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交易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资产交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资产交易

篇1

关键词:资产交易 企业实质性 税制管理

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285号)及《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出台前企业通常会选择股权收购的办法来达到资产收购的目的,因为该方法手续简便,加上缺乏监管,不少企业采用按原价转让股权的方法逃避股权转让环节的税费,但该方法存在很大的税收风险,并且会将转让方的税负转稼给受让方。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质性资产交易所产生的税收成本及各自的利弊,以帮助企业选择最佳方案。

例:A公司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2000万元,由甲(法人)投资1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5%,甲公司是一个由自然人投资的有限公司,乙(自然人)投资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假设A公司账面的主要资产为房产,账面价值为1800万元,其余为流动资产200万元,A公司尚未开始生产经营。B公司欲以3820万元的价格收购A公司的房产,交易完成后A公司将收益进行分配,甲公司也将投资收益向其股东进行分配(甲公司无亏损),即A公司将转让实质性资产的收益最终分配到自然人手中。

一、不同方法下交易产生的主要税收成本

(一)A公司以房产作价3820万元入股B公司,再由A公司股东将股权按A公司净资产351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B公司股东

所得税:

①A公司以非货币资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3820-1800=2020万元

2020*25%=505万元

根据国税发〔2000〕118号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三条规定: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②甲公司股权转让所得

(3820+200-505)*75%-1500=1136.25万元

1136.25*25%=284.06万元

根据国税函(2010)79号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第三条: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个人所得税:

①乙投资收益

(3820+200-505)*25%-500=378.75万元

378.75*20%=75.75万元

②甲公司股东投资收益

1136.25-284.06=852.19万元

852.19*20%=170.44万元

契税:A公司以房产投资,交易双方需缴纳契税

3820*2%*2=152.80万元

税收成本合计为

505+284.06+75.75+170.44+152.80=1188.05万元

(二)B公司以公允价值4020万元收购A公司股权

所得税:

①甲公司股权转让所得

4020*75%-1500=1515万元

1515*25%=378.75万元

根据财税〔2009〕59号《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股权收购相关交易处理规定,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

②A公司账面房产不能按公允价值调整,公司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账面房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与按账面价值计量产生计税基础差异并产生所得税差异。

计税基础差异:3820-1800=2020万元

所得税差异:2020*25%=505万元

根据财税〔2009〕59号《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股权收购相关交易处理规定,被收购企业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

个人所得税:

①乙投资收益

4020*25%-500=505万元

505*20%=101万元

②甲公司股东投资收益

1515-378.75=1136.25万元

1136.25*20%=227.25万元

税收成本合计为

378.75+505+101+227.25=1212万元

(三)B公司吸收合并A公司,以非股权支付形式支付对价4020万元

所得税:

①A公司清算所得

4020-2000=2020万元

2020*25%=505万元

根据财税〔2009〕59号《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

企业合并,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②甲公司股权转让所得

(4020-505)*75%-1500=1136.25万元

1136.25*25%=284.06万元

个人所得税:

①乙投资收益

(4020-505)*25%-500=378.75万元

378.75*20%=75.75万元

②甲公司股东投资收益

1136.25-284.06=852.19万元

852.19*20%=170.44万元

税收成本合计为

505+284.06+75.75+170.44=1035.25万元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实质性资产交易中转让方的股权结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税收成本,一般情况下法人资本占的比例越高,税收成本越高,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为。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所得税比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要高5%,另一方面是由于税法规定股权转让收入不能等同于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不享受免税政策,其中包含着重复征税的因素。如果上例中A公司的股权结构为甲(法人)投资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乙投资1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5%,三种方法计算的税收成本分别为1036.55万元、1010万元、883.75万元,因此在公司成立时就应根据投资策略做好筹划。

二、不同方法的利弊分析

(一)A公司以房产作价3820万元入股B公司,再由A公司股东将股权按A公司净资产351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B公司股东

优点:

(1)A公司可以承续;

(2)交易的资产可以按公允价值在B公司入账,并进行摊销。

缺点:

(1)需要缴纳契税,成本较高;

(2)需要进行两次股权变更,房产权证需要进行变更,手续较繁锁。

(二)B公司以公允价值4020万元收购A公司股权

优点:

(1)A公司可以承续;

(2)只需进行一次股权变更,房产权证无需变更,手续简便。

缺点:

(1)该方法虽然在交易的当时比另外两种方法需要缴纳的税收较少,但由于该方法下,交易资产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会将税负转稼给受让方,因此在交易时必须将该笔税务成本考虑进去;

(2)在A 公司转让股权时,受让方付出的股权投资成本将大于其在A公司所占股权的份额,该部分差额当受让人为法人时可在其股权投资成本中体现,当受让人为自然人时就无法体现,自然人股东在今后收回投资时存在被重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风险。

(三)B公司吸收合并A公司,以非股权支付形式支付对价4020万元

优点:

(1)交易的资产可以按公允价值在B公司入账,并进行摊销;

(2)税收成本较低。

缺点:

(1)A公司需要进行清算;

篇2

论文关键词:产权,公开竞价,国有资产

一、引言

改革开放的脚步已经伴随中国走了30多年。在这30年中,中国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体制也在探索中发展,中国处在改革又改革的环境中。国有企业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必须进行改制。由此,20多年前产权市场应运而生, 为国有企业的改制提供了交易的平台,经历了20年的艰难探索,终于迎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产权市场发展20年里,完成各类产权交易约25万宗,成交金额超过1.5万亿元,带动或涉及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为成千上万家国有企业的破产兼并、改制重组、资产结构调整提供了综合配套服务,涉及上百万国有企业职工的安置和上万亿国有企业债权债务的处置。20年的实践探索过程,交易方式也经历着变化,为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国有资产的价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交易方式和价格机制的探索显得十分有意义。

纵观我国对产权交易公开竞价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的方面主要有公开竞价的方式与其他方式的区别利弊比较。公开竞价方式的优点决定了它的强大生命力,如何从立法、行政方面解决公开竞价推行中遇到的问题,是其发展的关键。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为公开竞价发展铺平道路,本文从我国产权交易的现状出发国有资产,分析讨论公开竞价的优势,提出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二、产权与产权交易

(一)产权的定义

产权,就是对财产的权利,亦即对财产的广义的所有权——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它是人们(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的经济权利关系;其直观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都是产权主体(包括公有主体和私有主体)之间的关系。

(二)产权的内容:

1、产权首先是指特定的客体,即任何产权都是以特定客体为前提和基础,产权中“产”即为客体,没有特定客体的存在,产权便不再存在;同样任何产权都是以依赖于特定客体的产权,也只能某一特定客体的产权。在现实生活中这样了客体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财产、资产、资本、商品等。

2、产权其次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权利,即主体与特定客体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常表现为财产权等。主要包括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可以说产权是主体对客体一系列权利束的总称。

3、产权还应该包括,不同主体基于对特定客体的权利,相互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论文服务。如常见的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经常是公司的所有者与公司的管理者以及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构成现代公司法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4、从权利本身的内容来讲,产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特定主体对特定客体和其它主体的权能,即特定主体对特定客体或主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或采取什么行为的权力,二是该主体通过对该特定客体和主体采取这种行为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收益。所以产权又称权益。传统经济学侧重于研究收益的配置机制,而现代经济学侧重于研究权力的配置机制。

(三)产权的表现形式

具体而言,产权包含三层含义:

1、原始产权,也称为资产的所有权,是指受法律确认和保护的经济利益主体对财产的排他性的归属关系,包括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2、法人产权,即法人财产权,其中包括经营权,是指法人企业对资产所有者授予其经营的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的权利。法人产权是伴随着法人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一种权利;

3、股权和债权,即在实行法人制度后,由于企业拥有对资产的法人所有权,致使原始产权转变为股权或债权,或称终极所有权。原始出资者能利用股东(或债权人)的各项权利对法人企业产生影响,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四)企业产权

国有企业产权是指国家对企业以各种形式投入形成的权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种投资所形成的应享有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3]企业产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产权在交易中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但是比一般商品更加复杂,其价格的影响因素也比一般商品多。产权交易机制对产权的价格影响很大,同一产权在不同的交易机制下价格是不同的,一个好的产权交易机制的作用在于能够发现价格。为了规范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保证交易的合理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对企也产权的交易方式进行了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三、原有产权交易方式的利弊分析

(一)协议转让

协议转让是产权交易双方通过协商确定交易内容、交易价格国有资产,从而完成产权交易过程的交易方式。协议转让的方式在操作上简单易行,运行成本也比拍卖转让和招投标转让方式低。基本方式是通过私下一对一的谈判,最终达成一致的过程。但这种交易方式公开性不强,透明度不高,容易引起暗箱操作,价格发现作用不明显,不利于最大限度挖掘国有资产的产权价值。但在实际的国有产权交易中,协议转让却是成交量最高的交易方式。

协议转让的一般程序如下:

第一,填报资料,出让申请登记;第二,产权交易机构对出让方的审核答复;第三,出让产权公示;第四,受让方征集及受让申请登记;第五,查询洽谈;第六,确定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第七,成交签约;第八,价款支付,产权交割;第九,成交确认;最后,变更登记。

(二)拍卖转让

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拍卖是一种传统的价格发现机制,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起源较早,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操作上容易把握。拍卖有如下几个特点:

1、拍卖过程中竞买人的机会是均等的,拍卖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出价高者得到拍卖标的,因而透明度高,公开性强,能有效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规避交易风险。

2、拍卖作为特殊的买卖方式是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为拍卖当事人、拍卖程序、纠纷解决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据。

3、拍卖具有价格发现功能,拍卖的过程正是一个搜寻市场真实价值的过程。通过拍卖形成的价格是由各竞买人通过激烈的竞争,最终由出价最高者决定的成交价格,充分体现供求决定价格的原理,它可以真正的实现标的的物有所值,充分解决标的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是拍卖这种交易方式本身就存在着问题,拍卖的过程反映的是一种委托的关系,如果人与投标人或是几个投标人之间串谋,使拍卖仅存在于形式,拍卖标的只能以底价成交,而剩余的权益则被投标人或人瓜分。这样的拍卖一旦交易成功,不仅使产权所有者甚至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而且会扰乱市场秩序国有资产,败坏社会风气。

(三)招投标转让

招投标的转让方式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开招标是指由招标人发出招标公告或通知,若干家投标单位同时投标,最后由招标人确定最佳投标人为中标人,并与之最终订立合同的过程。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招标项目和条件,向社会或几个特定的单位发出招标邀请的行为。招投标的法律约束力强,招投标过程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规定进行。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相比,更能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有利于规范市场行为,创造公平环境;由于竞争较为激烈,所以招标过程中有利于产权的保值增值,在公开程度、竞争的广泛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适用范围较邀请招标广泛论文服务。但是公开招标由于投标人众多,一般耗时较长,需花费的成本大,参加竞争的投标人越多,招标人审查投标人资格、招标文件的工作量越大,耗费的时间越长,招标费用支出也越多。邀请招标的招标人在一定范围内邀请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不须公告,招标人只要向特定的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书即可,因此邀请招标所需要花费的招标成本相对较低,对招投标双方来说是双赢的方式。但是邀请招标过程和结果均不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操作中容易产生不法行为,因此限制了充分竞争,不利于营造健康的交易环境。

四、公开竞价转让优势分析及实现条件

(一)公开竞价转让的优势

公开竞价的转让是近几年来我国对产权交易方式的新探索,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社会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需要。国资委2007年了《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国有产权不能贱卖,要在市场中公开竞价。相对于前面三种交易方式,公开竞价的转让形式在企业产权交易中具有如下优点:

1、公开竞价彻底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原则,避免了“地下作业”、“暗箱操作”,根除了场外交易不透明、不公开的弊端。将国有产权交易放在交易市场中公开进行,投资者公平参与,实现国有资产产权明晰,流转有序,有效地防范了国有资产流失。

2、产权所有者和市场投资者能够达到双赢,投资者可以自己分析和判断,并且比较其他投资者的出价,通过博弈,对称信息,最终成交价格是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最佳价格。

3、缩短了产权交易时间,提高了效率,公开竞价方式能够形成成熟的交易程序,竞价方式的选择可以根据标的的不同灵活运用,国内的产权交易机构在操作企业转制出售过程中,已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竞价方式国有资产,主要有“评审法”、“一次报价法”、“限次报价法”、“不限次报价法”或“电子报价法”。这些方式适应了产权交易的特点和要求,以快捷的方式寻找到适当的价格和受让人。

4、降低了转让方和受让方的成本,公开竞价虽形式上类似于拍卖,但是却不用支付拥金,只用支会少量的手续费(一般约为交易额的千分之一),相对于高昂的拍卖拥金来说,这是一大笔成本的节约,这些节约的成本扩大了安置下岗分流人员的资金来源,保障了国有资产收益的提高。

5、充分发挥市场发现和公平确定价格的功能,市场化程度高,有效的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产权交易通过公开竞价转让,规范了程序,提高了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体现了“三公一诚”的原则,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扩大了交易市场,竞买人通过平等、公平的竞争,最终形成交易价格,充分体现了价值规律在产权交易中的作用。

(二)我国已具备实行公开竞价的条件

从1988 年5 月湖北武汉成立第一家企业产权交易所至今,我国的产权市场已经在实践中走过了20 年的风雨历程,产权市场的高速发展,为产权交易提供了一个平台。从政策方面和实践方面来看,我国已具备了实行公开竞价的条件。

政策方面:国资委了《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办法》的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应当以资产评估结果为参考依据,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公开竞价形成,产权交易机构应按照有利于竞争的原则积极探索新的竞价交易方式。这对产权交易公开竞价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政策上的支持。

实践方面:近年来,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交易所的发展,交易过程的不断完善,为公开竞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借助产权市场的力量,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建立一套“阳光”、“透明”的价格发现机制具有实践上的需求性和紧迫性。

(三)国外产权交易方式的主要内容与借鉴

根据资产的存在形式,资本市场可以划分为证券资本市场和非证券资本市场。证券资本市场是指证券化的产权交易场所,主要指股票市场。按照不同市场上市标准的高低,可以依次分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非证券资本市场指资产尚未实现单元化、证券化的企业进行整体性产权交易的场所,它与证券资本市场最大的区别在于存在非标准化的产权交易方式,如协议转让、竞价交易、招标转让、合作开发等等。

我国各地的产权交易所,就是非证券资本市场的有形场所,这种交易市场是中国特殊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是基于中国国有企业多,非上市公司多的国情而建立起来的,但是从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来看,主要还是采取的证券资本市场的模式。从本质上讲,中国目前的产权交易所和技术产权交易所都是有形的产权交易市场,也就是为产权交易提供集中竞价交易的场所国有资产,虽然我们把它归为非证券资本市场,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存在类似的有形市场。由于经济严格按照市场方式运作、产权关系明晰、有关法律体系完备、中介机构发达以及信息渠道畅通,西方发达国家的产权转让都是在无形市场中自发进行,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非证券资本市场采用的都是无形市场的形式。笔者认为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建立中国特色的产权市场和产权交易方式,而不能机械照搬国外的成功经验,对于世界的大资本市场来说,中国产权市场可以说是刚刚走步,中国的产权市场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性的市场,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较为健全条件下的产权交易是中国发展的方向,但是必须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五、公开竞价机制在推行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公开竞价的交易机制有在产权交易中有着它的魅力和优势,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产权交易公开竞价机制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还不能做到有法可依,而只能单纯地以合同来约束。此外,产权市场的统一化程度不够,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都制约着公开竞价机制的发展。笔者认为要发挥公开竞价机制的作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论文服务。

(一)资产评估问题

要在我国建立和推行完善的公开竞价机制,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化的资产评估体系。资产评估是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根据特定目的,遵循评估原则,依照相关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运用科学方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行为。资产评估是国有产权交易的重要环节,国有资产评估结果是对国有资产作价的重要依据,保证国有资产评估结果的真实、客观和公允,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举措。评估过程从评估方法的选择到评估机构的选择都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更多地考虑到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真正表现国有资产的实际价值,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评估机构的选择上,应落实“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遵循“优胜劣汰”,选择那些独立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评估中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对选择评估机构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评估目的是否明确、评估基准日是否适当、评估依据是否充分、评估方法是否正确、评估过程是否规范、评估结论是否合理等有关内容进行审核,特别是要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进行合理的判断。

(二)市场规范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产权交易在交易规则内部管理、业务拓展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规范化程度日益提高,但是各地的产权交易机构主要是为本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产权交易机构繁多,产权市场区域分割较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最多时高达270多家。《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3号)实施以来,国资委把推进各地产权交易市场的整合作为贯彻落实“进场交易”制度、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一项重要内容,出台了《关于做好产权交易机构选择确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用于指导地方国资委通过选择确定产权交易机构国有资产,促进市场资源整合,规划发展当地产权交易市场。通过合并、省市共建、异地联建、异地委托等方式,对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了整合,初步发挥了产权交易市场的整体资源优势。截至目前,各省级国资委共选择确定交易机构64家,产权交易机构整合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仍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所以,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府监管机构,打破地方政府管理的现行制度安排,是形成统一、规范的产权市场的关键环节,也是建立完善的产权市场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尽快出台全国统一产权市场的监管机构和相关监管法案,进而在全国建立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以改变目前各地产权市场监管机构设置不统一,制度不健全,责任和权利不明确造成的产权市场监管缺失的状况。

(三)法律法规制度环境问题

尽管公开竞价的转让机制相对于传统的转让方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公开竞价的法律规范性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分别为拍卖和招投标转让方式提供了法律依据。公开竞价却没有相关法律保驾护航,一旦产生纠纷,找不到法律依据可以遵循。目前,全国各地已经相继出台了公开竞价的交易办法,但统一性差,并且约束范围公限于当地的产权交易。国家应该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出台一部全国统一的产权交易方面的法规文件,通过制定法规,明确各种交易方式含义和适用范围做到标准统一、口径一致,产权的公开竞价作为一种新的方式进入市场必须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作保障。

参考文献

[1]美国资本市场对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借鉴sina.net

[2]郑康营.产权市场二十年的启示[J]产权导刊 2008-6 59-60

[3]符绍强.国有产权交易博弈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131-134

[4]史学儒.几种产权交易方式利弊谈[J]产权导刊 2008-6 67-69

[5]步艳红.产权、拍卖与并购—企业产权交易中的拍卖机制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6222-226

[6]高永深苍向晖.资产评估在国资监管中的作用和法律地位[J]产权导刊 2008-6 41-43[7] 张小燕. 权重式电子竞价——价格不再是唯一 [J]产权导刊 2008-6 64-66

篇3

关键词:非货币易 劳动价值论 再生产理论 已实现价值资产 未实现价值资产

就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美国、加拿大、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均有明确规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和《企业会十制度》也对此作出了详细规定。我们认为,现行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规定缺乏合理的理论依据。

一、现行非货币易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各国对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之所以加以规范,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规范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另一方面是防止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创造虚假利润和粉饰会计报表的行为,从而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损害广大股民和债权人的利益。

按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易中,当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等于或低于25%时,这种交易定为非货币易。这条规定的实质是:当一种交易定为非货币易,则在整个交易中,有75%以上的非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视同企业购进资产的交易,按一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对这一部分交易,会计不能确认收人和收益,只能就补价的货币易部分,才能确认收益;当交易定为货币易,则在整个交易中,有75%以内的非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视同企业出售、转让资产和购进资产两项交易,按两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对这一部分交易,会计也要确认收益,对于商品和材料的交易,会计要确认收人。对于上述会计处理,有如下几点值得深思。

首先,《企业会计制度》规定25%的比例,其理论依据何在?

其次,在非货币易下,整个交易的75%以上的非货币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不能确认收人和收益;而在货币易下,整个交易中的75%以内的非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则能确认收益,对材料和商品的非货币易部分,还能确认收人。上述两种交易,都是非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只是在非货币易中,其比例为75%以上;而在界定为货币易中,其比例为75%以内,其本质并无区别。要谈区别只是制度规定的区别,是人为的区别,难道75%的比例就是两种交易区别的临界点?换言之,在整个交易中,非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所占比例在75%以内.就视同货币易,一旦超过75%的临界点,则发生了质的变化,由货币易转化非货币易,这在理论上难以寻求合理的解释。

再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25%的比例,同样还给企业留有75%的操作空间。企业同样可以通过支付25%多一点的货币性资产,而在作价方面或通过其他手段又予以补偿,再来操作75%以内的非货币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同样可以达到创造虚假利润和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

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对作货币易的会计处理的规定来看,它与我国1 99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并无本质区别,该规定的主要区别在于将非货币性资产分为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刹对待售资产与待售资产的交易、以及非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的交易,看作盈利过程未完成,不能确认利益;而对非待售资产与待售资产以及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的交易,看作盈利过程已完成,应确认利益。但如进一步追究盈利过程是否完成的标志—换人资产相对于换出资产的目的是否发生改变,则值得商榷。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货币易和非货币易的划分标准,既不能从理论上作出合理解释,也不能真正达到制定准则和制度所要达到的目的。为此,有必要对非货币易的会计处理重新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制定其会计准则和制度规定,这种会计准则和制定规定,同时又能达到防止企业粉饰会计报表行为的目的。

二、价值理论既是会计收益确认的理论依据,也是非货币易会计处理的理论依据

(一)产品或商品的增值价值是会计收益确认的墓本前提条件

根据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自然价格(即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劳动的商品才有价值,商品的市场价格或交换价格只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供求的关系,两者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

马克思在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著名的商品价值公式:商品的价值二c+( v十m)首先,该公式表明产品的价值是由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消费的生产资料转移过来的旧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两个部分构成,产品或商品的新价值只有经过劳动才能创造其次,该公式表明产品的价值是由c,v,m三个部分组成,这就是说。m这个剩余价值部分,即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增值部分也是劳动创造的,只有经过劳动的产品才有价值的增值从整个国民经济或世界经济范围来说,只有经过劳动的产品,通过交换以后,才能实现商品的整个价值,同时实现商品的增值价值,才能产生利益;已实现其价值的产品或资产如没有经过劳动,而只通过交换,不可能产生增值价值,也不能产生收益,当然对于个别生产者来说,也可能通过交换获得收益,但这种收益是由于交换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一方的收益就是另一方的损失。在这里,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地理位置的地皮,其价格相差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大到令人惊讶的程度,这又作如何解释?首先,地皮的环境和条件是前人劳动的结晶,是他人劳动的结晶,同样是劳动的产品:其次,不同地理位置的地皮,前人劳动和他人劳动付出的差别同样是几倍、几倍、甚至几百倍;再次,由于地皮的有限性、独占性和其地理位置的固定性,占有地皮的人就占有这种劳动创造的价值二因此,地皮的价值是他人劳动所创造价值的一种无偿让渡;综上所述,只有劳动的产品,才有增值,才能通过交换实现增值的货币化,即实现收益。

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交换阶段是不能创造新价值的。但这里隐藏着如下的瑕设条件,即假设交换过程没有劳动消耗。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交换环节不但有劳动消费,而且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相隔距离较远,消费者不能为买价值不多的商品,跑这么远的距离,因此的转化,即从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进入生产消费领域和生活消费领域,要经过多道交换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动消耗,当然,

这种交换环节必须是必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否则,这种劳动就是无效劳动根据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既然交换过程有劳动消耗、所以该过程同样创造价值,这也许是马克思为了研究剥削理论而将交换进行抽象化的缘故。

综上所述,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商业企业,都存在活劳动消耗,都能够创造价值,但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增值价值,如不能通过交换实现价值,也就不能实现企业收益,会计一也不能做收益处理。

(二)进入消费领域的商品,如未经过劳动再交换的非货币易,会计不能作收益处理

商品进入生产消费领域后,意味前一再生产循环最终完成,在此循环的生产环节和交换环节的劳动消耗所创造的价值最终得到实现。不管是从个别生产者的再生产循环来看,还是从社会再生产循环来看,此循环过程中由劳动创造的价值都得到了实现。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还要进行交换的话,其商品的价值不会再有增值,这种交换所发生的活劳动消耗是一种无效劳动消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卖出的价洛比买进价格高,在货币币值稳定的前提卜,这种差价主要是由于交换双方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即方的获利:好是另一方的损失.对个别生产者来说,如果这种交易是货币小根据市场有效论,有关交易信自、的不刊称所发生可能性非常小。除非不了解,信息、的生手才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三)从社会再生产角度来考察.商品价值只有通过消费环节,才能实现其价值

现在回过头再来研读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关于再生产循环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观察,社会再生产必须经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循环才一算最终完成,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这个过程既是价值运动的过程,也是实物运动的过程是两者运动的统一,在实际经济过程中。两者绝不能分害进行从价值运动过程考察,运动的起点以货币资本开始,又回到货币资本,此一循环才能完成商品经过交换以后,其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转移过来的旧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才能最终获得实现,通过分配以后,又进人一循环,整个再生产过程才能周而复始地进行从实物运动的过程来考察。运动的起点,以货币形态开始,又回到货币形态,此一循环才能完成在此之后,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商品最终进入生产消费领域或生活消费领域,此一循环才算最终完成,社会再生产才有其实际意义,商品价值才算最终实现、如果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商品不能进人消费领域,整个劳动都属于无效劳动,这就根本谈不上商品价值的实现几换言之,从整个社会再生的角度考察再生产过程,商品价值的实现必须以本循环生产出来的商品最终进人消费领域为标志,此一循环才能结束。社会再生产才有实际意义。

(四)从企业再生产角度考察。商品价值只要通过交换就能实现其价值

会计是以单个企业作为会计主体为此。还必须从企业再生产的角度来研读马克思的再生产理关于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社会再生产,但其理论也可以运用于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分析按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划分企业,可以分为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几生产企化的再生产过程只要经过供应、生产、交换和分配四个环节,此一循环就算最终完成,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商品价值只要通过交换.就能最终实现就商业企业来说,其再生产过程没有生产环节,只要经过供应、交换和分配二个环节,此一循环就能最终完成,其商品的价值,也只要经过交换,就能最终实现因此,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商业企业都只要经过交换,商品价值中物化劳动转移过来的旧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就能获得实现在此之后.会才能对商品的价值作收入处理.对商品的增值价值才能作收益处理。

三、企业非货币性资产按是否已实现其价值为标准可分为已实现价值资产、未实现价值资产和混合资产

已实现价值资产大体包括固定资产、原材料和无形资产这种资产的特征是该资产已经完成前一再生产循环,进人了生产消费领域,作为下一循环的生产要素。这种资产不包含未实现的增值价值(其中,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除外,因其存在他人劳动价值的让渡),换之,这种资产再要交换的话,不会给社会带来商品价值的增值、该资产与货币性资产交易,可能给企业带来差价损益一在货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这种差价损益是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其一方所得正好是另一方所失就企业来说,这种收益已经实现,会计当然应确认损益_如果这种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则会计不能确认收益其理由如下:首先,这种资本本身不包含未实现的增值价值其次,即使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差价,在有效市场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其差价也会很小,根据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可不予以反映;再次,即使换出的资产由于购置时与换出时的供求状况不同而产生差价收益也很难可靠地确定,根据收人的确认条件和会计稳健性原则的要求,此时,会计也不能确认收益;第四,既然交易双方对对方的资产作价都是自愿接受的价格,而比,议方都会在作价之前对市场有关交易的信息进行深人调查,因此,这种作价,在市场经济下,可以看作公允价格_换言之,如果还有比这种价格更加公允的价格,其作价过程的成本也会很高,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无此必要,也难作出更力合理的价格因此,可以把此价格看作价格,不会由于信息、不对称产二差价收益;否则的话,就是双方都高估价格创造虚假利润其实对于这种交易,从经济实质来看,可作为企业购进资产的一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这也是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的要求

未实现价值资产大体包括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一这种资产的特征是:该资产正处于社会再生产循环中,还未通过最后一个交换环节,此一循环尚未最终完成,其价值并未最终实现,但其价值中又包含此一循环中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增值,只有通过交换,该资产的旧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才能实现就这种资产的非货币易来分析其换回资产不同,交易的性质也不同

如换回的资产仍然是未实现价依资产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考察,这种交易在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都是处于同一循环过程,其商的价谊未实现从企业再生产的角度来看,同样如此,经过这种交易之后,本循环并未完成因此,交易双方的商品价值通过这种交易都不能实现其价值,会计不能作收人和收益处理,而只能视同企业购进资产一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如换回的资产是已实现价值的资产,则其与换回未实现价值资产的情形有根本的区别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考察,换出的未实现价值资产进人换人企业之后,可能作固定资产、原材料等已实现价值资产使用,最终进人了下一循环,进人了消费领域:这种交易使换出的未实现价值资产在交易前后处于不同循环,未实现价值在此交易后,得到实现;换出的未实现价值资产进人换人企业之后,也可能仍然作为未实现价值资产使用,这种交易没能使换出的未实现价值资产进人下一循环的消

费领域,因此,通过这种交易后,换出的未实现价值资产在交易前后仍然处于同一循环,其商品价值仍然未实现但从换出未实现价值资产的企业来考察,换回的资产是已实现价值的资产,这种资产已作为下一循环的生产要素,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第二循环已经开始,前一循环生产出来的未实现价值资产通过这种交换,其商品价值得到了实现,其中的增值价值也得到了实现,会计对其增殖价值可以作收益处理,对全部商品的价值,可以作收人处理。这种交易,对换出未实现价值资产的企业来说,实质上是换回和换出两种交易,即购进资产和出售商品两项交易,会计一对此按两项交易处理。对已实现价值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比照未实现价值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土地使用权是一种比较特别的资产。这种资产虽属于已实现价值资产,但其价值中又包含有增值价值,只是在他人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无偿让渡时,会计对此未作增值处理。因此,土地使用权换未实现价值资产,就换出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来说,交易前后仍处于同一循环,会计对这种交易不能作收益处理;而未实现价值资产换土地使用权,对换出未实现价值资产的企业来说,交易前后处于不同循环,会计对此可作收益处理;土地使用权换土地使用权,交换前后处于同一循环,会计对此交易不能作收益处理;土地使用权换其他已实现价值资产,交易前后处于不同循环,也就是说土地使用权的增值价值是由他人劳动或社会劳动创造或转化的,这个过程是一种无偿让渡,由于会计计量要按历史成本计价,在让渡之后没有做增值和收益处理。因此通过土地使用权与其他已实现价值资产交易,可以看作让渡之后实现,即交易前后处于不同循环,会计可以作收益处理。

混合资产是指股权投资,因为被投资的企业资产中既有已实现价值资产,也有未实现价值资产这种资产的非货币易,不存在商品实体的转让,只是一种产权转让,根据会计稳健性原则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这种交易可以看作是购进资产一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不确认收益。

综上所述,对非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会计确认收益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换出的非货币性资产含有未实现的增值价值;二是通过这种交易之后,未实现的增值价值得到了实现即换出的非货币资产和换回的非货币性资产处于不同循环。否则,会计对此不能作收益处理按此标准,交易可分为货币易、单项非货币易和混合交易、单项非货币易按上述原则进行会计处理混合交易按如下步骤进行会计处理:整个非货币性资产不管是换出的资产,还是换回的资产,都按其在换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类对此可分为三大类:一类资产包括除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已实现价值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二类资产指土地使用权;三类资产指未实现价值资产。第一步:同类资产对同类资产,按其公允价值交易,会计对这种交易不作损益处理;第二步:对于第一步没换完的换出资产中的一类资产,与土地使用权交易,会计对此不作收益处理;第三步:对于第二步没换完的换出资产中的一类资产与第三类资产交易,会计对此不作收益处理;第四步:对于第一步没换完的换出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与第三类资产交易,会计对此不作收益处理;第五步:对于第四步没换完的土地使用权与第一类资产交易,会计对此要作收益处理;第六步:对于第一步没换完的资产中的三类资产与一类和第二类资产交易,会计对此作收入和损益处理;第七步:通过上述六步没换完的资产与货币性资产交易,会计对此作损益处理总的原则是先确定不作损益处理的资产交易,后确定作损益处理的资产交易,这也是会计计量的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 无形资产 信息不对称 信息频道

一、引言

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无形资产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无形资产商品化和资本化的趋势呈加速发展态势,不仅成为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最具成长性的交易品种,而且也是该类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无形资产的无形性和高风险特征,导致涉及无形资产市场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严重。在信息不对称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通常卖方拥有较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不完全的信息,从而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使得市场缺少效率(Akerlof,1970)。在无形资产市场上,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于其内含信息,无形资产供方在交易中不能将技术的内含信息全部披露,否则无人购买。而买方在不知无形资产的全部内含信息时,很难充分肯定它的价值,所以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达成一致价格的难度(方世建、史春茂,2003)。

无形资产信息的不对称及披露失灵,不仅导致信息强势群体主动操控,损害信息弱势群体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公正性(Aboody and Lev,2000),降低了无形资产市场效率,而且造成资本成本增加和企业价值系统性低估,加大企业融资困难和经济决策的不确定性(Amihud and Mendelson,1986;Lev,2001)。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根源,除了在于无形资产投资的内在风险性、无形资产产权的模糊性(汪海粟,2000),以及无形资产的部分排他性(Partial Excludability)和非交易性(Non-Marketable)(Lev,2001)等固有特性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在报告无形资产信息方面存在缺陷。现有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报告和披露无形资产信息的单一渠道,无法满足资产特性多样性的需要(薛云奎,1999)。

为了减少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良后果,理论与实践部门不断探寻能够有效计量和披露无形资产信息的模型与方法。1993年,Skandia公司开发了一种影响广泛的适用于保险金融机构的无形资产测量报告系统“巡航者(Navigator)”。卡尔・爱瑞克・斯威比和康莱德小组(1997)共同开发了无形资产监控表(IMA),并提出一系列重要指标,用于对知识型公司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和披露。Lev(2001)在分析了当前会计系统提供无形资产信息方面的缺陷后,开发了无形资产价值链记分板。罗伯特・G・伊克利斯等(2004)认为无形资产主要是用非财务指标来度量,并满足有效性、可行性、相关性和预测性特征,提出的一个包括外部市场纵览、内部价值战略、价值管理和价值平台等四个部分的价值披露模型。然而这些模型与方法侧重微观企业层次信息计量和披露,注重对无形资产本身的计量和信息传递的内容,而忽视了无形资产信息传递的通道研究,无法解决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中产生的“错层交流”。

本文通过对无形资产市场两类不同的信息不对称情形进行分析考察,根据两种不同情形下相关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提出一种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的频道治理模型,建立多频道的信息传递通道,解决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错层交流”问题。

二、信息“错层交流”与两类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情形

信息的交流过程通常由两个层面构成,即发送层和接收层。发送层以信息供给者为主体,其准则是发送者根据自身拥有的信息及利益发出信息。接收层以信息接收者为主体,其准则是接收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期待获取信息的层面,如果发送者按接收者的需求和期待发送信息,接收者也能正确理解发送者发送的信息内容,则两个层面的信息可进行通畅的交流。然而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往往表现在两个层面之间的“错层交流”,即信息供给者只发送对已有利的信息而隐藏不利的信息,而信息需求者却以自身对信息的期待去接收和理解信息内容。双方都以对己有利作为建立一个信息交流过程的起点。所以在无形资产交易中,当买者做出一个回应,他按发送层准则传递出信息(故意压低价格),而卖者则以接收层的准则去接受――把买者出具的价格与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加以比较,于是“错层交流”便发生了。这种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的“错层交流”,导致交流双方造成传播的磨擦乃至冲突(颜纯钧,2002)。目前仍缺乏通用一致的无形资产描述语言和模型,使得无形资产计量信息在不同公司间比较十分困难,这又加剧了信息的“错层交流”。

实际上,由于无形资产多样特性,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交易市场对无形资产信息传递及其通道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无形资产的信息不对称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单项的无形资产交易情形。这种情形下,无形资产作为独立的单项无形资产进行交易,交易双方关注的是与交易标的质量和价值直接相关的信息。交易的单项无形资产价值实现潜力不仅与其本身的质量与特性相关,而且与买方对无形资产的使用有关。因此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是双向的。卖方可能知晓无形资产本身的内含信息,却无法知晓该无形资产商业化实施的相关信息。买方在关于无形资产本身的内含信息上处于相对劣势,但在无形资产商业化实施过程的相关信息方面却具有相对优势。而且由于无形资产的强异质性和相对稀缺性,无形资产交易双方往往是一次易,而无法通过持续的多次交易关系形成信用约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的动机增强。

二是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整体构成部分进行管理或交易的情形。这种情形下,无形资产为企业持续经营服务,或随同企业产权进行交易。相关各方关注的是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不仅需要了解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本身相关状况,而且要了解这些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信息。这种情形在资本市场中尤为普遍。

三、无形资产信息利益相关者

对无形资产信息利益相关者的认识是构建有效的信息频道系统的基础。根据现实市场中无形资产信息交流的流程,我们可以把无形资产信息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信息供给主体、信息需求主体和信息中介。在两种不同的情形下,无形资产信息的利益相关者的特征和需求也存在差异。

在为单项无形资产交易服务的信息频道系统中,信息供给主体既包括拥有拟进行交易的无形资产的个人或组织,也包括无形资产的潜在买方。他们在无形资产的质量、技术特征等方面占有信息优势,对无形资产的

商业化实施有一定的了解,希望通过交易获得其投入和风险的高额补偿。他们既有主动披露无形资产相关信息以吸引买者的动机,又会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信息需求主体主要是各个潜在的购买方,希望通过购买无形资产进行商业化获利,或利用无形资产增强自身的获利能力。他们虽然对无形资产本身的内含信息缺少了解,但在无形资产的商业化实施信息方面占有信息优势。在信息中介方面,主要的参与者则是对无形资产信息进行揭示和鉴定、并提供价值咨询的中介机构,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为买卖双方提供信息收集和咨询意见。

在为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整体构成进行管理或交易服务的信息频道系统中,信息供给主体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层,有些情形下也包括企业的当前所有者。通常管理层对企业的无形资产信息了解充分,并需要向当前股东或潜在投资者、政府相关机构报告。当企业并购发生时,当前股东也成为无形资产信息供给的主体之一,他们通过参与信息的供给,获取有利的交易谈判地位。信息需求主体包括企业管理层、股东与债权人、潜在的投资者和政府相关机构等。企业管理层既是无形资产信息供给主体的实质影响者,又是信息的需求主体之一。虽然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占有较多的信息,但由于无形资产本身的复杂特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使得管理层本身可能也无法充分了解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信息。股东与债权人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为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层的业绩,必须关注企业无形资产信息。在资产市场上,潜在的投资者只有了解到足够的信息,才能正确决策是否投资于一项无形资产或拥有该无形资产的企业。政府往往被排斥在无形资产信息需求主体之外,而被定位于信息披露规范的制定者。实质上,随着无形资产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了解无形资产相关信息,对政府制定正确的政府预算和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十分重要。这种情况下,信息中介的参与比单项无形资产交易情形下复杂,通常包括会计事务所、评估机构及其他信息服务机构。这些信息中介提供的服务降低了无形资产市场的交易费用。此外,由于无形资产信息面临“公共品”问题,信息收集和披露需要成本,但成果一旦披露出去就会让公众共享。为克服这一问题,可选择由政府机构或政府资助的机构收集无形资产信息并开发统一的信息揭示模型,由企业联合出资或承诺提供相应资源,组织一个协会开发模型和收集必要信息(Blair and Wallman,2001)。

四、无形资产信息频道模型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信息传递的这种“错层交流”成为可能。通过对无形资产信息的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在理解这些利益相关者特征和需求的基础上,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我们提出一种改善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的频道模型的原型,以建立多频道的信息传递通道。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的两种不同情形下,交易特征和信息特征不同,因而需要构建不同的信息频道系统。信息频道系统的构建强调在了解无形资产信息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角色及需求基础上,既考虑与现有信息处理与交流系统的对接,又能为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可靠、统一的无形资产描述语言与模型提供基础数据信息。信息频道系统的总体目标是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者的需求特征建立多频道的信息沟通渠道,为不同的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本文的信息频道系统模型,更加关注无形资产有效信息的收集和筛选,通过建立多元频道的信息传递通道,改善信息和接收的机制。模型包括频道设定、噪音隔离和接收系统三个部分。频道设定旨在构建使复杂问题有序简单化的条件,消除无形资产信息的“错层交流”。和接收系统是关于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安排,它是无形资产信息各参与方在特定条件约束下实现了相对信息均势的平台。噪音隔离系统的功能是防范对信息的恶意干扰,保证信息供给的效率。通过一系列的信息供给激励机制和信息甄别机制安排,减少无形资产信息供给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对无效信息进行过滤。

(一)为单项无形资产交易服务的信息频道系统

1、频道设定与内容提供

根据该系统的信息利益相关者特征,其提供的信息主要为无形资产交易服务,其频道的设定较为简单。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可采用资产评估中的价值类型来设定频道。价值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无形资产价值的属性和特征。在资产评估中,价值类型不仅与特定的经济行为相联系,而且与评估对象的功能、状态、所处的市场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价值类型不仅为无形资产的价值判断设定了假设条件,而且为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内容做出了规范,为如何使用信息提供了指导。根据频道系统的实际需求,按市场价值、投资价值类型设定频道。市场价值频道传递了在公开市场条件下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信息,投资价值频道则针对特定的投资者提供价值信息,它更具体地揭示了无形资产商业化实施过程信息。

在频道内容的提供上,专业评估师的作用十分重要。专业的价值评估师从独立、专业的角度,利用自己的专业经验及技术,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无形资产的价值信息咨询,并对无形资产的价值做出独立判断。评估师的工作可有效地收集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信息并做出价值判断,同时通过与买方或卖方的沟通,对信息的使用者如何利用无形资产相关信息进行培训。在内容提供上可采用或参照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要求进行规范。

2、信息和接收系统

在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上,常常以评估报告等作为载体进行信息的和接收。根据该系统服务的对象,笔者建议以我国现有产权交易市场为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无形资产信息网络平台,如图1所示。系统通过Internet还可与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等涉及无形资产的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沟通。产权交易市场的参与,可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保障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发挥产权交易市场的集成功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可降低构建成本和搜寻费用。产权交易市场不仅提供信息和接收的网络平台,还承担信息内容的监控和信息反馈功能。信息的供给和需求都通过产权交易市场的网络系统来实现跨时空的信息交流。

3、噪音隔离系统

在此系统中,一方面通过评估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发现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信息,过滤掉噪音信息的干扰,更重要的是建立信息供给者主动披露信息的激励机制。虽然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卖者为了买者对自己的物品有个合理的定价,往往主动选择能传递其物品价值信息的信号给买者。然而,由于大量单项无形资产交易是非连续的和一次易,特别是那些无法准确描述和质量信息复杂的无形资产如商业秘密、某些复杂的专利技术等,这使得参与者更倾向于做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为了避免上述状况,通常可行的机制是采用特别的合同安排来激励参与者提供充分信息,对不同质量的无形资产做出甄别。在实践中,大量的无形资产交

易采取特许的形式进行交易,采取分成的交易合约对无形资产定价,正是对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种应对策略。分成合同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把无形资产的定价由一次易定价转化为连续动态定价,分散了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风险。通过分成合同使无形资产交易双方信息供给的积极性得到激发,道德风险得到抑制。

(二)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或整体交易服务的信息频道系统

1、频道设定

在该情形下,系统面对的不仅有交易的需求,还有对无形资产及企业价值进行管理的需求,信息使用者也更加复杂,无形资产信息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往往需要与企业的其他方面信息一起披露。另一方面,无形资产常常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针对不同的信息参与者应设置信息披露的级别。鉴于此,适合按利益相关者来设定频道,每一频道针对具有类似信息需求的特定群体。各频道的功能如下:(1)公共信息频道,该频道提供企业及其拥有的无形资产一般性、基础性信息,面向所有的信息参与者。(2)管理层信息频道,该频道能清晰地描述企业无形资产的商业及管理模式、提供无形资产在价值创造系统中如何发挥作用的信息。这些信息仅供企业管理层使用,为管理层了解企业无形资产状况,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服务。(3)股东频道,该频道为公司当前股东报告公司绩效,并提供与绩效密切相关的价值影响因素。(4)潜在投资者频道,该频道主要面向公司的潜在投资者,传递公司的投资价值信息。

频道的内容不仅需要反映无形资产本身的数量与质量,更重要的是应反映无形资产对企业整体价值创造和价值增长的作用,因而对无形资产相关信息的揭示是与企业其他资产以及企业的特定特征相联系的。由于许多无形资产状况无法直接用财务指标度量,因此在信息的提供上可以现行的财务指标计量为基础,设计采用非财务指标进行描述和计量,具体指标设计可参照无形资产监控表(IMA)、Lev(2001)的无形资产价值链记分板,以及罗伯特・G・伊克利斯等(2004)提出的无形资产非财务计量指标。企业可尝试采用多种模型和指标提供无形资产频道的信息内容,并满足以下标准:一是可计量性(Quantitative):定性因素可作为一种附注。二是标准化(Standardized):可用来进行公司间评估比较。三是能被经验证明与企业价值相关(value-Relativity):一般可用一个显著的统计分析来验证。在不同的频道,具体内容的提供可采用多种模型与工具对信息进行规范性的描述。

2、信息和接收系统

系统的信息和接收平台可在现有的资本市场信息网络平台基础上构建。证券交易所的信息网络可作为集中的信息中心,通过Internet与企业的内部信息网络平台相通,这样既可避免与原有信息渠道的分离,又可充分利用原有信息渠道的资源,原有的财务报告系统可逐步融入新的信息频道系统之中。根据信息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可设置频道访问的权限,交易中心主要提供公共信息频道和投资信息频道信息,企业内部信息平台提供对管理层和股东的信息频道。系统防火墙提供了信息访问的权限机制和信息安全保护机制。和接收系统的一个简单示意如图2所示。

3、噪音隔离系统

为了防范信息干扰,保证信息供给的效率,提供第三方鉴定的信息中介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因为合适的交易合同设计可降低单项无形资产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但对于作为企业整体构成的无形资产,特别是依附于企业实体无法单独交易的无形资产而言,交易合同也无能为力。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无形资产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性关系复杂,即使其所有者可能也无法清楚地知道反映其价值的有效特征,因而无法发送有效的信号,使得信息信号缺失或发送的信息不相关导致噪声。这种情况下,信息中介的作用便显示出来。专业的价值评估师从独立、专业的角度,利用自己的专业经验及技术,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无形资产的价值信息咨询,并对无形资产的价值做出独立判断。评估师的工作可有效地收集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信息并做出价值判断,同时通过与买方或卖方的沟通,对信息的使用者如何利用无形资产相关信息进行培训。

篇5

关键词:内部交易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递延所得税

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纳入合并范围的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要将交易产生的资产价值的变动和未实现损益予以抵销。同时,由于报表编制主体由企业变成了集团,从而导致所得税费用的确认需要进行抵销与调整,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而这一调整过程需要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思路引导下进行。本文以内部存货和固定资产交易为例分别阐述两种不同类型的商品交易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指导下,如何更加简便地核算未实现损益对合并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要求,企业应对与子公司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在具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时,应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要确认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其中资产的计税基础是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其次,要根据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暂时性差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确认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反,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确认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最后,根据确认的暂时性差异乘以所得税税率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递减“所得税费用”;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确认“所得税费用”。不论是集团内部交易还是企业外部交易,只要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都可以按照上述三个步骤进行核算。本文分别就内部存货和固定资产交易进行阐述。

二、内部存货交易未实现损益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一)存货项目对于所得税确认的影响。存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是由存货项目下各科目的期末余额扣减提取的存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构成。若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或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存货项目还应调整“材料成本差异”和“商品进销差价”。而税法中明确规定,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准备金在内,其未经核定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即会计报表中扣除的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未发生实质性的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利润中加回。集团内部存货交易抵销影响的存货跌价准备也不例外,在调整集团所得税费用时也应将这一影响予以体现。

(二)首期存货交易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调整。合并首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先抵销存货相关项目,在此基础上确定以集团为主体的存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再和企业个别报表中的相关金额作比较,进而确认所得税费用的调整额。举例说明如下:

例1:假设集团母公司合并当年向子公司销售自产商品一批,售价为20 000元,其成本为16 000元。到当年末为止,子公司拥有的该批存货全部留存在企业。经确定该批存货的年末可变现净值为18 400元,子公司对该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1 600元。母子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经过上述抵销以后,以集团为主体的存货账面价值为16 000元[(20 000-1 600)-4 000+1 600],而计税基础应为20 000元。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4 000×25%=1 000(元)。和子公司的个别报表相比,集团少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600元(1 000-400),因此母公司应做调整分录:

例2:承例1,若假设子公司合并当年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5 200元,则应计提跌价准备4 800元。此时子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 200元。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抵销分录时,前2笔分录与上例相同,第3笔分录应为:

经过这三笔分录抵销后,以集团为主体的存货账面价值为15 200元[(20 000-4 800)-4 000+4 000],而计税基础应为20 000元,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4 800×25%=1 200(元),这一结果与子公司个别报表中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 200元一致,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无需做调整处理。

(三)连续期间内部存货交易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调整。沿用合并首期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原理,在合并后任一期间均可按照“抵销存货交易确认集团所得税费用与企业所得税费用比较确定合并所得税费用调整额”四步走的程序调整内部存货交易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例3:承例1,假设合并后第2年子公司将合并当年购进的存货全部销售给集团外的A公司,另外子公司又从母公司购入一批商品作为自用存货,该批存货购价30 000元,成本24 000元,到年末该批存货有40%对上述A公司销售,60%留存在子公司作为期末存货。经重新确定,留存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6 000元,子公司对其计提跌价准备2 000元。

经过上述7笔分录抵销后,以集团为主体的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4 400元[(18 000-2 000)-1 600+1 600-3 600+2 000],集团的计税基础为18 000元,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3 600×25%=900(元),而子公司个别报表中当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 100元(500+600),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200元,做如下调整分录:

例4:承例3,假设合并后第2年末子公司留存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3 000元,则子公司计提的跌价准备为5 000元。在编制个别报表时子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 250元(5 000×25%)。

此时,集团会计主体的留存存货账面价值应为13 000元[(18 000-5 000)-1 600+1 600-3 600+3 600],计税基础为18 000元,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1 250元(5 000×25%)。而子公司个别报表中当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 850元(1 250+600),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600元,做如下调整分录:

可见,内部存货交易产生的未实现损益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从交易发生开始,到该笔存货流出集团外部为止,通常情况下会经历一个年度,此后,该影响不复存在。

三、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未实现损益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和内部存货交易最大的区别在于,存货交易产生后一般会在一个周期内影响集团的递延所得税,而固定资产交易产生后将在其使用年限内,通过折旧的计提长期影响集团的递延所得税,因此固定资产交易未实现损益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更加复杂、会计处理更加繁琐。

(一)固定资产项目对于所得税确认的影响。固定资产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价值为固定资产原值扣除全部折旧和减值等以后的净值,而税法对固定资产项目税前扣除的规定与会计准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二是除特殊情况外,固定资产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才准予税前扣除;三是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不得税前扣除;四是税法对固定资产税前扣除的最低折旧年限有明确规定:房屋、建筑物是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是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是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是4年,电子设备是3年。而上述4点在会计准则中都是允许的或未做明确规定,从而导致了会计和税法中间的差异产生。

(二)固定资产交易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调整。不论是合并首期还是后续各期,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存货影响调整的方法一样,都应首先将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给予抵销,从集团的角度确定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再和个别报表中的相关数据对比,从而确定应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为了对比更加鲜明,下文选取了一个企业将其存货销售给集团内另一个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的事例来说明。

例5:某集团母公司于合并当年以9 000元的价格将其生产的工具销售给其子公司,该工具的成本价为7 500元,子公司将该工具作为固定资产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子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工具计提折旧。母子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经过抵销后该工具在子公司的账面价值为7 500元(9 000-1 500),而在集团看来,该工具的计税基础应为9 000元,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375元(1 500×25%),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做调整处理。

合并第二年,母公司在合并当年抵销和调整的基础上继续调整该项内部交易:

经过上述3笔分录抵销后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 000元[(9 000-1 800)-1 500+300],而以集团为主体计算的计税基础应为7 200元(9 000-1 800),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应将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0元(1 200×25%),但在第2笔抵销分录中已经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375元,所以本期应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75元,做如下调整处理:

经过上述抵销后,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 500元[(9 000-3 600)-1 500+600],而集团的计税基础应为5 400元(9 000-3 600),因此截至本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25元,到上年末为止已确认300元,所以本期应冲减75元,做如下调整:

后续年度和这两年一样,应每年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75元,5年共计冲减375元,与合并当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75元相等。即当该固定资产报废时,其未实现损益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也随即消除,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点。

综上所述,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集团内部商品交易对合并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合并利润表的信息。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得出,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思路,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应按照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抵销集团内部交易;第二步,在第一步抵销的前提下确认以集团为会计主体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和所得税费用;第三步,与企业个别报表中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和所得税费用比较;第四步,根据第三步比较得出的差额确定为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和所得税费用调整额。但是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要注意根据该商品交易对集团的影响时间分别考虑不同的调整方式。

参考文献:

1.于子元.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4):78-81.

2.陈均.固定资产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比较[J].现代商业,2009,(8):238-239.

3.周萍.谈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以集团内部存货交易为例[J].会计之友,2012,(14):62-64.

篇6

一、银行审批繁琐引发民营企业“融资难”。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的难题之一。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报告》,中国中小微企业潜在融资缺口高达1.9万亿美元,分别占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潜在融资需求的42%和76%。从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来看,在全部中小微企业中,除国有与集体之外的企业占比均值在五成以上,而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在融资领域处于相对弱势,不难推断该缺口主要体现为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在制度方面,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一是基层银行审批权限上收。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基层银行的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同时,处于控制银行经营成本考虑,银行网点逐步减少,使得基层银行无法按时按需发放贷款指标。尽管国家层面一直在推进普惠金融,但民营企业贷款的“最后一公里”依旧存在障碍。二是尚未形成完整的征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在今年“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上介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立的企业征信系统纳入了1370万户小微企业,然而,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我国小微企业在2017年7月底已达7328.1万户,也就意味着我国尚有近6000万户小微企业尚未纳入企业征信系统。民营企业作为小微企业的主要群体,与银行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负面清单制度导致市场准入“门槛高”。

2018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颁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2018年版)》,列明了“禁止准入类”和 “许可准入类”两大类共151个事项、581条具体的管理措施。从浙江、上海、天津等试点地区的实施情况来看,以下问题仍是亟须关注的重点:一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项目较多。国有企业在市场准入条件待遇上具有优势地位,民营企业在某些项目与经营活动上仍然面临着隐形的“进入壁垒”。此外,清单还保留了对特殊情况下启动市场准入限制的权限,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充分竞争自由的市场环境仍然可望而不可即。二是负面清单项目界限不清。2018年颁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相对于2016年制定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共减少“禁止准入类”和 “许可准入类”共177项,压减幅度达54%。然而,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立法及配套制度建设仍未及时跟进。排除在负面清单外的项目尚未真正履行“非禁即入”原则,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仍然充斥市场。

篇7

美国信贷转让市场建设情况

市场概貌

信贷资产转让市场通常是指银团贷款发起、承销、放款的一级市场,以及发放完毕之后,对贷款进行转让交易所形成的二级市场。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分级偿还贷款抵押债券结构基金(CLOs)、保险公司、基础利率基金、对冲基金等。交易资产规模由几千万美元至数十亿美元不等,最低交易额为100万美元。美国贷款二级市场交易量,根据汤姆逊路透贷款报价公司(Thomson Reuters LPC)数据,从1991年的80亿美元一路攀升,于2007年达到顶峰为3420亿美元,实现年均增速151%,到2008年略有下降,为3184亿美元,约占当年银团贷款新增规模的20%。

转让的贷款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利差分类,分为投资级贷款和杠杆级贷款,投资级贷款,标准普尔评级BBB-、穆迪评级Baa3及惠誉的BBB-以上,贷款的利率通常为浮动利率,小于LIBOR加上150基点;杠杆级贷款的信用评级在上述标准之下,利率为LIBOR上浮150个基点以上。第二类是以贷款转让的价格区分,分为平价转让和抑价转让,若转让价格为90%以上的则为平价转让,若低于90%的则为抑价转让。

银团贷款有相当的部分是用来满足企业并购活动的融资需求,例如2005年有43.8%的新增贷款被用来支持杠杆收购和企业并购。杠杆融资所带来的高风险及高收益特性,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的介入,随着CLO结构金融产品的发行规模激增,杠杆级贷款的需求不断增强,在银行整体融资结构中的占比稳步增加,通常占到了整体信贷级一级市场的三成左右,同时也是二级市场中最活跃的交易贷款种类,占据交易量的半壁江山。此部分也经常分列出来单独加以标记,其指数称为杠杆级贷款指数。

银团贷款发行及交易由具体的行业组织来规范,1995年成立的银团及贷款转让协会(LSTA,Loan Syndication and Trading Association)主要负责推动信贷转让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其目标在于增加市场的信息透明度,促进流动性增长,主要职能包括建设标准化的流程、交易协议文档、杠杆贷款价格指数的制定和为会员提供服务等。

运行机制

信贷转让市场是报价驱动市场,主要采用做市商制度,通过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做市商做市增进市场的流动性。银团及贷款行业协会LSTA,提供了逐日盯市定价服务、联合第三方机构提供信用评级和市场统计数据服务等,有效提高了交易和清算的有效性,增加了整个市场的透明度。信贷转让市场主要采取以下六种方式增加市场透明度和流动性:

完善信息机制。行业协会LSTA通过建设标准化文档和市场规范,推动了包括信息分类、传播及合规控制流程整套机制的建立,该信息机制贯彻银团贷款发起、评估、贷款管理等各个环节,降低了贷款市场参与放款人错误使用重要非公开信息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有助于推动信贷市场的发展和提升透明度。银团贷款一级及二级市场通常与证券市场相关联,参与银团贷款的放款人通常会涉及到借款方证券的交易活动。为了规避联邦证券法对机构买卖证券使用重要非公开信息的禁止规定,信贷市场通常将信息分为公共部分和私有部分,私有部分包括了重要非公开信息。借款人在银团贷款评估提交材料过程中,可以区分两种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参与银行或机构中传播使用。LSTA在这一过程中,创立一系列标准化文件,使借款人对信息分类和传播更加地完善,同时促进了放款人自身的信息控制和使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LSTA通过建立和逐步完善信息机制,降低了放款人自行信息分类成本和错误使用信息的风险,从而降低了市场参与者信息获取成本,对信贷市场透明度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提供资产价格服务。行业协会LSTA通过联合专业的报价机构信贷资产盯市价格,为市场交易提供了价格基准,增加了市场的价格透明度并且促进了流动性的增长。1999年,LSTA与第三方贷款报价公司,路透贷款报价公司(Reuters Loan Pricing Corporation, LPC),为了增进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联合提供了二级市场盯市价格服务(LSTA/LPC Secondary Mark-to-Market Pricing Service, SMPS),为做市商提供了逐日盯市的贷款价格。LSTA建立一个基于做市商市值报价的汇总流程,创立指导性的价格,为做市商提供了买卖的基准价格形成机制。对于流动性相对较差没有做市商提供报价的贷款,则根据贷款的评级、利率、行业等因素,采用基于现金流折现模型(DCF)进行贷款的定价,称为推导价格模型(Derived Pricing Model),逐步推广为市场指导性的定价模型。指导性价格的提供以及基于标准化模型的定价方式,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促进了市场的流动性增长。从1999年至2005年,盯市价格服务覆盖的贷款数量由不到1000只增长到了3500只,促进了二级市场交易量由800亿美元到1600亿美元规模的快速增长。

价格指数。LSTA联合第三方评级机构杠杆贷款价格指数,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提升了市场定价效率。LSTA与标准普尔联合了S&P/LSTA杠杆信贷指数,成为行业的基准。目前,该贷款价格指数通过汇总近1000只杠杆贷款的市值,设置不同权重,通过平均综合计算得出。杠杆信贷指数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提升了信贷二级市场的定价效率,该指数基本能够反映过去的价格和交易的历史信息,为市场中的投资者和做市商提供了重要的价格参考,有利于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实施,从而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另一方面,该指数提供的价格参考基准是对交易历史信息和市场基本面的反映,在信贷二级市场交易缺乏实质上“做空机制”的条件下,对于避免价格过度波动、平抑做市商的买卖价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8年,LSTA与标准普尔在原由杠杆信贷指数的基础上,按照5000万美元规模以上的第一留置权贷款(first-lien loan),汇总规模最大的100只机构杠杆贷款,联合了S&P/LSTA 100杠杆信贷指数,用以追踪二级市场上“权重股”的价格波动。

用第三方信用评级。包括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在内的评级机构,对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上贷款的信用风险进行评级,将原有银行掌握的“私有”贷款信息,转化为市场上的公开信息,增进了市场的透明度。最初阶段,美国信贷评级主要是受银团贷款发行人需求,银团审核过程的伊始,评级机构即开始参与对贷款进行评级。评级不仅包括贷款本身的信贷评级,而且包括信贷损失回收评级,主要评估贷款的担保品和契约,用以评估违约时贷款损失和回收的可能性。在评级之后,通常借款人会对评级给出正式的解释。之后借款人会为分析师提供信息,不断评级和更新评级,形成一个持续的过程。信贷转让市场的评级建设和完善,主要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推动。传统的银行保持着信贷信息不透明的状态,但是在众多机构投资者到来之际,CLO机构投资者对评级的需求尤为强烈,尤其需要相应贷款的评级信息,以匹配其差级债券信用评级从而进行资产管理。从1998年开始对杠杆贷款进行评级,覆盖率达到56%,到2005年75%的杠杆贷款在银团签发之前就已经具备了评级信息。

构建价格形成机制。行业协会LSTA和价格服务提供商LPC根据市场实践构建了一套有效的价格形成和稳定机制,能够迅速、准确地反映信贷资产价值及其状态的变化,减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市场透明度。一级市场在贷款定价时,LSTA即采用与股票发行定价较为类似的市场弹性定价机制(market flex pricing),让市场的供求情况尽可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在价格上。在银团的组织过程中,首先为贷款设定一个目标价格,然后由各参与方讨论协商,根据需求、市场状况及贷款评级状况而调整价格。二级市场贷款交易过程中,LSTA采用一套价格准确度审核流程,包括报价信息监控、汇总、分析、审核、确认环节。按照资产的平价和抑价的分类,监控收购价格和价差变化,当价差分别超过一定的幅度,例如价差变化分别为200基点和500个基点,价格变化分别为2%和5%时,则采用会商审核,要求所有的做市商对这只资产进行报价和评估。低于90%,则采取价格关注措施;当价格下降超过80%,则开展评估信用违约的可能性以及指导如何贷款回收。

采取做市商制度。信贷二级市场采用做市商制度,由大型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作为做市商做市,提供买卖的双向报价的即时,通过为买家和卖家提供跨期交换服务,赚取双向报价产生的买卖价差。虽然信贷二级市场具有较多资本市场的外部特征,但是贷款仍是一种私募工具,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来看,做市商制度可以较好地解决此问题。做市商有较强的动机发掘借款企业的相关信息,为贷款提供合理的定价,并且通过双边报价和及时履行交易职责,提供市场中的流动性。做市商通过买卖价差,弥补其承担信息不对称,与交易知情者交易所发生损失的机会成本。在信贷转让市场中有很多因素影响信息不对称程度,主要是与企业和贷款紧密相关的因素,包括非公众企业签发贷款、签发贷款未获评级、银团贷款发起行声誉不佳、抑价贷款、贷款企业亏损,以及企业财务报表损失确认的及时性。在信贷转让的二级市场中,主要是通过买卖价差衡量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因为虽然做市商买卖价差除了涵盖交易逆选择成本之外还包括订单成本、存货持有成本,主要影响价差的还是交易的逆选择成本。做市商制度目前来看是解决交易逆选择较为有效的制度安排,所以一个最佳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能够充分调动市商做市积极性,从而有效增进二级市场的交易效率和流动性。

欧洲信贷转让市场建设情况

市场概貌

在欧洲信贷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银行和机构投资者。与美国有所不同的是,机构投资者所占市场整体份额并不高,在15%左右,信贷市场基本由商业银行主导。参与银团贷款的商业银行,通常是采取“买入并持有”的策略,对杠杆贷款,通常也是全部持有并作为其信贷结构中的一部分。机构投资者中主要角色是发行结构化金融产品的CLO基金,对冲基金、养老金、高收益债券基金也有参与,与美国略有不同的是,欧洲没有相对应的基础利率基金。贷款市场的主要信贷产品是银行贷款的循环信贷、分期摊还贷款(a级),机构贷款包括子弹贷款b级、c级,第二置留权贷款(second lien loan)和夹层贷款(mezzanine loan)。在银团贷款的设计过程中,会配置上述三种贷款的比例,调整贷款的价格,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流动性情况。欧洲在2000年就开始使用夹层贷款,第二置留权贷款在2005年开始逐渐流行并快速增长。

欧洲银团贷款的定价通常以欧洲银行间欧元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为基准,通常定价标准是在Euribor的基础上上浮200基点。虽然机构投资者逐渐加入信贷市场,但是目前市场左右贷款定价的力量不强,欧洲银行在银团贷款中仍占有主导地位,为贷款设定了比较简单的价格标准,分期摊还贷款、b级贷款、c级贷款的利率分别为Euribor+200/250/300基点。欧洲贷款市场也正在逐步引入市场弹性定价机制,针对市场的流动性情况调节贷款价格,逐渐增强市场决定因素,使价格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信贷需求。信贷二级市场中的交易不似美国那么活跃,所以欧洲市场的A、AA、BBB等级贷款的价差相对较窄,尤其BBB价差风险溢价较小,不似美国同等级贷款具有可观的风险溢价。

机制特点

欧洲贷款市场协会及信用评级机构,建设了标准化银团组织制度及信贷交易的流程和规则,市场价格指数,对于跨越法律制度和区域的多样性壁垒,增进市场透明度,对提升交易效率和流动性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欧洲贷款市场协会(Loan Market Association,LMA)于1996年成立,致力于推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建设工作,先后为二级市场平价、抑价贷款交易制定了标准化文本,为一级市场的投资级、杠杆级贷款发行制定标准化文档,逐步形成了市场的操作标准。贷款市场协会同时为会员提供逐日盯市服务和信息服务,为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不过相比美国市场,欧洲贷款市场透明度不高,由于银行主导信贷活动,在银团贷款发起时,并不需要公共评级信息,导致了机构投资者通常无法得到公共信用评级信息。并且欧洲市场传统上对企业违约或破产相比较美国有些讳莫如深,无论是企业还是公众都更愿意接受企业的私下重组,所以违约风险更难以量化。机构投资者通常只能私下从评级机构获取信用评估信息。信用评级机构正致力于逐步推动公共评级,标准普尔2002年推出欧洲信贷指数(S&P European Loan Index),截至2009年涵盖了552只贷款,总计1351亿欧元。2005年推出了欧洲杠杆信贷指数(S&P European Leveraged Loan Index,ELLI)等系列指数。

针对我国信贷转让市场建设的建议

对比欧美发展情况,我国信贷市场的贷款品种、发行方式、交易对象等等市场核心要素有较大差异,我国信贷市场仍处于起步的阶段,所以建议采取循序渐进方式,应不断推进金融交易所的信贷市场基础性建设,结合金融交易所的各种创新金融产品交易,例如证券化产品的交易,提供较为完善的交易流程、报价信息、信用评级、托管清算等服务。在此基础上,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策略,引导信贷交易的有序进行,培育透明高效的信贷市场,形成从信贷私募领域通向资产市场的发展通路。建议如下:

结合交易实践,强化标准化流程和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市场交易的标准化程度和透明度。通过建设标准化的文档、制度、流程及不断完善的市场规范,有助于降低交易的复杂程度,有利于增加市场的透明度,降低整体的交易成本,并且有利于潜在借款人的积极参与,提升市场运行的内部效率,增加市场整体流动性。金融交易所应该结合具体信贷转让交易的实践,以银行业协会的《银团贷款转让交易规范》和《银团贷款转让交易示范文本》为依据,形成标准、规范且有较强操作性的操作细则,逐步形成完整、统一的标准化交易制度及法律文本体系。同时,加强交易信息披露的制度化建设,结合金融交易所的会员制特色,形成标准的信息披露规则,不断增进信贷二级市场的透明度。

探索研究信贷市场价格指数,加大对信贷交易价格的指导力度,提高市场的定价效率。价格指数反映了资本市场价格变化和交易的历史信息,可以作为资产定价的重要参考和基准,是提升市场有效性以及市场定价效率的重要方式。金融资产交易所可针对特定类型贷款探索建立价格指数,不断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和活跃程度。例如可探索开发针对证券化的信贷指数,在总结经验推广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逐步扩大信贷种类和数量,提升价格指数准度和精度,加大对交易价格的指导力度,从而提升市场整体的定价效率。

加快推进信贷信用评级,建设具有公允性信贷信用评级体系,有效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信贷资产信用评级是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快推进信贷转让市场由私募市场向资本市场转变的重要措施。各商业银行原有形成的信贷评级办法并不能完全适应信贷转让市场交易特点及贷款类型,金融资产交易所可联合第三方评级机构,在充分参考现有信贷评级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交易实践和贷款类型,形成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公允性的信贷信用评级体系。并可参考欧洲情况,充分结合目前金融交易所施行的会员制,先于会员内部信用评估,根据评级质量和评估情况逐步公开。

积极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标准化产品创新,满足非银行金融机构需求,增加市场参与者,着力提升市场的活跃程度。根据美国和欧洲的情况,信贷转让市场有相当规模的贷款是转让给机构投资者,用来发行结构化产品(例如CLO),非商业银行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活跃程度及流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国内信贷二级市场远未完善、刚刚启动的前提下,增加市场的参与者及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是一个较为有效的选择。金融资产交易所可针对解决目前实际的融资需求,选择小额信贷和市政基础设施贷款为创新方向,积极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推动标准化产品创新。同时,在产品创新和探索过程中,金融资产交易所将构成二级市场的核心交易平台,以不断完善的标准化产品开发、交易流程、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资本市场体制建设,初步构建相对完整的、有较高内外部效率、具备一定流动性的信贷二级市场基本架构,从而形成未来发展的基础。

努力探索信贷转让市场做市商制度,完善托管清算平台,健全信贷转让流动机制,不断提升信贷转让的市场化程度,逐步实现银团贷款、杠杆贷款的转让。欧美历史和现状表明,信贷转让市场的发展主要是满足机构投资者对银团贷款、杠杆贷款的投资需求,在目前国内信贷转让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基础尚不牢固的情况下,贸然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可能会使本来囿于地方的风险发展为全国性的风险。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金融条件有较大差异性的特点,在此建议采用“摸着石头过河”先试点再推广的发展策略,引入做市商制度,选择资本雄厚的商业银行作为做市商,由各个金融资产交易所在各辖区域先行试点,提供报价服务实现集中报价,完善托管清算功能打造集中交易平台,待制度和机制成熟后再逐步推广,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的报价信息联网和统一的交易平台,从而实现多种贷款的转让和交易。

篇8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资产评估行业发挥在维护市场经济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中的积极作用,作为一名担任多届北京市人大代表和丰台区政协副主席、且从事多年资产评估专业教育的教师,我认为资产评估行业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资产评估有力地支持了国企和非国企改革,为其提供了有效的价值发现和价值鉴证服务。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国企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评估行业发展的根本,非国企改革近年来也呈踊跃之势,评估行业在其中也是功不可没。评估行业对国企和非国企改革的作用主要体现为:(1)有效保证改制过程中的资产价值得到正确认定。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从客观公正的角度 对企业资产的现时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为企业资产产权变动提供作价的咨询意见,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对企业资产的合理价值认定,防止了资产价值的低估或高估现象。(2)保证了企业改制上市的社会公信力。资产评估机构作为客观、中立的服务性中介,在企业上市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资产评估机构作为中介出具的资产价值咨询意见可以有效的提升上市企业的社会公信力,不仅有效地保护原有控股股东的合法权益,也能有效地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3)推动了企业改制中产权交易活动的有序发展。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通过提供高素质的资产评估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改制中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资产使用效益的提高,保护交易双方的利益。可以说,对于企业改制中的资产处置和处理的任何经济行为的正确与否均取决于对资产价值的正确评估,毋庸置疑的是资产评估在国企和非国企改革中贡献非常显著。

2.资产评估有力地支持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资本市场中的企业改制上市和上市后的追加投资、并购重组等各类资产交易均需要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作为一种价值实现的尺度,在相关交易发生并进行评估时,有效地采用科学方法重新计量和确认资产的价值。资产评估对资本市场的作用主要体现为:(1)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对资产价值的评定和估算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资产交易中的重要定价依据;(2)资产评估作为一种中介机构,为资本市场中的交易双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价值参考,降低了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促进了交易效率的提高;(3)资产评估作为一种价值发现和评估工具,促进资产价值的重新衡量,减少国有企业乃至非国有企业的资产价值流失,加强资产的优胜劣汰,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可以说,资产评估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市场秩序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3.资产评估有力地促进了金融机构改制和金融机构风险防范。主要体现在:(1)资产评估是金融机构改制上市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资产评估作为一种价值发现工具,可以有效确认金融机构的整体资产及各类无形资产的内在价值,确保资产的价值得到准确计量。(2)资产评估为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定价的参考依据,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时需要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在合理确认金融不良资产的价值以及衡量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效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3)资产评估在金融风险量化与防范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金融行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资产评估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对金融行业的风险进行量化,从而有效地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

4.资产评估有力地支持了内外资交流和互融活动的开展。我国企业需要“走出去”,外资企业需要“走进来”,在此过程中均会涉及到对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类如专利、商标、非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各项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有效地维护了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外双方各类资产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且有效地吸引了外资进入国内,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5.资产评估有力地支持和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促进了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保护了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各种类型的资产交易必须尽可能做到公平和公正,交易价格应该符合资产的内在价值。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各类资产交易中,资产评估可以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在相关交易发生并进行评估时,有效地采用科学方法重新计量和确认资产的价值,为交易的双方提供公平公正的意见,有助于促进投资方进行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从而有效减少社会交易成本,规范各类资产的交易行为,有效地保障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未来的资产评估行业无疑将在这一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篇9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商业实质;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新会计准则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简述

新会计准则规定了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两种情况:一是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或换出的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如果这两者都满足,那么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超过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部分列入当期损益。但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可靠,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作为计量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涉及少量货币形式的补价收付,支付方和收入方,都要计算相关的当期损益。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1.不等价非货币换存在的规定不足

(1)认定标准的缺陷

有的时候,企业间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如提前收回款项、战略合作目的等等,往往进行不等价的非货币资产交换。非货币资产交换一般规定,涉及少量补价的,以补价低于整个资产交换金额比例的25%作为判定非货币资产交换业务的标准,即以等价交换为前提,支付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等于收取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收到的补价。

(2)换入资产成本认定的缺陷

在不等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补价,不一定和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相等,我国新会计准则对换入资产价值采用“出值定入值”的方法,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计量标准,这样的规定能起到有效防止舞弊的作用。然而在不等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情况下,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往往不等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这样就会造成双方企业入账和出账的金额不等,造成了不合理的勾稽关系。

(3)非货币资产交换损益确认的缺陷

在非等价货币性资产交易情况下,由于双方交换的资产公允价值并不一致,要产生一定的差价,对于这部分损益,因为这部分损益可以视为债务豁免、交易溢价等,所以与正常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混在一起确认是不合适的,这样会误导报表使用者对财报信息的解读。

2.相关税费处理规定尚存模糊之处

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中,无论是换出资产,还是换入资产,都要发生一定的税费支付,例如换入资产产生的增值税、入库费、运杂费;换出资产产生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然而准则对这些税费是否应当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而且在补价占交换总资产的25%的分界线标准,并没有规定是否应该包括增值税,这在会计实务中,给会计人员带来了职业判断上的难题。

3.收入科目有待斟酌

新会计准则对非货币资产交换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规定,换出资产为存货,视同销售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要计入投资收益。但是就存货而言,非货币资产交换不属于经常性业务,是否应列入主营业务收入计入损益,是有待斟酌的。

三、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的改进建议

1.对不等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改进建议

(1)标准认定的改进

对于不等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双方企业计算补价比率的不同,造成对是否非货币资产交易认定的不同,这会造成双方资产入账价值的不统一和当期损益的计量口径不一致,给报表使用人和投资者造成了财务信息的扭曲。所以,单纯的定量标准不能作为是否非货币资产交易的判断标准。对此,建议在不等价非货币资产交换的条件下,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为基础,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以实事求是的职业判断来区分是非货币性还是货币性资产交换。

(2)改进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标准

在不等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条件下,同时存在两个价值,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不等价非货币性资产的相关规定,改变以出定入的计量方法,当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除非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有确凿证据证明更可靠时,再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基础。这样就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具准确性和相关性的使用信息。

(3)损益计量与确认的改进

对于不等价非货币资产交换的损益确认计量,应当参照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规定来进行,因为不等价非货币资产交换其实质是企业因为某些困难或战略目的而做出的某些让步或利益让渡,类似于债务重组的情况。所以在不等价交换条件下,可以将交换损益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资产损益。

2.完善相关税费规定的改进

对于相关税费的处理,在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市场条件和税法体系下,建议遵循以下方法:第一,为取得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除了抵扣掉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不能计入资产成本的税费外,都应当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价值中去。其理由是这些税费是为了取得换入资产而产生的必要支出,另外在我国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即公允价值往往包含着相关税费,实践中难以区分出其中的价外税。第二,换出环节支付的相关税费除了抵扣掉进项税额后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外,其他税费不应当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价值中去,因为这些税费跟处置换出资产相关,应视同销售行为,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3.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科目进行统一规定

建议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不区分换出资产的类别,统一以营业外收支科目来核算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因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市场货币经济环境下一般不是经常性业务,而且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往往带有一定的战略目的,列入日常的视同销售行为欠妥,列入营业外收支科目更科学。

4.对商业实质和公允价值判断进行更深入明细的规定,并加强对会计处理的监管

商业实质用简单的现金流衡量太过于简单,应当还需考虑资产功能性、管理者意图、交换特点、经济影响等因素,我国会计准则应当对商业实质和公允价值判断进行更深入明细的规定,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同时加强对相关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的监管,来提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财务处理的客观公允性。

参考文献:

[1]盖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读[J].财务与会计,2009(03):56-58.

篇10

我国是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确认利得或损失;国际会计准则(IAS)规定所有的资产变换交易均应以公允价值计量,除非该项交易不具有商业性质,或者收到资产和所放弃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地计量。此时,以所放弃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收到资产的成本。

在非货币易中,资产价值的确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而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补价、市场价值之间存在边界离合现象。这种离合现象对完善计价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边界离合

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达虽不尽相同,但都指明公允价值不是企业在强制易、清算式拍卖中成交的金额,是双方自愿、公平交易下的对等价值,所以两者的边界相离就十分明显。另外对于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同类非货币换的会计处理可以采用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美国、加拿大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都是这样规定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也做了同样规定,对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会计处理为:“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但是,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对于涉及补价情况下的同类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美国、加拿大、国际会计准则都对支付补价的企业做出规定是“应按支付的补价加上让渡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金额来确认收到的资产”。我国会计准则也规定“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补价之和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但是,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补价之和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要求一般情况下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主要是因为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相交换时,仅仅是所持非货币性资产的实物发生变化,账面价值比较可靠。由此可见公允价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存在边界相合现象,而且在多个地方都有表示。

在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均以公允价值作为交易资产的计量标准,同时确认非货币易的利润和损失,这种利润和损失都是公允价值与原资产账面价值差异形成的。最特殊的则属于德国,在非货币易中取得的固定资产成本,应根据交换项目的账面价值确定,不确认交换上的任何利润和损失,因此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边界离合同时存在,并相互转换。

二、公允价值与市价的边界离合

从一般的交换行为理解,资产的公允价值就是资产在市场上公平交易的市场价值。而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并不是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而是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根据交易双方协调、综合评价来计量并确定。公允价值与市价的边界离合对有些资产来说离合相当清楚,特别是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的公允价值都是以现行市价来确定的。然而公允价值与市价又是相互分离的,实际上即使是在货币易过程中,资产交易价格采用的公允价值也并不一定是当时的市价。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中,公允价值往往表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抵偿债务的金额,而并不一定是市场价格的真实体现。一般来讲,公允价值可以是原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可以是双方协议价,同时还可能是某一资产在公开市场交易时的市场交换允许价,这种价格可能因时间的推移随时变动,也可能因交易双方的谈判而增加其价值的多变性,从而使市价与公允价值存在着边界相离的现象。

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中公允价值与市价边界相离还表现在非货币易是建立在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资产中的价值实现。如果被交换资产能以市场价格转让或出售,那么非货币易就成为货币易,公允价值就直接体现为市场价值,而往往由于市场价值难以实现,只有采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以公允价值来实现交换。在资产交换过程中,将来更多的企业会采用资产未来价值的现值来计算公允价值,而不只是简单地按市价来确认。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的交换就可能采用现值的方式。由此可见公允价值与市场价格存在明显的边界相离。

非货币易中的各种价值形式边界离合现象是交换的必然结果,对企业在交换非货币资产时起着灵活、主动的决策作用,企业决策者严格区分价值形式的边界离合,遵循价值规律,争取更大的交换利益。同时也应按准则规定的价值形式来确认交换资产的价值,特别是公允价值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