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的范围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资产的范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资产的范围

篇1

2000年3月29日重新修订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77号,以下简称《资质管理规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等级划分以及处罚等内容作出了新的规定,我部为此印制了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和申报表、年检表,开发了管理应用软件。为了贯彻《资质管理规定》,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做好企业清理和《资质证书》的换证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按照《资质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所有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的企业,重新核定资质等级,换发由建设部统一监制的新的《资质证书》,企业原持有的资质证书收回。

二、各地要结合清理换证工作,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检查。清理检查的重点内容是:

(一)企业近三年的经营状况。是否连续亏损、资不抵债,是否承担开发项目;

(二)企业近三年承担的开发建设项目的质量情况及对质量事故、质量问题的处理;

(三)企业经营行为是否规范合法,是否存在虚假广告、销售面积“短斤缺两”等欺诈行为;

(四)是否发生消费者对该企业的集体投诉,企业处理投诉事件的情况;

(五)商品房销售中,是否按照《商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要求向购房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是否依照《住宅质量保证书》承诺的内容进行保修;

(六)是否按规定向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报送《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的;

(七)是否按规定进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年检;

(八)已预售的建设项目停建或缓建后,是否采取妥善措施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三、根据清理检查结果,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企业,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不予换发新的资质等级证书:

(一)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情节严重的;

(二)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

(三)持有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未从事任何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两年以上的。

对于因上述原因未换发新《资质证书》的企业,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监督企业采取措施妥善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四、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企业,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资质管理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一)开发企业未经批准预售商品房,或经营中存在虚假广告、销售面积“短斤缺两”等欺诈行为,造成消费者损失,开发企业未予妥善解决的;

(二)商品房销售中,未按规定向购房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未依照《住宅质量保证书》承诺的内容进行保修的;

(三)未按规定向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报送《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的;

(四)未按规定进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年检的;

(五)已预售的建设项目停建半年以上,不能按合同约定时间交房,购房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

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将存在上述问题的企业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督促其尽快解决问题。对上述有关问题未妥善解决的企业,在这次换证时,换发《暂定资质证书》。《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年。有效期内,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暂不批准该企业承担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满,符合条件的,可根据其实际业绩换发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五、各地要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新旧资质等级的衔接过渡工作。此次清理换证原则上按照新的资质标准重新核定。因注册资金达不到新标准的企业,给予3个月的过渡期限,3个月后注册资金仍达不到标准的,重新核定资质等级。

六、原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企业,由建设部负责清理换证。在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资质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建设部审批,换发新证;二级以下企业的清理换证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

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2000年8月底前完成清理换证工作。清理换证工作结束后,各地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于2000年9月底前将清理换证结果报建设部。

八、换证结束后,未取得新资质证书的企业,不得再承担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九、自2000年开始,我部对资质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审批实行定期审批制度。每年审批两次,5月31日前上报的企业,参加上半年的评审,11月30日前上报的企业,参加下半年的评审。

一级企业的申报材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上报,申报需提供的材料见附件一。二级以下企业的审批程序和申报需提供的材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十、资质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年检工作由建设部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附件二的要求统一组织材料,提出初审意见后,分别在每年3月31日前,报建设部审批;二级以下企业的年检工作的程序和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十一、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清理换证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利用清理换证的有利时机,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和管理。要通过这次清理换证,扶持一批实力强、规模大、信誉好,经营管理规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坚决依法严肃处理直至淘汰一批管理混乱、经营行为不规范、有名无实的企业,为房地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附件一:申报资质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需提供的材料1.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关于申报资质一级企业的文件;

2.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申报表(一式三份,封面加盖单位公章);

3.房地产开发企业原资质证书正、副本原件;

4.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工商部门公章);

5.企业(公司)章程(复印件加盖公章);

6.企业的验资报告和上年度财务报表(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7.企业法人代表、总经理的任职文件(复印件加盖公章),企业经济、技术、财务等负责人的任职文件及职称证件(复印件加盖公章),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8.近3年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计划批准文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9.近3年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和备案的有效证明材料;

10.近3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基层表(加盖统计报表主管部门公章);

11.近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年检的有效证明材料;

12.《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及《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样本(加盖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公章)。

附件二:资质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年检需提供的材料1.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关于申报资质年检的文件;

2.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年检申报表(一式两份,封面加盖单位公章);

3.《资质证书》正本(复印件)、副本(原件);

4.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工商部门公章);

5.企业上年度财务报表(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6.上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情况证明材料(复印件加盖公章);

7.上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和备案的有效证明文件;

篇2

根据省政府(*政发[29**]32号)《省政府关于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审批办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为规范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审核、审批程序,现对申报省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问题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申报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组建方案。组建单位按照国有资产优化配置,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原则,提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组建方案,由省财政厅、省经贸委、省工商

局、省委企业工委等有关部门对组建方案进行会审,提出修改意见。组建方案应包括:申请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范围;授权范围内企业的资产质量情况和财务状况;拟授权企业内部的产权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产监管制度;拟对授权范围内企业进行重组的思路和资本营运及发展规划。同时附各成员企业的财务审计报表、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拟组建公司的章程(草案)。

二、组建单位在完成以上工作后,正式向省政府上报申请授权其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请示。

三、经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后,组建单位要对纳入授权范围的企业进行全面、彻底的财产清查,并由中介机构对企业应摊未摊、应提未提的费用及历史遗留问题或潜在亏损进行审计核实,按财务规定进行调帐。对清查出来的不良资产、无法转为经营的非经营性资产经中介机构核实后,由组建单位提出核销、剥离意见,报送省财政厅。

四、完成资产清查工作后,、由省财政厅对纳入授权范围的国有净资产、相关企业的国有股权、债权及其他国有资产的具体项目和金额进行核实,出具国家资本金核定文件。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根据核定的国家资本金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工商.注册登记变更手续。

五、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纳入授权范围的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各企业要摸清家底,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制定改制方案,并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结果经确认后,有关费用剥离和国有股权设置应报省财政厅国资办,形成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

六、各市、县参照省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规定,提出组建方案,做好相关工作。

省政府关于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审批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加快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省政府制定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审批办法。通知如下:

**、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目的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实现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同时保持所有者对经营者的必要制约;实观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

的职能分开,同时确保出资者职能落实到位。

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要求,省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国有资产,由省政府授权省内符合条件的企业作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经营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职能,确保出资人到位。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依法行使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通过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营运,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和国有经济布局的结构性调整,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对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

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凡与政府部门脱钩的国有企业及其国有股权,应划拨或委托给相应的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营运,今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不再代行出资者职能。

二、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对象

跨行业的综合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投资公司、控股公司),国有资产规模较大、公司制改革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经营状况好的国有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公司,可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

三、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原则

(**)授子省级和省辖市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净资产原则上在1亿元以上,授予县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净资产原则上在20**万元以上。

(二)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应当是按照〈公司法》要求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要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健全的资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审计和监督管理制度,其子企业原则上要进行公司制改造,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

(三)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今后经营业务应以资本运作为主。

(四)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个数要从严控制,县级原则上不超过2家。

四、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审批

根据[20**]64号文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由省政府审批。

(**)省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省政府审批,省财政厅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会同经贸、工商等有关部门参与组建方案的审核和组织实施工作。

(二)省辖市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市政府制定本市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总体方案(内容包括国有资产营运架构体系、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分类设置的原则、数量、名单及实施该方案的操作程序等),报省政府(同时抄送省财政厅、经贸委、工商局)。授予市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由市政府审批,报省政府核准(同时抄送省财政厅、经贸委、工商局),申报文件上报20天后,省政府如无其他意见,市政府审批生效。原由各省辖市自行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名单及概况补报省政府和省财政、经贸、工商部门备案。

(三)县(市)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各县(市)政府提出总体方案,报各省辖市政府审核,由省辖市政府汇总后报省政府(同时抄送省财政厅、经贸委、工商局)。授予县(市)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由省辖市政府审批报省政府核准(同时抄送省财政厅、经贸委、工商局),申报文件上报20天后,省政府如无其他意见,市政府审批生效。

五、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申报材料

申报省、市、县三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应分别向省政府或省辖市政府提交以下材料:

(**)授予有关企业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请示,授予对象未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的需同时请示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

(二)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授权范围内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包括企业名称及其子公司情况,国有资本金数额、资本构成及其出资额,财务报表,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公司章程等。

(三)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的组建方案、公司组织结构图公司发展规划,明确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与其控股企业之间产权关系、责权利关系的有关文本。

授予各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企业,其产权关系、财税关系、工商登记、干部管理权限、党群关系原则上依照“分级管理”确定。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篇3

从90%到70%,年均下降0.4%

国有企业资产比重仍然偏高

我国专家学者普遍估计,我国国有企业占用了全社会70%的资源,即我国国有企业资产占全社会企业资产的比重约为70%左右,创造了大约30%的GDP。来自各种不同角度的数据分析表明,70%的国有资产比重和30%的GDP 比重,接近实际情况。

考虑到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我国国有企业资产占全社会企业资产的比重约为90%左右(另外10%的比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资产),经过了38年时间,到了现在,这一比重仍然高达70%,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稍多。可以肯定地讲,这个下降速度过于缓慢了。

在目前国有企业资产比重高达70%的情况下,有人提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问题,声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发生动摇,确实是言过其实了。按照外国资本、民营资本、国有资本划分,仅就数量而言,在国有企业资产下降到33.3%之前,谈不上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按照私人资本(含外国资本和国内民营资本)、国有资本划分,在国有企业资产下降到51%之前,谈不上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国有企业控制国民经济关键领域、重要行业的情况下,上述比重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形势发展到了今天,已经非常明确,就全国范围而言,国有企业资产比重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国民经济全局的健康持续发展。国有企业资产比重过大,即使我们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发挥预期中的有效作用,国家整体经济生活仍将处于缺乏活力的低效率状态,并且造成国有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惊人浪费。国有资产比重过小,可能危及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违背社会公众意愿,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后果。

通常所说解决国有企业问题,实质就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就是降低国有企业资产占全社会企业资产的比重,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国有企业资产的合理比重。应当排除干扰,坚定不移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国有企业资产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比重。为此,有的国有企业需要继续保持国有独资,有的需要转为国有控股,有的需要转为国有参股,有的则需要改制为民营。

关键要确定国有企业资产的合理比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在客观上都需要若干数量的非国有企业资产,同时也需要若干数量的国有企业资产,关于这一点没有争议。从这个角度讲,动辄声称所谓“私有化”或“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无论是主张“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一方,还是反对“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一方,这种提法和表述都是不科学的,不准确的。

应当说明的是,以往的国有企业相关研究活动局限于粗略谈论国有经济规模,混淆国有企业资产和国有企业增加值两个不同概念,过于含混笼统,不能清晰、确切地说明问题,反而容易引起误解。例如,部分学者常常声称我国国有经济已经降到了30%左右,忧心忡忡。实际上,准确地讲,是我国国有企业创造的增加值降到了占GDP 的 30%左右,而我国国有企业资产占全社会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仍然高达70%左右,没有值得忧虑的理由。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降低国有企业资产比重,而不是降低国有经济比重或国有经济增加值比重。

国有企业资产比重和国有企业增加值比重相比,国有企业资产比重更有决定性意义。问题的关键不是确定合理的国有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而是确定合理的国有企业资产的比重,不是降低国有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而是降低国有企业资产的比重。如果国有企业增加值比重很低,而国有企业资产比重很高,说明国有企业资产利用率很低,闲置率很高,恰恰说明应当尽快加以改变。我们现在面临的正是这个问题。

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和国有企业资产比重相比,关键是确定国有企业资产比重。不应该为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即国有企业资产的绝对数量做出一个规定,例如不应该规定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数量必须达到或者不能超过某一限额。单纯强调或规定国有企业资产绝对数量没有意义也不可行,因为全社会的企业资产数量是持续不断增加的。如果为国有企业资产数量做出一个规定,当时看起来可能比较合理,甚至很高,但是,随着全社会企业资产数量的不断增加,年年增加,国有企业资产数量可能很快就会变得很低,甚至偏低。

如果我们为国有企业资产比重做出一个规定,就不存在上述问题了。所谓比重,就是随着总量的增长而增长的数额,随着总量的浮动而浮动的数额。当然,关于国有企业资产比重的规定,也只能是一个总体上的规定,不可能连一个百分点的上下浮动也不允许。从这个意义上讲,准确地讲,我们应当为国有企业资产占全社会企业资产的比重规定一个合理区间,或者叫做“浮动走廊”“比重走廊”。一般来说,作为实现国有企业资产合理比重的第一阶段,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预期目标,在若干年内(不设时间表),在全国范围内,将国有企业资产比重降低到50%左右,可以成为一个设想。

不能把每一个国企都变成

“混合所有制企业”

衡量国有企业资产比重是否合理,应当在全国范围内考察。不能从一个省、一个市的范围内考察,也不能从某一个行业的角度考察。一个地区的国有企业资产比重,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国有企业资产比重;一个行业的国有企业资产比重,不能代表所有行业的国有企业资产比重。有的行业或地区,国有企业资产比重可能只有百分之十几,有的行业或地区可能高达百分之几十,都有各自的依据和合理性,相互之间没有可比性,更不应该攀比。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国有企业资产的合理比重,只能是根据本地区或行业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根据国家经济建设以及政治、军事需要,统筹考虑,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确定。

应当特别强调,我们寻求的是全国范围内的总体比重合理,不是局部比重合理。国有企业资产比重,行业和行业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可以也应当有很大差别。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出现一个问题,就是重大概念混乱,上上下下盲目热衷于“混合经济”“混合所有制”,大有把全国每一个国有企业都变成“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架势。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我们应当追求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混合所有制”。这个目标应当说已经基本实现。在我国,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正在并将继续共同发展,共同存在。现在的问题是,全国范围内的国有、民营即私有企业各自占有的比重没有达到合理的水平。

篇4

关键词: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研究

(一)无形资产确认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内容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所控制的不具有食物状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在确认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无形资产的相关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第二是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在未来可以流入企业。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够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内部创立的一些品牌以及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等,就不能被确认为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计量

无形资产的计量内容包括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和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首先是初始计量,企业在获得无形资产的时候一般按照入账价值进行确认。无形资产的获得以下几个来源:企业自行开发,外购,投资者投入以及企业合并取得。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内部在新项目的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并按照支出总额来确认无形资产的成本。外购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实际支出价款与购买价款之间的差额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

无形资产在存续阶段需要进行后续的计量。主要内容包括无形资产的减值和摊销。无形资产的减值是指无形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价值损失的现象;无形资产摊销的方法包括直线法和减值摊销法。

二、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确认的范围比较小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种类和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大,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重要基础。我国的现行会计准则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仍然比较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特许权等,但是企业自创的商誉以及部分专利权仍然没有纳入无形资产的范围。另外,互联网上的域名以及各种认证权等新型的无形资产仍然得不到有效的确认与计量,这是不符合时展要求的。尤其是一些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要素不能得以确认,将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二)无形资产的计量缺乏合理性

我国的无形资产的计量主要运用的是历史成本法,虽然这种方法简单可靠,但是其不能完全的将无形资产的潜在价值体现出来,使得财务报表中无形资产的价值不能体现出其未来的经济利益,这很容易给公司的战略决策带来误导。其次,运用历史成本法进行计量,反应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其过去的价值,而无形资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变化发展会出现很大的变动。06年新会计准则提出了使用公允价值模式来计量无形资产,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使用的仍然不多。另外,在企业内部研发而产生的无形资产的计量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三、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改进措施

(一) 无形资产确认的改进

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大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首先,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自创的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等都不能够被确认为无形资产。这会导致企业的整体价值被低估,造成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失真。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一些要素,例如企业的人力资源,商誉等,都应该被纳入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其次,在无形资产确认范围方面,我国的会计准则应该借鉴国家会计准则,将无形资产的范围扩大到与客户关系有关的无形资产,与技术有认关的无形资产,与企业创新有关的无形资产等。

(二)无形资产计量的改进

1.由成本法向价值法计量转变

我国的无形资产的计量主要运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其不能完全的将无形资产的潜在价值体现出来,使得财务报表中无形资产的价值不能体现出其未来的经济利益。其次,运用历史成本法进行计量,反应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其过去的价值,而无形资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变化发展会出现很大的变动。要促使无形资产的计量由成本法向价值法转变,从而更加准确的计量无形资产未来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提高了无形资产价值的真实性。

2.建立公允价值计量的环境

虽然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提到了使用公允价值来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但是我国无形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环境不成熟,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的困难。我国需要逐渐的向国家会计准则靠拢,完善和健全相关的会计准则,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和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内部监督,为公允价值计量创造良好的环境。

3.改革无形资产研发费用

我国的企业内部研发的无形资产的计量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之处,只有对开发成功并取得专利权的费用能够予以资本化,而在研究阶段的费用只能作为当期费用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这种计量方法会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并且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我国可以借鉴国外会计准则的经验,将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计入“在建工程”科目,在无形资产开发成功后再转入“无形资产”科目,如果研发失败则计入“管理费用”,同时,可以增加“研发支出――失败准备”这一科目。

4.逐步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计量方式

目前我国的无形资产主要是采用的货币计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种类繁多的无形资产难以进行全面有效的计量。对于一些无法用货币计量方法来计量的无形资产,需要引入非货币性计量方法来进行。

四、总结

在如今的时代,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门,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的会计准则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不断的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金水英.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

篇5

为了全面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入改革开放的需要,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新准则),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和借款范围、借款利息和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方法方面的规定与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旧准则)存在较大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

根据旧准则,应予资本化的资产只有固定资产,包括企业自己购买或建造的固定资产,以及委托其他单位建造的固定资产。而新准则将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根据新准则第四条的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等资产。可见新准则将投资性房地产以及类似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用于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轮船制造企业制造的用于出售的大型轮船、机械制造企业制造的用于出售的大型电力设备等类似存货,都列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2.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扩大

根据旧准则,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仅限于专门借款,企业只有为构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即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才允许予以资本化,其他借款(如流动资金借款等)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均不允许资本化,而应计入当期费用。根据新准则,应予资本化的借款不仅包括专门借款,而且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一般借款的,应将一般借款中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

3.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不同

新旧准则对于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和资本化率的计算方法都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新准则第六条规定:(1)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即:专门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总利息-闲置资金投资收益),不再与资产支出相挂钩,可以全额资本化。(2)对于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利息中应予资本化利息金额(即:一般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

4.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不同

根据旧准则,因安排专门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包括银行借款手续费(如发行债券手续费)、承诺费、佣金等,属于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如果辅助费用金额较小,也可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根据新准则第十条规定,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取消了根据重要性原则将金额较小的辅助费用予以费用化的规定,但对于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定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5.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方法不同

旧准则规定,如果专门借款存在折价或溢价,应当将每期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作为利息的调整额,对资本化率做相应调整。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采用直线法。新准则规定,借款存在溢价或折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二、借款费用新旧准则差异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1.会计科目的设置及会计处理的变化

新准则中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要求我们在实务中设置存货及投资性房地产上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相应的会计科目,如开发成本、生产成本等,同时增加了存货及投资性房地产上借款费用资本化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待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后,将开发成本或生产成本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存货。

2.更好的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新准则扩大了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对于先进制造企业的存货而言,借款费用已构成了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计入存货成本中,在存货销售时得到补偿,更符合配比原则。新准则取消了专门借款的辅助费用根据重要性原则将金额较小的辅助费用予以费用化的规定,这是由于专门借款的辅助费用与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购建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将其在资本化期间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更加符合实际成本原则。新准则规定对于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只能采用实际利率法,减少了企业的会计选择,便于实务操作,增强了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3.减少了企业借款费用纳税调整

新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和借款范围、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这三方面的规定基本趋同,这表明新准则的实施将会减少企业借款费用纳税调整的问题,节约了相应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它的实施会增加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相应地降低公司当期财务费用,提高公司的利润和形象,但同时也降低了当期财务费用的抵税作用,资本化后的财务费用就以折旧形式在以后的折旧期内分期在税前抵扣。

4.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

篇6

关键词:借款费用;资本化;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124-01

1资产范围扩大对企业的影响

原准则中允许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十分有限,只有用于固定资产构建或生产的专门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新准则扩大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范围,允许资本化的资产包括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和存货等资产,这里所说的相当长时间一般认为是一年。对于那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存货,比如企业生产机器设备、船舶等借入的款项而发生的借款费用新准则允许资本化,计入存货的账面价值,而非计入当期损益;同样的,对于需要经过长时间建造和开发的投资性房地产和无形资产,也具有相似的特征,所以相关的借款费用理应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

资产范围的扩大,使得资产负债表中企业资产总额增加,当期权益增加。新准则的规定更能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尤其对于生产周期较长且借款金额巨大的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来说,不仅减少了企业当期的财务费用,而且增加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价值,能恰当地反映企业各个期间的经营成果,也能展现出更加良好的财务状况,提高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2借款范围的扩大对企业的影响

按照借款费用准则的规定,借款包括一般借款和专门借款。一般借款是指在借入时,借款的用途尚未被指定的借款,是相对于专门借款而言的借款;而专门借款则是指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即专用的借款。新准则的借款范围从原来的只有专门借款扩大到所有借款,即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而且专门借款的借款金额也有所扩大。具体来说,新准则规定专门借款费用在资本化期间可全额资本化,不需要与资产的支出相挂钩,但是若将尚未动用的专门借款存入银行或进行暂时性投资,那么获得的存款利息或取得的投资收益应该予以扣除,将扣除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此外,新准则允许一般借款进行资本化,并不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资本化条件也很严格,必须是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才允许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而对于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则需与相关资产支出相挂钩,只有专门借款不足时才允许使用一般借款,将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计入资本成本,其金额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的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企业借款范围的扩大,意味着企业更多的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而不计入当期损益,使得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增加,这使得企业的资产价值与实际情况更吻合,也使得企业当期财务费用降低,当期利润增加,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更符合配比原则。

3新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原准则不允许一般借款资本化是为了防止企业将大量的借款费用计入资产,较少计入当期损益,从而虚增利润,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这样的会计处理虽然提供的会计信息可靠性较高,但其过于严格的规定却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未将与构建或生产资产所耗用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就不能很好的体现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也没能反映出经济业务的实质,不能做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而新准则在这几方面做了完善,扩大了允许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修订了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取消了直线法,只允许采用实际利率法,保证了企业计算的利息费用更准确,适应了实务操作的需要,也有效的压缩了企业虚增利润的空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也使得会计信息更加可比。

4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其借款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将直接影响到财务报表和相关的财务指标。本文仅以存货为例说明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情况。

存货借款费用资本化使借款费用计入了存货成本,因此存货数额提高,当期利息费用下降。从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存货数额提高使得存货周转率降低,企业的存货资产管理能力变有所下降,但由于利息费用金额占存货总金额的比例较小,所以对企业的营运能力的影响并不大。从企业盈利能力看,由于借款费用计入了存货成本,所以存货出售时会引起主营业务成本增加,从而导致销售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从长远看来,借款费用无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只是资本化的处理延后了成本费用的确认,这更符合收入与成本相配比的原则。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存货借款费用资本化计入存货成本,降低了当期利息费用,从而提高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因此,为体现大型机器设备等存货的长期制造储存和具有一定投资性质的本质特征,新准则对该类存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更加符合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梁琦.存货成本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32).

篇7

摘 要 通过对新旧借款费用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修订后的借款费用准则的重大变化及其实施该准则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深刻地理解企业相关报表信息,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 借款费用准则 变化 上市公司 影响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与以前的规定相比,在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以及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调整,此项改革必然会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一、新借款费用准则的主要特点

(一)新借款费用准则的适用范围

借款费用是企业借入资金所付的代价,即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借款利息、溢折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和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在具体范围上,新借款费用准则,不仅涵盖了“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而且也对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构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进行了规范,同时把“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纳入《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的规范范围。相比而言,新准则的适用资产范围增加了存货项目、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以及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

(二)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

根据新借款费用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除了包括固定资产,还包括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投资性房产和存货等;应予资本化的借款不仅包括专门借款,对于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也应计算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其中,新准则中的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一般借款则指除专门借款以外的其他借款。这意味着在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其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也应按照资产支出额的比例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旧借款费用准则规定,可资本化的利息费用首先必须是专门借款所产生的,且仅限于已经实际用于购建固定资产上的专门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而新准则规定,在资本化期间内“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该金额是一种净利息费用的概念,它实际上反映了专门借款真正的利息负担。在实际利率法下,企业应当按照期初借款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每期借款利息费用。而对于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需计算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该金额按照资本化率计算确定。其中,资本化率应为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

二、新借款费用准则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新旧准则中均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包括哪些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等内容。这些方面的处理,计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资产和费用的计量,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那么新旧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运作方面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借款费用准则的实施改善了公司的财务状况

新借款费用准则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即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不仅包括固定资产,也涵盖了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例如飞机、轮船、发电设备及房地产等。这样以来,对于大型产品生产企业来说,可使其利润的分布趋于较均匀状态。新准则的变更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当前的会计利润增加,关键在于改善了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指标。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改变对这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大型产品生产企业来说,可以使其利润的分布趋于比较均匀的状态,使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使企业的会计核算更符合配比原则。

(二)新借款费用准则的实施使公司的经营成果得到提升

一般在会计处理上,对于借款费用的处理可以采取费用化和资本化两种方式。如果上市公司将其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即把它作为相关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并列入了资产负债表;如果上市公司将其借款费用予以费用化,大额的借款费用将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对企业当期利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将增加企业资产的总额,减少当期费用,增加利润。从资产负债表来看,扩大借款费用资本化对象的范围增加了存货的账面价值,导致资产总额上升,流动比率随之提高。从利润表来看,扩大借款费用资本化对象的范围减少了计入当期损益的借款费用,从而使企业降低了当期财务费用,提高了当期会计利润。毛利率、利润率等指标随之提高。总的说来,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具体表现为资产类总额的增加,当期费用减少,利润相应地增加。

(三)新借款费用准则的实施增强了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生命力的源泉是决策有用性,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是无用的。新准则增加了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但也增加了企业虚增利润的可能性。新准则规定,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资本化金额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扣减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使得会计报表反映信息更加真实准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刘俊华.有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几点思考.北京:审计与理财.2006.06.

篇8

一、合并范围变动的原因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会计政策变更。我国对合并范围的规范是随着各种问题的发现而不断完善的,这就存在因会计政策变更而导致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如财政部1995年出台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没有将合营企业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但1998年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合营企业合并在内,并按照比例合并方法对合营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予以合并。而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由于合营企业同受多方控制,不符合准则控制定义,因此合营企业不纳入合并范围,而是按照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进行核算。又如1996年《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请示的复函》规定当子公司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及当期净利润额按照给定公式计算得出的比率在10%以下(不含10%)时,根据重要性原则,该子公司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又取消了这一规定。这些会计政策的变更都可能导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增减变动。

第二,企业内部结构变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基于战略和形势变化,会适时出售或购入子公司,造成合并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增加子公司,可能母公司原先对其没有投资,本年度内通过投资、收购兼并或资产置换等形式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也可能被投资单位减少注册资本归还其他股东的投资,致使母公司的持股比例上升从而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扩大了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减少子公司,可能由于资产置换、出售转让而不再对其持股;也有可能是因被投资单位增资扩股,而母公司未按原持股比例增持股份,因此失去对其原有的控制权,从而不再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母公司因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协议的变动或章程的修改等因素,不能再控制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或是拥有以前没能控制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权,从而引起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动。

第三,会计差错更正。在确定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时发生差错,例如因判断失误将应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排除在合并报表范围之外等,那么本年度更正该项会计差错时,也会导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变动。

二、合并范围变动年初数的调整

有关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变动时合并资产负债表年初数是否调整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规定有:“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除此之外没有更详细的解释。

合并资产负债表年初数的调整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各期合并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由于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并未对此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必要对此进行更为详细的规定。现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变动时合并资产负债表年初数是否该调整进行探讨,以消除由此给会计及审计实务带来的不便与障碍。

对于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变动时合并资产负债表年初数是否应该调整应根据范围变动的具体原因而定:

第一,对于因会计政策变更导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改变的,应根据新会计政策对于如何与旧会计政策进行衔接的相关规定确定是否进行追溯调整。若规定追溯调整则应调整合并财务报表的年初数,同新会计政策执行,追溯调整报告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所列示的年初数,以增强会计信息纵向上的可比性;若规定不用追溯调整则不进行调整。

第二,对于因追加投资、协议等增加子公司和出售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破产、清算、协议等原因导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变动的,不应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因为合并财务报表是从一个完整、连续的会计主体角度出发,同单个会计主体一致,而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主体正是以母公司的控制能力来界定的。年末将该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因为能够控制该子公司的财务经营决策,因追加投资协议等取得了对其的控制权,表明母公司控制范围的扩大。为了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分析财务报表,因此不应调整合并财务报表的年初数。

第三,对于因会计差错更正导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变动的,应调整发生差错年度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追溯调整报告年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年初数,以增强会计信息纵向上的可比性。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变动时应根据合并范围变动的具体原因决定是否应调整,如果不区分具体原因一律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或者一律不调整,则忽视了不同时点上母公司控制范围的不同,实际上破坏了同一会计主体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资产转移;涉税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17-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我国需要出现一批行业“领头羊”式的大型企业。在我国企业重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总分支机构间资产转移的财税处理问题逐渐突显。

分公司是与总公司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许多大型企业的业务分布于全国各地甚至许多国家,而这些企业的业务实体是公司所设置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这些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就是所谓的分公司,而公司本身则称之为总公司。分公司的法律特征有:1、分公司是由隶属公司依法设立的; 2、分公司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与隶属公司在经济是统一核算,其在经营活动中的负债由隶属公司负责清偿; 3、分公司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自己的章程,没有董事会等形式的公司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关; 4、分公司没有独立的名称,其名称只要在总公司名称后加上分公司字样即可。

总分支机构间资产转移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中,固定资产区分动产和不动产,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属于动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等属于不动产,而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誉等则属于无形资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企业在进行财税处理时过于草率,留下了不小的财税风险。

一、增值税方面

从2009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在新增值税条例下,如果处于不同城市的总分机构间转移资产,是否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缴纳增值税?《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二)销售代销货物;(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另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属机构间移送货物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37号)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第(三)项所称的用于销售,是指受货机构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营行为:一、向购货方开具发票;二、向购货方收取货款。受货机构的货物移送行为有上述两项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未发生上述两项情形的,则应由总机构统一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明确,前款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从上述规定可以直观地看出,总分支机构间转移的固定资产显然不属于“用于销售”,而是以使用为目的。另外,从增值税相关法规制定的原则来看,“货物”与“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也存在差异。

也就是说,在总分机构统一核算(不独立计算盈亏和会计决算)的情况下(不考虑同一县(市)的情况),对于货物,如果受货分公司用于销售,即发生了向购货方收款或开票的情形的,总公司的移送(拨付)行为应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对于问题中提到的“转移”固定资产,应区分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如果总机构向分支机构转移固定资产,只是为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并未从分支机构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不具备有偿销售货物实质,因此,就不用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在此情况下,总机构的移送(拨付)行为不涉及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问题。账务处理应为:

(总机构)

借:内部划拨资产—划出资产

贷:固定资产。

(分支机构)

借:固定资产

贷:内部划拨资产—划入资产。

如果“转移”的固定资产是为了销售,那么这时的“固定资产”就应视同前述的“货物”,计算缴纳流转税。如果该项固定资产为不动产,那么总公司在“转移”时应确认收入,开发票并计提营业税。如果该项固定资产为机械设备,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第四款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一)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二)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三)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本通知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篇10

[关键词]新准则 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转回

计提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稳健性,即谨慎性的要求,我国于1992年的会计改革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并提出应该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998年初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扩大了资产减值的范围,要求B股、H股的上市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内容。1999年末,财政部明确规定了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统一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将其他应收款也纳入了该范围。2000年末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进一步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由四项扩大到八项,在原基础上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的资产,并对资产减值的具体处理进行了专门规范。

一、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改革的动因

1、规范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需要

规范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我国进行资产减值会计改革的重要动因。旧会计准则中的有关规定缺乏具体的操作要求,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随意性比较大,实务中很多企业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需要来决定是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粉饰经营业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阻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一方面,在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时,企业对资产减值的判断和计提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持有同一家公司股权的资产发生减值,各个投资人对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却相差甚大。这其中的原因除却各公司管理者对被投资公司实际风险情况的判断不同之外,更大部分原因在于该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投资公司从其实际需要出发所作出的符合自身需要的“合理估计”,而并非依照客观的风险判断标准进行的。另一方面,存在更多的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来进行利润操纵,企业往往选择在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计提巨额减值准备,让企业一次亏足,然后在以后期间再利用减值准备的转回来制造业绩上升的假象。运用这种手段可以使上市公司随意调节利润,实现其融资或避免退市的目的;对非上市公司来说,则为其提供了上市或逃避债务的可能。

2、实现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逐步迎合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俨然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个负责任的、日益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的巨大的经济实体。但高速发展的经济成果同我国发展缓慢的经济制度体系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我国对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运行的规则和惯例还缺乏了解,更缺乏熟悉和掌握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的人才,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国内法规制度与国际惯例相去甚远,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中没有发言权,这既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更与我国作为经济大国的身份不相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使我国会计积极向国际规则和惯例靠拢,新会计准则中多项规定都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国际趋同。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内容的变化

1、扩大了适用范围

旧会计准则中没有制订关于资产减值的专项规定,只是对资产减值的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分别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八项内容计提减值准备。而新会计准则中专门设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来规范资产减值工作,其中规定除了公益性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等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之外,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扩大到所有的资产,并集中规范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处理问题,同时明确了凡不适用于新会计准则规范的有关资产的减值执行其他相关具体准则的规定。

2、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前提

新准则明确规定了会计期末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是“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就不需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就不需确认减值损失,这一点与国际惯例中对资产减值的“经济性”确认标准是相吻合的。同时,新准则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判断标准更加细化,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主要可以从外部信息来源和内部信息来源两方面加以判断,并列举了七种具体情形。

3、改变了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

旧准则要求企业对各项资产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新准则规定,企业只有存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但是对于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以及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4、引入了资产组、总部资产的概念

对于资产减值的确认范围,旧准则中是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进行减值确认,但在实务中,这种做法一是没有考虑到某些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估算比较困难,难以确定,二是没有顾全只能组合在一起提供经济效益的这部分资产。为解决这两种情况,新会计准则中科学地引入了资产组、总部资产的概念。针对第一种情况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指出当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时,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并且准则对资产组的认定也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方法。针对第二种情况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总部资产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归属于某一资产组,并对总部资产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资产。

5、明确了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

旧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销售净价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较高者确定,其中,销售净价为资产销售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余额,旧准则对于如何估计资产的销售净价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没有提供具体的方法。考虑到不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销售价格比较难以获得,因此新会计准则将销售价格更改为公允价值,规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从而更加合理地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新准则还就如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预计处置费用,如何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提供了较为详细

的操作指南。

6、对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作了禁止性规定

这里先明确一点,在新会计准则中,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对应科目不再分别为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而是统一使用“资产减值损失”这一科目。旧准则规定,前期已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如果在以后会计期间恢复的,应按照恢复的金额,在不超过已确认减值准备金额的范围内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而新准则对此作了禁止性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不得转回减值准备的资产是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对于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委托贷款等短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仍是可以转回的。

7、要求充分披露资产减值信息

旧准则对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要求较为概括,未作统一明确的规定,只要求企业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本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计提比例、计提依据及方法。新准则明确规定了企业要在附注中披露当期确认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企业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导致每项重大资产减值损失的原因等内容,大大提高了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三、新准则中资产减值规定仍存在的局限性

1、可收回金额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增加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突破,因为公允价值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人为判断,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利润,我国在公允价值使用的前提、范围及具体方法的规定上非常谨慎,规定只有在存在活跃市场和公平价值的前提下,上市公司才可以使用公允价值。但是在现行条件下,由于我国资产交易市场的不活跃,而且影响公允价值的诸多因素本身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其可量化程度也不同,目前企业仍然很难做到准确定夺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此,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不仅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困难。

2、禁止转回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新准则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禁止转回的规定遏制了盈余管理空间,有效地防止了企业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进行经营业绩的粉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客观。但当企业的资产恢复至原有价值甚至升值时,不转回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会造成少列资产,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反映真实的资产状况。因此,长期看来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企业就无法如实地提供资产或资产组合潜在利益的信息,同时也可能诱导企业滥用这项规定,在当期确认一项重大资产减值损失,从而导致以后年度确认较低的折旧或摊销,以实现更高的利润。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禁止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违背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初衷,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