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监测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监测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文化生态;农村;寄宿制初中;构建;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14―03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产生由来已久,伴随着新时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陆续出台,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逐渐在农村迅速推广开来。寄宿制学校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模式到底带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学生文化在学校生活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和生存环境,又会催生什么样的学生文化生态环境,我们带着这一疑问走访了河南省某县三所公立初中。
一、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文化生态的构成与特点
由于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该县所有的公立初中都包含两部分群体:走读生和寄宿生,其中以寄宿生为主。三所学校中一所位于县城旁边,也就是城关镇,另外两所位于乡里。
我们走访的学校在全县的考试排名均处于上游,而且三所学校在管理上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三所学校不论是半封闭式(所有学生中午可自由出入)还是封闭式(只有走读生可以凭证出入),都在时间管理上极为严格,学生的一日生活从晨读、吃早饭、上午上课、午饭和休息、下午上课、晚饭、晚自习,整个流程下来,全天学习时间超过10个小时,午饭与午休时间合计约一个半小时,不少学生中午直接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晚上就寝前的时间看似是学生最自由的时间,实际上严格的宿舍管理制度将班主任的津贴与学生熄灯后的表现联系起来,因此,晚上熄灯后的宿舍也很快沉寂下来。
不过,这三所学校在学校管理和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不同,这些差异恰恰为学生文化生态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提供了不同的环境。我们走访的三所学校虽然都有基本的体育器材和图书馆,但是,其中一所乡镇初中的设施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平时图书馆并不对学生开放,有限的体育设施也并非学生可以自由使用,体育课完全针对中招考试的项目训练,美术、音乐被语文、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挤占。位于城关镇的学校图书馆不对学生开放,美术、音乐课程同样是被所谓的主科所挤占,体育课同样为中招考试而设,不过不同的是学生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可以自由使用体育设施(各种球类、跳绳等)。第三所学校虽然同是位于乡里,但是情况相比之下好很多,尽管藏书量有限,但这所学校的图书馆平常对学生开放,每个班级设有小书架,陈列学校购书与学生自愿提供书目,供学生自由借阅,自主管理,体育设施的种类和场地虽然有限,但是学生可自由使用。学校为学生正常开设美术课、音乐课,每周各1节,体育课每周2节,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也有助于释放青少年多余的精力,缓解高强度学习带来的压力。
这三所学校均要求学生遵循高强度的学习节奏,周考、月考都是惯例,这在以学习成绩和学校排名论成败的应试教育文化氛围下几成公认的管理模式。尽管我们看到不同的学校在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校园生活条件上有所不同,但是,课外阅读资源的缺乏和艺体方面课程的变质很难作为学生紧张学习之余的调剂。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也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循规蹈矩,触犯校规校纪的学生会因严重程度受到相应的处分,严重的将被劝退,可以说严格的管理大幅度减少了学生硬性对抗教师或学校的行为。不过,受访班级的教师反映,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选择上课睡觉或是走神等消极的形式对抗学校的管理体制,表达其对成人社会规范的不服从。
因此,尽管生存空间不同,但是学术型、玩乐型和违规型这三种学生亚文化类型是天然地存在于初中学生群体中的,这也构成了寄宿制学校学生文化的基本生态系统。不过,调研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追求学业成功的动力并非内源性的,多来自于想使父母得到安慰或是获得教师的肯定等外源性因素。表面上看,离家寄宿使得大多数学生有机会生活在一起,应该能够增进同辈之间的交流,激发不同类型学生文化的生长空间,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种极为脆弱的学生文化生态。正如正常而健康的自然生态一定是丰富的、充满了差异性的状态,校园的学生文化生态也应该给不同的学生文化类型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当然,我们并不是主张助长违规型亚文化,而恰恰是严格的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和贫乏的教育资源剥夺了青少年发挥潜能、丰盈个性的空间,反而更容易催生违规型亚文化,只是表现形式是软性的,甚至会令教师感到麻木和无奈。当学校的升学率高低与考试成绩排名影响到校长的晋级、名誉及地位等切身利益时,当所教班级的升学率高低与考试排名已成为学校考核与评价教师的一项基本依据,进而影响到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奖金、晋级、名誉及地位时,一切以文化课学习为重(确切地说是考试课为重)的管理模式必将造成学术性亚文化一家独大,其他的亚文化类型或无生存空间,或者被压抑扭曲地释放出来。
由于学生文化属于亚文化范畴,学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学生的年龄阶段、家庭背景、学生在学校的社会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走访的三所学校不能代表所有的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文化生态发展的状况,但是,以军事化管理闻名全国的“衡中模式”被那么多学校所追捧也反映了这种状况可能并非单一的现象。本应在学习、体育和文艺活动当中绽放青春活力的学生形象却成了不少农村寄宿制初中稀有的风景,我们看不到十几岁少年的青春活力,也看不到同辈之间深入的交流与碰撞,日复一日埋首苦读的背影充斥校园,被学校所鼓励的只是一个个学生追求学业成功的单打独斗式的学习生活。这样的学校生活甚至使学生失去了非寄宿情况下本可以从家庭、社区和大众传媒获取多方面信息的可能,不能不令人深思。
二、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文化生态失衡的原因
作为学生个体,其价值观念可能呈现出复杂的融合,即追求学业成功,在文体活动中放松自我,追求同辈群体的认可,抑或不适应学校生活,被动或主动地违反校规校纪,以的姿态标榜青春的独特性,这三种亚文化类型基本上代表了学生生活的三种维度或是倾向。校园环境天然地存在这三种学生文化类型,只是不同类型的学生文化在整个文化生态中所能得到的生存空间不同,而且这种畸形的失衡的状态对于学生发展的不利已无须赘述,因为多年来学术界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屡见报章。
抛开那些宏观的大命题,人们很容易想到的理由是,不少农村的学校受制于办学条件,难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环境。不过,这个理由也需重新加以审视。由于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县级财政收入,而河南省不少县级财政的支撑能力难以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我们所走访的正是一个位于河南省中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游的县。2004 年以后,教育部提出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不少学校的校舍得到改善,该县也曾有所受益。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制定了《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规划(2011―2015年)》,除了提出加强基础的校舍标准化建设,还专门强调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要求各地装备教学实验仪器、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体育、音乐、美术、卫生器材。走访中不少教师也提到,由于面临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检查的压力,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建起了计算机教室、图书馆、基本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但是,这些简陋的设备和藏书量少而陈旧的图书馆更多的是作为摆设,只有空架子,利用率很低,平时都是门窗紧闭,学生无缘使用。因此,大家反复提及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如果与10年前、20年前相对比,我们会看到农村教育硬件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充实。因此,在宏观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艰难推进的大背景下,以办学条件作为理由似乎并不令人信服。
实际上,功利的教育理念和非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学生文化生态失衡的根本性原因。一提到农村,人们首先想到的贫穷、落后、封闭,但是,各级政府多年来的投入已经使大部分学校具备了基本的办学条件,而图书馆、阅览室(我们走访的三所学校均无阅览室)和体育器材的闲置、社团活动的取消,多半是因为追求学校排名、追求升学率造成的。当然,这是关涉不少校长和教师切身利益之所在,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且非一日之寒,很难对其进行简单的道德判断。不过,学校能否并愿否尝试另一种发展路径,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激发出来,却是身为一线管理者的校长应该考虑的问题。访谈中很有意思的一个对比是,同样是位于乡镇,一所学校的校长信奉“严就是好,严才能好”,学校实施全封闭式管理,课堂上学生不能发出任何声音,除非教师提问,自习时间更是寂静一片,因为自习时间也有教师值班看管学生。有限的体育器材在课余时间成了摆设,更不用奢谈开放图书馆、增设选修课、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等。“校长不喜欢师生活跃”,这样一句话可以想见学校的师生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中生活和学习。这所学校的排名在县里一直名列前五,校长将之归功于严格的管理。学校引以为傲的是考进县一中的学生人数比较多,不过访谈中某位教师也提到,学生习惯了被管得过细过多,不少高分进入县一中的学生由于不适应高中自习课无教师专门指导的情况,分数下滑的不在少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在后续的学习阶段暴露无遗。另一所学校则显得人性化很多,半封闭式的管理使得学生可以利用中午有限的时间自由出校活动,同样是每天学习10小时以上,但是学校图书馆对学生开放,每个教室也设有书架,体育设施可供学生在课余自由使用,学校还非常难得地组织部分教师为学生开设多领域的选修课程,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活动的空间,这所学校在全县的排名与前一所管理甚严的学校不相上下。当我们在抱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质量难以保障等困难时,是不是应该着眼当下的实际,尽可能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既尊重并释放了教师的潜能,也能为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引导。这样一种既考虑升学率,也尽量发挥办学自主性,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做法也许更值得学习。
三、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文化生态的构建策略
原因的分析内在地蕴含了问题的解决方向。宏观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改善学校教育质量,滋养健康的学生文化生态的大背景和根本性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关注的是作为行动者的学校和教师。因此,接下来将从微观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自然的、丰富的、差异性的学生文化生态。
一种策略是做减法。即减少学生过于沉重的学习负担,改变学习变异为重复性训练和考试的做法,严格按国家相关规定,保障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微机房、操场、体育设备等,让音乐、美术、体育课回归其本来面目。要做到上述要求,除了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外,还需要各级教育督导部门的评估和过程管理作为保障。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教育主管部门也默认一些学校的做法,这些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谁来追究?如果学校愿意按国家的教育计划开设相关课程,有没有专业的师资作为保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安排新进教师计划时,是否充分考虑到专业的艺体类课程教师的紧缺问题?如果缺乏此类课程的师资,学校可以请有此兴趣爱好的教师暂时担任,即使难以与专业的师资相比,但是至少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滋养了学生的身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违规型行为的发生率。
另一种策略是做加法。根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要求,学校应充分利用开设校本课程的权力和机会。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改以来课程管理权力下放的突出标志,是以满足本校全部学生或部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旨趣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样,应受到同样的重视。尽管严格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应吸纳学生代表、教师代表、校长、家长代表、课程专家、社区代表等多方人员共同参与,集体审议,民主决策整个课程开发的过程,但是,在现有条件下,如果学校鼓励教师发挥个人的专长,为学生开设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选修课,同样值得肯定和提倡。广大的教师群体中不乏对学术研究(任教专业的深层次的钻研)、文体娱乐、职业发展规划和技能训练等方面有心得体会之人,若有学校的激励,相信学生的学校生活也将充满活力,教师也能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就感,于多方都有益而无害。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篇2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监测 环境监测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1.前言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种相应措施进行分析,是利用各种施工控制手段进行整理,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进行管理,随着当前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增加,对环境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也在日益的总结,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手段。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不断应用,逐步的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监测手段和保护措施。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是利用当前各种常见的污染因子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其对形成的原因和各种现状。随着当前工业的大力发展,使我国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就促使了我国人们对环境认识和环境保护的不断提高,同时更是存进环境审查和环境监测的发展和改变。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采用综合的处理手段对环境进行分析和认识,监理完善的并具有实际操作性质的管理体系,这是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出现的必然性,更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2.生态监测
所谓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地表生物与非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的核心。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生态系统层次上研究系统各组成、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人为作用下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评价环境质量。因而生态质量及其评价的综合性极强。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目前的定义不很一致。美国环保局Hirsch把生态监测解释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原因的监测,内容主要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改变。国内有学者提出“生态监测就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这一定义似乎从方法原理、目的、手段、意义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3.1宏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3.2微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4.生态监测的任务与特点
4.1生态监测的基本任务
对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集积,研究上述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建立数学模型,为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打下基础;支持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监测计划,如GEM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MAB(人与生物圈)等,加入国际生态监测网络。
4.2生态监测的特点
4.2.1综合性
生态监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各个生产行业。
4.2.2长期性
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短期监测往往不能说明问题。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如北美酸雨的发现就是典型的例子。
4.2.3复杂性
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生态监测中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和人为干扰(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这两种因素的作用有时十分困难,加之人类目前对生态过程(ecological process)的认识是逐步积累和深入的,这就使得生态监测不可能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4.2.4分散性
生态监测站点的选取往往相隔较远,监测网的分散性很大。同时由于生态过程的缓慢性,生态监测的时间跨度也很大,所以通常采取周期性的间断监测。转
5.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要根据现有条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确定最佳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制定大体包含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内容、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数据的整理(观测数据、实验分析数据、统计数据、文字数据、图形及图象数据),建立数据库,信息或数据输出。
6.国内生态监测现状
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宏观生态监测有了一定的进步,3S技术成为近几年来生态监测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内容,并显示出其快速准确的明显优点,是宏观监测技术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牧场产量、农作物产量、资源调查、水土保持状况和灾害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宏观生态监测积累了经验。
从国内已有工作来看,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监测中发挥作用。多数工作尚属研究性质,环境监测意义尚的常规生态监测工作尚在起步和酝酿中,急待开发和实施。目前,特别需要一套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且对各种生态类型监测的技术路线和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便大范围普遍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篇3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监测;监测指标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中图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排放的污染防治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可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开展生态保护的前提,是实施生态管理的基础,是建立生态法律法规的依据。
一、生态监测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它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
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每一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具有多样性,它不仅包括了环境要素变化的指标和生物资源变化的指标,同时还要包括人类活动变化的指标。
国内对生态监测类型的划分有许多种,常见的是从不同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可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根据生态监测两个基本的空间尺度,生态监测可分为两大类:宏观生态监测,微观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
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又可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和治理性生态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生态监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综合性生态监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各个生产行业。
2长期性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短期监测往往不能说明问题。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如北美酸雨的发现就是典型的例子。
3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生态监测中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和人为干扰(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这两种因素的作用有时十分困难,加之人类目前对生态过程的认识是逐步积累和深入的,这就使得生态监测不可能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4分散性生态监测站点的选取往往相隔较远,监测网的分散性很大。同时由于生态过程的缓慢性,生态监测的时间跨度也很大,所以通常采取周期性的间断监测。
二、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与优先监测项目
1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主要指一系列能敏感清晰地反映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并相互印证的项目,是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工作。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生态类型及系统的完整性,一般说来,陆地生态站(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等)指标体系分为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六个要素;水文生态站(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分为:水文、气象、水质、底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生物和微生物八个要素。
从生态资源的环境价值、评价问题、所受的环境压力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间关系的角度出发,生态监测指标可分为条件指标和环境压力指标,其中条件指标又可分为反映指标、暴露指标和生态指标。反映指标是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在各层次上(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组合状况的环境特征的指标;暴露指标是关于反映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压力大小的环境特征指标;生态指标是生态系统中受外来环境压力下,能满足生态系统中层次生物正常生活和循环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状况的指标;压力指标是关于自然力和人为因素影响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指标。
2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在可作为监测指标的众多要素中,科学性、实用性、代表性、可行性尤为重要。一般来讲,选择与确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2.1代表性指标应能反映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2.2敏感性确定那些对特定环境敏感的生态因子,并以结构和功能指标为主,以此反映生态过程的变化。
2.3综合性真实反映生态环境问题。
2.4可行性指标体系的确定要因地制宜,同时要便于操作。
2.5简易化从大量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
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的指标进行研究。
2.6可比性不同监测台站间同种生态类型的监测应按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
2.7灵活性对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在不同地区应用时指标体系也应作相应调整。
2.8经济性尽可能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
2.9阶段性根据现有水平和能力,先考虑优先监测指标,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已确定的指标体系也可分阶段实施。
2.10协调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问题,所确定的指标体系,尽量和“全球环境监测系统”(CEMS)相协调,以便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3优先监测的指标体系
优先监测指标体系必须满足对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能力进行评价的最大的要求。优先监测指标的确定原则是:当前受外力影响最大、可能改变最快的指标;反映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能力的关键性指标;有综合代表意义的指标。
根据专家意见和安徽省实际,下列指标可列入优先监测的指标体系中: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或植物区系位移的监测;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水土流失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原、农田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监测;水体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水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监测;主要污染物(农药、化肥、有机物、重金属)在土壤———植物———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的监测;各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等。
三、结语
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领域的扩展和对环境监测的新的要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为满足更深层次的环境管理的要求,我们对不同的生态系统开展了一些生态监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吴忠勇.生态监测指标选择一般过程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6,4.
[2]王洪庆,陶战.农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探讨
[3]张增祥,彭旭龙.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动态监测的空间信息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4]刘晓强,申田,连兵.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问题研究
篇4
关键词:环境监测;指示生物;生物监测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142-03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剧增,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呼声。利用现代化的监测仪器和手段对污染物进行理化分析,是环境监测的常规方法。然而随着对环境污染认识地不断深入,污染对生物群及人类健康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仅仅依靠理化监测不能反映出污染物对生物体及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效应,因此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从不同层次上分析污染危害程度,已经成为一种被广为接受的环境监测手段。
利用生物的基因、结构、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分析,从生物学的角度提供依据,称为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技术诞生于20世纪初,经历了一个从宏观生物水平到微观的细胞水平、基因水平等地逐步深化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迅速进步,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物监测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 生物监测的内涵
生物监测的理论基础来自生态监测理论。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将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引起系统原有结构和功能改变。在分子性能上,会激活或抑制酶活性,改变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结构上,会引起细胞膜的改变,破坏内质网、线粒体等。在表象上,会导致动物死亡,行为改变,或者抑制其生长发育与繁殖等。在植物表象上表现为生长速度变化,发育受阻,黄化及早熟等。在种群水平上的表象是引起种群数量或密度的改变,物种比例的变化,竞争关系和遗传基础的改变,引起群落中优势种群、数量、以及种群多样性的改变。
早期的微核试验,是以细胞中的微核数量为指标,监测污染物对染色体的损伤。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越多,诱发生物染色体的损害也越严重,其微核率也就越高。小白鼠血红细胞微核试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等都表明,污染因子引发染色体异常和微核率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BC5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肝微粒体试验法)是目前最著名的一种常规监测方法,用于快速检测和筛选环境中致突变物和与致癌物。当环境诱变剂或经肝微粒体酶转化的诱变剂作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系列菌株,使其发生突变,就能在不加生物素和组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计数回复突变的菌落数来评价污染物的诱变力。20年来,用这一方法对数百种化学品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回复率与化学品的遗传毒性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BC5试验成功地运用于多重金属、环芳烃、农药和各类污水或废水等多种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检测。
随着生物技术地发展,电泳技术和DNA技术也被用于进行环境污染评价。16srDNA技术可以准确地表现待测环境中原核微生物的种类。Roane f213通过16srDNA序列技术,对毒性金属污染和无污染的水中微生物进行检测。获得细菌在基因水平上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环境下原核微生物的16srDNA序列比较,证明金属污染的水体中可培养的细菌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减少了。以后发展的变形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能够把长度相同但序列不同的DN段区分开来,通过比较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变化,预测环境污染的程度。
3 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实际应用
3.1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大气污染是通过对大气环境下生物监测确定大气的环境质量水平。在生物体系中,植物更易遭受大气污染的伤害,植物固定生长的特点使其无法避开污染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敏感性强,本身位置的固定,便于监测与管理,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主要是利用植物进行监测。对大气污染反应灵敏,用以指示和反映大气污染状况的植物,称为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较常用的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有以下几种。
3.1.1SO.2指示植物
主要为地衣、落叶松、苔藓、杜仲、水衫等。其典型症状为叶脉间显现块状伤斑,也可能在叶缘,伤斑多呈红棕色或土黄色。
3.1.2 氟化物指示植物
主要是有唐昌蒲、金线草、郁金香、大蒜、葡萄苔藓、杏、梅等。典型症状为叶尖多见伤斑,少数在叶脉之间,伤斑一般为浅褐、红褐色,坏死部分与健康部分存在明显的界线。
3.1.3NO.2指示植物
应用较多的有向日葵、番茄、秋海棠、柑桔、烟草等。典型症状为叶脉间有不规则伤斑,呈现白、棕色或黄褐色,也可能全叶点状伤斑。
3.2 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
在天然水域中的各种水生生物之间,以及和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旦水体被污染,水环境改变,各种水生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构成水体污染监测的生物学根据。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2.1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微型生物群是水体系统的重要部分,对水体污染有敏感的反应。最常用的方法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特点是将这种泡沫塑料块投入水体,收集其中的微型生物。基质的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对于其它的生物群落法,具有快速、经济和准确等优点,也适用于工业废水的监测。
3.2.2 指示生物法
指示生物法是最经典的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之一。利用对水环境中污染物敏感的生物种类的存在或缺失,来指示其所依赖的水体内污染物的存在状况。指示生物应具有生命周期长,活动范围固定等特点,便于持久地反映污染物对水体的综合影响。主要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和着生生物。从分类地位看,无脊椎动物地应用最广泛。指示水体严重污染的生物包括颤蚓类、细长摇静裸藻、蚊幼虫、小颤藻等。指示水体中等污染的生物包括四角盘星藻、居栉水蚤、脆弱刚毛藻等。指示水体清洁的生物包括扁蜉、蜻蜓、田螺等。
3.3 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
土壤污染所产生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通过土壤农作物、人体及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人体,这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包括土壤污染物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3.1 植物监测法
利用土壤污染的指示植物进行监测。土壤受到污染后,污染物对植物产生各种反应“信号”,产生可见症状,生理代谢异常,如叶片上出现伤斑,蒸腾率降低、呼吸作用加强,生长发育受阻,植物成分发生变化等。
3.3.2 动物监测法
利用动物监测土壤的污染程度最常见的选择对象是蚯蚓,蚯蚓对土壤中的农药、铅等有较高的敏感性,此外蚯蚓体中的镉的浓度与土壤中镉的浓度明显相关,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土壤镉监测的指示动物。
3.3.3 微生物监测法
主要是通过监测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来反映土壤受到生物污染的状况。人粪尿是土壤生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次污水灌溉也可引起土壤的生物污染。通过对土壤中异养菌(主要是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分离和计数,观察和了解受测土壤中微生物群系的结构和数量的改变,从而评价土壤被微生物所污染的状况及程度。
4 生物监测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生物监测主要是利用有机体对污染物的反应来直接表征环境质量的好坏及污染的程度。环境污染的效应从根本上是对以人为主体核心的生物系统造成影响。因此生物监测对环境素质的优劣具有指示作用。但是生物监测对象的复杂性,反过来又使生物监测的操作面临许多问题。如其灵敏性、快速性和精确性等都需进一步提高,其对生物学知识和技术的依赖性决定需要以生命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作为基础和指导。污染不仅会对生物的行为、形态、数量、种群或群落结构产生影响,而且可能造成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的破坏,导致机体畸变、致癌和变异。这些复杂的生物系统会给分析带来更多的困难。此外选择的指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除受污染物影响外,还受到季节、气候、地域、病虫害、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标准化的监测方法,使获得结果可比性强,才具有应用价值。
90年代以来,我国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资源和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建立了多个监测站。但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监测网络,虽然有关部门和系统相继建立了一些生态研究观测站、定位站和生态监测站,从事一定的生态监测工作,但仍处于分散和不规范的阶段,没有形成可直接应用于生态监测工作的成熟的技术体系。生态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生态监测的自身特点可以预见,生态监测的总体趋势是技术和监测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全面审视生态质量,网络设计趋于一体化,考虑全球生态质量,在生态质量评价上逐步从生态质量现状评价转为生态风险评价,提供早期预警。在信息管理上强调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随着经济地发展,资源、人口、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生物监测是生态监测最主要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杨小玲,杨瑞强,江桂斌.用贻贝、牡蛎作为生物指示物监测渤海近岸水体中的丁基锡污染物[J].环境化学,2006(1):17~18.
[2] 陆超华,谢文造,周国君.近江牡蛎作为海洋重金属镉污染指示生物的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06(21):68~69.
[3] 黄玉瑶,任淑智.用河蚬监测江河汞污染的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2008(6):71~72.
[4] 任淑智.河蚬对蓟运河水体污染指示作用的研究[J].环境科学,2010(3):123~124.
[5] Vincent H.Gesh.Which group is best?Attributes of different biological assemblages used in freshwater biomonitodng programs[J].Environ MonitAssess,DOI 10.2007(4):17~19.
篇5
【关键词】卫星遥感技术;环境保护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顺应实际需要的不断高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层出不穷,又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监测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体现。卫星遥感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等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监测方面,更是作出了很大贡献。卫星遥感技术在水环境质量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动态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重大环境事故的跟踪监测及重要工程项目的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中,对卫星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1、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主要包括水体富氧化监测、水体热污染与废水污染监测及泥沙污染监测等:(1)水体富氧化监测。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在水体富营养化方面的监测,张穗等人通过叶绿素浓度遥感解译方法并结合叶绿素及总氮、总磷等特征提出了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2)水体热污染与废水污染监测。热污染主要来源于工厂排放的废弃热水,对水体生物及水体附近农作物造成极大威胁,因此需要加强对热水污染的监测,而在这一方面的探测,多是通过红外传感器来实现,探测图像中对于热污染的排放情况、温度分布及具体流向都有清晰显示。而在废水污染监测方面,可用热红外方法并基于温度差异来测定,但多是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3)泥沙污染监测。泥沙污染会提高水的反射率,出现红移状况,而0.93微米之1.13微米范围附近的水体有强烈的红外辐射吸收特点,在降低反射通量的同时,会遭受到水分瑞利散射效应的干扰,因此不是最佳的悬浮泥沙浓度判定波段,而最佳定量波段应为0.65微米之0.85微米之间。另外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遥感信息的仿真模拟与分析,可获取叶绿素浓度及海表面、海流循环模式或海冰运动等温线分布等影响海洋生物与理化过程的相关参数。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全天候、大范围进行对海洋污染的监测,并且卫星遥感技术目前也已在海洋渔业中渔情预报与分析方面应用广泛。
2、大气环境质量方面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对臭氧层的监测、对大气气溶胶的监测、对有害气体的监测、对沙尘暴的监测及对城市热岛效益的监测等:(1)对臭氧层的监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已有通过臭氧制图光谱仪进行对臭氧层的卫星监测。胡顺星等人通过激光雷达进行了高度范围为对流层2千米至4千米臭氧层的监测,并取得较好成效。(2)对大气气溶胶的监测。传统的地面观测在气溶胶空间的变化趋势与具体分布方面的反映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而卫星遥感技术的高分辨率特点则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毛节泰等人通过对地面光度计测量与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测量结果较为接近,但地面遥感所覆盖的地面观测空间有限,而这一点又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来弥补,所以卫星遥感技术完全可替代地面遥感进行对大气气溶胶的监测。(3)对有害气体的监测。有害气体对人体及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对于自然生成或人为生成的有害气体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通过有害气体监测对大气污染情况做间接分析。王雪梅等人将污染气体信息与概化为水体、植被等基本信息类型的线性集合做叠加,从卫星数据来进行对有害气体累加浓度信息的直接定量提取。(4)对沙尘暴的监测。通过EOS—Terra/MODIS数据,章伟伟等人对MODIS传感器通道特点及沙尘暴波谱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叠加分析法进行对沙尘暴的监测。而范一大等人基于NOAA/AVHRR数据而采用的沙尘暴信息密度分割法与所提取的沙尘暴信息也取得显著成效。(5)对城市热岛效益的监测。通过热红外遥感进行地物辐射温度测定来推导与探测热岛效应差异及热源。马跃良等人根据辐射传输方程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并基于LandsatTM/ETM+热红外波段数据,进行地表温度的定量计算,并对热污染情况进行探测。
3、地表监测方面的具体应用
地表监测方面的应用主要有对地面污染的监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及对城市绿地的调查:(1)对地面污染的监测。在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对地面污染的监测时,可对地面污染分布范围进行圈定,并作出规划性的地面污染预防措施。如煤炭自燃隐火监测中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相关部门单位结合地面红外测温仪及航空红外扫描仪,并基于细微的地表温度差异来实现隐火区圈定,并作出燃尽区与燃烧区的区分,同时对隐火的蔓延规律与具体方向做出分析,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可靠保障。(2)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卫星遥感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就是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领域,满足了城市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研究的动态多时段遥感图像资料的需求。通过对不同时段的同一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进行分类,进而获取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为实现对土地覆盖的动态监测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史培军等人通过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所得的不同时段同一区域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以及空间过程作了分析,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方面做出贡献。(3)对城市绿地的调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可实时准确地得到城市绿化覆盖度信息及绿地分布情况,对绿地景观的布局、种类及具体组成等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石雪冬等人通过RS技术与GIS技术的综合应用,探讨了城市绿地数据的提取方法,而刑诒等人则通过遥感监测实现了对城市景观生态变化的动态分析。
篇6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对策;浙江遂昌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207-01
浙江省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土地面积25.4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2.1万hm2,占总面积的87.0%,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活立木蓄积量723万m3,森林覆盖率82.3%,共界定了国家级、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13.01万hm2,占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的58.9%,位居全省第一。重点生态林成为遂昌县公路、水源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美化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时间较短,松、杉等针叶纯林和残次林组成的生态公益林占30%。生态功能不健全,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天然防控能力不强,林木病虫害时有发生。另外,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灾害性天气频发,尤其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日趋频繁,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威胁,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发生频率在加快;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受损失林木蓄积105万m3,有利于林木病害和一些次生性、隐蔽性强的害虫暴发。为此,对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进行工程治理十分重要。
1 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现状
1.1 常发性病虫害趋向平稳,偶发性病虫暴发成灾
遂昌县生态公益林中经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有马尾松毛虫、柳杉毛虫、松褐天牛,偶发性病虫有蕉艺夜蛾、双条杉天牛、鹅掌楸叶蜂、柳杉云毛虫、栎掌舟蛾、青冈栎丛枝病、杉木细菌性叶枯病等。近3年,由于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如雨雪冰冻)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等呈上升趋势;而偶发性病虫不时暴发成灾,如松树林发生蕉艺夜蛾危害,杉木林发生柳杉云毛虫危害,乌冈栎林受到栎掌舟蛾危害等。
1.2 测报网络初步建成,但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虽然在各乡镇、国营林场设立40多个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监测点,拥有一支由25名森防员组成的测报队伍,并在有重点生态公益林的重点村设有专职护林员(兼职测报员),初步形成了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县、乡(镇)、村3级测报网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基层森防人员的专业知识普遍缺乏,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许多工作人员不会使用电脑,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阻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1.3 测报设施、技术落后,防治器械种类少、质量差,防控效果不佳
目前应用的蛀干害虫引诱器、杀虫灯、马氏网捕集等监测设备,虽然对监测有所改进,但远远不能适应对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监测的要求,测报、防治设备种类少,技术性能差。现有的防治器械技术含量低,针对山区作业的防治器械少、性能差,在林区使用的安全系数低,防控效果不理想。
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种类多,相应的测报技术规程缺乏,尤其是针对浙西南的测报规程,并且多数以人工地面测报为主,由于森林结构日益复杂,林相好,人工地面测报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
2 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2.1 专门设立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进行测报、防治技术指标试验试点
生态公益林管理是一项新的林业工作,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是其中重点工作之一,针对生态公益林自身防控调节能力较强的特点,设立监测点,开展相关林业有害生物的测报、防治技术指标的研究试点工作,为测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
2.2 开展无公害农药选用工作,加强先进防控设备的推广应用
林业中使用的无公害农药相对较少,而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治对农药要求更高,根据不同生态公益林区进行品种、用量的筛选试验工作。针对遂昌县生态公益林区山高坡度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防治对器械要求高,在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中大力推广先进测报设备、防治器械[2]。
2.3 充分利用营林措施,改善生态公益林内卫生环境
遂昌县的重点生态公益林内,优势树种马尾松所占的比例较大,近几年雨雪冰冻对松树的生长势影响很大,次期性虫害加重,应及时采取各种营林措施进行改造,如新造、补植、改造等综合措施。生态公益林立地条件参差不齐,优势树种各有差异,用途不同的公益林,经营措施各有偏重,应实行分类施策,如对城区附近、交通便利之处应以阔叶树为主,对旅游观光景区可以进行色香树种搭配改造,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自身防控有害生物的综合能力。
2.4 调整基层森防检疫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专业性强,对工作人员要求高。首先应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调整,每个乡镇应配置1~2名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年纪较轻,通过培训就能从事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的护林员;而林业中心站则配备具有森防检疫专业知识、会使用测报防治仪器设备专职森防员。通过调整人员结构,加强森防检疫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3]。
2.5 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社会预防意识
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中有许多属于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松材线虫病已在遂昌县发生,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黑板报等媒体,利用科技赶集、送科技下乡等形式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从而提高全社会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意识,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4]。
2.6 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的管护资金,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投入
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应按规定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购置比较先进的测报设备、防治器械,加强对测报技术标准的研究及森防检疫工作人员的培训。
3 讨论
3.1 加强同竹林、经济林有害生物防控的结合工作
遂昌县在竹林、板栗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设立防治专业队,在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控方面有可参照,但由于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的独特特点,在测报、防治上又应区别对待。
3.2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险、社会化防治工作的试点工作
作为林业保险之一的森林消防保险已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保险虽有其特点,但森林消防保险可作参考。浙江省的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工作还在探索中,专业的防治公司已有几家,但由于防治指标、效果还没有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试点推广。
4 参考文献
[1] 谢嵘,康国华,周军德.吉安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95-197.
[2] 郭淑霞.邯郸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J].河北林业,2011(1):40-41.
篇7
形考任务9
一、单选题(5个*8分=40分)
题目1
_______是指围绕着水利工程涉及环境内容的综合管理。(
)选择一项:
A.
水利工程环境管理
B.
污染管理
C.
施工管理
D.
移民管理
题目2
建设施工期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_______和生态监测。(
)
选择一项:
A.
水质监测
B.
噪声源监测
C.
卫生监测
D.
水土流失监测
题目3
建设施工期的卫生监测包括_______、卫生供水水质监测、蚊蝇和鼠密度及种类监测、工业卫生监测、食品卫生监测等。(
)
选择一项:
A.
水质监测
B.
空气污染源排放监测
C.
植被覆盖率监测
D.
传染病疫情监测
题目4
运行期环境管理的特点有系统性、______、多样性及监测与分析相结合。(
)
选择一项:
A.
连续性
B.
区域性
C.
管理手段多样性
D.
时序性
题目5
.建设期环境管理的特点有复杂性、______、管理手段多样性及时序性。(
)
选择一项:
A.
连续性
B.
区域性
C.
多样性
D.
系统性
二、多选题(3个*10分=30分)
题目6
水利水电工程运行期的环境管理的任务有_____。(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保证工程环境效益的发挥
B.
监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确认的某些具有长期或者潜在影响环境因子的变化
C.
处理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D.
防止人类活动对工程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题目7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的目标是______。(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检查项目经理(或项目部)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或国家政策组织招标、投标
B.
按照设计文件要求落实施工环境保护计划和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C.
防治由施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D.
严格保证施工进度,保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如期完成;控制环境保护投资的计划和使用
题目8
以水环境监测为例,水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有_____。(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水环境自动监测
B.
水环境遥感监测
C.
基于“3S”技术的水环境监测
D.
生物技术监测
三、判断题(5个*6分=30分)
题目9
环境监理是从属于监理,本身不具有独立性。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0
水源保护区是指国家对某些特别重要的水体加以特殊保护而划定的区域。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1
水利工程环境管理是指围绕着水利工程涉及环境内容的综合管理。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2
水利工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环境管理的复杂性。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3
湖库型水源地污染的特点是污染物在土层中的迁移速度慢,从处置废物到发现地下水受污染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在发现污染后则难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而靠自净则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消除污染。
选择一项:
篇8
水资源不仅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尤其困扰着大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大连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道难题。大连市水资源量匮乏由来已久,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31.2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533m3,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4,我市水资源重度缺水,为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地区之一。
大连市河流水系比较发育,大多为独流入海的山溪性河流。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2条,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61条,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33条,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和管理好这些宝贵的水资源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水务工作者一项艰巨的任务。大连市重点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只有37%的河流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受监测的河段以复州河和大沙河污染尤为严重,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污染造成生物物种减少,首先是多种鱼类减少,各种水鸟因为缺少可捕鱼虾为食和安全栖息繁延场所,也比以往大为减少。
十七大以来,我国将水生态保护、人水和谐提高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对水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环评法》、《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水功能区管理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的实施,对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社会大众对水环境恶化的危害有了深刻认识,对改善水环境产生了强烈的愿望。特别是国务院已经批准武汉“8+1”城市圈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将对水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强大推动作用。借此契机,应尽快对大连市重点河流进行水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制订“大连市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按照规划争取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实施水生态修复、保护。
二、国际水生态系统监测现状
随着水环境管理的发展,河流水生态系统监测已经在国际上成为河流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反映河流对于人类影响的表征,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河流对人类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可提供食物、工农业及生活用水,还具商业、交通、休闲娱乐等诸多服务功能。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河流生态系统还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主要通道之一,很多营养盐及污染物在河流中得以迁移和降解。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河流生态系统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损害,大量污染物的排入和森林及河岸缓冲带的乱砍乱伐严重影响了河流水环境状况,其结构受到极大破坏,诸多生态功能也因人类活动的干扰而逐渐丧失。在1999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组织的“面向21世纪水资源委员会”对流域面积最大的25条世界大河进行调查后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世界的大江大河水质欠佳,多数河流水量日益减少,而污染程度则日渐加重。
如何维持现有河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修复受损系统,促进河流及其流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重点河流的水生态系统进行监测与研究不仅可应用于对河流现状的客观描述和评估,而且有助于管理决策者确定河流管理活动,对于河流的可持续管理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10多年来,河流水生态系统监测研究已在很多国家开展,其中以美国和英国的实践较具代表性。
美国环保署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完善,于1999年推出了有关河流的快速生物监测协议,该协议提供了河流着生藻类、大型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的监测及评价方法和标准。英国关注河流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河流生态环境调查。通过调查背景信息、河道数据、沉积物特征、植被类型、河岸侵蚀、河岸带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等指标来评价河流生态的自然特征和质量,并判断河流生态现状与纯自然状态之间的差距。
三、主要攻关内容及技术路线
以大连市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一个物理、化学、生物单元和社会经济单元进行流域生态环境管理研究,在流域内选择不同生态特征、不同河流、不同污染特点的点位,对水质理化指标、生物指标及栖息地环境调查,并通过相关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大连市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水生态的演变趋势、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主要技术路线如下:
(一)河流水环境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对大连市主要河流进行水化学与水生生物监测与调查。分析大连市河流水体的污染特征,并通过对底栖动物、着生藻类、水生细菌的测定、分析,研究水污染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建立大连市河流水生态综合评价方法。
(二)建立河流B-IBI(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
对大连市主要河流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定量和定性分析监测,根据监测的数据,使用B-IBI评价水体生物完整性的基本原理,经过底栖动物指数筛选,建立适合大连市河流的B-IBI指标体系。
(三)建立河流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
选择大连市主要河流的水生态监测数据(理化指标、生物指标、栖息地环境质量)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组成指标体系,计算水生态综合评价指数,以反映大连市主要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四)建立河流生态系统监测信息数据库
存储大连市主要河流采样断面的图片、数据、资料、评价结果等信息数据库,提供可视化界面,从而方便对各个采样断面基本信息的查询,对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
四、实施方案
1.首先对大连市重点河流水质及水生生物进行调查,确定水质类型及生物种群,并确定相应监测方案。
2.对大连市重点河流主要断面进行为期一年的水化学与水生生物监测,以便掌握其规律及基本信息。
3.根据前期监测数据(理化指标、生物指标、栖息地环境质量),建立河流评价体系,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确立河流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
4.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组成指标体系,计算水生态综合评价指数,以反映大连市重点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5.建立河流生态系统监测信息数据库,存储大连市主要河流各个采样断面的图片、数据、资料、评价结果等信息数据库。提供了可视化界面,从而方便对各个采样断面基本信息的查询,对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
五、预期成果
通过对大连市重点河流的水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分析出重点水生态系统的长期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重要生物要素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化学循环过程,人为、自然因素干扰下水生态系统的响应,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健康状况及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一套适合大连市的水生态指标体系和一系列水生态管理标准,为我市未来的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奠定基础,为重点河流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提供基础和依据。
六、推广及应用前景
篇9
1.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指具有防洪、排涝、河道整治、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生态环境等单一功能或多种功能的兴利除害的工程,这就是传统的水利工程。传统的水利工程规划规划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生态水利,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法则和要求建立起来的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需要满足工程本身的生态规划要求,又要满足整个流域水系的生态要求,或者说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防洪、河道整治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和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建设人类美好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生态水利工程。
2. 当前生态水利工程工作面临的困难
2.1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缺乏基于不同区域的评价标准和规划方法。
生态水利工程对于工程的服务目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区别,因为对于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来说它们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生态水利工程每个地区也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必须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对于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来说也有了一些大体的方法和规划标准,但是对于不同地区的工程来说就没有具体的规划指标和参考模式。因此,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来说还具有很大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缺乏针对于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特点的把握以及因地制宜的不同规划方案。
2.2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工作的目标和标准的确定比较难。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来说其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与原有单一的水利工程建设来说有所不同,它更加注意维护和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发展,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实现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处。所以基于这种特殊的任务,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好规划的目标和建设标准,对于工程要达到的标准都要有一个具体的量化。目前我国的生态保护工作的目标还都处于定向描述的阶段,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也没有具体量化的一些要求,所以这也就给工程的预期目标和标准的建设以及工程的建设质量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3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缺少生态水文测验资料。
对于工程的建设来说,一些前期必备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依然如此。生态水文的测验资料是生态水利工程规划的关键和重要参考内容。如果不能从水文测验站的观测资料去分析水文过程对生态过程的正负影响机理,就很难基于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规律寻求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参数。当前,我国水文测验工作相对落后,水文测验站还不能适应当前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对资料的需求。有关生态水文站方面的规划与布局在我国还未正式开展,国内也少有报道,不过我国已经提高了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会有一定的发展的。
2.4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技术人才匮乏。
不管对于什么类型的工程来说,人才都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实现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和生态学的有机结合,需要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人员不仅具备水利工程规划的知识和经验,还要具备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学的理论和知识。以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使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与专业,具有两方面综合知识和规划能力技术人才匮乏,加之生态水利工程的实践活动的经验缺乏,可以参考与借鉴的规划项目有限,难以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水平和质量。
3. 生态水利工程基本规划原则
3.1 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1)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工程,既要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外,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
(2)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上分析,应准寻风险小效益大的基本原则,由于生态系统的演变方向是随机的,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具有一定的风险,这需要在规划规划中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应该合理的利用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收获的规划路线。
3.2 生态系统自我规划、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是其重要特征。生态学用自组织功能来解释物种分布的丰富性现象,也用来说明食物网随时间的发展过程。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生境就可以支持一个能具有足够数量并能进行繁殖的种群。自组织功能原理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有相似之处,只是研究的尺度不同而已。达尔文的进化论研究是在地球生物圈所有种群的尺度上进行的,而自组织功能是在生态系统中种群之间发生的。依靠生态系统自规划、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规划和实现规划。成功的生态工程经验表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
3.3 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1)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所谓“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2)同时,必须重视水域和生态环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表现为流量、水位和水量的水文周期变化和随机变化,也表现为河流淤积与侵蚀的交替变化造成河势的摆动。这些变化决定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水域生态系统是随着降雨、水文变化及潮流等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中扩展或收缩的动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变化范围从生境受到限制时期的高度临界状态到生境扩张时期的冗余状态。
(3)再者,要考虑生境边界的动态扩展问题。由于动物迁徙和植物的随机扩散,生境边界也随之发生动态变动。
(4)最后,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统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个河流生态系统都有它自己的历史。需要对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掌握长时间尺度的河流变化过程与生态现状的关系。河流生态修复长期的工作。有研究指出,湿地重建或修复需要大约15到20年的时间。因此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准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3.4 反馈调整式规划原则。
3.4.1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3.4.2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按照规划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规划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最理想状态应是没有外界胁迫的自然生态演进状态。在河流生态修复工程中,恢复到未受人类干扰的河流原始状态往往是不可能的,可以理解这种原始状态是自然生态演进的极限状态上限。如果没有生态修复工程,在人类活动的胁迫下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恶化,这种状态则是极限状态的下限。在这两种极限状态之间,生态修复存在着多种可能性。针对具体一项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以后,一种理想的可能是:监测到的各生态变量是现有科学水平可能达到的最优值,表示生态演进的趋势是理想的。另一种差的情况是,监测到的各生态变量是人们可接受的最低值。在这两种极端状态之间,形成了一个包络图。一项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的实际状态都落在这个包络图中间。
3.4.3 意识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除了自然系统的演替以外,人类系统的变化及干扰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调整。这种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规划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规划方法。是按照“规划-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流程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流程中,监测工作是基础。监测工作包括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这就需要在项目初期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进行长期观测。依靠完整的历史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阶段性的评估。
3.4.4 评估的内容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常用的方法是参照比较方法,一种是与自身河流系统的历史及项目初期状况比较,一种是与自然条件类似但未进行生态修复的河流比较。评估的结果不外乎有几种可能:
(1)生态系统大体按照预定目标演进,不需要规划变更;
(2)需要局部调整规划,适应新的状况;
(3)原来制定的目标需要重大调整,相应进行规划。
4. 结束语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门将生态学和工程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一门学科,也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很好的运用于实际的学科。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篇10
关键词:林业生产;病虫害;防控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63
森林生产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在进行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林木生长的速度受到各种病虫害侵袭的影响,严重的会造成森林的面积锐减,所以,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这对于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 天然林比例偏低
在林业生产中,占据的比例比较大的就是人工种植的森林,天然森林的面积相对很少,然而生态的稳定性太差,品种过于单一,是人工种植森林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很多病虫害的天敌也相对较少,从而出现各种大面积的病虫害,而且当人工种植森林感染上病虫害,还容易将天然森林受到影响,从而使受影响的面积扩大[1]。
1.2 农药使用不按规范
林业生产者们由于受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农药使用存在一定的误解。例如,病虫害大面积地发生时,将农药作为完全的依靠,而且一味加大对农药的使用量,认为有的农药越多,就会提高防治效果。林业生产者们用药有种错识的观点和方法,不但使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会使林业的病虫害加重,林业自身的生态系统也会因此而造成破坏,从而使林业的生长逐步处在一个恶化状态,无论对于生态的效益,还是经济的效益,都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1.3 病虫害的治理难度大
在林业很多的地区,都受病虫害的影响,并且繁衍很快,而且抗药性在繁衍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增强,再加上病虫种类太多及数量太大等,各种因素进行相互的作用,致使林业病虫害在治疗上的难度增加了。
2 林业病虫害的治理原则
2.1 针对性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森林的植被与病虫是互相制约和依存的关系,所以,在治疗病虫害的同时,也需要充分地利用生态系统的这个特点,合理制定病虫害的方法,使其治理方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采用单一治理方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其他治理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使各种治疗方法有效的进行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其各项优势,从而实现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有效提升。
2.2 环保性
在进行林业病虫害的治理中,要进行生态系统保护,在对植物与天敌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将病虫害造成的危害进行控制,使生态系统在最大程度上受到保护。但是,有一些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中,会对森林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在进行防治中,不但使用的农药是高效无毒,没有污染,还要使用科学性强的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2.3 经济性
有效地对林业的病虫害进行防治,有效降低林业经济损失。所以,对病虫的防治,还需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于病虫危害的数量进行全面地了解,采取防治的措施一定要有针对性。林业病虫若超出了防治的指标,要采取治理的措施,使治理病虫害的经济性得到保证。
3 林业病虫害防治防控的措施
3.1 采取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
对于防治林业的病虫害,可以采取以虫防虫的方法,也就是生物防治的措施,在Σ〕婧Φ纳活习惯及为害的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它们的天敌找到,利用生物在自然界中的规律,对森林进行管理,适当的使用农药,降低对环境危害,促进树木的正常生长。还应创造适宜的环境,可供病虫害生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天敌的数量,应合理的进行控制。天敌生活的习惯一定要进行透彻地研究,以免一种病虫害被消灭,另一外病虫害又被引进来。要严格检查和检疫引进的外来品种,以免入侵的地区,未有天敌,导致新的病虫害形成。另外,农药使用的范围也需要扩大。生物农药虽然成本比较高一些,但可以将各类的病虫害进行有效地防治,以此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以此促进我国生态效益的有效提升。
3.2 建立健全预测预报机制
突发性是林业病虫害的主要特点之一,而且由于林业的范围较大,所以在监测病虫害时,许多地方监测不到,大大降低了监测效果。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预测预报机制,对于监测的网络,要进行完善,建设各个级层的测报点,以此提高监测效果,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另外对于外来的物种监测的力度和检疫的力度都需要加强。
4 结束语
林业资源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林业资源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林业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都很严重,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病虫害的检测工作,加强对预防病虫害的预防,使林业资源可持续的发展得到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