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评估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信息技术所 广东广州 510088
[摘要]根据铁路改革需要,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展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以便全面摸清铁路资产,核实资产真实价值,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产效率和经营效率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本文假设在资产评估重置成本和账面原值相同、使用寿命相同情况下,通过对固定资产评估净值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的差异分析,探讨固定资产成新率及其净值的计算,重新确定固定资产评估净值,以便与会计准则核算下的固定资产净值相符。
[
关键词 ]固定资产;成新率;评估净值
前言
根据铁路改革需要,中国铁路总公司以201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开展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以便全面摸清铁路资产,核实资产真实价值,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产效率和经营效率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北京某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受中国铁路总公司委托,采用重置成本方法,对其下属某单位的部分资产评估如下:
由图表可见,一台计算机设备,在重置成本(评估价值原值)与单位财务账面原值相同情况下,通过成新率的计算,其评估净值与账面净值产会生差异,即使本月购置的设备,次月进行评估,也会产生类似差异。在人们的感觉中,新近购置的资产,在重置价值与账面原值相同,使用年限也相同,理应净值也相等,因此应根据会计准则赋予资产评估成新率及净值计算更多的内涵,以便与会计准则核算下的固定资产净值相等,从而避免财务调账处理。
1、设备评估值原则
在资产评估中,资产评估公司对设备的评估值确定原则为:设备评估值=重置全价×成新率,设备的成新率,是参照设备的使用经济寿命年限,并通过现场勘察设备现状及查阅有关资料综合判断其尚可使用年限,在此基础上计算成新率N,即N=尚可使用年限/(实际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100%。上述计算机设备,按《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属信息技术设备,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折旧率为19%。在资产评估中,资产评估公司对计算机设备的经济寿命年限也确定为5年,因计算机使用年限短,除人为破坏严重外,难以判断其尚可使用年限,因此尚可使用年限采取经济寿命年限-实际使用年限确定。假设一台计算机设备5,000元,2013年10月份入账使用,至2013年12月,其尚可使用年限=12×5-3=57,成新率N=57/60×100%=95%,如果其评估重置价值为5,0 0 0元,则计算得该台计算机设备的净值=5000×95%=4,750元。
2、固定资产折旧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规定,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值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企业可按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且应当按月计提,《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因此在会计准则核算下,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2,其净值=原值-折旧。假设上述计算机设备,至2013年12月,其计提的折旧额=[(5,000-5,000×5%)/5×12]×2=158.34元,其净值=5,000-158.34=4,841.66元,这样,意味着买了三个月的上述计算机设备经资产评估公司一评估,净值即减少91.66元,这价值的减少,并不是市场价格因素,而是计算上存在的不统一,具体引起计算差额的原因,一是会计准则及税法要求下固定资产是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二是会计准则下计算折旧考虑了固定资产净残值,而资产评估公司计算成新率及净值则没有考虑上述因素。这不仅与会计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正确的会计计量不符,而且造成财务无必要的调账,增加财务工作量。
3、成新率计算及净值
篇2
(一)整体或部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二)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
(三)合并、分立、清算;
(四)除上市公司以外的原股东股权比例变动;
(五)除上市公司以外的整体或者部分产权(股权)转让;
(六)资产转让、置换、拍卖;
(七)整体资产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八)确定涉讼资产价值;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需要进行评估的事项。
第二条为适应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规范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国有资产运营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改革国有资产评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102号),根据国家及XX市关于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某县国有资产行政管理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县各类占有国有资产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占有单位)。
第四条占有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
(一)经县人民政府及其授权部门批准,对整体企业或者部分资产实施无偿划转;
(二)国有独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独资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产权)划转、置换和转让。
第五条占有单位有其他经济行为,当事人认为需要的,可以进行国有资产评估。
第六条占有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对相关非国有资产进行评估:
(一)购非国有资产:
(二)非国有单位置换资产;
(三)受非国有单位以实物资产偿还债务。
第七条占有单位有本规定所列评估事项时,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注册资产评估师及评估机构对其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承担法律责任。占有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的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第八条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第九条经县政府批准实施的重大经济事项涉及的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由县财政局负责核准;县级重大经济事项的范围、标准由县政府确定。
(一)县政府批准实施的重大经济事项包括:
1.县政府批准成立授权营运机构、企业集团;
2.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3.国有企业整体转制破产项目和债转股项目;
4.县级国有资产用于境外或外埠投资的项目,与中央、市级单位合资或合作,并且占控股地位的项目;
5.县政府批准实施的其它重大经济事项。
(二)占有单位在评估机构进驻之前5个工作日内,应向县财政局书面报告有关项目的工作进展情况;县财政局认为必要时,可对该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和检查。
(三)核准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1.占有单位应于收到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后5日内上报其主管部门初审;
(1)授权单位、总公司(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报授权单位、总公司(集团公司)初审;
(2)各委、办、局所属企事业单位报各委、办、局初审。
2.经有关部门初审同意后,占有单位最迟应在评估报告有效期届满前两个月向县财政局提出核准申请;
3.县财政局收到核准申请后,对符合要求的,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评估报告的审核,下达核准文件;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退回。县财政局认为必要时可组织有关专家参与审核。
(四)占有单位提出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申请时,应向县财政局报送下列文件:
1.有关部门审查同意转报县财政局予以核准的文件;
2.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申请表;
3.与评估目的相对应的经济行为批准文件或有效材料;
4.资产重组方案或改制方案、发起人协议等其他材料;
5.资产评估机构提交的资产评估报告(包括评估报告书、评估说明和评估细表及其软盘);
6.资产评估各当事方的承诺函。
(五)县财政局主要从以下方面予以审核:
1.进行资产评估的经济行为是否合法并经批准;
2.资产评估机构是否具备评估资质;
3.主要评估人员是否具备执业资格;
4.评估基准日的选择是否适当,评估报告的有效期是否明示;
5.评估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否适当;
6.评估委托方是否就所提供的资产权属证明文件、财务会计资料及生产经营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作出承诺;
7.评估过程、步骤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8.其他。
第十条除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核准项目以外,对资产评估项目实行备案制。
本办法所称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是指占有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后,在相应经济行为发生前将评估项目的有关情况专题向县财政局、国有资产授权单位(以下简称授权单位)、总公司(集团公司)、主管委、办、局报告并由后者受理的行为。
(一)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工作的管理。授权单位、总公司(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各委、办、局直属企事业单位及无上级主管企业的资产评估项目备案工作由县财政局负责。授权单位、总公司(集团公司)子公司以下企业,各委、办、局直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的企事业单位的资产评估项目的备案工作,由授权单位、总公司(集团公司)、各委、办、局负责。评估项目涉及多个国有产权主体的,按国有股最大股东的资产财务隶属关系办理备案手续;持股比例相等的,经协商可委托其中一方办理备案手续。
(二)办理备案手续需报送以下文件材料:
1.占有单位填报的《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
2.资产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书、评估说明和评估明细表可以软盘方式报);
3.其它材料。
(三)办理备案手续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1.占有单位收到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后,对评估报告无异议的,应将备案材料逐级报送县财政局或授权单位等部门;
2.县财政局或授权单位收到占有单位报送的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备案手续;对材料不齐全的,待占有单位或评估机构补充完善有关材料后予以办理。
(四)评估项目备案后,需对评估结果进行调整的,占有单位应自调整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原备案机关重新办理备案手续,原备案表由备案机关收回。
第十一条县财政局下达的资产评估项目核准文件和经县财政局及授权单位备案的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是占有单位办理产权登记、股权设置等相关手续的必备文件。
第十二条占有单位发生依法应进行资产评估的经济行为时,应当以资产评估结果作为作价参考依据;实际交易价格与评估结果相差10%(含)以上的,占有单位应就其差异原因向县财政局做出书面说明。
第十三条建立资产评估项目报告制度,按要求将核准和备案的资产评估项目逐项登记建立档案,授权单位应于每年6月30日及年度终了15个工作日内将其受理的评估备案项目情况统计汇总后报县财政局,由财政局统一汇总,定期上报县政府和市财政局。
第十四条县财政局应当加强对资产评估项目的监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资产评估项目进行抽查,确保核准项目、备案项目经济行为和国有资产评估行为的合法性。
第十五条占有单位违反本办法,向评估机构提供虚假情况和资料,或者与评估机构串通作弊并导致评估结果失实的,由县财政局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上报市财政局核准后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占有单位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县财政局上报市财政局核准后责令改正并通报批评:
(一)应当进行资产评估而未进行评估;
(二)应当办理核准、备案手续而未办理;
(三)聘请不符合资质条件的评估机构从事国有资产评估活动。
占有单位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县财政局可以宣布原评估结果无效。
第十七条县财政局对占有单位在国有资产评估中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以建议其上级单位或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资产评估机构、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资产评估过程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第十九条县财政局、授权单位、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的有关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由县人民政府或所在单位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对于境外国有资产的评估,另行规定。
第二十一条县属城镇集体企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篇3
固定资产投资是高校开展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和维持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也随之增多。而目前,学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过程管理工作大都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缺乏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控制项目实施过程,造成超支严重、信息交互较慢等问题,给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带来了很大困难。当前,通过计算机网络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以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工作,规范管理流程,加快项目信息交换,减轻管理工作负担,为项目过程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材料支撑,从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也是高校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提供项目管理各职能部门共享、共用的沟通平台,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分类、整合,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得项目全过程信息,可以实现项目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从而解决项目管理环节分散、各环节间缺乏有效监管、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平台总体设计
依据国家、地方、高校等相关制度法规,结合学校项目管理实际情况,建成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可以支持项目库管理、项目前期管理、项目实施、档案管理、竣工验收后评价等,实现项目的流程化管理和全过程管理,使项目管理各环节构成有机的整体,以达到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建立一个从管理角度出发,提供多级用户分层管理模型,实现项目管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包括资金管理、进度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等全面的网络化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实现项目流程化管理,包括项目在线申报、评审、立项、检查、调整等系列流程化管理;达到项目预算(计划)、招投标、合同、物资采购、财务支付等内容在一个平台管理,实时向各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反馈全面的资金和进度信息。
三、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项目前期管理。包括:项目申报,实现用户单位根据需求在线提交建设项目具体信息;项目论证,实现专家在线评审或记录项目线下评审过程相关资料;项目立项,实现项目批复结果信息,反馈用户单位并记录项目立项相关资料。项目计划管理。包括:投资计划,实现计划的在线申报、确定及下达,规范计划制定过程;采购计划,实现项目采购的规范化、有序化,防止漏采、少采或超采等现象发生;验收计划,实现项目验收的程序化管理,督促项目管理单位按进度完成各项工作,防止工程超期、无法验收等现象发生。项目组织管理。包括项目实施责任人和组织形式等内容,确保项目科学、有序地实施。项目实施管理。包括:项目招投标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招投标工作实现全过程管理,确保招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合同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进行统一信息化管理,便于合同实施、监管及保存;调整变更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调整变更进行在线申请、审批、调整的全过程管理,实现项目的实时管理。监督检查,实现项目过程中监督检查工作的全记录,确保项目后期有据可查;信息季报管理,根据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实现在建项目一季度上报一次项目进展信息。项目资金管理。包括:账户管理,根据规定每个项目独立账户,专款专用,杜绝挪用项目款等现象;支出管理,对项目支出的每一项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设定好概算控制额,控制项目执行超出概算,特殊情况需按流程进行审批、执行。项目档案管理。包括:档案目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进行档案整理、在线归档等,避免项目完成后归档时发生档案遗失现象;档案状态,显示每一卷档案归档完成情况及所处地点,方便档案查阅。项目验收管理。包括工程结算、财务决算、档案验收、地方单项验收、学校验收、上级主管部门验收等,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实现项目验收工作的全过程记录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通过各方验收。项目后评价。记录项目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对项目论证、决策、实施、运行等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的相关资料,以实现项目管理的完备性及项目实施效益评价。
四、管理平台系统设置
用户登录。提供登录功能,用户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入系统,系统根据其权限展示可用功能。所有用户必须先登录系统,才可访问其他功能,对于直接访问内部功能的请求,将跳转到登录界面。文档类型管理。项目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大量文档,对文档进行分类管理方便查阅。用户可根据各自权限进行新增、修改、删除项目的文档类型信息,并可查看现有文档类型类别列表。用户管理。提供新增、修改、删除项目的用户信息,并可查看现有用户列表,并可绑定角色,通过角色绑定控制用户权限。角色管理。用户通过角色间接绑定权限,实现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提供新增、修改、删除项目的角色信息,并可查看现有角色列表,并可绑定多个权限。修改密码。登入系统的用户,可通过该功能修改自己的密码。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更好地实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信息化,使得项目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更好地发挥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雪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系统[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刘佳.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篇4
长期以来,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输送有用人才的任务,人们关注的主要是高校向社会提供社会效益的过程,而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品”,应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市场化的深入,高校逐渐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并试图采用一系列定性及定量的方法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考核,以期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由此高校引入了绩效评价这一评价方式,并广泛运用于高校资源管理的各个层面。固定资产作为高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绩效评价这一定性、定量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和考核,以便能够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就是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能进行评判的过程,具体的是对高校所占有和使用的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图书等各类固定资产绩效进行分析判断,取得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能够对固定资产及其管理人员和部门进行评价、考核,规范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企业管理中固定资产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结合高校财务中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实践,来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构建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要求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固定资产具有形成方式多样化的经济效益特点。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固定资产形成具有多样化态势,由过去国家投入的单一方式改为政府采购下的财政拨款方式购置、事业收入购置、利用银行贷款购置、接受社会捐赠、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等方式,这些方式共同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经营等环节。这种多样化形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建立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评价考核,有利于科学、全面地评价资产管理效能。高校可以通过评价结果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调整管理方式,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有利于规范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长期以来,高校无偿使用固定资产,加之作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作为基本核算原则,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没有成本核算,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混乱。然而市场化改革之后,高校经费来源由完全依赖于国家财政投入的方式,代之以多元筹资方式,借此来缓解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规模扩大而引起的资金紧张状况,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无论是作为投资者的国家和政府,还是作为债权人的银行,都会关注高校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财务信息,以便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他们会要求高校对于占有和使用的资源注重经济效益核算,加强财务管理。高校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规范和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举措。高校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与否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目前固定资产评价和考核还大多停留在定性方式上,比如加强管理意识、改变管理机制、建立财务内控制度等方面,偏重于社会效益,较少运用定量手段,忽视经济效益。对固定资产进行绩效评价,就是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着重于定量考核,在关注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加强经济效益考核,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效能,从量化指标上规范管理,从而有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强资源的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完善资产管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实现高等教育目标。
委托理论认为,企业经营者是受资产所有者的委托经营管理企业资产的,由于这种委托关系的存在,经营者没有对资产的最终索求权,他们需要来自资产所有者的激励;另一方面资产所有者没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权,就需要对具有经营管理权的企业经营者进行约束。资本激励和约束是以科学、全面、规范的绩效评价为前提的。通过绩效评价向资产所有者提供评价经营者业绩的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考核经营者责任的完成情况,形成优胜劣汰机制。由于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导致高校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多元化,由过去单一由国家提供代之以国家、地方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多方提供,这些资源提供者势必对高校经营管理者进行约束,反之经营管理者需要资源提供者的激励。绩效评价作为评价经营管理者业绩的参考依据,能够比较好的满足资源提供者的考核要求,同时激励经营管理者努力工作,履行其管理职责,促进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的信息使用者及构建原则
(一)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的信息使用者
1.政府,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
政府是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最重要的信息使用者。高校资产是由所有者投入并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最终所有权归属于所有者。政府是高校资产最大的所有者,关注的是高校资产的使用情况、使用效率以及高校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水平,并对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进行评价、考核、监督,因此在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着重考虑政府的需要。
2.投资者
企业作为高校的投资主体,将是高等教育资源筹集的发展方向。新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在原25%的基础上减至15%,产学研合作空间扩大,有利于引导企业进行投资。作为投资者来讲,主要关注高校的营利能力、资产的管理能力和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3.债权人
当前高校的贷款渠道主要是银行。作为债权人,银行关注的是高校的财务状况,也就是资产负债率和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最重要的保障是有形资产。固定资产构成了高校有形资产的最主要部分,直接影响高校偿债能力,在构建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关注债权人的需要。
(二)构建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是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组成部分,构建其指标体系除了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可比性等构建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共性原则外,应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侧重考虑以下原则。
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高校固定资产的构成是多元的,包括房屋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仪器仪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家具等。有些固定资产在绩效评价中难以量化,所以评价指标的选择既要有定量指标,也要包括定性分析,两者结合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评价。
2.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要求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使用的数据可以从现有财务资料和会计核算数据中采集到。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会计核算由财务部门负责,实物管理由设备部门负责,资产的使用部门众多。而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设计的,数据的采集大多数也是来源于财务资料,但是信息使用者却是多维的,这样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本着简明扼要,概念清晰,定义明确,易于理解的原则设计,即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便失去意义。
三、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以定量指标为主,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定量指标中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结构比率、固定资产运行绩效比率,固定资产利用率等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包括利用固定资产的创新能力、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固定资产的更新水平等指标。
(一)定量指标
1.固定资产结构比率
资产结构是指高校各项资产的构成及比例关系,这里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在全部资产中的比重以及各项固定资产的构成比例。
(1)固定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率=平均固定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使用平均数能够起到平滑指标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年内固定资产的情况。该指标越大,说明固定资产在高校总资产所占比重越大,越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该指标一般在0~1之间。(2)教学用资产占固定资产比率=平均教学资产总额/平均固定资产总额。(3)后勤用资产占固定资产比率=平均后勤用资产总额/平均固定资产总额。(4)图书资料占固定资产比率=平均图书资料总额/平均固定资产总额。
高等学校全部固定资产按照大致的用途可以分为三大类:教学用、后勤用、图书资料。此三个比率应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一般来讲,由于房屋建筑物的价值比重很大,后勤用资产比率偏高,但是高等院校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教学资产、图书资料投入应是逐年增大的,这样才能为高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2.固定资产运行绩效比率
(1)固定资产年增长率=(本年固定资产总额-上年固定资产总额)/上年固定资产总额。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资产的增长速度。资金规模相当的高校,资产的年增长率高,说明教学、科研的硬件条件有较好改善,但是并不意味着增长速度越高越好。目前高校财力有限,财政拨款一般仅能维持学校的人员开支,事业支出需要由学费收入作保证,加之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日趋饱和,学费收入增长渐入“瓶颈”,因此,如一味追求固定资产的增长率会挤占大量日常经费开支,难以保证学校正常的运行。(2)学生生均教学科研设备费=(教学支出设备费+科研支出设备费)/年平均学生人数。(3)学生生均后勤用设备费=后勤支出设备费/年平均学生人数。(4)学生生均图书资料费=图书资料费/年平均学生人数。
生均指标反映的是高校每个学生占有资源的状况,它不仅是固定资产运行绩效的主要指标,而且也关系到高校的评估质量,尤其是生均教学科研设备费和图书资料费。要想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加大教学科研的投入,因此生均教学科研设备费和图书资料费越来越大。
3.固定资产利用率
(1)仪器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时数/核定年度使用数。(2)设备完好率=在用设备完好台(件)数/账面全部设备台(件)数×100%。
目前一些高校一方面大量设备闲置或者尚未到报废年限便停用,造成积压资金,另一方面却在花费大量设备购置费来购置新的设备来补充教学科研。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对高校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浪费,也不利于财务管理。因此设计固定资产利用率对在用以及尚未停用的设备进行考核,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以合理配置资源,杜绝资源的浪费。
(二)定性指标
1.固定资产的创新能力
高校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培养有用的合格人才,同时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创新生产技术,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以服务于社会,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高校的固定资产,尤其是教学科研设备作为科研的物质保障,应能确保高校科研的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
2.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当前国家为了加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要求各高校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并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完善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同时应更新管理手段,运用专用管理软件进行固定资产系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篇5
【关键词】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绩效考评; 资产管理改进
一、研究背景
广东电网公司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资产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生产运营、退役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实现资产使用的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综合最优。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是由资产管理策略、业务流程、组织架构、评估考核和信息系统这五大关键要素组成。目前,作为纲要的资产管理策略已得到明确并在全系统中贯彻实施;作为载体的业务流程已得到梳理细化和在全系统中应用执行;作为工作保障的组织架构和一体化管理制度已基本明确和推广,但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一直以来都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资产管理监督及考评体系,作为资产创先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推手的评估考核虽初步建立了一系列指标体系,但笔者认为目前该资产管理指标体系只是基于省公司管理层面反映企业总体资产管理情况的指标体系,对于基层资产管理情况(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等)、基层部门、班组的资产管理表现、资产个体表现情况的反映仍缺乏可量化的明晰的指标或指导性意见。
二、研究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工作思路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指标体系的思路:评估指标架构从策略目标出发、与业务流程挂钩、将战略目标逐级分解、通过分层设计形成一套具有“金字塔”结构的评估指标的基本思路。
这里的分层结构是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管理层次,即企业为开展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而建立的从企业决策者到具体实施者之间的体现决策、管理、执行关系的管理模式。根据电网资产管理的特点,结合企业扁平化管理的要求,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分为战略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层,分别对应省公司总部决策者、省公司总部部门和地市级单位、地市级部门和运行班站所等。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三层管理模式,建立一套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整体策略目标为导向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分别是在省公司层面衡量资产管理整体表现的顶层绩效指标,在地市局层面衡量多项核心业务能力的关键绩效指标以及与核心业务流程对应的在基层管理层面衡量资产管理业务的基本绩效指标,分层界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的各级管理权限、工作目标和职责要求等,逐层落实责任目标,逐层评价考核,实现战略层的决策落实到管理层、执行层的每一名员工,执行层的信息和需求及时反馈到管理层和战略层,以促进资产管理的持续有效改进。
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进行评估考核工作的基础和先决规则。指标体系按照分层评价、综合考核的原则构建,指标从战略层、管理层、执行层进行逐层分解,从总体目标到管理目标,最后分解到每一执行层面的指标任务。
(一)省公司层面衡量资产管理整体表现的顶层绩效指标(战略层)
省公司作为资产管理战略层面在对企业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形成全省的资产管理战略和策略,从战略高度明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方向和原则,结合广东电网公司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创先工作方案,战略层的关键绩效指标主要从资产的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生命周期成本进行设定。
1.资产使用的可靠性
(1)平均用户停电时间:是指由于资产质量引起的设备故障,导致用户停电的年平均停电小时数。
(2)万元资产设备故障率:年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平均资产价值。
2.资产的使用效率
(1)资产平均负荷率:年平均负荷/平均资产价值。
(2)资产库存率:库存闲置资产价值(不包括备品备件)
/平均资产价值×100%。
(3)万元资产售电量:年售电量/平均资产价值。
3.资产的使用寿命
退役资产平均寿命:退役资产从投入运行日到退役日的累计使用天数。
4.资产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1)资产后续支出率:资产投运后的累计支出金额(技改+大修+运维费用)/平均资产原值×100%。
(2)资产报废净值率:固定资产报废时净值/该项资产原值×100%。
(二)省公司总部部门和地市级单位衡量多项核心业务能力的资产管理关键绩效指标(管理层)
管理层依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对战略指标进行分解,并将其划分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实施指标,充分考虑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别资产、不同资产的重要程度等因素,进行量化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根据不同管理部门的要求和不同管理单位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明确量化指标系数的制定原则,并在实践中进行指标模型的不断校验、修正直至确定。管理层对战略层的指标分解举例如下:
1.平均用户停电时间:可细分为计划平均停电时间、非计划平均停电时间。
2.万元资产设备故障率:可细分为主变万元资产设备故障率、断路器万元资产设备故障率、线路万元资产设备故障率等。
3.资产库存率:可细分为主变库存率、断路器库存率、线路库存率等。
4.退役资产平均寿命:可细分为主变退役资产平均寿命、断路器退役资产平均寿命、线路退役资产平均寿命等。
5.资产后续支出率:可细分为运行成本支出率、维护成本支出率、故障成本支出率、报废成本支出率等。
6.资产报废净值:可细分为主变报废净值率、断路器报废净值率、线路报废净值率等。
(三)与核心业务流程对应的衡量资产管理业务的基本绩效指标(执行层)
笔者认为,只有在资产管理的执行层、执行端确保资产真实、安全、完整的情况下,才能谈论如何确定资产管理战略层和管理层的各项管理和考评指标,如何设定资产的使用可靠性、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总体目标。故此资产管理执行层的考评内容主要考核各部门所管理(使用)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资产安全度、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协调一致性,并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考评:
1.资产盘点差异率
资产盘点差异率=清查盘点核对不符的记录数/资产台账记录数×100%
这里的清查盘点核对不符的记录是指现场实物与资产台账记录信息不一致的数量,包括盘盈资产数、盘亏资产数、资产属性信息不符的记录数等。资产盘点差异率是相对于资产账实一致率而言的,按照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创先要求,资产账实一致率需达到99%,即资产盘点差异率应不大于1%。
各资产实物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保管部门所负责管理(运维)的资产类别、资产数量、资产分布地点等区别较大,而各类资产的变动频率、管理难度、管理所需的专业技能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资产盘点差异率的考评指标,有必要根据管理部门、运维部门、资产类别的差别,在基本指标上设定不同的指标值。
2.资产业务完成率
资产业务完成率=实际完成业务数量/责任范围内应完成业务数量×100%
这里的资产业务是指资产实物的增加、减少、异动、转移或资产其他属性信息的变动。资产业务的完成情况最终直接影响资产盘点结果的好坏。通过登记、跟踪、反馈资产变动业务办理情况(包括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在季度结束后计算各使用保管部门的资产业务完成率,用以衡量各部门(单位)办理资产业务的时效性。
3.资产报废净值率
资产报废净值率=报废资产净值/报废资产原值 ×100%
资产报废净值率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部门(单位)对资产保管、维护的好与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资产使用的可靠性、反映电网资产规划的合理性,对考评结果可以区别情况进行分析。
4.闲置资产再利用率
闲置资产再利用率=当期闲置资产再利用金额/期初闲置资产金额×100%
该指标衡量资产在退役报废阶段的表现,体现资产效用的最大化。主要用于对物资管理部门资产管理的评价。
5.资产净值回收率
资产净值回收率=报废资产拍卖处置所得/报废资产净值×100%
该指标主要衡量报废资产残值回收情况和资产损失情况。
四、执行层资产考评过程
(一)考评对象的确定
地市级单位各部门(班、站、所)均为资产的使用保管部门,对本部门(班、站、所)使用的资产设备实物负有直接的保存、维护和管理的责任;生产技术部、办公室、市场营销部、信息中心、基建部、物流服务中心是资产实物的归口管理部门,对各自归口管理的资产负有监督、监管和间接运维的责任。为保证考评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发挥以考评管理引导全员参与资产管理的作用,资产实物的使用保管部门为资产管理考评的直接对象,各类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为资产管理考评的间接对象,按一定比例的权重承担考评责任(具体如表1)。
(二)资产管理内容及任务的确定
1.管理内容:通过彻底的清查盘点、核对和确认后,形成各部门所管理(使用)的资产实物台账,即各部门(单位)的资产管理内容。
2.管理任务:以资产实物台账作为考评基准,局与各部门(单位)采取签署资产管理(使用)责任书的方式,确认各部门(单位)所管理(使用)的资产对象,并开展考评。各部门(单位)应按照资产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履行资产实物管理和资产台账维护职责,保证账物一致。
(三)考评指标
根据现阶段的资产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资产管理考评指标主要以资产盘点差异率指标为主,其他考评指标辅以补充分析评价的方式。
对于资产盘点差异率指标,资产考评在每个考评周期结束后,由考核方对被考核方的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评定,考评结果采用百分制。对于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通讯设备、通讯线路、自动化设备、配电设备、配电线路、办公及后勤设备、信息化设备、计量及营销类设备、存货等资产,当期评定的资产盘点差异率小于或等于指标基本值1%的情况下,被考评部门的得分为100分;当期评定的资产盘点差异率大于指标基本值1%的情况下,超出指标基本值每差异记录数扣减相应的分数,所扣减的分数分别由实物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保管部门按权重比例承担,直到被考核双方分数扣完为止。
(四)考评周期
为及时反映资产实物管理情况,并形成常态化的资产管理机制,可适当确定以季度为资产管理考评周期。在每季度期间,由资产管理委员会组织财务部与各实物归口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资产实物盘点工作,形成盘点工作报告,计算盘点差异率指标进行定期公布,并形成常态化的长效工作机制,以促进资产管理的持续改进。
(五)开展考评
1.采取层层推进的方式,局与各部门签订资产管理(使用)责任书。考评双方就确认后的责任书和资产实物台账签章确认,责任书和资产实物台账一式两份,一份由使用考评方保存;另一份由被考评方保存。
2.每季度期间,由资产管理委员会财务部和资产实物归口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对各类别资产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盘点工作,每类别资产分别选取1―2个使用保管部门(班组)对照资产实物台账进行现场实物盘点,在下季度初对盘点差异结果和考评结果进行定期公布。
3.在考评周期内,各部门(单位)违反资产管理规定,没有履行资产保管职责导致资产灭失或丢失的,给企业带来损失的,视影响程度扣减当期考评分数。
4.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每季度由资产管理委员会统计资产业务完成率和资产报废净值率等指标,结合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资产损失情况、财产保险索赔上报情况等内容对各部门(单位)开展资产管理总体情况评价。
篇6
【关键词】经济金融;投资;效果;实证分析
对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即主要从资金来源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的影响。对产出(Y)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分析,资本投入(I)由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形成,劳动投入(L)由就业劳动力表示,由于产出主要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决定,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对产出影响的关系,可以用函数Y=f(I,L)表达,构建投入与产出的线性随机模型,运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0年度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固定资产投入对产出的影响。
一、构建投入产出的线性回归模型
在此讨论不同资金来源的投资效果,对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即包括财政资金(E)、银行贷款(B)、利用外资(F)、自筹资金(W)、其他资金(O),构建投入与产出的线性随机模型(1)。为利于做弹性分析,并减弱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在此对模型数据取对数。面板数据为宽(截面个体较多)而短(时间观测期较少)的形式,一般设置变截距模型(可经过F值检验)为宜。T表示时间序列观测期数,N表示横截面个体数。β为资金来源指标的回归系数,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影响的程度;γ为劳动投入指标的回归系数,表示劳动投入对产出影响的程度。模型(1)解释变量个数K共6个,变量取对数的系数为投资弹性,为对产出增长率贡献指标,即单位投入增长率带来的产出的增长率。C为常数项,反映了(除资本和劳动投入外)依个体或时间而变的各种因素对产出影响的期望值;Vit为随机项,反映依时间和个体而变化的随机扰动因素对产出的影响。?i为依不同省区个体而变的变量,比如区域资源、区位差异、市场差异、产业差异等方面;λt为依不同观测时间而变的变量,比如技术进步、危机冲击、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
(二)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的弹性分析
(三)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的比较分析
三、模型回归结论及启示
1.发挥财政投资对宏观调控的作用
财政资金的投资弹性表现为负向的影响,财政投资边际效果比较差;但从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期来看,财政投资边际效果得到改善,财政投资对宏观调控有较好的作用,宏观调控可以适当运用财政政策。几点启示:一是要以财政投资为先导优化产业结构。财政投资直接拉动投资需求,而且还可以对供给进行调节,尤其相对于实施货币政策的优势是,对治理通货膨胀有积极的效果。二是财政投资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资在缓解交通能源等瓶颈后,要增加教育、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财政资金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对有限的财政投资,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推动科技进步,维护经济稳定安全等方面。
2.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贷款的投资弹性在统计上不显著,但金融危机前后投资弹性有所上升。尽管商业银行在重组改制后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贷款对固定资产的投放也有良好的回报,但银行贷款的高回报可能来自其他投资主体的价值转移,并没有向国民产出传导,表现出贷款对产出的投资边际效果不够好。几点启示: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效益与社会效益存在分离的状况,这是由于贷款资金还缺乏市场选择机制,因而要充分运用金融市场的价值规律,促进资金合理定价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从近期看,央行要及时调息以结束通货膨胀下的资金负利率,抑制因资金价格扭曲衍生的信贷需求;从长期看,则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信贷资金价格的市场调节机制,引导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二是要优化信贷区域投放。信贷投放要向资源优势地区倾斜,推进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要向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倾斜,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资金需求。三是要调整信贷行业结构。信贷投资重点要投向与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有关产业和行业,向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和服务业倾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对利用外资要实行优化选择
外资的投资弹性统计检验不显著,对产出的投资边际效果不高,但外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却很高;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外资的投资边际效果出现下降。外资的效果较低与回报较高的矛盾,反映了外资不仅对内资已经产生了挤出效应,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可能存在外资带着丰厚的利润撤离,外资对中国经济开始呈现消极负面影响。几点启示:一是利用外资要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随着我国资金供给从严重短缺转向相对过剩,外资以超常的能力和优惠的待遇,或者是抢占市场的垄断利润和高回报领域,或者是转移高污染产业和落后技术,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不断降低;而国内资金由于受到外资的挤压,缺乏好的投资项目和渠道,大量资金流向了资产泡沫投机。因而对外资要实行结构性的选择,积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二是要注重引进外资的实效。合理利用外资是开放经济的标志,外资进入能够提升技术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从而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要提高引进外资的科技含量,推动生产要素向高效率产业转移。三是尽快收回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竞争的政策。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的“超国民待遇”,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在当前国内资金过剩的情况下,要抑制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尤其要控制短期投机资本的“热钱”大量流入,避免流动性过剩的通货膨胀风险。
4.完善市场机制改善投资环境
实证分析表明,自筹资金投资效果较好,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自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在上升,这是因为自筹投资遵循市场化选择规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提高投资效果的正确途径。几点启示:一是要向民间资本开放垄断市场。把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及金融服务向民间资本开放,鼓励、引导民间企业的实业投资,把国内民间投资需求释放出来。二是加大对投资创业的政策支持。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社会信用缺失的制约,优化投资创业的市场环境,完善对中小企业投融资的政策措施,支持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三是促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要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的投入,将自主创新与技术吸收、技术引进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经济学(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82-129.
[2]威廉.H.格林(Willian H.Greene).计量经济分析(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190-209.
[3]巴蒂H.巴尔塔基(Badi H.baltagi).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分析(第四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10-71.
[4]单克强.我国资金投入对产出影响的探讨[J].海南金融,2011(11):8-10.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非生产性特点,因此其固定资产使用后形成的消耗不可能从其固定资产使用的结果中获得,而只可能来源于财政的事业经费预算支出。然而,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效率上,都难以适应经营管理新形式的需要。因此,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管理手段成为必然。财政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重视。近几年来,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好坏影响和制约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水平
1.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造成国有资产潜在流失。首先,是不少单位对固定资产不按规定核算,有总账,无明细账、无卡片账,存在账账不符。其次,是增加的资产不能及时、正确地账务处理,如新购的固定资产只作经费支出,减少现金或银行存款,不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使其资产直接在账外,失去控制。第三,是减少的资产,该核销的账不核销,淘汰报废设备,拆除的房屋,出售的资产不办相关核销手续,长期挂在账上,名存实亡,造成有账无物,相关人员谁也说不清楚有多少资产,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严重不符。
2.固定资产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管理无章可循。首先,是固定资产不能做到及时人账,尤其是房屋建筑物。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由于财政资金的不足,部分建筑物匆忙上马,资金缺口得不到及时补充,施工单位代垫款项过多,发生的财务纠纷较多,不能及时进行工程决算,发票也不能及时开出,以至于有部分固定资产已完工多年还没有入账,导致固定资产的账实严重不符。其次,是购人的固定资产(或接受的固定资产)不入账。上级单位利用自身资金和人事上的关系对下级单位施加影响,有少数主管单位以下级单位的名义购买固定资产,且记入下级单位固定资产账目,而下级单位却从未使用过该固定资产。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送的固定资产,在添置固定资产的同时,由于没有发生资金往来关系,在接受固定资产时没有做增加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收缴的或没收的固定资产和以收取固定资产实物的形式收取的赞助费,不按有关规定上缴财政,直接留用或被有关人员据为己有,单位对此没有任何管理,形成账外资产。对于以收取固定资产的形式抵顶往来款的,_些单位往往也不入账,出现两头挂账的现象。还有一些单位在购入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在列支费用的同时,没有记入固定资产账目,形成账外资产。
3.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内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首先,监督机制不健全。从目前固定资产的管理看,单位主要是资产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往往账物分离或账账、账物不符,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另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非生产经营性的特点,因而在使用、管理中存在一些账实不符、资产串用、资产利用效率不高和制度不健全等弊端。抓紧建立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资产配置、使用、调配、处置等诸环节加强管理的新制度,通过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以及政府收支分类统计手段,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势在必行。其次,存在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出售、报废、转让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以至于有部分固定资产早已不存在,单位领导却一无所知,或即使知道也不愿意加以处理,形成长期挂账。也有部分领导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过于轻率,有部分可以追回的资产或是碍于情面,或是怕麻烦不予追回,大笔一挥加以报损,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再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分工不明确,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另外,责任心不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从目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重钱轻物的思想。虽然,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使资产从制度上、管理上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但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
二、改革管理模式,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具体措施
1.依靠制度管理,抓紧研究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物品界定为固定资产还是界定为消耗用品,如现在购买的一些电子产品,有些单位价值在500元左右,使用年限也可能长也可能短,财务人员很难把握和认定是固定资产还是一般消耗物品。财政部门应不断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重新界定固定资产范围,细化固定资产明细的固定资产目录。加强各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省、市财政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行使单位固定资产保值考核奖惩制度,领导干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单位领导为固定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任期内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使用效能情况要与领导干部的绩效挂起钩来,明确责任。同时,在单位领导干部会计责任审计时,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效率和安全完整情况应作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2.提高管理意识,依法管理国有资产。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并规范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坚决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节约使用国家资金,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变卖,坚持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同时,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并通过建立完善与财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连接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系统,规范固定资产分类及代码?加强盘点和处置的监控等措施,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刚性化,达到实时监控?硬性约束的目的?
3.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机制必须受到政府相关领导的重视与认可,可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考核结果作为人员提拔、任用等的依据。同时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履行好职责,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增减、租赁的监督,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经常性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止资产流失。
4.通过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以及政府收支分类统计手段,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一是强化预算管理约束机制,使资产配置通过部门预算逐渐趋于合理。行政事业单位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部门预算,审批部门预算时应严格控制购置标准;行政事业单位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和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均应纳人预算管理。二是通过政府采购实行监控审核。监督资产购置需求是否符合履行职能的需要,采购是否按合法的程序进行,通过政府采购控制,将采购计划和预算编制结合起来,事前加强对固有资产配置计划的管理,从而避免重复和盲目购置固定资产。三是积极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通过政府收支进行分类,更加细致清晰地反映资产类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具体用途,更加便于预算管理和日常核算的规范,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奠定基础。
5.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分类。目前,我们在财务管理上率先推进了信息化,实现了电算化核算。财务的电算化核算也推进了财务集中的发展,同样,固可以由固定资产的电子卡片代替,也就是固定资产的“电子身份证”来取代。把固定资产的信息输入电脑,对其信息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在同一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操作,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也实现单位的信息共享。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不仅加快了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还可以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进行信息化管理后,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等增减变化信息直接可以在电脑中反映出来,如此的业务操作流程,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也减少了原来人为沟通传递信息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另外,实行信息化建设可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核算?处置?报废等各项业务予以反映,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完善的固定管理系统将有助于政府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透明度?
篇8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知识资产;认定;评估
一、知识资产的法律认定
知识资产是一种独特的资产,是组织独享的专利、技术、能力、知识、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形成的组织核心竞争力。在评估知识资产之前,应该对知识资产进行必要的认定工作。
知识资产是否有效,必须经过必要的法律认定才能确认,按照知识资产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认定方法。
(一)专利技术资产的确认
评估应注意专利权的有效性。评估时,各机构往往会核实评估委托方提供的专利证书是否属实,也仅仅以专利证书确定专利权的有效性。但是仅凭专利证书不足以证明它对评估委托方是有效的。专利证书随时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失效,如未缴纳年费(这很常见)或是经过“无效程序”导致丧失专利权。在我国,失效后的专利证书国家并不回收,而是在《专利公报》上公告作废,但作废的专利证书仍在原专利权人手中,本身没有任何标志。所以,不能仅以专利证书证明专利权的有效性,还必须在省级以上专利局确定或检索公告。我国多数评估机构都缺少第二步程序,仅索取专利证书。
核实专利的有效性还必须核实该专利是否具有专利性质。专利中除发明外,专利局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仅实行“初步审查”制度,很多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的实质性要求。这就要求请专家分析其权利要求书。据国家专利局统计,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经过撤销、无效等程序(相当于进行实质审查)后,能够维持其专利权的不过40%-50%,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经专家分析缺少创造性、稳定性,专利权本身无效,委托方高校或企业虽然存在超额收益,但它至少不是由专利获得的,无法评估专利权的价值。
(二)非专利技术资产的确认
非专利技术在这里包括专有技术、商业秘密和科技成果。由于非专利技术具有保密性,对专有技术的合法性、垄断性等的确认主要是间接的,评估时首先要看技术拥有方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应要求委托评估方出具承诺函,承诺该技术的权属及采取了保密措施。其次对转让、投资、许可使用的非专利技术,要看是否在合同中被双方认可,并规定了权利、义务和保护措施。最后,我国许多非专利技术获得过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科技局、经贸委等)的鉴定,但这一点行政认证不是必需的法律条件。
非专利技术仅受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法律保护有限。
1、商标资产的确认。在我国,核准注册了的商标享有专用权保护,有效期10年,期满可以续展。没有申请续展,则商标将被注销,商标权灭失。另外,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连续3年停止使用的等也会导致商标权的灭失,商标权有其特定的商品范围和种类。商标权只有在核定的商品上使用时才受法律保护。弛名商标自动受全部种类和范围保护。商标权有其地域性限制。地域性以国家为单位。
2、技术类著作权资产的确认。技术类著作权资产主要指科学技术专著、工程、产品设计图纸和模型、科技演讲口述作品和计算机软件等。著作权可以自动取得,不以是否发表和登记为取得依据,只有软件产品例外。我国《软件产品管理办法》规定:软件产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著作权存在许多相邻权力,如出版权、所有权和邻接权。著作权和包括所有权在内的这些权力是可以分离的。法律上界定范围时要特别注意。另外,相似的作品随时有可能在市场上出现,其中可能有不侵权的,有侵权的,所以著作权资产的价值一般还要考虑减去维权成本或被侵权的损失。
二、知识资产常用评估方法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评估机构考虑相关因素并依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知识产权价值所作的评价、估计或预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以市场为根据,知识产权的价值由市场决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以特定市场为依据,在综合考虑被评估知识产权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其创作者的声名和影响力、市场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可被利用的期限、有关的交易惯例等多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进行预测。目前,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估基本上沿用了有形资产评估方法,即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
(一)以成本法评估企业知识产权
成本法可以定义为:以购置相同资产的现时完全成本减去其各项损耗来确定被评估资产的评估值。通常适用的“重置成本法”,即是在现时条件下被评估资产全新状态的重置成本减去该项资产的实体性贬值(自然损耗),功能性贬值(新技术出现造成的无形损耗)和经济性贬值(由于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贬值)估算价值的方法。在运用成本法评估一项资产时,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此项资产能够产生经济收益且产生收益的期间和数量能足以证明为购置或开发所进行的投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这是因为资产价值与其产生的未来收益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成本法评估高校或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首先需要确定该项知识产权的成本,再扣减各种损耗和贬值。确定高校或企业开发知识产权时所耗费的成本主要有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前者是在开发中实际支出的成本,后者是重新购置知识产权或创造同样的知识产权所耗费的成本,也可以理解为假定再构建一个完全相同功能和效用(待评估参照)的知识产权所耗费的成本。重置成本适用于对开发知识产权成本没有详细记录的情况。
(二)以市场法评估企业知识产权
这种方法建立的基本依据是:一个精明的投资者或买主,不会用高于市场上可以买到相同或相似资产的价格去购买一项资产。市场法是选择一个或几个与评估标的同类或类似的资产作为比较对象,分析比较对象的成交价格和交易条件,进行对比调整,估算资产价格的方法。即以近期市场上同类资产的交易价格作为参照物价格,在此基础上分析调整差异因素,进而确定被评估资产的评估价值的方法。
以市场法评估知识产权有一个假设前提,即所评估的知识产权已经成熟,企业正试图拓宽利用范围,而且正在研究开发其潜在市场价值和市场用途。市场法评估知识产权,需要市场上存在与被评估的知识产权相同或类似的资产交易价格。
(三)以收益法评估企业知识产权
收益法(又称收益现值法,利润预测法)评估基于这样一个原理:一项财产的价值等于它在未来带给其所有者的经济利益的现值。它是将评估对象剩余寿命期间每年(或每月)的预期收益,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现,累加得出评估基准日的现值,以此估算资产价值的方法。该方法从产生收益的能力的角度来看待一项资产,因此它只适用于直接产生收益的经营性资产,该类资产通过生产经营带来收益,同时通过生产经营的进行,其在若干个会计期间内会连续不断地创造出收益。该方法经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能力与平均资金利润率(折现率)估算出资产现值,以此确定重估价值。
收益法可以说是评估高校或企业知识产权最常用的方法,特别是评估技术型资产时更是如此。以收益法评估企业知识产权价值,主要是确定好几项技术经济指标和参数,问题并不在于计算上的困难。这些经济技术指标和参数包括收益额、折现率、收益期限,即经济寿命周期。当然,收益变化趋势也是应当考虑的。
(四)技术资产评估的阶段性选择
技术类无形资产一般可以用于市场出售、转让、许可使用、折股上市、股权投资、合资、抵押、担保等多种目的。不同的交易目的产生不同的价值类型,决定应该选用何种适合的评估方法。技术资产本身具有各种不同的特点,评估时应根据评估对象不同的特点和能够掌握的数据及资料来确定评估方法和模型。
处于发育期的技术资产,其特点是技术风险、法律风险大。因为尚未投入规模生产及市场销售,所以不适合使用收益法和市场法。这时的技术资产由于难以量化未来的收益,买卖双方的交易多是以成本补偿、费用摊销取得合理利润为目的,这种情况下采用成本法评估其价值就是合适的。
成长期的技术产品,盈利能力和风险机率都很大。买卖双方自然会考虑到这些因素。交易中除成本补偿模型、收益分享模型外,还存在一种入门费加收益的折中模型。即在交易中首先保证技术卖方收回成本获得基本利润,同时在未来收益中分享技术带来的利润,形成了成本-收益模型。
技术资产一旦成熟后,在生产经营中能够为占有方、使用方带来稳定长期的收益,甚至形成一定时间和区域内的垄断,通过垄断价格实现垄断利润。这时的交易行为一般以转让、投资、折股上市和许可使用为目的,成熟技术已被市场认可,转让或许可使用后未来收益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也容易计算。这时的评估方法适合于采用超额收益法。商标、专利、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转让、投资和许可使用都可以采用超额收益法,即由于技术资产能够带来追加收益或超额收益。
三、专利和商标评估中的一些特殊考虑因素
知识资产的价值还受到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风险。知识资产的价值决定体系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基础上的,它的实质是技术因素和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
一般地说,专利技术越先进、越成熟,技术的使用寿命就越长,技术的获利能力就越强,该专利权价值也就越大。在评估高校或企业专利权时,应当了解该专利是属于高、精技术还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该专利的难易程度和所需的费用。自然,了解该专利是属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还是外观设计专利也是必要的,因为发明专利比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先进度要高,而外观设计专利不涉及技术内容。另外,专利剩余的有效期及经济寿命与商标评估相比这一因素重要得多。随着专利有效期的缩短,专利权价值可能逐渐降低。另外,专利并非在整个保护期内都具有市场价值及获利能力。专利具有一定的经济寿命周期,而且,专利在寿命周期的时段不同,其价值也不同。据资料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的专利能够维持到期限届满之时的一般只占专利总额的2%,即绝大部分专利在专利权期限届满之前就提前终止。
评估商标权时,除了充分考虑商标权的个性特征外,还要充分考虑构成商标价值的诸因素。商标权价值是通过使用逐渐形成的。商品商标的不同使用状况,如该商标最早使用及连续使用的时间,该商标商品在国内的销售量及销售区域,该商标商品近5年销售量、销售利润、市场占有率等,其中商标商品的规模、市场覆盖率对商标价值构成影响较大。商标价值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于商标信誉、知名度的高低。商标的信誉、知名度可以从商品市场占有率上得到反映。商标信誉之所以和市场竞争力联系起来,是因为对于有信誉的商标来说,它具有超出一般商标的区别产品来源的功能,而具有直接引导消费者认购的心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魏斌.企业获取知识资产行为模式选择[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7).
2、蒋翠清.知识创新与企业知识资产形成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5).
篇9
【关键词】节能方案;耗能品种;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新疆农业大学学生餐厅工程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充分运用项目所在地的市政供电、供水、供热和供气条件,科学进行平面布局,合理布置能源结构,使该项目达到国家节能标准要求。
1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9900,框架结构,层高4.5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800,为保鲜、冷藏仓库、粗加工及设备间;地上三层建筑面积为15100,一层为食品加工区,二、三层为调剂厨房和就餐区。项目建成后,可供约4000人同时就餐。
2 节能评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2.1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2008年第530号令
2.2 《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的实施意见》建设部、财政部建科{2007}245号
2.3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6号令
2.4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修订稿)的通知》新发改法规〔2010〕2807号
2.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XJJ034-2006
2.7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2.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1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
2.1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12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
2.1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
2.14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2.15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3 项目主要耗能品种及耗能量
3.1 电力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餐厅用电指标按60W/计算,一天工作时间取8小时,一年365天,取0.75时间系数(寒暑假),则电力年需要实物量为:19900×60×8×365×0.75 = 261.49 (万千瓦时)。电力(当量值)参考折标系数为1.229,则年耗能量为321.37 ( 吨标准煤)
3.2 天然气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餐厅用气指标按0.06m3/人计算,学校共有学生15000人,一年365天,取0.75时间系数(寒暑假近4个月),则天然气年需要实物量为:15000×0.06×365×0.75 = 24.64(万立方米)。天然气(当量值)参考折标系数为12.143,则年耗能量为299.20 ( 吨标准煤)
3.3 热力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餐厅采暖热指标按50W/计算,乌鲁木齐市冬季采暖期149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3600秒,则采暖年需要实物量为:19900×50×149×24×3600 = 12809(百万千焦)。热力(当量值)参考折标系数为0.0341,则年耗能量为:436.79 ( 吨标准煤) 。
4 项目建设地概况及能源消费情况
4.1 本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新疆农业大学院内,给排水、供电、供暖、天然气等各项管线设施均有布置,各项市政基础配套设施齐全。
4.2 本项目运行期间,用水的能耗指标为 25L/人,一年365天,取0.75时间系数(寒暑假近4个月),则年需要实物量为:15000×0.025×365×0.75 = 102.66(千吨) 。新水参考折标系数为0.0857kg/t,则年耗能量为8.80(吨标准煤)。
5 节能目标:根据国家标准和新疆建设标准,按本标准进行的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公共建筑的照明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有关规定。
6 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供应条件及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水、电、天然气、采暖均由新疆农业大学院内的市政管网集中供应,市区管网布置均衡合理,供应充足。
本项目水、电、天然气、采暖通风等年总耗能量为1066.16吨标准煤,本项目主要耗能设备包括食堂冷库、和面机等机械设备、天然气灶、洗涤消杀设备等,不会对当地能源消费产生较大影响。
7 节能方案技术措施分析评估
本项目采取的节能方案技术措施包括:
7.1建筑结构节能措施
7.1.1 必须使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器具和产品。
7.1.2 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和四腔三密封单框双玻塑钢门窗型材,采用A级防火酚醛保温板材料,加强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所有护结构均应采取保温措施。
7.1.3 外窗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相关规定。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
7.1.4 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聚氨酯发泡剂、聚氯乙烯泡沫塑料等软质保温材料堵封;并用嵌缝密封膏密封。
7.1.5 屋面、楼面、地面、顶棚所采用的EPS板、A级防火酚醛保温板等均按标准要求设置。
7.1.6 主体结构应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围护结构及外墙门窗等必须从节能的要求出发,解决好隔汽、防潮、保温、隔热等问题。
7.1.7 建筑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降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7.2 给水、排水节能措施
7.2.1 所有带热或低温的管道均采用保温措施,以降低能耗。
7.2.2 所有卫生洁具均采用节水型配件。公共卫生间洗手盆采用感应式水嘴,大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
7.2.3 对餐饮设备洗涤用水和食品清洗用水采用节水阀门,并采取措施避免跑、冒、漏现象。
7.2.4 热水供应系统管线、热水管网设计要合理,温控装置和配水装置的性能要符合节水要求,减少资源浪费。
7.2.5 加强热水系统的运营管理,防止诸如管道保温层脱落,系统温控或排气装置失灵所造成的能量损失。
7.2.6 给水机组采用变频给水机组以节省电能,满足用户恒压变量及变压变量供水的需要,使供水管网末端压力保持恒定,使得整个供水系统始终保持高效节能的最佳状态。
7.2.7 室外绿化要注重绿化节水,种植耐干旱性植物,推广喷灌、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7.3 电气节能措施
7.3.1 机电、电气设备采用国家有关部
门推广的定型节能产品。节约电能措施要满足使用和保证电能质量,采用节电设计方案和新型产品,提高电气设备使用率。对给排水系统设备、照明系统设备、变配电系统设备及电动机、电梯等设备实行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7.3.2 变压器均采用低损耗节能型干式变压器,变压器负荷率60%左右。流量经常变化的负荷采用电动机变频调速运行方式。
7.3.3 采用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建筑物内人工照明的智能控制,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实现绿色照明。
7.3.4 照明灯具以节能灯为主,选用T5型节能灯管,同时选用电子型镇流器,使单灯的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7.3.5 做好循环利用和水、电、热的能源计量,便于科学管理。
7.4 采暖通风设备节能措施
7.4.1 采暖设计合理确定室内设计参数,减少冷却和加热空气所需的能量。
7.4.2 采暖通过散热器上调节阀,实现按需采暖。
7.4.3 各排风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通风系统方案与设备,具有高品质的控制性能和可靠的安全性。送、排风管道加消声措施。
7.4.4 采用专用的具有自动锁闭功能和符合国家节能要求的天然气餐饮加工设备,安装相应的专用计量设备,按需使用。
7.4.5 根据各项设备的使用要求,定期进行功能安全检测,及时更换达到使用年限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和配件。
通过以上分析,本节能方案合理可行。
8 节能管理措施分析评估
本项目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包括:1、建立餐厅节能管理制度,安装用水计量表、用电计量表、用天然气计量表及热计量表等;2、配备专门的人员按时对餐厅的用水、用电、用天然气及采暖进行计量监测,定期进行能源统计,汇总上报相关管理部门;3、实时对各项能耗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认真采取措施修复,保证各项能源正常运用;4、采取相应的目标管理措施,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9 节能效果分析
本项目总体能耗指标:年耗能总量为1066.16(吨标准煤),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0.054(吨标准煤)。采取节能措施后,项目设计可以达到50%的节能标准要求。
10 结论
本项目通过控制建筑体形系数,护结构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墙体保温系统,屋面保温隔热系统,外门窗采用四腔三密封单框双玻塑钢门窗,玻璃为(5+12A+5)中空玻璃等措施,减少了围护结构的散热,改善了建筑供热环境质量,提高了供热系统的热效率,达到了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的目的。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规范,项目设计可以达到50%的节能标准要求,配备相应的能源计量管理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按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使本项目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能有效地运行。
篇10
【关键词】NPV;IRR;PI;再投资率假设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资本形式,它的价值是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所生产的的产品上并逐渐地得到补偿,要经过劳动手段的整个使用期间,才能完成全部价值的一次循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周期长、投资大、一旦投资影响深远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评价时应当慎重对待。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所采用的评价指标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根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来分类,可以将评价指标分为静态指标组和动态指标组(评价的指标不是一个,而是一组)。动态评价指标组就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各种指标,主要有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和获利指数等。
一、运用净现值(NPV)法进行决策
(一)NPV就是投资项目投入使用之后,按照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试投资额之后的余额。
备注:净现值的另外一种解释是从投资开始至项目结束时所有一切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的现值之和。在这里,我们只采用第一种方法。
(二)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分析中,如果NPV是正值,就采纳,如果是负值就放弃;而在多个备选方案中,应选用NPV为正值中的最大者。
二、运用内含报酬率(IRR)法进行决策
(一)IRR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所对应的贴现率
由于该方法牵扯到净现值,所以我们在进行分析是要以净现值为基础。而且该方法是一种临界分析法。
(二)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分析中,如果计算的结果大于或者等于企业的资金成本或者必要的报酬率就采纳,如果小于就放弃;而在多个备选互斥方案中,应该选用内含报酬率大于资本成本或必要的报酬率最多的投资项目。
。
三、运用获利指数(PI)进行决策
(一)PI是指投资项目的未来报酬的现值之和除以初始投资额。
(二)决策规则是:我们根据其公式可以看出,该公式只是净现值公式的变形,净现值的公式是差值,是绝对数的判断。而获利指数是比值,是相对数的判断。由于净现值的判断标准是大于零、等于零和小于零,所以获利指数的判断标准是大于1、等于1和小于1.在决策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时,若获利指数大于或等于1,方案可取,反之则不可取。在多个选择互斥的项目中,则获利指数大于1且最大的为最优方案。
在进行该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我们运用动态指标组进行决策结论是一致的。但这只是特殊常规项目,对于很多情况下,可能在运用该指标组时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会出现决策失误,下边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动态指标组中各个指标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四、动态指标组中的NPV、IRR和PI三个指标在决策时的比较分析
(一)净现值(NPV)和内含报酬率(IRR)两个指标的比较。前边讲过,对于独立的常规项目,我们可以用净现值或者内含报酬率两个指标进行决策,并且可以得到的一致的结论。但是对一些特殊的情况,两个指标往往会出现决策不一致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互斥项目和非常规项目:
1.对于互斥项目
对于互斥项目,出现决策不一致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是投资规模的不同,第二是每笔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不同。
(1)对于投资规模不同的一些项目的比较,往往会出现规模较小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大但是净现值较小,那么我们在这些互斥项目之间进行决策时,实际上就是在更多的财富和较大的内涵报酬率之间进行选择。很显然,决策者往往会选择财富,所以当投资规模不同的互斥项目,净现值决策的规则优于内涵报酬率决策的规则。(2)每笔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不同。由于“再投资率假设”的原因,净现值是假定产生的现金流入量重新投资会产生相当于企业资金成本的利润率,而内涵报酬率却是假定现金流入量重新投资产生的利润率与此项目的特定的内含报酬率相同。基于此原因,我们可以根据“净现值无差异点法”判断出,在无资本限量的情况下,利用净现值法得出的结果永远是对的,但是内含报酬率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果。
2.对于非常规项目
非常规项目和常规项目表现不一样的地方,往往是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不发生在期初或者期初和以后各期有多次现金流出等。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决策不一致的结论。
我们知道,内含报酬率的经济含义是在项目的整个计算期内,按净现值等于零是计算出来的报酬率,始终存在未回收的投资,只是在项目结束时投资恰好被完全回收。即在项目计算期内,项目始终处于“偿付”未被回收投资的状态。
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是,当期望未来的现金流量中一些为正,一些为负时,就会出现多重报酬率的问题。下边我们分析一下内含报酬率解的问题:(1)无解。如果项目的现金流量都是现金流出或者现金流入,NPV=0不能成立,也就不存在内含报酬率的解。(2)无正数解。净现金流量的符号只改变一次时,此时方程有唯一实数解,但如果符号改变后的现金流量之和的绝对值小于符号改变前的现金流量之和的绝对值时,则IRR没有正数解。(3)唯一正数解。净现金流量符号只改变一次且累计净现金流量大于零时,有唯一正数解,且为项目的内含报酬率。这种情况作为投资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先从项目取得资金,然后再偿付项目的有关费用。例如现有项目的转让、设备租赁、补偿贸易等。
如果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序列的符号只变化一次,则称此类项目为常规项目,则内含报酬率方程的正数解是唯一的,此解就是该项目的IRR。大多数投资项目都应该是常规投资项目。如果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序列的符号变化多次时,则此类项目为非常规项目。
内含报酬率法的使用条件:可以用于常规投资项目和非常规投资项目的单方案评价,而在多个互斥方案比选时,只能作辅助指标。
(二)净现值与获利指数的比较
由于净现值与获利指数只是公式的变形,所以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他们往往是一致的。只有当初始投资不同时,净现值和获利指数才会产生差异。
那么我们在运用这两个指标时应该怎么取舍呢,因为,最高的净现值符合企业的最大利益,而获利指数只是反映投资的获益程度,而不反映投资的回收多少,在没有资本限量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较大的投资项目。也就是说,当获利指数和净现值作出不同结论时,应以净现值为准。
根据动态指标组中的以上三个指标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资本无限量的情况下,利用净现值在所有的投资评价中,都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利用其它两个指标做决策时,如果遇到互斥选择或者非常规项目,有时会出现错误的决策。因此,在这三种指标中,净现值仍然是最好的决策方法。
在固定资产决策中,由于动态指标组是一组科学有效的方法,所以我们在具体运用是应该正确地运用该组指标,以使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不出现失误。
参考文献
[1]王庆成,郭复初.财务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