也涉及了南疆极具少数民族(尤其维吾尔族)特色的地区—喀什。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笔者亲自走访,对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少数民族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笔者认为,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少数民族经营企业,除了具有以上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外,还有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和融合性等四个特殊特征。具体如下:
1.民族性。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的民族性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但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新疆少数民族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众不同。它是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摇篮中孕育成长的,继承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优良基因。因此,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受到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2.宗教性。新疆中小民营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经营企业。在此类企业中,其员工几乎都是少数民族,如维族、哈族、回族和柯尔克孜族,而他们中的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员工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深受伊斯兰教教义、教规的影响,无不打上宗教的烙印。
3.地域性。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成长于祖国西北边疆的地域性文化,而“基于地域文化的价值理念、管理模式和经营风格,容易得到本地员工的认同和接受,因而企业文化的创建或多或少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三)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与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1.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新疆,古称西域,维、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等55个民族在此生活,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此传播,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汇。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文化元素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它是“新疆各族人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是新疆各族群众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内的所有文化事项,是其自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塑造着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它内涵丰富,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如婚姻家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以及丧葬文化等。”
2.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与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企业文化的众多影响因素中,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是最重要的。我国五千年历史造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是儒家文化,边疆少数民族创造的民族文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内地企业以儒家文化为思想来源来构建企业文化不同,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深受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企业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乃至建筑风格,产品包装等也不同程度地带有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印迹。此外,当新疆中小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走出国门,世界将通过新疆企业了解新疆的经济发展,通过新疆企业的企业文化了解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疆中小民营企业只有塑造独特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培育出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使企业增强持续生存的能力。因此,结合新疆自治区区情和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建设企业文化,并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注释:
①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变化的新疆民营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以麦趣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参考文献
[1]李秀莲,王志永.中小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财会研究,2007(3).
[2]王艳丽.内部控制的实施与加强——以新疆民营企业的合同管理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
篇8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而因其是在几千年的对自然界依赖非常大的农业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使得儒家文化从开始就崇尚“稳定”,即人与自然的稳定、人与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稳定,不仅对国人的伦理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也形成了其自身的精神内核:“重群体轻个体,重义务轻权利,重和谐轻征服,重人世轻鬼神”[1],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通过社会长期发展的积淀,以“和”、“义”、“忠”、“信”等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出来,并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中华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思路
绥化市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大市,下辖三市六县一区。近年来尽管绥化市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绥化市所辖的10 个县(市)区资源差异很大,使得绥化市内部县市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现出“马太效应”。既有肇东、安达这样的全省“十强县”,又有兰西、明水这样的全省“十弱县”。
异地经济发展思路就是在绥化农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条件下产生于基层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实践活动,2006 年,绥化市下属安达市太平庄镇镇长陈福义向投资商宣传安达市招商引资的政策和发展环境,投资商出于市场辐射半径的考虑,没有看中距离市区较远的太平庄镇。但在安达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商最终把项目建设安置在安达工业园区,税收由太平庄镇和园区按比例分成。这个变通,不仅改变了太平庄镇的经济发展命运,而且开创了安达市乃至整个绥化市异地经济的新样本。而后得到上级的重视、推广和运用。2011 年初,新任市委书记朱清文在基层调研中充分肯定了太平庄镇的做法,并针对绥化当时农业经济发展资源与项目结合途径矛盾突出的情况决定将太平庄镇的做法加以推广,提出在绥化市范围内无论谁引进的项目,都可以放到该市的任何地方落地建设,享受当地的所有优惠政策,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全市优势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优势地区强势发展,劣势地区借势发展。异地经济的精髓就是针对行政区域内农业发展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大的实际,树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区域经济内优势资源共享。如今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思路已作为经济战略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写入文件,并号召该省条件具备地区推广异地安置招商引资企业的做法[2]。
2传统文化与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的契合点
2.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传统文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首先是因为农业生产是衣食之源,只有衣食无忧生存才有保障。荀子主张“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3]179。绥化市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弱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在今后很长时期内还是要搞好农业经济发展。当前在异地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绥化市农业经济已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还要有更大的发展,这为传统文化与异地经济发展战略的结合从根本上提供了条件保障。
2.2提倡勤俭精神儒家文化强调的“使民以时”、“节用”等勤俭思想,养成了国人勤劳、艰苦奋斗、节约的品格。这种品格不但成为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囿于农业大市特殊发展环境,绥化人坚持发扬“吃苦耐劳、豁达乐观”[4]的绥化精神,促进绥化加快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成为绥化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节约经济发展成本,实现异地经济战略的思想根源。异地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不同市县降低项目投入成本和企业运行成本,共享优越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更好的服务环境。
2.3忠诚守信的处事原则“忠诚守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石。“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5]196 “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6]112传统文化关于忠诚守信的教导与当前绥化市大力发展异地经济的形势要求相一致。在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中,优势地区与劣势地区在项目引进、收益分配上要通过协议、合同来保障和约束各自的行为,尤其是优势地区要重合同、讲信誉,充分协调好资源配置的利益关系,才能共谋绥化的大发展。
2.4和谐的价值观追求传统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并已深深扎根于民族心理之中。但“和”的本质是“和而不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7]470“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7]472是说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才能生世间万物,所有东西都一致的话,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当前,绥化市各地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需要域内优势地区带动劣势地区发展,劣势地区则需借助优势地区发展,而异地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就是要从整体上提高绥化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通过不断提升劣势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与优势县市、乡镇之间的差距,达到绥化农业经济均衡发展,实现终极目标的“双赢”。
2.5注重人际关系交往“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8]203而维系这种关系的纽带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割舍的亲情、乡情、友情、血缘、亲缘、地缘、业缘这些中国社会的基础网络。从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中国社会的基础网络可以看成是一种可以利用而且必须加以利用的资源,比如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来看,除了遵守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利益法则外,充分利用国内甚至国外可以利用的亲情、乡情、地缘等纽带来发展绥化市的经济就是很好的条件和机遇选择。
3传统文化促进异地经济发展的途径
异地经济战略实施主体是绥化市内的各级行政单位,尤其是经济发展弱势区域的行政单位更是积极引进项目,落户合适地区,来尽快发展本地区经济。但是当前这种由各级政府主导的项目引进只是异地经济战略发展的初始阶段,下一发展阶段应当由政府主导向区域内的企业主导转变,这将是异地经济发展战略升级到更加市场化的合理要求,这一转变对经济弱势区域而言困难很大。因此,上一级政府的帮扶仍然必不可少,甚至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以便最终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发展。针对异地经济的这种发展动态,借助传统文化来促进异地经济发展,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3.1维护权威、重义轻利、调控经济儒家文化的“三纲五常”就其合理的方面看,在处理国事家事上,必须树立一个“纲” ,即权威,发展市场经济也是必须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带来的经济发展弊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就绥化市当前发展异地经济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域内各级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从而借助政府的行政工作力量,来为绥化市异地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维护好政府的权威和引领作用,政府在有关发展异地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廉洁自律,重义轻利。这里的“轻利”,不是说政府不重视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是说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措施的落实公开、公平和公正,真正做好异地经济发展领路人和裁判员的角色。正如董仲舒所说“要重视道谊,不谋利益,不计功利”[9]269。作为政府一定要把“德本才末”的基本价值取向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上,摆正义利关系,使政府的行为与道义相符,不与民争利,而是要为民谋利。
3.2借文化体制改革之力,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异地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要素相结合,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绥化市目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还相对薄弱,但自从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来,绥化市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重要性已经提高到了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并积极采取措施来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如大力培育支柱型文化产业,辟建文化产业园,提升原有文化产业基地,培育统一、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等。当前将传统文化中的和、信、义、忠、仁、廉等思想精神融入到这些绥化市发展与繁荣文化的措施中,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绥化人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吃苦耐劳、豁达乐观、顾全大局、团结奋进”[4]的绥化精神,从而更好地为绥化人合力谋发展、倾力干事业,开创异地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注入不竭的动力。
3.3落地企业要借助传统文化发展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柱,由于异地经济发展的主体是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各类落地企业。因此,落地企业需要通过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要加强落地企业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因素就可以被借鉴,因为“企业文化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的”[10]。在异地经济发展中落地企业建立和发展企业文化,首先要树立“诚信为本”的企业理念。 “诚者,圣人之本”[11]1;“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11]2。其次要建立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儒家文化思想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强调“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12]42 。尽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盈利才能生存,但企业却不能唯利是图,这对新落地的异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重义轻利才能为落地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最后要做到以仁为本,服务社会。异地经济发展中落地企业取得了经济效益后,要以部分利润回报社会,更好地构建异地经济发展区域内经济社会和谐,这是传统文化“仁”和“和”的要求,同时也能树立落地企业的权威以及更好地促进落地企业与本地社会的融合。
3.4落地企业借助传统文化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企业中,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就是“价实”、“货真”、“量足”、“守义”。“布帛精细,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13]252,就是说经营者必须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商品质量和数量足量,童叟无欺。在异地经济发展中,无论是新落地的落地企业,还是已经落地较长时间的落地企业,为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应该严格生产环节,生产出货真价实的商品,提供给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绥化市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放大共享优势、缩小发展差距的异地经济发展目标。
篇9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1、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在市区,先后建设了市文化中心、市图书馆、文化博览中心、体育中心、黄金博物馆、金石博物馆和黄金实景博物苑等文化设施,在主要广场公园和景区设计了天地金魂、太阳升起的地方、吉祥神鳌等20多处标志性雕塑;在各镇村,先后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根据各地文化典故建起了神鳌公园、新思维拓展训练中心等13处大型文体娱乐设施;同时,加强镇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院建设,80%以上的村建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中心,使广大群众乐有场所,乐有空间。
2、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演出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500余家,其中有许可证的405家,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上万人,年经营额达5亿元。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丰富活跃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3、文化旅游业日渐兴盛。围绕“金都·汤城”城市旅游形象,突出“金、泉、山、海”资源特色,整合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形成了以黄金旅游为龙头、温泉旅游为热点、森林生态和滨海休闲为亮点、乡村旅游为辅助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罗山旅游区集生态旅游和黄金旅游于一体,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市区天然温泉水温高、水质好,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目前已形成了以金城温泉大酒店、九州洗浴城、远洋休闲中心等为代表的城市温泉洗浴休闲度假区,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3000多万元。目前,全市共有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2012年接待游客91.08万人,旅游业总收入达16.79亿元,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的5.6%,旅游业已成为我市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4、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近年来,我市新兴的会展业、节庆活动、网络服务业等产业活动发展迅猛。先后举办了“国际金矿地质勘查学术论坛会”、“中—南黄金技术、设备引进暨项目融资经贸洽谈会”、第四届中国国际黄金及贵金属年会”等一系列大型国际会议;成功举办了两届黄金节和六届国际黄金珠宝首饰展销会,仅今年黄金节期间,全市黄金珠宝交易额达到了12.8亿元、黄金机械销售达到3.1亿元、粉丝产品销售实现1.2亿元;举办各类集文化娱乐、经贸洽谈、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群众节庆文化活动上百次之多;网络服务业发展较快,全市各单位、企业及个人共创办各类网站530多个,我市政务门户网站“中国金都网”浏览量每天8万次以上,先后被评为“全国地方政府优秀管理示范网站”、“山东省优秀政府网站”和“A级政务网站”。
5、文化市场管理日趋规范。市里先后制定了文化市场建设、发展和管理规划以及全市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开展专项行动和集中行动,加强日常监管。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共检查各类文化场所500余家次,联合有关部门取缔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文化经营单位20多家,处理各类违规违纪行为80余次。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成绩突出,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在新闻出版局的暗访中给予通报表扬,在扫黄打非中表现突出被市扫黄办和出版局评为先进单位。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尽管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发展仍很不充分,特别是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影视业、会展业、信息业等发展缓慢;同时,文化产业结构雷同,各自为战,同一产品同一项目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呈现出散、弱、小、社会化产业程度不高等状况,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难以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链,造成总体落后。
二是文化经营市场活力不足。表现在文化经营部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大多数为中小经营户,缺乏龙头企业。这些部门经营运行机制僵化,冗员多,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经营活力不足。虽然也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但多数经营情况一般,竞争力、集约化程度不高,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三是文化产业投入不足。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渠道单一,基本上仍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于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少;同时,社会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少,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也刚刚起步,没有充分调动起民营、个体及其它经济成分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与发展文化产业所需要的资本扩张能力不相适应。
四是文化产业人才紧缺。当前,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2%,其中,行政类、专业艺术类人员所占比重过大,经营管理类人员所占比重过低。文艺创作、表演行当不齐,编、导、演人员青黄不接,文化经纪人才匮乏,新兴文化人才短缺,急需一大批既熟悉市场、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又懂文化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专门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三、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文化建设会议的有关精神,打造繁荣富庶、文明和谐的“中国金都”,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一)加强扶持引导,形成良好发展环境。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将文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二要完善扶持政策。要进一步修订完善财政、税收、人才、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一系列政策,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民间文艺工作者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要借鉴成功经验。韩国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方针,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此后,又相继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还在、等城市建立了8个文化产业基地,在产业政策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合作,从对个别企业的支援转向对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援,韩国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崛起。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应加快建立文化产业基金组织、资本市场融资机构和文化投资公司等多元化投资主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主力”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入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项目合作等形式,积极尝试在硬件设施建设、技术更新改造等领域引进外资,搞好大型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可借鉴浙江省的做法,浙江近年来实施的对外文化交流重点项目,50%得到了社会资金和民间力量的帮助,还有30%左右的项目是由民间机构和社会团体实施的,促进了全省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要充分挖掘我市黄金文化、温泉文化、滨海文化和粉丝文化等现有文化资源,拉长与拓展特色产业的经营链,加快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的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品牌。在城市规划中,更多地注入黄金文化内涵,使市区街道、建筑成为彰显黄金文化的载体,加快建设黄金文化一条街、黄金公园、黄金博物馆等重点工程。在对外宣传上,把黄金节作为宣传“中国金都”品牌的重要手段,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突出文化、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将黄金节办成影响大、交易广、引领潮流的经典黄金文化节庆活动。借助影视、动漫等现代传媒手段,制作宣传片,完善“中国金都”的城市形象。同时,做好文化产业与旅游的结合,全力推进“黄金之旅”,把罗山建设成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黄金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胜地,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篇10
[关键词]吴文化 企业文化 影响路径
一、引子
特定地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背景的支撑,每一个生机勃勃的经济体的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通过人们的经济行为表现出来,使经济打上文化的烙印。
吴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是以无锡“梅村”为发祥地,以苏、锡、常为中心区,以太湖流域为辐射范围,以吴语为“方言”和重要交流手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着鲜明的南方“水乡”特色的地域文化[1]。它与苏南地域的生产和生活相适应,是苏南社会经济的反映,同时对苏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这么说,吴文化与苏南经济的盛衰有其同步的联动效应: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没有蓬勃的经济崛起;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就没有繁荣的文化事业。
在企业文化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根本方式的21世纪,苏南企业作为苏南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其企业文化也受到吴文化的深刻影响。本文将就吴文化对苏南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进行初步探析。
二、吴文化的基本特征
1. 从自然环境来看,吴文化是一种水文化
吴文化以“水”为标识,烟波浩渺的太湖、波涛滚滚的长江、风景旖旎的运河以及纵横交叉的河道、星罗棋布的湖沼,构成了吴文化赖以生存的水乡泽国。水,既是吴文化生成、发展的重要条件,又是吴文化自身特色的重要表现。水的智巧、柔和、温婉、细腻,都在吴文化身上找到了独特的映射。
2. 从生存模式来看,吴文化是一种稻作文化
吴地居民要生存和发展,就要适应这种“水乡泽国”的自然环境,这就形成了以改造水、利用水为主的生存模式。吴地水利资源丰富,种植水稻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发掘证实,在距今七八千年吴地先民聚落的地层孢粉中,存在大量水稻花粉。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吴地当时就已存在稻作农业[2]。这种精耕细作的稻作文化赋予了吴文化勤劳、精明、理性的传统。
3. 从地理位置来看,吴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
吴地位于南北文化的交汇处、东西文明的撞击地,这一便利的地理区位适于多元文化的传播交流。吴文化本身就是中原文化与江南本土文化结合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因此,吴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融合、筛选、吸收的过程,是多元文化的融合。“机智巧思、创新改革、不落窠臼”也就成为了吴文化的思想特色。
4. 从形成过程来看,吴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
吴文化从形成之初,就注入了和谐文化的因子。吴文化是以一种和谐的方式,由本土先吴文化与中原商周文化融合的结果。泰伯、仲雍来到吴地之后,并非通过政治与军事的征服手段,而是采取了“断发文身”等文化融合的途径,主动接受先吴文化的影响,这是一种和谐;而“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的归顺、拥戴,这又是一种和谐。不难发现,吴文化自发生始,就深深埋下了和谐的种子,和谐文化是吴文化的基本属性。
三、吴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
国外已有了一些相对成熟的对于企业文化的测量与定量分析的研究,比较著名的有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的丹尼斯教授构建的文化特质理论模型(简称TMCT)。本文将以此模型为蓝本,就吴文化对苏南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进行初探,下文将先对此模型做一简要叙述。
TMCT被两个成对的维度(内部关注―外部关注和灵活性―稳定性)划分为4个象限,分别对应4种文化特质:适应性、使命、一致性和参与性。
作为企业文化主体的企业员工,同时又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在他们创办或进入企业之前已经长期受到吴文化的熏陶,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广大员工在进入企业以后,不仅会把自身所受的传统文化影响带到企业中来,而且由于其作为社会人的性质并未改变,他们将继续受到吴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吴文化对于苏南企业文化的影响,是以企业内的员工为载体的。结合丹尼斯文化特质模型中的维度,笔者认为,吴文化对苏南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如下图所示。
路径一:吴文化对适应性的正强化
水,灵活而富于变化,使吴地居民充满灵动的柔性,这就注定企业文化中适应性这一特质将大放异彩;同时,在多元文化碰撞过程中吴地居民的机智巧思、创新改革的思想特色,都十分有利于适应性这一特质的发展。吴文化对企业文化特质中适应性的正强化主要通过两个维度发生作用:
1. 吴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助推企业的创造变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创造变革,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自从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一词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际管理部门出现的频度越来越高,随着技术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企业创新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据有关调查,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这与中国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企业尚未真正树立面对市场的竞争观念有关。
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在多元文化融合碰撞过程中的文化创新。曾经,富于开拓创新的吴文化精神底蕴支撑吴地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不同寻常的创新跨越。如今,这种底蕴也将通过苏南企业员工的传承,使企业在倡导创造变革的文化氛围下,不断以创新求发展。
2. 吴文化崇文重教的人文传统助推企业的组织学习
对现代企业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持续运行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严厉的挑战,而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创新文化的主体。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若不及时更新知识,将难以胜任新的工作。知识的积累只有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并迅速地吸收所学到的新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才能获得企业最终竞争优势,挺立潮头。
智者乐水,吴文化的水性特色彰显了吴文化是智慧的文化。数千年来,吴地“教育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重视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注重各类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训练,倡导经世致用、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的学风。
这种文化特色与企业文化中组织学习这一维度是一致的。固化于员工心中的传统理念使员工重视学习,明白学习之于个人发展、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就有利于企业培养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立起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组织。
路径二:吴文化对参与性的正强化
水的温婉柔和造就了吴地居民“细腻”“智巧”的特征,其用心之深之细,为他人所难以企及。若苏州园林、苏州丝绸、苏州刺绣、苏州雕刻等,皆精雕细琢,极为讲究,可谓匠心独运,美艳绝伦。这份“细腻”与“智巧”,极其有利于企业员工能力的培养,企业倾向于倡导一种精益思想,让员工在参与企业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
精益思想是指在客户价值的基础上,持续的改善生产环节,杜绝一切可能的浪费。对于“细腻”、“智巧”的苏南企业员工而言,吴文化本身就给其体内植入了精益的思想。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农耕时代,他们精耕细作,勤劳节俭;在近代伊始,苏南地区的产品便以精工细作、精美质优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可见,苏南的企业在吴文化的背景之下,可以比其他区域的企业更加易于企业文化中精益思想的传播,从而提高员工的能力,强化企业文化中参与性这一文化特质。
路径三:吴文化对一致性的负强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优劣共生的。吴文化的水性特征在助推企业创造变革、组织学习、员工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对企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在吴文化水性特征影响下,吴地居民做人、做事追求一种“水性”标准。迎来送往,以柔克刚,工于心计,表面上能协调,会妥协,深得中庸之道。但在内心深处还是高度的自我意识,各自为阵。这种过分的算计加大了交易成本,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度普遍降低,真诚的合作相对困难,容易坠入阴柔的陷阱,不利于企业文化中一致性这一特质的培养。
路径四:吴文化对使命的正强化
谈及使命,首先考虑的就是一个公司的战略或者愿景。笔者认为,在这两个方面,吴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对特定地域的企业文化影响甚微。而社会责任作为市使命的另一种具体体现,吴文化对其有正强化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企业应该树立员工为本、顾客至上、服务社区、回报社会、善待环境的良好企业形象,以此作为公司的一份使命。当“太湖蓝藻”事件让外界对苏南模式提出诸多质疑,苏南企业的企业家们有责任重温吴文化中的和谐因子,让苏南模式以一种更为健康的状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企业可以采用四种方式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一是法律方式,企业要自觉遵守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预防环境污染,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其二是市场方式,企业通过对顾客的环境偏好作出积极响应,即顾客无论需求何种善待环境的产品,企业都会提供。其三是利益相关者方式,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如雇员、供应商或社区等群体在环境方面的多种需求作出反应。其四是活动家方式,企业积极寻求尊重和保护地球及其自然资源的途径,这种方式也是企业走和谐发展之路的最高境界。
吴文化是一种水文化,一种稻作文化,一种多元文化,一种和谐文化。其对企业文化最深入地影响是通过适应性这一文化特质发挥作用的,这一点与水的柔性相吻合。其次,水的细腻对企业文化中参与性这一文化特质也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而同时,也不能忽视吴文化水性特征中的“阴柔”对企业文化中一致性这一文化特质的副作用。而关于模型中使命这一特质,吴文化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强化作用。
企业文化就像一种粘合剂,它能将多种意识形态、经验做法粘合起来,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有利于员工团结一致,相互配合,减少内耗,形成合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使之产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企业文化的传播对象是员工,苏南企业的文化建设,一定不能忽视吴文化对其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吴文化在苏南企业文化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肖向东.吴文化的理论定位于关系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许伯明主编.吴文化概观[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沃麦克,琼斯.精益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杨余春,朱蓉蓉.吴文化的基本特点与当代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王露璐.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6]新望.苏南模式的终结[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
[7]陈绍海.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8
[8]谢厚鹏.企业文化的定性与定量测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 上一篇:拆除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 下一篇: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