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设备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案,探讨分析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by past simple also produced artificially to overall model of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mode, mechanical equipment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s more and more use of 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reasonable and good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is the overall level of homework to reflect, building enterprise expected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hould keep pace with times, continuously improve its own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for the management level, such enterprise to increasing competition in the survival of a foothold, this paper on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management methods of doing related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the hope can give related personnel some incom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plan, this paper
中图分类号:U67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施工工具,也是建筑企业外部形象的整体展现,现代化的建筑施工工艺和方法大部分是由机械设备施工来完成的,抓好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确保机械设备资源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设备外在和内在形象为整个施工过程的生产经营服务,是机械设备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中心任务。
一.现首先对现阶段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相关的分析和讨论,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建筑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渐弱化
建筑企业内部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没有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不能够指定专人对整体建筑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修和维护,这些现象尤其是在中小型的非公有制企业中体现更为明显,企业缺乏真正的具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公司领导对设备的管理不予以重视,在企业的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和安全无疑是被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的,而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却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没人管的工作,以上种种无疑是机械管理工作弱化的原因。
2.企业对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的建筑市场还不太规范,除了少数的正规建筑公司,有许多的小型的建筑公司存在,甚至有些施工企业还没有拿到有关部门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完全属于违法生产经营,鉴于此,建筑市场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惩治处罚条例,一部分建筑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工程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来降低建筑成本,对企业施工生产所必须的机械设备不舍得投入资金进行维修和保养,致使很多设备年久失修,异常陈旧,在设备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冥冥之中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故障,为施工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3.租赁的机械设备在使用期间的管理双方不能形成一致的意见
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和统计,目前建筑企业的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施工企业的自有机械设备,施工工人的自带机械设备和从机械设备公司租赁过来的机械设备,对于租赁过来的大型的机械设备而言,国家出台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双方很容易就管理,维护和责任方面达成相关的共识,而对于一些小型的机械设备,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双方不能够达成统一的意见和管理方法,因此致使对这些建筑设备的管理会出现混乱,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维护次数明显减少,设备只要能用就行了,而租赁公司则说设备是你施工企业使用的,日常的维护则理所应当的由你施工单位进行管理和负责,双方之间的对设备管理的不一致性,导致了设备无人管理的局面出现,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4.建筑工人较为零散,给设备管理工作的执行增加了难度
目前我国很多的中小型的建筑公司,其绝大多数的建筑工人都是由未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的游兵散将构成的,这些人大部分是企业调用的临时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等,这些人流动性较大,施工人员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大部分机械设备的性能,规范操作流程,维护和保养等基本知识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建筑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不能够顺利的被完成,只能够停留在表面上,从而导致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增加。
二.现就其正确管理方法做相关的探究
1.成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部门
建筑公司应成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对以上提及的三种机械及公司自有设备,施工人员自带设备和租赁设备制定专人分开进行管理和操作,这样就能够及时的调配人员和机械设备,使建筑施工工程效益达到最大,同时也能够确保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落实到个人,从而使生产效益达到最大,施工风险降到最低。
2.对专业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施工人员的培训包括建筑机械设备的作业技能培训以及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培训等,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尤其是对建筑用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的培训要充分的做到有计划,有部署和有针对性,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不合格者不准予操作机械设备,人员持证上岗,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因对该种机械设备不熟悉而产生的安全事故。
3.正确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
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任何一种机械身背都具有其自身的结构和性能,在使用的过程中都要求有一定使用技术,严格的按规定进行使用,就能够是机械寿命得以延长,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管理人员应对各种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合理的调配使用人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4.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期安全检测
在建筑施工工地行走,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责任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做好上岗前的安全检测工作,否则一旦发生危险,对施工人员和家属都是不可挽回的灾难和损失,大型特种机械设备相比于一般的机械而言,具有更高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同时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较一般机械的高,组织专门的人才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检测和操作,使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三.总结
机械设备对于建筑公司而言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不可或缺,否则就会失去活力和竞争力,最终走向灭亡,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机械设备,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行之有效的管理,以上几点就现阶段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正确的管理方案做了相关的浅显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员以帮助。
参考文献:
[1]. 冷桂海;;日本建筑机械管理的特点和我国建筑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J];建筑机械化;2003年03期
[2]. 项目法施工中的设备租赁[J];中国设备工程;2006年09期
篇2
关键词:露天煤矿 机械设备 发展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144-01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和相关政策的调整,煤炭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快速化的背景下也产生了一些全新的变化,即机械设备已经由以前的单机制造转变为如今的成套设备的竞争状态,整个煤炭行业的机械设备也向着大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去发展。在以后的煤炭开采中,无论是井工矿还是露天矿,其煤炭机械设备的发展方向都将朝着大型化,现代化,智能化的高效发展,从而促进煤炭机械设备的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因此,对露天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及安全管理方法进行探讨对于煤矿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露天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
1.1 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发展
就实际的煤炭开采过程来说,所有的机械设备都担负着各自的开采职责,其中露天矿矿山表层的土层去除是需要轮斗系统需要完成的工作,而电铲则是完成煤层的剥离工作,运输工作则需要矿用卡车来完成,再加上其他的煤炭开采机械设备的辅助,从而高效的完成煤炭开采的任务。因为所有的矿山机械设备的体积巨大,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十分复杂,操作也比较困难,因此,在未来矿山机械开采设备的主要发展应当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去发展,进而实现煤炭开采的简单控制。而上述的轮斗,电铲以及矿用汽车都是可以完成自动化转换的机械设备,而对于另外的一些如矿山的测量,钻机位置精度的确立都需要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才能完成,这种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确保煤炭开采位置的准确性。
1.2 大型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数量的进一步增长,在煤炭开采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也需要进行不断地革新,当前的大型企业中,一些小型的机械设备正在被大型的机械设备所取代,比如所使用的穿孔设备已经被大型的露天穿孔设备所取代,相比于传统的喷火钻,冲击钻的钻孔效率提升了很多,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对于生产企业成本的控制也是一种很好的措施。运输设备也已经逐渐摆脱了百吨以下的车辆设备,转变为如今的两百吨甚至是三百吨的重量级运输卡车,卡车的驱动设备也已经由以前的油液发动机推动转换为如今的电驱动,电驱动的用电也有所变化,即由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现如今,有效载荷最大的矿用汽车达到了惊人的345吨。
1.3 机械设备向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企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环境发展的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的露天煤炭开采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也应当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去发展,进而实现了安全环保的基本生产方式。因为露天的煤炭开采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极大地,因此,我们通常采用以下措施来减轻煤炭开采对环境带来的伤害,即煤炭开采的机械设备的设计应当遵循使用寿命长,排放污染物少的原则进行,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减少维修,降低能源的损耗,进而减少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实现生产的高效化,完成环保的基本任务。在机械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量,以防止设备在报废之后对环境造成污染,尽量的采用可再生的材料制造机械设备,提升设备的再生率。
2 露天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与安全管理方法
2.1 完善安全制度
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是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安全制度的制定应当尽可能的与先进国家的露天采矿设备的使用要求相一致,从而确保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都能够囊括在所制定的安全准则之内,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也必须严格遵循所制定的安全生产准则。
2.2 革新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准则
危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安全设计是矿山机械安全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安全设计过程中,应当能够及时的发现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及时加以解决,进而保证机械设备生产的基本安全。对于机械设备自身以及外界的环境因素所带来的风险我们称之为危险识别;而建立在危险识别的基础之上的安全评价我们称之为风险评估;安全设计的作用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即一部分作为风险评估的参考依据,另一部分作为安全防护的重要参考依据。
2.3 完善机械安全管理体制
就当前来说,我国的安全监管体制还不够完善,因此应当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完善露天采矿机械安全管理的体制,成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对于实际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总结,为后期的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依据和参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所有的煤炭开采人员也是一种约束,让他们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能够秉承安全生产的基本理念开展煤炭的采集工作。
2.4 加强机械故障的诊断
对于机械故障的诊断应当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可以在机械设备中引入一些较为先进的故障检测系统来完成基本的故障检测任务。我们可以采用计算机的远程操控技术对整个矿山的机械系统实现全方位的实时监测,对于所产生的故障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修复,从而提升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第二,引入全新的故障检测方法,比如探伤技术,超声波技术等,而加上当前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系统的引入,都能够不断的促进矿山机械故障诊断系统的不断完善。
3 结语
综上所述,就露天煤炭的开采来说,由于开采过程中对于安全性和回采率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注重开采过程的安全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促进煤炭开采业的有效发展。露天煤矿的先进性受到了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质量的直接影响。中国的露天煤炭生产业和服务企业以及机械制造企业必须以环保为发展宗旨,进行绿色管理,节约资源,注重人才的培养,促进技术的不断革新。采取有效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方法,促进露天煤矿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字:工程施工;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已由单一的功能逐步向机、电、液一体化的多功能化发展,并且出现智能化的趋势。工程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技术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用的机械种类与数量在逐年的增加;随着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新的工程机械已经成为工程又好又快的有力保证,也是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招标中能够胜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今市场改革不断进行的前提下,要想使公路建设能又好又快的实施,按时按量地完成事先已经预定好的目标,就必须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真正使其又好用,又好管。
1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维修管理模式不合时宜。传统的计划预期检修制,不太顾及维修的经济性要求和经济管理。因而这种管理模式是生产型的,而生产经营型的维修管理不仅要考虑设备生产的需要,更要追求维修的经济型和维修的经济管理。由于缺乏前期论证,之前在其他项目中运行的机械设备被调来征用,而它们的大多数都是技术状态较差、不符合工程需要的旧品,这样就势必会影响到新的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最终导致施工赶不上计划的进度,蒙受不应该有的损失。
1.2维修管理系统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些单位的管理机构没有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或有制度而不能按制度执行,造成维修管理水平低下。在规范完整的机械设备保养制度没有制定出来的情况下,导致了人们对机械设备保养的忽视,从而对人使用机械的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这就出现了操作人员只注重使用的一面,不注重保养这一面,对于机械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
1.3重使用、轻管理。为了追求工程质量,以及工程的进度和效益,新工程建设的项目部往往是牺牲设备的保养和寿命,让机械设 备加班加点的工作。这种只注重使用而忽视保养的行为直接后果是机械技术状态的下滑以及使用寿命的缩短。
1.4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对于制造精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和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代设备,很难凭经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
1.5维修管理基础设施跟不上。有些较先进的设备,对配件的质量以及燃料、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较高,一些采购人员业务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购置了一些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使一些较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使用了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机械设备往往在高负荷的工作中不堪重负,最终出现故障,严重的甚至是报销,影响施工的进度。
2工程机械维修及保养的原则
2.1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目前,在施工现场应用较多的土石方机械和路面机械,多为液压、电子技术较先进的进口设备。这些设备结构复杂、技术先进,发生故障后修理较为困难,应以状态监测(检测)的维修模式为主;而一些小型简单机械,如钢筋加工机械、钻探设备、木工机械、破碎设备等,因其结构简单,发生故障后损失不大,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对有关水泥混凝土加工、运输、浇筑和沥青土加工的设备,应采用计划预防修理为主、状态修理为辅相结合的维修模式,根据生产情况适时安排有计划的维修,并按一定的标准和周期对其进行点检。
2.2不同的部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工程机械各个零部件的工况、运动方式、可靠度要求等都不尽相同,对于那些结构复杂、技术先进的液压动力、控制、执行元件,应采用状态监测(检测)维修模式;对于那些高速运转部件或事关安全的部件如行驶设备的转向系、制动系、发动机等,应采用计划与预防相结合的维修模式;而如铲斗、挖斗、履带行走系及车架之类的部件,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
2.3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同类设备(甚至是同一设备)在不同应用场合,有着不同的期望性能,如满负荷工作和降负荷工作时的要求便不一样。其次,同类设备(同一设备)在不同的现场环境下发生相同的故障可能会有着不同的故障后果。
3 加强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3.1对机械设备作业的合理规范化与维护的科学常态化。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以及使用说明书上的说明,要坚持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实行按时、按人、按岗的责任制,坚决执行持证上岗,严禁禁止无证人员的违规操作。同时为了消除可能出现的对机械设备安全不利的因素,避免事故的发生,要经常性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其对事故的预见性、防范性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在对设备的检查上,可以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当一定要以常规的点检标准化的形式来规范检查工作,动态管理的模式能真正的实现。
3.2对机械设备配置的效率化与设备管理的专门化。在施工的设计阶段要有一个具体的施工实施方案和对具体机型的正确选择。对于具体的施工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对不同方案进行经济计算,得出每个方案的结果,从而在它们之间做出最优化的选择。这样就能使工程的进度与设备的使用协调一致的进行。为能够使设备配套的效率化,还必须把机械设备内部的配套关系解决好。
3.3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达到管理标准化。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严格的管理制度必不可少,而且制度必须覆盖住设备从选型、采购、使用、维修、管理和报废的全过程。要适用、可操作性强。制度一经实施,就要一丝不苟地执行。修理作业也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按照正常的修理工作程序,完成修理之前的技术检验、故障分析判断、解体鉴定、制订修复方案,修理过程要执行自检、专检记录的填写和最终竣工的验收。
3.4加强岗前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培训和考核要有针对性,合格发证上岗,不合格下岗淘汰,接受再培训,操作人员上岗或转岗之前都必须按照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进行专业化、系统化操作、维护保养培训,并进行认真的上岗考核,要确保操作人员操作技能熟练、会维护设备、懂设备的基本原理、熟悉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及如何处理等。此外,管理、技术人员更应该加强学习,不仅要在理论上充分掌握设备的性能、操作、维护规程和维修技巧,而且要他们对重点设备也能熟练操作,在培训时给操作人员进行示范、指导。
4结束语
要想真正管好机械设备,使机械设备管理上一个台阶,不管它有多么的复杂,涉及的内容有多么的多,只要我们时刻保持一个谨慎的、谦虚的态度去对待它,就一定能提高施工现场设备的管理以及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邢东永;《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使用》[J];公路与运输;2011年04期
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 机械设备 设备经济管理
1 设备费占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比重大
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来说,就是能使企业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建设工程项目中,一项工程的设计费用占总工程费用比例约为5~10%,设备工程费用一般占工程项目投资的40%~50%左右,设备有关的各项费用一般要占企业全部生产资金的60%~70%左右,在固定资产中设备固定资产要占三分之二左右,在流动资金中,与设备有关的(如备品备件、二类机电等)大约要占25%~30%,在冶金系统要占到40%左右。所以与设备有关的各项费用(设备的购置费、维修费等)的使用情况如何,对全部生产资金的利用程度关系极大。
2 设备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离不开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及投资。作为设备管理中的设备经济管理应从设备设计、制造、采购、维修及更新、报废等全过程每个环节的费用进行管理、控制、预测。设备经济管理的任务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对设备一生各个环节的费用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对设备投资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确定投资的最佳方案;对设备的折旧,按照各类设备的经济寿命提出合理的折旧年限;对设备的维修费用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设备价值运动规律;根据设备价值运动规律,按照经济原则,确定各类设备的最佳更新周期和大修费用的界限;做好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同各项工作。
3 设备经济管理的目的
设备经济管理是设备有关各项费用的管理,在机械设备管理中,设备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都是同等重要的。技术管理,是为了掌握设备的物质运动规律,其成果是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行。设备经济管理,是为了掌握设备的价值运动规律,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好坏归结到三点就是两高一低,一高是产品成本高,另一高是投资费用高;一低是资金利用率低。这三种情况都与设备管理水平有关,更主要的还是与不重视设备经济管理有关。长期以来只重视设备技术管理,而忽视了设备的经济管理。就目前情况来说,对这个方面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根本的原因在于看不到设备管理方面的经济潜力,缺乏先进的经营观念,缺乏竞争意识。
4 设备投资方案决策
设备投资是企业把某种资金固定化(购置各类机器设备),以期获得更大的盈利,由于投资又是一个长短期结合的决策,从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角度来说,短期投资方案,要衡量投资经济性的好与否,设备的投资选择和评价应利用盈利额、盈利率、终值、互斥方案等进行衡量。长期投资方案,是一年以上的投资,评价设备投资方案的优劣虽有各种各样的标准,但经济性的分析应该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把各方案所发生的费用和收益组成资金流量表,或从净流量开始分析,因为投资的经济性分析是用货币额这个共同的尺度来测定投资效果波及整个时期资本的增量为主要内容的。大体上投资方案有单一方案即独立投资方案,多方案包括互斥型投资方案、混合型投资方案,可以利用净现值法、净年值法、终值法、投资利润率、差额流量、投资回收期法比较设备投资的优劣,寿命期相同和寿命期不相同的方案也可以利用上述几个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设备的优劣。
5 机械设备的选型、配套
随着建筑施工的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各种机械设备层出不穷,满足了施工企业的需求。由于机械设备生产厂家的不同,其适用于各类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价格亦不尽相同。因此,每个工程项目施工前,都要对其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即优化配置。在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5.1 经济性原则 配置机械设备时,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即要确定需要哪些机械,每种机械设备需要的数量、进场时间,同时还要考虑本单位现有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费用的高低,本公司人员的维修水平。新购设备的价格等等,通过比较选择最经济的机械配置,既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同时产生的责任成本又低。
5.2 实际操作可行、合理性原则 选择机械设备,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场地的情况,选择那些利于在现有施工场地安放的机械类型。配置机械设备的数量时,要根据施工生产的需要来安排,既不能因配置过多造成成本上的浪费,也不能因配置过少而致使制约了施工生产的进度。
5.3 进场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的确认、维护 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对工程施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使用一台故障较多的机械,不仅会影响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还会增加机械设备的成本费用。进场后的设备在对其技术状况确认后,应在开工前对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保养,以保证开工后能正常使用。配件的库存量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多少来核定,同一种设备配件的库存宜以一台设备的库存量来定,且库存配件应为易损件,非易损件的库存应根据机况进行确定。配件的价格因地区不同而会有所不同,但配件管理人员应掌握常用配件的基本价格,以保证所购配件的价格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6 设备经济管理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的现实意义
篇5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现阶段,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对于我国的公路施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公路施工在自动和机械的应用下实现了高速发展,同时由于施工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公路施工中对工程机械的维护范围不断扩大,然而现有的机械管理机制已经大大的影响了我国公路施工的发展,因为,对公路施工机械管理水平我国有待快速提升。
二、公路工程机械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繁多,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进行机械的科学化使用与管理,可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减轻劳动强度,从而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对加速基本建设,改变公路交通面貌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机械本身设计制造时的管理科学性,随着机械科技含量的逐步提高,帮助机械自动化水平快速提高,增大机械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则是使用期内的自身条件,主要是机械的完好率、工作效能的发挥等,避免因机械的技术水平低或维修率高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合理使用设备,随意滥用,不是造成机械资源的浪费,就是造成工期浪费、工程质量保证率低。
三、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配置不经济,没有科学规划。
公路工程复杂多变,随着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的改变,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是不同的,需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品种、数量,也是变化的,这就需要适时的购置相应的设备。在购置中由于施工企业缺乏对设备配置的长期规划,致使机械设备的购置存在盲目性,不切合实际,设备机型不符合要求,造成设备完好率低,利用率不高。在管理中也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缺乏合理规划,科学配置,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管理理念。
2.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各部门间的机械管理工作不能实现统一的调配,导致现实中施工机械不能按照工程需求协调合作,实施统筹安排,最终形成施工机械设备难以全面、配套的投入工程施工中。公路工程普遍存在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范围广、工期紧的特点,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管理薄弱现象,公路工程项目部所追求的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效益。为追求质量、进度与效益,对设备的使用自然是费用越低越合理。为了超工期、抢进度,使机械长时问超负荷工作,而忽视了设备的保养维修。同时,没有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和配备相应管理人员,企业对设备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较低也导致其缺乏相应的机械操作知识,最终导致管理事项与实际操作相脱节,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
3.设备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
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它包括设备操作者以及生产组织、指挥、管理等人员。据统计,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的80%以上。因此操作人员是关键。操作人员缺乏设备相关专业知识,对操作方式不甚了解,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盲目进行操作或者经验不足,缺乏应付异常情况的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完全无知等,均会导致事故发生。
四、加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策略
1.优化公路施工方案,提高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效率
不同的公路施工方案会对公路施工建设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公路企业在对不同的公路施工方案要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从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来对公路施工方案中涉及到的施工工程的质量和公路施工的进度以及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和大小来进行综合地衡量。对公路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不仅可以提高公路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而且还可以适当地减少公路施工企业的建设资金。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会对整个公路施工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公路施工地段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公路施工设备的性能测试从而提高其利用率。
2.建立科学合理的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系统
在实际的公路施工期间,施工企业应该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对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都应该进行培训。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来达到公路施工的预期效果。管理人员要根据相关的管理准则来对公路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相关技术操作人员也要遵循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指南进行正确地操作。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应用和配置需要公路施工企业进行合理地计算和审核。虽然公路施工的整体状况保持良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公路施工过程中,公路施工企业要对公路施工的环境进行实地测量和考察以确定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数量。除此之外,公路施工企业还要对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益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计算,从而促进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同时,企业的相关领导还要提高对公路施工进程的安全认识,通过对不同的公路施工路段和不同的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地安排从而提高对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效率。
3.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对所有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验收,并组织操作机手对机械设备进行例行保养,包括三滤检查、加注脂、紧固螺栓以及油品的污染程度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机械,应上报合理的检修计划,并立即组织实施。项目部要周密安排,搞好设备组织工作,及时对设备进行调转。操作机手要服从项目安排,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另外,操作机手还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养良好的工作状态。
4.科学合理地调度公路施工机械设备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只有各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通力合作才能够促进整个公路施工的顺利完成。因此,公路施工企业在公路施工期间应该要对公路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地调度。首先公路施工企业应该对主要的施工机械进行选择和优化,尽量地减少对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重复购置和使用。通过制定科学有效地公路施工方案来避免公路施工故障的发生。因为公路施工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因此公路施工企业要对相关的机械设备市场进行详细地调查,对不同公路施工设备的品种和规格进行调研分析以提高公路施工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公路施工单位还应该对不同的公路施工设备进行性能测试保障公路施工建设的正常进行。通过以市场作为导向加强对公路施工设备的有效管理从而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
5.逐步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强度
新时代科技发展极为迅速,而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也逐渐缩短,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作业,并且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这就对管理人员有所要求,不仅思想要新颖,观念要超前,还要科学合理的对机械设备进行安装、购买、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管理科学有序的进行。
所以,提高维修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的最根本方式就是施工企业加大培训强度,可以使用很多方法,如“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技术培训进行集中培训。强化技能培训的力度,选择和培养出全能型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够满足工程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求。
工程企业同时也需要有目标地开展由设备管理、修理、使用人员组成的讨论会,大家坐在一起出主意、提意见,形成学技术、专于技术的环境。还应该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应用表彰奖励、鼓励学习等方式鼓励职工自主学习,逐渐提高企业领导和普通样的技能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管理是公路施工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公路施工的机械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有利于提高公路施工的速度,节约成本,更好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产,同时促进我国公路现代化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丘斌.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实效性管理工作考核探讨[A].广东省公路工程专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0.
[2王斌.谈公路施工企业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问题 [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12).
篇6
坚持管理思路与手段创新相结合
推动设备管理科学化
“十一五”以来,中铁五局六公司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种类、数量在逐年增加,目前公司现有机械装备能够同时满足10条国铁、5条地铁项目施工生产需要。如何管理好这些设备,公司决策层提出了对设备管理创新的要求,明确了设备管理创新不应是简单地把设备管理的职责和内容加以改变,而是要在不断吸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和经验中,运用最合理、最科学的方法,对实际管理中不适应设备管理的理念、方法、手段等进行创新。
侧重抓管理意识和思路创新。如何把人们对设备管理意识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如何规划出一套明确清晰的管理思路,是实现企业设备管理目标的先决条件。为此,公司在抓设备管理意识创新上,侧重抓了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在公司决策层的认识上,统一思想,班子成员都能够从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去重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二是在全员设备管理教育上,侧重抓了八个意识方面的培养,即,全员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人本意识、核算意识、效益意识。在抓设备管理思路创新上,侧重抓了三个方向性的工作:一是明确了设备管理的指导方针,即贯彻执行“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针;二是公司机械设备的保值增值率、机械设备装备规划等重要机械管理指标列入企业发展目标;三是机械完好率、利用率、机械事故频率等年度经济技术指标列入年度工作目标。
侧重抓管理方法和手段创新。在抓管理方法创新上,公司的着力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着力从传统的事后维修转变到事前保养,实行点检定修制和对主体设备推行“零故障”管理;二是从忽视质量管理到改进和强化设备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对检修质量的严格控制;三是从质量体系的认证到“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的理念融入到设备管理全过程。在抓管理手段创新上,公司的着力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强化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二是注重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定期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三是在搞好设备实物形态管理的同时,加强设备的经济管理,注重节约成本,降低维修费用;四是完善计算机管理手段的推广应用,以信息化带动设备管理现代化。
侧重抓设备机构设置创新。长期以来,公司能够把机械设备组织管理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历届公司班子,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生产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公司设备管理组织结构,力争通过科学设置机械设备管理组织,对施工设备合理有序地调配与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尤其在2000年企业改制以后,公司对设备管理机构作了多次较大的调整,先后成立了机械设备管理中心、机备部、大型机械养护段、机械设备物资管理中心等管理机构。2012年,公司又按照集约化管控的要求,对现有设备实行集中管理,重新改组并建立了机械设备分公司、焊轨分公司、箱梁架设分公司、无砟轨道分公司、试验检测分公司、机械设备管理部等组织机构,对公司设备管理原有的方针、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强化专业管理,提高设备综合管理水平。
坚持完善制度与健全责任体系相结合
推动基础工作标准化
制度建设和责任体系建设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中铁五局六公司在提升设备管理工作中,始终致力于通过健全的制度、规范的流程和明确的责任体系来提升整个设备业务层面的运转效率。
重点修订完善了系统的制度体系。近两年来,公司根据集团公司集约化要求,在总结公司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原有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了再次修订,先后出台了《中铁五局六公司机械设备管理实施细则》《六公司设备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六公司车辆管理办法》《六公司机械设备管理考核办法》等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受控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公司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制度建设还充分兼顾施工项目现场管理需要,把项目设备管理作为重点环节列入企业管理模块,对设备管理的组织架构设置、权责分配、重大风险领域、关键管控环节和绩效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规范的标准化设计。目前,机械设备管理均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重点建立细化了责任明确的管理体系。设备管理工作实行公司和司属单位二级责任管理制度。一是明确责任体系。公司通过颁发《机械设备管理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建立起了条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二是确立达标目标。公司为推行机械设备的达标管理,确立了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达标考核标准,建立起了班组、项目、公司“三级”考核体系。同时,公司加大考核力度,把设备管理考核分成三类:即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设备管理先进个人、红旗设备,并依据标准细化了考核内容,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作为设备管理中的重点与奖励挂钩。司属各单位每月组织检查一次,公司每半年检查一次。每年度末公司进行一次评先表彰,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坚持调整资产结构与提升装备素质相结合
推动设备管理动态化
“十一五”以来,中铁五局六公司结合市场发展形势,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提升装备素质作为实现企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紧抓实。
注重调整资产结构,着眼改善装备素质。公司注重从多层面找准设备管理和经济管理的结合点。一是摸清家底,夯实发展基础。近年来,公司先后多次组织有关部门相关人员对公司的机械资产结构进行了认真归类清理、分析研究,按照“科学分析现有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对铁路基建市场的适应性,对部分性能落后、机械费用成本高以及长期闲置的机械进行合法出让,回收资金置换新装备,对部分可以以较少投入改善性能的机械进行技术改造,逐步调整现有机械资产结构”的原则,全面实施资产结构调整,努力改善装备素质。二是重视加强设备前期管理,提高选型的科学性。机械设备选型适应性如何,将直接影响机械的远期经济效益。为提高对机械设备选型的科学性,公司遵照“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安全上可靠、经济上合理、操作上简单、维修上方便、服务上及时”的原则,每次在申请购置设备前,都必须多方调查、分析,通过比较其价格、运行、维修、转移成本,对远期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预测,然后按程序上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审议,最后报局审批购置。同时,购置过程均采取招标采购,在制度和程序上规范了设备采购行为,增加了决策的透明度。
加快更新力度步伐,着眼提升企业装备实力。公司加大了对设备的更新力度,尤其加大了高铁提、运、架等关键设备的投入。比如:以高速铁路架梁设备为例,公司就先后购置了900 t搬、运、架设备各2套和450 t提梁机
2台、大型机养设备2套、D.CCPG500型有砟长轨条铺轨机组1套、500 m无砟长轨条铺轨机组1套等,提升了企业的装备实力。
坚持设备智力开发及技术开发相结合
推动设备管理专业化
公司把对设备的智力开发和技术开发作为推动设备管理专业化的重要手段。
强化“人本”管理。公司始终把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提高技术素质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突破点来抓。一是注重抓设备管理人员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的经常化,通过“了解引导、沟通开导、以情疏导”等方式,教育引导现场员工从“要我管好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向“我要管好、维护保养好设备”的思想转变。同时,各单位还根据现场工作实际情况,开展“查、摆、找、改、提、升”等管理活动,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了一支适应现代设备管理的专业队伍。二是注重抓设备管理的实际操作。公司一方面通过采用“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和师傅“传、帮、带”的方法,要求现场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另一方面,为确保现场操作人员能随时掌握企业设备状况,公司又编制了《六公司装备手册》,并达到操作人员人手一册;同时,还在生产一线不间断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升了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业务素质。
重视“技术”开发。公司在强化新设备管理的同时,把对旧设备的技术改造列入设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既严格落实设备报废制度,每年通过科学检测,及时将磨损严重、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修理维护费用高、已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坚决进行更新;并且进一步深化设备技术管理,重点通过推广新工艺,加强设备技术改造,提高设备适应性。公司原有的JQ160A型架桥机内空高度宽度不能适应现场架设2101、2201型桥梁需要,公司积极与多方探讨改造方案,有效解决了此项难题,提高了老设备新用的安全系数和使用效率。近年来,公司还通过深化技术革新,喜获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1年,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的“一种门式起重机移动供电装置的集电器”及“高铁箱梁架桥机转场支架”技术,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可,被确定为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并颁发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坚持预算管控与降本增效相结合
推动设备管理精益化
为充分挖掘现有机械设备潜力,提高现有机械的装备效能,公司重点抓了两项工作。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所使用的机械化设备更加的复杂,在对机械化设备进行使用时,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使得机械设备难以有效的发挥其功能。因此,需要对机械化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正常的发挥其功能,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要求,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对施工单位、投资单位等多方的参与者都有重要的影响。对目前机械化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机械化设备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增强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建筑工程机械化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思考
1.1缺乏专业化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对机械化设备管理意识淡薄
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周期长、参与的人员众多、设备使用和调动率高等,并且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机械化设备的管理工作缺乏充分的重视,为了节约成本,施工单位往往通过裁员或者压缩人员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工作,使得施工单位缺乏专业化的机械设备管理人才。目前,建筑工程单位的机械化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并且缺乏专人来进行管理工作,兼职人员对管理工作缺乏经验,使得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异常的混乱,毫无头绪;现有的管理人员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使得管理工作难以正常的进行下去;建筑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机械化设备管理机制和管理人员,使得机械化设备管理工作一片空白,无人对设备的采购、使用、调转、维修等工作进行管理,造成了工作的混乱;企业单位对自身的机械化设备数量模糊,并且缺乏专人来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1.2缺乏符合自身长期发展的机械化设备管理方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紧紧跟随时展的脚步。因此,在进行施工时,会将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融入进去,对现有的机械化设备进行不断的更替,采用最前沿的技术和最新的设备最大限度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发展。机械化设备的管理工作和企业的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制定出对策,对落后的设备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其对建筑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1]。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的要求来选择机械化设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和资源。
1.3机械设备一般的使用与机械的维护保养内容严重脱节
建筑施工单位大多实行一人一机的机械化设备管理制度,主要的目的是确保机械化设备的正常使用,并且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但是,在进行具体的实施时,一般使用固定的机械化设备管理机制,有效的将人员和机械设备进行结合,大大提高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机械化设备在进行维修和保养时,都是依靠专业的维修厂来进行,但是,由于设备的过度使用,使得机械化设备无法及时的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没有安排专业的机械管理人员来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无法对机械化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使得设备过早的报废。
1.4机械化设备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率逐渐增高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建筑行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逐渐凸显出来,并且近些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逐渐增多,主要的原因是人员疏忽所导致的。操作机械化设备的人员没有获取相应的资格证,并且缺乏专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不能按照规定的行为准则进行工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展。此外,施工单位对机械化设备的管理工作缺乏重视,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机械化设备管理的策略
2.1编制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
在进行项目施工之前,需要制定好施工方案,各部门准备就绪才能进行工作。施工方案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机械设备的布置和调配。施工方案包含的内容很多,如施工平面图、施工设备使用计划表等。机械化设备的使用安排需要由多个部门进行讨论之后才能确定,这样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安排,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2建立机械操作岗位责任制
施工单位成立专业的机械化设备管理部门,建立完整的机械操作岗位责任制,确保机械化设备的正常使用、维修和保养。机械化设备管理部门需要和施工单位的各个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且对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从而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2.3完善机械设备使用档案
建筑工程由于工程量浩大、施工周期长、使用的机械化设备种类及数量较多,为了确保能够对机械化设备进行清晰的管理,需要对每台机械化设备建立专属的档案,不同的设备具有对应的说明,便于查找和使用[2]。机械化设备的档案包含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保养等各种信息;当机械化设备发生故障后,可以根据档案来进行分析和调查;机械化设备的档案对每台设备的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为机械化设备的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落实安全制度
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准们的管理机构,推动机械化设备的管理工作的开展,施工单位应该将安全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机械化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不仅仅需要具备专业化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3];使用完设备之后,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保养。
2.5明确奖罚制度
施工单位应该将机械化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和施工人员的薪酬联系起来,按照规定来进行工作,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无不良操作和设备损坏的人员,施工单位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表彰;对不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和长期无法操作的人员,施工单位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和批评;多次进行处罚并且教育无果的人员应该进行辞退。
2.6培训高素质机械人才
任何一个单位都离不开人员因素,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所以,施工单位应该积极的开展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机械化设备的管理人员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企业单位应该定期的举办知识讲座,让施工人员互相学习和互相讨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机械化设备管理工作的进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的发展离不开施工管理工作,而施工管理工作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对施工机械化设备的管理,企业单位需要对机械化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重视。机械化设备的管理水平与设备的使用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对施工的安全、质量等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积极的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对我国现有的机械化设备管理工作的空白进行填补,对机械化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最大限度的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王丽.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01):131-133.
[2]刘士伟.新时期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23):119-120.
篇8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设备 施工机械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the engineer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nagement by the construction unit. This article discuss the initiating processes, planning processes, controlling processes, executing processes and closing processes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to perfect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processes in the construction unit.
Keywords: construction units;engineering equipment;construction machinery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机械设备管理,包括工程设备管理和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建设单位对工程设备的管理,包括其定型、采购、管理、安装、调试等过程;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主要通过施工单位进行,建设单位主要起监督作用。
1.机械设备管理的启动过程
在机械设备管理启动过程,建设单位成立负责机械设备管理的部门或直接指定机械设备管理负责人,由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开展机械设备的定型、采购、管理、安装、调试等工作。
2.机械设备管理的计划过程
2.1机械设备选型
建设单位可聘请专业咨询公司对项目所需机械设备进行前期咨询(如生产工艺选择、生产设备选型、成本预测、招标等),也可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共同选定。在选择机械设备具体型号时,应对其技术性进行评价,包括:(1)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可靠性、可维护性、安全性、配套性、可操作性、安装便利性、节能性等;(2)机械设备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交货时间、备件的供应、售后服务、法律和环境保护等。定型后还要计算出各机械设备的需求量,并编制需求计划表。
2.2机械设备的供应方式
工程设备可分为通用型标准设备和大型、复杂、系统专用标准型设备及非标准设备三种。通用型标准设备的采购与管理与工程项目材料采购与管理的方法基本一致,而大型、复杂、系统专用标准型设备及非标准设备常通常采用招标的方法进行采购。大型、复杂、系统专用标准设备采购的招标文件上,习惯上按照采购货物的招标文件的编制要求进行编制。非标准设备的采购,如果需要制造商单独设计、制造,应当编制特殊规格要求的技术规格说明书,供参加投标的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在投标文件中作出响应。[1]
2.3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模式规划
在国内,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模式大致有三种:
(1)施工单位自带设备。这种模式在工程项目中广泛使用,施工方为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建设单位主要起监督作用。
(2)建设单位购置施工机械设备,无偿转让给施工单位使用。这种模式使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系不清,现在基本不采用。
(3)建设单位负责采购大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然后租或卖给(以分期付款的形式)施工单位使用。这种模式是将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的机械设备由建设单位统一购买后转租给施工单位使用,并享受一定的优惠。工程结束后,视施工单位执行合同的情况以一定的价格转售给施工单位。[2]这模式在水利、隧道等大型工程中的业主方的机械设备管理中有所应用,在房地产开发中应用较少。
3.机械设备管理的执行过程
3.1机械设备的采购
机械设备的购买方式可分为招标采购、询价比选和直接订购三种。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公布了《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范围》,符合范围要求的,必须招标采购。通过租赁管理方式获得机械设备时,应根据工程预算和整体进度计划,结合已有设备情况制订设备租赁计划,合理调配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3.2签订采购合同
在确定机械设备供货商以后,建设单位(或通过施工单位)应与机械设备供货商签定物资采购合同或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双方通过合同谈判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合同约束双方的关系。
4.机械设备管理的控制过程
4.1对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的监督方法
(1)要检查施工单位自带施工机械设备的品种、数量、技术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施工单位负责请符合资格的第三方进行技术鉴证,并向建设单位提供技术资料;建设单位再进行审查,考虑是否允许进场。对不允许进场的机械设备由施工单位自己负责处理,对延误工期的,建设单位还要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3]
(2)对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应进行监督。机械设备出厂时,生产厂家都制定有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手册。要求各施工单位要据此编制自己的机械设备操作规程,以便建设单位进行管理和监督。
(3)建立一支机械设备监督队伍或聘请监理公司为建设单位进行管理,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
(4)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操作证上岗,属于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还须持有效的特殊工作作业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违章作业、超载运转等违规现象发生。
(5)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4.2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所查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
(2)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方案的安全措施中,应有切实可行的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措施,尤其对起重机及现场临时用电应有明确的安全要求。
(3)机械设备验收合格。要督促有关单位在机械设备使用前,必须按“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和原厂规定进行技术试验,填写试验记录,试验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方能投入使用。
4.3机械设备的验收
(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要求。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应当检查其相关的技术文件,如设备安装、调试、使用、拆除及试验图标程序和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及运输说明书,安全操作规程,产品鉴定证书,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配件及配套工具目录,其他重要的注意事项等。
(2)建设单位的机械设备验收。
建设单位应建立和健全设备购置验收制度。对于单位新购置的设备,尤其是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和进口的机械设备,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认真进行检查验收,及时安装、调试、移交使用,以便在保修期内发现问题时,及时办理保修手续。验收合格的,要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及时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4.4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大型机械设备一般精密而昂贵,初次安装调试中的技术工作必须由供货商派出的技术人员负责。建设单位在供货商调试工程师来之前,进行尽可能周密的工作安排,如选配操作人员、调配安装所需辅助作业机具等。在进行安装调试之前,建设单位的技术人员应协助供货商的安装调试工作,并选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分工和现场技术培训。
调试前,要再次检查设备装配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和渗漏痕迹等,以便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调试时,主要试验其工作质量、操作性能、可靠性能、经济性能等。考核时,应在施工现场进行空负荷和负荷试验,以正确检验其性能是否达到技术条件要求。调试结束后,应进行技术验收和总结。
5.机械设备管理的收尾过程
工程机械设备收尾过程的任务主要是提交工程档案资料,并办理交接手续。
施工机械设备收尾过程的主要任务是机械设备退场。施工机械设备完成其施工任务或达到报废条件后,由项目部负责设备退场。在退场前,应做好编制拆除方案、联系物流、运输准备等工作。大型机械设备的拆除,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严格按拆除方案实施。
参考文献:
[1] 秦玉银,漆贯学,杨效中.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公路工程 机械设备 管理 使用 规范化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机械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机械设备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它已成为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要保证,也是招标过程中能否中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呈现出机、电、液一体化的特征,向智能化发展。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充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保证公路工程的有效实施和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了公路工程施工中应实现机械设备管理与使用的规范化。
1、机械设备管理的规范化
机械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的目的是要实现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必须做到科学化、制度化,以规范化的管理,促进科学化的使用,以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机械化水平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因此,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使用设备,要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实行定机、定人、定岗责任制,坚持持证上岗,严禁非岗位人员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日常点检的周期可视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日常点检标准化的形式规范检查工作,真正实现动态管理。实践证明,设备的大多数故障如能在日常点检中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就能有效地防止突发故障的发生。
定期检查是制定维修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必要的仪器设备来测定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劣化程度,确定机器的性能,决定其修理的内容和时间。特别是目前建筑业施工队伍多元化、设备选用经租化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专业化的定检定项修理就愈发显得重要了。
1.1 配置机械设备方面
机械设备合理使用的两个主要标志为经济性与高效性,这首先取决于施工组织设计阶段的施工方案及具体机型的选择。
1.1.1 施工方案优选化
施工方案的经济计算可以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优化选择,依据工程量大小、工期决定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进出场时间,以达到工程进度与设备使用的协调一致与有效控制。
1.1.2 配套设备效率化
解决好机械化组列内部的合理配套关系:(1)以组列中主要设备为基准,其他配套设备以确保主设备充分发挥效率为选配标准;(2)组列数量最小化原则,即尽可能选用一些综合型设备以减少配套环节,提高组列运行的可靠性;(3)次要并列化原则,即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注意组列中的薄弱(运行可靠性低)环节,实现局部的并列化。
1.2 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1)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2)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3)完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目前,大多数公路施工企业内部机械使用与管理部门最主要问题是在工资分配方面灵活性很不够,对职工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必须转变观念,进行彻底的改革,推行一套灵活多变的管理制度。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应是进行月度单机核算时,要及时把机械的消耗、利润与个人利益挂钩,督促机械操作手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加强机械的保养,降低维修费用。
2、机械设备使用规范化
2.1 机械使用中的成本管理
(1)实行定额管理。因为定额管理是衡量和考核机手、维修工及其管理人员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主要依据,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各项定额、如台班工作定额、维修工时定额、修理用油定额、工具配备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等,为推进机械科学管理和实行经济核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严格总成大件、油料、工具等材料的领取、更换审批手续,做到能修不换,能换部件不换总成,千方百计堵塞漏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
(3)实施规范化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机械使用保养说明书下发机手,通过定期检查督促机手做好例行保养。对修理作业要完善各种修理标准,严格按《筑路机械保修规程》进行保修作业,技术部门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并予以实施,保证机械的完好率,减少停机损失。最后还要实行机械成本的动态控制管理,即注重施工过程中的中间考核,不要等年终才去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此时对成本管理中的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已无法弥补。因此应及时整理机械使用、维修和材料消耗记录,建立设备台帐,统计报表和机械核算表要及时呈送,使机械的基本消耗情况和盈亏情况一目了然。
3、培训是规范化管理与使用的保障
为了提高机械化施工管理水平,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对管理、操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培训,达到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同时,还要学习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建设一支技术化、专业化的机械设备用、管、养、修的队伍,以适应公路机械化施工快速发展的需要。
篇10
随着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施工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被机械施工所替代,工程成本中的机械使用费比重也日益增长。工程机械的科学使用能够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节省劳动力,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加强工程机械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工程机械成本的构成因素
加强工程机械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需要先分析工程机械的成本构成。所谓工程机械成本,是指机械化施工中施工企业使用施工机械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其具体构成如下:
(1)从成本是否可变来看,企业工程机械成本可分成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①工程机械不变成本主要指机械设备折旧费及大修理费。②工程机械可变成本主要指机械设备经常性修理费、机械安装拆除费、机上和其他操作人员的人工费、进出场费、动力燃料费及小型机械设备购置费和租赁费等。
(2)从设备生命周期来看,企业工程机械成本可分为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采购成本主要是设备的前半生发生的成本,包括采购安装成本等;使用成本是设备后半生发生的成本,包括折旧费、使用和维修成本等。
2工程机械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设备购置缺乏有效控制
企业购置设备时未能根据市场行情和项目施工需要作可行性分析,导致盲目投资。如未做好市场调研或履行招投标手续,导致购置设备成本较高;超出企业自身生产需要盲目购置大型或进口设备,结果导致产能放空,设备利用率不足,企业还要承担大量的折旧费用和维护费用,导致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设备采购选型盲目,有的专用性太强,项目完工后造成设备闲置,产生资源浪费。
2.2设备管理理念落后
很多企业设备管理仅着眼于研究一次性支出的设备购置费大小,而忽视日常运营中长期发生的投产后支付的使用成本,显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是不相适应的。国内外调查资料显示,工程机械使用成本有时甚至超过了原始购置成本,因此,降低工程机械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由于缺乏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造成设备运行效率低下、生产能耗增加、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影响企业运营效率。
2.3业务人员素质较低
主要是设备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未能严格按操作规程办理,有的企业还出现人员无证上岗、机械被人为损坏的现象。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不分析主观原因,不追究责任人应负的责任,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加强工程机械成本管理与控制
现代企业工程机械成本管理应是从制定设备购置方案、设备比选购置、合理使用、科学保养维修、适时改造、更新及报废等过程的综合管理,从而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具体应从以下方面予以加强和改进:
3.1科学制定设备购置方案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设备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对工程机械的购置、更新换代都应认真分析、审慎决策。据有关资料显示,60%以上的机械故障是使用不当造成的,结构设计和制造质量造成的占40%。合理使用、维护,机械设备科学的结构设计,合格的制造质量,决定着它的成本。所以在购置机械设备时,应首先论证设备的技术经济性,其次应实行招投标程序,所选择的最佳方案应根据适用可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3.2正确选配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
降低工程机械成本,提高机械效率,应从合理配备、正确使用机械的设备着手。施工时,选配机械设备。应根据工程量、施工方法和进度要求来确定所需机械的类型和数量。做好工序、工种间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加强机械的合理调度,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应考虑各工程项目的综合作业,从而能多次使用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拆、装、运次数。施工中,大型专用机械设备宜用于工程量大而集中的工程;一专多用或移动灵活的中小型机械设备宜用于工程量小而分散的工程,做到既经济又适用。介于昂贵的大型机械设备购置费和较高的定额台班使用费,应加强管理,合理调度,提高机械利用率。
3.3加强机械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
设备检查是设备维护保养与修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可通过实行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制度,检查和校验设备状况、零部件老化磨损程度,彻底解决“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及时发现和清除隐患,以减少修理次数,提高修理质量,节约维修成本。同时,应依据设备的技术要求或操作规范,及时清洁、、紧固、调整设备,并采取防腐等措施,使设备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从而减少磨损,使设备的使用年限延长,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得到保持,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达到消耗降低、机械施工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效果。
3.4加强人员素质培训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工程设备向着大型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及结构复杂化等特点发展,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掌握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企业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设备管理、维修及操作人员的技术及技能培训,让职工能够掌握各种机械的使用性能,能够根据机械技术性能、使用性能合理操作机械,从而延长机械的维修间隔期,增加经济使用寿命,并做到对培训结果及时考核,持证上岗,打造出一支适应现代化施工企业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3.5加强制度建设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机械制图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