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

篇1

关键词:工程企业管理;竞争力;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6日

一、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内容

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要有效地组织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生产经营,就需要强制力的权威来制约,并且需要一个完善的链接每个部门的健康有机体系。不然,对于中小建筑企业而言,每一部门的各项工作都会因为缺乏组织而变得混乱不堪。

(一)计划工作。对于企业目标的确定以及具体工作的实施目标计划等。对于现代化的建筑企业来说,必须要进行计划工作,对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行政工作进行指导,这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化和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组织工作。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组织机构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怎么样去完成、由谁来完成、任务的合理分配等。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从上到下建立责权关系,确保管理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工作万无一失。

(三)指挥工作。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层必须确定企业人员间的具体分工关系,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具体责任与权力,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好每一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解决他们直接的矛盾与冲突。对于这一环节,就必须建立以首长为行政指挥的责任制指挥体系,这也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二、中小型建筑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建筑企业管理层过于膨胀。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行政管理层都是过于庞大的,但是有好多的管理层都不够精简,有些企业根本没必要设立庞大的行政管理层,这样只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二)对于集中权力的限制工作不够到位。在我国的中小建筑企业,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将权力集中在最高管理层的某一人身上,但是企业又缺少对其进行监督制约的机构,使得这些权力在身的工作人员、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大大地影响到企业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导致了建筑工程企业从事人员积极性的衰退,行政管理层缺乏活力,使的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三)行政管理的法律以及体系不够完善。有些行政法已经制定,对执行的力度不够。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科学的工作程序以及规则制度。一旦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或者是规章制度不够合理,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科学方法的应用也会受到影响。

三、提高我国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效率对策分析

(一)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实际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来说,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上层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一些活动的组织、规划,并且对整个工作的全部过程进行控制,使社会总体效率的最大化。

(二)中小型建筑工程企业的规则制度与完善。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的具体规范等,并对这些制度规范进行认真的执行,建立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除此之外,还要对管理法规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必须的工作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来提高行政效率。

(三)对中心型建筑工程企业从事人员进行素质的培养。对于每个层次的工作人员都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特别是作为管理层,不单要有广阔以及高水平的知识面,还必须具备管理者的优良素质。对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进行素质的培养,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经济的全球化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人员在未来的管理中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篇2

(一)建筑企业对于成本管理不够重视,相关的管理理念也已经僵化由于在很长一段实践内,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受到了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所以,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在发展的时候都更加倾向于企业盈利管理,而对于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则不是太过上心。这就导致在日常的成本管理过程中,大部分的工程施工都没有受到成本管理的约束,所以形成了一些损失。此外,当前的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都喜欢采取重揽轻干的方式来进行企业管理,对于成本的事前管理和事后控制都持忽略态度,这种情况很难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而且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的企业管理理念都太过僵化,只关心施工成本中的控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却不去注重资源在成本支出方面的优化。

(二)大部分建筑企业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的目标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在日常的发展过沉重,都只是注重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工程的整体成本来对经济成本进行管理,却没有较为标准的成本管理体系。甚至很多企业一直没有制定科学的目标成本本,所以这种情况会对未来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形象,并且也会使得企业的收入的到一定的损失。

二、如何通过成本管理提高建筑经济

(一)保证项目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想要保证成本管理可以正常和有序的开展,保证项目可以正常进行施工,首先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人员有着足够高的素养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只有这样,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才可以在建筑经济管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方面,首先要引导项目管理人员深刻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且培养项目管理人员在原本的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对管理的理念和模式进行更新;与此同时,还要对项目管理人员采取持证上岗的方式,注重对项目管人员的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将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与培养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方面同时进行。在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原有基础水平的前提下,逐渐对他们进行完善,引导项目管理人员学习国外的科学管理模式,注重项目管理人员与建筑企业的管理层的沟通和交流,从整体提高项目经理的工作能力。

(二)通过科学手段对经济经本进行预测控制,从而为经济合同的顺利履行提供保障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全方位的清算核查施工项目的工程成本,并且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与施工单位建立一个完善的承包合同,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应该对所签订的合同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保证全完领会其中的隐藏含义,从而保证不会留下什么漏洞被施工单位所利用。确保完成以上的所有步骤,才可以对项目进行正式的工程施工。在进行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权力与责任的分离,而且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更应该注重这一问题,从而保证工程可以顺利的实施。

(三)注重对项目成本的核算管理工作项目成本管理是基于建筑项目成本核算而建立,也就是说,建筑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方面的依据和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成本核算,那么在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计划方面的工作很难有进展可言。所以,想要实现对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上的强化,就需要首先建立一个较为完善得监督制度,然后对项目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都进行严格的监管,在此过程中,要有专门的核算人员对数据进行记录和认真地校对,然后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尽可能保证没有问题。

(四)全面管理和控制项目内的各个环节的成本实际的工程项目从投标开始直到最终的工程项目的完工,都是要依赖于成本的管理。所以,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在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进行,这同时也促进了建筑企业内部的所有的员工对于成本控制的意识。对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控制,以确保企业的利润可以实现最大化。在工程的投标阶段,工程项目的投标预算可以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按照企业的实际控制状况进行,采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项目预算作为基础,由项目的投标部门进行投标,这种投标的方式可以对投标过程中的各种开销进行限制,并且可以使得项目的投标部门全方位的对被投标项目进行考察,并且以企业的预算为标准分配资源,论证考察被投标项目的所有事项,从根本上保证投标的正确性和成功率。这种方式比传统的投标方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所以间接地提高建筑企业的利润。在技术层面而言,技术管理本身就是对成本管理的科学管控的方式。目前主要有两个问题影响到技术管理。第一是是否合理规划化建筑市场的施工情况,是否做到安全生产以保证损失降到最低,其次是有没有通过技术方面的各种革新,省略各种对于的环节和程序,从而实现根本上的节约资源;此外还有机械设备以及材料管理层面的控制。原材料成本费用占建筑工程项目的总费用的绝大部分,所以要从采购、使用等方面构建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以实现对原材料的全范围的原料成本管理和控制。例如对供应商进行招标,然后对大量的原材料实行分批提供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原材料的储存费用。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建筑工程预算 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286-02

一、建筑工程预算的定义

建筑工程预算制度指的是人们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对所需要的劳动以及资源消耗进行事先的计算,进而进行整个工程的总额以及盈亏的评定。建筑工程预算是一门专业性以及知识性和政策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建筑工程预算可以通过有效的预算为承建方和建造方进行结算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建筑工程预算不仅决定了建造方的建造成本,更决定了承建方的盈亏。

二、建筑工程预算的重要意义

1.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建筑市场中许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选择采用的是招投标的形式,因此在对相关工程进行预算控制就决定了施工企业的中标概率,所以在招投标环节对相应的工程进行预算控制,并且借鉴于往年的经验和自身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来降低预算是企业争取中标的有效途径。

2.帮助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在进行工程施工管理的时候建筑施工企业对相关的招标文件以及施工合同和项目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通过相关资料的考核以及计算进行精确的评估,进而有效地进行成本核算,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建筑工程预算。在具体的工作中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环节成本控制,尽可能地协调好企业的财务部门以及施工部门之间的关系。把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效益。

3.帮助企业有效使用资金。在对预算的合理控制的过程中,企业能够准确地抓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工程量的计算以及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等进行一定的控制,这样就可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对重点内容的详细管理,有效地保证资金的使用,从而避免资金挪用和超支等问题的出现。

三、加强预算管理措施

1.要确保建筑工程预算质量。预算的高质量是实现工程盈利的基础,相关工程的单件性决定了工程的复杂性,因为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具体施工过程不像工程流水线上的定型定量的加工生产,每个不同的工程项目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并且随着时间空间的不同,同样的一个工程进行建设的成本以及要求都不同。所以必须要从建筑工程预算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精心的准备,每一项高质量的预算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和工程师进行详细的管理和计算。

(1)全过程加强预算管理。高质量的成本预算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以及能否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位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所以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发展起来,必须要具有一支高效的预算管理团队,要求该团队具备专业化的系统知识去开展全过程的预算管理。首先,在施工企业进行投标报价时,如何利用好相应的报价技巧来确保中标,使企业能承揽业务,这非常重要。其次,在施工前编制出各类预算以满足工程项目施工的需要,如:临建预算书、施工图预算书、工料分析等。再次,在工程施工阶段编制工程项目施工预算来获得工程款的拨付,做好设计变更预算,签证建筑工程预算及与施工队的工程结算等。最后,在工程竣工后,预算人员应先准备好施工过程与工程造价有关的结算资料,以及时、准确地与建设单位办理竣工结算手续等。由此可见,预算人员的全过程预算管理对确保建筑工程预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预算管理得好,既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又能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2)建筑工程预算资料。一个高效的预算团队必须要具有有效的资料收集以及整理能力,因为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整理是进行预算的重要基础,只有弄清楚市场上相应材料的基本行情,才能够做好定价。资料的收集能够为建筑工程预算提供非常有效的资料帮助,所以相关的预算团队要在每次投标的过程中对新材料的市场行情做好细准确的记录,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工艺中的每个工艺步骤以及价格标准和资源消耗都做好详细的记录。只有这样,在以后的综合单价整理以及核算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进行控制。

(3)建立奖罚机制。建筑工程预算的质量是要靠工作人员进行控制的,所以做好工作人员的管理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管理以及预算的高质量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是没有严格的评价标准的,因此在进行预算工作的时候,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以及相应制度的严格执行对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将建筑工程预算的质量以及完成情况和相应的工资标准、奖惩制度挂钩,这样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工作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地促使预算工作的顺利达成以及为企业创造相应的利润。每一个预算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建筑工程预算不仅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更和自身的利益以及发展具有重要关系,只有预算的成功实现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2.做好利润控制。利润是进行建筑工程预算的最终目的,其体现在工程的预算作为投标的依据上面,所以在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我们着重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工程项目的清单工程量进行准确的把握,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核算,如果工程量的计算出现错误,严格禁止对其进行擅自的改动,可以通过不平衡报价进行利润的获取,并且在后期进行施工索赔。其次是进行内部项目报价调整,尽可能地提前工程进度款的支付,进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达成创造更好的条件。

3.制定企业定额,准确进行尺度把握。一个运转完善的建筑企业必定具有自身严格的企业定额以及良好的社会声誉,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的定额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深化有效的管理。目前市场上实行的清单招标模式就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市场定价计价模式。企业在进行相应清单编制的时候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进行严格的项目定价,这样在根据自身水平以及相应的市场行情的评判下,企业就能清晰地把握项目的获利情况。

4.有效使用信息技术。鉴于工程项目中的预算编制工作本身具有的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量大的特性,为尽量避免在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时出现少算、漏算、多算、重算等问题,可适时使用专业的预算编制软件,一方面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和劳动强度。专业的预算软件在工程项目概预算编制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工程预算的投资当中出现超支或者超额的情况非常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传递,所以企业需要积极采用信息化的技术,保证相应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传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5.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完善预算管理。为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需要对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和管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熟悉国家法律规定与行业相关政策。其次,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应具备建筑工程预算相关专业知识。第三,应熟练掌握并编制设计方案、了解工程相关材料与设备的采购流程、熟悉现场工艺、了解整体上的工程项目结构、对项目投资、费用分析、成本控制等专业知识也应有所具备。第四,管理人员应熟悉并掌握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方案的初步设计,了解施工图的设计,熟悉项目施工环节,了解并掌握各类工程设备的安装与调测等。第五,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还应熟悉并掌握涉及工程的各项组织方案如勘察、设计、施工等,并应掌握项目工程各项工艺流程,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等。第六,当遇到预算中少见的“边缘”工程问题时,管理人员应多方求教,及时总结经验,勤于思考,充分咨询工程各环节的工程师后再作决策。由此可见,作为工程造价环节的管理人员既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又应有良好的职业和道德修养。

6.完善管理制度。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健全投标和施工过程管理制度,有关人员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程序是顺利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投标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确保实现建筑工程预算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的前提。组织并实施预算及其定额研究的措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信息并结合专业人员的参与,现场的原始记录也必不可少,值得从业人员注意的是:建立原始记录应出现在所有经济活动的地方。此外,还应在技术领域深入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给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铺平道路,管理人员应设法建立权威、高效的工程造价信息分析系统,对计价原则进行优化、改进并完善统计方法。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预算是建筑工程从开始一直到施工结束的整个过程的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基本预算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和关键工作,建筑工程预算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预算的成功与否也决定着企业基本建设的成败。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工程预算深入到整个工程的全部过程,是企业能否实现盈利的关键性因素,建筑工程预算不仅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决定着企业的兴衰。

参考文献:

[1] 周景阳,陈起俊,张琳.熵权和AHP法在建筑施工企业评优中的综合应用[J].建筑技术,2010,41(11):1035-1038

[2] 黄.情势变更原t在建设工程合同中的适用[J].法律科学,2013:154-155

[3] 马琼琼.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2):224-224

[4] 赵良英,赵,张洪敏,等.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4):237-240

(作者单位:中铁七局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施工管理 质量成本及进度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品,同时为了实现效益目标,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及时组建集团指挥部、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施工队的一系列的分级管理机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情况,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一成不变的。

一、建筑工程项目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

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

二、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和质量管理,控制施工进度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和投资是对立和统一的矛盾体。它在工程建设中投资与进度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往往要增加投资,采取各种赶工措施使工程建设项目及早竣工,尽快发挥工程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而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因人、机械超强工作造成工人疲劳,机械维修,材料供应紧张,施工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适度均衡的加快施工进度,可以在计划工期内得到合理的提前,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质量,可以避免返工,进度则会加快;反之则会因返工,造成工期延后,施工成本增加;投资与质量的关系是质量好要增加施工成本,但严格控制质量,可以避免反工,提高了承包商的施工效益,减少建设项目的经常性维护费用,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反而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

质量管理控制在工程建设中,勘察、设计、施工和设备安装而言,其控制的要点主要有“人、材、机、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事先对这五方面的因素预以控制,加以规划和设计,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关键。只要紧紧抓住成本质量管理及进度控制的要点,就可以保证建设工程在施工中不出现大的质量问题,为顺利的保质、保量、保期完成建设施工任务创造出一个好的局面。

进度控制的任务是针对建设项目的进度目标进行工期计算,是施工单位工程师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工程量与工程复杂程度,建设单位对工期和项目投产时间的要求,资金到位计划和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进场计划,国家颁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设地区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后,设计出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最佳工期。合同工期确定后,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就是根据进度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和调整,以实现进度控制的目标,具体的讲,进度控制的任务是进行进度规划、进度控制和进度协调。

落实进度控制任务和质量控制任务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满足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必要条件。进度规划、进度控制、进度协调、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是落实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任务的具体施实。

合格的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与规划,才能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合理规划,对施工工期,对施工质量,对施工经济效益,对建设工程投资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进度、质量、成本控制规划设计,在施工中的关系是紧密的,只有认真的完成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规划设计的工作任务,才可以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优良的建筑产品。

三、要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加强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我们通过加强职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并作为上岗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业所有业务人员均应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

同时,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推进活动。近年来重大恶性事件发生频繁,引起我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落后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阻碍国家基本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我们致力于改善这种局面,就要强化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总之,只要与安全、健康、环境有直接关联的,安全部门都管。

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行到位管理,施工队伍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建筑工程;工程质量;施工成本;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建筑房地产开发速度非常快,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拉动GTP有着及其明显的作用。随着建筑技术创新和先进施工工艺的采用,对于提高工程项目或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但不可忽视的是,现场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成本控制目标难以实现,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的最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工程造价形成的最重要时期。现从施工组织设计、材料成本的控制、质量和工期管理、预算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中的控制、工程措施项目费等方面来综合分析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途径及方法。

1 土建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各相关部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优与劣。企业管理水平高,则项目进行的顺利而出现的问题少,反之亦然。成本管理是一项精细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互相协调,始终如一的从细部做好工作。但是现实中大部分施工企业往往是视各项管理制度为摆设,在实际工作中不按照规定来完成工作,或是不能深入坚持,最后只能是实际工作脱离管理计划,不能落实在文件上。还有一些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重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好工期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于是只能搞突击,抢工期,搞会战,最终不能赶上施工前的成本控制目标。

1.2 施工方案的影响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投入少产出大,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方案选择上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机具选择、施工组织方案、施工顺序、现场平面布置等。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施工方案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上,通常选用机械设备时要考虑购置和租赁机械设备的选择,根据地形、天气和施工要求选择机械类型组合,机械损耗费和运行费的经济花费等。

2 提高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途径及方法

2.1 材料成本的控制是关键

一般而言,材料费是整个建筑工程中占得成本费用最大的。所以,材料费用的确定对工程的成本产生巨大影响,也决定了工程造价管理是否有效。材料成本的控制要根据施工图纸以及常规材料用量来进行控制,并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

2.1.1设计最佳库存

主料:库存情况要根据生产订单、材料消耗定额、供应商状况、最短供货时间以及资金的周转情况等确定;辅料:根据平时生产时的消耗量、最短供货时间、资金的周转情况等确定;主料、辅料都必须在生产需要时给予满足,但又不能积压太多的资金,要加强物料的周转频率,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周转率。

2.1.2严格进库程序

所有物料进库前,采购员必须要申请检验(或由材料管理员兼);材料管理员必须认真负责,对物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在数量上把关,实施监控;物料进库时,材料管理员必须凭送货单、检验合格单办理入库手续;入库时,材料管理员必须查点物资的数量、规格型号、合证件等项目,如发现物资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时,不得办理入库手续;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作待检物资处理放在待检区域内,经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一律退回,放在暂放区域,同时必须在短期内通知经办人员负责处理;一切原材料的购入都必须用增植税专用发票方可入库报销,无税票的,其材料价格必须下浮到能补足扣税额为止。同时要注意审查发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1.3 强化仓储管理

材料保管员必须合理设置各类物资和产品的明细账簿和台账;原材料仓库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类原材料的性质、用途、类型分明别类建立相应的明细账、卡片,半成品、产成品应按照类型及规格型号设立明细账、卡片;必须严格仓库管理规程进行日常操作,材料保管员对当日发生的业务必须及时登记入账,做到日清日结,确保物料进出及结存数据的正确无误;做好各类物料和产品的日常核查工作,材料保管员必须对各类库存物资定期进行检查盘点,并做到账、卡、物一致。如有变动及时向主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反映,以便及时调整;仓库通道出入口要保持畅通,仓库内要及时清理,保持整洁;各种物料码放、搬运入库时应先内后外、先下后上;出库时应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进先出,防止坍塌伤人及损坏机械设施。各种物料不得抛掷;供应部门必须根椐生产计划及仓库库存情况合理确定采购数量,并严格控制各类物资的库存量;仓管员在月末结账前要与相关部门做好物料进出的衔接工作,各相关部门的计算口径应保持一致,以保障成本核算的正确性;必须正确及时报送规定的各类报表,收付存报表、材料耗用汇总表、3个月以上积压物资报表、货到票未到材料明细表;库存物资清查盘点中发现问题和差错,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如属短缺及需报废处理的,必须按审批程序经领导审核批准后才可进行处理,否则一律不准自行调整。发现物料失少或质量上的问题(如超期、受潮、生锈、老化、变质或损坏等),应及时的用书面的形式向有关部门汇报。

2.1.4出库管理

各类材料的发出,原则上采用先进先出法;物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出库时必须办理出库手续,并做到限额领料,各单位领用物料必须有单位主管领导和领料员的签字;领取物料时,仓管员要在领料单上签字,核对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状况,核对正确后方可发料。

综上,对于材料费的控制,要根据施工进度,选择合理时机采购,并准确的计量和验收,同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降低材料运输和管理等过程费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材料的使用量,领取材料必须严格登记,并按照施工方案来使用材料。对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预算消耗量与实际消耗要及时记录,以便做出调整。对于需要周转的材料,要做好记录和统计,明确数量和去向,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材料的成本,进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2.2 工程施工中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为此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非常重要。施工中遇到变更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讨论和论证,确定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样才能按照变更后的方案继续施工,但是变更也要考虑变更后的施工费用。施工中不可预知的因素很多,有一些因素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影响质量,进而对造价带来影响,为此工程师要加强指导;管理人员要组织好施工队伍,严格管理,注重安全施工;施工项目部还要全面真实的了解工程费用情况,以便更好的控制施工。

2.3 改变传统模式管理制度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同样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只有不断的指出与完善企业的的管理制度,才会使得公司的管理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不仅要做到下属与上司的垂直交流,而且要做到各部门之间各工种之间的横向交流。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帮扶,从而制定最优的方案,避免返工而影响工程质量。

2.4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拥有一个优秀的领导或者说是管理者。管理人员个人素质与能力直接会影响公司运作效率。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可以把下属凝聚到一块的凝聚号召力。就像前一段时间,马云去自己的一个公司里给工作人员加油打气备战双十一。他的出现立马使得现场人员的狂欢,他让下属感觉他一直陪着他们一块奋战在前线。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与冷静的思考能力以及优秀的方案处理能力,做到墙倒人不倒,为整个企业导航,从而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为公司节约成本。

2.5 重视竣工结算

工程进行到竣工收尾阶段后,应尽快组织施工人员、设备等退场,并进行技术资料移交和办理竣工决算手续。仔细核对各项费用的相关使用记录,查漏补缺,将竣工结算成本降到最低,确保竣工结算工作的正确性。另外,还要在本次施工成本控制中总结经验,去糟取精,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尽快与业主联系,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如果有需要,签订还款计划协议,明确还款时间。

2.6 建筑工程措施项目费的控制

工程措施项目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控制费用的时候也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针对气候、环境、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在工程施工中要针对具体情况来正确的施工,确保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一些循环使用的材料要检查好,以免施工中出现问题,带来损失。措施项目费的其他费用,例如,二次搬运、夜间施工、垂直机械运输等,都要进行预算控制。

3 小 结

篇6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个企业要想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企业管理是一个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因素。纵观世界成功的大型企业,这些公司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管理创新。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它的完善要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走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机制不协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地不断深入,建筑企业在招投标体制的推动下,接受了市场观念、经营意识、竞争意识,也清除了人们长期形成的“等、靠、要” 的思想,但管理机制的根本变革并未出现,项目与企业之间存在责任不明、约束不严、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等问题。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匹配

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主要分两部分。一是一线工人,大多数为农民工,他们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接受过的专业教育有限,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效率低下。二为管理人员。目前较多项目的管理者往往为有社会关系却没有专业实践能力之人,通过缴纳管理费的形式挂靠至有资质的建筑单位。如此做法造成整个项目出现上马建班子,完工散摊子,项目经理挂帅不出征的情况。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混乱,只考虑成本不考虑建筑实践规律和工序,容易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建设环节没有考虑可持续发展

建设环节中常常不考虑要与周围环境条件相互适应,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较高,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回收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

预防原则

要有效的减少工程事故带来的损失,不仅仅要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更重要的是要防患于未然,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手段和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地把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减至最小。

实事求是原则

数据是科学管理的依据,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强调“一切用数据说话”,对待数据问题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掺“水分”,采取严肃的科学态度。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生产力三要素有效地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这是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适应市场的需要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创新就是要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安全质量原则

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创新的具体内容

项目管理机制创新

实现组织机构创新。企业项目管理机制创新,首先要明确企业项目管理的性质,将项目部建成一次性的企业项目管理经济组织,实现组织机构创新,真正使项目管理走上科学化轨道。

实现制度建设创新。一是企业管理者和职能部门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要制度化、规范化,要尽可能统一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二是不断优化企业的基本职能结构,科学界定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强化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服务职能,弱化直接指挥控制和行政命令。三是对项目管理成效的考核要科学化、理性化,必须明确企业本部是投资责任中心、利润中心,而项目是成本中心,要通过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与考核,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项目管理体系创新

全面推行信息技术,提高应变能力。信息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创造了新的时空观念,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经营规则,从而给企业集约化管理带来了新的机会。

优化要素配置,提高经营回报。要素配置的优化调整,一是要求集中管理,在一定授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的配置采取统一管理。二是要求统一标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使企业各种生产要素向着高效率、高效益的区域、项目流入,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

改造管理流程,实现科学的集约化。要从管理流程改革着手,通过辨识、分解、评估流程中各个环节,对不必要的作出删除、整合等改革,把各部门的生产要素按自然的方式加以重新组合,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多余的成本支出,有助于建筑企业取得最佳的集约化经营效果。

项目管理理念创新

全员参与项目管理的理念。要严格实行项目审计监督,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在建、竣工、外包项目审计,工期长、规模大的项目年度和终结审计,项目经理调离和项目部解体审计,并将工作重点放在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

集约化管理的理念。要将集约化管理的理念贯彻到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真正将集约化能力打造成企业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核心能力。

客户第一的理念。客户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利润来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充分竞争的建筑行业内,企业更不能脱离市场、客户的需求而生存。以客为尊,把客户放在第一位,瞄准客户的需求快速出击,给予满足,从而赢得客户、赢得客户的后继订单。

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创新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创新涵盖了很多具体内容,实施信息化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建筑企业开展信息化项目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加强培训,做好基础性工作;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结合企业实际;

项目管理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强调有效性和实用性。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实施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下属的子项也较多。项目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等相关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此外,项目经理还需及时与客户进行技术沟通和交流,解答及反馈客户的技术问题并组织、协调宣传企业产品,提升企业形象。

建立和完善企业机制

工程项目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机制来规范项目施工和日常事务。第一,要在企业中实行广泛的岗位竞争。可以促使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要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各项奖惩制度,有效激励员工自觉按照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施工;第三,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这样使得建筑项目管理朝着合理正确的方向前进,在企业生产等方面,都需要围绕企业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使得企业员工可以按照企业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第四,要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溯制度,在有效的监督机制下,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个重点,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

转变思想,转换机制

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按照宏观要管好,微观要放开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改革管理企业的方式,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协调配套地进行计划、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改革。只有让各个部门分工协作,才能在复杂的现场施工中有条不紊的进行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在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弊端,使施工的文明水平有所提高,最大化企业投资的经济效益。

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安全文明施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设工程项目、单项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概况、施工特点和施工安全要求;二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危险部位、关键环节、安全控制点及采取相应的技术、安全和管理措施。企业应当以安全文明施工为首要责任,加深“预防为主”的思想,保障现场施工的安全。

结束语

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工程项目管理贯穿了各个阶段,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创新管理策略势在必行,只有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项目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顺利实现项目的管理目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建设项目成为促进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晓燕.试论项目管理技术在施工企业的应用与创新[J].山西建筑.2012(10).

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建筑;成本管理;措施

建筑企业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人、财、物多,管理复杂,而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的核心任务,因此建筑企业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异常的重要。由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需把握好发展机遇,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措施。

一、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 1)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理念落后,缺少创新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建筑企业对成本管理不够严格,只进行了简单的核算,缺少系统的研究,对于成本的核算不精细,没有科学合理的理念,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成本管理较松散,没有进行长远的战略部署。

( 2) 缺少科学的建筑成本管理监督、考核体制和管理办法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只是从形式上对建筑成本进行管理,工程的项目经理对于自己的职责和责任没有清晰的认识,企业也没有出台明确的监督考核办法。有的企业即便有相关的指导文件,但没有认真的执行,这对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来说,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导致建筑成本管理成为空谈。某些建筑企业经济责任成本管理流于形式,项目经理职责不清、权力不大,企业内部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对成本管理起不到实质性控制与促进的作用。

( 3) 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在大的经济环境影响下,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盈利是其追逐的终极目标,造成了忽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具体建筑施工的过程表现为对工程的成本管理重视不足,制约了整个工程的投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工期。甚至,部分建筑企业仅仅关注工程项目的管理,只对工程量的多少十分敏感,而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关注较少,对工程的成本没有科学合理的探究,最终造成工程延期,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部分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对成本管理的意识较薄弱,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部分管理人员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签证手续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项目建设单位的故意拖延和不想签证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造成不能有效收回工程尾款。

( 4) 建筑材料浪费较严重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建筑材料管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材料管理费用的盈亏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盈亏状况,部分施工项目没有建立完善、科学的材料管理体制,在一开始的领料到施工过程中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浪费和失窃现象,特别是在计件承包项目中存在只包工不包料情况,从而导致材料浪费严重的现象。

此外,还存在小型工具有借无还的情况,建筑钢材还存在着看管不严或无人看管的状况,还有部分材料的型号不准确造成的闲置浪费和监管体制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等,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材料的严重浪费。

二、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1)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理念

首先需企业管理者树立前瞻性的成本管理理念,提升建筑企业加强经济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及早进行问题的预防,且对于成本的预算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同时,企业还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使成本管理工作能有完善的体制和制度作为依据。同时,还要树立动态化、全程化的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关注建筑工程的每个细节,从项目的投资与决策、设计一直到工程竣工及复核审查,使经济成本管理工作能渗透到每个建筑施工的细节中。此外,企业不仅要关注存在于表面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项目,对于隐性的经济问题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综合长远经济利益发展的策略进行制定,在树立统筹兼顾的管理意识同时,加强各部门的工作配合,使成本管理能够科学有效,责任清楚明确。

(2)完善健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体系

首先要确保企业经济成本管理部门能得到有效的组织保障,设置和建设专门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合理地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具体的分工,避免出现工作重叠的现象,使各个工作部门都能够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协调,完善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其次,建筑企业务必要加强对成本管理的奖惩制度建设,激发和鼓励工作人员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与工作水平。

此外还要进行成本核算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采取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避免误差和问题的出现,强化经济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3)强化企业经济成本管理人员素质与队伍建设

企业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引进,采取高校引进和公开招聘等方式不断的引进专业性建筑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建筑经济管理水平,降低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确保企业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保障。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技能的培训,综合多种专业培训方式企业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技能,确保培训能为企业的人才建设提供动力。

建筑企业还应当以进行成本管理为主要任务,进行人才的择优选拔,提高有能力者的待遇,促进其工作技能的发挥,推动建筑企业的建设和经济成本的管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经济成本管理时,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的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蒙.浅议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设置[J]. 科技资讯. 2006(06)

[2] 林青秀.浅谈发展私营建筑经济[J]. 南方论刊. 2006(06)

[3] 张彦涛.建筑经济质量分析[J]. 当代经理人. 2006(17)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企业;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项目造价管理是项目全过程的管理,贯穿于项目始终,能够有效控制项目投资额,并顺利实现管理目标,通过合理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实现投资效益的提升。项目成本控制有利于降低项目工程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态,也有利于提升员工积极性及主人翁意识,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1 与立项决策同步开展造价管理

1.1 认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阶段,要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保证项目工程造价的合理性。项目建议书通过审批后,要全面的进行项目分析,考核项目经济的合理性、技术的实用性,并有效评价项目社会效益及资金情况,确保资金的有效落实。调查工作要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细致的进行,全面准确的开展分析工作。项目编制投资估算时要确保估算指标详实、准确,提升计算质量,为项目决策提供准确的投资依据。

1.2 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规划

总体规划设计作为建设单位设施建设的总纲,一经确定就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项目布局及勘察设计的依据。项目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从项目功能布局实用性及系统性入手,合理节约用地,全面保证项目布局紧凑、合理,有效分析地形地貌特点,并加以利用,提高项目密度及容积率,合理控制项目单项工程建设费用,进而降低项目工程造价,提升经济效益。

2 加强重视、严格实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2.1 严格规范设计活动

项目设计阶段是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要全面提升设计质量,合理控制项目造价。一方面,设计单位的好坏关系是项目设计的关键,应对设计单位资质进行全面审查,判断设计单位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应全面参与项目设计工作,并提出设计建议,从根本上保证项目设计的合理性。项目设计过程中,甲方与设计人员应加强沟通,及时回复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项目使用功能及费用进行反复推敲,不断进行项目技术、经济及效果评价分析,实现项目设计的不断优化。

2.2 组织实施图纸会审

加强图纸会审工作,提升施工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项目施工建设前,建设单位应会同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将材料使用及设计缺陷作为图纸审查的重点,并以图纸会审纪要的形式加以体现,进而不断纠正设计中存在的失误及缺陷。要全面加强图纸会审质量,不能只流于形式,要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保证项目工程质量,避免因图纸设计不合理造成严重浪费,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3 项目的施工过程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3.1 施工现场的组织规划与管理

在正式进行项目的施工前,要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理、经济的的施工设备;加强材料管理,合理布置场布图,并确保材料及时、合理调度及周转;划分工作面,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适当加快工程进度。以项目合同为依据,全面加强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管理,实现责任有效落实;按照合同约定合理编制进度计划及进度款报表;出现工程变更时,出具工程变更联系单并会同监理及甲方进行现场签证,确认工程量及价款;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工程停工要及时进行工期签证;如果是开发商引起的工期延误或造成一定损失的,要及时明确责任并办理书面签证手续。内业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全面加强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项目工程造价。

3.2 人力、分包成本的有效控制

项目分包可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量入为出,项目结算时,应以项目分包合同为依据进行,由责任部门进行验收,方可进行结算。项目包清工要考察队伍整体水平,确保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项目分包及包清工都应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明确责任,做到奖罚分明。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提升工作效率,调动工人积极性,降低施工成本。

3.3 加强对工程物资消耗的监管与控制

项目施工材料成本及机械设备费用是工程直接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较大的压缩空间。在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材料成本及设备费用,有利于项目成本控制。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及收发制度,在保证项目顺利施工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材料储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关注市场动态,要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合理选购材料,确保材料质量。针对使用量大、价款总额高的材料,应该通过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选择合理对方地点,避免二次搬运及摊基损耗造成成本增加,材料要按计划发放,详细检查材料数量及质量,做到准确记录。限额领用周转材料,并做好材料回收工作,全面控制材料成本。同时,根据项目情况,合理配备机械设备,对于租用的设备,要选择适当的租用形式。合理调度及使用机械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防止设备故障造成使用成本上升。

3.4 科学控制项目施工中的整体效益

安全施工是保证项目质量的根本,同时也是项目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全面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成本合理控制。一味提升项目质量将导致项目成本的严重增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而过分压低项目成本,又会造成施工质量下降,对企业信誉及未来发展带来严重后果,项目施工质量及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应恰当选择平衡点,在保证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提升项目质量,实现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提升。还应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造成的项目成本增加。工期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协调工期与成本的相互关系,寻找最佳工期点成本,避免因工期延误出现索赔,合理控制项目成本,降低项目工程造价。

4 及时开展竣工结算,加大核算力度

4.1 加强重视对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完整、可靠的竣工资料是项目竣工决算的基础,应全面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及归档,确保资料完整性及可靠效能感,并应及时将工程技术资料交付甲方。项目部审核并确认资料后,将资料提交到预算部门,预算部门对中标预算和材料实际消耗、项目人工费等进行全面分析与审核,以保证项目竣工决算的准确性。

4.2 严格执行成本核算

要以预算成本核算原则及实际成本核算原则为指导,全面加强成本核算管理,提升核算质量。分析项目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判断成本管理工作未来方向,并不断寻求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制定考核及奖惩制度,提升员工积极性,合理控制项目成本,有效降低项目工程造价。

4.3 切实推进应收账款管理

项目竣工后要及时通过工程结算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项目部在工程结算完成后,要及时收回资金,如甲方不能一次性清偿债务,要以协议的方式确认还款时间及违约责任,加强对债务单位的责任约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中,企业若要从根本上减少物资浪费、虚报等有损利益的事项发生,就必须分别针对决策立项、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结算,逐一采取相应的监督与管控措施,并以具体生产操作中的成本控制为重点,将成本消耗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黄淑丽. 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控方法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6) .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认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交叉综合应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熟悉与会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洽商管理、质量检验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2、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的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上,没有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单纯的依靠个人经验以及单纯的文件归档(俗称“造资料”)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而且在工程中标后的分包施工中,承包企业缺乏对分包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也使得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困难,影响了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开展。最终导致了施工技术管理实施不到位、粗放型管理影响了技术管理的实施,造成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不能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为了能够取得工程项目,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把投标价格调到很低,在施工过程中必然在材料、工艺等方面降低成本,造成施工质量低下。

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与研究,提高施工企业对技术管理的认识,促进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以此为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只有科学地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进行,才能提高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具体如下:

3.1 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施工技术管理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开展

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工艺技术参数的控制,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效地整合优化企业施工管理流程、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最终达到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

3.2 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

开展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水平,确保科学、规范地施工,有效减少操作因素造成的设备故障与安全事故,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3 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和生存发展

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能促进企业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科学、规范、严格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生存发展壮大。

3.4 施工技术管理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必然要求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工程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这就需要更高的施工技术水平,更先进的技术装备,当然就要求更科学化的施工技术管理。

3.5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特殊性的要求

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各种因素影响,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所有这些建筑施工的特殊性都要求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有序地、科学地正常施工,才能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

4、建筑工程中强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4.1 实行责任化管理,建立技术负责人制度施工技术是确保

施工质量的基础,构建组织技术机构,建立技术管理的首要任务。完善、健全各种技术责任制和技术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和技术职责,做到责权分明。加强员工的培训,组织骨干员工注1, 尤其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现行学习;而对临时雇佣的员工,在上岗前也要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足够施工交底。针对施工、验收规范学习,确立施工各分部各分项的施工技术、质量标准、施工方法等要求(由于时雇佣的员工素质较低,这些要求必须简单易懂,容易操作),在具体的施工中,根据这些要求进行施工、评定、检查和验收。引进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组织技术交流、培训和学习。提高骨干员工技术业务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以能预见性的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倡技术民主,鼓励技术创新和发明,开展全体员工活动,利用技术循环措施,促使技术瓶颈得到解决。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阅读、熟悉、会审施工图制度。编制施工总平面图和组织设计方案,建立施工技术交底机制、工程质量评定、检验机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机制。技术负责人应明确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主要责任,全面负责整个项目施工质量。明确自身职责是利用准确、及时解决现场发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在对设计意图、了解业主的基础上,将设计图纸能科学、准确、合理的在施工现场实施。同时,需复核测量技术的数据,参与控制各施工工序质量,参与控制进场半成品和材料。可以说,发生涉及到施工的技术问题和质量,技术负责人,应全权参与到管理和控制的范围,并及时、准确的解决这些技术问题。

4.2 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建筑工程安装技术资料,作为施工过程中管理性、技术性的参考文件,它既能控制施工,又能准确记录整个施工过程。为强化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划分分部、分项工程,细化施工方案,根据分部分项工程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将分部分项工程作为对象,将施工方案作为指导方案,根据施工任务的商品属性和项目属性,把握好施工方法和程序,以进一步具体深化施工方案。在工程进行整体施工时,各分部工程技术交底必须准确、及时。针对隐蔽、特殊的工程,更加应该强化技术交底管理,确立成品保护、易发事故部位、基础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要求,选用新工艺、新结构的技术要求。上级技术负责人需与下级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为保持工程技术资料的连续性,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资料员注2。

4.3 保证充足的技术投入

建筑施工技术投入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人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技术高层管理主要是文化程度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操作节能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需开设专项资金开展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的资金使用,需结合企业的实际条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而基础设施的技术投入,应包含办公设施、技术资料室、材料试验室等,并及时更新购买技术规程、技术规范、技术参考资料、技术应用软件、技术标准等。技术投入的初期投入虽然比较多,但技术投入在后续工程中都可以使用,而且也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4.4 强化质量检查

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的质量特性和特征进行测定,然后对比所测结果与质量标准,判断出合格或不合格的产品。主要分为三步: 其一,度量。利用计算手段,进行测试和测量; 其二,对比。将质量结构和标准进行对比; 其三,判断。按照比较结果,判断产品有无质量问题; 其四,处理。确定被检工程能否验收,确定下一步工作能否继续进行,需不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工程验收要坚持“每个工序自检、下一个工序互检、项目部自检验收、监理机构检查验收、检测部门专项检测”的检测验收程序,确保早期发现质量的不合格,尽早处理,防止对后期工序产生影响。

5、结论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过程的各项工艺技术参数,达到质量预控目的,以此降低企业质量通病治理的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科学的技术管理工作促进了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快自身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注解:

篇10

关键词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近年来,很多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一味地追求规模上的扩张,而不从内部管理上进行企业优化的做法是不符合市场大环境的。如今工程量清单计价体制在全国大范围实施,相关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体制比实行传统的定额计价体制的工程造价平均低了大约10%。这说明施工企业间的竞争已经逐渐由产品质量竞争过渡到价格竞争,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得更加狭小了,再加上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给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严重危及了该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存在误区

成本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成本控制,将工程项目从投标、中标到施工、竣工的全过程的开支费用都控制在事前批准的预算内。从目的来看,成本管理不仅仅涉及一个环节一个过程,而是普及多个环节,普及整个工程全员全过程的一种管理。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者把成本管理归类于财务部门,这种意识造成的后果是:工程师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只负责工程技术和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的开展和工程进度的跟进;材料采购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质检和收发工作。这种安排虽然看起来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但是认真追究起来会发现其中存在成本控制上的漏洞。由于在整个过程中都缺失了成本管理,工程组织人员会为了缩短工期而一味要求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会为了质量而不惜将投入产出降到很低的水平;材料采购管理人员只管材料到位而不顾价格,这些种种都会导致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被无限浪费的恶果。由此可见,财务人员并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若成本管理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管理者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

(二)成本核算体制不够科学

传统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往往讲求的是事后控制,具体做法是,工程项目竣工以后,相关负责人根据财务部门的决算报告对各项开支费用进行分析,做出调整并且总结经验与不足。决算报告的计算和编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财务人员提出决算报告常会有滞后情况发生,这种滞后性会使成本管理根本不能发挥它的作用。一旦财务人员从财务账面上发现成本失控现象,已是既成事实,再怎么努力也是无济于事,无法挽回了。对成本管理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传统的这种管理模式,不科学不合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相去甚远。

(三)奖惩机制不完善

工作岗位的责权利相对应是企业岗位设置的基本要求,合理的岗位职责分工能够有利于员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专业知识,有利于员工间的协作和互助,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各部门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致出现了奖励和惩罚机制不能使人心服,机制没有发挥奖优罚差的机能,不能激励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不能打击某些消极不当的负面行为。企业只安排任务而不进行相应的考核,会挫伤原本工作积极、表现优秀的员工的积极性,而纵容了那些混日子的员工,因为职工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责任权利是否合理、科学,奖惩机制是否落实到位。

三、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策略

(一)强化成本管理理念,实行全面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一定要树立起全面成本控制的理念,即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监督。不仅财务人员参与其中,工程组织人员、技术人员以及采购人员都应该参与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投标阶段应当对项目进行价值分析、成本预算,以求做出科学的决策。许多企业为了生存,盲目将中标价格压得很低,超出本身承受能力,虽然拿下了许多项目,但是企业亏损越发严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把好投标关,对投标项目进行认真分析。在中标后,深入研究中标项目,对责任成本进行分解。主要对项目的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进行分析核定,确保预算成本准确合理。施工过程中应当针对分解后的责任成本一一进行控制。编制开支计划,实行总额控制;核算工程直接费用,监督实施,尽量节约成本,减少耗材;对外包费用和索赔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加强管理;在竣工结算阶段,应该要对往来款和材料都做认真的清理,做到工完帐清,工完料清。

(二)创新成本管理思维, 完善科学成本管理体系

信息技术是现代施工企业所必须利用的,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将大大促进企业实现科学有效管理,提高经营效率。施工企业应该利用好现在发达的互联网,通过研发使用符合企业实际的成本管理系统软件,打造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实时动态成本监控。由于施工项目差异大,分散广,专业和地域的不同导致费用标准也有所差别,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根据不同专业项目量身编制不同的内部预算定额,为企业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为企业实施成本管理建立合理的取费标准,也能确保工作考核时有章可循,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责任成本的真实和准确。通过这个平台,企业成本中心可以监测到分布在各地的工程项目开展情况、各项费用开支情况,将其与事先确定好的定额成本标准对比,当超过预算时预警系统会发出预警,成本中心进行核算并控制。

(三)建立和完善权责结合的奖惩机制

只有权责相结合、职责分工清晰、考核公平公正、赏罚分明才能调动和提高相关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施工企业对于成本的分解是否合理关系到对员工的工作考核是否公正,因此,企业对施工项目成本分解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既定定额标准,以项目零利润为基础,对项目各项责任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保责任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下达任务时,要注意任务书中不仅要包括质量、工期、安全等控制指标,也要将成本控制指标写入其中。工作考核之后,评比出表现好的项目部,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金额可按照合同金额的一定百分比来确定。反之,对于未完成任务的项目部,应认真查明原因,总结教训,给予一定的处罚,可以采用扣除相应的绩效奖金的方式。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施工企业利润空间的大小,良好的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各个施工企业都应该加强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陈霞,张慧.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