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销售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公司销售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险公司销售管理制度

篇1

综上所述,寿险业以业绩为导向、委托营销体制下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考核机制,容易将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绑定形成利益同盟,造成保险公司和销售人员两方受益、消费者一方受损的利益格局。不规范的培训会强化销售人员可以违规营销的暗示和信号,销售人员违规营销的额外利益也会刺激保险公司放任不规范的培训,因此,双方都会极力掩盖违规行为,努力维护既得利益。培训在销售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控制好培训环节,提高培训质量,就可以培养合格的销售人员队伍,进而引领销售的发展脉络,最终提高销售品质,减少或者根除销售误导行为。反之,对于不规范的培训,如果保险公司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可行的纠错矫正通道,销售人员缺失独立的职业操守,必然培养出大量的“庸人型”、“坏人型”的销售队伍。这种类型的误导行为涉及范围较大、情节恶劣,极易引发群访群诉、集中退保等重大事件,严重侵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销售培训的基本情况,笔者对河北省寿险公司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培训的审批、组织、实施及内部监督等环节存在缺陷或者漏洞,培训人员、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和方式等内控活动较为混乱等。不合规的培训培养了不合格的销售人员,不合格的销售人员必然导致不合规的销售行为。

(一)内控管理制度和体系尚不完善,内控执行力低下

一是培训活动在组织管理、财务预算、实施执行、风险控制及内部监督等方面尚未建立流程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运作管理体系,尤其一些保险公司风险控制和内部监督存在空白或者漏洞,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如何控制管理风险、如何完善防范体系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及时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委托培训、多头培训及分散培训的实际现状,使公司缺少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或者难于有效监督。少数公司未建立对违规培训的内部责任追究制度,放任和助长了短期趋利的培训行为。二是虽然部分保险公司能够建立较为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但是基层分支机构学习贯彻情况较差,实际效果相对预期目标大打折扣。比如,有的公司规定培训教材应由总公司编写印制,电子培训课件经加密处理不能修改,定期审核整理培训教材,但实际上从分公司到中心支公司,对产品培训课件进行修改,违规培训销售人员。比如,有的公司规定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讲师,使用总公司材,但实际上大部分为兼职外勤讲师,使用自己整理的销售话术进行新人培训。

(二)组织管理科学性较差,实施运作较为混乱

一是培训实施载体多种多样,管理难易程度不同。培训班、研讨会议等大型集中培训经审批或经有权人同意后,管控手段较为丰富,管理难度相对较小。早会、夕会等小型日常培训一般未经审批,次数频率大,累积时间长,分布范围散,特别是对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的管理难度较大。二是保险公司直接举办的培训少,一般对新产品、销售新人直接培训,其他培训主要通过委托和以点带面的传承转训方式,增大了变动几率。制销售人员自行组织实施培训,讲授保险产品、营销技能及销售政策的现象较为普遍,增加了管理难度。三是培训管理部门配置不合理,垂直传承模式的培训效果不好。有的保险公司市级机构甚至省级机构无专门部门,支公司或者营销服务部仅仅配备培训岗或者兼职讲师。分业务条线或者分销售渠道独立培训,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统一性和权威性较低。个人营销、电话营销渠道培训部门隶属于业务管理部门,银行邮政渠道几乎无培训部门,仅在省级机构和市级机构业务管理部门下设培训岗位或科室。

(三)专、兼职培训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培训成效不高

一是兼职和专职培训人员并存,整体素质不高。学历背景上,专职培训人员以大专学历为主,全日制金融保险专业人员较少。职业背景上,主要从业务销售人员中培养,销售技能水平较高,依法合规知识欠缺。兼职培训人员主要从事销售及销售管理工作,多为制销售人员,专业认知能力较低,依法经营意识淡薄。兼职人员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主要分布在承担销售任务的市级机构以下分支机构。以某保险公司为例,全省专职人员75人,兼职人员122人,兼职人员主要分布在支公司。二是检验培训成效的标准是能否“生产”和“培养”出专业高效、诚信规范的销售人员。当前,合格、优秀的销售人员仍然是制约寿险业发展的人才短板和稀缺资源。培训中侧重产品功能特点、营销展业技能及销售队伍管理等内容,轻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诚信教育等内容,就会培养出先天诚信不足的销售人员。包括岗前培训和后续教育常态化的持续培训管理体系尚不成熟,以相对成熟的个人营销培训体系为例,通常包括新人入司、衔接转正、主管育成等流程,但是营销员大进大出、频繁流动,只有少数高级销售人员才能接受较为全面的培训,销售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四)培训材料管理漏洞较大,违规问题突出

一是培训材料包括培训教材、培训讲义、电子课件及产品说明书等材料,简单分为制式材料和非制式材料。制式材料由总公司或者授权省级分公司编写印制,非制式材料可以由其他分支机构编写印制,非制式材料从使用数量和使用频次上多于制式材料。当前,分支机构擅自修改制式材料,使用不合规的非制式材料误导销售人员进而误导消费者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有的公司修改总公司的产品培训课件或者自行提炼总结营销话术进行培训。有的公司通过研讨会、经验分享刊物等培训方式向销售人员违规销售案例和违规销售话术。培训存在的问题长期不能改正、完善,直接影响到培训质量,最终影响销售人员的素质和销售行为的品质。究其原因如下:短期趋利、粗放经营的不科学发展方式和重业绩、轻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导致保险公司对培训工作不重视,培训在决策中处于次要地位。委托的营销管理体制和既得利益格局使市场参与主体产生维护现状的惰性,对改进问题消极被动。保险监管部门对培训管理尚有制度空白和常态化的监管缺位,没有对保险公司改进问题产生压力和推力。

对策建议

如何规范培训行为,培养合格的销售人员,减少并根除销售误导行为,需要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等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监督管理体系。因此,保险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科学决策、统筹考虑,充分发挥外部政府监管“有形的手”和保险公司自我约束“无形的手”两种作用,以加强培训监管为抓手,通过提高违规成本、健全奖惩机制来严格监管,形成对保险公司的倒逼机制,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内部管理、自觉主动改进完善培训管理工作。

一是整理完善现有分散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有关销售培训的保险监管政策,堵塞制度空白和缺失,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吸收借鉴行业较为先进合理的经验做法,科学论证决策,抓紧制定有关销售培训的监管制度,比如,规定设立保险公司培训合规负责人,严禁“以会代训”、误导培训。规定培训人员资质,严禁营销员自行组织培训活动。规定保险公司对销售人员集中进行产品培训,严禁营销员传承转训进行产品培训。规范培训用语,严禁使用“存”、“取”及“利息”等用语。明确规定培训材料编写印制管理权限,加强对电子培训课件的管理,严禁私自修改培训材料。

篇2

一、银行保险销售业务的现状

世界上最早的银行保险销售业务在20世纪80年代起步于西方的先进国家。银行保险销售业务的兴起,在将保险公司的业务扩展到银行领域的同时,促使其不断扩展其销售范围与销售对象,同时也提升了银行业的服务性能与范围。而我国的银行保险销售业务兴起与平安保险公司的第一笔销售业务,并且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但是,相比于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依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的金融管理机构要积极的对其进行制度法规的规范,不断提升其服务性能与盈利能力。

二、银行保险销售业务的?L险

(一)市场准入风险

银行业虽然是以企业法人形式进行经营的,但是由于金融行业服务形式以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需要对其进行特殊的管理。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之中,国外金融企业对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加之银行间的业务交往不断频繁,对于银行保险业务的准入制度便是其基本的竞争门槛。由于银行保险业务的经营,银行需要对其的业务承担连带责任,一旦该项业务出现风险,索赔企业除了保险行业之外,商业银行也将受其牵连。[1]因此,如果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便会因为市场准入风险为银行带来较大的经济责任。

(二)经营管理风险

首先,许多了保险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为了提升其业务水平,增加其经营业绩,会对其经营状况进行虚假的宣传与报备。很容易夸大保险产品的收益率,误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使其不能够合理的了解所购买的保险产品的实际收益,对其利益造成损害。另外,由于银行业与保险行业的融合,使其管理更加复杂,法律规章的不完善,很容易导致产品销售信息以及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泄露。

三、银行保险销售业务法律风险的制度原因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保险销售业务法律制度的缺陷

银行机构定制制度的不完善,使银行业不能够合理的确定其保险机构的数量。在2014年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中,规定银行的保险公司在同一会计区间内不得超过三家。在对于公司数量的规定上与2010年出台的制度法规相悖,导致银行业“一对三”制度的不完善;另外,由于制度法规在对资格进行规定上的矛盾,使得只有一级分支机构才能取得资格,而对基层银行机构的资格不能进行合理的管理。[2]导致问责制度的不完整,这种具体产品的分配措施不准确,机制的僵化,使得其销售服务遭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监管制度的缺陷

银行保险业务涉及到银行业与保险业两种行业的监管,银监会与保监会分别对其进行管理。但是,这种分区的管理制度,使得其没有综合的管理制度进行监督,不能够合理的明确两者的权利与任务,对其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就造成在管理中出现一些问题会夹杂在两个管理制度之间,导致责任的归属不明确,双方监管体系对于责任的否认,会造成惩戒手段的缺失。

四、完善银行保险销售业务的法律机制

(一)完善银行保险销售业务的法律机制

首先,对于银行保险业务要建立起“总分”的形式。2013年经过一定时期的试点,《关于全面推广商业银行保险业务“1+1”模式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这种“1+1”的模式(指一家商业银行对应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对行业的数量、时间等具体制度措施进行规定,并根据商业的不同资产状况、风险指标等因素,对其业务范围、合作对象、机构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定,明确双方的责任。

其次,要根据保险产品的形式不同,对银行的业务进行分级管理。《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通知》规范中,也对保险销售人员的业务服务与销售能力进行规定,促使其业务性能的提升。但是,其没有对销售管理人员的资质匹配做出完整的规定,没有根据销售人员业务服务能力的不同,对其进行业务分配,这对于人才的管理是不恰当的。

另外,对于销售手续费的问题也要进行规范的管理。由于商业银行在进行保险业务的销售时,会将报销手续费的金额进行参考,因此会导致一定的竞争。因此,2006年印发的《关于规范银行保险业务的通知》中,明确了交易双方在进行选择时,要从公平的角度出发,从产业发展的总体角度选择合作对象。严禁企业利用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增加银行业的额外收入,严禁账外记账等现象的出现。但是,对于收取手续费的上限以及奖励问责制度的不完善,始终会对银行业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我国要不断对手续费的收取进行规范。

(二)实现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改变

由于我国银行保险业务销售的特殊性质,其销售行为涉及到我国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三大马车。这种混合的监管模式,很容易导致监管的空白,许多企业会对其钻这种监管体系的缝隙。因此,一定要实现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的改变。[3]建立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以及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对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管,对其在经营过程中的服务水平、盈利状况等多种方面进行信用评级,不断完善其服务性能;同时,也要严格市场进入与退出标准。为了规范金融市场的管理秩序,完善银行业与保险行业的服务性能,需要对保险行业的公司进行严格的服务能力评估,综合评价其竞争优势以及劣势,严格控制其准入标准。同时,对信用评价不高、经营状况长期较差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与治理,保证其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三)银行加强自身的管理

由于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水平较低,银行要从自身方面寻找突破口,不断完善其自身的管理。要完善竞争机制,加强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对于保险的销售人员的管理,一定要选派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并与绩效管理机制相结合,以成交量、客户满意度等因素结合,将其销售业绩直接与工资水平挂钩,提升其竞争的积极性;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与不定期的考核,不断完善其专业技术水平。

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其报告制度,对其客户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2014年出台的《中国保监会、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中明确的表示,对于其客户的信息要进行保密管理,专款专项。2009年的《刑罚》中,也将金融机构人员泄露客户信息的行为计入刑法的管理范围,严格保守客户的基本信息。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是我国银行业发展保险业务的最佳企业组织形式。因此,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完善其自身性能,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促进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转型升级。

篇3

一、应收账款风险类型及其影响分析

企业经营运转过程中的应收账款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赊销导致的应收账款在回收额度以及回收时间上出现的风险问题,应收账款容易受到市场波动以及债权债务关系清偿时的不确定影响,出现不能全额及时回收的问题。回收时间上的风险即拖欠风险,易造成企业衍生出现资金周转不畅、资金严重短缺或者是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资金回收数额上的风险即坏账风险,由于无法及时足额回收账款,会直接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损失。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造成企业财务经营成果出现失真

由于现阶段企业对于收支等费用的确认,大多是采取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模式,基于这种核算方式,应收账款则会确认为企业的当期收入,但是却并没有实际的现金流产生,属于企业财务账面上的利润,这就会造成利润虚增的问题,很容易影响企业管理部门以及投资者的决策。

(二)易导致企业的资金周转风险

完成企业的产品生产加工或者服务提供以后,确认回收货款,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经营周期。如果应收账款回收困难,会导致应收账款变现困难,大量的流动资金将会在企业业务的结算环节沉淀累计,降低了资金流的活力,很容易威胁企业资金链的安全,更不利于企业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三)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应收账款风险问题,首先是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企业无法将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用于项目投资实现效益收入。同时应收账款还间接导致了管理成本与坏账成本的增加,最终导致企业总成本的提高。

(四)加速了企业的资金支出

在信用模式下,虽然可能赊销的吸引手段扩大了销售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利润,但实际上由于应收账款并没有产生资金流,因而不会增加资金的流入。同时,在企业的资金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企业确认然需要支付税收、投资分红以及商品销售管理费等,这实际上是造成了资金支出的增加。

二、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常见问题

(一)企业销售环节的控制管理不完善

企业出现应收账款风险的根本原因就是赊销这种营销手段,因此销售环节也是控制应收账款风险的根源性环节。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销售管理上,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而对于销售质量以及风险控制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成立专业的客户信用管理部门,甚至是无原则的放宽企业的信用政策吸引客户,更是增加了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此外,企业对于应收账款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回收机制,对于账款回收督促力度不大,造成了应收账款风险问题的发生。

(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制度性的缺陷,特别是过分追求销售业绩的问题,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够严格,对于坏账的处置力度不足,当坏账等应收账款风险问题发生以后,并没有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止损以及风险转移措施,应收账款风险问题发生的根源没有得到清除。

(三)信用风险管理不当

防范控制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问题,重点就是对信用风险的控制管理。但是企业在经营管理阶段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重市场和销售,轻风险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信用政策不够完善,对于客户群体缺少相应的信用等级评价,对于客户群体的偿债能力缺少准确的评估,导致应收账款的回收困难。

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具体措施

(一)建立应收账款风险事前信用控制管理体系

由于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起因是信用销售,因此控制应收账款风险问题就必须实施信用事前控制管理的模式。对于企业的客户群体,应该按照客户自身资金实力、财务指标以及信用状况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并通过对客户销售情况、成长状况以及行业市场情况的分析,来确定赊销的信用额度,以强化事前的审核形成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基础。同时,在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上,应该进一步的加强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加强企业的赊销流程审批管理,制定严格的行政审批制度,严格按照信用等级划分以及信用额度的限值进行赊销金额的控制。并进一步的加大对应收账款回收管理的考核机制建设,作为企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提高企业的销售质量。

(二)强化对企业应收账款的制度管理

对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制度控制管理上,首先应该完善赊销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在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中销售人员、信用管理人员以及责任审批人员的具体责任,通过责任制管理的方式促使相关责任人员在销售管理过程中更加谨慎严格,避免应收账款风险问题的加剧。其次,应该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对销售合同进行全面的审查,对于涉及到客户的信用额度、赊销时间、现金折扣以及逾期还款的处理等内容进一步的明确,以合同的法律作用强化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

(三)完善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策略

企业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实时动态分析,进而制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策略。对于处在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应该定期与赊销客户进行联系沟通,并对客户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评估其偿债能力。对于逾期账款,则应该制定相应的催收政策,可以通过邮件或电话提醒、寄发催款通知书、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催收或者是法律诉讼等不同程度的催款政策催收账款。

(四)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风险转移措施

对于应收账款风险,除了积极应对以外,还应该采取相应的转移措施以避免由于应收账款风险发生后造成巨大的损失。可以通过以应收票据代替应收账款的方式,利用票据在转让、贴现以及追索权方面的优势,提高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同时也可以实施应收账款证券化,将应收账款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销售流动的金融产品来改善资金流动性。此外,企业还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债务人信用风险,最大程度的防范控制应收账款带来的损失。

篇4

一、保险公司管理的特殊性

(一)风险的集中性。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其产品和服务本身就是社会和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物质和利益损失风险。保险公司通过承保活动,集聚了大量风险,这就需要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的分散化处理。同时,保险公司通过建立保险基金的形式,积聚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在保值增值的运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资金管理和运用风险。这就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成本的后发性。除了管理费用之外,保险业经营的最大成本是保险赔款。保险公司产品和服务据以收费的价格(费率),是根据大数法则,由保险标的过去的损失概率作为基本依据(即纯费率),加上一定的趋势修正系数、营业费用率和预期利润率(即附加费率)确定的。采取的是收费在先、赔款在后的经营方式。因此,建立在统计基础上的定价,与保险责任期满之后的实际损失赔款成本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一特点,客观上既要求保险公司具备较高的精算(损失率成本预测)管理水平,也要求保险公司具有良好的承保风险标的的同质性选择管理水平。

(三)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保险产品和服务就其形式而言,不具有核心技术的独占性,也不受专利保护,极易模仿。任何一个新的产品和服务举措,只要竞争对手愿意,都可以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引进、移植或改造。因此,由产品的差异化入手打造公司的差异化,在保险行业是极其困难的。保险公司之间的差异化特征,更多的要依靠管理的差异化形成法人行为的差异化,进而通过其理念传播、组织效率、员工行为等方面综合表现出来。

(四)经营的广泛社会性。有风险就有保险。保险公司的客户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其经营也随之带有较为广泛的社会性。客户类型和客户需求的多元化,既要求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又要求保险公司在经营上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显然,这一特殊要求不但是对公司综合管理能力的一个巨大挑战,而且也是对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经营和服务素质的巨大挑战。

(五)经营管理活动的较大弹性。如前所述,由于保险服务对象的情况千差万别,风险事故损失情况各不相同,加之我国现行监管政策要求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只能在注册地的行政区域内开展经营活动,因此,在其经营管理活动中,保险标的承保前的风险评估、发生保险事故后损失金额鉴定等主要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弹性,使得保险公司在定价管理、成本管理、人员管理和服务管理等具体管理工作上难以全面实现标准化。同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点多面广,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多,客户及其风险分布存在很多地域差异,这也拉大了保险公司管理的弹性。

二、保险公司管理创新的重点

(一)建立健全与公司目标高度一致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公司实现经营目标的基本保证。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创新,必须坚持为公司目标服务的方向,保持与经营目标的高度一致性。现阶段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的主要目标,较为适当的定位重点,是在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综合经营、全面,而不是急于强调市场细分、精耕细作和品牌战略,必须重点关注以下三个环节:

1.关键业绩指标体系建设。,我国保险公司在关键业绩指标体系的建设上,需要解决的还有很多。主要表现在“核算不尽合理,财务统计指标所反映的情况与实际经营状况脱节,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缺乏应有的准确性;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缺位,短期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有针对性地探索建立符合公司目标要求的关键业绩指标体系,是国内保险公司改善管理的一项重要。具体来看,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利润率、赔付率、费用率等;二是发展能力指标,包括保费收入(销售额)、市场份额及其变化趋势等。需要完善的重点在于使其符合保险经营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完全对称的特点,消除年度与业务年度的不平衡性,使大数法则在时间上的得到合理体现。

2.关键行为标准建设。加强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和引导,是公司内控前置、确保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找出关键行为,制定行为规范,实施标准化管理,无疑是保险公司防范风险、达成目标的一个有效手段。同时,对执行关键行为标准情况的评价,也可以成为我们区分员工、评价干部、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具体而言,保险公司在经营活动中需要重点加以约束和调整的关键行为,主要集中在承保和理赔环节上。标准的制定,则主要应集中于有关行为在程序上的合规性,以及在结果上的有效性。

3.公司价值分享机制建设。保险公司以信誉为支撑,其经营具有永续性,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二者都不可或缺。因此,其激励和约束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把公司经营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同经营管理者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目前,国内已有许多保险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了年薪制,但限于公司股权结构或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国内保险公司至今还没有一家上市,国际通行的以期权期股为重点的长期激励制度尚未建立。总体而言,处于短期激励尚可,长期激励欠缺的局面,而且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在此情况下,有必要从滚动养老年金、任期综合奖励等方面实施符合现阶段实际的长期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公司价值分享机制。

(二)构建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公司是否能够有效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保险公司的组织管理模式,必须符合保险业的特点,从现实的情况出发,我国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创新的重点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大区执行管理模式。即由总公司在各大区设立总部派出机构或事业部,把原属总公司的部分执行、监督职能前置下移至各大区派出机构负责实施。此举似乎有增加管理层次的弊端,但也有管理幅度适中、执行监督到位、分类指导有效等优势。如果职责划分得当,应当不失为一个有利的选择,值得深入研究探索。

2.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这一模式虽已被国内保险公司广泛采用,但集中的程度和效率却各不相同。其中的差异,主要在于水平和制度安排适应性不同,组织管理模式已不再是主要问题。

3.以渠道管理为主导的销售组织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尚未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采纳。目前,我国人寿保险公司基本采用了按团体、个人、银行等渠道管理为主线划分的销售组织管理模式,但财产保险公司却仍然习惯于主要按产品区分部门,渠道管理职能重叠,效率偏低。由于多数保险消费者在保险需求上都具有综合性,同一个客户往往要购买多个保险产品才能满足其风险保障需要,因而,为了提高销售效率和客户满意度,销售组织结构必须有利于销售活动的多产品并举。同时,各个分销渠道所针对的目标客户群一般都具有特定性,抓住了渠道,也就等于抓住了特定的客户群,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以渠道管理为主线组织管理销售活动,既有利于保险公司实现各个险种的联合销售,又有利于保险公司对不同渠道的分销效率进行评估,研究制定不同的分销策略,提高销售组织绩效。因此,销售管理创新在保险公司不仅必要,而且大有可为。

4.以产品为主导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是指保险公司按照各险种的特点划分不同类别,以相似的类别为基础建立管理职能部门,从而对各类产品的适应性、盈利能力进行评估、精算,进而作出恰当的计划、控制、调整决策,并适时提出产品开发需求。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管理,主要对象是各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主要任务是在控制整体风险的前提下,促成公司经营目标的达成。随着保险产品体系的不断丰富,各险种的专业化程度也日益提高,客观上也需要保险公司在专业化管理上不断创新,以产品为主导划分管理组织,应该是一种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的选择方向。

5.以项目管理为主导的发展管理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富有效率,便于核算。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这类任务明确、阶段性强、涉及面广的活动当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在产品研发、信息技术开发及其管理方面,应当逐步推进项目管理制。

(三)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导向不断改进业务流程

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导向改进业务流程,要求保险公司在业务流程设计上,不仅要考虑自身提高效率、防范风险的需要,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客户的需要,其本质都在于提高保险活动的效率,对双方都是大有裨益的。保险公司业务流程的变革创新,重点在三个方面:

1.提高信息共享水平,是改进业务流程的基础。在客户和保险标的基本情况、当前和投保情况、保险标的风险评估及其变化情况、出险索赔情况、产品实际经营状况等信息管理方面,我们改进工作的余地还有很多,通过技术创新推进流程创新的空间仍然很大。

2.整合客户服务部门和流程,是改进业务流程的关键。整合面向客户的部门和岗位,本着内繁外简的原则调整其工作流程,建立集中统一的客户服务平台,既有利于公司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又有利于提高客户服务效率。一方面,在良好的信息技术平台上,通过建立集中的承保理赔审核处理中心,可以把管理和服务活动变分散为集中,变多层为单层,变无序为规范,从而提高服务和管理质量;另一方面,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通过建立无边际标准化服务网络终端,可以增强大量一般标准业务处理的快速通行能力,进而大大提高客户服务的快捷性。

3.“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历来是管理追求的一个理想运行境界。,在国内保险公司中,基于机构和人员行政职级的授权比较普遍,而基于具体业务操作人员技能、操守的授权授信制度则普遍缺失,造成“外行拍板、内行经办,责权错位、以政代专”等现象大量存在。这既是授权不当的突出表现,也是用权无度的制度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首先应当建立类似“文官制度”的技术管理队伍,并使之相对独立于行政管理序列,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业务技术管理人才。其次,应当合理调整授权对象,使行政管理授权与业务管理授权适当分离,把各种管理职权授予具有相应技能的专业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业务处理流程的进一步畅通,才能充分保证公司稳健经营、规范管理基础的稳固。

(四)持续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1.要从内部组织结构的标准化抓起。如前所述,不同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组织结构模式。但同一公司的不同分支机构,则不宜再以“因地制宜”为理由,各自为政,各搞一套。否则,组织内部的协调性、一致性必然受到严重削弱,公司目标的实现就会失去有力的组织保证。

2.要从行为规范入手。正确的程序,是获得正确结果的前提。新的《保险法》颁布实施,对保险公司的诚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公司加强员工服务行为管理、提高诚信服务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行为管理方面,尤其要抓住销售服务行为、核保核赔行为、理赔服务行为等与公司经营目标关系最为密切的重点环节,尽快实现统一化和标准化。

3.不能忽视标准本身的简洁性和兼容性。近年来,多数保险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建立健全了标准化管理制度,不少保险公司或其分支机构甚至通过了ISO认证。但从实施情况来看,普遍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所制定的标准缺乏简洁性和兼容性,掌握执行困难,可操作性较差。因此,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贯彻精简的原则,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五)大力加强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

1.职业培训管理。培训是满足公司人力需要的最有效的手段。训练有素的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资本。目前,舍得培训投资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但“投资”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高、规范性不够却是效果不佳的症结所在,尤其是产险公司,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一些。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应当尽早摒弃“师傅带徒弟”的员工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新人培训的标准化和全面化水平,尽快形成合格操作人员的快速培养机制;其次,要把员工培训当作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建立健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的继续和终身教育。

2.绩效评估管理。员工绩效评估,是公司建立共同价值观、引导人才发展、进行人才筛选的重要基础。保险公司员工门类多、专业广,岗位评价和绩效评估比较困难。从当前的条件来看,比较实际的思路是:全面引进岗位评估和绩效评估的理念;积极训练各级管理人员,使其尽快掌握绩效评估工具的应用;按照行政管理、技术管理、业务管理、业务销售等类别,分别建立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分别实施绩效评估。

篇5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保险业务;财务内控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2-0097-03 中图分类号:F840.4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会计准则,根据财政部和保监会的有关规定,所有保险业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这对正处在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保险行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有必要就保险业新旧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对保险业财务内控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新旧会计准则几处重要变化

新的会计准则,涉及大量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要求,其中重要的内容是: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垒实经营业绩,提高盈利质量。具体体现在:

其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减值准备做出了新规定。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相关资产处置时进行会计处理,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手法将被有效地遏制。

其二,“公允价值”的引入,将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损益,这增加企业盈利的波动性,也需要财会人员运用其职业判断妥善处理。特别是对于一些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估计更为复杂。这就对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掌握公允价值合理估值的技术。

其三,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合并报表范围,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这一规则的变化,遵循了实质性会计原则,阻断了一些企业利用分离若干子公司、缩小持股比例、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业务从合并范围中剔除,从而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惯用伎俩。

其四,新会计准则的主要核算基础发生了变革。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借方余额确认为商誉,不进行摊销,但至少须在每个会计年度进行减值测试。

原有的准则偏重工商企业,新准则扩展到金融、保险、农业、石油等众多领域,覆盖了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年金等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将对上市公司业绩和资产价值产生重要影响,标志着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新会计准则体系比以往更强调了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不是仅仅简单关注企业损益情况,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秩序,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有力地维护社会各方及广大公众的利益。

这些新旧准则的主要变化,就要求规范新形势下的财务内控管理,出台与之相适应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所以如何修改以往财务内控管理,控制披露重点,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的课题。

二、新会计准则对保险公司财务内控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有35项准则都与保险业的会计核算相关,其中,直接关联的是《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合并财务报表》和《金融工具列报》等,实施新会计准则将对公司的经营成果(包括规模和业务)、系统操作有较大的影响,而公司的财务和业务部门对国际会计准则并不十分熟悉,也缺乏在国际会计准则下操作的实际经验,这些重大转变都需要用大量时间完成培训及部门问的协作,新会计准则对保险公司财务内控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组织结构上,需要保险公司高层做好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宣导推动工作,财务部门应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把财会工作的定位由传统的核算为主转变为更侧重公司风险管控,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精算、核保、业务运行、财务要协同,做好各部门的业务应对工作。

(二)保险公司应根据新会计准则及实务指南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业务标准流程和会计处理流程,强化财务内控。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全方位的核算规定,与原有会计标准产生较大的差异,要求企业相应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以适应全新的会计核算体系要求;同时,企业需要按照新准则体系建立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会计核算办法:另外,实施新准则需要更多的专业判断,对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内控流程实施提出更高要求,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层次也提出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

1 按照新会计准则,更注重保险业的稳健经营,对保费收入增长规模有重大影响,保费收入规模会发生比较大的调整,需要重新考虑公司保单的业务发展策略,这就要求保险公司的管理模式从目前的以销售管理为中心向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转变,并加强对关键环节的财务监管。

2 引入准备金充足性测试概念。规定了原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确认时点和计量方法,要求在会计期末对准备金进行充足性测试,并按照其差额补提相关准备金。据此,提转差不再可能被用来调节利润,这一概念的出现,将保险精算推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大幅提高专业水平才能把握工作局面,财务工作必须从管理后端走到业务前端去做好规划和指导工作,必须从传统的仅关注核算向更多的关注风险管理转变。

3 需要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会计账户、报表结构的调整直接导致了财务信息系统及其有关功能的调整,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减值准备的提取等不仅增加了公司盈利的波动性和财务判断的难度,更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撑,新准则与业务关联度更加紧密,这要求对多数公司的现有业务流程做一定的调整,信息系统也必须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企业需要通过自行开发完善或通过软件供应商的功能升级来实现功能的转换,及时反映企业资产变动背后的经营风险,企业需要利用信息系统,建立一套及时的风险预警系统以支持公允价值的使用。

4 需要改变以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控制体系。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内外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企业需要重新考虑预算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对企业经营指导的有效性和激励作用,需要更加关注对现金流、资产质量、经营风险的管理,修订业绩评价指标,使企业由关注利润表转变为更加关注资产负债表,企业以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控制体系需要进行改变。

5 需要改变投资的管理方式。新准则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按照管理目的分为交易性或准备持有至到期或者持有待售,相应的计量方法也采用公有价值或摊余成本,同时将公司的投资经营风险在会计核算中进行充分地揭示和反映,要求不同的投资品种及投资项目的不同情况要用不同的会计准则来进行规范和核算,增加了职业判断的难度,对公司的

投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建立投资管理的内控制度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6 新会计准则对再保险系统及流程影响很大。新会计准则关于再保险合同中规定,再保险分出人不能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相互抵消,也就是说,不能只核算分保部分的保费和损失,必须同时分别核算原保险合同的未到期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再保险合同中未结算的应收(应付)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应收(应付)未决赔款准备金。针对以上规定,需要尽快完善再保部分的未到期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数据提供和系统处理。另外,再保险合同准则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而现行实务操作采用收付实现制,实施新准则也需要改变再保险业务的操作流程。

7 新会计准则关于披露的要求。新会计准则关于披露的要求更为严格具体,这些也对提供披露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对公司的财务反映带来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系统,从人事、组织和制度及监管上对财务信息披露系统进行完善。

新会计准则的推出为保险公司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科学决策和稳健经营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制度基础,也为保险监管工作提供了更具有价值的财务信息。今后一段时期的财会工作管理要提升整个行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保险经营主体的内部管理逐渐向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强化对目前容易产生财务风险的关键环节的监管,为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新会计准则的保险财务内控实施模式

新会计准则变化大、难度高,对保险公司财务内控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会计和财务报告方面,风险管理、经营策略、内部系统的设置和运行等诸多方面都会对财务内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从战略的高度通盘考虑,统一部署,做到早筹划、早安排、早实施。

(一)保险公司按新会计准则财务内控制度实施步骤

为保证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内控制度顺利实施,保险公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1 组织相关人员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学习和培训,根据其改革内容进行模拟测试,对公司实行新会计准则以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在同业中的地位等做到心中有数。

2 根据新会计准则及实务指南,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细则,修订现有的会计科目体系、报表体系,并据此调整信息系统和内部流程及相关财务管理内部规章制度。

3 尝试以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口径制定全年的预算。

(二)新会计准则下财务内控制度切换和实施工作的组织保障

1 积极取得公司高层的支持,创造良好的财务内控环境。实施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预算考核指标发生较大的变动,增大公司盈利性的波动,改变公司的信息和财务系统、改变公司风险管理策略等等,需要高层的高度重视,此外还需要尽早做好对投资者的解释工作。

2 成立新会计准则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并进行详细分工,对跨公司、跨部门的协调和重大疑难问题及时沟通与解决。对公司范围内一些重大的共性问题组织研究讨论,并将形成的材料报新会计准则领导小组审批,并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制定实施细则等。

(三)新会计准则财务内控模式实施的重点环节与切换工作安排

1 新会计准则财务内控模式实施的重点环节。

保险公司应依据新准则的要求对照现行操作流程进行缺口分析,确定会计准则切换的重点环节。准则切换的重点环节包括:保单拆分对业务规模和税收的影响;再保险业务流程和系统的改造;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改变需要重新考虑股东分红的策略;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政策需要得到固化;重新确定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等。

2 新会计准则财务内控模式实施工作重点。

篇6

(一)缺乏现代企业应有的资金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者普遍重视如何使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不紧缺,能及时周转,但都忽略了不同经济环境下资金的时间价值对资金运筹的影响,因此在资金的使用上缺乏科学性。在经营过程中应把资金时间价值引入财务管理,在资金筹集、运用等方面都应考虑这一因素,这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必要前提。企业可以实际运作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筹资、用资的关键,但我国企业由于缺乏对现金流量的正确认识,因此对经营活动的预测缺乏科学性,最终导致对现金流量无法进行准确预测。

(二)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

资金使用结构上的不合理,主要反映在:一是流动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存货比率居高不下,原料、备料积压过多。二是对外投资规模过多,有的用短期借贷参与长期联营投资,有的联营项目连资金付息成本也难以收回。

我国大部分企业全部资金分配比例失衡,把过多的钱用于长期项目,致使流动资金补偿不足,几乎全部以流动负债来维持运转,财务风险陡增。另外,流动资金内部各项目之间的分配也不合理,致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应收账款倍增。如有的企业盲目购进原材料,造成库存积压严重,原材料占流动资金的60%以上,造成速动比率低下,资金占用结构很不合理,使企业资金积压与资金不足并存,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而且缺乏有效的资金使用机制,这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各自为政,相互衔接程度较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三)内部管理制度不严,造成资金沉淀

1、销售管理不严,造成资金体外沉淀

有的企业由于把产量和销售量作为主要的业绩指标,为追求销售量,经常无选择地扩大销售范围。特别是在产品滞销时,通过各种渠道甚至向一些靠拖欠货款生存的企业,靠赖货款“致富”的皮包公司赊销产品,这样货虽然销出去了,可是货款收不回来,形成呆帐、死帐。

2、 盲目采购造成资金体内沉淀

由于不合理的采购,使储备资金占用过多,有的物资一次采购竟够用几年甚至十几年,从而加大了存货占用资金数额,造成资金体内沉淀。另外,现阶段许多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出现了以物还款的现象。怎样处置以货款名义收回的物资,成为摆在某些企业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有的企业对这些物资,既不拍卖,也不用来抵还外欠的债务,而是作为非生产自用,这是造成资金体内沉淀的另一个原因。

二、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快形成资金预算制度

公司应建立完善各项资金管理,以期从财务制度上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各部门激励与约束不对称问题,协调并指导各部门的财务活动去实现企业总体目标。从资金安全、资金控制和资金有效使用方面完善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公司应着重建立完善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制度,资金预算制度是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保证,是公司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是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把公司经营活动中所有的资金收支均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之中,以资金为纽带,实行分级预算管理。从项目开发阶段制定初步资金预算,据此项目实施阶段编制项目整体的资金预算,并报经公司批准执行;公司依据每个项目资金预算编制公司整体资金预算、滚动的年度资金预算,以及依此的月度或季度资金计划,以达到有效地控制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准确评价资金需要量,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保留一定的现金,主要是满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交易性需要是满足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需要,这是企业现金管理的最低要求;企业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开支,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大,预防性现金的数额也应越大;如果企业遇到廉价原材料或者其他资产扩大的机会,便需要现金大量购入,这会产生投机性的需要。企业应根据自己的上述需要,制定合理的现金数值范围。在某一经营期间,当企业连续出现经营活动过程的资金供求不平衡,需要进一步详细分析和检查。

(三)提高资金运作水平,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为把企业资金运作好,就要采取多项措施。①研究国家相关的金融政策,及时调整企业贷款结构,打好利率的时间差,降低企业财务费用支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②尽量降低应付账款比例,尽量压低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减少财务费用支出;③利用票据贴现率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差额的作用,把承兑汇票向银行贴现,使用贴现净额提前归还银行贷款,以减少贷款利息的支出;④企业收到的承兑汇票能不贴现的尽量不贴现,以减少贴现息的支出;同时用大额的应收票据到银行作抵押,对外开出小额的半年期的承兑汇票,以增加资金在企业的滞留时间;⑤积极争取国家对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争取贴息贷款,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⑥提高货款回笼率。要把现金流视作资金的首要指标,千方百计地加大货款回笼力度,对存货加强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

(四)建立银企战略合作,保证畅通融资渠道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司的发展,向银行贷款几乎是必经之路,但银行贷款的利息却又使公司的财务费用急剧上升。如何平衡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之间的关系,是公司面临的一大课题。既要保证公司良好的信誉、保障融资渠道畅通,又要保证公司最佳资金充裕度、降低资金成本。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如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等对出口有政策支持的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建立授信机制,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保证使用各种银行金融产品。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电话销售 人身保险 发展瓶颈 发展策略

入世以来,中国人身保险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市场竞争主体日趋增多,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中资公司依然占据绝对优势,但外资公司发展迅速,中资公司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挑战。部分国内寿险公司开始积极尝试开发网络、电话、直邮等多种销售渠道,通过进一步细分市场和优化服务,深度挖掘高端客户市场,以带给高端客户全新的保险消费体验,针对特定市场开展特定业务以突破发展瓶颈。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为“电话营销”这种营销方式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经济的发展使居民的收入增加,也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人们普遍高涨的消费热情推动下中国的电信通讯行业迅速发展。有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4月26日,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达8.89亿。电话营销作为一种点对点、非会面的远程销售方式,在国外已经有着成熟的管理经验,具有相对规范的流程和应用技术,具备核保简易、产品简单、划账方便等优点,近几年来,这种低成本的销售方式已逐步成为了国内新业务渠道的主要营销手段之一。

1.电话销售的涵义、作用及特点

电话销售(Telesales)也称电话营销(Telemarketing),即指通过使用电话、传真等通信技术,来实现有计划、有组织、并且高效率地扩大顾客群、提高顾客满意度、维护顾客等市场行为的手法。电话营销一般包括确定目标客户、销售准备、开场白、争取客户信任、切入正题和强调自身价值等几个步骤。

人身保险公司的电话销售是在传统电话服务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业务营销模式,是以电话为主要沟通手段,借助网络、传真、短信、邮寄递送等辅助方式,通过保险公司专用电话营销号码,以保险公司名义与客户直接联系,并运用公司自动化信息管理技术和专业化运行平台,完成保险产品的推介、咨询、报价以及保单条件确认等主要营销过程的业务。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首先,电话销售为寿险企业与客户精准沟通提供了可能。保险公司利用自己掌握的客户个人资料信息,不定时使用电话、短信息或其他手段告知客户保险公司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等有关信息。其次,电话销售为寿险产品及服务的销售提供了一种新途径。电话营销方式以其“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在寿险市场营销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发展、维护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提供了便利。因而很多寿险公司都比较热衷于使用这种营销方式,以期为自身创造更多利益。第三,电话销售能为寿险公司带来巨大收益。一方面,电话销售可以使企业营业额增加;另一方面,电话营销可减少营销人员在销售活动中直接与客户接触,从而有效降低销售活动的成本。

与传统的面对面销售人身保险产品方式不同,电话营销最本质的特征是通过电话与客户沟通,实现销售保险产品的目的,因此电话销售与传统面对面营销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1.1销售方式便捷

电话销售主要以电话沟通形式向客户介绍保险产品,通过一根电话线,就可以使客户足不出户的了解保险产品,享受到便捷的送单服务,电话营销人员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实现促成保险产品销售的目的。而传统销售方式则是通过寿险营销人员的当面介绍,完成前期销售过程。

1.2队伍素质较高

电话销售渠道的销售人员主要以合同制雇员、劳务派遣人员为主,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熟练使用电话销售支持系统,掌握一定的电话沟通和销售技巧,同时,由于电话销售渠道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好,且有一定的保证底薪收入,相对更具吸引力,更能够招聘到优秀的人才。据了解,寿险行业电话销售人员的平均学历在大专以上,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而传统的寿险营销方式主要采用制,销售人员不具有企业员工身份,而是通过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来销售保险产品,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佣金,多数依靠关系营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较大。

1.3销售支持相对完备

电话销售的重要前提是具备量大且质优的客户数据,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系统。目前,电话销售渠道通过使用先进的CTI平台,将最佳业务实践固化到整个系统中,包括录音、销售记录、客户资源管理、销售分析等功能,为电话销售渠道业务开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而目前的传统营销渠道却缺乏统一高效的销售支持及管理分析系统。

1.4销售覆盖范围广

伴随现在通讯工具的普及,电话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必要通讯工具,通过电话进行保险营销,可使客户资源达到最大化。电话销售借助全国的通信网络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在几个省、地区之间建立统一的一个电话销售中心,突破了地域限制,可覆盖较大的销售区域。而传统的营销方式受到人的活动范围和人脉范围限制,其销售半径及其有限,通常会受到行政区域划分的影响。

1.5客户资源管理主动

电话销售的资源保存于CTI系统中,完全归属于保险公司所有,保险公司可以很好的保护客户资源。而传统销售渠道的客户资源则主要掌握在营销员手中,保险营销员的流动或流失将给保险公司带来业务波动或客户流失。

1.6销售效率较高

电话销售渠道的活动率、人均产能、举绩效率通常都比较高,因此人均收入也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电话销售渠道要求每个座席代表每天给50-80个客户打电话,有效通话录音时长达到5-6小时。同时,高客户拜访量自然带来较高的销售业绩,据了解,电话销售渠道的活动率、举绩率都在90%以上,人均月产能在2万元左右,人均月佣金收入可达到5000元左右。而传统销售渠道的考核通常是每天6访,活动率在30%-60%,人均产能在3000元左右,人均月佣金收入在800元左右。

1.7销售管理规范

电话销售过程中,销售行为比较规范,可控程度更高,较少了销售误导行为的发生。电话销售通常会采用标准的销售话术,销售过程全程进行录音监控,质检严格,有效降低销售人员误导客户的风险。而传统销售渠道很到程度上是依靠销售员人的人际沟通能力,销售过程难以实现规范的监控环境和管理手段。

1.8销售成本低廉

因为电话销售的对象是客户本身,所以在手续费上实行的是“零费用”,与目前盛行的“高额手续费买单”形成鲜明对比。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一部分直接让利客户,另一部分则转化为公司利润,实现企业核心价值,增强竞争力。

2.电话销售存在两种模式

2.1呼入/被动式电话营销

这种模式是一种被动式电话营销,即客户打电话至保险公司,要求咨询或购买保险产品。这类客户一般拥有比较明显的购买欲望,拥有最起码的购买动机,因此也是电话营销中成功率最高的一种情况。但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处于被动,不易控制,受到品牌、宣传力度、公司服务口碑等多种隐性因素的影响。

2.2呼出/主动式电话营销

这种模式是一种主动式电话营销,即由电话销售中心的销售人员根据相关资料信息,主动拨打电话,寻找客户和准客户的电话营销方式,是电话营销的核心销售方式。因为是陌生电话呼出,对方最初的反应是电话营销人员所无法预知的,甚至是抵触的,因此,这种电话营销方式对于电话营销人员的话术、礼仪、心理素质等多方面都是有很高要求的,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坚韧的人格、实时的培训、不断的激励等综合条件。

3.目前国内寿险电话销售的整体情况

自2003年以来,国内部分保险公司陆续成立了电话销售中心,至2008年底,已有20多家寿险公司开展电话销售业务。其中,运作较好的主要是中美大都会、招商信诺、中英人寿等外资公司,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等大型中资保险公司则起步较晚。

3.1电话销售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及竞争激烈的大中城市

目前国内开展电话销售业务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重庆等地,从该地区的中心大城市先周边推广电话销售,使得这些地区的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各家保险公司都在争夺该地的客户和人力资源。

3.2电话销售整体保费规模占比不高

尽管近年来电话销售渠道发展快速,但渠道的整体保费①规模仍然很小,业务占比低,只占到寿险总保费的不到1%。数据显示②,截至2008年底,开展电话销售业务的前9家寿险公司(中美大都会、招商信诺、中英人寿、友邦保险、平安人寿、太平人寿、海尔纽约、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共实现电话销售产品年化保费收入16.4亿元,年化保费收入1亿元以上的公司仅有5家。造成电话销售渠道保费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话销售渠道依然处于发展初期,开展电话销售业务的寿险公司不多,机构网点和销售座席相对较少。

3.3电话销售保费收入增长迅速

数据表明,2008年开展电话销售业务的前9家寿险公司共实现电话销售产品年化保费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96.9%,其中首年年化保费合计12.48亿元,同比增长108%,均超过了同期行业平均增幅和各家公司总保费增幅。电话销售渠道保费快速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电话销售渠道保费基数小,有些小基数保险公司的电话销售渠道保费收入呈现出2-4倍的增长;二是座席人力快速增加,渠道的扩展,市场的争夺,各家寿险公司纷纷增加电话销售渠道的投入,2008年,开展电话销售业务的前9家寿险公司座席人力合计为5452人,较2007年同比增长72.5%;三是人均产能提升迅速,随着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技术流程的成熟,电话销售中心人员的人均产能不断提高,2008年开展电话销售业务的前9家寿险公司人均产能为1.84万元/月,较2007年提高0.46万元。

3.4电话销售业务内涵价值较高

虽然电话销售渠道的保费规模较小,但其主要销售的通常是短险和期交保费产品,业务结构较好,据了解,行业电话销售渠道期交保费占比达到80%以上,其中多数为10年期及以上期交业务。同时,以意外险、健康险、重疾险和两全险等保障型产品为主打产品,使得电话销售业务具有较高的内涵价值。

4.电话销售渠道面临的发展瓶颈

4.1通过电话陌拜方式销售,影响销售效果

电话销售虽然具备方便灵活、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小等优点,但同时也明显的受到销售方式自身的制约:一是向客户传递信息的时间和地点不易把握,一旦影响客户的生活或工作秩序,就会引起客户的反感,销售动作将无法继续;二是对于绝大多数客户来说,对保险的需求并非刚性需求,很少具有主动购买动机,要通过销售人员的介绍促成购买,就要求建立足够的信任,而通过简单的一次电话沟通就要建立这种信任是非常困难的,据了解,电话销售行业的促成率通常只有2%左右;三是保险产品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金融产品,保险合同涉及很多的责任和权益条款,即使在面对面的传统模式下也要仔细说明才能够解释清楚,而通过电话方式仅进行语言上的沟通,解释起复杂的条款责任来是非常困难的。

4.2电话销售中心建设成本投入较大

目前电话销售渠道的建立主要包括自建和外包两种模式。采取外包模式,可以借助外包公司现有的座席设备,成熟的管理经验和人员,减少初期建设成本的投入,但公司对渠道的各方面掌控能力也相对较弱,客户信息资料等核心数据泄露风险较高,因此,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大多数保险公司采用自建模式。由于自建模式需要在前期进行一定规模的场地、软硬件设备、数据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集中投入,且要完成配套的管理制度办法、信息系统、人员培训等设计工作,因此采用自建电话销售中心模式的初期成本较高,使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和决策风险。

4.3所售产品相对简单,责任单一

受到电话销售渠道自身特点限制,适合电话销售的产品必须简单易懂,往往是责任简单的标准化险种,且保额也不宜过高,以便客户可以快速的理解产品并做出决定,也有利于保险公司控制承保风险。因此,电话渠道销售的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很难通过电话销售渠道实现对客户的全面保障,对潜在客户的保险需求开发不够彻底。

4.4电话销售渠道面临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

目前国内针对电话销售的全国性政策法规并不多,主要依据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于2008年5月下发的《关于促进寿险公司电话营销业务规范发展的通知》(保监发[2008]38号)。由于政策发对的不健全,电话销售渠道更多的是依赖于行业自律,而一旦行业缺乏自律时,就很容易造成电话销售市场的混乱无序。近几年,随着电话销售渠道的快速扩张,监管的要求正逐步加强,电话销售市场正逐步得到规范。

4.5电话销售渠道存在法律和道德风险

随着个人隐私观念的普及及隐私法的出台,电话销售渠道的销售方式也将受到影响。目前社会上私自售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十分猖獗,客户对此深恶痛绝,相关部门也在针对此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法规,规范电话销售的呼出行为,限制呼出次数、时段等,为电话销售渠道的发展方向带来不确定因素,限定了其发展边界。

5.电话销售渠道的未来发展策略

针对人身保险行业电话销售渠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未来电话销售业务的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5.1准确定位,加强销售针对性

客户信息数据是开展寿险电话销售的最重要基础,客户信息数据的质量是影响电话销售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因此寿险公司因首先从数据来源和数据应用方面把好关,做好营销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明确电话对象,有效的进行数据筛选和动态管理。

5.2选拔和培养高素质销售人员

从招聘和培训两方面入手,选择业务能力匹配、理解和沟通能力强的人员组队,并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销售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做好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打造一支专业优秀的电话营销团队。

5.3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和增值服务

目前电话销售的产品种类有限、容易复制,可能导致保险公司之间单纯的产品竞争,对电话营销渠道的整体发展极为不利。在产品同质化、销售技巧也趋同的市场下,加强开发差异性的产品,设计增值服务将成为寿险公司电话销售渠道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

5.4加强电话销售中心精细化管理

目前,部分中资保险公司电话销售中心起步晚、经验不足,管理比较粗放,缺乏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的精细化,做好培训、质检、现场管理、绩效考核等基础工作,完善KPI体系,做好职场秩序的管理,防止客户资料外泄。

5.5整合开发优质客户资源

保险公司的客户资源主要来自于自有老客户数据和外购数据两部分,其开发潜力和数据质量都比较有限,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等具有优质客户信息数据的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客户资源,将有利于提高销售效率。

5.6提高依法合规性

随着电话销售渠道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身保险行业的电话销售业务若想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规范自身展业行为,确保客户利益不受侵害,共同维护电话销售模式的行业形象。

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话用户数量持续增加,同时,人们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必将给人身保险业务的电话销售渠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其在市场上的渠道地位也将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万峰:《中国人寿研究报告2011》,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注 释:

①本文所指电话销售保费收入均为年化保费收入。

②数据来源于各家寿险公司相关数据报表。

篇8

计划的内容远比形式来的重要。不需要华丽的词藻,简单、清楚、可操作是工作计划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销售计划模板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销售计划模板范文11.技能不过硬,话术还有问题。

发现在跟客户交流的时候,方法不够灵活,心急的时候会有点口吃。

2.工作状态不稳定,比如前两天状态不错的时候跟客户聊得非常好,包括打新单时接通率都会高些。

但礼拜三时状态就很差,拿起电话不知道说些什么。脑子一片浆糊。

3.销售意识不强,往往是聊了很长时间的客户都不清楚我到底是要跟他推销什么。

只是从我这里听消息。

4.过分在乎成败,急躁,把握不好分寸,常常在不恰当的时候推销产品或者啰嗦过多,让客户有所反感。

5.自我要求不强,平时业余时间没有充分利用来学习提高自己,总体能力素质不够强。

对于这些问题,我以后努力改正,下面是我的工作计划:

1)对于老客户,和固定客户,要经常保持联系,稳定与客户关系。

2)现在正在尝试各种工作方法,试图找出一种适合自己,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方式。

3)控制自己的情绪与状态,尽量保持状态稳定,保持良好的状态。

4)加强销售意识,加强目的性,有计划,有步骤的去和客户交流,戒急戒躁,从容面对挑战。

5)要有好业绩就得加强业务学习,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采取多样化形式,把学业务与交流技能向结合。

6)和公司其他员工要有良好的沟通,有团队意识,多交流,多探讨,才能不断增长业务技能。

7)自己多总结工作,看看有哪些工作上的失误,及时改正。

销售计划模板范文2一、主要工作情况

1、电话初次拜访客户75家。

2、电话有效客户10家。

3、实地拜访客户5家。

4、要求试料客户2家。

通过半个月的挖掘客户,觉得开发客户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大部分客户对我们都有一段时间的信任期,自己打电话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问题的存在!磕磕碰碰地完成了75个左右的电话拜访,也约到了几家客户。起初拜访客户,我并不懂得如何去挖掘客户信息。后来通过向老销售学习,也逐渐了懂得了少许挖掘信息的技巧。目前为止,有两家客户正在等待试料当中。

二、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1、对于初次拜访的客户,经常会因为没预约到准确的时间,到了客户那里见不到客户。

还有会因为出差时拜访客户的路线不清晰,导致很多约了的客户见不到。

2、对产品还不够熟悉,所以有时候客户问起产品的一些问题都没办法答清楚,特别是产品的一些性能以及价格,每次我都不能独自面对客户进行交谈,有时不能及时解答客户问题,客户会不够信任。

3、在商务方面,由于一直以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于这方面的培训,所以做得不是很好,致使很多客户对我的印象不是很深。

以后需重要客户多拜访,加强商务方面的技能。

4、对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缺乏销售方面的技巧和心态,拜访客户时还是比较胆怯。

当受到客户拒绝时,还是会不由得产生一丝沮丧。

1)尽一切努力学习销售的技巧,锻炼销售心态!

措施:销售技巧方面,需要在工作中学习,碰到问题多向公司资深销售咨询!资深销售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细细品味其销售技巧。参加公司的相关培训,工作之余多看看相关的文献!争取在2个月内能够独立进行销售的工作。

2)深入学习产品知识

措施:对自己销售产品有良好的认识,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努力学习产品知识!其学习方向如下:

(1)了解产品,型号,规格,功能,价格等方面的知识,并做一个系统的归纳。

(2)对产品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答做一个系统的归纳,争取在半年内对产品有一个系统的归纳与了解。

3)加强商务方面的技巧

措施:通过培训和咨询,自学等手段,学习商务方面的技巧,争取在两个月内让接触我的80%的顾客对我有比较好的印象。

4)加强自身的时间管理和励志管理措施。

通过时间管理软件,及时处理工作的相关事宜。使得A类事情(重要的事情)提前完成,B类事情(相对重要的事情)及时完成,C类事情(琐碎的小事)选择完成。通过励志管理,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利用对比激励法,提高斗志!

销售计划模板范文3一、沟通技能不具有。

天天接触不同客户而我跟他们沟通的时候说话不够简洁,说话比较繁琐。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是需要加强改进。

二、针对已合作的客户的后续服务不到位。

看着自己成功客户量渐渐多起来,固然大的客户少之又少,但是自己还是在尽心尽力的维护每位意向比较好的客户,并且到达从意向客户到真正客户为目的。客户固然已签下来了,之前感觉万事大吉了,实在这类想法是非常的不成熟,后来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再加上戴总和胡经理都有跟我们开会中重点讲到老客户的维护好与坏的题目。确切感觉到一个新客户开辟比较难,但是对已成功合作的客户实际上是比较简单的,比如我有20个老客户,只要很好的维护好了的话,在以后的翻单进程当中肯定会想到__防伪的小周。那末这样不但继续给公司创造利润,也是对自己一个工作上的认可。因此这点我得把眼光放长远。

三、客户报表没有做很好的整理。

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讲有旺季和淡季,对淡季或邻近放假的时候问候客户这些应当做一个很好的报表回纳,而我这方面做的不够好。确切报表就是天天辛劳劳作的种子,日积月累,需要自己专心的往经营,否则怎样结出成功的果实呢。领导只有通过明了的报表才能够知道我今天的工作状态和收获如何,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指正和引导。而我自己也天天做好完全而又具体的报表也能够天天给自己订一个清楚而又有指导性的工作总结和来日的工作计划,这样工作起来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那末也更加如鱼得水。

四、开辟新客户量少。

今年我合作成功的客户主要是通过电话销售和网络客服等渠道找到客户,而自己真正找的客户很少,这点值得自己好好的沉思一下,有一些大部份缘由是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主动联系我司的意向强烈客户,因此大部份的时间花在了联系电话销售客户上,而疏忽了自己联系上的意向客户。而自己今年开辟的新客户量未几,这点在明年要很好的改进,并且明年订好一个计划,让自己的时间分配的公道。到达两不误的效果。

五、当碰到不懂的专业或业务知识时候,不善于主动请教领导,并且未在当天把不懂的变成自己的知识给吸收。

综合以上几点是我在今年的工作中不足的地方表现,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加以改进,有句话说的话:聪明的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固然谁都愿意做一个聪明的人,所以一样的错误我不会再犯,并且争取做到更好。看公司领导和同事共同监视我。一个人有错误不怕,怕的是不知道改正,而我就要做一个知错就改,并且从中把缺点变成自己的优点。

销售计划模板范文4一、加深对岗位职责的认识

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对销售助理这个岗位的工作职业认识并不深刻,我必须从深层次去剖析自己的工作职责,我在公司工作半年了,对自己的工作流程还是不是十分的熟悉,更别提应对客户了,我总是不能很好的像前辈一样把每一位有意向的客户留住,这就是我的个人问题了,销售经理不比销售部的其他岗位,工作内容单一,这半年以来我是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手忙脚乱,销售部的几乎每个岗位的工作都跟我或多或少的有些许关联,客户有订单来了会需要我去处理,客户进行投诉了,也要我去了解情况去解决,公司销售业绩的统计工作,也会落到我的头上……就是因为我没有一个工作计划,才让我每天的工作这么的手忙脚乱。

1、安排好进行每项工作的时间,比如几点到几点处理什么样的事情,严格控制好,要求自己必须在时间内,完成工作。

2、认清自己这个职位在公司的地位,我发现我是公司和部门的主要枢纽,跟各个部门都有联系,所以有时候我在工作时抬头挺胸,只做自己岗位职责内的工作,其余工作一概不理会,除非是领导刻意安排的。

二、加强跟各部门、客户的联系

上面我也提到过了,我需要跟公司的很多职位的同事们联系,不仅跟客户要有密切的联系,销售部的领导、公司的产品仓库、公司的业务员等等我都需要加强联系,我要做的就是多联系,维持好人际关系,不要让互相之间存在误会以及矛盾,是能让互相之间熟络起来,这样十分有利于我的工作开展,会节省我很多的时间,如此下来不仅能增加我工作的质量,还能增加我工作的数量,我能利用节省出来的时候,做其他事情。

三、增加对产品、客户的认识

公司的产品以及客户都是我的工作重心,也必须在我的计划之内,这也是我整个计划中最应该得到重视的实施的。

1、产品:

公司的产品众多,我在以前的工作中,只是能粗略的知道公司每件产品的作用以及出产时期,并不能为客户提供他们想要知道产品信息,这就导致聊不下去,这也就是我客户流失的重大原因之一,我必须在工作中做到抽时间熟悉公司的所有产品,从功能、制造难度、构成材料、主要的设计师是谁、耗费了多大的物力财力等等方面我都要有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回到客户,满足客户对产品的一切疑惑。

2、客户:

俗话说的好,客户都是上帝,跟客户的关系是需要我们去经营的,不能说忙着当前手头的客户就把之前的客户给抛诸脑后了,也对那些潜在的客户不理不睬了,怎么处理好跟客户的关系,是一门极其深奥的学问,我还有待加强,怎么做到不打扰到客户,而让他们激起对产品的想法,这是我下半年要思考且做到的。

销售计划模板范文5(一)职责心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一个用心向上的心态,对于自我的工作要有职责感、使命感。领导安排的工作对自我是一个考验同时完成工作也是自我的一种提升。

(二)观察力

观察力对于销售人员十分重要,同时销售助理也应具备良好的观察力,这样能更好的配合部门销售人员的工作。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管是在公司还是应对我们的客户,良好的人及关系是十分关键的,它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尤其是应对客户,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升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只有在双方友好、信任的前提下才能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合作。

(四)熟悉部门职责及工作日程

作为销售助理,首先是要了解本部门的职责、和各个项目的具体状况,及配合部门领导协调公司与客户间的问题与矛盾,日常要协助部门领导做好本部门的工作。

(五)熟悉业务流程及各部门之间配合

要熟练掌握业务流程,如新项目立项、协议的审批,合同盖章、数据对接、客户问题的处理等等。部门之间要交流通常,掌握市场运作,医疗资源部的拓展、产品的创新、服务的对接等等。

(六)熟悉部门产品

随着公司的发展,内部的服务产品也随之更新,要了解公司与公司的服务产品,这样能更好的配合部门领导做文案工作。

(七)熟悉公司客户

熟悉公司已签约的客户,尤其要了解本部门的客户,做好客户调查工作,掌握客户的基本信息,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文案的整理以方便销售人员进行合作的推动。

(八)和部门内人员的配合

配合本门人员做好日常的工作,如会议安排、会议记录、各部门沟通等事项。

销售计划模板范文6在新一年里,公司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为了跟进时代进步的脚伐,我也制度了相应工作计划并提出一些自己小小的建议。

一、新客户的开发21世纪是个信息发达的世纪,在开发新客户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途径来寻找新客户。另外,让客户了解到公司也很重要,在此我有点建议,如果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多发些信息,以便更多的人了解到公司,了解到咱公司的产品,为公司争取到更多的客户资源。在客户跟进方面,我主要负责寄样品和画册,后继跟进由销售人员负责,当然我也要了解客户处于哪个进度,在销售人员外出的情状下,我也可以跟进。每个新开发的客户,我都将制表统计,在开发客户的得失之处我们可以做分析。建议每半个月可以开一次例会来分析近来客户的状况,对于未成交的客户我们可以做一个总结,以便更好地跟进,对于成交的客户我们也可以拿出来分享以供大家学习。

二、老客户的维护

A.回复交期每个订单下单后我将及时回复的交期,如果交期有问题就和客户沟通,如果客户不能接受延期,我将和生产部门协调好,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B.货物的跟进产品生产过程可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状况出现,以致延误了出货,此时和生产部门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和生产部门的沟通时,我会尽量协调好各方便的关系,心平气好的把事情处理好以保证出货的及时。出货后把货运或者快递公司电话、发货日期、单号等信息反馈给客户,以便客户查询和签收。

C.产品的改进公司的产品有改进是公司的一种进步,我们在启用新品时,首先要给客户送样,得到他们的承认后方可使用,若他们不接受,我们将作相应的改进满足他们的需求。

D.回访和沟通对于老客户的回访,我们是不定期的。在节假日里我们是一定要送出问候和祝福的,在重要的日子里可以送些小礼品以增进感情。在平时,我们也要和客户保持联络,关心他们的状况,平常可以通过电话QQEAMI等联络感情。如果方便的话,可以登门拜访客户,以便促进我们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对于大客户反映的问题,我们会作为重点来解决,及时把信息反馈,让他们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当然对于一般客户的问题我们也不会忽略。总之要维护客群关系,沟通是关键。我们会尽努力把客群关系搞好。

三、建议对于公司的职员来说,熟悉公司的产品是很必要的。为了发展,公司可能会有产品改进或者新品的推出,建议公司经常作一些产品的培训,让我们对咱公司的产品更加了解。此外,工作中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公司开展一些工作技能的培训,让大家成长得更快。还有,工作之余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方爬山,游泳、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等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公司可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创办自己的月刊。

销售计划模板范文7一、数据总结分析

作为汽车销售顾问,必须对数据有极度的敏感性。因为,汽车销售顾问不能脱离数据,例如:销售车的数量、业绩数、和客户谈的价格、还有客户的数量。甚至是挖掘潜在客户的数量、拜访客户的数量、电话营销的次数等。这些都是数字。

在写总结时,关键是写您上半年完成的业绩情况,总任务目标是多少台车,你一共销售了几台车;总利润是多少;单月销量的是多少;以及你目前掌握的客户数量有多少。销售顾问要懂得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做总结,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对策。

二、技能的总结分析

对汽车销售顾问来说,销售技巧的总结能让自己更深去了解自己。大多数销售顾问在半年内都有一个质的进步,当然,这不能缺少自己本人的努力以及同事、上司的指点,还包括公司的培训。

因此,在写总结时,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写。

1、自己对销售技巧的总结、琢磨,可以结合让你印象深刻的客户来谈。

2、参加公司的培训,获得的进步;

3、同事、上司的指点,获得的进步

三、综合能力的总结分析

优秀的汽车销售顾问并不是只会卖车,他还能把持好各种关系。例如和同事、上司相处的关系;在售前和售后之间的关系,还有和客户之间的关系。

因为销售顾问的具体工作包含:客户开发、客户跟踪、销售导购、销售洽谈、销售成交等基本过程,还可能涉及到汽车保险、上牌、装潢、交车、理赔、年检等业务的介绍、成交或代办。在4S店内,其工作范围一般主要定位于销售领域,其他业务领域可与其他相应的业务部门进行衔接。所以,和其他部门的配合显得非常重要。

总之:销售顾问的工作总结,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销售计划模板范文8一、加强业管工作,构建优质、规范的承保服务体系

承保是保险公司经营的源头,是风险管控、实现效益的重要基础,是保险公司生存的基础保障。因此,在__年度里,公司将狠抓业管工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1、对承保业务及时地进行审核,利用风险管理技术及定价体系来控制承保风险,决定承保费率,确保承保质量。

对超越公司权限拟承保的业务进行初审并签署意见后上报审批,确保此类业务的严格承保。

2、加强信息技术部门的管理,完善各类险种业务的处理平台,通过建设、使用电子化承保业务处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承保基础数据库,并缮制相关报表和承保分析。

同时做好市场调研,并定期编制中、长期业务计划。

3、建立健全重大标的业务和特殊风险业务的风险评估制度,确保风险的合理控制,同时根据业务的风险情况,执行有关分保或再保险管理规定,确保合理分散承保风险。

4、强化承保、核保规范,严格执行条款、费率体系,熟练掌握新核心业务系统的操作,对__所属的承保、核保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技能和素质,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提高客户服务工作质量,建设一流的客户服务平台

随着保险市场竞争主体的不断增加,各家保险公司都加大了对市场业务竞争的力度,而保险公司所经营的不是有形产品,而是一种规避风险或风险投资的服务,因此,建设一个优质服务的客服平台显得极为重要,当服务已经成为核心内容纳入保险企业的价值观,成为核心竞争时,客服工作就成为一种具有独特理念的一种服务文化。经过__年的努力,我司已在市场占有了一定的份额,同时也拥有了较大的客户群体,随着业务发展的不断深入,客服工作的重要性将尤其突出,因此,__在__年里将严格规范客服工作,把一流的客服管理平台运用、落实到位。

1、建立健全语音服务系统,加大热线的宣传力度,以多种形式将热线推向社会,让众多的客户全面了解公司语音服务系统强大的支持功能,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客户满意化。

2、加强客服人员培训,提高客服人员综合技能素质,严格奉行“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实务流程的规定作好接、报案、查勘定损、条款解释、理赔投诉等各项工作。

3、以中心支公司为中心,专、兼职并行,建立一个覆盖全区的查勘、定损网点,初期由__设立专职查勘定损人员3名,同时搭配非专职人员共同查勘,以提高__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查勘、定损理赔质量,做到查勘准确,定损合理,理赔快捷。

4、在__年6月之前完成__营销服务部、__营销服务部两个服务机构的下延工作,至此,全区的服务网点建设基本完善,为公司的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保险售后服务。

三、加快业务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公司保险品牌

根据__年__保费收入__万元为依据,其中各险种的占比为:机动车辆险85%,非车险10%,人意险5%。__年度,中心支公司拟定业务发展规划计划为实现全年保费收入__万元,各险种比例计划为机动车辆险75%,非车险15%,人意险10%,计划的实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完成。

1、机动车辆险是我司业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大力发展机动车辆险业务,充分发挥公司的车险优势,打好车险业务的攻坚战,还是我们工作的重点,__年在车险业务上要巩固老的客户,争取新客户,侧重点在发展车队业务以及新车业务的承保上,以实现车险业务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认真做好非车险的展业工作,选择拜访一些大、中型企业,对效益好,风险低的企业要重点公关,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力争财产、人员、车辆一揽子承保,同时也要做好非车险效益型险种的市场开发工作,在__年里努力使非车险业务在发展上形成新的格局。

3、积极做好与银行的业务工作。

__年__月我司经过积极地努力已与__银行、__银行、____银行、___银行、____银行等签定了兼业合作协议,__年要集中精力与各大银行加强业务上的沟通联系,让银行充分地了解__保险的品牌及优势,争取加大银行在业务上对我司的支持与政策倾斜力度,力求在银行业务上的新突破,实现险种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为公司实现效益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新的一年里,虽然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有省公司的正确领导,__将开拓思路,奋力进取,去创造新的业绩,为做大做强公司保险事业而奋斗。

销售计划模板范文9一、在部门管理上,建立一支熟悉业务,而相对稳定的销售团队。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切销售业绩都起源于有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合作精神的销售团队是企业的根本。在明年的工作中建立一个和谐,具有杀伤力的团队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来抓。

二、在个人管理上,完善销售制度,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措施。

销售管理是20__年的工作重点。完善销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让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提高销售人员的主人翁认识。强化销售人员的执行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在员工质量上,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不断自我提高的习惯。

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目的在于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销售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四、在销售工作上,尝试新的销售模式。

把握好各个渠道资源,做好完善的跟踪。同时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利用好公司资源做好网上销售与行销之间的配合。

五、销售目标

20__年下达的销售任务为基本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把任务根据具体情况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完成各个时间段的销售任务。并在完成销售任务的基础上提高销售业绩。我将带领销售部内销同仁竭尽全力完成目标。

20__年我部门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开拓市场,和团队建设方面。当下打好20__年公司销售开门红的任务迫在眉睫,我一定全力以赴。

销售计划模板范文10(1)建立一支熟悉业务,比较稳定的销售团队。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切销售业绩都起源于有一个好的销售人员。没错,先制定出销售人员个人工作计划并监督完成。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合作精神的销售团队是我们现在的一个重点。在工作中建立一个和谐,具有杀伤力的销售团队应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来抓。

(2)完善销售制度,建立一套明确系统的业务管理办法。

销售管理是企业的老大难问题,销售人员出差,见客户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完善销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让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提高销售人员的主人公意识。

(3)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不断自我提高的习惯。

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目的在于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业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成熟业务员的档次。

(4)市场分析。

也就是根据我们所了解到的市场情况,对我们公司产品的卖点,消费体,销量等进行适当的定位。

(5)销售方式。

就是找出适合我们公司产品销售的模式和方法。

(6)销售目标

根据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把任务根据具体情况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以每月,每周,每日的销售目标分解到各个销售人员身上,完成各个时间段的销售任务。并在完成销售任务的基础上提高销售业绩。如出现未完成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改正!

(7)客户管理。

就是对一开发的客户如何进行服务和怎样促使他们提高销售或购买;对潜在客户怎样进行跟进。

篇9

【关键词】应收账款 风险 对策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商机,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外,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当前,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供已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商品、劳务赊销的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安全,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本文就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

1.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

应收账款是资金流通的缓冲形式,但是,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也会影响商品流通的顺利实现,从而影响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如果应收账款被长期拖欠,既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与有效利用还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支出和为催收欠款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如果应收账款最终成为坏账,企业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2.应收账款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使企业存在亏损

目前,我国企业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发生赊销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营业收入”科目,将赊销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本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流入。根据谨慎原则,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自行计提坏账准备,但在实务中,为了便于纳税,有关法规中明确规定,计提比例一般为3‰~5‰。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坏账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即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可能远远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这样等于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不能充分估计。

3.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出的损失

从赊销的账务处理可以看出赊销虽然使企业产生了较多的收入,增加了利润,但没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垫付资金来缴纳各种税金和费用,加大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

企业应收账款所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由于应收账款,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致使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利息费用。被占用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也就是赢利机会,大大降低了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二、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对策

1.要引起企业经营者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高度重视

要加强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宣传,使企业真正懂得在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把不断降低应收账款,预防经营风险,作为一项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长期工作。

2.要加强各部门协作,建立联合制度,明确分工

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属于综合管理的范畴,不仅与财务管理联系紧密,而且与销售管理、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经营部门、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改变过去认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账务不清也是财务部门责任的观念。要加强协作意识和整体观念,制定相关制度,促使职工协调一致地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推动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工作。同时要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哪个环节、部门出了问题,追究哪个环节、部门的责任,从而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各司其职,以此监督、检查、考核应收账款回笼情况及清理情况。

3.建立有效的考核评定体系

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不但虚增了企业的资产,而且影响了有关部门对企业经营者业绩的考核和评定。企业应当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纳入企业负责人、销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效绩指标考核体系。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接受员工的监督。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

4.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

为防止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应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的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的全过程负责任。这样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回收的进程,最大限度减少坏账损失。

5.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政策

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可以为企业争得更多的客户,提高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因此,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等衡量应收账款风险的相关比率,以此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正确估量应收收款价值,确定合理的信用期间、现金折扣政策和信用标准。

6.开展信用保险

企业在进行信用管理同时,还可以开展信用保险。在国外,企业为了避免在提供赊销时遭受意外的坏账损失,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信用险。而目前,我国大多保险公司尚未开展这项业务。但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这项业务一定也会开展起来。在投保时,应在坏账损失和保险费之间进行权衡,以使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7.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

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刚刚发生,有的已经超过信用期限很长时间。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细致的核算和严密的监督。定期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8.组织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当企业通过账龄分析,发现账款被客户拖欠时,首先应当分析现有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的客户重新进行资信等级调查与评价。将信用品质恶劣的客户从信用名单中删除,催收拖欠账款。为了提高应收账款的催收效果,企业不仅要加强日常的催收工作,把贷款回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出营销策略,探索出一条加快货款回收的新路子。

篇10

20**年上半年一眨眼即将过去,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中我通过自身不断努力的工作,也有了一点小小收获,临近年半,我感觉很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下自我总结了。其主要目的在于吸取教训,提高自己,以至于把工作做的更好,自己有信心也有决心把明年的工作做的更好。下面我对一年的工作进行简要的总结。

我是今年十月份到公司工作的,同时开始组建销售部,进入公司之后我通过不断的学习产品知识,收取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和积累市场经验,现在对预付费储值卡市场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清晰、流利的应对客户所提到的各种问题,准确的把握客户的需要,良好的与客户沟通,逐渐取得客户的信任。所以经过努力,也取得了几个成功的客户资源,一些优质客户也逐渐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对市场的认识也有一个比较透明的掌握。在不断的学习产品知识和积累经验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业务水平都比以前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虽然之前一直在从事销售的相关工作,有一定的销售知识与经验,但比较优秀的成功的销售管理人才,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本职的工作做得不好,感觉自己还停留在一个销售人员的位置上,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指导力度不够,影响销售部的销售业绩。

二.部门工作总结

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中,经过销售部全体员工共同的努力,讨论制定销售各环节话术,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宣传资料《至客户的一封信》,为各媒体广告出谋划策,提出“万事无忧德行天下”的核心语句,使我们公司的产品知名度在太原市场上渐渐被客户所认识。部门全体员工累计整理黄页资料五千余条,寄出公司宣传资料三千余封,不畏严寒,在税务大厅,高新区各个写字楼进行陌生拜访,为即将到来的疯狂销售旺季打好了基础做好了准备。团队建设方面,制定了详细的销售人员考核标准,与销售部运行制度,工作流程,团队文化等。这是我认为我们做的比较好的方面,但在其他方面在工作中我们做法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从销售部门销售业绩上看,我们的工作做的是不好的,可以说是销售做的十分的失败。

客观上的一些因素虽然存在,在工作中其他的一些做法也有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销售工作最基本的客户访问量太少。销售部是今年十月中旬开始工作的,在开始工作到现在有记载的客户访问记录有210个,加上没有记录的概括为230个,一个月的时间,总体计算五个销售人员一天拜访的客户量2个。从上面的数字上看我们基本的访问客户工作没有做好。

2)沟通不够深入。销售人员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不能把我们公司产品的情况十分清晰的传达给客户,了解客户的真正想法和意图;对客户提出的某项建议不能做出迅速的反应。在传达产品信息时不知道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有几分了解或接受的什么程度,在被拒绝之后没有二次追踪是一个致命的失误。

3)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销售人员没有养成一个写工作总结和计划的习惯,销售工作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从而引发销售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工作时间没有合理的分配,工作局面混乱等各种不良的后果。

4)新业务的开拓不够,业务增长小,个别业务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计划性不强,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市场分析

现在太原消费卡市场品牌很多,但主要也就是那几家公司,现在我们公司的产品从产品质量,功能上属于上等的产品。表面上各家公司之间竞争是激烈的,我公司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一场竞争战。但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发卡资金的监管,山西省境外商户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我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与优质的客户资源,都是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

在太原市场上,消费卡产品品牌众多,但以我公司雄厚的实力为平台,加以铺天盖地的宣传态势,以及员工锲而不舍的工作劲头,在明年的消费卡市场取得大比例的市场占有率已成定局,打造山西省业内的第一品牌指日可待。

市场是良好的,形势是严峻的。在太原消费卡市场可以用这一句话来概括,在技术发展飞快地今天,明年是大有作为的一年,假如在明年一年内没有把销售做好,没有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很可能失去这个蓬勃发展的机会。

四.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在下半年的工作规划中下面的几项工作作为主要的工作来做:

1)建立一支熟悉业务,而相对稳定的销售团队。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切销售业绩都起源于有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合作精神的销售团队是企业的根本。在明年的工作中建立一个和谐,具有杀伤力的团队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来抓。团队扩大建设方面,初步预计明年的销售人力达到十五人。组建两支销售小组,分别利用不同渠道开展销售工作。

2)完善销售制度,建立一套明确系统的业务管理办法。

销售管理是企业的老大难问题,销售人员出勤,见客户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完善销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让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提高销售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强化销售人员的执行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不断自我提高的习惯。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目的在于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业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4)建立新的销售模式与渠道。

把握好现有的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这一金融行业渠道,做好完善的计划。同时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利用好公司现有资源做好电话销售与行销之间的配合。

5)销售目标

今年的销售目标最基本的是做到月月都有进帐的单子。根据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把任务根据具体情况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以每月,每周,每日的销售目标分解到各个销售人员身上,完成各个时间段的销售任务。并在完成销售任务的基础上提高销售业绩。销售部内部拟定20**年全年业绩指标一千五百万。我将带领销售部全体同仁竭尽全力完成目标。

今后,在做出一项决定前,应先更多的考虑公司领导的看法和决策,遵守领导对各项业务的处理决断。工作中出现分歧时,要静下心来互相协商解决,以达到一致的处理意见而后开展工作。今后,只要我能经常总结经验教训、发挥特长、改正缺点,自觉把自己置于公司组织和客户的监督之下,勤奋工作,以身作则。我相信,就一定能有一个更高、更新的开始,也一定能做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