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险公司金融风险管理

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保险公司 风险管理

一、引言

“风暴”、“地震”、“海啸”,人们用这些词汇来描述近来的金融危机。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全部覆灭,美国保险巨头 AIG被政府接管 ,美国金融业陷入新一轮金融风暴。这次金融风暴虽未对中国保险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但却引起了我们对加强保险业风险管理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保险业已经成为支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保险集团已成为金融体系日益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保险集团风险,事关社会保障体系安全、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保险集团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有助于及时消除阻碍集团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这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更有着极其的重要意义。

二、聚焦国内――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管理体制,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能处于初级阶段,保险业风险管理无论是在体制政策的技术层面还是在文化认识的意识层面都存在着很多有待商榷与亟待改进之处。具体说来,可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保险公司风险意识较差,风险管理地位不高。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理论发展较晚、应用相对滞后,同时常存侥幸心理,应付风险管理。保险业白热化的激烈角逐助长了各公司高管“睁眼谈业绩 闭眼谈品质”的不良风气。一味的追求速度的增长而忽视了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我国保险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我国保险集团普遍认为风险控制只是执行层面的具体工作,不重视制定系统全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各部门难以统一和协调,风险管理政策难以贯彻实施。

第二,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机制落后,已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只注重单个、关键的风险,然而平时看似不太重要的风险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引发棘手的危机。这种片面的风险管理模式忽视了对风险整体的把握以及各个风险之间的关联性,无疑会产生很多有时甚至致命的风险管理漏洞。

第三,我国保险公司的重速度轻质量的短期行为风气盛行,承保理赔风险表现突出。目前各保险公司重业务轻规模的现象依然严重。为了追求业绩、违反授权规定而擅自签单承保等一些违规操作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过度承保的风险长期存在。与此同时,各保险公司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纷纷招兵买马而忽略了对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责任意识的考核,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增加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从而为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第四,我国保险公司存在较大投资以及资金管理的风险。有些保险公司对投资风险预计偏低,投资收益率并不理想,造成公司资产无谓流失。违规的资金运用、长期大量呆账的积累都会导致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致使资金管理存在较大风险。

三、放眼世界――国外保险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措施浅析

与我国保险业风险管理发展的短暂历史相比,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措施更为先进与科学,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第一、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培养,将风险管理上升到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能够使保险公司理性控制风险、合理配置资源、维持企业的良好运转、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国外保险公司致力于在企业内部持续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

第二、不断优化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完整高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构架。国外保险公司致力于建立以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直接领导,以各部门为独立的风险管理单位同时各个部门相互联系的风险管理系统,保证了风险管理的高效与完整。与此同时,将风险责任落实到人,切实保证每位员工都要为其引发的风险承担责任,这种彻底的责任负责制度能有效的从根本上抑制违规操作风险的发生。

第三、注重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计量化和模型化发展成为趋势。国外保险公司非常重视计量模型、IT技术等高水平技术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不断更新风险管理方法,将新技术、新方法纳入风险管理之中,精确以及科学的控制风险管理水平。

第四、高度重视对资本的监管,保证充足偿付资金。国外保险公司通过对风险以及收益进行精确地计量,重视加强对资本的管理,使得公司能够在极端的市场运营条件下,保证足够的偿付能力,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这种做法能够有效避免保险公司发生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风险防范的主动性,同时也提升了资本的合理配置效率,达到收益性与安全性的有机统一。

四、洋为中用――提高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

2007至2017年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我国的保险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这为保险集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更好地抓住这一有利发展时机,我国保险公司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吸收借鉴国外先进保险(金融)集团风险管理经验,加快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鉴于此 ,结合保险公司的自身经营特点 ,本文提出了关于构建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第一、加深认识、树立理念,努力培育健全的风险管理文化。

保险公司应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统一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增强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逐步树立“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基本理念;定期对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以及控制方式等内容的培训,逐步树立“风险管理人人有责”的理念。此外,高级管理人员应树立“风险管理从高层做起”的理念,做到身体力行,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从而在整个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

第二、健全机制、责任到人,深层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保险公司应在集团层面设立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明确风险管理责任人,负责风险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风险管理相关事务工作,并配备履行风险管理职责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明确风险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建立公司内部、总公司和子公司、甚至保险公司与各个相关行业之间关于风险信息沟通和风险政策修正的制度,积极加强各个风险单位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为风险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第三、顾全大局、克服短视,积极加强对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控制。

保险业应实行内部控制、同业互督与政府监管三管齐下的监督模式。公司内部严格核保,风险事故责任到人,从根本上遏制片面追求业绩忽视保单质量而违规签单的事件发生;整个行业建立互相监督的机制,及时压制各公司因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放松承保条件的恶性竞争行为;政府部门从宏观层面上对全行业进行分类监管,即根据包括偿付能力、信用评级等一系列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将保险公司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的保险公司采用不同的监管办法。对优秀的公司采用相应的激励优惠政策,对较差的公司采用相应的鞭策机制。这样的监督模式从多个层面有效抑制了短期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克服了不符合投保条件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恶意投保引发纠纷的现象。

第四、谨慎投资、合理配置,不断完善对资产风险的管理。

保险公司应定期、及时的对资产风险进行评估,积极引用先进的IT技术以及计量软件精确地对资产进行管理,科学测定准备金率,既保证充足的偿付能力,又能将资金进行合理利用。同时,保险公司应选用多种资产组合进行风险分散,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以及避险交易等都应纳入保险公司考虑的范畴是资本持有量达到最佳,资本利用效果达到最好。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风险全球化的趋势也日益凸显,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即是明证。这也意味着保险业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加强与改进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状况、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了亟待加强的问题。我国保险公司应从提高认识、培养意识入手,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由此提高我们的风险防范能力,从而保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正常运行,达到提高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 君:论我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J]. 保险研究,2003(03)

[2] 魏 卓:完善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3)

篇2

在人身保险业务中为什么实行定点医院管理?这要从人身保险业务的性质谈起。

人身保险合同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意外灾害、疾病、衰老等原因导致死亡、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保险人按照约定给付保险金的合同。人身保险合同是给付性合同,一旦出现保险事故,必然提起理赔程序。

保险业属于金融业,与其他金融业一样,受国家监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民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10月28日),所以防范金融风险,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在保险经营中,如何能够防范金融风险,这是保险业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建立完整的风险防范机制,非常重要。

在人身保险经营中,保险标的是每个人的人身健康与生命,所以,他面对的是千百万的个人,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依据《保险法》第23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对损失进行核定。如何能依法准确“核定”这是致关重要的。

因为,保险公司要审查是否存在以下情形:

1《保险法》第27条规定,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伪造、变造的有关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

2、《保险法》第64条规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

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者伤残的,或者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

3、第65条规定,被保险人自杀的,

4、第66条规定,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致其自身伤残或者死亡的,

凡是具备以上情形的不属于保险责任,保险公司不给赔偿。

由以上几点可知,“核定”这是多么艰巨的工作!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是不能实现的。如果在核定环节管理不善必然造成重大损失,承担不可预测的金融风险。

保险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得到理赔。得到最大限度的理赔款,就成为投保人追求的经济利益。为追求这一经济利益,人们可能采取非法手段来骗取或多取得经济利益,诸如《保险法》列举的情形,被保险人还有的采取犯罪行为,来实施保险诈骗行为。

如何能够预防违法犯罪,减少这种金融风险呢?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定点医院的建立,就是基于此目的产生的。

人身保险理赔管理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项目的管理目的是相同的。社会保险根据国家规定“由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定点医疗服务范围内的诊疗项目”,目的就是防范风险。保险公司定点医院管理的目的,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定点医院管理办法》(讨论稿)中阐述的很明确:“定点医院管理是寿险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通过定点医院的设置与评估、健康保险客户住院期间的风险管理、医院关系的维护、双向信息反馈、医院基本数据的分析、商业健康保险的宣教等等来实施管理”。所以,定点医院的管理是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一个切实可行,并切,具有良好收效的措施之一。 二、定点医院管理行为,不构成限制竞争行为。

1、首先要明确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不正当竞争的概念。

不正当竞争行为泛指在商业活动中,各种与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相悖,并为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分为不正当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两种。在限制竞争行为中,又包括公用企业或者其它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

所谓限制竞争行为,是指妨碍甚至完全阻止或排除市场主体进行竞争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

任何违法行为 ,均包括主客观两方的构成要件,

首先,是主观要件,既违法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与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相悖,但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而滥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或采取违法手段,破坏公平竞争的原则,来排挤竞争对手,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所以,其主观目的性很强。

第二,是客观要件,即违法行为人必须具有违反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

第三,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以上三个要件缺一不可。

2、定点医院管理行为,不构成限制竞争行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定点医院建立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

保险公司定点医院管理,是选择服务精良、非盈利的医疗单位,通过签定服务合同来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险公司是定点医院的服务对象,医院除诊疗被保险人外,还有相当的工作由医院对保险公司提供服务,例如:在保险公司核保时提供诊疗档案,接受保险公司的调查,配合保险公司做好其他核赔工作等等,由此保证核赔质量。

如果不限定诊疗单位,必然造成如下混乱。

被保险人可以到乡村、街道诊所诊疗,也可到县级有保健性、盈利性的医疗机构诊疗,他可以到任何地方、任何性质、任何档次的医疗机构诊疗,只要是医机构。

这样做会给保险公司带来什么呢?经营成本的无限扩大,经营风险的不可控制。必然造成金融风险损失。

篇3

中国金融在经过20多年快速发展后,金融总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金融体系的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银行、证券、保险业稳步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壮大;金融市场结构优化,参与主体不断增加,基础性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市场活跃度显著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随着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各地区主要金融机构实力增强,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区域金融稳定性有所增强。

我国金融产业在规模和结构方面均获得快速发展:

(一)我国金融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从机构改革来看,金融机构由开放前的单一的银行制发展为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多元化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2007年,银行、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总体实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继续扩大,年底总额达52.6万亿元,增长19.7%。银行在全部金融机构中的市场份额比重逐年下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地方性金融机构比重逐步提高。

(二)我国金融产业结构仍以银行业为主导,证券保险业资产逐年增加。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体系,但是金融产业结构仍然明显失衡,银行业所占比重过高。无论从资产规模,还是机构、从业人员数量看,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中银行业所占的比重都过高,在行业竞争中表现为银行垄断的市场格局。在我国的金融产业结构中银行机构的比重很高,2006年以前占比均在90%以上,2007年银行业总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87%以上,行业竞争中表现出银行垄断的市场格局;证券业、保险业等尽管有所增长,但增幅不一,所占比重显著偏低。

(三)间接融资比重过大,直接融资还有待大力发展。目前我国形成的是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产业结构。银行作为中介机构,是中央银行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纽带,联结着货币政策执行与社会资金活动。在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非金融部门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这意味着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银行贷款与债券、股票不可完全替代。目前我国间接融资额远远大于直接融资额,尽管2007年股票筹资额有大幅增长,但2008年随着股市的回落股票筹资额再次减少。融资方式仍以银行贷款为主。

(四)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尚不平衡,东北地区金融实力较强,西部地区发展偏弱。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既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反映,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区间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区域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不利于我国金融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使得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二、中国金融产业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一)银行业的稳健性分析

我国境内中资商业银行近几年来资本充足水平提高较快,商业银行改革成效明显,资本约束和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建立,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提高,财务状况明显改善,资产利润率稳步增长,资产流动性充足,资产变现能力和应急支付能力较强,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逐年提高,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2007年底,资本充足率达到8%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由2003年的8家增加到161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同期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由0.56%提高到79%。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实现税后净利润4467亿元,盈利水平大幅提高;资本利润率达到16.73%,资产利润率为0.92%,均比上年明显提高。

但我国银行业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予以重视解决:

一是盈利结构仍需改善。目前利差收入仍然是境内中资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2007年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总占比84%以上,商业银行盈利仍过多依靠传统业务,需要进一步开拓业务领域,改善收入结构,提高财务可持续能力。二是贷款期限结构不够合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中长期资金主要通过银行配置,境内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比居高不下,境内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较为严重,对此可能引起的风险应予以关注。三是房地产贷款增长较快,信贷风险逐步显露。近几年房地产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余额达到贷款余额的16%,在银行信贷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业的同时,信贷资产质量呈下降趋势。目前随着宏观调控的实施,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部分大城市因房价下跌甚至出现断供现象,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逐步显露,需要引起重视。四是融资结构不协调给银行业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需要关注。多年来,银行业在满足社会筹融资需求中发挥了主要作用,2006年,银行新增贷款占国内非金融部门融资增量的82%,金融风险过多聚集在银行体系,不利于银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从长远看,应注意改善融资结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分散银行体系的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五是存款保险等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日趋明显,特别是容易增加道德风险。尽快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完善市场化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危机处理长效机制,保证银行业安全运行。

(二)证券业稳健性分析

证券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业在促进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但证券业的发展同样有喜有忧:

一是直接融资比例有所提高,融资结构仍待优化。截至2007年底,直接融资额(包括股票、国债和公司债)达到1.24万亿元,占全社会融资额的21.1%。尽管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但目前中国社会融资结构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过低,企业融资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问题尚未得到明显改善,不利于拓展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风险向银行体系的集中。因此,应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促进融资结构优化。

二是债券市场初具规模,但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有待加快。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增速来看,债券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扩大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容量,拓展投资者的投资渠道,而且对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结构优化、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促进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协调发展。

三是股票市场结构得到优化,但市场风险值得关注。2007年,股票市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股票发行规模和投资者入市程度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进入2008年股市震荡下跌,股票市值大幅缩水。国际经验表明,股票价格一旦出现大幅波动,势必对经济运行和居民财产产生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要特别防止股市风险的产生。

(三)保险业稳健性分析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总体保持健康发展。协调发展格局逐渐显现,市场集中度持续下降,资本实力得到增强,但仍然需注意防范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一是保险公司股权投资比重提高,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加大。自2005年保险资金被允许直接金融股票市场以来,保险公司逐年增加股权类投资,尤其在2007年,保险业投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的资金规模有了大幅度提高,所占保险资金份额提高至27.1%。但随着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中运用逐渐扩大,资本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会对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偿付能力产生影响。

二是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公司治理结构仍有待完善。同时中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仍不够合理,部分保险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制衡机制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完备。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出现财务数据不真实、账外账和内外勾结侵害公司利益等现象。

三是保险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产品的针对性不突出。各产品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在于保险公司产品创新机制不健全,各家公司在研发保险产品时,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深入分析公众实际需求的主动性不够,仍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政策建议

第一,深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完善金融功能,改善区域金融结构。以结构调整和竞争来促进效率的提高,培育真正的市场性寡头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在改革过程中,应以利润为目标,以市场化为取向,加快推进商业化进程,建立符合金融开放与发展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并健全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实现银行管理体制的扁平化,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银行业经营的透明度。协调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增强竞争力。

第二、加大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力度,促进金融产业的均衡发展。扩大证券中介机构的资本规模,壮大资本实力,通过增资扩股、重组并购、上市等方式尽快扩大规模;优化上市公司盈利结构,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上市公司实体业务的盈利水平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险公司应以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化改革,真正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健全产品创新机制,丰富保险产品。加强风险管理,提高管控能力。

第三、加强金融各业风险防控机制,增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准确预警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主营业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识别和评估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同时关注战略规划失误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因素可能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抗风险能力,努力实现适当风险水平下的效益最大化。

篇4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特征;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金融创新特征分析

要在金融创新的条件下对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就需要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的分析。具体来说,当前我国金融创新的特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产品的雷同

金融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银行、保险等行业和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金融行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然而一旦一个机构的创新产品投入市场以后,便会被其他的金融机构所模仿,使得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这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使得金融产品、机制等的创新环境变得日益恶劣,从而影响了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

(二)理财业务突出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理财情有独钟,在理财观念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往单一的储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个机构金融在理财产品的创新上不遗余力,使其成为当前金融创新的一个主力军,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国内的商业银行,就连外资银行也深入其中,想要分一杯羹,这使得银行的理财产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成为了金融创新视角下一个十分炫目的焦点。

(三)机构界限模糊

从金融机构各自的职能作用来进行分析的话,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各有各自的作用,理论上很少产生交集,然而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些机构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跨机构的服务、产品被大量的推出,这种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甚至逐渐模糊,诸如银行代办许多保险公司的业务,保险公司也销售大量的银行的产品,这都使得金融行业的发展逐渐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当前金融创新下存在的金融的风险

在了解了金融创新的特征之后,就需要对当前的风险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具体来说,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风险主要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风险

以往分业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法》中的规定,这也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只能经营自身的业务,不能涉足其他的业务,诸如保险、证券、信托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实际可以经营的业务范围就大为减少,只能进行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以及一些传统的中间业务。而当前金融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发达国家的银行开展进行金融制度的改革,转变为混业经营的方式,并积极在我国开设分行或是以独立法人来开展和推行混业经营的方式,这样就使得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商业银行若还是在分业经营的桎梏之下,将难以抵挡混业经营的潮流,这样不但难以优化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国家金融市场上,我国的竞争优势也将注浆降低,这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风险。

(二)经营风险

随着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将逐渐进入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中,以往的国有封闭、低效率、风险抗御低的弊端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新形势下的这些经营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十分巨大。具体主要可以从如下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一,资本充足率低,《新资本协议》中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设置了一个最低的要求就是8%,而我国在资本金上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使得我国经营中面临很大的风险,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好转,但是其并未与银行的发展速度齐头并进,相对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将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抵御风险上的能力大为下降。此外,我们还需要认识到,银行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充足率也有一定的关系,若是银行不断增加资本的话,就会造成其资本规模不正常发展,从而使得存在的风险越来越大。其二,不良资产比例较高。虽然对于不良资产的危害,我国的商业银行有了一定的认识,其不良贷款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然而你仍旧在一个比较高的比例。以往国有的性质使得资金流动性的表现不是非常明显,随着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资金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在加之一系列的金融创新,资金的流动性越来越强,若是银行不解决好这个问题的话,将对其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三,盈利能力不高。盈利性是商业银行一个十分重要的属性,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是盈利能力是紧密相连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相较于一些国际大银行而言,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还不是很高。若是从我国商业银行垄断特征来看,高收益显然是十分必然的,而创新产品本身对收益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也有着更高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以低收益来进行创新的话,就会使得创新产品存在的风险愈加凸显。

三、金融创新下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

在分析了金融创新活动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风险之后,就需要找到应对风险管理的对策,这样才能及时进行创新调整,更好地促进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促进国际合作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金融一体化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国家要维护经济稳定和控制金融风险是不可能的,只有充分发挥国际间合作的力量,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整,建立互助合作关系,才能更好地遏制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环境的良好,促进各国的金融稳定和发展。为此,我国可以加入各国相互监管的协议,或是可以参考国际规则来进行金融行业标准的制定,业务的创新和推广等,这样就能更好地保障国际间合作的开展。

(二)加强自我管理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为了更好地规避金融风险,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就需要充分加强自我管理的作用,这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落实:其一,加强思想认识。金融创新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其存在的弊端,加强对金融创新的本质认识,在依循规律,开展相关的创新活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虽然在其金融创新中,虽然很多金融创新工具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但也使得风险逐渐增大且十分复杂,只有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风险观念,才能更好地察觉到存在的风险,从而驱避之。其二,建立风险防范制度,风险是金融行业固然存在的,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金融风险要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建立严密的风范防范制度,综合实际的一线经验,建立风险预测的指标体系,以科学的手段来对金融风险进行度量,从而保证金融创新的成功。

(三)完善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赋予金融市场更多的生机和活力,然而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进行监管的时候应该将创新与稳定并举。就我国的金融形势来看,金融行业要想获得发展,金融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为此,应该对其进行鼓励而不是打击。为了给予金融创新更为便利的生存环境,就需要对管制的程度进行调整,然而这也应该有个度,若是完全不加以监管的话,则变为了放纵,这就会使得一些违规违法行为产生,从而破坏了我国的金融环境。为此,要进行更加完善的金融监管,就需要对当前的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金融创新涉及到诸多的实际的方面,这些方面可能在以前的法律法规里并没有涉及,为此应该以具体的实际为指导,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避免金融机构之间打球,规避法规。其二,修正废除相关的法律法规,金融创新中有大量的交叉业务产生,这些业务以往的法规或许已经过时或不合时宜,为此应该进行修正废除等操作,来保证法律法规的指导性。

(四)优化创新路径

除了以上几点风险管理对策,创新路径的优化也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具体来看,金融创新主要依赖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产品、机构、制度创新。为此,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努力:其一,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上,在进行新产品开发的时候应该以优质资产为依托,减少不良资产的比例。此外,由于在创新上我国还不是非常成熟,为此,应该从简单开始,以求在金融机构的能力之内完成金融产品的创新,着力推出债权、股权类基础产品的创新,只有脚踏实地的发展,才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其二,从金融机构创新来看,目前我国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风险来自于混业经营,然而其是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加强配套建设,才能尽快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的经营形式。但是,在进行金融创新的时候,应该将主营业务凸显出来,拥有自设的优势,且整体的实力明显,这样才能得到更多微观实体的信赖。其三,从金融制度的创新来看,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金融监管以及创新激励等方面的制度的更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金融创新的环境,更好地进行金融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袁先智.金融风险管理的新挑战及次贷危机的启示[J].管理评论,2009(03).

篇5

关键词:概率论 金融风险 保险精算 损失分布 盈余模型

一、引言

金融风险投资是一种对高风险领域进行的投资,也是一种创先性的投资行为。在为投资者即将获取高额投资收益的同时,也伴随这巨大的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收益,如何将受益扩大到最大,如何将风险降低到最少,我们在研究杂乱无章的数据时,概率论总能在其中找寻到规律和研究方法,对金融风险投资公司来说,可以根据科学分析对各个项目进行投资选择或者是弃权选择。

二、风险理论深析及盈余模型的构建

一般来说,金融风险投资主要有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违约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金融风险公司的总理赔分布是建立在总索赔次数分布和单次索赔额分布的基础之上的。保险实务表明,总索赔次数是一个随机变量(取非负整数值的),单次索赔额也是一个随机变量。我们着重对风险理论的损失分布理论;总体风险模型(也称为集合风险模型)理论;破产理论和效用理论及其应用等进行主要研究。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风险定义,即:在未来的一个特定时间内由于事物变化的不确定性给风险承担主体带来潜在一定损失的可能性。我们通过对每一个标的的风险识别,找到风险背后的风险因子,给出个风险因子的影响程度,建立起风险研究,确保对概率论运用方法的因子分析正确。风险识别也是依赖于人民长期风险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区别于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让我们对相应的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正是通过正确的研究才可以对我们所做的政策将来会可能遭到什么样的风险,风险损失有多大,可能性有多大,并因此进行风险管理。

每一个风险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潜在损失是一个随机变量,保险公司在每一个单位时间内所面临的总索赔次数是一个随机变量,而每一个单次索赔额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因而总索赔额是一个随机变量,因此讨论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数字特征是讨论风险理论的基。

矩母函数是研究随机变量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它,我们一方面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另一方面,通过比较矩母函数,可以用来判断两个随机变量是否具有相同的分布函数。

1.损失分布理论

我们在讨论损失分布时,既要讨论单次损失额度的分布,又要讨论发生损失次数的分布,在这个基础上再讨论总损失量的分布。

(一)单次损失量的分布

在保险实务中(主要是非寿险实务中),损失额度越大的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越小,而损失额度越小的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越大;当损失量很小时发生的频率也很小,当损失量增加时,其发生的频率也在增大,但当损失量达到某个一定的额度时,发生损失的频率随着损失量的再增加反而减少。在损失分布理论中,第一种情形的损失分布通常用指数分布、帕拉图分布、韦布尔分布等进行拟合;对于第二种情形的损失分布通常伽玛分布,韦布尔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对数伽玛分布以及正态分布等进行拟合。

(二)损失次数的分布

在某些寿险和非寿险中,对于那些保险标的在保险责任期内发生一次损失而进行赔付后,保险责任就终止的个体风险来说,理赔次数则服从0-1两点分布。而对于那些允许保险标的在保险责任期内发生多次损失而可以进行多次索赔的个体风险来说,其理赔损失次数分布则用二项分布、几何分布、负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分布、离散型均匀分布等拟合。

对于承保众多的保险标的的集合风险来说,在某个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总理赔次数分布,可用二项分布、负二项公布、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离散型均匀分布等拟合。

(三)总损失量的分布

一个保险公司的集合风险在某个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总理赔损失与它在这一单位时间所发生的总索赔次数和每一个单次理赔额度有关,索赔次数刻画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它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理赔额度则刻画了风险发生的严重性,它通常是连续型或混合型随机变量。显然总理赔额度应等于各单次理赔额度的总和。为此,可以建立总损失分布的如下两种集合风险模型。

(1)当集合风险中保险标的的总数为有限整数n,且每一个体风险在单位时间内最多只允许发生一次索赔,第k(i

Sn=X1+X2+…+Xn (1)

称其为封闭式(集合)风险模型。

(2)当集合风险中保险标的的总数事先无法确定,且每一个体风险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允许发生多次索赔,若用Xk表示第k(k≥1)次发生索赔的理赔额度时,则在这个单位时间内总的理赔次数为N,总的理赔损失量SN为:

SN=X1+X2…+Xn (2)

称其为开放式(集合)风险模型。

在保险精算中,损失分布的期望(均值)、方差、标准差、偏度和峰度是重要的标志值(数字特征)。除此之外,损失分布的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和极差等标志值也是需要的。

一般来讲,保险理赔过程包括两个步骤:第一,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事故,造成损失;第二,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进行核赔、理赔。但并不是所有的保险责任事故必然会引发索赔或理赔,而且保险公司的赔付额度也不一定总是等于实际的损失额度。

(一)停止损失保险的理赔分布

停止损失保险就是在保险合同中规定一个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的最大损失额度d(d>0),当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量X低于或等于d时,保险公司不给予赔付;当实际损失量X大于d时,保险公司的赔付额为X-d,即被保险人的损失额度到d就停止,不再上升了。这样保险公司的理赔量Y与实际损失量X的关系为

Y=0,0≤X≤dX-d,X>d (3)

(二)比例保险的理赔分布

比例保险就是在保险合同中规定一个比例系数(0

Y=・X,X≥0 (4)

(三)限额保险的理赔分布

限额保险就是在保险合同中规定一个最高赔付限制额度(>0),当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量X低于或等于时,保险公司按实际损失给予赔付;当实际损失量X大于时,保险公司的赔付额度固定为,即保险公司的理赔量Y与实际损失量X的关系为

Y=X,0≤X≤,X> (5)

2.盈余模型

用U(t)表示t(t≥0)时刻保险公司的盈余,假定保费以不变速率c(c>0)收取,用S(t)表示在t时刻以前所发生的总赔付,则盈余模型为

U(t)=u+ct-S(t),t≥0 (6)

其中u=U(0)为0时刻的盈余,即初始盈余。S(t)是索赔过程,它代表的是时刻t以前的总索赔量。如果N(t)表示时刻t以前发生的索赔次数,Xi代表第i次的索赔量,则

S(t)=X1+X2+…+XN(t) (7)

其中N(t)是从0时刻开始计数的计数过程,并且N(0)=0,S(0)=0。{N(t),t≥0}在这里称做索赔次数过程,通常用泊松过程来描述,{S(t),t≥0}称做总赔付过程或总索赔量过程。

三、结束语

当然,风险理论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尽管该理论的知识比以往更丰富,内容更深刻,应用更广泛,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难题,尽管如此,风险理论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等除了在保险业有直接应用外,在金融、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也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由聊城大学2011年度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基金项目资助,项目代号:理工类SRT11135SX2。

参考文献:

[1]吴岚,王燕.风险理论[J].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11)

篇6

关键词:非线性数学 F-期望 金融 风险度量 保险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世界著名的投行纷纷倒闭。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对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怎样度量市场中的风险成为学术界和金融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构造了一种相容非线性期望――F-期望,这种期望是通过具有无穷小生成元 的全非线性抛物型偏微分方程生成的马尔科夫过程引入的。我们通过F-期望定义某空间X上的金融头寸X的风险度量。

一、F-期望的性质

(一)F-期望的单调性和平移不变性

定理1.1

假设■对F成立,那么F-期望对任意■满足:

(1)单调性:如果■,那么,■;

(2)保常数性:对任意常数C,那么,■;

(3)平移不变性:

因此,不等式■成立

对函数■,验证■

对所有的■和■满足■由■最大值原理得到:

■,因此,■成立。

(二)F-期望的次可加和正齐次性

定理1.2

(F-期望的次可加):假设■对F成立,那么,下面两个条件等价:

(1)■是次可加的;

(2)F是次可加的,■对任意■和■

由条件(1)可知,对两个函数■和■,

因此,对■

令t趋于0,■

由■的定义,对任意■

令■可得,■

(2)■(1):证明(i),只需证明对任意■和■

记■

因此,■是■带有初值条件■的黏性解

由■

其中,

因为F是次可加的,■,故■是■的上解,可得

记■,因此,■是■带有初值条件

■的黏性解,由■

其中,

因为F是次可加的,■.因此,■是■的上解,由比较定理可得:■

二、静态风险度量与F-期望

我们假设■已经定义空间

其中,代表函数φ的线性空间,φ满足■

其中,■且■依赖于φ。本节主要是分析F-期望引导出的风险度量和生成元素F的关系。

定理2.1

假设F满足■,如下定义■

那么■被称为F-期望引导出的静态风险度量。

定理2.2

假设F满足■,风险资产空间为■

若■为■中定义的F-期望引导出的静态风险度量。那么下面三个条件等价:

(1)■是一致性风险度量

(2)F-期望■满足次可加性和正齐次性

(3)F满足次可加性和正齐次性

证明:当F满足■,由F期望的单调性和平移不变性,由一致性风险度量的基本要素,知(1)■(2)成立。

定理2.3

假设F满足■,风险资产空间为■

若■中定义的F-期望引导出的静态风险度量。那么下面三个条件等价:

(1)■是凸风险度量;

(2)■是凸的;

(3)F是凸函数。

三、动态风险度量

条件F-期望的性质与F-期望的性质相似,所以静态情形下风险度量的结论可以自然的扩展到动态情形。根据风险度量的定义,我们研究金融寸头x在初始时间0和终端时间T之间的任一时刻t的风险

定义3.1

我们称■为动态风险度量,它满足

(1)■

(2)■是静态风险度量;

(3)■

定义3.2

动态风险度量■称作动态一致性风险度量,如果对所有■和■满足:

(1)动态单调性■

(2)动态次可加性■

(3)动态正齐次性■

(4)动态平移不变性■其中β是x中■可测随机变量。

定义3.3

动态风险度量■称作动态凸风险度量,如果对所有■和■满足:

动态单调性:■

动态凸性:■

动态平移不变性:■其中,β是x中■可测随机变量

定理3.4

假设F满足■,风险资产空间为■若■为式

中定义的F-期望引导出的,那么下面三个条件等价:

(1)■是动态凸风险度量

(2)■是凸的;

(3)F是凸函数

连续时间递归性的金融意义是为了量化X时刻在s的风险。下面两种计算金融风险的途径是等价的。

(A)直接计算■

(B)分两步计算■,首先计算X在时刻t的风险■,然后计算在■时刻s的风险■

四、实证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及相关理论可知,风险度量指标满足随机占优单调性、次可加性、正齐次性、连续性等原则。

保单持有人通过合理的投保方式,有效地降低风险。投保后,自己的大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来说,怎样的保费额度是合理的? 保险公司保证稳健发展所需收取的保费的最低额度是多少?投保人愿意为转嫁风险而支付的最大成本是多少?

对投保人来说,他可能损失5000的概率是0.01。他选择购买一份保费为100的保险。如果风险发生,那么保险公司会足额的赔偿投保人所承受的损失。即如果损失的情况发生了,投保人会获得保险公司5000元的赔偿。那么,投保人在投保后和投保前是不同的:

状况1:损失保费额100的概率是1;

状况2:以0.01的概率损失5000,以0.99的概率获得;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接受了投保人的保险后是:

状况3:损失4900的概率是0.01,获得100的概率是0.99;

通过计算, F(g1)=970.4,F(g2)=100,F(g3)==941.7

通过计算可知,投保人在保险前后所面临的风险得到了显著的控制。通过F(g1)可知,虽然投保人面临的可能损失高达5000,但是他所面临的风险的不足最高损失的1/5。如果我们预期g1的状况会发生,我们需要预留的最低资本为970.4元。当损失发生时预留资本并不能弥补所有的风险暴露,也就是说F不能成为经济资本的一个衡量值。

通过F(g2),当保险公司全额赔付时,投保人在投保后所面临的风险等于保费。如果保险公司没有全额赔付,而是赔付损失的大部分。那么,投保人在投保后所面临的风险应该略大于保费。

状况4:损失100的概率是0.99,损失600的概率是0.01;

g4说明保险公司在损失发生时只赔付损失额的90%的损失额,即4500元。F(g4)=141,风险增加了,但增加的绝对数额并不大。对于投保人来说,他愿意承担的最高的保险额度基本上就是由他的风险承受能力所决定。并且,保费额度略低于他所愿意承担的最大风险值。

F(g1)和F(g3),两者的数额差异不大。通过保险,投保人将风险几乎完全转嫁给了保险公司。但是, F(g1)

五、结束语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人们已经充分体会到风险度量和控制已经是也将永远是金融数学研究的主题。非线性数学期望在金融风险的动态度量与控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分析了F-期望的在金融风险中的动态风险度量和静态风险度量。以期更多的学者共同探讨,为应对金融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篇7

    杨文斌说,根据保监会的统计,截至2004年2月,保险资产规模已达9529.27亿元(目前已经超过1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已达8787.49亿元,其中国债资产规模已达1449.61亿元,基金投资规模已达534.5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保险资产规模增长了38.98%,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增长了52.65%。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保监会也在积极探索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路子,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监管力度。

    杨文斌认为,一直以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都是各国金融监管机关近几年来的工作重点,实施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保险行业的稳健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进一步为保险业的做大做强奠定基础。制定并《指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国内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保证保险资金运用能够按照安全和健全的方式运作,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的稳健性;有利于加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促进保险公司建立强有力的风险控制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同时为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做好充分准备。

    作为平安保险集团的首席投资执行官,杨文斌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平安一直高度重视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管理,始终坚持“规范经营、严格管理、稳健发展”的经营方针,实施保险资金运作“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经营原则,贯彻“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经营理念,不断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模式,积极引进全球先进的投资管理手段和国际一流的保险投资人才,构建全方位的风险管控体系,实现了资产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长,确保了保险资金长期稳定的保值、增值,连续几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投资业绩,在同业中始终名列前茅。

    杨文斌介绍说,中国平安自1999年正式成立资产营运中心将保险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和专业化运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套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又能满足平安未来发展的、成熟的风险管理体系。目前,中国平安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投资决策机制、风险管理系统和内部管理制度。中国平安的投资管理共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集团董事会,第二个层次为集团投资管理委员会、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第三个层次为集团资产营运中心,同时在资产营运中心内设有专门的部门和岗位从事风险管理工作。这种投资管理组织模式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简化投资管理流程,保证投资策略执行的一贯性、完整性、及时性和信息传输的充分性、即时性;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消除系统性风险,使内部监督和反馈机制可以有效运行。

    杨文斌强调,平安将根据此次出台的《指引》精神,进一步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平安将针对保险资金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计量、分析和评估,着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风险计量和分析系统,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资料查询系统、风险日常监控系统、风险限额管理系统、信用风险管理和评估系统、市场风险分析系统、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分析系统、流动性风险分析系统、偿付能力监控系统和风险收益计量系统。不断提高投资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努力实现保险资产风险收益的最大化。

篇8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立法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进一步放开,风险也急剧加剧。寿险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资金的运用方面更应以稳健和安全为目标。为了保护广大寿险消费者和关系人的利益,提高保险经营的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人寿保险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目前寿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规范缺失的客观情况,应从资金运用信息披露的内容、时间和频率以及合理法律责任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立法完善。

关键词:人寿保险 资金运用 信息披露

建立和健全人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2009年《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放开。将原保险法规定的只能用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修改为“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增加了投资不动产的规定。同时,删除了原保险法第105条第3款“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的规定,并通过授权性条款的形式,授权国务院保险监管机构制定保险资金的运用管理办法。基于此授权,2010年7月,保监会公布了《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成为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领域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而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在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方面,相比证券业、银行业,更加不健全。针对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进一步放开的客观形势,风险与收益并存,在获得保险资金运用高额回报的同时,必将会导致风险的剧增,建立和健全保险资金,尤其是人寿保险资金运用的信息披露制度至关重要。

(一)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需要

保险信息不对称是指保险双方主体所掌握的保险知识与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的差异性,致使一方对另一方信息不知晓或不完全知晓的现象。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是完全符合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这也正是保险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的主要原因。与一般商品不同,人寿保险提供的是一种无形的风险保障服务,并且该服务的期限往往比较长,短则一年,长则数十年,乃至人的终生。在较长的保险合同期限内,保险标的的风险将随着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发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人寿保险信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正是由于人寿保险期限较长,风险不易短期内暴露,发生偿付能力不足的可能较小,将导致保险人容易忽略风险的产生和蔓延,在资金的运用上过分追逐高收益。如果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将严重侵犯保险消费者的利益,从而导致风险剧增。因此,建立和健全人寿保险资金运用的信息披露制度很重要,是解决保险信息不对称的客观需要。

(二)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的需要

金融消费者概念作为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金融消费者与一般非金融消费者相比,交易弱势特点更为突出。金融产品的无形性、专业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使得消费者在交易中处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加上金融消费者在知识水平、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交涉能力、经济承受能力等各方面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巨大差距,仅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有效地规避风险(何颖,2010)。作为消费者权利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就成为矫正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减少和避免侵犯金融消费者利益的道德风险发生的客观必需。

信息披露制度也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基本保障。与非寿险相比,寿险的保费中含有一部分储蓄资金,偿付中除了风险补偿外,还包括保费的储蓄收入、投资收入以及保险公司的盈利分红等内容。在我国“从储蓄向投资转移”的市场导向型金融制度改革进程中,人寿保险公司纷纷摒弃了传统寿险以高额的预定利率来吸引保户的做法,投资型寿险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这种趋势下,大多数的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投资关系,寿险资金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寿险公司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更是投资型产品开发的基础,成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华明,2002)。保险人对保险资金的运用进行充分、及时和准确的信息披露,已成为寿险业不断发展背景下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必然要求。

(三)保险公司自身风险控制的需要

保险资金运用的放开,在带来高回报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而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所要实现的诸多价值目标中,保障交易安全、防范风险应是首要的价值目标。因此,加强风险管理是实现资金运用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必然保证。而信息披露和风险控制又是彼此互动、互为影响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人寿保险由于具有长期性、相对稳定性和巨额资金积累的特征,极易使人寿保险公司忽视对于风险的认识。因此,科学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自身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需要。此外,保险业作为负债经营的风险行业,与社会公众利益休戚相关,对资金运用进行信息披露,也是有效保护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是金融机构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

我国人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的立法现状

目前有关保险业信息披露的法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保险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关于加强外资保险公司与关联企业从事再保险交易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投资连接保险管理暂行办法》、《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和《人身保险新型产品若干事项的公告》等。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3号和第4号分别是《保险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保险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这两个规定仅仅是专门为规范公开发行股票的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而制定的,列举了保险公司应当披露的有关财务资料、各种行业风险和公司自身风险。

2010年4月12日,保监会公布了《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自2010年6月12日起开始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在进一步增强透明度和市场约束力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有利于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保险监管体系,提高保险市场效率,维护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但该管理办法却没有关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定。

建立和健全我国人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信息披露制度

(一)完善信息披露内容

在信息披露方面,我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保险产品经营情况等重大事项”。2010年4月颁布的《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了保险公司应该披露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财务会计信息;风险管理状况信息;保险产品经营信息;偿付能力信息;重大关联交易信息;重大事项信息。可见,对于保险公司应当披露信息的内容,并没有专门针对资金运用方面的规定,就更没有对于寿险资金运用信息披露的特殊规定。在规定需要披露的内容中,与资金运用有关联的就是风险管理状况信息,《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对于风险管理状况信息进行了解释:“保险公司披露的风险管理状况信息应当与经董事会审议的年度风险评估报告保持一致,并包括下列内容:风险评估,包括对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主要风险的识别和评价;风险控制,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简要介绍、风险管理总体策略及其执行情况”。从该条解释可以看出,对于风险管理的信息披露规定存有明显的滞后性,而且只集中于风险管理的总体策略上,对信息披露的内容也仅仅是定性规定,并没有具体和明确,缺乏定量的指标和具体要求,从而使可操作性降低,流于形式。

(二)完善信息披露时间和频率

目前,我国还没有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的专门规定。在信息披露方面,主要适用保监会刚刚公布不久的《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而在其第三章对于信息披露方式和时间的规定方面,规定得非常简单,并且都是事后披露的规定,具有较强的滞后性,缺乏预测信息,不能满足不同种类信息对于信息披露的时间和频率的不同要求;其次,将唯一与资金运用相关的,作为应当披露信息的风险管理状况信息列入年度信息披露报告的范畴,而将其排除在需要临时及时性信息披露的范畴外,即依据《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只规定了对重大关联交易信息和重大事项信息自事项发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编制临时信息披露报告,并在公司互联网站上,而其中对于重大事项的范围,根据第十六条的规定,也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资金运用问题。针对我国目前保险资金运用途径不断拓宽的客观实际,保险资金运用信息披露时间和频率的规定却很不完善,这根本不能满足广大保险消费者的需要,而这恰恰是保险消费者、投资者决策的关键,也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客观需要。

在信息披露时间和频率方面,应建立和健全信息预先披露和持续性信息披露制度。预先对于资金运用进行合理披露,对于广大投保人非常重要,是其决定自己消费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投保人知情权的应有组成部分,更是鉴于寿险保险标的特殊性要求。当然,鉴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在人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方面,要正确处理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的保护,注意信息披露的边界,并不是要对任何资金运用决策进行一一事先披露,而是从宏观上对于总体的资金运用安排,各种不同资金投向的比例构成,预期的收益等信息进行及时、完整的披露。此外,针对资金运用的不同去向,需进行不同披露时间和频率的规定,例如,针对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对于这部分资金运用的信息披露要求就应更加及时、详细,对于预期风险要进行预先总体评估,并且进行持续性的信息披露规范。

(三)完善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

首先,要坚持责任法定原则,明确归责原则,违反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性质应具有补偿性与惩罚性的双重特点。补偿性特点的原因在于其具有民事侵害性,需对受到损害的当事人予以一定的赔偿。同时,其具有惩罚性特点,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它所侵害的客体是社会公众利益与国家的经济秩序,在对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予以恢复或弥补后,更应当对这种给国家经济秩序与经济安全造成损害的行为进行惩罚。补偿性与惩罚性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明确信息披露责任主体。明确责任承担主体是具体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人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应该是负有披露义务的保险公司主要责任人和主管领导。此外,监管人员在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也日益普遍和严重,应受到立法重视,并给予规范。这样才能督促监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防止监管人员与披露企业共同行为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最后,责任承担方式多样化。基于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加强披露要求的方法各不相同,根据监管当局的法律权限和披露缺陷的严重程度,除了采取传统的批评和罚款方式之外,还可以采取“道义劝告”与保险公司管理层进行对话(以期改变其今后的经营)等多种方式对违反信息披露的情形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但对于披露缺陷的惩罚,一般不应直接采用加重保险公司经营运作负担、影响其正常经营的方法,这样容易诱发更大的潜在风险,可采取其他措施,比照适用《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九条对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采取的十点措施,视具体情况采取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参考文献:

1.R. Nicholas Rodelli. Notes and Comments : The New Operating Standards for Section 20 Subsidiaries: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s Prudent March Toward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2N.C.BankingInst.1998, (9)

2.何颖.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法学,2010(2)

篇9

政府部门: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

应对不良资产损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应当由国家主导,但与上一轮周期中的“兜底”行为不同,政府部门更应发挥在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方面的作用。

银监会――形成统一、全面的违约损失数据共享平台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起步较晚,但自1999年以来却也积累了大量关于不良贷款状况、损失率、违约率等方面的数据。整合、挖掘这些历史数据,不仅有助于预测银行不良贷款的回收率、甄别贷款损失成因中的信用风险因素和操作风险因素等,还可以推动不良贷款的量化管理,提高不良贷款处置的管理水平。因此,政府部门可以从归纳总结历史数据着手,逐步建立起不良贷款处置数据库,构建违约损失数据的共享机制,实现银行之间、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数据共享,并处理好这一过程中的客户信息保护、商业利益保护、数据内容定义、技术标准统一、外部数据适用性等问题。在大数据趋势下,引导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自主研发金融风险计量模型、资产估值模型,提高金融风险管控能力。

证监会――推动信用衍生产品创新,扩大信用衍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

信用违约互换(CDS)等衍生品拥有多层次、多等级结构,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提高不良贷款的回收率。因此,政府部门可参考国际经验并结合国情,完善衍生工具创新所需法律法规,并规范相关的会计和税收政策。同时,扩大信用衍生品参照债务范围,逐步脱离“指定参考债务标的”限制。例如扩大至同一主体所有债务,允许指定债务标的之外的CDS产品结构改造。还应建立高效、安全的市场体系和交易规则,规范资产评估、信用评级和做市商制度,提高市场流动性。此外,我国CDS交易集中在银行间市场,投资者类型略显单一和同质化,使得CDS等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宏观金融平稳的作用大打折扣。尤其是我国债券投资者风险偏好趋于一致,尚未建立成熟的组合风险管理机制。这既与市场上历史风险暴露少、市场文化趋于风险回避等特征有关,也与市场配套制度不完善有关。因此,政府还应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在完善配套制度的基础上,引导保险机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基金、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和非金融企业等机构投资者参与CDS市场。

保监会――发展不良贷款处置保险,完善债务保险相关制度

政府可以发展覆盖不良贷款处置全价值链的保险产品,包括履约保证保险、诉讼财产保全责任险、信用保险、借款人意外险、债券保险等,推动形成不良贷款处置保险市场。相关保险业务既可以由保险公司开展,也可设立专业子公司单独经营。从短期看,由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强,市场认可度高,在长期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精算等风险测度与管理经验,且根据《保险法》规定,财产保险业务中包括“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保险公司可以为债务人的信用提供保险;从长期看,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体现信用增级业务专业化运作的优势,政府可设立专业的债务保险机构。在推进债务保险业务的同时,政府部门还应从两方面加强风险防范:一是强化对保险公司以赔偿能力为核心的审慎性监管,包括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二是要求专业保险公司对所保险债务实施再保险,以约束其高风险扩张。

银行部门:治标更需治本

面对不良资产处置损失,银行既可采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冲抵,也可通过保险将损失转嫁给其他市场主体,但最关键的是要标本兼治,银行应尽量从源头遏制不良贷款的形成。

损失对冲――参与CDS等衍生品交易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违约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可被应用于对冲特定项目的风险损失。2016年10月,我国银行间市场开展了首批信用违约互换(CDS)交易,为事先规避和防范不良贷款处置损失积累了经验。对银行而言,无论是处置沉淀的不良贷款,还是防范新的不良贷款,实质都在于解决信用缺失问题,而同业之间的CDS交易可以促进双方调整各自的风险头寸,重组贷款结构、降低信用风险。其中,认购CDS的银行可以向对手方转移信用风险,降低资本消耗,同时拓展新的业务,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贷款组合,避免信用风险过于集中;出售CDS的银行在获得保费的同时,能够通过CDS选择偏好的风险暴露,优化风险组合。低信用等级、规模较小的银行也可通过出售CDS给大银行间接进入高质量的贷款市场,从而平衡其高收益率贷款组合,大银行也可借此转移信用风险。

损失转嫁――购买履约保证保险等产品

履约保证保险是一项由专业保险机构为保险受益人提供的金融保险服务:当被保险人无法履行偿还义务时,专业保险机构按照合同约定对被保险人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偿付。履约保证保险实质上是一种财产性保险,承保的风险具备信用性特征。由于五种法定的债务担保形式――抵押、质押、保证、留置、定金存在一定弊端,履约保证保险便逐渐成为银行信贷、信托计划及互联网金融市场上常见的增信机制。在实践中,司法部门一般将履约保证保险认定为保险,但《保险法》却未对这一保险形式进行明确规定,界定不清使其应用及适用规章制度面临着理解偏差。从发达市场看,债券保险发挥了相似功能,为债券市场提供了市场化的信用增信机制,目前我国也已经具备了开展债券保险的法律框架和市场条件。

治本之策――盘活存量的同时严控增量

不良贷款既是宏观经济转型的试金石,更是银行风险偏好的指示灯。如果不良贷款率长期低于自然不良率,便意味着银行对风险的容忍度过于保守,反之亦然。这也意味着,不良贷款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对银行而言,在盘活不良贷款存量的同时,应当尽量从源头上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其一,不断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信贷的行业、区域集中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其二,推进信贷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并完善相应的内控制度,以强化银行在资金用途调查、有效担保落实、贷后跟进检查等方面的能力;其三,进一步深化银行商业化改革,尤其是城商行、农商行等地区性金融机构,尽量规避行政干预的影响;其四,在“轻资本、高效率”导向下,银行应着力从信用中介、资金中介转向信息中介、资本中介,从单纯参与信贷市场转向包括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在内的整个金融市场,业务结构从重资产、重资本转向轻资产、轻资本,从融资转向综合金融服务。

银行股东: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随着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的迅速上升,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境,大股东们陷入“两难”选择,一方面看好商业银行股权及上市后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却受困于银行的资产质量及自身的现金流状况。一些大股东选择抛售股权,尽管市场行为无可厚非,但作为银行所有者,不能只享受增长红利,还应在走出不良困境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事前防范――深化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

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的目标在于降低成本,实现股东利益和银行利润最大化。大股东应积极推动公司治理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为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制定比较规范的制度和流程。一是要优化银行的股权结构,形成明晰的产权关系和刚性约束的资本经营机制;二是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权责边界,增强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和治理水平;三是要加快完善与风险挂钩的薪酬体系和延期支付机制,并逐步探索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方式,切实将管理层的个人利益与银行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保持银行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的持续贯彻;四是要健全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理顺职责关系,规范治理架构;五是要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事中监督――强化对银行管理层的监督

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银行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便存在着委托-问题,既有利益一致性,也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例如管理层过度重视短期效益可能会损害银行的长期发展。因此,股东应加强对银行管理层的监督,防止出现机会主义和高风险行为。一是通过股东大会直接约束。股东应积极完善累积投票制度和表决权行使制度,有效利用表决权,加强包括中小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对公司经营的监督,并优化股东知情权、提案权、诉讼赔偿等股东权益保护制度。二是通过董事会、监事会等间接约束。其中,董事会被赋予代表股东监督和控制管理层的权力,必须保持高度的独立性;监事会则发挥监督制衡机制,应当保持独立的监察权和监督权,以规范管理层的重大经营行为。

事后治理――直接或间接参与不良贷款处置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 金融业务 风险防范

一、银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房地产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和投入,据统计现在大概70%以上的资金是来自银行;另外银行也在靠房地产贷款来获利;还有很多买房者试图通过买房来进行投资以获取高额利润。当前我国房地产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方面: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高负债经营隐含财务风险

银行和房地产之间一开始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发楼盘需要贷款,买房人也要靠银行提供按揭贷款。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的比率在70%以上。以北京为例,2010-2013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81.2%,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经营的问题较为严重。一旦资金链条断裂,风险就会显露。

(二)假按揭凸显道德风险

假按揭不以真实购买住房为目的,开发商以本单位职工或其他关系人冒充客户和购房人,通过虚假销售(购买)方式,套取银行贷款。据工商银行消费信贷部门估计,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中的不良资产,有80%是因假按揭造成的。2013年5月以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低于房地产开发贷款利率,审批也比较容易,开发商便将按揭贷款作为另一项融资渠道,既可降低财务成本,又可缓解资金周转困难。有的开发商在出售房屋获得资金后偿还银行贷款,也有开发商因无法将房屋全部卖出而携款潜逃。假按揭发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不法房地产商利用银行掌握的信息有限骗贷,有的则是银行工作人员与开发商勾结,共同骗贷。

(三)基层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存在操作风险

突出表现:一是贷前审查经办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审查流于形式,随意简化手续,对资料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不严,对明显存在重点的资料不深入调查核实。二是抵押物管理不规范,办理抵押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不力,不按程序操作,或过分领带中介机构的评估结果,造成抵押品贬值或抵押无效。三是个别基层行贷后管理混乱,个人贷款客户资料不够全面和连续,缺少相关的风险预警措施。

二、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严格遵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程序

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应重点注意以下内容:一是检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包括是否拥有合格的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是否取得所开发楼盘的合法使用权,区分房地产一般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二是审查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往的信用记录,包括是否延迟交付楼宇,是否拖欠工程款,是否将银行贷款挪作他用等。三是向作为企业集团成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时,明确借款人在企业集团中的地位和资产情况,密切关注借款人与其关联企业的关联交易,防止借款人资本金明显不足而向控股公司或关联企业贷款增加资本金,防止控股公司转移挪用借款人的开发项目预售款。

(二)规避房贷操作风险

各银行应完善房贷操作程序,加强抵押物管理,及时合理地办理相关抵押手续,规范抵押物估价行为。鼓励信贷人员根据借款人特点进行房贷管理手段创新。革新档案管理模式,发挥档案管理效能,为贷款清收提供有力支撑。各银行总行应就房贷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手册分发到各基层银行,操作手册主要包括房贷风险点、完善合约的程序、相关法规制度、违反操作程序的责任制度等。不定期组织金融、法律、房地产与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培育一批专家型业务骨干,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房地产贷款业务队伍。

(三)防范假按揭风险

开发商通过按揭套取、骗取银行资金是各家银行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应建立对骗贷开发商的惩戒机制,如公开披露骗贷企业名单等。对于协助开发商套取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银行责任人,应对其违规行为进行追查和惩罚。

(四)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提倡商业银行提供多样化的住房信贷产品,满足借款人规避利率风险的需要。为此商业银行应提高服务意识,设计符合各类消费者需求的贷款品种。可以考虑允许商业银行发放固定利率个人住房贷款,使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能与其资金成本匹配。同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争取早日推出利率互换、利率期权、互换期权等利率衍生产品。

(五)进一步研究房贷保险制度

个人住房贷款保险一般分为三类:一是抵押住房的财产保险,主要保障房产免受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毁损的风险;二是贷款者的定期信用人寿保险,主要是在还贷期内贷款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而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的情况下,保证银行能安全收回贷款,贷款者的家人能继续居住;三是抵押贷款购房履约保证保险,当投保人因为死亡、失业等约定原因无力还贷时,保险公司代其向银行清偿剩余债务,同时行使追偿权,从抵押物中得到补偿或向投保人追回赔款。房贷保险实际运行中存在银行指定保险公司、强制购买等问题。应进一步研究房贷保险,充分发挥房贷保险的风险分担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