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

篇1

关键词: 农村公路; 混凝土路面; 日常养护

中图分类号: U41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8-00051-0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处于高速发展建设期,我省的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日益增多,应尽快向长期养护管理阶段过渡,以保持路面经常处于完好壮态,防止路面质量急剧下降。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阶段几乎没有考虑后期养护组织、方法和资金来源,大部分处于失养状态,重建设轻养护思想比较严重。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建设费用高,使用周期长,养护工作量小,耐久性好等特点。但是,一旦开始破坏,其破坏速度是比较惊人的,修补起来也远比其他路面困难。因此,无论是在建还是早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管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切实做到建养并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经常性、预防性、季节性保养作业,从而延长乡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克服交通制约,修路是基础,养路是关键,只有转变重建轻管的理念,注重道路的日常养护,才能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笔者就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日常养护提出几点做法。

一、建立养护管理组织

常言说得好,“建是前提,养是关键”。“三分筑路,七分养护”。这都说明公路养护的重要。提高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意识,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组织,配备日常养路部门应根据路面状况、交通流量、气象条件等,编制年、季、月、旬作业计划,均衡、合理安排养护所需的人、财、物。如清扫保洁全年安排,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在春秋季节,清理排水设施安排在夏季,4月至10月份进行路基养护,11月至3月份进行除雪防滑等,坚决执行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标准,杜绝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失养现象。

二、加强日常巡查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行车和自然因素的重复作用下,从正常使用到破坏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变化初期总要产生一些明显的特征。养护管理人员要根据交通流量和气候变化经常进行巡路,及时发现路基路面排水不畅、路面垃圾杂物、填缝料脱落、板块错台、接缝冒浆唧泥等现象,做好记录,报告上级业务部门,以便制定养护维修计划,及时保养维护。

三、坚持日常清扫保洁

水泥混凝土路面坚持路面整洁,清除泥土、垃圾、硬物,是为了保护沿线环境、保持路容路貌整洁,保证行车安全,维护路面的使用功能。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散落泥土、油污、砂石或其它硬物在行车的作用下嵌入路面接缝,致使路面板块丧失伸缩功能,破坏路面结构。因此,要经常保持水泥混凝土路面整洁,清除路面泥土垃圾杂物。

四、接缝日常保养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分为纵向缩缝、施工缝和横向缩缝、胀缝及施工缝。接缝质量的好坏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接缝失养会丧失伸缩功能破坏结构,导致水泥混凝土板块唧泥、脱空、胀裂、剥落、错台等病害。通过日常保养,保持填缝料饱满、密实、牢固和平顺,防止硬质杂物落入接缝内,及时清理剔出缝内杂物,防止雨水渗透缝隙内软化基层。温度升高时,铲平填缝料挤出高于路面部分,气温下降时,填补接缝产生的空隙,防止硬物挤入和渗水,这是经常性养护内容。

五、排水设施保养

公路排水系统功能和排水系统日常保养好坏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主要因素。路面排水不好,水分渗入将软化路面基层和路基,使板块下形成唧泥、脱空而破坏。所以对公路排水设施应进行经常性保养,发现堵塞立即疏通,积水及时排除。保持路面坡度和路肩横坡,定期清除路肩杂草杂物,使横向排水顺畅。及时封闭路面接缝和路肩接缝,防止渗透。雨前、雨中、雨后及时疏通边沟,保持排水构造物完好,降低地下毛细水和排除游离水。

六、冬季日常养护

水泥混凝土路面冬季养护重点是清除积雪,排除冰雪融化水渗入路面引发冻融病害,从而破坏水泥混凝土路面。积雪积冰常常引发交通事故,所以水泥混凝土冬季保养是十分必要的。

农村混凝土路面除雪防滑要根据气候特点、降雪量和危害交通及路面情况进行,力求雪中开始除雪。不会形成大量堆积和积雪压实后清除困难。特别在春季气温回升冻融前,应将积雪清除路肩以外,及时排除冰雪融化后的积水,避免雪水渗入路面和路基产生路面病害。

七、采取临时措施及时维护路面病害

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后发展速度迅速,应采取临时措施日常保养维护,避免路面病害进一步恶化,保证行车安全。各类病害产生初期,应采取如下临时措施及时处理:

水泥混凝土面板裂缝、断板可采用聚氨酯类、橡胶类或沥青进行封闭,当面板有变形时可采用沥青混凝土临时处理。由于水泥混凝土集料不清洁产生坑洞,可填充沥青混合料、沥青冷补材料、高强度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面板因路基强度不足产生深陷,可铺沥青混凝土找平,沉降量大时下面可铺沥青碎石,上面铺沥青混凝土处理。板边、板角碎落可用沥青混合料或接缝材料修补,可应用乳化沥青稀浆土封层处理水泥混凝土板表面剥落和露骨。

八、路面的平整度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影响最大

路面平整度一直作为路面使用性能很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由于行车速度快,为了保证路面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平整度要求则更高。一般而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易于得到保证,而且路面损坏后也容易恢复,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较难保证,即使是新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整度合格率只能达到85%。与行车安全有关的指标主要是路面的抗滑能力。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加铺耐磨的开级配封层、磨耗层等来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主要通过刻槽的方法获得。

九、加强农村水泥混凝土公路养护宣传报道工作

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能,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快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力争用2—3年的时间,基本建立符合我市农村实际和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公路完好畅通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二、明确管理养护职责

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原则上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各级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一)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部门编制下达本市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和工程补助资金计划,审查批复县级农村公路养护计划,汇总后报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监督检查辖区内农村公路计划执行情况、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和养护质量。市农村公路局负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行业指导工作,组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的检查考核。

(二)县级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三)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制定本地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细则,会同县发展改革、财政部门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和养护质量,负责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县(市)农村公路管理局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拟定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两区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由市农村公路管理局与两区人民政府根据本方案的精神协商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四)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由县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乡镇要积极组织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三、积极筹措养护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分为日常养护资金和养护工程资金。日常养护资金主要用于路面保洁,路肩、边坡培修,沿线设施维护,绿化修剪,涵洞疏通等工作。养护工程资金主要用于水泥(沥青)路面病害处治、路面改善及大中修工程、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等工作。

(一)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渠道。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预算内资金、汽车养路费专项补助和小机(含拖拉机、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养路费等。

1.日常养护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集。日常养护资金来源于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征收的小机养路费、县财政预算安排、市级财政预算补助、社会捐助等。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征收的小机养路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扣除正收成本后应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各县(市、区)应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标准。

2.养护工程资金主要来源于省交通主管部门补助。具体标准为县道每年7000元/公里、乡道每年3500元/公里、村道每年1000元/公里。各地要有计划地安排养护工程,逐步改善农村公路路况。

(二)加强养护资金使用管理。

1.日常养护资金中的财政预算资金及小机养路费由财政部门按计划拨付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专项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2.养护工程省补资金由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按养护工程进度拨付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3.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必须专户存储,独立核算,专款专用,并接受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

(一)在对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的基础上,逐步剥离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中的养护工程单位,将直接从事大中修等养护工程的人员和相关资产进行重组,成立公路养护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公路养护权。公路养护公司实行自负盈亏,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用工制度进行管理。

(二)农村公路的大中修等养护工程向社会开放,逐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鼓励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跨地区参与公路养护工程竞争。逐步取消养护包干费,全面实行养护工程费制度,养护工程费由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养护定额和养护工程量核定,依照养护合同拨付,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农村公路,可实行干线支线搭配,建设、改造和养护一体化招标,也可以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养护。

(三)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局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市)要结合实际,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适合本地情况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乡村道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可以结合养护管理工作,采取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沿线村民保护公路的积极性,综合整治农村公路超载超限问题,保障农村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篇3

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提高路况质量,保障公路畅通,巩固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农村公路条例》和《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暂行办法》(政办发[]87号,下同)等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工作任务

㈠总体目标。按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路基、边坡、路面构筑物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做到路基、边坡稳定,路面构造物完好,排水畅通,使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㈡具体任务。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包括工程养护和日常养护两个方面。

1、工程养护。由市市乡公路管理处负责,主要任务是对农村公路路面病害及水毁、损毁等进行修复处置;承担各乡(镇、办)及其村民委员会日常养护工作的技术指导。

2、日常养护。由各乡(镇、办)及其村民委员会负责,主要任务是:路肩培土,路面清扫保洁,清除路肩、路面堆放的杂物,疏通边沟,清除桥涵淤塞物,处理水毁或其他原因损坏的路肩、路沟;维护路产、路权,种植和管理行道树,制止在路上打场晒粮、损坏公路和超载车辆上路行为;对路面出现的拱板、错台等损坏情况,先作砸平等应急处置后及时向市市乡公路管理处报告;配合市市乡公路管理处搞好工程养护期间的施工环境,落实工程用土和水电。

二、细化责任分工

市交通局作为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和管理农村公路工程、日常养护资金,监督所属市市乡公路管理处组织编制建设规划和养护计划,完成工程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协调各乡(镇、办)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各乡(镇、办)在市交通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路政管理的组织、协调、督办工作;在各村委会建立群众性农村公路养护组织,负责本村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根据市市乡公路管理处确定的各乡(镇、办)通村公路实际里程,每3公里配备一名专(兼)职养护员。

三、强化目标考核

各乡(镇、办)要根据全市通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工作任务,制定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将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绩效与奖惩挂钩;市市乡公路管理处每月对全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进行一次常规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养护资金拨付的主要依据,分别上报市政府和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经市政府审批同意后,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隔月拨付80%的日常养护资金,另20%资金作为保证金;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全市农村公路养护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一方面作为保证金返还的依据,另一方面,上报市政府,由市政府据此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奖惩。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后期的管理和养护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效能为总目标,推动落实政府在农村公路管护中的主体责任,动员全社会参与农村公路的管护,构建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公路管护体制机制,为实现农村公路绿色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

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管护体制,构建“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三级管养体系,明确农村公路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队伍和管护经费,全面推动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切实做到农村公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确保全区1363公里农村公路(其中:县道82公里,乡道242公里,村道185公里,组道854公里)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人民群众对农村公路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工作任务

(一)管理日常化,实现“有路必管、管必到位”。

1.健全路政管理机构。大力推行区级统一执法,乡村协助执法的工作方式,建立“区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级联动、专群结合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加大农村公路日常综合执法,保障农村公路的完好、畅通。继续落实镇有交管办、村有养护队,做到机构健全,责任明确。

2.严格管理公路两侧建控区。县道两侧边沟外各10米,乡村组道路两侧边沟外各5米范围内不得进行建房、临时搭建等违章活动。落实公路两侧建筑物报批须先经区交通运输部门(县道)同意后,住建、国土等部门方能审批建房手续的联合审批制度。

3.依法保护路产路权。深入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占道经营、私设平交道口、违章建筑、乱堆乱放、倾倒垃圾等占用公路、侵占公路产权的行为,营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4.构建部门联动的综合执法体系。整合交通路政、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农业、水务等部门执法力量,以超限检测站点为依托,以镇、村重要节点为支撑,形成区、镇、村全覆盖的道路交通综合执法网络。

5.加快推进农村交通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化、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共享“雪亮工程”和气象、水利、国土等信息资源,推动农村公路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二)养护常态化,实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

1.建立多元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坚持管养并重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牢固树立“三分建设、七分养护”的理念,建立县道县(区)管、乡道乡管、村(组)道村管的三级养护管理模式,实现区有公路管理所、镇有交管办、村有养护队的综合管养体系,明确县、乡、村各级职责。区公路管理所具体负责县道及其公路附属设施的日常养护管理,指导协调培训各乡镇做好乡、村、组道路的日常养护及桥梁管理工作;镇交管办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管理养护工作,做好乡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村养护队负责本村村组道路的日常管理养护,及时进行道路清扫和巡查工作。县、乡、村三级联动实现全区县、乡、村、组道路管养覆盖率100%,做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

2.探索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化改革,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按规定采用公开招标投标方式,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并充分发挥质量检测结果评定作用,择优选定养护队伍。

3.提高农村公路专业化养护水平。按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专业化”的要求,优化现有养护队伍,对养护人员定期开展养护专业理论培训指导,建立更加高效、稳定、专业的养护队伍,扩大作业覆盖面,提升专业技能,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服务、应急抢险和日常管理养护中的作用。县、乡、村道的日常养护以及路面修补、桥涵构造物修复等小修技术性较强的养护工作实行专业化养护。

4.积极发动农村群众参与。构建专群结合的养护机制,将村组道路日常养护纳入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贫困家庭或个人;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力量自主筹资筹劳参与农村公路养护。

5.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树立“建养并重”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管理,确保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的比例不低于80%,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上升。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标准和规范,统筹规划建设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与公路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有效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组织体系,特成立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二)加强资金保障。建立管养资金投入增长机制,采用财政投资、社会集资、企业捐资、群众投劳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管养资金。区政府将养护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安排,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增加、技术标准提升,逐步加大养护资金投入。为保障我区农村公路正常运行,保障农村公路安全通行及良好的路容路貌,经测算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资金总额县道不低于10000元/年.公里(年财政补助不低于82万元)、乡道5000元/年.公里(年财政补助不低于121万元)、村道3000元/年.公里(年财政补助不低于55.5万元)、组道2000元/年.公里(年财政补助不低于170.80万元)的标准。

篇5

理顺养护体制,明确养护责任

一是科学制订方案。漯河市制订下发了《漯河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完善了以县区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强化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能。按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统筹规划、分级管理、保障投入、确保畅通”的原则,明确各县区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

二是扎实推进改革。严格按照河南省编办制定的人员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漯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机构编制的批复》,对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名称、规模、职责、编制人数和科室设置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漯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由正科级升格为副处级单位,各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所由股级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市县两级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全面实行了管养分离、事企分开,分别组建了法人企业,企业自负盈亏。自主发展。

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对所组建的农村公路养护企业给予扶持。

三是实行目标管理。漯河市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了政府年度目标管理体系,由市政府与县(区)政府、县(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层层签订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年底逐级考核。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成立了4个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督导组,长期进驻县区,对分包县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管养体制改革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拓宽筹资渠道,落实养护资金

一是拓宽养护资金渠道。漯河市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定分级补助政策,积极拓宽养护资金渠道,明确养护资金五大来源: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汽车养路费补助资金。

市级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总收入扣除合理征收成本后,按不低于80%的比例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市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不低于7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大中修和县乡公路日常维护专项资金,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财力的增加,不断增加投入。

各县区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按每年每公里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统筹安排村道日常维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还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水毁专项资金,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地方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投入。

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出(捐)资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二是节约养护资金。为节约农村公路养护投入,降低农村公路管理费用,漯河市从2008年起所有农村公路修建水泥路。

凡修建4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通村公路,市政府每公里奖励3万元;修建5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乡道,每公里奖励5万元,修建7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乡道,每公里奖励7万元;所有危桥改造项目,在省政府补助基础上,市、县(区)两级各配套不足部分的50%。

三是加强养护资金监管。市县两级财政和交通主管部门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管理办法,完善了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各级交通、发改、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严格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使用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全额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

创新管养模式,健全管养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网络。漯河市建立了由市、县(区)、乡(镇)、村、村民组组成的五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网络。以市交通部门作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以县级政府为责任单位,由乡政府、村委会全面负责本辖区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养护。

全面推行“日常养护承包到人、小修工程专业施工、大项工程社会招标”的养护办法,逐步吸纳社会公路养护管理队伍,通过定路段、定报酬、定标准、定责任的形式,探索建立了“家庭道班”和“农民道班”,对道路管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持证上岗,扩大农村公路管养范围,提高管养质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公路管理网络。

二是实行管养群专结合。指导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在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模式上进行探索。

各县区交通局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负责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具体负责县道的管理养护。各乡镇设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站,站长由乡镇副科级干部兼任,具体负责乡道、村道的管养。

乡道按照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选聘养路员;村道根据里程,每1-2公里配备1名养路员,养路员由村推荐,乡级养护站认定,报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所备案;对每条管养道路,实行月检查、季评比,养护工作与奖罚挂钩。

在养护标准上。对路基、路面、桥梁构造物等方面确定了硬性指标,并统一制作版面上墙,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目前,漯河市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群专结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网络和运行考核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畅通

一是提高路政管理水平。为了更好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漯河市将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合二为一,组建了近200人的路政管理队伍,全面负责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配备专用车辆和检测专用设备,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农村公路进行巡查;采取安装固定的宣传牌、刷写宣传标语、印发宣传单等宣传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有效遏制了超限车辆和侵占农村公路路产路权行为。

二是开展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漯河市严格按照省农村公路县乡道创建文明示范路实施标准,逐项、逐条、逐路段进行落实,对创建的文明示范路段、路面进行了全面的挖补和整修。在养护工程中,着力抓样板、抓亮点、抓精品。以农村公路绿化、美化、标准化为切入点,致力打造公路绿化走廊,逐步实现“一路一品、一村一景”的农村公路美化目标。

目前,漯河市所有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按省政府要求,统一规格、统一名称,实行管养分离,推进了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建立了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管理分类运作机制。

篇6

第二条主要目标:建立健全适应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化和规范化,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县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省、市、县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县道、乡道和村道。包括路基、路面、水沟、边坡、公路用地、桥梁、涵洞、渡口及其它辅助建筑物。

县道是指连接县城与乡镇及原建制为乡镇的公路。

乡道是指连接乡镇政府与行政村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的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与外部连接的公路。

村道是指不属于县、乡道的连接行政村和主要居民点,主要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公路。

第四条 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多方筹资、管养并重、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指导、监督。负责编制下达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建议计划,监督县农村公路养护中心的管理养护工作,核查养护质量,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

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养护中心承担县道的管理养护工作,拟订县道养护建议,组织县道日常养护与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审核并负责指导、监督乡、村道路养护计划的执行情况,对乡、村道路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县交通运输局路政大队负责县道的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指导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做好乡、村道路的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工作。

县财政、国土、林业和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负责乡、村道路日常管理养护工作。编报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年度计划,并按照交通运输部门核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协助县交道运输局做好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公路产路权保护工作;并做好辖区内县道管理养护工作。

村民委员会负责做好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配合和支持县、乡道的养护及路政管理工作,制订村民护路公约,教育广大村民爱路、护路,树立良好的路风;在养护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捐赠、村民“一事一议”、投工投劳等多种方式筹措村道日常养护及维修资金;依法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的其它工作。

第七条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应当参照本办法制订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细则,坚持每季一考评,全年一考核。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向乡镇政府通报考评和考核结果。

第八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县政府对各乡镇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第三章管理和养护

第九条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工程完工验收后,根据本办法第五条和第六条的规定,由所属主管部门明确和落实养护管理单位,及时组织管养。

第十条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分为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

(一)日常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的小修和保养。其主要工作是路面保洁,路肩、边坡培修,沿线设施维护,绿化修剪,涵洞清淤,路面损坏处理等。

(二)养护工程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的中修和大修。其主要工作是水泥砼路面改善及大中修工程,水毁修复、危桥改造建设工程等。

第十一条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行管养分离、合同管理的办法,逐步建立市场化运作养护机制。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养护工程应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养护单位或者养护人员。不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养护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委托养护企业、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灵活多样的养护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人员应当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第十二条 农村公路养护人员进行养护作业时,必须按有关规定穿着安全标志服;利用车辆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在作业车辆上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当影响过往车辆正常通行时,必须在作业区间或施工路段两端设置明显施工标志警示牌。

第十三条 农村公路绿化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和县交通运输局按照管理职责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组织实施。农村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树木不得任意砍伐,确需更新的,应先经县交通运输局同意,报批后及时更新补种。

第四章资金来源和财务管理

第十四条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分为日常养护资金和养护工程资金。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建立国家扶持引导、地方主体投资、群众捐资投劳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体制。

第十五条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县政府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

一般县道日常养护资金每年每公里不低于4000元。乡道日常养护资金每年每公里不低于2000元。村道日常养护资金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

第十六条 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资金,除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下拨的专项补助外,不足部分由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负责筹集。县交通运输局根据养护工程费用总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路面改善、大中修工程、危桥改造工程等。

第十七条 一般县道管理养护资金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资金统一实行专户管理,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统筹安排,专款专用。乡、村道路日常养护资金,由乡镇人民政府设立养护资金专户进行管理,专款专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年度有节余时自然结转下一年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第五章路政管理

第十八条 农村公路实行建筑控制区管理,公路两侧边沟外缘:县道15米、乡道1O米,村道5米为建筑控制范围。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禁止在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规划和新建开发区、产业集中区、集贸市场等应当在公路一侧进行。对跨越、穿越、占用农村公路及农村公路用地的,应经县交通运输局批准,并依照《公路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赔(补)偿。

第十九条 禁止在农村公路上实施下列损毁公路或影响通行的行为:

(一)侵占公路、公路边沟、公路用地、公路路堤边坡;

(二)擅自开设交叉道口、人行路口及砍伐行道树;

(三)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建造新的违章建筑;

(四)堆放杂物、违章作业、挖沟引水;

(五)摆摊设点、马路市场等。

第二十条 县交通运输局路政大队负责全县区域内县道的路政管理工作;乡镇负责乡道、村道的路产路权保护,并接受县交通运输局路政大队的指导,保护路产路权不受侵占和破坏。

篇7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国家和省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负责农村公路管理的责任单位及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养护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细则。

第四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负责、保障投入、建养并重、安全畅通的原则。

第五条市政府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考核奖励机制,确保农村公路完好畅通。

第二章工作机制及职责

第六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需设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明确一名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派驻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交通管理机构,按照规定职责,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乡道、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

第七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和队伍,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组织受灾农村公路的抢修;负责县道的大修、中修、小修工程和日常养护工作;组织农村公路大修、中修工程验收;监督、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乡道、村道的大修、中修、小修工程和日常管理养护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

第八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并报济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村道大中修养护工程计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编制,经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的大修、中修、小修工程和日常养护工作;协助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做好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第十条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本村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协助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做好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第三章管理养护

第十一条本细则所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是指按照公路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保持农村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处于完好状态而进行的养护巡查、路况检查、决策评定、内业资料管理和经常性保养维护、灾害性损坏的预防和修复,以及为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大修、中修等作业活动。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应做到路面完好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路基边坡稳定、边沟排水畅通;桥涵构造物完好;标志、标线及附属设施齐全,绿化协调美观。

第十三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应参照交通运输部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等,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巡查、路况检查、评价决策、内业资料管理等规章制度,做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包括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

本细则所称农村公路小修保养,是指对农村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经常性、预防性维护保养,修复其轻微损坏部分,使之常年处于完好技术状态。

本细则所称农村公路中修工程,是指对农村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定期修复、加固,恢复其原有技术状态的小型工程。

本细则所称农村公路大修工程,是指对农村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已达到其设计使用年限或遇人为及自然灾害而发生的严重损毁进行应急性、预防性和周期性的综合治理和修复,恢复其原设计标准,或在原有技术等级范围内进行局部改建或增建,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的工程项目。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养护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专业化队伍养护;

(二)群众分段承包养护;

(三)专业化队伍与群众分段承包养护相结合;

(四)其他养护方式。

鼓励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定具备资格条件的农村公路养护单位,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逐步实现专业化养护。

第十六条对农村公路进行日常养护必须配足人员,并不得低于以下标准:

(一)一级公路每1.5公里1人;

(二)二级公路每2公里1人;

(三)三级公路每3公里1人;

(四)四级公路每4公里1人。

养路员标准条件如下:

(一)身体健康,年龄控制在50周岁(妇女45周岁)以下;

(二)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

(三)品德端正,对工作认真负责;

(四)优先选用长期在家务农人员;

(五)养路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并挂牌上岗。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大修、中修养护工程,应当履行建设程序,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并通过招标或者其他竞争方式,择优选择专业化施工单位。

农村公路大修、中修养护工程,应当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和质量保修制度,保修期限不少于1年。

第十八条大修、中修工程项目完工后,应及时整理项目档案资料,做到资料归档齐全、规范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交工、竣工验收;二级以上农村公路和大桥的大修工程,交工、竣工验收应分别进行,其他大修、中修工程的交工、竣工验收可合并进行。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养护作业人员应当穿着统一的安全标志服。

县道、乡道因养护作业需要中断交通的,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绕行标志,并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前向社会公告。村道因养护作业需要中断交通的,应当告知沿线单位和村民。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用地、砂石料存放场地以及因养护需要挖砂、采石、取土、取水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统筹解决,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保证养护需要。

第二十一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农村公路绿化规划,组织农村公路沿线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公路绿化。

农村公路用地上的树木不得擅自砍伐,确需更新砍伐的,应当经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同意后,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并完成更新补种任务。公路绿化严格统一规划,公路两侧至少各一行,株距3米,要因路制宜进行绿化,培植位置要求距路面外缘以外水平距离不少于1.5米。绿化里程应占宜绿化里程90%以上。

第二十二条对由于自然灾害破坏的农村公路、桥涵等设施,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抢修。

第四章路政管理

第二十三条本细则所称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是指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维护公路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保护农村公路、农村公路用地及农村公路附属设施(以下统称路产)的行政管理。

第二十四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执法队伍建设,配备必要数量的路政管理人员和相应管理装备,依法制止、查处本行政区域内损坏、破坏、侵占农村公路路产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农村公路两侧自公路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以外,按照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的标准划定公路建筑控制区。

除农村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禁止在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和构筑物;需要在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经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擅自占用、挖掘农村公路。

第二十七条在农村公路上禁止下列行为:

(一)摆摊设点、设置集贸市场;

(二)堆放物料及设置其他障碍物;

(三)挖沟引水、漫路灌溉;

(四)堆粪沤肥、倾倒垃圾及撒漏污物;

(五)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予以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八条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涉及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按照《省农村公路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持证上岗、着装整齐、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第五章资金筹措与管理

第三十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与管理应遵循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统筹安排、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建立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稳定资金渠道。

第三十一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来源和使用:

(一)国家、省、济宁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用于补助农村公路养护大修、中修工程;

(二)市人民政府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补助资金,县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7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0元,并纳入市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小修保养和日常养护;

(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乡道、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的标准安排资金,纳入乡级财政预算,专项用于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

(四)鼓励利用冠名权、绿化经营权、广告经营权、路边资源开发经营权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

(五)受益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等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

(六)通过村庄的村道,其村内部分,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村民委员会在遵循村民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下,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方式筹集村道养护资金。

第三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的补助资金实行市、乡镇(街道)财政分级管理制度。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年度养护工程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财政部门根据养护计划实施进度适时拨付。

第三十三条财政、审计、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养护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六章考核与奖惩

第三十四条市人民政府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社会发展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第三十五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检查考核实行千分制,主要内容包括养护责任落实情况,养护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养护质量情况,大修、中修工程管理,路政管理和内业资料归档管理情况等。检查考核的具体标准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农村公路检查考核采取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每季度检查一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考评分为日常检查、半年初评和全年总评。

第三十七条市人民政府对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表彰奖励。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奖励资金由市财政在养护专项资金中列支,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拨付,存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专户,专项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第三十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会同市财政部门扣减其下一年度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不安排下一年度省列农村公路养护大修、中修计划和扣减下一年度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小修补助资金:

(一)考核等级不合格的;

(二)未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的;

(三)未按照本细则规定配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人员的;

(四)出现严重质量和安全事故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财政未列支必要的养护资金或先拨后抽、虚拨实抽、挪用截留养护资金的。

篇8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ural highway maintenance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of counter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he rural highway GuanYang proposed, for relevant department reference.

Keywords: rural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e proposal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关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及建议从目前情况看,要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制定出台符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把农村公路管理纳入市政府的职责范围内,纳入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中,合理划分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建立适宜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同时,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强资金使用管理,逐步实现国家规定的养护补助标准,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实际的农村公路的养护新机制。

1.1明确职责,理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依据《公路法》相关规定,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责任主体在地方人民政府,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主体是统一的。农村公路原则上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负责管理养护工作,省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组织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并对有关地方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养护农村公路的具体职责做出了规定。因此,要尽快制定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以县级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交通主管部门为实施主体,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县道公路养护管理和指导乡道、村道公路养护管理,乡镇人民政府和村级组织承担乡道、村道公路养护管理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体制。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职责划分、隶属关系及养护资金来源渠道,把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公路行业监督管理范畴,形成较为完善的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2健全机构,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工作机构从现在情况看,目前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仍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但是随着农村公路的迅速发展,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愈来愈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已经对农村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市政府应按照即将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要求,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体系,即“建庙、增人、购机”。全市都要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根据管理里程核定编制数,明确职责,专职管理,切实转变原有兼职管理模式。农村公路养护做到四“统一”: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挂牌、统一管理,逐步建立起符合当前形势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调研组同时认为养护管理模式要按照“宏观管住、微观放开”的原则,由市交通局进行统筹规划,提出养护目标,严格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奖惩机制。同时,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列入市政府目标考核,养护经费“以奖代补”。

1.3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公路养护资金渠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经费来源,是养好、管好农村公路的关键。要确保农村公路常年路况稳定和稳中有升,仅靠上级拨款,养护经费远远不足。根据测算,仅日常养护经费一项就达好多万元,还不包括大中修和其它水毁、桥梁维修工程费用。因此,要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含路政管理费)列入市人民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和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专户,资金筹措和管理实行“多方筹措、分级管理、专户储存,规范运行”的原则。农村公路养护基金的使用与管理补助标准要按照“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初定基数,适度增长”的方法实行定额补助。重点是要掌握“初定基数,适度增长”这一环节,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经费要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里程及路况酌情安排。下放乡道和村道公路养护经费,每年年初由市交通局、财政局拟定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按季度拨付。

1.4实行管养分离,逐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实践表明,农村公路养护要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可逐步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承包人实干”的四级农村公路管养保证体系。推行招标养护、委托养护、合同养护、承包养护等模式,建立健全养护市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有资质的养护施工单位;日常小修保养由行政村落实农民养护工具体负责养护。养护形式可多样化:平原地区乡镇可在养护里程较多的区域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站,集中负责该片区的农村公路养护;山区养护里程短的或路线比较偏的农村公路养护,可承包给个人或家庭养护,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实行弹性养护制,忙时干农活,闲时养村道,不拘形式养好路。农民养护工按照养路的好坏或达标率,从村委员会或乡镇政府领取劳动报酬。公路部门负责做好监管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培训农民养护工,真正做到:责任在乡镇,实施在村组,受益在群众。

1.5加强考核,全面提高管养水平、实现管养规范化考核是加强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针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要逐步建立、完善相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机制。下一步建议市政府把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乡村道路管养工作,纳入到对乡镇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进行考核。同时,市交通局和公路段还应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养护工程的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检查监督力度和技术指导力度,加强养护成本监督管理。考虑交通局人员和编制限制,具体行业监管工作主要由公路段承担。由公路段制订和出台相应监督考核制度和办法,以保障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逐步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2、结语总之,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规范化、科学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需要资金保障,还需要技术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参考文献:

篇9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截至2014年底,丰县已经建成的农村公路总里程为1700多公里,其中县道270多公里、乡道830多公里、村道590多公里。随着农村公路建设里程的逐渐增加,上级部门逐渐重视做好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2005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2007年5月1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见》的通知。根据通知的要求,市、县公路管理机构分别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科,镇级政府也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

1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

1.1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运转现状

丰县辖区内270多公里县道由交通运输局下属单位的道路管理所负责养护,乡、村公路由各镇成立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负责养护。根据江苏省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要求,县道按照每2~3公里安排一名养护人员,乡、村公路按照每3~4公里安排一名养护人员。丰县270多公里县道,需要养护人员93人,而道路管理所在岗的管理养护人员不足50人;乡、村公路总里程1420多公里,需要养护人员357人,而各镇累计在岗的养护人员不足140人。县级公路管理机构下设农村公路管理科,核定编制四人,主要负责县道养护计划编制、养护质量巡查、养护质量考核等工作,同时负责乡、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县级公路管理机构下设农村公路管理科人员都是路桥类专业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能够正常开展相关工作。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求镇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配置2~4名养护管理人员,专职人员不少于2人,其中有1名为土木工程类的专业人员。截至目前,镇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没有专职养护管理人员,因此镇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名存实亡,只是迎接上级检查时临时抽调相关人员应急办公。

1.2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运行现状

丰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补助资金:县道每年每公里13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200元。由于缺少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省级补助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很难全部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县、镇两级政府由于财力困难,没有明确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配套和使用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和监督模式。

1.3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现状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是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不可缺少的执法职能部门,通过农村公路路政日常巡查工作,能够及时制止辖区内农村公路上超限超载运输、打谷晒粮、摆摊设点、堆放物品等违法行为,维持良好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徐州市交通运输局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县道路政巡查工作,镇级交管所负责乡、村道路的路政巡查工作。县级公路管理机构根据要求已经成立了县道路政巡查中队,但是没有县道路政专项资金来源,真正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县道路政巡查工作还有些困难。镇级交管所受日常管理经费的制约,也很难按照要求进行乡、村公路路政巡查工作。

1.4 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开展现状

近十年来,农村公路的建设里程飞跃式增长,农村公路的交通量也显著增加。农村公路达到一定的使用年限后,路面、路基病害逐渐增加,通过简单的养护小修已经无法改善道路的技术状况时,应该选择养护大中修工程。2012年,江苏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重视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县道大中修工程年度计划不低于养护里程的8%,乡道、村道大中修工程年度计划不低于养护里程的3%。由于县级财力较弱,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没有得到正常开展,因此有部分农村公路的路面、路基技术状况较差,无法达到省级要求的优良路率。

1.5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监督与考核的现状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每年对县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进行一次背靠背考核,根据背靠背考核结果进行排序;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每半年对县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进行一次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进行排序;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每季度对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进行一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拨付省级补助管理养护资金。由于镇级政府没有足够重视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没有按照要求配套管理养护资金和正常开展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导致县级对镇级管理养护考核没有正常开展,县级对镇级的省补管理养护资金的拨付基本暂停,县级对镇级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变成了一纸空文。

2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措施

2.1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

市、县、镇三级人民政府应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正常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范畴,并逐级签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度目标责任书,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序列。进一步明确县、镇两级人民政府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作用,充分发挥地方人民政府的积极性,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落到实处。

县道的管理养护工作应委托给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能够充分利用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现有的人员、技术及设备等资源开展县道管理养护工作,有效避免机构重复设置和人员膨胀,很大程度上降低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和人员经费的支出。乡、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中诞生的新生事物,健全机构和机构的正常运转是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乡、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线多、面广,人员稳定是正常开展工作的基础,县、镇两级人民政府应该重视镇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的人员配备,做到镇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定编定员,有3名以上养护管理人员,专职人员不少于2人,其中有1名为土木工程类的专业人员。镇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逐步培育一支人员稳定、专业性强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队伍,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可持续发展。

2.2 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制度

燃油税改革以后,省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补助资金列入了省级财政预算,市、县、镇三级也应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县、镇两级财政每年应该明确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保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配套资金有着落。

2.3 要推进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机构,明确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在农村公路路政业务的管理范围,明确资金来源,保障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经费和路政装备的投入,切实推进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明确乡镇交管所在乡、村公路路政管理的范围,逐步实现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全覆盖。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机构要依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办理农村公路路政许可、实施路政处罚、采取强制措施等。要针对农村公路沿线特别是集镇段、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城郊结合部的乱搭乱建、打谷晒场、摆摊设点等严重影响车辆安全行驶的脏、乱、差现象,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工作。要加大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力度,防止超限超载车辆在农村公路上行驶。

2.4 要推进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

随着农村公路使用年限的增加,农村公路逐步进入大中修周期。县、镇两级人民政府每年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保障农村公路技术状况稳中有升。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规范设计、招投标、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等环节的管理。

2.5 要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监督考核

要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绩效审计制度,重点考核省级补助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利用情况,促进省级补助资金100%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使用的检查、审计和监督,应由财政、审计和纪检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每半年进行一次监督审计。通过公开的监督审计,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监督考核制度,建立以单位和个人为责任主体的考核体系,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评,考评结果与管理养护资金拨付、奖罚体系挂钩。省、市监督机构应增加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的抽查频率,增加日常抽查检查的分值比重,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养护机构的日常养护意识,避免定期迎检时突击式养护。

篇10

关键词: 农村公路 养护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公路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肥西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县交通运输局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解决农民出行难为己任,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先后加大投资,实施县道改造工程、乡道改建、村村通工程、村道改建工程,完成农村公路部分危桥改造工程,实现了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全县公路网络逐渐趋于完善的同时,由于受资金限制,管养意识的淡薄,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公路有些路段的管养工作处于无人养护、无人管理、水毁工程得不到及时修复,导致了只建不管,重建轻养,公路损坏严重,逐步形成了新的“行路难”局面。直接影响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效益,确保其完好畅通和持续发展,农村公路的日常管养,将是下一步工作的主题。

二、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尚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

省、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意见虽然对县道、乡、村道公路的养护管理主体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农村公路管养面广线长、涉及层次多、管理难度大、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而且安全管理责任也十分重大,因此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成了一个谁都不想管的“烫手山芋”,能拖则拖,能不管则不管。从目前管养推进、运行状况看,县道养护管理工作责任比较明确,县级交通局和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责无旁贷,乡、村道养护责任归属乡镇,但因省补资金经费专款专用,“活动经费少”,地方配套资金又没有,乡镇养护管理“缺位”现象普遍存在,甚至部分乡镇政府认为养管工作就是交通部门的事,没有把乡、村公路管养工作纳入正常的政府日常管理范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交通部门推动,工作进展慢。

2、农村公路“先天不足”,遗留问题多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低,有的路段直接在原有路线上加铺结构层,路窄、坡度大、弯急、视距不良、临坡临河现象十分普遍,安全隐患大,抗灾能力弱,水毁修复资金量大;安全标志等配套设施不全,安全设施维护能力薄弱。农村公路排水沟、路肩设施处理简单,路肩宽度不够,有的根本没有路肩,使农村公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有的桥梁公路防护设施没到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沿线村民公路晒粮、垃圾倾倒现象严重,公路通行环境卫生差,整治难度大,路产路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3、公路违章现象严重,路政执法力度薄弱

目前,村道管理主要采用以乡村为主,公路路政管理部门配合的做法,这种管理只是一种过渡性措施,要实现路政全方位管理,仅靠路政部门是力不从心的。一是路政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乡镇路政协管网络不健全,路政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面对线长、面广的乡村公路管理难度大。二是建筑红线控制难度大,少数乡镇干部对红线控制区建设把关不严,沿线个别群众未经审批随意违章建设,随意损坏公路设施。三是农村公路大多穿越乡镇、村,由于农民生活习惯造成路肩、路面堆积物,打谷晒场,公路用地范围违章堆积、 违章建筑等侵害路产路权现象严重,已经极大影响了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畅通和可持续性发展。四是公路路肩种植物现象较多.违章占地现象普遍。五是近年来超限超载车辆的增多,使农村公路使用年限难以保障。六是乡镇管护站维护路产路权的意识不强.管理业务有待提高。

4、农村公路管护技术水平低,养护质量难以保证

对于乡镇政府来讲,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是新生事物,乡镇公路管理监管员缺乏公路建、养、管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加上乡农村公路养护工基本上都是文化低、年龄偏大、缺乏应有的养护知识的农民,由于工资待遇不高,变动频繁,且知识接受能力低,培训提高难度大等原因,养护工只能进行一些路面保洁等基本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预防性养护,直接影响了公路养管质量。

5、管养资金不足,成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瓶颈,很大程度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

《安徽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意见》明确,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多元筹资”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但由于部分乡镇财政困难,资金筹措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政府重视程度因人而异,县乡自筹在部分乡镇有名无实,而省补资金仅仅够能满足日常保洁,无法维持正常养护,更谈不上大中修养护。同时由于养护体制实施前,县、乡、村道失养情况普遍严重,加之超限运输车辆绕逃农村公路问题严重,农村公路养护成本大为增加,更加突显了养护资金不足。

三、做好农村公路养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从身边农村公路现状看,要解决农村公路养管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村公路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建立健全责任明晰、监督有力、运转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1、管养意识要加强。

农村公路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能存在只建不养或重建轻养的理念,要灌输“建、养、管”并重的思想。依据《公路法》的规定,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主体是地方政府,明确主体,落实职责,分级负责,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2、规范考核,加强监督.完善管理

公路养管工作的监督考核制度是交通部门通过多年实践得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举措,在规范考核、加强监督工作上应加大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农村公路的养管工作,要将其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考核制度,规范考核程序,严肃考核纪律,履行好监督考核职能;监察、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养管经费使用、收支情况进行监督,规范经费管理;乡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公路沿线村级组织的作用,履行好农村公路养管主体的职责。

3、探索创新管养模式,结合实际走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养护

近年来,统筹统养的半专业化养护模式和以养护工养管为主,村两委助养协管等模式。但随着农村公路养管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现行模式已无法满足养管工作的要求,不利于养管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推动,因此,必须在探索创新管养模式上,不拘泥于形式,以养好路为目标,选择农村公路养护走道班、公司化路子,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大中修工程可通过招标、委托给专业养护企业进行,日常养护可以由镇或村组织采用日常性、集中性、季节性养护相结合进行,也可以试用市场运作模式。按照养路的好坏或达标率情况,拨付养护资金。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做好监管和技术指导,加大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真正做到:责任在乡镇,受益在群众,逐步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承包人实干”的农村公路管养保证体系。只有这样,农村公路养管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养护工队伍才能稳定,养护水平才能显现,农村公路才能始终确保良好的路况.

(二) 理顺关系 ,明确责任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 规定和交通部颁布并于二00六年三月一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县境农村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来保障农村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1、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

长期以来,农村公路的发展一直是交通主管部门负主要责任,而农民常抱着“等、靠、要 ” 的思想观念。随着“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出资出力,成了建设主力军。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2、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积极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应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三)强化管理,建立一支县乡村联动的路政管理网络

I、实行属地管理,采用县、乡、村联动的三级管理模式

应将路政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延伸至农村公路,明确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县、乡、村三级职能,建立一支由路政管理员、路政协管员、路政信息员组成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网络。实现行业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村两委管理职能的有机结合,将路面洁障、违章占道等日常工作责任落实到乡镇政府和沿线村级组织,把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对村两委综合考核内容,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形成农村公路的管理合力,弥补村道路政管理的空白。

2、多方联动,提升公路管理质量

农村公路的管理,牵涉到方方面面,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要通过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利用公安、工商、土管、规划等派出机构,由乡镇政府牵头,协调联动,实行综合治理,努力解决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的占路为市、集市占道,乱搭乱建等问题,保持路容路貌,维护路产路权。

3、严罚,加大治超力度

超限超载运输对农村公路的损失同公路水毁一样严重,公路管理部门和交警部门要严把关口,严罚超限超载车辆。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关心治超工作,要给管理部门创造一个良好的治超环境,确保公路完好和使用年限。

(四)建立稳定、长效、保障有力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筹措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