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体会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项目管理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项目管理体会

篇1

【关键词】建筑;项目管理;工程

近年来,随着企业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不断革新与完善,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整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日渐突出,并且成为决定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和人员一定要加强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于先进管理理念的借鉴和学习,进而实现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不断创新。

1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历程中,社会生产力是决定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随着社会生产力整体发展的水平不同,对于管理模式的要求也有较大的差异。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只有科学处理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管理工作真正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进而促进建筑行业在社会发展中占绝更为重要的位置。

1.2适应现代化市场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制正处于一个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时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不能仅局限于本行业的管理需求,而是要不断加强自身对于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从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角度而言,项目管理的创新可以有效推动企业与现代化市场的融合,增强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实用性。

2 加强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

2.1有效进行投资控制。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可以通过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程序,对建筑工程资源规划、费用估算、费用预算和费用控制等得到有效控制,使投资的各个环节处于科学的掌控范围,实现投资的效益最大化。通过对项目总投资目标的控制,确保项目总费用不超过批准的预算,实现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目标。

2.2有效控制工程进度。有效的项目管理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科学控制。通过对进度目标的分析与论证、科学编制进度计划、对进度计划进行跟踪与调整等,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动用的时间目标进行控制,尽可能摆脱因进度压力而造成的工程组织的被动,从而确保工程项目按预定的时间启用或提前交付使用,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

2.3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建筑工程的质量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一个好的工程项目不仅能造福人民,还能为建筑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质量不合格的工程项目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能有效的控制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保证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同时再通过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使工程建设保证优质高效。

2.4有效控制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来确保安全生产,通过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多种因素的控制来避免或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3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体会

3.1健全项目管理模式。首先在思想上要有创新观念。工程项目管理要以寻求盈利为目标,以科学决策管理、寻求创新求发展为特点。要坚持使用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要以实现目标为最根本目的而开展一系列的行动,同时也要注意这些行动的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但是又不能全部一致,每一个建设主体都要根据自身的一些特殊的特点建设相应的项目目标。不能片面强调一个目标而忽略其他目标,必须做到综合优化的原则。

3.2加强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对总目标进行一个合理可行的进度划分。进度划分要有预见性,考虑到相关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按照合同要求实施工程进度计划。要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配合好,就需要安装人员参加到进度计划之中。按照计划进度协调好相关工作人员、机器设备以及使用材料,确保总目标的实现。分段控制可以细分到月计划、周计划,努力使计划提前完成,为以后的工作计划可以留有余地。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使之有利于实际作业。

3.3构建优质项目管理层。要把好项目经理选拔这一关。项目经理是各方协调的关键节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项目经理的管理要专业化,在选拔项目经理时要严格筛选;还要制定项目经理任用制度并完善其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项目经理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杜绝责任不明的现象发生。此外,还要重点培养项目经理的预备接班人,让他们有机会得到更多的锻炼。使得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与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要把握好项目部的整体管理,包括人员设置与项目机构设置等等。要本着“明确自身责任,发挥专业能力”的原则,对于众多人员的编制要有弹性。就是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与阶段来对项目部人员进行灵活调整。在领导团体构建时要采用能力竞争上岗与推举派遣相结合的方式。防止项目经理一人独揽大权,以保证提高领导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以及降低整体管理难度。

3.4树立新的项目管理理念。我国现在的状况就是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了市场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上面下发的任务完成,然后达到要求的产值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样的一种情况就需要在根本上进行改变,也就是要将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旧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进行转变,将之前的只是把产值作为重点的做法改变为将利润作为重点等一系列问题的转变。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经营观念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可替代的,经营观念具有科学性,面对新的经济形式,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才能广阔。

3.5加强激励约束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保证项目生产经营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实现最佳综合效益,就必须发挥好调控和服务两大职能,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首先要严格实行项目审计监督,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在建、竣工、外包项目审计,规模大、工期长的项目年度和终结审计,项目经理调离和项目部解体审计,并将工作重点放在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其次要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根据项目评估授托经济指标和经营管理责任,进行项目年度和终结考核,开展“优秀项目部”、“优秀项目经理”评比评活,并按企业分配办法兑现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最后要搞好项目监督,一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重要工作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三项制度,不搞个人说了算,同时坚持依靠职工群众管理企业的方针,实行民主管理,增强项目部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切实发挥职工民主监督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项目管理对于一个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要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必须从施工企业的源头抓起。包括责任成本管理,人才选拔机制等等。施工企业要求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要精益求精,大胆创新,才能保持自己企业效益不断攀升,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信,论建筑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篇2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的管理内容

1.1施工现场的组织机构管理

施工管理中组织机构管理是完成施工项目的一个基本环节,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组织机构管理的作用,进而提高施工项目的整体发展水平。简单的来说,组织机构就是一件事物的基本框架,框架是重要的核心环节。而在施工管理中合理设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有效的组织管理机构是施工项目的实施的重要前提。只有在适当的机构管理下,施工的每个工作环节、程序才能顺利的进行,才能达到施工项目的预期目标。

1.2施工现场成本管理

施工的成本是一个比较抽象化的概念,是以施工项目来作为成本的核算对象,通过在施工的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货币形式。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整体经济效益,控制施工过程的一个预期的价格成本,以此作为标准进行衡量。

(2)对施工项目的材料所用的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在选材料的各个环节都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最适合的、最有利的成本价。

(3)在施工开始之对人力资源进行控制,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安排,严格进行控制各项成本。

(4)固定一定的资产使用管理,对机械进行保养和维护,优化机械的使用方式和管理。

1.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企业的生命依靠,很多企业就是利用"质量"来赢得信誉,赢得竞争市场,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利益。因此施工项目要抓好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对建设质量做出严格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仔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改正。在施工的过程中,设计者对材料的要求要有明确严格的规定。最重要的是一点是在施工现场中工作人员要时刻观察工程的进度,及时处理有关质量的问题,确保施工的安全。

1.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这两个字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其他的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施工现场,我们经常能看到"安全第一"几个字,可以说安全的主要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针对工作人员、施工程序、施工设施的安全管理,负责人要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要求施工人员时刻注意安全质量的问题,在操做的过程中注重安全法律。相关工作人员在公司首先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对这些设施的安全质量管理的控制及时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从而做出对策。

2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初期规模小、资金短缺,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运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老套化,管理水平低下。而且一些土木建筑公司的初期规模较小,没有优良的知名度,缺乏经验,因此会导致资金短缺,员工罢工的现象。

2.2员工素质低,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不高

员工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是决定施工现场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在现在很多的公司里,很多员工的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容易造成公司的效率低下。

2.3在管理的过程中却缺乏改进的动力,停滞不前

一些相关的组织者在管理的过程中的思想落后,不愿意接受新的、外来的新知识,担心失败了会失去现有的,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甚至担心自己会失去工作岗位,所以很多工作者依旧维持原有的现状,不愿意进行新的改进。

2.4施工现场管理中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过于松弛

在很多施工的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的老员工依靠自己的资历在工作的时候容易偷懒,对工作的态度不认真。员工之间缺乏竞争、危机意识,没有紧迫感,工作懒散,导致建筑工作的效率慢,质量得不到保证。

3施工现场管理应对措施

3.1转变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增强管理意识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管理者要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要跟的上时代的步伐,利用新的管理理念,完善管理的不足,促进管理的进步。对于管理者自身来说,要增强管理意识,

创造新的思维方式,开拓视野。

3.2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

在工作进行之前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相关知识和科技的训练,另外也要培养员工的工作、思想、行为素质。从而有效的提高土建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

3.3加强土建工程中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在进行土建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对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利用适当的赏罚等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施工中,对施工的每个程序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并跟踪检查,对于质量不合格,相关技术运用不当的情况,要进行及时更正。

3.4 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在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贯穿于整个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工作中,员工要时刻记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的伤害降到最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推广正面经验、吸取反面教训。

4施工现场管理重要性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是建筑工人直接从事施工活动的场所,施工进度的快慢、工程质量的优劣以及成本的高低和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密不可分。因此土建工程现场的管理、效率、质量都会影响土建工程的进度,影响公司的利益和发展。由于土建工程的工作比较复杂,安全系数不高,而且施工现场露天的场所比较多,因此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时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进度。最重要的是应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这是引导和监督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实现规范化。另外在员工管理上也要总结失败的经验,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找出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有效途径。尤其强调对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这些对施工的管理有着很大的意义。

总结

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现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且它作为土建工程是一个多工种合作、多部门参与、多技术交叉运行的项目,随着科技进步,土建工程也在不断的进行改善,它创造的新的设计理念、方案的实施,也对土建工程技术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工程技术管理的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使土建工程得到可持续地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J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编委会.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

公路工程建设在国家建设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公路工程建设档案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记录公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还有助于公路以后的管理、维护、改建等工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一、建设公路工程档案的意义

公路建设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对地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齐全的公路档案,能够提高公路的有效运用,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样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档案可以记录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多种技术资料,是建设施工的真实反映,不但是公路工

程质量的评价资料,公路以后的改造、扩建、维护都要以此为根据;不但是公路管理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技术档案的一个分支,档案管理机关一定要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在长期保存。

二、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特点及整理原则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特点

第一,成套性。工程建设档案的特点是由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围绕着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建设活动就自然形成了一个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共同反映了一个建设项目活动的全貌。

第二,材料形成的阶段。 一个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形成具备阶段性特点。大致可分为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施工设计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掌握其阶段性特点。对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收集和初步整理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产生时间的延续性。有些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工期长,其文件材料的产生也是随着整个工程的进展而逐渐产生,并一直延续到工程竣工验收结束。这就构成了公路工程档案会产生时间上的延续性特点。

第四,工程资料使用的频繁性。公路工程建设是在先进行图纸设计,后按图纸施工的原则下进行的。其文件材料,尤其是工程设计图纸的利用率很高。从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以及以后的大修,改建等都离不开它们做依据。原始资料的使用要求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严格各种档案管理制度,以确保文件材

料的完整和安全。

2.工程项目档案的整理原则

第一,集中性原则。集中统一管理工程建设的档案资料是其建档案工作的首要要求。坚持专人领导负责、定期收集归档。前期工作档案应以分散的初步整理为主。这一时期应采取哪个部门产生文件材料哪个部门负责整理的办法,对前期工作档案进行分散初步整理。然后移交工程项目内业管理人员。

第二,完整性原则。竣工验收阶段的档案应以集中的系统整理为主。建设工程竣工验收

阶段,应首先组织工程档案内业管理人员制订工作方案,进行科学分类,然后进行系统整理工作,最后移交档案主管部门。要从质量上保证档案的完整。

第三,准备性原则。要密切注意工程各单位的具体动态。对设计变更、图纸变更、事故处理、合理化建议审批等工程变动情况要了如指掌,以使收集的档案材料能够准确地反映

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真实历史面貌。

第四,系统性原则。要遵循建设公路工程项目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注意保持档案材料的内在联系。

三、做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措施

1.公路工程档案收集要全面而完整

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全面的工作,中间会涉及很多管理单位,内容范围非常宽广,所以要全部人员共同参与,一同收集,本单位的全部职工都要参加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并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负责,对工程的文件、各种数据、音像材料都要指派专人负责,不放过任何工程,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资料,各种文件资料都要进行收集入档,做到种类齐全、形式多样,保证入档的资料齐全完整。

2.关于公路工程质量资料的记录和整理

在公路工程建设当中,有很多质量问题不能使用仪器来测量,所以一些关于公路质量的文字记录材料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公路的实际建设中,一定要有齐全的公路建设资料,来证明公路的建设质量,这些公路建设资料要齐备、长期、妥善保管。在公路建设完工后,用户在对公路进行质量验收时,根据公路建设资料就可以对公路建设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保证公路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

在各种技术资料当中,容易遗漏的有混凝土试块(刚性防地面细石混凝土强度试块、地面基层混凝土强度试块、抗渗用混凝土试块、地面面层水泥砂浆试块)和水泥砂浆试块强度,因此,在整理技术资料时,要特别注意资料的完整,假如没有这部分材料,那么在测定公路质量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一个公路工程分包给几个建筑单位进行施工建设,那么总包单位应对全部公路的质量负责,各个承包单位要依据国家关于公路建设标准进行施工建设,并把公路建设中完整技术材料和各种文件资料及时整理上交到总包单位,由总包单位进行公路质量的评定,并接受用户的督促与审查。

4.运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

原来档案管理方法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操作复杂,有很多档案资料不能及时入档。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同时有力推动了档案建设工作前进的步伐,逐步转向信息化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

率,实现档案内容资源共享,同时也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建设单位要在档案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设备与工作环境,运用现代最新科技手段进行档案管理,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5.加强档案人员的专业培训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各施工单位配备的专、兼职档案员,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但熟练掌握档案专业知识的人员却廖廖无几,他们对立卷的方法和各类案卷的国家标准都比较陌生,尽管工作很认真负责,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整理出的案卷质量不是很高,离国家标准尚有一定差距,往往在向档案室移交时,还要返工重整。这样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频繁的折卷还不利档案的保护。

为此,各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应加大对各施工承建单位档案的培训力度,使他们尽快熟悉公路建设档案分类的方法、档号的编制、案卷的编目等知识;同时,加大对各施工单位档案员的业务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了保证案卷质量,除提高各级档案员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做好平时立卷工作,杜绝竣工验收前突击整卷。实践证明,凡是突击整理案卷的单位,其案卷质量都不是很高。做好平时立卷工作,还有利于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因为平时立卷时。若发现某些文件材料没有及时归档,还可以找有关人员查寻弥补,若等到竣工验收时整理案卷,有关人员可能已不在施工现场,缺少的文件材料可能己无法弥补。

四、结语

总之,施工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各个专业技术部门的一项复

合型工作。要保证施工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齐全,真实的记录和反映施工及竣工验

收的全过程,就必须不断加强建设单位、监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基础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工程项目竣工编制工作“三同步”制度,强化过程控制,严格竣工验收审查把关,充分发挥各级档案人员的监督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l]张薇.公路工程档案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0(21)

篇4

国际工程中的变更索赔是台同管理工作中的支撑险环节,变更索赔工作做得好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合同风险,同时还可能收获不菲的费用回报。国际工程中变更索赔工作最重要的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做好同期记录。同期记录是指自变索事件发生开始的所有证据支撑资料,包括生产进度安排、资源投人资料、仅方信函往来信息及其他对变索事件产生影响的相关信息资料。同期记录是变索成功的重要保障手段,只有做好了同期记录工作,变索工作才有成功的可能。熟悉和解读台同条款。合同条件是变更索赔获得成功的关键,只有熟悉合同条款,才能在工作中及时辨识业主方的各项指令文件,并在工程实施期间辨识潜在变索因素或事件,为及时进行变索、维护承包商权益打毛勤出。严格执行变索程序。国际工程项目的变索工作是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的变索程序,i承包商只有合理合法地按合同规定的变索程序提交变索文件,才能用制度来约束不能因为自身失误导致变索权利的放弃。重现变索谈判。国际工程项目中要充分意识到谈判是一个妥协的过程,也是一个工程博弈过程中心理影响的过程,要重视变索谈判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必须要做好谈判前的策划,包括了解对方信息、我方底线的确定、我方谈判人员的组成、谈判策略的规划、谈判过程的节奏掌握、谈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清况应扭寸措施等。变素工作是一卜隐定、持续、推进的工作,在工作中任何的停顿或不作为纯有可能造成工程师刊承包商理解上的偏差,即工程师认为承包商信心不足、重l见程度下够等不利于i承包商的主现判断,在相关处理中做出不利于变索决策。因此刀己沦在什么情况下,不要将变更索赔工作冷却下来。

二、国际工程的业务管理是一个体系

每个成功的国际工程项目都有其相同之处,主要是:一是要有一个强力、活力、团结的管理团队;二是信息的刊称性,主要是实施阶段的情况与投标阶段相符;三是管理架构不崩溃,体现在项目实施各方的协调性。国际工程需要有一洲七秀的管理团队和和谐的管理架构,这和国内工程管理没有不同,唯有不同之处在于信息的刊称性方面,国际工程不同于国内工程的最大的风险在于不可预见的外界条件,以及不可预见的现场困难,由于合同的限定,一旦这些风险下被发现和辨识,将会造成巨大损失。从投标阶段开始,就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从现场考察、市场调研、招标文件的研究、投标丈件的编制、合同的签署、合同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前后关联睦极强。所以在投标阶段需要项目管理团队就要深度介人其中,了解环境风险、合同条款风险等外部风险,在合同实施阶段还要实施动态管理,在有效的制度约束下及时更新管理信息严控内在管理风险,确保国际工程项目的业务管理一直处主动管理、管理受控状态中。

三、国际工程的管理要求

国际工程由于其规则具有特殊险,要想做好国际工程,除了有完善的制度约束之外,很重要的还是在“人”的因素上,其对生产管理人员的结构要求与国内工程有较大不同,国际工程项目中应有相应比例的、有过国际工程经验的人员参与,这样才有利于更决、更适应地融人到国际工程的生产管理中去。国际工程由于项目规模大,潜在风险也大,对人员要求高,相关人员不仅要业各水平过关,同时对职业素养也要求很高,没有创造力不能积极主动去思考、去想办法开展工作的人员不仅不能创造效益,甚至会造成潜在风险隐患,如在变索赔工作,有多种达成目标的方法,若不勤于思爹包聂办法去寻找最佳的途径,而简单、生硬的套用合同规定,不仅达不成预期目标,反而会造成潜在损失。这就要求加强相关人员的思想教育,并辅以相应的奖惩机制,一切从企业利益出发、一切以项目部工作良险开展为目的,确保项目部生产管理团队的有活力、有创造力。

四、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失败教训

1、刊不可预见险的外在条件不重视导致项目实施失败。中国某一企业在波兰的公路项目中,由于对不可预见的外在条件没有重视,在环保方面费用考虑严重不足,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不充分,导致预期亏损约,嘶最后断然退出最后是既丢面子又赔钱。

篇5

根据我国工程建设监理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体会,就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过渡发展进行探讨如下。

1. 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发展概况

[1]

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制度从1996年在全国范围推行,工程监理作为一种专业化服务行业正积极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奠定了它在建设领域项目管理中的主体法律地位,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和支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并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1宏观方面:

建设监理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提高了建

设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现了工程投资效益的优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建设监理制度和法规体系,规范和约束了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行为;促进了工程建设质量的整体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保障了建设项目的安全;形成了工程监理的行业规模,创造了一批优质名牌监理工程,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才;推动了国际间工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带动了本国的技术、材料、设备和劳务的出口。

实践证明,现行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基本符合我国的国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需要我们继续去完善和发展。

1.2微观方面: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特点,但是在某些方面与国际惯例之间还有差异;由于体制、市场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国内监理行业还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现阶段主要表现如下:

(1)内在因素:监理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机制不活,影响经营发展;监理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综合实力不够,其市场竞争力不强;监理从业人员素质不匀,监理队伍稳定性差,缺乏服务意识;监理业务范围较窄,创新发展的观念较差;监理行业信息管理还未完全建立网络化,影响管理和服务等问题。

(2)外部因素:资质管理政出多门,影响市场监管秩序;市场体系和规则不健全,无序竞争造成监理服务取费偏低,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认知程度不高,业主行为不规范,影响监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法制建设不够完善,政企不分,行政干预过多的影响。

正是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监理业的成长,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不利于我国建设监理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2. 积极推行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和项目管理公司的发展前景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学习和研究现代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推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深入改革;如何改革我国工程建设监理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增强我国工程监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对推行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积极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

(2)积极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是我国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建设领域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3)积极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促进劳务输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并且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和接受,但是应当承认,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仍然以施工阶段监理为主,从发展趋势看,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将是我国监理行业发展的方向。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公司过渡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高水平的建设监理企业可过渡发展成为工程项目管理公司。

从建设工程监理整个行业而言,可通过市场机制和必要的行业政策引导,促进有条件的建设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过渡发展。现阶段可通过如下方式逐步起建立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

(1)按工作内容来分,建立起能承担全过程、全方位咨询服务的综合性项目管理公司与能承担某一专业咨询任务(如招标、设计、施工监理、工程造价咨询)的咨询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

(2)按工作阶段分,建立起能承担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的大型项目管理企业与能承担某一阶段工程监理任务的中型监理企业和只提供专项监理劳务的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

这样,既能满足社会建设业主的各种需求,又使各类监理企业各得其所,都能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般来说,大型的、高水平的监理企业具备条件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方向过渡发展,而中、小型监理企业则应当逐渐形成和保持自己的专业服务特色。

2.2进一步拓展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

工程项目管理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第二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某一方面和某一阶段的管理。国家建设部《指导意见》中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位是指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因此,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可以分别从不同类型项目管理模式和项目周期各阶段来进行拓展。

(1)项目管理公司可参与多种类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工作如:传统模式(设计/建造模式)、PC交钥匙模式(设计/采购/施工)、设计-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承包、BOT模式、项目管理模式(CM模式)等。对我国工程监理企业而言,其过渡的模式也主要是CM模式。

(2)项目管理公司可承担项目周期中各阶段的管理工作如:项目前期策划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投产后阶段等。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只要有高水平的人才和多方面的经验,几乎可以承担一个项目寿命周期全过程中的任何一方面的管理工作。

总之,项目管理公司可服务可拓展的业务范围十分广阔。

3.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公司过渡发展应做好的主要工作

为使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实现预期的效果,在工程建设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应做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

3.1重视入世对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加入世贸对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对国内工程监理业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是建设市场必须对外开放;第二是监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第三是为监理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要充分重视和全面正确地认识入世带来的影响和意义,面对现实,坚定信心,扬长避短,自觉地利用它为我们的事业发展创造环境和机遇,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和相应的对策即:

(1)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法律、法规体系,参照国际惯例制定和完善行业的技术规范、标准。

(2)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为全方位、社会化的资源共享服务。

(3)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综合协调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

(4)抓好企业形象建设,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和引导,注重工程监理业务营销和市场服务开发。

(5)积极鼓励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参与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走向国际工程咨询市场等。

3.2正视当前建设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推行企业改制 [3]。

由于法规、管理、体制、经营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行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新的形势对工程监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理企业要继续发展和壮大,其根本的出路,在于确定企业改革发展方向――积极推行“企业改制”。

(1)转变观念和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

监理行业应充分利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健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监理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向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成果商品化的方向发展,为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过渡创造条件。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抓好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方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保证工程质量和监理程序的基础管理体系;保证公司平稳发展的经营管理体系;保证公司发展后劲的战略管理体系。并随着企业的改革发展,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创新,提高技术管理和服务水平。

3.3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1)首先要抓好人才的培养。针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形势,积极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为了迎接新的大型项目的管理模式,特别要注重培养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等三种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

(2)其次要强化继续教育管理。主要是从行业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出发,立足于行业现实,着眼于企业发展规划;注入高新技术内容,通过拓宽和更新知识体系,适应未来项目管理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分批、分层次地进行培训学习。

只有培养和造就出大批高素质的综合型从业人员,才可能形成一批公信力强、有品牌效应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提高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的总体水平及其效果,推动我国建设向前发展。

3.4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

在建设实践中,工程项目管理的方式有多种类型,每一种管理方式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根据其不同特点而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项目。目前,各国工程建设中广泛采用的几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传统的总承包方式(TGC)、设计建造方式(DB)、设计―采购―建造方式(EPC)、项目管理方式(CM)、建造―运营―移交方式(BOT)等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业主的服务需求在不断变化,总趋势是希望简化工程建设中自身的管理工作,并能得到全面高效的专业化服务,更好地实现项目预定的总目标。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充分研究上述不同工程管理模式的性质、特点、适用范围,帮助我们引进现代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国际标准接轨,从而指导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改革实践和发展创新。

3.5积极创造条件,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过渡发展。

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无论在管理理论和系统方法上,还是在业务内容和工作程序上,都来源于国外的建设项目管理体系。监理企业在前十多年的运行中,通过不断规范和创新,逐步走向成熟壮大,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日益增强,从而为项目管理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监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满足了项目管理公司对人才资源的扩大需求;现代工程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引入,为项目管理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因此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应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及时做好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努力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实施兴业战略,参与国际竞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创造条件,向综合性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过渡和发展。因此,国家建设部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分析思考

Abstrac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with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project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including from the preliminary procedures, procurement, survey and design, to construction,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delivery and so the whole process a full range of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project through a series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success. Project management to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for the macr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ility and purpose,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measures of project planning, control, and effect etc..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work nature, existence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such as the main content.

Keywords: considera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93

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三大控制目标(质量、投资、进度)的重点。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项目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质量低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

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工程质量差不仅要增加补强的材料费、人工费,而且还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给国家和使用者造成浪费和损失。所以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对一个项目经理来说把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是实现科学管理、 文明的有力保证。所以,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

二、建筑项目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根基,项目管理的优劣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下几点是项目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

1、加强基础管理是生存之本

一个企业要发展既要重视发展战略,也要重视企业的基础管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要保证。项目经理在施工管理中一定要狠抓基础管理,抓落实,抓薄弱环节,苦练基本功,搞好事中控制,确保计划的严肃性,做到丰产丰收,增收节支。抓住关键,资金紧张是企业不可回避的共性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和软肋,所以强调要贯彻现金至尊理念,把“要为企业创造利润,不要为企业制造债务”的经营理念融化到项目管理班子的血液中,落实到每个人员的实际行动上。认真召开成本分析会,剖析查找问题,随时进行调整纠正。在对施工合同进行可靠估计的前提下,完善预计合同总收入和预计合同总成本的编制实施工作,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做好动态管理。

2、以良好的爱岗敬业态度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来抓各项工作

要切实做到主观上超前想问题,组织上超前研究问题,行动上超前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做好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基础,加强项目施工是企业经营的关键,而基层的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依靠项目部扎实的管理功底。项目班子一班人,必须能够正确运用书本上的有关知识,结合实践中的实际经验,不断丰富自身的管理水平,更好的应用到工作当中去,持续不断地提高公司的项目管理水平;同时也为广大职工尤其是青年管理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条件。做好项目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发现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批优秀青年通过参与项目管理迅速脱颖而出,走上了更高的管理岗位。

3、认真研究合同,有效预防、化解风险

任何建筑企业不可能在承揽工程时不承担风险,但如何承担风险,承担多大风险,以及如何化解风险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而要化解这些风险,就必须首先研究合同,汲取以往合同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对风险进行识别、预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原则,就是很好的风险识别、预测措施,当然,建筑工程的地点、业主、地理环境的不同也造成了建筑施工风险的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原则只是一个基本性的规定,涉及到具体工程还要具体对待,但无论怎样,既然有意承接一项工程,就要在研究施工合同、识别预测风险的基础上动心思、下功夫,采取措施防范或者转移风险,把估计到的风险降到最低。在执行合同过程时,还要随时准备积极化解一些可测或不可测风险带来的后果。一旦风险发生后,要采取果断措施或应急计划对出现的风险后果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手段加以补救,必要时诉诸法律解决。

4、要统筹好工期与劳力安排

现在,施工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很多在建项目工期紧迫,任务艰巨,施工形势非常严峻。所以,做好项目管理,一定要突出施工预控,强化履约意识,确保合同工期,达到业主

满意,这个问题在一些特殊的工程上显得尤其突出。要着重统筹好工期与劳务的安排,在外协队的管理使用上要坚持平等相待,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管理上严格。要科学规划施

工,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把利润高的单项工程与利润低的单项工程同时安排,也可以先安排施工复杂的单位工程,后安排易于施工的工程。要坚决防止让外协队牵着他们所服务的施工企业的鼻子走。

四、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对建设工程可行性加强研究。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技术、经济、社会、和财务方面的评价依据。有资料表明:项目前期工作(从可行性研究到招标开始)对投资的影响程度达75%,而施工至多只能节省15%的投资。可见可行性研究阶段对项目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可行性研究除研究项目的厂址选择、设备选型、工程实施进度计划、投资筹措计划以及组织管理机构等各种可能选择的技术方案外,着重对投资总体建设方案进行企业财务、社会和国民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估,确定项目投资的最终可行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随着项目行业、性质和规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大同小异。

第二是重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合同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了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曾先后颁布了《建设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有关法律、法规。但是,不少建设项目甲乙双方对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对合同管理不严格。合同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合同流于形式,合同条款不规范、不严密的情况时有出现。如一个招标工程,招标时规定标价下浮5%,而对设计变更、签证增加的造价是否按原投标时规定条件下浮5%没有规定。这部分造价是否下浮就出现扯皮情况,给审核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第三是切实加强成本管理。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把公司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中心,负责合同成本目标的总控制。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层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二级单位作业层负责执行管理层制定下达的目标成本分解指标,严格按照内部核算单价控制成本消耗,自负盈亏。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人员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技术措施,鼓励能工巧匠开展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为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总经济师以合同为依据,组织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并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总会计师依据项目成本运行及实际消耗状况,对项目施工进行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计算和反映项同盈亏,检查成本控制目标是否实现,并总结成本控制的经验教训。

第四紧抓工程项目生产安全并注意文明施工管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就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安全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不安全的行为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时刻关系到工程的稳定,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 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的事情。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非常重要。它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个过程状态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生产特点,责任管理实施到位,安全教育牢记于心,安全检查常抓不懈。

五、重视有效沟通,突出班子建设

沟通作为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方式和交往过程之一,在管理中占据首屈一指的地位。这里所说的沟通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与业主的沟通,这是平等对立基础上的沟通;另一方面是项目经理与本企业上级的沟通,这是一致服从基础上的沟通,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施工单位同业主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合同关系基础之上的,双方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享有合同规定的权利。作为施工企业,要以合同为出发点,围绕自身努力提供优质的施工服务和业主按合同拨付工程款为主线,与业主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如果施工企业施工的工程各方面做得好,明显沟通起来就相对占主动,如果施工企业施工的的工程各方面做得不够好,那么沟通起来就会很被动。所以在同业主的沟通中一定要做到良性地互动,自始至终地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对于有实力、讲诚信的项目,更要树立信心,站在战略的高度,以稳定、长期、持续服务为目的,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同业主搞好沟通。

总之,实行建筑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推进项目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带动施工企业整体素质的优化和管理进步,一个项目的管理体系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保持管理体系

运行的有效性,才能推动企业的规范化,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管理平台,更好地拓展业务,参与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刘华.浅谈国内外建筑施工的管理【J】.安徽建筑,998(1):78.79.

篇7

关键词:EPCC项目 总承包 国际工程项目 施工管理

利比亚注水项目是一个综合性油田地面建设工程,为设计、采办、施工、试运(EPCC)总承包项目,是管道局的第一个海外大型油田注水项目,也是管道局确立利用社会资源,由施工管理型向总分包管理模式转变的积极尝试。通过对此EPCC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总结,可为以后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管道局决定扩大海外市场,在海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需要不断提高海外施工管理的水平,向国外大型工程公司看齐。因此,我们要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寻求适合国际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

一、 EPCC模式介绍

EPCC为英文Engineering-Procurment-Construction-Commissioning的缩写,在EPCC模式中,承包商要完成从设计、采办、施工到试运的所有工作。

EPCC模式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实行了EPCC管理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项目管理各方的优势,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PMT是投资方管理团队,对整个项目的投资和质量负有全面责任,它通过咨询公司PMC来实现项目控制的目的;PMC是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的专业化公司,其目的就是通过对EPCC全过程监督,实现PMT所要达到的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EPCC就是组织工程项目中的设计、采办和施工。大型综合性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项目的各个环节上需要协调管理,EPCC管理模式就是将大型综合性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和过程分解,发挥专业化管理的优势,责任明确,管理有效[1][4]。

2、实行EPCC管理模式,有利于把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应用到项目中,从而实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EPCC的关键是依赖称职的专业分包商及标准化的过程控制与程序,因此在国际工程上广泛采用。这是其实现简洁高效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的基础。

3、实行EPCC管理模式,设计、采办、施工和试运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EPCC的统一管理下,可以明确设计、采办、施工和试运业务之间的责任界限,从而各个环节均有保障。同时,由于在EPCC管理下的设计、采办、施工和试运完全可以并行,这就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有可能更大程度地降低项目成本。EPCC管理下可以采用分阶段施工,从而使业主有机会提前获得效益。

4、实行EPCC管理模式 ,可以将投资方从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关注影响项目的重大因素上来,确保项目管理成功的大方向[2]。

5、实行EPCC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项目管理的正规化和法制化。现代大型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参建单位较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或者人为干预很难全面科学实现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EPCC管理模式是以合同为基础、以监督为手段的一种工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双方签定的合同。合同是双方签定的规定双方责任和义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通过合同约束的工程管理方式,排除了人为干预和黑箱操作的可能性,使工程项目管理走向了正规法制的渠道。

6、EPCC项目管理公司其实是一个管理团队,一般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根据EPCC项目合同内容,从公司的各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组,以工作组的模式运行,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作组的活动。同时,公司的各管理部门根据公司的法定权利对工作组的工作行使领导、监督、指导和控制功能,以确保工作组的活动符合公司、业主和社会的利益。在EPCC合同执行完毕后,工作组也随之解散。

二、EPCC项目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转变观念

目前,我们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项目管理技术方面与国际工程公司的通行管理模式、程序和方法相比,虽然近些年有了不小的改观,但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应努力彻底改变旧式的、习惯的项目管理方法,否则将无法与国际工程公司竞争。

我们项目部内部运行机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一部分人对EPCC模式没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运行规律,再加上现在国际项目部内多是刚工作的年轻人,使得项目内部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内部业务链相互脱节,导致在设计上的优化缺乏条件和动力;在采购上,对设计意图、施工进度不能全面把握造成采购不及时甚至错误,这就违背了进行总承包的初衷。

要想做海外工程,并且要做好海外工程,就必须学习国外先进项目管理模式和经验, 从组织机构、管理体系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

2、大量培养满足EPCC管理模式需要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

我们虽承揽了一些国际工程,但严重缺乏能够掌握国际项目管理知识并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项目经理、HSE管理、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人员,这大大制约了与国外同行公司竞争能力的提升,从而影响了国际市场的开发。

所以,我们应当加大培养复合型的、能适应国际工程总承包管理的项目人才,应有针对性地结合国外地区项目部的现状及工程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标准等,加快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以满足“走出去”更好地开展海外业务的人才需要。

3、加强合同变更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经常会提出一些超出合同范围的变更。这些变更可能大到一台大型设备,小到增加一些材料或是相关安装工作量。为了更好地维护我们承包商的利益,项目部应做好各项合同变更的原始记录,并及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签认。

(1)要增强合同观念,牢固树立合同意识。把项目执行的每个过程都纳入合同管理,使合同管理在整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控制作用。

(2)项目部各相关部门及施工分包商,必须熟悉合同条款及清楚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利益关系。对于发现的合同变更项目,应立即向监理工程师递交申请报告,待批准后组织实施,留下索赔依据。对于紧急变更,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签字认可。

(3)各级管理部门也要熟悉了解合同,形成一个由上至下的合同管理网络。同时要求合同管理人员要多深入现场,了解熟悉施工现场,适时地与施工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必须从施工现场取得第一手详细资料。

(4)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好原始资料的现场记录,特别是做好日常工作记录。对于合同变更的文件、往来信函、各项纪要、工程照片等要保存完整、准确。

(5)做好工程资料的管理归档工作。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所有原始资料,必须条理化、清晰化,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待工程项目竣工并结算完毕后及时移交给业主[3]。

三、总结

本文是通过利比亚注水项目管理实践体会,提出了对国际EPCC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目前应注意的三类问题,同时也希望在今后的国际项目中,这些方面能有所改善,以不断提高我们国外工程的管理水平。当然这里提到的只是一部分,在我们的国际项目管理中,仍还存在一些其他有待提高的方面,还需我们相关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全面提升我们海外项目管理水平,使我们服务的企业早日跨入一流国际工程公司行列。

参考文献

[1] 李永宏.中国石油管道公司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设计[D].吉林大学, 2006

[2] 宋鹏.长输管道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勘察设计, 2006,(10)

篇8

【关键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体制成本;机制成本;素质成本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形象的窗口、培养人才的摇篮、企业效益的源泉。因此,抓好项目管理,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对于施工企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长期性的工作。我们都知道,要想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益,那么就必须恰到好处的缩减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如何恰到好处的缩减呢?首先,施工的过程中全部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向出发,提高整个工程的管理效益水平。

一、显性成本

1.提高显性成本中直接成本的效益。在这些可以在施工预算中计算出来的成本中,即在整体工程项目的显性成本中,我们可以将在整体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消耗的费用用在构成工程实体上,或者有助于这个工程项目实体形成上的费用称为直接成本。因为它可以直接被会计计入工程对象的费用,并可以在核算中反映记录,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可以看出哪一项费用可以缩减,哪一项费用是没有必要的应该省下等。因为对于这个直接成本部分,对于这个工程项目来说,是公司管理者可以控制的,但直接成本相对于其他费用来说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因而对于管理者来说,虽然这部分成本是可以控制的,但也是最难控制的,应被列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核心部分,同时,应给予高度重视。

2.提高显性成本中间接成本的效益。所谓间接效益,就是指不是直接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同时,也不能直接计入工程对象,但可以在会计核算中反映记录的那一部分费用。在整体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中,组织准备中,以及管理施工的整体过程中的费用等都是属于工程项目管理成本中的间接成本。但是,因为这一部分费用不比直接费用那么可以清晰的陈列,并且所占比列较小,包含项目比较杂乱,例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工作人员的办公费,出差费交通费等,但是却有很大的缩减空间,有些不必要的费用可以直接省掉,处理得当就会恰到好处的缩减成本,从而提高效益。

二、隐性成本

相对于可以在预算中计算并在会计核算的时候反应记录的显性成本,就有一定程度上的费用不被发现,或者是视而不见,甚至在我们可以时常感觉到它们存在时,又不能轻易的做出确定性的分析,计算,记录等操作,这就是我们说的隐性成本。

1.隐性成本中关于体制成本的缩减。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体制比较落后就会使项目的成本升高,这样就会轻易的导致在收益不变成本升高的基础上经济效益下滑。这就直接反应到整体工程项目效益水平的降低。

(1)体制成本的缺陷。体制成本主要体现在传统的管理体制,它已经不再适应日以增进的工程项目发展趋势,在不断前进的企业工程管理项目上,显得不再有什么显著作用,而新的管理规律使得传统的管理体制有些格格不入,而市场的竞争力不断迫使传统的工程管理体制发生问题,例如同一个机构却分成很多机构,产生机构重叠,造成成本提升,又由于层次过多,机构重叠,造成的施工队伍逐渐庞大,再者整体的工程项目本就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工程,在逐渐庞大的工程队伍中,由于工人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人员构成相当发杂,真正施工的工人只占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庞大的队伍中,能够真正带来效益的只占少数,而企业还要负责这些庞大队伍的开销,队伍不断庞大,而工作效益逐渐降低,使得企业的效益受到很大的负面冲击,让工程在整体上延长进度,这有导致整体工程效益的显性成本提升,最终反应到企业工程利润降低。

(2)体制成本的改革。因为工程体制的落后,不适合工程的实施,才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益水平,可以重新进行相对应工程整体的适合的体制改革,编制适合此次工程的体制,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市场当前的形式,以及此次工程的目标,将原来传统的工程人员简编成适合当前工程的人员分配。将原本庞大的施工队伍中,只占据成本消耗,却不能带来企业工程效益的人员撤离,将真正的施工人才扩增到适合的程度,这样,缩减了庞大的施工队伍的同时,可以缩减成本,又可以提高效率,使得最终的利润大大的增加。又如,企业的工程管理一般都会分成阶级的管理方式,例如一级项目管理,二级项目管理等,因为工程的设置构建分层,会导致每个阶层都有相同的管理部门,造成了部门的重置,部门的叠加不禁会造成人员开销的增加,还会使得工作的过程增加,效率降低,最终使得成本增加,效益降低。所以,我们可以减少相同部门的叠加,适当增加适合工程项目的部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开销,提高效率,最终提高工程管理效益水平。

2.隐性成本中关于机制成本的缩减。(1)机制成本的漏洞。多年来,我们着重管理机制的健全,但仍存在着突出性的问题,在用人分配上由于各种“关系”的施压与盘根错节,让一些很有潜质资质的有用人才外流,而靠关系进来享受福利的人员却日益增多,在大家不曾注意的工人阶层,潜藏着一部分相当高的不利成本。再则,即便机制改革的好,但下达到个管理施工阶层却贯彻的不够清晰明了,使得再明智的机制不能真正的给工程带来有利的效益,这样的落实不力让很多劳务用工照顾关系更是空前盛世,腐败猖狂,引起管理混乱,导致工程质量拙劣,会发生多重问题,甚至会出现重大事故,营私舞弊的蔓延,让下发工程的资金不断外流,能够真正应用到工程项目的资金少之又少,使得工程质量令人堪忧,引得整体企业工程成本不断提升,而效率却不增反减,最终让工程延期甚至效益出现负值。(2)针对机制成本漏洞的改革。面对如此不堪重负的机制体制,我们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将之重整旗鼓。在劳务用工方面,我们不走多层选进人才的方式,而是公正公开的经过筛选,让真正有潜质的工程人员,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工作人员,不贪图利益的工作人员充分融入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缩减不必要的人员劳力,任用有责任心的管理者,将完善的机制改革贯彻实施整体的工程项目以及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及劳务用工。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积极的执行规章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家积极的贯彻落实完善机制的前提下,会让整体工程项目处于一个人心振奋的氛围中,这可使得工程项目的效率大大提高,让工程项目的收益日益可观。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就去抓质量问题,这样就使得人员的责任心必须处于一个高度绷紧的状态,若是由于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不到位,让工程的材料质量等出现问题后,再去审计追究奖惩,这不仅为企业工程带来极大及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会使得机制成本又一次隐形地增加,得不偿失。

3.隐性成本中关于素质成本的缩减。素质成本是指由于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个人素质因素造成的决策失误、管理失控、索赔不力、效率低下,给企业和项目带来的增量成本或产生的很大的机会成本。项目经理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领导素质、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项目经理应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及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

(1)素质成本的严重性。一个工程上下能让企业盈利的一个制胜之道就是用工人员的素质水平。若是上则工程的管理人员,下则工程的施工人员都没有良好的素质修养道德观念,都将自己的思想至于最高之位,人人都不能体会工程的真正意义价值,这样只会“富了和尚,穷了庙”。个人虽是收益可观,但没有足够的素质道德的约束,难保由于私心与贪图利益,而让工程处于劣势地位,导致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当工程竣工之时,又有多少隐忧在其中呢。首要问题是要正确认识为什么要当项目经理。是为企业奉献还是为个人捞钱?通过管理项目为企业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后,合法合理地实现个人价值并获得应得的利益是我们应当倡导的。企图通过管理项目发财致富的人只能是“富了方丈穷了庙”。项目经理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公关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要有施工技术、有施工经验,熟知施工组织设计、掌握施工预算,能看懂财会报表,只有这样才能经营头脑清晰、决策正确果断、管理控制有方、当家理财有术。少数项目经理虽然拿到了一级资质证书,但对于项目管理管什么、怎么管、怎么才能管好、怎样实现效益最大化等重大问题,还处于朦胧和混浊状态。这样的项目经理管理的项目的素质成本将会是巨大的,可赚可不赚的钱赚不来,能省下的开支省不下,机会损失增加,增量利润减少。(2)关于素质成本的改革。首先,我们要保证整体工程项目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所谓有好的领头人,才能有好的队伍,各个阶层的领头人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职责,责任,拥有优质的责任心才能胜任自己的领导地位,才能将企业的各个机制体制完善地落实下去,严厉的实施到整个工程中去,这样一级一级的贯彻落实,才能让工程全新的复苏。同时劳务用工的素质意识也是要有一定程度上的要求的,才能约束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上的责任心,保质保量。当工程上下所有员工都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时,才能减少工程不必要的损失及审计过程的过大开销,开源节流,为工程的盈利再添一笔。在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共同缩减的情况之下,我们才能将工程的效益推至另一高峰。

参考文献

[1]尉迟常瑞,王恩启,徐玲.如何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辽宁经济.2006(9):18

[2]刘爱萍.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探讨.矿业快报.2006(11):3

[3]吴慎全,周兵.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山东煤炭科技.2006(12):30

[4]孙兰婷.关于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思考.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2):1

篇9

关键词:河道工程;项目管理

前言:

项目管理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包括从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投入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是根据水利法规、规范和工程合同要求,在规定时间、工程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把各种相关系统、方法和人员、机械设备结合在一起,完成工程项目内的各项工作。河道工程不同于大型水利工程,因为项目规模不大,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项目前期准备以及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会遇到与大型水利工程不同的特有的问题和困难。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从事河道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和体会对这些问题和难点进行了简单归纳,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同行交流切磋,为今后更好地进行河道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尽些绵薄之力。

1、河道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核心问题。但是部分项目法人组建存在不规范,甚至都未组建项目法人,有些成立了非法人机构指挥部。有些甚至就是指定某个部门代管。造成项目责任不明确。还有的项目法人形同虚设.法律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强。二是不懂法律法规、出现有法不依的情况.还有的项目法人为了个人利益,采取各种手段规避招标或明招暗送。还有的将依法必须招标的建设项目化整为零或者分段实施。或变相搞成邀请招标。三是部分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管理水平低下,尤其是一些负责国家大型工程实施的项目法人缺乏起码的从业资格,其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缺乏应有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四是随意挤占挪用建设费用。甚至有的项目法人与施工、监理单位串通合谋套取国家资金。工程资金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五是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只抓工期。不顾质量,资金不能按时到位,尤其是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地解决。

1.2建设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监理市场尚不规范。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实施时间不长,由于还存在着地区、部门保护。监理的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建成。监理单位管理水平和监理从业人员配备不足,思想麻痹大意,技术不足导致质量监控能力下降。工程项目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工程建设监理是要求从工程项目立项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理。我国监理工作目前主要是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进程,而忽视了其它阶段的监理工作,有的监理单位为了追求片面经济效益,在监理班子组成时东拼西凑,人员素质较差,有些根本没有施工监理经验,势必造成工程质量控制达不到预期目标。这几种原因导致监理工作不到位,比较突出的是作假账,不该签单的签单,应该核实的不去核实。

1.3河道工程项目施工专业性强,项目风险较大

河道工程项目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施工工艺技术难度较大,建筑结构通用性差,对施工队伍来说专业性要求高。给工程项目管理来了很大困难,是项目管理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河道工程施工一般都有水的困扰,有时地表水、地下水是施工的主要难点,不但增加了施工难度。而地下水的影响又是不好预测和控制的;更为主要的,由于地下水位以及汛期的影响,工程项目施工工期,对季节比较敏感,雨季—般不便于施工。所有这些,增加了河道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加大了项目管理的风险。河道工程项目建筑结构和施工技术复杂不易采取专业流水作业,很难锻炼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的专业劳务作业队伍。不象工民建、公路桥梁等行业,专业承包队伍很多,在现在通常的管理层和施工作业层分离的管理模式下,给工程项目管理增加了—定的困难。

1.4招投标管理中存在问题

河道建设工程不招标和规避招标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有的地方化整为零来规避招标;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不够严;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不同的招标机构有不同的版本和要求;评标标准和方法不统一,评标不规范。存在“暗箱操作”现象;评标专家资格认定不严格,领导干部评标现象严重;部分地方存在着行政干预现象;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松懈,对违法违规行为缺乏惩处手段。

1.5河道规划存在的问题

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复杂,时间周期长。河道工程项目规模虽不如大型水利工程那样宏大,但前期工作程序同大型水利工程一样,从可行性研究到招标确定施工队伍,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影响和制约水利建设的正常发展;规划设计理念落后,思想保守,不能满足现代水利的需要;规划设计质量不高,一些项目规划论证不充分,规划深度不够,规划质量隐患较多,规划粗糙,忽视方案比较。造成建设过程中规划方案变更频繁。

1.6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还没有完全独立建制。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定性尚不明确,质量监督管理职能责任不明确,质监人员配备不足.缺乏规范统一的操作程序,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存在监督机制失灵的现象,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需要加强。

1.7其它问题

当前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投资力度加大,投资较集中的情况下,出现了实施的工程项目多,但正规验收少的问题,对新的工程项目的实施极其重视,而忽视了已完工程的验收工作。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同体”现象也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相互隶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中监理单位归属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管理等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也有企业自身的因素:水利建设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容易出现法制意识不强,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地方保护,行政干预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现有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无法适应变化的水利建设形势。这是导致当前水利工程项目管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2、河道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与对策

(1)强化项目法人的职责。项目法人是工程项目建设主体,对工程项目负总责。要加强对河道工程项目法人基本条件的要求和管理,建立对项目法人建设行为的考核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项目法入的建设行为。加强资质管理。按照相关标准,对水利系统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进行清理整顿,减少数量,优化结构。在进行资质审查的同时,要建立遵纪守法、注重实绩的市场准人和清出制度。

(2)加强对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必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只要达到国家或省规定规模标准的工程项目施工、重要设备和主要材料采购。必须依法招标;积极推进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招标: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编制要规范;招标设计及标底编制要合理;资质审查及评标定标要严格;评标标准和方法要科学合理,不得随意更改;要严格水利评标专家资格认定。加强对评标专家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评标专家招标投标方面基本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评标质量和水平:同时提倡平等竞争。

(3)选择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充分利用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严格控制。监理单位是受业主的委托,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技术规范、标准和承包合同,对承包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工序、每一环节进行检查认证,及时发现其中的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并加以纠正。采取现场旁站、巡视、测量、试验、指令文件、工作程序规定、计量支付、签证控制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对项目全过程实施监理。通过执行承包合同、运用质量认证和否决权,对承包商进行检查和管理,帮助、促进承包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使之正常运转,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监理目前是监理单位的主要职责之一,优质的监理单位有着大量从事质量管理的专业人员,是建设管理单位天然的合作者。建设单位通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优选监理单位,将工程质量管理全权委托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可充分利用监理工程师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

(4)精于计划,加强沟通。针对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复杂,时间周期长的问题,在开展项目管理具体工作前要仔细列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并有计划、有步

骤地组织实施。由于前期工作涉及的单位和部门较多,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各部门之间有效地沟通与协调必不可少,不容忽视。

3、结束语

完整的人员岗位编制、完善的组织架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健全的管理制度等,这是管理者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但理想不能代替现实,特别是河道工程,由于工程建设规模不大,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上文中所提到的具体问题,诸如人员编制不足、缺乏高素质专业的管理与技术人才、程序和制度设计与实际工作需求发生矛盾,等等,而这正是在项目管理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经典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唯有面对现实,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方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

[参考文献]

[1]水利基本建设管理法规汇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 特点与现状 管理 对策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因此,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大中型国有施工企业普遍经济效益低下。推行项目法施工,在企业内部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把责、权、利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和利益主体上,是提高施工企业的活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项目具有独特和唯一性的特征,任何项目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参与人、目的均各不相同,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大量变化是无法预见的,所以项目的不确定性是项目的显著特征。项目还具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一般的分为五个阶段:“概念、计划、实施、结束、运行和维护。”每个项目还具有明确的目标、完整的系统组织等。项目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组织、筹划、激励、沟通、检查、控制活动。包括: 范围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工作结构分析、责任分配等。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是: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影响比较大,时间长。项目不确定性和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变数较大, 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政府法规变化等都容易影响项目进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促进建筑市场的竞争, 促进建筑企业向技术专业化发展。专业化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技术管理能力,生产质量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而国家政策法规将促使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完善,这也是企业走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二、当前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项目承揽,轻视项目管理。近几年,根据国家第三步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设想,一大批水利、电力、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程相继开工。这为企业带来了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各企业都把项目承揽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加大了承揽的力度。由于企业重视工程承揽,轻视项目的管理,出现了项目管理混乱、工程质量下降、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滑坡现象。企业要高度认识这种现象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危害,真正从思想上敲起了警钟。

2.只管工程如何干,不管工程如何算。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只干不算的现象。许多项目中标上场后,单纯地强调方案和速度,只保工程按时完工,忽视工程项目的核算。项目核算上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应引起各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3.强调工程进度,忽视工程质量。随着国家工程项目的增多,企业都想把自己做大、做强,因而,在项目中只追求工程进度,而对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的方法和工艺重视不够,习惯沿用传统的方法和工艺,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4.项目制度不健全,各项管理难以落实。从近期对企业的调查中发现,项目制度上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制定的不科学,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有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不具体,在过程中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三、解决对策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体会,提出应从成本、质量、安全和具体管理手段等四个方面入手解决。

1.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随着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逐步推广和普及,项目的成本管理也逐渐被人民所重视,并且已经得到应用。可以说,项目成本管理正成为施工项目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

(1)建立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工程中标后在开工前,应由专门人员对项目进行分阶段的实行,造价编制和相关管理人员应指导项目确定整个工程的责任成本,并将整个工程的责任成本分散成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各部门有各部门自己的责任成本,并且由项目经理实施起,由项目经理对各分部经理的工程进行监督,分部经理则对所管部下进行监督,这样的分类管理,让全部门都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对成本控制有着强烈的意识,以避免施工过程造成的疏忽引起复工而浪费一定的人力、物力。

(2)对持有资源的成本管理。在人员安排上,能够根据工程的进度来进行安排,固定人员能够落实到位,抓紧的工程需增添人手也可外请,最好是能避免少请,以免增加人力成本。建筑公司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培养一批专业多技能的技术人员,便于调节各工序的松紧情况,以防人手紧缺,这样既能够节约人工费用成本,同时能够加快工期进度。材料采购中,采购部应该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直接从厂家拿货,同时应该做好市场调查,对性价比进行比较。施工机械费则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并且做好维护和保养,尽量减少各个环节的费用支出。

2.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可用以下几句概况: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分解落实;针对难点,组织攻关;样板示范,摸索经验;跟踪控制,严格把关。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了把质量工作落实到处,必须建立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企业依照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是为了覆盖工程的全部质量有效地在全过程实施。企业和项目是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企业要不断加强各层次领导的质量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作用,建立一个以项目经理为责任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技术部门及质量监督部门实施监管体系,培养一支专门管理和监督的专家队伍。项目经理作为管理层也是执行层,在保证公司质量方针的同时还必须对保证建设业质量。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技术负责人为主、质量监督员、各班长等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合理分配,完善及落实各质量管理制度,形成职责分明的执行机制。

(2)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质量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工程技术环境,如本地地质状况等。所以应根据具体的项目对影响质量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施工工序是最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把事后控制转向以预防为主。应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施工各工序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质量是否合格。

3.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1)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4.充实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软件的迅速发展,目前已开发出不少用于项目管理的软件以及专门用于成本控制及管理的软件,这不仅可大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辅助管理人员进行设计、决策管理等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项目管理普遍涉及多个目标的要求,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实践中的分析问题能力,结合理论知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再通过实践来检验它的科学性。这样才能降低管理风险,产生最大且直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汪源浩.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实务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2]尹建国.浅谈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机电信息,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