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基础建设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讯基础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讯基础建设

篇1

关键词:水能循环 健身 节能环保

1 研究背景

水能健身在市场上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可以充分达到机械健身带给人的健身效果,并且更加舒适、环保。在未来一段时间,水能健身将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水量耗量大和高标准的水质保证成了制约水能健身装置发展的主要因素。像“水上跑步机”、“水下跑步机”、“水上行走器”等没有考虑水量规模,一旦场地少水和缺水则整个装置就陷入瘫痪中。像“家用游泳健身池”、“单人水上健身单车”等则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成本投入大,循环利用水的效果差。本系统配以简单灵活的机械装置,可使其适应更多的水质标准,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节水环保的效果。

2 设计原理

2.1 设计思路

水能利用 水力势能利用、绿色、节能减排

循环理念 节水环保、高效利用 水能循环健身系统

健身设备 锻炼身体、休闲娱乐

2.2 结构设计

2.2.1 水能循环健身系统布局设计

本系统是一种高效利用水能的装置,现实推广中可布置于办公大楼活动中心、居民小区及公园健身广场等场所,具有灵活方便、简单实用、绿色环保等特点。装置竖直方向尺寸为1700mm,水平方向尺寸为2000mm,装置整体采用角钢支撑。整套系统划分为四大组成结构:简易健身自行车装置、曲柄连杆抽水装置、水能循环利用装置、简易跑步装置。

2.2.2 简易健身自行车装置设计

见图2-2,当人踩动踏板或者手摇主动轮时,通过链条可带动被动轮和曲柄轮转动,可让曲柄具备足够的转速从而保证曲柄连杆抽水装置抽水流量符合要求。

2.2.3 曲柄连杆抽水装置设计

见图2-3,该装置上水管口径为40mm,长1600mm。架中心离拉杆斜距200mm(下限制点),支架中心离竖直摇杆斜距250mm(上限制点),拉杆行程为200mm。依靠曲柄盘的转动将其圆周运动转化为活塞和拉杆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可以达到从低处抽水至高处的要求。把摇杆设计为非等距是从省力的角度考虑的。装置设计的目的是为水能循环利用装置提供持续、充足地水量,确保其装置各部件的运行情况都能达到设计的要求。

2.2.4 水能循环利用装置设计

装置尺寸见图2-4,隔水板的作用是稳定上水箱水头,多余的水可经排水管注入到下水箱中。下泄管则引导水流来冲击水斗式转轮。上部为中水斗式转轮提供充足地水量和水头,保证水轮的转速使其正常运行。

中部设计见图2-5,其目的是保证简易跑步装置的正常运行。喷嘴主要是集中水流来冲击水斗,当水斗注水达到一定的重量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就可持续带动转轮转动。阀门则调节水流的下泄速度,从而可调整转轮的转速,实现简易跑步装置速度可控的效果。转轮外包壳则是用来防止水的飞溅引起的浪费。

计算公式【1】:

Q=UcA(2gH)1/2 Uc=1/(1+λL/D+Σξ)1/2 C=R1/6/N λ=8g/c2

式中:Q―――下泄管喷嘴处的流量 L――――管道沿程长度

Uc―――管道流量系数 D――――管道直径

A―――-管道喷嘴处的过水断面面积 Σξ――――管道局部损失系数

g――――重力加速度 C――――谢齐系数

H――――上水箱稳定水面至喷嘴处的高度 N――――粗糙系数

λ――――管道沿程阻力系数 R――――管道半径

经过实验数据分析,水斗式转轮能够持续转动并且简易跑步装置运行情况正常,说明下泄流量是符合要求的。

下部主要功能是为水能循环装置上部及中部装置正常稳定的运行提供水源及回收中部及上部装置的尾水和溢水。

2.2.5 简易跑步装置设计

简易跑步装置由跑带、滚筒、底座和支架、可拆卸垫层组成,见图2-7,其中,可拆卸垫层是用来调整跑带的倾斜角度的。当跑带趋于一个合理的角度时,有利于物体保持较好的运动状态。

装置运行中摩擦力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所以需要合理选择材料。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水力学和力学公式及适用条件如下:

N=9.81QHη 【1】 M=9550N/n 【2】 Fe=2F0(efa-1)/(efa+1) 【3】

式中:N――――水斗转轮出力(KW) Fe――――跑带二端最大有效圆周力

η――――出力效率 F0――――空载情况下的拉力

M――――水斗转轮轴输出转矩 f――――摩擦系数

n――――水斗转轮转速 a――――滚筒中心距

经过模型试验和初步调试,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从上述分析可知,该系统采用简单实用地简易健身自行车装置,再结合曲柄连杆抽水装置,使人在踩动(手摇)自行车踏板的情况下,利用健身方式持续地把水由下水箱抽向上水箱。通过对水能循环利用装置的设计,实现了水能的高效利用并回收了尾水和溢水。再通过简易跑步装置的灵活设计,把水的绝大部分能量转换成了该装置转动的动能,从而达到利用水能健身的最终目的。

3.创新特色

(1) 水能利用与健身相结合的方式具有低碳省电、绿色健康的效果,同时符合当今时代节能减排的主题。

(2) 系统运行中水流始终是循环流动的。具有节水、环保高效的效果。带给人一种清新轻松的感觉。

(3) 系统可采用双人或者多人协作健身的模式,既能增进人际交流和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又符合全民健身的运动理念。

4.应用前景

应对现代社会“节奏快,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的生活工作模式,水能循环健身系统可在建筑大楼活动中心、居民小区活动区域、公园的广场等场所快捷装配。水能开发还可与公园水池、喷泉等设施结合,开发新功能。另外系统具有增氧功能,可实现景观养殖等休闲娱乐方式,具有美化环境的效果。此外,还可开发诸如下蹲训练器、平卧举重床、下拉训练器之类的水能健身器材新形式。本系统将为人们提供方便、科学合理的健身锻炼设施(室内室外均可),符合低碳减排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它将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城市建设产业之一。

参考文献

[1] 吴持恭 水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刘启钊 水电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3] 张东生 机械零件及建筑机械,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篇2

我国台湾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紧随美国提出的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计划,台湾加紧了对本地区信息化的推动,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下面我们选取国际上调查频率稳定,并且有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和机构所进行的信息化评价情况,观察台湾的排名,以了解台湾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1)世界经济论坛(WEF)的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网络准备指标)。从2001年开始对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名。其测评的内容包括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环境、信息化准备程度、信息化应用程度三方面。台湾2003年在8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9,2004年在10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7。

(2)英国经济学人下属EIU的e-Business Readiness Index(电子化准备指标)。从2000年开始对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名。其测评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法规与政策的完备性、商业环境整体效率、电子商务社会文化多元性、e化服务可得性等。台湾2003年和2004年在60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都是第20。在其中的信息技术的联接度和e化服务的可得性两项中,排名为世界第3。

(3)国际数据公司(IDC)的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信息社会指标)。从1996年开始对5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名。其测量的内容包括电脑基础环境、互联网基础环境、通讯基础环境、社会基础环境。台湾2003年排名第20,2004年排名第24。IDC的评比显示,台湾的通讯基础环境排名为全球第3,互联网环境为第14。

通过下面的一些最新数据,可以对台湾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有更为直接的印象。截至2004年9月,台湾商用互联网账号总数(不包括学术及政府网络用户)已达1033万户,其中宽频网络用户337万户,移动网络用户385万户。经常上网人数突破900万,达905万。网络应用普及率为40%,企业联网普及率已达81%。

台湾资策会人士认为:台湾整体信息与通讯应用基础建设已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市场竞争环境、信息通讯网络的基础建设及信息通讯服务产业的发展都有长足的进步。无线上网人数、家庭宽频普及率与电讯产业的竞争程度等排名都跻身于全球前10位。

2、政策推动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台湾当局就已经非常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1979年成立由官方与民间共同出资的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20余年间该组织在推动资讯通讯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信息技术的跟踪与研发、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2003年,台湾信息通讯产业的产值已达到640亿元新台币。

1993年,美国在全世界率先推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台湾随后也推出本地区相似的计划,并成立主管机构,推动台湾的信息化发展。先后成立了“‘行政院’‘国家’资讯通信基本建设专案推动小组”(简称NII小组)、“‘行政院’资讯发展推动小组”(简称院资推小组)及“‘行政院’产业自动化及电子化推动小组”(简称iAeB小组)。后为提高整体性及业务效率,于2001年将上述三个机构合并,改为“‘行政院’‘国家’资讯通讯发展推动小组”(简称NICI小组),自此该机构成为专职推动台湾信息产业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机构。其推动信息化的目标是:①电子化政府:建立畅通及安全可信赖的资讯环境,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全面上网;公文电子交换全面实施;600项政府申办服务上网;户籍和地籍誊本全免;政府资料公开,全民参与。②产业电子化:健全产业自动化及电子化应用环境;建构高效率供应链管理网络,达成最佳化供需机制,协助企业建立全球运筹营运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③网络化社会:丰富网络内容,加强文化及自然资产数字化应用;偏远地区普设资讯公共服务站,缩小数字差距;建立数字学习环境,让人人容易上网学习;提供个人化的保健、医疗服务。④基本建设:整备知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讯通讯相关法规环境;上网人口比例达到50%,其中宽频上网达70%;提升资通产业技术与发展环境,建立可靠的网络安全机制;普及全民资讯教育;建立智慧型运输系统,便捷交通;提高侦防能力,防止网络犯罪;掌握国际资通标准,促进国际合作。

进入新世纪后,台湾推动信息化的措施主要包括:知识经济发展方案,该方案由“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提出,“行政院”2000年8月通过。计划推动期5年,从2001年1月起至2005年12月止。

方案的目标包括下列5点:

(1)全岛研发经费占GDP的3%,其中30%来自政府部门,70%来自民间部门。

(2)技术进步对经济成长的贡献达75%以上。

(3)政府及民间投入教育经费总和占GDP的70%以上。

(4)知识密集型产业产值占GDP的60%以上。

(5)宽频网络配值率及使用费与美国相当。

方案共有5项发展策略:

(1)由民间主导产业发展,政府的角色着重于建立环境与排除营运障碍。

(2)以建立创新与创业机制及推广资讯科技与互联网应用为动力,通过知识的运用,加速研发及商品化,创造新兴产业,使既有产业利用知识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以提升竞争力,推动知识运用,创造市场需求,带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3)从基础建设、法制、人才供应及行政面,同时进行检视,以构建知识经济优良发展环境。

(4)政府再造应与企业再造同步进行,以产生相辅相成效果。

(5)采取措施消除知识差距,以使全民共享运用知识所带来的成果。

该方案认为台湾地区已具备初步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希望经由方案的推动,在未来10年内达到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知识经济水平。

2001年,基于资讯通讯科技所带动的技术变革,“行政院”NICI小组规划完成“‘国家’资讯通信发展方案”,12月“行政院”正式通过实施。该方案系以台湾电子化为发展愿景,希望运用资讯通信科技,建立高效能政府,以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资讯化优质社会。

而2002年的“数位台湾”计划,是推动台湾走向信息化社会的集大成计划。2002年“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将“‘国家’资讯通信发展方案”中的电子化政府、产业电子化、网络化社会、基本建设等4大领域,扩大为“数位台湾”计划。同年5月,“数位台湾”计划被正式纳入“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十大重点投资计划之一。

3、“数位台湾”计划的信息化前景

3.1 总目标

其目标是运用资讯和通信科技,建立高效能的政府,提升产业竞争力,建构高品质的资讯社会与创造智慧运输环境,以加速带领台湾迈向知识新经济,打造台湾成为亚洲最e化的地区之一。计划各年度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数位台湾”计划分年目标计划指标名称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宽频上网户数(万)

200

300

380

460

530

600

E化商务排名(WEF指标) 18

16

14

12

11

10

E化政府排名(WEF指标) 7

7

6

6

6

5

资讯社会排名(WEF指标)15

12

9

8

6

5

E化政府民意满意度(%)30

50

60

65

70

75

“数位台湾”计划的整体预期效益可区分为经济面、政府服务面、资讯应用面与基础建设面等四大层面。

(1)经济面:通过“数位台湾”计划的推动,创造两万个就业机会,e化服务业总营业额达3000亿元(新台币,下同),协助弱势企业扩增整体营业额400亿元,产业e化率达60%,电子商务交易额占GDP比率达15%。

(2)政府服务面:提供600项上网服务,5年内公文交换率达到55%,e化政府民意满意度达75%。

(3)资讯应用面:除前述表格中的信息化社会与e政府指标外,电子商务应用程度将达到全球前10名。

(4)基础建设面:上网人口总数比率达50%;其中宽频上网人口比率达到35%,南北主要骨干频宽达1150Gbps,国际海缆频宽达250Gbps。

“数位台湾”计划为滚动式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逐年检讨修正。2004年6月该计划调整为“600万户宽频到家”、“e化生活”、“e化商务”、“e化政府”及“缩减数位落差”等5大架构、58项子计划。详见下页表2(因篇幅原因,只列至二级计划)。

表2 2004年“数位台湾”计划核定的新架构

宽频到户600万户

推动无线宽频网络

建置发展网络协定IPv6

宽频到家 建置安全的资讯通信环境

“内政部”自然人凭证发证计划

建置及营运、岛内及海外PKI互通机制

建立资、安产品验认证机构或实验

数位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

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

数位娱乐计划

网络文化建设发展计划

E化生活  故宫文物数位博物馆建置及加值应

用计划

不动产资讯中心

网络健康服务推动计划

推动e化交通

产业协同设计电子化计划

农业产业知识管理应用计划

E化商务  中小企业知识管理应用计划

电子商务国际合作及交流计划

企业经营服务e网通

政府整合服务单一入口

线上政府服务e网通

E化政府  公文交换G2B2C计划

政府机关视讯联网系统计划

开放政府数位资讯

防救灾紧急通讯系统整合建置计划

缩减城乡数位落差

缩减数位 缩减产业数位落差

落差

协助国际缩减数位落差

3.2 推动成果

(1)基础建设:2003年底台湾宽频用户数已达304万人,自然人凭证发放突破23万张,辅导中小企业宽频e化达1125家,应用PKI安全机制的企业超过2000家,并正式开放IPv6影音平台。

(2)e政府:完成许多系统/平台建置、线上服务等工作,大幅提升电子化程度与行政效能;2003年,美国布朗大学评鉴e政府,台湾居世界第五。

(3)e商务:带动岛内重点产业共600家厂商投入新台币10亿元,世界经济论坛评鉴台湾居世界第六。参入并推动产业协同设计,建置农业知识管理入口网站等多项专业知识库,以及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相关网站,以提升台湾农业与中小企业的知识积累、管理、传承、流通与应用的能力。

(4)在资讯社会推动方面:2003年完成2881项,超过1万小时的线上教材。培训专业人才,发放45000张医疗凭证IC卡,在上百个偏远地区建置公共资讯服务站及资讯服务网站,并推动数位广播电视共同转播系统与MHP,以促进数位娱乐发展。

(5)完成建置智慧运输走廊路况动态资讯系统雏形,协助建置重点都市交通控制系统,补助重点都市购置智慧型大众运输工具并促进交通管控与服务改进,提升交通资讯中心的服务能量。

4、M台湾计划

2004年8月,“行政院”为因应第三次IT革命,将个人电脑、Internet和移动通讯结合而形成“服务无所不在的网络”,从政府、企业、家庭到个人,在任何地点,运用任何设备都可联网,随时随地方便取得资讯,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生活便利,以大幅改善生活品质。又鉴于国际市场整合移动电话网络及无线区域网络的趋势,以及台湾无线区域网络设备产量及手机用户普及率均为世界第一的优势,台湾“行政院长”在新十大建设中提出“M台湾计划”,打造“行动台湾,应用无限,跃进新世界”的愿景,使台湾从e化进步到M化。计划以“宽频管道建置分项计划”及“行动台湾应用推动分项计划”两大工作项目进行,前者以“内政部”为指导单位,后者以“经济部”为指导单位,以370亿元新台币为预算,分5年(2004~2008)时间进行推动。

(1)基础建设方面:以都会区或特殊地区为主要推动区域,再渐次普及全岛。由当局结合业者需求,以公共建设经费建设计6000公里宽频管道,提供固定网络、有线电视及移动电信业者等承担、铺设光纤。

(2)行动服务:在创新行动应用方面,完备基础建设,建立行动化便民服务。累计完成建置10个行动城市、15个行动专区,并建立10项特定政府单位(工业区、会议中心等)行动服务。

(3)行动生活:从民间出发,创造便捷民生,构筑优质化民众生活。主要分为“M——民生”,“M——社区”,“M——娱乐”,及“M——照护”等四项。累计完成建置15个示范生活圈,25个M化社区,15个M化娱乐服务示范应用点及30个M化照护专属机构。

(4)行动学习:从学校出发,突破空间极限,带动数字化终身学习。累计完成25个学校及其校外无线区域网域漫游示范应用区,包含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文艺单位应用服务示范行动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方华,许为民.台湾产业结构的优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

[2] 台湾“经济部”商业司.“中华民国”2003—2004电子商务年鉴.2004.

[3] e计划特写.数位台湾,2004(9)

nii.org.tw(台湾资讯基本建设产业发展协进会网站)

iii.org.tw(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网站)

ecos.org.tw(台湾产业电子化联合服务网站)

timglobe.com.tw(台湾资讯服务业商情网)

篇3

Abstract: In the network GPS system, using VRS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modeling for system error of an area, effectively weaken error influence, and make the accuracy of the GPS uniform distribution in the net, enhance system reliability. Through the contrast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network RTK and traditional RTK, provid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network RTK in construc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Xiamen City.

关键词: GPS;网络RTK;VRS;FKP

Key words: GPS;Network RTK;VRS;FKP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202—03

0 引言

厦门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属于地震多发地区,对于防震减灾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震减灾工作系统迫在眉睫。同时,近几年来,由于厦门市建设海湾型城市的步伐加快,整个城市基础建设出现了大发展、大改造的如火如荼的火热场面,随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的进一步提出,基础建设力度及广度都势必进一步加大。如此大规模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测绘基础控制点的破坏,使得测绘工作中缺少必要控制点的情况时有发生,给测绘日常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以上矛盾,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网络RTK发展及应用成功先例的介绍,结合厦门市城市基础建设及测绘基础控制网现状的分析,提出建设基于GPS连续观测站台网的厦门市网络RTK。

1 GPS连续观测

通过建立GPS连续观测站台网能够为防震减灾决策工作带来充足的数据与信息。GPS连续观测是在固定的台站上建造GPS观测墩,架设GPS观测仪器进行连续观测,观测资料通过通信网络实时或每天定时传输到数据中心,及时提供地壳块体和活动构造在时间尺度上连续形变的信息。

GPS连续观测的技术指标为:点位坐标年变化率测定精度,水平优于2mm,垂直优于3mm;如联测绝对重力,测定精度优于5×10—8m·s—2;如联测相对重力,相对重力连续测定精度优于5×10—8m·s—2,流动重力测定精度优于15×10—8m·s—2;如联测水准,测量精度不低于国家二等水准。

GPS连续观测站主要仪器设备包括:GPS接收机、气象设备、计算机、有线通信设备(有条件的基准站增设卫星通信设备)、双源(如太阳能、市电)供电设备、防雷设备、仪器集成机柜。

GPS连续观测站应具备正常运行的条件,特别是应具有良好的数据传输条件和一定的生活条件。观测墩应建在稳固的基岩上,用钢筋混凝土现场灌制。天线应稳定地架设在观测墩上,天线定向线应指向正北,定向误差不大于±5°。

2 网络RTK介绍

为了解决传统RTK的技术缺陷问题,实现作业范围内实时动态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且均匀分布,人们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网络RTK技术。1995年瑞典与丹麦之间奥雷桑特海峡跨海工程站网测量技术首次得到应用。网络RTK的整个系统由基准站网、监控分析中心、数据传输系统、定位导航数据发播系统、用户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各基准站与监控分析中心间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成一体,形成专用网络。

通过在GPS连续观测站台网的基础上添加数据发播系统和用户应用系统,就能够利用GPS连续观测站台网的优良基础,多快好省的建立一套厦门市网络RTK系统,服务于防震减灾工作及城市基础建设及测绘基础控制。

3 网络RTK的技术实现方式

目前应用较广的网络RTK技术有虚拟参考站(即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缩写为VRS)和区域改正参数法 (即Flchen korrektur parameter,缩写为FKP)技术。其各自的数学模型和定位方法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基准站架设和改正模型的建立方面基本原理是类似的。下面就两种主要技术方式做简要介绍。

3.1 VRS系统 VRS系统由VRS基准站(至少3个)、系统控制中心、用户数据处理中心、数据通信网络、用户应用子系统(即移动站通讯终端)四个子系统组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3.1.1 VRS基准站 VRS基准站是VRS系统的数据源,各基准站用双频GPS接收机获取卫星的载波相位、伪距等原始数据观测值,并通过专用数据传输网络实时地将数据传到控制中心。

3.1.2 VRS系统控制中心 系统控制中心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运行有VRS解算软件,担负着控制、监控、下载、处理、和管理各基准站GPS发来的原始数据。同时还要计算网络RTK改正数据,生成并向用户各种格式的实时产品。

篇4

【关键词】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地下水

近年来,人们对资源开发过渡,导致环境遭到破坏,二氧化碳增加、树木砍伐严重等因素造成地下水受到污染。此外,当树木砍伐过多时,水土流失,引发风力加大,进而地表水被蒸发,地下水位降低。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在地下水的影响下,造成地基建设越来越困难,所以必须将地下水对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的影响展开分析,解决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地下水位变化

地表以下的水简称为地下水,水受到土层的隔离将形成不同水位,包含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个方面。当气候发生改变时,或者是大气降水,都会使得地下水位发生变化,降下来的雨水将渗入上层滞水和潜水层。当有积压物存于地下水时,将会出现承压水现象,颗粒增大将水隔在承压水层中,由于气候、季节、降水等因素会导致地下水位发生变化。

2、地下水对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的影响

2.1影响建筑质量

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对其影响,合理勘测地下水位,确保地基基础建设完善。然而,地下水在流动时会产生大量的流砂,而且流砂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如果地基不稳,电力地基基础会随着流砂一起流动[1]。此外,如果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的地下土层发生移动,或者是土体悬浮,会导致流砂与建筑物之间产生重应力差,严重影响到建筑的安全。

2.2影响地基

当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所在地的地下水位降低时,其地基表面将下沉。地基下沉的原因是由于气候、降水等因素导致地表水体蒸发,由于地下水位降低,并且土层不均匀会导致周边土层要随之下降,当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时,会选择沉积层予以施工,那么,整体的地基会有所下沉。此外,在施工时,会在地下埋置管线,埋置时必然会在土层内挖置深坑,使得周边的土层也沉降。

2.3影响建筑材料

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管线预埋在地表以下,从而实现管线与电力设备连接进行供电[2]。然而地下水中含有不同成分的化学物质,而且化学成分比较高,不同物质将会发生化学反应,一些新生成的物质会腐蚀地基的材料和管线,进而导致土层受到破坏,严重的会引起地面坍塌。同时也会使得管线腐蚀甚至是断裂,对电力工程造成影响。

3、应对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中地下水影响的策略

3.1降低对地下水的开发

为了应对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中地下水影响必须要降低对地下水的开发,并建立完善的水循环系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电力部门要加强科学技术在雨水中的应用,将雨水资源集中到系统中,从而保持地下水充沛。此外,开展人工降雨作业,进而增加降水量,让地表有充足的水分,从而保证地质的湿度。由于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需要有坚实的地基,只有保证地下水充足,才能确保地表和其他土层坚实,避免地基基础建设出现坍塌的现象[3]。通过增加降水量,从而降低对地下水的开发,并改善水文质量,进而保护地质环境,为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完善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

完善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对其造成的影响。在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前,一定要对工程地质水文进行考察,并结合具有情况建立合理的开采方案,从而科学开发地下水,并降低承压层的水质的压力,降低地下水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开展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工作。那么,完善电力成功地基基础建设必须要贯彻国家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建立健全的应急制度,电力工程建设部门要对地下水情况进行勘测,并对水资源予以保护。同时加强对地下水的开采进行管理,合理调度水资源,从而保护好地下水资源,只有做好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工作,才能减轻对地基的破坏。

3.3避免流砂

避免流砂反复出现是保护好地质的关键,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不仅要合理开发水资源,而且要降低流砂出现的频率。当将钢板桩打入深坑时,水流渗流的路径变长,此时土体的强度有所降低,进而流砂减少,甚至是可以避免流砂出现。另外,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施工时,还要利用轻型井点、深井泵点等方法进行土方挖置,这样可以确保深基坑的水压平衡,当出现流砂时,只要用大石块就可以将流砂挡住,避免由于较大水压的原因造成流砂再度出现。

结束语

在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时,一定要重视地下水对其的影响,将保护水资源作为确保工程建设有保障的前提。保护地下水必须要降低对污水的排放,并保护植被,增加人工降雨作业,以科学的方法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同时加强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工作,从而确保地表水充沛,进一步推动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达选庭.论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中地下水的一些影响[J].通讯世界,2014(18):87-87,88.

篇5

三星预计将在2011年于亚太地区完成超过10000个LTE基地台部署,三星的布局高度集中于南韩几个营运商如LG Uplus, KT和SK电信合作,与爱立信广泛地在此区域中跨国支持营运商的策略不同。

“很重要的一点观察是LTE设施市场并不是保持静止不变的”,In-Stat分析师Chris Kissel说到,“Alcatel-Lucent、华为以及中兴通讯在亚太地区将有强劲成长。到2015年,预测华为将会是亚洲地区的领先者,拥有最多的LTE基地台数量。然而这还是未定之数,目前尚有17%的基地台部署未决定其基础设施的供应商。”

在最近的研究中,In-Stat有以下几项观察:

* 基于亚太地区LTE安装规划,估计到了2015年,爱立信、华为、诺基亚西门子、Alcatel-Lucent、以及中兴通讯等厂商将至少有10%的成长来自于新LTE大型基地台 (Marco Base Station) 的安装。

* 到2015年,亚太地区国家将有超过10亿人口使用LTE服务。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日本使用人数居为前四大。

篇6

抢抓机遇 促进地区快速发展

胡状乡位于濮阳县城东南部,辖55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人口48223人,耕地76344亩。辖区内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排灌便利。近年来,牢牢抓住黄淮海开发,市县节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的大量投入,工程建设初具规模等机遇,加快发展自己,使胡状乡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高效农业的良好开发基地。

胡状乡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境内106国道贯穿南北,且村村通上了柏油路。又处在京九、京广铁路大动脉中间,外销渠道畅通。境内有移动通讯基站3个,全乡达到了村村通电话,通讯无盲区。胡状乡地处中原油田腹地,油电资源丰富,生产场地充裕,特别是油田五厂的开发和建设为胡状乡提供了丰富的油电资源,为本地区发展创造了条件。

胡状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北部为种植区,中部为工业区,南部为养殖区,三个经济区各具特色,既利用了油田优势,也发挥了地方特色,现小城镇建设和2平方公里的工贸示范区建设也初具规模。目前,中部工业区共有企业17家,主导产业有粮油加工、面粉加工、建筑建材等,为本地区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带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近年来,胡状乡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以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成养猪、养鸡、优质棉、优质麦、优质稻名优蔬菜等6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东瓜西菜中间粮”的产业格局。培育出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1家,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专业村28个,全镇年出栏生猪10万头,肉鸡120万只,有9800多个农户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方面,一是形成了三大基地:以炉里、东牛庄、中国集等村为主的优质麦繁育基地,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以刘岗上、贯占、后岗上等村为主的6000亩瓜棉套种基地、6000亩朝天椒种植基地。二是形成了三大养殖基地:年出栏3000头以上中国集养猪场,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炉里养猪场,年出栏3000只以上的李家占养兔场。三是形成了三大园区:史马羡700余亩优质杂果示范园区,主产砀山梨、香酥梨、凯特杏等30多个优质品种;大柳占无公害葡萄示范园区面积450亩,引进美人指、美国黑红提等品种20多个;晁岗蒜瓜套种示范园区,面积达500亩。另外,乡政府不断引导农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落实冬枣种植1500余亩。

科技推广 带领民间技术创新

胡状乡科技推广站是在乡政府的牵头下,于去年成立的一个民间科技推广组织,共有7个成员,站长由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素霞兼任,其他6人都是各村爱好科技的种田能手。他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各村迅速发展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同时举办技术讲座十期,为全乡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济人、致富带头人。

胡状乡科技推广站在服务好农民的同时,还承担起了省、市、县的农业科研和推广项目,仅今年就承担了4个小麦百亩攻关示范方、1个千亩示范方、1个万亩示范方等项目,建起了棉花无土栽培育苗基地,同时还加强了对小麦―棉花―甜瓜套种的技术指导服务。

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煤炭局*局长在20__年12月29日__县煤炭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真正做到“热情服务、铁腕监管、突出重点、政令畅通”的煤矿安全工作管理理念,下面将我所20__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狠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执法,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热情服务、严格执法。真正做到尽量减少一般安全事故的发生,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为我县的煤炭产业的发展壮大作出自己的贡献,以保障我县各项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明确职责

按“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将我镇辖区内10对煤矿具体细化到驻矿安监员进行驻矿监管,并由所长向驻矿安监员签定《20__年度(驻矿安监员)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及由所长驻矿安监员煤矿法人代表层层签定《20__年度(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并认真落实,驻矿安监员必须对所驻煤矿负总责,依法督查,严格监管,具体驻矿安排如下:______*

三、20__年工作规划

紧紧把握县煤炭局的三个工作总体目标(1、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县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范围内;2、有效防止3人以上较大事故,坚持杜绝10人以上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3、煤矿基础办矿条件有进一步改善,安生产环境有明显好转)及九项工作任务(具体见责任状),认真排查,严格执法,尽量杜绝煤矿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我镇煤矿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台阶。

1、严把两个关口,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

“春节复工、复产”:煤矿从提出复工、复产申请隐患排查制定整改方案审批复工、复产几个环节层层把关。从煤矿管理机构、图纸、证照、特员持证、制度建立落实,井下五大系统(采掘机运通)、科室建立、厂容厂貌等几个方面入手,认真排查、清理,督促煤矿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方案,并由驻矿安监员驻矿督促整改,隐患整改完成方可层层批准复工、复产,为全年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月安全月活动”:以“六月安全月”活动为契机,对煤矿实行一次彻底的隐患排查整改,利用会议、板报、标语、影像等途径,组织煤矿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的宣传培训,以彻底消除煤矿安全生产隐患和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为重点,为下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驻矿监管的密度和力度。

驻矿安监员实行驻矿监管,每月驻矿必须达至少22天,每3天入井检查一次,并认真如实填写驻矿监管记录及各种执法文书,所查出的隐患,在规定时限内督促煤矿整改完成,严禁边整边产、停而不整,产而不整的现象发生。

3.加强“雨季三防”,督促煤矿制定切合实际的雨季三防措施,并严格执行。要求各煤矿探水钻要摆在掘进迎头及采面。主汛期间,督促煤矿加强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工作,建立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害的机制与制度,特别是重大水害隐患及时撤人制度。发现暴雨洪水严重灾害,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全井撤人,乃至全矿撤人。收集相邻煤矿和关闭矿井、老窑情况,准确掌握矿井受水患危害的情况。各煤矿要储备足够的抢险物资和设备,确保抢险救灾时能够及时到位。

4.加快煤矿整顿关闭与资源整合工作。要督促对已下达整合决定的煤矿抓紧上报相关资料,及时换发证照,尽快进行整合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编制并报批。在整合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经有关部门批复后,及时指导、督促煤矿严格按照批准的整合设计和安全专篇组织施工。

5.推进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要结合技术改造等工作,逐步改善办矿条件;实行技改和改扩建工程跟踪管理制度,确保严格按设计批复施工;对已确定为质量标准化建设示范矿和样板矿的永生煤矿,要按照要求认真整改,抓好地面设施建设和“采、掘、机、运.通”的各项达标。

6.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要抓好井下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督促煤矿开展日常安全培训,坚持组织特种岗位人员的培训、轮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7.顶板管理:煤矿人行过道、主运巷、主风井必须实行砌碹支护,坚决淘汰井下木支护。回采工作面必须实行单体液压支柱,临时巷道必须实行锚杆、锚网支护,确保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

8.瓦斯治理:辖区内煤矿100%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能正常使用,并与县网联网,通风设施建设完善、可靠,定期实行测风、配风制度,主扇风机风量能满足井下供风,备用主扇在2分钟内能正常启用,局扇风机安装位置合理、规范,所提供新鲜风流能满足掘进所用。

9.“三条生命线”建设。三条生命线(压风、防尘、通讯)建立必须规范、完善,压风机必须安设在井外,压风管路使用钢制管,并布置到采面及各掘进迎头。防尘管路必须安设到各采面及掘进巷,能起到降尘的作用。通讯线路安有备用线路,能正常通讯。

10、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各部门的会议及文件精神,并督促落实。

11、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各部门交给的阶段性任务。

篇8

论文摘要:油田通信综合信息网是油田的重要基础设施,服务于油田的生产、生活、调度。树立油田企业通信专业、严密、准确、精细的服务形象,才能使企业在外在的市场竞争以及内在的压力中求得生存,才能实现“和谐电讯,持续发展”的目标。文章对石油企业通信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油田企业通信经营概况及特点

油田通信综合信息网,是油田的重要基础设施,服务于油田的生产、生活、调度。主要业务需求有普通话音业务(POTS),N-ISDN业务(2B+D),分组数据业务(PHI)、视讯会议、有线电视传输,计算机数据(ERP)等需求。油田通信综合信息网与公网之间可以自动互拨。在数字化油田、办公自动化和服务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油田通信综合信息网有以下特点:(1)客户服务分散单一,区域大小结合,点多而分散,既有成片用户小区,也有一些十几部、几十部电话的油田小片生产用户群。(2)业务内容较少,只具有112、114、170等简单的投诉受理业务,其它通信业务的咨询都只能面对面进行,没有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3)油井生产电话通信业务量较低,话费收入少。但对通信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维护成本高。(4)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二级单位及油区之间的数据通信业务量大幅上升,对通信的要求已发生变化。

二、面临的挑战

1.我国电信事业高速发展对油田通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原来需要油田通讯企业解决的许多通信需求,部分已经可以通过公网来解决。

2.油田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几年,油田企业在海内外都有新的战场,油田的通信站点也随之有所拓展。如果抓住这些新站点的用户,就可能使得油田企业通信在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上,得到脱胎换骨的更新。如果逐渐丧失新区用户,就会更加凸现设备陈旧、人员老化、单机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

3.通讯业务单一、设备老化带来的压力。电信重组,移动通信的发展,电信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电信、联通、移动等多个电信业务经营者都希望在油田企业通信的蛋糕上切上一刀。油田固定电话的装机量每年都有所减少。加上油田企业通信没有基础电信业务经营权,经营范围只能局限在油田内部,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4.投资压力越来越大。“十一五”期间,以江苏油田通讯为例,通信工程花费375万元,完成了邵伯、真武交换机改造和邵伯至扬州通讯传输设备更新改造。同时,邵伯至扬州的光传输通道得以改善。随着勘探局在通信上的投资逐年紧缩,人员数量多、年龄老化,设备陈旧的通讯队伍,使得油田通信企业发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5.网络布局不尽合理,站点分散,尤其是的一些站点及线路投资效益差。受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网络即时通信广泛应用以及各单位降本压费的影响,固话市场难以有效拓展,影响通讯收入水平。

三、油田企业通信的正确定位

面对诸多的困难,油田企业通信如何实现“加快有效发展,构建和谐电讯”的总体目标。我认为只有树立“融入油田生产的每一个角落,坚持效益优先,面向用户”的经营理念,合理利用和改造现有的通信能力,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适应油田生产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对通信的需求,为油田企业和各二级单位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才能实现“和谐电讯,持续发展的目标”。

油田企业是一个大型的企业群体,油田企业内部需求的特殊性、内部联系的广泛性、内部信息的机密性、尤其是油田企业长距离大范围生产指挥调度的普遍性,都是公网难以满足的。油田通讯经过多年的锤炼、发展,具备比较广泛的网络资源,拥有较高的服务评价,具有信息网络基础建设、运行、维护的经验,随着油田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包括信息网、ERP、电力调度自动化、有线电视等在内的油田各类信息系统,对信息传输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田企业通讯必须积极争取政策、充分发挥优势、牢牢抓住机遇,认真做好“通道”文章,逐步建立、完善覆盖油区的,以光纤和数字微波为主的,多业务、大带宽、高质量的综合信息传输平台。以建设数字油田为机遇,将通讯融入到油田企业生产中,成为油田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把握住多年的建设的成果,牢牢掌握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的用户群,利用好“最后1km”的资源优势,择优选择“性价比”高的电信运营合作商。为用户提供话音、会议、视频、和网上浏览业务,深化“三网合一”。为油田企业生产、职工生活提供可靠的通讯保障,为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油田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经营理念的探讨与尝试

第一,在硬件建设上。逐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完善油田企业通讯系统,对企业通讯网内落后的电源、交换、传输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保证主要设备可靠运行;更换油田企业通信网内矿区老化的通讯电缆及线路设施,降低线路故障率,并逐步实现主要矿区的光缆接入,提高接入能力;完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交换网管、传输网管系统,集中设置,统一管理,研究并在中心站部署NGN主要设备及系统,提高运行管理能力及水平。

结合油田企业通信网的特点和现状。在硬件建设具体需要做以下工作:首先以有线光传输为骨干,连接主要生产、生活小区。同时以无线传输为辅,连接前线生产区域。其次抓住新建小区通信网建设,以“投入产出比”高,用户群集中的生产、生活小区通信业务,养活用户零散“投入产出比”低的油区生产电话。再次改造交换网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增强数据业务和宽带业务在生产、生活区域的硬件投入,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最后选用具备语音、数据、图像综合接入能力的接入设备,采用有线、无线接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油区大范围“三网合一”的覆盖。以数据、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设备的远程维护和监控,提高无人值守站点的维护水平,提升专业素质。

具体到油田企业通信生产的实际中。首先要对油田企业通讯网早期的部分站点交换机进行更新、改造。传输方面:将通讯的投资重点放在网络建设上来,特别是做好主干传输网络的规划,满足ERP、电视、网络等信息通道的需求。改造微波设备,新建微波路由,改造支线微波,电力传输通道等。综合业务方面:建设油田企业通信全局范围的视频会议系统。线路方面:改造矿区部分用户电缆,完善支线电缆,保证“最后一百米”的服务能够到位。交换方面:改造更新交换设备,保证新业务的实现。语音、数据交换网络的控制层面:配置软交换设备,完成语音的呼叫处理和对周边各种网关、终端、服务器的控制和接口,以及数据交换的控制;在互通层面配置信令网关、中继网关,实现软交换与现有PSTN网络的互通;在业务管理层面配置综合网管系统,实现对有关设备的拓扑、配置、性能、安全、故障、计费等完善的管理功能。

第二,在“软件”建设上

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于经营管理人员,要以提升科学决策、市场应变、改革创新、经营管理和应对复杂局面等五种能力为重点,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经营管理队伍。有针对性地安排年轻干部进行岗位轮换、挂职锻炼,参加重点工程。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的聘任办法和评价体系,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培养技能操作人员在优化生产操作、解决技术难题、排除事故隐患等方面发挥作用。鼓励高技能人才进行小改小革、创建特色,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解决复杂问题和技术革新创造能力;对重点技能操作人才择优推荐参加培训和竞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树立形象。加强营业场所环境建设,对营业场所精细设计,统一制定油田企业通信的形象标志,如徽记图形、服务标语口号、统一营业厅颜色等。展示快速和有效的服务效果。给用户整洁明快的感觉,给办理业务的用户足够的空间。

提高窗口人员的专业素质。营业人员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回答用户的提问。同时还要对业务知识、通信产品有充分的了解,给用户专家般的指点,为用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通信专业需求。提升用户对油田企业通信的认同感。

服务价格保持简单明了,增强用户的信任感。建立客户服务的专门机构,整合通信营业窗口以及对各二级单位大集团用户的服务,给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一站式、主动式的保姆服务”。成立“客户服务中心”,同时开通客服热线,让用户能很方便的解决咨询和投诉问题。

3.提升服务意识,树立“以用户满意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将业务开发、技术改造、生产管理、经营效益等工作统一到“服务于用户”这个中心上来。管理、生产、后勤部门向市场窗口部门提供服务。作为每一个电话站不能仅限于营业厅,机务和外线人员服务的好坏对经营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要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还要对整体运行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用户,实现“以用户为中心”。

4.强化经营理念,区分油田企业通信用户群体,实行差别化服务。坚持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投入与产出的统一,改变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用户对通信消费需求属于功能性需求,价格的弹性系数较低。因此,促进话务量增长的主要措施是推出新的业务和增值业务,引导用户使用。如来电显示、号码携带、同时振铃等业务。

五、结语

市场是残酷的,我们只有面对市场,找准自己的定位,保证合理的投入,树立正确的、先进的经营理念,以用户为中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满足多层次不同用户的需要。树立油田企业通信专业、严密、准确、精细的服务形象,才能使得我们在外在的市场竞争以及内在的压力中求得生存,才能实现“和谐电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使得我们永立潮头,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 电信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篇9

随着这几年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资产管理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各个高校加强资产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资产在实际工作的作用。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高校信息网络对资产存量、使用情况和动态的实时监控;还可以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同时,借助于强大的网络设施,它可以实现高校内部及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单位共享、查看数据,达到资产追踪管理的目标;实现财产清查、资产调度、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及资产处置,进一步提高了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在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上建立物联网RFID资产管理系统,从而实现高校资产管理的网络化管理、智能化管理、集约化管理、科学化管理。高校物联网资产管理系统基本操作模式是:采购部门购入资产后,资产管理部门入帐,同时在资产设备实物上粘贴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内写入资产设备的详细信息,每次对资产设备进行管理操作时,读写设备都会自动读取设备电子标签的信息,并将读取到的不可修改的设备信息发送回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资产设备的实时动态管理。RFID技术应用在高校资产管理中所带来的帮助是明显的,它可以减少资产管理员工作的时间,提高资产管理业务的工作效率;方便资产动态化实时管理,减少工作失误;减少任务重复及降低工作负荷;进一步改善资产管理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减少固定资产难以查找事件发生的频率等。

2RFID在资产管理中应用面临的挑战

RFID技术在带来了资产管理革命时,成本问题、技术问题、隐私权问题及失业问题,甚至有专家怀疑RFID是否会成为另一种泡沫?本文整理了近年RFID在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为RFID在高校资产管理领域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2.1技术问题

RFID技术虽然从80年代已经开始发展,但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没有被攻克。RFID标签的应用材料会影响天线效能,由于被动式RFID标签卷标是由电子标签天线透过无线电波从手持终端吸收能量与指令,标签的芯片中的数据也是由天线透过无线电波与手持终端沟通,而传递能量与指令的无线电波会受到标签天线所贴附的材料影响,有些材料会吸收无线电波的能量(如水或有传导性水溶液产品)、有些则会反射或折射(如金属性或玻璃产品),也有些材料会与使传递的无线电波频段飘移到不同的频段(如塑料等产品),使手持终端无法辨识。RFID标签识别距离现在还不超过10米,识别还具有方向性。所以这是对RFID技术在资产管理应用中的巨大挑战。RFID标签是否最终会取代条形码?目前并没有明确答案。与条形码相比RFID标签具有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估计全球超过1000个单位已经安装了RFID固定资产标签,用于追踪及管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就如何让RFID标签与现有条形码并存共享、尚无可参考的规范。而条形码技术因高度成熟且应用历史较长,在短期内不太可能为RFID标签所取代。物联网RFID标签和传统的固定资产条形码二者在通讯协议、接口方面、数据交换等方面都没有统一交换的借口,二者整合和信息互通实现的技术难度比较高的,有许多技术问题还需要研究。

2.2RFID系统标准化的问题

FFID标准化才能推动RFID技术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发展,RFID标签系统的标准化涉及标识编码规范、通讯协议及应用系统接口规范等多个部分,标准化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通信、接口和数据共享等问题。目前高校已引进RFID标签系统的,均采用不同RFID厂商所提供的系统。不同厂家的标签和读写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也将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此,国内高校资产管理界尚未达成统一标准的共识。

2.3安全问题

物联网RFID技术为高校资产管理带来飞跃的变化,但目前物联网RFID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国内还有一套标准的安全技术、数据加密和数据访问权限存在漏洞,黑客可以轻而易举地读取电子标签数据,甚至可以修改、写入电子标签的数据,电子标签数据安全问题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黑客攻击者只要使用相同规格的读取器,并且在RFID标签的可接受范围之内,就能够读取电子卷标内的数据,造成固定资产信息泄漏、修改等安全问题。RFID标签必须加密,增加数据安全性,防止被攻击,这是我们在RFID技术安全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2.4成本问题

RFID资产管理成本主要包括主要设备成本和网络建设成本。网络建设我们主要依靠现有的校园网建设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化资产管理系统。现在我们首要问题RFID电子标签成本问题,每个资产设备上都需要粘贴一个RFID电子标签,所以RFID电子标签的成本直接关系到RFID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是否能顺利推开发展。RFID芯片及其相关设备因其购置成本相对较高,大部分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考虑经费,通常会先尝试小范围应用。例如:对于单台价值比较高的设备,便于携带的设备等。成本较高主要有二个原因:首先,不同的设备需要不同的材料的标签、使用环境不同、天线设计需求不同,加之各个学校不同的规范以及不同的信息应用需求等等,往往需要许多系统整合与定制开发,这样就增加了成本。其次,基础建设与系统投资效益问题。RFID系统必须从使用人端开始建构,经过二级单位资产管理员、二级单位负责人、学校资产管理员、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学校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学校分管领导等,如此长的系统应用基础建设也必须同时建构,才会有RFID及时的信息与整体应用效益,但是,学校各个系统(校园办公、校园财务)有差异,如何信息分享,在基础建设不完全的情形下,RFID系统应用仍不明朗。由此可见,目前物联网RFID技术在满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际需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物联网技术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确实是资产管理领域的一次巨大的变革,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一步。RFID技术高校资产管理系统是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发展的趋势,在不久的将来RFID资产管理系统必将成为高校资产管理的主流。

3物联网RDID技术在资产管理中应用建议

3.1技术问题的建议

改善现有RFID技术,可以导入RFID系统之前应先进行目标环境分析,对粘贴标签的目标分析,包括尺寸与读取方式、角度,以及开发合理的标签及接收天线;避免有读取死角;避免重复读取同一目标,设计具有过滤功能的读取设备或是目标设备,设计被读取的沉睡机制。在RFID系统中考虑设计防碰撞技术(Anti-collision)或是二进制搜寻技术(Binarysearch)。如何把RFID技术与条码结合起来,这个题目很复杂,我们高校应该利用以条码信息为基础的信息平台,建立RFID标签信息库,开发能同时识别条码和RFID信息的识读器,我们要积极探索条码和RFID信息兼容的应用环境,共用一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这可能会成为今后几年RFID资产管理领域应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3.2统一标准建议

由于各个高校标准仍未整合,加上高校之间管理也不一致,开发多频段RFID芯片产品,以适应各个高校需求的差异;读取器中可设计弹性的硬件架构使利用软件调整参数达到适应各个高校不同的频率与功率。其次由国内标准化组织制定RFID技术的编码标准、接口标准、测试标准、应用标准等等。RFID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点,我国目前已经启动以ISO/IEC标准来研究RFID标准。我们制定RFID标准,坚持“以应用促标准,以标准带应用”的原则,适时出台适用通用的标准频率,以给我们高校一个快速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美国和日本已经建立自己的RFID标准,我们可以参照他们制定的过程和标准,制定我国的RFID标准。3.3安全问题的建议目前,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加强RFID安全,控制风险。

3.3.1电子标签的彻底销毁。我们设计的电子标签可以接受销毁指令,当系统管理员发现电子标签异常时,我们通过终端可以向RFID标签发出销毁命令,当RFID标签收到销毁命令后,标签会将自己销毁变为失效标签,这样就保护了标签内的数据不被读取,通过这种自毁的方式来保护数据的安全。但是一旦标签自动销毁后就不能再使用,要重新更换新的电子标签。

3.3.2RFID标签休眠。与销毁电子卷标的道理相同,我们可以开发一种暂时关闭的电子化标签。当系统管理员发现异常时,通过终端设备发出指令,当RFID标签收到指令后,马上进入暂时关闭状态即待机状态,这时任何读取设备都无法读取标签内的信息,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保护了标签的信息安全。当确认坏境安全后,我们通过系统终端发出唤醒的命令,这时RFID标签又可以恢复正常状态,读取设备可以读取标签的信息。

3.3.3通过加密码方式。我们通过加密的方式来控制卷标的存取,我们在电子标签中写入一定频率的固定密码或滚动密码,读取终端设备在读取电子标签时必须发出相同频率的密码,电子卷标收到密码后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就会响应读取器,让读取设备读取信息。由于黑客的水平不断提高,加密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3.4金属屏蔽法。将RFID标签用贵金属网罩或金属箔片包裹起来,这样可以屏蔽标签发出的无线信号。这时任何读取器由于收不到通讯信号而无法读取设备的信息。

3.3.5干扰信号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设备发出干扰信号来干扰读取设备读取设备的信息,由于读取设备收到干扰信号而无法正常读取设标签的信息。这样虽然保护电子标签的信息,但可能干扰其他正常通讯和信息读取。

3.3.6特殊保护标签。我们可以通过制作特殊的标签,这种标签有自我保护功能。电子化标签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假信息,阻止指定读取器以外的读取器读取受保护的标签,但这种标签由于成本太高很难被用户接受。件,则围捕工作全部结束,如果RFID标签成本包括标签芯片的成本、标签天线的成本、标签封装以及标签印刷的成本。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芯片面积是降低芯片成本的关键,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优化芯片的设计很重要。在标签天线的制造方面,可以采用网印导电油墨印刷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天线的成本。增加电子标签的生产量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开发多频段的芯片设计技术与在可擦写的芯片中设计写保护功能,或是在芯片中设计适用的数字指令,使得电子标签具有通用性和统一性,这样就可以形成市场规模,可促进成本降低。

3.5示范系统应用的建议

由于RFID系统建构受到RFID技术本身的限制,目前尚无通用型随插随用的通用RFID系统。因此,我们要发挥RFID系统长距离、可擦写技术优势,选择基础较好的学校推动资产管理物联网系统的建设,示范建设中先从易于粘贴电子标签的设备开始,再逐步扩大应用领域与实施范畴,不断提高RFID应用系统在固定资产中的应用。

4结论

篇10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不断被人们所发现,各种矛盾被逐渐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本文通过多方面调查与研究发现,在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1农业生产机械安全监管部门的建设有待完善

由于我国农业机械起步较晚且发展水平较低,致使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安全监管部门的建设比较缓慢。在一些地域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相关的机构组织,但由于部门监管区域较大,且人手不足等问题导致监管职能无法合理实施。并且随着各种新型机械的推广与使用,监管部门往往不能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产品的有效信息,无法对机械产品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安全检查机构人手的缺失,使得检查人员无法及时有效的将相关监管条例传达到位,在一些通讯相对落后,且地处偏远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1.2监管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监管机构中由于从业人员的水平层次不齐,使得监管人员有时都难以掌握安全监察的相关知识,自身无法发现农业机械产品存在的安全生产,更无法有效的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监察管理。一些监察人员对待工作态度不端正,,将安全监察问题视作儿戏,导致了整个监察部门职能无法实现。甚至部分监察人员往往对安全生产条例的宣讲和安全生产知识的普及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

1.3相关法律不健全

我国虽然针对部分农业生产机械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并颁布了一些法律条文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了约束与限制。但是由于法律设计的范围比较窄,使得这些法律法规有较大的疏漏,一些安全问题也趁机钻了法律的空子,寻求生存的空间。

1.4基础设施不满足生产要求

在农村的基础建设上,由于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致使基础建设难以快速发展。往往一些农业生产机械会对基础建设有相应的要求,在不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工作便会带来一些基本的问题。例如道路交通的问题就是对农业运输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农业产品的运送。

1.5农业从业者教育水平落后

我国多数农业从业者的受教育水平较低,使得他们难以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管理技能,所以这些基础知识的匮乏也是引姜兆刚牟平区玉林店镇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264111起安全问题的主要存在因素。

2、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解决措施

为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多发,为营造良好安全的农业生产环境,本文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

2.1加快安全监管机构的建设

加快安全监管机构的建设是农业机械化安全管理的基础。我们只有不断完善行政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使安全监察方针得到落实。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划分,可以有效避免部门职能的冲突,避免问题发生后互相推诿责任现象的存在。完善机构建设,能够保证安全监管问题责任到人,细化安全监管的各个细节。

2.2健全法律法规,为安全管理护航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安全管理的可靠保障。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法律。这些法律不仅仅只对农业机械的生产制作者提出约束与要求,同时,应详细规定农业机械生产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安全管理的操作方法,同时对安全监管人员的责任与义务作出明确的划分。我们应使法律贯穿于农业机械生产的整个过程。对农业机械化生产中的人、物都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

2.3不断提高安全监管人员执业素养

不断提高安全监管人员执业素质是农业机械化安全管理的直接手段。我们应定期的对各部门的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执业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可以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现。同时,安全监管人员可以有效的预防一些未发生的安全事故。不断提高到执业水平也将使得安全监管人员在发生问题时,可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段,将问题的危害降到最低。

2.4加强农业机械生产安全的政策、方针的宣传

只有将这些政策不断深入到每一个从业者的心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的根本问题。农业生产者是农业生产的最直接参与者,他们往往是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农业生产者的意识不断提高,才能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也减轻了安全管理的任务,保证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针对农村从业者专业知识薄弱的问题,我们可以定期开展农业专业知识培训讲座,是从业者掌握有效的专业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去合理规范进行机械化操作,避免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发生。

2.5增加农村基础建设投资

增加农村基础建设投资,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村基础建设环境。只有合理的建设环境才能更好的发挥机械设备的功效,降低设备的事故率,从而减少安全生产问题的发生。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