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考核机制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考核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考核机制

篇1

为认真贯彻国家幼教法规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使保教人员能严格按照“宝宝乐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标准”和“宝宝乐幼儿园幼儿一日流程”的要求,努力做好班级工作,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特制定以下工资考核制度。

一、基本工资:班主任1000元,保育员800元

考核:1、老师对孩子要有童心、有耐心,以正面教育、鼓励表扬为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良好形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

2、老师必须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提前请假,迟到、早退者每次联系工资5元,上下班时间:春夏 7:20—17:40  秋冬 7:20—17:10

3、值班老师(班主任)务必按照值班时间做好值班工作,值班当天应比正常上班时间早到10分钟,下班迟走20分钟,不遵守时间者每次联系工资10元;

4、老师上班期间都要讲普通话,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普通话氛围,老师之间的沟通也要用普通话,否则,每次联系工资5元。

二、全勤奖:100元

考核:全勤老师每月发全勤奖100元,有请假现象的,无全勤奖,并扣当天工资(按当月平均工资算),迟到、早退半小时以内算迟到、早退,超过半小时算事假。

三、安全奖:100元

考核:1、工作中造成轻微事故,如磕伤、碰伤、挤伤、抓伤、烫伤、扭伤、脱臼等,由班主任负责向家长解释,达到谅解,不追究责任(如产生医疗费用,保教共担),不告知家长,造成家长投诉的,全额扣除安全奖金;造成重大事故需住院治疗的,全额扣除奖金;

2、放学后各班孩子的安全由班主任负责,保育员负责打扫卫生;超过放学时间孩子的安全由值班老师负责;

3、幼儿入园时,值班老师要进行晨检工作,防止幼儿带危险品入园;发现幼儿精神状态差,要坚持让家长领孩子就医,并做好晨检记录;

4、保育员要做好班级喂药记录;保育员每日给孩子测体温二次(上午、下午加餐前后各一次),认真做好记录;保教值班老师做好午睡巡视记录;

四、生源提成奖:

考核:班主任每孩14元,保育员每孩7元;宝宝班班主任每孩16元,保育员每孩8元(基数:小班10人,中班10人,大班15人,学前班15人);保育员生源奖是班主任的一半;(注:一个老师带班,提成无基数)

五、绩效工资:150元(保育员无绩效工资)

考核:1、教师要认真备课,坚持超前备课,保证每周都有周计划,每节课要有教案,每月的月中及月末园长检查教学完成情况;

2、课程:根据教程(6个月)合理安排课程,不按周计划上课,每次联系工资20元;

3、科学实验、体智能、创意拼摆(中班以上)、律动(手指)操、手工、绘画课程,要求每周一节,缺一节联系工资20元;

4、教学成绩反馈:根据“月反馈”检查教学成绩,每班抽查10个孩子,过半孩子不达标,每月联系工资30元。

六、班主任津贴:50元

考核:1、按季节及节日,做好班级的环创及活动区角材料的更换工作,并根据需要制作本班的玩具及教具;

2、每日记录好孩子的观察日志。

七、电话费:班主任30元,保育员20元

考核: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每日要有孩子在园的生活与学习反馈视频,缺一天联系工资10元;要求保教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和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变化,真正达到家园共育。

八、卫生奖:保育员100元

考核:1、教室地面、门窗、桌椅、口杯架、水桶、水桶架、毛巾架等所有物品是否干净;每天教室、厕所是否消毒,并记录;

2、教室东西是否乱摆乱放,教室内卫生是否有死角;孩子床铺是否叠放整齐;

3、碗、勺、盆是否按要求洗刷干净、消毒,并记录;

4、如违反,每项联系工资20元。

九、户外活动:50元

考核:1、班主任老师每天要认真组织好孩子一天的学习及生活,保育员老师要积极配合,一天的户外活动不得少于1个小时,不组织孩子户外游戏,散放孩子,联系工资10元;

2、孩子早操时不带动本班孩子,联系工资10元。

十、工龄工资:

工作第二年——第五年工龄工资每月加100元,工作第六年及以上每月加150元,以此类推,工龄工资不封顶。

工作要求

一、班中物品及教课书需保管好,如有丢失或破坏,是老师责任的,按价值多少赔偿,并及时报告,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双倍赔偿;

二、老师在校内、校外都应该自觉维护老师形象和幼儿园声誉;家长送孩子入园,老师要热情迎接,要微笑面对家长,对家长态度要友好;

三、老师要注意仪容仪表,按要求穿园服,不留长指甲,不化浓妆,不穿高跟鞋,不穿短裙,不穿低领口衣服,长头发扎起来;

四、上班期间不得玩手机,孩子午睡时间,手机放静音;在班上不跷二郞腿,不坐桌子,不坐二个及以上凳子;

五、幼儿离园时要整洁干净的交给家长,不能让不熟悉的人把幼儿接走,如家长有事,委托别人来接,必须电话与家长联系好,情况属实,才能让他人接走,未成年人一律不得接幼儿;

六、注意节约用电,户外活动时,注意及时关灯、空调等;放学后,认真检查教室,将物品放好,关掉电源,拔下插头;

篇2

记者从厦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外来人口急剧增加,以及前些年公办幼儿园建设的滞后,厦门仍有大批幼儿需要就读民办园,全市目前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园300多所。如何做好这些幼儿园的培训与管理,成为新的课题。现在,厦门城区基本上所有的公办园都承担着对民办园的培训任务,公办园已经成为民办园的进修基地。公办园还承担了协助区教育局对民办园进行管理的职责。

在厦门海沧区,实行一名公办幼儿教师负责一所民办园的包干制度,要求公办幼儿园教师定点到民办园开展环境创设、区域活动、主题课程等方面的业务引导,帮助民办园按照标准、规范办园,以提高办园水平。这就意味着,每所民办幼儿都有固定的公办园教师负责指导。

如何保证民办园愿意接受公办园的指导和管理呢?对此,厦门市各区教育局都建立了相关的激励与考核机制,以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以海沧区为例,区财政每年设立250万元专项扶持经费,结合民办园的评估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帮助民办园发展。而片区内的中心园,除了承担培训任务,还要担负管理职能,他们为本片区内每个幼儿园建立专门档案,记录这些幼儿园的教学、保教、安全和卫生等情况。而这些记录则成为年终对民办园进行考核的依据之一。这就意味着,民办园必须配合公办园,按照相关规范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另一项激励机制是,如果民办园每提高一个等级且参加分级收费制度,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助。海沧区民办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海生说,这项制度使民办园从硬件和软件上都有了自我提升的动力,而要在软件上提升,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这让他们把跟着公办园学习变成一种自发和自觉的行动。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公共政策;公共服务;政府责任;教育公平;社会公平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1/02-0012-05

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适的基础价值,但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仍然存在着资源相对短缺、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适龄幼儿入园机会不平等、过程质量不公平等问题。譬如江苏省南京市,虽然适龄幼儿入园率一直保持高位,但近年来家长“入园焦虑”和幼儿园“超额运转”现象日益突出。从总量看,全市幼儿园数量仍然相对不足;从结构看,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比率亟待大幅提高;从教育质量看,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幼儿园间差距较大;从增量看,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中配套幼儿园建设存在“缩水”现象。普惠性幼儿园所占比率不高,导致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很难保障适龄幼儿平等入园。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列举了若干种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包括个体所处社会地位,政府、社会、个体提供和获得教育的权利,国家和个人为教育提供的资源,各阶段教育之间的资源分配,各地区配置的和向各类社会群体提供的教育机构类型,教师能力,家庭在教育方面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不同教育阶段的生源选拔,代际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等等。由此看出,教育是否公平与政府的政策设计有很大关系。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会加剧或减轻现实中教育不公平的程度,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

针对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各种不公平现象,从政府层面集中研制与实施促进社会公平的学前教育政策,有利于对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行总体把控。为促进社会公平,南京市政府设计了一系列致力于推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可供其他地方政府参考。

一、学前教育考核问责制度

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利器,其实现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与顶层设计。为促进社会公平,在设计学前教育公共政策的探索过程中,南京市政府依托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开展学前教育发展年度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并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的形式颁发。这一文件把学前教育发展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区县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制度上强化了各区县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中的核心责任,可以有效推进学前教育公平。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园所建设、队伍建设、规范管理、事业发展六个方面。具体而言,第一项组织领导主要考核政府重视程度、建立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出台发展学前教育的专门政策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等方面。目的在于落实政府责任和部门职责,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等。本着发展性、激励性原则,对区县政府定期召开年度学前教育推进会、主动承办市级学前教育推进会的,给予加分奖励,从而使各区县政府在重视学前教育、着力于学前教育优先发展等方面逐步提高认识。

把经费保障作为考核的第二项内容,旨在强调经费投入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设计了财政投入占比、生均经费、专项经费、助学券发放四项二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分。《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规定2012年学前教育投入不低于5%。为了鼓励政府加大投入,在设立区县评定办法时,特别指出财政投入占比每增加1%,加1分。为鼓励部门办园与普惠性办园,特别提出了政府参照生均公用经费,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发放对象若包括部门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各加2分。为保障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投入正常化,明确规定若发现无专项经费或经费有截留或挪用现象的,本项不得分。为体现普惠性与公益性办园原则,专门对幼儿助学券发放政策作出规定,以确保每个幼儿在享有入园机会公平的同时,享有教育过程公平。

第三项是考核园所建设,主要是针对全市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着力于幼儿园的均衡、优质发展。在规划布局方面,要求能够制定落实配套幼儿园规划用地和建设专门文件。按照3年行动计划,合理规划辖区内学前教育布局,城乡每1万-1.5万常住人口配备1所幼儿园,办园规模不超过12个班,班级人数不超过省规定限额。未达标准的,平均每年新改扩建达省优质园建设标准的幼儿园不得少于2所。在公办园数量方面,要求公办园占比不低于70%。新增幼儿园均由当地政府统筹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在创省优质园方面,要求每个街镇至少有2所达省优质园建设标准的公办园。未达标区县,每年创建省优质园不得少于2所。已达标者,可加分。在协同发展方面,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民办园等级创建,对部门办园和集体办园有扶持政策。在独立法人方面,全面落实小学附设幼儿园和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等幼儿园的独立事业法人地位。同时强调,非普惠性民办园转为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每所园可加1分。区域内平均每所幼儿园覆盖常住人口超过2万人的,本项不得分。

第四项是考核队伍建设,是为了全面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要。为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位与整体专业素养,以落实教师编制为起点,要求建立幼儿园教职工收入增长机制。所有教师持证上岗,整体提升幼儿园教师学历水平,注重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建立完善区县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和定期培训制度,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覆盖率不低于90%。

第五项是规范管理,主要从收费规范、招生有序、办园规范、科学保教、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考核。为解决“入园贵”问题,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收费标准,高于当地物价部门所确定的公办园最高收费标准的幼儿园所占比率不得超过10%,以保障区域内幼儿园收费规范合理。幼儿园招生秩序须平稳有序,保证90%以上适龄幼儿在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入园,以解决“入园难”问题。在办园规范方面,健全办园体制,民办园、公办园实行统一的行业管理制度;建立幼儿园年检制度和幼儿园办园质量动态监管制度,对幼儿园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得力措施,规范无证办园(点)。为促进保教质量明显提高,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避免“小学化”倾向。在安全保障方面,要求年内无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恶性案件,无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事件。

第六项是事业发展,主要从普及水平、优质均衡与社会评价三个方面来考核。在普及水平方面,为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要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以上;将辖区内流动人口子女纳入本地学前教育规划,实现按需入园;为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为有需求的适龄残疾幼儿提供免费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在优质均衡方面,切实做到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省优质园占比差距小于10%,公、民办省优质园占比差距逐步缩小。在社会评价方面,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保证辖区内适龄幼儿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满意率不低于90%。

考核问责的督导与评估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与市级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进行,督导对象是各区县人民政府。督导时间与程序为,每年6月,各区县政府完成自查工作,7月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与市级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完成对各区县的督导检查。随后,各区县汇总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监测统计结果,结合当年区县教育督导检查的情况,填写区县学前教育督导评估自评报告单,上报市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各区县的报告进行分析,撰写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年度监测报告。与此同时,建立学前教育工作表彰与问责机制,把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和监测结果作为评价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表彰学前教育成绩突出地区的重要依据。此外,市政府还在政策、组织和经费保障上下功夫,比如出台《南京市学前教育现代化建设年度督导评估的实施办法》,建立区县年度督导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考核领导小组,切实保障财政部门用于专项奖励的专款能够专用等。

二、学前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保障政策

无论是教育公平还是社会公平,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基本前提。在各地学前教育发展中,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不公平,如财政投入、规划布局、办园体制、评优奖励等。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南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了如下三类政策。

第一类是资源统筹类政策。要想实现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整体的制度设计是前提条件。为此,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重点问题解决方案,从制度层面完善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从顶层设计上保障资源配置公平。

第二类是财政投入类政策。为了使政府出台的各项旨在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落到实处,教育主管部门参与制定了细化的资金分配方案,如《关于建立和完善幼儿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关于2012年学前教育市级专项奖补资金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创建“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市级专项奖补资金实施办法的通知》等。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的要求,市政府坚持加大财政投入。市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总投入的比率从2010年的1.87%上升为2012年的6.78%,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在保证全市每年投入3亿元发放幼儿助学券的基础上,2012年发放市级学前教育财政性专项经费1.6亿元,2013年增至2.1亿元。

第三类是规范管理类政策。在南京市域范围内,民办园占比接近45%。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市政府制定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关于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贯彻(江苏省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等,在全市范围内促进底线公平,保障每个幼儿尽可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

三、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制度或政策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决定教育过程公平及结果公平的核心要素。在政策设计中,南京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对促进社会公平的意义,通过三方面努力提高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一是依托在宁高校,加强幼儿师范教育,提高职前教育质量;二是规范编制考试、进入标准、学历资质,提升在职教师专业素养;三是重视在职教师队伍培训,2015年前将对全市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完成一轮全员专业培训。市政府通过实施新教师“凡进必考”、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农村骨干教师“优岗计划”、优秀教师境外培训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努力形成“让最优者从教、让从教者敬业、让敬业者乐业”的教育人才建设和管理机制。

为了增强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南京市政府建立了幼儿园教职工收入增长机制。对那些具备教师资格并经正式聘用的公办幼儿园教师,政府要求2014年人均工资水平不低于上一年度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四、关注弱势群体儿童的相关政策举措

教育公平的实现,最终以儿童的发展为衡量指标。从政府底线公平的责任伦理出发,各地区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弱势群体儿童价值优先原则,从底线防守的角度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高弱势群体儿童的社会竞争力。南京市政府从促进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台了如下政策,以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弱势群体儿童的权益。

第一,实施“幼教惠民工程”。为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全面推行幼儿助学券政策,除政府办园外,系统办园、集体办园、民办园均包括在内,并且没有城乡区别,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所有符合条件的3~6岁幼儿均可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享受政府发放的幼儿助学券。与此同时,对六类在园幼儿(不分公办、民办幼儿园)实行伙食费定额补助和保育教育费差额补助政策,幼儿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领取伙食费补助,全年按10个月计算。六类幼儿是指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幼儿、农村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幼儿、特困职工家庭幼儿、孤残幼儿、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和警察的子女、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幼儿助学券政策切实保障了农村地区、经济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享受基本的学前教育权益,从制度上切实提高了全市适龄幼儿的入园率。这一政策符合学前教育基准服务原则,体现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责任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此外,为有效避免市民为子女入园连夜排队现象,南京市政府还实施了“幼儿园增量与创优工程”。

第二,实施“集体园扶持工程”。集体办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广大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公益性、普惠性的保育教育服务。为持续提升集体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满足广大群众对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烈需求,保障不同类型幼儿园公平发展,从2012年起,南京市对城区集体办幼儿园实行“专项扶持工程”。以对集体办幼儿园养老保险(五险)统筹幼儿园支付部分实行专项补助为抓手,建立有利于集体办幼儿园发展的长效扶持机制,全面提升集体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推进集体办幼儿园与其他各类幼儿园共同发展。在前两轮扶持计划的基础上。南京市同步加大对城市集体办幼儿园和农村集体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使集体办幼儿园省优比率提前达到70%的要求。

篇4

一、优化公办园规划建设,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积极应对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二孩政策”全面放开的发展形势,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主要抓手,多举措扩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有效破解了“入园难”问题。

强化规划,学前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在全省较早制定《泰州市区幼儿园布局划》,将“每1.5万左右常住人口配建1所幼儿园”调整为“每1万左右常住人口配建1所普惠性幼儿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小区规划、审批和验收等各个环节入手,落实配套幼儿园的建设规模、标准、规范。在全省率先明确小区配套幼儿园资产所有权归属教育部门,用于举办公立性质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仅2015年和2016年,主城区就有14所小区配套园建设好并交付教育部门用于举办公办园,为实施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好增量,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成效突出。加大公办资源的建设力度,从2011年开始,全市共规划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24所,已交付使用143所。为解决城区公办资源不足问题,2016年、2017年分别将主城区新增公办园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城建新提升新两年行动计划。目前,泰州市1/3市(区)已实行了幼儿教育服务区制度。

优化存量,省优质园比例全省第一。采取创建奖补、结对帮扶、鼓励优质园举办分园的方式,不断加快省优质园创建步伐。近三年,省优质园数量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提增,全市303所成型园中,省优质园已达236所,省优比例达到78%,从2013年的全省第八位跃升至全省第一位。

二、保障公办编制供给,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通过上争政策、调剂编制、考核推进等多种方式,着力解决公办园编制教师比例低的问题。近三年共招录全额编制幼儿教师502名,全额教师占比达33.51%,比2013年翻了一倍。

率先出台意见,扎实做好机构登记和编制核定。2013年,泰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贯彻〈江苏省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试行)〉的指导意见》,对公办园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备、经费预算形式、人员招录来源、机构编制审批程序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至目前,7个市(区)中已有5个市(区)将辖区内所有公办幼儿园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4个市(区)完成了全额事业编制核定,共核定2000多个全额事业编制。

加大招聘力度,不断提高全额编制教师占比。从2013年开始,每年教师招聘计划中全额拨款编制幼儿教师占比不低于20%。近三年,泰州市每年全额编制幼儿教师招聘占比平均都在25%以上。高港区进步尤其明显,公办园中全额编制幼儿教师占比从2013年的0.86%上升为35.14%,提高了34个百分点。

创新用人机制,为编外人员提供多样优待。每年的招录计划中,一半比例面向在岗非编幼儿教师招录。泰州市政府为两所市直幼儿园配备了35名财政性编外用工,由财政按全额编制教师待遇的70%给予保障。高港区、姜堰区连续两年为35周岁以上教师进编考试创造条件。姜堰区还制定政策,明确35周岁以上编外教师可以和考编人员一同考试,成绩优异者享受在编人员工资待遇,目前已有19位编外教师享受编制内的工资待遇,编外教师与编制内教师工资的差额部分全部由姜堰区教育局“买单”。泰兴市、高新区也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年为优秀编外教师落实与事业人员同等待遇。

三、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经费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等方式逐年加大投入,着力解决公办园的建设运转问题。从2014年开始,各市(区)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均超过省定5%。

着力增加公办园建设和创建奖补经费。目前,各市(区)政府均明确了省优质园创建奖补不少于每所10万元的政策。其中,兴化市、泰兴市财政给予较大的经费支持,对新建的每所省优质园分别给予50万元和80万元的建设奖补经费。2015年,泰州市政府将市直幼儿园――泰州实验幼儿园的建设列入城建项目,由市财政给予5000万元的资金投入。

着力增加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投入。2011年,泰州市在全省较早出台了学前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指导标准和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目前,有6个市(区)的生均公用经费在400元以上,靖江达到598元。从2015年开始,泰州市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以每年100元的速度递增,并且所有普惠性民办园享受到公办园一样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着力增加公办园教师培训和保障经费。各市(区)按照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均培训经费水平由财政保障公办园专任教师培训经费,并由财政保障公办幼儿园编外幼儿教师收入保障经费足额拨付,确保公办幼儿园编外幼儿教师工资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以上。2013年、2015年泰州市物价部门还两次调高保育费标准。目前,省优、市优、合格幼儿园收费标准分别达到每生每月440元、350元、260元,公办幼儿园运转经费明显提高。

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不断强化

泰州市始终把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努力理顺管理体制,以“三个统一”为抓手,积极推进“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统一归口管理。由于历史原因,泰州市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县、乡(街道)、部门、学校等多头管理问题,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布局、人员及经费缺少统筹管理和保障措施。经过努力,靖江市、姜堰区、高新区已全面实现教育部门归口管理,海陵区基本实现,兴化、泰兴已将辖区内机关幼儿园收归教育部门,其他市(区)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统一队伍管理。泰州市加大“在岗非编”教师的管理力度。靖江市、姜堰区将所有“在岗非编”教师纳入到人才服务中心管理,在职称、评先、评优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靖江市、姜堰区、海陵区、高港区、高新区通过竞聘、选聘等办法,将优秀幼儿教师充实到园长队伍。2017年,泰州市将“制订统一的公办园编外幼儿教师聘用办法”和“对公办幼儿园中符合条件的编外教师实行统一管理”列入年度考核目标。

统一经费管理。姜堰区、靖江市、高新区已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统管统筹,统一标准发放编外教师工资,并确保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1.5倍。海陵区每年投入900万元对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教师工资实行兜底补助,确保同等待遇。其他市区正加快经费统管步伐。

五、构建多方协同机制,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泰州市全面建构了人大监督政府、政府考核地方、教育部门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人大监督持久发力。从2012年开始,泰州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对学前教育进行跟踪审议。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经费编制、园舍总量及优质资源、师资队伍建设等核心问题,明确人大督政学前教育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二是实施跟踪监督。采取常委会审议、专题询问、主任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组织代表视察等方式,对市政府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工作进行跟踪监督。这些监督方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了常态化机制,对泰州市学前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三是率先出台《决议》。2016年,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决议》,在全省率先对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将泰州市学前教育第二期五年行动计划的相关目标以《决议》的形式加以固化和保障,力促问题解决,努力补齐短板,成为未来几年泰州市学前教育的行动指南和法律保障。

政府督查扎实有效。从2013年起,泰州市政府建立“一市一标”的学前教育目标考核机制,连续五年开展市级人民政府专项督查考核学前教育工作。一是实施差别化考核。每年年初,根据各市(区)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和全市统筹推进的总体目标,量身制订各市(区)学前教育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以泰州市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至各市(区)人民政府和相关市级成员部门,全面考核政府主导办园的责任。二是实施节点化推进。每个季度通过简报的形式向各市(区)通报目标进展情况。每年年底由市政府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编办、人社局、规划局、教育局分管负责同志组成督查组,对全市7个市(区)学前教育目标完成情况逐一督查。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列入市(区)政府绩效考核,未完成的实行降等处理,不断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三是实施难题专项化解。针对泰州主城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积极推动市政府分管市长带领调研组,“一揽子”研究解决主城区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难题,加快问题的破解。

部门合作成效显著。一是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围绕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泰州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加强对学前教育规划、编制、经费等方面重大事项的协调、研究和解决。二是明确任务和责任。泰州市政府下发2017年―2020年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分解方案,明确9个主要部门的“任务清单”和“问题清单”,落实发展责任,形成推进合力。三是建立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各市(区)将市政府一市一标年度目标考核与各部门责任挂钩,确保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六、深化内涵建设,学前教育质量逐步提升

2014年以来,泰州市各幼儿园积极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作为提升保教质量与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稳步提高幼儿教师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初步培育一批有文化、有品牌、有影响的课程游戏化项目,基本形成课程游戏化各具特色、百花争艳的喜人格局。

一是聚焦“游戏”,优化幼儿园基本活动形式。泰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游戏大擂台”评比,从2012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以游戏为主题的全市竞赛活动,先后开展了全市区角游戏、户外游戏、创意小游戏比赛。所有的幼儿园在确保孩子每天在园有三小时以上的游戏时间基础上,着力提高游戏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区域设置,有效防止了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二是聚焦“课程”,优化幼儿园课程建设。泰州市在全省率先制订了《泰州市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建设基地评估标准(试行)》,开展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建设基地评估工作。建立了课程游戏化建设基地――市级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省级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三级评审机制,共建成38个市级课程游戏化建设基地、16个市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和8个省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有效促进幼儿园课程体系建构,以及“环境”“游戏”“课程”的有机融合。

篇5

文章摘要:引领全市的家庭教育科研工作.我市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园长)和教师的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家庭教育督导评价机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学校(幼儿园)将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内容.(记者刘淼…… 28日,青岛市正式《开展家庭教育实验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实验工作,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绩效考核,同时搭建平台推广家教工作经验,计划到2018年建成100家市级优秀家庭教育服务站.

我市将建立家庭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平台,制定并实施《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评价标准》、《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评价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家庭教育工作评价标准体系.

我市还将建立标准的家庭教育工作社会支持体系,每年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建立家庭教育服务站、成立家庭教育志愿者服务团队等方式,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教育局将建立家庭教育工作经验推广平台,充分培育、挖掘提炼先进典型经验,到2018年建成100所市级家庭教育示范中小学幼儿园.

此外,市教育局还将设立家庭教育工作科研课题,引领全市的家庭教育科研工作.我市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园长)和教师的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家庭教育督导评价机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学校(幼儿园)将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内容.(记者刘淼)

篇6

现象一:

幼儿园里要开办校讯通,要求家长自愿报名。张老师看到班里大多数家长都十分乐意办理,为方便管理就做起个别不愿意的家长工作。哪料东东奶奶在离园时气冲冲地边发牢骚边摔门而去:“不办校讯通就接不到通知,那还上什么幼儿园?”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孩子是“小皇帝”,家长是“上帝”。幼儿园的工作中心是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在工作中,教师过于考虑自我利益,那么她为幼儿与家长服务的意识就会淡漠。如果全园教职工人人如此,必然造成全园工作作风涣散。从某个角度讲,也暴露了该园在提高教师与家长沟通艺术方面的工作缺陷。幼儿园的服务质量都难以实现,又如何让幼儿园在市场竞争机制下求得发展呢?

现象二:

一天早上,笔者刚走进幼儿园大门,正好遇到玲玲的奶奶送孩子过来,只听她说:“快来呀,你老师在这儿吃早饭呢!老师,你让她在你面前吃吧!”笔者看见几个老师正坐在教室门口吃早餐,吃饱来园的孩子散乱、无目的地呆在一边。操场边上也聚着几个老师,她们边说说笑笑边吃早餐,一些孩子在操场上打闹追逐着……

幼儿园制度中明确规定:“教师要按时到园,不得到园用早餐。”幼儿园因未能扎实地落实幼儿入园和早餐这个环节,使老师们纷纷在工作时间进餐,孩子也学样将早餐带入园中,这种情况导致孩子入园后没人管理,给幼儿园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也埋下了许多不安全的隐患。

现象三:

又到周末,大四班的月老师怕家长不能按时接回孩子,自作主张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通知,放在操场上,且将放学时间写早了半个小时。看她写通知极其自然、顺畅。月老师私下还说:“我不写个通知,很多家长都会忘记时间,况且从实际情况来考虑,我把放学时间提早,等晚接孩子的家长来带孩子,正好赶上标准的放学时间,对老师来说并没有晚下班……”但幼儿园大小会议反复强调:“教师不得私自提早放学时间,更不得要求家长提早接孩子。”

说实话,谁不想早点下班回家休息呢?对有家庭、孩子的教师来说,提早下班是一种美好愿望和现实需要。但提早下班时间会给许多家长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也不方便处理幼儿园放学与机关单位下班时间的衔接,与幼儿园为家长服务的初衷相违背,势必造成家长对幼儿园服务的强烈不满意。所以幼儿园将“教师不得私自写通知,更不得要求家长提早接孩子”定为园规是非常必要的。月老师常在周末写通知的行为,让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成了摆设,长此以往,制度就不能对老师们产生应有的威慑作用,更无法培养教师循章做事的自觉性,容易导致全园形成消极的工作作风,不利于园风园纪建设,使幼儿园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受损。

规章制度是对幼儿园各项工作及各类人员比较系统的要求,以保证各方面人员都能各自为政、自行其事。那么,如何防止类似现象再次出现,做到防微杜渐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处入手。

一、规范一日工作常规

规章制度依据国家立法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园实际制定的“法”,是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一句话,规章制度是园所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管理者要紧抓提高保教质量的生长点和起始环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的工作琐碎又繁杂,为了使教师明确工作任务,减少忙乱现象,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拟定一日保教工作常规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查漏补缺,加以完善,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工作行为。例如,完善、细化有关的家长工作考核制度。首先,家长工作考核制度要细,责任要明。有了制度及相应的责任人,就不可能出现无视家长感受草率动员加入校讯通的事件。其次,实施制度的具体措施要可行。有了制度及具体措施,制度就容易落到实处,既对孩子负责,又对家长有交代。

二、严格执行考核制度

制度有了,并不是万事大吉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是实现保教质量的必要保证。为保持制度的严肃性,需要上至领导下至教职员工一致地贯彻执行。比如出台“教师要按时到园,不得到园用早餐”的规定,要对其相应的环节进行规定。出现违反规定的情况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条件的可创设条件解决教师早餐问题。对教师吃早餐时孩子们散乱地呆在教室的情况予以纠正,并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告诫全体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认真负责地对待孩子与工作。在初步形成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再去制定教师工作考勤、考绩等考核细则。为体现制度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经大家讨论后再实施,可以实行“月考核”或“学期考核”,由园长、教学、保健、后勤各部门人员根据平时检查结果进行评比,评比结果与当月或该学期奖金挂钩。这样,既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又能及时检查和督促保教工作状况。充分认识保育工作的实质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保育工作是每个幼教工作者的职责,保育工作要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制度深入人心,使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管理制度的统一性,才能使全园步调一致地贯彻执行幼儿园规章制度,切实发挥制度对工作的督导作用,保证幼儿园教育工作秩序的建立,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幼儿园的两大任务——服务好幼儿,服务好家长。

三、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使幼儿园的一切工作有要求、有标准、有规范、有约束,以此来保证幼儿园工作的有章、有理、有序、有力。但是幼儿园以女同志居多,女人心细又敏感,再严的管理,只是解决必须干的问题,主动干、愿意干还是难以解决。对于处理灵活多变的各种情况,规章制度难免显得过于呆板,不能灵活机动,对于某些与自己平日习惯相去甚远的规章制度,员工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就如“月老师私自写通知”这种现象。这就要求领导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1. 拟订落实考核细则

在拟订细则时坚持实事求是,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使之民主参与制定考核细则,并经过讨论、试用、修改,使教职工对考评抱积极的态度,从而保证考评工作的顺利实施。

2. 考核过程科学合理

在考核过程中,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月目标管理与学期目标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注重每位教师工作的实际效果,做到公平竞争,能者为上。

3. 因势利导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公布后,首先是奖励优胜者,对她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对考核结果不理想者,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对待:属工作态度不佳的,严加批评,提出希望;属工作能力弱的,鼓励她们,帮助她们制订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计划,并与考核优胜者结对帮扶。

篇7

20*年9月2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我市幼儿教育建设发展情况的报告》后,发出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通知书》(第7号),市人民政府经认真研究,就审议意见书提出的问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

一、强化政府职能,保障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理顺幼儿教育管理体制。继续坚持“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教育部门主管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城区三街道的幼儿教育管理职能。将建立市、镇(街道)两级幼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幼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担任,宣传、教育、财政、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卫生、物价、民政、公安、交通、劳动保障、人事、编办、妇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全市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镇(街道)幼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行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负责研究、协调本地幼儿教育工作。

(二)保障财政性幼儿教育经费。从20*年开始,市政府已经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幼儿教育专项资金800万元,今后将根据市财政情况做到逐年增长,力争到2010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到市财政性教育经费的5%。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公办幼儿园、示范幼儿园、现代化幼儿园建设及市级师资培训、公派幼儿园园长(教师)工资补助、幼儿教育奖励基金、低保等困难家庭子女减免保育费补助、农村边远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扶持等。要求各镇(街道)每年也要根据在园幼儿人数以一定标准设立幼儿教育专项资金,并做到逐年增长,用于师资培训、业务辅导、提高合格幼儿教师待遇等。

(三)实施专项资金的奖励、补助政策。对新举办的公办幼儿园(含镇办民营)按额定规模给予每班两万元的专项补助。为积极鼓励争先创优,对于上等级及各类创建工作出色的幼儿园、承担示范辅导任务的幼儿园、教科研成绩显著的幼儿园与幼儿教师、优秀的园长和教师等给予一定奖励和补助;依法为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对具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办理的社会保险和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非事业编制教师办理的事业保险,其园方承担部分由市财政补助50%,教师个人承担部分由市财政给于一定额度的补助,以提高合格教师的社会保障水平;对家庭经济困难报考就读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享受“寒窗基金”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的补助;对低保家庭子女、低收入农户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幼儿、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以及残疾幼儿等,给予保育费全额补助。

(四)建立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督导制度。把幼儿教育列入对各级政府教育实绩考核和新农村建设及政府年度考核的内容。建立幼儿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定期对各地落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规划、资源配置、经费投入、教职工待遇保障、幼儿园保教质量等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同时还将加强对幼儿园的日常监管和督导评估,并建立幼儿园的督导结果公告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开展学前教育规范管理达标镇(街道)评估,促进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

二、创新办园体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幼儿教育发展格局

(一)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幼儿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制订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依法将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各镇(街道)把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和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把幼儿园建设纳入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新区开发和旧城(村)改造时,做到配套幼儿园和其他建筑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造、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将实施“交钥匙”工程,已挪作他用或闲置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已要求尽快用于幼儿教育,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其性质和用途。新建、扩建幼儿园用地,将纳入规划,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办理,实行优先安排,并按照中小学建设的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费用。

(二)坚持多元化办学,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今后五年,将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力争每个镇(街道)都有一所按四星级以上标准建设的公办幼儿园。同时,还将积极倡导和推广“政府主办(或村集体举办)、园长公派、民园运作”的“镇办民营”、“村办镇管”等办园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公办示范、满足需求的幼儿教育办园机制。

(三)继续调整布局,优化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在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下,将按照方便群众、相对集中的原则实施幼儿教育网点布局。积极探索连锁集团化办园模式,鼓励、支持优质幼儿园兼并薄弱幼儿园;引导“低、小、散”的幼儿园通过就近合并、新建扩建等措施,以合资、合股等形式整合原有资源,扩大办园规模,提高办园档次。同时,积极鼓励各镇(街道)利用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这一有利时机,把空余的校舍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

(一)完善园长、教师的准入和培训制度。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要严格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依据《幼儿园园长资格和岗位职责要求》和《教师资格条例》,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并按规定配足配好。对合格学历但尚未取得资格证的幼儿教师,开设辅导班,创造更多的考证机会,提高在职幼儿教师的资格证书持有率。同时,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将幼儿教师(园长)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每年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教科研骨干专题培训及园长岗位培训等。

(二)建立和健全教职工权益保障机制。规范幼儿园的用工制度,要求幼儿园与教职员工签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制发的《用工合同书》。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职进修培训、评先评优、职务评聘、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非公办幼儿教师符合人事条件的要进入人事。要求幼儿园必须依法为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

(三)建立教师队伍优化激励机制。实施“名园长名教师工程”,有计划地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园长和优秀幼儿教师;对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从事幼教工作满20年、业绩突出的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教育“园丁奖”评选活动,由市财政发放幼教特殊津贴。单独设立公办幼儿教师编制,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幼儿教育专业优秀毕业生,充实公办幼儿教师队伍,逐步提高公办教师比例。

四、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一)严格幼儿园审批制度。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浙江省幼儿园准办标准》,要严格执行幼儿园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年检制度,对于一些办园行为不规范、存有安全隐患、保教质量差、家长满意度低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必要时须勒令停止其招生和办园。对无证幼儿园,市教育行政部门应与当地政府一起,会同民政、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坚决予以取缔。

(二)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认真贯彻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重点要规范招生编班、控制班额,规范保教人员配备的数量和质量,规范教材使用和课程设置。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防止和纠正“小学化”、“保姆式”的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镇(街道)将进一步完善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估工作,根据《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对有关幼儿园做好等级评定工作。继续实施幼儿园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制度,完善幼儿园辅导工作考核机制。

篇8

一、现阶段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忽视幼儿园教学质量和初高中学生不同,幼儿园的孩子没有升学压力。并且孩子年龄小,好动活泼,喜欢玩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一些幼儿园就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另外,目前中国的幼儿园教学质量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规则和衡量标准,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甚至出现浑水摸鱼的状况,认为只要孩子不哭不闹玩的开心自己就做到了老师应尽的义务,完全把幼儿园定位成了“托儿所”。其实不然,幼儿园教育应该是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作为孩子进入知识大门的第一步,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更加应该受到重视。

2.缺乏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幼儿缺乏自我保护与对错分辨的能力,一切都需要老师从旁进行悉心指导。尤其是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无法容忍任何不良因素的存在。因此,完善的幼儿园管理与监督体系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的幼儿园还都是采取权威式管理,即下级服从上级的一种传统管理模式。领导指示,老师们去执行。这种模式之下老师缺乏教学自主性,而与孩子接触最直接、最了解孩子的恰恰是老师,并非管理人员。在监督机制上也仅仅是上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的视察,这种监督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短时间的视察只可以看到表面现象,根本无法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过分重视特色化教学由于竞争激烈,为了赢得各位家长的青睐,各幼儿园分别专注于打造特色教育。而事实是,无论是教师的特色教学活动,还是幼儿园的特色课程,都忽视了常规知识的学习。幼儿接受的教育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应该是最为基础的学习。通过特色教育掌握某一方面的特长固然好,但对幼儿来说,只有均衡全面发展,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4.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轨在幼儿园教育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师们在理论层面可以侃侃而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方法,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不配合或者其他状况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这就导致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找到吸引幼儿的教学方式,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二、对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1.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新课改重在强调“新”。也就是说,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以达到提升幼儿教学质量的目的。现在的幼儿园教育中并没有把教学管理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尤其是一直忽视教学质量的提升。幼儿园是教学的基础单位,不仅要照顾孩子在校期间的生活,还要对其行为、思想上进行引导,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2.完善教学管理的考核机制幼儿园的教育并没有太多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行为和思想上的引导,因此在考核内容不仅要包括幼儿所掌握的基本知识,还要观察他们的行为与思想是否得到健康发展。其次,确定考核方式。幼儿园教师的考核应该以自评为主,组织家长、孩子、教师、幼儿园教学管理人员等也参与其中,保证评估的广泛性。同时,合理确定各评估人员的评分比例,做到科学合理。除此,还要采取奖罚相结合的方式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能力。

3.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幼儿园教学课程的设置要以幼儿为本,重视幼儿基础知识的培育,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对幼儿进行兴趣引导,激发其潜能。目前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虽然也有大纲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偏差。幼儿园应该成立专门的教学课程讨论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探讨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所在幼儿园的课程,制定出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幼儿园教学不仅要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要重视幼儿对课程的接受能力,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最大程度上优化教学,提高幼儿园教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性。

作者:蔡永丽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牡丹街小学

参考文献:

[1]刘华.谈谈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几个问题[J].早期教育,2012,(09).

篇9

为了准确评价教师的工作,为教师评优、晋职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幼儿园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为确保考核工作能够做到科学、公平、公正,制定如下工作机制和考核制度:

一、建立教职工考核制度,对教职工从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素质、工作表现和教学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将考核结果记录在案,作为评优和实施工资奖惩的依据。

二、工作机制

1、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2、细化考核项目及权重

考核项目:业务考核、师德考核、工作活动考核、出勤考核、安全考核、教学成绩考核六大项。

3、考核标准及程序

以《西翟庄幼儿园教师考核细则》为主要依据,日常考核由分管领导根据每学期的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在每学期初自已制定考核标准,按月对教师进行评估打分,学期末汇总。

学期末考核领导小组集中评价,按考核成绩分层排序。

考核与评估相结合,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个人自评与园内评估相结合,确保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

三、教职工必须自觉遵守幼儿园的考核评估,通过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

奖励

⒈凡改进工作效果很好、成绩显着者可获得专项奖(如保健工作成绩突出、教改中有突出成绩、幼儿膳食品种多样、创编教材或制作教具成绩显着、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成绩突出等);

2、凡在县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经验总结)或指导的节目可获得个人奖。

3、能为西翟庄幼儿园争得荣誉,如在六一活动或其他比赛中做出成绩的重奖。

惩罚:

⒈不服从工作需要,不服从组织分配,体罚、变相体罚或虐待幼儿, 工作失职,出了责任事故或差错(如幼儿走失、骨折、食物中毒、消毒不严格等),根据具体情况,扣除当月奖金或部分工资;

2.工作擅离职守, 干私活或无故旷工一天以上扣除当月奖金;

3.闹无原则纠纷、讲粗言烂语、造谣中伤、破坏团结等除进行批评教育外,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制裁;

4.凡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和本园师德要求,因自己的言行影响集体荣誉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惩罚,直至解聘。

四、各项考核细则

(一)师德考核制度(10分)

1、遵纪守法、洁身自好

(1)受到园纪处分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2)因违法而受到治安拘留或处以罚款者。师德一票否决。

2、廉洁从教、认真执行幼儿园办公制度

(1)不准在园外乱办班收费,不准违规在外兼职代课、有偿家教。

(2)不准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不准向家长索取和变相索取钱物。

(3)不准乱窜办公室,教师带班期间不准开手机或会客、办私事、擅自离岗,全园教职工不准在教室接打电话。

3、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1)热情接待幼儿,耐心教导幼儿,未经允许不准将幼儿赶出教室,或不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发现幼儿有错误要及时制止和教育。

(2)不讽刺、挖苦幼儿。

(3)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4、遵章守纪、坚守岗位,认真钻研业务

(1)不准无故不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学习、会议、劳动和其它各项活动。

(2)组织上分配的工作任务不准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

5、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诚实、言行一致、襟怀坦荡、光明磊落

(1)与同事之间要团结,不准在教师中间散布别人坏话、散布谣言影响同事关系。

(2)语言要规范健康,不向同事攻击吵架;不散布不利于幼儿园发展的言行或有损幼儿园声誉行为。

(3)不准到领导办公室吵架。

6、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精心塑造教师形象,为人师表

(1)上班期间不准留长指甲,带班教师和保育员不准戴戒指、耳环,不准披头发,带班教师不准穿高跟鞋。

(2)不准训斥指责家长或同家长吵架。

(3)上班期间不准喝酒失态,行为举止要文明。

(4)不参加封建迷信或非正常活动。

(5)遵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和规范。

(6)有家长或社会反映有悖师德者,一经查实视情节酌情处理。

(二)业务考核制度〔30分〕

1、由主管领导分别对前勤教师、保育员、后勤教师进行学期考核。考核时间为每年9月至12月,3月至6月。

2、考核细则由主管领导制定并实施。

3、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全面考核成绩重要组成部分,做为评选园优依据之一。

4、连续四个学期业务考核不到15分的教师待岗学习。

(三)教师考勤制度(5分)

教职工要自觉遵守幼儿园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如有违纪现象,进行扣分、罚款处理。

(四)各项活动考核制度

各项活动考核制度(20分)

为了调动和激发教师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由主管领导将每学期活动次数累计,根据教师组织参加活动的态度、积极性、活动效果综合评分。

(五)安全工作考核制度(5分)

(六)教学成绩考核(30分)

【幼儿园奖惩制度范文二】

1、鼓励教职工关心幼儿园,发扬当家作主精神,凡被采用的合理化建议,视其贡献作用大小,给予适当的奖励。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凡被选用登载的奖励50元,市一级的奖励100元,省一级的奖励150元,国家一级的奖励200元。

3、全勤的教职工每月发给全勤奖,迟到、早退、旷工、请假等,按奖励工资分配条例扣发工资奖金。

4、凡出现事故,隐瞒不报,自作主张处理,当成责任事故处理。

篇10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1号),加快我县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学前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XX年底,我县共有幼儿园XXX所,其中登记注册幼儿园103所,暂缓注册幼儿园XX所;省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一类幼儿园XXX所;在园幼儿1XXX人,入园率63%;幼儿园教职工XXXX人,其中,专任教师XXX人。

(二)存在的问题。从全县学前教育现状来看,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二是县乡两级用于改善办园条件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公办幼儿园数量极少,多数乡镇没有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

三是学前教育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办园质量差;四是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数量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规范发展城区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学前教育规模与内涵同步发展,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办园条件基本均衡、入园机会基本均等的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多元需求,切实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注重保基本、全覆盖,优化配置学前教育资源。从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并确保学前教育质量。

2、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按照就近入园、扩大规模、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原则,合理确定幼儿园布局。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步伐,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3、坚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坚持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接收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资助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等措施,不断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为重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激发办园活力,提高办园效益,努力提升保教质量。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建立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20XX年底前,建成1处县实验幼儿园、14处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省定办园标准,通过省级认定,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95处,新增XXXX个公办幼儿学位,全县公办和公办性质的幼儿园达81%以上,学前三年幼儿园入园率达到84%以上。

(二)年度发展目标

--20XX年,新建公办幼儿园XX所(含1处县实验幼儿园、14处乡镇中心幼儿园),改建16所,全县新增幼儿学位7470个,入园率达到76%。

--20xx年,新建公办幼儿园18所,改建18所,全县新增幼儿学位5910个,入园率达到79%。

--20xx年,新建公办幼儿园13所,改建XX所,全县新增幼儿学位4230个,入园率达到84%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

1、统筹规划学前教育机构布局。把学前教育规划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将学前教育规划布局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以乡镇为单位统一规划。各乡镇要充分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优先举办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全县学前教育机构按服务人口5000人以上、规模不少于6个班的标准进行规划布局。

2、加快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不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的居住小区规划将不予审批。

(二)多措并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1、多渠道筹措学前教育经费。坚持政府拨款、举办者筹措、社会广泛捐助和家长交费等多种渠道解决学前教育经费。切实履行政府责任,按照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的五有要求,把学前教育事业费纳入财政预算。对新建公办幼儿园建立以奖代补制度,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低收费的普惠性幼儿园给予积极补助扶持。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和残疾幼儿给予减免保教费。

2、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20XX年底前,全县新建46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幼儿学位,提高公办幼儿园学生数比例。以县机关幼儿园为依托,异地新建县实验幼儿园,20XX年完成建设任务,20xx年申报省示范幼儿园。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20XX年完成全县14处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到20XX年,14处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通过省级认定。

3、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公办、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机制,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和园长、优先土地出让、减免建设规费等方式,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

(三)加强师资建设,努力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

1、配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从20XX年开始,有计划地公开招聘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全日制幼儿师范专业专科毕业生,重点用于补充乡镇中心幼儿园师资。小学附设幼儿园由所在小学在富余学科教师中选择适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经过转岗培训合格后从事幼教工作。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根据实际需要实行编外聘用管理。

2、加强师资培训。制订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规划,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的幼儿教师培训,建立每三年一周期的幼儿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加强园长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建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秀、年龄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严格执行幼儿教师和保育员持证上岗制度,幼儿教师须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3、保障幼儿教师待遇。公办幼儿教师纳入我县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可参照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保障教师工资按标准及时发放,逐步实现与公办幼儿教师同工同酬。切实解决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保障合格非公办教师待遇和合法权益。

(四)规范管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1、规范办园行为。严格执行幼儿园审批,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幼儿园资源信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坚决治理无证办园。加强安防措施,全面落实100%配备安保人员和安防设施设备。规范收费行为,公办幼儿园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收取的费用纳入教育集中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使用。民办幼儿园根据教育、物价、财政部门审核的办园成本确定收费标准,并报物价部门备案。

2、坚持科学保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保教结合,为学前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学前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开展学前教育研究,建立健全教研网络,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五)健全机制,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1、建立县乡共管、县级为主的管理机制。县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物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卫生、住建、民政、妇联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管理全县的学前教育,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前教育建设、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承担本辖区学前教育发展和管理责任,对本区域幼儿园布局和发展提出意见,负责筹措经费,建设并办好幼儿园,扶持和管理辖区内社区幼儿园、村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由县教育体育局任命。

2、完善督导评估机制。依法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将学前教育纳入乡镇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和教育督导评估。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定期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等进行专项督导,督导评估结果纳入对乡镇政府考核内容,并向社会公示。建立表彰机制,定期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拓展阅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规定介绍各省(区、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一是明确了未来三年学前教育发展目标,逐年落实了建设任务;

二是围绕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等内容安排了一批工程项目,纳入了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