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资产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资产的概念

篇1

基本概念

本文所谓“媒体”,特指电视媒体,“媒体资产”特指电视台正在制作和已经制作完成的以及其他具有播出权限的节目成品、素材、图片、文档资料等,其他媒体的各种资产在此不作讨论;本研究中所谓的“媒体资产管理”(Media Asset Management,以下简称MAM)即指对这些内容的保存、调配与运用;而基于多媒体信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及数据存储等技术基础上的电视媒体资产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流程,则被称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也就是所谓的Media Asset Management Seystem(MAMS)。

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对媒体资产管理概念本身存在不同的界定和解释。本文中,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负责识别、捕获、数字化、存储、编目、检索、利用和再利用多媒体素材的过程和系统。系统的构建目标从根本上讲,需要实现媒体数据管理两个方面的功能:首先是保存,条件是稳定、安全、可扩展;其次是再利用,条件是方便、灵活、高效。其核心是电视媒体内容的采集、存储、传输、编码、编目、检索、。从结构上来说,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存储、系统管理和各种专项业务应用子系统等部分。

媒体实施MAM目标有二:一方面整合已有内容资源,形成更大的媒体资产并加以再利用,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媒体资产管理来创建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为各种应用网络提供广泛的素材和资料库支持。

国内媒体资产管理应用模式与发展现状

MAM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应遵循媒体的内容库管理、内容共享的生产模式、资产库管理(资产分配中心)等几种不同的模式。

内容库管理模式:这是一种MAM的基本形态。电视台对这种模式的应用是建立可进行检索和调用的自动化管理的磁带资料库。

内容共享的生产模式:随着非编设备技术的普及而出现的生产制作平台模式,通过网络,各个非编站点可以共享库内资源,进行在线编辑。电视台对这种模式的应用主要以新闻非编制作网络为代表。

资产库管理模式: MAM既是内部的内容管理平台、生产制作平台、播出平台,也是对外的信息、节目运营平台,通过围绕媒体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协调内部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进行资源调配,安排节目生产、播出、交换等,实现以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战略。

根据有关的资料,到2007年上半年,已经实施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电视台有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天津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宁夏电视台、苏州电视台、贵州电视台。另外,厦门电视台、广西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也分别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和实施了自己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各相关领域技术综述

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使得电视台必须将媒体资产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提上议事日程,同时相关技术的发展也为电视台实施MAM系统提供了最终的可能。

1. 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广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行全台制作、播出和传送等数字化和网络化工作,能够为实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计算机与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化存储管理成为可能。目前一系列的MPEG的标准以及H.264标准的应用和相应视频压缩产品的日趋成熟,是实现电视节目媒体资产管理的首要条件。

3.存储介质和存储结构的发展为实现电视节目数字化存储管理的主要因素。现在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大容量、有较好容错技术的存储介质,硬盘存储服务器的发展使其具有更快的I/O接口,如SCSI、FC(Fibra Channel)接口。并且各厂家硬盘存储服务器逐渐面向开放平台,在安全性、容错技术、并行性、快速拷贝等性能上均有提高,以适合广电行业的要求。

4.信息检索技术为电视节目数字化存储管理的应用带来了方便。由于信息爆炸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巨大压力,快速有效的文本全文检索与分类检索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方法和工具,对多媒体的数据按不同的形式和来源获取、增加与人物相关的语义,以方便对多媒体信息内容的检索。

篇2

面向惠普ProLiant Gen8服务器的Emulex I/O连接解决方案的主要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协议卸载性能:Emulex vEngine技术可提供全面的FCoE、iSCSI和TCP/IP协议卸载功能,包括TCP Offioad Engine(TOE),因此可实现高服务效率及虚拟化比例。

第五代光纤通道连接:Emulex Light-Pulse第五代FC(16GFC)HBA可在单一端口上提供每秒超过120万次I/O操作(IOPS)的性能,与同类其它HBA2相比,Emulex第五代FCHBA可提供高可靠性,采用了ASIC和零故障被动散热槽,与风扇冷却方法相比可在服务器中实现较好的散热管理。

通过对PCIe 3.0的支持提高I/O带宽:该解决方案可支持PCIe 3.0,具有快速的I/O总线、较多PCIe通道和高I/O带宽,而且可为虚拟化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提供较好性能,因为它可以根据Intel Xeon E5-2600 v2处理器产品系列正确匹配惠普ProLiant Gen8服务器的性能功能。

网络融合:EmulexFcoE基于IEEE标准和面向企业进行了强化的光纤通道堆栈,可通过融合基础架构支持存储和网络流量。FcoE可帮助客户节约适配器和交换机成本、线缆成本、电源和冷却成本,而且全面兼容现有光纤通道存储和交换机。

集中管理:惠普HexFabric和Flex-10适配器都使用通用的驱动程序,因此可以通过Emulex OneCommandManager从单一控制面板上进行控制、配置和管理。这样就可以实现企业级可扩展性,同时提供适配器管理功能。(张惠)

EMC全闪存阵列面市

近日,EMC了一款提供一致的、可预测的、高性能的全闪存阵列EMC XtremIO。该产品的内部架构与其他任何全闪存阵列不同表现在四个方面:基于内容的数据放置以高准确度跨所有SSD和阵列控制器,并在数据传送途中线内消除重复数据。双阶段元数据引擎使该阵列能够充分利用闪存的随机存取特性,无需系统级后端清理过程,就可将数据放置在阵列中的任何地方。XDP是一种专门用于闪存的算法,可防止SSD故障,同时使可用容量比传统RAID多。共享的内存中元数据使该阵列能够提供广范围的性能,并能够快速复制阵列中已存储的信息。

另外,XtremIO已与EMC生态系统、VMware vSphere实现了集成,同时获得EMC VPLEX、EMC PowerPath和EMC安全远程支持。(陈曲)

IFs ApplicatiOns 8成为单实例ERP领导者

近日,在最新出炉的Gartner针对以产品为中心的中型企业市场单实例ERP魔力象限图中,ERP解决方案提供商IFS(艾菲诗软件)公司凭借其IFSApplications 8产品的性能,被评为单实例ERP领导者。

Garmer认为,在营业额上,中型市场领导者不是最大的ERP供应商,但他们拥有值得信赖的产品以及一系列客户成功案例,并向市场展现出增长态势。同时,针对从现有产品开发至下一代产品方面,这些供应商都有明确的沟通战略,从而避免客户在采用新版本的过程中受到过多困扰。

IFS在2012年IFS应用系统8,新版本基于敏捷的开发方法且融入了与客户的密切合作。IFS Applications 8为关注服务和资产、项目、生产、供应链四大核心流程的行业客户提供支持。IFS应用系统8包含最新的BI理念和企业移动解决方案,并关注用户体验,其自带的IFS Enterprise Explorer拥有过滤、搜索和数据导航等多种直观功能,重新定义了用户与系统的互动方式。(许娓玮)

百度华通明略中国品牌数字资产榜

11月18日,百度与华通明略联合了2013年品牌数字资产榜。该榜单首次提出“品牌数字资产”的概念,它以百度的消费者搜索大数据和华通明略的消费者品牌态度小数据相结合,通过相互融合验证,从多个维度评估品牌在数字领域的表现。

此次的榜单共涉及手机、奶粉、非酒精类饮料等在内的二十多个品类的品牌排名。在手机品牌榜单中,国产品牌占据7个席位,其中小米超越摩托罗拉、黑莓、诺基亚跻身前三;在奶粉乳品品牌榜单中,国外品牌和中国品牌各分秋色,其中美素佳儿位列榜首;在非酒精类饮料品牌的榜单中,国外品牌的数量远超国内品牌,其中可口可乐、加多宝位列前两位。从总体趋势来看,品牌数字资产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长尾特征,前二十品牌的数字资产之和占到了全部数字资产的一半以上。

品牌数字资产指互联网上与品牌相关的活跃内容的集合,这是对品牌在互联网上累积的所有信息的量化审计,以一个综合指标的形式评估品牌在数字领域的表现。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因为在数字化浪潮下,消费者头脑中的品牌仅仅是品牌资产的一部分,而与品牌相关的、在互联网上的活跃内容是品牌在数字时代的新资产。

品牌数字资产由信息库存量和连接活跃度两个维度构成,同时细分5个指标:数字内容量、好感度、关注度、参与度与联想度。目前,搜索是消费者与品牌内容最主要的连接方式。通过分析其中的正面内容(好感度),以及与消费者有效连接品牌信息的连接次数(关注度)、人均的连接强度(参与度)以及连接的质量(联想度),最终得出了各品牌的数字资产。同时,在百度搜索大数据的基础上,该榜结合华通明略BrandZTM积累的消费者品牌态度数据,进行相互融合验证。(姜妹)

第六届“航嘉杯”插座ID创意设计大赛启动

篇3

(1)数字资产的编码与索引。

(2)数字版权管理。尝试加密、数字签名和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3)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平台构建。比较基于Web技术、分布式数字资产管理技术、基于J2EE的分布式数字资产管理技术开发的优缺点,尝试基于J2EE的分布式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在3D印刷企业印前设计中的实现。

(4)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所有业务交易的系统平均响应时间不低于3秒,每秒事务处理能力TPS在所有用户并发访问时处于平稳状态。

(5)用户界面简洁实用,通过简单培训既可学会操作;常用表单和报表使用MsExcell格式,便于使用和印刷,并支持报表样式。

(6)软件架构采用比较先进的J2EE多层架构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展性、灵活性较好。

2研究过程

2.1总体设计与系统构建原理

3D印刷数字资产库管理系统是比较基于Web技术、分布式数字资产管理技术、基于J2EE的分布式数字资产管理技术开发的优缺点,尝试基于J2EE的分布式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在3D印刷企业印前设计中的实现,采用基于EJB组件技术建立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层。系统具有保留跨平台的特性,同时又使用组件技术进行DAMS应用层的开发,使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具有处理异构、分布式数据的特点。平台的基本功能均是通过基础组件平台这一中间层逻辑的服务来实现的,它们是运行在应用服务器上的组件,而这些组件又可通过Hibernate对运行于系统平台之上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访问,数据库系统通过自身的机制将数据返回给业务组件,组件则回应前台展示层通过控制层的请求,实现用户的交互需求。

2.2开发策略

3D印刷数字资产库管理系统的开发,计划采取以下开发策略:(1)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开发、递进完善的总体开发策略。在开发方法上,坚持自顶而下的系统设计与自底而上的系统实施相结合,以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集成性和可扩充性,采用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式,满足企业对软件强适应性的要求。(2)坚持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相结合的软件开发策略。系统立足于企业大量基础信息的基础上,采用软件工程开发生命周期法(按照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实施)和快速原型法(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建立系统原型,通过运行不断完善)相结合,根据印刷数字资产库的自身特点,完成系统的开发与完善。

2.3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

本项目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实现系统用户和实际权限之间引入角色这一中介。用户主要是指使用该应用软件系统的人员,一般用户得到权限一般是通过分配角色来得到的。关于角色、用户、资源菜单三者的关系如下:每个角色允许有一个或多个菜单权限,一个用户拥有多个角色,而一个角色也可属于多个用户。显然,系统功能菜单相互独立,权限分配灵活。

2.4构建页面数据模型构建

构建文本对象、图像对象、图形对象数据模型,并对数字资产进行编码与索引,主要涵盖了3D印刷设计任务库、3D印刷设计素材库、3D印刷分割图层库、3D印刷光栅合成图库、3D印刷设计效果图库和3D印刷扩展库。

2.53D印刷数字资产库管理系统研发

系统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建立3D印刷设计任务库、3D印刷设计素材库、3D印刷分割图层库、3D印刷光栅合成图库、3D印刷设计效果图库和3D印刷扩展库的素材为主要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应用现代的企业管理方法,构建3D印刷数字资产库管理系统。基于B/S结构使它能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无需安装相关软件。当网络保证连通的前提下,每立计算机的浏览器均可作为客户端软件。基于B/S结构的系统响应速度快,系统平均响应时间3秒以内。

3结论与创新点

3.1研究结论

实现企业3D印刷信息的录入、导入、处理、查询等常规管理,支持多种索引的自由组合;支持3D印刷设计任务库、3D印刷设计素材库、3D印刷分割图层库、3D印刷光栅合成图库、3D印刷设计效果图库和3D印刷扩展库的文本和图像的在线管理和维护;支持建立3种文本对象、图像对象、图形对象相应的数据和属性,并对数据模型的可行性进行实验测试。以上系统功能,有效提高了3D印刷信息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为企业管理提高了效率。通过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设计等过程,围绕3D印刷设计任务库、3D印刷设计素材库、3D印刷分割图层库、3D印刷光栅合成图库、3D印刷设计效果图库和3D印刷扩展库的文本和图像等为主要内容,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应用现代的企业管理方法,提出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3D印刷数字资产库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3D印刷数字服务。

3.2创新点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确认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运动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网络经济的出现、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会计核算手段也从手工操作发展到全面机械化、电子化和网络化。

一、电子商务会计的概念

关于电子商务会计的概念,学术界探讨极少,至今没有明确的解释。庄明来教授认为“所谓的电子商务会计,是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完整的会计反映,包括电子商务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电子商务会计立足于实际运作的电子商务活动,但它又必须有一整套理论框架作为其基础。它既要对完全电子商务加以核算,也要对不完全电子商务进行核算。”

二、电子商务会计对传统会计确认的冲击及其确认方式

会计确认在手工会计中并非新的话题。由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商务模式,在原有经济业务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新型业务,比如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在线采购和销售商品、在线提供和接受劳务、在线支付或收取款项等。在电子商务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成本、新的产品形式―数字化产品的确认、电子商务收入的确认面临一些难题。本文仅对其中电子原始凭证、数字化商品、网站建设成本等确认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子原始凭证的确认

会计确认即通过会计账户要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确认其对应的会计要素,同时,确认各该经济业务要在何时进入所对应的会计账户之中。在将经济业务转化为会计账户之际,首先涉及的是各该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认定。

1.会计电子原始凭证对传统会计确认方式的冲击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审计依据、税务稽查的书面证明。会计主体发生任何一项经济业务,完成该项经济业务的有关人员应及时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在会计凭证中详细记录该项经济业务的内容,为明确经济责任,记录人员要在会计凭证上签名或盖章,审核人员对会计凭证进行审核并签章,经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作为记账的依据。

(1)电子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确认

一切企业单位,在办理各种经济业务时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电子商务过程所产生的凭证必然是电子形式的凭证,不再是传统的纸质凭证,这类凭证由于其是会计处理的数据源,故其确认也就显得十分重要。《电子签名法》中的数据电文应当已经包括了电子的原始凭证,因而电子签名的会计原始凭证合法性自然应当被承认。但是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中并未提及电子原始会计凭证,这就给电子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确认带来困难。

(2)电子原始凭证的真实性确认

随着信息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书签名已被新的数字认证手段代替。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数据的确认标记应当是电子签名,对于电子原始凭证中的电子签名,由于其处于肉眼看不到的网络之中,数据的认定远比手工会计中的纸质数据认定困难。

2.会计电子原始凭证确认策略

由于《会计法》是指导会计工作的主要法律规范,因此我国应当尽快修订《会计法》,确认电子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尽快研究电子发票等重要的会计原始凭证,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认其合法、有效性。

在会计工作中及时采用数字签名和加密技术相结合的最新方法。实践证明通过技术手段对电子数据的确认,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的一种技术手段考虑到了我国的传统印章使用的习惯与高科技技术的融合,就是采用电子印章。

(二)数字化产品的会计确认

数字化产品指的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一种产品,包括实体商品的电子形式,如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产品、专业数据库以及电子出版物等。

1.数字化产品对传统会计确认方式的冲击

首先,数字化产品是一种技术性资产,在一个以生产和经营数字化产品为主的企业,销售数字产品是其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开发的目的是通过出售而取得收益,数字产品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企业在数字产品的开发上是排斥他人的,为了自己的数字化产品能够占领市场,企业通常会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其能够具有优势以区别其他企业的产品,其研究开发支出可以合理、可靠计量。

其次,用于出售的数字化产品不应当作为存货确认。从特征上看,数字化产品与传统的存货在功能上具有类似之处。数字化产品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与物质产品制造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形产品一样。但从另一方面看,又不具备存货的特点,因为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三类有形资产。而数字化产品是无形的,数字化产品不需有形仓库保存,一次性开发或再次开发成功后就可以投入销售,而且可以不断复制再销售;可以说产品的生产过程是虚拟的,它的成本构成和收益大小也具有不确定性。

再次,用于出售的数字化产品不应当作为无形资产确认。虽然数字化产品符合无形资产的部分特征,但是企业持有无形资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为了生产经营,即利用无形资产来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他人或为了企业经营管理服务,虽然传统无形资产也可以通过销售实现收益,但这并不是它获取超额收益的主要方式。数字化产品的开发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出售收入。

2.数字化产品的会计确认设想

刘良惠学者认为“数字化产品既不同于有形产品,又有别于传统会计中的无形资产,但它又确实是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项资源,应该确认为一项资产。根据其特殊性,应该单独设立‘数字资产’项目,将数字化产品确认为‘数字资产’。至此,资产这一会计要素就应分为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数字资产三大类,有形资产又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两类。”对增设“数字资产”项目,笔者非常赞同,但对于哪些应确认为“数字资产”,则有不同的观点。本文提出建议:

(1)增设“研究开发支出―网站开发成本”

在资产项下增设“研究开发支出―数字商品开发成本”。数字化产品研究开发过程的支出,首先作为该项目确认。

(2)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条件

外购并自用的数字化产品的取得成本应当于取得时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研究开发阶段支出(除硬件设备外)于研究开发成功时,如果数字化产品为企业自用,并预期能够产生收入,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并按预期使用期限摊销。研究开发结束,申请专利权的有关费用,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

(3)增设“数字资产”

在资产项下增设“数字资产”。如果数字化产品用于出售,则应于数字化产品研究开发完毕时确认为“数字资产”,并按预期可使用期限结转成本。开发成功出售交付他人时,作为收入实现确认。

外购的数字化产品,于采购完毕时作为该项目确认,并按预期可使用期限结转成本。出售交付他人时,作为收入实现确认。

(4)确认为固定资产

为数字化产品服务的硬件产品,确认为固定资产

(5)确认为费用

在外购或开发数字化产品之前的计划、调研阶段支出,应当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研究开发失败,不准备继续研究开发的,其已发生的支出,也确认为费用。

(三)电子商务收入的确认

对于电子商务的销售收入,无论是在线实现商品销售收入,或是在线实现服务收入,都面临着确认问题,即何时将所确认的经济业务进入会计账户。

1.电子商务收入对传统会计确认方式的冲击

存在电子商务收入的确认难题在于,电子商务尤其是数字化产品的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时间较短,会计规范滞后。如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并未涉及电子商务的内容。

确认难题之一,在线销售数字化产品收入究竟是销售商品的收入还是使用费收入。当有形商品可转化为数字商品时,网络使得销售收入和使用费收入之间的区别变得不确定。当有形商品被数字化并通过电子商务网络进行电子化传送,买方出售的仅是商品的使用权,而自已仍然保留所有权,在这种情况下销售收入似可视为使用费。但有些数字化商品如电子版图书仅仅是实物的代替品,这些支付也可以看作是销售收入。但有些人则认为,由于版权仍为转让者所有,故支付应当视为费用。由于受让者有权为了运作而在其业务范围内复制多份拷贝,故在大多数情况下,所得又可视作商品销售收入。

确认难题之二,数字化产品的收入与费用如何实现配比。对于电子商务时代,数字化产品的前期研究开发费用过大,而陆续的生产成本很小,这一原则的适用性变得有些牵强。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受益期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进步所造成意想不到的淘汰,都使得收入和费用配比这一原则赖以存在的基础变得不确定。这种变化,致使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成本费用的期间分割及配比假定显得缺乏一种严谨实在的基础,表现出某种随意性和人为性。

确认难题之三,在线销售数字化产品何时确认收入实现。2006年2月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规定销售商品收入予以确认同时满足五个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己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4)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己发生的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这些规定对于传统交易的规定非常明晰,但没有涉及电子交易。

2.电子商务收入的确认策略

针对以上难题,会计理论界应当进行深入讨论,以指导会计实践。目前对上述收入的处理,会计实务界处理很随意,多是根据自身判断处理。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将电子商务的收入,尤其是数字商品的收入处理纳入会计规范,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正具有可比性。

首先,对于第一难题,在线销售数字化产品(包括实体产品的电子形式)其收入应当确定为销售商品的收入。原因在于,销售传统商品时,也仅是商品本身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转移,其商品商标品牌的所有权和生产该商品的权利并未随之转移。电子形式销售数字化产品,具有与销售传统商品同样的特征,客户支付费用即可得到所购数字化产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客户可以对所购数字化产品进行处置(包括复制多份拷贝,但也有产品不允许复制),符合上述收入确认条件。

其次,对于难题二,数字化产品销售可以相对配比。对于传统商品销售,其收入与支出也并不可能实现全部合理、准确配比,只是按照会计法规操作,实现比较准确、合理的配比。在电子商务时代,对于外购数字化产品再销售,其外购的金额与销售所实现的收入很容易实现配比。对于自创数字化产品用于销售的配比,可以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其前期研究开发过程为数字化产品生产过程,其发生费用即为生产产品的成本,作为研究开发支出(类似传统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可以扩展生产成本的内容,因为数字化产品生产情况较特殊,应增加研究开发成本)确认。并预测数字化产品的收益期限,定期摊销进入成本,实现收入、支出相对配比。

再次,对于难题三,交付商品时确认收入实现。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的购销合同、服务合同、原始凭证已基本消失,传统中会计核算的签字、盖章、复核、出入仓库等控制制度和措施已大大减弱。取而代之的证明交易已发生或者货款已收到的是电子原始凭证,如电子发货单、收货单、电子发票、电子银行支付凭证等,为确保其真实,电子原始凭证需要电子签名。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凭证形式只是由纸质变为电子,其内容、性质、作用并未改变,因而完全可以根据电子凭证确认收入实现。比如开出发货单,交付商品时确认为收入实现。

结语

电子商务给会计理论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会计环境的急剧变化动摇了会计假设;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对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确认的范围、标准和计量的方法带来了挑战。电。本文对这些内容作了初步性的分析研究,但不够深入、透彻,有待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许永彬.电子商务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283.

[2]张乃荣.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的全方位创新[J].会计之友,2004.12:79-80.

[3]庄明来.电子商务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80.

[4]刘潇潇.论会计与电子商务[J].市场周刊,2005.2:116-117.

篇5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Geske模型;复合实物期权

1.引言

数字图书馆就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象、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进行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1]。同时,数字图书馆应该是超大规模的、分布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2]。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涉及管理、技术、质量和经济等四个方面问题。目前为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三个问题上,唐晓玲等利用QFD和Kano模型对数字图书馆质量进行了评估研究[3];钱力等研究了基于ECDL的数字图书馆技术结构及其演化[4];尹达等研究了数字图书馆管理机制的构建[5]。而对第四个问题的研究较少,其中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经济评价研究没见报道。实际上,数字图书馆是一类投资较高的项目,对其进行经济评价不仅是建设阶段管理决策的需要,也是运营阶段效益分析的要求。

2.投资项目评估方法

对于资本投资项目的评估,传统的贴现现金流(DCF)方法,例如标准的(NPV)法则,往往忽略了管理方面的灵活性。[6]

现实市场中,管理者完全可以拥有宝贵的灵活性,在项目的不同周期,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推迟,放弃,扩张,收缩甚至更改项目。这种经营的灵活性类似于金融期权。当我们引入期权的概念后,投资项目的价值就有两个部分组成,即:扩展的NPV=标准的NPV+期权溢价。

实物期权的概念来自于金融期权,因此实物期权的量化方法也是以金融期权的理论和概念为基础的。最早来自于Black和Scholes(1973)以及Merton(1973)关于金融期权定价的学术论文,即经典的B-S-M期权定价模型[7];Cox,Ross和Rubinstein(1979)用一种比较浅显的方法设计出了期权的定价模型,即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Margrable(1978)评估了风险性资产交换的期权;Geske(1979)对简单复合式期权进行了评估,等等。通过引入实物期权的概念,为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柔性的投资策略,也为项目的经济评价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3.实物期权模型在数字图书馆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3.1 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字图书馆经济评价的步骤

⑴项目建设是否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⑵分析项目的生命周期,识别项目中所蕴含的期权;⑶选择合适的期权定价模型;⑷定义变量和变量取得的方法;⑸计算项目的投资价值,根据结果做出投资决策。

⑷项目价值的波动率σ在期权理论中,项目价值的波动率反映了项目的潜在价值,也即项目价值变动的标准差。波动率越大,项目价值上升的潜力越大,而由于期权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性,下降的潜力则被限制住。实物期权的标的物往往具有不可交易的特点,或者交易量很少,所以很难像金融期权那样通过大量的历史交易记录估算出波动率。

4.结束语

数字图书项目馆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进行经济评价非常有必要。本文利用Geske简单复合实物期权模型,对数字图书馆所蕴含的期权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数字图书馆项目的经济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文伯.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5):3-8.

[2]徐文伯.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战略[J].图书馆,2000(3):23.

[3]唐晓玲 何燕.基于QFD和Kano模型的数字图书馆质量评估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6):89-92.

[4]钱力 张晓林 张智雄.基于ECDL的数字图书馆技术结构及其演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1):89-99.

[5]尹达 郑建明.数字图书馆管理机制构建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1.30(7):47-50.

[6]Trigeorgis,Real Options:Managerial Flexbility and Strategy in Resourse Allocation[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83-84.

篇6

数字内容产业链迎合当今全球低碳经济时展趋势。新媒体艺术的数字虚拟资源彻底消解了以自然实体资源消耗为主导的煤电与机械等传统能源模式,虚拟能源旨在通过创新、智力资源筹建与低损耗特质,继而触发产业多元化,构建再循环体系,减少高碳能源消耗,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建立绿色生态文明,是现代经济持续性发展与生态环境改进双赢的一种新型产业经济链模式。

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内容产业链在其主导的价值链、企业链与供需链等关联性中,其资源的纯粹性与产业的多元化始终贯穿其间:基于移动媒体网络、在线实时通讯、超级链接、楼宇多媒体、触摸媒介、数字动画、数字杂志等媒介技术,创立以拟像、交互和共享为标志的新经济模式,构建起创意产业,信息产业,传媒产业,娱乐产业,旅游产业等经济产业链,其全面渗入的领域包括数字动漫,平面设计,网络游戏,展览展示,广告,咨询业,旅游业,远程教育等整个社会公众媒介系统。

一、时基传输与眼球经济

2001年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眼球经济”,其阐述的重点着重于后工业时代,资金、信息、知识、资本和劳力的供应都已十分充足,而一种潜在的稀缺资源正浮现水面,这就是注意力经济中的消费者的注意力。从其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稀缺资源的配置与有效利用已成为当今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时基媒介”基于光纤光缆传输,超越了传统时间与空间的划分,在其时间的革新中促成了“时间即事件”概念的形成,同时也成为“眼球经济”可能性的平台基础。

时基媒介以跨越时空界限而聚合信息,时间成为其媒介采样、传输与回放的唯一价值参照,由时间引发的媒体自身之内、媒体与媒体之间的实时同步,其中的数据流层则蕴含了极其庞大的服务层,因为在面对多个媒体数据流,通过相应的时间同步方案,保证各个媒体信息能够按照规定的次序出现持续性的传递给用户,进而有效删减了中间繁琐的应用环节来聚合大众的初始感受力。信息已成为一种“景观”(居伊・德波Guy Debord),它裂变了生产方式与消费意识形态,商品已成为一种景观性的意识形态之消费。

由时基传输带来的信息实时共享,一方面瞬息万变的信息不再受时间性的限制,使得大量的影像、咨询、声像、动画等由服务器向客户终端实时性、持续性传送,用户可以于第一时间内网罗来自全球众多的共传、共享资讯。另一方面就是对空间概念的革新,实时共享使得现代都市生活成为一个重叠的“U”型世界,因为其链接与传输方式已完全“扁平化”了,中间繁琐的交替应用环节被彻底消解,由广褒地域空间所引发的时效性秩序也不复存在,启动与到达成百倍的缩短,使得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内爆”(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而这正是由媒体本身所引发的各领域之间之界限丧失,价值爆于媒介自身。

因此,眼球经济不再受传统经济模式中关于主动与被动,即主客体之间的限制,并已潜入当下人们普通经济生活之合理授权。资本利益价值将最大化的集中在时基媒介之中,如今天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微博、手机频道等代表数字媒体上的所有资产,其中包涵了物质性实体产品与创意衍生性虚拟产品,进而达成注意力经济之受体与资产提供之主体之间合理换。而其时基传输价值链源头将引发企业链的链锁反应,如平面设计与创意规划生成的广告创收;由网络和其他数字平台运营成为生成的服务性消费创收;由中介、导引环节发展生成的信息交流创收;庞大的物流费用;由软件开发以及知识产权投资生成的一系列创收等,“眼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又反作用于原创设计、艺术、传媒、程序编写等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机构的增多,人才传输与专业教育领域的附属产业链的扩张与繁荣,有效增多竞聘岗位,解决了社会的就业问题。所以,以时基传输、实时共享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潜藏着构建新型世界文化产业经济结构与运作模式的强大价值体系。

二、数字动漫的虚拟沉浸

20世纪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在其“拟像(simulacres)”概念中着重阐述了基于媒介革新,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正向拟像、仿真社会加速转变,这并非简单停留在“仿造”层面,而是:缺席已还原为存在,暂存已成为一种常态,虚拟已为一种真实的“在场”,摹本已没有了原本,因为原本已成为了一种“拟像”。新媒体艺术中的虚拟沉浸效能正使得人们生存于某种“拟像”世界当中。“虚拟现实”已成为一种现实。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沉浸通过对人类综合感知系统的重新整合与调配,创建包围式叙述,虚拟模型创建,时空穿越,边缘体验搜索等技术概念化,构建起如奈西塞斯式的“梦想”(异想的可行性)存储数据库,在创造身体生理到心理感知全新包围式体验,实现深沉梦幻沉浸与交互完美体验同时,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实现人与外部客体的深度的交互融合。

那么以虚拟沉浸与交互体验技术为主要“变现”渠道的数字动漫产业,凸显了以媒介自身技术革新促成新型产业经济链的典型案例,同时在国际竞争中已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与文化输出的新兴支柱经济力量。数字动漫产业可以极大的发挥智力创意性价值链,借助各区域各地域的文化属性,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借助区域市场的区间专业化分工、协调以及多维性需求,以虚拟沉浸为体验的头脑风暴、眼球风暴创意为核心,以大众传媒机制载体为合作形式,带动一系列周边产品开发的供需链而成的产业链架构。

就当前动漫产业链案例而言,日本ACG产业链的高端技术与成熟市场确实有目共睹,成为日本的文化输出主要渠道和第二大支柱型产业。虚拟沉浸技术新媒体产业链的构建将如同原子裂变一样引发潜在的巨大经济链锁反应:处于价值链源头的原创设计、形象创作、技术研发、项目策划,作为智力创意能源在建立其形象品牌的同时本身蕴含了源源不断的衍生能力;继而到品牌传播、市场运营、虚拟销售等与大众传媒合作形式,以电视电影、报刊杂志、舞台出版为拉动效应的载体合作,又将引发下面一些列延伸性产业,如公仔玩具、包装装饰、文具书刊、餐饮、邮电、主题服饰、主题公园、产品体验馆等周边产业。英国,法国企业借助虚拟沉浸技术的数字魔力而创作的“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等形象品牌在全球掀起上亿的电影票房同时,与其相关的书籍销售、DVD影像、画册、服饰、食品、网络游戏以及主题旅游产业更是蕴含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利润。

三、交融性的公众渠道

日本艺术家八谷和彦Hachiya kazuhiko于20世纪90年代尝试了人机交互实验作品:“ Inter Discommunication ”,在其作品中八谷和彦设置了两位参与者互带着数据头盔,从数据头盔的显示屏中显示的却是以对方视角所观察到的物象。艺术家借用新媒体技术对图像、声音、频道等交叉叙述与对活动(静止)物象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交互与替换,从语言、风格、形式以及立场等方面提出了影像与空间、环境、视角的融合性问题,并有意于哲理层面对传统上“自我”与“他者”概念进行了交换。

因此,新媒体艺术的交融性概念通过将受众(客户自身)直接纳入到网络化和地域性多媒体虚拟数据库,建立交互性公众产业渠道,如为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空间以及广告创意、产品设计甚至跨领域学科如自动化办公等提供技术与美学上的支撑,另一方面增加了传播渠道的衍生性,如将户外移动媒体、楼宇多媒体、公共客服终端等公共空间声像交互“链接”为一个严密体系,使得城市移动人口生存在这个由多种新媒体平台所焊接的虚拟数据通道(数字社会)之中。因此在产品的宣传与传播过程中,供应商不再以单纯的广告植入而消解消费者理解与接纳之权利,而是通过交互对话的意义发掘;基于交融性中的身份界限的消解,从而使受众作为巨大的需方市场同时也转变为间接的供方市场,彻底改变过去单向度的供需关系进入一种循环互经济的运作体系;拓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即人们在体验与理解中就已经开始“消费”了:“技术即产品”。从这条价值链中又进入对如销售咨询(传播途径)、信息广告(传播内容)、电子制造业(传播技术)、交通(数据共享)、教育(新媒体应用与教学)、旅游产业(都市文化)等多层企业链的有效推动与发展。

在这样一种新型经济网络结构中,没有严格纲目,不再有特权与从属之分,平等的环节与共存关系使其突破了传统的行业壁垒与行政边界,融合了从投资、生产到销售链条中的每一环节,促成其间之“共谋互利”:投资方通过概念创意刺激资本市场的活跃;技术开发商和设备生产商通过“技术即产品”而获取巨大的市场空间;传播运营商可跨越行业壁垒来扩大经营内容;而内容提供商则可寻求更多的产品分销渠道、扩大公众的议价能力。

新媒体艺术虽具有不可比拟的技术与观念上的优势,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与区域性经济体结合过程中将会出现的一些难题,尤其在国内,新媒体技术相较于传统媒介在针对具体应用问题划分与方法论确立方面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创新内容与原创品牌的稀缺,对外来形象与手法的盲目复制;以鲜明的东方形象简单附着西方风格最终沦为不中不洋缺乏民族创意的作品,“华侨文化”制作迹象普遍存在等等,技术的优势与智力概念的劣势强烈反差与尴尬处境使得数字内容产业优势没有尽致发挥。同时由于新媒体艺术与传播渠道磨合的实验性,导致相当部分的创意产品被其他传统传播渠道习惯性的同化,导致后期销售渠道边界模糊,遍布于城市中的新媒体载体并没有发挥其功效,使得数字内容价值无法转换为等效利益,因此与其相联的企业链与供需链诱导出初始性脆弱与相对闭合状态,没有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与衍生。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产业链经济发展探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许江、吴美纯合著:《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熊澄宇著:《新媒介与创新思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加拿大)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陈玲著:《新媒体艺术史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篇7

1)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为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一致性提供依据。

2)构建统一的信息门户,集中信息资源管理、应用服务管理和内容整合,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

3)构建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集中用户管理、统一权限管理,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实现用户单点登录。

4)网络规划方面,校园网在性能上需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①数据处理、通信处理能力强,相应速度快;②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高;

③网络易于扩容、升级和管理;

④主干网的带宽要高,以满足数据流量不断增长的要求。

5)构建安全可靠的公共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

6)建设先进实用的应用支撑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科技管理、学生综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图书管理、学报管理、体育运动管理、后勤服务管理、一卡通管理与教学评估管理等),实现高职院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2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管理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

2.1基础层基础层是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基础,基础层的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基本保证。基础层主要为校园网用户提供以下服务:

2.1.1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是数字化校园的最基础的设施,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数字信息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数字的空间。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校园数据网络和服务器系统,它们是信息的存贮与传输的硬件基础。

2.1.2网络基本服务网络基本服务是数字信息流动的软件基础,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网络计费、信息、身份认证、网络安全、域名服务、目录服务等,它是衡量网络系统功能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

2.1.3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数字化校园的统一的数据存储访问集合,它主要由共享数据中心以及文件、目录、关系型数据库等基础构成。其目的是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以一个共享的数据库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唯一的可信数据源,使整个数字化校园的新系统、不同时期已经建设的已有系统的数据能够有机的集成,保持所有应用数据的统一和一致,并为整个学校的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提供可靠的、足够的、全面的数据保障。

2.2应用层应用层包含了校园办公、教学、科研、固定资产、人事、财务等所有应用系统,以下介绍最常用的几个功能模块。

2.2.1办公系统办公自动化就是用信息技术把传统的办公电子化、数字化,创造一个集成的办公环境。办公人员在同一个桌面环境下一起工作。借助校园网网络系统实现跨时空的作业,管理效率大大提高。通常办公自动化主要实现七个方面的功能:内部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工作流程自动化、文档管理自动化、辅助办公、信息集成、分布式办公功能。

2.2.2教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是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学院排课、选课、教学和考试的信息化,让教学、课程、考试、测评成为一体化工程;实现师生网上教学互动;自动计算教学工作量和酬金;实现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

2.2.3教学与学习系统教学与学习系统可以帮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现全面的信息自动化。主要包括信息点播系统?视频广播系统、远程教学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等。

2.2.4科研管理系统实现对科研项目、合同、经费、成果、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功能有:学校可以随时查看和统计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的种类;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论文档次与类别;课题立项申报;详细了解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2.2.5人事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化的人事管理系统,对人才管理、人事调配、离退休管理、职称评定、工资福利,职工考评进行统一管理。

2.2.6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为固定资产提供网络管理服务,使得校内各部门设备资产管理人员能够利用网络共同进行设备的借出、归还、转移、维修、折旧、报废等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证固定资产数据的实时统一性。

2.2.7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是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读者通过网络组织访问外界数字化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的总体需求是:直接使用校园网络以实现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高速连接和用户的接入;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逐步扩展和海量存储的分布式计算机体系;对各种应用软件的功能、操作性、稳定性和扩展性等进行综合考虑,采用成熟的软件产品;建设医学多媒体文献的资源制作系统,能与其他高职院校,尤其是医学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合作建设特色资源库,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有效应用。

2.2.8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系统是利用IC卡作为电子身份的载体,使师生员工在校园中能够自动完成一系列与其身份相关的活动。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牵头环节,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宿舍和办公室门禁系统、电子钱包和校园电话系统等。

2.3服务层校园用户最终通过服务层使用数字化校园,它通过各种信息访问方式、信息门户和集成管理工具为校园用户提供服务。

3结束语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要素;调整优化

一、会计要素及其特征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分类,也是会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会计要素的特征:可认定性,指凡能列为会计要素的,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认定标准或规定;可计量性,指会计要素具备可用货币计量的价值属性;可分割性,指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运用会计账户对各会计要素的量变情况进行记录和计算;相关性,指各种会计要素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各要素的存在都以相关要素为依托,各要素的量变必然引发相关要素的量变;可转化性,指经济业务的发生将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变更,导致某一要素内各项目之间发生转化或者使原有的要素转变为另一种新的要素。

二、会计要素受电子商务环境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会计要素的各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资产要素方面体现在会计资产范围扩大,经济资源主体由有形资产转向无形的知识资产。负债要素体现在由于电子货币的出现,相关会计科目面临调整。所有者权益要素方面体现在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企业员工应被视为企业的所有者。收入要素方面体现在电子商务企业运作的特殊形式导致企业收入来源多样,引发数字商品的收入确认问题。成本、费用要素体现在随着企业逐渐采用电子商务形式运作,流通形式实现了“just in time”,实现了“零存货”,适时生产形式下的存货控制成了亟待考虑的问题。利润要素方面体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利润成为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共同投入所产生的回报,且主要由智力资本创造,所以需对智力资本进行明确的确认和计量。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要素的调整与优化

(一)资产与负债要素方面

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使得无形知识资产日益重要,故企业的资产要素范围也应相应的扩大,应包括无形知识资产。同时,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功能,要求在会计科目中对电子货币予以相应的记录,需在“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下设立“数字现金”的明细科目来适应会计处理的要求,对于数字现金业务所引起的债权债务结算前所发生的折算,可先将其作为已实现的损益处理。此外,随着数字商品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商品,需在相应的资产、负债科目增设“数字商品”这一科目进行核算。

(二)所有者权益要素方面

所有者权益要素的调整优化体现在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问题上。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存在争议。一方面,企业雇佣劳动者,取得了劳动者在雇佣期的人力资源所有权;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存在于员工个人人体,也可以说是由企业每一名员工所有。因此提出劳动者权益概念,作为所有者权益的扩充,意味着劳动者是人力资源的所有者,代表劳动力的所有权投入企业形成的资金来源,劳动者由于拥有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应在企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收入要素方面

收入要素的调整优化体现在电子商务企业的收入确认上。电子商务企业数字商品业务模式包括付费浏览模式、网上订阅模式、广告支持模式、网上赠与模式。付费浏览模式下,数字商品只是放在网站上供人下载,顾客只需交纳小额注册费。会计处理时,设置“数字商品”科目。企业为客户开辟下载渠道,视为企业提供劳务;客户支付注册费,视为企业劳务所得。企业为获取数字商品支付的钱,作为数字商品成本入帐。网上订阅模式下,企业提供影视娱乐节目、报刊杂志等并要求顾客付费,企业是销售方,取得销售收入,但由于企业拥有的只是网站上的一个版本,每次销售成立时,存货成本无法立即结转,故不能立即确认为收入。需先将这一笔钱放入“待处理数字商品”科目,到月末一次性处理,获得数字商品时,可计入“数字商品”科目下相应明细科目,到月末摊销销售成本。广告支持模式下,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获取消费者的点击。企业主要是赚广告商的钱,吸引广告商将广告放在其网站上,收取一部分广告费。收到的广告商付款做其他业务收入入账。网上赠与模式下,企业主要是在销售商品的同时,赠送一点商品给顾客以获得客户长久的购买欲,这一部分商品应该作为促销手段的一种,计入企业的广告费用支出。

(四)费用要素方面

费用要素的调整优化体现在“零库存”下的存货控制问题上。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减少存货风险,实现“零库存”。“零库存”是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适时生产系统,这一系统是对传统生产系统存货控制的冲击。传统的存货控制按照经济订货量原理进行,认为存货存储是必须的,存储成本存在是合理的,所确定的经济订货量水平是全年的存货采购成本和存储成本之和达到最低时的订货量(EOQ)。而适时生产系统追求库存达到最小,加快供应节拍,缩短间歇期,将商品损失降为零。

图1中订货成本线和存储成本线的交点向坐标轴左边移动,意味着经济订货量下降,说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存货控制。由于采用了适时采购,减少了供应商的数量,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减少了付款次数和材料检验次数,使存货的订货成本大大减少。同时,适时生产系统将存货的存储视为无效和浪费的行为,考虑到其机会成本及经济订货量下降等因素,存货的单位存储成本将会增加。

(五)利润要素方面

电子商务对利润要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本的计量和确认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价值已不在于拥有多少有形资产,而在于继财务资本、劳动之后的“第三资源”――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定义,普遍认同的有Klein和Prusak提出的智力资本是一种可以规范化,被掌握并施以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以及Skandia公司提出的智力资本为企业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差两种。

智力资本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有卡普兰提出的平衡记分卡法以及适用于依靠R&D发展的企业采用的研究开发成果法和James Tobin提出的托宾q值法。鉴于平衡记分卡法的繁琐以及研究开发成果法适用的局限性,托宾q值法更为可行。此法最初是用于分析公司的资本投资,但是由于智力资本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因此可以从股票价格的变化上加以反映。q值是公司的市值(即股票市价与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乘积)和公司有形资产的重置价值之比。托宾Q值计算公式:Q=公司市值/公司有形资产的重置价值。这个比值反映了市价中包含的,而资产负债表中没有的一部分智力资本。

四、结语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给会计要素带来极大的影响,会计要素的诸多方面都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与适应,鉴于目前尚未出现一套可遵循的标准方案,本文在此仅对需要调适的会计要素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Hudson W Intellectual Capital:How to Build it,Enhance it,Use it [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93.

2、刘曼路,凌春华.电子商务中的财务与会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许江川.论电子商务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四川会计,2000(9).

篇9

【关键词】信息化;条码技术;网络:管理

数字化医院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医院系统是医院业务软件、数字化医疗设备、网络平台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工程有助于医院实现资源整合、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打造绿色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后勤信息化是医院数字化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后勤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医院经营管理的有力保障。医院后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后勤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将分散的信息汇总处理形成封闭式信息管理链,完成从事件发生、运行处理过程、监督、反馈最终结果到改进措施与修正办法的过程管理。它将在后勤管理集团形成一个数据中心,处理分析统计各个中心职能部门的管理数据、运行数据,资金使用情况、收益情况、资产情况、能源消耗、设备智能监控等功能信息。

后勤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后勤系统的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这势必对传统管理模式与手段进行更新。而且通过信息化建设,对一些原始材料的归整与服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使旧有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得到了改革,使之具有简单化、平面化、规范化、等特点,大大优化、提升了后勤管理的模式。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由原来的粗放式管理变为集约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

1 后勤信息化的技术特点

1.1 网络化

网格化管理一词最早见于城市管理规划,后来也被很多企业引用于公司的规划和管理。网络化管理是指通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将原本分散开来的单体通过技术手段组建成一个网络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随着医院网络(有线、无线)等的布设,医院整体就是一个大的网络,成为后勤信息的基本支撑,使后勤管理系统与其它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协同作业。通过内部网络后勤实现下科室巡检网络登记制,基于信息数据管理,建立运行、维保数据库,满足管理考核的实际需求,体现很好为临床服务理念。

1.2 数字化

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统计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研发、计划、组织、生产、协调、销售、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方法。当我们没有信息化时,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停留在手工操作上,即便有了电脑,我们也只是作些简单的数据统计,新机子旧模式尤如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数据的冗长与不一致,难以真正发挥计算机系统应用的效率。而信息化建设对后勤信息系统的有效开发与研制,使流程变得清晰管理变得顺畅,数字网络高效化,提升安全可靠性,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完成的数据统计一个回车键就全部解决。

1.3 条码化

条形码技术是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它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型的自动识别技术。后勤管理的很大部分是物资流转的管理,然而物的标识使用条码最方便、最经济、最实用。

用条码技术进行固定资产和物资的管理,它的好处就是结合条形码技术,赋予每个实物一张唯一的条码物资标签,从物资购入医院开始到物资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能针对物资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解决了资产管理中帐、卡、物不符,资产不明设备不清,闲置浪费、虚增资产和资产流失问题。为医院后勤的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可靠、高效的动态数据与决策依据,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使物资的管理变得轻松、准确,快捷和全面。

1.4 智能化

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通过软件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可以对某些工作或过程进行有效智能控制监督,使工作流程规范化、简单化、智能化。比如对物资库存数量、保质期进行提醒,以尽可能的降低库存,减少积压。对医用氧气、负压吸引、空调温度等等进行实时监控,对非正常情况进行随时报警提醒,以减少差错事故。通过网络对楼内的空调、通风系统、集中供热、电网电流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的分析,对节能降耗的工作起到很大作用。

1.5 能耗计量系统化

医院由于人员密集,流动量大,加之医疗、护理任务繁重,造成能源耗量高。后勤为节约能源,病房楼内各护理单元用电量、水量(冷水、生活热水)、医用气体(氧气、压缩空气、负压空气、笑气)、空调热能应实现量化管理,建立自动抄表系统,即时提供系统的能耗数据,建立单床能量消耗的统计数据和节约分析的意见。自动抄表系统采用RS-485通讯网络使计算机与各类计量表头相连,采用标准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存贮。计算过程均由抄表系统完成,以信息数据为依据,通过网络对楼内的空调、通风系统、集中供热、电网电流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的分析,以实时监控,远程跟踪为特征的管理新模式,对节能降耗的工作起到很大作用。

另外“物联网”的应用,加速了智能化的管理。2005 年,国际电联提出“物联网”概念,信息化发展正由“互联网”时代进入“物联网”时代。形象的说,物联网应用电子标签、识别系统、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物”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使每个大楼、每个道路,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产品,甚至到电网电压、电流,锅炉所消耗天然气都有自己的数字身份,通过网络和数据处理平台( 即“云计算”) 实现信息共享与价值创造。根据IBM 公司调查报告,物联网将成为未来企业实现智能可持续发展、发现绿色价值、顺应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上海市卫生系统着手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再造医院业务流程。

2 后勤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目标、三大原则”

从目前医院后勤信息系统建设取得较好效果的医院的经验来看,后勤息化建设应围绕“一个目标、三大原则”来进行。

“一个目标”,就是指后勤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提高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水平为目标,而不是简单的效仿与“跟风”。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一般较大,经费又不是很充裕,如果在前期的系统规划时感觉信息系统建成后,其所获得的效益与效果不如不搞信息化,那么就不如不上信息化,省得浪费人才物力财力。

“三大原则”,就是指“管理升级、技术支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和“统一标准、互联互通”。首先要优化管理模式,再去选择适合这种模式的软硬件系统,然后利用技术手段将优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固化。其次要遵循总体规划,这就要求基于正确的信息化总体框架分步进行实施,因为信息系统的实施很复杂,若几个系统同时上,可能会出错,影响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正常服务流程的运作,而且信息化建设需要有较大的投入,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对本就资金不是很充裕的后勤管理部门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最后,后勤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的原则,实施时要考虑系统模块开发的互通性,上一个模块的开发与下一个模块的研制在系统编码和采用先进.

成熟的实用技术,符合标准化、系列化的原则,并具有开放和可扩展性。各子系统设备,既可现场分散控制,又可集中监视,是“集散式”的控制方式。

3 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医院后勤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领导的重视程度。部分医院的领导层对于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医院的后勤工作就是完成日常水电暖的维护、物资的发放,没有意识到计算机的使用将无疑使后勤工作走向便捷高效之路。

(2)后勤管理人员缺乏,素质有待提高。医院后勤缺乏有管理、有技术、有专业的人才,特别是能适应高科技的开发型人才。

(3)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一个能覆盖后勤各主要部门和职能且较完整的信息平台的建设投入,根据后勤业务规模的大小,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资金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又不能明显的反映出来,所以医院投入资金的多少影响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规模。

(4)应用技术考虑不周。许多后勤系统的部门在实施信息化建设时,“贪大求贵”,认为越大越贵的就越好,片面强调设备(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生产开发厂商的先进性,忽略了本院化、用户化二次开发的重要性。这也是导致后勤管理部门信息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后勤信息化如其他任何部门系统的信息化一样,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与外延的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后勤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做到动态管理、重点监控和宏观调节。为充分发挥网络系统的作用,后勤信息化、智能化随后会逐步不断完善。

篇10

【关键词】改进 财务报告 模式

一、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

1.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观点,“实质重于形式”的含义为“要使会计资料如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交易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只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反映和核算”。因此,当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实质发生背离时,会计核算应该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但长期以来,到底是“实质重于形式”还是“形式重于实质”,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会计界,而且往往是“法律形式”取代了“经济实质”,并以此指导会计处理。例如:①在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之中,由于各国税法的重大影响,会计实务依然按照稳健性而不是“持续经营”原则作为资产计价的基础;②按照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资产被定义未来的经济利益,但是会计人员并未真正按照现值而是按照历史成本属性去计量资产;③再如,有退款权的产品销售,会计人员进行处理时,往往在交易发生时就完全确认为一项收入,但是经济事实却是,与该商品相联系的风险并不完全转移。

2.重成本而轻价值

由于会计的主体假设的存在,采用成本或者价值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在同一时点上不同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立足点的不同:成本是会计主体对“投入”的核算,而价值是会计主体对“产出”的核算。笔者认为,以资产为例,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代表了资产的存量特征,而价值则代表了资产的流量特征。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重成本轻价值是由于立足财务报告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主要考虑到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和稳健性。以成本尤其是历史成本作为资产的主要计量属性,只能反映资产的取得或投入,并不能够反映“未来的经济利益”,这样就与资产的定义相违背,资产概念在质和量的规定方面就是相悖的。

3.侧重于企业历史的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

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会计要素定义可以看出,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或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但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不仅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而公允的描述,更希望了解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在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此外,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仅仅重视历史信息,也和权责发生制的确认要求相背离。因为权责发生制原则本身包含了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和展望未来三个环节。

4.侧重于利润的核算

fasb的概念框架力图体现的是资产负债观,而不是以收益表为重心的收入/费用观,但是在财务报告中却并未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例如:①过分注意盈利的核算,强求收入、费用的配比而忽视资产的计价;②过分注意最终的利润数据,对企业的实际现金流量状况长期忽视。

5.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尽管完整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是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固有弊病。试想,以交易为基础的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势必会拒绝确认乃至报告某些虽然与交易无联系但是却十分重要的期间价值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企业对经营业绩的反映和控制(监督)不能令人满意。例如:①企业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因为不直接与企业的交易活动相关,因此在财务报表上得不到反映,但是这类事项或情况,对企业日后的经营业绩却有着深远的影响;②那些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软资产知识产权、智力资产等,对企业发展意义深远的项目,更是得不到反映;③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财务报表中也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④对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商誉和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报酬机会以及种种不确定性很少披露;⑤财务报告的不完整性还在于它是一种“通用目的”的报表,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通用目的”财务报表以外的某些特殊需要的“专用”财务报表。

6.财务报表项目的不确定性

不可否认,由于估计和判断的客观存在,“不确定性”充斥着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例如fasb关于资产定义中的“可能”一词,就含有“不确定性”,然而各项资产却以非常确定的单一数字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之中。事实上,只要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确认以责权发生制为主,那么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估计和判断就不可避免。但问题在于,在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单一、仿佛十分确定的数字,到底向会计信息市场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即使加总可以抵销单一会计数据的不确定性,但也掩盖了一些十分有用的信息。难道我们不能从个别会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和分部报告同时并存不悖中得到什么启发吗?

理智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会为这些貌似精确的数字所迷惑,但是要探究其本质上的确定程度,也不容易。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去验证和再确认,甚至不厌其烦地对财务报表上的单一数字进行重新分解,然后再按照自己的判断重新组合和汇总。那么我们就要提出质疑——会计人员将零散的会计数据经过确认、记录和计量程序最终汇总为单一数字,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又将它按照自己的需要予以分解并进行再组合,这样合了又分,分了又合,会计人员到底起着一种什么作用?对整个社会资源是否意味着一种巨大的浪费?我们为什么不对此状况加以改进呢?此外,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这也是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之一。

二、对改进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几点设想

具体设想如下:

1.改革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并不意味着对之完全否定,相反,我们应该继承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报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但是建议将这三张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应该更加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而对于非核心的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地采取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尤其应该注意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能够表明投资报酬、财务弹性和变现能力的会计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做法,在损益表的下端附加披露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

2.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注意披露各种表外融资方式特征和风险。

3.在财务报表的补充资料之中,披露企业物价变动的会计信息;另外,可以适当披露采用“区间”或“范围”估计数量报表项目的有关信息,借以消除报表项目貌似确定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的误导。

4.在其他财务报表中,着重披露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经营活动重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的显著风险和报酬机会、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和关于企业“软资产”(如人力资源)以及评估的商誉的信息,并尽可能披露关于竞争对手或同行业其余相关企业的信息。

5.尽可能及时提供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告提供的周期,如采用季度财务报告或适当发表临时财务报告,简化年度财务报告等。

6.对操作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应该单独予以披露并进行核算。

7.若存在着多个企业分部,应尽量按照行业分部或地区分部编制或提供分部报告。

8.鼓励企业进行适当的自愿披露,包括披露一些有一定依据的预测性、前瞻性会计信息和管理当局的意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