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博物馆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博物馆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博物馆概念

篇1

[关键词]社区博物馆;博物馆传播学;社区发展

近年来,社区博物馆成为国外博物馆业界所热议的发展课题,逐渐形成了博物馆学研究的新领域。事实上,作为一个仍令人倍感新鲜的博物馆学研究概念,“社区博物馆”早于1966年便在美国被研究者们所提出;迄今为止,关于“社区博物馆”的定义与相关理论的讨论仍然有很多,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而当这一博物馆理念传入国内,亦引发了博物馆业界各方的关注与重视。此中,国内学者单霁翔对社区博物馆的理解值得一提,“社区博物馆是传�y博物馆范围与界限在特定条件下的扩展,贯穿着对于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重新定位。社区博物馆力图冲出馆舍天地,突破文物藏品的狭义概念,并且使文化拥有者自己成为文化的主人”1。

从西方国家正在尝试的社区博物馆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社区博物馆”理念更多地是作为社区发展计划的一部分,融入到公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活化规划工程中。笔者认为,“社区博物馆”理念本身早已超越了传统博物馆的涵义与功能,其目的是利用博物馆这一形式平台,鼓励公众参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在保存特定社区发展历史记忆的同时,促进社会公民意识的育成、公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推广、深刻理解“社区博物馆”理念,贯彻、灵活运用“社区博物馆”理念,将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城市化建设进程。

本文将从博物馆传播学角度,解析运作社区博物馆的传播原理与社会效果,探讨社区博物馆之于城市文化发展和城乡社区建设的意义,期盼国内博物馆事业发展需对“社区博物馆”这一崭新理念多予重视、研究,并尝试灵活运用。

一、博物馆学与传播学的结合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同传播学有着纽带般的不解之缘。2站在现代博物馆的社会角色与性质的角度来看,博物馆具有着现代社会所期望的、天然的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功能,对于社会导进、公众教育、社会文化传承发挥着独特作用。融入传播学研究的内容与传播模式作分析,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的相关功能有着显而易见的传播学意义。在现代跨学科整合发展的潮流之下,传播学在博物馆研究上的整合和应用渗透是必然发生的。这就是博物馆传播学的诞生背景。

作为一种应用研究的学科整合产物,博物馆传播学现时在国内博物馆学研究中讨论不多,这与国内博物馆学研究尚在起步关系很大。而在国外,如美国,全世界博物馆事业最发达、也是博物馆学研究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普遍对博物馆传播学有着清楚认识与专门研究。例如在博物馆学研究领域内占有顶尖地位的美国费城艺术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其博物馆学专业研究中,均设有专门的博物馆传播学专业或安排相关研究课程。3博物馆传播学在美国博物馆学研究中的重视程度,亦可见一斑。

笔者认为博物馆传播学研究作为一种博物馆学研究的应用性分析框架,是指对以博物馆教育、文化传播为最终目的的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博物馆的关系的应用性分析研究。基于博物馆自身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的属性功能与社会职能,利用博物馆传播学作博物馆功能运作效果的应用性分析,将对现时博物馆学研究内的不少问题带来新认识和新发展。

二、社区博物馆的博物馆传播学分析

社区博物馆的出现是社会生态大转变在文化上的反映。20世纪70年代以电子产业的发展为标志的信息社会已经出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扩展,衍生出产业生态结构的转变,即由农业社会想工业社会转型,再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4联系到社会发展的新情况,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个体社会化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冲突,及城市文化多元发展的困境,“社区博物馆”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充分表达了博物馆学对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的思考与反应。在博物馆事业的新时展中,社区博物馆诚然具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

在一般理解与目前西方国家的大多数尝试的实际情况下,社区博物馆显然与生态博物馆有着不同区别。最直接显著、却不是必然的区别,即狭义上,社区博物馆是建造在城市社区区域的博物馆,如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而生态博物馆则更倾向于指“将展品置于与之相关的环境中”的思想5,对大多表现为特定群落的原生态保护,如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当然,两者差别其实并无严格的界限,无论城市社区环境与特定群落生态都有相通的规律。但此处,笔者仅以建于城市社区环境内、最能体现现代媒介传播效果、狭义的社区博物馆整体作为解析的标本,以讨论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博物馆的重要作用。

实现传播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讯息、媒介和受传者。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完成传播活动。6对社区博物馆的博物馆传播学分析,是基于这四项基本条件的传播过程解析。

(一)博物馆传播的主体:社区民众

篇2

关键词: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生态博物馆;诸葛村

Abstract:Ecomuseum is a new concept that was coined in 1960-70s under the context of a thriving international movement for “New Museology.” It is a natural product as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become increasingly crucial to the process of museumization. Ecomuseums have found ways to develop first in Europe,North and South America and then moved the center of gravity to Asia and Africa. This essay aims at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methods adopted both in and outside China and then focuses on Zhuge Village, Zhejiang,China,a successful example of institutionalizing the vernacular village as a new possible pattern for ecomuseum.

Key words:Vernacular Village;Integrated Preservation;Ecomuseum;Zhuge Village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3-67(6)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威尼斯》已提出,建筑遗产保护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①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1976),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了《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1999)和《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西安宣言》(2005)等有关包括保护乡土聚落遗产的国际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把一批乡土建筑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诸如捷克的霍拉索维采历史村落保护区,加拿大的卢嫩堡老镇,日本的白川乡与五山的合掌造聚落,韩国的朝鲜历史村落何回与良洞,奥地利哈尔施塔特-达赫施泰因/萨尔茨卡默古特文化景观(图1),我国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图2)、福建土楼(图3)等。保护乡土聚落遗产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的共识。

我国对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有20多年的历史②,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把乡土聚落遗产纳入国家法规的层面予以保护。20多年来各地对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教训,如对乡土聚落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全面,未能完整地保存乡土聚落遗产的各个层面和体现其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对遗产的真实性不够尊重,干预过多,出现不少随意改造或“保护性”破坏的情况;居民参与或自觉保护遗产积极性的调动及发挥还很不够,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大多数还局限于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遗产的合理展示、再利用也一直困扰着遗产的保护,等等。

随着国际生态博物馆理念引入我国,以及近年来我国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实践,给乡土聚落遗产的整体、动态保护利用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1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生态博物馆理念

生态博物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新博物馆学”运动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理念的博物馆,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背景――当时欧美国家社会变革和文化民主的诉求,是生态博物馆产生的重要外在动因;而在博物馆领域,欧美一些博物馆人士强烈呼吁博物馆应当摆脱“精英化”的偏好,真正让大众参与并充分发挥社会作用――对博物馆社会角色的反思推动了生态博物馆的产生。③

生态博物馆最早是由法国的乔治・亨利・里维埃和雨果・戴瓦兰提出来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组织编撰的《博物馆学大辞典》(2010年版)对生态博物馆的表述为:“生态博物馆是一个致力于社区发展的博物馆化的机构,它融合了对该社区所拥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展现和诠释功能,并反映某特定区域内一种活态的和运转之中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同时从事与之相关的研究。”挪威生态博物馆专家约翰・杰斯特龙对生态博物馆概括是:“区域-遗产-人口-记忆-教育-参与-生态-独特性。”[1]显然,与传统博物馆的核心是藏品、博物馆建筑、博物馆技术和专家,观众要进入其中才能完成博物馆的过程相比,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整个社区,它既是整个社区的生活整体,也是社区的历史以及未来,观众要融入社区才能完成博物馆的过程④。

根据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生态博物馆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强调整体保护,即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展示;(2)强调原地保护,即相关保护、展示不脱离原生地;(3)强调居民参与,即需要当地社区、居民的普遍参与;(4)强调动态保护,即在发展中保护,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和谐与发展。[2]

这一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及其环境整体、原址保护和居民参与的理念正是国际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在《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中提出:“古迹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由于时间和人类所建立起来的和谐极为重要,通常不应受到干扰和毁坏,不应允许通过破坏其周围环境而孤立古迹;也不应试图将古迹迁移”;“应开展教育运动以唤起公众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广泛兴趣和尊重,还应继续努力以告知公众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现在正在做些什么,以及可以做些什么,并谆谆教诲他们理解和尊重其所含价值”⑤。该《建议》提出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及其周围环境的重要,以及启发和教育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要求。《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也强调了:“每一历史地区及其环境应从整体上被视为一个联系的统一体,其协调及特性取决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联合,这些组成部分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及周围环境。”并进一步指出“在农村地区,所有引起干扰的工程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所有变化应小心谨慎地加以控制,以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历史性乡村社区的完整性。”同时要求“鼓励全体民众认识到保护的必要性并参与保护工作。” 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中也指出:“民居的参与对保护计划的成功起着重大的作用,应加以鼓励,历史城镇和城区的保护首先关系到他们周围的居民。”⑦在《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原则”中明确“不仅在于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的实体构成形态,也在于使用它们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在它们身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想。”[3]这些国际遗产保护文献的精神基本体现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我国国务院在2005年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国务院首次明确使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界定了其涵盖的两大范围。生态博物馆是将某一乡土聚落等特定区域整体作为博物馆空间,通过博物馆化的展示手段和形式来展现当地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吸引外来参观者,在保护文化遗产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同时,提供考察、参观和旅游服务。因此,可以认为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是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博物馆化的体现和实践的深化。

2乡土聚落生态博物馆的探索

生态博物馆出现以来,在全球许多国家得到发展,从欧洲、北美及南美洲,然后逐渐向亚洲、非洲等国家发展。生态博物馆在不同国家、不同条件下的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各国在工业遗产地、动植物保护区、乡村文化景观等领域取得了成功经验。如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和实践是由一些学者与当地政府、社区、文化和旅游协会共同创造设计,力图以一种保护和创新地持续利用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方式,将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体化地、整体互动地展示给意大利国民和外来的旅人,借此保护乡村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意大利乡村的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不是局限于在某一个社区建造一个有形的博物馆,而是将社区整个自然和人文环境一体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称之为“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4]此外,在挪威等其他一些国家,也建有乡村生态博物馆。日本农林渔部在1988年曾提出采用“乡野环境博物馆”计划,预想一种保存自然环境、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博物馆。该计划的要点是:(1)忠实于当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2)核心设施、临近设施或者是环绕核心设施,分散在该区域的展示设备将被有组织地通过小道相联系;(3)展示是露天的,例如传统农业设施的再生产以及美丽的乡野景观的修复,在必要时可以规划建筑物的户外展览;(4)乡野环境博物馆将启发当地人对景观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将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5)根据各地方的情况,市政府或者是半公共的企事业机构将被委托运作这些博物馆,并努力使其能够活下去,而且成为一个有效的机构。[5]这种理念也是来源于法国的生态博物馆。由于该计划没有列入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等官方部门的管辖而未能实施,但对日本生态博物馆的形成起了一个触发器的作用,在提高公众对生态博物馆的意识和兴趣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在中挪政府共同努力下,于1998年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苗族村寨建成。这里居住着一支远离外界,仍然生活在山区自然经济和古老文化中以长牛角头饰为特征的苗族分支。村民每年有几个月要到山下背水,生产、生活十分艰苦。在建立生态博物馆时,村寨仍保存和延续着自己非常古朴、独特的文化传统,有平等的原始民主,十分丰富的婚嫁、丧葬和祭祀的礼仪,别具风格的音乐、舞蹈和精美的刺绣艺术。但他们没有文字,靠刻竹记事,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生活。这些古老文化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他们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古老环境中。建立生态博物馆就是为了保护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使这些村寨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会丧失自己。项目首先是用挪威政府的捐款和中国政府的拨款,进行引水上山、引电上山工程,并修筑进出的山路。村民生活、生产大为改观,开始接受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接着,又用以工代赈的方法,由村民出工建了资料信息中心,村内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培训村中的年轻人运用照相、摄像、录音等技术开展文化记忆工程。生态博物馆的价值开始逐步实现。其后,贵州、广西、云南、内蒙古等地陆续建设了一批传统民族村寨生态博物馆。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专家指导下的政府行为,村民参与其中。然而经过多年的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与预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显然要生活在经济仍非常落后地区的居民具有文化的“自觉”为时过早,生态博物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5年中外学者将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实践总结为《六枝原则》:(1)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2)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3)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4)当旅游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5)长远和历史性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损害长久文化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被制止;(6)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工艺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7)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8)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9)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与国际生态博物馆理念的一个很好的接轨,对中国发展生态博物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诸葛村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的生态博物馆实践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浙江在历史文化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实践中,也试图探索一条“区域、遗产、居民”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之路(图4),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成果,其中以诸葛村最为突出。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是汉族地区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商品经济初步得到发展的古村落。村落面积约1km2,村内有1 000多户,其中诸葛氏有3 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村落依丘陵山冈而建,全村以诸葛氏总祠丞相祠堂(图5)和纪念诸葛亮的专祠大公堂为礼制中心,分成孟、仲、季三个房派的崇信堂、雍睦堂和尚礼堂,即三个聚落组团,每个聚落下面还有若干“众厅”。村落传统格局及历史环境保存较好,村内仍保存明、清建筑200多幢(图6)。此外,还保存了丰富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后原先由集体使用的厅(祠)堂成了村民堆放农具、稻谷、柴草等杂物的地方,甚至有些村民把猪、牛也圈养在厅堂内。由于这些厅堂无人管理,只用不修,诸葛村的多座厅堂濒临倒塌。当时尚礼堂、崇信堂房派的部分老人和村干部站出来,商讨抢修、保护办法。但因集体没有资金,便决定向村民和社会筹资,成立了由村干部、老同志组成的筹资小组,挨家挨户向村民筹款,多则几百元,少则五元十元,同时发函向在外地工作的本厅堂房派的诸葛氏自愿认捐,很快抢修了尚礼堂和崇信堂。修好后选出专人管理(村民们称之为厅长),并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后村里又先后集资抢修了崇信堂、花园厅、雍睦堂以及大公堂等多处建筑。

上世纪90年代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率领的乡土建筑调研组来到诸葛村,被诸葛古村落群体的规模之大、建筑类型丰富、结构精美并且保存得如此完整而惊叹,同时也为诸葛村村民对古村落保护的热情和村民的好客而感动。调研组的呼吁引起了兰溪市政府的重视。1992年,兰溪市政府公布诸葛村为兰溪市历史文化名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了由市政府、文化局、镇、村组成的“诸葛村文物保护领导小组”。1994年,诸葛村试行对外开放。1996年诸葛村的价值受到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与邻近的长乐村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虽然在保护与发展旅游过程中也有过一些曲折,但在村里聘请的以陈志华教授为首的专家组指导和政府部门支持下,诸葛村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保护修缮了3万多平方祠堂、民居,对村落水系、道路等环境进行了整治、修复,并发掘、保护、传承和恢复了每年阴历四月十四和八月二十八的传统祭祖活动和元宵的板凳龙灯会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利用丰富的乡土建筑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村内设置了诸葛亮生平事迹、中医中草药文化、乡土民俗文化等特色鲜明的陈列场馆,实行自我管理。在村外新建了居民新区,疏解了部分古村人口;村内居民仍照常生产、生活。每年都有几十万的国内外公众来此参观、休闲,年收入已突破千万。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保护、展示的经费也得到较好的解决。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利用和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均有了大幅提高。遗产保护已成为村民的一种文化自觉,乡土聚落保护和发展利用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诸葛村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实践,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7年国家文物局与无锡市政府联合召开的“乡土建筑保护――无锡论坛”特别邀请诸葛村和专家就诸葛村乡土遗产保护实践作了专题发言[6],并组织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诸葛村。诸葛村虽然未冠“生态博物馆”之名,但其应用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俨然与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相一致。生态博物馆的创始者雨果・戴瓦兰先生曾说:“生态博物馆不是单一模式……有的博物馆,其性质是生态博物馆,但他们使用其他名称,在拉丁美洲见到更多的是使用‘社区博物馆’一词,在西班牙使用‘文化公园’一词,在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和加拿大使用‘遗产项目’一词”。[7]可以认为诸葛村遗产保护实践就是一个践行“生态博物馆”之路的乡土聚落遗产整体保护的杰出范例!

4乡土聚落整体保护的思考

诸葛村的案例给乡土聚落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一)居民对自己传统文化认知,即文化自信很重要,只有认识到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具有意义,才有可能去保护它、爱护它,并成为自觉的行动,参与到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成为文化的主人,这是乡土聚落遗产保护能否实现的关键;当然,民居如何才能认知自己传统文化并自觉参与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居民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具备基本经济条件密不可分。这也是东部地区乡土聚落遗产探索生态博物馆之路的有利条件。

(二)政府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是乡土聚落遗产保护成功的重要因素。乡土聚落遗产的整体保护首先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重点应包括政策和资金等层面;实施乡土聚落遗产保护项目,应当得到相关专家在项目的宏观上以及具体的业务指导和帮助,这样才可能沿着正确轨道前行,少走错路、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乡土聚落遗产应当全面认识、客观评估,整体保护。乡土聚落是传统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和缩影,应当研究并认识其包含的各个方面,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民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等。对此,《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有准确、全面的阐述: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必须在认识到变化和发展的必然性和认识到尊重社区已建立的文化特色的必要性时,借由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来实行;对乡土建筑、建筑群和村落所做的工作应尊重其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乡土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各个地区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乡土建筑遗产是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这种关系在保护方法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乡土性不仅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的实体和物质形态,也包括使用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于其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想。⑧应当在此原则基础上,对相关个体案例进行客观、必要的具体评估;从各个层面分别予以保护、保存和传承。

(四)保护乡土聚落遗产,应当采取“动态”的方式,既要尊重原住居民继续居住的权利,又应关注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社会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乡土聚落遗产地与许多文物古迹不同,是“生活着”的遗产。如果采用“凝固”的方式保护这些遗产,不但民居难以接受,而且也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和意愿。对于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中均有相关表述,⑨我国颁布实施的一些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也有规定。⑩因此,不应把乡土聚落区域内民居都迁走,把遗产凝固起来或完全改变村落性质,作为游览场所。要在保护遗产的前提下,疏解区域内过渡拥挤的人口,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必要的配套设施,适度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在乡村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为居民参与遗产保护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注释:

①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即《威尼斯》,1964),定义,第一项。

②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1986年12月8日)附件中提出:“对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之后,各地陆续公布了一批包括乡土聚落在内的保护名录。

③安来顺:《国际生态博物馆四十年:发展与问题》,“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福州,2011年8月。

④潘守永: 《生态博物馆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观察与思考》,“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会议交流材料,福州,2011年8月。

⑤《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第二十四条、第六十一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⑥《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即《内罗毕建议》)总则4、34、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会议于1976年11月26日在内罗毕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⑦《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即《华盛顿》)原则和目标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八届会议于1987年10月在华盛顿通过,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

⑧ 见《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原则。

⑨《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总则5“……确保历史地区与当代生活和谐一致”,技术、经济和生活措施46“保护措施不应导致社会结构的崩溃……”;《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一般性问题2、3 “正确地评价和成功地保护乡土建筑遗产要依靠社区的参与和支持,依靠持续不断地使用和维护”。“政府和主管机关必须确认所有的社区有保持其生活传统的权利,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来保护生活传统并将其传给后代。”

⑩如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九届十四次会议通过《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999年7月30日公布实施)第十三条:“(四)适应城市居民现代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此条款适用于历史文化保护区。

参考文献:

[1][挪威] 陶维・达尔.生态博物馆原则:专业博物馆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M]// 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2]单霁翔.发展生态(社区)博物馆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N].中国文物报,2011-08-31.

[3] 陈志华,赵巍.由《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引起的话[J].时代建筑,2000(3).

[4]杨福泉.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的启示[J].人与自然,2005(7):88-91.

[5][日]大原一兴.当今日本的生态博物馆[M]// 海.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篇3

流动的博物馆

欧洲的一个建筑工作室发表了一个名为“僧帽水母”的概念博物馆,它既是船,又是建筑,外形像鲸鱼,又像方舟。设计好后,它会在欧洲的河流中航行,展示它拥有的美丽建筑、实验室,以及甲板上的绿色植物园。

设计者在“僧帽水母”的外壳上,涂刷了一层二氧化钛,它能够吸收紫外线,产生化学反应分解有机和无机的毒物,这种技术也应用于去除空气中颗粒物的高科技聚合物上。“僧帽水母”将同时采用太阳能和水能作为能源,它的顶部安装了光电转换电池,底部的涡轮机将水力转换为电力。在航行的过程中,船上的两处植物园还会过滤河水,净化河水后供船使用。

作为博物馆,它向研究水生生态系统的科学家提供了专门的“地球花园”实验室,而乘客则可以到“水园”中参观临时展览。设计者表示,它将是一个“流动的水研究室”,或者是一个“地球的碎片”。

螺旋的博物馆

一个法国的建筑工作室提出了“螺旋公园博物馆”,以其陀螺般的奇特外形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这个博物馆整体为下小上大的螺旋上升平台,边缘是人行道,顶上则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平台。博物馆内拥有两层当代艺术博物馆,三层儿童博物馆,还有一个购物中心。开放的人行道和平台、玻璃外墙使这个建筑的采光非常不错,顶层和露出的层间花园令博物馆显得绿意盎然。

篇4

关键词:湿地博物馆 氛围 陈列方法

检 索:.cn

Abstract :Nature itself has his own potential which can easily make people impressed. Her charm lies in its pure emotion. As a comprehensive art, museum with culture and nature can greatly attract audience to participate in. Based on the uniqueness of wetland museum,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discuss several kinds of exhibition space build methods of atmosphere by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useum exhibition space, the natural trend of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exhibition space atmosphere of theory construction.

Keywords :Wetland Museum, Atmosphere, Display Method

Internet :.cn

1905年,张骞设立南通博物苑,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所博物馆,它如早春的迎春花般,掀开了中国博物馆的新篇章。几经百年,虽随社会制度、政治的更迭而跌宕起伏,但最终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博物馆的数量和种类日渐增多,管理与运作日渐成熟。尽管如此,国内外对于博物馆内涵之探讨依然进行的如火如荼。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渐凸显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重视,绿色、自然、生态、平衡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字眼。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尤其城市远郊地区的湿地对人类生活的作用无可替代,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湿地类博物馆应运而生。此外,“以人为本”融入博物馆内涵,成为主导思想之一,今日的博物馆一改往日单一的收藏、展示,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体验,从引导参观到产生共鸣、留下精神印象,对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氛围营造提出新的课题。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构成

点、线、面是构成空间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虽不见得都能被看到,但却能够被感知。博物馆不是纯粹的建筑形式,更重要是人的参与。人在展示空间中的活动特点、心理变化、真实感受都是影响展示空间设计的重要依据。有的学者提出“五维空间”的概念,即点、线、面、时间和心理。参观者游走过程中伴随时间的流逝,心理感受随之改变,因此,展示空间中时间与心理两要素相辅相成。由此,可将博物馆展示空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点、线、面界定的原空间和人工建造的客观空间;另一类是由时间和心理界定的人在参观过程中产生的感知图像即知觉空间。

知觉空间的心理要素正是氛围营造的心理依据,充分利用参观者的感知,在特定的场所造一股“势”,既能展现此地的艺术和地域文化,又能营造场所精神,唤起参观者记忆和印象,才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功用。

二、展示空间“势”营造的内涵

何为“势”?有多种释义,本文主题选取势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势派,即气势、气派;二是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湿地博物馆的势借助湿地特色给人以特定的、强烈的、具有情景的形态,在湿地的自然风貌上融入特定的地域特点和文化,让自然氛围、文化氛围很好的给参观者留下印象并产生心理感受。简言之,湿地博物馆的势就是依托于客观环境营造的氛围,能够较容易的对参观者主体的情感和心理产生影响。

三、展示空间“势”营造的理论构建

(一)感觉和感觉特性

人进入展示空间往往对整个空间环境氛围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这一过程起始于外界环境对人的刺激而引发的感知体验。人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完成的。通过听、看、闻、尝和接触形成对人的刺激,继而传到中枢神经,大脑给出相应的反应――对刺激的感觉。展示空间是综合利用人体感觉的复杂工程,合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营造展示背后所蕴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诉求的氛围,用带有浓郁特色的势冲击人的心理,留下第一印象,进而传递博物馆展示的内容和理念。

(二)知觉和知觉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应。[1]日常生活中,在我们感觉到某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同时,脑海里也知觉到具体事物的整体。如闻到茉莉花的香味,人们不仅可以辨别花的种类,而且可以知道花的颜色、形状等一系列茉莉花的属性。知觉比感觉更为复杂、丰富,又和感觉密不可分,两者统称为感知。

博物馆传递理念和文化就是要争取把展示内容对人们形成的刺激由感觉变为知觉,促使参观者对其产生延续性。人的知觉和知觉特性有很多种类,我们阐述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几种知觉:首先参观者由博物馆外部进入内部,对展厅空间布局和展示内容的形状、大小、深度和方位的空间特性的知觉,即空间知觉;其次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都是围绕参观路线展开的,前者是按参观顺序对展品延续性的反映,后者是在游览过程中对展品参观速度的能动反映。这些知觉特性是进行展品陈列设计、参观路线设计及展厅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的限定因素,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才能让参观者在切合主题的环境氛围中轻松的游览。在湿地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中,应营造相对稳定、舒缓的游览环境,而不是像纪念性博物馆的环境给人一种压抑、紧张之感。

四、展示空间“势”营造的表现方式

造“势”即通过对空间、布局、造型、材质、色彩、声音、光等的精心安排,结合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刺激参观者感官,以留下宝贵的体验,形成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满足。

(一)湿地博物馆的陈列造“势”

1.单品陈列

湿地博物馆中的展示内容多为此地的生物多样性,呈现动、植物多样共生的自然环境。从保护的原则出发,单品陈列的对象主要是动物模型、植物模型和辅助展品如图片等。单品陈列要注重陈列的密度,密度过小容易造成拥堵,给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密度过大,则让人觉得空旷、无聊。

2.模拟陈列

“以实物、模型、雕塑、绘画、音响、照明、电脑等结合或单独使用,来表现特定主题的一种博物馆陈列形式,常见的有沙盘、模型、布画、巨幕电影等。”从中可见,模拟陈列总体可分两类,一类为实物模拟,如展现湿地自然景观的油画、体现湿地某种或几种生物生活习性的场景模型等。再一类为虚拟模拟,利用多媒体技术投放帷幕模拟某一自然生态环境,配以声、光等,仿若让人置身其中。

科技的进步使博物馆展示空间更加逼真,虚拟场景与文物陈列综合使用,外加声音和灯光介质的融入,场景模拟惟妙惟肖,这种自然环境的动态再现所营造的气势,激活观众心灵,创造出令人陶醉向往的自然和谐之美,让人流连忘返。正如图1所示,布画展示的天空、远山为背景,几只形态各异的白鹭模型或卧或立在青草丛中,加以灯光的渲染,真实的让人仿若置身自然之中,仿佛只要有风轻轻吹过,青草便会摇曳生姿,便会看见白鹭展翅欲飞、听见啼鸣声声。

3.原状陈列

目前国内所设立的几所湿地博物馆,共同特征都是依托当地湿地或湿地公园而建立,并且作为博物馆展示内容的外延和最好的天然展示场景。对公众开放或半开放的湿地从保护和延续的态度出发,应基本保持原状,少做改变,稍作调整,以供游览。

(二)隐喻与象征的造“势”

象征和隐喻能够给博物馆展示空间带来趣味性。从字面上基本可以看出,隐喻与象征属于虚形再现手法,主要借助声音、色彩、灯光、水和材质等具体事物表示另一种事物的抽象化概念。

1.色彩应用

虽说有了光才有色,但色彩有其自己的属性:色相、饱和度和明度,对人的心理、情绪、行为影响甚大。湿地博物馆呈现生态、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呈现湿地不被理解而被人类破坏时需用不同的色彩映衬。根据要传达的信息合理控制色彩,才能充分营造与之相应的氛围,烘托艺术与文化。此外,要提炼湿地博物馆的色彩基调,切忌色彩杂而乱。图2展厅的设计,以绿色为基调,色彩统一,充分体现了湿地自然、生态、环保之观念。

2.声音与水的应用

湿地博物馆中,在实物模拟场景和虚形模拟场景中,加入当地动物的鸣叫声,听着湿地丰沛而有力的水流声,仿若让人置身其中,在身心震撼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美丽和力量。水在湿地上不可或缺,那么不管在博物馆内还是外引入水不仅可以为展示空间注入活力,还可与整个内外设计相呼应。

3.灯光应用

灯光给人视觉上的变化无穷,不同的灯光对人的视觉影响差异很大。展览照明除了能表达形态、颜色和质感外,更容易渲染气氛,创造特定的情调。灯光的强、弱和色彩搭配更能丰富场景,增强艺术感染力。

4.材质和机理的运用

材质和机理是博物馆内渲染气氛的常用艺术手法,不同的机理和材质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同。材质表面是粗糙还是光滑,是硬质还是软质,带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反射性材料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应用广泛,如玻璃镜、镜面不锈钢、水面、塑料等,这种材质虽不能扩大现实空间,但却可以扩大心理空间,营造特殊气氛和丰富的层次感。

结语

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体验生活情境与意义,艺术作品的目的则在于“保存”并传达意义。[2]自然之势为自然类景观所特有,不矫揉造作,直击心灵。湿地博物馆建立在湿地之上,要承接这种势,从内部展示空间到博物馆建筑主体,再到周边自然景观一体化的设计和考究中,营造特定的艺术氛围,塑造场所精神,用“势”唤起参观者对此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深记忆印象和心理感受,使博物馆的信息传递上升为情感传递。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氛围营造的手法越来越多,场景越来越逼真。在参观中展品、氛围、观众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展示空间、环境融为一体的体验式过程,湿地博物馆的自然之势不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包容着每一位参观者,让其回味无穷。

注释

篇5

[关键词]博物馆运营 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

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性支持,博物馆和美术馆成为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博物馆私人体系也随之兴起。从2010年1月《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的开始,民办博物馆事业获得了许多机遇与期待。根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的数据统计,全国民办博物馆总数达535家,上海地区有12家。 上海市在社团局登记在册的具有民办非企业独立法人资质的博物馆达16家。对比2011年度的数据,全国民办博物馆的达标入选数量减少了73家,可见私人博物馆发展在全国呈现出区域不均衡性。从这些私人博物馆的整体运营状况来看,资金短缺,展陈简陋,发展停滞甚至由于运营不善而停业等问题围绕着私人博物馆发展,即使在私人博物馆发展较快的上海地区也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因而私人博物馆有必要厘清博物馆所蕴含的价值内容,并从中找到对应的发展契机并由此转型。

一、 成本递减的博物馆

博物馆具有非营利事业的特有属性,它虽然具备文化产业的一般特性,但并不容易进行持续性经营。根据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和格雷(Charles M, Gray)的博物馆展览经济学模型(图1),博物馆每日具有固定的运作成本(ADOC),参观行为同样会产生边际成本(MC),当参观人数越多,运作成本就能被更多地分摊。 只有当门票数额高于边际成本才能不造成赤字,因而博物馆展览功能是在单位成本递减的条件下成立的,博物馆是成本递减的产业。这个数额可能高于一般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也就是说门票定价与参观人数曲线成反比。这对于本身观众数量并不固定也不足够的部分私人博物馆而言,就成为两难的选择。因而从博物馆本身的这一递减特性而言,博物馆应该受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2011年开始的“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专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海市就在这一年特别设立了“上海市民办博物馆扶持资金”专项,总金额在1000万人民币。 私人博物馆的基数大,真正具有民办非企业独立法人资质的则少之又少。因而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并不能为所有私人博物馆找到出路。在政府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博物馆收藏,这是成本递减的关键,它是决定展览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私人博物馆主题性较强,如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等等,在收藏策略上易集中形成体系,但由于专业性较强,在博物馆研究能力不具备的状况下则又难以实现。因而在藏品既有的条件下,探究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能够从更多元的层面实现成本递减。

二、博物馆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

博物馆的价值包含了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层面。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并非只针对参观门票以及纪念品商店销售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索罗斯比(David Throsby)提出了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包含“私有财”、“公共财”及“外部利益”等方面。 “私有财”包含了上述经济收益以外,还包括了观众在教育活动中的消费经验以及来自企业、个人的社会捐赠。这部分“私有财”是目前博物馆在运营中普遍意识到的经济价值。此外,“公共财”则包含了更多的社会认同,是博物馆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公共财”所包含的文化、社会认同感以及对社会的促进都可能直接转换为经济效益,譬如说大英博物馆有偿提供所属版权的研究资料及藏品图片,以此提供相关研究者累积知识,获得学习经验。“外部利益”则关系到博物馆在相对区域内与其它产业实体间的竞争或合作关系,如增加此区域内的就业机会等,这是隐性的投资收益。在这些经济价值中,包含了特展和教育活动的开展、文化创意商品开发、数字化和版权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等内容。

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同,是独立于经济价值之外的存在。文化价值不受到经济价值的刺激,也难以用实际价值来衡量。博物馆内展品的文化价值首先构成了这一内容,而博物馆在运营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在创造文化价值,包括建筑空间对观众的思维影响,甚至是对个人经验、社会结构、社会规则、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与促动。 当博物馆的文化价值超越了一般的文化目的,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成分,则博物馆的整体价值将得到持续延伸,会超越经济基础的影响范围。这恰恰为博物馆的经济价值提供有效的推进。

在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观念下,博物馆运营的有效可操作范围极为宽广,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私人博物馆而言,已有资源若能实现价值观念中的具体方向,则能提供观众更深层的文化经验,从文化性上加强博物馆与观众间的联系,以此获得运营的观众基础。其中同业结盟和异业合作就变得更为重要。

三、集聚能量与资源整合

博物馆群的概念及实践是实现博物馆资源最大化的典型。在博物馆群所带来的巨大文化经济优势的促进中,拥有具体条件的城市或地区都积极建设具有多功能效能的文化片区。如集合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和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等文化设施的浦东文化艺术集聚区由此悄然兴建,从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两馆正式开放所引起的参观热潮可以预见这一片区的发展前景。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苏州,以苏州博物馆为中心连接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以及其他纪念馆的集群建设,也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这也就是博物馆经济价值的“外部利益”体现。由此可见,在过去以独立形象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发展策略在今天全球化融合的过程中难以呈现最佳的状态。

私人博物馆在发展初期一般很难达到像美国史密森博物馆群(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规模,一些博物馆利用周边环境的丰富资源,或选择从孤立的商业区域搬入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园,这也是能够实现外部效益的一种方式。在2009年左右出现私人博物馆闭馆潮时,中华性文化博物馆、根雕博物馆、红楼梦博物馆等一批家庭博物馆迁出上海城区,搬入郊县旅游景区,甚至搬至其它二级城市,一方面减少运作成本,另一方面则可能利用周边更有利资源来获得有效的观众基础。

在开发外部资源之前,博物馆本身也应该对内部资源做最大化开发。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提供了有效的样本。它地处上海文化氛围浓厚的汾阳路地区,常年游客较多,但其本身藏品数量较少,展场空间也受到文化保护遗址的法式建筑的限制。在此基础条件下,博物馆尽可能地开发更多展示空间,并邀请、组织与博物馆主题相近的特展活动,包括国际玻璃艺术展、首饰工艺展等等,并在博物馆空间中参照生态性展示的方式,将工艺大师工作室设置在展场内与观众互动,并现场销售自主开发的文化创意商品。在这种多元价值观念的作用下,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从行业博物馆转至民办博物馆非但没有适应不良,甚至获得了更多的文化价值。

上海外滩美术馆和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不定期展览、教育活动合作也是资源最大化的有效方式。两馆在定位上并不冲突,相互间有可补足的内容,包括展览内容的差异性互补、有效观众群互补等。虽然短时期的“一票两馆”不利于“私有财”经济价值的发挥,但对分摊边际成本以及文化价值的加深都有直接促进作用,而这本身并不增加支出的策略联盟,对分属在不同区域的两个美术馆而言,无形中可能形成内在的互惠影响。

四、博物馆功能的策略转化

博物馆运营策略上的转化来源于博物馆对功能定位的选择性实现。在博物馆四大功能(收藏功能、展览功能、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以外,体验功能、娱乐功能这些在过去博物馆不被过分强调的功能却是私人博物馆发展的可实现方向。相对于大型公家博物馆所强调的基本功能的厚实基础,私人博物馆有更大的弹性来发挥出具有特色的功能效应。前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生态性展示设置就是体验功能的发挥。观众在工作室现场与博物馆人员互动时,兴趣点得到提升,也更容易得到文化经验,由此促进经济价值的消费。另一方面,这种体验功能也能够辅助教育功能的实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与周边学校的馆校结合在体验功能的实现下更具教育能量,甚至吸引大学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进行课程实践的辅助教学。并且这一体验性也为工艺美术的师徒传承解决了人才培养的问题,通过体验引起年轻一代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在台湾,将博物馆活动纳入在中小学的基础课程中成为普遍的做法。博物馆甚至由此开发相关课件,与教育系统合作,使数字化工作得到加值。

私人博物馆在功能实现上难以补足并非直接来源于收藏策略或者展览内容,更重要是在观念上过于僵化。主题性博物馆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兴趣,在于它具有直观鲜明的主题特色。在过去非互动性的博物馆观念下,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展品作为主要工作对象而在展览中被突出,因而博物馆与观众、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联系微弱,难以达到文化共鸣,更不必谈博物馆功能的实现。大型国有博物馆在收藏实力较强的情况下,即使忽略这一联系,也能够凭借多数量的特色展品来暂时解决这一问题。私人博物馆的展品则较为固定,若不能得到特展的支持,则文化价值也难以显现,更不必谈经济价值的实现。因而,私人博物馆在功能上进行转化是在已有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活化展品及博物馆自身的可实现目标,寻找到适合本馆特色的可实现功能。

篇6

关键词:现代展示 ,生态设计, 互动 ,虚拟实境

一、现代展示设计及其趋势概述

展示设计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并随着时展而不断充实其内涵的课题。展示设计的核心在于展示,旨在解决参观者与展品及展示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达到在特定空间内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和语言传达特殊的信号和意义,从而扩大影响,标榜理念的作用。在展示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也往往都是需要解决展示空间以及展示手段和媒体的运用。

赫伯特·拜耶早在《展览与博物馆设计的面貌》一书中说道:“展览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作为大众传播与集体努力和影响的力量与多种媒体的顶点。视觉(形象)传播的整合方式组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复杂体:语言作为形象的印刷(载体),图片、绘画、照片、雕塑物、材料和外表、色彩、光线、运动、影片、图表等等都是作为符号象征,所有有形的与心理的方法的运用产生了展览设计的强化和新的设计语汇。”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技术和手段得以不断参与到展示设计中,(如现代声像技术、 摄影技术、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等),随着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一起到来的是人们接受信息新的方式,而这势必带来展示设计在概念,思维以及设计方法和趋势方面的转变。因此,新的材料,新的设计概念,新的信息传播和接受方式,使得现代展示设计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向,如:设计人性化、参与互动性、信息网络化、设计多样化以及虚拟现实化等。但在这些特点和趋势中,给人印象最深刻,影响也许最深远的当属展示空间的生态设计、展示手段上的虚拟实境和即时互动的发展。

本文将以几个较大规模的与较固定性的博览会场、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展示空间和展示手段的设计分析出发对这些趋势进行阐述。

二、展示设计空间的生态设计

在地球资源日益匮乏,环境日趋恶化的形式下,生态设计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生态设计已成为现代设计研究热点和主要内容。展示设计中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即包括展示空间的设计,这就意味着在进行展示空间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新的材料,在满足展示设计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在这个方面, 2010年举行的世博会场馆设计,可以说是较好的例子。

(一) 新技术手段的使用

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的主题之一就是强调环保和城市发展,因此生态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世博会各参展国展馆设计中得以贯彻,节能成为各场馆的设计要素。

以意大利场馆为例,世博会意大利场馆是意大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和沟通的桥梁。整个场馆的造型呈一个60x70x20米的方块“盒子” 状。方盒子被贯穿整个建筑的玻璃线条有机的分割为多个独立的、非对称的体块,通过楼梯、电梯、自动扶梯、连廊等交通组织,其功能各有不同又相互联系。

为了实现展示空间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意大利场馆在空间设计上使用了最新生态软件进行实体模拟,改进原方案的不足。通过生态设计分析软件ECOTECT进行防火分区的分隔、核心筒的消防疏散、房间的采光通风、外墙半透明的视觉效果等方面的生态设计分析。利用先进的技术措施,既解决了展示空间所需的展示功能问题,又提升了其美学效果和生态性。

(二) 新材料的使用

有了生态设计分析的支撑的同时,新的材料的运用也是整个意大利场馆展示空间设计中重要一环。主入口的玻璃大堂和中心庭院以及六条纵横交错的玻璃分割线条为整个室内环境带来了良好的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外墙采用透明混凝土+双层ETFE膜结构作为维护结构外墙,所有的玻璃均采用高透光和低辐射的LOW-E中空玻璃,从而保证了建筑生态性的实现。其中,外墙上采用的“透明混凝土”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材料,它的特点是可以透过墙体看到另一面的景象,墙体的不同部位设置不同透明度的透明混凝土板材,从外面看上去,整个建筑如梦如幻,充满想象的空间。

三、展示手段上的虚拟实境

就展示手段来说,考察资讯和知识的传播与展示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演化可以大致分为5个时期:口耳相传时期,文字描述时期,影音接收时期,电脑科技时期,以及虚拟实境时期。而数字化时代虚拟展示将成为未来展示设计的主要趋势和补充。

苏泽兰(Ivan Sutherland)设计的第一个头戴式显示系统的出现宣告了虚拟实境的诞生,这一技术原来曾经只在电玩及专业领域内使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成本的降低,至今已经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得以应用。

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 : VR)是指由计算机生成的即时性的模拟环境,经过技术处理及程序计算可以让使用者产生身临其境一般的影像或感官;同时使用者也可以通过一些输入设备和计算机的展示产品及资料产生互动。故事化、 情节化、场景化的声光电全媒体技术等等,这一切理由都使得虚拟实境成为展示设计发展趋势的重要方面。

相对于传统的展示手段,虚拟实境具有展示效率高,效果生动逼真,信息准确性好等特性。对于一些不方便搬运的展品可以进行模拟,网络的发达又帮助展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资源和能源的更少消耗。例如现在悄然兴起的虚拟博物馆,即是以博物馆为主题,结合电脑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展示平台。

此外,由于虚拟展示平台的和其他媒体的互动性好,扩充性佳,便利性等特点,尤其其环境控制也优于传统的实体展示平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都使得虚拟实境的展示平台有着更为富于想象力和多元化的前景。诚如王受之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所说:社会的发展又对展示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终将造成展示学科的更新换代, 因此,展示设计在数字化时代必将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文明。

四、展示手段上的即时互动

展示设计从根本上来说是人(观众)与物(展品陈列、展示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宗旨则是力求达 到信息的完美沟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超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改变了展示设计的技术手段。

而展示的互动性设计可以说最为符合现代信息的传播理念,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单方面传播,展示的互动性设计的基本精神是倡导民主与开放,倡导尊重与沟通。目前正在兴起的即时互动展示设计, 严格来说是虚拟实境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虚拟实境的展示概念中包含了互动(interaction)、沉浸(immersion)与想象(imagination)三个方面。就互动来说,它是以观众为主体的一种角色的转换。它更能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互动的展示设计,打破单一的静态展示、有助于创造积极和令人愉悦的学习和展示环境。例如:北京故宮的三维建筑模型互动展示,英国丘吉尔博物馆的互动年表等。

探讨互动展示设计的策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类:

(一)基于“观众为中心”的互动设计策略;根据观众与展示本身之间交流方式归类,如:参观型、触动型、操作型等,这方面利用比较多的是天文馆,科学馆等等。

(二)基于“数字信息化为基础”的互动设计策略;

(三)基于“主题性”的互动设计策略;从展示主题的性质入手,根据展览主题选择不同的展示方式,如:过程展示、构造展示、综合展示等,制定出适当的互动设计策略。例如一些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展品的虚拟展示。

例如从台湾故宫博物院所开发的“智慧型人机互动展示” (Human Interaction Computer and Intelligent Interaction Computer and Intelligent Interface)的博物馆展示经验来看,其中的多重解析度指触互动桌,互动虚拟显影展示的魔幻水晶球系统等创造了新的展示体验方式以及积极愉悦的博物馆展示学习环境。其中结合南宋范安仁《鱼藻图》而制作的凌空触物人机互动装置以水波虚拟显影及电脑视觉感知科技,音效等配合动画呈现,利用影音、情景效果和人机互动装置等多媒体应用于博物馆展示活动中,达到了展示设计艺术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加深了观众整体的博物馆参观经验.

五、结语

如今,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既对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展示设计提供了先进和多样的手段和技术,为现代展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因此,也只有把握住社会和时代的脉搏,了解展示设计在当前和未来的需求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进行展示设计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 0 0 4

[2]韩斌.展示设计学[M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

[3]朱曦 苗岭 周东梅.展示空间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篇7

关键词:博物馆策展与设计 艺术教育 课程设置

博物馆策展与设计课程是以艺术管理与博物馆学和广告会展专业为依托,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所设计的新型专业课,实践性较强,综合培养潜质全面开发的教学理念,通过大量与艺术管理相关的艺术生产、艺术市场营销、艺术经纪、知识产权、文化法规等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博物馆策展与设计的规律及特征,从而为参与文化市场开发及运营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策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文物、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背景素养,可参与大量的博物馆策展与设计活动的策划与营销。也培养当代艺术经纪人、艺术策划人和文化管理者的专业能力,使其能胜任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以及艺术品投资咨询等具体工作。

博物馆策展与设计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博物馆策展和艺术管理运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我国的主要文物种类和重要文物实例,具有对人类文化遗存评价、鉴赏的基本能力;了解我国艺术策展和策展设计工作的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与博物馆策展管理的国际规章和博物馆策展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体现在技术应用方面和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提高博物馆策展设计能力等综合素质;教学环节上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运营能力。根据学科现状,其前期课程包括博物馆策展概论、文物学概论、艺术管理概论、美术史等。

博物馆策展的基本任务是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普及服务。因此要使学生了解博物馆策展的宗旨及“三性两务”,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策展在社会中的作用在于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的实效①,博物馆策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策展进行分类了解。从形式上讲,发达国家在形式上形成由大型著名博物馆策展和各层次各类别专业博物馆策展以及众多小型博物馆策展、社区博物馆策展共同构成的一个全社会的博物馆策展体系。从理念上讲,关注普通民众,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社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从管理上讲,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是博物馆策展发展的一个方向。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博物馆策展教育功能的倡导,强调博物馆策展应成为大众的教育场所的观点,建立把博物馆策展和大学结合起来的概念。同时在社区成立博物馆策展,让公众了解博物馆策展的文化诉求。博物馆策展与设计课程要强调建立原初的工作使命,博物馆策展的根本目的事关博物馆策展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博物馆策展发展的基石。强化工作具体职责,即一个博物馆策展的物质文化及所承担的义务,包括时间范围、业务训练、地域范围、专业领域等与同类博物馆策展的关系。博物馆策展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的战略规划,一般需要数年才能完成,包括藏品保护计划、扩展计划。因此课程设置的实训培养要有短期目标,一般是一年或更短,有明确的时间表,有具体的执行者。从整体上了解博物馆策展公共项目管理的能力,包括一切可以增加公众接近展品的活动和途径,以丰富观众的经验,增强其欣赏水平和对藏品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博物馆策展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并将之纳入博物馆策展的总体规划当中,使其与信息化成为一个整体。

博物馆策展与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交叉门类的课程,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进行熟练的操作和实践。多采用实例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练习,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每讲完一个较完整的章节后,应布置些综合性较强的实训,使学生能更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博物馆运营。在课堂中,应对讲解内容精简化,同时进行策展设计项目综合演练。教学上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大多数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为目的。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及领悟能力有较大的不同,教师应把课程进度快慢定在中等偏下学生的接受程度。在课程设置上要“参研学理,确有规则”。博物馆策展设计的基本前提为是否有适用性(策展设计能否培养各种技巧和技术,把陈列内容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进入确定空间的陈列体系是否清晰准确,参观路线是否流畅,陈列布局是否便于日常管理);是否符合经济性原则(考虑每一部分是否能产生相应的效果,防止安排或策展设计不当造成时间和劳动力的浪费);展览能否符合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防止过分艺术,不能唯美,也不能庸俗,要典雅而大众);策展设计所涉及的各方面,如展览主题,展品数量、大小、意义、重量,展览空间,展览所需材料(价格、表现力度、制作的难易程度)等能否满足总体策展设计和分段分组策展设计的规划,是本课程所要关注的方面。在课程设置的深度上使学生了解博物馆策展观众的行为类型,如行走中定向与位移的运动特征,视觉与视运动(凝视、浏览、飞读),同时了解观众在博物馆策展中的时空分布:不同时段观众在博物馆策展的分布,包括不同展室观众的分布。总之要培养学生认识博物馆以休闲为取向的学习特征,培养学生关怀多元文化并建立自导性的学习方式。

(注:本文系孙海垠主持的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广告产业集群价值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PHR201108379;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暨高等教育孵化策略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QSM201211417010;北京联合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应用型大学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暨创新机制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T.R.亚当姆.博物馆的公民价值.

参考文献:

[1]姚安.博物馆策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篇8

一、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国土区域贯穿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显著的自然环境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建筑风格与特色。从北京四合院、闽南土楼、四川民居、陕西窑洞到蒙古包和东北民居等,这些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建筑具备了既朴素实用又舒适节能的建筑形态和建造技术。可以说,这些乡土建筑是技术与形态高度统一的绿色建筑,其形态真实坦诚地体现着地域特征与逻辑,符合了当代建筑审美要求和节能环保需要。“地域性”与“绿色建筑”是两个并行不悖并能够在实践上相辅相成的理念。“地域”与“绿色”两概念的融合实质上就是材料利用与施工技艺方面的结合,是地域特色与气候特征之间的妥协。

当前,随着中外交流力度的加大和国际化建筑设计浪潮的兴起,“全球化”成为了极具扩张意识的“现代化”概念。短短几年内,国内各领域的大量大型项目纷纷由国外建筑师或者事务所捉刀挥锋,而本土建筑师也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部分无意识地去除“本土化”,“千城一面”现象在所难免,使我们不得不用一个新的视角来进行建筑的批判和反思。与之相反的是,国家国力的日益强盛,民族文化处于觉醒之中,民族自信心也得以急剧增强,使大批有识之士开始在建筑领域对本土文化进行新审议,“地域性文化”理念已成为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原动力。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全球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存环境逐渐成为各个领域所遵从的重要原则之一。随着地球资源的大量消耗,资源逐渐匮乏,“绿色建筑”已更多地被关注、推崇。如何在“地域性”建筑创作当中融入“绿色建筑”理念是中国建筑师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时下“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建筑师们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下面我们以“三星堆文物保护中心”方案设计为例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二、项目概况

三星堆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积淀,博物馆现有文物6000余件,其中以极具古蜀地方特色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汉代画像石、摇钱树等最具代表性。五千年的古蜀文明使三星堆博物馆从建馆之初就蜚声国内外。

博物馆老馆建筑经受了“5.12”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并在震后成为区域文物保护中心,大量其他博物馆的文物转移到此,致使本来就已经紧张的藏品房配置空间更加捉襟见肘。因此,一个高规格的区域性文物修复中心库房建设迫在眉睫。在国内,此类规格文物修复中心建设尚属首例。通过对现场的多次踏勘、调研,包括对祭祀坑及其原始地貌以及周边地理环境的考察,我们尝试在设计中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绿色建筑的理念。

三、概念构思凸显“地域性”与“绿色理念”

“地域性”的提出其实是一种对传统建筑的现状化更新,它包括以下几种手法:⑴.将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及语言直接移植到新建筑中;⑵.汲取传统建筑的典型语汇加以抽象,夸张地反映在新建筑中;⑶.抽象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将之作为联系链接至传统建筑中;⑷.深入发掘传统建筑的各种生态学特征,例如材质、技术等,加以灵活运用。

对此笔者认为,建筑作为一种有记忆的的文化表象,与当地地质条件、气候变化,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传统特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建筑是上述各种元素的集聚体,所以它所表现的建筑语汇就应该更加纯朴、自然,从而成为城市文化乃至区域文化的风向标。文化建筑在中国历来是建筑师热衷“地域化设计”的课题,它们也相对容易地脱离“国际化”、“都市化”的喧嚣,于盲流中超然出一条属于本土文化的康庄路。文物保护中心的地域文化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其通过建筑形体对地域文化进行了诠释。为此,在对文物保护中心设计做出解读之前,笔者将对文物保护中心在馆区的具置和风格特色做个简单的介绍:“三星堆文物保护中心位于整个馆区的主流线上,从具覆土特色的一号馆过来,下接全馆区的中心建筑海螺形二号馆。

一、二号馆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尤其是二号馆,作为国内“地域主义”建筑的代表及三星堆的标志性建筑,彰显博物馆建筑的文化特征,并用建筑语汇体现了这种理解。”因此,文物保护中心作为博物馆区的配套性建筑,犹如乐曲的升调,引出却又不能过于夸张。建筑在自成一体的同时,不与一、二号馆形成冲突,并产生有别于两者的视觉冲击力。

1、“坑”——古蜀建筑艺术形式与外部环境的完美融合

我们先对建筑的形体进行了初步的考量,为保证二号馆业已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排除了异型体量,并开始对三星堆文化渊源与库房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抛开建筑设计的束缚,进行一次精神之旅,在三星堆神秘的五千年文化中寻求感动。透过各种古怪的祭祀品,我们注意到各种崇拜符号,一场人类原始的图腾,但一切终将归于黄土,直至五千年后人们再次发现。我们的设计由此开始链接,尘归尘,土归土,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我们把文物回归祭祀坑,建筑从而成为文化载体——地上祭祀坑。祭祀坑是用“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一种最朴实可塑的材料所铸造的容器,当我们把文物搬出地底,我们同样用“容器”来保藏这种文化。于是,我们将建筑形象定位为方方正正的祭祀坑,通过三个坑的再造,建筑成为朴素的三个雕塑体呈现出来,厚重的雕塑体掩盖了古蜀文化的光辉,就像未出土时一样回归于自然。

2、“堆”——地域文化与绿色材料的使用

篇9

青州作为齐鲁文化时期的军事、交通,文化重镇,一直是山东省的重要文化地区,具有大量文物与文化遗迹,对研究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政治,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项目分析

青州市博物馆选址在市新南环沿线。建筑面积约3万真m2,属大型博物馆,包括展陈、库藏、办公,科研四部分,用于展示青州市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同时,在此开展以弘扬青州文化,普及青州市历史发展进程为目的的各种文化活动。

博物馆用地地形非常复杂:现仅有一条约2m宽的上略可达主要用地地块,地块高于南环路约20m。大部分为废弃采石坑。坑边缘轮廓不规则,最高点与坑底的高差约30m。

博物馆选址地块位于青州市新南环以北,东临技术学校校区,北面是重要的云门山景区,风景优美。周边环境为由原生态植被覆盖的山地,紧邻一条:中沟,东面有一约2万m2的圆形树林,植被状况良好。

设计构思要点

1、因地制宜

设计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废弃矿坑,将博物馆建筑的主体以横长形态伸展,使被损坏的地景得以重新利用并予以升华。

2、依山就势

甲方给出的用地范围很大,因此如何排布及使用建设用地范围成为关键问题之一。最终决定以建筑主体群落正向城市新南环。依山就势、层叠而置、形成城市新区边的强有力的拉动体,同时予人磅礴的气势。

3、因路就势

新南环的建设路基高于其边场地约5m~6m,方案采用立体化的处理方式,以廊道、平台构建博物馆与新南环的有机联系。同时,其下自然形成中心水景区。室外前展区及内外部停车区,将馆前的气氛及序列烘托出来。

4、组院空间

青州是著名的园林绿化名城,其老博物馆即以中式院落空间组织建筑体系。方案试图充分表达中国传统山地建筑的院落空间的组构序列感,既呼应于原有的城市传统建筑肌理,又为顺山势布局的建筑体量找到新的使用序列,更由于带来了便利的自然通风,采光组织,使建筑易于达成节能。环保的目标。

5、一圆八方

古时,以天下九州,青州为首,青州在中国历史中的辉煌由此可见一斑。方案初由一圆八方的九宫形态演化而来,最终将其解构为虚实构成的多个体块与引领于首的收分圆柱体。

6、城市地标

造型设计充分展示博物馆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以引人入胜的雕塑感形成城市新地标。

7、展陈流线

以明确的多环式观览流线配合组院空间的布局,形成展陈环环相扣的顺畅功能组织。

8、中庭空间

以梯级式上升的中庭空间的丰富形态展现新城市客厅的概念及为市民活动创造良好的可能性,并在终端以环形展厅作为收束。

篇10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属性;临境性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96-02

人都生存于空间内,每个空间都有着其不同的特征。要了解一个空间,就必须认知这一空间的属性。对于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的属性来说,我觉得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展示性

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在某种意义上亦可称为展示性空间,但又完全不等同于展示性空间。两者有一些不同范畴,或者说不同层面的定义。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是指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展示性空间则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中掺杂了更多的理性成分,也可以说展示性空间融合了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全部。之所以要把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溯源至展示性空间,是源于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就是展示性空间的一个分支,具有展示性空间的展示属性。一个完整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对于展示这一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的任务、目的就是让观众更容易、更方便的去解读场景所要叙述的故事内容与所要表达的空间意境,使展示空间不显呆滞与木讷。

二、识别性

对于人们来说识别性是其心理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的另一功能特性。空间是识别性自身行为举止的外在延伸,它的作用是创造一种环境,使这种环境按照我们日常中的习惯和行为规范来行事,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亦是如此。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创作中,我们除了使这一空间布局和道具组合得合理之外,还需要它具备有识别性,无论从内容、方向、位置的安排还是在功能的引导上,都需要很合理的安排,使得所有观众有一个全面的识别系统。通过对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识别性的满足,使得展示空间富有跳跃性,从而消除观众的视觉疲软。

三、时间性

有人说,时间艺术中的时间是以某种形式的空间来表示的,而空间艺术中的时间是以运动方式体现的,因为任何运动形式必然包含着时间的延续。这里要提出的是,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环境中的时间因素要同空间联系起来考虑,它是这个空间的一“维”,确切地说,是多一个条件来观察原本的三度空间。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创作中我们所说的空间是四维的,是因为在此给通常意义上的三维空间加上了“时间”这一概念。空间是可见实体要素限定下所产生的视觉 “场”,是源于人的主观感觉,而这种感受是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中对展品与场景形态的观赏,必然是一种动态的观赏,而时间就是动态的诠释方式。

四、叙事性

叙事性是博物馆展示空间中一个必须具备的功能属性。对于博物馆展示空间来说,信息的传播是展示的主要目的,然而能更好的发挥这一功能的方式就是采用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来叙事的方法。它的功能是创造一种环境,使这一环境能起到向观众叙述事件与展示事件发生情景的作用,使难于在纸面表达的事件通过空间的处理之后叙述出来。对于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来说叙事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要素。如果说没有最初的叙事性,那么,之后所做的一切创作努力,都是空中楼阁,难以立地而起,更谈不上起到展示作用。也就是说没有叙事性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是不存在的。

五、中心性

在一个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基本上是这个展示空间中的 “中心画面”和象征性形式,是拧合一个空间主线的枢纽,是一个博物馆的灵魂所在。每一个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直接影响着这个博物馆所承载的历史事件的完整表述,从而就不难看出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在一个博物馆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对于设计师而言,这一部分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往往设计师在构想博物馆展示空间时,就已经对整个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的设计有了较周全的考量,包括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布置的位置、制作的大小、选择的形式以及表现的手法等等,故而在实际操作中,使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更为符合整个博物馆展示空间所要讲述的意思,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艺术性、文化性

博物馆的展示艺术对象是文物,是历史性、艺术性、文化性很强的物件,所以空间的敏感性非常重要,内蕴的精神穿透力也很强,而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使空间具有这种魅力,并把这种魅力升华到艺术的境界。它综合了所有艺术门类的空间造型,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造型艺术,融入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影像艺术、生态艺术、以及现代的声、光、电艺术等等,因此,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创作须遵照艺术原则来考虑。博物馆场景空间设计的艺术原则就是指设计时要考虑所设计的对象或作品的艺术性,使它的组合整体具有恰当的审美特征和较高的艺术品位,从而给受众以美感享受。艺术原则要求设计师创造新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格局,在提高其艺术性上体现自己的创意,同时也要求设计师具有健康向上的艺术和审美意识。

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创作的艺术性不是简单的装饰或者说某种外援的孤立的形式成分,而是整个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所产生的氛围,是形式与主题内容相统一的构成,这是所有关于创作的艺术性的共性。但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创作的艺术性具有其特殊性,它要求设计的作品服务于大众,并斌于作品特殊的使命,充分地将展品的文化内涵传达给受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创作是所有设计创作中艺术性、综合性要求最高的创作形式。

七、辅

不是所有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都是占据展示空间的主导地位的。在视觉上来说,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对于博物馆展示空间更有一种辅及延展性。这种特性主要产生于,博物馆展示空间特定环境中某一展示主题的表现形式需要被重视、被提升,而这一主题展示形式并非用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在这里只能是从属地位,以此来达到这一展示空间的视觉、心理平衡。如果在博物馆展示空间整体设计时破坏了这种平衡,出现超出人们视觉舒适范围的现象,就会使人产生自然的抗拒心理,违反了整个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信息传达意愿。当进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时,出于人对视觉平衡感寻求的本能,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对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个体的安排与形式的处理来串联和均衡整个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视觉效果,同时兼顾功能的需求来进行展示布置,充分发挥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辅及合理性,使展示设计与观众的视觉、心理产生最大限度的平衡感、对应感,从而符合人的视觉和心理需求。

八、临境性

参观者作为主角存在于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环境中,理想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环境可以达到让参观者难以分辨真假的效果,使参观者有超越时空、身临其境之感,甚至拥有比现实更强烈的视觉冲击。还有些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的制作更是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增强信息的传导量,通过计算机三维立体成像,强化了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比如参观者通过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便可置身于虚拟环境中,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参观者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的相互作用,就如同现实世界中的一样。当使用者移动头部时,虚拟环境中的图像也实时地发生变化,拿起物体,物体会随着手的移动而运动,而且还可以听到三维仿真声音。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逼真,仿佛置身于故事情节中。

九、写意性

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相对其它不同性质的的室内空间更加注重空间的绘画性,更加注重情感与空间的和谐统一性,更加注重绘画语言与空间关系的一致性,同时也更加注重以空间来表达主观情感和审美趣味,即以情境来写意。情境空间的写意观,使空间摆脱传统时空观念的制约,去追求艺术表现的更大自由。就像我国画论中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书论中所谓“意到笔不到”、“境生象外”。与其说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意境,不如说是诗性的而非逻辑的情境写意,而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正是蕴含着这种写意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