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城区配有的风景园林若要增添生命力,就不可缺失多彩的植物。合理配置植物,园林便会拥有更为活泼的新氛围,散发出活力和生机。伴随经济的进展,环保认知日渐提升,人们更为注重去筛选自然植物来创设生态风景,以此成为装点园林多样色调的方式。园林植物适应了根本的生态需要,还可以协调周边的城区环境,这种配置更能融合自然,生态环境也更为和谐。
1植物的主要功能
园林植被拥有着光合的特性,吸收CO2而后排放O2,这样对园内空气质量的提升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植被日常释放出来的水分让园林变得更为湿润,净化城区内的空气。绿色植被散发着水及氧气,相比城区内的其余区段,风景园林增添了20%日常的湿润度。
1.1让园林气候更加适宜
增加园林植被,可以调控这个区段之内的小气候。调研中得到的数值表明,若某区段覆盖着更广的绿地,即可缩减酷暑状态下人们中暑的概率。等待冬季来临,植被又可让周边气候变得更温和,避免了城市遭遇严寒的侵袭。城区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热岛效应也日渐剧烈,给城市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应注重建设生态园林,借助于植被调和环境,植被增添了城区的宜居特性,改善了总体气候。
1.2调配城区内的生态体系
植物的多样性对于彼此的生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良性架构下的生长需要,并且这样做创设了园内特有的生态体系,平衡了城市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植被能彼此促进,调和生长必备的养料、光照以及水分。植物会彼此竞争,也会彼此适应,以此为园林创设和谐态势下的小型群体。相比于单一植被,多样化的植被更能创设稳定的园林种群,获取最优的生存状态,调节各时段的气候,净化空气。在最大范畴内,园林植被构建起来的生态体系获取了平衡性,完善了食物链。
2选取配置方法
2.1细分多层的植被
调配园内现有的植被,依循细分出来的多层次方式进行搭配。区分层次应考量植被色泽及形态,可以融汇多色泽、多形态的各类植被。构建多层组合,凸显明晰的层次美感,这样的搭配规避了无序及杂乱的栽培状态给园林带来的困扰。选取多层植被的高度以便搭配,可选黄槐、灌木类的低矮植被,秋枫这样的中层植被。搭配多彩的园内花木,添加色泽明丽的植物,例如,金黄银杏、火红的枫树等。增设这样的花木丰富了园林的色调供应游客观赏,也迎合了造景必备的基本要求。开花植被可被栽培于邻近树木的区段,这样就延展了植被成活的年限,丰富了景观的层次。栽培常青的植被、高大植物凸显了翠绿的鲜活色泽,让人心情愉悦。
2.2兼顾变更的季节特性
季节交替中,植被将凸显各异的色调,这种变更色调更富美感。借助于这样的交替特性来配置植物,可获取优良的观赏效果。伴随季节的更替,植被附带的叶子、鲜花及果实具有不同的色泽,不应忽视这样的特性。相比于温暖的南方,北方春季是偏短的,秋季会更早来临,这种变更应被融入预设的园林景物中,让色泽在季节的更替下更为和谐。有些城区处于偏干旱区域内,降水偏少,在这样的状态下,若能添加常绿植被将会更好地突显观赏特性,让园林充满活力。
2.3多样的色调配合
搭配植被的色彩,这种途径含有单一色泽、混同的双重色泽、多样性的色泽等。单一色泽可被布设于较广区段的园林,景物凸显了大色块;双重色调拥有彼此填补的特性,合理搭配更能活跃园内景物,例如,鲜红及金黄;若能融汇多样色调,可增添愉悦及轻快的氛围,创设舒适的观赏效应,调配花坛的色调,可依次展开明丽的花朵。
篇2
关键词:园林植物;应用进展;问题;对策
植物是园林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不仅是因为它独特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带来一定的生态效应。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与建设中,园林工作者要把握好园林植物的应用价值,实现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统一,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1 我国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进展
在我国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景观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我国将植物造景运用到现代公园的建设之中,植物以其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状给公园的建设增加了艺术魅力,也带来了大自然的活力。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植物景观建设的投入力度,纷纷进行植物规划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在各大城市也掀起建设城市园林的热潮。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造景功能和绿化功能,将其与生态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达到建设生态园林的目标。
虽然我国的园林植物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园林植物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而不注重自己科研育种,且在园林中应用的植物种类很少。在植物造景和设计方面,往往考虑不周全,带来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总之,我国园林植物的应用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加强对园林植物应用的研究,使其向生态化、艺术化、人性化方向发展,是当前我国园林工作的重要任务。
2 园林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植物种类单一,多样性不足
在我国大多数园林中,种植的植物物种都不超过200种,尤其是一些北方城市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广植速生树等,造成优秀园林植物的匮乏,植物的种类十分单一。我国自主培育优良植物品种的能力还较低,大部分物种都是从国外引进,这就造成园林工作者对引进物种的青睐,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时,不注意对本土植物的培育和驯化,导致本地区的原生植物遭到排挤,不利于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此外,由于我国城市绿化开始较晚,观念、技术等方面还不成熟,导致城市之间在园林绿化,尤其是植物选种方面出现了惊人的相似性,不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盲目跟风的现象十分严重。
2.2 植物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对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开始得较晚,设计者对植物配置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对国外引进的新品种也没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在种植之后经常会因为对环境、气候等的不适应而无法存活,这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更不利于生态效益的实现,造成资源的浪费。
植物配置结构不合理,没有进行合理地规划。在进行园林建设之前,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对其建设空间进行合理地规划,然后根据各个区域的功能,选择具有相应价值的植物。在实际植物配置中,经常不分环境、面积大小等,胡乱选择植物品种,这样不仅达不到观赏价值,还会造成植物物种之间的恶性竞争,影响生态环境。
2.3 植物配置重形式,轻功能
我国加强园林植物在环境建设中应用的目的就是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然而,在不少地方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园林植物应用的重要性,只是注重于表面形式,植物物种的选择也仅仅是满足“好看”的需要,而没有考虑到是否有益于居民的身心健康。还有一些地方,虽然具备了生态园林的设计理念,但只是停留在改善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的层面,没有考虑到园林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 园林植物应用的对策
3.1 科学选种,培育新品种,注重植物多样性
注重对我国园林工作者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对物种的引进能严格把关,避免植物入侵现象的发生。国家要加大对园林植物优秀品种培育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国自主培育新品种的能力,提高园林植物应用的多样性。
3.2 严格遵循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首先,植物配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对植物品种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它生存所需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为它提供充分的生存空间。其次,植物配置要满足一定的实用性。在对园林植物配置进行规划时,既要考虑它们的观赏价值,更要充分发挥它们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最后,在进行设计时,结合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可以增加植物配置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
3.3 强化植物配置的生态理念
环境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并用这种理念指导植物配置,在保证园林植物良好的观赏性能的同时,更重视它们的生态价值,达到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园林绿地建设和发展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创造出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保证居民绿色化的生活质量,发挥科学的生态理念,园林规划和设计师们正在研究和实践有效的老班底建设理论和方法技术,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引用,将园林规划和设计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生态理念的传播和强化更加明显,而植物群落及其设计是生态园林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植物群落选择和设计规划是保障园林绿地实现生态环保目标的关键性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园林设计的高效性、合理性、美观性,并从整体上促进园林绿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园林植物群落的基本内涵
从人类观赏角度来看,园林植物群落指的是生长习性不同、按照人们观赏角度设计出来的不同类型植物的总称,这一概念体现了同一空间内不同植物形态所构成的群落形态,受到人工创造和植物自身习性两个因素的影响。在植物群落生态学中,园林植物群落则是指满足了植物生态学的要求,并属于园林绿地建设的不同类别植物的统称。园林植物群落有整体的概念,但也体现出具有自身特征的方面:一是这一概念强调园林植物群落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二是生态学要求园林植物群落的形成需要基于其自身的自然特征。这一概念表明,园林植物群落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也体现了植物群落在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型和科学性。
植物群落及其设计在园林绿地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原理植物群落设计中,设计师需要结合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气候、地貌、空间、温度等环境要素分析植物的自然特征,并对城市的整体环境制定出适宜的设置搭配,再由技术人员针对园林绿地建设需求进行合理安排,才能使植物的选用和群落设计符合自然发展的属性以及对园林艺术性、观赏性的要求,进而促进园林绿地的建设发展,实现园林绿地对城市居住环境的有效优化。
2.园林植物群落和设计的要点探讨
2.1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物种,注重植物群落视觉协调性
在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具体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植物所需要的自然环境、植物自身的自然特征和园林植物群落所需要的特点等,合理进行植物物种的选择和配置。由于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高度、形态、色调和疏密程度,例如乔木和灌木的高度不同、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形态不同等,为了保证园林植物群落的视觉协调性,需要依据植物的自然特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归类,从而配置出符合人类审美和观赏水平的整体植物群落物种。
2.2配合园林绿地整体景观,注重植物群落的美感
除了要关注植物群落配置的视觉协调性,在园林绿地的设计过程中,也要重视植物群落对园林绿地整体景观的配合,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实现园林绿地整体的协调性和美观性。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结合园林绿地自身的平面特征、立体特征、整体效果、色彩构图等,分析植物群落的选择需要满足的具体要求。例如,在设计公园中以湖面为主的园林方案时,需要以整个湖面作为园林整体的中心,依据湖面的大小和形态布置植物群落,选择具有柔美感的植物,例如具有倾斜姿态的植物,以更好地体现整体景观的线条性,实现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协调性和美观度。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园林中的其它元素,例如假山、石头等,将园林植物群落与这些元素相结合。另外,还应遵循自然气候和季节选择植物物种,体现植物属性,合理配置不同种类和类型的植物物种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季节的审美需求,让园林绿地呈现出自身的层次感和自然的美感。
篇4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综合应用
园林植物是尽管设计的主体,人们运用植物配置,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园林景观。园林植物的应用不仅改善了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1.园林植物在观赏方面的应用
1.1艺术性的观赏
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在手法上的艺术性大多表现为写意自然山水园,山水是园林的骨架,挖湖推山理所当然,而如今人口密度、经济建设、环境条件与古代相去甚远。故而,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应保留古典园林中的一些园林艺术精华,在追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植物造景应有一定的艺术性。植物造景的艺术有色彩的艺术、构图的艺术、空间的艺术等。
1.2季节性的观赏
植物是季相变化的主题,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季相变化,而景观设计中需要四季变化的自然景观。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局部或整体反应明显都可称作季相植物,如春季发芽早的杨柳,开花早的梅花,春季叶色变化显著的臭椿等;秋季落叶早的梧桐,或落叶非常晚的,叶色变化极为明显的槭树科、大戟科、漆树科的植物等。其次是对植物在不同地域的物候习性及生态特点有充分的认识最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色泽、质地等外部特征,发挥其干茎、叶色、花色等在各时期的加观赏效果,尽可能做到一年四季有景可赏,而且充分体现季节的特色。
2.园林植物在功能方面的应用
2.1美化环境的功能
城市景观不仅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还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园林植物以其不同的姿态、色彩、气味,使人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获得对大自然的审美享受。
2.2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要使城市景观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从一定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就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如果城市景观中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失衡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应注意多种乔、灌木、藤本、草本相结合,形成区域性植物群落,增加种群的稳定性。
2.3保护环境的功能
园林植物在改善空气质量、除尘降温、增湿防风、蓄水防洪、以及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中起着主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城市中,人口密度大,工厂和汽车派出的尾气和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其与郊区生态环境相差甚大,因此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大小决定了该城市人们生活质量,在景观设计中应考虑植物遮阳防辐射、降温增湿、对有害气体的抗性等因素。
3.园林植物在场所方面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要基于场地的实际环境,根据地势的起伏变化大小,周边的建筑风格,当地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空间设计要依据地形起伏状况和空间大小等方面的条件和艺术要求合理配置。园林植物空间的轮廓线要有高有低、有平有直,与地形的起伏变化相结合。等高的轮廓线雄伟浑厚,但平直单调;不等高轮廓线丰富自然,但切忌杂乱无章,特别在地形起伏不大的园林中更要注意。
不同风格的景观建筑应选用不同的园林植物配置。比如,寺院、陵园建筑配置的园林植物要能体现其庄严肃穆的场景,多用松、柏等植物,且多列植和对植于建筑前或孤置于院内;公园内的植物配置也应根据分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搭配,儿童活动区要求植物色彩绚丽,老年活动区要求植物茂密,层次适宜;体育活动区要求达到开朗通透的效果等。
对园林植物有特殊要求的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对面临沙漠化威胁的地区应选用具备抗风蚀沙埋、耐干旱、耐盐碱、根系发达、繁殖迅速等能力强的植物,如樟子松、油松、毛白杨、胡杨、银白杨、怪柳、沙棘等;对工厂密集地区应采用抗有害气体能力强的植物,如桧树可抗光气、铬酸、硫化氢、硝酸雾、氯化氢、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等有害气体。棕榈可抗苯酚、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三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二氧化碳及氟化氢有颇强的吸毒能力。银杏对乙醚、苯酚、铬酸、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抵御能力。吊兰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能排放出杀毒素,若房间放有足够的吊兰,24小时之内,80%的有害物质会被杀死。
4.园林植物的配置应遵循设计意图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当遵循甲方对于该景观的基本构想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再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开展设计。
5.结语
任何一项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营建都不是孤立的,只有将植物自身的景观特质以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与周围环境所要表现出的性质相吻合,才能算是成功的设计。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设计者要充分了解环境特点以及希望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由这些来决定植物的选择及应用方式。
参考文献:
【1】郝赤彪.景观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李文敏.园林植物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园林植物;功能;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文章对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进行了介绍,对园林植物的景观功能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园林植物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
1.园林植物的滞尘降尘作用
城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尘埃、油烟、碳粒等,大气中除有害气体污染外,灰尘、粉尘等也是主要的污染物质。这些微尘颗粒虽小,但在大气中的总重量却十分惊人。
2.园林植物的降温增湿作用
园林植物是城市的“空调器”。园林植物通过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透射作用以及水分的蒸腾来调节小气候,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降低风速,在无风时还可以引起对流,产生微风。冬季因为降低风速的关系,又能提高地面温度。园林植物的降温增湿作用主要表现为:改善城市小气候和降低光照强度,调节温度,减少辐射。
3.园林植物的减噪作用
城市噪声污染已成为干扰人类正常生活的一个突出的热点问题,它与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并列为当今世界城市环境污染的三大公害。园林植物是天然的“消声器”。植物的树冠和茎叶对声波有散射、吸收的作用,树木茎叶表面粗糙不平,其大量微小气孔和密密麻麻的绒毛,就像凹凸不平的多孔纤维吸音板,能把噪音吸收,减弱声波传递,因此具有隔音、消声的功能。不同类型的绿化布置形式、不同的树种和绿化结构以及不同树高、不同郁闭度的成片成带的绿地,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噪声的效果。
4.园林植物的环境监测评价作用
许多植物对大气中有害物质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毒净化能力,这些植物对园林绿化有很大作用。也有一些对有害物质没有抗性和解毒作用的,但对环境污染反映“敏感”的植物,比人和动物要敏感得多,这种反应在植物体上以各种形式显示出来,成为环境已受污染“信号”。
5.园林植物的吸碳放氧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又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但是光合作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要比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多20倍。绿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释氧固碳,对碳氧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三、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
1.变化多端的植物外形
树木植物外形主要有:圆锥形、尖塔形树种;圆柱形树种;圆球形树种;伞形树种;垂枝形树种;拱枝形树种;钟形(卵形)树种和匍匐形。
2.丰富多彩的颜色
一般而言,树叶色彩是主要的,植物美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叶色。植物叶多数是绿色的,而这种色度和色调也有所不同并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不同。例如,垂柳初发叶时由黄绿逐渐变为淡绿,夏秋季为浓绿。春季银杏和乌桕的叶子为绿色,秋季银杏叶为黄色,乌桕叶为红色。这些色叶树木随季节的不同,变化出复杂的色彩,掌握它的生物学特性,运用它最佳色彩稳定规律,才能实现树木的科学配植。有大面积效果的叶色有七八种绿色,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园林植物的色彩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园林色块的效果,色块的大小直接影响对比与协调,色块的集中与分散是最能表现色彩效果的手段,而色块的排列又决定了园林的形式美成功的植物色彩;配置就是科学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颜色、色度、层次,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四、园林植物的景观功能
1.丰富景观空间。园林植物有着多变的形体和丰富的季相变化,其它的构景要素无不需要借助园林植物来丰富和完善。植物与地形相结合,可以强调或者消除由地形变化所形成的空间感;园林中通过岛屿、堤岸及水中的植物造景,则可丰富水面空间的色彩和层次;建筑与植物相互配合,除了可软化建筑的硬直轮廓外,还能使其空间感得到丰富和改善;如果这些要素共同配合,则能形成变化多样的轮廓线,提供更为丰富的视域空间。
2.协调景观空间环境。园林植物可以充当景观空间的协调者,因为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它使园林形成统一的空间环境色调,在变化多样中求得统一感,也使人们在绿色的优美环境中感受到轻松与舒适。另外,景观空间无论是大是小,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如大空间选用体形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造景,小空间则选择体形相应较小的树种,便可满足空间比例、尺度协调的要求。
3.满足景观空间风景构图要求。植物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可满足园林不同空间风景构图的要求。采用三五成丛的自然式种植形式,有利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风貌;采用成行成排的规则式种植形式,则宜于协调规整的建筑环境;宽阔的草坪,大色块、对比色处理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明快、开朗的空间气氛;而林木夹径,小色块、类似色处理的花境则更容易表现幽深、宁静的山林野趣。
五、园林植物应用的建议
1.回归自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
园林绿化的主要宗旨是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环境。各地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地的乡土树种,不但节省养护费用,栽培管理较粗放,节省造价外,对于维持地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注重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现代城市中,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频繁出现,钢筋混凝土的硬质景观逐步取代了原始、自然的大面积绿地,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为了增加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在园林绿化中,除了“见缝插绿”地充分利用空间营造绿地系统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外,还应增加诸如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绿化覆盖面积,创造多维的城市植物应用空间。
3.注重彩叶植物的应用
彩叶植物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弥补一般植物在色彩方面的不足,极大的丰富城市色彩。彩叶植物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但如果应用时不注意彩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就会适得其反,失去其应有的观赏效果。因此,建议彩叶植物在应用配置时,应在符合其生态习性和美学原则的前提下,创造出完美的植物景观,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同时,还要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因为彩叶植物通常是作为模纹图案的植物材料,应该经常修剪、定期养护,延长其观赏期。
4.注重芳香植物的应用
相较于彩叶植物,芳香植物在园林植物中的应用则更不被大众所关注。虽然我国是芳香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但大多集中在对其香精的提取和应用上,较少关注其在园林设计方面的应用。在未来的园林植物设计中,若能适当将一些兼有园林植物功能的芳香植物应用到植物配置中,如一二年生草花、地被等,将弥补我国园林植物设计在嗅觉上的欠缺,从而使得植物培植具有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相融合的多维美感。
5.整体布局。
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需要有一定的预先规划和统一布局,这样才能使得城市的绿化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否则,在城市其他的功能区相继布局完成后,再进行生态园林的规划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生态绿地分块零碎,达不到城市园林生态建设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因此,需要在城市进行总体规划的时候就要对城市生态植物进行总的布局,做到有针对性的布置规划。例如需要增加立体空间复层架构,提高游憩场所的质量,就需要合理配置乔灌木比例,达到竖向上有高低之别,平面上有疏密之分,体量上有大小相嵌,整体上变化中求统一,乔、灌、草比例适当。
6.配置结构。
想要得到更优化的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功能,需要对城市园林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结构。一方面需要更好的利用已有的绿化空间,改善植物配置架构,鼓励提倡植物造园,使用乔灌木与植被绿地的有机结合,提高城市现有单位绿化面积的绿量,另一方面还需要尽量的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
六、结束语
在我国城市,园林的数目越来越多,可是大多数的园林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趋于形式化。如何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的应用,让其在景观和其他功能上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峰.园林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254.
[2]程波.园林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1,(12):271.
篇6
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配置;技巧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是城市文化历史的展现,譬如:北京香山红叶、杭州柳浪闻莺,皆是城市历史的另一层面的体现。选择园林植物类别方面,需要以适地适树、植物多样性为准则,兼顾到珍贵树种、古树名木等特殊植物的保护及有效利用。对于城市骨干树种一定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导,挑选适合的已经完全驯化的外来树种相配合。通常情况下,城市所种花、树是经过城市居民投票选举经人大常委审议后来种植的,一般这些树种比较适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情况,为此,城市所种植的植物种类逐渐成为一所城市的标志。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意义
1、改善生活环境
园林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规划中发挥着陶冶情操、美化生活、改善环境等重要作用,园林植物的动态更替使城市环境焕发勃勃生机、充满活力,使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往良性方向转变,极大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2、改善生态环境
众所周知,植物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降低噪音、改善空气质量等重要功能。园林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起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得益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且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的作用。
3、展现城市风尚
“没有充分的园林绿化,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城市”。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而环境质量的提高自然离不开园林植物。如园林植物可作为所在城市的代表花卉――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市花代表了该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精神风貌、文化底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生态性
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性体现在要满足植物生态要求使其正常生长。因此,要提供适宜的生态条件以供植物正常生长。陈昊子《画镜》中提到“花之喜阳者,引东旭而纳西辉;花之喜阴者,植北囿而引南薰”“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然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耳”。由此说明了不同的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温度、空气、水分等环境因素的要求不同。此外,要因地制宜、适地种树。文震亨《长物志》中提及“山松宜植土岗之上”,因地制宜使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培植地点的生态条件达到统一。
2、经济性
园林植物的配置除了要体现人文建设,同时也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生态环保理念。这就要求园林植物的配置,除了根据生态原则进行设计,也要将低碳环保的理念植入其中。园林植物的配置要积极选用经济林树种,充分运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性强且容易获得,且突出地方特色。例如用于北方城市绿化的经济林树种柿树、核桃树、桃树、杏树、枣树、苹果树、石榴树,山楂树等,乡土气息浓厚,观赏性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具有独到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四、园林植物配置技巧
1、因地制宜,全面考虑植物的声、色、形、味的效果
人们对植物的景色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园林植物是极其少的,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发挥每种园林植物的特色,根据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周遭环境相互搭配,相得益彰,“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如“槐荫当庭,栽梅绕屋”“秋借红叶夏借荫,墙借花影树借青”“柳间夹桃,芙蓉照水,野菊扶篱,藤萝隐墙”,因地制宜,因借得景。红花金果、青枝绿叶、幽香馥郁、色香染景,使人心境平和,神清气爽,舒心宜人。
2、 四时造景,体现季节性变化
借助植物自身的生物特性及自然气象的变换,来创造四季不同景色,使四季有景可赏。遵循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设计原则,营造春夏秋冬四时之景,体现季节变换的景观美景,正如陈昊子《花镜》春曰:“梅呈人艳,柳破金芽,海棠红媚,桃浪风斜”,夏曰:“榴花烘天,葵心倾日,荷盖摇风,乔木郁翁”,秋曰:“云中桂子,月下梧桐,霞升枫柏,雪泛荻芦”,冬曰:“枇杷垒天,蜡瓣舒香,檐前碧草,窗外松簧”。
3、师法自然、整体布局,展现空间层次
1)师法自然,因地制宜,随机造景,显示生态本色,“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有法而成无法”,并无固定模式,避免人工生态之嫌。2)主景与配景要主次分明、突出主体、疏密有度。不同的景点、绿地、建筑物性质和功能不同,在配置植物时要体现不同的风格,处理好山、水、道路、建筑等之间的关系,做到主次分明,避免喧宾夺主。3)立意在先,空间组景。园林植物的空间创作跟其他艺术创作一样,“立意在先”,根据地貌、地形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巧妙布局,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及空间艺术效果。
结束语
园林植物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材料,通过造景的方式可发挥植物在环境中的多种功能。随着城市环境绿化和美化需求的提高,植物景观的配置手法也不断推陈出新,通过结合植物特性,遵循搭配原则,进行艺术化的植物配置造景,不仅有效发挥了植物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人与植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彩.园林植物配置基本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181+261.
篇7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生态设计
1 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
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最早的概念是从群落形成的角度出发,即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是人们根据植物喜阳或喜阴、喜酸或喜碱、喜湿或喜干的不同生态习性,结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搭配而成的。这个概念明确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在形成过程中的人工机制和多种目标相互协调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需求和外延需求不断增多,因此需要对它的概念进行更深刻的讨论。目前,在应用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时,其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都依赖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无法做到将植物群落生态学理论和园林学二者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可以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定义为:在一定的城市园林绿地范围内,拥有特定的植物群落生态学涵义,能够满足不同视角的植物生态学要求的多种植物的总和。在这个定义中,强调了在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应用的过程之中,可以部分的满足或具备植物群落的自然特征,但是必须充分的考虑到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着重强调了生态学意义和生态学视角的重要性。
2 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分析
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进行分析,是对其进行科学的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前提。在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之中,可以根据群落的发育情况、地域的地带性规律、植物的外在特征和土壤、地貌、地形等环境形成的自然边界,让具备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分析。但是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由于在人工的影响下,在受到强烈干扰的城市环境之中,会出现破碎化和片段化的状况,因此要对它们进行边界研究、外貌特征研究、边界研究等显得十分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自然植物群落中使用的生态学的研究手段,不能完全适用于城市园林植物群落中。可以在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进行鉴定的过程之中,首先将具有明显边界的斑块作为调查对象,再使用统计的方法,对面积规模进行分级,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鉴定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在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进行探索的过程之中,可以从人工植物群落的评价着手,讨论城市园林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的差异性。
在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进行设计时,要注意提高绿地的使用质量,合理设计人工植物群落。强调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对植物进行选择,将植物生态群落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即:保健型、知识型、生产型、抗逆型、防护型和文化型等。在确定出植物生态群落的类型之后,进行具体系统的设计配置。在城市的绿地规划过程中,要将基本的单位确立为植物群落,在建设大量绿地的同时,注意对植物群落的结构进行研究。在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进行设计时,要针对特定功能的目标要求、特定景观的美学需求和特定的植物群落特征等三个方面,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进行配置和选择,以得到最优化的城市园林设计效果。首先,制定合理的技术定位。在进行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时,要准确定位其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整体的绿化技术体系中的作用。在配置植物的过程之中将植物的结构功能放在首位。使艺术性和科学性在植物景观中得到充分的融合,满足生态和环境在适应生态上得一致性,通过严谨的构图体现出群落整体和植物个体的艺术性,让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体会到其意境美。第二,将具体的植物群落单位及时落实。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将植物群落作为基本单位,有利于对小面积的绿地进行建设并构建具有艺术美的植物景观。第三,设计细化植物群落。配置园林中的植物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考虑植物之间的相互配置。其次,园林植物和园林中其它要素,例如:水体、建筑、山石等,要进行合理的配置。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植物的种类。首先按照植物观赏性的特征将其进行分类,然后从颜色、立体、平面和植被的疏密程度等方面进行植物的配置,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构图。在设计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时,要考虑环境效应和环境背景。
3 植物配置方式
3.1 自然式配置
3.1.1 孤植
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常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3.1.2 丛植
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3.1.3 带植
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3.1.4 群植
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
3.2 规则式配植
3.2.1 行植:
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
3.2.2 正方形栽植:
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
3.2.3 三角形种植:
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
3.2.4 长方形栽植:
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
3.2.5 环植:
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 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
3.2.6 带状种植:
用多行树木种植或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4 总结
生态园林通过植树、栽花、种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提高城市的绿地率,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因此,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建立尽可能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建设理论和实践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融入生态理论学理论也成为城市园林规划的发展趋势。因此,园林设计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并研究这一趋势,引入生态理念理论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胜;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探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年07期
2 罗锋;城市园林水景设计的方法分析与应用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1年02期
3 陈清硕;城市森林:生态市建设从理想到现实的载体[J];中国名城;2011年06期
篇8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现状;治理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园林植物生态、经济以及观赏效益日益显现的同时,其病虫危害的现象也日益复杂化、危险化,严重影响着绿化与观赏的价值。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外来生物的入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满足我国园林绿化的需要,在不断引进各类国外园林植物品种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给生态系统以及物种等带来种种威胁。
1.2 园林生态系统脆弱
由于城市的园林绿地品种大多较为单一,所以其生态种群极为脆弱,往往引发病虫害大面积地暴发。
1.3 植物配置不合理
由于很多地方在引进外来植物时,忽略了其对本土植物的影响,致使许多本土植物处于不健康的状态,生长不良且抗性差,最后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
1.4 人为手段的干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发展城市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生态的重要性。由于生态受到人为的干预,很多害虫的天敌难以存活,没有天敌的制约,导致病虫害大规模的发生。
1.5 防治方法单一
传统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大多是以治为主,忽略了预防的重要性。且在实际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过分依赖化学防治的高效性,而忽视了其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
2 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在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我们所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一时的效果,而应该是长期的持续的,应该全面地考虑整个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以及社会安全和经济效益。为此,需要开展综合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植物配置、养护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在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同时,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 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建立优良园林生态系统
由于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极易受外来生物的影响,所以在建设园林生态系统时,应该要以其自身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植物种群为基础,根据植物的多样性,科学地选择并配置,建立一个多层次复合结构、具有自我调节修复能力的园林生态系统。在选择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依照生态学和生物学的原理,充分发挥植物对病虫害的自然调控能力,科学合理地配置建设一个稳定平衡的植物群落。只有从源头上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和完整性,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虫害现象的发生,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
2.2 把好植物检疫关,加强养护工作
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应该严格地进行植物的检疫工作,保证花木的健康,对有病害的植物要进行及时的除害处理,防治病虫害传播,减少园林绿化的损失。其次,由于病虫害的发生与植物长势相关,所以还要加强园林植物的养护工作,及时进行浇水、施肥、剪除染病枝叶,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2.3 开展生物防治,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
在处理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问题时,应充分利用生物之间自然控制作用,例如,天敌昆虫利用技术、无公害药物应用技术、微生物技术等,使其形成一个优良、循环、和谐的生态环境,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解决病虫害问题的目的,还能够减少环境的污染,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4 改进农药施用技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在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除了生物防治,必不可少的是化学农药的使用。然而使用化学农药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的平衡,所以如何使用是关键。目前,大多数病虫害的防治是采取喷雾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仅浪费大效率低,还易造成环境污染,甚至是人畜中毒,所以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技术,提高其利用率,可以采用涂茎、根施等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应科学合理地选择化学农药,选用对环境污染小的化学药剂,并可经常变化用药的品种及配料,降低害虫的抗药性。
3 结语
在具体病虫害防治实践中,应从生态的角度出发,不仅要加强植物的检疫措施,还要选择合适的且无公害的杀虫剂,科学地种植、养护和管理,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保证园林植物不受病虫害侵扰的同时,保障其绿化和观赏的功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环境条件的需求。(收稿:2013-07-03)
参考文献
[1]龙国伟.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决策咨询系统[D].福建农林大学,2007.
[2]吴跃开,余志彪,余永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治理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07
[3]童勇军.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08
[4]郑进.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进展[J].湖北林业科技,2003
[5]白丽霞.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保护防治[J].现代园艺,2013
[6]高秀美,曹长余,邵增顺,张连乃.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1
篇9
摘要:园林是城市化的产物,城市中园林树木除了防风固土、降低噪声、遮阴降温和隔离防护功能外,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景观等功能,本文就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和发展趋势作以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趋势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趋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土地受损、污染和退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越来越重视绿化和园林建设。城市建设设计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城市中植物应用的设计,而园林植物对城市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努力形成自然和谐、生态健全和环境友好的城市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植物修复的理论和技术得到重视和发展,利用植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降解、转移、挥发及其促进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等特性,清除污染物,是经济、安全和有效的环境修复途径之一。因而在园林景观造景中,应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环境修复功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绿化特点,选择观赏效果良好、环境修复功能强的植物,突出园林绿化与环境修复技术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精髓和发展趋势。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的空间秩序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等因素,都是园林景观设计者在实践创作时应该关注的问题,准确地介入设计需要考虑各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园林植物景观的创造研究。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土地受损、污染和退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越来越重视绿化和园林建设。城市建设设计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城市中植物应用的设计,而园林植物对城市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努力形成自然和谐、生态健全和环境友好的城市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植物修复的理论和技术得到重视和发展,利用植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降解、转移、挥发及其促进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等特性,清除污染物,是经济、安全和有效的环境修复途径之一。因而在园林景观造景中,应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环境修复功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绿化特点,选择观赏效果良好、环境修复功能强的植物,突出园林绿化与环境修复技术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精髓和发展趋势。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的空间秩序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等因素,都是园林景观设计者在实践创作时应该关注的问题,准确地介入设计需要考虑各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园林植物景观的创造研究。
1 空间组织植物造景设计
1 空间组织植物造景设计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利用园林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色彩、姿态、质地、季相变化等,本身就可以构成各式各样的环境空间,并形成引人注目的视觉焦点。植物还可以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建筑、水体、道路、地形、小品、山石等紧密结合共同营造特色景观。植物造景如同建筑的地面、天花板与墙壁一样,是景观建筑空间中的主要构成物,而且植物本身就是一个三维实体,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通过自身的特点和形态表现组合了不同的性质空间,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空间感受,如下: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利用园林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色彩、姿态、质地、季相变化等,本身就可以构成各式各样的环境空间,并形成引人注目的视觉焦点。植物还可以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建筑、水体、道路、地形、小品、山石等紧密结合共同营造特色景观。植物造景如同建筑的地面、天花板与墙壁一样,是景观建筑空间中的主要构成物,而且植物本身就是一个三维实体,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通过自身的特点和形态表现组合了不同的性质空间,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空间感受,如下:
1.1 开敞空间:通常采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来限定空间,给人带来广阔和没有遮蔽的感受。
1.1 开敞空间:通常采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来限定空间,给人带来广阔和没有遮蔽的感受。
1.2 半开敞空间:一般选用地被和低矮灌木相结合,在封闭一侧种植乔木,乔木的数量和密度不应过密,使得封闭和开敞特征明显。
1.2 半开敞空间:一般选用地被和低矮灌木相结合,在封闭一侧种植乔木,乔木的数量和密度不应过密,使得封闭和开敞特征明显。
1.3 封闭空间:一般用于创造森林景观,具有极强的隐秘性和隔离感。
1.3 封闭空间:一般用于创造森林景观,具有极强的隐秘性和隔离感。
1.4 覆盖空间:利用高大且树冠浓密的遮阴围合了顶部空间,而四周是开敞的,给人一种垂直度强烈的感觉。
1.4 覆盖空间:利用高大且树冠浓密的遮阴围合了顶部空间,而四周是开敞的,给人一种垂直度强烈的感觉。
1.5 连接空间:利用植物材料将其孤立的景观因素以视觉形象连接成有序的空间,如:通过大量的乔木线性的种植形式构成连续的空间围和,使空间布局更加丰富和生动。
1.5 连接空间:利用植物材料将其孤立的景观因素以视觉形象连接成有序的空间,如:通过大量的乔木线性的种植形式构成连续的空间围和,使空间布局更加丰富和生动。
1.6 障景:植物景观的功能是控制人们的视线,将俗物障于视线之外,将美景呈现在人们眼中。如: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枝叶茂密的植物,在不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稀疏的植物。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在满足植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藤本植物等素材本身的形态特征,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合理的空间秩序安排,从而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
1.6 障景:植物景观的功能是控制人们的视线,将俗物障于视线之外,将美景呈现在人们眼中。如: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枝叶茂密的植物,在不需要完全遮挡时,采用稀疏的植物。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在满足植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藤本植物等素材本身的形态特征,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合理的空间秩序安排,从而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
2 植物观赏特性设计
2 植物观赏特性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不但是“绿化”的元素,还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及风韵之美,所以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除了创造出各种空间外,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具有美学特性,美学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不但是“绿化”的元素,还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及风韵之美,所以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除了创造出各种空间外,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具有美学特性,美学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植物的大小
2.1 植物的大小
园林乔木是构成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元素,如银杏、毛白杨等树干通直,气势雄伟,老年油松,侧柏等曲虬苍劲,铅笔柏、圆柏则亭亭玉立。秋季变色叶树种如枫香、黄栌等大片种植,形成层林尽染的景观,这些树木孤立栽培或者群植,皆可构成园林主景。所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植物的大小,植物大小直接影响了景观的空间和结构。
园林乔木是构成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元素,如银杏、毛白杨等树干通直,气势雄伟,老年油松,侧柏等曲虬苍劲,铅笔柏、圆柏则亭亭玉立。秋季变色叶树种如枫香、黄栌等大片种植,形成层林尽染的景观,这些树木孤立栽培或者群植,皆可构成园林主景。所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植物的大小,植物大小直接影响了景观的空间和结构。
一般来说,大于12m的乔木称为大乔木,9~12m称为中型乔木。在景观整体布局中,往往起到骨架和丰富立体轮廓的作用,使得空间感更加突出,在夏天可形成面积较大的阴凉起到遮阴的效果。高度4.5~6m的植物称为小乔木和装饰植物,此类植物适合于受面积限制的小空间中,也是植物造景的焦点和构图的中心。高度为3~4.5m的称为高灌木,0.3~1m的称为矮小灌木。高灌木在景观中犹如一堵围墙,构成长廊型空间,将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向终端,比如在陵园内,可以通过灌木衬托出严肃的气氛。低矮灌木尺寸较小,在使用时采用大面积使用,可获得较佳的观赏效果。
一般来说,大于12m的乔木称为大乔木,9~12m称为中型乔木。在景观整体布局中,往往起到骨架和丰富立体轮廓的作用,使得空间感更加突出,在夏天可形成面积较大的阴凉起到遮阴的效果。高度4.5~6m的植物称为小乔木和装饰植物,此类植物适合于受面积限制的小空间中,也是植物造景的焦点和构图的中心。高度为3~4.5m的称为高灌木,0.3~1m的称为矮小灌木。高灌木在景观中犹如一堵围墙,构成长廊型空间,将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向终端,比如在陵园内,可以通过灌木衬托出严肃的气氛。低矮灌木尺寸较小,在使用时采用大面积使用,可获得较佳的观赏效果。
2.2 植物的色彩
2.2 植物的色彩
园林灌木或者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者具备宜人的树形,在园林植物景观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灌木往往以丛植为主,以充分表现群体美的观赏特性,如成片的种植榆叶梅、紫荆、杜鹃等,在春季的盛花期会形成绚烂的花海,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主要应用方法有单色处理,多色配合,类似色的配合。观赏植物配色的应用有:观赏植物补色对比,邻补色对比,冷色花与暖色花,类似色的植物应用,夜晚植物配植。甚至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还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逐渐演化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象征,如加拿大的枫叶,日本的樱花等都为世人皆知。
园林灌木或者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者具备宜人的树形,在园林植物景观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灌木往往以丛植为主,以充分表现群体美的观赏特性,如成片的种植榆叶梅、紫荆、杜鹃等,在春季的盛花期会形成绚烂的花海,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主要应用方法有单色处理,多色配合,类似色的配合。观赏植物配色的应用有:观赏植物补色对比,邻补色对比,冷色花与暖色花,类似色的植物应用,夜晚植物配植。甚至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还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逐渐演化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象征,如加拿大的枫叶,日本的樱花等都为世人皆知。
2.3 植物的质感
2.3 植物的质感
植物除了不同的叶色外,其叶片还有不同的形状和质地,如棕榈科植物姿态优美,孤植可以独立成景,如三药槟榔、银海枣等,适于种植成林或列植成行,营造浓郁的热带风情。
植物除了不同的叶色外,其叶片还有不同的形状和质地,如棕榈科植物姿态优美,孤植可以独立成景,如三药槟榔、银海枣等,适于种植成林或列植成行,营造浓郁的热带风情。
3 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化趋势
3 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化趋势
近十年来,园林绿化逐渐摆脱了单调和萧条,植物种类也从少到多,然而在园林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现象,追求大尺度、大手笔,不栽或少栽乔木,一律是草坪和由低矮植物组成的各种图像,这种图案只能供人在飞机上鸟瞰或在高楼上俯视,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园林绿化成了展览品,这显然违背了园林的生态原则,不是园林发展的正确方向。
近十年来,园林绿化逐渐摆脱了单调和萧条,植物种类也从少到多,然而在园林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现象,追求大尺度、大手笔,不栽或少栽乔木,一律是草坪和由低矮植物组成的各种图像,这种图案只能供人在飞机上鸟瞰或在高楼上俯视,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园林绿化成了展览品,这显然违背了园林的生态原则,不是园林发展的正确方向。
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应该以园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作为园林植物种植的重要依据,充分认识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的特点,以体现现代景观风貌为目的,遵循本地区域植被的自然规律,强调地带性植物的应用。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尊重自然,时刻有着重视环境状况、理解自然的态度,挖掘乡土资源,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变“平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增加城市绿量,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应该以园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作为园林植物种植的重要依据,充分认识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的特点,以体现现代景观风貌为目的,遵循本地区域植被的自然规律,强调地带性植物的应用。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尊重自然,时刻有着重视环境状况、理解自然的态度,挖掘乡土资源,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变“平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增加城市绿量,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4 结语
4 结语
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中的主要题材,具有综合观赏的特性和生态的功能,以不同的姿态、色彩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园林植物的绿地质量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设计。通过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秩序、植物的观赏特性和生态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获取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从而创作出更优秀、更适合大众需要的园林作品。
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中的主要题材,具有综合观赏的特性和生态的功能,以不同的姿态、色彩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园林植物的绿地质量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设计。通过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秩序、植物的观赏特性和生态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获取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从而创作出更优秀、更适合大众需要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庆费,郑思俊,夏檑主编.环境修复绿化植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
[1]张庆费,郑思俊,夏檑主编.环境修复绿化植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
[2]尹吉光等编著.图解园林植物造景.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篇10
关键词:城市绿化 园林植物 合理布局
一、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 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尤其重视城市园林建设, 向往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成为人们迫切愿望, 改善城市环境迫在眉睫。园林中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国际园林发展的趋势, 园林植物既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 发挥美化和绿化的功能, 且对改善和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二、园林概念
园林[2], 狭义的讲,指一般的公园、花园、庭园等。而广义的园林则是除公园、庭园以外,还包括风景区、旅游区、城市绿化、公路绿化以及机关、学校、厂矿的建设和家庭的装饰, 甚至自然保护区, 还包括各种专类园如野趣园(原野)、百草园、岩石园、沼泽园、叶生园、海滨园等。
三、园林植物的作用
没有园林植物的园林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 而园林植物中又以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园林树木种类繁多,无论从形态, 色彩、风韵、芳香等每个树种都有自己独具的。这些特色又在不同的季节,年龄的变化表现出更加丰富和发展。而园林中的假山喷泉等与园林树木的植物恰如其分的相互衬托、呼应,增加景色的天然和自然气息。
园林植物最主要的作用分为两方面:(1) 净化大气:植物能制造氧气, 具有吸收和积累有害气体的能力,并且植物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起到杀菌作用。因此,在城市和工业区周围进行园林规划, 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在重污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园林植物能够有效的防治大气污染,在选用园林植物时侧重于一些抗污染能力强, 能有效吸收分解有毒物质,净化空气植物。在不同区域里,大气污染物存在差异,在选择植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植物。以郑州为例,抗SO2 的树种有臭椿、女贞、樟树、构树、桑树、夹竹桃、海桐、圆柏、银杏、苦楝、棕榈、银桦、大叶黄杨等[ 3]。抗HF的树种有大叶黄杨、罗汉松、龙柏、圆柏、樟树、女贞、柑橘、乌桕、拐枣、桑树等。抗HCI的树种有小叶女贞、无花果、龙柏、桑树、国槐、紫薇、海桐、棕榈、红叶李等。抗Cl2 的树种有大叶黄杨、黄杨、女贞、珊瑚树、罗汉松、海桐、臭椿、棕榈、夹竹桃、广玉兰等。抗O3的树种有银杏、柳杉、樟树、海桐、夹竹桃、悬铃木等。只有选择适宜的植物配置, 才能达到绿化效果, 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2)减少噪音、监测环境污染情况:园林中茂密的植物能够起到吸收、隔离噪音的作用。园林植物中有些植物因其对某些污染物有敏感性,所以园林植物能够拥于监测环境质量。
园林景观的设置不仅仅是用于保护环境,更是给生活中的人们创造出美的感觉,园林植物的不同搭配所创造出的视觉效果多种多样。其搭配方法一般遵循一下几方面:(1)植物种类多样化: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季相,各种植物在形状、颜色、高度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这种多种类种植给人们营造出多层次、多色彩、立体三维效果,让城市里的人们在视觉上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2)不同科属植物有机结合:在大自然中,植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在园林种植中将不同科属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会给人们带来真正享受大自然风格的感觉。 (3)多种植本土植物:本土植物适应当地环境,成活率高,其主要作用在于本土植物能够很好的迎合当地城市建设风格,其也是城市的一种象征性植物,代表一个城市的本土特点。
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 近些年来随着植物造景和生态园林等的提出与实践 , 更加强调了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地位,而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日益突显, 在城市园林中, 一部分植物群落生长不良, 部分群落甚至消失, 这是由于园林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重点考虑园林植物配置的景观效果, 而忽略了植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问题。
- 上一篇:资金流动产生价值
- 下一篇: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