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评价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评价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评价方法

篇1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总体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1选择评价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医院信息化水平测度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对顺利实施评价的前提。我们对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确定遵循”方法科学、先进适用、制度规范、操作简便”的基本原则,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 1方法科学的原则所谓方法科学是指评价方法一方面要真实反映医院信息化基本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反映信息化构成要素本身的规律,力求符合客观现实。属于技术类的评价要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律,非技术类的评价要符合有关类别本身的发展规律。评价方法要达到”四个适应”:即评价方法要与评价标准相适应,要与评价内容相适应,要与评价指标体系相适应,要与医院信息化客观现实相适应。有关国家、省市、企业和其它行业的信息化评价方法很多,我们主要参照企业信息,化某些评价方法,结合医院信息化客观实际.依据类比沦、调整论和预测论,并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选用综合评分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综合分析判断法等作为主要评价方法。

1.2先进适用的原则所谓先进适用的原则,是指评价方法对被评价的对象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评价方法的先进性表现在:一是能够适应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二是对评价指标能够实现自动测算、分析、排序;三是能够将评价结果与医院实际相吻合。所谓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表现在: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医院,适应不同的评价环境。先进性和适应性结果如何,必须经过评价对象的技术指标来考察、测试,以验证其先进性;结合不同评价条件来考察、验证它的适用性;通过实际测试验证,认为能够达到既定的评价标准的,就采用,台则,予以淘汰。当然,评价方法本身需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修改、完善和更新。

1.3制度规范的原则严格规范的评价制度,是评价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保障评价工作客观公正的重要措施。医院信息化水平测算评价.是一件十分严肃而又科学的工作。首先必须制定严格、统一的评价规则,以规定评价体系的基本范畴、工作内容、组织原则等,它是评价组织工作的基本制度。其次,还要制定评价操作实施细则,以规定评价的工作程序、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文本格式、评价人员资格职责等,它是实施评价操作的行为规范。第三,还必须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规定实施评价的指标标准、计分方法、指标解释等,是实施评价的基本依据。

1. 4操作简便的原则整个评价工作的操作程序、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都要既能达到评价的目的,又要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不能繁杂臃肿难以运作。为了确保评价操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评价工作效率,便于推广使用,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配套设计了评价操作软件,从录人数据到形成评价结果,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2评价方法的选择策略

    医院信息化综合水平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严谨的选择途径,其方法的选择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必须注重以下策略的运用。

2. 1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相适应的策略由于评价标准决定着应该评价的指标类型,每一种指标类型都有特定的基础一邀据来源,并有着特定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如果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对应评价标准,将会造成评价结果的错误。换句话说,每一种指标类型可能有多种评价方法,但每种评价方法未必能够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测算、比较,确定其中一种最理想的方法为该指标类型的评价方法。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评价标准是“评什么”,具有排他性,对评价方法具有约束性;而评价方法是“怎么评”,具有多样性和替代性,评价方法必须服从于评价标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妥当,否则,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容易出现张冠李戴、混淆是非,以方法代替标准,以技术方法的多样性模糊公允标准的确定性,直接影响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2. 2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相适应的策略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有四个部分,其属性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环境”,如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等,又有看不见、摸不着的“软环境”,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保障条件等,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不同的对象。换言之,评价对象的属性不同,要求评价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此外,评价对象的信息化作用状态不同,也对评价方法的要求不同。由此可见,在进行评价方法的选择时,必须根据评价对象反复衡量、慎之又慎,只有认为适合评价对象时方可采纳,以免造成事半功倍的后果。

2. 3评价方法与评价流程相适应的策略评价流程是针对一个确定的评价对象,从数据、信息、资料的搜索整理,到选择特定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得出评价值的过程。完成这个评价流程可以用一种评价方法进行到底,也可以用其它评价方法穿行,如横向穿插、纵向穿插、横纵交插等。对同一评价对象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评价。要求这些方法必须具有互补性、互斥性。实践证明。采用两三种评价方法分评互验是最为合适的。

2. 4评价方法与不同评价途径相适应的策略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各种方法都需要特定的数据资料支持,也有特定的规程实施运作。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是都会具有各自的局限和不足。因此,要解决单一方法、单一途径在运用范围上的有限性,以及评价准确率方面的局限性,必须将各种方法、不同途径配合使用,才能扩展评价的可行性,才一能提高评价的准确性。由于对评价结果要进行相互验证,综合评价,因此,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对不同的评价途径要统筹兼顾、通盘考虑,以更好地服从和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就是说,假如,一种评价途径里有多种评价方法,采取.‘殊途同归”的办法。至于某项评价结果需要从两个或三个途径来相互验证。

一方面要看评价数据的质量和方法是否适用性强;另一方面还要参考信息化构成要素本身的性质及其对评价方法的灵敏度。总体来说评价方法与评价途径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灵活运用、融为一体。

2. 5评价方法与医院特色相适应的策略医院信息化与其他行业单位的信息化性质有许多相同的规律。但是,医院毕竟与其它行业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选择评价方法时,既要参考、借鉴其他行业评价理论和方法,又要突出医院信息化的特色,合理选择适合医院特色的信息化水平测度评价指标。

篇2

关键词:信息化 风险 评价

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的中枢,左右着企业的命运。如何规避信息化带来的风险,使企业生产运作能安全、可靠、有效地运行,并给企业带来利润,正是当前各企业领导和IT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

规避信息化风险的意义

信息化改造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做出了贡献,带来了一定的利润,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必须清楚,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巨大投入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了多大利润,投入产出比是否合适。

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信息化风险巨大,但是企业要生存、要提升竞争力,要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又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为避免信息化带来的风险,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企业领导必须做到从项目审批、开发、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方面进行审查。因此规避信息化风险、避免盲目投资、提高利用率,对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信息系统安全性及评价方法

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资产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的保护程度。对资产的安全性来说主要考虑资产是否有被非法使用的可能性或已被非法使用过,由此造成的损失可能有多大;对数据的安全性主要考虑是否有错误数据产生,并确定错误的大小及其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损失程度。

评价资产保护的一种方法是计算资产被破坏、盗窃或以非法目的使用所造成的预期损失。当这种损失不能确定时,可采用不同概率分布的方法进行计算。

如:假设因资产保护不当造成的损失,其中预期损失额为600000元的概率为0.4,损失额为800000元的概率为0.5,损失额为1000000元的概率为0.1,那么预期损失额为:

EL=∑Pi Li =600000×0.4+800000×0.5+1000000×0.1=740000

在对系统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时经常使用贝叶斯模型法。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说是一种循环的过程,其操作步骤是:

先假设,系统的最终评估结果是:系统安全的概率p(s) =90%,系统不安全的概率p(u) =10%;肯定一个不安全的系统可能引起的费用是100000元(如法律诉讼费等) ;否定一个安全的系统可能引起的费用为5000元。

如果做出肯定的结论,那么可能的损失为0.9×0+0.1×100000=10000元;如果做出否定的结论,那么可能的损失为0.9×5000+0.1×0=4500元。

很明显,在缺乏进一步的安全证据的情况下,为使损失降到最少,一般要作出否定的决定,即认为该系统是不安全的。

如果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系统是安全的(即使如此,由于测试数据不可能综合完全地测试整个系统,因此系统仍有不安全的因素),而先前有不安全的结论,利用贝叶斯模型方法是:

P(肯定的测试结果|系统是安全的)=P(F│S)=0.8

P(肯定的测试结果|系统是不安全的)=P(F│U)=0.2

P(S│F)=P(F│S)P(S)/P(F)=P(F│S)P(S)/(P(F│S)P(S)+P(F│U)P(U))=0.8×0.9/(0.8×0.9+0.2×0.1)=0.97

P(U│F)=1-P(S│F)=1-0.97=0.03

利用这些新的百分率,可重新估算可能的损失。

如果所作结论是肯定的,可能的损失为 0.97×0+0.03×100000=3000元;如果所作结论是否定的,可能的损失为 0.97×5000+0.03×0=4850元。这一结论与先前结论相比较,做出肯定的结论损失减小了。

利用这种方法需要不断收集系统安全的新证据,不断地改变系统安全与不安全的百分比。在一般情况下,更多的信息在为我们带来更多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为获得这些信息所付出的费用。基于这一点,对评估人员来说,必须适时地终止对证据、信息的收集活动,转而对系统做出最终的评估。

信息系统可靠性及评价方法

信息系统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故障运行的概率,也就是系统维持其功能和性能水平的能力。信息系统可靠性分硬件可靠性和软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可以用软件可靠度、软件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来表示。

定义软件可靠度的前提是:软件对象必须明确,必须指明它与其它软件的界限;软件故障必须明确;必须无硬件故障;无数据输入错误;软件运行环境和支持环境正确;根据上述条件可得到软件可靠度公式为:

R(n)=P {n次运行不发生故障}

或表示为: R=1-lim(nf/n)

其中n是软件运行的次数,nf使n次运行中发生故障的次数。

软件故障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软件发生故障的概率。用λ(t)表示在单位时间t系统发生故障的密度,则λ(t) Δt就表示软件正确运行到时刻t时,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λ(t) Δt=P{tt} 于是:R(t+Δt)=P{T>(t+Δt)}=P{(T>t)∧在区间[t, t+Δt] 内软件不发生故障}=R(t)[1-λ(t)Δt] 将上式对t求微分,得到dR=-λ(t)R(t)dt 。

λ(t)反映故障引起的失效频度及系统的成熟性,R(t)与λ(t)之间呈负指数函数关系。但对小软件和具体的系统应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确定可靠性函数。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指相邻两次故障工作时间的数学期望。假设Tv为软件正常工作的总时间,d为系统由于软件问题而停止工作的次数,则平均故障间隔时间=Tv /(d+1)。对一些容错系统或模块系统来说,一些模块的失效未必导致整个系统停止运行,但将导致一段时间内系统工作不正常。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表示软件从发生故障到软件恢复规定功能所需要的时间。但必须说明,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修复时间可能会加长。所以修复时间是一个随机变量。

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及评价方法

信息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如下几项内容。时间性指标:它描述的是作业输入系统到系统输出结果所需要的时间周期。而时间周期又与系统的用户数有密切关系。吞吐率指标:描述的是在给定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工作量。对于在线事务处理来说,吞吐率是每秒处理多少事务;对于通讯网络来说,吞吐率是指每秒传输多少数据包或多少比特。所以吞吐率的衡量单位是按工作单位(作业、人物、指令)来定义的。吞吐率与时间性指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利用率指标:以系统资源处于忙状态的时间为度量标准。系统资源是指计算机系统中能分配给某项任务的所有设施,包括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系统未被利用的时间称为空闲时间。对一般的系统而言,系统空闲与忙的时间片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运行时间内,因此系统资源既不能太忙,也不能太闲。可靠性指标:是表征系统处理用户工作的可用性或处理过程失败或错误的概率。一般人们更关注两次故障之间的工作时间分布特征。

企业在信息化中投入巨大,具有很高的风险,经验证明信息系统的规模越大,功能越复杂,风险也就越大。随着信息化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对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被广大企业认可。

参考资料:

1.梅惠娟,开创未来[M]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篇3

关键词:高职;信息类;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各高职院校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开始注重学院内涵建设。使学生通过三年的高职教育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仅需要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更重要的是需要运用考核评价体系对专业课程进行监控。

课程考核评价的作用在于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分析学生的差异性;另外借助考核评价用以判定教学质量好坏,检查教学效果,找出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保障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考核评价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通过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实现。结合我院信息类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考核评价方法进行改革探索,旨在能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导标和推力作用。

1 更新传统考核方法,注重能力提升

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单门专业课程的考核一般主要由任课教师自主完成,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随意性很大。成立多位专业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以能力测试为重点建立专业课程试题库,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我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采用试题库的形式通过实践操作进行考核评价,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2 改革考核内容,溶入职业资格鉴定的双证教育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对应于信息类专业有计算机高级操作员、计算机维修员、应用电子维修等多种鉴定种类,并且这些资格鉴定是按相应部门或行业的要求进行认证的,是国家组织行业专家根据近期产业发展需要和技术岗位对知识技能要求定制的,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在课程教学中溶入此项内容,并在考核评价中采用与职业资格鉴定相似的方式,实施双证教育模式。目前我院的应用电子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网络技术等的教学采用双证教育模式,增加学生的行业知识学习,有利于学生参加并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鉴定及技术等级考试,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 运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关注过程性考核

对信息类专业不同类型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1) 多媒体课程

以CAD图形处理课程为例,在考核方法上坚持知识和技能并重,以技能为主,引入专业标准考核和实践考核两个环节。在考核中溶入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考试的标准进行理论知识和基础实践部分知识的考核。另外,由教师按实际工程中需求为蓝本,给定设计题目和需求,制订说明书,由学生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并撰写设计说明,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2) 语言设计课程

语言设计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课程,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对于这种课程可采用过程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单元实践+综合实训+课程设计进行考核评价。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答题;单元实践指根据完成程序完善时间、完成质量由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成绩;综合实训指根据给定时间内程序功能完善程度,创新点体现的教师评价成绩;课程设计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由教师对学生完善程序的系统功能、编程规范、自我陈述的综合评定成绩。

(3) 整周实训课程

整周实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电工实训、电子实训等,内容包括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训练、针对职业标准的考工训练、功放音箱的设计与制作等。对于此种课程的考核评价注重每个过程的评价,由教师对整体的训练分成若干模块,分别对各模块进行考核评价,并由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正。通过一系列专业技能模块的训练,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综合技能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把课程考核评价与相关技能大赛接轨,培养创新精神

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举办的相关技能大赛,如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赛项)、“挑战杯”等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报名参加大赛的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培训辅导,确定参赛方案,并对获奖的学生免试相关的学习课程,把课程考核评价与此项活动接轨,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走出去,多参加技能大赛,提高水平。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过程实践能力的训练。

课程考核评价是建立在考核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的,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考核结果评价,就必须不断完善考核管理制度,突出考核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作用,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伟宜.考试与评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9).

[2]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中国教育在线.省略.

[3]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中国知网.省略/.

篇4

关键词: 供应链绩效评价;模糊综合评估;粗糙集;BP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5-0119-06

一、引 言

在供应链条件下,各节点企业运作行为往往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一个包含多个指标和输入输出的复杂评估系统,各绩效指标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彼此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性。软计算[1-7]理论与方法是处理动态供应链绩效这样复杂的、具有大量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评估系统的重要技术。在相当多的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中,都涉及到对不完备信息和不确定因素的处理。从实际系统中采集到的数据常常包含着噪声、不精确甚至不完整,如果我们采用纯数学上的假设来消除或回避这种不确定性,效果往往不理想。但如果对这种信息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常常有助于实际系统问题的解决。

二、相关研究评述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科学地处理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1965年Zadeh[8]创立的模糊集理论与1982年Pawlak[9]倡导的粗糙集理论是处理不确定性的两种很好的方法。事实上,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证据理论也是处理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以上众多的方法都属于软计算[10-15](Soft Computing)的范畴。Zadeh教授提出了软计算的概念,软计算的主要工具包括粗糙集、模糊逻辑(Fuzzy Logic)、神经网络、概率推理(Probability Reasoning)、信任度网络(Belief Network)、遗传算法(Genetic Arithmetic)、混沌理论(Chaos)等。传统的计算方法,即所谓的硬计算(Hard Computing),使用精确、固定和不变的算法来表达和解决问题,软计算利用所允许的不精确性、不确定性和部分真实性得到易于处理、鲁棒性强和成本较低的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与现实系统相协调。因此,软计算作为知识获取和智能信息处理的重要手段,在许多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一)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供应链绩效评价

模糊集理论是经典理论的推广,它认为元素总是以一定的程度属于某个集合, 也可能以不同的程度属于几个集合。经典理论中集合的边界是清晰的,而模糊集理论中集合的边界是不清晰的,对人们显示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一些含义确定但不准确的语言表述,模糊数学可以较好地表达,因而可以自然地用于事物的评价。

在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中,各绩效指标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这些指标中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具有模糊和不确定的特点,模糊综合评估方法为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它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个人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危害,为合理评价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作者在文献[16]中详细讨论了基于模糊综合分析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并结合Markov链预测理论给出了供应链绩效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基于粗糙集约简的供应链绩效评价

Rough集理论是一种刻画含噪声、不完整、不精确、不相容的数学工具,它能有效分析和处理不精确、不一致、不完整等各种不完备信息,并从中发现隐含的知识,揭示潜在的规律,是一种重要的软计算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在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知识约简,导出概念的分类原则。Rough 集理论是基于不可分辨的思想和知识简化的方法,从数据中推理逻辑规则作为知识系统模型。

如前所述,在供应链条件下,各节点企业运作策略具有动态可调节性,其运作行为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在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必须采用动态评价方法,同时对供应链在未来某一时刻的整体绩效进行预测。粗糙集及其约简理论是处理这种不确定性的重要技术。作者在文献[17]中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绩效评价模型,建立了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决策表,利用粗糙集约简方法得到了预测绩效评价结果的决策规则集,并把粗糙集约简和模糊综合评估技术相结合进行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显然地缩小了数据处理的规模,降低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

(三)基于神经网络的供应链绩效评价

神经网络可大规模地并行处理和分布式地存储信息,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自组织性以及很强的学习功能、联想功能和容错功能。与当今的冯诺依曼式计算机相比,更加接近人脑的信息处理模式,主要表现为能够处理连续的模拟信号。神经网络并行分布工作,各组成部分同时参与运算,单个神经元的动作速度不高,但总体的处理速度很快。神经网络信息存储分布于全网络各个权重变换之中,某些单元障碍并不影响信息的完整。传统计算机要求有准确的输入条件, 才能给出精确解。神经网络只要求部分条件,甚至对于包含有部分错误的输入,也能得出较好的解答,因此具有较好的容错性。

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一个包含多个指标输入输出的复杂评估系统,各绩效指标具有模糊性,彼此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性。针对这样一个复杂的评估系统,作者曾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来找出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从而对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学习和预测。通过与粗糙集约简理论相结合,简化了BP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减小了运算量。

(四)几种软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软计算是一个方法的集合体,目前主要包括粗糙集、模糊逻辑、神经网络、概率推理、信任度网络、遗传算法以及混沌理论等。软计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包括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系统评价、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等在内的诸多领域的不精确、不确定问题。软计算方法按照其特点各有优势。例如,模糊集可以通过对人类思维建模来给不确定性问题提供自然的解决机制;粗糙集在属性约简和规则抽取方面性能优良;神经网络对噪声具有强鲁棒性,分类精度高;遗传算法广泛用于优化搜索问题。 同时,以上软计算方法依照算法的不同有各自的局限性:模糊集过度依赖专家知识,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稳定性差,神经网络训练时间过长、知识解释性差,而粗糙集对数据中的噪声较敏感。本文为了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试图通过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软计算方法的软计算融合系统来解决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实际问题[6, 7]。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1年第5期2011年第5期(总第173期)郑 培,万 炜: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五)软计算融合技术在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详细研究了模糊综合分析、粗糙集理论、神经网络等软计算技术在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从文献[16-17]实验结果可以初步看出,通过把几种软计算技术融合起来应用于供应链绩效评价,就能够克服单一智能信息处理方法的缺陷,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使用的几种软计算技术能在多个方面进行融合[6, 7]。

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融合。通过粗糙集的属性约简可以显著减少原始数据量,使神经网络训练时间缩短,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中抽取规则也可显著提高神经网络中知识可理解性;神经网络的强鲁棒性也可解决粗糙集处理数据中的噪声问题。

粗糙集理论和模糊集理论的融合。粗糙集理论和模糊集理论都是研究信息系统中知识不完善、不精确问题的方法,但粗糙集理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信息系统中知识的不可分辨性,而模糊集理论则关注信息系统中知识的模糊性,两者在处理方法上各有特色。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解决信息系统中不完善、不精确性知识的问题。

模糊集和神经网络的融合。模糊集和神经网络的融合主要有模糊神经网络和神经模糊系统。神经模糊系统以神经网络为主,结合模糊集理论,将神经网络作为实现模糊模型的工具,即在神经网络的框架下实现模糊系统或其一部分功能。从结构上看,一般是四层或五层的前向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是神经网络的模糊化,即以模糊集、模糊逻辑为主,结合神经网络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的自组织性,达到柔性信息处理的目的。

三、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一)基本思路

在作者以前的研究里,曾应用模糊综合分析、粗糙集理论和BP神经网络等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建立了多个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本文对这些评价模型的效果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某动态供应链为例,选取合适的绩效指标集,对得到的绩效指标按照评价模型的数据要求进行预处理,然后输入到不同的动态绩效评价模型中进行处理,对各个绩效评价模型进行解算。通过对模型输出的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来归纳各个绩效评价模型的主要特点,并对评价模型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

(二)数据预处理

如前所述,本文已经根据文献[15]提出的供应链五维平衡计分卡,选择了15个关键绩效指标作为动态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集C,C={F1, F2, F3, C1, C2, C3, P1, P2, P3, P4, L1, L2, L3, S1, S2}。在15个绩效指标中,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由于BP神经网络只能处理数值向量,因此在这些绩效指标输入BP网络训练之前必须对它们进行预处理。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里,根据决策表信息约简的要求,需要对所有属性的取值进行离散化处理。这里对某动态联盟供应链绩效决策表条件属性采用表1的方法进行离散化处理。

假设根据历史经验或供应链行规,把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结果划分为G1、G2、G3、G4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供应链绩效评价为优、良、中、差的状态,其划分的依据如表1所示。

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里,表1将作为构造各绩效指标属于各类的隶属度函数的依据。

(三)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实验的数据源仍采用文献[15]某供应链相关指标的调查结果,经调查得到该供应链在2007年1~12个月的绩效指标取值和绩效综合评价结果。本文已经详细讨论了对该供应链绩效采用基于BP网络训练和学习的过程,并结合粗糙集约简给出两者相结合的混合绩效评价方法及结果。

BP网络学习完毕后,就可以用来对下一评估时刻的供应链绩效进行预测。针对上述供应链,经调查得到该供应链在2008年前4个月的绩效指标取值结果,如表2所示。

将上述各绩效指标规一化后输入训练好的BP网络,得到相应的输出向量分别为(0.0023, 0.998, -0.002, 0.007)、(-0.008, 0.003, 0.988, -0.005)、(-0.008, 0.958, -0.008, -0.002)和(0.987, -0.010, -0.005, 0.005)。据此可判断该供应链在2008年1~4月的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G2、G3、G2、G1。

进一步,针对表1所示的供应链绩效分级标准,可以通过Rough约简得到供应链绩效分级决策表的最佳约简,即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关键绩效指标集。通过约简得到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集为{F1, F2, F3, C1, C2, P1, P2, P3, L1, L2, L3, S1},这样这12个关键绩效指标就构成了BP网络的输入层节点。把表2所示的供应链在2008年1~4月的关键绩效指标量化结果输入训练好的BP网络,可求出其相应的绩效评价结果分别为G2、G3、G2、G1,与供应链绩效实际调查结果一致。

下面,针对同一供应链,分别采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及两者的结合来得出供应链绩效评价结果,并进行方法间的比较。

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里,先对各绩效指标进行离散化处理,离散化后的该动态供应链绩效决策表如下。

对于表3所示的绩效评价决策表,利用约简算法对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以便去掉决策表的冗余条件属性。进一步,利用归纳值约简算法对绩效决策表进行值约简,可以得到一系列用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决策规则集。由于决策属性值被离散化为四个等级,亦即信息系统具有四个概念。针对这四个概念的最一般规则分别为:

根据上述关于决策属性取值的最一般规则,就可以对某一考察周期动态联盟的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作出判断。当条件属性集不完全满足规则前件时,可以选取关于各个概念的次一般(或可信度较高)的生成式规则对绩效作出综合评估。

把表2所示的该供应链在2008年前4个月的绩效指标离散化,然后针对上述供应链绩效评价决策规则进行匹配,可得这4个月供应链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G3、G3、G2、G1。

接着,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来对同一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单因素评价矩阵取各因素在评价集上的隶属度,各隶属度函数均取为二次函数。根据供应链绩效分类标准表1,建立F1属于各类的隶属度函数为:

同理,可分别建立其它绩效指标属于各类的隶属度函数,对应绩效评价指标集C的权向量取为:

W=(0.17,0.06,0.02,0.08,0.13,0.02,0.05,0.04,0.10,0.01,0.10,0.04,0.05,0.11,0.02)

于是,由模糊综合评估法可求出该供应链在2008年前4个月的绩效分别为G3、G3、G2、G1。

最后,采用结合了粗糙集约简和模糊综合评估的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来得到该供应链绩效评价结果。首先借助于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决策表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约简和降维,通过Rough约简得到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关键绩效指标集为{F1, F2, F3, C1, C2, P1, P2, P3, L1, L2, L3, S1},根据供应链绩效分类标准表2分别建立上述关键绩效指标属于各类的隶属度函数,然后利用模糊评估方法对供应链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该混合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求出该供应链在2008年前4个月的绩效分别为G2、G3、G3、G1。

我们给出了采用上述五种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绩效评价方法得到的该供应链在2007年1月~2008年4月间绩效评价结果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如图例所示圆圈、方块实线、下三角实线、粗标圆卷实线和带星虚线分别代表了对应月份由五种评估方法得到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结果。

图1 某供应链采用五种绩效综合评估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采用五种不同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略有差异。这一差异由多种原因引起,首先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绩效评价方法和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绩效评价方法都是有监督的智能学习算法,即在对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结果作出预测之前,都有个训练的过程,这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而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隶属度函数主要由绩效分级标准确定,并不“显式”地需要历史绩效结果。其次,许多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绩效评价模型都需要事先确定一些参数,如BP网络需要确定网络结构、学习速率、冲量因子;模糊综合评估需要确定指标权值和隶属度函数表示方法等。另外,不同的绩效评价模型对输入数据的要求各不相同,BP神经网络和模糊综合评估处理的是连续数据,粗糙集约简处理的是离散数据,而实际获得的绩效指标中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这就需要在绩效指标输入模型之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方法的不同导致模型输出有很大的差异。上述几种不同的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输出结果与供应链实际绩效基本相符,在实际使用时要根据情况灵活选择。

此外,实验结果也表明通过几种智能信息处理方法融合在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粗糙集约简和模糊综合评估的融合,显然缩小了数据处理的规模,降低了评估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同时克服了模糊评估过度依赖专家知识(领域知识)的缺点。通过粗糙集约简和BP神经网络的融合,降低BP网络的设计复杂度,克服了神经网络训练时间长、知识解释性较差的缺点。两种融合方法都保持了较高的准确度,在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中更为有效。

本文的研究结果弥补了目前国内外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中智能信息处理方法的融合理论研究少、应用不够深入的缺点,对实际供应链运作与管理中基于软计算的动态绩效评价模型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四、结 论

软计算作为知识获取和智能信息处理的重要手段,在供应链绩效评价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软计算方法的智能信息融合算法来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本文针对之前使用的模糊综合评估、粗糙集约简及BP神经网络等软计算方法在动态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主要特点和效果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然而,由于每种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对这些方法间的效果差异进行严格的比较存在理论上的困难。某种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可能适用于某种供应链,而另一种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则可能更适用于另一种供应链。因此,在实际使用时,要根据供应链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或融合多种智能信息处理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Anna, M. R. and Etienne, E. K.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uzzy rough sets[J]. Fuzzy Sets and System, 2002 ,126(2): 137-155.

[2]Nagatanit, Helbingd.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tabilization strategies for linear supply chains.[J].Physica A., 2004, 35 (3-4): 644-660.

[3]Mohamed. Q. A-RST: a generation of rough set theory[J].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 ,124(1-4): 301-316.

[4]Roman, W. S., Larry, H. Rough sets as a front end of neuraln-etworks texture classifiers[J]. Neurocomputing, 2001, 36: 85-102.

[5]Yahia, M. E., Mahmod R. and N. Sulaiman, et al. Rough neural expert systems[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2, 18: 87-99.

[6]McKee, T. E., Terje, L. Genetic programming and rough sets: a hybrid approach to bankruptcy classific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2 ,138: 436-451.

[7]Bolch G., Greine, S., H. D. Meer, etc. Queuing networks and markov chains-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ith computer science applications (2nd edition)[M]. A John Wiley & Sons, Inc., publication, 2006.

[8]Zadeh L. A. Fuzzy sets[J].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65, 8 (3): 338-353.

[9]Pawlak, Z. Rough set-theoretical aspects of reasoning about data [M]. Boston: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1.

[10]曹庆奎,阮俊虎.基于粗糙集-未确知测度的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性评价[J].科学决策,2009.5:89-94.

[11]刘敬学,陈曦. 基于神经网络的专家预测方法研究[J].科学决策,2009,11:78-81.

[12]Bhagwat and Sharma.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in SMEs: an exploratory stud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erprise and Network Management. 2006,1(1): 99-125.

[13]Bititici et al..Implementation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J]. Editorial,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2005,16(2):99-100.

[14]郑培,黎建强.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J].运筹与管理,2010,19(2):26-32.

[15]宋莎莎,戴锋,卫保璐.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的突发事件分级研究[J].科学决策,2010,10:68-72.

[16]郑培,黎建强. 基于模糊评估和马尔可夫预测的供应链动态平衡记分卡研究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4(4): 57-64.

[17]郑培,黎建强.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供应链动态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J]. 运筹与管理,2008,10(5):6-11.

[18]王俊峰,刘立东.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中三方协调研究[J].科学决策,2009,(3):33-37.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ethods based 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ZHENG Pei 1, WAN Wei2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2, China)

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合作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80-02

1 前言

在过去,“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相当普遍,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受到极大压制,被动地接受知识,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及创造性。合作学习指的是通过合作的方式M行学习。目前,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很多[1-2],但均是关于合作学习模式如何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堂的,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不多。本研究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及合作学习模式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如何增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浙江省江山外国语学校初中一年级4个教学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个组,每组2个教学班。其中,对照组的2个班有男生53名、女生45名共98名学生,平均年龄12.18±1.03岁;实验组的2个班有男生52名、女生44名共96名学生,平均年龄12.25±1.07岁。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两组学生均由同一位信息技术教师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具体方法简述如下。

1)合理地进行分组: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学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科学分组,每个小组应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计合作学习任务:结合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和难易程度,科学地设计合作学习任务,还可以结合实际设计一些探索性任务供学生合作学习。

3)构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3]: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中心,设定富有趣味、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下发任务(教师结合课程设置制定探索性任务,分发小组子任务)合理分工(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明确个人职责)交流协作(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展示评价(对小组作品进行展示,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实现共同进步)归纳总结(进行组内、组间及教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并向相关学生反馈,督促其进行改正)。

3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

评价指标 在一个学年(两个学期)结束后,其相关指标可以进行评价。

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3个方面,每个方面分值0~50分,总分150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认可程度越高。

学生的自我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等3个方面,每个方面分值0~50分,总分150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越高。

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教师对两组学生能力的评价,包括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自我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4个方面,其中理论考试及(电脑)操作考试分值均为0~100分,自我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分值均为0~50分,总分300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的成绩越好、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认可程度越高。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

师生互评情况

1)两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两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总分等方面的评价得分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组学生的自我评价情况。两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及总分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得分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教师对两组学生能力的评价情况。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自我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分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结语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以小组为载体,采用探索性任务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组内和组间建立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3-4]。

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实施不同教学模式后,对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教师对两组学生能力的评价等方面情况通过数字评分,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用数字说话,根据数据得出结论更有说服力,避免了单纯文字的说教[4-5]。

本研究中,实验组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总分等方面的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表明教师对两组学生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态度类似,没有因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而教学态度不重视;实验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及总分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可程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平丽雅.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2016(4):164.

[2]杨帆.利用合作学习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效率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9):108-109.

[3]达芳,裘国永.五人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4):105-106.

篇6

【关键词】教学 评价 方法

评价一词在百科中通常指通过详细、仔细的研究和评估,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ce, worth, or condition of usually by careful appraisal and study)。其有二层含义:第一,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第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的一个复合分析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借鉴评价的方法,将会显得更有意义。

一、创新课堂评价方法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其总体上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量少,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二是质不高,许多课堂教学评价局限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再现。这样的评价方式在我国教师的观念中是习以为常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合理优化的运用评价方法则显得十分重要。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索总结出几种课堂评价方法,供大家参考。

1.小组评价法——培养协作精神。“小组评价法”是以小组为主的评价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常采用分组教学策略,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这样的评价,对于形成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伙伴合作学习的习惯是很有效的。首先要有目的地组织小组活动。在分组教学中,老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就向学生明确提出小组活动的目标。譬如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所学的句子组成一段对话,组长负责组织学生讨论和分配每个学生的角色,并进行学习,然后全班进行评价交流。其次根据预定目标对各小组的情况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由教师指出,也可以是学生个体或组与组之间相互讨论后作出的。最后让学生运用评价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发展相应的能力。

2.鼓励评价法——树立学习信心。“鼓励评价法”是日常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性、发展性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教师的鼓励对不自信的学生更有推动作用。在教学中可以用语言和体态进行鼓励性评价。言出自心,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一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高兴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也像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意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更热烈。

3.参与评价法——突出学生主体。评价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教学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得教学反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再提高,再发展。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我在英语教学中,合理优化的运用评价方法,以至于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二、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须考虑评价的实际效果,应注意评价语言及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不能以评价为目标而进行教学。特别是课堂中教师的口头评价。评价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种激励、鼓舞的作用,即评价应以正面为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

1.注意两个防止。英语教学评价一是要防止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化或者是模式化。为了评价而评价导致课堂上评价形式化,我们的评价是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为了学生终生发展。教师要将新课程评价意识融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二是要防止教学评价手段的误导,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注意正确引导和调节,以至学生的注意力不是集中精神动脑子想问题,而是一味的积极举手而获得奖品。

2.注意评价办法要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加大教师工作量。评价的工具要适中,不能太简单或是过于复杂。太简单不能正确、公正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过于复杂增加了教师、学生的负担。

3.注意两项结合。英语教学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两者的比例要适中,低年段对半开,各占50%;高年段四六开为宜(形成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评价的结果不允许排名次。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应重视和加强课堂的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动、教学等功能,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英语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语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64-001

一直以来,人们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英语学习的唯一手段,人们对“唯分数论”、“唯结果论”这一终结性评价方式习以为常,往往过分注重分数,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体内差异,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过程,其强调相对评价,注重学生之间的比较,往往给学生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带来对评价的焦虑和恐惧,制约着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而且也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语言这个东西,能跟人很好交流,就说明你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门语言,而一些学生,试卷上分数不错,却听不懂别人说的英语,自己说的英语别人也不明白,我们难道是要培养如此的英语人才?这就是社会上流传很久的“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只重视反映结果的评价制度已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我们必须下大决心掘弃这种旧的评价制度。

新课程改革包括很多方面的改革,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每一个个体都是在不断发展着,所以我们应该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例如英语的评价,就是要评价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我认为,不应该把重心放在写的评价上,应放在其交际能力的评价上。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由此看来,现代教育评价既应重视教育评价的形成,又该重视教育评价的总结,有机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成长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以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科学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会起到强烈的导向作用。首先,它能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次,评价能反映出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反映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

评价按性质可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按操作模式又可分为课堂评价和课外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所以,评价一定要立足于高标准、多元化,兼重质性、量化评价,有些评价是不可量化的,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学习方法等。而对学生课内外学习的评价也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以优劣而论,也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评价标准。比如,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前提下,课堂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自评,也可以是小组互评、个人互评、教师评价、男女生互评,甚至可以是学生对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评价,而教师从中评价学生,也就是说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前提是教师观念的改变,把学生作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进行评价,着眼于发展性、纵向增值的思想,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它应该是动态的和积极的,鉴定和评比仅仅是手段而非目的。

一、我认为,我们可以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1.成长记录袋评价。它收录学生在校内校外所有的学习资料、兴趣示例。

2.过程评价。通过英语学习评价卡月考核,把学生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联系起来。它共有A+、A-、A、B、C五个等级,内容分为12项,每个月末,对学生进行评价。

3.终结性评价。在学期末学生评价报告册上,有专设的英语评价栏,它分为“自我发现、自我欣赏、同窗眼中的我、老师对我说、成绩反馈”等栏目,对学生进行学期总评,以鼓励性的文字表述为主。

4.对书面作业、思想动态的评价。如学生的摘抄、周记、作文,教师及时评价并反馈信息。其主要评价方式是书面批改,打分是一个方面,欣赏和分享学生的周记和摘抄,对学生都是鼓励。老师的批阅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文字点评,更可以是图文并茂的交流。

5.课堂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客观、鼓励性的评价。它有时候是口头赞扬;有时候是小组加分;有时候是小礼物奖励;甚至有很多时候,它仅仅是老师的微笑、点头和翘大拇指肯定和鼓励。

6.对学生课外自主性学习评价、行为观察评价。除背书、口试、记忆单词可以过程记载外,此类评价多以口头赞扬为主,如何把抽象的评价量化是目前正在探讨的问题。

二、英语评价标准

1.学习策略评价标准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3)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4)对所学的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5)在词语与相应的事物之间建立联想;(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7)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8)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9)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10)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

2.口试内容、操作形式,评分方法与标准

交际类口试话题:(1)介绍类:自我介绍;介绍朋友,家庭,家乡,城市,名胜古迹,动物等;(2)交际类:赞美;批评;道歉;祝贺;安慰;借物;购物;问路;看病;打电话;邀请等;(3)表演类:演童话剧;短剧等;(4)独白类:讲笑话;讲故事;说想法;说目击情况;小新闻。

口试操作形式:课堂口语评价,老师根据学生上课发言,小组对话表演等情况进行评价;演讲比赛;课前演讲评价及期末口语测试。

篇8

【关键词】股价信息含量;市场有效性

资本市场的基本职能是资源分配,有效市场中,价格可以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即基于有效市场价格,市场参与者可以做出最有利的生产投资决策。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是证券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机制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准。越多公司特有信息被反映在股价当中,股价越能有效的引导市场优化配置资源。衡量股价中包含的公司特有信息含量也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重点评述了股价非同步性、知情交易概率指标以及股票收益反映未来会计盈余信息的能力三种衡量股价信息含量的方式。

一、股价非同步性指标

经典的资产定价模型将个股回报率与市场回报率联系起来,在CAPM的实证回归模型中:

Rit=b0t+b1t*Rmt+eit(1)

其中Rit是公司i在t时间段内的收益,Rmt为t时段内市场回报率,eit是i股票回报中无法由系统风险解释的部分。在计量经济学中,回归拟合优度R2越小,模型的解释力越弱,股票i价格变动被系统因素解释的部分越少,即股价中包含的个股基本面信息越多。

Roll(1988)发现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解释力度较低,对此他提出一种可能的解释:股价中包含了公司特有信息,这部分信息与系统因素无关,反映在eit中,公司特有信息的高波动性变动,增加个股回报率的波动性,拉低(1)的R2。Roll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公司层面信息或狂热情绪等噪音导致了股价非同步性。

基于Roll(1988)的发现,Morck et al.(2000)首次将资产定价模型中的R2作为衡量股价信息含量的手段,认为基本面信息造成了股价波动非同步现象,并对比不同国家的股价同步性水平,发现低收入国家股价信息含量显著低于发达国家,他们分析认为这与市场对投资者权益受保护程度、法律体制是否健全相联系。

二、知情交易概率指标

Easley,Kiefer 和 O′Hara(1996)提出知情交易概率指标(PIN),该模型把交易者分为知情者与不知情者,后者出于流动性需求进行交易,其交易服从参数为的泊松分布,而知情者交易服从参数为μ的泊松分布,另外,与股票价值有关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α。具体指标设定为:

PIN=αμ[]2ε+αμ(2)

即所有成交委托单中知情交易者委托单的概率,模型参数由极大似然法估计。该指标为测量知情交易度提供了有力工具。

三、股票收益反映未来会计盈余信息能力指标

Durnev et al.(2003)将当下股票收益率对未来盈利情况的预测能力可以衡量股价信息含量,并用于验证股价分同步性指标的正确性。股票当期收益率是当期及未来每股收益的函数,并将未来股票收益作为控制变量,回归方程如下:

rt=a+b0ΔEt+τbτΔEt+τ+τcτrt+τ+μt(3)

其中rt是股票年收益率,ΔEt为t年每股盈余变化值与年初股价的比值,ΔEt+τ为τ年后公司每股盈余变化与t年初股价之比,τ根据经验一般取3年。第一个测度指标是当期股票收益对所有未来盈余的反应系数之和FERC:

FERC=τbτ(4)

第二个指标是在回归方程中增加未来会计盈余项,拟合优度的增加值FINC:

FINC=R2rt=a+b0ΔEt+τbτΔEt+τ+τcτrt+τ+μt-R2a+b0ΔEt+μt(5)

FERC和FINC指标都是股价信息含量的测算指标,在一定假设下,两者值越高,表明当前股价反映了越多的未来收益信息,即股价的信息含量越高。

参考文献:

[1] Roll,R.R2[J].Journal of Finance,1988,43(2):541-566

[2]Morck,R.,B.Yeung and W.Yu.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tock Markets:Why do Emerging Markets have Synchronous Stock Price Movement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8(1/2):215-238

篇9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创新型企业是指那些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能够以一系列创新行为成功应对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获得持续性生存和发展的企业。现今,世界各国已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我国也正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本文所开展的对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构建的研究,对创新型企业有效实现战略目标、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概念及主要构成要素

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是创新型企业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的过程中,为了使其创新过程得到顺利实现、创新成果效益获得系列保障,所应具备的规划创新战略目标、比较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准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纠正偏差并促使企业战略最终得以实现的能力。

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要素构成:

(一)科技创新战略控制能力

科技创新是指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拓生产新领域,开发高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占据新市场,取得新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来掌握领先的技术,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科技创新战略是实现技术领先的目标导向。

(二)知识产权战略控制能力

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与手段。知识产权战略控制能力的强弱对企业创新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创新型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集成,拥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价值不菲的无形资产。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其他企业对新技术的模仿会给创新型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有效保护新技术不被侵权。知识产权战略是对新技术进行保护的目标导向。

(三)自主品牌战略控制能力

自主品牌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而品牌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品牌来开拓和争夺市场。可见,品牌是全面创新的结果,而品牌战略则是企业的制胜战略。企业自主开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只有通过创建自主品牌才能获得经济效益。自主品牌战略是使受保护的新技术实现其经济价值的目标导向。

客观、科学、有效地评价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既是对企业已完成战略控制工作的总结,又是对以后战略控制工作的前瞻性部署。建立与创新型企业实际相适应的战略控制能力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科学定位自身的战略控制状态,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有效的战略控制策略,促进企业战略控制工作的良性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战略控制能力的最终评价结果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标选择是否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及指标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设计反映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状况的、有代表性的指标,以便于准确反映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内涵。

(二)客观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能客观、 真实地反映企业战略控制的内在规律,尽量使用长期稳定存在且能随时间和空间发展变化而成长变化的指标,剔除一切受临时政策或人为因素影响波动较大的指标。

(三)完整性原则

各评价指标应能涵盖企业战略控制活动的全过程,相互之间既不相互交叉或包容,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要相互补充,构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指标体系,确保在评价时不重复考虑某指标,也不遗漏某指标。

(四)可操作性原则

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尽量选取易度量的指标,数据易于观察及获取,便于在实际评价工作中执行和应用。

三、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过程和关键性因素的分析,可知创新型企业的战略控制能力包括科技创新战略控制能力、知识产权战略控制能力和自主品牌战略控制能力三个二级指标体系。并由此展开,确定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一)科技创新战略控制能力

科技创新战略控制能力的主要考核指标有:企业研发重点的规划性,企业重点研发规划的时间跨度,企业支撑科技战略的组织机构的影响力,企业实施科技战略流程的执行度,企业科技战略保障制度的合理性,企业研发活动与资源由企业统一调配的效率性,共6个指标。

(二)知识产权战略控制能力

知识产权战略控制能力的主要考核指标有:企业制定的知识产权基本策略的可行性,企业制定的知识产权章程的合理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影响力,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企业建立国内外专利文献信息资料库的更新度,共5个指标。

(三)自主品牌战略控制能力

自主品牌战略控制能力的主要考核指标有:企业新产品进行商标注册的比重,企业品牌标识的认同度,共2个指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可以通过13个指标来反映(见表1)。

四、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评价方法

(一)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

根据综合评分法,向广东省创新型企业的相关工作者发放调查问卷,让被调查人士给这些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打分(分值区间为[1,5]),共发出调查问卷63份,收回50份,其中有效问卷43份。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战略控制能力指标重要性程度得分的描述统计分析表(见表2)。

从表2的排名顺序可以看到,序号i越小,所代表的指标(Ci)越重要。用Wi表示指标Ci的权重,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得到该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集:

(三)综合评价并分析结果

在评价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时,评价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各指标作出评分,然后根据评价模型,计算出企业的综合评分,即TT值。TT值满分为10,值越大,代表企业的战略控制能力越强。

对一个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控制能力作纵向分析时,可以分别计算各期的TT值,通过统计工具作出趋势线以及计算各期的增长速度来考察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实施效果;对多个创新型企业进行战略控制能力作横向比较时,分别计算同一时期各企业的TT值,并按照其大小进行排序,就可以清楚看到各企业战略控制能力的强弱次序。此外,还可以计算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的评分值,通过差异分析从而找出企业各期或者不同企业在战略控制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根据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分析出企业在战略控制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找出战略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

五、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评价的实施

(一)组成专业评价机构,制定规范的评价标准

进行评价的人越专业,态度越客观,评价的结果就越让人信服。因此,评价机构中的评价者应该包括有关专家、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与企业联系密切的第三方。同时,为了避免主观随意性和提高可操作性,制定规范的评价标准也是必要的。

(二)将定量评价结果与定性评价结果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创新型企业的战略控制能力

定量分析能够直观地反映总指标的评价结果,但是要全面地分析企业的战略控制能力,还需要根据定性分析结果,找出具体存在问题的指标,从而明确企业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做到有针对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注重指标体系的灵活运用

在比较多个创新型企业的战略控制能力时,可以根据比较重点的不同而调整战略控制能力综合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做到重点突出,灵活运用,扩大该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孔来,闫峰,刘春蕊,胡炜.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 方法探讨[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12).

[2] 许根利,郭红珍.供电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创业,2007,(6).

篇10

[关键词]医疗器械;清洗;评价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5(c)-013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cleaning methods of toothed medical devices and their effects. Methods A total of 330 new hemostatic clamp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manual cleaning group, mechanical cleaning group and mixed cleaning group,each group of 100 pieces.Respectively, by manual brushing method, automatic mechanical spray cleaning method, ultrasonic cleaning+manual brushing method for cleaning.After cleaning, used magnifying glass to detect cleanliness pass rate.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cleanliness of the three groups was 96.4%, 86.4% and 97.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nual cleaning group and the mixed cleaning group(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nual cleaning group and the mechanical cleaning group, the mechanical cleaning group and the mixed cleaning group(P

[Key words]Medical devices;Cleaning;Evaluation

新出S医疗器械在使用前进行彻底的清洗,去掉附在器械上的油污渍等无机物,是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关键环节[1-2]。如果新器械不能进行彻底的清洗,将影响灭菌气体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导致灭菌失败[3-4]。为了控制医院感染,国家原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均明确规定必须彻底清洗新医疗器械再进行杀毒或灭菌[5-6]。但清洗方法至今尚未见规定[7]。研究显示[8],新器械结构越复杂其洁净度越低,且用传统纯水漂洗法及用多酶剂进行手工或机械清洗对结构复杂器械也未能彻底清洗干净。因此,新器械应如何清洗成为消毒供应中心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不同清洗方法对结构较复杂的新止血钳进行研究,以探索有齿类新器械有效清洗方法,并为制定新器械的规范清洗方法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设备

选取德国某品牌液态碱性清洗剂(主要成分为复合碱)。按照使用说明书,将碱性清洗剂与纯化水按照手洗1∶100 和机洗 1∶500 的比例配比,使用温度(35±8)℃,现用现配;选用连云港某品牌全自动喷淋清洗机一台、某品牌超声清洗机一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以下简称WS310,2-2009)[9]中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要求:手工器械冲洗、洗涤阶段使用自来水,水温(25±3)℃,压力不少于(1.8±0.25)kg;手工清洗的漂洗、终末漂洗阶段均使用纯化水;全自动喷淋清洗机全程清洗使用纯化水;纯化水电导率≤15 μS/cm(25℃)。室温:19℃±1.5℃,湿度:55.0%±3.5%。

1.2资料收集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出厂,第1次使用的上海某医疗器械厂生产的新不锈钢14 cm止血钳330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工清洗组、机械清洗组和混合清洗组,每组各110件器械。由两名护士分别用手工刷洗法、全自动机械喷淋清洗法和超声机清洗+手工刷洗法进行清洗。清洗前,由负责清洗的两名护士分别测定各组新止血钳的洁净度,清洗前三组新止血钳的洁净度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后,由另外两名护士分别测定各组新止血钳的洁净度。

1.3清洗方法

1.3.1手工刷洗法 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在15~30℃的自来水下冲洗器械表面,然后使用1∶100碱性清洗剂和专用清洗刷子刷洗表面、有齿部分和轴节部分;清洗完均用纯净水漂洗和终末漂洗至肉眼无油渍和污渍为止。

1.3.2全自动机械喷淋清洗法 将新止血钳的关节全部打开至最大限度,用U型架支撑斜放于标准器械篮筐中,每篮筐放15把止血钳,一台机放8个篮筐。全部应用P1清洗程序:预洗1 min;主洗5 min;在水温达到45℃时,自动加入1∶500碱性清洁剂清洗15 min并冲洗10 min;漂洗水温达93℃时,终末漂洗5 min。清洗全程约45 min 。

1.3.3超声机清洗+手工刷洗法 在15~30℃的自来水下冲洗新止血钳表面,然后把器械放进含有1∶500碱性清洁剂的超声机中超声3 min。再用1∶100碱性清洗剂和专用清洗刷子刷洗表面、有齿部分和轴节部分。所有器械清洗完均用纯净水漂洗至肉眼无油渍和污渍为止。

1.4观察指标

洁净度合格率。清洗前后使用自设的新止血钳洁净度评价表测定三组止血钳洁净度,用10倍放大镜观察并记录,没有发现油渍、污渍和水垢等残留物质存在,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光洁的表示洁净度为阴性(-),发现油渍、污渍或水垢等残留物质存在,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不光洁的表示洁净度为阳性(+)。两人同时检测为(-)者为洁净度合格,一人或两人检测为(+)者为洁净度不合格。洁净度合格率=洁净度合格件数/总件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或多组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双侧检验水准为P

2结果

2.1清洗前后新止血钳各组洁净度合格率比较

清洗前后,各组新止血钳的洁净度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三组清洗后新止血钳洁净度合格率比较

清洗后,三组新止血钳洁净度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器械并不是彻底清洁器械,其结构越复杂,残留的污渍可能越多,必须经过彻底清洗才能使用。本研究显示,清洗前后,新止血钳平均合格率从25.8%到93.3%,这与朱赛君等[1]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对新医疗器械清洗的必要性。

有齿类器械是根据其结构的细微差别来实现特定功能,齿槽处难于清洗,应用不同的清洗方法的效果不同[10]。全自动机械喷淋清洗法合格率只有86.4%,可能与止血钳结构较复杂、全自动机械喷淋漂洗不能达到去除齿槽内污渍有关;手工刷洗法是将器械冲洗后,选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应用清洗剂边浸泡边刷洗,最后,用纯净水漂洗和终末漂洗,才达到96.4%的合格率;而超声机清洗+手工清洗法能达到97.3%,因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以疏密相同的形式向被清洗器械辐射,产生“空化”现象,将器械表面空隙的污垢进行分解、破裂及剥落,使器械达到净化和清洁[11],它能弥补手工清洗的不足,可减少器械损伤、节省人力,克服人工清洗的不彻底[12]。

本研究显示,超声机清洗+手工清洗法的清洗合格率是三种清洗方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从不同清洗方法总时间比较来看,其耗时最长,是手工刷洗法的3.77倍。所以,在选择清洗方式时,应根据清洗效果及实际情况来决定。当清洗时间充裕或清洗单件新器械时,宜用超声机清洗+手工刷洗法;当清洗时间紧或需大批量清洗新器械时,宜用手工刷洗法。

新器械与再生医疗器械污染物有所不同。再生医疗器械污染物主要含血污渍,而新医疗器械多数为油污渍。用常用的多酶清洗剂效果不理想[13]。碱性清洗剂对脂肪类、油脂类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其pH值在8.0~8.5之间,有较强的乳化分离作用,可用于清除器械表面的血液、脂肪等有机污染物,对金属腐蚀性小,不会加快返锈现象,适合新器械的清洗[14]。同时,碱性清洁剂在价格上具备绝对的经济优势,但其可把不锈钢器械上的游离铁离子带走,存在一定腐蚀性,故不宜浸泡[15]。

[参考文献]

[1]朱赛君,俞丽云,周霞,等.新复用手术器械清洁方法与质量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4):317-318.

[2]付桂枝,魏红艳.新医疗器械3种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366.

[3]何萍,吴晓燕.合理应用不同清洗剂提高清洗质量[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2):1211-1212.

[4]李正英,魏红艳,王梅.不同清洗剂配伍清洗医疗器械的观察分析[J].新疆医学,2016,46(6):750-752.

[5]倪丽红,杨淑文.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地位和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886-2888.

[6]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J].中国护理管理,2009,9(7):20-23.

[7]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9(15):27-32.

[8]张玉桂,涂丽琴.新医疗器械两种方法清洗效果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2):159-160.

[9]张园凤,吴爱美,章丽芳.氧气湿化瓶烘干架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30.

[10]李淑君.妇科管腔类器械采用不同超声清洗途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5):68-69.

[11]刘桂华,刘晓东.管腔灌注清洗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3):3404.

[12]纪友霞,赵方方.不同清洗方法对轴节齿类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81-82.

[13]张宁风,项秀芹,简丽娟,等.不同方法清洗医疗器械与消毒的效果对比[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6):3830-3831.

[14]王耀芝,汝俊f,段继红,等.碱性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8):4466-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