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27 17:5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对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音乐对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民族音乐;启蒙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改革

开放几十年,中国在艺术、医学、文化等领域均受到国外的冲击。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崇洋思想,导致民族音乐发展迟缓,人才凋零。这种思想对我国学龄前儿童音乐启蒙、专业音乐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的办学思路、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导向等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在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中,虽然教师也会教唱如《茉莉花》等中国传统歌曲,各专业音乐院校也开设了《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等理论课程,并相应开设了各种民族乐器的专业课程,但是,西洋音乐已经被“神话”,很多师生以学习西洋乐器、演奏西洋曲目为“时尚”,学习中国民族乐器、演奏中国曲目则显得“土气”。导致了学龄前儿童启蒙、专业院校音乐技法学习都是围绕着国外的各种教材展开。几十年来,国内民族色彩曲目创作寥寥。纵览20世纪以来世界上通用的音乐教学体系,绝大多数都在强调民族音乐的学习对于儿童甚至是成年人在音乐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如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其主要思想就是学校音乐教育应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日本的铃木镇一音乐教育体系也是围绕着母语教学展开的。由此可见,民族化、本土化的音乐元素对于音乐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

学龄前的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很弱,所以必须要依靠教师、家长进行引导才能习得新知识。但是该年龄段的儿童模仿能力极强,对于一切外界因素都十分敏锐,是学习的极佳时机,这个时期所学的知识会影响其一生。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中国孩子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就是语音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如果在此时的音乐启蒙教育中将民族音乐的元素大量融入进去,那么孩子的思维和潜意识里就会存在民族音乐的记忆,对于以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相反,如果这个时期只是单纯进行西方音乐教育,那么就算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儿童,也很难对中国的民族音乐、民族乐器建立起兴趣。以柯达伊教学体系为例,在他的教学思想里,民族音乐的教育是首当其冲的,他在年轻时与好友巴托克游历了整个匈牙利,搜集了许多当地的民族音乐,并对它们进行改编,使这些乐曲更加适合儿童的演唱及学习。再将这些音乐融入合唱教学,一方面提高儿童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他们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在我国学龄前儿童的教学中,可以参考此教学法。由于我国学龄前音乐启蒙教育多以歌唱为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搜集各地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对乐曲进行改编。如保留原曲,对歌曲进行重新填词等。类似于“花儿”这种表达成年人情感的民歌,可以将其中与儿童年龄不相符的歌词进行改写,从而使音乐更符合儿童的思维。山歌类民歌音域宽广,可以将曲调进行改编,降低部分音高,使歌曲更适合儿童演唱和学习。再如,将一些抒情的南方音乐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对于培养儿童合作精神以及训练儿童音准有着很好的效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能将中国不同地域的音乐元素合理融入到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中,势必会增加他们的民族心。

二、专业音乐教育

对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而言,该年龄段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很强,如果此时加强对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不仅对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这类学生将来从事音乐教育以及音乐创作、演奏的机率是相当大的。以铃木镇一教学法为例,其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即是母语教学,他提倡以个别课和集体课相结合的方式,用母语进行教学,并进行大量重复练习。虽然他的教学法针对的是儿童,但是对于专业音乐教育也有着极大的参考作用。我们不能单纯将母语教学中的“母语”理解为本国的通用语言,还应该理解为本国所特有的音乐术语与音乐体系等。比如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学生会接触许多国外作品,这些作品的音乐表情术语都是以作曲家的本国语言写成的,学生若想搞清楚这些表情术语的意思,就只能靠查字典解决。但是字典中的解释又太正式,许多学生在一首作品练习完之后还是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一知半解,甚至对作品的速度都无法准确把握,比如“Adagio”与“Largo”,字典中的解释分别是“柔板”与“广板”。学生无法搞清楚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该如何演奏。此时教师可以根据中国人的语言思维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反观许多中国本土音乐,开头都标注有“深情地”“活泼地”等让人容易理解的表情术语,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还是更容易理解中国式的表情术语。几乎每一所专业音乐院校都开设了曲式分析、歌曲写作等课程,比如曲式分析课,教师让学生欣赏学习的大多是贝多芬、肖邦等国外大家的作品,对于国内的作品涉及寥寥;在歌曲写作课上,老师教授的也基本是国外大小调的写作方法,对于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七声调式的写作基本没有涉及。这就不利于学生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风格,更别提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发扬它了。国外的音乐学习都是以本国音乐为主体,以铃木镇一所在的国家日本为例,日本的音乐教育无论是专业型还是普及型,都强调从小学习本国音乐、将音乐教育植根于本国土壤。这样做,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容易了解民族音乐;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能够继承和发扬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音乐的学习还是其他方面,一味封闭自己和一味借鉴别人都是不可取的,而应该将优秀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大力发扬民族音乐。所以,应该加大民族音乐在音乐鉴赏课与音乐理论课中的学习比例。例如,在最有可能提高学生创作能力的歌曲写作课上,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欣赏这些民族音乐,从中学习我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并学习这些调式的情感色彩,更好了解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也为学习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而对于曲式分析课,教师不要将欣赏的乐曲局限在古典主义时期,可以选择我国古代的古曲、近现代创作的乐曲进行欣赏、分析。这些乐曲既符合本国的国情,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在学生的潜意识里植入民族音乐的思想,更加利于民族音乐的发展。铃木教学体系的另一个教学方法,即定期组织音乐会,也适合专业音乐院校借鉴使用。此方法用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对于行动能力较强的大学生而言,要容易很多。音乐会这种形式在我国专业音乐院校很常见,但是,大部分院校的大部分音乐会都是演奏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甚至印象派大家的作品,就连声乐音乐会演唱的也大多是西方的歌剧、咏叹调,涉及中国的作品少之又少。对于这种情况,器乐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耳熟能详的民族器乐改编曲,一来减少学生对于此类乐曲的审美疲劳;二来可以将民族音乐以一种更新、更吸引人的形式呈现在众人面前。而声乐教师可以选取我国近现代,甚至是当代的一些优秀歌剧、音乐剧供学生学习、表演。许多业余人士,甚至是一些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对于传统民族声乐的认识还停留在京剧、越剧等传统戏曲上。殊不知,我国从开始到如今,几十年里产生了大量表现我国人民勤劳勇敢、团结向上的歌剧和音乐剧。如由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歌剧《运河谣》,就将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副悠长的民族画卷,表现了中华儿女善良正义、勤劳勇敢的特质。这些音乐便可以作为声乐音乐会的首选曲目,既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认识,也可以使音乐会“西洋化”的情况得到改善。无论是柯达伊,还是铃木镇一,甚至是其他本文没有提及的教学体系,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围绕的核心一方面是学生;另一方面就是音乐教育本土化。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的课程基本理念。2001年音乐教育改革后,我国一直在大力强调推进音乐民族化,但是这些思想也一直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实施。无论是学校音乐教育,还是专业音乐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国外著名的教材,欣赏、演唱和弹奏的乐曲也基本都是国外的著名乐曲。人的生理机制是刺激—反应模式,也就是说,个人的音乐素养不仅和遗传因素有关,更与外界的环境刺激有关,只有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才有可能对学生产生刺激,引起相应的行为。不可否认的是,国外一些作曲家非常伟大,但是他们身处的国家和时代与我们完全不同,所以对于他们创作的乐曲一些学生甚至是老师无法理解都是在情理之中。民族化的音乐不同,它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将中国人日常生活元素都融合其中,这样对于乐曲的情感理解就更加容易。综上所述,基于民族音乐的音乐教育,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对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将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在日常教学中大力弘扬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2

一、“听”出来的音乐

幼儿是指一岁至六岁的孩子,这个时期是音乐学习者掌握音高、音色等的最佳时期,他们听到的音符不必依附在标准音上,听到的音乐更纯粹。在未达到学习乐器的最佳年龄之前,比如2-4岁的幼儿,老师或家长可在钢琴上弹奏单音,让学习者模仿听到的音,长时间做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其对固定音高有一个最初的基本的概念。这样的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可能不会一次就记熟音高,但是在潜移默化中会很自然的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在当代,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胎教,其实胎教是音乐启蒙教育中很重要的的一个环节,有研究表明,胎儿可以听清并分辨音乐。

人类大脑发育在幼儿时期(两岁)已经很接近成人,大脑中不论学习、肢体动作等功能在五岁的时候已经完全健全,这个时间段的听觉启蒙教育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所有听觉记忆的基础。所以在学习者五岁至六岁之间可以选择一门乐器来帮助他们更清楚的认识音高,由于前期对学习者的有意启蒙,他们在学习乐器、乐理知识的时候也更加容易接受。

听,是利用我们的听觉来感受声音,所以这个阶段的教学是可以不需要教科书的,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只是诱导孩子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并将这些声音与钢琴或其它乐器联系起来。生活中的任何声音在孩子们听来都是新鲜的音乐,大自然给了他们最好的教学,生活中的音乐不但能让他们分辨出音高,更加能使音色这个概念在他们的脑海中存在。所以只要老师或家长稍微加以诱导,他们会很自然的将这些声音与琴键上的音乐联系起来。这些教学方法对这个年龄段的音乐学习者来说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二、“唱”出来的音乐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沙连娜?哈伯迈耶认为:“人类的嗓音是乐器之一,实际上也是我们所学的第一件乐器。它被称为最动听、最完美的乐器。”所以“唱”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儿歌可以很好的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高感,家长可以挑选节奏欢快明显的儿歌来完成初期的节奏节拍训练,在训练中可以适当加一些舞蹈动作来帮助其更好的感受节奏感。每首儿歌都有不同的节奏变化,所以唱儿歌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里和听觉功能。比如在学习英文单词的时候,比较复杂的单词只要加上旋律,学生就会很快又有效的记住它。

如果孩子在4-5岁时开始接触钢琴,就要配备相应的教材,在练习弹奏的同时,学习者会真正认识节奏节拍的意义,但是在识谱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最好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在弹奏前先唱。所以在学习者熟悉了五线谱之后,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就是让他们学会唱。把要弹奏的曲目按照其节奏节拍唱出来,在心里形成一段旋律,然后再弹的过程中就没有那么困难,节奏也能准确地把握,比较容易识别弹错的音。在乐器教学中,指法、手型、坐姿等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习者弹奏出音乐,而不只是音符。

目前越来越多的钢琴教师主张练琴之前,尤其是拿到一首新的作品时,先唱谱,在唱的过程中,注意节奏、节拍、音高等问题,这样就为弹奏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把练习做到水到渠成。事实上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唱谱已经成为了一种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视唱练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蒙也越来越重要。

三、造就综合实力学习者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 早期教育 影响

音乐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幼儿音乐教育,它以自己独特的内容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习惯中,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应该加强幼儿音乐教育,加强幼儿情感体验活动。

一、音乐教育与儿童早期教育的关系

儿童早期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能发育。儿童时期是孩子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显得早期教育对于儿童而言尤为重要了。早期教育并不意味着强迫孩子背唐诗或认字,而是要了解孩子天生的学习与探究的动力,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使智力得以显现,身体、情感、智力、意志等获得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满足他们成长所迫切需要的感觉刺激和学习经历。因此,早期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促进发育,而是让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开发潜能,是一种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单纯追求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的教育。

音乐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要促进儿童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音乐教育这一优势,发掘儿童的潜能,塑造儿童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在音乐教育中,进行的应该不是单纯的音乐课程教学,而是对人的培养,应创造机会让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和发现。儿童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之后,再结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引导儿童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这样就能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当然,儿童音乐能力的形成、音乐教育的成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个个音乐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教材,一点一滴的培养起来的。如果老师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培养和教育计划,组织好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就一定能使音乐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儿童情感的培养

作为情感艺术的一种,音乐能够有效地传达人类感情,而情感的培养也正是现代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核心内容。情感上的体验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通过这种体验,儿童能够得到宁静、松弛、紧张和愉悦等种种不同的感受,这些情绪都会带给儿童不同的心理反应。通过音乐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能够更加深刻地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让儿童在音乐中成长,能够为其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培植其学习动力。儿童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能够受到旋律和音乐的刺激而产生各种情感,从而使其消除紧张状态,达到心理和情感上的平静状态,更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平衡。

2、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积累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儿童学习音乐不需要先认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感知。对于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的辨别力,对于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都会提高儿童听觉的敏锐性、选择性和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性。音乐的学习不仅是耳朵和手指的事情,它还会引起全身官能的反应。伴随着律动、舞蹈、乐器进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动,要求儿童的耳、眼、脑、四肢协调作用,可以培养孩子的敏锐感觉,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活性。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的特征,但音乐中最重要的乐音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高低与时值的长短、音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等等,对于培养儿童的直觉、分析、想象、创造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在儿童游戏及日常活动中,给他们播放一些喜欢的、旋律优美动听的世界名曲,如《天鹅湖》、《动物进行曲》等,这些乐曲的形式、内容都符合儿童欣赏的水平,儿童也能理解。通过那一首首优美的乐曲,把儿童带入美的境界。

3、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

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欣赏和学习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儿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常会随着音乐的旋律来进行自发地舞蹈,充分体验到肢体语言的表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在这一过程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和熏陶儿童的心灵成长,帮助儿童有效地驾驭和调节自身情绪,还能通过重唱、合唱与欣赏等方式促进人格的健全,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心理。在合作的过程中儿童能够学会分享快乐、珍惜友情、互谅互让和团结友爱。另一方面这种合作方式还能够增进儿童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提高集体的凝聚力,让儿童在团体协作中实现自我的价值。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儿童能够实现心灵上的净化与感染,无形地建立起对于所有美好事物的感情,从而养成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以及奋斗精神。同时幼儿音乐教育者要根据儿童认知的独特规律,重点培养儿童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让儿童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4、培养儿童的想象、创造能力

想象力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基础。音乐活动中儿童的参与、探索、表演、动手实践,使他们有机会独创、试验自己的艺术想象。他们哼唱或是拍击出一个旋律或节奏的片断,或者表演了什么动作,可能很幼稚,甚至不可能再重复,但这是可贵的创造性活动,是儿童尝试对已经感知了的东西进行变化与重新组合。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比如,听完一首儿歌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用图画、符号描绘出对音乐的想象,说说对音乐的感觉,配合音乐做一些即兴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表演等等。老师不要以过多的语言、过于具体的描述代替对音乐的听赏,要让孩子从听引发感觉,做出表现,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高度重视音乐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发挥出幼儿音乐教育应有的感知社会功能,塑造儿童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后能从事音乐艺术的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琳.学前音乐教育对儿童发展价值研究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12,07:116-117.

篇4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重要性 对策

音乐是用来反映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不仅能给人带来一种美好的听觉享受,也具有塑造人良好品格的作用。小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性阶段,这一时期音乐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忽略小学音乐课不仅抹杀了学生追求音乐的天性,而且泯灭了音乐的艺术性。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应试教育一直根深蒂固,为了达到较高的升学率,常常忽视了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音乐课就是被忽略的一项。面对升学率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学校越来越重视文化教学质量,因此越来越少的忽略音乐教育的投入,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但为了响应新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师在音乐课上也是随便教学生唱几首歌,根本谈不上教学,音乐课完全得不到重视。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操的关键,音乐课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不只是简单的活跃课堂气氛。

我国对于小学音乐教育一直没有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校也是因为课程标准开设了音乐课,但并不明白开设音乐课的意义,也没有实现开设音乐课的目的。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常出现多重“硬套”的现象,为了上课而上课,完全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艺术庀⒌淖饔谩

二、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导致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就使学校咋招收音乐教师时要求并不严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农村,很多音乐教师没有完善的音乐知识,情感把握也有偏差,不能带给学生正确的音乐教育。

(二)音乐教学设备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咋音乐教育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很多农村的孩子无法像城市的孩子一样,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宽敞明亮的音乐教室进行上课。很多音乐知识教师只能是空洞的讲解,不能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在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开设音乐课的重要意义

三、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进的措施

(一)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

农村的教育经费十分有限,除了必要的文化课经费,没有多余的经费用在音乐课上。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补给,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增加多媒体电视、各种器乐、光盘资料等等,改善音乐教学条件。通过音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把音乐教育放在学校教学中相对重要的位置。同时,要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必须提高意识,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有序正常开展音乐教育课程,将农村音乐教育规范化,调动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些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师,虽然拥有极高的教学热情和音乐知识基础,但是因为没有受过音乐方面的学习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音乐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基础设施完善,教学效果仍然得不到改善。因此学校在招聘过程中必须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或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进行培训,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加以规范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三)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自信

很多农村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十分不自信,害怕受到嘲笑,没有学习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学习的热情,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不断的进步学习中,让学生全面发展,不断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四)创造和谐的音乐氛围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动态,把握住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抓住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热情,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不仅仅是通过听觉听,也可以用视觉看,用心去感受音乐带来了激励心灵的美好,让学生从中发现美。

(五)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言,针对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师生要一起讨论、交流,不能把问题一味地丢给教师。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性的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需要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努力尽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尽显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音乐教育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传统的音乐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让课堂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音乐享受。

四、结语

总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仍存在弊端,需要不断的改进,这不仅仅是国家教育部门的责任,各个学校也要重视起来。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希望农村音乐教育可以不断改革和创新,运用多方面的手段,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梅.试论农村小学音乐课中学生的音乐素养[J].未来英才,2015,(01).

[2]郑怡.试述音乐游戏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J].黄河之声,2015,(06).

[3]孙艳伟.探析乐器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07).

[4]陈城关.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0).

篇5

【关键词】音乐传承; 音乐教育; 关联; 影响

一、音乐传承的重要性

(一)音乐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音乐一直以来都被称作一个民族最深的记忆形式之一,承载着一个民族自古到今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起承转合、所有的兴衰荣辱,音乐,毫不夸张地讲,是一个民族的情感的寄托,音乐就如同文字、语言一样是一个民族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二)音乐传承是对历史的尊敬

音乐中记载了太多历史的影子,有高兴、有愤怒、有悲欢、有离合,音乐就是一个民族整体精神状态的情感体现,通过一个民族的音乐,我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这个民族由内而外的生命力和情感倾诉,可以透过一个民族的音乐去更全面地了解这个民族的所有,而对一个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是对这个民族历史的尊敬。

(三)对音乐的传承是世界对人类文明保护的要求

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在整体向前发展的同时,对音乐的传承越来越成为了国际社会保护人类文明的要求,国际社会很重视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保护,不管是中国的历史文明也好,美国的历史文明也罢,都属于整个人类的共同文明,保护好、传承好人类的文明是现在国际社会的一致看法。

二、音乐教育作为音乐传承的实现方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的概念

第一,音乐教育的广义概念。音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音乐教育是指凡是通过音乐能够对人的思想感情、人的思维方式、处事能力起到积极影响的一切教育形式。第二,音乐教育的狭义概念。音乐教育的狭义概念是指学校里或者其他音乐教育部门对学生所进行的音乐专业方面的教学。

(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是音乐传承最重要的实现方式。对一个民族的音乐进行传承是一件很庞大的、很系统的工程,要想把年代那么久远的历史性音乐进行传承下去,仅靠一己之人的单薄力量、一纸记载是不够的,这需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把音乐与教育相结合,慢慢地音乐就会被相对完整地传承下来[2]。第二,音乐教育有利于传承精华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把优秀的东西传递给下代,教育具有一定的筛选功能,能够筛选出优秀的东西,对于音乐也是一样,教育可以在音乐历史的发展中筛选出优秀的民族音乐,摒弃那些不好的音乐糟粕,所以说,音乐教育有利于传承精华音乐。第三,音乐教育有利于在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音乐教育一方面可以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教育的形式进行音乐的良性创新,教育能够使师生在教与学中体会知识的奥秘,也可在教学探索中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潜能进行音乐的创新。

三、音乐传承与教育的关联性以及通过教育更好地传承音乐的措施

(一)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具有相互关联性

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对音乐的传承中离不开音乐教育的影子,需要通过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完成对音乐的传承;同时,音乐的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民族的音乐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通过教育更好地传承音乐的措施

第一,完善对于音乐教材的建设。教育一个很重要的设施和工具就是教材,教材就如同是音乐传承的文字范本,有了教材,才可能顺利地完成对音乐的学习,教材的重要性要求其必须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和时代创新性;应该加强对音乐教材的体系化建设,建设一个更加科学、完整的时代化教材有利于促进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第二,优化音乐课程。对于音乐的教育和传承应该是一种基于音乐历史基础之上的广泛性创新和优化;现在的音乐教育更应该加强对音乐课程的优化整合,通过优化音乐课程以使得音乐教育更加游刃有余,更加合理有序,有利于促进对音乐的传承和发扬。第三,实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音乐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实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比如:观看音乐视频、播放经典音乐教学音频、学生音乐知识竞赛、学生音乐理论演讲、音乐表演小舞台等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印记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情感灵魂;对于音乐,应该用心去体会和感受、用行动去切实地保护,对于音乐的传承,离不开音乐的教育,音乐传承和音乐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应认真体会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促进音乐教育和音乐传承的发展。

作者:刘发莹 单位:邵阳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篇6

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幼儿园的重要使命,幼儿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幼儿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们亲近音乐的先天优势,采取学唱音乐歌曲、开展音乐游戏、倾听音乐故事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春风化雨般感化孩子们的思想,让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幼儿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

音乐歌曲;音乐游戏;音乐故事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教育步入集体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园是孩子价值观念的萌芽时期,正确合理地引导幼儿园进行德育,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品德,帮助孩子养成优良的品质,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现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谈谈自己的想法,以期对幼儿思想品德教育有所借鉴。

一、学唱结合,在欢快歌唱中熏陶品德

幼儿对音乐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平时孩子们只要听到音乐,都会欢快地舞动起来,甚至跟着音乐哼唱起来,可见音乐是走进孩子心灵的一条康庄大道。幼儿园老师肩负着对孩子们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音乐老师有着亲近孩子们心灵的便利条件,因为孩子们喜欢音乐,老师可以借助音乐课适时对幼儿开展品德教育,通过日常的音乐课堂,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具体来讲,老师应该在一日教学活动中融入品德教育,把蕴含品德教育的歌曲在课堂上播放,引导孩子们学唱,春风化雨般熏陶孩子们的思想品德,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品德力量,在学唱中慢慢领悟到品德的重要性,这样老师也就达到了合理科学地开展幼儿品德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学唱《谦让歌》,老师采取领唱的方式,一句一句教导孩子们学唱,逐字逐句讲解歌曲的内容,边学边唱,边唱边乐。老师在引导孩子学唱的过程中,可以问问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点名问孩子们“你知道这首歌曲讲的什么内容吗?”有的孩子会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对孩子不正确的回答,老师可以恰当地进行纠正。这样,孩子们慢慢就会把谦让的品德转化成自己的日常行为,在幼儿园和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应该谦让的重要性,慢慢地孩子们就会懂得凡事要谦让。通过学唱歌曲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要比单纯的语言说教有着显著的效果,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也是老师教授音乐的价值所在。

二、寓教于乐,在音乐游戏中陶冶情操

音乐歌曲是通往孩子心灵的捷径,孩子们在学唱幼儿歌曲中受到了良好品德的熏陶。除了学唱音乐,老师还可以采取引导孩子做音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老师可以利用孩子们活泼可爱的行为特点,结合音乐教材,适时组织一些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中舞动起来。教师通过唱、听、做结合,让孩子们深刻领悟歌曲中蕴含的良好品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得到良好情操陶冶。老师在选择音乐歌曲的时候,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容易模仿歌曲中的内容,让孩子们通过模仿音乐游戏,亲身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肢体美、品德美,从中感受歌曲所反映事物的美与丑、悲与喜、崇高与低下,领悟到事物中的是非、正误、美丑。例如,老师在教《拉拉钩》这首歌表演时,可以让幼儿模仿歌曲中的情节,学着表演拉钩。这样,孩子们除了学唱歌曲,还可以表演歌曲内容。孩子们一起动起来,互相理解,互相承诺,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通过表演懂得了承诺的重要性,也知道了遵守承诺的重要性。诚信的种子就会慢慢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成长,学会讲诚信遵守诺言的良好情操慢慢就成了孩子们的向往。这种正面激励的作用,强化了孩子们良好情操的养成,有利于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

三、巧设情景,在音乐故事中升华思想

爱听故事也是幼儿园孩子们的一大显著特点,老师可以从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出发,巧妙地选取一些音乐故事,用音乐作为德育的引线,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故事中领悟到德育的真谛。例如,老师在教孩子们歌曲《小蚂蚁》时,可以设计先用音乐导入的方式,把歌曲中优美欢快的旋律播放出来,孩子们一开始就融入音乐的氛围,然后老师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把这首歌曲变成小故事,讲讲小蚂蚁们在刮风下雨天,如何破除重重艰难险阻;蚂蚁们见面时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大家一起努力地去寻找自己的家,找到家后和爸爸妈妈团聚在一起。蚂蚁们这种有礼貌、团结友好、尊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就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慢慢生根发芽。听过故事后孩子们唱起这首歌来既容易记住歌词,也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林霞 单位:海南省军区幼儿园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 审美教育分析 重要性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发掘学生自身潜力。审美,是对艺术的尊重,亦是接触艺术核心的唯一途径之一。在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不仅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但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大部分中职音乐教学中,并没有将审美教育提高到一个被重视的高度,学生接触不到音乐的核心教育,从而导致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及其具感染力的特点,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其不但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受到很多人的追寻,更是作为沟通思想与情感的桥梁,被越来越多的人尊崇。审美,就是分析和理解音乐这一艺术形式,感受在音符与词律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信息,从而达到欣赏音乐的真正目的。审美教育,单纯的从教育意义讲,就是通过特有的艺术手段,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专业能力;从广义方面讲,就是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方法,使学生从身边的任何有美感的事物中,发现美并欣赏美,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美化学生的心灵与灵魂,提高学生的思维智慧和道德素质。

二、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审美教育实现了音乐教育

中职音乐教育,是我国完整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专业的音乐教学,培养全面的音乐人才,并且通过审美教育提高音乐人才的精神智慧,从而达到培养艺术人才的目的,进而推动我国的音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缺少审美教育的音乐教学,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的分歧,使音乐失去了本质,而审美教育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是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促进了音乐教育趋向于完善。除此之外,审美教育促使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和谐发展,使学生更完整地与音乐结合,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感染力和魅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提高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为音乐服务,为我国的音乐发展做出贡献。

2.审美教育可以促进音乐教育

审美教育广泛的意义包含很多方面,它被划分为许多模块,其主要价值作用就是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使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咀嚼分析音符词律中间所蕴有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靠近艺术,向着艺术的终点前进。比如在学习曲子《高山流水》的时候,若是依照陈旧的教学理念,就是片面地教导学生如何在琴弦上进行弹奏,学生所学习到的只不过是一个毫无音乐实质的外壳。但是若是给学生讲述一下这首曲子背后伯牙和钟子期知音的典故,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这首曲子所蕴含的意味,便有助于学生体会到曲子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法国著名的音乐艺术家别尔通曾经就艺术的美做过这样的解释:“艺术的第一美质在情感,而第二美质在于选择用以表达情感的演奏手段,但只有两种品质的结合,才能创造出完美的艺术作品。”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是艺术组分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一个艺术家创作出的优质作品,必然是其所凝聚在作品中的情感,使欣赏者受到了极大的感染。

3.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教育,是一门注重艺术欣赏的学科,而艺术,讲究的就是审美。在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就是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从而被音乐的魅力所吸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W生的审美能力。对音乐的审美,离不开心灵的沉淀和合适的氛围,而当这一切条件都满足的时候,也是灵感到来之际,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脑子不断运转,思维不断跳跃,心灵亦不断地有着体会,而这些体会,正是灵感的来源,是艺术的来源,也是学生创造力的发源地。

三、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1.教师扮演引导角色,带领学生学习

教师要与学生之间有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需求,认真分析学生提出的一些建议,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审美教育工作,将音乐的魅力充分地展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比如在《爵士乐欣赏》这节课程中,老师可以在开始这节课之前,先引导学生了解爵士乐,预先引导学生欣赏甲壳虫乐队的经典之作《HEY JUDE》,从各方面解析这首作品的特点和魅力,使学生对爵士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再进行课堂的正式内容。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就教材中的例子,谈谈自己对爵士乐的一些见解和看法,老师再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2.解析歌词,加深学生的理解

歌曲是由歌词和旋律两部分组成,一首歌曲有着优美的、符合旋律意境的歌词,可以说是已经成功了一半。歌词是歌曲的情感载体,也是欣赏歌曲者与作品之间的物质桥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层次地讲解歌词所代表的意思,使学生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欣赏能力的提升。比如在《游击队歌》的音乐课程中,首先仅就歌词作以解释,通过解析歌词的意思,让学生在脑海中描绘歌词所描述的游击队员的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同时酝酿这首歌曲所需要的演唱情感,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3.完善审美教育体制

不管是如何具体的审美教育方式,都是要建立在有可实施性的基础上,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学校要提高教育的意识,将审美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的体系当中,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比如讲审美能力纳入考核范围,不仅对学生进行考核,对老师也要进行考核,保证审美教育的平稳发展。只有学校支持和完善的体制,才能保证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效果。

四、小结

总而言之,中职音乐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感受美和欣赏美的重要时期,而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的重要教育方式。合理的科学的审美教育,能够充分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我国中职音乐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也希望我国音乐事业能够蓬勃发展,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陈焦伟.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科技展望,2016(7).

[2]田丹.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分析[J].职业,2015(30).

[3]欧阳红艺.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通俗歌曲,2013(6).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 音乐欣赏 课程教学 重要性 改进措施

从古至今,音乐的艺术魅力是无人抗拒的,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音乐已经跨越国界、跨越时代、跨越空间,几乎覆盖并渗入到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边边角角,成为男女老少共同的娱乐、消遣项目。纵观音乐欣赏课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最早期的学堂乐歌还是中小学教育的音乐课,音乐对于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社会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无论站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还是站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角度分析,高职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也越来越显著,教师应充分应用音乐欣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音乐欣赏课对高职教学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音乐创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很多音乐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文艺术,但是通过书面语言的表达或者文字往往给学生的思维刺激并不强烈,音乐可以将社会或生活中的理性哲学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声音给人们听觉上的直观、生动刺激,这些感性的旋律更加深入人心,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们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1.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音乐创造是体现人类智慧的重要表现形式,每一首成功的乐曲都融入了作曲家自己的内心情感,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加工处理而成。不同的欣赏者对音乐创作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

1.3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前苏联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做过这样的评价,“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音乐欣赏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特别是对于即将面临就业压力的高职生而言,心理上承受着巨大负担,长期的压力作用下,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课程学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使学生时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比如著名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贺绿汀,曲风清新、优美,可以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与理解。同时不同的曲风,或抑扬顿挫或轻松优美,或悲情慷慨都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当前我国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对音乐欣赏课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导致高职音乐欣赏课的基础设备投入不足,音乐教师比较匮乏。有的院校甚至还没有建立专门的音乐欣赏课教室,加上音乐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进而导致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其次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过于注重对单一经典作品的细节解析,比如作品的结构和特点等。然而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功底比较薄弱,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教师讲解的内容过于专业常会让学生失去音乐欣赏的兴趣,甚至厌恶。

3.改进高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措施

3.1教师应充分了解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意义

教师首先应该充分理解高职音乐欣赏课开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非音乐专业高职生的综合素质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更应该注重音乐课程的辅助教学,在学生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艺术气息。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建立快乐教学理念,不要强调学生真正听到的内容,或是否将歌词全部记忆,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去欣赏和理解作品,了解音乐和人们生活以及社会生产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使学生通过音乐的优美旋律来发现生活中的美,快乐的生活。

3.2应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

在日常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了解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切实考虑到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性质、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以及学生的音乐兴趣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科学的设计古典乐、流行乐、中外音乐、通俗民乐、声乐以及与器乐等内容的结构比例。灵活安排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并且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乐曲体现的意义和内容,包括作曲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地位以及文化背景,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到作曲者内心的情感变化,从而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其次,应注意在教学结构安排上,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接受程度科学的设计教学进度,对于一些音乐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应注意设计一些普通音乐教育。

3.3适当引进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设计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从而改变传统单纯以黑板和粉笔的枯燥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形象画面展示,让学生同时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下,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欣赏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经典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时,这首乐曲是由管弦乐演奏的,教师可以从多媒体搜集维也纳金色大厅当时的新年音乐会现场演奏情况,让学生专注的投入到由奥地利皇家芭蕾舞团配合表演的精彩画面,进而调动学生的兴趣。

高职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好事物,从而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也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高职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并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措施,充分发挥音乐欣赏课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薇薇.试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育[D].中央音乐学院,2010.

篇9

音乐教育在启蒙教育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我们稍稍懂事之后我们就愿意听妈妈给我们催眠歌,音乐是我们的第一堂课。从我们牙牙学语开始我们首先接触的是各种儿歌,通过学习抗战时期出现的红歌像《红星歌》,《英雄赞歌》,《参加八路军》,《歌唱二小放牛郎》,《毕业歌》,《在北京的金山上》等等这些气势恢宏的歌曲,学习它们或许比听一些抗战时期的英雄故事更能够鼓舞人心,如身临其境般,音乐虽短而它所代表的意义却是千言万语诉说不尽的。跟着音乐的脚步我们开始慢慢成长。启蒙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教育阶段,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所以音乐教育关系到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全民族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担,肩负着继承传播人类文化遗产音乐艺术这一宝贵财富的重大使命。音乐启蒙教育往往比言语更能够把一种精神,一种生活状态表述的更加淋漓尽致。就像对于没当过兵的人可能怎么都想象不出军旅生活到底会是怎样一种光景,一首短短的短短的军歌便可以了解到。一首《军中绿花》道出了多少军人内心深处对亲人的思念,一首《小蛋壳》道出了让我们领悟到军人那不怕苦不怕累的刚毅品质。一首短短的歌曲把战士的生活描述的淋漓尽致。

二、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

对于儿童来说音乐不仅仅是启蒙的工具是开发智力不可缺少的。儿童在认识事物了解身边的事物的时候最早使用而且使用最多的也不过就是耳朵了,儿童会用最纯真最不带成见的听觉去感受世界上的一切音响,鸟语,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单独把一首曲子拿出来念词相对于记忆谱上曲子的儿歌很明显后者比较容易记住。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科学眼睛表明:语言和音乐是由左脑和右脑分别掌管的。如果只是把词念出来,我们只有一边脑袋接收信息,相当于仅仅用了一半,而如果是唱出来既有词又有曲两边大脑同时动了起来,这样显然就是后者更容易记得牢。由此可见音乐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此外,音乐对于提高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及想象能力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会欣赏音乐能够强化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锻炼了视觉记忆,听觉记忆。我们都很熟悉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个人才。据说爱因斯坦生前是个快音乐的人,他在钢琴,小提琴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研究者还说:爱因斯坦从喜欢的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自然音乐规律的反应从而有了后来科学上的一系列不菲的成就。所以我们不可以小觑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三、结论

篇10

关键词:高校;钢琴音乐;音乐素养;才艺

钢琴音乐对我们来说是必要的存在,它的影响是积极深远的,因为它不仅可以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精神压力得以舒缓,还可让一个人的素养得以提升,才艺得以增加。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钢琴音乐教育实现普及。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加强,必须加强钢琴音乐教育,汲取钢琴文化的精髓,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且不能忽视钢琴音乐的发展这一核心影响因素。音乐对人的能力和思维发展是很有利的,同时更能使一个人的个性得以塑造,音乐素养也十分有利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钢琴音乐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一、钢琴教育的音乐氛围必须营造好

将钢琴音乐教育与其他音乐相比,不难发现,钢琴音乐教育对音乐氛围的良好度要求更大。对于高校的环境来说,好的音乐氛围是比较容易营造的。首先,对于钢琴教育的重要性与内涵,学校必须给予重视,进而对相关设备的建设需投入到位,例如琴房、音乐厅等,倘若学校未能为学生提供鉴赏钢琴音乐的平台,那么会导致钢琴音乐的普及受到很大的障碍。为了使钢琴音乐在高校真正实现普及,建设到位的钢琴音乐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给学生创造出大量学习钢琴音乐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

放眼国外世界,那些具备极高音乐素养的一些城市和国家,之所以其人民拥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直接决定因素就是其音乐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到位,反之,人们的音乐素养就很难实现提升。因此,高校想要钢琴音乐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第一步就是需将音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到位。高校通过建设音乐演绎大厅以及相关的艺术会堂,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表演才艺的形式展示自我,并融入到钢琴音乐教育的环境中,这种融入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受到钢琴音乐的熏陶。拥有良好的钢琴音乐教育的氛围,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享受钢琴音乐,从而有更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天赋是需要挖掘的,在挖掘之前必须有良好的音乐氛围为基础条件,高校不仅需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且需使其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此外,想要创造好的音乐氛围,可采取许多措施,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大量的钢琴音乐研讨会、钢琴音乐大赛,还可支持鼓励学生组建钢琴音乐相关的社团组织,呼吁同学们多多关注,多多参与,通过社团组织的相关活动,促使钢琴音乐贯穿于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的音乐氛围,使其课余生活充实又美好,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总之,针对高校想要落实钢琴音乐教育,其音乐氛围的营造应当视为首要任务,只有打牢基础,才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审美与实践对于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为止,大多数高校中钢琴音乐教育的相关课程已经在逐步投放实施中,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教育中的问题,由于高校过于重视钢琴音乐方面的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且盲目地急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却忘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乐感和音感且拥有相当的审美能力是学习钢琴音乐的基础,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将理论知识真正实现消化、理解、掌握并能很好地付诸在实践中。当然,在培养审美能力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在钢琴音乐范畴之内,需培养学生全面鉴赏的能力,无论是艺术上还是自然上,都必须具备相当的审美能力,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全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挖掘出自身的感知力、领悟力以及创造力。此外,音乐的鉴赏、审美的情操都是需要与审美能力同步培养的。为了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升,高校可以以钢琴音乐为基础,大力开设音乐鉴赏课。同时,实践能力不容忽视,一方面,相关任课老师需定期向学生布置钢琴音乐相关的实践作业,并竭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在实践中运用。

三、高校需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倘若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不管是本专业的还是选修的,都必须做到目标和要求以及教育过程的相一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借鉴国内外所有著名的钢琴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享受钢琴音乐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逐渐在音乐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可扩展为个性的发展、情感的历练以及创新精神等。学生通过对钢琴音乐深刻地了解,逐渐认识到实施钢琴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及重要意义,发自内心地接受教育。想要提升学生钢琴音乐的素养就必须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提升,在当今社会,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创造力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注重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推动钢琴音乐教育的发展。

结语:为了钢琴音乐教育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高校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钢琴音乐,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同时,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任课老师的尽心引导与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将学习到的钢琴音乐相关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在实践中,此外,必须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从而推动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莫莉.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J].南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