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实践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26 16:4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劳动实践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劳动实践教育

篇1

[关键词] 高校 农村劳动力 教育培训

一、高校的优势

1.高校的人才优势。高校尤其是农林高校具有栽培学、植物保护、经济、贸易、投资等各行各业人才,这些人才是广大农村地区所急需的,并且随着终身教育机制的贯彻落实,这些人才大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不论是在参与传统教学活动,还是在现代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教学经验,为拓展职能,参与新型农民的教育培养创造了条件。他们可以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整合加工,生产出农民所需要的切合实际的信息资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农民,而且在农民消化吸收这些信息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

2.高校的技术优势。农民教育不同于大众文化教育而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广大农民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远离城市文明,空间的阻隔不利于农民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其次,由于农民大部分时间在田间劳作,很难抽出整段时间来从事知识技能的学习。因此,农民教育应围绕“科技兴农”主题,找准专业对接点,依托网络、电视、短信等载体,进行计算机信息获取和现代意识的培养,采用培训班、咨询站、网络服务、科技110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高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与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高校的资源优势。现在我国部分农村电脑已相当普及并且网络也普遍应用,用户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借助各种通信手段接入互联网,从而接入图书馆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享受图书馆定题或跟踪服务。高校图书馆拥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可以实现对多个数据库的跨平台检索。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简称CALIS)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相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为高效率、高水平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理论服务于生产实践,提高科研转化率。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特点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较低、作息时间和文化素质层次不一,留守人员年龄偏大等,对教育培训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兴趣;还由于受、民族、家庭结构、地域位置等影响,制约着人们对培训的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培训效果。鉴于以上特点培训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灵活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根据农村劳动力的人员特点、岗位特点,安排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根据不同文化水平和文化环境编写不同的培训教材;根据不同的认知水平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根据不同社会组织的具体条件,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建立不同类型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资队伍等。也就是说探索一套适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培训机制。

三、高校开展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对策措施

1.巧设教育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培训方式。以高校为主阵地,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多数农民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文化程度又普遍较低,培训内容一定要实用通俗,如与农民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养殖、种植业等农业技术,要长时间、滚动式办班,组织农民轮流学习技术。对于涉及范围小,针对性强的技术,则以短班的形式组织学习,专人讲解,并上门做技术指导。高校在发挥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农民培训的特点,在教学流程上,实行目标、培训、实践、考核四个程序,按照农民特点采取短平快培训模式。在专业设置上,要以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为中心,以广大农民需求为重点,按照实用高效的原则,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在教学形式上,力求务实多样。一是长短班结合,农闲时办长班,农忙时结合生产技术环节办短班;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讲课与实战相结合;四是讲解与专业户介绍相结合。

2.链接教育培训信息平台保障农村劳动力教育权利。高校要链接教育培训信息平台,提供最新劳动力需求动态,及时更新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建立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关于新型农民培训的政策、法规,用法律赋予农民享受教育培训的权利,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及其子女的劳动技能的培训要给予法律和法规的保障。以法律、法规形式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新型农民培训的工作制度体系,建立各乡镇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做好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引导,切实承担起发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责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依法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提供信息资源创新教育培训教材体系。高校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创新教育培训教材体系。培训农村人力资源所用教材不同于任何一般的学校教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特殊性。一是要求适应其文化水平,二是适用于不同工种和岗位,三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这样就要求有一系列教材,供学员选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4-0094-04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各项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思想观念和心理品质的教育。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的概念,后被译为“创业教育” ( Enterprise Education) 。教育部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由团中央牵头组织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经济学院等9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4.8%,高等教育基本跨入大众化门槛之后,地方政府成为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扩张的主体,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持续大幅度攀升。地方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导致短时间内数量庞大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求职者进入就业市场,也必将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的涉及面不仅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求职者,也包括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2400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1400万人左右,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从高校毕业生规模看,总量大、增幅高是其突出特点,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413万人, 2011年达660万人,5年内平均增幅超过50%,每年又有大约30%的高校毕业生因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实现就业。有研究表明,地方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一方面提高了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改善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量压力和结构压力,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状况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并且导致高等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筛选信号方面的功能减弱[1]。日益增加的高校在校生数量和高校毕业生数量,加上持续走低的毕业生就业率,促使创业教育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也使得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背离了循序渐进的初衷,迅速发展为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伴随的无奈的运动化选择,成为为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的辅工具。

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认知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

在长期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基本的创业知识、理财技能、推销意识和沟通技巧,创业教育亟待加强。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我们通过组织调查和对部分地方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访谈后发现,目前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认知方面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正困扰着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着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

1.创业教育包括求职和创造新岗位两方面内容,求职从属于创业教育,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被多数地方高校曲解,求职教育或就业指导权重因现实需要被过度放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l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文件》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这里,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 “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2]。为了进一步强化创业教育思想,使之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稳固的理念,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行动框架》进一步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他们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从属关系。由于地方高校连续扩招引致的高等教育筛选信号功能的下降、由扩招导致的就业市场压力以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毕业生就业率指标的刚性化要求,迫使各地方高校将毕业生求职与就业教育指导工作列为毕业生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从而使得创业教育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职能服务并服从于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了实践层面上的依据。由于创办新企业被视同“自主灵活就业”计入毕业生就业率,成为提高就业率的补充指标,所以多数地方高校将创业教育工作职能划归学生工作处下属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而没有纳入正规教学管理体系,使得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一开始就不能满足“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各项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思想观念和心理品质”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创业教育活动无法成为一种连续的、循序渐进的系统教育。据共青团山东省委2010年组织的“山东省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实证分析”数据,53.75%的高校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请创业成功人士或创业专家开设讲座”,43.75%的高校以举办“创业大赛”代替创业教育。

2.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始于教育部于2003年10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首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距教育部在9所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仅1年半有余,时间上显得仓促,可总结的东西少,有特色、可推广的经验就更少。这种培训加上首届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引致的就业压力,使得地方高校把创业教育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联系起来,进而将创业教育理解成为毕业生寻找就业出路的辅助工具。

在正规教学体系内开设创业管理、创业基础课程的地方高校,大多数仅是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专业选修课程,少部分在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中开设专业选修课。例如青岛科技大学自2005年开始在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创业管理专业选修课程,后扩展到全部经管类本科专业。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这些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低、创业教育课程开设门槛低等方面的认识与现实考虑。由于经管类专业更接近于创业市场前沿,学生拥有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更易于开始一项新的经营业务,因此被多数高校列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验田。相比之下,南开大学 “创业管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习、实践创业、就业”综合基地,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创业管理精英班”,清华大学“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等则更能够诠释创业教育的内涵。当然,重点大学拥有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以及由此导致的声誉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在高等教育的出口转化为毕业生高就业率—这些是地方高校所无法企及的。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倒逼机制,迫使地方高校以就业为学生培养的导向,与以开发学生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创业品质、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正规创业教育相比,上述低成本的就业指导式的创业教育做法更具可操作性。

3.虽然学界已将学生创业教育上升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并呼吁创业教育同学术性、职业性教育一样重要,但多数地方高校囿于传统定位,仍以学术性(普通本科院校)或职业性(高职院校)作为正规教育系统,没有把创业能力培养看成是主流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而将创业教育连同就业指导(求职)、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列为辅教育教学工作,并大多由政治辅导员等非专业人员充任创业教育主力师资。几乎没有任何校外工作履历的年轻辅导员或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充任学生职业指导师和学生心理咨询师现象已在地方高校中成为常态。

许多地方高校在师资、课程体系、课时等教育环境受限的情况下,以创业竞赛代替创业实践,这不失为目前切实可行的选择。但问题是创业竞赛由学校团委负责组织实施,处于正规教学体系之外,而团委不具备专业指导能力,因此整个竞赛过程基本上是学生自发地组建团队,自发地识别机会、产生创意,自发地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自发地开发商业模式,撰写商业计划书。由于缺乏专业师资进行过程指导,创业竞赛过程及结果都难以实现预期目的,甚至不少已经进入终审阶段的商业计划书都缺少必要的结构与内容。

4.从地方高校在正规教学计划内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情况来看,多数地方高校都开设了创业管理、创业学等课程,但对课程的管理普遍存在设计模糊、思路模糊、定位模糊、目标受众模糊等问题,大部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仍是专业选修课,课程开设对象多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师资配置也呈现低龄化趋势。实际上,多数成功的创业者都拥有过硬的产品技术背景,他们的创业大多是源于对技术或产品的执着或痴迷。从创业者所应具备的市场知识构成来看,经济管理类学生是最不需要创业启蒙教育的。相比之下,理、工、农、林、医等门类学生拥有较多的创业关键技术知识,但他们往往缺乏有关开办新企业所必需的市场、经营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创业启蒙教育。然而这些需求基本没有得到学校决策层、教务处以及各相关院系的足够重视,学生创业教育仍然连同就业指导教育一起由学生处、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负责。

5.在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上,多数地方高校仍然局限于课堂知识讲授,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没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展示空间。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尚未融合,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尚未形成。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衔接。由于地方高校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和教学目标,创业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只是把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等学科与创办企业的相关理论和创业案例进行简单堆砌[3]。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仓促之中承载大众化高等教育重任的地方高校学生数量巨大,师资力量薄弱,政府拨款少,学校财政压力大,难以提供精细化、个性化创业素质教育课程,这是讨论地方性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时必须考虑的前提。在研究、借鉴国外大学和国内重点大学课程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时,也必须以此为出发点。

1.审时度势,改变认知模式,将培养学生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等内容正式列入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与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相比较,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要滞后得多。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导致的高校毕业生绝对数量的增加,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持续降低,都对地方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等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使地方高等教育体系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地方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要面向劳动力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但多年过去了,地方高等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观念上的变化仅仅落实为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名义上的加强,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是强调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而社会急需的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具有强烈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很少实质性地写进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当中。有些地方高校名义上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写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师资、场地等教学条件,几乎所有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类课程师资都是现学现卖,很少具有创业经历或企业工作履历的[4]。由此可见,在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方面,地方高校决策者的认识并没调整到位。只有解决了决策者认知模式问题,使其深刻认识到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而不是学术能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职业型而不是学术型知识劳动者,将学生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培养正式纳入主流教学体系,创业教育才能够真正开花结果。

2.注重研究与借鉴,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创业教育课程实效。根据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不同特点,应设计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本专科在校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职业及创业方面的基本知识相对缺乏,应以理论导向型创业教育课程为主,以提高学生基本的创业知识和创业(含职业)素质为主要目标取向;而对于专业层次较高的研究生,则以实践导向性创业教育课程为主,以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取向。与本科生相比,面向研究生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更有实践意义而且更易于操作。但如果考虑到国内学生创业的动机多为就业环境逼迫而非主观能动,面向本科生开设此类课程似乎实践意义更强一些。

根据地方高校在校生规模大、以本专科教育为主的现状,针对本专科在校生的创业教育课程不宜大面积铺开,可以考虑主要依托双专业、双学位形式进行创业教育。英国高校成熟的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设置联合学位课程(类似我国的双学位课程)的形式来进行的,将管理或创业作为第二主修课程嵌入学位课程,面向理工、文艺等非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开设,学生需要按规定将学习时间以一定比例分配给两个专业[5]。青岛科技大学曾根据化工行业特色于1988年开设“工业外贸专业”,采用工科专业加经管专业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积累了成功经验,培养出了青岛软控董事长袁仲雪、海信地产董事长刘浩等一批著名上市公司的企业家。通过双学位、双专业教育中嵌入创业教育课程方式来实施学生创业教育,至少有助于解决两方面问题:其一,按照《山东省高校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管理办法》要求,“双学位教育的辅修专业不得与主修专业同属一个学科门类,双专业教育的辅修专业不得与主修专业同属一个专业类”,因此通过将创业教育类课程嵌入双学位、双专业教育,能够缓解或消除经济管理类专业重复创业知识和创业素质教育的问题。其二,因受教育资源限制,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接受者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筛选程序方能获得受教育资格,基本学有余力而且能动性较强,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创业教育类课程的接受者符合或接近创业教育的初衷,而不是仅仅作为为学生就业寻找出路的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张鸣.地方高等教育扩张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6-79.

朱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07(6):10-11.

黄文广.谈地方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2):155-156.

篇3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4

Reform of th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Course System

LIU B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Abstract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an emerging specialty involving multiple aspects of management, economic and other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ork in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have been improv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hile meeting the social need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in 1998 in the university opened it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rofessional.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universitie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were analyzed, and innovative ways to reform curriculum system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course system; reform

1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1 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上的培养目标通常是为了适应我国的市场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社会学素养以及经济、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等。①此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需要对我国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律等具有一定的掌握,掌握牢靠的管理技术,对相关的事务要具有处理的能力,以此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高校四年的学习中,学校希望在学生毕业后能够步入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或者其他的公共管理部门等,或者从事相关的教育、研究工作。

1.2 课程设置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此外还包括了一些课外活动和竞赛等相关活动。在理论课程中主要包括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以及选修课程。②通常公共课程都是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根据培养学生的素养和文化知识来进行课程设定,主要包括大学语文、英语、高数、计算机等。在专业课程的设施上主要为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等。在专业主干课程中主要是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经济学等。在高校的实践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相关的技能学习和就业指导等。此外,学校还会开设一些社会模拟业务实习课程和管理实习课程等。

2 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独立的学科特点

从我国各大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时,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就一直在不断调整,但始终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的特点。正是这样导致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可靠的依据,课程随意性比较大,常常是借鉴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来进行课程设置,或者学校觉得哪些课程对学生发展比较有利就开展哪些课程,这样的情况常常造成每一届学生所学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变化,教师很难快速适应课程的变化。长久以来缺少系统性和特色性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习了四年,当走向社会时仍然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无法适应岗位需要。③

2.2 基础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矛盾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上通常是统一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设置,然后再由自己的院系来进行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保证基础课的教学,但院系部没有过多的主动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来进行课程设置。为了保证课程的多样性,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在进行课程设置上总是设置比较多的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但由于时间限制,课程实践只能通过对课程的压缩才能实现。

2.3 课程设置理论性太强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更加重视实践性,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比较重视理论教学。④虽然一些院校一直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即使开展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不够成熟,形式化严重,无法真正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在理论课教学中概念、原则性的内容比较多,可操作的理论比较少,理论教学可以说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没能体现出与世界形势接轨,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4 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差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更多地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满足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⑤但当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理论教学的形式使得学生常常面临较重的课业负担,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较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在专业课中,教师主要以书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并以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被忽视,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出现难以适应社会,与人沟通困难等情况。

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途径

3.1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社会需要和就业需要是推动教育不断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验作为参考,专业建设也是根据相关专业来逐步开展的,因此缺少课程特色。在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了十几年的学科基础上,怎样彻底改变现有状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当前的重点。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渠道上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毕业后进入相关的教育或者科研机构,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再深造。第二类是进入政府部门成为公务员,进行一些相关的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第三类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共组,从事宽口径劳动人事工作。一般来说从事前两类工作的毕业生不多。⑥也就是说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现在的就业趋势和情况。

3.2 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更新关系到专业学科的未来发展,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应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修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教育中,应不断强化通识教育,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强化的同时使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能有所提升。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思想上,应具有培养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保障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使毕业生能够进入多种相关的部门进行工作。此外,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应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保障文化素养,掌握牢靠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对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都能有全面的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3 赋予专业课更多的自

为了保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够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专业特色,应在培养过程中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应该重视也专业知识和特色课程的教育。在课程设施上应适当减少对专业课程的束缚,以专业课作为教育的中心,然后根据专业课来安排其他的基础课和选修课。⑦专业课是本专业存在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最中意的一部分,在所有的课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一定要按照专业发展的方向来制定专业课程,促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本专业内涵,并在日后的工作中较快地适应岗位。

3.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专业课的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相关学科转过来的,他们在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由新专业、新教师来构成的,使得专业教育的效果迟迟得不到提升。要想改变专业教学的现状,应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教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同时引进相关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安排学校现有的教师定期参加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工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应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教师团队中,组建成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师团队,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强化实践课程

要想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的专业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一定要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保障的基本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保障领域。⑧对此,高校可以建立起相应的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社会保障的业务操作,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以及运行的模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手进行操作,以便于在工作中适应得更快。也可以建立起相应的实践基地,与校外的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积极的合作,让学生到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单位进行实习,在真实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经验,为正式工作打下基础。

4 结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仍然需要学校和相关的教育部门等进行努力。当前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课程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手段,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很快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岗位的需要。

基金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编号A201301

注释

① 谭晓辉.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66-69.

② 夏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财经类院校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3.1(9):45-48.

③ 邵文娟,马u,刘媛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4.2(6):110-113.

④ 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2(4):30-36.

⑤ 朱志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定位思考――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12):85-88.

⑥ 滕新才,杜毅.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4(1):106-108.

篇4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业。针对民办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人为本的思想角度来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

一、民办高校教师管理的现状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独特的办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公办高等教育相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民办高校实行全员聘任制

民办高校实行全员聘任制,包括院领导在内的所有教职工都与民办高校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这是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其办学灵活性的一大体现。公办高校也正在逐步实行聘任制改革,实现能上能下的人员管理模式改革,对教职工的管理由身份管理变为聘期管理,而民办高校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这种聘任制的特点。

2.民办高校教职工的劳动合同期限普遍较短

在实践中,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倾向于与教职工签订有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一般以3-5年的聘期最为常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民办高校认为民办高校的教职工流动性本来就大,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除了约束民办高校不能随意解除教职工的劳动聘用关系外,在约束教职工离职倾向方面没有作用;另一方面,还有部分民办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自身发展来讲是最大的资源,因而还没有将部分骨干人员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方式稳定下来的意识。

3.民办高校的教职工流动性普遍较大

民办高校教职工队伍流动性一直都比较大。许多民办高校的教职工抱着过渡的想法,先在民办高校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中高级职称后,一旦看到公办高校招聘教职工,则跃跃欲试,他们看中的就是公办高校教职工的高额社保缴费基数、丰厚的住房公积金福利、退休后比较高替代率的退休金。随着修订后的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选择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的教职工也可以享受公办高校教职工同等的各项待遇,相对于选择去公办高校的高难度,选择去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难度小很多,这样又将出现一个教职工从营利性民办高校流向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的小高峰。

4.民办高校教职工的法律维权意识逐年提高

随着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的全面实施,民办高校与教职工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是民办高校教职工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劳动者提起劳动纠纷的门槛比较低,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诉讼也只收取象征性的费用,因此,劳动者不管自身的工作表现如何或民办高校解除劳动关系的事由为何,都倾向于选择采取不需花费什么费用的劳动仲裁的方式来进行维权。

二、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面比较广,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如下:

1.民办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民办高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部门,一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部门负责人和分管的学校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则很难出台一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在实践中也不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2.民办高校在教职工聘期管理方面不够积极

多数民办高校在教职工的聘期管理方面,仍抱着防备的心态对待教职工,单位普遍不愿意与教职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人为地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毫ΑR?1000人的民办高校为例,实行劳动合同3年聘期制,则每年有330人左右需要签订续聘合同,这其中还要经历繁琐的层级审批,然后是通知他们一个个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签订书面续聘合同,其中的工作量非常巨大。再加上民办高校教职工每年的流动性,每年新引进上百位教职工,每人都要经历简历筛选、面试面谈、通知入职、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考核,因此负责人力资源调配的岗位异常辛苦。

3.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教职工专业发展方面重视不够

在教职工的专业发展方面,许多民办高校认为民办高校就是公办高校的“黄埔军校”,因此普遍不予重视,在教职工培训、培养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不足,在实践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在民办高校工作了6年以上的教职工仍未获得中级职称。因为缺乏专业指导,民办高校教职工晋升中级职称后,能顺利晋升副高级职称的人数也少之又少。

4.民办高校对拟离职教职工的人文关怀不够

民办高校的人员流动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部分民办高校在对拟离职教职工的态度和离职处理方式上值得商榷。如有些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对一些骨干人员的流失表示不满,不给其离职面谈的机会,不仅失去了最后挽留的机会,还在离职人员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5.民办高校在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与公办学校的差距不断拉大

随着国家财政对公办高校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民办高校教职工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公办高校的差距不断拉大,公办高校教职工的同职级人员起薪点普遍高于民办高校,这是民办高校教职工离职率提高的首要原因,其次,在教职工的病假、产假、医疗费报销比例、养老金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公办高校因为属于财政拨款的缘故,在对教职工的病假处理上比较人性化,病假期间工资照发或扣除的比例非常少,而民办高校则出现了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对患癌教职工以旷工为由给予开除的轰动事件;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公办高校普遍给予教职工在休法定产假和奖励产假期间全额工资,而民办高校则往往不能全部实现;在目前医疗费居高不下的现实情况下,公办高校的教职工一旦患重大疾病时,享受的医疗费报销比例非常高;而因为民办高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性质,在养老金、医疗等待遇上和企业一样,因此远远不能和公办高校相比。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

民办高校人员的高流动性,既有其办学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落实以人为本思想不够的原因,因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与符合条件的教职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民办高校应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人力资源视为自身发展的第一资源,变聘期管理为考核管理,实行严格的年度考核,对考核不称职或严重违反民办高校规章制度的教职工,即使其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仍可以解除其劳动聘用合同。这样既能稳定骨干教职工,也能极大地减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

2.落实全员离职面谈制度

民办高校人员存在流动性不可避免,但应全面落实离职人员面谈制度,对其离职原因和去向做深入了解,这是对离职人员的最基本尊重,给其留下良好印象,争取他今后继续关心本单位的发展,也可以在离职前打消他个人在待遇等方面的疑问,减少其后续采取法律途径给民办高校带来干扰;同时也为了稳定骨干人员出台有针对性的待遇改善提高的措施提供参考。

3.加大培训培养力度,重视民办高校教职工的专业发展

民办高校应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加强对教职工的培养培训,将使其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巨大潜力,员工培训将在促进民办高校发展方面发挥出巨大的贡献度。虽然会出现教职工提高学历、职称后提出离职的可能,但可以通过签订服务年限协议的方式予以适当约束。如广州工商学院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培养50名中青年教师晋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对近几年顺利晋升副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给予年薪增长、校龄津贴标准提高、发放工作津贴、预存补充养老金等多方面的措施,使获得晋升副高级职称的教师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4.实施教职工工资的定期增长机制

要减少民办高校的人员流动性,首当其中的就是要实施教职工工资的定期增长机制,让教职工在民办高校的工作过程中获得持续且不断提升的工资收入。广州工商学院实施特殊的校龄津贴制度,教职工在学校工作每满一年,下一年的每个月都可以获得200-500不等的校龄津贴增长,每年累积,上不封顶,相当于教职工的工资收入每年增长近7%,因此教职工的稳定性非常好。

5.全面提高教职工的各项福利待遇

贯彻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关心关怀教职工的各个方面需求。在有条件时,首先要考虑解决民办高校教职工的住房需求和交通车需求,为其免费提供配备齐全生活设施的教师公寓和免费的上下班交通车。广州工商学院对有需求的教职工均免费提供一房一厅、两房一厅、复式套间等住房,家具电器一应俱全,极大地解决了教职工的住房后顾之忧。同时,早上、中午、下午均提供免费的来往各个校区、广州市区的交通车,方便教职工上下班。其次,在教职工病假、产假、丧假等特殊阶段,民办高校不应缺位,应及时将单位的人文关怀带给教职工;最后,在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方面,应按照法定要求足额及时缴纳,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应主动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等补充养老措施,减少教职工退休养老金不足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能通过实施定期增长的年金制度?p少教职工中途离职现象的发生。

篇5

[关键词]创业教育基地建设 主体性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盛波(1973- ),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宜兴 214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自我育德体系的构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13SJBFDY067)和2013年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大学生主体性自我育德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编号:Djsz20130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61-02

教育家杜威认为,真正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通过学校和整个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更广泛、更切实地适应社会环境。教育是高校的基本职能,而企业则是高校教育的实践基地,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场所。但是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不懂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本科教学的不同,学生学习带有盲目性和偏见性。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除了在校内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外,还应直接把学生带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基地,让学生看到自己今后的工作状况,使他们在直观感受中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含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是学生创业意识差。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怕苦畏难,创业意识淡薄,就业观念陈旧,缺乏社会实践体验和劳动意识,乐于享受生活,追求“好工作”。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部分学生情愿坐等“好运气”,也不愿接受学校推荐的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岗位。要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念,首先要帮助他们更新劳动观念。学生对校内的一切德育实践活动司空见惯,难以直接培养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艰苦劳动光荣的观念。只有走产教结合,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结合,与社会服务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引发他们的创业欲望。

基于以上问题,“创业教育社会基地建设”是当今很多高职类院校为了适应新形势而探索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不仅能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进入职场接受磨炼,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钩的矛盾,而且还可以以这一教育模式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这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况,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我育德的良好机制,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吃苦耐劳、执著奋斗、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本文就如何在创业教育社会基地的建设中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形成自我育德的良好机制,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切实制定基地建设目标内容,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双主性

“双主性”即指主导性和主体性,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辩证统一,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制定“创业教育社会基地”建设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使之充分体现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双主性”。

1.德育目标的主要内容。一是创造多元教育环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个体道德的需要,确立劳动观念,树立爱岗精神,增强创业意识。二是开拓教育新途径,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社会基地实践中检验对书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完善自我目标,促进知行统一,发展专业特长,提高创业能力。三是挖掘教育资源,探索德育渠道,改革学校德育方法,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强化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2.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校企共建组织机构,包括教育基地德育主任、校外兼职辅导员、基地活动联络员等,随时研究教育活动,沟通校企意见,实施道德教育计划。二是确定教育对象。即针对学校整体德育计划,根据各专业、各年级和不同性质特点的企业,明确相应的教育对象(或年级、班级、小组),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三是制订合理的德育计划,包括与基地性质、学生专业相适应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形式、教育评价等系统性方案,双方各执一份,以有序开展活动。四是制定活动制度,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双方的服务项目和任务,体现互为互利原则,以有利于学校在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服务。

二、合理选择创业教育基地,创造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主体性道德教育强调学生对社会文化的主动适应性和创造性,要求营造以人为本的良好环境。为了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在选择“创业教育社会基地”时,除了要选择具有专业活动的实践性和具有现代化管理先进性的企业,还要注重以下两个特点:

1.具有思想教育的典型性。对职业院校学生开放的企业,必须能够给学生以积极的道德影响,使学生到社会基地受到耳濡目染的良好教育。学校选择的基地应该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是诚信进取、具有优良社会形象的典型,以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延伸地、实践区。

2.具有高品位的企业文化。外观优美的厂房设计,科学严谨的企业管理,团结和谐的人际交往,自由平等的民主氛围,学术浓郁的科研气氛,丰富活跃的业余活动,这些都是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特质。愉悦向上的企业文化创造的教育影响是隐形的、长久的,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催人奋进,能提高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并能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大力开展基地实践活动,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大学生具备了主体意识后,教育者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实践,引导学生形成个体道德意识,不断强化主体行为,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主体行为习惯,转化为个性特征。因此,高校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基地活动,鼓励学生在道德教育实践中亲身体验,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

1.组织实地参观,树立劳动观念。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是实践的第一步,学生要做好看、听、议、写四件事:看厂容厂貌、厂风厂纪、作业环境、工作流程;听企业发展史、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分析、管理经验、管理模式介绍;议企业精神实质、自身差距;写参观感受、交流心得。这一过程能引导学生尊重劳动,了解企业,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组织基地劳动,品尝奉献价值。在创业教育基地建设中引导学生自我德育的一个难点就是“看看容易、做做犯难”。要想让学生能够动情、动心、动脑、动手,品尝劳动价值,品味奉献滋味,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劳动服务,帮助基地企业打扫卫生、服务老人、整理绿化、搬运物品、便民服务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服务性劳动,却能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维护公德、保护环境、互助友善、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

3.组织职业实践,引导爱岗敬业。社会性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品质和能力,高校可以将主体性道德教育纳入社会职业实践基地教育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优秀毕业生访谈调查、名人专访、假期见习、专业考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体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主动参与中提高自主教育的能力。

4.组织顶岗实习,促进自我育德。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自我德育,学会自律,从“他律性的德”成长为“自律性的德”。经过参观、劳动、实践以及长时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从单一的校园跨入社会,在职场中接受道德考验。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实习生,也是企业员工,是生产车间的一线员工、技术工人,学生需要处理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在这其中能使他们主动思考和实践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完成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真正实现个人主体意志价值,完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时椿,常建坤,杨怡.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篇6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需要探索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途径。当前高校教育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尤其是劳动实践,而后勤为大学劳动教育课提供了实践平台,学生通过每个学期必要的劳动实践或者勤工助学进行管理与服务,感受服务和劳动的艰辛,和不同层面的人打交道,感受后勤工作、接受后勤环境氛围熏陶,为今后走上社会,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岗位需求做好充分准备。

2后勤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2.1加强后勤物质环境建设

高校后勤致力于为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干净、和谐的物质环境。后勤部门在高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食堂内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源头上监控原料的采购、清洗、烹饪、售卖各个环节,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保证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在宿舍楼的活动室安装电视机和DVD,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公寓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开辟桃李园、在公寓园区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干净、优美、整齐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后勤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2.2加强后勤学生队伍建设

加强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后勤文化活动以及学生队伍成员在同学间宣传,将学生平日看不见的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到可以看见并亲自参与的层面上,切实感受后勤工作的艰辛。根据后勤维修、绿化、餐饮、宿舍、保卫的工作类别组建义务维修队、绿化小分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义务消防队等学生组织。经过量化的考核和筛选,这些学生委员会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校园美化、日常安保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是广大同学和后勤服务部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劳动能力。健全的组织环境较好的实现了后勤和学院师生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2.3加强后勤文化环境建设

打造“文化后勤”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也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关键。以宿舍文化节、美食节为载体,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文化优化组合,组成良好的后勤育人的文化环境。在食堂开展“我在后勤的一天”、“学生厨艺精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行到市场采购食材、比对价格,穿上工作服到食堂工作间亲自操作,增加对食堂菜价的理解,了解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快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饮食安全意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后勤、食堂工作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公寓开展气排球比赛、手绘报比赛、走廊创意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树立后勤文化旗帜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后勤开展优质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涵盖维修、宿舍管理、医疗、保卫、食堂、员工礼仪多个方面,同时深入各个教学部门开展座谈会、下发问卷让师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讲解工作礼仪,邀请领导、师生参与到岗位练兵等精品活动,让师生体会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的辛劳,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文化活动使后勤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育人场所,培养了后勤员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培养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2.4加强后勤制度环境建设

根据管理的需要,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日常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依据,奠定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引进物业有限公司,与这些物业公司制定《物业服务量化考评细则》,奖惩分明,划拨出专项奖励资金,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施行奖励提高后勤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学生公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些制度让后勤的工作人员、学生能够增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要求。

3后勤环境育人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3.1后勤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通过开展活动、将社团引进公寓等形式学生接触后勤工作的机会逐渐增多,“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食堂、保洁和维修等工作,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后勤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被动的劳动教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3.2服务队伍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增强

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奖惩制度分明,促进后勤员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形成良性的队伍发展模式,为学生服务队伍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队伍之间召开座谈会、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后勤学生服务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工作效率,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学生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3后勤制度环境趋向完善化和科学化

高校后勤针对食堂、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生活环境安定和谐。通过调查问卷、草案试行等方式施行某项规章制度,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制度人性化、科学化,使学生充分享受后勤各项制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感恩之情。

4充分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启示

4.1把实践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古语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轻视劳动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这促使学校和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一味地追求文化教育,理论成绩至上,不鼓励甚至不让孩子参与家庭或者学校的实践教育。部分高校已经在后勤劳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但大都只是单纯的进行简单的劳作,没能发挥好劳动课的德育功能。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后勤实践性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重视后勤实践性教育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程,把理论考核、实践性教育和大学生在学生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操行评价系统,把它作为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4.2挖掘后勤德育教育平台,加强教学部门与后勤的良性互动

后勤在高校中秉承着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宗旨。长期以来教学、科研和后勤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高校应当改善后勤与教学、科研和师生三者的关系,挖掘德育教育的新平台,将部分全校性的后勤工作任务分派到各个教学部门或者院系,促使师生一起参与后勤服务和建设校园的活动中来。第一,组织毕业班学生种植“毕业树”将班级的格言制作成牌匾置于亲手栽种的树木前,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将单纯的劳动提升到德育教育的高度;第二、在学生公寓施行“辅导员进公寓”制度、设立“学生党员宿舍先锋示范岗”、“社团进公寓”,加强后勤部门与各系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最大功效。第三、全校学生签订《创建安全文明宿舍》协议书,承诺平时保持宿舍、走廊的干净整洁,毕业离校时将宿舍恢复原貌,文明离校,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且全校学生能共同参与的后勤德育平台,能较好的体现后勤工作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互相关心、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正能量。

4.3培育优质服务队伍,找准后勤环境育人的关键点

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要对后勤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入职培训,不定期检查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强化后勤人员服务理念。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无意识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后勤基层工作者良好的服务表现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些良好的表现会引起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人文环境育人的目的。后勤社团的成员定期开展后勤宣传活动,发挥学生队伍的舆论力量,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工作、自觉遵守食堂、公寓各项细则,提升自我约束力。

4.4加强后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后勤环境育人氛围

“文化后勤”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寓文化和食堂活动为载体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平台,开展具有后勤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以“优质服务”活动为依托在学生间开展义务维修、宿舍安全知识竞赛、气排球比赛、厨艺大赛;在后勤员工间开展培训、“我能为学生做什么”演讲比赛、岗位技能大赛,营造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后勤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财富和经验,高校后勤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将典型的后勤服务案例整理、汇编成册为以后的后勤改革提供借鉴经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后勤工作简报》内容涵盖了后勤新闻、工作动态、安全保卫、医疗保健等内容,学生参加后勤活动的心得也刊登在报,丰富了简报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后勤活动积极性,该形式让学生更能够从后勤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4.5完善管理制度,用后勤制度保障德育功能的实施

篇7

社会实践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知社会,最终服务社会,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和行为习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外学校都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中外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外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及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先进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推动我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

社会实践;养成教育;中外差异

1.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我国大学生很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相对优越,难以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状况,对创造社会财富没有明显的概念,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形成善解人意、诚实守信等品质,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和社会技能。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学生的生活阅历稀少,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上歧途。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社会环境,理解社会环境中的正面、负面情形,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认知社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2.社会实践在中外养成教育的差别

2.1社会实践制度的差异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04年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各个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到教育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中,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教学学时和学分,学校要给予经济投入和扶持。2005年我国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文件再次强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目前,长春光华学院外语学院形成相对适应学校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制度,主要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文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落实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度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提高,没有具体的政策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单一,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实际运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最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归纳起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点:第一,国家政府重视宏观调控,通过法律、政策等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保障。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为高校的必修课,并且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所占必修课的比例。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第三,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多样化,实践程度逐渐提升。首先,学校与企业双元式的模式,教师深入企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研究等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形成职业观和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接受学校的责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体验式的就业,就是通过实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体验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从实习就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2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同样能够对学生所学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外高校都重视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国高校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其次,我国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开展军训等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等价值观。但在我国的军训中,更注重形式化的教育,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学生在军训期间存在各类问题,难以达到军训的教育目的。再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公益等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和劳动观。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实践活动,少数学生通过造假来获得学分,最终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但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核要求不高,教师和学生难以真正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教材内容要紧贴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部分非常简单,但注重活动性及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在教学中学校会邀请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目前韩国、美国等国家都要求适龄大学生服兵役,从军事训练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同时,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组织或介绍下,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实践活动的成绩将会纳入学生的档案,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也会参与考核,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另外,国外高校将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在升学或者今后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我国各大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完善社会实践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要加强通过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完善既定的制度。首先,可通过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心理上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意识,大学的自由生活容易让学生放松或者迷茫,导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且完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教师要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最后,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用人单位、社区、部门合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丰富社会实践模式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学校和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再次,学校组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会社会的多面性,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现代化新人;最后,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等,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求实践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尚品德的人才。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学生只能够形成相关思维、语言和行为的概念,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习惯,并且最终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作者:刘晓晶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征友,江春鸣.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12).

篇8

 

高等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且与大学生就业活动紧密相关,然而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状况看,我国高等教育与就业存在联结错位,出现知识性失业与岗位缺失并存的两难境地,人力资本理性投资的回报值得深思。在过度教育这一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知识劳动力的供给者和需求方都要承担责任,规避联结错位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 劳动力视角下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系的核心纽带

 

高校毕业生通过高等教育形成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外化实现价值的个人生产能力,当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符合时便产生了就业活动,因此能力成为高等教育和就业联结的核心纽带。若高等教育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人力资本投资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相反若高等教育的弊端长期存在且难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将会诱发严重的就业难现象,阻碍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以能力为纽带的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系紧密但不稳定,易受教育政策、就业供求双方信息交互,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自发性的影响。对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结方式的研究有助于全方位洞悉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 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结错位的形成及消极影响

 

具备很强专业能力的受教育者和名牌院校毕业生易通过专门性和选拔性联结获得满意工作,而由于用人单位价格弹性大、高校毕业生对市场需求信息把握不准确、劳动力市场不成熟及制度层面的不完善均会导致过度教育、学非所用和高能低就等联结错位现象。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结错位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很多高校专业建设仍遵循自身发展的普遍规律,学科专业结构未能根据变化的社会经济结构做出调整,致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很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往往从事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职业,加之不同行业的进入壁垒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信息不畅,具备较强工作能力且有劳动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未能在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体现人力资本价值。人才流动的区域性失衡也是联结错位的重要原因,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岗位的有限使东部出现人才过剩而西部人才短缺的局面。高等教育和受教育者都是人力资本的投资者,均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活动产生很大影响。以高等教育困境为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有限,且存在社会需求多样性与现实教育单一性的矛盾。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扩招政策使大量应届毕业生涌入市场,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使就业的供给方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极易形成联结错位。作为高等教育的提供者,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办学理念等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若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跟不上人才培养需求、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亦会与就业形成错位联结。从受教育者自身来看,如仅局限于学校教授的知识而不重视技能扩充,特别是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技能,高校毕业生则难以适应激烈的岗位竞争,即受教育者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积极性也会影响高等教育与就业的联结方式。

 

高等院校毕业生是重要的知识型人力资源,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密不可分。当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结错位时,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则岗位缺失,人才过剩和人才短缺将同时存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由于教育资源的浪费,不仅个人收入下降,且人力资本投资回报也明显下降。当教育投资高回报的心理预期遇到就业难的现实,便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未来的教育投资,导致大量知识劳动力外流,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

 

三 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偏好

 

目前错误的市场就业信息严重误导了很多高校大学生,让他们认为只有接受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才能得到满意的就业机会,且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对实践的关注和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与就业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高等教育必须关注劳动力市场发出的需求信号,而用人单位为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总是希望招聘与岗位工作实际相匹配的专门型人才,对理论型人才的需求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相比较少。因此,一方面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开设真正符合市场需求、有益于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让受教育者学以致用,避免出现过度教育和知识性失业等现象;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要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就业信息的准确获取,选择真正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进行深度研究学习。

 

四 高等教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结错位的对策

 

1.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资源有效配置

 

高等教育不应盲目扩张,而要与劳动力市场需要相契合,调整各学科、专业人数的比例,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本分流、生成、调解等方面的功能,从根本上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高校可通过高水平教师队伍组建、稳定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充分反映社会需求、合理使用科研经费等措施提高办学效率,还可以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跟踪调查毕业生去向及用人单位需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注重对受教育者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政府主导色彩,政府应加强对招生规模的宏观管控,给予大学生培养所需的政策、经费支持,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合理应对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2.树立新型就业观,规避区域结构失衡

 

高校毕业生应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身的专业素质及能力与所期望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将个人就业意愿与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相结合以调整就业期望值。精英行业固然高薪且具有挑战性,但由于岗位有限,常伴随激烈的人才竞争,很多人会因此学非所用甚至面临失业的风险。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高校毕业生一方面要找准定位,多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就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需要避免盲从,微型组织或西部地区常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人才流动不仅可以缓和联结错位,还可以实现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区域平衡。

 

3.体现新型用人理念,建立人才信息多渠道共享机制

 

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会直接决定人员的录用,因此,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才信息的供给与获取是防止联结错位的又一重要措施。政府应承担建立知识劳动力供需平台的责任,对职业情况、学校专业、就业需求人数、工资水平等信息进行统筹,使学生更加理性地进行教育投资。高校可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与帮助。用人单位要加强同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合作,给高校更多需求信息和建议并建立长期稳定的高校人才供应渠道,同时要科学用人,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适当调整工资结构。受教育者自身更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

 

五 结束语

 

高等教育与就业联结以能力为核心纽带,与专门性和选拔性联结不同,以过度教育、学非所用、高能低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错位联结形成原因复杂,且对社会经济、人才资本投资回报等具有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号,注重专业设置的合理性,特别是要与市场需求相符合。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受教育者共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高等教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结错位现象。

篇9

职业教育,即生计教育,通俗来讲,是一种如何保障衣食、生活、生存的教育,此乃教育要培养人之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改革以后,国家在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外,同时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并逐渐认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创业教育政策与文件。可以说,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是国家为了满足不同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与教育目标的教育实践。创业,即开创基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的过程。而创业教育,是相对就业教育来说的,又称企业家教育或者自我雇佣式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人的生存能力的教育。[2]创业是一项具有创造力的实践活动,它以积极、主动地搭建个体的事业,在社会中历练自己,在社会中检验自己的成败,自己为自己创造职位构建事业的行为实践,与就业的特征严格区别开来。相比创业者,就业者对于从业的选择就带有明显的被动色彩。“就”有顺着、跟随的含义,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就业,是工作岗位的追逐者,未来的工作与职位是根据当时劳动力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个人其实是处于被动、不利的位置,这并不是否认个体能力的主观能动性,而是每年大批劳动力涌入人才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所必须要面临的社会现实。此外,毕业生就业的被动性不仅仅体现在外部市场环境,更与我国的就业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历来教导人们要学会顺从听信权威,这种文化传承演变到今天,则影响了我们国人的性格即敦厚老实、不擅改变、循规蹈矩、缺乏创新。另外,历史上的官民关系都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固然安分守己却过分依赖单位、政府。人们崇尚哪里需要哪里去,却排斥独立行事、追求自我表现。而后者却是恰恰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之所在。[3]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对高校毕业生仅实施就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与趋于饱和、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率先在高校积极倡导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业行为,德国更是把高校视为“创业者的熔炉”。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创业教育,在国家进一步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下发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下,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变得更加迫在眉睫。

二、创业教育实施的场所与手段:社会与实践

(一)学校与社会:推行创业教育所不能分割的一体

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提到:“教育的方法和课程正在发生的变化如同工商业方式的变化一样,乃是社会情况改变的产物,是适应在形式中的新社会的需要的一种努力。”[4]我们的人才培养,正如杜威所言教育需要变革一样,也需要在不同的社会形势下修改教育方针、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需要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毕业生不仅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更要有相应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其中,创业能力已经被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之上,它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第三本教育护照”。然而,也正像杜威所说的那样,现在的教育活动都是为“静听”做准备的。“静听”的态度是被动的、吸收的,是学生的心理依附教师的心理的一种过时的旧教育。我国学术界把这种教育称之为灌输式、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是一种脱离社会与实际生活的书呆子式教育。对于毕业生未来职业的引导与培养,无论是创业教育或是就业教育,我们都不能脱离开社会来空谈。更不是仅仅提供类似创业原理或是职业规划的课程就能实现得了的。学校与社会,就像杜威所言“:学校与商业生活之间应当是有机联系的,但它的意思不是说要儿童预备从事某种特定的商业,而是说儿童的生活与他周围的商业环境之间应当有自然的联系”。如何做到自然的联系,那就是教育应该为之努力的事业,即国家在实施创业教育政策的过程中如何把高校与社会、市场有机的协同起来,为大学生创业创新创造的有力环境。创业教育,笼统地说,是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具体地说,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自己整合身边所拥有的资源和擅长的技能投入到市场中去检验成败的一种实践活动。当今社会,大学之道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更要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进行生存打下成人之道。如何洞察市场的经济走势、如何发现市场的创业商机、怎样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企业等,这一系列内容都是需要政府、高校结合当前社会现状进行规划的具体创业教育内容。同时,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多方主体的协作才能得以实现,在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的创业教育实施模式下,社会上的其他组织也应给予大力支持与鼓励,例如各种慈善事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党委团委,都可以为创业教育的实施与推广做宣传、策划。

(二)在做中学:创业教育的基本行动指南

篇10

[关键词]教育成本成本核算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像企业一样走向市场,参与生源、资金等多方面的竞争。这种状况要求高校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效益。因此,教育成本的研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然而,教育成本研究在实践方面的进展举步维艰,特别是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未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本文试对此作一浅析。

一、教育成本与高校教育成本

(一)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从经济学上移植而来的,最早对成本进行阐述的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成本的本质是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生产要素的价值。20世纪50年代,教育经济学产生,人们开始探讨教育成本的概念,最早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是约翰・维泽。1958年,他在其专著《教育成本》中,对20世纪初到50年代英国教育经费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当时他把教育经费等同教育成本。1963年,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专章论述了教育成本。他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把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划分为教育服务成本和机会成本。其中教育服务成本主要包括:教师、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学校管理人员的服务成本和维持学校运行耗费的要素成本,以及房屋、土地等的折旧、陈废及利息成本。他在划分中还特别指出:学生食堂、住宿、运动队活动等项成本是与教育服务无关的附属活动的成本,以及学生的奖学金、补助等“转移支付”性质的支出都不能包括在教育服务成本内。机会成本是指培养学生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

在国内,阎达五、王耕(1989年)提出,教育成本是指教育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从理论上说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它包括:有形成本,也叫直接成本,即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可以用货币计量和表现的劳动耗费;无形成本,即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进入劳动年龄的学生由于上学而未就业放弃的收入。

王善迈教授(1996年)把教育成本界定为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或者说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这一概念规定了只有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资源才能构成教育成本,投入教育的各种资源,如果不是用于培养学生,而是用于其他目的,则不能构成教育成本。

根据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它既表现为以货币支出形式的教育资源耗费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而造成的价值损失,前者称为教育的直接成本或实际成本(财务成本),后者可称为教育的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

(二)高校教育成本。根据教育成本的本质可以知道,从理论上,高校教育成本同样包括高校的直接成本和高校的机会成本。高校的直接成本或实际成本(财务成本)是指高校为培养学生而支付的全部费用。高校的机会成本,主要包括在校学生不上学而就业时国家获得的税收收入,教育所使用的土地、建筑物、设备,如不用于教育而用于其他方面可能获得的利息、租金收入;教育所用的建筑物、土地的可能租金和其他设备免除或可能征收的税收。因为理论意义上的教育成本的内涵比较宽泛、笼统,可操作性比较差,尤其是间接成本计算起来是非常复杂的,至少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算法,并且无法收集到准确的、为核算所需的会计信息。所以,从可行性的角度出发,在此笔者所指的是高校的实际成本或直接成本,也可称为高校的财务成本,是指高校为培养学生而支付的全部费用,不包括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也不包括因培养学生而使学校丧失的机会成本。

二、教育成本研究的必要性

(一)教育成本是政府对学校拨款的重要依据

国际上高等教育拨款按其拨款机制可分为协商拨款、投入为基础的拨款以及产出为基础的拨款。大多数工业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通过成本分析得出一组综合反映在校学生数和标准成本的公式,据此分配高等教育资金,实行以投入为基础的拨款。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在校学生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国务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制度。缴费标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生均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社会及学生家长承受能力因地、因校(或专业)确定。”可见,教育成本是政府对学校拨款及制定学费标准的依据。

(二)教育成本是保障学生及家长的知情权的需要

随着学生缴费上学的普遍实行,学生(或其家长)已成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他们对于教育服务价格确定依据的教育成本自然非常关心。1998年海南大学的自费毕业生就提出,学校应对他们两年来的各项费用进行结算,对不合理及超出部分予以退还。他们认为,既然是自费,学生就有权知道自己的钱用在哪里(《南方周末》,1998.7.3)。

(三)教育成本核算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客观要求

我国教育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教育经费短缺与教育经费严重浪费同时并存,某些高校由于主管领导不熟悉财务制度,部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较差,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出现很多漏洞,低效投入和浪费时有发生;本应用于教学方面的资金被挪作它用,严重影响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的学校只是精打细算地节约经费,而不是进行科学地管理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就能够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强管理,堵塞各种漏洞,进而提高学校资源利用率。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理论研究的不成熟。目前我国对教育成本的研究还不成熟、不完善,在对教育成本概念的界定、教育成本核算对象及项目设置和成本所包括的内容范围等方面都仍存在着分歧。比如有关高校退休教职工的工资费用,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属于高校教育成本的范围,而有的学者认为这笔费用与培养学生无关,不应包含在高校教育成本范围之内,所有这些都无法在实践中对教育成本核算进行统一的指导。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的视角不一致;另一方面,理论研究者缺少对高校实际状况的了解,同时还缺乏与实践工作者的交流沟通。

(二)成本核算在操作层面上比较复杂。虽然,许多研究者对成本的项目设置、核算范围、核算步骤与方面进行了研究说明,但真正在实践中进行成本核算,在操作上还存在很多困难。一是目前高校财务会计的制度原则不适宜进行成本核算,比如在会计核算期间上采用的日历年制与高校培养学生的周期不一致;二是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各级学校会计制度要求学校实行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要求会计主体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确认,均以现金是否收到或支出为标准。显然,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地反映当期的实际收入和费用、成本;三是目前高校财务会计在科目设置上无法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例如缺少固定资产折旧,无法正确反应成本支出。

(三)高校领导缺乏进行成本核算的主观意识。一方面,由于教育行政机构没有把教育成本作为对高校评估的指标,没有成立教育成本管理机构,所以高校在进行成本核算方面没有外界压力;另一方面,现在高校仍然是以财政拨款为主,而且在招生市场上处于卖方市场,再加上高校以前没有进行过成本核算,需要对一些会计资料进行整理,需要对一些固定资产进行重新评估,这可能会给高校财务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与麻烦,所以有些高校领导,主动进行成本核算的意识淡薄,认为教育成本核算是虚的、空的,不切合实际的。笔者曾参加江西省高校财务人员会议,在讨论有关学生收费标准高低时,无一人提起教育成本问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大多数高校财务人员都缺乏教育成本核算的意识。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建议教育成本理论研究者多交流、多沟通,多深入实践,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有关问题上尽快达成一致的观点,给高校成本核算以比较合理、标准统一的指导。

(二)进行高校会计制度与原则的改革。一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需要改革,要允许学校将会计年度按学年确定。这样,学校的会计年度与教育成本核算期间就能保持一致,成本报告与其他报告就能同时编报。但按这一思路,由于政府财政年度为公历年度,会使学校会计年度与政府财政年度不能保持一致,不利于政府部门对教育经费的年度统计。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要求学校按每月的会计报表,形成1~12月的公历年度会计报告上报,以满足政府部门的需要。二是让高校混合采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凡是涉及到费用支出的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帐基础;凡是不涉及费用支出的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帐基础。三是明确规定核算对象,根据高校的特点设立成本核算所必需的科目,分别按照各专业、各层次的学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编制成本计算单,以全面、全过程反映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总账科目必须增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科目。开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高等教育财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摸索前进,以其早日完善我国新的高校会计制度。

(三)完善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可以说大多数高校在成本核算方面外无压力,内无动力,在此种情况下,建议在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增设教育成本核算考核指标,加大指标权重,这样,可以增强学校进行成本核算的外在压力,目的在于增强学校成本意识,提高学校资金利用效率,促进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