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基本理念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的基本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而以人为本主要是针对道德教育中“无人”的状况提出的,即教育不是从人出发按照人的方式来进行的以成人为目的的活动,教育可能是生产、是加工、是按物的方式进行的把人变成非人的活动。比如:
在价值观上,无人的道德教育不是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而是仅以工具性的眼光来看待道德教育的价值;在培养目标上,它要培养的是那种失去自尊和自主理性的奴性人格,强调人对神圣不可侵犯的道德规则的无条件顺从,以听话和服从为目的;教育的内容则多是一些冰冷生硬的、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人性基础的呆板的教条;在道德教育的方式上,不是按照对待人的方式来进行的,缺乏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和对学生的兴趣、需要及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遵循,强调道德灌输,以种种对待物的或其他非人的东西的方式来对待学生。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身心发展应是教育最直接的目的,也应构成教育实施过程中最根本的出发点,这是教育的本体,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其次,应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应着眼于全体学生,这是基础教育的使命,尤其是小学,教育是普及的、大众的而不是选拔教育或精英教育。发展应是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是教育的最佳境界。不能以少数人的发展牺牲多数人的发展或以多数人的发展牺牲少数人的发展,不以某一种素质或某几种素质的发展牺牲其他素质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而受到尊重,得到全面的培养,获得全面的发展。再次,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为本。
二、主体性教育理念
主体性的教育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主要目标。之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提出主体性教育理念主要是基于:
首先,道德在本质上是主体的,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是主体性的教育。道德的主体性本质主要体现为道德与主体的不可分性,即没有主体便没有道德,即使有了主体,如果主体不服膺道德,不信服道德,也没有道德。也就是说,没有主体的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的约束,道德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规范和约束功能。其次,主体性教育观的提出,既体现了道德的本质要求,也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现实社会的状况是什么?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以及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信息化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在一个价值多元、冲突的社会,以往的教会听话、教会顺从的教育已不合时宜,对教师来说,不能像过去再以简单地肯定一些价值而否定其他一切价值的做法教育学生,不能再把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硬塞给我们的学生。取而代之的应是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冲突和矛盾作出自己的选择。再次,主体性道德原则的提出,也是符合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的。儿童的道德并非先天预设的,也不是单纯由外在塑造决定的,儿童道德的发展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道德教育中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其一,要破除传统的以听话和服从为基本价值追求的观念和做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教育模式一方面不能培养有独立个性、创新能力的个体,另一方面,这种教育也不能造就负责任的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有个性的富有创造精神的公民。而强迫式的教育不能承诺这一使命,因为它的最大特点是统一意志、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学校教育成了加工标件的标件厂,这就扼杀了儿童的个性的和谐发展,导致了目前学校无特色,学生无个性。同时,要使学生负责,就必须考虑自由的问题,责任与自由或选择可能性有关。自由的度与责任的量成正比。没有自由就没有责任,强迫、行政命令式的教育由于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选择的可能性或选择的权利,也就取消了人负责任的内在根据。其二,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道德选择。从道德本身的特点看,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教会学生在各种价值冲突当中、各种利益冲突当中进行选择,确立合理的价值观。从一般意义上讲,道德发展、品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选择的过程,人正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塑造、成就自己的。道德问题就是个选择问题,真正的道德问题正是那些有激烈的道德冲突的问题。
三、实践性教育理念
之所以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一方面是基于道德的实践本质,另一方面是基于实践、活动对道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是基于单纯以说理、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有其致命弱点。
首先,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古代道德的学问被称为“做人的学问”,在西方,伦理就是实践哲学。通过行动履行道德的要求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人格的磨炼、落实在人生或现实生活。对于道德,知性化教育是重要的,但躬行实践更是不可缺。其次,实践、活动对道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同时,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活动还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再次,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还是基于单纯认知主义的不足。单纯的认知主义道德教育是片面的,认知之于道德既非惟一的,亦非最终的因素。认知、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
实践性教育理念的要求是:实践性教育观要求道德教育以培养儿童实践道德生活的能力和行为方式为己任,即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实践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道德生活,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善善、恶恶的行为方式;实践性教育观主张实践性或活动性课程应当成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导性课程;实践性教育观还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自律道德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当作活动、教育的参与者和责任主体来看待。
四、生活性教育理念
生活性教育理念的提出首先是针对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现实的状况,其次是基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生活性特质。
学校道德教育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和理想化,同时,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色彩也较为浓重。道德教育的科学化是在本质上把道德教育过程纯粹视为一种机械的冷冰冰的自然界的加工过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思维的训练或者仅是让学生记忆大量的道德知识,而不顾道德的生活情景,最后通过量化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水平。道德教育的理想化则是指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现实,高高在上,用一些虚无飘渺的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教育学生,最终只能是无效的,道德顶多是停留在口头上和书本中。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是指基本上甚至完全以政治教育来取代道德教育,把生活中与政治无关的伦理也归结到政治方面,这种试图以政治上的要求完全来“纯化”丰富的生活的做法同样也只能招致失败。正是由于道德教育对生活的脱离,才引起了人们对其“假大空”、“书本化、教条化”等的批评,道德教育的实效才不尽人意。
道德的生活性本质,主要是指道德源于生活、为了生活且道德在生活之中。道德源于生活是指生活使道德得以产生、是道德之为道德的最终依据;道德为了生活是指道德存在的意义在于满足生活的需要,人的生活是道德存在的目的,而不是相反;道德在生活之中是指道德在存在方式上始终不能离开实际的生活过程,它就存在于现实的人际交往之中;同时,道德在生活之中也使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生活性特质主要表现于道德教育和生活不可分离,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说生活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指道德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使人过上道德的生活;说生活是道德教育的手段,是指不能在生活之外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生活本身的直接现实性、实践性、情境性、整体性等是任何一种在生活之外的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书本化、知识化的道德教育恰恰违反了这一点。只有在笑中才能学会笑、在哭中才能知道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这样,生活性教育理念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必然就是:道德教育的课程要以培养热爱生活、负责任地生活的个体为基本的目标指向;从儿童的生活中取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点,以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来设计、建构新的德育课程;并且,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围绕生活的主题来展开,主题的呈现要反映生活的现实;通过指导、设计儿童的生活,通过健康的道德的生活进行道德的教育。
五、民主参与观念
篇2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教育永恒的经典课题。我们都在使用着“课程”这一概念,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处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课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认识,形成基本的共识,规范和提升我们的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
一、课程涵义的理解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
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
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制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另一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最近的课程理论还非常强调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
这种课程定义重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消解了目标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但有些持这种定义的学者有些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课程领域和范围,因此我们应积极重建我们的课程概念,这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
——我们的课程概念应是一种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课程概念。
——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大课程概念。
——我们需要一种一元与多元、同一与多样、集中与分享相结合的课程认识。
——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的活生生、动态变化的课程概念。
总之,我们应建立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权利分享的课程概念,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课程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与策略,更好地实施和推进新课程。
二、课程理
论的概述
课程理论是关于课程认识的知识及其体系。尽管课程思想源远流长,但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从教育中分离出来却在20世纪初。据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克雷明教授研究认为,课程领域崛起于20世纪“进步时期”初年,“随着进步时期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迅速增长,有关课程编制的文献日益增长,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实体……”一般认为1918年博比特出版《课程》(The Curriculum)一书,标志着课程成为了一个独特研究领域。课程理论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课程流派。对我国有较大影响的是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一)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也是一种知识中心的课程理论。它重视人类文化的传递,强调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及分科进行教学与训练,在教育思想史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1.“知识中心”的课程理念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持知识中心的课程观念,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即真理的发现过程。因为真理是永恒的,所以知识也是恒久不变的,具有全真、全善、全美的特质和永恒的价值。知识体现了文化的共同性,是文化的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的杰出代表、美国教育家威廉·C·巴格莱认为,知识有两种价值,即工具价值与背景价值:“知识可以作为背景,同时也可以作为工具,它的价值可以是解释的,也可以是功利的。”他认为前者能满足学习者当前的需要,解决学习者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后者则能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深刻、持久和广泛的影响。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强调以普遍的、稳固的、基本的人类知识为课程的中心,强调重视“文化上各种各样的最好的东西,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科中心”的课程思想
理性主义的课程观坚持按照科目分类设置课程,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如我国先秦时期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的“七种自由艺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体现了该课程思想。
在当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中,钟启泉教授把“学科中心”的内涵和特点概括为“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三个显著的特点。
学问化是指课程内容的知识必须是学问化的知识,只有学问化的知识才是适宜教与学的,以儿童兴趣、生活经验等为依据的知识不应纳入课程内容。专门化是指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中,学科应以独立的、专门的、体系化的面貌出现,课程内容不应打破学科界线,即强调课程的分科设置。结构化是指知识的组织和教学要强调“知识的结构化”与“结构化的知识”。通过形成和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把握事实和材料的意义和逻辑。
3.“教师中心”的接受教学论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要求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道德的训练者,具有一种“中心”或“核心”的地位,是教学的主宰者和控制者。与之相对,学生成了被动接受者。在这里,提倡的是建立教师的“权威主义”,教师与学生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教学要有严肃性、计划性,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学生的兴趣需要“必须经过教师的熟练技巧加以改造”;要通过系统的、严格的、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群体的经验”和“成人的责任感”。
(二)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是20世纪初对传统课程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标志着课程理论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变,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对课程领域的贡献是空前的。
1.“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沦强调“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杜威的经验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经验”为基础,杜威提出了他的课程哲学的四个基本命题。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重组”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哲学,使我们对教育和课程的认识扩展到了整体的、动态的、主观的、将来的(未来新创造的)领域和世界,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群体经验和个体经验等整合统—于学校职能中。
2.“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般认为,儿童、社会、文化(知识)是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向度。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真正重视了儿童的价值,杜威坚决主张不成熟的儿童是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儿童的不成熟恰恰是他不断生长的条件。因此,课程设计与开发应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将社会、知识统一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
杜威提出了课程编制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怎样才能使学校与家庭社区的生活关系密切?
——怎样使历史、文学、科学教材对儿童生活本身有真正的价值?
——如何使读、写、算等学科的教学在儿童平时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并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
——如何适当地注意个别儿童的需要和能力?
由此可见,课程改造的思路以儿童的兴趣、活动、生活和生长为中心,把课程设计和开发的“社会”、“知识”的向度和基点整合起来。
3.“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
杜威指出,“学校科目互相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就试图通过“活动性作业”实现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知识之间的沟通。
这种活动性作业可分为不同水平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8岁),“做中学”。儿童主要从事直接的、外向的、社会的活动,学习怎么样做、且立即应用。
第二阶段(8.9—11.12岁)主要形成读、写、算、操作等能力。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做事的正确方式、获得结果的方法。
第三阶段(12岁以后),学习以分科形式展开的课程,掌握有组织的、系统性理论性的科学知识、规律和理论,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坚持教育与课程的出发点是儿童及其活动,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让儿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发展其天性与个性。希望通过实践性活动来整合儿童、社会和知识,是一种“实践理性”的课程理论。
(三)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这是目前成为热点和时尚的课程理论。建构主义有许多流派,其中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1.“知识建构”的教育和课程理念
——“知识建构”是指知识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的,必须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与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积极主动的建构方式获得。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意义发现的过程、意义赋予的过程,也是意义创造的过程。
——“知识建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知策略、经验方式与情感态度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是主动的、能动的、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决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学生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自我管理者。
——教育教学是一种以“知识建构”为核心,为之创设良好环境与支撑的过程。课程实施与设
计主要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中获得发展。
2.创设“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创设一种真实而复杂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所指的“学习环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种新要素:
(1)情境。建构主义所说的学习环境特指一种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并要求把学习任务全部置于情境中。
(2)协作。建构主义特别强调特定情境中学习活动的交往性、合作性、互,合作中的交流、沟通、讨论等群体互动对知识建构的意义与价值,希望通过社会交往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个体的经验、方式与信念的内化和提升。
(3)资源。建构主义对资源的理解是多维的:一是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作为一种学习资源提供学生共享;二是将教师与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视作一种学习资源;三是将学习环境中的特定问题情境和合作性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四是将与学生个体相对的学生群体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五是重视学习资源知识表现方式的多样化,认为进入学习环境,支撑学习活动的所有因素、事物、人物等都是学习资源。
3.倡导“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为中心是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核心思想。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强调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主动学习的要求:
(1)情境创设。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学习任务,展开学习活动;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同化与顺应”新知识,改组或重建认知结构,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
(2)自主探索。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搜集、分析和处理所需的信息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3)协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共享群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和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环节。
篇3
【关键词】 以人为本;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人为本”无疑是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即高等教育应当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本。
高等教育的一个特征就在于营造一种浓厚的人文精神、深厚的文化气息来对大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陶冶和提升,通过教师的人格示范、校园文化的熏陶、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教师对学生真心的爱来培养健全人格和富有人文精神的大学生。由此,以人为本观念的贯彻落实,首先需要在教育管理当中落实和贯彻。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功利计算日益精密化和教育评价指标日益理性化,如何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依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探索“以人为本”的具体实施途径,是大学管理者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拥有深厚人文精神的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重温他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方法并借鉴他的合理做法,对我们今天改进大学教育管理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理念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所在。他始终认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一切跟教育相关活动的指导性原则,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能够超越这一根本目的。为此,教育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的使用,每一个决策的执行都应该体现和蕴涵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管理思想既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必然结果,也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必然途径。
首先,对教育培养人、塑造人这一本质的自觉认识是其教育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在广义上说,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无论对受教育者来说,还是对教育者来说,都是这样。”[1]35他认为,教育本质上是学生在学校里接受各种精神影响,逐渐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长期复杂过程。学生精神的成长具有长期性、综合性、反复性的特点,而且学校内部存在着影响学生发展的多种因素、多个方向的教育力量,家庭、社会也会对学生的品质发生影响,这就迫切需要教育管理者通过管理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影响,形成方向一致的综合教育影响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基于这种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管理者的任务,就是用教育思想引导“从校长到守门人”的全体教师员工,形成一股方向一致的教育力量来影响、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2]16。
其次,管理育人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必然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种全面、和谐发展,指的就是“创造个体的人的丰富性,把高尚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审美价值、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1]101-12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才会是最有效的,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为此,学校的管理者就要合理地布置各项教育任务,恰当地分配教育资源,整合各种不同的教育力量,使学校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培养任务和途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最后,制度本身蕴涵着影响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发展的因素使通过教育管理育人成为必要和可能。任何一种制度和规范的背后,都有一套价值观念和文化在支撑着,因此,什么样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和价值观念,并且会对制度当中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方式产生影响。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不仅考虑到管理教师员工的需要,更要考虑到它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为此,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应当自觉地把如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根本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认识到了制度中和管理中蕴涵了育人的因素,他常常说:“我的使命,就是要使教师们在教育和教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上保持一致的观点、信念,即从教育教学的思想上加以引导,同时淡化行政上的领导。”[2]27-35
二、教育管理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途径
(一)对教师员工进行教育思想的引导,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全体教师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有赖于每一位教师的关注和努力。学校领导的首要职责就是让全体教师在各自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蕴含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一股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在教育管理实践中,苏霍姆林斯一直致力于对教师员工教育思想的引导,“使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2]112他的具体管理方法有三个方面。
1.校领导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成为其他教师的表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校长首先要成为一个好教师,精通教育学和掌握育人的技巧。”要成为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教育学和掌握育人的技巧,就非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进行探索不可。因此在担任中学校长的十几年里,他不仅肩负领导职务,还亲自授课,参加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他不是简单地完成一个普通教师的教学任务,而是在不断探索教育的方法和规律。他随身携带着一个观察记录本,把自己观察到的教育现象记录下来并仔细分析总结,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深入实际的教育研究。他在实践中探索出的经验既保证了他教育思想的有效推行,也鼓舞和激励了其他教师,全校形成了一个自觉关心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2.定期举办教务会和报告会,形成全校教育合力。形成全校统一的教育思理念仅仅依靠校长的榜样作用是不够的,还应有长期有效的机制和行动来磨合和强化。苏氏每月定期召开两次教育教学讨论会和报告会,为教师交流教育思想理念提供主要途径。
教育讨论会引导了每一位教师关注全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达到了师员工思想和交流教育经验,以及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的目的。 “当每个学生亲身感受到是许多教师在影响他,而且使他们每个人仿佛都在把自己的一份精神的力量注给他的情况下,教师集体才会成为一种教育力量。”[1]132-136
3.对教师进行个别的指导和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每位教师都在自己的教学教育领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整个校园才会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为此,对教师的个别指导就成了学校领导的重要任务。具体指导方法有两个:
一是随堂听课。学校领导每天至少听其他教师两堂课。在听课的基础上与教师一道分析教学过程,提出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总结说:“我不止一次地不得不为教师的一句话,甚至一丝微笑或者一瞥发怒的眼神跟他进行一个钟头、两个钟头、三个钟头的谈话。我只有成功地说服了教师,而且他也开始用实际工作证明他已心悦诚服的时候,我才认为完成了作为领导者的使命。”[2]28
二是关注教师的读书情况及其对待科学的态度,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精神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海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的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了意义。”[1]252为此,苏氏身先垂范,博览群书。他还热心地帮助其他教师读书,一方面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建设学校图书馆,另一方面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给每位教师留下足够的读书时间。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环境熏陶中渗透教育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周围的人际环境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的管理者应当通过管理营造一种良好的德育环境,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在实践中,他成功地优化了环境的影响作用,具体做法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优化校内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师生关系、班集体关系和谐以及校园环境的“人文化”,使校园成为对学生“有所诱导,有所启示”的育人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师教育艺术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教育。他一再强调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2)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学习、团结共进的良好人际关系。
(3)培养校园“人文化”环境,使静态的、“物”的校园变为动态的、“情感化”的德育环境。
2.合理整合社会力量,搭建学校和社会良性互动的桥梁
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为此,学校不应当封闭式地进行教学和管理,而应当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建设者。为此,他把社会纳入自己的教育体系,吸收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品德形成的力量,并利用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教会学生识别、抵制不良现象,从而提高社会适应力和免疫力。
他认为让学生关心社会和服务社会是学校的职责,“从意识生活的最初几步开始,就要把社会生活的博大世界、祖国的世界,为它的独立、荣誉和强大而斗争的世界展现在人的面前。”[1]161一方面,发挥社会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他经常开展有一定教育目的的“走出去”和“请进来”活动,邀请模范人物来校讲学传授经验,并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支援周边社区的建设。另外一方面,教会学生识别、抵制不良现象,在与不良现象的斗争中发展道德品质。
三、关于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几点思考
当前,在理性化和功利主义影响深远的现代社会,高校教育管理受到科层制、标准化的深刻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高校教育管理偏离以人为本的轨道,走向功利化、实用化的歧途。如何一方面顺应现代社会理性化、标准化对教育管理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够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学习和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方法,会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推进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避免科层制行政管理的消极影响
我国现存的教育管理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行政管理模式,具有学校组织分工明确、学校内部的纪律和制度严格、等级鲜明、理性化程度高、追求行政效率等特点[3]120-123。这种管理思想固然有其积极作用,但其一系列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如学校领导忙于琐碎的行政事务,忙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有效地在教育思想上进行有效引导;教师之间关系冷漠、上下级关系带有官僚主义气息、形式主义作风严重等缺陷。最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是造成管理和教育的脱节,管理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学校管理者首先需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管理实践当中破除对效率和功利目的的过分崇拜,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能否将行政管理的体制简单地照搬到学校管理中来?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样的教育管理是否有违“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本质上说,高校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在于:教育是一种细致的育人活动,需要有教育者以高尚的人格和心灵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影响和品格的熏陶。教育的这一本质要求学校管理者权衡行政效率和人格、心灵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始终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最终目标和评判标准,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效率,追求教师利益的最大化。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增多和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包括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格的健全,而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格的健全更加需要人性化的管理、需要真诚的心灵交流。因此,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建立一种以大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多地充满爱、更多地渗透教育的因素。
(二)探索有效途径,在教育管理中渗透教育因素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网络环境的出现,社会分化日益深化和细化,人们的生活领域不断拓宽,影响人们身心发展的因素日益复杂和多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单凭教学很难起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因而迫切需要我们拓宽教育的途径,运用综合、系统的教育方法来增强教育效果,其中教育管理中渗透教育因素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苏氏以他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了:学校的管理本身蕴涵着育人的因素和可能,而且必然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自觉地把管理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做到管理育人。具体来说,需要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提高学校领导运用管理载体进行教育的自觉性,在对教职员工、对教育教学的管理等方面都自觉地融入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第二,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教育意识,使其更主动地承担起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示范的职责;第三,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现代社会下,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和多变,对人的影响作用日益增强。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定型、自制力差,对新生事物敏感好奇,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虚拟环境等多种环境形成了对大学生的包围圈,日益消解、弱化学校教育的积极影响力,构成了对大学教育的挑战。为此,教育管理者必须探索优化环境影响的途径和手段,发挥环境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
利用学校管理的力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需要做好如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和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深深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构建一种宽松、人性、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二是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学校应当通过各种管理机制,取得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协作,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力量。如和家庭商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计划,创办家长学校,统一家长的教育思想。三是趋利避害,通过学校管理适当地整合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志愿者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积极道德品质的养成;另一方面,利用管理的力量,把消极的社会影响因素限制在学校门外,以避免不利影;通过适当的途径,教育学生如何识别、抵制不良现象,在斗争中发展学生道德品质。
总之,以人为本是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达到高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义高译.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初中 生本理念 思想品德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079-02
思想品德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内容,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和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是学生社会化和人格完善的关键。为了践行课程改革理念,应转变传统的、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活动中体验和探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对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分析发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传统教学分析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学理念的滞后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初中是教学的重要阶段,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数、外等重要课程上,对思想道德课程教学不够重视,且该课程的课时很少,在思想和意识上对该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此教学模式产生厌烦感,只是被动地接受,且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很少。由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性,只有在亲身实践中才能实现思想品德知识渗透程度的最大化,从中体会思想品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学实例未联系生活,只注重对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的灌输,并未真正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导致教学质量大大下降。通过对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分析发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未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和理念,违背了新课程的要求。为了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应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予以改进,提倡以学生为本,思想品德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 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1.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素质教育的提出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教育工作者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换位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生本理念,这是新时代对教育事业的要求。教师应意识到思想道德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影响,将思想道德课程设定为基础课程,并适当地增加课时量,优化课堂设计,秉持生本理念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复杂多样,学生的心理、生理、精神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应加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力度,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思想基础。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开展具有关键作用,是决定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内容。为了体现生本思想,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予以创新和优化,注重学生参与课堂的力度,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更具实效性。我们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通过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可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与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集体荣誉感、探索能力等,对思想道德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教师在设置讨论案例时,都会涉及一些思想道德、伦理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体现生本理念。如针对“扶不扶”问题,教师可让小组的学生模仿春晚的小品,然后针对“扶不扶”的问题展开讨论,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再者,我们以多媒体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特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道德内容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应借助多媒体的文本、图片、视频等内容对教学予以辅助,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信息化。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与学生展开互动,根据学生的日志、说说等内容来解析学生的心理、思想,可将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到网站中,供学生浏览和发表意见。另外,互动式教学、创设情境教学等都是现代教学体现生本理念的主要教学模式,都可应用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
3.教学案例生活化,深化学生的道德体验
知识来源于生活,关于思想道德的案例在生活中数不胜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学案例的设置上要更生活化,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讲授。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实践类的作业,应从为爸妈洗脚、关爱孤寡老人等小事做起,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对心灵的净化,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列举社会中的感人事例来感染和启发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从中体会到一种奉献的精神,都可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充分迎合学生的视角,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实现思想品德教学,这是生本理念的充分体现。提倡教学实例的生活化,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体会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深化学生的道德体验,在生活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有利于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4.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教学模式必须要具备完善的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都是通过量化评价或质化评价来评定学生的表现,其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提出多种评价方式并用,使教学评价更具人性化,可对学生在思想品德素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现代教学评价中的典型方式,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这种评价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更好地完善教学评价模式,应将形成性评价与量化评价、质化评价等紧密结合起来,以体现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能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对量化或质化的评价标准上,应注重学生整个学期的表现,并为每个学生制作档案袋,对其日常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记录,最后再结合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整体性的评价,使评价更具人性化,充分体现以生为本。
三 结束语
通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发现,其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课程的教学效率低下。生本理念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生课堂实践,提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会感知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知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真正做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曾荣.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156~157
[2]王高.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3(9):13
[3]华学宝.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J].黑河教育,2014(2):64
篇5
关键词:生本理念;微课;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221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86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生本理念其核心涵义为“在教育教学中,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理念要求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然而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方式相对落后,缺乏相应的教学深度和广度,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无形中阻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微课”教学逐渐走进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并在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基于生本理念的微课教学
(一)生本理念
郭思乐教授指出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1]为旨的教育。生本教育理念以生命为本,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为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度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教学活动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认知能力的培养。
生本理念体现了教育教学中的科学发展观,它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必须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在教学中生本理念提倡教师要“无为而治”,教师在课堂上要“不作为”,让学生充分施展才能,让学生有所作为,这样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迎刃而解,授人以鱼同时也授人以渔,教师的课堂角色必须要有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倡导学生决定自己的学习进度,自己安排自己学习的时间。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生本教育课堂中的重要环节,它的成败决定着课堂质量,决定着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管理至关重要。微课教学的模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教学决定自己学习的进度,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可以重新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再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这绝对不是解放教师,减轻教师任务,事实上不仅没有减轻甚至加重了教师负担,需要教师谦虚和不断学习的态度。
(二)微课
微课的概念在不停地发展和改进,目前一般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2]
微课教学将传统的课堂知识体系打破,将知识点进行细化、形象化和透彻化。将完整的知识体系细化成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包括教材解读、例题精讲、考点归纳,甚至是方法传授和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它有效地补充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微课教学由美国新墨西哥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创造,一提出就受到国内外的追捧。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风行于美国教育领域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成为世界上成功运用微课教学的典型代表。
然而,国内微课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还仅停留在资源的开发与探索阶段,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明显地感受到了微课教学在实际应用上的困难,一是教学模式改革困难,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巨大惯性,改革起来比较困难;二是硬件和软件的不足,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乡镇、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的设备,也缺乏相关的设想和处理技术;三是物理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国内的微课教学设计和研究还较少,没有完善的参考模式。
二、 基于生本理念的微课设计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教师在微课的设计商都有自己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Walter Dick和 Lou Carey将教学看成一个具有反馈的系统,提出了著名的ADDIE模型,在不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过程,当然可以采用 ADDIE模型来进行系统化设计。根据ADDIE理论,可将微课设计分为以下几步。
(一)A(Analysis)――分析
教师要分析学习者的特点包括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知识层次等,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情重点分析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凸显物理学科的特点。正确的分析为微课教学的设计指明前进的方向。
(二) D(Design)――设计
包括微课教学中具体表达主题内容的选择、微视频的大概设计思路。此阶段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观看微视频,想让学生学到什么,学生可以学到什么;妙用平常物件,创新科学实验;明确教学知识类型所对应的微课类型,如列题讲解是讲授类,实验展现是演示类等。
(三) D(Development)――开发
此阶段就是微课教学的具体制作阶段,包括微课教学制作方式、工具的选择,视频的录制过程、音频的录制过程、视频的处理与后期加工等。
常见的制作方式有PPT 演示文稿和实录等,为了提高微课教学的效果也常使用多种方式混合设计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时刻谨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视角出发,言简意赅地表达微课教学所要呈现的教学内容。微课要做得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审美层次,恰到好处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生本理念。 [3]
(四) I(Implement)-实施
这一阶段是微课教学设计的应用阶段,应用策略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使用阶段。
课前微课教学注重预习和自习,也包括相关知识的补充,如物理学史等。重点在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交互。
课中微课教学有新课导入、知识理解、练习巩固和小结拓展等。
课后微课教学有典型例题精讲、重难点讲授等。
微课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时间短、知识点小易于学生的复习,非常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定进度、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
(五) E(Evaluation)――评估
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学生反馈,从多角度了解学生所学情况,完善微课设计;二是教师交流,与同行多交流发现微课设计的不足,帮助自己设计与开发出更加适合学生的、能够促进学生思考与自主学习的初中微课设计。
三、 基于生本理念的微课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一) 安全问题
物理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实验性强;在拍摄实验类微课,实验者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
(二) 规范性性原则
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学科,在各项实验操作都是教学的重点,在拍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如垂直读数,用镊子夹砝码等。如果操作不规范将会起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三) 视频时长与大小
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微课教学时间短,易于传播,因此,微课视频时间不能长,言语要精炼,还要注意视频格式方便用于网络传播,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
(四) 内容要精准
微课教学模式将原本完整的知识体系分解成独立的知识点,划分要清楚明确,更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思考
生本理念是目前国内主流的教学理念,微课教学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信息时展的必然结果。
教师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物理微课教学,不再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仅仅只是灌输给学生知识,而是通过巧妙地设计一些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极地主动参与、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微课营造积极、和谐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微课教学的快速发展依赖于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设备平台的不断升级。微课教学正逐步与我国基础教育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前景一片光明,但是道路很是曲折。微课教学起源于国外,与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教学模式相去甚远。微课教学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学习模式差别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不符合中国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需要探索和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的微课教学模式。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等.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3] 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61-65.
Physics Micro-class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High Schools Based on Student-oriented Theory
ZHANG J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00, China)
篇6
关键词:以人为本 计划生育工作 农村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93-0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提出,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村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把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人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因素,所以控制了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就成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本质上贯彻到农村建设中去。
一,“以人为本”思想在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中的意义所在
首先,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满足农民追求小康社会愿望的理论保障;其次,把农民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提高党在我国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民主化水平;再次,有效的降低我国农村的人口压力有助于提高农民平均的生活水平,使广大农村群众能够共享党和国家的发展成果,这在促进社会稳定和维持社会治安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目标。最后,“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与实施,有助于深层次的挖掘阻碍农村发展的矛盾所在,在让管理者明白挑战的原因的同时还能把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二,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1978年以后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一起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计划生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减弱,特别是人口基数很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抚养孩子带来的压力也在不断减小,这就致使一些富裕的家庭想要二胎,造成人口压力的加大;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进城务工的人员也在逐渐增多,再加上我国对进程务工人员的待遇以及各项政策还存在很多不足,导致了一些务工人员钻了政策的空子,对生育不加控制;我国社会老龄化显现加剧,这一过程也正是老一代老去新一代出生的转折时期,也给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2、我国民主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我国的民主政策仍然不够健全,民主执法还存在一些漏洞。我国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在农村,从以前的制度强制实施到现在的依法治理和民主决策相结合,这充分体现着我国民主法治在不断健全。然而,由于一些管理者素质的欠缺以及制度上的不少缺陷,导致了一些计生干部不作为现象的出现,让农民群众产生了多生一个也没什么的错误思想。
3、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这就促使着农民不断的外出务工,从而导致农村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这些空巢家庭主要是由老人和小孩组成,导致了村委会和计生管理人员对这类家庭管理力度的丧失,村干部的权利受到了弱化。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缺乏有效的奖励措施,只是强调了超生会处罚,而忽略了对少生行为的奖励。
4、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是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实施的,执法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机构等部门都是监督与实施这一政策必备可少的环节。执法部门只注重违法后的处罚,公安部门对上户口的要求太模糊,医疗机构只是开出出生证明而不去调查是第几胎,这些都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症结所在。
三、要把以“以人为本”思想落实到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去
1、让计划生育的理念深入到群众心目中去,加强对计生理念的宣传工作。各种政策理念的落实都离不开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运用有效的宣传手段是完成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中之重。村干部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职能,计生管理人员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抓住群众一起劳动或者聚会的时间来适当的宣传国家相关的计生政策;把一些先进的个人来作为宣传的案例进而鼓励群众少生优生;还可以组建一支独立的计生宣传队伍,定期的去周边村庄和地区宣讲与考察,把一些有效的方法运用到本村中去,定期的去群众家中宣讲教育,并针对性的对一些想要二胎的家庭进行超生的利害分析;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媒体力量来进行宣传,例如在地方台播出一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公益广告等;把本村的一些“权威人士”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影响力来宣传计生政策。
2、加强农村计划生育的组织建设,使各级的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把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作为计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村支书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在维持本村协调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计生组织机构的建设工作,并配合各级的人大、政协和组织纪检等部门来贯彻实施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
3、加大对先进计生家庭的奖励力度,把利益真正落实到群众的身上,做到“以人为本”思想的要求,与此同时加大队伍建设,促进相关社会职能的顺利发挥。国家要落实各项政策,使得做到少生优生的家庭得到合理的奖励。各级政府要统筹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把控制生育的各个环节加以严格审核改进,杜绝等腐败现象的出现。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要做到有效的发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上到各级政府部门,下到个村级领导,再到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要时刻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为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落实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生本理念;职业中学;班级管理;模式
职业中学是为国家提供专业人才的学校,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社会和人们对职业学校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怎样做好职业中学的班级管理也是班主任关心的重点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班级管理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理念,为学生真正提供一个平等、和谐的班级环境。
一、生本理念的概念
生本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又被称作生本教育理念,它主张转变传统的“师本教育”,形成新的“生本教育”。生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生本理念在职业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1.强化学生和班主任的平等关系,坚持生本理念
职业中学的班主任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班级管理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将生本理念落到实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要走到学生中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真正建立和强化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平等关系。班主任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且真正地参与活动中去,创造更多与学生接触和了解的机会。在活动中,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特点,同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变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方法。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更加鼓励;对后进生要花更多的精力进行关心,这种关心不仅要体现在对学生成绩的重视上,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帮助,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贫困生还要进行一些适当的物质上的关心和帮助。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分成“对子”小组,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扶基础差的学生,每周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考核,监督他们进步,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鼓励后进生学习,打消他们放弃学习的念头。对优异生而言也可以引导其将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理解和记忆。班主任一定要注重与学生进行良性的沟通交流,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良性的沟通交流要建立在平等的前提下。
2.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理念,重视班干部的作用
由于职业中学班级学生较多,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理念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控制力,将管理理念贯穿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校园生活中去。同时,班主任还要重视班干部的作用,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提升班干部的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班干部的选举中,班主任必须做到民主、公正,使学生进行公开公正的投票选举,一人一票选出自己心里最好的班干部,班主任不能进行干涉和引导。班主任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权于学生。但是需要班主任提醒的是,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时必须紧密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结合班级自身的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创新管理。班干部必须树立平等的意识,不、欺负同学;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认真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与班主任配合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采用刚柔并济的生本管理模式
班主任和班干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要以生本理念为指导,坚持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对于问题学生,班主任要有选择性地对待。例如,有的学生喜欢上课说话,影响课堂纪律,这时班主任是不宜出面找学生谈话的,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会使得学生认为班干部“打小报告”,影响学生与班干部的关系。这时如果班干部出面进行调查情况、了解实情、找学生谈话,会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班干部对一些问题学生,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耐心的劝导,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联系班主任形成互帮小组,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班主任还要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化,同时对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纠正。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和创新,生本理念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职业中学作为为国家提供专业人才的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重班干部的作用,坚持生本理念为核心,真正做到师生平等,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林 霞,钟 华.浅析6S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3):54-56.
篇8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以人为本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并且也得到了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求能够以人为中心,将学生、教师等的需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这样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领域中以人为本的应用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的对于中职德育教育来说,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主动的去进行学习、创新。本文就从中职德育教育的现状出发,对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对改进我国中职德育教育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应用的现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在教育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而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够切实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有思想,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以人为本其要求是以人为核心,在教育中的应用也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以教学以及学生等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教育,这样才会达到进行教育的目的。在进行德育教育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保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服务都应当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这样所进行的教育效果才会达到最好,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高校对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应用也都给予了重视,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其还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下是笔者了解到的我国中职德育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应用的实际情况。
(一)忽视沟通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是要求一切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其不单单是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对于教师的需求也应当给予重视。而在现在,各个高校虽然都是打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口号,不过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其往往都是自以为是,不去与教师以及学生进行沟通,对其需求不了解,这样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管理模式仍然老套
现在中职教育其在管理方面也应当进行改进,通过管理方面的改进,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现在多数中职学校,其在管理中仍然是延续传统的管理模式,忽略了在管理的过程中考虑学生以及教师的需求,不能使管理真正的做到位学生以及教师服务。这样的管理虽然可以强制性的将教师以及学生束缚,不过在对其束缚的同时,对其创作能力也是一种束缚。
(三)教学课题的设置没有创新
进行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其要求不但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要适应学生、教师、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只有各方面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才能够使进行教育的效果真正达到所教学所需。而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课题设计上,其没有创新设计,仍然是延续老的研究方向,这样研究的结果没有意义,而且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思想,使学生以及教师的思维都受到限制。
四、加强以人为本理念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一)重视沟通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要重视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教师应当注重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时学校还应当与社会进行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各方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大家的需求了解,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大家的这些需求为中心来进行教育,这样教育的效果才会达到最好。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直接沟通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设置信箱,开展交流会等形式进行,使沟通效果达到最好。
(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将传统的学校单方向制定管理要求的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增加人性化的管理,使学校的管理服务等方面能够达到为学生进行服务的目的。可以采取对于管理过程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和教师开启绿灯,甚至可以说是制定因人而宜的管理方式,这样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到的管理效果才会达到最好。同时,由于管理方面能够从人的角度出发,还可以使学生以及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对激发其创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三)进行新的教学课题的设置
教学课题要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打破传统的教学课题的束缚。在进行新的教学课题创新的过程中,要能够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同时要多方考虑,也可以在进行设置的过程中,让学生也参与其中,这样由学生自己参与进行设置的教学课题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进行教学课题的设置中,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一种激发。
篇9
论文摘要: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学界已明确提出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内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将它作为推动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本文在借鉴其它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具体实践,尝试构建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
一、重新审视大学的本质,加强大学人本化管理的认识
大学是什么?从大学诞生之初的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大学本质的不同认识,不仅会影响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人,也影响到什么样的人参与政策制定和人事决策的过程,这必然导致在大学管理中对人本思想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如果认为大学只是政府的附属行政机构,那么科层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就较为突出,管理的主体就以行政管理人员为主,管理的权力也就会突出行政权力,人本管理思想必然受到忽略。如果对大学持有"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是探究学术的殿堂"、"大学是云集大师的圣地"、"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等观点,那么就能认识到大学组织的特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会得到彰显。
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大学的管理决策和人事政策的价值取向首先应该关注那些群体?本人认为,当前我国大学应该关注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尤其是教师群体。列宁曾经说过:"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由地方组织和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教学大纲'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对于教师,在学术上要保障他们自由探索的权力和学术研究的条件,在决策时应尊重教师们的愿望和诉求。大学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场所,其管理活动是一种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过程,它应该寻求人的活动的意义,努力实现人的价值。
二、借鉴国内外"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将人本化管理理念落实到实处
"教授治校"的核心就是在大学的管理事务中充分发扬民主,让教师参与决策和管理,真正体现广大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依靠教师力量办学"。其最初源头是来自中世纪法国的巴黎大学,当时的教授集体全权管理大学事务,享有大学招生、教学、考试、授予学位等同题的决定权与控制权。这种"教授治校"思想也是西方大学人本化管理思想的最初萌芽。后来英国创建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基本照搬了巴黎大学的教授治校模式。但真正将"教授治
校"作为一种大学理念的还是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的管理思想也不断发生演变,但"教授治校"的理念却一直在西方大学得以流传.并且逐步远播世界各国大学。
我国开"教授治校"之先河的是民国初主政北京大学的先生,他强调:"北大校务,以诸教授为中心";"以专门学者为本校主体"。这是西方大学管理制度在中国的第一次成功借鉴。其后清华大学也开始实行教授治校.刚开始时阻力很大,直到梅贻琦担任校长后,才冲破阻力,使"教授治校"得以制度化。"教授治校"思想在北大和清华的实行。充分体现了两次校长依靠教授办学的民主精神和人本化管理理念。可惜的是,在解放以后的几十年里,"教授治校"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一个人们不敢提及的"术语"了。现在,我们重提"教授治校",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的。
三、将激励作为高校人本管理实践的路径选择
由于激励的对象是人,所以善用激励方式的管理者常常是优秀的人本化管理理念的实践者。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经过专门的研究后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是2O一3O%;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O一9O%。其间的幅度相差6O%,所以说,激励得当,一个人可以顶4个人用。这些话都说明了激励的重要性。由于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和创造知识,其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精神因素,更需要采用激励这种有效的管理方式。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成就需要,建立起灵活的激励机制,提高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当前正在实施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只要在聘任过程中坚持公平聘任、平等竞争、择优上岗、打破资历界线等原则,对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
四、倡导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顾客意识",凸显人本化管理理念
"顾客"的概念,源于公司企业组织中的顾客服务的理念.是一种市场的观点,它以顾客为尊以追求顾客的满意作为公司企业管理和获取竞争力的基本法则。从2O世纪8O年代以后,"顾客意识"已全面引入政府公共管理领域,并逐渐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推行。对高校而言,其顾客分为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内部顾客主要是大学教师,外部顾客主要是学生和家长。强调"顾客意识"管理,就是要使顾客能够"用脚投票"。所谓:"用脚投票",对于公司企业而言,就是顾客如果对公司企业产品、服务等不满意,可以马上走人,到别处去购买;对高校而言,如果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对大学的管理和学习环境不满意,也可以流动。这样就迫使高校的领导们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将关注的焦点对准其顾客--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的需要,使高校的管理、高校的决策、高校的改革等等都要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来展开,并以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作为高校管理成败的标准之一,所以"顾客意识"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人本化理念的又一体现。
总之,凸显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本化理念,既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体现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管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高等学校作为创新知识、培养高级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孵化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推行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就是要改革管理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提高高等学校产出的效率,使它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重视和发挥程度如何,将成为影响和决定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 生本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1
一、生本教育概述
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教师要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教”,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学习天性来学习,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
二、利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立足生本教育根本,设计好教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与帮助者,要立足课程设置与教材,熟读精选,精心创设教学情景与符合学生需要的学习活动,尽可能将教材中理论转变为直观、形象、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学习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忙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善学。
2、立足学生主体观,突出学生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贴近生活,操作性与实用性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这是信息技术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信息技术课堂要真正生动活泼起来,富有成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只有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因而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有效进行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接受者和创造者,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学以致用的成就。
3、活用生本教育方法论,突出学习与探究
生本教育主张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思考与表现的空间,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恰当应用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生带生,以学促学,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饱学足,共同发展。
4、探索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评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督促和鞭策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操作性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同等重要,应该进行多角度、多样性的评价,以有利于激励学生继续自主学习,寻求发展。
三、应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1、创设情景,进行前置性研究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对实践课程非常感兴趣,参与度也比较高,而理论课程学习相对枯燥,学生比较厌烦。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教学情境,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成较为形象、直观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计算机模拟成一个学生喜欢的机器人,通过对机器人结构的学习与探究,了解计算机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炼教材,明确探索方向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就能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相互协作,朝着目标迈进,并能不断地反馈、检查、矫正、调整、优化学习探索过程。否则,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盲目探索,无所适从,被动参与,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大部分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可以将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蕴藏在一个个分解的任务中,让学生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并通过一定的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来完成任务。
如在教学五年级《学做邮票》一课时,通过展示精美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得到的信息来初步了解邮票的构成,再出示用WORD软件制作的个性邮票,让学生明确本课的中心任务。
3、交流评价,体验成功喜悦
生本教育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自学成果的展览厅,又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博物馆”。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展示研究成果,提升思想感悟,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巧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客观进行评价,并组织与带动学生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综合评价中体验成功、收获喜悦。
4、总结提高,完善知识体系
课堂交流是学生的思想表达与技术展示的平台,学生在交流中展现的丰富多样的思维、知识与技能,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总结,以实现知识的清晰化、条理化与体系化,形成理性认识。因而在探讨与交流后,有必要设置小结环节,师生共同总结与提高,完善知识体系,交流学习心得。
5、拓展研究,开拓知识视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时不多,但教学内容涵盖范围广,更新快,与社会、时代的信息步伐紧密联系。在一个星期一节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将课堂拓展到具体生活中,让学生带着新的有意义的探究问题走出课堂,继续探究,利用网络等进行课外交流与资源共享,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服务的意识。
生本教育理念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为教师与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教学体验,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观念和素质要不断更新、提高,从生本教育的理念中感悟与体会其内涵,最大限度的释放课堂,释放学生的天性,还学生一个全新的课堂,真正的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