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种类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业务种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业务种类

篇1

【关键词】私人银行 SWOT分析 本土化优势

一、引言

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个人金融服务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零售产品服务、理财产品服务、私人银行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客户的零售业务和理财服务发展迅速,而私人银行业务起步晚,发展有限,这与我国迅速增长的私人银行业务需求严重不符。所谓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财富管理为核心,以拥有高净资产的私人客户为目标,根据这些客户的需求提供的一种量身定制的高端金融服务。这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涵盖了资产管理、信托、投资、遗产安排、拍卖等内容。现今,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美国私人银行业务每年的平均利润率高达35%。在欧洲,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已经达到零售产品业务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SWOT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潜在机遇和外部挑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SWOT分析

从现阶段来看(如图1所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既存在私人银行业务需求巨大、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本土化优势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的竞争劣势也很明显,诸如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种类数量少且专业化水平低、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缺乏品牌号召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缺乏高端人才等,目前形势相当严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也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策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大发展。

图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SWOT分析结构图

(一)竞争优势(S)

1.国内市场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巨大。我国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群和人们对财富保值增值的内在需求。一方面,我国经济的持续迅速发展造就了包括企业家、私营业主、企业高管、明星在内的庞大的私人银行目标客户群。根据《世界财富报告2012》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拥有可支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达到41.5万人,而且每年大约保持10%以上速度增长。另一方面,个人金融投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使得人们对财富保值增值的有了新的认识,也逐渐接受了先进的理念,产生了各种个性化的私人银行业务需求,这就造成人们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就更为迫切。

2.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本土化优势。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本土化优势主要表现为本土市场优势和本土文化优势。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客户群体和网络资源上具有绝对明显的优势,我国的商业银行,拥有分布全国的营业网点,可以提供便利的服务,已经积累了众多的高端客户。由于多年来优势客户和高端客户在我国商业银行办理融资、结算等多种业务,彼此间易于沟通且值得信赖,只要能获得同样的服务,这些客户一般会选择我国的商业银行。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内高端客户的文化和价值观更为接近,可以更好地把握客户的理财偏好和需求,其所推出的产品也容易满足客户个性化、区域化的需求,客户也更容易接受。从这点来看,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个重要优势。此外,我国商业银行根植于我国文化,其经营模式、企业文化、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其所开展的私人银行业务更易于被客户信任和接受。

(二)竞争劣势(W)

1.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种类数量少且专业化水平低。私人银行业务是以提供私密性、专属性、尊贵性、专业性的高端金融服务而著称,其中专业性是指商业银行要为客户提高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起步晚,金融政策不完善以及自身开发设计能力不足,使得所开发的产品种类数量少没有实现差异化,而且存在单一性和同质化的趋势,不能够满足私人银行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丢失大批客户。

2.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缺乏品牌号召力。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均为高端客户,其十分看重品牌,无论是瑞士银行集团、JP摩根私人银行还是花旗私人银行、汇丰私人银行,无不历史悠久,制度完善,盈利模式合理,与刚刚起步的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相比,其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全球性的品牌,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3.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缺乏高端人才。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不仅要精通个人财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而且要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及衍生金融产品,主要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移民政策,信托计划的规则以及资本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则。由此可知,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不仅专业知识渊博,而且要有足够的从业经验。从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私人银行业务的中坚力量都是在投资银行、公司银行、零售银行工作10年以上的资深从业人员,他们不仅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亲历一个经济或金融周期的实战经验。然而,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起步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合格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导致私人银行的客户经验极度缺乏,特别是高品质的人才,更是一才难求。

(三)潜在机遇(O)

1.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实施经营转型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过于单一,以传统存贷款为主;利润来源主要是利息收入,而非利息收入平均约在15%左右。这种过分依赖于存贷差的盈利模式,已经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我国的商业银行往往处于既要降低经营风险,又要实现利润的困境中。如何将盈利模式从交易型转向顾问咨询型模式,这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结构转型,提升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实现收入来源的均衡发展。从目前来看,私人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和拓展中间业务的基础和平台,其服务于高端客户,利润稳定、风险性小,是商业银行增加非利息收入的一个较佳的新渠道。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一个现实战略选择,是改变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2.发展私人银行有利于金融创新。随着我国对金融业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参与竞争,使得本已竞争激烈的商业银行业的形势更为严峻。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趋于单一性和同质化,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往往稍逊一筹。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进行目标客户群的细分以便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由此可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服务于高端客户,本身就以专业性为其特点之一,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的服务更为其本质体现,因此,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金融创新和业务整合的契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有利于金融创新。

3.私人银行市场份额高度分散。从私人银行业务本身来看,其市场状况非常分散,即使世界最大的私人银行巨头也仅分享了1.5%~2%的市场份额。外资银行在抢占我国市场时,往往首先注重目标客户较为集中的大城市,只发展盈利水平较高的业务品种,这就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流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我国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并且增长速度快,这表明我国财富管理市场潜力巨大,这就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众多的目标客户。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只要立足于客户资源的基础上,为高端客户群提供更为广泛和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必将在私人银行业务上大有可为。

(四)外部威胁(T)

1.外资银行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趋于白热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外资银行全面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商业银行业由此步入了与外资银行全方位竞争的新阶段。面对我国巨大的财富管理市场,进入的外资银行无一例外地将其经营战略定位于适合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高端客户。外资银行由于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历史悠久,制度完善,人才齐全以及强大的开发设计能力,使得外资银行相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拥有的产品种类多,各种投资方案丰富。这就造成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的流失。例如,花旗集团仅在亚洲就为6000多位富豪管理近600亿美元资产。从目前来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代表处和业务部均派驻具有深厚从业经验和背景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我国商业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在高端客户方面进行激烈地争夺,这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原先垄断高端客户服务市场和财务管理等业务领域受到严重威胁。

2.我国关于私人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从目前来看,我国没有非常明确的关于私人银行业务的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管规章,主要适用于《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也许是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刚刚起步,私人银行业务相关监管规定正在制定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外资银行正是利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空挡,在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中,扰乱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因此,为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维护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我国监管部门应注意一下几点:第一,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准入,必须严格执行私人银行市场准入标准;第二,私人银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对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人员,要从严要求,制定适时可行的认证制度;第三,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私人银行业务产品丰富,财富管理方案多,而我国客户对境外金融市场了解有限,为充分保护我国客户的利益,有必要要求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制定出风险管理的详细措施与规定。

三、小结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存在市场规模巨大,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本土化的市场优势和本土化的文化优势明显,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发的产品容易被我国客户所接受与认可,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不可否认地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存在产品、品牌、人才等方面的诸多劣势。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只要抓住私人银行客户分散、银行转型升级的潜在机遇,迎接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克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弊病,制定确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来增强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必定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陈宏臻.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策略研究[M].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

[2]张,付玲玲.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007年第7期.

篇2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模拟教学,开放式实验

 

一、《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课程的内容及其特点

《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课程是进行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训练的实践课程,它通过采用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软件来系统地模拟银行实时交易过程,学生被置于一个类似于银行的工作环境中,面对每日的工作,不断受理并处理各类业务,进行各类银行业务的体验学习,强化他们对银行具体岗位的了解,从而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够熟练进行商业银行各项基本业务的操作。

1、《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具体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现金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经营管理业务等业务种类,其中

(1)存款业务包括个人活期储蓄业务、个人整存整取业务、个人零存整取业务、单位活期存款业务、单位定期存款业务等;

(2)贷款业务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和企业贷款业务;

(3)中间业务包括支付结算业务、业务、担保业务、承诺业务、交易性业务等;

(4)国际业务包括贸易融资业务、国际贷款业务、外汇买卖业务、国际结算业务、离岸金融业务;

(5)经营管理业务包括资本金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

2、《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课程与其他理论课程不同,它借助于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软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变抽象的说教为直观的、身临其境的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确立自主性学习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觉得课程枯燥无味;它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各项业务中应用型人才,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下那样只是被动的听、机械地记。

(2)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把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每一次模拟训练中,学生都会面对虚拟的客户提出的各种要求来进行相应的处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3)设立标准化的评价体系,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评。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软件一般都有完整的学生学习成果考核体系,学生的操作进度及对错等所有学习情况,软件都会进行标准量化。这种标准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能够较好地保证训练目标和正确评价学生的模拟效果,有效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使教与学真正的互动起来期刊网。

二、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现状

从2006年,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方向)和金融数学专业开设《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课程,利用外购的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软件,指导学生模拟商业银行业务,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业务种类少,操作环境不够仿真

目前我校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课程的教学主要借助于外购的商业银行模拟教学软件,学生按实验教程要求的资料、方法和步骤,模拟软件中现有的银行业务。但是我校目前采用的软件,涉及的业务主要包括对私、对公、贷款、国际结算业务,对表外业务、外汇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离岸金融业务、经营管理业务等都没有涉及。而且即使是已经涉及的业务种类,里面所包含的具体业务也比银行现已开展的具体业务少了很多,譬如存款业务中对存款营销、贷款业务中对贷款的还贷和催收就没有涉及到,使学生只能接触到部分银行业务,对软件里没有涉及的业务依然无法很好得掌握。另外实验室的操作环境与银行实际的操作环境、在计算机上模拟业务与在银行真实办理业务相比存在很多差别。

2、实验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我校的实验设施还不是很完善,给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了障碍:电脑数量不够,碰上超过50人的班级就有学生没有电脑操作,无法独立进行业务模拟操作;电脑的配置水平不高,在运行大型实验数据时反应超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因为电脑运行速度慢或死机而浪费宝贵的实验时间;所使用的软件更新速度慢,软件中所有的资料和数据都是2007年及以前的,银行的贷款业务等政策经常发生变化,陈旧的知识不利于学生掌握所需要学习的业务。

3、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验基本安排在学期末的3周时间应用型人才,而且其他很多实践性课程也同时安排在期末的3周时间里,这就使得分配给每个班级的实验时间非常少,指导教师只能根据有限的时间设计模拟业务项目,由于时间关系有些业务学生就无法去实践,这样实践内容就大打折扣。另外实验室只是在上课的时候才允许学生使用,学生的自由实践时间不够,有些学生在规定时间可能不能做完指定的业务,最后只能草草了事,造成实践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4、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还是由理论课老师担任,教师往往只注重本专业理论教学的研究,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研究很少。在上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课程时,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首先由教师详细地介绍业务模拟目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随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软件提供的在线帮助下按照固定实验步骤机械被动的完成各项业务, 最后所有业务结束后完成实验报告。虽然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授课教师以及在线帮助能对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 但是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教师和在线帮助的产生依赖和思维惰性。另外指导教师一般规定整个班级学生学习进度统一,实验内容统一,由于过多地限制,削弱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改进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的对策

1、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

(1)与当地商业银行建立合作机制

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软件总有很多自身问题,国外高校的实验教学环节都是主要通过学生到社会上的金融机构兼职实习来完成,所以最好的学习银行业务的平台还是去银行参观学习,并参与到具体业务中,如办理网上银行和非现金柜台业务、担任各营业网点大堂经理。因此,在加强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的同时,需要与当地商业银行合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合作让教师从银行学到最新的银行业务,及时补充到课堂上来,当前金融业务和产品不断创新,如果教师不到银行去亲身体会金融市场的变化,就无法在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中体现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定期到银行参观学习,并参与具体业务的操作,从而锻炼他们的银行业务能力,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

(2)建立仿真银行

在实验室里通过操作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软件来处理银行业务毕竟与真实的银行操作环境有很大差别,而且基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学生不可能直接进入银行所有的部门参观学习,所以还可以通过建立仿真银行让学生来学习银行业务。仿真银行中除了学生在真实银行中可办理的业务如办理网上银行和非现金柜台业务、担任各营业网点大堂经理,还有学生无法办理的现金、外汇等业务。这样学生在仿真银行中可以熟悉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从而让他们不仅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的操作过程还熟悉整个银行系统的运作。

2、及时更新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

学校要重视实验教学,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应用型人才,对现有的机房进行扩容和改造,对现有的计算机进行升级和更换,使其符合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的需求:

(1)在硬件设施方面,搭建具有国际理念的硬件环境,扩充网络带宽,配置高性能的服务器,购置相应的接入交换机、内部交换机、光纤传输设备、大屏幕显示墙、多屏显示器等配套设备,至少配备60台学生用计算机,支撑教学软件的正常运行,提升实验室的教学效果。还应该依托校园网搭建一个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网络平台,可以将开设的业务项目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移植到网上,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学生及时沟通,解答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已学知识,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期刊网。

(2)在软件设施方面,可以依托优秀的教师团队与IT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适合教学使用的与实际需要相一致的软件, 提高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软件的质量和水平。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

实验时间安排不合理会造成对实验软硬件设施的不均衡使用,因而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验教学形式亟需转变,我们应摒弃预先设定实验时间、内容的传统实验模式,探索开放式实验模式,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1)开放式教学首先就是时间开放,实验室应增加开放时间,做好开放服务。这样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进行银行业务操作,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业务进程,开放式教学为不同发展特点的学生提供多样的、自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切实的收获;实验室时间开放,教师在设计业务项目时就不必拘泥于学时,可以增加业务模拟的次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开放式教学还应做到内容开放,即学生可选择模拟业务内容。这种方式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在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课程内容的建设上花大力气,注重内容与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紧密衔接应用型人才,及时更新并完善各类模拟业务;还应引导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商业银行业务技能后,去解决一些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改革教学理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1)学校要鼓励参加教师各种科研活动,将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与学科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将科研活动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素材,应用于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之中,丰富教学内容;支持教师进行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方面的学习、培训、进修、经验交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指导教师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引导教师积极改革创新,改革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的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2)教师要重视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加强教学摘要精心设计模拟项目,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四、结束语

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教学可以补充和巩固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对银行实际业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目前地方性高校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就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持续的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曾小彬.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1-3.

[2]曾小彬.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1-3.

[3]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4]李廉水.实验室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4.

[5]詹浩勇,冯金丽.以提升实践能力为导向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浦发银行实践教学合作的启示[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1):50-52.

[6]向东.前瞻性开放式金融实验室的建设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4):161-164.

[7]杨林,颜金林.金融实验教学的定位模式与改革路径[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264-266.

[8]朱艳敏.开设金融综合实验,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23(3):92-96.

[9]尤赤矾,徐晓辉.创建一流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基地[J]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88-91.

[10]王掌华,汪祖杰.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1):87-90.

篇3

【关键词】 手机银行 农村金融 动金融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自然成为国家工作的重心。农村支付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我国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有着积极的影响。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丰富支付服务的主体,并鼓励推进手机支付等新兴支付业务。2013年底,人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应该尝试在农村地区推广手机银行业务,从而使得农村地区能够获得基本金融服务。手机银行即以手机为媒介来完成各种金融服务交易,其业务主要包括查询、转账、理财和消费支付等。近两年来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城市地区已经逐步体会到了手机银行业务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然而,这种便利是否真的能够延续至农村地区并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地区呢?目前看来,我国仍有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金融服务空白的现象,而手机银行的低成本优势使得其恰好能够缓解这种现象,它不仅能够解决农民的需要,还能够为农民提供生活的便利,因此,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手机银行使用规模逐年增长(见图1),近两年增长幅度较大,尤其是在2012年一年内,使用规模增加了450%,直接从5000万人左右跃升到2.9亿人,而2013年在2012年的2.9亿人的规模基础上又增长了59%达到了4.6亿人。我国手机银行的交易规模也高速增长,在2011年时交易规模仅1.2万亿,2013年就增长到了12.7万亿的规模,而2014年又继续突破达到了28.7万亿。从使用规模和交易规模来看,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在近两年来的发展得到一定的突破。

根据《2014手机银行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59.7%(误差率在5%以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使用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之间,并且手机银行业务使用主要集中在转账汇款和投资理财等方面。手机银行正在不断地渗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为银行拓宽了客户规模,降低了服务成本,增加了银行的收入。从整体实际情况看来,我国手机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水平较低,手机银行市场潜力巨大,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三、农村地区已具备发展手机银行的业务条件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支付体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并且在2012年开展了农村手机支付试点,农民的支付环境开始逐步得到一定的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条件。这也将有助于农村地区支付环境的改善。

1、手机使用率逐年升高,已经基本实现手机普及化

据工信部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手机用户达到12.86亿户,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4.5部/百人。而且早在2011年我国农村手机普及率已经近90%。截止到2015年3月底,即使4G网络刚刚推行5个季度,其用户总量也已达1.6亿,占手机用户比重达12.5%,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农民用户,可见我国手机的使用已经实现高度普及。

2、网络发展较快,手机上网接受度较高

一方面,我国移动网络覆盖率在2013年底就已经达到98%,基本完全覆盖。在2013年底移动运营商又相继推出4G技术,且4G网络覆盖率也正在逐步提高,以湖北省为例,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所有城区乡镇和部分发达农村地区的4G网络覆盖,可见以这种覆盖速度持续下去,我国农村地区4G网络覆盖的时间也不会很久。在这种逐渐完善的网络环境中,农民的手机上网接受程度也较高,据工信部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农村网民中手机上网率高达83%。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村互联网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使用网络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现在的无线网络备受人们青睐,有部分农村家庭已经实现手机连接家中的WiFi而不是通过数据流量上网。

3、农民收入和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消费的习惯也逐渐有所改变

2014年我国农村常驻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过万,即便是除去价格因素的影响,其实际增长速度仍达到9.2%。而且目前农村地区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所占比例较高,这就满足了手机银行的推广要求,因为手机银行业务并不是十分复杂的程序,只要通过适当的讲解及演示,其可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逐渐接受网上交易,虽然农村地区发展较晚,但可以看出其有开始转变的迹象,这样,手机银行业务的普及相对也会容易得多。

四、农村地区发展手机银行的益处

1、手机银行发展给农民带来的益处

(1)缓解金融服务空白现象,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需求。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对基本金融服务的需求很高,然而,农村地区的网点数目根本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在一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金融服务空白的现象,这些情况限制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一般都为微观金融,而我国手机银行业务恰巧提供的就是微观金融的服务,这就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还于2009年末在广西、河南进行了初步尝试,并为农民提供了贷款便利。因此,如果农村手机银行业务能够成功的推广,那么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现象就会得到缓解或者彻底消除,农民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得到满足。

(2)为农民生活提供便利,降低农民享受金融服务成本。手机银行业务的实现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所以一些基本的金融服务就不需要农民到附近的网点才能实现,农民可以足不出户完成相关业务,也不需要有路费的支出。一般的银行都能够提供基本的手机银行业务的全天24小时服务,网络受理业务的速度也比较快速,这就允许农民在银行的非营业时间享受到基本金融服务,在春种秋收等比较忙碌的季节也不需要为获取必须的金融服务而浪费宝贵时间。目前各个银行为了争取客户,在手机银行的服务方面一般都给予一定的优惠,例如转账手续费优惠或免除转账手续费等服务。因此,通过手机银行业务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2、手机银行发展给银行带来的益处

(1)手机银行能够降低银行在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网点数目目前不能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在农村地区建立实体网点并且提供人工服务往往要花费相当高的成本,因此银行都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建立机构网点。就西部地区而言,其地多人稀的特殊环境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数目,因为其高成本是无法通过有限的收益来弥补的。据统计,我国柜台业务每笔成本约为4元,而手机银行仅仅需要0.6元,这就显示出了手机银行业务的优越性,商业银行不需要在为不能建立足够的物理服务网点而苦恼,通过手机业务不仅能够为农村地区提供基础的金融服务,还能为已经建立网点的农村地区降低经营成本。

(2)扩大了银行的服务范围,有利于银行利润的增加。近年来,我国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服务范围增长缓慢,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抵押物的问题,贷款业务在农村地区发展遇到瓶颈,甚至有缩小的趋势,我国部分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农村金融市场。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规模是不可小觑的,通过手机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服务的范围就能够延伸到农村地区,能够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部分收费的金融服务就会形成银行收入的来源,从而利于银行利润的增加。

五、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1、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1)手机银行能够提供的服务种类限制了其业务的发展。虽然我国各类银行几乎都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但更多的是偏向将网上银行业务通过手机来操作,这并不是业务创新,而是一种操作设备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主要提供包括查询、转账和汇款等业务。业务创新的程度的低下,导致我国手机银行的服务种类有限,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农民的接受度,普通的转账汇款业务虽然满足了部分农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简单的业务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农户的多样化需求。

(2)手机银行业务接受度有限,限制了农村客户规模。手机银行业务收入要有客户规模作为基础进行支撑,然而,我国农村地区接受手机银行业务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虽然农村地区消费观念有转变的迹象,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固守现金结算的观念,在这些农民眼中,只有通过现场交易他们才感觉到踏实。农民缺乏安全感,手机银行业务的实现是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部分农民总是担心一旦发生网络故障而使得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此外,手机银行业务宣传度不足,我国农村地区仍有很多农民不知道手机银行业务的存在,更不知道手机银行业务能够为他们提供多大的便利,缺乏手机银行业务相关信息,业务的接受也就无从谈起。

2、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风险

(1)法律缺失风险,导致农民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涉及到手机银行业务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为《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与《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二者都没有对手机银行业务做出具体规定。而其他有关规定也只是针对风险提出框架性的规定,没有具体配套实施方案,没有对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清晰的划分,也没有对法律责任的承担者进行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农民的索赔权和隐私权等权利在进行手机银行业务交易的过程中暴露在风险之中,一旦农民财产发生损失,其受到的损失很有可能需要自己承担。法律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概率。

(2)网络风险和操作风险增大了农民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当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过网络的黑客攻击和网络传播的病毒都可能给农民带来损失,而且有些农民的手机系统安全度不高,更加容易遭到攻击,还有部分越狱、root以后的手机更加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一旦农民在进行手机业务操作遭到攻击发生损失之后,势必会影响农民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信心,银行的业务开展就会受到阻碍。在农民进行手机银行业务操作或者银行内部人员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对手机银行业务操作方式不熟悉或者对业务了解不透彻,很有可能发生操作失误,而农民就要承担财产损失的风险。

六、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1、积极开发符合农民需求的业务种类

业务种类的开发应该更加贴近农民的生活,在我国农村地区更多需要的还是存贷款、结算、支付等业务。为了让农民能够通过手机银行业务实现基本业务需求,我们可以借鉴菲律宾的经验,通过第三方中介作为点,来为农民提供小额现金服务。银行还可以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开发适合农民的业务,例如通过与当地农资供销网点合作,当农民购买需要的物资时,可以使用手机银行结算,从而免去携带大量现金的麻烦。另外,银行应该积极到农村地区进行调研,从而发现农民具有强烈需求的业务,进而通过专业人员设计出符合农民需要的手机银行业务。

2、加大手机银行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接受手机银行业务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对农民进行手机银行业务的宣传,让农民对手机银行业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还可以考虑以奖励的形式引导已经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农民向其他人进行宣传,通过自己熟识的人推荐往往会使农民有安全感。另外,手机银行业务可以尝试为农户提供关于惠农、农产品产销等信息,引导鼓励农民尝试使用手机银行,在试用的过程中,农民的观念也会渐渐改变,其对手机银行业务的接受程度也将有所改变。

3、完善法律体系,使手机银行业务具有规范性,充分保障农民的权利

应该尽快建立《手机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使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处理具有规范性,并且要对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做出清晰规定,还要明确法律责任的规定。其中首先应该要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只有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农民才会增加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信心。其次,银行应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并且对农民具有风险提示义务,银行积极履行义务有助于提升农民对业务的满意程度。最后,要对法律责任进行细化,当农民财产遭受损失时,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的维护农民的利益,明确法律责任承担主体。

4、银行和农民都需要对网络风险与操作风险防范做出努力

银行应该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定期对安全系统进行检测,防止存在可以被黑客攻击的漏洞,还可以推行电子签名和语音验证的防范方式,这需要客户在银行系统中预留自己的数字签名和声音信息以及语音验证暂时取消密码。具体方式是先进行数字签名,然后再接受随机验证码,以语音形式进行预留声音匹配验证,考虑到客户声音因感冒等原因可能与预留不同时,客户可以输入语音验证暂时取消密码,再完成相关交易。在操作方面银行应该制定详细完备的操作流程,并对相关规章制度做出明确规定,落实操作风险责任追究,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执行能力。农民应该培养安全防护意识,尽量不对手机系统做出更改,并每天对系统安全进行检查,养成在交易前先查毒的习惯,谨防欺诈。在农民开通手机银行业务时,农民应该积极了解手机银行业务的操作流程,有不确定的操作步骤时应先通过电话向客服咨询相关步骤,然后再进行业务操作,避免盲目随意完成操作。

(注: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名称:安徽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根源、监管以及路径选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10378073。)

【参考文献】

[1] 刘海二:手机银行可以解决农村金融难题吗──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应用[J].财经科学,2014(7).

[2] 王修华、郭美娟:金融包容视角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4(9).

[3]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4手机银行市场调查报告[R]. .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业务 发展方向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国内商业银行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面对国内外竞争。而投资银行业务正是金融业务创新的新形势。商业银行如何更好的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当代商业银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重要意义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要更好的发展,仅靠自身的业务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其面临的竞争压力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了更好的应对竞争压力,就应该开展必要的投资银行业务,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具体来说,现在的进住国内的外资银行比价多,很多银行进行传统业务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人们的需求。这就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对自己传统业务进行调整,开展金融业务创新。而投资银行作为金融业务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来应对国外银行的冲击;现在的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国际市场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国外市场压力。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及保险公司的竞争越演越烈。商业银行要想生存,必须保存实力,并寻找新经济增长点,以便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逐渐萎缩,银行业务主要来自于表外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变化,直接融资的比例呈不断提高趋势。在新的形势下,不得不使国内许多大型商业银行及投资银行合并,成为新型的金融市场。这种新型的金融市场不仅经营银行业务,同时经营保险业务。从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今金融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

1.对新业务进行拓展

就目前来看,我国与国际大的银行相比,在投资银行业务和种类上远不如国际大型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劣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就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规模优势,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可以加强与境外银行的合作,为国内大型企业融资提供相应的资金服务,使得国内外企业能在海外市场、上市、发行债券及相关外国企业并购提供必要的支持。国内商业银行也应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投资银行业务有前瞻性的研究并作出业务可行性计划,为其以后进入中长期债券市场、房地产投资信托市场和指数基金市场创造必要的条件。

2.对客户定位进行细分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比较重视产品的设计和发行,而或是理财产品和投资者的适应性,对投资者理财需求的分析和研究并不是很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要向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就应该对投资群体进行细分,并根据其不同需求制定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因现在的高端投资者和富裕阶层的不断增多,银行应该根据高端投资者的需求,开展适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以便更好的向投资银行业务发展。

3.对现有业务进行完善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要想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首先要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经验,要对现有的业务进行完善,并从现有业务中汲取经验教训,充分发挥本单位的资金、人员及网络优势,进一步发展理财、融资、并购顾问及资产证券化等相关投资银行业务,以便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商业银行要加强与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并不断的对银证通、银保通及银期限等业务进行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发展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结构化融资等业务。银行也可以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融合并为大型项目提供相应融资服务,并积极的参与到融资安排中去,主动介入大额银团贷款业务,以便更好的为相应业务服务。

4.风险机制进行完善

风险一直是限制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因素。要想使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得以发展,就应该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可以以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范围为依据确定相关监管部门,并负责对整个公司的监管。同时也要确定各个子公司监管部门具体监管责任。要明确投资业务范围,尽量避免一些投资风险较大的业务。要建立银行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并注重对员工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增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在业务流程上,要建立风险约束体制和内部防火墙,对内部制度进行核对并不断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进,将风险降至最低。

5.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正是因为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而使商业银行不能更好的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研究,并对投资银行业务进行相应分析,确定可以开展的业务和不可开展的业务。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以保证投资业务的顺利进行。同时金融部门也应该对自身的业务进行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也应该对自身相应业务进行规范,并积极参与到相应法律、法规讨论及建设中去。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已经不能更好的满足时展的需求,再加上国内外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商业银行要想更好的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更好的应对国内外竞争,就应该对新业务进行拓展、对客户定位进行细分、对现有业务进行完善、风险机制进行完善、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现状及建议[J].时代金融,2011,(20).

篇5

物流银行业务的全称是物流银行质押贷款业务,简称物流银行,是指银行以市场畅销、价格稳定、流通性强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商品质押作为授信条件,运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公司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

(一)物流银行业务的特征。1.物流银行业务的业务特征。物流银行业务是一般动产质押业务的升华,与一般的动产质押业务的业务特征相比,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的特点。标准化是指物流产品的质量和包装标准都以国家标准和协议约定的标准由物流公司验收;规范化则指所有动产质押品都按统一、规范的质押程序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看管,确保质押的有效性;信息化的特点主要指所有的质押品看管,都借助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关业务管理人员都可通过互联网,检查质押品的情况;由于借助物流公司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确保了该行在全国各地开展异地业务,并能保证资金快速汇划和物流及时运送,因此,此业务具有远程化的特征;而广泛性是指该业务服务客户可是大、中、小型各类企业,既可以是制造业,也可以是流通业,总之只要这些企业具有符合条件的物流产品,银行都可以提供此项服务。2.物流银行业务的信用特征。物流银行业务能为需要资金的企业提供数倍于原有交易规模的信用额度,这种业务模式具有信用放大效应。如果按照一般的物流银行业务中的保证金比率为三分之一计算,对于一般的流通企业来说,物流银行业务可以使其销售额扩大了近50%,商品周转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整个销售网络全面采用物流银行业务,对于生产商来说,将使其整体销售额扩大50%左右。3.物流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物流银行业务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难测量性和难控制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质押商品的授信条件本身所决定的。

(二)物流银行业务的创新点与银行风险。物流银行业务可为企业提供部分产品装卸、储存、运输、销售流通费用,而这些流通费用约占商品价格50%,同时还会减少约占整个生产过程90%的物流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该业务打破了的传统思维方式,为商业银行获取更大的市场和利润回报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创新地引用物流(动产)质押来解决部分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因为物流银行业务服务的对象比较特别。物流银行业务的服务对象为缺少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却拥有较多流动资产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难以满足现行银行融资中的担保条件。物流银行业务相对于传统思维方式下的抵押贷款的不同之处也正是这项业务本身的创新点,对于银行来说,这种创新可以大大的降低银行资产的非市场风险。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大都存在着过分依赖大客户、贷款授信额度过于集中的问题,从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来看,这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无疑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市场和信用风险。以某上市银行为例,其最大的l0家客户贷款比率接近50%,年均比率高达61-8%,大大超出了中央银行指引标准。银行借助于物流企业的规范性和整体实力,开展“物流银行业务”业务,就能调整资产结构降低授信风险,确保贷款资金安全,而且银行还突破区域限制与外地的生产商发生联系,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在此基础之上开拓和发展一批优质的新客户群体,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资产的收益性。

二、物流银行业务发展的前景。

(一)中小企业发展为物流银行业务发展带来的机遇。物流银行服务的对象中多数为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商贸企业,这些企业大都缺乏土地、厂房、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来抵押,因此难以满足贷款担保条件而常常遭遇融资困境,但他们拥有较多的诸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或经销商品等流动性资产,而物流银行业务可以以此类资产为抵押为企业提高信用,甚至还可以把处于运输过程中的流动物资作质押,比如厂方发给经销商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整个都可以被质押。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对GDP和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已分别达到63%和74%,然而在全部信贷资产中,中小企业的比率尚不到30%,也就是说,国有部门利用了70%以上的银行信贷,而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却不到30%。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也为物流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使得物流银行业务发展前景广阔。拥有目前全球最富有经济活力的物流区域和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物流市场潜力和发展都非常看好。我国当前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0%)高出1倍。世界500强中的400多家企业在华进行了投资,这其中90%左右的外资企业都选择了物流外包,占中国市场全部物流外包企业总数的70%。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对物流外包的认知和需求,都促使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不断呈现增长趋势。当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为600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今后几年年均增长率将达25%,良好的市场发展使得我国的物流银行业务前景广阔。

三、物流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新突破,2004年6月物流银行业务被广东发展银行最早正式推出,这项业务在推出之时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全力支持,广东发展银行在全国10个城市进行了试点推广,其阶段性成果表明物流银行业务成为了受许多企业欢迎的一种有效的理财工具,在开展此项业务最初的半年间广东发展银行已向20多家企业提供了该项服务,业务总金额过40亿元。2005年广发银行通过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等物流公司,已与一汽贸易总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和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进行全面物流银行业务合作,支持了200多家经销商和10000名终端用户,并带来存款近20亿元。

在北方地区,自2004年山东省的烟台海通物流的一笔1500万元的仓单质押融资开始后,山东省的许多物流公司(中储青岛公司、中外运青岛公司、博远、环鲁、烟台海通、临沂立晨等公司)主动联系银行和客户,在银行的支持下物流银行业务得以展开,其中临沂立晨公司已为山东新光纺织、百华鞋业、华祥塑料、力健粮油、卡特重工、鲁南纸业等生产企业提供了物流金融服务,2005年融资额为1682万多美元,2006年上半年依靠“物流银行”业务的功能为生产企业融资2000万美元。

从全国来看,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开展了物流银行业务,走在该项业务最前沿的银行有:广发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他们为客户提供的动产质押融资的服务越来越多。总体上来说,我国物流银行业务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非理性定价、操作不够规范、业务品种相对较少、服务意识淡薄,尤其是国有大银行对此项业务的重视不够。

四、我国物流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导各类主体加入物流银行业务市场。各类金融机构应该在物流银行业务市场发展的战略分析上,根据自己面临的市场机会和威胁来比较分析自身发展该项业务的优劣势,不能盲目的开展和发展此项业务。从可提供物流银行业务的金融主体来看,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金融机构在物流银行业务上可采用积极的市场扩张战略。目前物流银行业务已经在国内货币市场开创了良好的局面,但提供此业务的主要金融机构为商业银行,而物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以及信托公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此项业务的竞争中来,作为分食者的各类金融主体的增加将会使物流银行业务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二)物流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目前我国的仓单质押处于起步阶段,单项融资额过低导致银行、物流企业的操作成本升高,影响了银行和物流企业开展这项业务的积极性,这也就是目前市场竞争不激烈的原因所在。但是,随着苏州地区制造业和物流的发展,仓单质押的利润率肯定会提高,随着融资额的扩大,将会产生规模效应,效益将会逐步增加。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对于这项业务的贷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当前整个市场的信用体系仍然不健全,造成了抵押、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融资方式难以利用,所以质押监管对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中小企业将愿意为仓单质押付出较高的成本,因此,目前采用积极扩张的营销策略有利于在该业务的起步阶段去撇取市场高利润和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银行业务,要以生产商、经销商和物流商的需要为中心构建市场平台,如何搭建自己的市场平台,则是银行必须在经营理念上重视的问题,银行还必须与物流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山东省临沂立晨公司依靠“物流银行”业务融资2000万美元的出现就是在于银行做好了客户市场的拓展工作,和邻近地的物流企业保持了较好的合作关系。此外,银行必须设立科学的业务审批制度,广发行南京分行授信管理部强调“物流银行业务是一项新业务,为有效规避风险,银行对企业的审批相对严格”。但是这种审批制度的要求也不能过高,更不能对中小客户带有歧视性,审批要求和制度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在具体的业务审批中应该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反对一刀切的作风。

(三)拓展的物流银行业务的服务种类。限于我国的市场环境和法规政策,目前银行可以开展的业务品种主要有:仓单质押、动产质押、动产质押授信、保兑仓等,因此,银行打破传统思想,吸收海外经验,根据生产商、经销商和物流商的需要不断的开拓新的产品,围绕物流、资金流和物权的转移实现服务创新。在较强风险控制的同时,在尽可能的和谐金融生态环境下提供给企业量身定做的产品,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在创新中打出我行的品牌效应。

(四)物流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①.对物流银行业务开展的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对融资企业和担保物流企业的风险识别上。我国目前的多数商业银行仍然未能建立起全面、完善的中小企业信息库,还没有制定出有效、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企业融资准入标准,还不完全具备市场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能力,因此“物流银行业务”业务在执行时还有注意警惕道德风险的出现。在进行项目筛选时应该注意以下一些方面:一是“物流银行业务”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二是商贸企业所经营的产品必须是市场畅销、价格稳定、流通性好的产品,如煤炭、油、钢材、手机等;三是所选择的物流公司必须实力雄厚、管理规范、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另外,如果中小型制造企业申请该项业务,则还要求它的产品销售比较稳定,业务发展迅速,而且拥有比较成熟的分销网络。只有符合上述条件,银行才有可能为其开展“物流银行业务”服务。比如在广东佛山的家电、布匹、原材料、钢材和塑料等市场上有一大批竞争力强、产品销售顺畅、价格比较稳定的生产企业和商贸企业,这些企业的特性都是“物流银行业务”选择的方向。据了解,目前广发行佛山分行已经和保力得物流有限公司、志高空调、一家纺织企业、一家陶瓷企业和一些贸易、进出口公司等生产企业和物流公司开展了“物流银行业务”业务合作,这些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都比较畅销、价格比较稳定。同时,广发行在审贷时,一般选取行业市场占有率位于前3位,而且产品畅销、价格稳定、流通性好的生产商合作,同时也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实力、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目的是为控制好信贷风险。②.注意对物流公司和企业抵押资产的风险控制。虽然在物流银行业务过程中往往有了物流企业在中间做担保后,生产企业直接从银行手中获得信用,但购进的原材料必须存放在由银行指定的物流公司仓库里,这样才能真正控制抵押资产的灭失风险。此外,我国目前管理规范、实力雄厚的物流公司还非常缺乏,多数物流企业的配运网络还不完善,信息管理系统还比较落后,难以满足物流银行业务中银行对抵押资产的实时监管、快速反应的严格要求,因此,银行在注意加强对抵押资产实控性的同时,还有注意对物流企业进行风险识别:其一是物流银行业务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其二是商贸企业做经营的产品必须是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的产品,如煤炭、油、钢材、手机等;其三是所选择的物流公司必须是实力比较雄厚、管理规范的物流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峰,物流银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金融创新,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6期

2.任文超,从“物资银行”到“物流银行”,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9期

3.向群,物流银行:助力中小物流企业速效解困,中外物流,2006年6期

4.彭永芳,“物流银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科学与管理,2005年2期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发展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开办时间不长,与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相比存在诸多劣势,自身发展还存在问题,因此需要更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投资银行发展较晚,第一家证券公司是1987年在深圳成立的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从我国实践来看,投资银行业务最初是由商业银行来辅助完成的。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开放证券流通市场,原有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逐渐被分离出来,各地区先后成立了一大批证券公司,形成了以证券公司为主的证券市场中介机构体系。在随后的十余年里,证券公司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但是,除了专业的证券公司以外,还有一大批业务范围较为宽泛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公司、产权交易与经纪机构、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等在从事投资银行的其他业务。

我国的投资银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全国性的,第二种是地区性的,第三种是民营性的。全国性的投资银行又分为两类:其一是以银行系统为背景的证券公司,其二是以国务院直属或国务院各部委为背景的信托投资公司。地区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省市两级的专业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以上两种类型的投资银行依托国家在证券业务方面的特许经营权在我国投资银行业中占据了主体地位。民营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一些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顾问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它们绝大多数是从过去为客户提供管理咨询和投资顾问业务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资本实力,在企业并购、项目融资和金融创新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正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领域的一支中坚力量。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功能不全

国际投行的主营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都没有开展起来,商业银行缺少核心业务,影响优势的发挥,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开展投行业务。

(二)经营品种简单

我国商业银行从事的部分投行业务,大致分为咨询顾问类、重组并购类、资产转让与资产证券化、直接融资类四大类。尽管如此,投行业务开展的程度仍不深、业务范围仍不广,能从事兼并收购顾问业务、金融工程以及研究与发展类业务的屈指可数。

(三)对企业走出去支持不够

境内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承销业务大都交与合资公司或外资公司,我国的投资银行还普遍缺乏声誉,尤其是缺乏国际声誉,国内商业银行尚不能为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竞争、海外兼并收购形成有力的支持。从西方发达国家看,现资银行业的发展是以其大量经营企业并购业务为标志的,另外在资产管理和金融工程方面也都有优异的表现。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等方面都不及国际大型投资银行。

三、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缺陷和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分业经营格局的制约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陆续颁布,形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这在经济转型初期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001年国家推出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为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提供了政策空间。尽管商业银行开展了常年财务顾问、银团贷款、结构化融资、重组并购、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一些证券公司未能开展或者未形成优势的投行业务,但证券的承销、经纪与交易等需要经营牌照的业务仍未能开展,对商业银行的全面服务功能形成制约,造成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不能形成完整的业务价值链和全面的业务体系,很多投行业务只是投行业务整体价值链上的某几个环节,要开展具有完整价值链的投行业务还需要国家政策和法律的进一步调整。

篇7

一、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缺乏必要的电子规划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普遍缺乏必要的电子规划,这是影响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获得良好发展的重大问题。具体来看,缺乏必要的电子规划使得我国各地的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的整体水平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不利于电子银行业务在我国农村信用社中的良好发展。总而言之,缺乏必要的电子规划是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存在的重要问题。

2、地区差异过大由于规划的不合理和不适当,我国的部分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在地区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不符合相关的规划设计,存在着盲目加快的现象;在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这就使得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存在地区差异较大的现象,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总而言之,地区差异过大是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促进农村信用社电子业务的良好健康发展。

1、积极拓展电子银行业务的相关渠道,提升产品研发效率为了促进农村信用社电子业务的良好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积极拓展电子银行业务的相关渠道。首先,促进相关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使之与网络催生的相关商业模式相适应。其次,不断促进相关技术的转变,并努力发掘当前网络生活中所蕴含的商机。第三,仔细留意国家新出台的各种政策,并以此为根据,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来促进系统的改革和创新。最后,积极加强与第三方的相关的跨界服务,促进传统银行业务的协调发展。当前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产品研发效率制约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业务需求、研发之间的衔接上。笔者认为,应当借助不同途径保证研发质量。第一,从产品需求表明、验证和开发以及普及环节之内,采纳客户建议,加快研发;第二,为维持良好关系,营造有效的沟通配合体系,业务机构需结合科技机构需求,对业务需求进行搜寻;第三,从研发形式入手,制定统一的系统与项目,合理调配现有资源,确保研发质量;第四,根据当前实际情况,采纳专业企业优势,确保项目研发效率;第五,统筹考虑柜面、电子银行等渠道办理业务需要,科学建设、统筹规划,努力进行“一次开发,多渠道部署”,以免浪费资源。

2、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不断完善为了促进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的良好健康发展,必须要使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的种类更加丰富,不断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具体来看,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应当以农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为中小型的相关企业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理财产品和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不断研发出更多的相关理财产品,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3、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宣传,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必须要加强相关的宣传,做好销售工作,才能真正促进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的良好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通过贴海报、挂条幅等方式来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当地宣传,并在此过程中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站来对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进行有效宣传。农村信用社作为企业,经营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有效的成本管控显得尤为重要。在结算手段不畅通的年代,农村信用社依靠人多、网点多赢得了一部分客户,但是也付出了成本过高的代价。据统计数据显示,柜面单笔业务的平均成为约为3.06元,ATM单笔业务的平均成本约为0.78元,而网上银行的单笔业务成本仅为0.49元。从这一点来看,电子银行业务开发所需成本远远低于传统柜台业务。目前来看,农村信用社已具备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硬件条件,所以从成本控制角度看,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是大势所趋。只要反复不断的向内部员工贯穿上述理念和意识,才能促使信用社员工在日常工作主动引导和培植客户的消费习惯向电子银行渠道转移。

4、强化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监控,细化市场、锁定目标群体强化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监控是促进农村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的良好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首先,农村信用社要加强对相关风险的防范,并不断创新相关的安全技术,做好事前防范的工作。其次,农村信用社要明确相关的风险责任,将具体的责任划分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第三,要加强对内部操控风险的相关控制,同时注意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规范管理,促进电子银行业务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宜主攻社区、渗透城区,发展校区与商圈。根据企业经营、居民消费特点,针对性的推广电子银行业务。比如,针对汽车城低端消费特点,推广系统内POS机,借此来带动对公开户、网上银行、工资等业务拓展推广;信用社主动为10万元以上贷款或授信开立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通,建议其根据业务需要开通POS机,为10万元以下贷款用户开立银行卡。其次,采取粮食补贴折变卡,拓展业务。学生是现实和潜在的消费群体,结合大学生管理特点推出电子银行业务;针对中小学生压税钱、零花钱较多,引导家长为孩子办理电子银行业务,保留现实客户,发展潜在社会群体。

三、结语:

篇8

商品的流动及因此产生的货币流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两个基本的相互诱导的共生流。货币流动是商品流动的映像,若货币流不畅,商品流动也不能畅通,商品生产就要受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商品生产的规模和交换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国内和国际间贸易迅速发展,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速度上,都使商品流动和货币流动迅速加大。除了与商品流动有关的货币流动外,在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中,还有大量与实物商品流通没有直接联系的衍生交易行为亦产生巨额的货币流动。如此急剧增长的货币流通强度使银行界陷入困境,整个银行界日益为堆积如山的金融纸票(现金、支票和各种凭证)所困扰。

此后,信息技术革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微电子技术、软件开发、通信网络自动化、因特网、人工智能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大规模光纤通信传播技术等高新科技不断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商业银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个人金融业务处理和管理的旧体制,促进了以信息为基础的自动化业务处理和科学管理的新模式的建立。起初是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处理实现电子化,紧接着依靠信息技术实现个人金融业务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现代化,个人自助银行、个人电话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乃至个人网络银行等应运而生,并向广大客户提供各种能增值的金融信息服务。这是现代化银行的一个里程碑性的变化,使银行真正进入了电子化时代。

随着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电子货币的支付方式开始逐步代替传统的现金交易和手工凭证的传递与交换,大大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金融业已从单一的信用中介发展为一个全开放的、全天候的和多功能的现代化金融体系。现代金融业是集金融业务服务和金融信息服务为一身的金融“超级市场”。金融业的分销渠道已从砖墙式建筑向ATM、POS、网络等系统转移,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与此同时,个人电子银行业务极大地提高了银行服务的准确性和服务的效率,增强了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大大拓宽了银行服务的范围,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出来,从而降低了客户的交易成本,缩短了交易时间,提高了客户的资金收益,增强了交易的灵活性,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先行者将能获得利润与客户双份的收益,从而建立起竞争优势。

二、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个人电子银行(Electronic bank 或e-bank)业务根据不同时期技术水平情况,有着不同的内涵。传统的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主要是电子资金汇划、信用证、自动提款机(ATM)、销售终端(POS)以及SWIFT系统等业务。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个人电话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网络银行等电子服务方式应运而生,并有冲击传统个人银行业务的势头。目前,世界范围内银行业对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机遇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纷纷采取对策推进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

通常所提及的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主要指个人电话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和个人网上银行,并以此为对象探讨个人电子银行业务法律风险控制。

1、个人网上银行

个人网上银行又称个人网络银行(Internet Banking),是指基于因特网或其他电子通讯网络手段为个人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具体地说,个人网上银行是指以银行计算机系统为主体,以银行自建的通信网络或公共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个人的计算机为入网操作终端的业务处理系统,通俗地讲网上银行就是建在因特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第一家网上银行是1995年10月由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 Bank)创建的,其后,网上银行数目的增加犹如雨后春笋,资产及客户规模都迅速扩展。网上银行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网上银行,即没有任何实质分行的虚拟银行,如英国的Egg、法国的First-e及美国的Security First Net Bank.另一类是由传统银行开拓的网上银行,这些银行在原系统内增设网上银行的功能,作为银行另一服务传送渠道。网上银行服务网站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分别为信息网站、通讯网站及交易网站,银行可以分阶段逐步推出网上银行服务,也可以待系统能够提供较全面的交易服务时才一次性全部推出。

(1)信息网站(Informational Website):这是第一阶段的网上银行服务。有关网站主要用作市场推广及传送一些公开的资料,如介绍银行历史背景及服务范围、刊登年报资料、推广新服务和产品、显示存款及贷款利率等。亦可让客户发出一些非敏感性的邮件,如申领小册子。这些网站可使银行收集游览网站者的资料数据,作为销售及市场推广的参考。

(2)通讯网站(Communicative Website):这是第二阶段的网上银行服务。有关网站允许使用者与银行互相传送机密资料,允许机密资料的上载和下载,让客户可以查询帐户资料,呈交有关贷款或存款帐户的申请等。

(3)交易网站(TransactionalWebsite):这是第三阶段的网上银行服务。有关网站允许客户进行实时的帐户查询、更新客户资料、转帐、缴费及进行其它交易,如股票及外汇买卖交易。

目前,个人网上银行业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传统个人金融业务,包括存款、贷款、转帐等服务以及证券清算、外币业务、信息咨询、消费信贷等新型商业银行服务。二是在线支付,包括三种支付模式:(1)商户对客户(B to C)模式下的购物、订票、证券买卖等零售交易;(2)商户对商户(B to B)模式下的网上采购等批发交易;(3)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与清算。三是创新金融服务,如企业集团理财,即集团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查询各子公司的帐户余额和交易信息、集团公司内部的资金调度与划拨;发放电子信用证;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等等。

个人网上银行业务与传统个人金融业务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可以提供“三A”服务。个人网上银行业务的“三A”是指能在任何时间(Any 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方式(Anyhow)提供服务,它的功能和方便程度远远超过电话银行,也不需要自助银行、无人银行的固定场所,客户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地进行有关业务的操作。(2)低成本、高回报。个人网上银行业务虽然也要支付诸如网上广告等费用,但相对于传统银行的设立来说,成本费用相当低,据美国银行统计,处理完成一笔业务,网上银行仅需0.01美元,并且能拥有高额的回报。(3)服务功能全。网上银行不仅有传统的银行服务项目,而且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平台,摒弃了传统银行由店堂前台承接业务的服务流程,拥有了如在线支付、客户与银行邮发电子邮件咨询信息、查询股票分析和金融新闻等更多服务项目。(4)无需分支机构。只要建立一个网站,有一个网址,无需设立任何分支机构就可以将触角伸到世界各地,所以也不需要众多的雇员。

1996年6月,也就是美国开始有了网上银行8个月后,中国银行在因特网上设立网站,开始通过国际互联网向社会提供银行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网上银行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设立网站或开展交易性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截止到2002年12月,我国正式获准开办交易类网上银行业务的大中型中资商业银行(总资产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已达8家,占全部大中型中资商业银行的50%.(2)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上银行领域。目前,获准在中国内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包括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等。另外,还有几家外资银行的申请正在审核之中。(3)网上银行业务量在迅速增加。这表现在客户数和交易金额两个方面。2000年底,我国中资商业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客户数为41万户,交易金额6500亿元。到 2002年12月底,客户数已超过350万户,交易金额超过5万亿元。业务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4)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2000年以前,我国银行网上服务单一,一些银行仅提供信息类服务,作为银行的一个宣传窗口。但目前,交易类业务已经成为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提供的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咨询、帐户查询、帐户资料更新、挂失、转帐、汇款、银证转帐、网上支付(B2B,B2C)、代客外汇买卖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试办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授信业务。同时,银行日益重视业务经营中的品牌战略,出现了名牌网站和名牌产品。但目前我国尚未出现完全依赖或主要依赖信息网络开展业务的纯虚拟银行。(5)中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2002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网站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 2002年度全球最佳银行网站,这表明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服务水平已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

目前我国个人网上银行业务有转账、外汇买卖、证券业务、在线支付、账户管理、代缴费用、异地汇款、个人质押贷款、个人理财等一系列功能,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金融需求。

2、个人电话银行

个人电话银行(Telephone Banking)是指客户通过电话,拨打银行开设的电话专线,即可获得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

个人电话银行在西方国家应用得比较早,是伴随着“家庭理财”的观念发展起来的,早在70年代末,银行为进一步扩展服务范围、服务时间和服务对象,推出了电话银行。电话银行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银行业的体现,是银行充分运用了计算机、网络通讯、电话信号数字化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了丰富、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应用电话银行,客户只要拨通电话银行的服务电话,就可以进行转帐、代收代付、金融信息查询、个人帐户资料的查询、个人支票保付、存折临时挂失、密码修改、个人证券买卖、个人外汇买卖等操作,实现所需要的服务。

实现个人电话银行的关键,是银行在原有业务处理系统中引入了“语音应答设备”(Voice Response Unit,简称VRU)的电子产品,该产品在银行计算机主机与客户电话机之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使客户可以通过按键式电话直接查询主机上的资料,也可以通过电话银行进行交易。电话银行的主要功能分为客户管理和电话银行服务两部分。

个人电话银行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电话银行中心,将电话银行的语音服务功能与人工服务功能统一起来,并将电话银行与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形成互动。

近年来,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服务,如中国工商银行的“95588理财热线”、中国银行的95566电话交易系统、交通股票保证金电话转帐业务等电话银行“外汇宝”电话交易服务、招商银行“一卡通”股票保证金电话转帐业务等电话银行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电话银行功能主要有:账户查询、转账服务、自助缴费、银证转账、银证通、外汇买卖、业务咨询、受理投诉、账户挂失、传真服务、外拨服务(银行主动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客户联系,向客户发送有关贷款本息的追索、业务交易情况、理财申请和投诉的回复、各种重要通知、业务宣传资料等信息)、委托服务(客户可委托银行在授权额度范围内,按实际金额、指定日期自动从指定帐户划款交费)、预约服务(包括预约收单、上门收款,股票及外汇买卖达到预定价位的通知)、特约商户服务(特约商户可办理小额索权、查询止付等业务)。

3、个人手机银行

个人手机银行(Mobil Banking Service)是指银行通过移动电话,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为个人客户提供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服务方式。

个人手机银行的使用原理是,移动通信向客户提供的SIM卡中,预先写入了由银行提供的功能服务菜单和密钥文件,成为个人手机银行专用的STK卡(SIM TOOL KIT),从而增加了个人手机银行的功能。个人手机银行的发展与个人电话银行类似,服务功能也基本相同,但个人手机银行与个人电话银行相比又具有自身的技术特点和服务优势,主要体现在:

(1)实现的方式有别。个人手机银行是通过移动通讯短信息实现的,个人电话银行是通过语音提示、应答系统实现的。对于某些查询信息,可以移动通信短信息的形式随时显示在收集的显示屏上,客户无需拨打电话查询就可查看到,既方便、快捷,又可以节省费用。

(2)安全性能更高。收集银行SIM卡与客户一一对应,并且信息传输全过程都有加密,手机信号不易被窃取,更易于使用者身份的确认,安全性能比电话银行高。

(3)使用更方便。个人手机银行的金融交易信息可以在手机的屏幕上显示,有文字、数字提示,屏幕显示操作过程比个人电话银行的语音提示更方便。

(4)交易成本低廉。据统计,通过个人手机银行成功完成一笔业务只需0.1元,而通过个人电话银行成功完成一笔业务则需要超过1元,故手机银行对客户的交易成本更低。

(5)体现个性化服务。由于手机与个人的关系密切程度比较高,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手机银行服务;银行也可以针对客户的不同,设计、提供有特色的个人手机银行服务,体现了个性化服务的特色。

1977年,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无线星球四大移动通讯公司共同签订了“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简称“WAP”。WAP手机与STK手机相比,具有两点优势:(1)实时在线性强,即信息通过在线网络传输,实时性强;(2)更具灵活性,即WAP网站信息随时更新、功能亦可随时更新劣势在于:WAP手机相对于STK手机而言,存在对手机要求高,且信息传递安全保密性不够的缺点。但不论怎样,WAP手机无疑已经成为手机银行的发展方向。

2000年5月18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同时与中国移动通信联合推出个人手机银行服务,为客户提供了种类繁多、更为方便的服务工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手机银行的服务主要包括:账户查询、账户转帐、缴费付款、账户挂失、申请新业务、呼叫电话银行、用户设置、银证转账、外汇买卖等等服务。

三、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中的风险

个人电于银行业务的风险主要是指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完全基于电子通讯、无线通信、WmR网等虚拟的载体,所以它不仅具有与传统银行业务相同的风险,并且因其自身的特点,还具有传统银行业务所不具备的风险。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依照其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立法滞后风险、客户行为风险、内部管理风险、技术操作风险。

1、立法滞后风险

个人电子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的运营模式,改变了银行交易的过程与方式,相应地也改变了业务的规范原则及法律责任归责基础,这样就要求有新的立法来规范新的业务行为。没有相应的立法,行为各方当事人权责不清或权利、义务不对等,不仅影响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客观上造成大量纠纷,并且在纠纷处理中司法裁判容易产生一定的随意性。对于电子银行业务,各国的立法都处于不规范的阶段,我国更是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规定。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通过《电子贸易示范法》以及WTOl32个缔约国签署的《电子商务宣言》等国际公约和惯例尚未被我国采纳,各银行在开办电子银行业务时都是按照本行制定的相应管理办法进行的,其业务管理办法及章程中不免过多强调自身的利益,对银行操作设定若干免责条款,这些条款的有效性除依据民法的公平原则来判断外,更需要专门的立法予以明确。由于电子商务立法的滞后,使电子银行的某些操作与现行的法律不一致,如:《票据法》规定,客户委托银行办理转帐业务,必须填写要素齐备的书面结算凭证,并在凭证上签章,而个人电子银行业务通过电话、手机或网络办理,电子数据代替了纸质凭证,密码(电子签名)代替了书面签章,这些形式与法律的规定完全不同,将影响到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也将使银行在新业务拓展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客户行为风险

客户行为风险因客户的违约、过错行为而产生,客户可能在达成交易后,逃避交易责任或者因为其经营恶化、倒闭破产等丧失履约能力,最终对银行将形成资产损失;也可能客户在日常生活中不慎将密码等有关电子商务信息失密,银行将对非真实客户的交易行为承担法定的赔偿责任。在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中,因为银行与客户之间是不见面的,仅通过密码、证件号码等确认客户身份,可能发生他人假冒客户身份或盗用客户帐号等进行诈骗的情况,这种行为造成的损失在有些国家法律规定银行将承担主要责任,如美国1980年的联邦电子资金移动法(联邦EFT法)规定,当出现无权限交易时,即使银行已经证实消费者存在过失,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承担的损失额限于50美元(即50美元规则),所以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中,客户的行为对银行将产生一定的风险。

3、内部管理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包括银行内部人员的窃取客户信息作案或操作失误等形成的风险,它可能直接造成银行资产损失或构成对客户的违约。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中,技术含量比较高,某些业务人员利用工作的便利,可以快速地获得客户的信息,以利用客户的帐户进行交易,自己获取利润并将风险转嫁到客户身上,当事情败露后,银行将首先对客户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然后再对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经济责任。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在经营中因业务人员误操作而产生的纠纷也大量存在,如电话银行业务中,某些非语音提示而以人工操作的业务,引起口头交易的特点,有时将“买”误操作为“卖”、讲帐号及错获奖金额记错等,对客户造成的损失银行都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技术操作风险

篇9

关键词:银行电子化业务 内部审计 难点与对策

随着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很多与电子银行业务相关的风险因素。与此同时,种种客户纠纷与案件也在逐渐的上升当中,十分不利于银行资金安全以及银行自身的声誉。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针对存在于银行电子化业务中的审计难点以及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银行电子化业务的内部审计有所帮助。

一、存在于银行电子业务中的主要风险

按照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对国有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进行四个种类的划分,其中包括系统风险、客户操作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目前,在针对电子银行业务,银行内部审计进行风险防控时还存在着很多的难点。首先内部风险控制方面是银行电子化业务的集中所在。为了使电子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度的贯彻执行得到确保,这是银行进行内部审计的目的,这就可以对内部工作人员的舞弊起到较大的防范作用,然而很难涉及到银行电子化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客户操作风险以及系统风险等内容。其次是在审计方式以及审计方法上,银行的内部审计还是较多的采用传统的人工审计手段,与银行自身电子化业务的不断发展很难适应。

二、银行电子化业务内部审计的难点

导致在电子银行业务中银行内部审计进行风险防控时存在着很多难点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没有能够全面的认识银行电子化业务的风险。对银行内部人员舞弊情况的预防是很多银行对电子化业务风险的认识。很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没有在制度当中涉及道德法律风险、客户操作风险以及系统风险等。银行电子化业务当中查询分析以及数据归集功能的缺失,十分不利于审计工作的进行。在将银行电子化业务的投产与审计纳入审计范围的时候,是要先于审计部门来进行的,与此同时,可以在系统设计与测试中参与的人员在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当中是缺乏的,最终造成在对银行电子化业务中的材料进行审计的时候,审计人员在进入系统时必须要依靠前台的柜员或者管理部门才能进行,在进行一批一批电费查找时必须要按照业务业务来进行。有时候需要面对极为庞大的业务量,甚至还有数量不菲的客户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审计。银行电子化业务审计缺乏专家型人才。目前可以将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掌握住的、对银行电子化业务程序控制以及系统结构了解的以及对银行电子化业务的业务流程熟悉的专家型人才在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当中是非常缺乏的,所以很难审计银行电子化业务的系统风险。

三、加强银行电子化业务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审计范围的扩大以及在进行审计的时候要针对风险来进行

在审计银行电子化业务系统风险时需要对审计范围进行扩大,并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审计流程和方法的运用来审计银行电子化业务的适应性测试情况、验收、应急管理、操作管理、时间管理、变更管理、数据管理、开放平台系统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以及用户管理等。与此同时,还要对有没有将规范的报告制度以及系统的故障登记建立在网点、电子银行部门以及科技部门等、有没有有效的执行检查制度等进行了解。

(二)审计银行电子化业务的客户操作风险

内部审计部门要对被审银行的电子化业务的所有资料数据进行收集,进行银行电子化业务分析和风险识别工作,对存在于银行电子化业务中的风险特征、风险状况以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银行电子化业务的审计力度必须要加大,从而使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4]。再将其中的风险辨别之后,就要对其以威胁度为根据进行排位,然后将这些风险提供给总行或者专业部门,并将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见提出来,以供参考。

(三)审计银行电子化业务中的法律风险

比如可以审计客户交易在网上银行中违反洗钱法的情况,就要先将客户交易数据从系统内批量导入,然后以事先设定的参数为根据,通过对计算记得运用,对交易笔数和金额进行统计,从而展开相应的调查。对其中存在的违法状况进行分析,将管理上的不足找出来,并将风险防范建议提出来。

四、结束语

在我国银行电子化业务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状况,银行要想更好的控制并防范电子银行业务,银行内审部门就必须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将银行电子化业务内部审计工作做好,扩大审计范围,从而在电子化业务日益扩大的今天能够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佥龙.提高内部审计在电子银行风险防控中作用的探讨[J].岭南学刊,2006

[2]廖志成.银行电子化业务内部审计的难点以及对策[J].研究与探讨,2008

篇10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新型业务,金融机构面临操作风险、声誉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要有效解决,可以采取控制客户风险、降低法律风险、避免员工流动风险等措施。

关键词:

私人银行;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13301

1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1.1市场竞争深化,银行间差异日益显现

2012年,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涉足私人银行业务,客户数量增长率分别高达101.91%和199%,近两年,国有商业银行的增长速度略有提升,招商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甚至一度超越排名第一的中国银行,其2241万的户均资产遥遥领先于其他各行。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私人银行业务争夺,私人银行市场竞争由客户数量和资产规模的广化转变为服务水平的深化。

1.2服务产品单一、盈利不足

虽然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但真正盈利的不多,各大银行也未在年报中披露其私人银行的盈利。中资银行要想将私人银行业务作为其新的利润增长点,还不现实,因为我国的私人银行产品创新不足,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单一,缺乏个性化服务,整体服务水平偏低。

1.3各种风险隐现

在盈利不足的情况下,中资银行没有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而是大规模地扩张市场,扩大风险。很多银行急于增加业务,而疏忽对客户身份背景和财富来源的了解和甄别,有可能陷入洗钱风波,进而对银行的声誉造成影响。

2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风险

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是资产管理业务、信托业务、服务性收费业务,是操作性风险主导的业务,因此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风险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有较大区别。

2.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因内部流程、人员和系统不完备或失效等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风险。操作风险发生的机率较小,但产生的危害大。私人银行业务对从业者要求相对较高,不但需要持有相关资格证照,还需要具备丰富的资产管理、投资理财方面的经验。而我国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而市场需要量大,导致我国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大多较年轻,缺乏投资经验,这样增加了操作性风险产生的概率。同时,第三方机构的操作性风险也会传递给私人银行。而一旦发生操作风险,必然会对银行声誉造成影响,从而产生声誉风险。

2.2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主要来自于客户评价和其他风险的转移。根据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的数据显示,50%以上的高净值人士选择财富管理机构时,看重机构的品牌和信任度。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尚属起步阶段,高净值人士一般倾向于选择某一家其个人或企业日常往来和结算的常用银行作为主要的财富管理银行,以获得更多账户管理的便利,和银行建立更深厚的合作关系。因此,中资银行在短期内可以凭借其已有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引领私人银行业务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如果银行不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必然会造成客户的流失,从而对银行声誉造成影响。

2.3客户风险

客户风险既有客户方面的原因,也有银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由于私人银行业务具有较高保密性,如果客户有意隐瞒身份及财富来源,利用私人银行进行洗钱等违法行为,而银行又疏于监管,则会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给银行造成损失,同时也给银行带来声誉风险。由于现阶段我国银行体系内部监管不力,而外部监管又缺失,客户风险时有发生。

2.4法律风险

私人银行业务不同于传统银行业务,银行要在服务产品上进行创新,但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可能会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产生法律风险。特别是在我国关于私人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不明确,银行为吸引或留住客户,提高客户收益,进行了些违规操作,在私人银行的私密性条款保护下,这些风险被隐藏,当这些风险暴发出来,必然对银行及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影响。例如花旗银行为安然公司做假账事件,不但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还造成了空前的信誉危机。

2.5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虽然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银行的信贷融资业务,而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业务是投资、信托、保险等,因此信用风险不是私人银行业务的最主要风险,但在私人银行投资、信托等业务中同样存在来自于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

2.6人才流动风险

随着私人银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然而我国的专业人才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此,在人才因素的制约下,银行要么选择暂缓扩张脚步,培养人才,要么从外部引进人才,这就必然造成银行同业间人才的大量流动。

2.7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在私人银行业务中,银行主要担任财富管理者的角色,因此,由市场风险带来的私人财富的损失主要是由客户来承担。但对于客户而言,将自己的财富委托给私人银行主要是为了财富的保值和增值,一旦遭遇市场风险,客户会认为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可能导致客户流失,给银行带来声誉风险。

3我国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的控制

3.1降低法律风险

必须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未来金融生态将会发生的变化,积极为未来变化做好准备,尤其是要正确处理法律风险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内在矛盾,应在法律风险导致的损失和金融创新带来的收益之间进行衡量。在一定条件下,监管机构应有准备地放松法律监管,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应重视法律风险。

3.2控制客户风险

控制客户风险是指对客户的身份进行有效识别,对客户的财富来源和资金来源进行了解和分析,对客户的政治风险、所属国家和地区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所属职业的洗钱和恐怖融资等洗钱风险、欺诈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估。管理私人银行客户风险的基本方法是分类识别、分级审批,需要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程序上,建立独立有效的客户信息调查方式、客户身份识别方法和客户风险审批流程。

3.3回避产品风险

缩减产品风险要求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审查审批程序。所不同的是,私人银行投资产品的范围广、种类多、定制化特点突出,风险的特征更为复杂,审批的职能有必要按照风险特征进行专业化划分,信托类产品的审批和私募股权类产品的审批不同,融资类产品的审批和衍生工具理财的审批又有不同。商业银行的产品风险的控制能力建立在商业银行对产品风险的专业把握能力之上,专业评审更符合私人银行对产品风险控制的要求。

3.4防范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大多数来自其他风险的转移,因此对声誉风险的管理首先要注重对合规风险、操作性风险、客户风险、产品风险的管理,当产生这些风险时,加强危机处理能力,避免这些风险向声誉风险的转化。其次,银行自身要注意品牌的维护和建设。

3.5避免人才流动风险

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私人银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私人银行业务客户是高净值人群,提供的是专业的个性化服务,甚至是1对1的专业化服务,这需要银行配备大量的专业化人才。但我国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对于可能产生的人才流动风险,一方面,银行要加强自身人才的培训,积累自己的人才库,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外银行的合作,通过合作交流方式,引起国外高级人才,并协助银行自身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连建辉,余小林.私人银行业务:国际经验及现实启示[J].中国金融,2008,(2).

[2]卢磊.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3]严贞慧.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