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意见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教学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效果 大学学习特点 现状 改进意见
大学学习的特点
在大学时期,学生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自觉学习,由片面追求书本知识向发展综合素质转变。相比中学时期,大学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学习的自主性
进人到大学学习阶段,虽然也有老师讲课,但是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巩固的过程主要靠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要有很强的自觉性。另外,大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他们已经不满足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开始逐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学习内容的专业性
大学生从一人学就有专业定向问题,专业与学科群的划分将大学学习与未来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相关课程,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查阅文献、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学术报告等方式深人学习,将积累的知识融会贯通,不断探索创新,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另外,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撰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参加各种形式的竞赛和老师的科研项目等,锻炼动手能力。
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
由于大学学习具有以上一些特点,已不同于中学的传统教育,一些学生在进人大学学习后,没能充分了解这些变化,使自己在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自律意识薄弱
大学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比较宽松的,学生除了完成课程的学习外,有更多的时间自我支配。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没有了中学时期的严加管教,一些学生自我放松严重,表现在正常作息时间不能保证,上课有缺席现象;听课不专心、在课上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花费大量时间和朋友吃喝玩乐,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等。薄弱的自律意识,加之学习内容的加大和学习难度的增加,使得一些学生在刚进人大学学习时就感觉到力不从心,更甚者从此自暴自弃,一撅不振。
.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中学时期,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进人大学之后,这种明确的目标没有了,面对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有的学生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如何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变得没有动力,没有更好地发展自我,个别学生甚至过起了浑浑噩噩的生活,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和自己的大好年华。
.部分学生学习被动
由于学生所学专业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已经选择了的,不可避免产生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对所选专业不了解,进人到大学才发现不感兴趣;二是有些学生为了能进入到大学学习,服从了专业调剂,没能选择喜欢的专业。在大学期间换专业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大多数同学只能凑合着读,学习呈现出一定的被动性,也影响到学习效果。
改进课堂“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改善大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出如下教
.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任务或某类任务的主观判断,是个体自信心在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自我效能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前提。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处于一种人际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授课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后学习效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积极的评价,
建立一种以尊重、关怀和激励为特征的课堂人际关系。
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出于对老师的信任,学生相信教师会利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设计最好的学习方法,帮助自己持续学习,以达到课程目标;比起个人学习目标,学生优先考虑按照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一步一步地来进行学习;学生相信教师对于自己学业成就的评估。通过总结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教师这一重要资源的学生,不管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如何,学习效果是相对较好的。
由此可以得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认可和激励会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提供了有利的前提。
.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的双主性。
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绝对主导者的角色,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权与发言权,除了以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考虑积极采用讨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把课堂管理模式转变为交互式的、自主的管理模式,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目的,使得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自觉性得到更好发挥。
为此,教师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人手,改善教学效果:
()课前,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课程的特点、学习要求和学习安排,其中包括:每星期的课的内容,每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在每个时间段内必须完成的任务;课下需阅读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实验或讨论安排、考试安排、评分标准等等。这样使课程内容清晰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
()课中,教师在提纲掣领地对课程内容重点、难点进行讲授之外,要注重提出个人见解,并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适当减轻常规课外作业,可以考虑多增加一些随堂练习,一方面能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另外,教师应创造性地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课后,除了常规的课后练习之外,教师可以考虑设计一些综合性问题,让学生结合已学的知识加以扩展、延伸和综合,撰写报告和论文,达到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深化的目的。同时,教师还要定期与学生交流,广泛收集学生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教学过程。
.加强学习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学习理论家主张把自主学习从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和学习的社会性等八个维度来加以界定,当学生在上述八个维度上均能由自己做出选择或控制,其学习一般就被认为是自主的。
篇2
【关键词】影视英语 语言与文化 英语教学
教育部即将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再次明确英语作为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并将大学英语课程赋予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①工具性是指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文化交际能力,学术或职业交流能力;人文性是指对于语言的学习要有文化包容意识,要了解语言作为文化载体所承载的文化。《指南》特别强调了要加强大学生文化交际能力,指出英语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英语原版影视作品中的影视英语将语言融于真实、生动的情景中,符合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特点,有利于提高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是英语课堂教学多元化的有效尝试。
一、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与文化相结合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②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为突出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以输入为基础,重视英语输出能力的培养。
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每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两者相辅相成,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共同进步。学习语言需要重视语言能力和社会能力(文化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学习外语必须学习文化,外语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还要知道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这种语言来反映其社会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③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教师可以更好地将影视英语应用于英语教学,将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还可以使感性材料与学生的形象思维相结合,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这种教学模式资源丰富,特点鲜明,语言情境、形象生动,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最大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二、影视语言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中,“语言输入假说”是其理论的核心。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④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影视语言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语言学理论依据。将影视英语融入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影片生动、标准的语言,逼真、多彩的场景画面,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将学生吸引到影片的情境中,这就是习得语言的良好条件。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生会很乐意去看、去听、去模仿,从而使语言知识的获得更加积极主动,应用起来会觉得自然、流畅。语言的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获得的,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因而语言的表达和用词会更加确切。
输入是学习的外部因素,是语言习得的前提条件;语言习得的输出是内部因素,主要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意识相关。这要求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艺术专业的特点创设有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
语言教学专家苏珊・斯坦普尔斯基(Susan Stempleski)和巴里・托马林(Barry Tomalin)认为,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比任何教学媒体都能更全面而真实地展示语言信息。⑤艺术专业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对艺术作品和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更感兴趣。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师越来越充分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致力于通过影视英语的教学实践探索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集视、听、说为一体,所呈现的情景真实、生动,可以展现出一个民族的时代风貌、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多种层面。让学生观看英语原版影片,如身临其境,并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文化,体验另一种语言的魅力,学习英语的正确表达方法和纯正的发音;领悟英语国家的民族精神、风俗习惯及精神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综合素质。
三、英语影视作品中的语言文化内涵
影视作品是语言的载体,有助于学生在自然的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经典的台词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浓缩人生哲理,具有教育意义。
电影是人生的缩影和升华。经典的英文电影台词大多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许多经典台词充满人生哲理,能够启迪心灵,富于教育意义。对于相关电影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理解、排演外国戏剧,以及塑造人物形象有很大帮助。
美国影片《换子疑云》中女主角克里斯蒂娜・柯林斯(Christine Collins)在教育儿子时有一句话:“Never start a fight,always finish it.”(不主动挑事儿,但奉陪到底。)这也是克里斯蒂娜的做人原则,更是她的坚韧性格和与社会黑暗面相抗争的过程写照。
美国影片《阿甘正传》中的台词和人物对话让人记忆深刻,让观众记住了一个坚强乐观的母亲,和努力拼搏、由智障者变成美国人心中的传奇人物的阿甘。
第二,影视作品能够让学生体会纯正的发音。
影视作品不仅能带给学生娱乐,还有良好的视听效果和纯正的发音。英国电影《国王的演讲》很适合选入影视英语课堂教学。影片中很多桥段的对白语速都不是很快,双语字幕停留在画面上的时间也较长。这部影片颇具魅力的语言运用对人物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多观众喜欢奥斯卡影帝科林・费斯(Colin Firth)的表演,因为他对片中人物的演绎非常极致,对台词把握得准确到位,他的音色明亮、富有磁性,语言功力深厚。影片所体现的英国文化集中于皇家英语。皇家英语被认为是最标准、纯正的英语,象征着正统、权威、品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成功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讲,鼓舞了当时“二战”中的英国军民。“If one and all we keep resolutely faithful to it,ready for whatever service or sacrifice it may demand,then with God's help,we shall prevail.”(只要每个人坚定信念,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们必将胜利。)整篇演讲语言细腻高雅,用词讲究得体,通顺流畅、朗朗上口。科林・费斯那纯正、标准、高贵、优雅的皇家口音,加上神圣而又真实的表演,很适合作为学生模仿和诵读的练习对象,既充实了课堂听说教学内容,又可以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根据影片角色中对于台词的艺术处理,可以使学生模仿符合人物性格的语音语调。
美国影片《闻香识女人》的主演艾尔・帕西诺(Al Pacino)凭着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出色的演技把一个暴躁无助的退伍盲人军官演绎得极为生动。艾尔・帕西诺在台词的处理上,语调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漫不经心、时而自卑倔强、时而老练狡黠。影片中多次出现男主角弗兰克的口头禅“呼――哇”,也为角色增色不少,值得借鉴。
结尾的一场戏将艾尔・帕西诺深厚的表演功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大段台词一气呵成,荡气回肠。“It's a valuable future,believe me. Don't destroy it,protect it. Embrace it. It's gonna make you proud one day,I promise you.”(相信我,他会有无限光明的前途。别毁了他,保护他,支持他,我保证你们有一天会为此感到骄傲。)在英语课堂上选用这段台词给学生反复播放,在学生熟悉整个语言环境之后,将台词做成PPT课件播放,教师配合讲解语言的知识点,请学生朗读,如果学生能够模仿艾尔・帕西诺的语音语调,将会使发音更加有味道。
第三,影片台词的逻辑性很强,如《闻香识女人》的台词具有辩护词所特有的雄辩之美。生活中,人们会利用语言的暗示、嘲讽等形式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影片中将这种语言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叫绝,可以使学生深入体会语言的多种用法。
四、影视英语教学的课堂实践
影视英语的课堂教学是促进语言习得的有效手段,灵活高效的课堂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能力。
第一,教师是影视英语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影视英语的教学目的、重要性及独特性,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影视英语的学习,树立主动学习意识。教师应认真选择合适的影片资料,精心设计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包括给学生介绍剧情的来龙去脉、相关词汇和语言文化内容。艺术专业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意识很强,教师可以将影片中某些片段的对白或独白做成PPT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模仿角色扮演,根据影片情节编排短剧。课后布置学生从影片的人物、剧情、音乐、主题、美术等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角度撰写影评;或发挥自己的想象,按照剧情的发展编写不同的结局;或进行二次创作,教师及时点评和辅导。这些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的语言有效输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通过具有优秀视听效果的影片拉近学生与英语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其潜在能力,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结语
影视语言文化应用于英语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多元化的有效尝试,为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生动逼真的学习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成效显著。教师应该不断了解和学习艺术相关专业知识,观察和掌握艺术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心理表现和个性特点,不断探索艺术专业的英语教学规律;通过影视教学,将语言的输入、输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增强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注释:
①②见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
③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60.
④张超,金朋荪.Krashen的输入假说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1(23):253.
⑤叶晶.英语视听说课堂中英语电影教学初探[J].湖南学院学报,2010(3):72.
参考文献:
[1]Stephen D. Krashe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ergamon Press,1982.
[2]Barry Tomalin,Susan Stempleski. Cultural Awareness [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徐志英.英语电影视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陶吟吟.论英语原声电影的语言与文化传播[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5).
[5]李黎.英文影视片段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1(18).
[6]王雅芳.英语影视教学的课堂组织技巧[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7]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06-02
1 引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在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的今天,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深刻的启示,对我国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有积极借鉴作用。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同时,原有知识由于新经验的介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符合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3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
2004年,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为质量工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模式改革。新的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
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文字、声音、图像等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多媒体外语教学以课堂屏幕投影面授和学生上网自主学习或以两者相结合为主。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丰富了外语教学手段,扩大了外语教学的研究范围。
多媒体教学把教师从繁重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但是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课堂不是电脑功能演示厅。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既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既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又是课堂气氛与语言环境的营造者;既是学习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者,又是其潜能的挖掘者。总之,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的作用仍不容忽视。多媒体技术有先进的一面,但并不是教学效果的唯一保证。多媒体教学的正确定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服务于外语教学。
4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教学
建构主义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而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传送到学生笔记本。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由于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不能违背教学中的交际、情感等基本原则,整堂课就是靠点击鼠标完成各个教学环节。这种缺乏人性化与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完全背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给学生以想象的自由,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果或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4.1教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把每个单元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准备活动,也就是导入部分,教师提供相关词汇短语,学生可以按已有知识自由回答与描述,建构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第二部分是听力活动,材料里有对话、故事、歌曲等,学生听完录音或回答问题或角色扮演等;第三部分是阅读活动,学生当堂完成课内阅读文章,以结对或小组形式讨论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第四部分是巩固和提高,全班按照该部分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扭转了以往有中国特色的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
4.2教师是学生活动的鼓动者和参与者
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扮演角色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与参与。学生开展对话活动时教师不能旁观,而应观察学生的情况。当学生讨论冷场或者角色扮演时学生忘词,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鼓励或提问,使学生的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性格内向或口语表达差的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在学生活动时,教师仅作为一个鼓动者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可参加学生的活动,成为他们的一员,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也为学生提供了与英语表达能力较强的人交流的机会。
4.3教师是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分析者和解答者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和问题并加以纠正、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述、会话或讨论时不应立刻打断,这样会破坏气氛。虽然强调在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不应过分地干扰,但教师此时并不是无事可做,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信息中心。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语言专业知识,同时掌握百科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上得心应手。
总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knowledge-navigator),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活动的气氛和效果。
5 结语
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建构主义的完美结合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优化了大学英语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孟臻.反思多媒体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6,(6).
[2]孟臻.建构主义的理性思考[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4).
[3]Jacqueline Grennon brooks and Martin G. Brooks.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篇4
一、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展的区别
1.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特点。以“教师为中心”既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以老师为主的这一教学模式的确有其存在的意义,它为学生提供学习计划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因为感到迷茫而失去学习动力。例如:老师每天会告诉学生今天要做什么,从第几页到第几页,哪些是重点而哪些又只是需要了解等等。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让学生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不在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以老师为中心,那么也就是在没有老师的地方学生就不能进行学习,这就完全缩小了学生学习的范围。
2.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特点。在我看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它遵循了评判继承的原则。它既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好的一面,也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一面,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以“学生为中心”既把学生看作关键,主张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树立学习目标、自己自觉完成任务。该教学模式还有一特点就是学生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最大程度的扩大学生学习范围,改变了以往仅仅只是在教室里才能学到东西的模式。
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意义
1.以“大学生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重大意义。老师好比是学生黑暗中的一盏灯,给学生往前走的勇气,但至于学生走哪条路或敢不敢走,这就靠学生自己了。所以老师只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引,最终学生的成败是在于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模式正好给学生自觉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2.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该教学模式迫使学生自主学习,降低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学生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老师了,而是自己该如何解决。另一方面是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英语口语学习,如,走路时看到一个名词,用英语讲出来;在学校也可以自觉的和学生一起用英语进行交流等等。
三、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方法
1.转变教师与学生的主客角色。在过去,教师是直接对学生的工作任务进行自主的决定,但现在不能如此了,学生的意见很重要,所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就转变成指导者了。也就是老师不能一味的对学生加以指使,不能完全的给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辅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并要为学生树立信心;学生在过去就是完全盲从老师的安排,但现在就是自己给自己定目标了。也就是学生不能一味的向老师寻求帮助,应该做到独立思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加以解决。
2.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持有让学生紧张的心态,因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反感学习该课程。所以,老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利于学习的好氛围,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紧绷着神经,这是不利于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另外老师不能对优秀学生过多的关注,也要适当的关心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关心孩子的成长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对自己的好,才会产生不辜负老师期望的心理。
篇5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知识,对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建议.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得相当严竣,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我国逐步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机制,教育部门和教学机构为此也己经进行了不断地实践和改革,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通过各类就业市场实现就业.但是目前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管理,所做的调查研究还较少。因此,本项目以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关于大学生就业及其职业生涯管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如何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建议.
一、调研结果
我们以武汉大学四个年级近400名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职业生涯管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如下: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
1.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问题,选择“了解很少”这一选项的三个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61%, 64%. 69%.可见,大一至大三各年级的同学对这一概念都缺乏了解。
2.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对我们的重要性的认识,各个年级都感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的比例分别为79%,59%,77%。
3.面对就业准备的问题,各年级的意见比较统一,选择大三的比例依次为28},55},39}。而大一学生中,有35%的同学选择了在大一时就着手准备就业,而大二学生选择同一选项的更是低至6%。
(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面对职业目标的问题,参与调查的各年级都有相当多的同学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大一到大四选择此项的比例各占47%,45%,46%和32 %;而相比之下,有着长远又清晰目标的人数则非常少。
2.在“参加职业指导课程或活动”这项调查中,80%以上的同学较少参加或者根本没有参加过职业指导,三个年级的比例分别为90%,82%,94%;而经常参加职业指导的同学少之又少,分别占了各年级调查人数的3%,8%和6%。
3.通过对职业指导知识来源的调查,我们发现,90%以上的同学选择父母或报刊书籍等作为获取职业指导知识来源,相较之下,学校职业指导中心的来源不足10%。
(三)时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程度。大部分同学都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选择“非常需要”或“需要”职业规划指导的同学占多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仍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而选择了“需要一般”。
2.对职业指导需求的内容方面,同学们对职业礼仪、求职技巧、职场处世和专业择业等各方面都有需求,但对求职面试技巧的需求比较集中而普遍,三个年级的选择比例分别为42%. 44%和51%。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相当一部分同学感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绝大部分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了解甚少,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多数低年级同学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四学生确定目标的比例相对较高,但这部分同学的目标也大都是在大四之后才逐渐确定下来的。另外,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来源方面,对于身边已有的资源,比如学校的选修课程和讲座等,同学们的热情和参与率都不高,系统的完整的职业规划培训就更谈不上了。而且同学们所获得的知识并不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而大多通过浏览报纸书籍或者与父母交流得来。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缺乏规划,综合素质未得到提高导致就业能力不高
首先,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缺乏规划。“很多同学没有进行规划,一方面是没有规划的意识,跟着感觉走;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考上大学之后怎么读,自己的兴趣在什么地方,目标在哪里,对这些问题并不是非常清楚,由此导致定位不准确。”这方面的缺失使许多大学生“坐下来不能写,站起来不能说,跑出去不能干”。部分同学把它归因于社会变化太快以致适应能力跟不上,或者学校的管理和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而实际上学生自身才是根本原因。
其次,大学生毕业时没有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他们对自身的才能、特长、爱好没有充分的估计和定位,同时也不清楚自己所选的行业是否适合自己滞着这种盲目性求职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只是纯粹的想找一份工作,而又好高鹜远、就业期望值偏高,最终导致大学生出现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影响了自我就业
一是“盲目攀比”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择业时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所学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等实际情况,而是观看和打听别的同学往那里签或到那里去。二是“一切向钱看”的误区。有的学生找工作,首先关注的是报酬多少,工资待遇如何。三是“个人理想主义”的误区。有的总想环境好一点,工资高一点,工作轻松一点,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四是“走向极端”的误区。有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工作的形势了解不够,对有关政策规定认识不清,在找工作时,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五是“侥幸心理”的误区。有的学生在校其间不认真学习,没学到真本事,毕业时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朋好友身上。六是“创业追求体面”的误区。大学生创业存在着必须”做大事、创大业”的观念障碍,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三、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引导就业:首先,政府应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缩小城乡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别。坚持政府为主导,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同时,在大学生毕业后,政府还应提供财政补贴,帮助大学生获取继续教育机会和企业实习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其次,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市场,大城市以其相对完备的资源配置、较高的工资水平、优质的各种生活设施等对大学生有着绝对的吸引力,而小城市,或者乡镇、农村等虽然高等人才紧缺,却难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而政府就需要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引导政策,如:提高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和乡镇就业的待遇;实现大城市与小城市、乡镇之间人才流动的良好对接等。另外,自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以来,作为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就业质量,对于大学生和企业乃至社会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个环节中,政府要做的就是将这部法律落实,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良好、规范运转。
2.积极探索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积极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的双重作用。由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较晚,而且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因此劳动用工还极不规范。但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规范与健全,积极发展失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重大意义。我们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初期,可以通过政府和学校补贴、学生缴纳部分失业保险费等方式将所有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的范围,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二)教育机构层面
1.横向:一是注重专业设置,使其更符合社会需求。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往往造成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过剩。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所找的工作有七成以上与本专业不匹配。高校要建立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转换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主要在专业设置上增加弹性,调整专业设置,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良好循环.二是学习之外,加强实践学习,把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不再让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的所有内容,而是结合时事或者具体可见的项目对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三是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辅导,引导学生形成对自己生涯管理的合理预期,并指导他们做好相关准备,一般来讲,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意味着身份和地位的大变革.因此大学生常常对接受高等教育有着较高的预期,希望毕业后短期内能收益,这样就容易产生不合理的职业预期.
2.纵向: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速度和规模问题.现状表明,在短期内大幅度扩展高等教育规模导致的大学毕业生供给的增加,而其所学与市场需求并不完全对口,便出现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一方面,二元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现状的存在要求高校要从为服务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供给机制,实施创新性人才培养战略。高校和社会形成良好互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平台,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域提供不同人才,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除了一般本科高校、高职高专外,一些符合规定的公办或者民办机构可以在政府支持下,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技能培训,使其更快更专业地进入社会,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三)学生层面
1.转变观念。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形成自身职业期望时可能过于关注职业地位、职业收入、职业发展等因素,而忽视了自身的性格和素质与这些职业的相互匹配性,导致了职业期望和实际就业现状的巨大偏差。这就需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预期,积极进入社会。
2.根据自身情况,客观选择未来发展方向。一般来讲,在入校之前,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状况、发展前景,让自己对所学专业有明确认识。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专长喜好,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较权威的测试以及同学、家长的评价,进行综合,然后客观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价。
篇6
【关键词】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建设 方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逐步开始注重学科团队建设,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均取得了有效进展。尤其是自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充分利用“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处于蓬勃发展状态。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尤其是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学科融合性都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有着自身的个性特点。
首先,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集人文性、工具性和职业性为一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竞争力,这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他如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如今课堂教学需要用到课件、图片、动画等各种多媒体素材,教师教学的开展必须要不断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再次,大学语文课程一般都涵盖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除大学语文教师要了解所教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外,艺术类教师也必须要参与进来,对专业知识点进行把关。尤其是近年来微课、慕课等新形式课程及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对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想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不遗余力建设一支涵盖大学语文教师、艺术类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在内的集学科知识为基、艺术涵养作辅、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团队。对此,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重点考虑以下方法。
一、内培外引,选拔带头人
教学团队带头人是整个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团队运行的掌舵人,在团队中起着管理和组织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学团队带头人的选拔,一是要外引,引进校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有着独特见解和科研能力的人,通过“老带新”和“传帮带”,促进团队其他成员的发展。除引进必要的新鲜血液之外,还要引入竞争机制,注重从内部选拔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有责任心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有效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影响辐射作用,以带领本团队能够和谐发展。同时,对于教学团队带头人,还要注重其先期和后期管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其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便其更好地胜任、管理工作。
二、协调统一,培养教学骨干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一位教师不可能完全精通所有内容,这就使得教学骨干的培养难上加难。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分为四门分课程,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学经典导读》《应用文写作》和《演讲与口才》,由本学科或有所长的教师授课。这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在各个科目之间培养多个教学骨干,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本学科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最终实现多门学科协调统一于大学语文之中。
三、优化数量,老中青结合
一个教学团队中的成员不宜多,如果成员较多,很容易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或“搭便车”的情况。成员的数量可以根据大学语文的性质、教学目标等来确定。如1个带头人,根据分课程选拔4个教学骨干,每个分课程下各有2―3名专业教师,1―2名相关艺术类教师和1名信息技术教师。这样的组合更容易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更好地促进本团队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团队中各个年龄段的教师数量,合理配备老中青三种不同的年龄结构。
四、分析整合,打造校本教材
大学语文是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兼具工具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综合实用能力提升的课程。纵观现今的大学语文教材,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突出了高职教育“实用、够用”及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但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却存在内容安排不尽合理、专业性不强等问题。相比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建设中,打造适合文化艺术类高职学生使用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校本教材的水平能够直接反映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因此,团队成员之间要各尽其能,通力合作,编写出凸显艺术专业性、实用性与人文性并举,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相互补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任何一个团队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期的摸索、探讨和改进。高职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融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团队的建立和发展,除了需要在带头人、教学骨干、团队结构和教材建设方面下功夫,还需要各种运行机制的保障及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式,才能达到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晓琳.基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2-74.
篇7
一、高职院校开展音乐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音乐美育教育可以充分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有效的调动和激发欣赏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对高职大学生训练时发现,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的欣赏同一首音乐作品时,他们因为性别、性格、环境等成长因素的不同,其脑海中形成的画面感是不同的,这种音乐感受的引导,不仅有助于提高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还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其次,音乐美育教育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美育最直接的教育作用就是培养人的审美感受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感性的审美状态到达理性的道德状态。“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的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
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实践美育教育现状分析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始建于1997年,隶属于学院团委,现拥有合唱团、舞蹈队、电声乐队、管乐队、民乐队、舞龙舞狮队、中国大鼓队等7个演出团队和四个职能部,总人数达到了500余人。多年来,艺术团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舞台。
(一)大学生艺术团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音乐美育实践的主要阵地
文化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底蕴和内涵,大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是育人的重要手段。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团一直承担着学校的各项演出任务,还一直活跃在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的舞台上。曾先后参加“青岛啤酒CCTV倾国倾城”演出、日照市建立20周年大型文艺焰火晚会、中国水运会开幕式演出、CCTV“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以及思想行为方向,把音乐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大学生们不仅受到艺术熏陶,更重要的是收获团结、坚韧、奋发向上的精神。音乐美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艺术团就是音乐美育实施的阵地,创办了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这里可以全面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和展现美的能力。可以看出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追求有灵魂的教育,培育有底气的人才。
(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实践音乐美育教育的一些常见问题
第一,艺术团成员的艺术专业知识匮乏、流动性大。高职院校一般都是在校三年的大专院校,艺术专业的学生甚少,很多专业的学生大二时就去实习,大三就走向社会找工作,所以,艺术团团员基本都只能参加一年的美育训练。学生的美育基础薄弱,培养的周期较长,也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好不容易把艺术团成员培养成骨干力量,他们就面临着退团,培养成果“昙花一现”。第二,美育师资队伍稳定性不足,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艺术团的教师来自学校各个部门,他们有很多自己的本职工作,艺术团课程是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的。艺术团课程不属于选修课,其训练时间的大多安排在中午或晚上,这样占用了教师很多休息时间,而艺术团课程不计算在正常课时内,给予教师的补贴费相对较少,从而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第三,投入经费欠缺,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完善的设施、良好的训练环境对于大学生艺术团的长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学校已经给予大学生艺术团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还不太足,许多硬件设施比如合唱凳、电脑、音响、乐器、演出服装等都出现陈旧甚至报废的现象,硬件设施的不足会影响到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三、高职大学生艺术团实践音乐美育教育的几点意见
(一)将艺术团的课程纳入教学系统,形成正规化管理
为了保证学生的上课质量,同时也为了给予教师相应课时保障,建议将艺术团的课程纳入教学系统。这样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上课,给予其相应的学分;教师上课课时应当享有和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充分调动起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正规化管理模式。
(二)支持艺术团师资队伍外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艺术团教师大多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一段时间的授课,教师就感觉力不从心、山穷水尽的感觉,所以,建议学校每年都创造一定的条件让艺术团教师外出交流学习,不断的吸收好的经验和知识,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
(三)更加规范管理,实现艺术团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篇8
在这之前,我没有做过家教,这算第一次吧。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在学校里听过一些同学的意见,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还是比较有自信心的。我帮扶的对象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刚开始可能是由于之间不熟悉,小孩还是很听话的,做什么都很认真,无论是写作业还是背单词,都有耐心。没过多久,我们之间的说笑增多时,他也就表现出调皮相,不想学习。布置的一点点作业也只是勉强完成,更不愿意多听我讲。回来后,总结这几天家教的经验教训,觉得真有些失败,可能是小孩没有和自己好好配合,没有做好这几天的家教,小孩子的调皮、贪玩在这个年龄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大多原因在于自己的教学方法的不正确性,没有适应孩子心理的发展,使小孩对自己产生一种排斥心理。我想应该多用引导的方式来教他,比如在数学方面。后来的几天比前几天好多了,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多了表扬和鼓励,找到孩子的优点,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在后来的几次中,我也不断的总结经验,并向同学请教一些方法,在家教结束时也取的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虽然那几天天天都是炽热的大太阳,但我们志愿者们每天都坚持准时到社区进行义务家教。尽管如此,但我们还是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得到的快乐远比流的汗水多!
虽然义务家教并未给我带来一丝物质上的利益,但我知道,我把我的爱心传递给别人,当自己身处困境时,也定会有人向我伸出他们的援助之手。将爱心不断传递下去,全世界那些处于困境的人得到帮助,才能更快地脱困。义务家教给我带来的是无限的精神收获。
篇9
论文摘要:本文简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中的应用,探讨了如何使大学英语通过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并在这种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原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的大学英语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国家教育部在新《课程要求》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即“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另外,新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秀部分。”
但是教育部提出的理论性指导意见,在具体操作中仍有诸多问题有待探索,如:如何培养习惯于依赖教师的中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融人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秀部分”。这些问题既是广大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关注的问题,也是英语教学改革中巫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改革试点学校之一,江西财经大学以教育部外语教学改革精神作为指导,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教学模式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十世纪后期,认识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建构主义的鼻祖是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levvygorsky。他们最先提出了以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认为人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相关的知识概念,从而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ausbuld,1964)。随后,这一观点用于解释和探讨语言学习过程。首先,建构主义学习观点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其次,由于语言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调活动而实现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学习者获得知识不完全决定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和书本的能力,而是由学习者自身的经验以及与他人协作的结果决定的。ri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通过设计符合教学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语言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下是一种合作主动的过程。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制作与网络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给出具体的情境,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集成信息。集成信息的传递加速和改善了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愿望,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学习的路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难度。由于学生在学习的动机、能力、方法及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其语言学习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学生喜欢通过阅读方式积累词汇,有的学生通过做习题来记忆词汇,而有的学生更愿意按照词汇表来有序地背诵单词。多媒体课件充分考虑到学生间个体语言习得的差异,设计了灵活多样的语言场景和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通过人机对话形式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可以由电脑及时地反馈和评价。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国教育专家moore (1989: 23)说:“真正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体验和再创造。”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大量模拟现实,使学生在虚拟的学习场景中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学习体验,从而突破教育时空的限制,加速学习和生活的融合。大量的语言输人是语言习得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如krashen(1982)所说,只有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大量可以理解略高于学生现有语言水平(即i+1)的语言输人,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网络教学正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英语学习者语言输人环境不足而诞生的,反映了学习者的需求。同时,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成果事半功倍。如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卡通人物提出问题,有趣的动画效果能解除学生对提问的紧张情绪,让学生自然地参与讨论;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把标准的文字以动态的效果一幕幕生动地展开,需要时还可以把一些反映重点和难点的动画有选择地反复观看;利用flash和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动感更强,而且在视屏上打破了习惯的约束,造成新奇感和震撼感,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想,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另外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lixue/">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人的感官起着重要作用。感官接收应用得越多,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知识则越容易理解。由于网络教学展示的声光信号,图文并茂,声情融会,调动了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协调活动,提高了视觉形象与听觉印象传递信息的效率。这种全信息表达和知识的多维呈现,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利用多媒体,可提前精心制作网络课件或cai课件。课文中的单词及短语等等都被设计成超文本链接的形式,学生可以不断的使用鼠标主动搜索自己未知而想学的知识。这些课件可以使理论的语言与具体的表象有机结合,化解了教学难度,便于学生记忆。同时,这对加强学生形象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学生学到earphone一词时,只要轻击鼠标,就能看到超链接画面,于是他就懂得了receiver不同于earphone和headphone。的确,这些课件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各种感官,扩大了他们的感知空间和时间,因而提高了主观对客观的认知范围,使学生主动记忆,积极思考,进行有反馈的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
篇10
关键词:SMW工法;粘弹塑材料;应力释放;信息化施工;基坑的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XX大学教学医疗综合大楼工程位于南京湖南路。基坑长310m宽110m,采用SMW工法(型钢水泥土搅拌桩)1997上海地区引进日本的设备和技术,应用历史还不长,特别是大量的被采用还是在最近几年,施工经验尚不够丰富,施工的工程实例相对更少一点。采用SMW工法适用开挖深度与基坑周边的环境条件,场地土层条件,基坑形状与规模等原素有关,尤其是基坑内支撑的设置紧密相关。XX大学教学医疗综合大楼基坑开挖深度12m-14m属深基坑,从提高基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事故发生,对基坑进行系统的跟踪监测是很重要的。
基坑工程有别于地面结构工程显著特点之一,基坑工程是在不确定介质中开挖卸载工程。基坑工程,介质是土,是极不均匀的各向异性体,而且是三相系,既非弹性,也非弹塑性,具有明确的时间效应,可谓之粘弹塑材料;边界条件随基坑周边建筑环境而变化,是一种随机边界,所受荷载是卸载(开挖)引起主被动土压力。所以,基坑工程的力学行为相当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模式能表达的。多年来(自1857以来),基坑工程设计虽然“符合规范要求”,又经过“专家”论证,最终还是出了问题。原因何在?在于对基坑工程力学机制尚未认识清楚。如何认识?监测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监测可以直接了解卸载开挖活动在土体中的力学响应(位移、应力,渗透压力等),由此可以判定工程活动结果,以及如何调整工程活动的途径。
2、监测的目的与作用
XX大学教学医疗综合大楼采用SMW工法是属较柔的桩,其围护桩又有多种桩型。模型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基坑工程的土方开挖,因应力释放,产生各种释放变形:坑壁内凸,坑底隆起,周边地面沉降,如果失控,一是影响正常施工,二是造成周边环境破坏。如:周边路面开裂,地下管网位移或断裂,建(构)筑物倾斜与开裂,引发各种风险,甚至造成各种不安全事故。
监测目的:
(1)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各种力学响应的信息,防止超限变形,避免风险的出现,确保安全施工和有效保护周边建筑环境;
(2)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指导施工,做到信息化施工。每步开挖都会在坑周土体有应力和应变等的反映,通过反映的参数可以判断开挖措施可行性与需要调整的方式,确保开挖施工正常可靠有序的进行;
(3)根据信息分析,可以判定支护结构安全度,从而调整支护结构设计。例如,测得一水平支撑轴力超过设计值就可采取加强支撑的方法,及时予以补偿,不至使支撑强度不足影响基坑的稳定性;
(4)监测是一个大的现场试验。土力学是一门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学科,经典土压理论极限平衡原理,找不出其应力与应变关系。而实际基坑问题最需要确定作用与变形关系。监测可以了解作用的直接信息,这种信息有助于对土工原理产生新的认识,例如,基坑主动边的主动土压力原来认为是自上而下呈三角分布的,实测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是三角分布,在基坑底下呈矩形分布。监测实践改变了传统知识,推进土工原理的发展;
(5)监测结果是建(构)筑损伤的判据,据此可以确定是否要加固或者特殊处理。
3、监测标准的确定和监测内容
监测标准实际是各项监测内容的限值,或称报警值,其值各种规范都有其他表达方式,但并不统一。但重要依据还是一致的,都以对坑周建筑环境影响程度为标准,以变形控制为主。将基坑安全等级分为三级,综合现有规范、规程。其安全等级化分,有三种分类方法,一类是定性划分,如“建筑基坑技术规范”(YB9258-98)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I120-99)(见表1)。二类是定量划分,如,深圳市标准:《深圳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TG05-96)(见表2)。三类是定量控制标准与定性描述综合的划分,如《基坑变形控制环境等级标准》(h—开挖深度)(见表3)
表1
一级 二级 三级
YB9258-98 破坏结果很严重 破坏结果严重 破坏结果不严重
JGJ120-99 支护结构破坏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影响严重 影响一般 影响不严重
表2
一级 二级 三级
STG05-96 基坑深度h
地下水埋深5m
软土层厚度>5m 2-5m
建筑物至坑边距离L0.1h
表3
保护等级 地面最大沉降及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控制要求 环境保护要求
特级 1、地面最大沉降量0.1%h 基坑周围10m范围内有地铁、共用沟、煤气管、大型压力总水管等重要建筑及设施,必须确保安全
2、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0.14%h
3、基坑隆起安全系数ks≥2.2
一级 1、0.2%h 离基坑周围h范围内没有重要干线水管,对沉降敏感的大型建(构)筑物。
2、0.3%h
3、ks≥2.0
二级 1、0.5%h 离基坑周围h范围内没有重要支线管道和建筑物、地下设施。
2、0.7%h
3、ks≥1.5
三级 1、1%h 离基坑周围30m范围内没有重要保护的建筑设施和构筑物,地下管线。
2、0.7%h
3、ks≥1.2
不同的安全等级有不同变形报警量值,其确定原则主要应满足保护对象的允许变形值和设计规定允许变形值;其次是考虑建(构)筑物抗变形能力及经验;此外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例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单位:cm)(见表4)的规定:
表4
基坑类别 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 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监控值 地面最大的沉降监控值
一级基坑 3 5 3
二级基坑 6 8 6
三级基坑 6 10 10
为全面控制基坑工程力学行为,做好环境保护及安全防护,避免风险,一般有十三项监测内容:(1)墙桩顶水平位移;(2)墙桩顶沉降;(3)孔降水压力;(4)土体侧向变形;(5)墙体变形;(6)墙体土压力;(7)支撑轴力;(8)坑底隆起;(9)地下水位;(10)SMW工法桩身应力;(11)立柱沉降;(12)周边建筑物沉降与倾斜;(13)周边地下管线沉降和位移。
根据基坑的重要性等级和基坑实际情况,分必测项目(√)和选择项目()(见表5):
表5
内容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一级基坑 √ √ √ √ √ √ √ √ √
二级基坑 √ √ √ √ √
三级基坑 √ √ √
目前各种“规范”“规程”对变形监控值各有不同的标准,但总的范围值差异不大,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规定(见表6)具有代表性,可供参考。
表6
安全等级 墙顶位移mm 墙体最大位移mm 地面最大沉降mm 监控值的变化速率
监控值 设计值 监控值 设计值 监控值 设计值
一级 30 50 50 80 30 50 2mm/d
二级 60 100 80 120 60 100 3mm/d
三级 通常宜按二级基坑标准控制,当环境许可时,可适当放宽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基坑容许变形值在《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和《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中都有所规定(见表7):
表7
环境条件 墙顶水平位移(mm) 墙体最大水平位移(mm) 坑外地表最大沉降(mm)
基坑周边10m范围内有地铁隧道、煤气总管、自来水总管,以及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等需要加以保护时 1‰ho 1.4‰ho 1‰ho
基坑周边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有自来水干线、小口径煤气管、民宅、大型建筑物或公共设施 2‰ho 3‰ho 2‰ho
开挖深度小于7m,周边环境无特别要求 5‰ho 7‰ho 5‰ho
注:ho—基坑开挖深度。
有些项目和市政工程的监控变形值综合列出供作参考:
立柱沉降差。隆起或沉降不得超过10mm,变化速度不得超过2 mm/d;
支撑弯矩及轴力。一般将报警值控制在80%设计允许最大值内;
基坑外水位。坑内降水或基坑开挖引起坑外地下水位下降不得超过1000mm(即1.0m),下降速度不得超过500mm/d;
煤气管变形。沉降或水平位移不得超过10mm,位移速率不超过2 mm/d;
4、监测方法与设备
4.1方法
由监测的目的可知,监测就是要能及时、准确、客观的放映基坑力学行为表现,从而指导和控制施工作业,为此监测方法必需:
(1)监测点布置要能反映基坑应力和变形动态,对基坑稳定性能起到控制作用;
(2)监测的手段宜简单可行,适应施工环境快速变化;
(3)监测的探头与埋设元件及基准点,尽可能不影响正常施工;
(4)为了全面反映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应采用多种监测手段等,监测对象与相应的监测项目和采用的仪表如下(如表8):
表8
序号 监测对象 监 测 项 目 监测仪表和仪器
(一) 围护结构
1 围护桩顶(SMW工法) (1)桩顶水平位移 经纬仪、水准仪
(2)桩身土侧向位移 测斜仪
(3)桩内力 钢筋应力计(钢弦式、电阻式)
(4)桩水压力 压力孔隙水压力计
2 水平支撑 (1)轴力 钢筋应力计
3 圈梁、围梁 (1)内力 钢筋应力计
(2)水平位移 经纬仪
4 立柱 (1)垂直沉降 水准仪
5 坑底土层 (1)垂直隆起 水准仪
6 坑内土层 (1)水位 观测井、孔隙水压力计
7 格构柱 (1)内力 电阻式应力计
(二) 相邻环境
8 相邻地层 (1)分层沉降 分层沉降仪
(2)水平位移 经纬仪
9 地下管线 (1)垂直沉降 水准仪
(2)水平位移 经纬仪
10 相邻房屋 (1)垂直沉降 水准仪
(2)倾斜 经纬仪
(3)裂缝 裂缝观测仪
11 坑外地下水 (1)水位 观测井、孔隙水压力计
(2)分层水压 孔隙水压力
4.2各种监测精度要求
(1)桩顶水位平移:用经纬仪和前视固定点形成测量基线,测量桩顶各测点和基线距离变化,精度为1mm;
(2)桩体变形:在桩体内予埋测斜管,用测斜仪监测验桩体变形,精度为1mm;
(3)桩体土压力:用予埋在桩后和桩前入土段桩面上的压力计测试,精度不低于1/100(F·S)分辨率不低于5kPa;
(4)桩顶和立柱沉降监测:用水准仪监测,精度不低于1mm;
(5)土体侧向变形:用测斜仪测试,精度为1mm;
(6)坑底隆起:埋设分层沉降管,用沉降仪监测不同土体在开挖边程中的隆起变形,精度不低于1mm;
(7)孔隙水压力:用埋设孔隙压力计的方法监测,精度不低于1 kPa;
(8)地下水位测试:用设置水位管的方法测试,水位计的标尺最少该数为1mm;
(9)支撑轴力:用安装在支撑端部的轴力计测试,精度不低于1/100(F·S);
(10)基坑周边地面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度,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沉降测量精度不低于1mm;
(11)基坑周围地下管线的垂直和水平位移:通常在管线接头位置安装测点,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精度不低于1mm。
4、3监测报告的要求及监测工作的几个问题
4、3、1监测报告。监测报告方应阐述的内容:
(1)监测工作的实施情况,与拟定的测试方案相比,在测试内容,测点布置,测试频率,测试周期等方面,有哪些变化,如何实施情况;
(2)以图表表示各种监测数据和变化规律,反映基坑施工中各种工况下应力与变形等的特征,以及监测对施工的具体指导作用;
(3)由监测结果对基坑稳定性作出综合评价,和某些奇异现象的解释,如何推进信息化施工。
4.3.2监测资料的要求
监测重要的资料是监测大纲,包括⑴测试项目和各测点布的平面、立面图;⑵采用的探头和仪器的标定资料和型号、规格;⑶测试频率和资料整理所采用计算式和方法;⑷各测试项目的报警值。
上述资料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使用正规的监理记录表格,数据应及时计算整理,并由记录人、校稿人签字后上报现场监理和有关部门;
(2)监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工况描述;
(3)对监测值的发生及变动情况应有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现场监理,提请有关部门关注。
4.3.3监测工作的几个问题
(1)监测单位重经济效益,轻监测的责任。只是“报个警界值”就完了。对于这个报警值的来龙去脉、原因何在很少说明。根本没有意识到监测结果是指导施工的依据和事故判定的重要责任。
(2)具体的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并不在意监测的作用,不能自觉保护监测点。什么“信息化施工”视若罔闻,监测单位埋的测斜管很少能按次数量长期保存下来跟踪监测的,其它如电缆、探头、测点等都被施工破坏了。这样怎能获得全面的监测资料,又如何能有效指导施工。
(3)业主与监理不善于利用监测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监测对业主与监理来说,是一种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工具”。基坑周边一幢房子因开挖应力释放发生倾斜,不能只依规范是否超过0.004来衡量其危害性,而应该根据监测资料分析产生倾斜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实际上产生0.004的倾斜是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个发生发展过程监测资料早有反应,在于我们观察否?分析否?监理工作应以预防为主,事前控制、依据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就监测资料。
(4)监测单位的监测项目,测点的设置,监测的频率要全面考虑工程特点。基坑必测项目必须要做,基坑两边地面建筑荷载不对称,测斜管反映出存在很大的偏压,因此造成房屋倾斜,可是就是没有监测该处支护桩桩顶的位移和沉降(必测项目)。这就很难说明偏压的实际存在。
5、结论
XX大学教学医疗综合大楼基坑监测重点应放在SMW工法桩的受力与变形、H型钢插入深度及采用多道砼支承的鞭梢效应影响深度,整体圆弧稳定及抗隆起的实际受力变形情况。格构柱的受力与变形,基坑采用多种桩型的支承砼桁架受力与变形,实际的温度收缩与膨胀、轴力作用下的压缩变形,桁架节点杆件多向交叉钢筋构造,受力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研究,通过监测得到系统的数据,指导基坑开挖,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安全,为今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其目的是希望有针对性的做好监测工作。
- 上一篇:流动资金的估算
- 下一篇: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