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一体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一体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一体化管理

篇1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运作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西方国家开始对工业工程进行改革,将传统的只注重车间层次的效率和数学方法的运用转变为系统的工程管理和沟通技巧的运用,并对传统的工程管理教育专业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于是,现代工程管理的雏形开始出现,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已得到了完善的发展,广泛的运用在现代工程项目中。在现代工程中,工程监理的职责也非常重要,监理的职责是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促使甲、乙双方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得到全面履行,工程监理主要控制着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以及工程质量,协调工程承建者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工程监理的出现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与国外结合我国国情出现的新型产业,是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中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目前,我国的工程一般都采用工程管理与监理分开的方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现代工程的发展,工程管理、监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工程监理与管理在结合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工程管理与监理人员的发展,严重的时候甚至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正常承建。近年来,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政策来鼓励工程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许多有实力的企业也在积极学习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运作是一种工程组织方式的时代潮流和科学发展方向,在工程项目的承建中,管理与监理的一体化已成为工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对工程建设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实践

1、项目概况:新景花苑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3.8376公顷,总建筑面积26.33万㎡,共有28栋住宅楼和2座地下车库,其中11层住宅9栋,15层住宅9栋,18层住宅11栋,该工程为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安置小区,可安置2143户住户。该项目工期要求高,(2009.12.25日开工至2011..30完成竣工交付),参与单位多,协调工作量大,工作内容涵盖:办理前期手续,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项目实施阶段、投资、进度、质量、风险、沟通、安全控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及各专项验收、交付等全过程。该项目由新桥镇政府委托我公司全过程项目管理,

在该项目上我公司采用了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运作服务模式。

2、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运行模式组织机构图

3、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运作模式特色

①项目经理(总监)为团队最高负责人,在内部管理和运作上实行一体化操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指令清晰,执行力强。

②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严格按照项目管理流程运作,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力资源,降低运作成本。PM项目管理部在开工前,先后制定了《新景花苑考核细则》、《质量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道路保洁管理制度》、《生活区管理制度》、《工程款支付审核制度》、《保安管理制度》、《分包单位管理制度》、《项目经理考核制度》等十多项管理制度,做到每个关口有制度约束,有些制度在工程招标时即纳入招标文件中。每月还出一份《新景花苑建设简报》下发参建各方。制度的建设,使整个项目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了管理规范化,上档次,上台阶。

③从现场管理实践看,项目管理与监理人员一体化运作。监理完全融入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把自身以监理工作中“监工”的角色转变到“项目管理”的地位上来,监理成为项目管理的一个职能延伸,主要侧重于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向项目管理负责。

④监理与项目管理之间信息畅通形成合力,项目管理与监理人员人际充分沟通协商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这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由PM部统一制定了新景花苑一期工程“监理日报”表式,由专业监理将每天现场施工状况,存在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现状及需协调解决的问题统一纳入到监理日报中去,以便PM人员每天掌握现场动态,以便有目标进行及时协调,达到最快速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⑤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与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均围绕现场质量与安全管控大要件,既有机结合又有所分工,项目管理工程师从设计上技术要求的高度来控制相关工程的进展,而专业监理工程师则从现场施工角度更加具体的实施管理并支持项目管理工程师的工作,实现项目管理监理无缝对接,充分利用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更好地促进了现场质量、安全、综合管理。

⑥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运作,克服了多环节多口子管理的很多弊端,消除了互相扯皮,均不负责的局面,减轻了管理风险,做到联动管理,既讲究管理力度,更讲求管理技巧,它是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管理效能的全面体现,对促进项目管理的全局和整体性十分有效。

二、实施项目管理和监理一体化运作过程体会。

1、目前绝大多数的监理企业主要是承担施工阶段的的监理服务,况且监理重点放在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上,而从事一体化管理工作范围向两头延伸。在前期协助业主完成政府审批手续及工程设计和管理,在后期完成系统联调、竣工验收、交付咨询管理服务。

2、项目建设中耗力最大的是协调。单一的施工监理难以胜任施工与设计,施工与采购的有效协调。解决了业主非工程专业人员管理工作项目的状况,管理团队承担了大量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弥补了业主的局限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3、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动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工作上可形成互补,避免了工作岗位重复设置。项目管理与监理团队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充分融合,高度统一,沟通顺畅,信息共享,决策迅速,执行力强。不仅能够保证质量、安全、进度,也能对工程的投资进行有效控制,业主可以节约管理成本,监理公司也能提高收费,实现双赢。

4、项目管理和监理一体化运作,监理由被动管理工作转入主动管理,进度控制更直接,全面有效,从而能更快地找到设计,采购,施工及各方面平衡点、契合点,缩短磨合过程,保证工程按计划完成。

5、项目管理工作与监理一体化动作,容易与工程施工、设计各参建方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增进团结,以项目建设为目标、以合同契约为依据、以规范标准为指导,形成合力,充分调动各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6、项目管理与管理一体化运作,对监理企业的人员素质、专业技能、管理工作素养整体水平要求更高,需广泛吸收,懂技术、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培训,实践 、总结、 提高,才能与之适应。

目前我国工程监理管理与监理一体化动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提升空间很大在,但是只要监理企业转变观念,始终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工作,完善各项制度,构筑企业文化,重视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不断提高监理业务的综合管理水平,从而为业主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服务,推进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的进程,从而顺利实现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公司转型。

参考文献:

李明安: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实践,建设管理{J},2010(8)

篇2

关键词:工程造价;投资控制;一体化;全过程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一、背景

随着社会综合物价指数上涨和公司产能结构优化调整,使得油田地面建设投资成本上升的趋势加快,生产经营的压力增大。为此,通过实践摸索,以“控投资、降成本”为中心,以“单项不超,整体节余”为工作目标,从计划部门着手,以多部门团结协作为运行载体,以加强全过程动态控制为手段,从管理上下功夫,积极从内部挖潜增效,成功摸索出一套“先算后干、边算边干、干后细算”即预结算与施工相结合的动态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使油田基本建设投资控制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图1.基本建设投资控制示意图

二、具体做法

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理念: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分为项目前期管理、施工动态管理和竣工结算管理三个环节。近年来,造价管理不再局限于竣工结算环节上,而是采取全过程动态控制造价管理模式,逐渐加强对项目前期和现场施工的管理,进而实现全过程动态造价控制。

图2.造价管理传统模式与新模式的对比

(一)在前期控制上,先算后干,坚持施工图预算制度常态化

按照《第七采油厂建设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在项目交底后,及时确定项目预算负责人和专业审查人,施工单位在现场勘查基础上,7天内必须完成施工图预算编制工作,由基建工程管理中心预算室进行审核,如果超投资,则分析原因,并形成分析报告上报主管厂长及计划部门,确保从源头上控制造价。

1.超前介入,加强管理,合理预测工程造价。认真审查施工图预算,对于超投资项目要与概算对比进行深刻而细致的超投资原因分析,从而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科学而合理的依据。

2.专人负责,全程管理,深刻理解设计意图。设计阶段决定了工程造价的70%,因此要透彻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要求,明确工程费用最易突破部分和环节,找出控制重点。提前熟悉施工图纸,预审施工图预算,了解预算中暂定的计费因素,指导后期施工应注意的实际情况和预算差异,把它作为造价控制的依据,为后来的结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全面审核,重点管理,提前制定防范对策。在项目开工之前,依据图纸、结合现场、与使用单位沟通等方式对工程量进行核实,并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变动因素如材料价差、签证等对造价的影响,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重点把握影响工程造价比较大的部分,统筹兼顾做好施工图预算审核工作。对于部分有代表性的项目做到重点管理,动态跟踪,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调整预算。

(二)在运行控制上,边算边干,将预算管理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建设工程计划下达后,预算人员从项目技术交底、施工过程、项目验收全程介入,熟悉实体工程量、投资计划、施工周期,对工程量认证和现场经济签证进行动态管理,预算人员与项目经理一道深入现场核实,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后期推进工程结算审核工作奠定基础。

1.精准勘察,严控变更,为造价控制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施工的不断进行,由于客观上遇到不可预见情况、环境等因素往往需要进行联络。首先,在拿到图纸后,基建工程管理中心项目经理和预算人员联合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现场勘查,在施工图会审时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设计联络。其次,对于不可避免的设计联络,及时进行联络的合理性分析,并进行经济核算,计算出需追加或减少的投资,列出变更的工程量清单和变更的估价,并遵循一定程序进行规范操作。再次,对于因施工技术的要求或由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联络,要充分考虑是否科学、合理,避免施工方采取多报、虚报来增加工程投资。

2.限额定量,严格把关,科学控制工程用料的数量和价格。设备费、材料费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中约占总造价的60%~75%,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消耗的多少和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最终工程造价的大小。因此,在造价控制过程中,必须把好设备、材料的数量关和价格关。对于甲供材料,根据实际勘查测量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计算,准确地进行报料,降低误差,避免浪费,节约投资;对于施工单位自购的材料,根据现场实际和市场行情,把好数量和价格关,降低工程造价。

3.优化方案,多方论证,确保关键环节施工方案经济合理。一般设计中只给出工作量,不涉及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不同,实际发生的机械台班、措施费用及附加费用完全不一样。重点施工环节占总投资比重较大,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将大幅度降低工程投资。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对其人、材、机配置进行仔细地分析并进行酌情增减。以合同工期为依据,结合工程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条件、装备情况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对各阶段的施工方案做好优化筛选工作,提出技术上先进、工艺上合理、组织上精干的施工方案,力求将关键环节施工投资降至最低。

4.深入现场,强化监督,确保实际工程量不超设计范围。对于采用施工图预算加经济签证结算方式的工程来说,最主要、最关键的投资控制取决于对工程量的控制,重点是隐蔽工程。对于现场施工特别是隐蔽工程施工实行的是隐蔽工程报验、隐蔽工程旁站监督和隐蔽工作量实时计量的方法,把工程量计量清楚,不留有余地。对由施工单位自身因素造成工程量增加的,坚决不予认可,对工程量不满足要求的工序坚决予以返工,对于部分可以不发生而且实际发生的工作量坚决不予计量。

5.严格控制,多重审核,减少经济签证的发生。现场经济签证是建设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顺利完成工程项目而对必须实施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定额、费用范围以外或不明确的工程量,以及需澄清与明确的措施费用和有关内容进行的确认。经济签证是投资控制的难点和关键点,原则上应少发生甚至不发生经济签证。不属于经济签证的范畴的坚决不予认定,对于签证的内容概念混淆,内容有重大歧义或者不具体,签证原因不清楚的坚决不予签证。实行基建工程管理中心项目经理、预算员、主管领导、监理、主管厂长等多重审核监督的制度,有效地控制经济签证。

(三)在后期控制上,干后细算,优质高效完成竣工结算审查

通过预算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施工管理,与各方加强合作,根据合同各项条款的规定,以国家和油田公司颁布的政策文件、定额标准、现行费率为依据,充分发挥“算”和“审”两大职能,对竣工结算仔细审核,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1.动态管理,形成制度,对在建工程进行结算跟踪。实施现场跟踪结算审查制度,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控制投资、强化管理,进而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化。一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使预算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经常化、制度化。二是在现场多看、多思、多问,深刻地掌握施工工序内容,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促进结算质量的提升。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作好技术经济比较,以减少各个环节上可能出现的投资浪费。三是通过深入现场全面掌握工程动态,督促施工单位对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及时进行价格认证,从而加快结算工作速度。

2.实测实量,逐字推敲,确保竣工资料与实际相符。工程竣工结算主要的依据是竣工资料,竣工资料是否详实完整,是否真实反映现场实际情况将直接影响竣工结算。竣工资料一字之差,一句话歧义可能造成严重的投资超支。因此我们抓准实测实量工程量这个关键点,通过查阅详细的隐蔽工程计量记录,将涉及工程价款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收集整理,理顺关系,逐字逐句审核资料,有效地堵塞了计算失误、歧义或者因虚报引起的增加投资的漏洞。

3.密切配合,严查细审,提升结算审查的质量和速度。我们紧紧抓住“质量是结算工作的生命线”这一主线,进行严查细审。一是结合现场实际,与项目经理进行沟通,编排出“工程预计竣工时间计划运行表”。二是把结算工作窗口前移,深入施工现场,重点关注关键部位、关键工序、隐蔽工程的施工工艺,切实搞好现场调查,使工程结算与现场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在结算审查上实行“全面交叉复审、层层把关”的多级审查程序,即对于一项工程按照专业性质,先是各预算人员进行分工审核,然后由主审的预算人员进行整体审核,最后由预算主任进行把关审核,从而提高结算审查质量,进而把投资控制到最低。

为了加强油田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与工程造价的管理,实现全过程动态造价控制,使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必须深入开展预结算与施工相结合的动态控制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从而积极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通讯工程 一体化 项目管理 组织管理模式

一体化项目管理的重要是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使得网络工程的各方面运行效率得到大大的升高,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现如今对于工程管理的难度系数越来越大,在这之中,通讯工程显得尤为突出。而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从而使得通信工程的管理的组织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猛烈竞争下长期拥有强大的竞争力。通过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以及对不适当的招标模式进行改善,以解决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下所存在的问题。这这些将更好及有效的加大发展通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

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概论

近些年中,在我国各大报刊中常常见到一些项目事故的发生,即使有一部分的项目管理人员采用了很多的项目控制方法,但这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这一问题有很大一部分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与项目的控制方面存在联系。

(一)一体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一般会缺少对项目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是项目虽然存在监管理念,但是在项目的各方面控制相结合的能力比较弱。第二,在项目的控制过程中,控制者只单单注重项目和经济环境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而在对于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使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相对应的问题。第三,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各类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已经拥有一些较为有效的管理方法,但是在外部的影响,制度建设以及项目的管理水平的影响下,导致这些方法不能有效的实施,得不到应有的效益。

(二)通信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一体化是将业主和项目管理承包商的优势相互集合而成。譬如,业主在其功能,工艺以及政府的审批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将这些优势与项目管理承包商在经验,管理体系以及人力工具资源等优势相互结合,而这必将对项目的工程建设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实施的计划以及一系列完整的执行体系下正常运行,使全部的工作人员按照此程序去执行工作,从而实现程序、体系的一体化。一体化项目的管理将会使项目统一进行,使各专业间拥有充足的交流以及互动,使之成为一个多方操作的单元。

而在通信工程方面,交换工程,WLAN共程以及宽带接入工程,无线工程,传输工程和前期配套工程将实现项目一体化管理。并对无线工程,传输工程,交换工程以及前期配套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整体策划,并协调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对交流,无线,传输,配套资源进行核实对证,从而达到网络建设需求以及运营商的市场发展,从而使工程建设拥有其目的性与效应性,使得提高通信工程的整体建设的进度,按照计划有效的实施,使得工程项目高效完成。

二、通信化建设一体化管理组织模式的发展

(一)一体化管理过程

项目规划:首先对项目工程的任务进行分解,派发各类专业负责人,并制定出整体的网络项目规划,使各专业负责人协同制作年度与月计划书,并通过一体化管理模式,消除各类专业由于建设计划不一致所产生的问题,以免引起工程建设进度受阻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前期规划中有监管人员的参与,则将使监管人员提高对整体网络构架的了解。并使监理单位在实施阶段发挥更高更有效的作用。

(二)项目的实施

监理单位各专业工作人员共同制定各类工序的实施方案,并且通过一体化项目的管理,各类专业制定针对性的计划书,在实施的过程中保持一致性,使其发挥出工程建设的最大潜力,以致使工程建设的效率有所提高,由于监理单位内部处理了工程建设之间的协调问题,减少了工程人员的复杂的请示汇报过程,从而降低了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使专业间协调效率增大。

(三)项目管理的反馈

为保证一体化项目管理体系可长期进行,则需要在一体化管理中引进各种反馈,其中主要内容如下:①为保证工程顺利的实施,实现定期对整体项目的进度以及质量,资金等方面的监查。②对于项目工程进行如期例会,对各个区域的专业负责人对其管理的区域的进度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工程的可持续行进行实施。

三、结束语

通信工程管理项目一体化管理组织模式对于传统模式对设计项目的分专业管理的信息传递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以及提高对通信工程管理的效率,使之具有特殊性,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通信化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剖析,从而增大我国通信工程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池晨.初讨一体化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5,(10).

篇4

一、电力工程监理现状与特点。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制于1988年开始试点,5年后逐步推广,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电力工程监理作为建设工程中的电力工程专业化监理的一种形式,具有建设工程监理的共同点与电力工程专业化的特点。

、现阶段工程监理所面临的共同点。

1、工程监理企业是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后,在业主方的授权下开展项目监理工作。

2、监理企业实行的是项目管理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总监理工程师为项目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

3、监理企业的项目管理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存在交叉点,“小业主、大监理”的项目管理模式难以实施,监理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难以全部体现,导致监理方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地位尴尬。

4、监理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结构性缺乏,无法满足高技术要求下的项目管理需要。

(二)、电力工程监理的专业化的特点。

1、与建设工程监理多对施工阶段进行监理所不同,电力工程监理增加了电力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调试阶段的监理和职业健康与环境监理的内容。

2、电力工程监理服务的各方主体有其专业化的特点。电力工程建设市场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般都有其电力工程专业化的特点,各方责任主体相对稳定,监理工作中协调作用相对容易。

二、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电力工程监理企业逐步推进项目管理一体化。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将管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确保其目标的实现。

1、我国政策要求,监理企业推进项目管理是必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快速变化。为此,我们监理企业不能仅仅局限于搞工程监理工作,还要积极涉足其他领域,必须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

建设部在2003年2月以建令【2003】30号文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文中指出: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以及规范市场管理的需要;有关企业调整经营结构,迎接入世,加快和国际接轨的需要;贯彻中央“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

2、我国工程监理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敢于面对问题,走出困境。

我国建设监理制度建立的初衷和目前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建立建设监理制度以来,我国建设监理的发展仍主要停留在施工阶段,有的甚至只做了施工阶段的某一方面的控制工作,而没有进入推行之初要求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控制工作。

目前我国监理行业业务范围狭窄、服务内容单一,只能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只有极少部分监理公司兼做工程管理的咨询工作,提供全过程服务的专业化咨询公司几乎没有。从业人员素质低下、职业道德差、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严重影响了监理企业的服务质量,给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监理行业取费低、行业内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导致监理公司人才流失、服务质量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为了摆脱监理行业目前的困境,应拓宽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向建设项目管理公司转变。

3、我国加入WTO后,迫使我国监理企业尽快转型。

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将逐渐趋于国际化。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我国的投资企业已越来越多,我国的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大承包商必定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的工程建设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转变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另一方面,入世后根据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机会,能更容易地进入国际市场。

因而从行业发展和“走出去”的角度来看,推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尤为迫切。首先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和方法,其次要按照国际工程公司的做法健全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组建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公司,要强化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推进总监理工程师的国际化。

4、业主需求的变化,致使工程监理企业只有适应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投资主体呈现出外资、私营投资、股份制投资和国有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并存的格局。业主将对工程投资效益愈加重视,工程前期的决策阶段监理工作将大量增加。监理企业应始终以业主关注为焦点,具备提供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交验、后评估、运营等全过程、全方位优质服务的能力,以尽量满足业主的不同需要。

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国内的监理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的监理企业必然要对自身进行多方面的调整。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企业获得向国际化企业发展的机会。其次还要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体系,要创出有特色的名牌产品,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现代化管理体系,使企业的每一个行为都基于自身明确的发展目标上,通过系统管理得以顺利实施。要实现企业服务标准化战略,企业的品牌体现在项目管理服务上,必须对监理服务的内容、深度、原则等各方面实施标准化。

所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适应国际发展潮流,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项目管理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监理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的采取对策,发展成为大型的建设项目管理公司。

三、应用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的几点建议。

1、对于业主来说,要选对实施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的监理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因为选择公司决定着项目的成败,要从资质、业绩、人员配备、声誉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筛选。

2、业主要预先建立完善的项目控制制度,加强项目控制能力,避免失控状态。

3、业主同受委托的监理单位或项目管理公司签订具有激励性的合同付酬模式,以激励监理单位或项目管理公司同项目利益相关,调动其积极性。

篇5

关键词:国有企业;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促进着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奋进,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理念深入到各行各业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让行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将其应用到国有企业中则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气息。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已经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其业务的深度也实现了高度融合,进入到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针对业务增长的需要,结合项目数量增多的现状,信息化集成共享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国有企业亟待需要通过信息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提升其整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其管理能力的提升。因此,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探索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对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最佳的方式和途径促进国有企业信息化发展升入到新的高度。

一、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管理一般是遵循传统的信息化部门进行管理,由信息部门指导进行统一的领导、规划、执行标准,以及相关的经济统一建设。总部信息化部门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中心对建设工程进行全面的管理控制。一般执行过程都会安排给总部信息化公司下属的通信专业公司予以完成,比如总部数据中心的软硬件采购项目,项目的下达由总部信息化部门开展,传达给通信专业公司后,总部信息化部门只负责监督管理的工作,执行方则是通信专业公司。随着大型电力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公司的信息系统也正在向一体化方向转变,公司的信息建设系统进一步向总部集中。比如,国家电网集团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加强公司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使得建设项目的投资比率大大增加,这种情况下,能够极大地发挥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信息化项目的参与度和执行力。

二、信息一体化建设管理内容

1.明确组织职责

明确岗位职责是指通过具体的组织架构,进行责任分工。组织架构分为企业总部管理层面、通信公司管理层面以及地区通信公司管理层面三个层次。相关部门主要由各级通信专业主管部门、各级通信工程项目主管部门以及通信工程建设相关的集体企业和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组成。责任分工是指将工程分配给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再细分到各个岗位上,通过细化职责,做到统筹管理。通信专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设计方案的审查,建设通信工程的指导以及重大活动的组织,从而保障还未完工的工程能够更好验收。其他分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专业通信公司进行对施工现场建设管理工作。

2.深化角色定位

深化通信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各阶段的角色定位可以为各个阶段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角色定位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主要是:可研阶段、初设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后评估阶段。可研阶段、初设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后评估阶段对应的归口部门为总部项目主管部门。采购阶段的归口部门为总部物资主管部门。当然这些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协作。做好每个阶段的角色定位有助于工作的更好开展,能够让各个部门的工作进程彼此之间更好的互相配合,推动工作更好的开展。

3.确定阶段成果

确定通信工程可研、初设、物资采购、工程实施、验收及后评估等各阶段管理工作成果,以及相应的责任部门,为确认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提供有力支撑。下面列举出一些阶段的成果。可研阶段的核心成果为《可研报告模板》、《可研报告》;初设阶段的核心工作成果为《招标文件模板》、《中标通知书》、《初设方案》、《初设方案评审意见》等;采购阶段核心工作成果有《采购文件模板》、《技术规范书》、《采购文件》、《采购合同》等;施工阶段的核心工作成果有《施工图审查意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管控记录》、《预验收意见》等;验收阶段的核心成果有《验收报告》等;后评估阶段的核心工作结果有《工程总结报告》、《功成后评估意见》等。

三、信息一体化建设管理措施

1.建立工作管理机制

为保障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需要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过程中建立有关的工作管理机制。建立工作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立相关部门组织,组织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安全委员,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明确的分配工作职责,按照专业公司、省公司、设计部门、施工部门、监理部门等进行分工,按照完成项目的目标制定计划,成立配套的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从而可以更好的部署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要求,还能够监督和检查整个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各项安全工作,组织安全质量管控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的职责还有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等。第二,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业主项目部。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业主项目部是指通信息通信公司组织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业主项目部,还需要省级通信公司的组织。此项目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是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控制严格控制,以及对特高压配套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现场建设管理工作,还有需要将部分业主项目部的员工分配到现场进行现场管理工作。第三,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联合成立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是指通信公司通过组织相关部门、省级通信公司成立的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国有企业信息工程预验收工作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特高压配套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验收工作严格把关,配合开展竣工验收工作。

2.建设制度标准体系

建设制度标准体系是指通过专业的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信息工程进行管理,这种专业的管理制度要遵循一定的标准。通信专业管理制度按照标准体系建立出三种制度等级,一级制度是顶层的管理制度,二级制度是覆盖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环节的制度,三级制度是相关实施细则和指导原则的制度。顶层的管理制度为各归口部门的有关项目立项、计划、采购管理等通信专业性不强的管理制度。二级制度是跟通信技术管理有关的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评价的全过程。三级制度是根据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特点对其进行相关的指导,还有对有关组网架构、互联互通、资源命名、地址(号码)分配等方面的完善。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技术标准方面,通过梳理网络工程建设各个细节,制定出一套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标准。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建设出门类齐全、分类科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标准,而且能够作为今后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的主要依据。最后建设制度标准体系的实施,规范了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提高了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质量。

3.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作为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中的基础,随着国有企业信息工程的快速发展,一体化建设高品质,高效率国有企业信息工程越来越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而且随着大型电力系统下高压工程发展迅速,工程建设规模也逐年增高,许多工程项目都要求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来完成建设任务,因此,建设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对于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有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才队伍设置应该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保障有力,而且在选拔人才以及培养人才时注重人才的基本素养。建立一个选拔标准,通过选拔标准选出的人才能够明确通信建设工程的核心,人才选拔后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系统正规的培训提高人才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方面的能力水平。然后适当的对人才进行激励,通过企业文化激励和薪酬激励的方式促进人才在国有企业信息工程方面有大的发展。必要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科研投资,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培养出能力更强的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在维护人才队伍方面,可以再通信建设公司内部建立起一个人才交流站,通过内部的交流,使人才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充实自己,这样对通信建设公司而言还能够提高人才的利用率,还可以发展更多的全面性的人才。这样为以后的公司内调动和今生提供了基础,为建设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强化信息平台建设

强化信息平台建设是指对信息化水平进行项目管控工具的完善、模块研发的优化。最重大型的电力企业对项目管理水平要求逐年增高,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成为了紧要任务,只有构建信息化平台才能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支撑得以建立,才能实现计划的随时转变,以及成本的核算制定的完善等工作。因此,强化强化信息平台建设能够为国有企业信息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提供有力支柱。在此平台构建中,要将立项、合同签订、物资/服务采购、过程管控到验收的整个过程囊括其中,事项项目管控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让管理层能够从信息化平台中随时了解物料的采购、中标跟踪、回款确认、应付应收账款明细,以及风险的分析,命令的下达等等内容,真正让科技进入到国有企业的每一个“缝隙”之中。

四、结语

国有企业是我国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国家企业整体水平的拉升,有助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式,让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新的气息,信息深入到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来,促进国有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让信息化建设帮助国有企业晋升到新的水平高度。

参考文献:

[1]曹锋.抽蓄电站工程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广东科技,2014,24:92+87.

[2]张巍.建立建设工程市场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管平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湖北省建设工程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为例[J].工程质量,2015,04:20-24.

[3]吕俐.信息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体化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经验谈[J].中国勘察设计,2014,05:62-65.

[4]严子波.对兵团金保工程“一体化”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4,03:38-40.

篇6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设计;工程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34-02

一、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为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及外向型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增设了许多课程设计,比如工程估价、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管理等,并且在某些课程中还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例,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经过数年的经验积累,对自己任课的课程设计任务目标、内容与基本要求都非常明确。这些常规教学手段对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这些课程设计或实践环节都是由某一门课程所设置,人为地将一个项目的整体设计割裂开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的认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同时,由于现行课程设计体系中每门课程均强调自身设计的完整性、综合性,难免会出现重复设计任务,这不仅占用了学生较多的业余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1]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设计作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基于项目建设程序的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程管理专业系统化课程设计内容

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复合型和技术应用性的特点,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调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要求,结果表明,各方一致认同的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有:编制概预算的能力、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工程合同管理的能力、工程造价软件使用的能力等。[2]具体岗位实践能力要求见图1。

2.基于工程建设程序的课程设计内容。作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今后工作可能涉及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有必要加强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教学,强化专业特色。根据上述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可以培养方案中开设的相关课程设计内容有: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投标、编制施工计划、编制预算报告、进行工程结算、参加工程验收、编制合同管理文件、编制竣工报告等实践环节。[3]这些实践环节看似繁杂、独立,但他们之间又紧密衔接,涵盖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旨在依据工程建设程序,让学生共同设计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依次开展相关课程设计,具体见图2。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的实施

1.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合理安排课程设计的顺序。通常课程设计是单独安排在几周的时间内集中完成,所以课程设计之间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考虑课程设计任务之间的专业知识要求及学生的任务强度,分步骤安排在不同学期,具体见表1。

2.课程设计的选题。考虑到进行课程设计一体化,即在专业培养计划中按一个具体项目的实施来安排,所以在课程设计的选题上,以工程项目为导向、实际工程为载体,再现实际岗位的真实情景。因此可以选用真实具体的小型工程项目,比如普通商品住宅、公寓、写字楼或厂房等项目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使学生经过一个较为完整的建设全过程。

3.制定完善课程设计系列指导书。要进行课程设计的一体化改革,那么必须事先确定各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统一各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将前面课程的设计成果资料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各门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及成果资料要求见表2。这就需要加强各门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间的协调合作,使指导教师都认可一体化改革能带来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正式实施前,各指导教师统一协调好,选择适当的工程项目为基础资料,各指导教师明确各门课程设计的具体目标、内容、要求、进度安排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系列指导书,通过系列指导书也能够使学生在开始就明确某一门课程设计在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的作用及前后关联的顺序。

4.课程设计的组织。安排课程设计除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综合素质的培养。前面也提到对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需要专业人员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及工作协调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工程设计时,团队分工协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过程中采用“精讲、多练、勤思考、分组讨论”等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4]因此,课程设计的一体化要求各门课程设计分组完成,小组成员统一,每个小组成员在5人左右,当然在分组时应考虑到基础不同的学生尽量在各组中实现平衡分配,每个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小组讨论决定总体设计方案,分配各组成员具体任务。组长的人选可以因课程设计不同而变换,这样尽可能使每位学生都有可能担任一次组长的角色,培养工作协调能力。成员之间分工不分家,努力营造各小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沟通能力。

四、结束语

工程管理专业工作贯穿工程建设项目从前期决策、规划设计、准备、实施到运营的全过程,对项目进行总体策划、成本、工期、质量控制及组织协调等任务,以实现工程预期目标。进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理解项目建设全过程,得到更好地专业化及系统化训练,提高其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伟,李锦华,焦爱英.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的设想[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9).

[2]佘渝娟,黄志玉,杨柳.工程管理专业工程能力培养体系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3]张小富.关于工程管理专业设计课程教改的设想[J].高教论坛,2010,(1).

[4]李松,方晓波.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3,(4).

[5]胡季英.工程招投标模拟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J].四川建材,2012,(6).

篇7

关键词:教学―科研一体化;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08-02

一、引言

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实验项目多以基础教学为主,即使是和专业知识最为紧密相关的专业综合实验等实践内容也仅涉及到基础的实验操作、简单合成方法和成形工艺实验,学生完全不能触及本专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更无法拓展对本专业深层次、系统地了解。实验教学缺乏引导性,无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意识。为了改变实验教学现状,各个高校开展了对实验室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4]。

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经过几十年地发展,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如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光电高分子材料、3D打印材料、凝胶高分子材料等,引领着本专业的不同发展领域。如何在公共实验室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按照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总体需求,将科研项目和科研室纳入本科实验教学环节中,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综合实验室教学管理体系,以科研带动教学,使大学生都能涉及本专业发展的各个领域,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从而激发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解决实验教学最积极有效的途径。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设置缺乏引导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由于实验室建设的滞后性,高校本科教学中设置的实验多以基础性和验证性为主。传统实验项目的设置总是选取固定的几个实践操作项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内容局限且简单[5-7]。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缺乏引导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因此将本专业各科研实验室研究项目纳入到本科实验教学,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

2.实验室设置缺乏系统规划。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公共实验室和专业教师的科研室相对分散,科研室相对独立,大部分本科生很少接触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室,无法触及专业精密仪器和设备及专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将科研实验室纳入到本科教学中,依据科研项目设计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等可行的教学实验项目,提高科研实验室专业精密仪器和设备利用率,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研究领域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系统规划基础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室的布局,起到了优势互补和综合利用的最佳效果[8]。

3.实验教学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考查机制。目前,实验实践教学以学分制作为对学生的考查机制,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参加安排的实验教学环节,并完成实验指定的内容即可获得学分。实验教师往往在实验前安排好所有的实验细节,学生被动的按要求做完实验,既没有对实验内容做相关了解,也没有进行前期的查阅资料等准备工作,更无法谈及探索和创新精神。无需思考和挑战的实验考查机制无法达到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培养。

三、解决措施

1.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综合实验室。本着以科研带动教学、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理念,并结合本专业的研究领域采用统筹的思想规划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安排,形成教学和科研室的有利结合。学校正在筹划整体搬迁事宜,新的实验大楼已准备就绪,借搬迁的好时机系统筹建和规划的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综合实验室如图1所示。公共实验室和科研室设置在同一区域,既方便教师科研实验时高效利用公共实验室资源,又利于学生对专业研究领域的认识和了解,也解决了科研室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提供的容纳空间。

2.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实践项目计划。科研项目纳入本科实践环节,应制订完善的科研教学实践项目计划:(1)对科研项目纳入教学环节的实践教学内容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认定,重点考察实验目的的明确性、实验装备的利用性、实验效果的显著性、能力培养的递进性和激发创新意识的能动性,尤其要考察是否代表本领域最精简、核心和是否具有完整系统性的引导项目。(2)科研教学实践项目申请,鼓励专业教师及其研究生对研究领域的科研项目进行提炼,制订适合本科教学的实验项目,对实验目的、方案、可行性和创新性等进行充分论证,由院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后进行实施。(3)根据科研项目的变化积极更新实验项目。国家级、省级等纵向和校企联合的横向科研项目代表当前该学科发展的最新方向和社会的最新需求,应根据在研的科研项目及时更新科研教学实验项目。

3.完善实验室实践教学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对纳入到教学实践中的高校科研室进行考核和绩效评估,促进实验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另一方面,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整改对学生实验环节的考查机制。完善教学―科研综合实验室实践教学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实验室实践教学监督、管理和考核体系的设计。①学校应建立合理、高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实力强的专业教师将科研项目成果浓缩为实验项目,应用于本科教学;②教务管理人员制订教学监督、管理措施,切实落实科研项目在实验教学中的实施和运行;③制订出合理的考核体系和奖励措施,实施平时常规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机制。(2)科研教师的考核与绩效评估。①为了激励科研教师向本科教学的倾斜力度,把实验室建设与教师的科研方向结合起来,与实验室绩效评估结果结合起来,绩效高的研究室加大投入力度;②为了鼓励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为本科实践教学服务,学校除了在工作量上考虑专业教师本科实践教学方面付出的诙外,把此项工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方面。(3)学生实验环节的考查机制。科研实验项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制订合理的考查机制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实验环节的考查包括前期准备、实验进展和实验完成情况三个部分。前期准备方面的考核包括对实验目的的认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准备等;实验进展情况方面的考核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完成方面的考查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分别从实验前期准备报告、实验进展报告、实验结果报告和实验室制定的成绩考核办法四个方面进行成绩考核。

四、结语

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室纳入本科实践教学环节,在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素质培养的同时,也给实验室科学规划和实验室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专业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和实验管理部门必须对教学―科研一体化综合实验室教学管理体系进行积极探索,充分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加强科研成果向日常教学的渗透,实现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建武,麻朋友,陈斌,等.地方高校教学型实验室开放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4):240-242.

[2]皮之军,李建海,于敏,等.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27).

[3]宋国利,盖功琪,苏冬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29):240-242.

[4]邓小青.普通高校实验室全面开放而要解决的三大问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9):226-229.

[5]武晓峰,高晓杰.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6]何晋渐,徐静波.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0,13(6):132-135.

篇8

【关键词】城乡供水;节水;措施

宁阳县淡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占有量仅占全国人均值的14.8%,当地居民饱受缺水之苦。为节约、保护水资源,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水利职工总结几十年来的经验,大胆探索、反复论证,最终闯出了建设新型8眼深井为水源,以优质的地下水源实施农村城乡化管理集中供水、城乡供水节水一体化的成功路子。

1.城乡供水发展简介

胡中村水源地位于城区北外环以北、伏山镇胡中村南,占地25亩。2002年10月26日,由宁阳县水务局打井队打井8眼,日供水能力70000立方米。该水源地经省、市水利专家实地勘察,地下水埋深260米――320米,为岩溶水,水质优良。2002年11月16日开始管道安装,铺设了DN500mm输水管道至小吴村水厂,架设了供电线路2860米,安装了高低压配电装置。2003年竣工通水后建设了院墙、值班室、变电室。

经过几年经验积累,并取得各级领导和群众支持的基础上,克服种种困难,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铺设供水管线500多公里,于2013年底胜利实现了全县农村户户通自来水,结束了80万群众祖祖辈辈喝苦、脏水的历史。

2012年借水务体制改革的春风,针对宁阳县污水处理厂处理水能力低,自来水水库淤积严重的实际,经过科学论证,进行改建、扩建设,其设施和规模达到了日处理能力8万吨,并正式并网投产,实现了工程“当年开工,当年运行”,满足了宁阳城区未来30年发展的供水需求。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实行对城乡供水节水实行统一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及相应的措施,对提高供水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及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城区供水与农村供水并网,实行“同水、同网、同价”,走上了城乡供水节水一体化的规范之路。

2.存在的问题

供水初期,由于管理粗放,出现了一些问题,水浪费严重,致使人均水量居高不下。

2.1管理粗放,水浪费严重

最早实现村村户户通自来水的三个乡镇,在通水之初,供水单位只在各村分管线上设置总表,村内无其他计量设施,水费按人口均摊。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村民人均日用水量70升,多者达100升以上。

2.2管道输水损失严重

县自来水公司原输水管网,均为铸铁管材,经十几年运行,因腐蚀作用许多管段已出现漏洞;有的接头密封不严,漏水严重,漏失率达12%,农村供水管网因施工质量原因,部分接头焊点不够严密,存在漏水现象;因管网分布范围广,被搞农田工程的施工机械挖断的情况时常发生,造成大量水资源流失。

3.多措并举,减少管网损失,杜绝浪费水现象

3.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使城乡供水一体化这一凝聚着党和政府深情厚意和体现水务改革的民心德政工程,真正成为造福全县人民和促进节约用水、发挥水的综合效益的双效工程,我们未雨绸缪,制定了《宁阳县群众吃水供水工程管理办法》、《宁阳县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有关规范性文件。其明确规定:由水务部门对全县城乡供水工程实施行业管理,实行以水养水自我完善发展的企业化管理方式;确定了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的具体方法、措施。同时,在供水企业全面推行了定岗定责、节约用水、效益考核、节约保护等方面实行明确的责任目标,采取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一条龙管理方式,有效地促进了节约用水,使水的有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将城乡供水真正纳入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3.2实行供水计划管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

为促进节水工作深入开展,为工程管理提供资金保障,实现供水工程良性循环,我们实行了计划用水制度。制度明确规定:城区居民每人每天核定生活用水量为120升;农村居民每人每天生活用水为40升;工业用水计划根据实际生产能力及各行业用水定额确定。同时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超过计划10%以内,超出部分加收100%水费。该措施推出后,利用经济杠杆,有效地遏制了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3.3三级装表,计量到户

为了强化人们节水意识,杜绝“大锅水”的浪费现象,实行了三级、四级装表制度。2013年完成了全县农村户户通自来水后,又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历时半年对供水管网进行了科学的配套改造,全县农村供水全部达到了龙头进屋、水表上锁、防冻防盗、按量收费“的城市化标准。各供水公司处理厂一律安装总水表,各用水单位、各乡镇管理站及各村庄安装分水表,村内分区域设置第三级水表,实行各用水户一户一表。对各用水户按方计量,有偿用水。为有效保证计量设施的准确性,县供水总公司购置了水表鉴定装置,对水表每年至少校核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校核更换,做到计量准确。对各级水表每月抄表三次,并及时校核、查对,杜绝了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这样不但节约了水资源,而且降低了供水成本及用水户的用水费用,使人们增强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观念,树立了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水资源可耻的新风尚。

3.4查漏、堵漏、减少管网损失

由于城区管网错纵复杂、老化等原有,管道漏水现象时常发生,且很难查找。针对这一情况,自来水公司周围了超声波测漏仪、培训了4名检漏人员。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对整个城区管网进行普查,查出了三大漏点,平均每月能减少供水损失6万立方米,有效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流失。

为控制供水损失,各供水公司都成立了维修专业队,常年对各用水单位泵站、管道、水表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检修,对发生的相关渗漏问题及时处理,有效地防止了供水损失,同时维护了供水公司的切身利益。

4.科学管理,促进城乡供水事业健康发展

4.1加强城乡供水节水统一管理,保障社会各业用水

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真正形成以水养水、不断发展的良性机制,水务局将城市和乡村供水公司进一步整合,成立组建宁阳县城乡供水总公司,实行目标化管理。今后对各行业用水统筹兼顾、统一调度、统一分配,制止了过去几家供水公司争利益、推责任的现象,保障了社会各业的用水需求,步入了城乡一体化供水的新轨道,培植建立了全县统一的企业化供水的水市场和新机制。

4.2依法带水,进一步提高水有效利用率

严格执行《水法》赋予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按照《水法》规定,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长期的硬性措施,落实到各行各业、家家户户。认真规范和指导用水户的节水工作,切实做到“三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切实行加强对节水工作的领导,实行节水目标责任制,同时应尽快出台“节能用水管理办法”,使节约用水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4.3拓宽供水市场、提倡节约用水,促进城乡供水节水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篇9

一、前言

供电营业管理城乡一体化融入“客户导向、创新驱动、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突出强化“均等化、一体化、规范化”的服务理念,旨在管理机制、服务手段、业务模式和专业技能四方面构建大到架构、小到节点、层级清晰、标准明确的城乡服务运营模式,通过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涵,规范服务行为,逐步缩小城乡服务差距,力求给客户带来无差异的服务体验。

二、供电营业管理城乡一体化的实施背景

常州供电公司本部共有5个城市营业厅和26个农村营业厅,城乡营业厅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意识差距:城市营业厅员工规范服务意识已逐步上升为自觉行为,农村营业厅员工受价值观念、生活环境、服务客户层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动超前服务意识不强。

2、管理模式差距:城市营业厅各项工作技术管理标准已全面覆盖贯穿于营业厅业务服务全过程,农村营业厅由于有效执行程度不一,过程管控、常态检查力度不够,整体业务管理水平不高。

3、技能规范差距:城市营业厅员工专业技能水平基本适应本岗位工种要求,农村营业厅员工由于年龄、学历层次、工作年限等原因,整体技能水平不高。

4、环境设施差距:城市营业厅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服务环境良好,设备配置齐全,农村营业厅区域功能设置不合理,服务环境、业务设施尚欠缺。

三、实施供电营业管理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做法

(一)统筹兼顾,完善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城市营业厅驻点农村营业厅帮扶交流机制。通过制订《城市营业厅驻点农村营业厅驻点帮扶方案》,组建帮扶网络,定期开展驻点帮扶活动,通过《情况反馈报告》帮助农村营业厅查找问题。

二是建立城乡营业厅客户服务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开展业扩全过程回访、启用客户服务评价系统、编制月度《营业厅客户满意度评价数据报告》、发放《柜台客户满意度调查表》等形式,全面开展“零投诉、零差错”劳动竞赛。

三是建立城乡营业厅服务管理常态找差机制。细化解读省公司《供电营业厅管理办法》,认真排查梳理城乡营业厅存在差距;定期组织明察暗访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梳理文件政策要点,同步编制《业务解读电子书》。

四是建立城乡营业厅工作量分析研究机制。设计营业厅工作量统计指标和计算办法;实行综合柜员制,动态调整营业时间和窗口功能;设计离柜业务受理流程,细化自助业务受理规范;拓展优化服务评价系统和排队系统功能,有效支撑营业厅工作量的分析研究。

五是建立城乡营业厅绩效管理机制。制订城乡营业厅员工《绩效管理实施细则》,突出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将绩效结果与员工奖金挂钩;制订《营业厅社会化员工管理办法》,通过以岗定星,体现差异,以绩定奖,拉开差距,实现有效激励。

(二)循序渐进,优化业务模式

一是同城异地,拓展业务受理模式。利用移动、邮储800多个网点的代收费功能,全面实施城乡营业厅电费缴纳同城异地办理;在市级营业厅试点开展七项居民业务的同城异地办理;开辟农村负控专变客户至就近供电所预购电。

二是集中管控,完善业务收费模式。完善集中收费软硬件设施;划定城市营业厅代收供电所业务收费项目范围,同步制订收费权限上移业务操作规范;常态开展收费检查。

三是系统梳理,改进合同管理模式。全面梳理完善《供用电合同》条款内容,有序推进高低压客户供用电合同续签补签工作。

四是一档一责,规范档案管理模式。制订城乡《客户档案管理办法和收录规范》和《业扩档案集中管理规范》,定期开展城乡业扩档案检查,以通报形式全面反映检查问题。

五是过程控制,优化关口业务模式。制订《城乡公变关口业务管理办法》,调整营销系统业务流程岗位事务权限,跟踪督办关口业务管理问题,强化公变关口流程管控。

(三)精益求精,创新服务手段

一是针对各项用电业务种类和特点,确定业务办理关键点,系统梳理编写统一规范的答复内容,形成城乡营业厅统一服务话术口袋册。

二是以“鼠标精灵”为载体,结合VB编程语言开发完成批量业务处理“按键精灵”,有效减轻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

三是利用EXCEL设计完成业务收费“速算精灵”,运用设定好的运算公式实现各项业务费用的自动计算,既确保收费准确率,又缩短计算时间。

四是启用“便民联络卡”,详细记录城乡营业厅办公地址、联系电话、交通路线、标志建筑物等内容,方便客户查询。

(四)良性互动,提升技能水平

一是集中培训授理论。举办城乡营业厅服务人员技能训练营和现场服务技能训练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供电所分专业主题培训。

二是分片交流解疑惑。开展供电所营业业务现场答疑和城乡营业厅结对共建,通过互动互学,分享优秀管理经验,有效促进双方共同提升。

三是实战训练促提高。参加省公司供电服务技能竞赛,获得个人第二、团体第五优异成绩,同时积累提炼了一本《客户受理员知识要点汇编》、一个“客户受理员模拟练习题库”和230例“知识竞答”、50例“录音纠错”、80例“模拟客户交互”等多项业务成果;组织编写《营业厅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营销业务应用手册》,有效固化营业厅岗位工作标准和要求;定期开展现场模拟交互,考察城乡营业厅客户受理员解决服务问题的能力。

四、供电营业管理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效果

(一)从指标排名看管控成效:客户档案完整率位列全省第一(并列);客户满意度第三方调查位列全省第四;业扩回访满意率位列全省A段; 百万客户查实投诉率—“营业服务类”投诉率位列全省A段; 常州市2012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位列第一;获得2012年度“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单位”。

(二)从机制完善看标准成效:建立完善城乡营业厅法律法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六大类71个文件,专业管理台账9大类62个记录。

(三)从业务优化看改进成效:

1、同城异地成效:以2013年7月为例,城区营业厅代收农村营业厅电费7476笔,占比17.8%;2013年1-8月,五个城区营业厅交叉受理居民客户用电业务826起,占比12%;2013年1-8月,农村营业厅受理城区专变客户负控购电106448笔。

2、集中收费成效:集中收费项目收费准确率100%。

3、合同续补签成效:截止到2013年7月31日,共计完成10293高低压非居民客户的供用电合同续签工作。

4、一档一责成效:档案流转及时率100%,手工资料完整正确率98.5%,手工资料与系统资料一致性99%,业扩流程时间节点逻辑合理率98%。

(四)从效率提升看创新成效:成为全省首家编印《营业厅服务话术口袋册》的地市供电公司;通过动态调整柜台分工和实行综合柜员制,将客户排队等候时间缩短近35%;批量业务处理“按键精灵”,大大节约人力时间成本,荣获省公司2011年群众性经济技术优秀创新成果;业务收费“速算精灵”,缩短业务收费时间近50%,并有效提升业务收费正确率。

篇10

关键词:石油;地面工程;一体化;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5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0-34-2

0 引言

石油资源的开发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可以说土地是石油企业的生命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的矛盾也在激化和凸显,这种情况下,石油资源地面工程的用地如何解决,土地管理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则是石油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1 石油地面工程的概况

在石油生产管理过程中,土地的管理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切身利益和石油增产保效两个方面,通过综合的分析在地质勘探、采油、地面工程以及征地补偿等方面着手来实行土地保护管理的模式。土地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土地、勘探、钻井等不同部门的密切合作,构建一个分工具体、责任明确、考核到位的一体化运行机制,要在年度经营承包责任书里有明款规定。

通常而言,在石油地面工程建设生产中往往是采取节约用地、有利开发的原则,不断推行准化井场,通过钻井平台的优化和井场的设计来实现建设用地的减少,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另外在石油的开发中也可以通过钻井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来优化采油模式和地面模式,减少开发用地,实现土地管理。

例如很多油气区分布在黄土高原、丘陵、沙漠、草原地带,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再加上油田用地单宗面积小、累计数量多、地类复杂、分布零散等特点,油田土地管理难度非常大。特别在油气生产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油气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油田可以坚持“少用地、合理用地”的理念,力争单位用地最小化,最少面积的土地作用发挥最大化,形成了具有各地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实现开发油气与保护土地并进的良性发展新路子。

2 石油地面工程一体化土地管理模式

2.1 石油地面工程土地管理的难点

经济工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周边城区的繁荣,受到地下储油的影响,石油企业的征地也有了更多的限制问题,从传统的无围墙形式向半包围转变,土地资源难征、难管、难保等问题层出不穷,例如有些建筑用房挤占矿区征地,有些周边民众在附近耕种作物,甚至在报废油井土地重新耕种或者填土建设,这种情况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对于石油作业和民众人身安全都有影响,并且对于石油企业而言也许还会发生二次征地的情况和费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相关机制,保证采油厂征地的有效和安全。

2.2 油井开发和使用的优化布置

油田的开发与土地使用上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矛盾,由于特殊的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藏结构,导致长庆油田的油气井单井产量特别低,要实现大幅度上产的目的,必须通过打相当数量的油气井做保证,而打井越多占用耕地必然越多。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创新,在油气产量最大化的基础上来保障最少用地,传统的油藏建设用地量大,油气表现在一些低渗透油藏,在这种油藏特点的基础上,可以从勘探开发着手,通过技术的优化来实现油井、油站选址的精确,从而减少土地用量,实现节约土地的目标。开展新的规模产能建设部署。为实现油田开发建设与地方发展规划的统一、协调,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油地共赢,采油厂相关部门对产业园区的开发方案、土地现状、井场建设进行了整体研究分析,并按照平台式布井的模式,统一编制了该地区的开发建设用地规划方案。

2.3 创新保护土地新举措

对于土地的保护举措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其中需要注意的有石油地质勘探、钻井、测井、采油、作业、注水、全过程安全保障、运输以及物质设备的供应等全面管理,通过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项目综合负责等实现石油生产勘察以及土地保护的同时进行。并且将土地管理的整个内容以明确的条文形式写入整个单位经营的目标责任书,通过考核实现石油勘探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管理。

例如在设备方面,通过科学的招投标方式,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实现全过程的监督,运用好SWOT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物质设备产品质量如材质、承压、密度等诸方面参数是否合格对土地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断创新土地管理相关理念,按照不同的石油生产特点来采购石油生产所需的物质与设备,在满足抢修、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物质与设备的“零库存”、“零失能”、“零腐蚀”,与人防、技防一道筑起坚固的“三防”线,为土地保护创造良好条件。

2.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开采效率

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人是能动性的因素也是整个土地管理效益化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土地管理的效果,所以在职工的培训工作中要根据相关要求和油田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采取培训方式和计划,通过不同层次、工种和类型来加强培训的效果力度,充分利用传统的师徒方式,并进行创新,可以加以模拟练习、一人一案等方式来提高操作技能,实现设备的有效应用和土地的科学管理,确保“零滴漏”转化为土地的“零污染”、“零赔偿”。 2.5 强化科研力度,让新技术为土地保护奠定基础

钻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污物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尽可能的减少污物产生量,减少占地面积,节约用地就需要从油藏地质特点和油层储藏描述着手,采用水平井、定向井、小孔径井、侧钻井等钻井新技术来实现用地的保护,例如在钻井过程中可以采用一种污水处理的方式,针对钻井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泥浆问题来实现污水物的综合回收处理,目前常见的方式是采用间歇式化学混凝沉降达标工艺,实现污水处理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不可利用的泥浆作固化、无公害处理,消除直排对周边土地的污染。除此之外,由于石油开发是一个高危的工程,地震技术的探测是必须的,采用地震技术对井下高压参数以及石油问题进行探测,并且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出现井喷等问题造成的土地大面积污染,影响到土地的使用和造成的损失,井下作业油井管柱要安装泄油器、提下油管要用封井器、水井压井要采用放溢进回水流程新技术。采油要探索研究实施氮气泡沫调剖等新技术。要加大输油系统改造力度,创新复杂地形、路段复合套管式输油新技术。

2.6 征地的统一和原则制定

对于土地管理模式而言,统一的征地管理系统和补偿问题是征地过程中尤为重要的部分,通过补偿机制的完善和同地同价等原则的指定能够对当地的农民权益有效的维护,并且完善的动态补偿调整机制能够实现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补偿,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另外,一种征地补偿的财务预存制度也是征地过程中的新型内容,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报批来实现征地补偿费用的预算,通过预存不动实支的制度来保障征地款的下发,避免出现征地补偿款的拖延等问题,从而确保油田企业的有序开工,避免造成延误,为油田的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石油勘探开发工程中,地面工程的土地管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来进行管理模式的选择,从而实现节约用地优化生产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袁磊.大庆油田复合区土地合理利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

[2] 代炳涛.石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