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量化考核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事业单位量化考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事业单位量化考核

篇1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538-02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不断推进,此四类人员,已经成为打造服务性政务,为社会服务的主力军和为公众服务的前沿力量,因此搞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搞活顺应服务型政府背景下事业单位绩效量化考核机制,对建设高素质事业单位服务人员队伍,适应黄蓝战略在我市交汇融合的新形势,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应对目前事业单位绩效量化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下分析,对如何建立符合服务型政府要求的事业单位绩效量化考核机制提几点表浅的观点。

一、事业单位在绩效量化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对绩效量化考核观念的转变滞后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1、对事业单位的绩效量化考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重视绩效量化考核和重绩不重效的许多老旧观念依旧禁锢着事业单位员工的思想。有些事业单位精力都放在完成单位的工作指标上,只是在年底的时候随便组织起一个考核小组,搞搞形式,走走过场,考核的质量可想而知。绩效量化考核的真正作用丧失了,甚至对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2、年终考核与平时工作脱钩, 绩效量化考核结果失真

多数事业单位绩效量化考核采取的是年度考核,即一年考核一次。这样容易使考核者以被考核者最近几周或几个月的表现或者最终指标数,作为其年度考核的参照,而忽视其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的表现,产生“近因效应”。这种对被考核者过程和总体的表现不建帐、不积累的现象,使年终考核与平时工作脱钩,无据可查,导致绩效量化考核结果失真。

(二)绩效量化考核机制不健全

1、组织机制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服务型政府”,重在为社会服务和为公众服务,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谁服务,谁最有说话权,谁最有资格评价服务的优劣和好坏。在事业单位的绩效量化考核中,脱离被服务群众和被服务群体,显然是只重“成绩”不重“效果”的过程。所以服务政府背景下的事业单位绩效量化考核机制,要求群众和群体,不仅仅只有建议权、监督权,更重要的是直接参与权和说话权。

2、指标设置不具较强的可操作性

当前各类事业单位普遍采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这四个方面只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详细的评价标尺,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无法对照。另外由于单位门类不同,性质不一,所规定的内容没有与具体单位的目标、职责很好结合,有失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无法保证考核的效度和信度,这样也就失去了绩效量化考核的本来目的。

(三)事业单位绩效量化考核等次的设置和名额的分配不当

绩效量化考核一般分为四等次,即“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在绩效量化考核过程中,无论是将四等次按照一定的比例硬性分配到各个部门,还是搞大锅饭“轮流坐庄”,考核的结果容易出现“优而不秀”、“秀后渐惰”的现象,使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受到挫伤,使绩效量化考核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二、改善服务型政府下的事业单位绩效量化考核机制的方法

(一)加快观念转变,树立顺应服务型政府的事业单位绩效量化考核体系

1、加强事业单位绩效量化考核制度建设

通过宣传、交流沟通等方式提高对绩效量化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考核工作对职工的激励作用,对工作的促进作用,进而把事业单位绩效量化考核摆在重要位置,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在吸取过去考核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分析、总结,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意识,加强绩效量化考核的制度建设,让绩效量化考核真正发挥导向、激励、评鉴作用。

2、加强事业单位绩效量化考核的学习培训力度

绩效量化考核不仅取决于评价系统本身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还取决于评价者的评价能力,评价者的任何主观失误或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认识误差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对职工特别是对具体参与绩效量化考核的社会各界进行必要的知识培训和辅导。通过对其培训等方式,使其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内容、方法和不同岗位绩效量化考核标准等,减少工作中所出现的误差,从而提高绩效量化考核的信度与效度。

(二)还给群众说话权,细化考核标准,完善绩效量化考核机制

公众是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最有发言权,引入公众对政府绩效的评估,是真正把公众的需求和意愿作为政府改进工作的导向,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对人民负责、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绩效量化考核的根本出发点。吸纳来自基层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老干部代表、各社会团体代表、各从业群体代表、企业管理人员代表、城乡普通党员和群众代表等素质优良、业务熟悉、代表广泛、敢于负责的人民评议员参与到绩效量化考核中,构建考核员的各界、各层次的立体式结构,建立常任评议员和非常任评议员制度和抽选制度、定期轮换制度是还群众说话权,让群众评价服务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谢晋宇.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积极深化食品安全责任网建设。

一年来,我镇根据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要求,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年初,我镇就在认真搞好调研的基础上,科学拟订并及时下发《*镇20*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要点》,确保了本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到位,可操作性强。班子会上,镇主要领导多次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好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分管镇长围绕各阶段食品安全工作重心,先后五次主持召开了食品安全专题工作会议,及时研究部署工作并多次带头深入一线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为统一组织领导、协调好各成员单位抓好食品安全工作,今年,我镇在健全食品安全工作相关制度、深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建设上狠下功夫。一是与相关单位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在县、镇两级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后,我们根据本镇实际情况,随即与各村(社区)、有关企事业单位签订《*镇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及时配套出台了《*镇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镇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将食品安全责任区域的划分细化到村、社区、单位,并且明确了责任人,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各级的食品安全意识,确保各单位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二是制定完善了《*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案》。该方案在确保镇食安委发挥统一、权威、高效的组织协调作用的同时,又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分工,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分解落实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三是修订完善了《*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应对全镇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我们根据新近制定《海盐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修订完善了《*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快速反应,有效开展应急处置,控制事态发展,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察工作。四建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制度。为了尽可能减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盲区,化解监管工作中的难题,进一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工作,我们今年建立起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制度。质监、卫生、工办等食安委成员单位通过定期联系工作、共享信息、例会等方式,互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探讨加强综合执法和日常监管方面的措施、对策,及时协调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二、强化监管,突出重点,狠抓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措施落实。

食品安全从“田野到餐桌”,工作链长,覆盖面广,监管难度大。我镇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始终坚持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镇食安委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突出重点,创新工作,积极落实监管措施,努力抓出监管工作实效。

(一)兽医站协同各行政村积极落实禽畜检验、检疫措施。认真吸取供沪生猪瘦肉精事件的教训,给每户养猪户发放宣传资料,并与其签订保证书,同时,强化对屠宰上市生猪的“瘦肉精”检测力度。积极配合农经、经贸、工商等部门整治生猪屠宰秩序,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强化源头治理,严防各类问题猪肉流入市场,确保了我镇群众能吃上放心肉。

(二)质监站积极做好本镇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日常巡视巡查及食品抽检工作。我镇共有8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具体涉及糕点、饮用水、酒类、饮料及食品包装容器等的生产加工。一年来,质监站对这8家企业全部进行了巡检,共出动检查人员216人次。通过日常巡视巡查,实现对每一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从原料把关、添加剂使用、到出厂检验等各环节的全程监管,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录入数据库,实现了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长效动态管理。同时,在日常巡查中,他们还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起票证档案和进销货台帐,从而有效地防范了各种违法食品进入市场。其次是做好食品中微生物、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等重点指标监督抽检工作及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监管工作,努力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关。对于连续二次抽检同一种食品不合格的企业,他们进行加严检验,加大执法检查和后处理力度。二次以上抽查不合格则将该企业列入“黑名单”数据库,进行重点监管。

(三)流通领域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工商所创新监管机制,努力为我镇群众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所里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食品安全片区责任制度和执法人员责任连带追究制度,同时将辖区划分为若干责任区。将所长、分管所长、巡查人员定为三级责任人,形成三级责任体系,将责任层层分解到人。同时将责任区的特殊事件应急预案纳入检查过程中,形成组织有保证、遇事有人管、急事有方案的良好局面。二是切实抓好食品流通环节的日常巡查与管理。重点对本镇辖区内的商店、市场、超市、农村副食品店、校园周边小卖部等进行检查。在巡查中坚持“六查六看”的监管原则,共出动检查人员127人次,检查对象覆盖全镇所有食品经营单位。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即提出解决措施,该取缔的立即取缔,该整改立即要求整改。截至目前,已取缔无照经营食品店、小吃店6家,下架各类不合格食品12件;要求限期整改并取得证照的有10家。检查整治措施的落实,杜绝了食品安全隐患,有效地净化了市场环境。三是开展好食品质量抽查,筑牢食品安全线。每月至少一次对本镇辖区内的2个农贸市场开展以蔬菜、豆制品、水发产品等食品为重点的农药残余、甲醇含量的市场检测。从检测结果看,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食品超标的情况。对于巡检中发现个别小商贩用化工原料脱皮芋艿的行为,检查人员当即将产品查扣作销毁处理,并对经营业者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

(四)今年以来,镇卫生部门切实加强了餐饮业、食堂卫生的监督管理及以防控急性肠道传染病为中心的食品安全管理。从3月起,镇卫生监督员坚持每月对全镇40多家餐饮店及5家学校食堂进行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卫生隐患,积极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6月份,对全镇610名食品卫生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年度体检,参检率达到近100%。8月份,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对本镇辖区内的39家餐饮单位量化评分,为全面推行餐饮业分级量化管理打好基础。10月份又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了“餐饮业鲜肉品专项检查”,积极防范问题肉品端上餐桌。另外今年还着重抓好了豆制品加工经营小作坊的调查摸底及专项整治工作,共对全镇8家豆制品加工店进行了检查,关闭了1家加工作坊,为配合上级部门扎实推进“豆制品”放心工程创造了条件。

在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各有侧重的抓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上,镇食安办协调各方力量,协同作战,有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对本镇辖区内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及整治活动,以期更好地发挥联合执法优势,完善综合执法机制,从而更好地保障本镇食品安全。

一是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和夏季等重要时段抓好重点整治行动。春节前夕,镇人大、食安办会同县卫生监督所、镇工商所等单位对本镇的19家餐饮单位、2家副食品批发户、5家超市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共查获不合格食品25千克,价值约600元,联合检查组提出整改意见65条,要求相关经营单位限期整改。二月份,镇政府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我镇董司村一村民在家中自制酱油并出售。镇食办会同质监站、工商所、医院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取缔了这家私制酱油窝点。在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镇食安办组织工商、质监、卫生、工办等成员单位,以冷饮、饮料、饮用水、糕点、奶制品、豆制品、儿童食品等为重点品种,对全镇范围内的部分食品生产企业、所有的超市、批发部、商店、小卖部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170多人次,发现部分小餐饮业存在证照不全、进货索证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及部分超市、小商店将生活用品与食品混放等问题,检查组都要求限期整改到位,从而有效地杜绝了食品安全隐患。

二是围绕“防控急性肠道传染病”为中心抓好食品安全,主要措施是落实了农村家庭宴席申报备案与指导相结合的管理办法。首先是抓宣传教育。镇食安委通过各村食品监督员上门分发宣传资料、广播站举办家庭宴席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宣传,让农民群众特别是家庭宴席举办者和农村厨师切实增强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知晓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等方面的卫生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其次是抓申报备案,镇食安委要求各村食品安全监督员在农村家庭宴席举办前三天做好申报备案相关工作,摸清情况,把握工作主动权,截至目前,共对19名农村家宴作业厨师进行了基础情况调查,并对90多次农村家宴实行了申报备案;最后落实在上门指导。在宴席举办前由村监督员及社区卫生专业人员到每一户举办者家中开展上门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

三、完善网络,下移重心,着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管理。

抓食品安全要“治标”更要“治本”,而扎实推进“三网”建设正是实现农村食品安全的一项治本之策。今年,我镇在积极深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建设的同时,又努力在巩固深化“基层群众监督网”、“农村现代流通网”上做文章,着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打造农村安全消费环境。

一是积极抓好群众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努力下移监管重心。农村是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最薄弱的地方,为改变这一局面,我镇在今年切实加大了各村(社区)食品药品监督员和消费维权联络员队伍建设,举全社会之力,打食品安全之基。5月,镇食安办联合卫生部门对各村的监督员进行了农村家宴指导知识培训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8月,根据县食安办的统一部署,我们又组织全镇的食品监督员参加了县级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另外,今年上半年,镇消协分会还对全镇各村的维权联络员进行了消费维权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全镇食品监督员队伍的业务知识得到更新,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安全群防群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增强。群众监督队伍建设的日臻完善,大大充实了农村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下移了监管重心,减少了监管盲区,扩大了监管的覆盖面,增强了监管的时效性。一年来,各村食品药品监督员和消费维权联络员除了做好食品监管法规、消费维权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及消费争议的调解工作外,还积极履行食品安全教育监督职责,及时发现并上报涉嫌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案件线索,确保了农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二是建好区域配送中心,积极深化放心店长效管理。为进一步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建设,今年,镇食安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在我镇建成了海盐县首家区域配送中心——*镇大众商行。该商行与浙北配送中心紧密链接,大部分商品从中心进货,质量有保证。目前,该商行二次配送已覆盖我镇及周边80多家农村放心店和其他商店,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村群众消费安全。为巩固深化“百村放心店—示范商店”创建成果,实现放心店长效管理,今年镇食安委协同工商部门对已验收通过的“百村放心店—示范商店”,在“五个统一”的基础上,又建立健全了示范商店督查、退出制度,进一步增强了经营业主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规范经营意识,让每一家示范店真正成为农村群众放心的消费场所。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努力形成各方关注食品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

食品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镇食安委十分重视宣传教育。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食品安全“人人重视,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来关注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达成群防群治、综合管理的目的。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期间,镇食安委早作安排,开好协调会,与工商、质监、卫生等成员单位共同制订好宣教计划。镇工商所通过展板向群众宣传了一些假冒伪劣食品的辨别知识;镇消协分会、卫生部门通过向过路群众赠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手册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维权等知识。宣传活动当天,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300余份,接受咨询服务2*人次,现场受理消费者投诉2件。质监部门则通过召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培训会的形式,宣传贯彻产品审查细则相关内容和法律法规知识,督促企业及时做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报工作,提高其法制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为扩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从今年起,镇食安办在春节、五一、国庆等食品消费高峰期,都通过农民信箱短信平台,向辖区内群众发送食品安全小常识或警示短信,教育群众积极关注食品安全。另外,工商部门还通过不定期“消费警示”,对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通报。今年共消费警示4次,内容涉及劣质奶粉等多种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