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分析

篇1

摘 要 目前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总公司对分公司经营管理采取渠道管理为主的模式,虽然在外部形式上是一个整体的分公司,但是在内部上考核与管理基本是以各个渠道来进行,渠道间的资源使用不通畅,公司经营没有全局意识,造成优势渠道越做越强,弱势渠道越做越弱,达不到公司健康发展目的,笔者这里简单谈一下保险公司分公司的综合经营与全面预算。

关键词 综合经营 全面预算

一、综合经营

综合经营顾名思义不以单一渠道自主发展为方向,综合整合公司资源,制定出适合分公司特色整体经营的目标,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综合经营过程中取长补短,资源共享,达到各渠道全面发展目标。

分公司综合经营的实现需要分公司各级部门共同参与与执行。

(一)确立分公司综合经营管理小组

分公司综合经营管理小组成员:分公司班子成员、分公司财务、人事、办公室、营运、合规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骨干人员。

分公司综合经营管理小组职责:分公司综合经营目标的制定、修订和完善,对分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重大政策或项目(人事、预算、风控)进行决策。对共同商议确定的经营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下发各级单位执行;监督政策的执行、分析完善修订执行指标;协调沟通日常经营过程中重大不确定事项等。

(二)确立分公司综合经营管理目标

主要包括:业务计划、费用盈亏目标、业务品质管理目标、风控管理目标。

分公司综合经营经营小组结合总公司战略规划要求,在充分考试行业及市场环境基础上,合理评估分公司各渠道的实际业务能力,确定合理的业务计划,并结合业务结构下的整体费用盈亏情况,平衡渠道间业务计划与费用预期政策;同时需对风险管理及业务品质指标作出要求,消除短期经营隐患。

(三)确立分公司综合经营管理实施政策

分公司综合经营执行小组依据领导小组的决策目标,经过详细的讨论沟通,制定可行的实施政策,包括财务预算管理办法、人事绩效考核办法、业务品质管理办法、风控及审计管理办法等,实现系统的细化管理。

二、分公司综合经营下的全面预算

综合经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是全面预算,综合经营是全面预算的前提,全面预算也即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是综合经营成功的保障。全面预算管理核心是合理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尤其是要把调整成本结构和资源分配结构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分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几个关键点

(1) 确定分公司整体固定预算在总预算中的结构。

(2) 薪酬政策及绩效政策的合理制定。

(3) 确定管理费用使用控制标准及业务费用使用弹性比例等。

(4) 合理审批授权。

(5) 预算执行分析与监督。

(二)分公司全面预算具体步骤

(1) 分公司成立以各班子成员、财务、人事、办公室、营运、合规负责人及相关骨干岗位等人组成的全面预算管理小组,在财务计划预测数据为基础上确定以下事项:

1、分公司年度整体盈亏目标,分渠道盈亏目标;

2、分渠道年度业务计划;

3、确定各项费用开支的使用控制标准;

4、确定分公司薪酬政策管理政策;

5、确定费用事前申请与费用报销申请的制度与流程;

6、确定各成本中心分摊至利润中心的合理分摊比例;

(2) 分公司成立以各部门负责人及关键骨干、重点三级或四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面预算执行小组,由财务负责人任执行小组联络人,执行小组主要依据全面预算管理小组制定的目标,针对各岗位职能分工分别进行测算、讨论、分解与细化,并完成相关的考核政策与制度的制定与下发。

(3) 全面预算执行小组编制的年度预算计划,经全面预算领导小组审核后,报总公司审批同意后开始执行。

三、综合经营与全面预算的执行、分析、报告、回顾与调整

(1)经总公司审批同意的综合经营方案,其有效执行是确保综合经营目标的关键,执行过程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分公司要高度重视分支公司班子成员、部门经理、骨干岗位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其他员工对于公司综合经营目标认同与重视。在执行过程中要经常性的对公司的综合经营目标与制度进行相关宣导,对综合经营结果进行公布,让员工共同参与综合经营过程,分项综合经营效益,以建立员工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加大其爱岗敬业的责任性与执行力。

(2)分公司综合经营管理小组一般按月召开综合经营管理分析会议,各相关部门按月对综合经营绩效数据进行分析反馈,有效控制经营的节奏,安排相关措施以确保经营结果达到预期;

(3)对于综合经营结果达不成预期效果的进行专项跟踪、适当调整综合经营管理阶段性目标与管理手段,并视情况采用分类控制措施,对因人为原因造成的管理不畅等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与处罚;

(4)分公司在半年度时需对综合经营目标与达成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对于因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目标或制度制定原因等造成的执行偏差及时进行分析,适当提出调整修改意见,报经总公司同意后调整综合经营管理方案。

(5)分公司需在第四季度初对前三季综合经营目标的达成结果与效果进行全面详细分析,对部分指标在四季度进行完善,同时开始对下一年度的综合管理管理目标的制定。

四、分公司实施综合经营的前提与保障

(1)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是非法人分支机构,其经营结果最终均由总公司来承担,故实施前提是总公司在政策上对分公司的充分授权;

(2)由于在总公司授权经营下,分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利相对比较大,故分公司班子成员需具有丰富的保险行业管理经验,品性良好,具有长期经营意识。

篇2

公司财务部岗位职责一

1、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修订工作;

2、监督、检查各部门(单位)生产经营计划及经营指标的执行完成情况;

3、负责与财务有关报表的汇总、分析、呈报工作;

4、为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持,参与公司重大经济合同评审;

5、负责公司各项费用的审核、报销、记账及会计报表编制等工作;

6、编制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7、监控公司财务支出,审核并控制公司及各单位的各项成本和费用;

8、负责公司员工薪资发放,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

9、负责公司产品结算价格标准的审核,监督结算执行情况;

10、负责公司财务票据、有价证券、现金和财务印章的管理;

11、负责公司资产的清核,固定资产的登记造册工作,协助各部门(单位)库房进行物资盘点;

12、负责公司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及各部门财务数据管理推进工作;

13、协助行政部对公司重大投资项目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控制;

14、协助人力资源部完成相关人员财务知识的培训工作;

15、完成公司安排的其它工作。

公司财务部岗位职责二

1、建立健全公司财务体系,包括各项财务制度、审批流程、财务核算体系等;

2、负责财务报表及财务预算、决算的审核工作,为公司高层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分析报表;

3、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计划完成年度、月度财务预算,并跟踪其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4、保证财务信息对外披露的正常进行,对公司税收进行整体筹划与管理;

5、安排和配合完成内部、外部审计工作,及时处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整合财务资源及业务流程,以提高财务部整体协同能力;

6、对公司其他部门进行财务支持,对其他部门能够进行财务监督、协助和沟通,定期组织资产清查盘点, 保证公司财产安全完整;

7、负责财务部主要的对外的联络及沟通工作,协调与财政、税务、银行、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维护公司利益

8、核查拟投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性,并进行财务分析,为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9、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司财务部岗位职责三

1、制订和落实财务战略和年度计划,保证公司的整体战略实现;

2、组织年度预算的编制、下达、实施及其达成情况的跟踪和分析;

3、建立、组织实施和完善子公司审计工作流程,开展日常审计、高层管理人员离任和年度审计;

4、通过组织各种财务分析、经营分析、资金管理,确保公司整体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5、按期汇集、计算和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

6、统一调度管理公司流动资金,对公司和各部门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篇3

一、整体要求:

1、 以真实、准确的报表数据为依据,同时考虑重要性、可比性等重要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所分析的数据对公司经营决策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2、 每份财务分析报告均要求有侧重点,并能简明扼要的说明问题。

所分析的侧重点依据报告期内的经营状况决定,重点在于发现问题并能提

出相应应对方案。

二、具体要求:

1、 格式:必须采用PPT格式

2、 核算单位:原则上整体以万元为单位,个别明细项确需采取其他核算单位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 核算口径:必须准确,按集团统一标准,无统一标准的,可采用集团历年来核算惯例。

4、 分析指标:重点经营数据必须涵盖,进行分析时应至少包含同比、本期发生额、预算完成情况等项目。

5、 特殊数据剔除:依据重要性原则,如某些分析指标中含与大额特殊项目(如跨期费用、特殊年度返利等),应在分析时剔除该项影响。

三、报告目录:

1、 公司整体情况:(简单分析)

1) 资金负债情况:总资产、负债总额、存货所占用资金、资产负债率等,同比增加幅度大的项目可简单说明原因及其对公司的影响。(不要过于复杂,可参考下面参考格式)。

项目名称

2018年4月

2019年4月

同比增减额

同比增长率

总资产

其中:存货

其中:固定资产净值

负债总额

其中:应付票据

其中:应付账款

资产负债率(%)

2) 经营状况:销售+售后合计,简述即可(可参考下面参考格式)

项目

2018年

1-X月

2019年

1-X月

同比 增减率%

年预算

年预算完成率%

1- X月

预算

1-X月预算完成率%

收入

成本

毛利

费用

利润

销量

维修台次

3) 现金流:(可简化)

期初可用资金余额为XX万元,本期公司现金流入XX万元,现金流出XX万元,合计现金净流量为XX万元,期末可用资金余额为XX万元。如期初期末余额差异较大,影响到经营的正常开展,应简单说明原因、影响、应对方法。

2、 重点经营指标分析:需包含本年度重点管控指标

1) 收入、毛利、销量、维修台次等重要指标分析:要有同比情况、预算完成情况,并根据各店实际情况需要可单独对每项指标展开详细或简单分析。

2) 盈利指标分析:收入增长率、利润率(利润增长率)、综合毛利率、售后毛利率、零服吸收率等,可做同比分析。

3、 费用

1) 整体费用情况:销售+售后合计,简单列明超预算费用有哪几项。

2) 费用占毛利比:(预算要求是售后产值、毛利二级部门同比要提升10%以上)需说明未达成指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人工成本占毛利比:需说明同比增减情况及预算完成情况。

4) 税费:应交税费总额,税负,同比情况。

5) 销售费用:

人工成本占毛利比:需说明同比增减情况及预算完成情况。

超预算费用:原则上要逐项分析,说明下一步控制措施

广告费: 单车广告费

财务费用和资金占用费: 整车单车费用

业务招待费: 如有必要可分析

其他费用:可根据各店需要酌情分析。

6) 售后费用:

人工成本占毛利比:需说明同比增减情况及预算完成情况。

售后工资总额: 列明售后工资总额占毛利比,是否符合集团年初预算要求。

超预算费用:原则上要逐项分析,说明下一步控制措施

业务招待费: 如有必要可分析

其他费用:可根据各店需要酌情分析。

4、 销售返利:

1) 预计返利:超6个月未到账返利,相应处理方式。列明特殊返利、跨年返利额。

2)返利率:返利总额/整车成本合计*100%,同比情况。

3)单车返利:返利总额/整车销量,同比情况

4)满意度:一级店和部门厂家满意度和星级是否全部达到最高档(如成绩已出)。

5、 外欠款:超3个月的要重点分析

6、 存货: 两金总额是否下降15%以上;销量是否大于厂家进车量,月度销量是否大于厂家月度进车任务,超180天以上库存、配件附件长期库存,库存结构是否合理等等。

7、 劳动生产率:人均销量、人均维修台次、人均产值、人均费用、人均人工成本、人均工资等指标。

8、 总结:

1) 本月重大因素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有,请简单说明)

篇4

一、集团公司的有关情况

1、基本情况

集团公司于1999年3月由*地、市、县九家国有医药商业企业资产重组后组建成立,注册资本资金1000万元,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中型医药商业企业,下设子公司1个、分公司5个、门店72个,延伸到浉河、平桥两区的各乡镇,隶属于市国资委。

截止20*年10月底,集团公司现有干部职工总人数1046人,其中在岗人员720人(含集团公司行政管理人员22人),离退休人员269人,停薪留职57人。固定资产原值2394万元,占地107.1亩,其中房屋53栋。房屋面积33659.6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8153.2平方米。门面房面积6705.3平方米。仓库35栋,面积13801.10平方米。集团公司总资产原值为8841万元,总负债为8811万元,净资产30万元,资产负债率达99.66%。

2、经营范围

集团公司是全市最大的国有医药批发公司。主要经营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诊断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玻璃仪器、化学试剂、冷冻设备、毒麻药品、卫生材料、化学原料药销售(国家规定专营项目除外)共十五类8000多个品种,近万个品规。

3、经营方式和效益

目前主要是采取集团公司、各子公司、分公司对门店等进行承包经营的形式,年收承包费一百多万元。年上缴税金一百多万元。

4、年需支出经费

集团公司机关每年需支出职工工资、上缴两险金及办公经费约200万元。

二、集团公司的优势

1、GSP认证资格优势:20*年12月,集团公司顺利通过GSP认证,成为*市首家通过GSP认证的中型医药批发企业。目前,集团公司基础设施完善,软件体系健全,拥有完备的药品经营资格。

尤为突出的是,集团公司为*市独家精麻药品定点经营单位。精麻药品是特种经营,效益可观。

2、区位优势:*市现有人口780万,辖8县二区,位于河南省南部,东连安徽省,南邻湖北省,西北分别与本省南阳市、驻马店市接壤。京广、京九铁路和国道106、107线及京港澳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沪陕高速和国道312线横穿东西。大别山、桐柏山绵亘其南,淮河蜿蜒其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成为郑州、武汉、合肥三大城市之间最具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潜力的地区。

3、经营组织结构及经营网络优势:集团公司地处市中心,经营幅射半径大,在市区各主要街道及浉河区、平桥区35个乡镇和管理区均设有经营网点。通过九年的经营和建设已成为覆盖*市8个县2个区医药公司、市县级人民医院、个体医疗诊所及周边地市医药公司的龙头企业。营销网络遍及河南、湖北、安徽、内蒙古及全国500多个厂家,100多个医疗单位,400多个医疗社区个体医疗诊所,已形成区域性经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优势。

4、资源优势:*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地处大别山区,淮河流域,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中药材资源丰富,产藏量大,品种达1649个。其中,常用中药材300余种。在全国356个重点药材品种中,*就占237种。如半夏、猫爪草、桔梗、茯苓、苍术、二花、槐米、半枝莲等传统地道药材,誉满全球,畅销国内外,从而为药农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基础设施优势:集团公司成立9年来,先后投资700余万元对企业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其中投资500余万元建造了一座3800平方米的现代化大型药品综合仓库。按照GSP认证要求设计有冷藏库、阴凉库、常温库,库内购置了100余万元的温湿度调控设备、货运电梯、货架、底垫和其它先进的配套设备。同时集团公司开设了内部局域网络,对财务、业务、储运、质管全部实行网络一体化管理。目前,公司的基础设施步入全省一流水平。

三、集团公司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老国有企业固有的弊端,集团公司目前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人员多、债务包袱重(银行贷款本息合计5955万元),拖欠职工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集资款金额大、时间长。

二是缺乏流动资金,靠职工个人融资勉强维持经营,资金周转困难。

三是经营体制机制不活,缺乏适应当前市场竞争形势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内部管理粗放,执行力不够,存在以包代管现象,集团公司的许多工作安排难以落实。

五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债务缠身,官司不断,影响经营。

六是经营环境不宽松。各种检查项目多、频繁,干扰了正常经营。

七是职工收入低,物价上涨快,职工生活困难。

八是职工思想观念陈旧,自我创新意识不强,等、靠、要依赖思想较重。

九是闲置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四、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思路

经多次座谈讨论和研究,公司领导班子在综合中层干部和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以下改革发展的整体思路:

(一)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整体思路

集团公司作为一家国有医药商业独资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内部管理机制不活之外,主要是缺乏资金,不能有效整合各子公司、分公司的各项优势资源,造成内部之间存在不良竞争,从而影响利润提升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使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该公司的改革发展应着力于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或投资者对企业进行重组或整体改制,进而盘活资产,发挥优势,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可采取以下两种形式进行改制重组:1、投资控股。引进资金雄厚,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投大资控股(股本占51%以上),公司管理层、业务骨干以及职工自愿参股,按照《公司法》要求注册成立新的有限责任公司。2、整体改制。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或投资者,对集团公司实施全额并购,整体改制,按照《公司法》要求注册成立新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集团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先行改革、加快局部发展的思路

鉴于集团公司整体上人员、债务负担较重,各子公司、分公司情况不一,短期内整体上改制重组的困难较大,因此,可先对集团公司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强化管理,挖潜增效,同时创造条件让有优势的分公司先行改革、加快发展。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发挥集团公司优势,整合资源,强化管理,解决小、散现状,克服各分公司间的无序竞争,形成规模,使之做大、做强、做优。

2、盘活闲置资产,处置债务,解决经营中资金困难。

3、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团队意识、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提高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分公司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企业管理层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4、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引导职工转变从业观念,以适应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

5、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对集团公司局部招商改革,分块盘活,做到改革一块、盘活一块、发展一块,以点带面,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改革。

为既要搞好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又要注重稳定,我对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以供再作讨论:

一是机遇意识要强。要有抢占先机、争取主动的发展观念。

二是信心要足。要增强改革改制的观念,浓厚改革改制的意识,营造改革改制的氛围。

三是目标要明。要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把做优做强、不被金融海啸浪潮淹没、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目标,把提高全体职工经济收入作为目的,积极探索符合发展目标的改革形式。

四是认识要清。要认清当前企业在困难中积极改革、竞相发展的大势,把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合作作为应对当前困难、实现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不能麻木不仁、无所作为。

五是工作要细。既要求质量,又要求速度,质量与速度同行;既要稳妥,又要尽责,稳妥与责任相连,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六是分析要到位。要把国家的政策调整、市场的变化、各分公司的情况和职工情况等进行统筹分析,周全考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拧成推进改革的合力。

七是思想要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不打开就什么事也办不了,一定要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要从大局出发,从整个企业的发展和广大职工的利益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寻求最适合的改制形式。

八是管理要加强。不能因改制放松管理,要加强内部管理,坚持科学管理、规范经营。

篇5

1.1承包风险成因分析

保险公司的承包环节是保险业务开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源头。因此,要控制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首先要控制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从财产保险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公司造成承保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树立效益观念,忽视合理的业务结构及业务质量,去盲目追求规模,以至于造成发展保险人不注意风险选择,将一些不符合保险公司承保条件的标的承保进来。(2)向保险机构支付高额的手续费,经营成本急剧增加。由于财产保险市场不完善,市场竞争不规范,部分保险机构的手续费越来越高,部分险种手续费比例超过了30%,影响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1.2理赔风险成因

营业费用、手续费支出和赔款支出是保险公司经营中重要支出项目。而赔款支出是保险公司经营支出中占比最高的成本项目,因此,控制理赔风险,对于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意义重大。保险公司理赔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健全的理赔制度。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明确的理赔操作规范,理赔人员通常根据经验办事,随意性较大,造成理赔程序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理赔管理中漏洞较多。(2)第一现场勘察率不高,导致定损依据不足。公司理赔缺乏具有相关的法律、会计、金融、医学、建筑工程和汽车等知识的专业定损人员,不能合理、科学地定损。2.3准备金风险成因分析财产保险公司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应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由于保险业务经营的特殊性,会计核算年度和保单的保险年度往往不一致。会计核算年度通常是以一年为单位,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而保单的保险年度是从保单起保日期算起到终保日期,由于投保日期各异,造成保险年度与会计年度不一致,部分保单收取的保费早于其未来义务的履行。因此,按照责任方式制原则,必须把部分保费以责任准备金的方式提存起来,这部分就是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2财产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控制

2.1事前控制

为了帮助财产保险公司尽早地发现风险的存在,找到公司经营风险存在于哪个公司、哪个环节、哪个险种,可以按三个层次来设置预警指标体系,从面到点,层层分解来分析公司经营风险情况。第一层次:按公司预警。对保险公司承保、理赔、准备金、分保和应收保费风险作一个整体的分析。这一层次主要是分析公司的整体经营风险情况,找到公司的经营分析主要是出在哪个环节,以及公司哪个方面的管理出现问题。第二层次:按险种预警。这层次主要是按险种来分解公司的经营风险情况。例如,公司的整体赔付率高,通过这个层次分析可找出是哪个险种的赔付率高而导致了公司的整体赔付率高,从而能针对具体险种来研究控制措施,防范经营风险继续恶化。第三层次:按客户群预警。这层次主要是识别重要风险客户群的情况分布。通过客户群的风险分析,能够准确评价各客户群的经营风险情况,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发现具体风险所在。

2.2事中控制

在通过事前有效的风险发现机制预知风险的存在后,保险公司就可以针对风险成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的方法有财务法和控制法。所谓财务法,就是当风险事件发生后已经造成了损失,运用财务工具,比如风险自保基金,对损失的后果给予补偿,尽快恢复生产。所谓控制法,即在损失发生之前,实施各种控制工具,力求消除各种隐患,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将损失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保险公司控制经营风险考验采取财务型对策和控制型对策。

2.3事后控制

篇6

关键词:流动资产 整体质量 短期流动性 现金流量

在日常财务分析过程中,经常会涉及评价企业流动资产质量的问题。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比率分析法,如利用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流动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对企业流动资产的短期流动性进行分析。虽然这些比率在财务分析中得到了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也已经比较成熟,但尚不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流动资产的整体质量,有时还会得出片面甚至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构建完整、科学的流动资产整体质量评价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资产流动性分析中常用比率的局限性分析

(一)资产流动比率 在考察企业的流动比率时,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保持在2:1左右的企业,其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较高;考察企业的速动比率时,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保持在1:1左右的企业,其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较强。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则一般认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会出现问题,甚至于在诸多的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会由于企业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而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表示质疑。但实践中出现的许多实例却是另外的情形:有较高流动比率的企业,很快出现了营运资金短缺问题(如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接近于3,但不到两年的时间迅速下滑到小于1);而流动比率显著偏低的企业,其流动资产周转却很顺畅,更没有出现流动负债支付危机(如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账面保证显得不足,但其短期偿债能力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分析中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恐怕在于这些财务指标本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二)资产流动比率局限性 首先看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用以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但绝不能作为衡量企业资产短期流动性的绝对标准。一是流动比率较高,也有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多且收款期延长等原因所致,而真正可用来偿债的现金等优质资产却严重短缺;二是该比率只反映报告日的静态状况,较易被人为粉饰,如果报告日前后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数额变动幅度很大,企业就有可能在年终把欠款还清,到下年初再如数借回,或者有意推迟进货至下年年初,通过这些手段完全可以达到粉饰该项指标的目的。其次看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比流动比率更能反映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指标,但并不能认为速动比率较低的企业流动负债到期就绝对不能偿还。如果企业存货流转顺畅,变现能力较强,即使速动比率较低,企业仍然有可能获取充足的现金偿还到期的债务本息。该比率虽然弥补了流动比率的某些不足,但仍没有全面考虑速动资产的构成。速动资产尽管整体变现能力较强,但不等于企业的现时支付能力也较强。当企业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不良应收账款,且未及时计提足额的减值准备时,即使其速动比率大于1,也不能保证企业资产有很强的流动性。再看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状况;而存货周转率则反映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会同时受到企业信用政策的影响,往往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单独强调其中任何一个项目的周转率,都有可能导致另一个项目的周转放缓。因此,在对企业流动资产的整体周转状况进行考察时,必须强调二者的平衡。另外,在企业对外销售普遍采用商业票据结算的情况下,赊销规模不仅与应收账款项目相关,在更大程度上应与应收票据项目相关。因此,单纯使用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周转率会夸大应收账款的营运效率。最后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该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的整体营运效率。但在企业流动资产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下,营业收入无法反映流动资产产生的全部运用效果,流动资产周转率也就不能揭示出流动资产整体的周转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周转率的计算过程中,许多资产项目的金额都会面l临使用原值还是净值的选择问题,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在此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至今尚未完全达成一致。一种观点主张使用原值,理由是只有原值才能反映资产实际的周转效率,计提巨额的减值准备并不等于资产周转率得到大幅提升,但这样一来又会面临如何将报表中的净值还原为原值的问题;而另一种观点则主张使用净值,认为只有净值才能代表该项资产目前的真正价值,才能反映该项目实际的资金占用情况,但这样一来又无法避免对净值的人为操纵会使这些指标产生扭曲。

二、流动资产整体质量分析方法

(一)流动资产自身结构的合理性 流动资产各项目中,企业对其预先设定的效用各不相同,每个项目对企业债务的保障程度不同,为企业盈利所做的贡献也会出现较大差异。因此,应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以及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分析各项流动资产所占比重的合理性。应尽量保持货币资金的适度规模,降低包括其他应收款在内的不良资金占用,同时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存货规模控制在与自身营销模式和生产经营规模相吻合的范围之内,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经营成本与经营风险。

(二)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规模的匹配性 考察企业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会计处理的恰当性。企业可能出于某些目的,在某些会计期末过分高估或者低估各项减值准备、高估或者低估预计负债,从而使这些财务指标所揭示出的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发生严重歪曲,此时所判断出的企业流动资产质量会与事实相距悬殊。因此,对企业流动资产整体质量的分析,一定保证是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恰当的会计处理基础上,否则分析将失去意义。考察营运资本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完全可以用营运资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加以考察。但是,除了考虑企业会计期末的财务信息是否有代表性以外,还必须考虑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具体情况,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的具体经营特点。考察流动资产的有效性。流动资产的有效性,可以从考虑各项流动资产的实际质量人手,剔除变现性或周转性较差的不良资产,至少应该将基本不能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其他应收款”以及潜在“坏账”、积压“存货”从流动资产中予以剔除。这就要求充分结合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考察流动资产实际的“速动”状况,并同时考虑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和存货的毛利率等因素。考察流动负债的“沉淀”状况。与流动资产中的债权不能完全回收一样,企业的某些流动负债也有可能最终不用支付或者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些流动负债,可以作为长期负债来看待,从近期需要支付的债务中予以剔除。考察未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其他因素。在分析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

度时,还应该注意一些并未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其他因素。当存在下列情况时,企业流动资产实际的流动性要比财务指标所显示的更好:未动用的银行信贷额度;一些长期资产可以迅速变现;企业筹资环境较好,随时可以筹措新的资金。而当存在下列情况时,企、止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可能要比财务指标所显示的更差:附注中披露了企业存在已贴现并附有连带责任的应收票据;存在大额其他或有负债;企业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考察核心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间的平衡性。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的核心利润(可以简单地用营业利润扣除投资收益计算得出)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间保持平衡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到核心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间口径上的差异,在一般企业的稳定发展阶段,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净额大于其同期核心利润,将使企业的现金周转处于良性状态。考察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充分性。在稳定发展阶段,以经营活动为主体的企业,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必须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一般来说,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应该能够完成下列支付:补偿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其他长期资产摊销等;支付经营性利息费用;支付现金股利;扩大再生产等。应该说,不论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账面保证程度如何,只要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企业就不会出现短期偿债或者现金支付困难问题。

(三)流动资产整体周转效率与行业特征的吻合性 考察商业债权的周转效率。在企业所处行业对外销售普遍采用商业票据结算的情况下,应计算商业债权周转率来反映企业商业债权整体的周转回收状况。商业债权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商业债权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的平均余额之和。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由于赊销净额中没有包括企业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因此在口径上与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金额存在差异,在计算中应将赊销净额乘以1.17以后再与商业债权平均余额进行比较。考察商业债权与存货的整体周转状况。采用营业周期指标可以较好地将商业债权与存货两个项目联系在一起,强调两者整体的周转状况。所谓营业周期是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存货周转天数之和,也就是从购入存货到售出存货并变现所需经历的时间。通过考察企业的营业周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企业的信用政策对个别资产项目造成的影响,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流动资产整体的周转状况。当然,该指标也有可能掩盖不同项目周转率对于特定企业的不同意义,因而还要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特性、产品的价格弹性、需求弹性以及法律环境等因素来综合加以分析。考察经营性流动资产的周转状况。这里的经营性流动资产,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去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后的部分。经营性流动资产的周转状况对企业的核心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具有直接的贡献,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包含较大比重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率已经不能恰当地反映出经营流动资产的周转状况,而应该用经营流动资产周转率来对其加以衡量。

(四)考察企业的营销模式与采购模式的协调性 企业采用不同的营销模式,如赊销方式、预收款方式或者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对企业现金收入的保障程度不同,对流动资产的变现质量当然也会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而企业采用不同的采购模式,如赊购方式、预付款方式或者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对企业现金流出带来的压力也会大不一样。因此,企业只有将营销模式与采购模式加以适当地协调,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结算过程中现金供给与现金需求之间的矛盾,降低偿债压力,在保证企业资金顺畅周转的同时提高短期偿债能力,并不断优化流动资产的整体质量。

三、流动资产整体质量分析:格力电器案例

(一)案例资料 (表1)、(表2)、(表3)、(表4)是珠海格力电器2007年末流动资产质量分析有关的信息(格力电器2007年度报告)。利润分配方案。公司200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019303164.63元为基数,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101930316.46元,按目前公司总股本83493万股计,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息3.00元(含税),共派息25047.90万元,余额转入下年分配;按目前公司总股本83493万股计,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

(二)格力电器流动资产整体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该公司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是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中并没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较低。这说明,公司没有进行短期投资活动,不良资产占用较低。存货虽有所增长,但考虑到本年度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增长速度,存货周转率并没有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存货规模的增长还不足以导致积压。另外,企业对子公司的资金提供也并不明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的合并报表数均大于公司自身的报表数)。因此,从自身结构来看,企业流动资产质量较高。但如果采用传统的比率分析方法,就会看到,企业的流动比率仅仅略大于1。速动比率还不足于1。这意味着从表面上看,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不高。对该公司流动资产整体质量的分析,应该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进行。

(1)流动资产中的存货质量以及周转与增值状况。在制造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是企业盈利能力能否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从该公司当年的情况来看,结合企业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判断,企业存货中的跌价成分应该是不高的。这意味着,企业期末现有存货的质量较高。但必须注意的是,企业存货的质量,不能仅仅关注存货的变现质量,更应关注存货的周转速度以及盈利状况。不用计算企业存货周转率和毛利率之类的财务指标,从企业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增长比较、营业成本的增长与存货的增长速度的比较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企业的存货处于周转较为顺畅、盈利能力较高的状态。

(2)营销模式与采购模式的协调性。通过考察企业的流动负债构成发现,企业年末的流动负债中,预收账款高达46亿多元。这就是说企业存在相当规模的预收款营销方式。对于预收账款的偿还,主要应由存货来完成。在存货周转较为顺畅、并保持一定的毛利率(本年度公司毛利率为16.7%)的情况下,较低的存货存量就可以完成对较高的预收账款负债的偿还。另外,该公司预收账款规模(约46亿)远远大于预付账款规模(10亿左右),应收票据规模(70亿左右)远远大于应付票据规模(10多亿),而应收账款规模(10亿左右)却远远小于应付账款规模(80亿左右),这说明营销模式与采购模式的协调性较好,所带来的现金支付压力较小,l司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公司在行业内部所处的地位与竞争实力。

篇7

【关键词】ZW地产;杜邦模型;盈利能力;策略建议

一、理论综述

(一)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企业盈利能力的内涵

盈利能力,也称获利能力,它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是盈利能力分析所应包括的两方面内容。企业盈利的稳定性、持久性的分析在人们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往往被忽视,而只重视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

2.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

(1)盈利稳定性的分析

盈利的稳定性分析,主要是站在各种业务利润结构的角度,通过分析各种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来进行判别盈利的稳定性。

(2)盈利持久性的分析

盈利的持久性,就是指企业盈利长期变动的趋势。通常采用两期或数期的损益进行比较的方式以分析盈利的持久性。

(3)盈利水平分析A主要分析指标

评价企业盈利水平的指标一般为相对财务指标。总体上可按照资源投入和经营特点把这些指标分为为四大类,分别是:生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盈利能力分析、权益资金盈利能力分析以及股份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3.盈利能力的计量指标

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在所有的财务比率中最广为认知和广泛使用的主要有三个指标: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和权益报酬率。

(二)杜邦模型

杜邦分析是将权益报酬率分解为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三部分进行分析的方式,此种方式也被称为“杜邦模型”。杜邦模型表明有三类因素影响权益报酬率:运营效率,用利润率衡量;资产使用效率,用资产周转率来衡量;财务杠杆,用权益乘数衡量。

杜邦恒等式:权益报酬率(ROE)=净利润/权益总额

二、ZW地产公司盈利能力的杜邦分析

(一)ZW地产公司简介

ZW地产是具有国家一级开发资质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集团,中国房地产“综合开发”“责任地产”“蓝筹地产”百强企业。作为根植西安本土的领导品牌,ZW地产始终以对城市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业主负责的国企品牌责任,致力于提升城市价值、传承地域文化和改善人居环境。2014年以来,“五优好宅”住宅生活体系得以建立,成为ZW地产新时期下的发展目标。

(二)ZW地产盈利能力的杜邦分析

运用杜邦模型可以解释盈利能力指标变动原因和变动趋势,为采取措施提高盈利能力指明方向。表3-1、表3-2分别为根据ZW地产2009、2010、2011年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数据编制的该公司比较资产负债表和比较损益表。下面就以杜邦模型为基础,结合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对ZW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杜邦分析。

分析表3-1、表3-2,可计算该公司相关财务比率如下:

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本文以营业净利率替代销售净利率)

2009年 0.27=0.09*2.26*1.33

2010年 0.29=0.11*2.28*1.16

2011年 0.24=0.09*2.27*1.18

该公司权益报酬率2009年为0.27,2010年上升至0.29, 2011年有所下降为0.24,这是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生产经营业务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和财务杠杆盈利能力三种盈利能力相互影响的体现。

(三)销售净利率

很显然,2011年的销售指标均比2010年和2009年差许多,虽然2011年的营业利润514983万元高于2009年的469044万元,但其成本费用控制较差,在获取同样销售收入的情况下,付出的代价较为高昂。

(四)总资产周转率

该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存货周转率也会对权益报酬率产生影响。2009―2011三年的资产周转率情况如下表3-4所示:

从表3-4可以得出:应收账款周转率2009年最高,2011年比2010年略有提高。2009年的应收账款仅有33083万元,相比2010年的114033万元、2011年的104700万元少得多。而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三年基本持平,说明三年来资产的盈利能力基本相同,对权益报酬率的影响不大。

三、基于盈利能力的ZW地产公司实施策略建议

(一)选准目标市场。彼得斯和沃特曼曾经合著了《追求卓越》一书,书中有一段话表达的意思是:盈利水平最高的企业的必定集中经营核心产品,盈利水平较高的企业是相关多元化经营,盈利水平最差的企业就是无关多元化经营了。因此,ZW地产公司实施多经营战略时,最好选择与其行业有关联的行业或产品。如果能把这些行业和产品与白酒主业结合起来,参与行业组织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既可以把原本流向行业外的利润留在行业内,又可扩大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而且能通过主辅业配合形成的产业链发挥综合优势,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

(二)明悉目标行业,掌握核心技术,避免盲目决策。在选准目标行业以后,企业首先要对新行业诸如市场规模、发展潜力、竞争对手等重要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或者说要有绝对把握。其次是要掌握在该领域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这是关键所在。若想在新行业经营获得成功,必须同时具备技术、资金和市场营销等全方位优势。最后是要对目标行业的经营预期做出具有前瞻性的长远规划,明确实施步骤,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对ZW地产公司来讲,可发挥其在资金方面的优势,买断目标行业有关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决胜的利器,从而为在新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没有领先优势,单单靠在资金上的所谓的优势,即便能够进入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也只能以低水平维持,其经营业绩不会取得预想的结果。

(三)打造整体优势,实现优势整合,获取“1+1 >2”的效应。企业可采用两种方式进入新行业:一是依靠内部成长,二是依赖外部成长。内部成长是指原有企业投资新建项目,随着新项目的投入运营而进入新行业:外部成长是指原企业购并一个新企业,继而进入新行业,并在新行业内精心运作,使所购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无论哪种操作方式,其目的无非是通过整体优势的打造,获取整合优势,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达到“1+1>2"的效果。ZW地产公司若进行多元化经营,应在有限的资源内兼顾不同集团利益,通过人事安排、资源调配、文化融合等手段进行组织结构再造,树立职工整体价值观,以实现战略协同,打造整体优势。

(四)要注意控制规模,及时调整行动方案。经济规模不是规模经济,应尽量避免规模过大造成严重后果。过大的规模,就会因组织结构错综复杂导致管理沟通困难,以至于信息失灵、对市场反应迟钝,企业运转失常。遇此情况,企业应及时取措施“精兵简政”。对所属子公司进行清查,分门别类制定精简、调整方案,通过采取分拆、剥离、缩小企业规模等手段,促使企业“瘦身强骨”,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再次,用合理的资本结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航空公司 全面预算管理 作用 特点 完善策略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目标,采用一系列综合手法编制综合性的资金预算,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加以充分的监管、控制与修正,从而最终确保企业的经济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也是科学管理方法的体现之一。在全面预算管理当中,预算的编制具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也即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与上下结合,而这些方式也具体对应着不同的企业情形。

从上到下的预算是企业总部根据自身的战略安排及外部的市场情况而制定出的较为详尽的预算,是总部分公司预算制定的标准。使用这种方式能够确保企业总部的利益得到落实,在战略发展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样也存在着变相强制性的弱点,造成旗下分子公司缺乏工作主动权,无法执行人本化管理。从下到上的管理与从上到下的管理恰好相反,其预算的编制多是需要各分子公司分别进行,并将编制情况汇总报到总部,最终总部给予一定的批示。这种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出各个分公司的积极性,也降低了企业总部的工作难度,但却也不利于企业总体管理,容易发生各自为政,经营劣迹不容易显露、管理支离破碎的状况。上下结合的方式综合了上述两种方式的操作步骤,其多是先由企业总部提出总体的经营目标以及细化到分公司的分经营目标,而分公司在这些目标的指导之下进行本公司的预算制定,并将相关结果反馈给企业总部,而企业总部针对反馈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从而最终完成对于各个层次预算的制定。

总体而言,全面预算管理包括着如下三大类型,即运营预算、财务预算及总体决策预算,这三大预算体系也是相辅相成,并且排列方式也拥有一定的顺序。运营预算主要涉及到企业在经营运行当中的直接活动预算;财务预算是指较为长期的投融资类型的相关业务的预算;总体决策预算也多涉及到长期性业务的预算,并保障各种预算之间能够形成较为统一的整体。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航空公司运营当中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在航空公司运营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些作用不仅能够确保航空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拥有较为科学的基础,而且也保障了航空公司经营活动的经济性的实现。总体而言,这些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步骤能够确保航空公司员工对于航空公司总体的经营理念形成统一认识,从而推动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的落实,能够促使航空公司的相关领导对于航空公司的总体情况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及时进行航空公司内部运行调查及外部市场分析,确保航空公司自身运营能力与整个企业价值相挂钩,最终保障所制定的经营目标符合航空公司自身实力,具有可实现性与可操作性。另外,全面预算管理也使得航空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对自身目标与能力有所了解,并时刻注意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从而使得航空公司组织内部能够达成共识,确保整个生产流程流畅开展。

其次,全面预算管理的平衡步骤能够保障航空公司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最终降低可能面对的财务风险。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及现代经济学理论相关概念,任何一个航空公司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每一家航空公司都面临着由资源而引发的财务风险。全面预算管理的平衡模式使得航空公司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尤其是融资规模与渠道的选择时,其能够综合考虑自身所具有的资源。而这种平衡手段也使得航空公司可以对自身资金的运用加以评价,从而能够起到降低财务风险的作用。

第三,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调整功能可以保证航空公司有效规避盲目经营行为的出现,使得航空公司所编制的预算能够最终得到实现。调整功能也就是航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当中的预算控制手段,通过这一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在具体经营当中预算目标的执行情况,从而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正,使得航空公司的经营活动不致出现较大的偏差,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最后,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步骤,能够保障航空公司的利润连连上升,拥有良好的预期收益。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航空公司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得在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体现为经营成果的优越,利润的增加,使航空公司在市场当中拥有一定的地位与份额。

三、航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编制的特点

篇9

关键词: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财务管理理念

一、现阶段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及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方法与企业发展的不适应

企业经营决策活动离不开企业的财务管理,通过财务控制,确保企业完成财务计划,实现对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在当前日趋国际化市场竞争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更体现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相应的财务活动的控制。许多企业集团从组建开始就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但由于主要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财务知识陈旧,缺乏对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认识,依然采用旧的管理办法实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限制了企业经营活动,而且存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的现象。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处理好企业财务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没有建立起集团内部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已经严重地制约了部分企业集团的发展。

(二)集团内部财务关系不合理

部分企业集团缺乏一体化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上过度分权,对子公司经营活动不能有效控制,使子公司经营权力过大。子公司为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致使集团无法从战略高度有效部署各项经营活动,出现了投资规模失控、产业结构失衡、整体收益下降的问题,无法实现集团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削弱了集团的整体竞争优势和综合能力的发挥,扩大了集团的财务风险。

相反,部分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又过度集权,限制了子公司经营活动的自主决定权,无法充分发挥子公司应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子公司成了集团纯粹的附属,造成子公司在面对行业领域内的竞争时,无法有效发挥自身与其它子公司间的经营合作,对外也无法灵活做出财务决策。子公司向上传递信息,往往需要等待集团审批,这很可能错过最佳的投资机会、经营时机,从而造成利益损失,也会影响集团财务一体化管理的效率、效果。

因此,企业集团在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必须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控制模式,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进行一体化、全方位的控制,在集团与子公司间实现资金的有效流动和资源的优化组合、配置,对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过程控制、点式控制,既要保持各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还要在完成集团整体战略部署中,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及内容

(一)财务控制模式分类

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必须围绕实现企业总体财务目标而设计财务控制模式、控制机构及组织分工等要素,而财务控制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对集权与分权的有效选择。目前,我国企业采用的财务控制模式有三种: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

1.集权模式。财务管理决策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拥有对下属子公司人、财、物统一控制权,同时也赋予子公司少部分的财务决策权,以增加子公司适度的经营灵活性。子公司依据母公司下达的生产经营任务及各项经营管理指标来开展工作,且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受母公司的直接控制,子公司只有围绕母公司的财务决策实施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控制。集权模式的优点在于母公司能合理配置内部财务资源,全方位地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通过集团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2.分权模式。在分权模式下,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子公司相对独立,子公司可根据市场和公司实际情况做出财务决策和调整经营目标,子公司将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进行备案,以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间接管理。

3.集权—分权相结合模式。这是一种上述两种模式兼容的混合模式。母公司严格控制涉及整个企业集团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以及预算管理、人员控制、投融资管理、经营业绩考核等关键环节,按照内部规定实行逐级审批。母公司制定子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及考核指标,对子公司实行弹性预算与奖惩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控制办法,子公司在集团公司授权范围内享有充分的决策权。这种模式强调结果的重要性,不是过程控制,而是对可能出现的财务控制点实行控制。

企业集团应根据外部环境和竞争的需要,考虑集团公司、子公司的性质,结合集团规模、生产经营、组织机构、财务运行模式和环境的差异,创造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控制模式。

(二)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的内容

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企业联合体的组织形式,其财务控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集团公司对自身业务进行的管理,包括单位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内容,如投资成本控制、资金审批控制、信用控制等;二是集团公司作为管理总部对其子公司及成员企业进行的管理,如生产成本控制、财务指标控制、重大经济项目支出控制等。实施全方位财务控制,必须贯穿于企业集团内资金运动全过程,实施对流动资金和非流动资金控制,对成本耗费水平的成本控制,对销售收入水平的销售控制,对利润水平和利润分配的利润控制。在全方位财务控制下,企业集团以财务计划目标为依据,约束和调节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保证财务活动依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实现企业集团一体化的财务控制。三、建立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

(一)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

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企业集团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内部的组织结构形式、成员企业具体情况以及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等因素。

1.在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方面:集团公司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具体战略,要求采取不同的财务控制模式,如在实施扩张战略阶段,应积极鼓励子公司开拓外部市场,形成集团内多个新的经济利润增长点,需要分权程度就应该大些。在稳定型战略下,投资融资权力要从严把握,而对资金营运方面的权力可适当分离,在紧缩战略下,必须强调高度集权。

2.在企业集团发展阶段方面:集团公司在发展初期应选择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随着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逐渐成熟,由于总部管理层能力的限制,管理的分权制便成为需要,而对于已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部分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及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进一步从全方位财务控制及模式的角度,分析了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中的控制模式选择、步骤,最后从财务控制与战略控制、会计控制相结合的两个要点,补充说明了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能够增强企业集团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财务管理理念

一、现阶段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及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方法与企业发展的不适应

企业经营决策活动离不开企业的财务管理,通过财务控制,确保企业完成财务计划,实现对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在当前日趋国际化市场竞争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更体现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相应的财务活动的控制。许多企业集团从组建开始就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但由于主要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财务知识陈旧,缺乏对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认识,依然采用旧的管理办法实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限制了企业经营活动,而且存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的现象。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处理好企业财务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没有建立起集团内部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已经严重地制约了部分企业集团的发展。

(二)集团内部财务关系不合理

部分企业集团缺乏一体化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上过度分权,对子公司经营活动不能有效控制,使子公司经营权力过大。子公司为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致使集团无法从战略高度有效部署各项经营活动,出现了投资规模失控、产业结构失衡、整体收益下降的问题,无法实现集团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削弱了集团的整体竞争优势和综合能力的发挥,扩大了集团的财务风险。

相反,部分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又过度集权,限制了子公司经营活动的自主决定权,无法充分发挥子公司应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子公司成了集团纯粹的附属,造成子公司在面对行业领域内的竞争时,无法有效发挥自身与其它子公司间的经营合作,对外也无法灵活做出财务决策。子公司向上传递信息,往往需要等待集团审批,这很可能错过最佳的投资机会、经营时机,从而造成利益损失,也会影响集团财务一体化管理的效率、效果。

因此,企业集团在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必须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控制模式,建立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进行一体化、全方位的控制,在集团与子公司间实现资金的有效流动和资源的优化组合、配置,对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过程控制、点式控制,既要保持各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还要在完成集团整体战略部署中,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及内容

(一)财务控制模式分类

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必须围绕实现企业总体财务目标而设计财务控制模式、控制机构及组织分工等要素,而财务控制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对集权与分权的有效选择。目前,我国企业采用的财务控制模式有三种: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

1.集权模式。财务管理决策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拥有对下属子公司人、财、物统一控制权,同时也赋予子公司少部分的财务决策权,以增加子公司适度的经营灵活性。子公司依据母公司下达的生产经营任务及各项经营管理指标来开展工作,且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受母公司的直接控制,子公司只有围绕母公司的财务决策实施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控制。集权模式的优点在于母公司能合理配置内部财务资源,全方位地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通过集团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2.分权模式。在分权模式下,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子公司相对独立,子公司可根据市场和公司实际情况做出财务决策和调整经营目标,子公司将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进行备案,以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间接管理。

3.集权—分权相结合模式。这是一种上述两种模式兼容的混合模式。母公司严格控制涉及整个企业集团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以及预算管理、人员控制、投融资管理、经营业绩考核等关键环节,按照内部规定实行逐级审批。母公司制定子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及考核指标,对子公司实行弹性预算与奖惩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控制办法,子公司在集团公司授权范围内享有充分的决策权。这种模式强调结果的重要性,不是过程控制,而是对可能出现的财务控制点实行控制。

企业集团应根据外部环境和竞争的需要,考虑集团公司、子公司的性质,结合集团规模、生产经营、组织机构、财务运行模式和环境的差异,创造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控制模式。

(二)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的内容

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企业联合体的组织形式,其财务控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集团公司对自身业务进行的管理,包括单位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内容,如投资成本控制、资金审批控制、信用控制等;二是集团公司作为管理总部对其子公司及成员企业进行的管理,如生产成本控制、财务指标控制、重大经济项目支出控制等。实施全方位财务控制,必须贯穿于企业集团内资金运动全过程,实施对流动资金和非流动资金控制,对成本耗费水平的成本控制,对销售收入水平的销售控制,对利润水平和利润分配的利润控制。在全方位财务控制下,企业集团以财务计划目标为依据,约束和调节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保证财务活动依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实现企业集团一体化的财务控制。三、建立企业集团全方位财务控制体系

(一)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

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企业集团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内部的组织结构形式、成员企业具体情况以及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等因素。

篇10

一、移动公司预算管理现状

纵观目前的中国移动预算管理现状,不可否认,中国移动在预算管理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预算管理理念基本建立但管理机制尚未健全;预算编制程序有待完善;科学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缺乏预算管理准备机制及相互交流沟通平台;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沟通不畅,导致执行力不强;营分析没有做到与预算相结合,导致分丰厅与预算的脱节;预算目标考核不力;没有对MIS系统中的预算管理功能进行应用,导致工作效率低;现行预算不支持价值创造;预算流程不支持持续改进等等。

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1.移动公司预算组织结构设计。预算组织分为预算管理组织和预算执行组织两个层面。预算管理组织分为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管理办公室两级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为日常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办公室为日常管理机构。预算执行组织指负责公司各层责任预算的责任中心。两者相互协调和配合,预算管理组织中的机构和人员同时肩负预算执行的责任。

2.移动公司预算编制流程设计。预算编制方法有很多种,如:“自上而下式”、 “自下而上式”及“上下结合式”等,适用于不同的企业环境和管理风格,各具优缺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形来确定其预算编制流程。

3.移动公司预算管理流程设计。按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和管理思想,移动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应体现纵横“两维”流程。横向流程是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在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模式下各部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移动之前的预算计划较为孤立,各部门“各自为政”,彼此间没有太多的关联,横向流程旨在将年度预测、计划、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分析和绩效考核等紧密衔接,并通过预算管理体系中的各预算模块把预算指标科学地联系起来,达到相互关联和协调统一。

4.预算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滚动预算。滚动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滚动预算能使企业管理当局对未来一年的经营活动进行持续不断的计划,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能有序地进行。滚动预算又称“永续预算"或“连续预算",是一种稳定保持一定期限的预算。其基本特点是凡预算执行一定期间后,即根据已经执行期间的经营成果结合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经营环境、经营条件变化等信息,对剩余期间加以修订,并自动后续同样的期间,使整个预测期始终保持原有预算跨度。

三、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相关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内部规定制度,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真正发挥效益。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好《预算管理办法》和《预算管理实施细则》等内部规章制度,严格预算的约束机制。同时还建立较为完善的KPI考核指标体系,这个考核体系对整个企业发展,包括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树立企业的经营理念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整体的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是紧密挂钩的,子公司业绩考核得分结果与其人工成本线性相关,考核得分越高可开支的人工成本越多,考核得分越低可开支的人工成本越少,因此有非常强的导向作用。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KPI业绩考核以及薪酬管理的衔接,构成了一个完全闭环的管理体系,具有刚性,对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效果显著。

2.实行预算管理沟通计划。沟通工作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将有助于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形成全面系统的横纵向沟通机制,有利于公司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由此推动各项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全面预算管理项目的实施阶段及日后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应该结合预算管理沟通计划进行预算管理工作。也需要结合全面预算管理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公司员工对预算管理理念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与更新该计划。该沟通计划将主要包括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沟通:战略沟通、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与制度的沟通以及预算启动、编制、下达与执行过程中的沟通。沟通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战略沟通的目标在于帮助公司全体员工了解、接受甚至主动建议公司的战略目标,使其在编制部门运作计划和预算时,能够系统地考虑如何通过工作计划和预算来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实现公司战略。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与制度的沟通目标在于帮助公司各级员工准确了解预算管理在公司运作中的作用、重要性程度及其与其他职能之间的联系,消除现有一些阻碍预算管理工作的错误观点;并通过预算管理制度培训,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更有效地进行公司预算管理工作。预算启动、编制、下达与执行过程中的沟通目标在于能够与预算管理部门就经营目标的设定过程,预算数额审批结果及某些预算数额调整的原因进行及时、双向的交流,获得他们的接受和承认,有利于预算下达后的执行,避免员工因不理解预算额的确定过程而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工作的进行。

3.加强对公司的全面经营分析。公司全面经营分析工具与公司预算管理工作也同样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一方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成果为公司全面经营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公司运营与财务数据,为公司管理人员对特定期间内的特定或全面经营方面进行深入和快速的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衡量尺度。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本身所特有的严密性和周全性,将为公司经营分析过程进行了高质量的提前思考准备,全面预算过程将有利于公司管理层建立更有效、更深入的经营分析思维和方法。另一方面,对特定期间进行的公司全面经营分析过程,将是公司管理人员对自身运营和管理情况的一种自我衡量和反思。在此过程中,任何可能造成偏离公司既定战略目标的行动方案、任何与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不适应的原有决策与方案都将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调整。这种定期的“战略回归”所需要引发的公司运营和管理调整,将直接地反映为公司对其预算方案的调整。经营分析与预算管理两方面间的这种单向的连动性,体现了经营分析工具作为评估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对预算管理工作所起到的引导意义。

4.加强MIS系统中预算管理功能的应用。公司的MIS系统已经具备了预算管理的功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应用。MIS系统与传统的财务软件又有很大不同,因而财务人员对MIS系统的应用还不是很熟练,MIS系统的许多功能还不是很快就操作自如。通过加强财务人员的学习,提高应用能力,是能够实现MIS系统中预算管理功能的应用的。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全面预算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