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主管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4 06: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主管履职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工作以来,我摆正位置,为主任当好参谋助手,积极配合与协助,共同做好部室工作。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内勤、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监测分析等综合性工作。
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内强素质,积极履职
在学习上,我态度明确,认真、系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不忘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支行组织的思政教育学习。学习上级行历次年初信贷工作会议精神,掌握精髓,按照要求编发《金融机构信贷政策与支持要点》《三门峡中小企业融资指引》等宣传资料,向有关部门和企业宣传货币政策,掌握辖内各行信贷政策,反馈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
二、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为上级行决策服务,为支行在政府有地位赢得了话语权。
围绕重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监测分析。参与经济金融快速调查多次,涵盖果汁行业、项目建设年、担保行业等层面内容,先后撰写并采用调研信息动态16篇,为上级行领导决策发挥了较好的参考作用。
密切关注信贷资金在不同行业的投入变化及风险状况,对贷款过度集中的行业或企业,及时向金融机构发出风险提示。转发利率文件,接待群众利率咨询。已配合上级行利率、民间借贷监测16次,上报监测表92张、分析报告16篇。
三、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
克服部室人员不足的困难,以支行名义起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方案》材料报请灵宝市政府批准印发,编发各金融机构的创新经验及适销对路的产品彩页,形成了《信贷产品介绍》《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简报》等宣传资料,有效地宣传金融产品,努力营造信贷创新工作的良好氛围。积极参与由行长或主管行长组织的金融产品创新工作碰头会,集全行之智、倾全市金融机构之力展开调研。对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及时研究制定对策。
目前,该项工作已得到上级行领导的充分肯定。“林权抵押贷款”、“仓储质押贷款”两个信贷产品得到郑州中支向全省推广。仓储抵押贷款产品被郑州中支评为优秀产品奖,中小企业财务辅导服务方式被郑州中支评为优秀服务奖,三门峡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在灵宝召开现场会,向全辖推广灵宝支行做法。由我执笔撰写的《灵宝支行货币政策传导、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经验材料,中支党委书记、行长做了重要批示,加编者按转发各县(市)支行。
四、工作体会
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团结和谐是搞好工作的关键,吃苦耐劳是工作进步的积累,勤学善思是取得成绩的前提。
五、存在的不足
与其他部室人员缺乏交流,工作方法不够灵活,调研层次不高。
六、努力方向
(一)加强个人修养和其他部室人员交流,改进工作方法,有效履职。
篇2
XX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食安委、省粮食局的具体指导下,我局大力开展粮油食品安全日常和专项整治工作,促进全市粮油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不断好转,有效地保证了“从田头到餐桌”的粮油食品安全。现将XX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
市粮食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健康至上”的理念,站在保稳定、促发展,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政治高度,进一步提高了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显超为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食品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制定了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目标计划。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印发了全市粮食行业《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实施意见》,与各县(市、区)粮食局签订了粮油食品安全责任书,将粮油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全年绩效目标考核。三是强化值班制度。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值班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履职到位。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市粮食局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督职责。一是组织开展了“两节、两会”期间粮油专项整治活动。全市粮食系统重点加大了对粮油加工、销售企业等进行动态专项监督检查,确保节假日期间的食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强调入粮油质量安全监管。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按照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规定,切实加强了对调入辖区内粮食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调运、销售和竞价拍卖入市或本地的粮油核实质量检验报告,对调出、调入方均出具质量检验报告。今年2月,利用10天时间,组织协调并配合完成好了省粮食局派出的重金属检测扦样组对我市辖区XX年所有最低收购价稻谷逐仓近400个样品的扦样工作。三是强化粮油收购质量安全整治。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收购、入库的粮食质量进行了认真检验。进一步强化了粮食收购许可准入制度,加大了对粮食经营者执行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标准和相关政策的查处力度。上半年全市查处粮食行政违法案件10件,共处罚金xxxx余元。四是强化大宗商品监管。我局XX年对各县市区下达了136个粮食样品抽样检测任务,同时安排好检测资金15万元,为开展好大宗商品全产业链监管检测工作提供支持。五是开展产新质量安全监测。根据省粮食局5月初工作部署,我市XX年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质量会检工作,按照收获季节和各地粮食播种面积积极开展。安全监测和质量会检采样点覆盖了4个县(市、区)所有粮食主产乡镇,采样品种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我市主产品种。其中的32个样品送往四川省国家粮食质量检测中心进行安全监测,其余样品作为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委托各县(市)粮油质检站检测。此次安全监测,我局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粮”的高度,加强领导,精心安排,要对本行政区域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负责,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和可追溯,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六是建立巡查制度,确保托市稻谷储存安全。为确保全市XX年入库的11.4万吨最低收购价稻谷储存安全,今年2月,xx市粮食局、农发行xx市分行、中储粮xx直属库三家联合,对辖区最低收购价稻谷库存建立定期与不定期巡查制度。突击巡查内容包括入库稻谷质量是否逐仓检验合格,省级复查检验是否达标;是否存在“仓房带病”储粮、违规存粮、超装储粮;储粮安全责任是否落实,粮情检查是否规范,记录是否完整;责任保管员和驻库监管员是否落实到位。储粮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人员及消防、防汛设施、物资、器材是否到位等,确保储存的稻谷不出现霉烂、变质、受潮、发烧等质量问题。从近期几次巡查情况看,未发现质量安全问题。
三、落实措施,强力推进
“放心粮油”工程既是一项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确保粮油食品安全的“放心工程”。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将“全面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写入了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了市政府政务目标考核。为进一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市粮食局落实四项措施强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确保市民吃上“放心粮油”。一是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市粮食局将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作为今年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分解下达任务目标至各县(市、区),落实工作措施,倒排建设工期,加大推进力度,力争全年建成标准化配送中心4个,标准化示范店20个。二是加大争取支持力度。认真编制“放心粮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本地财政资金或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支持“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三是严格规范建设标准。严格按照《四川省粮食局关于启用放心粮油工程标识及相关标志的通知》、《市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店)评审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积极打造“放心粮油”标准化配送中心和示范店,力争实现“放心粮油”全覆盖。四是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按照统一经营方式、统一配送、统一店名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承诺、统一报表台账的“六统一”管理要求,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认真执行粮油产品质量管理、卫生管理、服务承诺、购销台帐、统计报送、不合格粮油退换货等制度,确保粮油产品质量安全。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粮油识别能力,普及粮油安全科学知识,市粮食局加大了粮油安全宣传力度。按照国家、省粮食局安排,市、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一是集中开展街头宣传活动。5月21日,市粮食局和市教育局、市妇联联合组织雁江区粮食局、力源粮油、东旭粮油、家乐福超市等20多家知名企业和单位,在xx市人员活动最密集的好莱坞会演中心广场,集中开展了以“科学食粮,健康圆梦——粮食科普进社区进家庭”为主题的粮食科技宣传活动。市政府副市长何正月同志莅临现场指导,xx日报、xx电视台进行了宣传报道。6月10日,按照市食安委安排,我局同雁江区粮食局组队,,在雁江区和平路,参加了 “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为主题街头宣传活动。两次大型活动共制作展板8块,悬挂标语3副,发放宣传资料xxxx余份,发放活动纪念品300份,回答群众咨询700余人次。二是开展宣传活动 “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 。 5月29日,由市粮食局食品安全活动周领导小组成员、直属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参加的宣传组一行15人,在市粮食局纪检组长王申伟的带领下,赴乐至县土桥九义校和安岳县驯龙镇棚安村开展了宣传活动。在乐至土桥九义校,发放了“爱粮节粮”、“科学食粮”活动相关资料,向该校捐赠了价值xx余元的图书和体育用品,向学生发放爱粮节粮营养健康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xx余份。在安岳县棚安村,接受村民咨询250人次,免费发放农户科学种粮、储粮及食品安全资料共计500余份。三是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各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妇联等单位共同组织,在人员集中区域、重点粮食企业、餐饮场所及学校,通过现场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粮食行业“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及“爱粮节粮反对浪费”的社会道德理念。邀请仓储企业、粮油质检站科技人员进行科普知识试验演示,围绕粮食文化、粮食流通环节损失情况、科学储粮技术、规范化管理和绿色储粮等方面开展了宣传和咨询服务,展示了农户科学储粮成果,介绍“放心粮油”知识,现场接受群众的咨询,为群众解答了大量关于在种粮和储粮方面的疑问,并发放了有关储粮技术、粮油食品安全、怎样使用绿色环保储粮药剂等多方面的知识宣传单xx余份,接待咨询群众xx余人次。本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让群众更直接的感受到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实惠,让群众更方便、更详细的了解到节粮减损、科学食粮和粮油食品安全知识,增强了公众爱粮节粮意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节粮爱粮反对浪费”的社会道德理念,形成“节粮爱粮,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是我市粮油质量检测机构还未建立,与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我局正在积极于市委、市政府及市委编办等部门汇报协调,力争今年完成市粮油质检站的组建工作。
二是因待遇等问题,县级粮油质量监测站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不能保证应急需要。各县正在想办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同时向社会招聘专业人才。
六、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建全管理机制。我局将进一步完善粮食行业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粮油的进货、出厂登记和索证、索票等制度,逐步实现产品及产品质量责任的可追溯;进一步完善粮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对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工作机制,逐步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制度,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使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在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得到及时有效监控和处理。
(二)强化执法整治。我局将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建立粮油质量“黑名单”;规范整治潜在的企业质量安全隐患;规范整治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提高粮油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加强宣传普及。我局将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粮油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提高法制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依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使广大群众切实增强食源性疾病的意识,获得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依法维权的法律知识,提高防范能力。
篇3
一、中长期贷款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6月末,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中长期贷款余额38918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8%。在中长期贷款中,仓储设施建设贷款5518万元,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4200万元,县域城镇建设贷款200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贷款9200万元,已建成投产项目3个。目前又上报省行待审批项目1个、金额5000万元。营业部中长期贷款业务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并具有以下特点:
1、以商业性项目贷款为主体。我部中长期贷款38918万元,均为商业性建设项目贷款。2、贷款额度和承贷主体规模相对较大,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如支持的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主体资产负债率低、内部管理和经营比较规范和成熟、经营效益持续稳定,预期收益稳定可靠。3、风险防控措施有力。所有中长期贷款项目在建设期均采用保证担保方式,担保单位既有企业集团总公司或其它企业,又有专业担保公司;同时公益性的项目由人大决议以政府财政预算支出作为还款来源,以双重保险规避风险。4、基层行营销中长期贷款业务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多数中长期项目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额度大,期限长,经营和管理的单位成本相对较低,一个县支行,如果营销几千万乃至上亿元的中长期贷款项目,贷款规模会迅速翻番,相当于过去发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规模,拓展此项业务对解决当前基层行生存和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二、中长期贷款的潜在风险
农发行开展商业性中长期贷款业务刚刚起步,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不足,在贷款的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诸多问题引发风险,而且也会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未来贷款风险的不确定性。
(一)从外部环境看
1、政府和政策行为风险。首先是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给项目贷款带来的潜在风险。国家随时可能调整产业政策,其结果必将出现产业重心的转移,在不同程度上波及中长期项目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其次是规划调整给项目贷款带来的潜在风险。在建和已经建成的项目都可能受到更合理、更科学的规划调整的影响。第三是地方政府行为带来的风险。有的中长期项目由地方政府牵头,多方投资或筹资建设。当资金筹措出现困难时,有的会产生不规范的行政干预等政府行为,可能给项目贷款带来一系列问题和风险。有的地方政府在项目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引资、轻规划、弱实施的现象,政府班子换届或主要领导变动也会给项目贷款带来潜在风险。四是政府债务风险。近年来,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面对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项目,财政预算不能满足。于是地方政府积极开辟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的紧张状态。随着政府性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日益增长。
2、企业(项目)经营管理风险。首先是项目论证不充分引起的投资规模合理性、项目发展前景以及产品成本和效益预测不准确带来的风险。其次是项目投资者的组织形式潜在的风险。借款人组织形式的改变对还款能力的影响十分显著。股权转让、兼并、联营、重组等变化均可能对借款人现金流量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有的甚至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再次是经营管理不善,项目经营效益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无力归还银行贷款。
3、现场监管难以把握。在项目贷款的资金使用上,客户经理除按制度要求做好非现场监管外,现场监管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执行较难,对购进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如钢筋、水泥,石料等现场监管支付比较容易,而对项目工程量的现场监管尺度把握不准。
4、项目法律风险。在国家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和细化的情况下,中长期项目贷款对法律风险是比较敏感的。首先是国家新的法规出台对在建和已建项目的影响。比如农业中长期项目所涉及的环保、生态、防洪问题,以及拆迁和占地补偿民事纠纷等问题,都涉及项目法律风险。其次是项目资金的筹措和经营过程中,难免出现互相担保或为他人担保,最终会在整体上削弱项目业主的偿债能力,甚至引发法律纠纷。再次是项目业主或施工单位常常发生一些意外的法律纠纷问题,对项目的还款能力造成一定影响,有的甚至成为决定贷款偿还的主要因素。如业主与建设方施工单位、与关联企业、与供应商发生法律纠纷或案件等等,都将对项目的偿债能力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从农发行内部看
1、观念及道德风险。农发行长期习惯于政策性金融工作思维方式,在转变为商业性贷款后操作理念有诸多的不适应性;多年来主要从事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而现在开展中长期项目贷款在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存在差异。特别是中长期贷款项目,因时间长、跨度大,在建设期和投产后受政策、市场、自然、管理等影响变数大,对可能造成的风险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不够,在投资决策上预见性差,在贷后管理上认为期限长、论证充分、保证有力、项目可靠而产生松懈麻痹思想,惰于检查或贷后监管走过场,有的习惯于听企业汇报和看表面现象,少有风险警惕和戒备心理。有的地方为了满足追求业务增长、做大业绩或有的操作人员为实现个人利益目的而在项目贷款的评估和管理等方面放宽条件、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视而不见,这类道德意识风险都严重地威胁贷款的安全。
2、操作风险。一是基层行项目评估质量不高可能带来的风险。当前看,基层农发行内部既缺乏中长期贷款评估的专业队伍,又缺乏评估工作操作经验,更没有形成银行内部与外部专家结合的中长期贷款调查评估体系。大多数贷款的评估报告只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删繁就简或压缩,其质量和可信度可想而知。二是当前农发行大力拓展中长期贷款业务,有的行可能存在具备条件的要上、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等贷款准入条件把握失衡的现象。三是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对项目贷款的管理模式、资金使用监管和控制、项目的经营和管理、产品市场和效益等方面的风险点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地处理。
3、信息与技能风险。中长期贷款期限长,在建期和投产后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风险变数大,银行对与客户企业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市场、政策、客观环境变化以及贷款使用、工程进度和贷款安全等信息的掌握,如果出现准确性、时效性的偏差对中长期贷款风险影响很大。而当前农发行系统的资料信息库尚不完整,网络不完备,特别是银行外部信息更欠缺,有的可能是不准确信息或者过时信息,为中长期贷款带来风险隐患。农发行,特别是基层行可能因人手少、履职能力弱、技不如人,被企业蒙骗;有的信贷人员可能因事业心不强、责任心差,对企业在建设、财务、经营管理和贷款使用等方面信息了解不及时、不全面。这些都可能给我行贷款造成风险。
三、防控中长期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外部环境方面,建立政府、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互动诚信机制。
1、规范政府项目贷款,完善债务偿还机制。地方政府债务能否按期偿还,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信誉和政府市场再融资能力。而债务偿还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地方财政部门应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财政结余资金等形式,专项用于地方政府债务偿还。
2、建立政府与银行的互动诚信机制。政府在当地如遇重大产业政策调整、规划变动以及其它重大经济政策、措施变化时,应事先与银行沟通信息,共同评估和应对因调整变动对企业和银行投资带来的风险,采取联动措施规避投资风险。同时地方政府应切实改变一些地方重引资、轻管理、弃承诺的行为,并避免某些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干预等政府行为,以建立政府诚信机制,营造政府诚信环境。
3、企业真诚与银行配合,求得银企双赢。企业首先不能有欺诈骗贷意识和行为,无论银行在贷前的可行性调查、资料搜集、评估论证,还是贷时的条件保证、贷后监管各环节,企业都应向银行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财务报表、相关资料,不得隐瞒或提供不实的假资料。要帮助银行预测投资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主动并真诚地配合银行对资金使用和工程进度的监督,对遇到的困难和投资风险共商对策,共渡难关。如遇项目投资者组织形式或主要股东变动,应提前告之银行,不能以各种形式“逃废”农发行债务。企业自身应大力提高法人、高管或主管人员的思想和经营管理综合素质,对建设项目的预概算和未来发展上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风险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预见性和投资的准确性,尽力避免盲目性和各种失误,银企共同规避风险。
(二)农发行内部,建立和完善中长期贷款准入、发放和监管机制
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商业性中长期贷款品种增多,占比提高的需要。首先应根据中长期贷款业务发展需要,引进、配置与之相适应的一定数量并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信贷前后台专业人才。采取银行内部培训、聘请外部专家讲授和现场操作学习等手段,不断增强我行业务人员从事中长期项目贷款调查申报、审查监管的综合业务素质。结合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考核奖惩机制的实施,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思想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主动性,做到人人履职尽责,为确保中长期贷款安全奠定良好的思想和业务基础。
2、建立和完善中长期贷款风险防控体系。首先建立和完善项目贷款前期风险评估体系。具体措施包括:严格准入条件,审慎选择贷款项目。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行业经济参数标准为基础、政府和企业信用状况为动因、农发行信贷管理制度为准绳择优支持。树立科学的项目评估观念,提高评估报告质量。对国家产业政策禁止的一律不得介入,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不具备我行条件的项目不能介入;从企业提供报表和申报资料以外的其它渠道搜集第一手资料数据,综合测算项目各项经济指标,以确定贷与不贷及合理的信用额度。其次,建立贷中风险防范体系。主要措施:坚持项目资本金制度,加大对项目资本金的约束力,以分散和化解项目贷款风险。同时要规范和完善贷款担保手续,增大第二还款来源保障力度。确保项目贷款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手续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尽可能准确合理评估抵押物价值、变现能力,对工程项目和抵押物应强制保险以防减值或灭失,加强对担保人代偿能力的监测,随时做好应变和处理。
篇4
不当使用官马致其死亡,行为人应承担赔偿之责。在居延汉简中可见其实例。从著名的焦永偿马案,⑥可知当时对官马的管理是比较严格的,不得擅自借用,否则将以坐赃为盗论处。按律法,行为人在使用官马时,若因不当使用造成官马伤亡,应当赔偿经济损失。该案中焦永使用官马传送警檄,令马疲劳过度,属于不当使用,本应依法赔偿,但其因执行紧急公务,况且该马是积劳病死,基于这两个因素,获认为应免除焦永的赔偿责任。
1、官物管理失职造成损失的赔偿
秦汉政府重视国家财产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细致的官物管理法规,对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承担的责任都有具体的规定。在官物管理中,核验物资数量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法律规定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核查物资的数量与簿籍登记之数是否相符,在核查中,若出现官有器物数量超出登记数,应及时上缴,发现不足数,相关人员应赔偿损失。秦简《效律》有这样原则性的规定:“效公器赢、不备,以赍律论及赏﹙偿﹚,毋赍者乃直﹙值﹚之。”①又:“官啬夫、冗吏皆共赏﹙偿﹚不备之货而入赢。”②即核验官有器物而发现超出或不足数的,按相关律文论处和赔偿,而赔偿之责由相关官吏共同承担。举例言之:“甲旅札赢其籍及不备始建国天凤三年十二月丁亥朔庚寅,甲沟鄣守候尉史宪敢言之。府记曰:米郷少薄二百二十六斛六斗六升吏、候长傅育等当负,趣收责,会十二月五日官诣府对,使收责育等皆毕诣府叩头死罪敢言之。甲沟言米郷少薄,尉史、候长傅育等当负,收责皆毕,遣尉史持诣府。该简记载的是核验官府财产的情况。上级机构派官员检查下级部门的簿籍,核验官有财产中发现米郷的实有数与籍上登记的数目不符,少了二百二十六斛六斗六升,根据汉法规定相关责任人应当赔偿不足数,故上级机关要求予以赔偿,并规定期限内完成赔偿上报。此份文书就是赔偿义务人所在的下级机关向上级报告赔偿完成的上行文书。
2、毁损官物的赔偿
在秦汉社会,对于毁损官物的行为,法律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不仅对行为人进行刑事惩治,还视其具体情况追究其赔偿之责,以填补国家损失。﹙1﹚毁坏官舍。秦律规定更改、拆建官舍定应报请上级批准,《徭律》:“县毋敢擅坏更公舍官府及廷,其有欲坏更也,必谳之。”⑥可见不经上级批准而擅改、拆毁官舍的行为是违法的,不过律文并未进一步规定如何追究擅改者的法律责任。汉初法律对此则明确提出擅改毁坏官舍的责任,法律规定:“县道官敢擅坏更官府寺舍者,罚金四两,以其费负之。”⑦即县、道官有擅自毁坏、拆改官府、官舍的,不仅要处予罚金者,入其赢旅衣札,而责其不备旅衣札。”③在具体核验中,如果发现甲的旅札数与簿籍上登记数不符,那么多余的应上缴,不足的应当赔偿。汉承秦制,《二年律令•效律》:“效案官及县料而不备者,负之。”④该律只是一个原则性条款,即要求核验官有财产,有不足数的,相关人员应当赔偿损失。《居延新简》所载实例,可印证该律的具体实施情况,简文如下:EPT6:53ABEPT6:54EPT6:58EPT6:61EPT6:62EPT6:65⑤刑,还要追究赔偿责任。而对于焚烧官舍,秦简《内史杂》规定:“有实官高其垣墙善宿卫、闭门辄靡其旁火、慎守唯敬。有不从令而亡、有败、失火,官吏有重罪,大啬夫、丞任之。”⑧又,《法律答问》云:“燧火延燔里门,当赀一盾;其邑邦门,赀一甲。”⑨二简均规定失火焚烧官舍,负有责任的相关官员和行为人应承担罪责或赀罚,但未言赔偿问题。对于焚烧官舍行为,汉律则分故意、过失两种情况追究其法律责任,《二年律令•贼律》:贼燔城、官府及县官集聚,弃市。燔寺舍、民室屋庐舍、集聚,黥为城旦舂。其失火延燔之,罚金四两,责(债)所燔。乡部、官啬夫、吏主者弗得,罚金各二两。⑩该律是关于对焚烧官舍、民宅等的惩罚内容。律文规定烧毁官私建筑物的行为依轻重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故意纵火焚烧城邑、官府及官府仓储的,处以弃市;第二,故意焚烧寺舍、民宅庐舍、仓储的,黥为城旦舂。这两种行为属于纵火罪,性质严重,因此给予刑事制裁,未要求经济赔偿。第三,失火焚烧官舍、民宅等。对于这种行为,除了处以罚金刑之外,行为人还应赔偿经济损失。由上可知,汉律将焚烧官舍界定为犯罪行为,一般对侵害人处以刑事制裁,是否同时承担赔偿责任则视侵害人的主观过错是过失或故意来确定。行为人故意犯罪,则处以重刑,不承担赔偿责任,行为人过失犯罪,则在处以罚金刑的同时,赔偿经济损失。﹙2﹚借用官物亡损的赔偿。秦律规定百姓在借用官有器物时,一方面要求使用人对所借器物尽到妥善保管义务,以防亡损,另一方面还要求借用人保存好器物上的标识,否则视为对器物的损坏,而负赔偿之责。《秦简•工律》: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漆书之。其(假)百姓甲兵,必书其久,受之以久。入(假)而而毋(无)久及非其官之久也,皆没入公,以资律责之。①法律要求百姓借用兵器时要登记武器上的标记,归还时如果有标记磨灭不可辨认或不是官府标记的,借用者应当用财物赔偿。而当出现借用人无法追还的情况,赔偿责任又当如何追究,秦律也有明确的规定:官辄告(假)器者曰:器敝久恐靡者,还其未靡,谒更其久。其久靡不可智(知)者,令资赏(偿)。(假)器者,其事已及免,官辄收其(假),弗亟收者有罪。其(假)者死亡、有罪毋(无)责也,吏代赏(偿)。②此律对借用官物者,一方面要求借用者应当妥善保存刻在官府器物上的标记,若造成磨灭无法辨认的,借用人要赔偿损失。另一方面要求出借的吏应及时收回所借器物,不及时收回,又出现无法追还的情况﹙借用者身死或犯罪﹚,由出借的吏代为赔偿。秦律关于借用官物亡损应赔偿的通则性规定当为汉律所承袭,《居延新简》有这样的实例:案:立,官吏,非乘亭候望,而以弩假立,立死,不验,候当负。记到,趣备弩言。谨案:EPF22.289③该简反映这样一个赔偿事实,即立借用了官弩,后立死,致使所借用的官弩亡失,于是要求弩所属机构的长官候代替赔偿。#p#分页标题#e#
损害个人财产的赔偿
从秦汉律所规定的情况来看,对畜产毁损他人财物和盗窃他人财产这两种侵害私财的行为均要求相关责任人赔偿,具体如下:
1、畜产侵害他人财物
秦律规定:畜产毁损他人稼禾,畜主应当赔偿经济损失。《龙岗秦简》:“马、牛、羊食人之”,该简文有残缺,其表达的意图注译者认为:可能是关于马、牛、羊食人稼禾,折价赔偿的律文,④相似之简又有:“马、牛、羊、犬、彘于人田”。⑤畜产食人稼禾,畜主应折价赔偿在《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表达比较明确:“甲小未盈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从这一简文来看,甲的马匹食人稼禾,理应论处和赔偿,只是因为年小﹙身高不到六尺﹚,因此免去赔偿责任。畜产损食稼禾应负赔偿责任,汉承秦制并丰富了律文内容,《二年律令•田律》明确要求:马、牛、羊、豕辱彘、彘食人稼穑,罚主金马、牛各一两,四豕辱彘若十羊、彘当一牛,而令挢(?)稼偿主。县官马、牛、羊,罚吏徒主者。贫弗能赏(偿)者,令居县官;城旦舂、鬼薪白粲也,笞百,县官皆为赏(偿)主,禁毋牧彘。⑥该简对马、牛、羊、猪等畜产食人稼禾的处罚是这样的:私畜产食人稼禾,对畜主应处以罚金刑,并赔偿稼主的经济损失;官畜产损食人稼禾,对主管官吏处以罚金刑,放牧者承担赔偿责任。责任人因贫穷无法赔偿,可以为官府服役抵偿,由官府代替赔偿,所谓“贫弗能赏﹙偿﹚者,令居县官”,若是城旦舂、鬼薪白粲等刑徒,则以笞刑抵偿。而在畜产之间自相杀伤的情况下,加害畜主和受害畜主之间的赔偿关系,与上述情况有所不同。《二年律令•贼律》云:“犬杀伤人畜产,犬主尝﹙偿﹚之,它”,①即犬杀伤他人畜产,犬主应当赔偿损失,但究竟应赔偿多少?律文未见其详。相应的赔偿原则,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或能窥其一二:言律曰:畜产相贼杀,三分偿和。令少仲出钱三千及死马骨肉付循,请平②循﹙人名﹚的马在与少仲﹙人名﹚的马相斗中死亡,结果法官判少仲赔偿三千钱,并和死马的骨肉一起给循。按汉律,畜产相斗杀所造成的伤害,被伤害的畜产主人可以得到三分之一的赔偿,即“畜产相残杀,三分偿”。究其原因,笔者以为畜产相斗发生的伤害行为,畜产主人均无过错,因此要求加害畜主全部赔偿显然是不合情理的,然而让受害畜主无端承受损失显然也不合情理。基于公平考虑,法律规定加害畜主赔偿三分之一,并由受害畜主占有死亡畜产。可见,汉律对畜产致害的赔偿原则作了如下区分:畜产单独加害他人财物,畜主应赔偿全部损失;畜产间相斗而发生的一方畜产伤亡,在加害畜主并无过错的情况下,根据公平原则适当赔偿。
2、盗窃他人财产
秦汉律对于盗窃罪,一般根据所盗赃值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还要求盗者将赃物归还原主,《秦简•法律答问》载:“盗盗人,买(卖)所盗,以买它物,皆畀其主。”今盗盗甲衣,买(卖),以买布、衣而得,当以衣及布畀不当?当以布及它所买畀甲,衣不当。③按秦律之规定:盗窃犯行窃后,卖盗赃,赃物的转易物归还原主。这一律文包含两种含义:盗犯行窃后,赃物见在者,应还原主;盗窃犯将赃物转易得它物,也视为赃物见在,归还原主。汉律明显承袭了这一规定,《二年律令•盗律》云:“盗盗人,臧﹙赃﹚见存者,皆以畀其主”④,即盗窃犯行窃后,赃物见在的,应还原主。值得注意的是,若赃物和转易物皆已费用,在征还原主已不可能的情况下,如何弥补原主的损失,以目前资料来看秦汉律均未给予回答。此外,从传世文献看,东汉时对于盗窃犯除科以刑罚,还有“盗赃加责”制度,即加倍赔偿制度。《周礼》卷36《秋官•司厉》载:“掌盗贼之任器、货贿,辨其物,皆有数量,贾而螩之,入于司兵。”郑司农注云:“任器、货贿,谓盗贼所用伤人兵器及盗财物也。入于司兵,若今时伤杀人所用兵器,盗贼赃,加责没入县官。”贾公彦释疏曰:“先郑云‘入于司兵,若今时伤杀人所用兵器,盗贼赃,加责没入县官’者,其加责者,即今时倍赃者也。”郑司农注中的“若今时”即是东汉时,而其所云的“盗贼赃,加责没入县官”,贾公彦解释说“加责”就是唐律规定的“倍赃”,即加倍赔偿部分,⑤即盗贼所盗窃的赃物,应将加倍赔偿金没入官府。不过,所征收之加倍赔偿金并不归属原主,而是官府,可见“加责”制度的主要意图乃是在于惩治盗窃行为。
赔偿的具体方式
在确定了当事人之间的赔偿关系后,通常情况下侵害人缴纳赔偿金是赔偿权利人获得赔偿救济的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侵害人的身份地位低、经济状况差,或者因承担的赔偿数额较大而无法马上履行赔偿义务等等情况。基于此,法律依据这些实际情形也规定相应的其它赔偿方式,以确保赔偿权利人实现赔偿权。
(一)缴纳赔偿金
侵害人缴纳赔偿金,这是当时法律规定的最主要赔偿方式。秦和汉初,流通的货币在法定上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金铜并用,对此学术界已有共识。⑥汉初一般以黄金为收取赔偿金的标准物,但也允许按“平价”换算成铜钱交纳,《二年律令•金布律》记载:“有罚、赎、责﹙债﹚,当入金,欲以平贾﹙价﹚人钱,及当受购、偿而毋金,及当出金、钱县官而欲以除其罚、赎、责﹙债﹚,及为人除者,皆许之。各以其二千石官治所县十月金平贾﹙价﹚予钱,为除。”①律文大意是罚金、赎刑、偿债、奖赏和赔偿金,一般缴纳或收取黄金,也允许用铜钱,只是金与钱的兑换比例要按郡守治所县十月黄金的正常价格折算成钱。
(二)以薪代偿
以薪代偿,是指通过扣除侵害人的薪金,赔偿被侵害人的损失。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享有政府俸禄的官吏,秦律规定:官啬夫免,复为啬夫,而坐其故官以赀赏(偿)及有它责(债),贫窭毋(无)以赏(偿)者,稍减其秩、月食以赏(偿)之。③该简指出了以薪代偿的适用条件,即对于有赔偿义务的官员,因贫困而一时无法缴纳赔偿金的,可以用分期扣除其薪水的方式赔偿。汉代在执行赔偿债务时,也有同样的做法,为人所熟知的“赵宣、张宗赔偿纠纷案”中就采用了以薪代偿的方式。赵宣与张宗因马死发生赔偿纠纷,最后经过司法判决:“共平。宗马直七千,令宣偿宗。宣立以钱千六百付宗。其三年四月中,宗使肩水府功曹爰子渊责宣,子渊从故甲渠候杨君取直三年二月尽六”,④即论定张宗的马价值七千钱,赵宣应赔偿,赵宣于是立即支付了一千六百钱赔偿金。不过后来赵宣并没有赔偿剩余的钱,于是张宗将此事告到肩水都尉府,功曹子渊当是在甲渠候官处扣除了赵宣从二月到六月的俸禄,作为赔偿。在汉代,官吏以其俸禄若干抵偿债务﹙包括赔偿债务﹚事例甚多,对此先行研究成果多有论及,此不赘述。#p#分页标题#e#
(三)以役代偿
以役代偿,是指侵害人因贫困无法支付赔偿金或赔偿数额超出其经济能力时,由官府代为缴纳,其为官府服劳役折抵赔偿金。这种赔偿方式较普遍的适用于隶臣妾和一般平民,秦简《金布律》载:及隶臣妾有亡公器、畜生者,以其日月减其衣食,毋过三分取一,其所亡众,计之,终岁衣食不尽以稍赏(偿),令居之。⑥律文规定隶臣妾若对公家有损害赔偿之债,可以采用两种抵偿方式:一是扣除他们的衣食收入;二是衣食收入还不够全部赔偿时,可以“令居之”,即劳役抵偿。秦律又规定:官啬夫免,复为啬夫,而坐其故官以赀赏(偿)及有它责(债),贫窭毋(无)以赏(偿)者,稍减其秩、月食以赏(偿)之,弗得居;其免(也),令以律居之。⑦即在职官员因贫穷无法缴纳损害赔偿金的,可以扣除其俸禄、口粮作为赔偿,但不得令其居作。如已免职,成为一般平民,可以令其居作。上述二简关于劳役代偿之规定,有两点是比较明确的:其一,隶臣妾或平民因贫穷无法支付赔偿金、或其支付金额超出其经济能力时,法律允许劳役代偿;其二,劳役代偿并不适用于在职的政府官吏,已经免职的官吏除外,盖因在职的政府官吏可以薪代偿。劳役代偿中,劳役价格如何计算?秦律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有罪以赀赎及有责(债)于公,以其令日问之,其弗能入及赏(偿),以令日居之,日居八钱;公食者,日居六钱。居赀赎责(债)欲代者,耆弱相当,许之。居赀赎责(债)者,或欲籍(藉)人与并居之,许之,毋除徭戍。凡不能自衣者,公衣之,令居其衣如律然。其日未备而籵入钱者,许之。百姓有赀赎责(债)而有一臣若一妾,有一马若一牛,而欲居者,许。⑧该律对以役抵偿者规定的劳役价格的计算标准是:“日居八钱;公食者,日居六钱。”即每劳作一天抵偿八钱。若不能自备食物和衣服,而由官府供给的,应按法律规定从劳役抵偿中再扣除,例如官府供给饭食的,扣除劳役者两钱,因此这类劳役者每天抵偿六钱。从上律可知,劳役者还可以选择其它方式代役。如选择以他人代役,只要代役人与“居责”者年龄相当﹙“耆弱相当”﹚;也可以选择让其它人一起服役,但不得免除同役人的徭戍;还可以用奴隶或马牛畜产代役,“百姓有赀赎责﹙债﹚而有一臣若一妾,有一马若一牛,而欲居者,许”。此外,法律还允许“其日未备而籵入钱者,许之。”即如劳役日数未满,剩余的允许以现金缴纳。汉初承袭了以役代偿的赔偿方式,只是法律对于服役者的劳役价格并未明确。《二年律令•田律》:“马、牛、羊、豕辱彘食人稼穑稼偿主。县官马、牛、羊,罚吏徒主者。贫弗能赏﹙偿﹚者,令居县官县官皆为赏﹙偿﹚主。”①即官畜产损食人稼禾,造成损失的,对主管官吏应处以罚金刑,而放牧者要赔偿经济损失,在放牧者贫穷无法缴纳赔偿金的情况下,可暂由官府代缴,其为官府服劳役抵偿。
(四)以刑代偿
以刑代偿,是指在侵害人既无任何经济收入或财产可以执行,又不能适用劳役代偿的情况下,官府对其施行刑罚﹙一般是进行笞打﹚,以代替赔偿。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国家的刑徒﹙如城旦舂、鬼薪、白粲等﹚,并且通常涉及到两种情况:一是刑徒损害国家财产,直接“以刑代偿”,二是刑徒损害私人财产,国家代替赔偿后,对其执行刑罚。秦律载:城旦舂毁折瓦器、铁器、木器,为大车折?,辄治(笞)之。直(值)一钱,治(笞)十;直(值)廿钱以上,孰(熟)治(笞)之,出其器。弗辄治(笞),吏主者负其半。②律文大意为:城旦舂在服役劳作期间有毁坏陶器、铁器、木器,制造大车时折断了轮圈,应立即笞打。所毁坏器物每值一钱,笞打十下;值二十钱以上,加以重打,注销其所毁器物。如不立即进行笞打,主管的官吏应赔偿其价值的一半。
上述律文其实是对毁伤公有器物赔偿规定的一种变通,即当城旦舂在劳作期间毁折官物时,因其既无财产可赔偿,又无劳役抵偿之条件,此时国家采取了另外一种制裁方式———对其进行笞刑,以代替赔偿。法律还规定了根据其所损害公器的价值决定笞数,即一钱笞十下,二十钱以上则不定笞数,官吏不立即对其进行笞打,则应当赔偿一半价值。汉律对此因袭不变,上文所引的《二年律令•田律》载:官畜产侵害他人庄稼,放牧人“贫弗能赏﹙偿﹚者,令居县官;城旦舂、鬼薪白粲也,笞百,县官皆为赏﹙偿﹚主。”③法律区分了两种身份的放牧人:平民和刑徒。前者无力赔偿,则劳役于官府,由官府代偿。而城旦舂、鬼薪白粲等刑徒,则进行笞打,赔偿金由官府代为缴纳,即以刑代偿。不过从现有的资料看,以刑代偿不适用于隶臣妾,因为相对于其它刑徒而言,其既可能有财产可以执行,也具备以役代偿的前提条件。
赔偿执行的相关制度
当法律明确侵害人赔偿方式的前提下,秦汉律还设定了赔偿执行程序的相关制度,以贯彻赔偿责任,实现填补受害主体经济损失之目的。
(一)赔偿数额估算制度
在确定赔偿关系后,如何估算损失价值,论定赔偿数额,这对于维护赔偿关系双方的合法利益显得尤为重要。秦汉律主要规定的是官有物资损失价值的估算办法,秦简《效律》规定:“效公器赢、不备,以资律论及赏﹙偿﹚,毋资者乃直﹙值﹚之。”⑤律文明确要求检验官有器物,有不足的,应按《资律》赔偿,若《资律》没有规定的应加以估价。又,《工律》云:“入﹙假﹚而而毋﹙无﹚久及非其官之久也,皆没入公,以资律责之。”①这是对收回官器没有标记或不是官府标记的赔偿规定,要求当事人应按《资律》的规定赔偿。以上可见,秦对于官器损失价值的估算已经有一定的标准,即按《资律》规定赔偿或加以估价赔偿。但这种标准具体内容如何,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材料进一步论证。汉代对官器损失赔偿数额,则一律按正常交易价格为基准估算,按“平价”赔偿,律云:亡、杀、伤县官畜产,不可复以为畜产,及牧之而疾死,其肉、革腐败毋用,皆其平贾(价)偿。亡、毁、伤县官器财物,令以平贾(价)偿。②律文规定损伤官府畜产和器物,均要求以平价赔偿。这里所谓的“平价”,即指正常、公平交换的标准价格,③易言之,在论定赔偿数额时,应以该财产在市面上正常的价格为基准,禁止当事人或执行机关抬高或压低财产价格。#p#分页标题#e#
(二)登记造册制度
为保障赔偿权利人实现赔偿权,秦汉官府对于赔偿关系中涉及到的赔偿义务人、应赔偿的数额一般都进行登记造册。从相关的文献看,登记造册更多的涉及到公共财产的损害赔偿。秦律规定:损害公物所涉及到的赔偿人、赔偿金额应登记,并将所登记情况存于少内中,《金布律》载:县、都官坐效、计以负赏(偿)者,已论,啬夫即以其直(值)钱分负其官长及冗吏,而人与参辨券,以效少内,少内以收责之。④参辨券是秦时所用的一种券书,一式剖为三份,用作凭证。整理小组注云:“这种券书,推测当由啬夫、少内和赔偿的人各执一份,作为缴纳赔偿的凭证。”⑤律文规定了官吏缴纳赔偿金的过程:官吏被判处在点验或会计中有罪而应赔偿后,有关官府啬夫即将其应赔偿的钱数分摊于其官长和群吏,发给每个人一份木券,以便向少内缴纳,少内凭券收取。可见参辨券在作为凭证的同时,也是对赔偿义务人的责任记录,少内正是凭记录收取赔偿金。汉代有关赔偿登记造册制度,于下简可窥一斑:甘露四年七月丙午朔已酉,县泉置守丞置敢言之:乃厩啬夫张义等负御钱、失亡县官器物、当负名各如牒,谨遣厩佐世收取,七月唯廷以敢言之。(A)啬夫义、得之;佐世忠。(B)(Ⅱ0115④:87)⑥简文记载了西汉宣帝时张义等人所欠官府御钱、亡损官物赔偿的名簿。从该简推定,其名簿构成要件当有赔偿义务人的姓名、官职、赔偿事由、赔偿金额。汉律还进一步要求所记录的内容不容随意修改和删除,违者法律将追究其责任。《二年律令•贼律》规定:“诸诈增减券书,及为书诈弗副,其以避负偿,若受赏赐财物,皆坐赃为盗。”⑦律文针对的欺诈行为有两种,一是故意增加或减少的券书记录,一是制作文书故意不录置副本,以达到逃避赔偿、多得赏赐财物的目的。对于这两种行为,法律规定应“坐赃为盗”,即根据其所逃避的赔偿数额,计赃以盗罪论处。
(三)索缴制度
古代社会交通不甚发达,若当事人的居住场所发生变更,可能会影响赔偿债务的实现。为此秦律规定:当官府和当事人之间确定债的关系后,若债务人居住场所变更,当事人和官府之间的债务可以移至变更后的县办理,由当地政府索缴,“有责﹙债﹚于公及赀、赎者居它县,辄移居县责之。公有责﹙债﹚百姓未赏﹙偿﹚,亦移其县,县赏﹙偿﹚。”⑧由这一简文可知:当欠负官府债务或享有官府债权的当事人,在其居住场所发生变更后,其债权、债务由原居住县转移到变更后的县,由现居县追偿或代偿。索债制度也为汉律所承袭,如居延汉简载:丑朔甲寅,居延库守庆敢言之:缮治车卒朝自言贳卖衣物客民卒所,各如牒。律:“辞官,移书人在所,在所以次”。惟府令甲渠收责,得钱与朝,敢言之。掾破胡、佐护、充光EPT58:45A、B①推测此简中所引的律文的含义,应是指按汉律:发生债务纠纷时,若双方当事人不在同一地区,则将债务文书发至债务人所在地,并依法定程序将文书转至具体负责此案的有关机关。该简中债权人属居延县库,所以由该库行文至居延都尉府,由都尉府下文至债务人的“在所”甲渠候官,由甲渠候官追讨索债。
秦汉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特点、主要社会功能和历史地位
通过以上资料的分析和讨论,很清楚地表明:当时法律涉及的财产损害赔偿内容具体包括赔偿适用的领域、原则、范围、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执行制度等。透过这些财产损害赔偿规范,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秦汉赔偿法律制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在多数情况下,赔偿责任附于刑事制裁。当时的法律诸法合一,以刑统法,因此在财产权遭受侵害的情况下,多论以罪,一般先科处刑罚,是否赔偿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视其具体情况而定:重大的故意侵害财产犯罪,在被处以重刑的情况下,免于赔偿;对多数的侵害财产行为,通常是刑罚和赔偿并处,赔偿损失是刑事制裁的附属物;只有在少数场合单处赔偿责任,如汉代在畜产相互杀伤的场合,双方畜主只需要根据公平原则赔偿损失即可。第二,秦汉赔偿法律的重心是公物赔偿,注重对国家财产的保护,执行维护整体利益的社会职能。秦汉时期,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确立,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国家和整体利益至上,这种观念必然影响到相关的法律规定,这也是当时赔偿法律执行的主要职能。主要表现在:其一,如前所述,秦汉律所涉及的赔偿规定仅限于财产损害赔偿,其中公有财产、利益的损害赔偿所占的比重较高,而涉及私人财产的相对有限,体现了当时法律注重对国家和集体财产的保护,私有财产利益并非法律关注的重点。其二,对损害官府财产的行为,法律制定了严密的赔偿追究制度,例如扣除侵害人的薪金或收入、侵害人以劳役抵偿、由管理有过失的官吏代替赔偿等,从而保障国家财产权。第三,赔偿实行以补偿主义为原则,惩罚主义为例外,发挥着双重法律功能。侵害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法律均有明文规定,如秦律对于杀伤官畜产行为,要求侵害人以“未败之直偿之”,对于毁损县官器物,则按《资律》的规定赔偿,而汉律则规定“亡、杀、伤县官畜产”、“亡、毁、伤县官器财物”均以“平价”原则论定赔偿,可见侵害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与实际损害基本相符,不允许任何人或执行机关任意加重或减轻侵害人的赔偿责任。而在涉及盗窃他人财产的场合,秦和汉初皆要求侵害人赃物归还原主,但到东汉时期则出现了“加责”制度,赔偿责任大于实际损害,明显带有惩罚性质,这大概由于盗窃行为在统治者看来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可见赔偿在当时主要发挥着补偿受害主体经济损失的法律功能,同时也起到惩治恶意侵犯财产行为之功效。第四,秦汉财产损害赔偿制度已形成初步的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财产损害赔偿制度发展的基本方向。从总体上看,古老的中国自先秦以来一直保持着“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律典编纂体例。③秦汉社会也不例外,当时的统治者并未制定统一的损害赔偿法律,因此有关财产损害赔偿规定就显得比较分散和零乱,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是比较清晰和明确的:从类型上看既涉及动产﹙如畜产、器物等﹚又包含不动产﹙如建筑物﹚;从赔偿的范围看,一般仅限于直接损失,即造成现有财产的直接减少,至于间接损失在所不问;在赔偿数额的计算上则以实际损失为原则,损失多少,赔偿多少,如对于侵害官畜产,秦律提出“令其未败之直偿之”,汉律规定“价以减偿”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区分赔偿比例时则根据实际情况有“分负”、“半负”、“负一”、“负二”、“叁分偿”等;在赔偿的方式上,除主要以金钱赔偿、返还原物外,还根据社会情况规定了以役代偿、以刑代偿等其他几种方式。秦汉律所体现的赔偿立法思想,创立的赔偿方式、原则和范围对中国古代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