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医药专业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医药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医药专业

篇1

关键词:医用化学;护理专业;实验能力培养;素质教育

医用化学也是学好后续医学课程如生化、药理、生理、临床检验等的基础。如何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呢?

一、明确教学目标

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是护理学,医用化学是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师应重视护理专业岗位与相关化学知识、技能需求的联系,淡化化学学科意识,注重化学与医学的相关关系。从知识性、趣味性、关联性、渗透性、实用性出发,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化学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化学基础更弱,且层次不一。学生中有上过高中的,还有初中未上完的。最头疼的是,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淡漠。很多学生对医用化学不够重视,认为不重要,觉得这门课的知识在以后护士工作中用不到,认为护士只要会发药、打针、输液就行了,没必要学化学。有些学生对化学还有厌学情绪。学生对医用化学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更谈不上认识到医学和化学的关系,对为什么学习医用化学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一课尤为重要。教师可列举一些日常及医疗上的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或与医学相关的话题或内容为切入点,逐渐将化学知识渗透进来,让学生了解到医学离不开化学,学护理不能不具备化学知识,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备好每一节课

教师不仅备教材、备内容,更要备学生。教材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少,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强而与医学相关内容偏少,缺乏与医学的密切联系,实用性不强,导致学生未能体会到化学在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实用价值,因而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调整教材的内容,打破其完整性和系统性,降低难度,注重其与医学的关联性,突出化学在医学上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尽可能地把化学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围绕化学与护理专业的相关性进行教学,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与医学相关,让学生易于接受、产生兴趣。如讲碘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注重讲碘酊的成分与用途、人体缺碘的症状及生活中如何补碘。讲到分子的极性及相似相溶原理时,着重讲水分子的极性及维生素VC、VB的水溶性和VA、VE的脂溶性。讲到配合物时,从NH3与H+可以配位形成NH4+,讲到NH3也可以与Cu2+配位形成比较复杂的离子,同时联系学生熟知的血红素、煤气中毒、VB等讲配合物的知识及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领悟化学的魅力及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因为在生活中,化学与医学无处不在。如甲醛对人的危害人所共知,劣质的衣服中含有甲醛,装修材料中也含有甲醛等;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摄入,碳酸饮料不宜多喝等;又如家里的肥皂、洗涤剂、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等等。

四、教师及时充电,补充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素养

医用化学应以化学在医学中的实用性为重点,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同时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及护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教师都应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搜寻相关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水平。医学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有助于教师将医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医学知识。

五、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

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有认真、踏实、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2

摘要:根据目前物理化学课时少的现状,结合药学专业的要求,提出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对考核方法做出了探索。

关键词:物理化学药学专业教学改革

物理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和必修课之一,学生学习的好坏与药学后续课程的学习息息相关。作为教师,除了讲授基础的物理化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在物理化学这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尽量让学生在学习物理化学这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的过程中,提高他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该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较抽象,公式较多,是四大基础化学中最难学、最枯燥也是最难教的一门课程。加上教学体制改革后教学学时数减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介绍更多知识,是新时期的物理化学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使枯燥无味的物理化学变得生动有趣?如何在有限的学时数内传授更多的知识?作者结合自身的物理化学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结合药学专业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我校是一所三本院校,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薄弱;而且对学生开设的高等数学课连基本的二阶偏导数都没讲授,同时教学时数少,理论课学时仅有52学时,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学好物理化学,教与学都存在很大困难。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1 避免与无机化学重复

我校物理化学课开设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已学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化学基础课,物理化学与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中有一些重复的部分,比如化学热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电化学中Nernst方程及其应用等。因此针对学时少的问题,要求我们对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争取在尽量少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并避免知识的重复。 如对热力学中热化学部分进行略讲,在强调了化学平衡的相关规律后,对相关的计算进行概括性讲解,然后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总结[2]。对电化学部分重点介绍溶液理论及应用。

1.2 揭示概念的本质,强调公式的使用条件

物理化学中概念抽象,公式繁多,每个公式都有严格的适用条件,学生往往是理解概念困难,记住了公式,却忽视了其适用条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措施,结合具体实例来诠释概念,变抽象为现实,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自发变化和非自发变化时,可以举例说水总是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气体总是自发地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扩散等等,反之就不能自发进行,从而引出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是不可逆性。

对于药学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物理化学这种手段,应用公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有关一些繁冗的公式推导过程可以大胆地舍去,只需强调其适用条件,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更加突出物理化学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例如在热力学这部分的学习中,只要学生掌握自由能的判据就可以了,至于繁冗的公式推导,一方面课时不允许,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因而完全可以舍去。

2 大胆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物理化学是一门系统学科,各章节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要打破以往重概念定义、轻实践工作,重理论体系、轻方法策略,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的“结构式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各章节的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3]。

2.1 上好绪论课,消除畏难情绪

受高年级学生的影响,学生还没开始上课就已经对物理化学产生了“难学、难懂”的第一印象,因此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这就要求教师上好第一节绪论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在绪论课中,首先可以结合学生自身实际,从生活着手,如衣物变脏与清洗,涉及到相关的物理化学原理和理论:吸附与脱附、相似相容原理、表面活性剂应用。其次,适当讲授物理化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会感觉到物理化学是有血有肉的有机体,而不是只有生僻公式的怪物,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利。如“三剑客”对于物理化学学科创建的贡献[4]。

2.2 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普及。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体于一体,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同时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板书绘图的时间,加快了知识点的讲授速度,课堂教学信息量大大增强[5]。例如在讲授体积功的计算过程中,可以利用动画把各种情况的体积功展示在学生面前,即生动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如在一些重要的公式推导过程,采用传统的板书形式,可以将思路逐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加明了。

2.3 重视习题课教学

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它不易听懂,即使听懂了也不一定会做题。 “一做就错”的现象非常普遍,从课堂上听得懂到现实中会做题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只有通过多解题、多做练习来缩短。习题课教学就起到了这个作用。习题课的题目重在精而不在多,因此我们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每道题目都讲得十分透彻,尤其是注意分析理清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不在简单的数学计算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3选用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

实践证明,仅凭一次考试给学生定成绩的评价方式有诸多弊端,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课后作业、课堂讨论以及期末考试成绩都在总成绩中有所体现。我们把最终成绩分为两大部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样不致于因为学生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否定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

4 结语

教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两者的结合,使教学达到艺术的境界并进入科学的殿堂,应是我们每位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使物理化学的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英.物理化学[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0.

[2]李成蓉.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3,19(1):28-29.

[3]王颖莉,张淑蓉,田青平. 中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医教育.2009,28(3):43-45.

篇3

高职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社会对药学人员培养要求,根据药学专业就业技术岗位的职责、任务,培养适应我国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业务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卫生医疗保健事业服务的人才,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相关基础医学、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体地说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具有药品生产及药品质量检验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药品销售队伍的营销人才、医院临床药学的药剂师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才。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体现知识的应用、药学技术的更新。根据药学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制定培养方案,基本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重点理论教学。应特别强调实践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药学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很快适应药品的生产、检验、流通等工作岗位[1]。

为避免或减少教学与使用脱节现象,我们对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进行探讨,就是将理论教学搬进实训室,在实训室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是指学习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场地,由同一名教师来完成。这名教师既要讲理论,又要讲实际操作,还要依据本次课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操作手段与课堂化教学相结合,而且还要对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详尽地分析和讲解,然后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执行和完成技能训练计划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体化”;教学的合理性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整和统一,是职业教育领域中一项重大的教学改革成果,它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能力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

1坚持以技能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一体化”;教学中,操作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部分的合理配置,是以技能为主,以操作理论知识为导向,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统一实训模式。坚持以技能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执行专业操作理论与实际操作交融并进的实训课“一体化”;模式。“一体化”;模式的首要环节是实现课堂化。作为实习教学载体的课堂化和教学现场之间既可以先理论后实践,又可以先实践再理论。这种随时的机动性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枯燥的课堂教学注人了新的活力。“一体化”;实习教学的实施,不但促进了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而且促进了实习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以药物制剂工为例:首先要求教师对GMP各个工序及压片机、(软)胶囊剂、制丸机、滴丸剂、注射剂、铝箔包装机、沸腾干燥器、干燥制粒机等剂型和设备的要求进行说明,对其各要素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进行现场讲解和演示,然后对操作进行深入的流程分析,特别对各个要素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要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技能、技巧有效地利用到操作过程中去,最终达到本次课的教学要求,学会药物不同剂型、设备生产操作及GMP的运作流程。“一体化”;教学就是要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

教师要针对实际操作出现的问题,再用课堂上集中指导的方法,运用理论知识,解释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聘请医药销售人员、药检所、药厂高级技术人员参与,以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改革,在实训室进行直观讲授、处方讨论、工艺流程的探讨,随后让学生做,教师总结。同时在实训室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开展教学改革,教与学互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结合生产实际及用药情况等开展现场教学,分析用药的道理、用药注意的事项及药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一体化”;实习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3]“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授课能力界定了新的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要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无论从知识到专业,还是从操作到方法,都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尽快地成为具有双师型的合格实习指导教师。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提高技能水平,强化实践活动,为避免和减少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任课教师每年应有一定的专业实践,学习相关的药学实际经验。双师型教师及对教师双师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育改革中的一项新的重要课题,对其基本要求是:专业教师要接受专业教育,有相当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实习教师要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和实习操作能力;双师型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理论业务能力和社会能力;要同时具备专业教师能力与实习教师能力。

篇4

关键词:技工院校 分析化学 一体化教学 考核方法

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目前很多技工院校对药学专业的很多课程实行了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中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分析化学中的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将在专业课药物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分析化学这门课程中实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只是教学上实行了“一体化”,考核方法上仍然沿袭以往的传统考核方法,这种考核和教学不相配套的举措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职业能力的形成。本人在教学考核中分析了传统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几点可行的一体化考核方法。

以控制教学论为依据的传统教学方法中往往采取同一试卷统一标准的传统考核方法,这种“千人一方”(一个标准) 的考核方法可以比较学生的基本情况,但却比不出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分析发现传统考核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大部分技工院校仍然采用期末集中考试,选用一套试卷对学生所学一门课程的知识进行检查。通常是给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给出统一复习提纲,让学生复习后参加考试,这样考核最终导致学生只复习提纲上有的内容而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绩好的感觉没学到东西,成绩差的觉得平时学得没作用只要期末认真就行。或者,有时采用考教分离,不给出复习提纲的方式,虽说考教分离作为正确评价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考教分离的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较学生的基本情况,但却比不出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很难体现学生的进步和实际学习效果,这样考核会导致部分成绩差的学生没有复习目标,产生放弃考试的想法。

二、考核内容以理论为主

大部分技工院校由于选用同一套笔试试卷在规定的一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考试,为了考试目标的完成,只能将考核的内容以理论为主。虽说有时在笔试试卷中出现少部分的实验实训内容,诸如,滴定管如何使用、 容量瓶如何定容、配置非标准溶液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等,但这些实践类题目的出现仍然会导致学生处于纸上谈兵状态,甚至会使得一部分表述能力不强但动手能力不错的学生处于考试劣势状态。这种考核内容以理论为主的考试尽管有利于统一阅卷和管理,却考核不出技工教育想要达到的目标,不利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考核针对性太强、知识面太窄

近几年来,我们也发现部分技工院校正在逐渐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考核,于是面向各个岗位的考工应运而生,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他们的职业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一些学校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考工所设任务,短期针对某几项内容反复实践练习,最后考到了等级工技能证,却只会“克隆”基本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

分析化学这门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后,整个课程体系变了(例如,把药物分析课程中涉及到的“杂质检查”中相应的离子反应实验增加了,将非水滴定实验内容有机的渗透在四大滴定中了,将量的概念及环境保护的意识贯穿于课程始终),使得培养目标变了,因此考核方法也要相应改变以适应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并体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笔者在教学考核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以实验报告为契机,采取“理实一体化考核”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一般有实验目的、仪器药品、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结论思考等环节,这些环节本身就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所以抓好这些环节和具体操作的考核就是一个“理实一体化考试”。具体来讲:首先,让学生预习好实验,在实验前考核仪器药品、实验原理、实验内容这些环节(最好以试卷的形式在实验室短时间考核,以防用提问方式时有些学生滥竽充数);其次,认真考核学生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数据记录中显现出的不规范的方面;最后,让学生实验完成后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并上交,教师对实验报告的结论思考当场给出评判,同时将实验中不规范的方面告知学生并演示规范的动作。

对于这种考核方法允许学生随时补练、补考,告知他们每项考核的成绩相加才是最后总成绩,这样有利于学生随时纠正自己的不足,让他们有比速度、比质量的思想,还可以引起他们对下一项实验的重视,力争在下一项考核中努力赶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推行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综合化实验考核

以往的实验考试内容上,主要存在着三多三少。依附于课堂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多,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少; 孤立的单元性操作多,综合性实验少; 经典实验多,反映趣味性、实用性、探索性、学科前沿性的内容少。而综合化学实验既涉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又涉及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这种综合化实验考试,可以考核学生所学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考核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比如,高锰酸钾溶液的配置及标定,该实验课题就涉及到粗称、溶解、加热、过滤、精称、滴定等实验操作技能,涉及到了氧化还原的理论知识,该实验课题就是典型的综合化实验考试课题,可以考察学生的全方位综合能力。

3、在生产现场环境中考核

让学生走出教室到企业去,在岗位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相应的工作,由于企业能为学生提供完备、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分析化学这门课程又是在二年级学完,因此完全可以在企业里结合实习生产对三年制中专学生进行该门课程的职业能力考核,可由学校教师及实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确定的岗位能力标准。比如,有的学生在实验室原料药杂质检查岗就对其进行杂质检查的具体操作技能和相关实验原理进行考查,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边操作边回答涉及到的实验原理。

4、注重实际,分层考核

在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中,不但考共性的、统一的、基本的东西,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教学、分层考核。 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的试题的难度系数不一样,将这种考试变成开放式的考试选择方式,给出难度系数不同试题的样卷,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宜自己的难度系数,实际上在选择时也是对所有类型题目的一个思考学习过程。另外,本着学知识学技能是最高宗旨的思想,可以将考核周期适当拉长,允许第一次没考好的学生可以申请第二次,第三次考核;同意第一次选择难度系数较低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系数较高的试题继续考核,这样,学生的考核过程就变为自我提高的过程。

5、以竞赛的方式代替考核

分析化学中实涉及的实验、所用仪器比较多,可以设计一些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实际上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理论、技能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对参加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可以代替考核成绩。通过竞赛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动手的积极性,同时在竞赛活动中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自己也有极大的成就感,这样就会大大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比如,我校选参加全国医药职业技能“药物分析”组大赛的两名学生分别获的三等奖和优秀奖,我们就允许她们免考分析化学、药物分析课程。

以上考核方法,是我们在一体化教学中的一点探索,在具体运用中,可根据学校、班级实际情况有侧重的选择、组合。总之,考核制度作为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评价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途径,只有合理的考核方法,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才能给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保证一体化教学的效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大坡 “一体化考核方法”初探[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第6期。

篇5

【关键词】临床药学 基础化学实验 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同时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培养符合新时代号召的新型医学专业人才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1]。目前医学院校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课程中,普遍存在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药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包括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在临床药学专业所课程中,药学基础化学实验属于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药学基础化学实验的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本文对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分析。

1.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医学和药学的发展过程中,基础化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医学院临床药学的学生来说,也是基础性教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化学实验是基础化学课程中的基础组成部分。通过基础化学实验,同学们可以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之中,从而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2]。

2.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

2.1打好基础化学实验的基础。良好的实验操作基础是实验结果准确的前提,也是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该适当地增加学们的实验课程,并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在实验课程教学时,可以将实验操作分成几个步骤进行逐个演示、讲解,使同学们思路清晰,方便以后的记忆[3]。此外,对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进行训练,通过自己动手以及对其操作过程中错误的纠正,为学生们的基础化学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2.2开展设计性或者综合性实验,能够提高学生们实验中的操作水平,锻炼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综合实验涉及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从而为以后从事医学方面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筛选相关理论知识、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试验操作设计可行性方案,以及对试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们的对基础性化学实验的兴趣,提升学生们的实验综合能力。

2.3实验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针对学生们的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方式的设计中,应该明确考核的性质和目的。大致有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两种方式。期末考核应该确定考核的要点和评分细则,进行实验操作考核的同时应结合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以此来检验学生们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平时考核则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可以通过书面的或者口头提问的方式对学生们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及两种方式的运用,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实验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过媒体的引入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能把知识生动的展现给学生们,有效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在我国各个医学院校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形式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本文建议多媒体方式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运用。可以在实验仪器的分析和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仪器分析的应用型和实验性较强,可以通过学生们的分组实验和教师的相关演示进行相关教学。比如,自来水中镁和钙含量的测定可以此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可以进行仿真试验,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的各种情况进行模拟。之后在进行真实的仪器操作。通过对实验的模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仪器操作的印象。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培养了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往往学生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存在很大的不足,然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微观世界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5]。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电子、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进行的高速运动现象。在多媒体方式的应用方面应该以传统节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加强课上和课下(邮箱、qq留言等)的师生互动。

3.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法。比如说,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运用老师演示,学生同步进行操作的教学方法。或者分组协作的教学方法等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引起学生们对基础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上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4.结语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是各个医学院校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医学和药学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把实验和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锻炼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教改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强,王榛,李玲等.高校化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辅助设计系统”的建构与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9):135-141.

[2]刘俞辰,何润霞等. 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9.

[3]曹海燕,孙燕华,张毅等.研究型医用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6):693-696.

篇6

【关键词】中职 药品营销专业 工学结合一体化 课程开发 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85-03

为了提高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我国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其中,开展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和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本文以南宁市卫生学校为例,对药品营销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探讨。

一、中职药品营销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为了推进中职药品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南宁市卫生学校于2011年底,对黎塘校区和南宁校区药品营销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和毕业生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以了解南宁市卫生学校药品营销专业的教学情况、毕业生对药品营销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等,尽管在校生和毕业生对药品营销专业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水平等给予总体肯定评价,但近70%毕业生认为,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与药品营销服务岗位能力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超过70%的在校生认为,对现有的药品营销专业的学习课程不感兴趣,教学中理论教学内容大多听不懂,难以理解,而动手操作学习机会少,难以学到有用的技能。用人单位则反映,中职药品营销专业毕业生如果不经过岗前培训,无论是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是人文素质,都难以适应药品营销服务岗位能力要求。这一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药品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不仅脱离了社会药品营销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与中职药品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适应,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中职药品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当前,“能力本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无论是以较低层次的“岗位能力”还是以较高层次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借助其他中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成功经验,对药品营销专业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应该说势在必行。

二、药品营销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成果

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的指导下,经过药品营销专业相关教师的共同努力,南宁市卫生学校药品营销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教师对中职药品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取得了共识。近年来,虽然南宁市卫生学校教师多次参加了各种形式教学改革培训,但传统学科课程体系及其教学观念在教师思想意识中还是根深蒂固。2012年初,第一次召集药品营销专业相关教师参加专业课程改革培训时,据笔者的个别交谈和了解,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持怀疑、观望的态度,甚至对课程开发本身提出反对意见,被动地参加药品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调查实践等各项活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因为教师们存在三大疑虑:一是在现有的学校师资条件下,学校是否具备开发药品营销专业新的课程体系的能力;二是在现有的教学设施条件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实施是否可行;三是认为当今形势下,中职生生源素质明显下降,学生文化基础较低,学习欲望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较差,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是否适用于如今的中职教育等。然而,无论是当初被动还是主动参与了课程体系改革活动,经过半年多来多次的培训和实践,在课改专家指导和药品营销企业实践专家、行业骨干的帮助下,至今大多数的教师都认同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调查的客观事实结果面前,大家都意识到: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不符合现在的中职药品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只有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才能培养中职药品营销专业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获得药品营销服务岗位的工作能力并具备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共识的取得、观念的转变,不仅增强了教师们课程体系改革意识和参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对新课程开发和新课程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二)课程体系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初步实施。在课程体系改革专家的指导下,参与课改活动的药品营销专业相关教师,分工协作,在药品营销行业实践专家的帮助下,根据药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于2012年的4月,为药品营销专业设置了药品配送、药品销售等8个学习领域,确定了各领域的教学情境,由相关教师深入药品营销工作岗位开展实践,以此为依据,于5月完成了部分学习领域相关学习情境和学习材料编写,于7月中旬修订了药品营销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并已在2012级药品营销专业部分班级中实施教学。尽管还有很多后续工作尚待完成,很多内容需要完善,但对药品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已迈出坚实的一步,参与课程开发的老师感觉到工作有了成绩,看到了课程开发的希望,增强了做好课程开发和完成课程开发工作任务的信心。

(三)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对药品营销专业的学习兴趣,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在完成药品营销专业课程开发部分工作的基础上,南宁市卫生学校于2012年秋学期在2012级药品营销专业学生中,两校区各抽取一个班级作为课程改革实验班,对实验班的教学,选取“盘点”和“收银”两个课程领域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即教师根据药品营销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编写领域课程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材料,以药品营销实际工作任务引领学习,学生主要在学校的模拟药房或社会药房等校内外实训场所,利用模拟或实际的药品营销工作环境,在学校老师或社会药房员工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实现学习,而其余部分学科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学期中,笔者针对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对黎塘校区的课改实验班的学生开展简单的问卷调查,收回调查表38份,结果见表1。

表1说明,如果以“较有兴趣”和“收获较大”分别视为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肯定,对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方法的肯定率分别为68.4%和63.2%,而对传统教学法的肯定率,两项均为21.1%,明显低于对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的肯定率。可见,新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生对学科领域的学习兴趣,学生认为学习有收获,说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对教学效果的改善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和新课程体系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的对课程体系改革认识存在误区。尽管学校在药品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中对教师进行了多次的培训,但个别教师过分强调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设计学习情境和编写学习材料,布置工作任务,将学生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制订计划,将学生带到模拟药房或社会药房后,完全依靠学生通过实施制订的计划而实现学习,作为老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检查、现场指导和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说明教师在对课程开发和新课程体系的实施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可以脱离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检查,这种错误的认识,对新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效果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利于老师对课程体系开发和实施的总结和反思。

(二)学校专职教师对实际工作岗位缺乏深入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是整个教学工作实施的灵魂,而课程体系的开发质量、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否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行业标准相符合,很大程度反映在教师对课程领域的确定、教学情境的设计和教学材料的编写上。而且,教学效果的取得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在课程开发工作过程中,虽然学校邀请了部分药品营销企业的实践专家或行业骨干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教师也利用暑假时间到药品营销企业门店等开展调查和实践,但毕竟时间很短,实践专家和行业骨干对课程开发的指导作用和教师实践经验相对有限。因此,在课程开发中,学校对学习领域的确定、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材料的编写等,与药品营销岗位的要求工作实际过程、行业标准等还是存在较大的偏差,这在学生根据我们设计的教学情境和编写的教学材料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以及我们开展的补充调查中体现相当明显;在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上,有些时候由于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指导水平不高,难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对新的课程体系实施和教学方式的适应较慢。为了让药品营销专业学生能较快地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在学生入学之初,学校就对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认知教育,但从2012级药品营销专业课改实验班对新课程体系和教学适应情况来看,学生的适应还是较慢。例如,2012级药品营销专业课改实验班的部分学生,在学习已近2012年秋学期期中,还向老师反映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法跟初中(或高中)相比,差别太大,认为老师指导太少,不知道从何入手,从何学起,难以进入学习角色等。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与中职教育生源质量有关,学生在初中或高中阶段本来就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文化基础不好,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学习缺乏信心,以及学习自觉性不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到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

(四)教学场所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而实现学习,就目前而言,南宁市卫生学校两校区仅各有一间模拟药房,黎塘校区虽然通过教师的多方联系,将8家社会药房作为药品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基地。但总体来说,模拟药房的面积较小,设备不全,药品种类少,而社会药房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影响门店的销售工作,为此限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范围,这样的教学条件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深入,教学效果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五)教师对新课程体系实施心存疑虑。在对新课程体系实施期间,笔者与参与教学的专兼职指导老师进行交流,总体而言,老师们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实施效果没有足够的把握。应该说,南宁市卫生学校药品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教师缺乏经验,学生能力有限等客观实际,使得教师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对教学效果缺乏信心、没有底气等是很正常的,但这一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教师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决心和教学实施的深入。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继续深入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培训,坚定改革信念。药品营销专业的相关教师应正视各种客观现实,如中职教育生源素质较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实践活动,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坚信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改革是我国职业教育包括药品营销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坚定改革信念,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改革教,增强对改革取得成功的信心。

(二)重视教师药品营销服务实践,提高教师对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材料编写水平和质量。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开发出适合学生未来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是首要任务,如上所述,药品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其他专业一样,课程体系的质量除了体现在专业学习课程领域及其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更体现在学习情境的设计和学习材料的编写中。因此,作为药品营销专业教师,必须重视在药品营销企业的服务实践,通过实践,使学生熟悉药品营销服务的工作过程、行业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与药品营销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与药品营销服务行业标准相符合的学习情境,编写出适合药品营销专业学生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自主学习所要求的学习材料,以此促进教学效果的逐步提高。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药品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尽管南宁市卫生学校为药品营销专业建立了一定形式的校企合作机制,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但客观地说,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生就业安排层面,药品营销企业并未深入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当中,我们还不能充分地利用药品营销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所(社会药店等)和它们的设备设施开展教学活动,而药品营销服务企业的行业骨干,由于未经相应的教学培训,缺乏应有的教学经验,尚未能发挥兼职教师对课程开发和对学生学习过程应有的指导作用;药品营销专业教师未被允许深入到药品营销企业参与实际的营销实践,缺乏药品营销工作经验。以上这些都会影响我们对药品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的方方面面。因此,建议学校与药品营销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对学校的专职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开展双向交流培训,提高专兼职教师的教学和实践工作水平,充分利用药品营销企业的营业场所,改善教学实训条件,为药品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四)重视专业认知教育,开展对药品营销专业新生学习方法培训。刚刚脱离初中或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对药品营销专业认识比较肤浅甚至缺失,根据对南宁市卫生学校2010级、2011级、2012级药品营销专业入学新生的部分学生调查,每一年级新生,在开展专业认知教育前,有近70%的新生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将来从事何种具体职业,更不了解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在开展专业认知教育前,近60%的新生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药品营销专业,即便在开展了近一周的专业认知教育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对药品营销专业的课程学习不感兴趣,在后来的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之对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不适应,使他们陷入不知道从何学起、从何入手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要使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取得成功,必须从根本上重视新生入学的专业认知教育。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了解并具备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明确专业学习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职业特点、工作内容,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较清晰的整体认识。以往的药品营销专业认知教育可能因为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和内容过于单一,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在以后的药品营销专业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中,我们有必要丰富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并将以往的短期教育改变为长期教育。除了专业教师,要更多地邀请药品营销企业的行业骨干参与,将学生带到实际的服务场所开展教育,此外,适时地安排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和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方法、学习途径的介绍。通过以上专业认知教育,激发学生对药品营销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树立通过专业学习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信心,掌握学习方法,缩短进入有效学习状态的时间。

(五)尊重中职生的基本素质,在改革中适当保留传统,循序渐进。包括药品营销专业在内的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初中毕业生,而且基本上是中考未能升入高中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有限。因此,中职职业学校在课程体系开发中,不应一味地强调课程的整合,对于公共基础课程,不管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式上,仅作适当调整和保留,这样可以避免新生对课程学习产生陌生感以致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曾东风,等.通过“教学评价”促进临床教学工作的体会[J].重庆医学,2011(18)

篇7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学;教学模式

一、进行“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然成因。众所周知,随着社会和企业对复合型及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单纯的掌握一门技能已不能适合社会及企业的发展需求,为此职业院校大都设立了复合型、跨学科专业,如电子专业便于电子类与电器类交叉科学,电子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就有可能存在以电子为主还是以电气为主的问题。电气系承办的电子专业因其课程设置偏重于“电”,可利用现成的设备和工作机台及师资力量经行于电子类行业承办的电子专业在学习到电类课程,特别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一文时,由于受到实习车间的设备及双师型(一体化)老师缺乏影响,大都无法对这一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而只能偏重于理论课的讲授,不能进行同步和系统的实践技能操作

(二)为实施“一体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个电气元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导致无法掌握各电器元件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中所起的作用,不能够做到前后知识点有效衔接和理会贯通。二是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学生缺乏电气线路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动手能力。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为按照预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以电子为主以电为辅的电子专业毕业生,必须取得钳工高级及电工中级工技能等级证书,而要取得电工中级工技能等级,电动机的相关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是取得该等级技能操作考试的必考科目,所以说,不对学生进行“一体化”教学,学生学习《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这门课程,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了,学生的电气线路安装及故障排除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优点

(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的讲授中,学习到有关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的动作原理时,学生对线路的动作原理只能凭空想象理解,这就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若采用“一体化”教学,通过现场操作、现场讲解的过程,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讲授接触器自锁的正转控制线路的动作原理为例,我们有实际线路的示教板通电操作、对照讲解这一线路的动作原理,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线路动作原理。再学习到下一章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时,通过前面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对比学习,找出其异同点,就能很好的进行前后知识点的衔接,能够让学生较快能领会贯通,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了“一体化”教学后,学生通过边学边练,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运用,从而可以检阅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明白各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才能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生学习才能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才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教学过程实践性强,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技术的创新能力。在“一体化”教学中,学习到有关低压电器时,采用讲、练结合的办法,学生每人手中都有电器实物,边听边看实物,既直接有形象,一目了然,又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不及从理论上讲清了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原理、选择方法,还教会了学生拆装、维修的操作技能。同样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原理分析和故障分析的学习中,由于理论教学仅是纸上谈兵,学生没有实践经历,学起来比较抽象难懂,而“一体化”教学,采用讲、练结合完成原理分析和故障分析,使学生在训练中既感到直观,又体会,明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篇8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技术等,研究中药中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即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或确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化学结构的修饰或改造,以及有效成分结构与药效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1]。其主要内容涉及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等诸多学科内容。如何将中药化学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是中药化学教学的关键问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对综合设计性实验部分实施了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PBL教学模式的特点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Learning”,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o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截然不同,PBL的基本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以病人疾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目前,PBL教学法在国外医学院校已经实施,并取得了实际成绩,国内一些医学院校正在尝试PBL,进行教学改革,但在中药化学教学中应用较少。

2PBL教学法在中药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2.1研究对象2008中药专业本科学生。

2.2教师中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6名教师。

2.3方法

2.3.1介绍PBL为了提高PBL教学效果,在PBL教学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PBL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PBL的实施过程及意义,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做,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

2.3.2提出问题先将学生分组,8人为一小组,推荐其中一人为主席,一人为秘书,由1名指导老师进行指导。由指导老师随机分配给学生的一种药材,提出具体问题,如“中药某某有效成分的研究”。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根据这个问题都能想到什么,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秘书把想到的问题记录在黑白板上,主席主持讨论,对想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分析,确定学习目标。

2.3.3查阅文献学生根据确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具体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的资源,收集与该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相关的信息。

2.3.4成果共享学生根据所获得的文献资料,进行讨论。每名学生都要根据自己所获得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也可以提出在查阅文献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共同探讨解决。经过讨论,确定该中药中有效成分研究的方案,如果有问题,还不能确定研究方案,可以根据问题,再次去查资料,进行讨论,直至确定方案为止。

2.3.5具体实施学生按照拟定的研究方案,把需要的原料,器材,试药分类整理统计,上报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始准备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认真做好实验记录,指导老师给予指导和总体协调,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2.3.6总结与评价由指导老师进行综合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总体评价,同时为学生整理思路,提出不足,提供可能更为完善的该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设计方案,让学生对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方法,思路,设计有明确的认识。整个实施过程中设立教师对学生评价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表,教师对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于每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参与热情、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

2.4效果评价针对学生对PBL模式的设计性实验实施效果进行不记名问卷,结果见表1。

3PBL教学中的体会

3.1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实施PBL教学中发现,由于我国一直采用“LBL”教学模式,学生已对这种模式形成惯性,突然改变成PBL教学模式,有些学生不是特别适应,有些手足无措,思维相对简单、相对较乱。但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慢慢找到PBL教学下的乐趣,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在教学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学到了有效的思维方法和同他人协作交流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84.62%的学生可以接受对中药专业进行PBL教学,81.54%的学生表示能够适应PBL教学模式,92.31%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提高了学习该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81.54%的学生感觉增强了自己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3.2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学的能力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教师的作用减小,学生学会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各种不同的资源来进行文献检索和信息的利用,寻找答案,并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讨论、思考而获得知识,提高了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极大地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调查结果显示,80.0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文献检索能力,84.62%的学生认为能够帮助树立团队精神,89.23%的学生觉得提高了自学能力。

篇9

待到我们从红原、若尔盖回到松潘,刘圆带着两个研究生和新荷花有限公司川贝母基地的副总吕强在川主寺等候,随即将我们领到基地。本来由吕强主讲,她却时时打断,介绍她们共同的“宝贝”:暗紫贝母、瓦布贝母、大黄、羌活……她性子之急、脑子之快、说话之快,令我猜想她走路、办事一定更快。当我们终于有机会单独坐下来,聊她自己时,她的自信、爽朗、热情洋溢、精力充沛,还有她丰硕的成果,都令我钦佩不已。正如她的老师、朋友们爱说的:“这死鬼,幸福指数超高,正能量满满。”

我爱民族医药学

2002年,刘圆获得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博士学位。西南民族大学试行“人才引进”,在当年招进的238人中,她是唯一引进博士。带着3个月大的女儿,她一面做两个班的班主任,一面做研究,一年时间里,《奶芎和山种草与川芎的薄层色谱比较》等十来篇,2003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开创博士毕业一年在学校评上副教授的先例。这年,她35岁。

同年,刘圆开始教学,讲授《药用植物》和《中医药学》。“我特别喜欢当老师,站在讲台上的那种感觉特别好,你可以把你知道的所有东西都教给学生,他们不一定全部理解,但你的热情,你对讲授内容的热爱,会感染到他们,甚至引领他们走上研究道路。这是当老师最大的满足和成就!”

这两门课按照学科和课程需要,学生必须会鉴定药材。刘圆不满足于课堂,直接找校长 “钦批”了3万元,用校车载着2001级制药工程专业的100多名学生,到峨眉山野外实习。

“到森林里,哇噻!大家立刻活过来,跟猴子一样,东窜西跳。我把学生们分成十人一组,每组配个老师,老师把路上的药用植物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全面认识这些植物的特征和药性。这样直观地教学,比我在课堂上讲那些理论,学生收益大得多,也正因为这样,学生觉得我这门课程非常有意义。”

2005年,刘圆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在西南民大的“评师网”上,有同学对刘圆的“药用植物学”评价说,“我觉得老师不是上课不点名,考试不挂科就是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老师不用点名,学生都到齐了,这样的课同学们怎么会挂科!刘圆是个好老师!”说她的课“很有感染力,课堂气氛很活跃”;称赞她“谦虚求学,真心对待学生”。

学生对老师和课程的热爱,为刘圆热爱的民族医药事业锦上添花。2005年,通过在全国各地药材市场购买、发动各民族同学在当地收集民间药材、带领学生到峨眉山野外实习时自采等方式,刘圆收集到800余份药材标本,建成西南民族大学第一个民族药及中药标本中心。这个中心立刻投入到2001-2004级制药工程本科专业、2004级药物制剂本科专业学生的教学与实验中,逐步在教师的科研、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发挥作用,也成为学校向各级领导、专家展览的成果之一。

西南民大化学与环境学院已有11年的制药工程、9年药物制剂本科、6年中药学本科和9年民族药物方向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办学经历,拥有14名中药学与药学博士和1名硕士,民族医药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日趋完善。

“我爱民族医药,把它当成事业去做,”刘圆说。她主持的四川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民族药物学本科教学的课程建设、教学手段改革及实施”获四川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参与的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川产地道药材川芎规范化种植的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在“中国知网”中外文文献库中输入“刘圆”,瞬间导出989条结果,其中,60%以上是刘圆及其团队关于民族药及中药品种、质量、资源与新药开发研究的成果;再从百度输入“西南民族大学+刘圆”,获得4170个结果,90%以上是她及其团队关于民族药和中药的科研成果,余下的是她和团队为民族医药奔忙的动态。

我们共同的事业

2004年,刘圆进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生药学博士后站,2007年出站。因为她的峨眉山教学实践,让领导看到了她为学生和学科着想,真抓实干的劲头,就想让她去教务处当科长。她的竞职演说,获得29位评委中28人认同。于是,她干起科长,在教务处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掀起西南民大各院系课外实习。

“只要需要,比如艺术学院,要去外面写生、跳舞、办晚会,要多少钱给多少钱,他们可高兴了!我知道一线老师是怎么想的,撇开那些安全因素,他的学生需要实习,那就去实习,签个风险承担书嘛!按照正常教学、加强安全管理是不会出事的,比如我带学生去峨眉山。”

2008年,刘圆被评为教授。2009年,她被任命为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副院长。同年,她公派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医学院访学一年。回国后,除搞科研、带研究生,她做得最投入的,是藏、羌、彝药学的工作。

“对羌族和彝族医药做推广,我们不求任何回报。我和我的团队,们,还有我的研究生,加上学校、阿坝州藏医院、羌医院、彝医院,我们一起合作,把民族医药文化推向全国。我们帮他们到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去呼吁申请,告诉他们我们这里有羌族,需要发展;我们这里有彝族,需要发展。藏医药有非常成熟的理论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医疗技术和医院建设。因此,现在的目标是做彝药学”

刘圆和她的团队对民族医药的真诚热爱和推广,得到川西北彝族、羌族的深切认同。有个彝族院长,也是国际上非常有名的彝族诗人,就成为刘圆的坚定支持者。他说,“虽然我不懂我们彝族医药,但刘圆要做的这件事,对我们整个民族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我支持她!”刘圆填报课题,陪他跑国家中医药局、国家民委。院长是负责人,彝族老医生第二,医学博士第三,她自己排第四。院长意想不到,推说:“刘老师,还是挂你第一吧?”刘圆说,“只有你负责才名正言顺。你是彝族,会讲彝话,懂彝族文化;我懂药,却不懂彝语,我只有热心,有这个热情去帮你。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我要把我的后半生献给彝族人民。”

我们想做同一件事情

2011年8月6日,刘圆被授予首届“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一次,刘圆参加新荷花公司某个项目评审,轮到她这个医药专家发言,除了项目,她侃侃而谈青藏高原上的药用植物,其专业、“道地”、精辟立刻折服与会专家,也引起新荷花老总江云的莫大兴趣。原来,这位董事长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是国内少有的科班出身的药业老总。两人一拍即合,当即讨论起合作方式和项目。

评审会后,刘圆请王永、曾明两位副校长和医药学博士们,前往新荷花公司实地考察;随后,新荷花到西南民大考察。双方很快商定,以学校和公司为单位开展合作,在新荷花建于松潘的川贝母基地,学校负责技术和科研,公司负责种植和推广。

以大黄为例,经过研究,老师们发现唐古特大黄品质最好,尤以松潘所产为最。新荷花向阿坝州政府寻求支持,当时正处于汶川大地震后的恢复期,国家对当地农牧民有补贴。州政府认为,与其直接发钱,不如有个项目,让农户们直接持续创收。这样,大黄的种植就列入了政府的推广项目。但他们并未强制执行,而是先找到村里的支书、村长,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请他们试种。4年后,这些大黄丰收,一亩地收到一吨干药材,公司按照市场价1公斤15元收购,一亩地就是一万多元,支书、村长们拿到种青稞几十年都没赚到的钱。消息传开,村民们纷纷要求种植,州科技局推广到几千亩,“这里本来就地广人稀,每家都有很多土地,老百姓种大黄的积极性起来了,有的除自家土地外,还去包地,包30亩、40亩来种。”基地副总吕强说,“这样,政府给老百姓办了实事,老百姓赚了钱,公司有了稳定纯正的药材原料,真正合作共赢。”

“我们和新荷花的这个项目,就是为了帮助牧区牧民增收,像我的前辈唐心耀教授,他一辈子研究瓦布贝母,2010年这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收进《中国药典》,从此它就合法了,农民们可以种,药厂可以收了。有个农民,种瓦布贝母一下子卖了40万!像这样的事,我们可以做更多。所以新荷花又在茂县松坪沟建了新基地,让周围的羌族百姓种瓦布贝母。我们两家继续合作,还准备在红原再建一个基地。我们这样做,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改善川西北的农牧业经济状况,帮助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用民族医药为农牧民实实在在创收谋福利!其实,我们学校、新荷花公司和阿坝州政府在做同一件事!”

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团体

2012年底,刘圆调任青藏高原研究院副院长,主要负责“特有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园”。谈到今后的设想,她说,未来研究院医药团队将在红原基地建设总面积约75亩的青藏高原藏羌道地药材保护与繁育研究基地,建成100种高原特色藏羌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圃,以促进高原特色民族药材资源的种质资源保护,推动人工种植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保护野生资源,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篇10

在许多企业运用“广告营销”来“实现价值”的时候,天士力把精力投放到“过程的厚积上”,在产品上市后,投巨资开展二次科研和深度开发,实施规范管理、创新标准;提出“全员营销”,把生产、科研都纳入“全过程营销”之中,使“质量”与“诚信”成为整体营销过程中的核心。

开辟市场新容量

首创“现代中药”新概念,率先推出“现代中药”新产品。

20世纪90年代初“回归自然”的绿色潮流席卷全球,传统医药引起了国际医药界、研究界的关注。

国家适时提出“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向前发展的方向,是民族医药发展的一条道路,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是要以“现代中药”为内容,以中药国际化为结果。这是天士力对于“中药现代化”的深刻理解。

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天士力大胆地提出“现代中药”新概念,率先推出“现代中药”新产品――“复方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滴丸是天士力人运用现代科学理念和高科技手段反复锤炼的结晶:利用现代先进萃取技术,进行工艺创新,提高中药的有效成分和含量;利用分子分散技术,进行剂型创新;利用HPLC、气质联用、建立滴丸质量标准、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填补了药典的空白。

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以其体积小、剂量小、毒副作用小,高效、速效、长效以及服用、携带、储存方便等优势迅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1997年底,复方丹参滴丸以第一例复方中药制剂身份通过美国FDA-IND临床申请,成为中国现代中药的代名词。这是天士力推进“中药现代化”的一大历史性贡献。

“现代中药”不是“传统中药”披上“现代外衣”的转化,而是内涵和价值的创造,是科技的革命。突破“宗古炮制”的藩篱。

天士力第一个按照国际认可的药材种植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标准,在陕西、云南、湖南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确保高品质,无污染,逐步达到集约化、规范化生产,近期已率先首次第一个通过了国家GAP认证。

第一个提出并制订严格的中药和植物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EP),该过程涉及提取、浓缩、结晶、过滤、干燥等多个单元操作,解决了中药材本身含有的毒性成分和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量的纯化处理问题。

第一个研制出大型滴丸剂型自动化生产线,并建设成目前科技成度最高的现代中药新剂型生产基地,通过了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澳大利亚TGA的GMP认证,通过了ISO14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认证。也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的示范工程项目。

细化市场功能

在经营活动中,天士力强调:一切工作围绕市场这个轴心互连互动。1998年,针对当时公司存在网络建设不系统,营销手段单一,资源整合不充分等问题,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以终端销售的区域管理为依据,提出城市医疗市场、OTC市场、城乡市场三个运作板块。

城市医疗板块是指地市、省会级城市的卫生医疗系统;OTC板块是指非处方药市场,主要是药店和社区;城乡市场是县级及以下的医疗卫生系统。

根据“三个板块”的理论,天士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立足城市、辐射乡村、区域管理、重点突破”的营销战略;二是以“专业公司、专人负责、专业化经营”作为营销组织体系的建设方针;三是科研支持、学术营销、服务营销和文化营销为主要内容的营销策略。

天士力营销的成功得益于有一支努力实践三个板块理论、敢打硬仗、善于攻坚的营销团队――天士力医药营销集团。

天士力医药营销集团,作为专业化、规范化的营销机构,下设4个一级法人公司,六个二级法人公司,26个大区,157个办事处,通过市场细分,延伸市场服务,实现企业资源共享。

健全激励机制,让知识参与分配,让成果参与分配,按贡献大小实施分配,新机制吸引了大批高精尖人才加盟。目前,营销集团1300多名销售人员中,60%以上是医药学本科毕业生,其中不乏硕士、博士、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为了加快国际合作和国际市场开发,集团注重引进有国际市场营销经验的专门人才和有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为中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强专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并通过认真到位的考核,使营销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销售业绩有了质的提高。

天士力严格按照GSP规范,完善各项制度,实施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模式。认真落实了管理、培训、财务、商务、销售与售后服务等132项制度,并顺利通过了国家药品经营管理规范(GSP)认证,揭开了天士力营销管理的新篇章。

构建“战略伙伴”新矩阵

与全国三级商业密切合作,构建伙伴共赢模式

按照三个板块的理论,天士力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目前,商务公司与大商业公司、处方药公司与目标医院、非处方药公司与药店、非目标医院、城乡板块与“星火县”、“燎原县”,等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天士力的创新营销,不仅仅是为合作伙伴留下利益空间,更深刻的是不断地为合作伙伴创造利益和服务。

天士力信守“合作共赢”才是企业取胜之道,提出了与商业伙伴共同成长的发展思路。天士力与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举办EMBA高级研修班,请商业合作伙伴选送业务骨干参加学习,使商业伙伴在关心利润空间的同时,其成长利益得到增殖;天士力的营销人员经常汇同商业业务代表去拜访客户,把自己的资源无偿让给合作伙伴,使天士力在与合作商业伙伴的心目中,竖立了诚信,产生了亲和力。

推进医院的现代化管理,营造新的治疗环境和用药理念

“现代医院管理院长研修班”和“现代药师培训班”,邀请16名国内外最著名的专家来讲课。院长研修班举办四期, 200多位医院院长参加研修;药师班举办六期,先后有600多名全国部分三甲、二甲医院药剂科主任参加培训,有力的促进了医院现代化管理,促进了医药人员对现代中药与中药现代化进程的理解。天士力还同国内著名院校合作举办MHA(医院管理硕士)等培训项目,共同促进社会对现代中药和健康理念的认同。

加强二次科研,实施科研、学术支持

天士力非常重视上市产品的二次科研与深度开发,先后与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三甲以上医院进行科研合作,按照现代中药多靶点的特性进行深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如:复方丹参滴丸上市后,天士力进行了心肌缺血保护、微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糖尿病以及阿司匹林抵抗等大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用药保证。

天士力在营销实践中,建立了“专家定位,学术推广”的新模式,复方丹参滴丸通过美国FDA IND之后,由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天士力承办,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海南等25个城市相继召开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学术研讨会”,先后有500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和药事管理机构领导与会,引发了全国中药现代化理论研讨热潮。之后,天士力每年都组织国内外著名专家,通过高层专题学术研讨会、大型学术研讨会和巡回演讲等学术会议,营造学术氛围,提高医务人员的学术水平,了解医药发展的前沿科技,形成“专家、学术交流体系”。

创造消费者价值

开展健康之星活动,构筑核心消费层

2001年以来,天士力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起“健康之星天士力行”活动,评选通过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获得健康的患者,开展售后服务、义务就诊、走进天士力等多项活动,全国31个省市的100多万中老年朋友踊跃报名积极参与,有3000多名全国的健康之星走进天士力,了解现代中药研发、生产过程,宣传中医药文化及预防保健知识。“健康之星天士力行”活动沟通了天士力与“健康之星”之间的感情,使天士力的服务意识、价值观念,通过“健康之星”的口碑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一大批忠实天士力的核心消费层,在终端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品牌基础。2002年,该活动被列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健康工程促进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城镇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工程”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国引起轰动。从而唤起全社会对中药现代化和“现代中药”的关注。

开发乡村现代中药市场,促进农村医疗事业发展。

天士力把注意力放在农村,关心百姓的健康,把促进百姓健康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来天士力的营销人员就像“赤脚医生”一样,深入城乡,为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目前,天士力已在全国800多个县广泛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组织2万多名乡医参加培训,发放健康手册400万份,普及健康知识,给广大农民带去健康理念。

实施全天候营销,开展零距离服务

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天士力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把服务贯穿于销售的全过程。建立企业服务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开通人工24小时值班的800咨询电话,搞好零距离服务,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服务需求,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公司产品,介绍最新的医学进展和保健知识,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完善了社区服务,构架省市―社区―个人三级社会网络,向广大消费者推荐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和一个科学的健康理念。组织形式多样的老年活动,如登山、长跑、太极拳、舞蹈等等,形成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天士力晨练队伍。

天士力把深化服务营销与开展全民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民众的健康素质等活动相结合,与让人们了解现代中药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前景,激发人们对于健康的潜在需求相结合,使人们在购买使用产品,享受健康的同时,享受服务、享受科技、享受社会文明,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

打造现代中药文化底蕴

天士力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树立起独具特色的现代中药企业形象。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医药是中国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天士力以“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为企业理念,以“现代中药、人类共享”为企业目标,坚持以文化促进经济的思路,把企业的发展置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之中,启动文化营销模式,打造强势品牌,2001年5月,大型浮雕《中华医药图》在新产业园落成,公司成功策划并承办了中国首届中医药文化节,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的产业环境。

天士力注重挖掘企业理念的底蕴,使“天士力”成为集结人才,推动中药现代化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