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27 18:0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脉诊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择美国雅培公司制造的电子版智能型术后镇痛泵使用过且未直接接触患者及污物的9伏方电池(4.2cm×2.5cm×1.3cm)一个。
1.2 方法在刚拔除动脉留置针穿刺点处,常规盖上折叠成与上述规格的方电池同长宽的六层无菌方纱的再用以不完全绕过手碗或脚腕一周为宜长度的宽布胶布,力度以足以完全阻断该段动脉血流而患者无明显不适感的压力加压固定方纱和电池。使用时再次检查从清洁容器中集中存放的上述9伏方电池是否清洁并排除电池变质,同时保持方纱的干燥,减少针眼感染。待持续加压十五分钟以上,松开宽布胶布,检查无渗血,取下方电池,将原宽布胶布稍加压固定留下的方纱,并将取下的方电池集中存放在污染废用电池的容器中统一处理。
篇2
关键词:脉诊实训;多元化;教学改革;中医诊断学
《难经》云:“切脉而知之谓之巧”,道出切脉是一种技能、本领,要勤于实践,方可熟能生巧。因此,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践行脉学理论,体悟脉学文化。为此,我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诊脉思维和操作技能,并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实训结果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使学生真正掌握切脉的技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1]。
1脉诊多元化实训
1.1集中示教
30名学生在脉诊实训室集合,带教老师将脉诊操作的重点及注意事项进行回顾并演示。1.1.1理论讲解再现着重回顾切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切脉者与受诊者的坐位,受诊者的姿势及脉枕垫的放置),如何正确确定三关,如何布指、运指,切脉时间的把控及脉象要素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正确的是获取准确脉象的前提,规范的操作才能体会到客观真实的脉象信息。1.1.2教师切脉演示脉诊理论回顾后,教师进行切脉演示。首先,随机让一名学生模拟受诊者进行姿势(平臂、直腕、仰掌、前臂与心同一水平)演示,教师给予适当的纠错指导并演示操作脉诊垫的正确手持姿势及放置位置,提醒学生脉诊垫不是切脉的道具,放置的位置会对脉位的深浅产生影响,过于靠前脉位会变深,过于靠后脉位会变浅,从而导致脉象结论失真。其次,在学生的配合下,指导教师现场演示切脉的操作过程:师生模拟医患侧向坐,切脉者中指找到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前后、左右推移寻找,确定脉象位置定关,依次定寸和尺。三指指端平齐,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角,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强调为了获取指感清晰的脉象,要用指目切脉,因为指目部位触觉较灵敏,与脉体接触面积小,推移灵活,便于指力调节,三指平按或垂直下指都不准确。同时布指要注意与患者手臂长短进行疏密的调整等。由于指力比较抽象,在指导学生切脉体验的环节给予指导讲解。总按、单诊的演示操作中,提醒学生不要将其他手指翘起,避免出现兰花指。通过指导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通过视觉刺激更直观地学习切脉的方法,加深理解和认识。
1.2分组体验
通过脉诊知识的回顾和切脉操作方法的演示,学生对如何切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以致用,趁热打铁,让学生亲自体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脉诊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先将30名学生分成2大组,真实脉象体验组和仪器模拟体验组。学生随机6人组成1小组,共5个小组。大组间角色在课程中间时段进行交换体验,即真实脉象体验组变成仪器模拟体验组,反之亦然。1.2.1真实脉象体验组(1)指导学生切脉。小组内学生2人互相切脉,教师给予手把手的指导、纠错,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准确地确定寸、关、尺三关的位置及正确布指。由于指力比较抽象,举、按、寻力度如何把握,如何调节指力及推移寻找脉动最明显的部位,让指导教师当模特,学生在老师手臂上操作,或者指导教师在学生的手臂上直接操作,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完成知识的内化与重构,从而真正学会如何切脉。(2)同学间交互切脉。学会切脉的方法只是第一步,切脉的最终目的是辨识常脉与病脉,通过病脉的识别给临床辨证提供重要依据。常脉是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具有“胃、神、根”的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某种脉象。由于学生大多为“常人”,通过小组内同学间的相互切脉,训练一息4~5至的技能;并认真体会脉有胃气、有神气、有根的指下感觉,让学生认识到正常人的脉象也有差别,而不是完全相同的,从而对正常脉象有更加客观、全面、深刻的理解,正所谓“知常达变”。(3)障眼双盲切脉。脉诊的基本环节是诊脉的方法、脉象的辨认、脉象的确定、脉象的临床意义分析,其中脉象的辨认是各个环节的关键[1]。脉象的辨识主要靠指下的感觉,故而很多中医后学都有“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困惑,但是,脉象也有其客观性,脉象要素就从8个方面比较客观的描述了脉象的特点,提供了解开困惑的金钥匙。学生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训练基本掌握了正确切脉的方法,障眼双盲切脉环节的训练,旨在帮助学生静气凝神,专注指下,辨识不同的脉象。过程如下:小组内每名学生用眼罩将双眼遮住,依次给其他5名学生切脉,从脉象8要素认真体察脉象,做好记录,并记住每个同学的脉象特征。障眼双盲切脉法的优点在于更贴近临床,也更加符合中医的思维。学生通过训练,能做到从脉象8要素辨识脉象,体察不同个体的异同点,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困惑。1.2.2仪器模拟体验组脉诊实训除了真实脉象的体验外,还引进了仪器设备,脉象仪器的使用,是脉诊客观化研究成果反哺教学的最好体现。指导教师先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而后让学生体验。(1)脉象训练仪体验。脉象训练仪模拟人体的常脉和病脉,让学生在接触临床前对常见病脉有了切身的体验,对病理脉象的指感及特征有了更直接的经验积累,是与理论知识的互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同时,指导教师要提醒学生,脉象训练仪所模拟的脉象与人体的脉象有一定的差别,要辨证地对待,随时与指导教师沟通。(2)脉象采集仪体验。脉象采集仪相对于脉象训练仪更加客观、准确,能真实地依据脉象8要素描记出每个受诊学生的脉象,并辅以脉图和结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个体脉象的差异及左右两手脉象亦可不同,从而领悟到脉象的玄妙和中医的博大精深。
2脉诊多元化考核
脉诊实训环节结束后,为了客观地考察、评价学生的实训效果及对脉诊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脉诊2站式考核。
2.1脉诊实训抽签考核
第1站考核为脉诊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演示。操作如下:学生随机抽取考核题签,按照题签的题目要求作答或操作演示,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给予赋分。此种考核方式涵盖的知识点较全面,从总体上考察学生脉诊学习的情况。
2.2障眼双盲切脉考核
以小组为单位,被考核学生用眼罩遮住双眼,指导教师随机从小组内的其他5名学生中选出1名学生,要求被考学生通过脉象辨识,说出该名学生的名字,如果辨认正确,则要求其说明是根据该同学的哪些脉象特征进行辨识的;如果判断错误,则让其再次辨识错误的2名同学的脉象,并指出他们脉象的不同点。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给予赋分。此种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学生辨脉识脉的能力。
3教学效果与反馈
脉诊实训与考核多元化的探索,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学生的满意度可达90%以上。同时,有学生希望能增加脉诊实训的时间,亦有学生反映对病脉的体会有些不够,学生的建议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进行调整。
4结语
脉诊多元化实训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抽象深奥的脉象变得具体形象;同时多元化考核方式更拉近了教学与临床的距离,让所学的知识富有生命力[2]。当然,脉诊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日积月累,在实践中不断历练、积累经验的过程。初学者没有机会到临床体会各种脉象,无法获得对脉象指感、特征的直观认识。通过脉诊多元化的实训与考核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中医常见脉象得到强化训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医脉诊教学过程中的学习难度大、时间长的问题[3,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雪娟,闵莉,甘慧娟,等.中医脉诊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143-145.
[2]梁玲,聂坚,张建英.中医诊法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5,21(22):112-114.
篇3
【关键词】 脉率; 疾脉; 数脉; 结脉; 规范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对识别疾病的病位和病性、推测疾病的病因和病证、判断疾病的进退和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医脉象其概念本身较笼统,具体的判别标准较模糊,对一些脉的脉象表现又存在争议,缺乏客观判定标准,影响了临床诊脉的准确性,诊脉时分歧较多,常因医生诊断不同,同一病人的脉象诊断也有不同。这不但成为某些人指责中医脉诊不科学的口实,而且使一部分中医认为脉诊无用,对脉诊失去信心。因此,脉象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众多医家对于某些脉的脉率说法不一,脉率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值得注意。
28 脉中,脉率出现异常的有迟脉、缓脉、数脉、疾脉等。对数脉脉象的描述,最早见于《脉经》,曰:“去来促急”,又有夹行小注曰“一曰一息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这个六七至道出了数脉的特点,尔后历代脉学书多是以一息六至作为规范的,如《濒湖脉学》曰:“数脉息间常六至。”但数脉的脉率在一息六至的基础上亦应有一定的变动范围,有不少医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难经集注》曰:“去来急促,一息过五至,名数也。”《脉如》曰:“数者脉息辐辏,六至以上。”后来疾脉从数脉中分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数脉的脉象应该很清楚了,古人的这些认识已经为数脉脉率的规范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可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对此仍是说法不一。如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认为一息五至以上不满七至为数脉,脉搏 90 ~ 130 次/min[1],而国家统编五版教材《中医诊断学》和 21 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则言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脉搏90次/min以上[2,3],此外,还有人认为数脉的脉率在96 ~ 120次/min之间[4],这就让人感到莫衷一是了。仔细分析,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的说法不确切,因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这已得到公认,就连这两本教材本身也是这样写的[2,3],而一息七八至也属于一息五至以上,那么它到底该算是哪个脉呢?这就把数脉与疾脉的脉象搞混了。因此,综合古今文献和临床实际情况,数脉为一息五至以上不满七至的说法应该是准确的。
对疾脉的脉率,古今看法较为一致,均认为是一息七八至。《诊家枢要》曰:“疾,盛也,快于数而疾。呼吸之间,脉七至八至”。《诊家正眼》曰:“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搏疾”。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认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脉搏140 ~ 160 次/min[1],而 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则言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脉搏 140 次/min以上[2]。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一息超过八至的脉尽管在临床上出现得很少,可并不是绝对没有,如《难经》云:“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察病指南》亦云:“一呼一吸脉六至者曰数,为始得病,七至者曰极,八至者曰脱,九至者曰死,十至者曰墓,沉细者困在夜,浮大者困在昼,十一十二至者曰死,沉细夜死,浮大昼死,此为阳病之至脉也,故曰阳病脉数。”而这样的脉并没有相应的脉名,由于其临床意义与疾脉一样,可以将其归入疾脉,因此我们认为,疾脉的脉率定为一息七至以上、脉搏140次/min以上可能更为合适。
结脉的脉率,也有须加以规范之处。记载结脉脉象最早的书籍是《难经》。《难经·八十一难》曰:“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至于结脉的脉率,文中没有提到。直到东汉,张仲景认为结脉的歇止是缓中一止,《伤寒论·辨脉法》云:“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脉经》亦云:“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三指禅》云:“结脉迟中止,阳微一片寒。”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和21 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皆认为结脉的脉象是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1,2]。可见结脉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的脉象得到公认。但结脉脉来缓慢到底是指一息四至的“缓”还是指一息不足四至的“迟”,它的脉率到底是 60 ~ 70 次/min,还是70次/min以下或者是60次/min以下,却说法不一。《活人书》《濒湖脉学》《诊家正眼》《医学心悟》《医宗金鉴》《脉法统宗》等都说结脉是缓而时一止,《诊宗三昧》《脉理求真》《诊脉三十二辨》《脉如》等书则认为结脉是迟缓而时一止,《脉语》《通雅·脉考》《三指禅》《医学实在易》《中国医学大辞典》等书则认为是迟而时一止。这些不同的表述容易让人困惑,因此也有必要对此作出规范。笔者认为,结脉的缓慢应理解成慢于正常脉象,脉来一息四至或一息不足四至,即70次/min以下,时有中止,止无定数,即为结脉。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在一般认为,正常脉象一息四到五至,脉搏72~80次/min ;一息超过五至以上为数脉或急脉,脉搏90次/min以上。那么,如果脉搏为81~90次/min,脉率是否正常,这算是什么脉象呢?对此未有明确说法。因此也有必要由专家研讨对此作出规范。
某些常见脉脉率不规范的问题,不仅不利于脉诊的教学和临床应用,它还影响到脉诊的科学研究。因此,应尽快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对古代医学文献全面整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脉诊研究成果,提出各脉规范的脉率标准,以促进脉诊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庄泽澄,吴承玉,等.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5.
[2] 季绍良,成肇智,陈 群,等.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
篇4
1腹诊的渊源
关于腹诊的最记载当属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黄帝内经》、《难经》为中医学腹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后世腹诊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据笔者统计,涉及腹诊的条款250条有余,《内经·脉要精微论篇》已有:“知内者,按而纪之。”《素问·腹中论》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曰伏梁……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灵枢·水胀篇》曰:“肠覃何如……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如此均以腹诊为依据,对多种疾病作出诊断。
至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对腹诊论治做了全面的论述,其中包括腹部不同部位及表里的腹诊方法,并和临床证修建及其它诊断方法(如脉诊〉等相结合,进行客观地综合分析,开创其腹诊论治的先河,在原文的397条中,涉及用腹诊多达140多条,占全书1/4以上,如胸满、胸中窒、胸胁苦满、心动悸、心下悸、心下痞、心下痞硬、腹中寒、腹中痛、腹胀如水状、少腹满、少腹拘急等等,其论述过程中有证、有方,除了对中医腹诊的发展,更是中医“辨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后来随着腹诊的应用,诸多医家不断的发展完善。晋代葛洪《肘后方》有“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全书67个病症,1729个病候,也将腹诊反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病症中。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也有不少的记载。成无已《伤寒明理论》曰:“大抵看伤寒,必先观两目,次看口舌,然后从心下至少腹以手摄按之,觉有硬功夫满者,则当审而治之。”李东垣《脾胃论》和朱丹溪《丹溪手镜》等对腹诊也略有论述。明末吴又可《瘟疫论》中也有关于腹诊病机的进一步完善。清代医家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按胸腹”一节,明确提出了“腹诊”一词。
2腹诊的内容
腹诊本身存在两种认识,一种是狭义腹诊,是指胸腹部的按诊(或触诊),仅属于中医四诊中的切诊内容之一,之前所述清代医家俞根初著《通俗伤寒论》述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当代医家叶橘泉认为:“腹诊就是望、闻、问、切四诊之一的切诊。”二是广义的腹诊,是反映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在胸腹部的综合运用,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记载及临床运用一看,以切诊为主,望、闻、问四诊合参。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隔络脉,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手,脉宗气也,按之应手,动有不紧,缓而不急者,寒气积于胸中也;其动微而不见为不及,宗气内亏;或动而诮为太过,宗气外消也。”所以通过察看胸部,按虚里来感知疾病的轻重。《类枢·师传篇》曰:“胃中热,则消谷、心善饥,脐以下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通过感知肌肤的寒温,来把握邪正盛衰及病变的性质。《灵枢·百病始生篇》曰:“著于伏冲之脉者,按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腹如汤沃之状。”《难经·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肋下如覆杯,有头足;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下心;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杯;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所以通过腹诊,触摸脘腹能辨肿块之形状、性质,以此来判断病证。《金匮要略》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通过切腹部,来明确痛处,把握疾病的病变部位及病机。《灵枢·厥病篇》曰:“与背相控,差瘛,如从后触其心……先取京骨、昆仑,发狂不已,取然谷。”
可见腹诊内容之丰富,有虚里诊、胸腹诊、脐诊及腹部穴位诊等多个方面。方法涉及触、按、扪、推、探、弹、击等诸法,与现代医学所施用的腹诊在方法及目的有所不同,客观存在,不是为了直接触知腹部内脏或组织的病理解剖的变化,而是建立在解剖学和中医脏腑经络学基础之上,以査知气血水湿在人体分布的情况,从而来测知病变,确定寒热虚实。
3腹诊的应用
腹诊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诊法应用于临床,但仍不能地究地孤立看待它。可以根据腹诊提供的依据,来帮助指导临床实际应用。如定病位、病性、病程,诊治疾病,指导临床用药,进一步可判断预后和转归等。
3.1定病位《诸病源候论·肝病候》曰:“肝气盛,为血有余,则病目赤,两胁下痛引小腹。”《诸病源候论·小肠病候》曰:“其气盛为有余,则病小肠热,焦竭平涩,小肠嗔胀。”《金匮要略》中“肝中风者,头目眩、两胁痛”,“积者脏痛也,终不移,聚者腑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类枢·胀证》曰:“肝脏者,肋下满而痛引少腹”,“胆胀者,肋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3.2定病性《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葛亮胀腹大,皆属于然”,“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源候论"疝病诸候》曰:“疝者,痛也。或少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绕胳痛,自汗出;或冷气逆上抢心腹,令心痛;或里急而腹痛。”《金匮要略》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
3.3明诊断供鉴别《灵枢·厥病》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匮要略》曰:“鱿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望诊遵经》曰:“至若按其腹……随手而起,如囊裹水之状,为水胀”。《医宗金鉴》曰:“脐旁左右一筋疼,突起如弦痃证名,僻在两肋名曰癖”。《灵枢·水胀篇》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并对其具体陈述,通过这几种疾病的相互比较,就能作出诊断。《诸病源候论》对“腹水、积聚、癖病、霍乱”等,在阐明其共同表现之后,又分而论之。
3.4指导治疗《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商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曰:“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3.5辨预后《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类枢·玉版篇》曰:“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满,其脉大,是二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而死也矣。”《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曰:“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腹满者难治。”《诸病源候论·久心腹痛候》曰:“心腹久痛,冷气结聚,连年积岁,日月过深,变为寒疝。”以上等论述都表明,某些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常可出现疑难重症,甚或危症,在审病时尤其应该重视,以腹诊为主,结合四诊,来推断疾病预后,适时给予处理,解除病患疾苦。
4结语
篇5
妇女怀孕后,到底是男是女,都想早知道。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的影响,多数人的骨子里都想要个男孩。现在医学发展了,做个B超检查就能确诊。有的孕妇经检查若是男孩则保留,若是女孩则弃之,结果导致初生婴儿性别比例失偏。为此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B超做性别鉴定,这样一来有些孕妇便求助于中医。而中医诊病,传统方法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确定,摸脉诊病只是中医四诊之一。有些人片面的认为中医诊病就是摸脉,摸脉诊病最神秘、最神奇和最准确。所以民间百姓认为摸脉可以测男女。现在互联网上也有帖子,询问此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体验,那么摸脉到底能否测男女(性别)?
1 摸脉测男女,乃遵“男左女右”学说
摸脉测男女,首见于中医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王叔和《脉经》。如《脉经•卷第九•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云:“妇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又法,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1]据经文凡是脉象表现为左侧“疾、尺脉偏大”者则诊为男;而右侧“疾、尺脉偏大”者则诊为女。即“左大顺男,右大顺女”,何也?此源于“男左女右”之说。历代医家多宗其说并皆遵从,如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妇人方•妊娠恶阻第二》、元•滑寿《诊家枢要•妇人脉法》和明•李中梓《诊家正眼•女人脉法》等,皆有相同、相似论述。《脉经》、《诊家枢要》和《诊家正眼》这三部脉学专著,对历代医家影响巨大,凡为医者皆遵从之,未有超出其左右者,其观点和论述至今仍沿用。上述脉学著作所论是摸脉测男女、“男左女右”之说的理论根据所由来耳!
再如《脉经•卷第九•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云:“遣妊娠人面南行,还复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首者是女也。又法,看上圊时,夫从后急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也。”[1]此非以“摸脉测男女”法,而是根据孕妇回首是左是右来判别男女,民间也有流传,据经文之义亦系“男左女右”之说。或用孕妇之夫的是否有核来验证“男左女右”这一说法,如《脉经•卷第九•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云“又法,妇人妊娠,其夫左有核是男,右有核是女也。”[1]此法实属荒诞。上述非“摸脉测男女”之法,在《千金要方•卷二•妇人方•妊娠恶阻第二》[2]也有相同记载。
“男左女右”之说由来已久,实际上是由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学说取象比类推演而来。
2 “男左女右”,实系阴阳学说之推演
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范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3]。实际上是一种说理的工具。
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宇宙间凡是“阳”气所指向之处,便是功能旺盛之处;喻指事业兴旺、发达旺盛,功成名就的地方,主吉、为正、为顺。如南方气候炎热属火为阳,北方气候寒冷属水为阴。东方为太阳升起之处,主升发为阳;西方为太阳降落之处,主肃降为阴,故东南方为阳,主吉。古代圣人认为“面南而立”即“面南背北”站立则为正、为顺。如古代宫廷建筑、民居建筑等,皆遵“阳南而阴北”即“面南背北”而建,如此则为正、为顺。
就人体而言,“面南背北”站立为正、为顺,则人体之左为东属阳,之右为西属阴。就男女而言,男性刚暴为阳,女性柔和为阴。左为阳,男为阳;右为阴,女为阴,故就有了“男左女右”之说。就气血而言,气主动属阳,血主静属阴。以脉象而论,因左为阳,故左脉属阳主气,左脉疾、左脉大,即气盛为阳,男为阳,故有“男左”之说,即“左大顺男”;右为阴,右脉属阴主血,右脉疾、右脉大,即血盛为阴,女为阴,故有“女左”之说,即“右大顺女”。因此有了“男左女右”之说。此是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以气血、男女配阴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来说明男女在生理上有差异,反应在脉象上则形成了“男左女右”之说法。此“男左女右”之说是否真能反应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并通过摸脉体现出来,其准确性值得怀疑。
另外,在封建社会由于受“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夫权思想的影响,皆遵“左为尊为上”、“东为大为首”,故“男左女右”之说,尚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因此“男左女右”之说成为一种习俗,并且形成一种自然规律而客观存在,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朝廷命官大多遵从沿用。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约定俗成,例子甚多。如公厕中男女厕所的设置、如厕,遵“男左女右”;结婚戴婚戒,遵“男左女右”;还有结婚照像、男女同席进餐以及夫妻二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皆遵“男左女右”而排序。如果颠倒位置,则有人戏笑。然而若将“男左女右”之说取象比类推演至人体,来解释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则未必皆是[4]。如将“男左女右”学说之客观规律,推演至中医摸脉测男女,其准确性未必皆准确。
3 摸脉测男女,不足为据
中医摸脉现独取寸口,亦称气口、脉口,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此处正是桡动脉,是心脏动脉的一个分支。如果客观公正的讲,一般情况下左右桡动脉的脉搏跳动即脉象,在同一个人是一样的,无男女性别生理之差异。妇女怀孕后,当然亦无性别差异。中医摸脉诊病绝对是经验之谈,是从经验中总结出的规律。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很难验证摸脉诊病的准确性,亦更难验证摸脉测知孕妇所怀是男是女之准确性。有哪位学者从统计学角度,客观公正的统计过摸脉测知男女性别的准确性?试问中医前辈、医学泰斗,哪个敢说,我摸脉肯定能确知是男是女?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一般情况下,孕妇所怀之胎儿,非男即女(但亦有双胞胎者、两性阴阳人者等)。既便不摸脉,男女性别比例尚各占一半,若偶尔言中,则信为神手,而广为流传;如此则认为中医摸脉可以测知男女性别,误也。若未言中,则为庸医,或遭诋毁,有谁为此去传颂乎?因胎儿性别之差异,在于外生殖器如的有无,所以B超检查是根据孕妇宫内有无阴影而定性别,但有时也会失准。摸脉测男女,是根据“男左女右”学说而来。而“男左女右”之说,则是根据古代哲学阴阳学说取象比类推演而来,其准确性明白人一看便知,不言而喻。因此,以摸脉测男女的方法不可取,亦不足为据[4]。
4 结语
综上所述,摸脉测男女法,其理论根据乃遵“男左女右”之说。而“男左女右”之说,系由古代哲学阴阳学说取象比类推演而来,其规律的准确性未必皆准确。将“男左女右”学说,推演至中医摸脉测男女,其准确性未必皆是,不足为据。
参考文献
[1] 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27―228,228,228
[2]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7:19―20
[3] 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2
篇6
面部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颜面、五官气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它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可以为疾病的定性、定位以及预后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具有相当重要的诊断意义,因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千金翼方》云:“上医察色,次医听声,下医脉候……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可见面部色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
1 色诊之色泽、色位和色调
面部皮肤之色调和色泽可以反映出内脏的功能和气血之盛衰。笔者认为在望面色时,不仅要观察色调之青、红、黄、白、黑,尤须分辨色泽之明晦、泽夭、浮沉、聚散和色位之上下、内外等差异。因为辨别色调只能知六气之偏性,五脏之偏亢,而察色泽与色位乃关乎病机之虚实、病所之浅深、病程之远近以及病势之进退。就一般而论,在色泽方面,分明晦可以辨轻重,分泽夭可以观胜败,分浮沉可以知深浅,分聚散可以测远近;在色位方面,分上下可以知病处,分左右可以别气血,分内外可以辨进退;在色调方面,五色既有五脏之分,又有六气之辨。色为气血之华,患病时必随气血之出入利滞而有浮沉聚散的相关表现。
2 望色而知预后
面部色诊可知疾病的预后,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色夭不泽,谓之难已。”一般来说,只要面色光泽明亮浮浅,预后总是好的。《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乃指血虚见虚阳浮越之症,仲景谓其“死”;又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说明观察面色可判断鼻衄止否。又如沈开金[1]曾治1例产后褥劳病达1年之久之妇女,长期不能饮食,脘中痞闷不已,形体消瘦,患者自认治愈无望,但观其面部气色虽黄白而有光泽,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调治,数十剂后,终至病体康复。临床上还可通过色泽之由显而晦或自浊而清,可知邪由外入内或自里达表。尤其湿邪为病,色泽呈现沉浊晦滞者,可根据其上下内外的移动趋向,测定它的发展情况是“病益甚”还是“病欲已”,如果面部色素逐渐下行,好象云雾降散,说明病邪退却,疾病趋渐愈;反之,表现自下上行,乃病邪逐渐上冲,自然不是良好征象。
3 色诊的现代研究
近十几年来,由于国内医者对面部色诊的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指导临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饶宏孝[2]观察1000例小儿山根(位于鼻上,两眼中间)部位的脉纹(皮下显露的毛细血管),发现健康小儿脉纹青筋隐隐,或连及鼻梁或延及眉毛,而患病小儿则青筋显露,颜色加深。当脉纹呈“-”形且颜色偏黄时一般为胃肠道疾病,当脉纹呈“”形且色偏红时多为呼吸系统疾病,山根色青主风、寒、痛、肝病,色黄主湿、热、虚、脾病,色鲜明主新病、易治,色晦黯主久病、难治;彭清华[3]提出两颧黯黑带青,额头色黑者都属有瘀;面颊光滑,分泌物如油者,为湿浊重;面部痤疮多者,多为HBsAg阳性。贫血病人,色素沉着者,多属再生障碍性贫血;面色淡黄者,多属缺铁性贫血;面色萎黄者,多属溶血性贫血。袁肇凯等[4-5]应用改进的北京BC-4型定量式光电血流图仪检测气滞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证患者面部血流图,发现气滞血瘀证病人面色以青灰为主,气虚血瘀证患者面色以淡青或淡白为主。气滞血瘀证病人血管扩张力和弹性下降;气虚血瘀证患者受测部位血管容量减少,血管充盈度差。并对114例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脉瘀阻证面部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观察中医面色、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舌尖微循环,研究发现心气虚证患者面色以淡白为主兼有萎黄,心血虚证患者面色以萎黄为主兼见淡白,心脉瘀阻证患者面色青灰兼有黯黑。不同证型病人面部血管容积与心血管功能、局部微循环、红细胞比积均密切相关。蔡光先[6]用日本产便携式色差计进行了病理五色定量测定、气血阴阳虚证面色测定、慢性肝炎患者面色测定、肺结核病患者面色测定和血液病患者面色测定等研究工作。通过检测分析,发现508例病人典型病理五差计测色结果与肉眼观察结果基本一致;气虚证组、血虚证组、阴虚证组、阳虚证组之间面部色泽差异是由于证型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慢性肝炎肝气郁滞者L值最低,肝郁脾虚者b值最高,肝阴亏损者a值最高,说明慢性肝炎患者确实存在面部色泽差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地引入中医色诊领域,给中医色诊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笔者认为加强中医的规范化研究,是色诊客观化研究的基础;力保数据真实、指标全面,是色诊客观化研究取得成果的保障;探讨指标间的关联性,重视色诊的动态研究,调整思路,在继承中有新的发展,注意各科研单位之间的协作,将各边缘学科更好的结合起来,是色诊客观化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应在保持中医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确立整体研究思路,形成综合分析系统,并建立分析解释系统,发现特异性,为中医现代化奠定基础。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仍需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通过循证医学等途径得到共识。
4 参考文献
[1]沈开金.《内经》察色诊病临诊一得[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3,16(1):22.
[2]饶宏孝.1000例小儿面部山根脉纹形色的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1986,10(12):11.
[3]彭清华.几种中医诊法的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1989,4(4):30.
[4]袁肇凯,杨运高,黄献平.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辨证微观指标的观察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3):39-41.
[5]袁肇凯,黄献平,范伏元,等.心病气血辨证面色变化特点及面部血管容积图检测分析[J].中医杂志,2001,42(3):173-175.
[6]蔡光先.508例病理五色定量计测[J].中国医药学报,1996,11(1):20-21.
篇7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6)
实训教学是面对非真实患者的情况下,在中医诊断实训室里通过各种手段,模拟望、闻、问、切等诊查手段及中医诊断的辨证思维,最后形成诊断的模拟训练。包括从中医“诊”到“断”的整个完整过程。
1实训教学模式的内容设计
1.1实训教学模式的目的实训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感受临床氛围,掌握四诊方法的运用,掌握中医的辨证思维。其目的具有双面性,一是针对枯燥的教学方式,达到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教学目的。非教学目的指的是老师或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角色,并实际进行交流。教学目的是通过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获知患者病情,通过分析,最后得出诊断结果。
1.2实训教学模式的步骤实训教学操作有系统的运行过程及步骤。教师要事先布置内容,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并全程进行参与。学生要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引下,主动探究摸索,寻求问题,发现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及时总结分析,指出不足之处,逐步加以改进。如在问诊方面,首先要求学生背诵张景岳“十问歌”,熟记问诊内容和问诊顺序,按主诉、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的顺序询问,使学生问诊时内容不至于遗漏。其次,要求学生问诊时突出中医的辨证观,边问边辨,边辨边问,充分运用和发挥中医辨证思维方法。
1.3实训教学模式的角色分配在实训课上,通常由教师事先选出典型病例,并扮演患者角色,同时教师也是实训教学监控者和指导者。学生则担任医生。过程要分组进行,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每10人一组,每组又分两个小组,分别扮演病人、医生。扮演病人的5人中,选出1人做为就诊者,其他4人为陪诊者共同做出就诊内容的设计;扮演医生的5人中选出1人做为出诊的主治医生,而其他人参与其诊断的全过程。病人就诊后,给医生20min时间询问病情、讨论并写好病历内容。最后双方将各自内容做一比较、讨论,老师给予适当点评。在模拟情景过程中要接近于临床真实,比如,扮演患者时,在回答学生的问诊尽量使用真实患者的语言,并尽量展现临床上可能见到的不同类型的患者。
2实训教学模式的启示
2.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只是对概念进行死记硬背,缺乏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的运用了。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模式具有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在复杂的临床实训环境中,不仅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强化记忆,还可以对各部分所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具体应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讨论也更有利于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加以修改或重建。
2.2变理论传授为临床实践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论、锻炼思维、提高技能,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较之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更贴近临床。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也突破了临床见习中一味的让学生看。如在脉诊模拟训练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脉诊方面的知识,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问诊、全身望诊等所学知识对脉象可能反映的问题进行逐一地确认和排除,进而确立诊断意向。因此,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能够弥补单纯理论教学和见习的不足,更适应现代中医教育的要求。
2.3规范学生技能操作能够避免部分临床医师在中医带教方面的不规范。通过教师的规范教学和不断的实训强化,保证学生正确掌握中医临床技能与操作,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1模糊数学应用于中医临床的研究
模糊数学方法在中医临床有诸多运用。章浩伟等[6]采集了上海地区900例肝炎肝硬化样本,检验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聚类对中医肝病诊断待正确率,通过与专家组诊断的结果对比,结果两种方法的正确率分别为69.4%和78.3%,认为模糊数学方法对中医的现代化和客观化发展有重要作用。张世筠等[7]以24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及变量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中医肝证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胆湿热、肝阳上亢、肝郁脾虚、肝血亏虚、肝肾阴虚、寒凝肝脉、肝肾阳虚、肝风内动10个主要证型简化为实证、风证和虚证3大类。研究结果不仅从统计学角度阐明了中医肝证简化证型的合理性,而且科学地解决了中医各肝证的归属问题。顾学兰等[8]将54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38个症状和37个体征分别以不同分值量化记录,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把这些元素其分为6类,结合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剔除部分变量,建立了6个“单元证”的方程式。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在评价疾病疗效亦有应用,叶建红等[9]将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气阴两虚型、肾阴亏虚型、胃热炽盛型和肺热津伤型4型,依据辨证分型施以不同的方药治疗,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模糊矩阵,对每一证型的治疗结果作综合评判,并认为以该法评判2型糖尿病的疗效,可指导临床实践,从而提高疗效。王永泉[10]用模糊控制理论对推拿的量化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均匀、持久、有力、柔和、深透作为中医手法的因素集,评语集分为较好、很好、较差、很差4个等级,分别算出评价因素的权重值,根据专家评定法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从而实现了手法评判标准的量化。王氏认为,由于综合利用了直觉、经验等主观信息,结果更容易被接受。
2模糊数学应用于中药和方剂学的研究
中药理论中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功用主治等概念均具有模糊性,相同药物由于采摘时间和炮制方法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方剂中配伍角色的转换,导致了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用主治变化,这种动态性的变化极其复杂,其类属模糊[11]。作为一种量化工具和基本研究方法,模糊数学有助于中药性能与功效、方剂配伍规律的量化,更加科学地研究和分析中医临床处方和中药组方规律,为新方药的开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技术途径。金锐等[12]采用模糊数学识别法评价了中药的寒热药性:首先以姜附桂方和三黄方代表的经典寒热复方为基础,建立了寒热药性表达模糊评价模式;用热性药肉桂、仙茅及寒性药黄柏、栀子分别干预正常、虚寒和虚热3种状态,利用模糊评价模式评价模型干预前后的生物学数据变化,分析药性表达特征。结果发现以该评价模式能够有效地分析出药物的寒热药性和药性表达方式,药性相同的中药既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特征。这种模糊数学模型可以作为整体、综合评价中药的寒热药性的有效方法。刘明等[13]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对中药“君臣佐使”的分子生物学表达和量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四物汤为例,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对方中四味药的归属进行了判断,结果显示地黄和当归属“君臣药”,白芍属于“佐药”,川芎属“使药”。模糊数学是中药“君臣佐使”特性更为本质的表达方式。张红等[14]认为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识别法是研究中药组方量化的有效工具:以桂枝汤为研究对象,采用该方法将方中5味药依据性味归经的不同进行量化,数学模型分析的结果与中医组方原则相吻合。赵蔡斌等[15]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以模糊数学方法对小柴胡汤中单味中药的性味归经特性进行了量化,并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其配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中柴胡与黄芩;半夏与生姜;人参、大枣与甘草的相似度较高,揭示了中药方剂配伍中“君臣佐使”理论的本质,相同“地位”药物的性质相似,与传统中医理论的结论相吻合。王优杰等[16]以金复康口服液为研究对象,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药的不同矫味配方的口感进行评价,以期达到筛选最佳矫味配方的目的。结果表明三氯蔗糖与赤藓糖醇组成的复合剂为此药的最佳矫味配方。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较为客观,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可以用于中药制剂的感官评价。
3模糊数学应用于舌诊和脉诊的研究
由于舌诊、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中医学界一直关注着它们的现代化研究。为了实现中医舌诊的自动识别,余兴龙等[17]根据模糊数学方法,结合色度学、近代光学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分析了中医舌诊的主要内容,建立了中医舌诊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将计算机技术与临床辨舌经验相结合,研究了淡红舌、暗红舌、紫红舌、暗紫舌这4种舌像共366例,符合率达到80%以上。刘兰林等[18]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将温病中的“数脉”以隶属度和隶属函数表述其模糊特性,实现了“数脉”的量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数脉的本质,作者认为,采用模糊数学识别法所产生的数值可以构成计算机处理的基本信息。陈荣山等[19]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中医脉诊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将不同时间脉搏的振幅函数离散点转化特征点坐标,等分脉图的不同波段后求出各点的振幅值和斜率,借助已有的疾病数据库自动诊断疾病。该系统的准确率高达85%。其建立的中医脉象自动分析系统可实现脉象判别的自动化和数据化。
4模糊数学应用于中医专家诊疗系统的研究
中医专家诊疗系统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是模拟专家“辨证论治”思维和推理过程的有效方法。1979年由北京中医学院与科学院自动化所合作,根据名老中医关幼波教授的经验,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中医专家诊疗系统———“中医关幼波老中医诊疗肝病的计算机程序”。该系统使用模糊综合分析和模糊推理技术将肝病分成8个主型及36个亚型,并包含辨证、治则、立法、方药、医嘱和计价等多种功能。该系统对处方符合率达到97.7%。李海鲲等[20]以中医理论知识为基础,运用基于模糊理论的推理方法对中医的疾病诊断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建立了中医肝系证候的诊断知识表述和模糊数学模型,并编程加以实现。结合人机对话的补充诊断方式提高了诊断的正确度。沈天龙等[21]认为中医诊断结果的主观性较大,描述的症状具有模糊性和不完备性的不足。通过一种基于模糊覆盖集方法,将糖尿病进行中医的证型分类,建立了一种糖尿病中医辨证模型。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得出诊断结果与医生的诊断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研究者认为该模型可以使中医诊断结果自动化、客观化。刘龙等[22]探讨了一种构建胃癌模糊辨证模型的方法。作者运用模糊识别法对收集的769例胃癌病例进行分析,构建了胃癌的模糊辨证模型。结果该模型对6种证型的辨证符合率分别为:肝胃不和型65.00%、胃热伤阴型72.22%、脾胃虚寒型70.00%、瘀毒内阻型57.14%、痰湿凝结型53.33%和气血双亏型72.22%,总符合率为65.71%。该辨证模型为中医疾病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陈雷等[23]用模糊数学中的模式识别法设计了脾虚大鼠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该系统可以模拟模式识别过程,计算机程序根据输入的各种评价指标数值,自动计算出评价对象造模程度的隶属度值或治疗效果。该软件的优势在于隶属函数公式可随意选择,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隶属函数的常数和系数以及λ值。
5展望
篇9
【关键词】脉象;可视化;检测方法
Abstract:Pulseshapeandpulseforcearedifficulttodetectinpulsetakingstudy.Buttheapplicationofvisualizedtechnologyextendsthespaceacquisitionofpulsetakinginformation,anditispossibletorealizetheobjectivedetectionofpulseshapeandpulseforce.Rationalresearchthoughtsandstrategiescouldbeinformedbycombiningimageinformationandotherdata,anditisanecessarymethodinimplementingtheobjectivedetectionofpulse.
Keywords:pulsepresentations;visualization;detectionmethods
中医脉象“位、数、形、势”四种属性中,“脉形”和“脉势”的特征提取仍是脉诊研究的难点,这不仅是因为历代医家对二者的判别多来源于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二者的形容多停留在文字的描述,而且因为现代对脉诊的研究一直以来拘泥于对压力信号的分析,没有更多的信息来源以诠释脉形、脉势。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组将可视化技术引入脉诊现代研究,研制出仿生柔性压力传感器与B型超声整合探头以及可同步获取心电信号的中医脉诊装置。该中医脉诊装置既保证了压力脉搏波、心电信号与桡动脉超声图像的时间同步性和位置一致性,又实现了探头的一体化组合。本文在区分脉形、脉势及其要素的基础上,借鉴前期研究成果[1],对脉形、脉势的研究思路做了简要论述,并对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
1脉形和脉势的区分
什么是脉形和脉势?周学海认为“挺亘于指下而静乾者,形也,血之端倪也。起伏于指下而动者,势也,气之征兆也。”[2]由此可知,形与势的区别在于静与动。然而,无论脉形还是脉势,医者均是在对患者连续脉动的体察中获得的,在运动中如何区分动与静?需要从“取象”的角度进行考虑。事物的形象包括静态形象和动态形象,对静态形象的描述如物体的长度、宽度、质地、表面光滑度等,对动态形象的描述如运动方式、运动强度等。所以,从静态形象描述的角度对脉动进行取象,即“动中取静”,可以获得脉形,而从动态形象描述的角度对脉动进行取象,即“动中取动”,可以获得脉势。
周学海在《重订诊家直诀》中提出的脉形、脉势的考察要素包括强弱、刚柔、滑涩、长短、高深、厚薄、宽窄、敛散、粗细[2]。根据脉形和脉势的区分方法,脉形包括刚柔、滑涩、长短、厚薄、宽窄、敛散、粗细,脉势包括强弱、高深(气来去之远近)。以“位、数、形、势”4种属性为基础,目前比较公认的脉象要素有8种,位置、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3],其中属于脉形的有长度(长短)、宽度(宽窄)、流利度(滑涩)、紧张度(弦缓),属于脉势的有力度(虚实)。
2脉势和脉形的检测方法
医者对患者脉动的考察主要针对脉动周期运动的特征,通过对周期特征的区分和辨识,加上多个连续周期的强化,从而获得脉动的整体规律。基于这种考虑,本研究组引入“周期整体”的概念,将脉(心)动周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4]。在脉诊研究中,无论研究对象是桡动脉影像还是压力信号,都需要在“周期整体”的观念下进行分析和观察。
2.1脉势的检测方法脉势主要体现在脉之力度及其变化趋势,分为脉实和脉虚两类。脉实者包括实脉、洪脉等;脉虚者包括虚脉、微脉、弱脉等。脉力客观上的大小或强弱主要源于桡动脉运动的强度,运动所产生的力量大小又源于能量。所以,脉势的考察主要围绕脉动产生的能量。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两种:(1)基于影像学资料的方法;(2)基于桡动脉压力信号的方法。
2.1.1基于影像学资料的方法由于目前脉诊装置所采用的检测技术尚无法对三部桡动脉的整体运动进行精确观察,本研究组研发了新型可视化脉诊装置,该装置可获取较为清晰的单部桡动脉横切面和纵切面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发现横切面和纵切面均为不规则的图形,所以,根据前期研究经验[1],将切面的轴心作为考察的主要对象。在“周期整体”观念基础上,假设脉诊数据采集时间内,每次脉(心)动周期中桡动脉运动是相同的,那么,横切面和纵切面轴心在周期之初和之末是在同一位置。见图1。
能量主要分为动能和势能。在横切面和纵切面这两个平面上,由于周期之初和之末是在同一位置,轴心运动产生的势能是零,所以,运动产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动能。通过分析轴心在两个平面上的周期运动轨迹,可获得对周期时间内桡动脉运动产生能量的大略估计。初步研究证实,桡动脉横切面轴心运动的周期动能是判别脉势的可能依据[5]。
图1心动周期内桡动脉横切面轴心轨迹示意图(略)
2.1.2基于桡动脉压力信号的方法桡动脉压力信号分析是目前最成熟的方法,主要为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频域分析在脉诊研究中主要为快速傅利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对桡动脉压力信号进行一定数量采样点(如1024点)的FFT变换,可产生该信号频谱。该频谱图(如0~Fs/2)的曲线下面积代表一定采样时间内信号的总功率,通过积分可以获得。如果将总功率除以采样点数,可计算出每个采样点或采样间隔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脉(心)动周期时间和采样点数可以比较容易获得,周期内采样点数与平均功率的乘积,称为周期功率,可以用于估计周期内桡动脉压力变化产生的能量。初步的研究证实,对一定数量脉势确定的样本进行上述两种方法的参数计算,两种方法在辨识脉势方面具有可行性。
基于影像学资料的方法和基于桡动脉压力信号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假设前提,所以脉势辨识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入。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能量进行估算,可以相互印证和补充,从而可能达到减小辨识错误的目的。
2.2脉形的检测方法脉形包括脉之长度、宽度、流利度和紧张度4个要素。
2.2.1紧张度紧张度用来表示指下脉管的挺硬程度,分为脉紧和脉缓两类。脉紧者包括弦脉、紧脉、革脉、牢脉;脉缓者包括濡脉、缓脉、弱脉、微脉等。脉管的紧张度与血管的顺应性有一定关系[6]。实验发现脉搏波的传播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与血管的弹性或顺应性呈负相关关系,动脉血管的弹性(顺应性)越大,则PWV越小[7,8]。王炳和等[9]报道平脉PWV为6.38m/s,弦脉为7.74m/s,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主动脉根部桡动脉的PWV,可以通过如下方法估算。传播长度可通过测量从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经肱骨小结节到寸口检测部位的距离进行估算。传播时间则是通过心电图R波顶点到寸口脉图起始点的时间差减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时间(0.05s)来估算获得[1]。
2.2.2长度脉之长度指脉动应指之长度,应指范围超逾寸、关、尺三部者为脉长,不及三部者为脉短,仅及三部者为不长不短。脉长的检测方法的思考主要有两个方向:基于脉象要素比较的间接推导和基于影像学资料的直观检测。
2.2.2.1基于脉象要素比较的间接推导具有脉长特征的脉象包括长脉、洪脉、实脉、弦(紧)脉,具有脉短特征的脉象包括短脉、动脉、涩脉。长脉(病脉)脉来长直,硬满劲急;洪脉长大有力,浮大于沉,来盛去衰;实脉宽大有力,来去三指皆满;短脉脉动尺寸缩短,关部隐现;动脉往来流利,频数而应指短小;涩脉往来不利,如轻刀刮竹。
对以上两类脉象,笔者进行了除脉长以外的7种脉象要素的分析比较。结果发现,第一,脉长者可见脉力非常强盛,其强度超过一般的脉势非虚之脉(如滑脉、沉脉等),脉短者脉力正常或弱;第二,脉长者可见脉管紧张度增高,而脉短者脉管紧张度正常或较低。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推断脉之长短可能与脉力(势)和紧张度有关。
脉之长短与脉力(势)有关的原因,笔者围绕触觉阈作了如下考虑。触觉阈为引起触觉的最小压陷深度(μm)。现代研究是用电子机械刺激器控制的刺激杆,对皮肤进行压陷刺激来得到触觉阈。人手掌面的指尖是触觉最敏感的部位(阈值在10μm以内),其次为手指的其余部分[10]。手指指腹呈弧形,医者手指与患者寸口皮肤接触的程度,由指腹中央向外侧逐渐减弱,指腹外侧部位的一些区域未达到触觉阈。如果这些部位要感受到脉管搏动,那么需要增加手指与皮肤的接触程度,才能达到触觉阈。通过以下两种情况可以实现:第一,医者手指施力增加,使指腹弧度变小;第二,皮肤发生朝向指面的位移。但在医者手指施力不变的情况下,只存在第二种情况。
寸口部皮肤发生位移的主要原因在于桡动脉的周期性搏动,桡动脉搏动产生的位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层皮肤的位移,每次搏动都会引起上层组织的位移,使手指与患者寸口皮肤接触的程度发生周期变化,从而产生搏动感。桡动脉搏动产生的位移,与动能的形成有关,运动产生的能量越大,力度越大。所以,笔者认为脉长可能与脉力(脉势)有一定关系。
脉之长短与紧张度有关的原因,笔者从触压觉机械感受器的角度进行了考虑。人体无皮肤毛区的触压觉感受器主要为机械感受器,有4种类型:环层小体、Meissner触觉小体、Merkel感受器、Ruffini小体,其中与感受刺激变化有关的是环层小体和Meissner触觉小体。环层小体主要编码波动性刺激的频率,Meissner触觉小体主要编码刺激强度变化率[10]。
脉之长短可能与脉力(势)和紧张度存在关系。脉力可以通过脉势参数来反映,如周期动能或周期功率,而紧张度可以PWV来反映,所以脉长参数=脉势参数×PWV。
2.2.2.2基于影像学资料的直观检测根据前期研究的经验[1,11],本研究在新型可视化脉诊装置的基础上,对脉长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尝试。
(1)单部探头下血管段纵切面轴心位移的测量。探头下血管段指探头正下方的一段桡动脉血管,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与探头内径相同。桡动脉在搏动中存在轴向伸缩和径向舒缩,以探头下血管段纵切面为研究对象,观察该切面轴心在脉(心)动周期内的运动轨迹,主要分析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位移。拟用此位移表示单部脉管的轴向伸缩度,以作为考察脉长的一个参数。见图2和图3。
(2)单部探头可探测血管段外接矩形长度变化的观察。探头下可探测血管段指B超探头扇形扫描区域内可探测并显示的桡动脉长度。外接矩形指包含该段桡动脉的最小矩形。可探测血管段长度包括2个长度。第一,通过寻找该段血管在8个方向上的极值点,可以计算近皮肤一侧血管壁末端两个极值点之间的最长直线距离。第二,矩形长度。将矩形长度作为一个参数是考虑到医者体察脉长时,不可能感受到血管的弯曲,感受到的是平行于皮肤表面的端直血管长度。见图4。
以脉(心)动周期为基础,观察两个极值点间的最长直线距离和矩形长度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长度时间变化率[(最大值-最小值)/心动周期]等数值,作为考察脉长的参数。
2.2.3宽度脉之宽度指医者切脉时脉管的宽度。脉之宽度大于平脉为脉大,小于平脉为脉细。脉大者包括大脉、洪脉、实脉;脉细者包括细脉、濡脉、弱脉、微脉。
指下感觉到的脉管宽度,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第一是桡动脉直径。在实际情况下,桡动脉横切面呈近似椭圆的不规则形,无法测量其直径或长、短径,所以借助前期研究的经验[11],本研究组选择面积作为衡量宽度的参数之一。第二是与桡动脉搏动中形成的整移有关。整移包括径向位移和轴向位移,研究证实,指下脉宽与径向位移关系比较密切[1]。前期研究结果显示[4],与2~3mm的脉管宽度相比,桡动脉横切面的径向位移量较小,所以桡动脉横切面面积是决定脉宽的主要因素,但是脉宽是在脉管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个体之间脉管宽度(或面积)的差异有可能很小,因此,径向位移量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脉之宽度的检测主要采取基于影像学资料的方法。
图2单部探头下血管段(略)
图3单部探头下血管段纵切面轴心(略)
图4包含桡动脉的最小矩形、极值点和两个极值点间最长直线距离(略)
2.2.3.1桡动脉横切面面积变化的考察通过图像处理,可获得较为清晰的桡动脉横切面的分割图像。以像素为基础计算面积,观察脉(心)动周期内桡动脉横切面面积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面积时间变化率,分析这些参数与脉宽之间的关系。见图5。
2.2.3.2桡动脉横切面轴心位移的考察图像处理可获得桡动脉横切面的轴心,观察脉(心)动周期内轴心运动轨迹,测量径向位移量和位移时间变化率,分析这些参数与脉宽之间的关系。见图1和图6。
图5桡动脉横切面(略)
图6桡动脉横切面轴心(略)
2.2.4流利度流利度指指下感觉的流利或涩滞。流利度主要有滑、涩两类,脉滑者包括滑脉、动脉,脉涩者包括涩脉。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动脉短而滑数,厥厥动摇;涩脉往来不利,其势艰难,三五不参。
前期研究表明[1],脉之滑涩与桡动脉运动有一定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脉图时域分析方法,笔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推理,认为流利度与心(脉)动周期内桡动脉运动方向改变程度、周期时间及桡动脉横切面形状等因素有关。
压力脉图其实反映的是桡动脉直径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桡动脉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12]。从滑脉和涩脉的脉图来看,如仅考虑波动曲线的光滑程度,滑脉较涩脉要光滑得多。由于压力信号采样频率相同,可以推断,在垂直方向上,相邻采样时间内滑脉桡动脉上壁位移速度改变的程度小于涩脉,微分图则更加直观地表现了这种差异[13]。脉动过程不仅仅是桡动脉上壁的垂直运动,而且是包含桡动脉和上层组织的整体三维运动,由于上层组织相对静止,脉动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桡动脉的三维运动。前期研究已经证实[1],脉滑变与脉管横切面扩张及轴心位移增大有关。所以,仅一个方向上的变化可能很难说明构成脉象的一个基本要素,需要从桡动脉三维运动的角度进行探索。关于桡动脉的三维运动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本研究组采取分别考察的策略,将桡动脉运动分为径向运动和轴向运动,以轴心为研究对象,结合“周期整体”观念,观察横切面和纵切面在两个平面内随时间变化的周期运动情况。同时改进脉图对滑涩进行辨识的方法,以运动轨迹夹角代表相邻时间段内桡动脉切面运动方向的变化,以内角和代表周期运动方向的变化程度。
脉滑者往往兼数,脉涩者往往兼迟,如果将周期时间因素考虑在内,假定二者桡动脉周期内运动方向的变化程度相同,那么脉滑者运动方向改变速度较快,会使皮肤产生较快的变形速度,容易被指端感受器感知。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往往脉涩变的指下感觉艰涩不利,使医者产生形状多变的指感。据此,笔者推断,脉涩变的周期内桡动脉运动方向的改变程度可能远远大于脉滑变,周期时间可能不是决定流利度的主要因素。
桡动脉横切面的形状近似椭圆,其形状的周期变化可能也是影响流利度的因素之一。在脉动周期运动中,若桡动脉横切面形状多变,那么使医者指下皮肤产生较快的变形速度,容易被指端感受器感知,产生形状多变的涩滞感。
基于上述考虑,对脉(心)动周期内桡动脉切面轴心运动轨迹以及横切面形状变化程度进行考察,将轨迹内角和、均值、角度时间变化率以及固靠性等作为反映流利度的参数。见图1。初步研究证实,帧间角度平均值和帧间固靠性变化率两个参数相结合考察可以初步进行流利度的辨识[14]。
脉形、脉势是两个较为复杂的属性,对它们的研究,除了检测手段的多样化外,考察思路和研究策略也需要丰富,这也是实现有效参数筛选和构建对应关系的基本前提。本文仅是对脉形、脉势检测方法的初步探索,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的证实和大样本的检验。
【参考文献】
1FuCY,NiuX.Contemporaryinterpretationonpulsetracing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odernexperimentalstudy.Beijing:HuaXiaPublishingHouse.1993:31,341343.Chinese.
傅骢远,牛欣.中医脉象今释——现代实验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31,341343.
2ZhengHX,pletecollectionofZhouXuehai''''smedicalworks.Beijing:ChinaPres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1999:637641.Chinese.
郑洪新,李敬林.周学海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37641.
3WangYQ.Diagnostic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ChinaPres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04:9495.Chinese.
王忆勤.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9495
4ZhangZG,NiuX,ChenDZ,etal.Studyontherelationsbetweenthreedimensionalmotionofradialarteryandpulseforce.Proceedingsof2006InternationalForumonInnovationandDevelopmentSituationofTraditionalMedicine.2006:150153.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张治国,牛欣,陈冬志,等.桡动脉三维运动与脉势关系探讨.2006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论文集.2006:150153.
5ZhangZG,NiuX,YangXZ,etal.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radialcyclicalkineticenergyofradialarterycentroidandpulseforce.BeijingZhongYiYaoDaXueXueBao.2007;30(12):813815.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张治国,牛欣,杨学智,等.桡动脉轴心径向周期动能与脉势关系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2):813815.
6XuYJ,NiuX.Studyofdetectionmethodsforposition,rate,shapeandforceattributesofpulsetaking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ongguoZhongXiYiJieHeZaZhi.2003;23(6):467470.Chinese.
徐元景,牛欣.中医脉诊位数形势属性的检测方法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6):467470.
7PanYS,JiaXB,CuiCK,etal.Analysesofpulsewavepropagationinarteries.YingYongShuXueHeLiXue.2006;27(2):230236.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潘一山,贾晓波,崔长奎,等.动脉中脉搏波传播分析.应用数学和力学.2006;27(2):230236.
8AsmarR,WangHY.Clinicalapplicationofarterialstiffnessandpulsewavevelocity.Beijing:People''''sMilitaryMedicalPress.2005:1521.Chinese.
AsmarR,王宏宇.动脉僵硬度和脉搏波速度的临床应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521.
9WangBH,YangY,XiangJL.Anoninvasivemethodforradialpulsewavevelocityandthedeterminantsofpulsewavevelocity.ShengWuYiXueGongChengXueZaZhi.2000;17(2):179182.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王炳和,杨颙,相敬林.一种无创测定桡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方法及影响脉搏波速度的因素.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17(2):179182.
10HanJS.Neuroscienceprinciples.2nded.Beijing:BeijingMedicalUniversityPress.1999:693705.Chinese.
韩济生.神经科学原理(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93705
11YangJ.Digitalizationandvisualizationofpulsetakingbasedonpulsinginformationacquisition.DissertationsofDoctoralCandidatesof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2006:6062.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杨杰.基于脉动信息获取的中医脉诊数字化、可视化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6062.
12LuoZC,ZhangS,YangYM.Engineeringanalysisonpulsewaveanditsapplicationinclinicalpractice.Beijing:SciencePress.2006:14.Chinese.
罗志昌,张松,杨益民.脉搏波的工程分析与临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4.
13FeiZF.Contemporarysphygmolog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People''''sMedicalPublishingHouse.2003:77102,162175,196199.Chinese.
费兆馥.现代中医脉诊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7102,162175,196199.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4-0804-02
在第五章脉诊的内容里面有“李士材《诊家正眼》增定脉象二十八种”,在绪论却为“李中梓的《诊家正眼》”。暂且不论李中梓与李士材是否为一人,但觉这种写法在同一本教材中,实在难以让人接受。绪论中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这样的写法让人一目了然,淳于意创立“诊籍”,或说仓公也创立“诊籍”,何不参考之。在诊脉部位的内容里面有:“仲景三部诊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诊法。”此说法不妥,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里面明确指出:“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据此我们可以断定仲景三部诊法应当是人迎、趺阳、寸口,而并非是寸口、趺阳、太溪三部,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诊病虽曾用过寸口、趺阳、太溪,但决非是仲景三部诊法原意。在脉象要素脉形的内容里面有:“脉管弹性差、欠柔和者为弦脉”,此说欠妥,弦脉应当是脉管弹性高,而不是弹性差。在正常脉象的内容里面有:“正常脉搏的形象的特征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一息4~5至,相当于72~80次/min,……,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古人将正常脉象的特点概括称为有胃、有神、有根。”此说法不妥,既然是一息4~5至,就应当相当于64~90次/min或约60~90次/min。既然正常脉象的特点概括为有胃、有神、有根,那么脉之胃、神、根的特点均应涉及到,丢掉有力柔和来谈正常脉象,肯定是不妥当的。在谈脉之胃气时引用了《素问•玉机真脏论》,其实应为《素问•玉机真藏论》,这里有脏和藏二字不同,《字典》中虽有脏和藏相通,但笔者认为作为教材还是不可随编者之心欲而妄加改动经典医籍之内容。
此外,在第二节正常脉象里面有一疑点,许多医者把柔和列属于脉之神气,仅有少部分医者把柔和列进脉之胃气,这在历年来的辅导材料中屡见不鲜,包括七版教材也只在脉之神气提到柔和,其实这是一种错误之理解,作为柔和主要是针对脉之力量来讲的,并非专属于脉之神气或胃气,脉之胃神根均应当是有力但柔和。在第三节病理脉象里面只谈到了28脉的由来,但本教材实际却涉及29脉,所以笔者认为最后还应对目前教材出现的29脉的大脉略作说明一下。
此外,教材虽阐述29脉,但教材却仍把脉象说为28脉,如相兼脉里面有:“在28脉中,有的脉象属于单因素脉。”类似提到28脉的共有4处,想必这可能受五版《中医诊断学》教材的影响,因五版《中医诊断学》教材有“近代多从二十八脉论述”,然其实五版《中医诊断学》教材脉象的内容也涉及29脉(洪脉下附大脉),因此,七版教材涉及“28脉”的说法必应予以纠正。在尺脉的临床意义内容里面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这里尺脉主寒证尚可理解,而尺脉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值得商榷,关于尺脉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源于仲景之说,《伤寒论》中谈到阳明病有滑脉、数脉、洪脉、实脉,但也提到了迟脉,阳明病胃肠有热,自然是洪数滑实之脉,而只所以见迟脉,原因是阳明腑实证邪热亢盛与糟粕相搏,结聚为燥屎,经络阻滞,也可以出现迟脉,其指感迟而有力,但笔者认为既然有热无寒,脉象就不一定低于60次/min,仲景只所以言迟,是相对于洪数滑而迟,而并非真正的迟脉,对于中医的学习,要遵古而不拟于古才是。
在实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里面有;“若为久病出现实脉,则预后不良,往往为孤阳外脱的先兆,但必须结合其它症状加以辨别。”这里有一很大疑点,按编者意孤阳外脱所见实脉为真正的实脉,要与邪气盛而正气不虚所见的实脉相鉴别,必须结合其它症状方能辨别清楚,本人认为这完全是编者对孤阳外脱所见实脉的一种错误理解。在散脉的内容里面有:“阴不敛阳,阳气离散,……,以致脉浮大无根。”在数脉内容里面有:“若为阳虚阴盛,逼阳上浮;或为精血亏甚,无以敛阳,而致阳气外越,亦可见数而无力之脉。”在实脉内容里面有:“久病出现实脉则预后不良,往往为孤阳外脱的先兆,但必须结合其它症状加以辨别。”综合散数之脉对虚阳外越(孤阳外脱)的描述,得出结论虚阳外越应见浮大数而无根之脉,这也就其本质来说浮脉、数脉、大脉、实脉4种脉象所见均是虚阳外越,也就是说虚阳外越可见到浮、数、大、实4种脉象,而这四种脉象正好从不同角度反应了虚阳外越时脉动应指的形象,孤阳外越,所以阳气外浮,从部位讲,脉象表现浮;阳气外浮从至数讲,脉象表现数;阳气外浮从脉体宽度来说,脉象表现大;阳气外浮从脉象的力度来说,浮表有力,而其实由于阳气外浮,沉取应指必无根,这也即虚阳外越应是浮数大有力,而沉取无根,显然虚阳外越所见实脉,也只能是浮取有力,而沉取必无根,因此,久病虚阳外越所见实脉与真正的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所见之实脉,从脉象就可以鉴别,而并非象教材中说:“久病出现实脉则预后不良,往往为孤阳外脱的先兆,但必须结合其它症状加以辨别。”这种理解为孤阳外脱先兆所见为真正的实脉,只能是错误的理解,不符合客观理论与临床实际。在长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里面有:“长脉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而在机理分析里面有:“若阳亢、热盛、痰火内蕴,正气不衰,……,超出寸尺,如循长竿之状。”显然从教材所谈内容看,编者是把长脉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理解为阳热实证或实热阳证,所以所谈内容纯为实热阳证。其实阳证、实证、热证与阳热实证或实热阳证并非是同一概念,长脉既然主实证,就应有实热证与实寒证的因素存在,比如牢脉、弦脉均具有长脉的特征,而并非均见于实热阳证,故教材编者对长脉临床意义的理解难免有些过于片面,不符合基本理论与临床实际。但把长脉临床意义概括为主阳证、实证、热证,未免又过于笼统,比如表证、热证、实证均为阳证,实热证、实寒证均是实证,实热证、虚热证均是热证,笔者认为正确的写法是“长脉临床意义为主实证”即可。在弦脉的脉象特征里面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轻则如按琴弦,重则如按弓弦,甚至如循刀刃。”这里“甚至如循刀刃”不应是弦脉的脉象特征之内容,而应是真脏脉偃刀脉之脉象特征。在紧脉的脉象特征里面有:“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坚搏抗指,……,其指感比弦脉更加绷急有力,且有旋转绞动或左右弹指的感觉,但脉体较弦脉柔软。”这里按编者之意,绷急弹指、坚搏抗指、左右弹指均是指弹医生的手指,但笔者认为医者切脉,患者脉体不可能左右弹医者的手指,这里左右弹指而应是左右弹牵绳人的手指,前人为了确切描述紧脉,用状如牵绳转索、左右弹指描述,意在说明紧脉的紧张度非常高,富有一定的硬度,切不可断章取义而理解为左右弹医者手指,据此分析教材说脉体较弦脉柔软,也是不可取的。
在脉象鉴别短脉与动脉的比较中说:“短脉常兼迟涩”,此说欠妥,长、短脉是按脉体的长短度来定义的,均从单方面说明脉象,所以不应考虑至数,再者如果加之于至数,这也与教材说短脉为单因素脉自相矛盾。在对举法弦脉与紧脉比较里面有:“弦脉主要是脉管较硬,弹性差,……;紧脉主要是脉管绷急、弹性高,……,弹指如转索。”这里弦脉不应是弹性差,而应是弹性高;紧脉不应是弹性高,而应是富有一定的硬度,笔者认为两者均是有一定紧张度的脉象,弦脉重在弹性强,紧脉重在硬度高。如果按编者意:“弦脉弹性差,紧脉弹性高”,那么教材紧脉与弦脉如何相兼。再者说弦脉主肝郁气滞,怎会有气滞而脉无弹性乎,再从弦脉的脉象特征如按琴弦、如张弓弦,甚至古人还有描述弦脉用如循长竿末梢,均无一不是从富有弹性而描述,因此,此说实在欠妥。在真脏脉的内容里面谈到鱼翔、虾游、屋漏等十怪脉的9种,而惟独没有谈到麻促脉,既然谈真脏脉,想必对十怪脉都应有所交代,则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