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综述范文

时间:2023-06-25 17:2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机化学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机化学综述

篇1

(安徽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阐述了《过滤及重结晶》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和实验注意事项。过滤及重结晶是纯化固体有机物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对于化学工作者来说,熟练地掌握过滤及重结晶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各种分离提纯的操作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过滤;重结晶;综述报告

1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专业一门独立的课程,其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与事实并进而归纳总结的科学态度与方法。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选择有机化学实验的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合成过程中所得的产物往往不纯,其中常夹杂一些反应副产物、未作用的原料及催化剂等,纯化这类物质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过滤及重结晶。过滤及重结晶是有机化学实验中必须掌握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

2实验目的

1)熟悉减压过滤和热过滤的实验操作。

2)掌握重结晶的基本操作。

3)熟练掌握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4)练习普通过滤、抽气过滤和热过滤的操作技术。

3实验原理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若把固体溶解在热的溶剂中达到饱和,冷却时即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在进行重结晶时,选择理想的溶剂是一个关键,理想的溶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

2)在较高温度时能溶解多量的被提纯物质;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只朗溶解很少量的该种物质。

3)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前一种情况是使杂质留在母液中不随提纯物晶体一同析出;后一种情况是使杂质在热过滤时被滤去)。

4)容易挥发(溶剂的沸点较低),易与结晶分离除去。

5)能给出较好的结晶。

6)无毒或毒性很小,便于操作。

在几种溶剂同样都合适时,则应根据结晶的回收率、操作的难易、溶剂的毒性、易燃性和价格等来选择。

4实验操作

4.1溶剂的选择

在重结晶时需要知道用哪一种溶剂最合适和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一般化合物可以查阅手册或词典中的溶解度一栏或通过实验来决定采用什么溶剂。

溶剂的最后选择,只能用实验方法来决定。其方法是取0.1g待结晶的固体粉末于一小试管中,用滴管逐滴加入溶剂,并不断振荡。若加入的溶剂量达1mL仍未见全溶,可小心加热混合物至沸腾(必须严防溶剂着火!)。若此物质在1mL冷的或温热的溶剂中已全溶,则此溶剂不适用。如果该物质不溶于1mL沸腾溶液中,则继续加热,并分批加入溶剂,每次加入0.5mL并加热使沸腾。若加入溶剂量达到4mL,而物质仍然不能全溶,则必须寻求其它溶剂。如果结晶不能自行析出,可用玻璃棒摩擦溶液液面下的试管壁,或再辅以冷水冷却,在使结晶析出。若结晶仍不能析出,则此溶剂也不适用。如果结晶能正常析出,要注意析出的量,在几个溶剂用同法比较后,可以选用结晶收率最好的溶剂来进行重结晶。

4.2溶解及趁热过滤

通常将待结晶物质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较需要量(根据查得的溶解度数据或溶解度试验方法所得的结果估计得到)稍少的适宜溶剂,加热到微微沸腾一段时间后,若未完全溶解,可再次逐渐添加溶剂,每次加入后均需再加热使溶液沸腾,直至物质完全溶解(要注意判断是否有不溶性杂质存在,以免勿加过多的溶剂)。要使重结晶得到的产品纯和回收率高,溶剂的用量是个关键。虽然从减少溶解损失来考虑,溶剂应尽可能避免过量;但这样在热过滤时会引起很大的麻烦和损失,特别是当待结晶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时更是如此。应为在操作时,会因挥发而减少溶剂,或因降低温度而使溶剂变为过饱和而析出沉淀。因而要根据这两方面的损失来权衡溶剂的用量,一般可比需要量多加20%左右的溶剂。

4.3结晶

将滤液在冷水浴中迅速冷却并剧烈搅动时,可得到颗粒很小的晶体。小晶体包含杂质较少,但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于其表面的杂质较多。若希望得到均匀而较大的晶体,可将滤液(如在滤液中已析出结晶,可加热使之溶解)在室温或保温下静置使之缓缓冷却。这样得到的结晶往往比较纯净。

有时由于滤液中有焦油状物质或胶状物,使结晶不易析出,或有时因形成过饱和溶液也不析出结晶。在这种情况下,可用玻璃棒摩擦器壁以形成粗糙面,使溶质分子呈定向排列从而形成结晶,此过程较在平滑面上迅速和容易;或者投入晶种(同一物质的晶体,若无此物质的晶体,可用玻璃棒蘸少许溶液稍干后即会析出晶体),供给定型晶核,使晶体迅速形成。

4.4抽气过滤

为了把结晶从母液中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气过滤。抽滤瓶的侧管用较耐压的橡皮管和水泵相连(最好中间接一安全瓶,再和水泵相连,以免操作不慎,使泵中的水倒流)。布氏漏斗中铺的圆形滤纸要剪得比漏斗内径略小,使紧贴于漏斗的底壁。为盖住滤孔,在抽滤前先用少量溶剂把滤纸润湿,然后打开水泵将滤纸吸紧,防止固体在抽滤时自滤纸边沿吸入瓶中。借玻棒之助,将容器中液体和晶体分批倒入漏斗中,并用少量滤液洗出粘附于容器壁上的晶体。关闭水泵前,先将抽滤瓶与水泵间连接的橡皮管拆开,或将安全瓶上的活塞打开接通大气。以免水倒流入吸滤瓶中。

布氏漏斗中的晶体要用溶剂洗涤。以除去存在于晶体表面的母液,否则干燥后仍要使结晶玷污。用重结晶的同一溶剂进行洗涤,用量应尽量少,以减少溶解损失。洗涤的过程是先将抽气暂时停止,在晶体上加少量溶剂。用刮刀或玻棒小心搅动(不要使滤纸松动),使所有晶体润湿。静置一会儿,待晶体均匀地被浸湿后再进行抽气。为了使溶剂和结晶更好地分开,最好在进行抽气的同时用清洁的玻塞倒置在结晶表面上并用力挤压。抽滤后所得的母液,如还有用处,可移置于其它容器中。较大量的有机密剂,一般应用蒸馏法回收。如母液中溶解的物质不容忽视,可将母液适当浓缩。回收得到一部分纯度较低的晶体,测定它的熔点,以决定是否可供直接使用,或需进一步提纯。

4.5结晶的干燥

抽滤和洗涤后的结晶,表面上还吸附有少量溶剂,因此尚需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干燥。重结晶后的产物需要通过测定熔点来检验其纯度,在测定熔点前,晶体必须充分干燥,否则熔点会下降。固体的干燥方法很多,可根据重结晶所用的溶剂及结晶的性质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空气晾干:将抽干的固体物质转移到表面皿上铺成薄薄的一层,再用一张滤纸覆盖以免灰尘玷污,然后在室温下放置,一般需要几天才能彻底干燥。

烘干:一些对热稳定的化合物,可以在低于该化合物熔点或接近溶剂沸点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实验室中常用红外线灯或烘箱、蒸气浴等方式进行干燥。必须注意,由于溶剂的存在,结晶可能在较其熔点低得很多的温度下就开始熔融了,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控制温度并经常翻动晶体。用滤纸吸干:有时晶体吸附的溶剂在过滤时很难抽干,达时可将晶体放在二三层滤纸上,上面再用滤纸挤压以吸出溶剂。此法的缺点是晶体上易玷污一些滤纸纤维。

5实验步骤

5.1仪器、药品

粗苯甲酸、活性炭、循环水真空泵、恒温水浴锅、热水保温漏斗、玻璃漏斗、玻璃棒、表面皿、抽滤瓶、布氏漏斗、酒精灯、滤纸、量筒、沸石

5.2步骤

5.2.1溶解、脱色

用台秤称取3.5g粗苯甲酸,放在250mL烧杯中,加入15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直至苯甲酸溶解。若不溶解,可分次再适量添加少量(2~3mL)热蒸馏水,搅拌并加热至接近沸腾令苯甲酸全部溶解。如溶液有颜色,则应先撤去热源,待溶液稍冷却后,加入1g的活性炭于溶液中,煮沸5~10min,脱色。

5.2.2热过滤

在脱色的同时准备好热水漏斗、滤纸以及烧杯,并在热水漏斗中加入热水,加热待水接近沸腾时,放入折叠好的滤纸,并用少量的热水润湿。然后,对上述热溶液进行热过滤,绿叶用烧杯收集。在过滤过程中应用小火加热保温以免冷却析出晶体,妨碍过滤。滤完后,再用少量(1~2mL)热蒸馏水洗涤滤渣一次。

5.2.3结晶

将所得的滤液充分冷却,使之结晶析出。

5.2.4抽滤、洗涤

按装置图装好抽滤装置,进行抽滤,抽干后,用玻璃钉或玻璃瓶塞压挤晶体,继续抽滤,尽量除去母液,然后进行晶体的洗涤。即先把橡皮管从抽滤瓶上拨出,关闭循环水真空泵,把少量蒸馏水(作溶剂)均匀地洒在滤饼上,浸没晶体,用玻璃棒小心地均匀地搅动晶体,接上抽气泵,抽滤至干,如此重复洗涤两次。

5.2.5干燥晶体

取出晶体,放在表面皿上晾干(适当不吸水的产品),或在100℃以下烘干(可根据重结晶所用的溶剂及结晶的性质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空气晾干、红外灯或烘箱烘干、用滤纸吸干或置于干燥器重干燥),称重,最后把赝品倒入回收瓶,计算产率。

6注意事项

1)在热过滤时,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否则漏斗一凉,结晶在滤纸上和漏斗颈部析出,操作将无法进行。

2)洗涤用的溶剂量应尽量少,以避免晶体大量溶解损失。

3)用活性炭脱色时,不要把活性炭加入正在沸腾的溶液中。

4)滤纸不应大于布氏漏斗的底面。

5)停止抽滤时先将抽滤瓶与抽滤泵间连接的橡皮管拆开,或者将安全瓶上的活塞打开与大气相通,再关闭泵,防止水倒流入抽滤瓶内。

参考文献

[1]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0-80.

篇2

关键词: 防砂技术;化学防砂;固砂剂;热采稠油井;技术发展;辽河锦州油田;综述

锦州油田现生产区块主要有锦45 块、锦7 块、欢17 块、锦25 块、锦16 块等,在长期的开采过程中,油井出砂一直是制约油田正常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统计2000 年出砂井数873 口, 2005 年上升到1056 口。论文 这些区块呈现的特征是出砂的套变油井逐年增多,出砂粒径逐年变细,出砂量逐年增多。其中锦45 块和锦7 块由于成岩作用差,胶结疏松,油井出砂极为严重。机械防砂、压裂防砂、螺杆泵排砂等防排砂技术受井下工具的限制,均不适用于出细粉砂油井和套变油井防砂,而化学防砂具有其他防砂措施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具有固化强度高、有效期长、对地层伤害性小、施工简便的特点,所建立的人工井壁能有效地阻挡地层出砂,具有普遍性,能很好地解决各种油井防砂问题,是解决套变油井和出细粉砂油井防砂难题的有效方法。

1  化学防砂技术的发展历程

锦州油田已开发15 年,油井出砂一直是影响油田开发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毕业论文 化学防砂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油田开发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2~2005 年期间化学防砂技术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 1992~1995 年,在稀油和稠油区块分别使用以长效黏土稳定剂为主的fsh2901 稀油固砂剂和以无机物为主的bg-1 高温固砂剂。

(2) 1996~1997 年,稠油井化学防砂技术有了新突破,先后开发并研制了含有有机成分的三氧固砂剂、高温泡沫树脂和改性呋喃树脂溶液防砂剂。

(3) 1998~2002 年,以具有溶解和溶合作用的氟硼酸综合防砂技术代替长效黏土稳定剂成为稀油井化学防砂技术的主流,以含有水泥添加剂的有机硅固砂剂代替了三氧固砂剂。

(4) 2003~2005 年,改性呋喃树脂防砂技术由于有效率较高和有效期较长,医学论文 成为化学防砂技术的主流,其余早期的化学防砂技术不再使用,同时lh-1 高强度固砂剂防砂技术通过了现场试验。

2  化学防砂技术的应用效果

2.1 fsh-901 稀油井固砂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 fsh-901 固砂剂主要成份为线性的高分子阳离子型聚合物n2胺甲基聚丙烯酰胺,这种聚合物中阳离子与黏土晶格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作用,中和黏土表面的静电荷,消除黏土片层间的排斥力,使黏土呈吸缩状态,阻止黏土膨胀引起砂粒运移。由于与黏土发生交换的阳离子是连接成链状的,可在黏土颗粒表面形成强大的吸附膜,包裹黏土颗粒,使黏土颗粒与泥砂颗粒牢固地黏结在一起,又可防止其他阳离子的侵入和交换,达到固砂和防止油层出砂的目的。

(2) 应用效果 1992~1997 年,使用fsh-901稀油井固砂剂总计施工136 井次,有效107 井次,有效率78.7 %。

2.2 bg-1 高温固砂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 该高温固砂剂是以含钙的无机化合物为主体,加入有机硅化物及分散剂,经密闭表面喷涂工艺处理制得的白色粉末状固体颗粒。在快速搅拌下将该剂分散在水介质中,配制成微碱性的悬浮液,在注汽条件下挤入井内,其中的硅化物在井筒近井地带高温表面发生脱水反应,将地层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固砂的目的。

(2) 应用效果 1992~1995 年,使用bg-1 高温固砂剂总计施工79 井次, 有效63 井次, 有效率79.7 %。

2.3  三氧固砂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 三氧固砂剂由粉状氢氧化钙、碳酸钙、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分散剂、助乳化剂及其他助剂组成。承载于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上的乙氧基硅烷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分解,乙氧基变为硅醇基,硅醇基与砂粒表面的氢氧基( —oh) 之间和硅醇基相互之间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硅醇基与钙化合物之间也会发生某些反应,其结果是砂粒和钙化合物颗粒之间形成网状结构的有机硅大分子,使松散的砂粒胶结在一起。

(2) 应用效果 1996~1997 年,使用三氧固砂剂总计施工98 井次,有效81 井次,有效率82.7 %。

2.4  高温泡沫树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 当高温可发泡树脂液挤入地层后,一部分树脂液在砂粒之间吸附而形成胶结点,树脂固结后将地层砂固结;进入地层亏空处的另一部分树脂在发泡剂作用下发泡并形成固体泡沫挡砂层,起人工井壁的作用。这一技术是高温树脂固砂与固体泡沫人工井壁防砂的结合。

(2) 应用效果 1997 年,使用高温泡沫树脂总计施工4 井次,有效2 井次,有效率50 %。

2.5  改性呋喃树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 改性呋喃树脂防砂剂由改性呋喃树脂、固化剂、催化剂及抗高温老化剂、吸附剂及后处理剂组成,在紊流状态下易分散于水中,职称论文 不结团、不沉降。防砂剂在清水或污水携带下进入油井目的层段,分散并吸附在砂粒表面,在地层条件下固化,在套管外地层中形成不熔化不溶解的阻砂井壁,水则作为增孔剂使其具有一定的渗透率[1 ] 。这种防砂剂形成的人工井壁,抗压强度为5~15 mpa ,可阻挡粒径> 0106 mm的砂粒通过。

(2) 应用效果 1997~2005 年,使用改性呋喃树脂防砂剂总计施工99 井次,有效94 井次,有效率94.9 %。

2.6  氟硼酸综合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 氟硼酸可水解产生hf[2 ] ,即bf4- + h2o =bf3oh- + hfbf3oh- 阴离子可进一步依次水解成bf2 (oh) 2- 、bf(oh) 3- 、h3bo3 ,同时产生hf。各级水解生成的hf 与砂岩中的黏土和地层骨架矿物颗粒的反应为hf + al2sio16 (oh) 2 h2sif6 + alf3 + h2o与此同时,羟基氟硼酸和硼酸亦与地层矿物颗粒如高岭石反应,生成硼硅酸盐和硼酸盐。硼硅酸盐可将小片黏土溶合在一起,阻止其分解和运移,使氢氟酸进一步与地层骨架矿物反应。在这些反应中,黏土中的铝生成取决于f - 的某种氟铝酸盐络离子而溶解在溶液中。在矿物表面富集了硅和硼,在硅酸盐和硅细粒上则形成非晶质硅和硼硅玻璃的覆盖层,溶合成骨架,使颗粒运移受阻。

(2) 应用效果 1998~2002 年,使用氟硼酸综合防砂技术总计施工130 井次,有效106 井次,有效率81.5 %。

2.7 yl971 有机硅固砂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 该固砂剂能改变黏土表面的电荷性质,其中的主体成份聚合物还能与地层中的硅氧结构矿物(包括黏土中的硅氧结构矿物和砂砾中的sio2) 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同时在油层条件下固砂剂分子之间相互交联,形成牢固的网状结构,既稳定了胶结物,又固结了疏松砂粒。

(2) 应用效果 1998~2002 年,使用yl971 有机硅固砂剂总计施工89 井次,有效76 井次,有效率85.4 %。

2.8 lh-1 高强度固砂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 在高温下该固砂剂中的有机硅化物经水解、表面脱水,以硅氧键与地层砂结合,并在各种添加剂的共同作用下将地层砂紧密连接在一起,留学生论文形成具有一定渗透率和高强度的立体蜂窝网状结构滤砂层,阻止地层砂流入井筒。

(2) 应用效果 2005 年,使用lh21 高强度固砂剂总计施工11 井次,有效11 井次,有效率100 %。

3  现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以上各种化学防砂技术在锦州油田开发的不同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保障了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随着各个区块开发力度的加大及上产措施的实施,化学防砂主要面临以下几种状况。

3.1  出砂套变井逐年增加

据统计,随着锦州油田各采油区块递减幅度的加大,出砂油井数每年递增, 2000 年共有873 口,2005 年已增加到1056 口。其中出砂的套变油井数也逐年上升,2000 年为163 口,2005 年底已上升到316 口。出砂的套变油井如不及时采取防砂措施,套管变形将更加严重,甚至发生套管损坏、油井报废。虽然套管严重损坏的油井可以采取注灰、补层、侧钻等补救措施,但会大大增加采油成本。对于套变油井,最好在出砂初期便采用化学防砂法防治出砂。

3.2  长井段油井化学防砂的难度加大

进入油田开发中后期,锦州油田在布井上采取了井网加密策略,在油层开发上采取了几套层系合采措施,油井开发层系增多,油层厚度加大,井段加长,也加大了化学防砂的难度。有些油井由于井段长,层间差别大,笼统的化学防砂方式已不再适用,只能根据不同油层的地质状况、出砂量及出砂粒径,设计不同浓度、不同组成、不同药剂用量的合理的分层防砂方案,并利用井下工具来完成分层化学防砂措施。该技术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3.3  油井出砂粒径逐年变细

以锦45 块为例,根据463 个采集砂样的筛选分析结果,2000 年砂样平均粒度中值为01243 mm ,2005 年为01156 mm ,呈现逐年变细的趋势,出细粉砂油井逐渐增多。另外,在少数油井采集的砂样中,有大粒砂和近似泥浆的细粉砂,说明油层骨架已遭到破坏,如不及时采取防砂措施,将发生地层亏空严重、套管变形、破裂损坏的危险现象。

4  开发中后期化学防砂技术发展方向

4.1  开发新型常温固化、耐高温的化学防砂技术有一些出砂比较严重的套变的检泵油井,由于油层温度低,不能采用现有的化学防砂技术防砂。曾尝试使用常温环氧树脂防砂技术,由于固化强度低而被淘汰。目前锦州油田使用的改性呋喃树脂防砂技术和lh21 高强度固砂剂防砂技术,所用药剂都是高温固化类型的,不适用于常温检泵油井,有待开发常温固化、耐高温的化学防砂技术。

4.2  逐步完善配套分层防砂工艺

针对多层合采,井段加长的出砂油井,笼统防砂方法已不再适用,分层防砂是有效措施之一。目前的分层防砂技术应逐步完善各层系的设计方案、药剂的选用和施工方式方法,以适应这类油井防砂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3

一、课堂教学目标

《水的调查》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遵循教学发展的规律,采取开放性的原则,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就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学目标也指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范围,这有利于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来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

(一)在能力目标的设计上

目标设计上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通过简单的实验,写成简单的考察报告,最终形成一系列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系列性,即学生搜要达到的能力是否在不断递进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在与同学的配合中增强学习的互动性,提高学习热情。通过做一做,适当扩充学生的能力,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既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又是调查结果不会偏离调查主题。

(二)在情感态度的设计上

教师巧妙设计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事物尤其是容易被忽视的东西,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懂得自己的责任。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所要达到的有利意识,培养相应的的责任感。

(三)在知识目标的设计上

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通过具体调查数据说明了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合理、有益的原则,教学模式的设计一定要起到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这引领者、指导者的角色,不能将整个调查计划全盘扔给学生。

二、教学教学的主题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以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根据其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来进行自主择题,通过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与同伴的交流合作中,学习到书中没有的知识。

现在社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水资源的短缺,让学生根据当代热点金乡调查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题选定位对水资源的研究后,就要求学生进行调查,需要有设计方案出来,即为活动过程。

主题的选择在选题时,首先要求具有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对所学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另外这个选题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每位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向家人、邻居、亲戚宣传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不仅是学校力量,放在社会上也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来进行研究,教师在学生的调查过程中,可以提供社会力量来进行帮助。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优化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教师指导与徐节省动手相结合,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调查中,创设主题丰富的主线来将整个调查活动连接起来。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他我意识向自我意识转变的阶段,逐步对身边的事物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但想法又及不成熟,同时动手实践能力较弱,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引领指导,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

(一)活动准备

在活动准备工作中,教师要与学生充分进行交流,教师的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去查资料来了解所需的选题。为有效地展开调查研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此次主题研究的意义。让学生对主题进行了解,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的前提下对主体进行布局,同时教师不必拘泥于单一的课堂中,科技问卷调查、资料整合、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调查研究

在质疑调查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使用方法的筛选,一般学生都会采用观察、实验、问卷的不同方法,可能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不同的结果,在水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问卷实验的方法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两份调查――水污染和用水量,并提出新颖的问题来对其进行补充。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几条节水的建议。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次的调查都有相对应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

学生们在进行了劳动成果的回报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总结,表扬其中值得肯定的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纠正,为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为下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教师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对全局内容进行把握梳理,对教材要深入了解和研究,以此避免在学生的调查实践活动中出现大问题。

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了积极思维,集思广益,相互合作,知道了如何改善日常用水习惯,激起了珍惜每一滴水的社会意识,在最终要对调查全过程进行审视,看是否每一部分都达到要求,尤其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对问题的解决工程的思考,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要发现问题,问题是调查的前提,设置有效的问题有利于实验的完美进行。

篇4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法;研究生教学;高等有机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178-02

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即数字(化)学习,1996年起源于美国,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1,2]。但E-Learning学习者在学习时会感到缺少人际交互,易产生厌倦情绪,缺少角色扮演活动等不足,而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课堂教学在社会性、互动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所以Blended-Learning(混合式学习)就此产生。Blended-Learning是将传统的课堂式学习和E-Learning的优势相结合,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

高等有机化学是药学类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着重论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机理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极具创新性的学科[4],是基础有机化学的深化和提高。开设此门课的目的除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外,还需引导学生在熟练掌握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独立分析各反应过程,从而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此,笔者在进行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运用Blended-Learning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以改变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专”轻“博”、重“讲授”轻“讨论”、重“理论研究”轻“能力培养”等问题。

一、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无论何种教学模式,教学的效果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术前沿,让学生时刻掌握一些前沿科技知识,尤其是关于高等有机化学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这样不仅让学生从前沿知识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本学科的知识,更有利于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当前,普遍适用的研究生课程教材并不多,一般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参考有关教材和学科发展前景自编讲义。笔者在选取高等有机化学内容方面坚持以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为中心,讨论有机分子结构与反应活性的定量关系,并根据我校药物化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和药物合成等方向的特点,在课程内容选择中除了重点讲授分子轨道理论、重排反应、芳香性理论、碳正离子、碳负离子与自由基等有机反应中间体外,还参考有机合成领域最受欢迎的March所著的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高等有机化学)原版教材,选择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内容。以上内容的学习能够为本校药物化学方向研究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理论基础。良好的理论基础可以更加提升学生将来探索更高科研高峰的信心和勇气,让学生一生受益。此外,在课程学习中适当增加与有机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新进展的简介,诸如近年来的诺贝尔化学奖、特氟隆的问题、有关C60众多反应、新性能产物的发现、离子液体、结构奇特的新型分子及有机化学在医药中的应用等专题。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更能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和新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启迪创新思维。

二、优化教学方法

不论本科教学还是研究生教学,都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传递―接受”的单向灌输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根据Blended-Learning模式,探索了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采用传统课堂“精讲”的模式,如结构理论就是本课程的难点,要讲深讲透,这对于理解后面的化学反应规律和化学反应机理具有很大帮助。而对于反应和合成部分,则探索E-Learning与“课堂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法[5],即将研究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重点负责某个项目,教师在课上只是讲重点、列提纲、提问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助于网络查资料,准备PPT,并在课堂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项目的准备是精心设计的,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这样可以很好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这比学生获得更多的书本知识要重要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重点关注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永无止境的,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更好地为学生做好服务。

通过课堂研讨,教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使研究生发现知识的薄弱点或盲点,以便课后及时补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课堂讨论,也可以发现研究生的兴趣所在及走向,以便调整教学的计划。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责任是引导研究生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发表不同的观点并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习惯于以批判的观点审视一切,敢于挑战权威,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抛弃恐惧心理,让质疑精神得到充分尊重,并在质疑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据。教师在鼓励的同时,让学生自己讨论此观点的进步意义,从而让课堂氛围变得和谐和轻松。

此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课堂教授的学生的表现不如在课堂上解答问题的学生,这就表明当学生被动听课和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时相比较,后者对内容的掌握比简单给出问题和答案要好得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在学生回答了明确的疑问后会提出下一步的关键点,这对测试学生的学习重点,对他们进行形成性评价非常有帮助。还有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例如目前药物合成中常出现的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完善教学考核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对师生学习和教学的检验[6]。笔者认为考核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搭配,而最重要的目的是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给予恰当的评价。

笔者对以往研究生课程一般都采用闭卷考试进行考核的方式进行了改革。采取确定题目撰写某个有机化学前沿方向的综述性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不但使学生对高等有机化学的某个前沿方向较为深入的了解,还可以使学生在查阅、总结文献、撰写调研报告、阐述自己的观点等方面得到实际锻炼,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而任课教师通过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可以给出成绩,这也对任课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论

通过Blended-Learning对高等有机化学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主讲教师不仅传授了专业知识,教授了科研方法,而且着重培养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塑造了他们的科研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学实践证明,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创新精神得到了塑造,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更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否学生在混合式学习法中获得的知识会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尚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与教学者、学习者的不同而导致无法比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J].中国电化教学,2002,(2):8.

[2]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J].中国电化教学,2004,206(3):5.

[3]祁爱华,罗义.浅谈E-Learning与传统教学[J].福建电脑,2006,(5):125.

[4]杜灿屏,刘鲁生,张恒.21世纪有机化学发展战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有效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初中语文教师要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将其无缝地融合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能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创设以学生为核心的人文互动课堂,促进应用信息技术协作学习,高效获得丰富性、多样性的语文学习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能有效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更优质,更高效。

1 开发语文综合性课程资源,丰富综合性学习内容

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综合性学习课程教材和案例,就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拓展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丰富综合性学习内容,为学生拓宽学习空间,创设语文学习实践的环境。初中语文教师可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将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资源都整合成一个整体,改变传统的单一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机会,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探索月球奥秘》这个综合性学习内容,离学生生活现实比较远,不可能通过自身生活体验来获取、内化知识,这样就要通过信息技术弥补教材中的不足。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搜集、整理有关月球知识的各种资料,再通过图形图像、音视频处理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汇总,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为学生呈现出一堂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实践课。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更深刻体验到“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一主题思想,更加深刻感受到嫦娥传说故事的艺术之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从而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升华了教学主题。

2 开放语文学习空间,扩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巧妙应用信息技术开放语文综合性学习空间,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最大化扩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的学习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组为“桥的知识桥之最”、“ 中外名桥”、“ 家乡的桥”、“ 有关桥的故事和传说”、“欣赏画家笔下的桥”等。教师引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查找、筛选、分析、讨论,然后上传到网页平台,学生通过网页平台的开放性学习空间获取、收集、整理、分析桥的相关信息,做成宣传文档或幻灯片等电子作品,并在课堂上展示。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扩大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既让学生领略了中国丰富的桥文化,又增强了学生分析、整理、整合资料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全面提升了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

3 内化语文素养,创新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

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知识内化,形成深厚的语文文化素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整合效率,创新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学习资源,拓展无限的“大语文”学习世界,让学生学会分享、合作、沟通,从而实现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学习时,学生通过反映古代生活的文言文的学习,先领略了孔子、秦始皇、孔明等几位历史巨人风采。然后,通过信息技术还原伟人的千古风采,学习了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精神,培养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另外,通过本次家乡历史名人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感情,从而创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4 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画龙点睛

初中语文教师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画龙点睛,切莫陷入信息技术整合误区,画蛇添足。首先,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整合水平,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要能有效引导,创设开放性的人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其次,还要多渠道引导学生,提高其收集、整理、分析、加工、合成信息的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再次,教师要积极反思,探索信息技术整合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服务。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深度整合,可有效地扩展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其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第四中学校,吉林 四平 130700)

参考文献:

篇6

    多数情况下,反应中间体是中性物种,含量较低而且难于离子化,有时离子化过程会破坏其结构和活性.为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用电荷标记手段.电荷标记可以分为永久标记和在线电荷标记.永久标记是通过化学反应在底物或催化剂的非活性区域上引入电荷标签(如季铵阳离子中心或磺酸阴离子中心);在线标记是利用中间体的特性临时加入选择性离子化试剂,实现中性物种的检测,如碱金属离子化.电荷标签技术不影响反应的正常进行,同时能大大提高微量中性活泼中间体的质谱检测效率.Metzger等[16]用电荷标记的膦配体,首次运用质谱方法从反应溶液中检测到了亚甲基Ru卡宾中间体.随后,Metzger等[17]运用碱金属离子与催化剂形成加合离子来追踪溶液中钌卡宾物种的变化,成功检测到了1,7-辛二烯和1,9-癸二烯的关环复分解(ring-closingmetathesis,RCM)反应中含有末端双键的钌卡宾中间体.该两个中间体在气相中首先脱除膦配体(PCy3)而后再发生气相RCM反应分别丢失环己烯和环辛烯(图2).该研究还表明,气相条件下六元环化RCM反应的活性远远高于八元环化,与液相中RCM反应活性顺序一致.催化反应中典型的活性反应中间体应体现该催化反应的趋势性,即该活性中间体在串联质谱过程中所发生的单分子反应或其在气相离子-分子反应中体现该中间体离子特有的反应活性.质谱学研究活泼中间体可以有三点依据:离子质荷比、离子同位素丰度和中间体离子的特征气相反应活性.近期,本课题组[18,19]运用碱金属离子化策略和微反应器技术研究了氮杂钌卡宾催化剂,以及乙腈促进的Grubbs催化剂的降解反应.同时,本课题组[20]发现,采用硫作为基质,可以用MALDI-TOFMS技术表征Grubbs催化剂.

    2准对映体策略

    质量标签策略是质谱学研究气相反应途径和机理的传统手段,也是质谱学表征和研究反应中间体的常用手段.手性异构体化合物的分子量相同,因此直接质谱分析难以区分.Pfaltz课题组[21]将传统的质量标签策略发展成准对映体(quasienantiomers,QAS)标记策略,在远离反应位点的地方用同位素标记或差异较小的取代基标记手性异构体.准对映体标记让原本分子量相同的手性异构体有了质量差异,可在质谱分析中直接进行辨别,也可实现手性催化剂的筛选和反应立体选择性的评价[22].此外,该课题组[23]通过ESI-MS方法检测烯丙基酯动力学拆分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而不是前体或产物的新方法来筛选不对称催化剂.这些技术和方法使得质谱学为不对称催化系统的对映选择性研究提供了关键的证据,甚至实现了手性催化剂的筛选.

    3质谱分析有机反应中间体的典型案例

    Metzger[24]、Eberlin[25]和本课题组[26]均发表过关于质谱学研究反应机理的综述,本文主要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小结.

    3.1以Pd为代表的过渡金属催化反应

    1994年,Canary等[27]首次运用ESI-MS方法研究Pd(0)催化的芳基硼酸与溴代吡啶偶联反应,为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证据,该工作为质谱表征反应活泼中间体以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组[28,29]利用电喷雾质谱法研究了三氟甲基取代烯炔醇环异构化反应和炔基磷酰胺的分子内环化反应.轴手性产物的Suzuki偶联反应在不对称催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创新性,对这一过程进行质谱学研究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此外,我们还采用ESI-MS/MS技术对手性双烯氯化钯催化的不对称Suzuki偶联反应进行了机理研究[30],根据Pd的同位素峰簇特征将反应相关的物种和其他物种按质荷比进行质量筛选,成功地捕获到了目标Suzuki反应各阶段的反应中间体.目前,Pd(II)/Pd(IV)的催化循环体系是有机化学中新兴的研究领域,这类高价金属复合物是发生C–H键活化和三氟甲基化的重要活性中间体.本课题组与刘国生课题组[31~33]合作,研究了一系列Pd(IV)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如钯催化的苯乙烯分子内氨基氟化反应[31]、钯催化的烯烃的氧化芳基烷基化反应[32]和钯催化的苯乙烯的氟酯化反应[33].本课题组[34]近期研究表明,Pd(IV)反应中间体在MS/MS条件下,能发生气相还原偶联反应,生成相应的偶联产物和Pd(II)物种(图3),这与Pd(IV)复合物的液相反应活性一致.同时,许毓课题组[35]也报道了Pd(IV)复合物的相关质谱学研究结果.由于ESI-MS技术能捕获催化循环中的关键反应中间体,被Chen[36]和Irth[37]证实是高通量筛选催化剂的一种极具价值的研究工具.

    3.2自由基中间体

    中性自由基反应中间体不易被ESI-MS检测,Metzger等[38]曾利用微反应器-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捕获到了单电子转移引发的反式茴香脑二聚反应中的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在一些自由基反应中,一般需Lewis酸进行催化,同时金属Lewis酸可与底物或自由基中间体形成复合物,被质谱检测[39].本课题组[40,41]运用ESI-MS研究了Selectfluor参与的亲电氟化反应和醛的α-氟化反应,成功捕捉到了亲电氟化反应过程中的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自由基捕获剂(如Tempo和Dempo等)[42],用质谱捕捉到了自由基捕获剂与反应中的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形成的复合物,证明了在所选底物的亲电氟化反应过程中确实存在单电子转移过程.

    3.3高价碘复合物参与和催化的反应

    本课题组[43]于2012年对PhI催化芳基酮α-乙酰氧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捕获了反应中目前未能分离或用其他手段未能直接分析的重要中间体:α-λ3-碘烷基酮复合物.进一步研究质子化的该复合物在串联质谱中的气相裂解行为表明,最后一步产物的生成经历了分子内五元环过渡态的还原消除过程比分子间SN2反应过程更合理.此外,我们[44]还运用质谱法研究了三氟甲基苯基碘鎓阳离子(CF3I+Ph),发现PhI+CF3能发生气相分子内三氟甲基迁移反应并脱除碘原子生成PhCF3+,而PhCF3+可进一步丢失CF2生成PhF+(图4),该反应能很好地体现高价碘氟化试剂的本质反应活性.随后,本课题组[45]又研究了多氟取代碘苯自由基阳离子,发现其在气相殊的CF2丢失反应,这体现了多氟取代引发的新型芳环裂解反应.

    3.4气相与液相人名反应相关性的研究

    着名质谱学家Beynon曾将现代化的有机质谱仪形容为一个“化学实验室”[46].质谱中离子所发生的重排/碎裂方式与化合物的离子形态在液相中相应条件下的反应有一定相似性[47,48],甚至可以“预测”研究对象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途径.目前,气相中的人名反应除麦式重排和逆Diels-Alder反应外,一直鲜有报道.本课题组[49~55]系统地研究了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类除草剂丰富的气相化学反应,如嘧啶氮引发的苄基迁移反应[49]、质子酸促进的气相Smiles重排反应[50]、Lewis酸促进的气相Smiles重排反应[51,52]、对氨基磺酰基阳离子的重排反应[53,54]和芳环的逆-Michael反应[55].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56]研究发现了类似的溶液相反应,对研究该类除草剂的代谢及降解途径和环境行为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本课题组[57]利用Favorskii重排反应顺利实现对该类具有高度环张力的活泼芳香性小环类化合物的气相合成,还发现了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质子化后独特的气相N-Claisen重排反应[58].潘远江课题组在本领域也做出了很多出色的工作,如新型的气相Smiles重排反应[59,60]、逆-Michael反应[61]、质子迁移诱导解离[62]和银离子催化的气相Diels-Alder反应[63]等.

篇7

摘 要: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有:查漏补缺;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要完成这些任务,最重要的是讲究复习效率。

关键词:一轮复习;巩固基础;提高能力;知识网络化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切实掌握基本的解题能力和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的一轮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具体的学习摆脱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初步学会归纳问题,能初步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有:研究课本、查漏补缺;构建化学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要完成这些任务,最重要的是提高复习效率。怎样进行一轮复习才是高效的呢?

一、狠抓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研究课本教材,吃透化学原理

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对课本教材的分析研究,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复习。研究教材,就是要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关键知识要点,特别是化学知识的核心环节(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电化学原理、实验的操作及注意事项和原理及设计、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等),让复习重点突出,让知识更加精炼。把学得透彻、掌握牢固的知识,少用时间,把尚未完全弄清楚、一知半解的内容,当作训练的重点。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找到关键的元素或物质,根据知识规律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要仔细研究课本,研究教材中的问题,遇到疑问要到教材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样做就可以起到强化思维过程、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就可以让学生明白所有的考点都无法脱离教材,都可以通过教材的处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要善于归纳总结,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

化学的学习,最应该注重的是对规律的总结。化学知识非常琐碎,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找到合理的线索,通过线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通过对思路的认识对化学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将化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具体的知识网络。具体做法如下:在学习卤族元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根据氟、氯、溴、碘元素的性质研究单质的性质,再根据单质的性质分析学习氢化物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置换反应。在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内容时,要把握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元素性质之间的联系,明确解题的线索和解题的思路,同时结合这部分内容的联系和元素周期律,将这部分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获得非常好的复习效果。在复习有机化学的内容时,把握有机物之间的规律,把握官能团的性质和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有机物之间的衍变找到解题方法和思路,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将琐碎的化学知识串联成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要灵活应用掌握的知识规律,提高复习效率

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要针对高考的要求和考试大纲将高中化学分成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基础等几个部分,然后再根据具体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从而达到对化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对化学知识规律的理解和使用要灵活,能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形成属于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四、把握知识要点,做好纠错工作。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高考的要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也就是对高考内容的疑点和盲点。高考要考出好成绩,就是要走出“越容易的东西越易出问题”的怪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具体的做法是:(1)对纠错问题思想上要给予重视。(2)要对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认真纠正;对容易出错的内容和知识点要反复强化。(3)对出错的题目要对出错的原因做认真的分析,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基础不扎实还是对化学原理、概念的掌握不到位。(4)下一次考试中要规避这些问题,通过不断地对比和总结,找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痼疾还依然存在,通过不断总结可以消除一轮复习中的难点和疑点,切实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水平。

五、狠抓限时训练,强化应试能力

1.限时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限时训练可以提高做题速度,也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题目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模拟题中去挑选,难度不宜过大,以中档题为主,少用难题拔高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得分率,同时也会让学生从考试中体验到快乐,增强自信心。

2.规范化学用语

在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审题不严:看清楚关键字、词,看清楚关键条件。(2)对化学用语的书写要规范,注重元素符号书写的规范和对化学术语的规范使用。(3)拒绝所答非所问: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要求写元素名称却写元素符号,要求写物质化学式却写物质名称,要求写反应现象却写出发应产物等等。(4)拒绝出现低级错误:不要出现心中所想与笔下所写不同等错误。

3.提高答题技巧

做题时要根据题目要求,要注意分析试题的命题意图,发现解题的规律,采用猜、想、换、带入等方法来解题,提高做题的成

功率。

六、分析教材实验,把握实验重点

教材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核心,通过对教材实验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一轮复习中化学实验复习的针对性。教材实验都是典型的化学实验,历年高考中不少实验题的设计原理都改编自教材内容。为提高化学实验复习的有效性,应注意如下问题。

1.狠抓实验基础

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是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实验原理要明确,对实验的流程要熟悉,这些都是化学实验复习中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内容。

2.积极拓展教材中的化学实验

对教材实验的内容要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教材实验的内容去拓展新的实验,不仅要拓展新的实验情境,还要拓展仪器的新的应用,更要拓展重要知识点在化学实验中的新应用。

3.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实验应用

化学实验的设计和评价能力是高考中的必考点和热点,在处理该类型的试题时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实验原理可通过题目所给的信息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来处理。只有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实验应用,才能化一轮复习中化学实验的复习效果,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之,做到以上这些,可以使一轮复习更扎实、知识体系更完整,促进高考化学成绩的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Mannich反应 催化剂 中间体 氨烷基化反应 Mannich碱

【中图分类号】O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125-02

Mannich反应为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与甲醛(或其他醛)、胺进行缩合,生成氨甲基衍生物的反应,其通式为:

Mannich反应机理如下:

该反应通常是在Lewis酸或者质子酸的催化下进行的,但是这些传统催化剂往往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并且很难回收利用,这就必然导致酸性废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寻找一种对环境友好,并且易于回收利用的催化剂仍然是有机合成工作者关注的课题,本文对Mannich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优缺点做了简单总结。

一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

近年来,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反应溶剂,越来越引起有机合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于离子液体与传统有机溶剂相比,具有不易燃易爆,不挥发和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对许多化合物有良好的溶解性等特点。

(1)芳香酮、甲醛、二甲胺盐酸盐三组分的Mannich反应:

NH(CH3)2・HC1

(2)芳香酮、芳香醛、芳香胺三组分的Mannich反应:

其中,X为:a.H;b.Cl;c.OCH3;d.NO2。

采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反应不需要加入任何Lewis酸或质子酸催化剂即可发生,且离子液体至少可以循环使用5次。

二 对氨基苯磺酸铝催化

有机金属磺酸盐具有耐水性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广泛用于多种有机反应。在室温条件下,对氨基苯磺酸铝可有效催化苯乙酮、芳香醛和芳香胺的Mannich反应,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系列β-氨基酮衍生物,避免了传统合成方法使用强酸作催化剂的不足,为β-氨基酮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

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高,催化剂活性好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对环境友好。

三 磷钨酸为催化剂

以水为溶剂,磷钨酸为催化剂催化芳香酮、芳香醛和芳香胺Mannich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氨基酮衍生物。

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催化剂价格低廉且用量少,对环境友好。

四 三氟甲磺酸铜催化

该反应以环己酮、芳香醛和芳香胺为原料,以三氟甲磺酸酮为催化剂,合成β-氨基酮衍生物。

三氟甲磺酸盐与传统的催化剂相比,它不需要添加浓盐酸、Me3SiC1等任何辅助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仅需1.5h,其催化量只需化学剂量的10%~20%就能使反应顺利完成,收率高且产物纯净。同时,由于反应结束后不需要经过水解,不会产生大量的“三废”,所以反应的后处理也比较简单,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反应结束后可再回收得到进行重复利用。

五 氨基磺酸催化

近年来,氨基磺酸由于具有不挥发、不易分解、廉价和弱酸性等性质,它在有机合成的许多领域取代了常规的酸催化剂。以下采用氨基磺酸作催化剂,芳香酮、环己酮、3-戊酮等酮类与芳香醛和芳香胺的三组分Mannich反应,反应式如下:

氨基磺酸廉价易得,催化活性高且用量少,稳定性好,其催化的Mannich反应对实验要求不严格,且目标产物收率均不低,因其具有两性离子的特性,使其易于回收再利用。

六 结束语

Mannich反应是合成药物、天然产物和精细有机中间体的重要反应之一,在有机合成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药物、农药、染料、涂料和炸药等方面用途广泛,而且是参与合成天然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中间体。但是Mannich反应使用的传统催化剂如Y(OTf)3、Ln(OTf)3和Yb(OTf)3等往往具有毒性、腐蚀性、催化剂用量较大、催化效率不高、价格昂贵、污染环境等缺点,而目前研制的新型催化剂在某些方面有所突出,比如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然而也存在着制备较为复杂、产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更加高效、经济、对环境友好且易于回收的催化剂仍然是目前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惠斌、孟娜、陈凤凰等.离子液体中的Mannich反应研究[J].化学试剂,2006(6):323~325、328

[2]刘宝友、许丹倩、罗书平等.Bronsted酸离子液体催化的醛、酮、胺三组分Mannich反应[J].化工学报,2004(12):2043~2046

[3]宋志国、梁艳、侯敏等.对氨基苯磺酸铝催化苯乙酮、芳香醛和芳香胺的“一锅法”Mannich反应[J].工业催化,2010(12):59~62

[4]马杰、王学凯、姜恒等.有机磺酸锌盐催化合成氯乙酸酯的研究[J].化工科技,2005(1):49~52

[5]宋志国、王敏、宫红等.邻甲基苯磺酸铜催化“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11):1597~1600

[6]陈君丽、解正峰、邢烨.水相中磷钨酸催化苯乙酮、芳香醛和芳香胺的Mannich反应[J].有机化学,2011(10):1714~1718

[7]张豪、黄云云、赵尖斌等.三氟甲磺酸铜催化的Mannich反应合成β-氨基酮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2(12):59~60

篇9

关键词 活性二氧化锰;有机氧化反应;选择氧化;有机合成

中图分类号 O6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2537(2014)01-0028-09

4结语

MnO2作为一种价廉易得、无毒、环境友好型氧化剂,在有机氧化反应及合成化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MnO2的氧化性能温和,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尤其对于α,β不饱和醇类,若辅之微波辐射可有效地提高反应的速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的选择性,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二氧化锰的还原产物可通过电化学氧化再生,从而实现氧化剂的循环使用.

参考文献:

[1]姚培慧. 中国锰矿志[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5:1220.

[2]谭柱中, 梅光贵, 李维健, 等. 锰冶金学[M]. 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105108.

[3]郭学益, 刘海涵, 李栋, 等. 二氧化锰晶型转变研究[J]. 矿物工程, 2007,27(1):5053.

[4]夏熙. 二氧化锰及相关锰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制备及放电性能(1)[J]. 电池, 2004,34(6):411414.

[5]罗兴贤, 相纯章. 活性二氧化锰[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12(2):114119.

[6]何孟常, 季海冰, 赵承易. 锑(Ⅲ)在合成性δMnO2表面的氧化机理[J]. 环境科学学报, 2003,23(4):483487.

[7]黄枢,谢如刚,田宝芝,等.有机合成试剂制备手册[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309310.

[8]罗天盛行. 活化二氧化锰的研制[J]. 电池, 1994,24(5):212213.

[9]刘务华, 徐保伯, 周琼花,等. 活性二氧化锰的发展与应用[J]. 电池, 1996,26(4):169171.

[10]BURNS R G, BURNS V M. Manganese dioxide electrode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electrochem[J]. Electrochem Soc, 1985,197:11111116.

[11]HOUSE H O. 现代合成反应[M]. 花文廷, 李书润, 王定基,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203228.

[12]李述文, 范如霖. 实用有机化学手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13]ROY J G, THOMAS J W. The manganese dioxide oxidation of allylic alcohols[J]. J Org Chem, 1959,24:10511056.

[14]ROY J G, GERALD D D, THOMAS J W.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s with manganese dioxide [J]. Nature, 1964,202:179181.

[15]范桂香. 维生素A醛的合成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12):1620.

[16]郭旭明, 袁中顺. 相转移催化制备维生素A及其氧化制备视黄醛[J]. 黎明化工, 1997(4):1618.

[17]KAMIMURA A, KOMATSU H, MORIYAMA T, et al. Substoichiometric oxidation of benzylic alcohols with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ctivated MnO2 under oxygen atmosphere: a green modification of the benzylic oxidation[J]. Tetrahedron, 2013,69(29):59685972.

[18]李谦和. 单萜转化合成紫苏葶催化剂的设计及反应规律[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07.

[19]王小梅, 李谦和. 活性二氧化锰选择氧化紫苏醇合成紫苏醛[J]. 合成化学, 2004,12(4):408410.

[20]刘耀华, 李青, 张玮航. 微波辐射下活性MnO2选择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J]. 太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8(2):108110.

[21]肖利民. 活性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选择氧化性能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2.

[22]何代平, 胡敬, 蔡铎昌. 无定型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催化苯甲醇选择氧化性能[J]. 工业催化, 2007,15(5):4043.

[23]BALYAKINA M V, YAKUVLEVA N L, GUNAR V I. Synthesis of pyridoxamine and its 5′phosphate ester[J]. KhimFarm Zh, 1980,14:7981.

[24]王淑美. 合成5′磷酸吡哆醛的简便方法[J].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1983(3):369372.

[25]何地平, 石先莹, 林福娟. 超声波催化二氧化锰氧化吡哆醇为吡哆醛的简便方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2(2):6163.

[26]肖繁花, 张兰勇, 张建军,等. 1三苯基甲基4咪唑甲醛的合成[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3,34(12):598599.

[27]李青. 微波辐射下活性MnO2选择氧化糠醇合成糠醛[J]. 科技创新生与生产力, 2010(12):105106.

[28]秦伟伟, 蔡修凯, 于东海,等. 4吡啶甲醛合成新工艺[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6,21(6):537539.

[29]RAYMOND Z, PATRICK N, LAURENT D, et al. Selective oxidation of a single primary alcohol function in oligopyridine frameworks[J]. Org Lett, 2004,6(17):28652868.

[30]SHOZO T. Oxidation of 2,6bis(hydroxymethyl)phenols to 2hydroxyisophthalaldehydes by MnO2 [J]. Bull Chem Soc Jpn, 1984, 57:26832684.

[31]DAS S K, FREY J. Regioselective double Boekelheide reaction: first synthesis of 3,6dialkylpyrazine2,5dicarboxaldehydes from DLalanine[J]. Tetrahedron Lett, 2012,53(30):38693872.

[32]秦秀英, 冼育剑. 5甲基2羟基1,3苯二甲醛合成工艺研究[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8,37(8):1618.

[33]魏俊发,牛小玲,何地平,等.2,6二甲酰基4甲基苯酚的超声波催化合成[J].化学试剂, 2002,24(6):329330.

[34]马丙水, 岳凡, 段志明. 超声波辐射下合成2,6二甲酰基4甲苯酚的研究[J]. 化学工程师, 2005(2):46.

[35]刘长路, 苏晓渝, 谢如刚. 二咪唑二甲醛、三咪唑三甲醛的简便有效合成[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36(5):977980.

[36]HOUSE H O. 现代合成反应[M].花文廷, 李书润, 王定基,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37]周孝瑞,何竞,林学圃.2,4表油菜素内酯中间体―(22E,24R)3a5环5a麦角甾22烯6酮的合成[J]. 农药, 1996,35(8):2324.

[38]刘希光, 梁晓梅, 吴景平,等. 5脱氧5甲氨基阿维菌素B1的合成及杀虫活性[J]. 农药学学报, 2001,3(3):7982.

[39]黄成, 姜理英, 陈建孟. δMnO2/水界面17β雌二醇的氧化转化[J]. 环境科学, 2009,30(8):22712276.

[40]JIANG L, HUANG C, CHEN J, et al. Oxidative transformation of 17 β-estradiol by MnO2 in aqueous solution[J]. Arch Environ Contam Toxicol, 2009,57(2):221229.

[41]ULRIKA K, WANG G Z, BAECKVALL J E. Rutheniumcatalyzed oxidation of nonactivated alcohols by MnO2[J]. J Org Chem, 1994,59 (5):11961198.

[42]CROUCH R D, HOLDEN M S, BURGER J S. Oxidation of benzoin to benzil using aluminasupported active MnO2[J]. J Chem Edu, 2001,78 (7):951952.

[43]KHANDEKAR A C. Highly efficent oxidation reagent for benzoin[J].Synth Commun, 2002,32:29312933.

[44]AZIZIAN S, EFTEKHARIBAFROOEI A, BASHIRI H. Kinetics of catalytic oxidation of benzoin to benzil by alumina supported active MnO2[J]. Kinet Catal, 2010,51(2):244249.

[45]ROWLAND K L. Process for preparing 4(2butenylidene)3,5,5trimethyl2cyclohexene1one. US:3211157[P]. 19651012.

[46]罗大勇, 杨萌, 鄢家明,等. 1,3双[2(3氨基苯基)咪唑1基甲基]苯的合成[J]. 华西药学杂志, 1999,14(56):306308.

[47]YAKOVLEV V, PETROV D V, DOKICHEV V A, et al. Synthesis of 3substituted pyrazoles by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4,5dihydro3Hpyrazoles[J]. Russ J Org Chem, 2009,45(6):950952.

[48]YU Y B, CHEN H L, WANG L Y, et al. A facile synthesis of 2,4disubstituted thiazoles using MnO2 [J]. Molecules, 2009, 14(12):48584865.

[49]NASCIMENTO B F, GONSALVES A M, PINEIRO M. MnO2 instead of quinones as selective oxidant of tetrapyrrolic macrocycles [J]. Inorg Chem Commun, 2010,13(3):395398.

[50]夏泽宽, 于光恒, 蔡霞. 溴芬酸钠的合成[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3,34(5):405406.

[51]JOSEPH A M, CHARLES E S. Pyrazines in foods. A review [J]. J Agr Food Chem, 1973,21(1):2230.

[52]李谦和, 尹笃林, 伏再辉. 2,3二甲基吡嗪合成工艺的改进[J]. 合成化学, 1997,5(2):14.

[53]李谦和, 尹笃林, 伏再辉. 2,3,5三甲基吡嗪合成[J]. 精细石油化工, 1998(1):1922.

[54]唐巧华, 李谦和. 2,3,5三甲基5,6二氢吡嗪脱氢芳构化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 32(4):7779.

[55]唐巧华. 液相一锅法合成烷基吡嗪反应规律的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0.

[56]SHU C K, LAWRENCE B M. Formation of 2(1hydroxyalkyl)3oxazolines from the reaction of acyloins and ammonia precursors under mild conditions[J]. J Agric Food Chem, 1995,43:29222924.

[57]朱瑞鸿,薛群成,李忠臣.合成食用香料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6:753754.

[58]张锋, 车玲. 川芎嗪的新合成路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29(23):22942295.

[59]张锋. 川芎嗪的制备. 中国:1935794[P]. 20070328.

[60]欧阳美凤. 新型杂环香料―喹喔啉衍生物的合成工艺及其反应规律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2.

[61]朱宪. 苯甲醛绿色生产新工艺[J]. 化学世界, 2000(Z1):2021.

[62]朱晨燕, 朱宪. 苯甲醛绿色生产新工艺[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0,14(5):448452.

[63]吴卫, 曹卓, 石绍军,等. 对氯苯甲醛的合成及应用[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7,8(9):4648.

[64]宋树忠, 俞俊学. 合成铃兰醛的研究和开发现状[J]. 香精香料化妆品, 1991(3):5459.

[65]张敏, 金润华. 合成铃兰醛的研制[J]. 辽宁化工, 1997,26(4):211213.

[66]刘俊峰. 二氧化锰氧化间甲酚制取间羟基苯甲醛[J]. 浙江化工,1999,30(2):3133.

[67]王佩云. 邻硝基苯甲醛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J]. 陕西化工, 1981(3):69.

[68]聂丽娟, 金进良, 张玉华. 三氧化铬、活性二氧化锰、二氧化硒、氧气催化氧化伞花烃的对比研究[J]. 精细化工, 1997,14(4):4546.

[69]LIU X G, SUN B, XIE Z Y, et al. Manganese dioxidemethanesulfonic acid promoted direct dehydrogenative alkylation of sp3 CH bonds adjacent to a heteroatom[J]. J Org Chem, 2013,78(7):31043112.

[70]NAMMALWAR B, FORTENBERRY C, BUNCE R A, et al. Efficient oxidation of arylmethylene compounds using nanoMnO2[J]. Tetrahedron Lett, 2013,54(15):20102013.

[71]张国安, 崔汉兴, 崔玉荣. 对苯二酚的生产及其研究情况的进展[J]. 浙江化工, 1988,19(5):1214.

[72]张继瑜, 梁剑平, 李建勇,等. 鹿蹄素的合成工艺改进[J]. 华西药学杂志, 2000,15(1):4042.

[73]林静吟. 合成三甲基氢醒的工艺改进[J]. 广东药学, 1997(2):3031.

[74]BARUA R K, BARUA A B. Oxidation of βcarotene: formation of vitamin a acid[J]. Nature, 1963,197:594594.

[75]刘巧占, 段慧云, 李同双. 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刃天青[J]. 染料工业, 2002,39(2):1920.

[76]褚季瑜, 鲁秀英, 方雪君,等. 15(R,S)dlω乙基13,14去氢前列腺素F2α的合成[J]. 化学学报, 1980,38(4):371376.

[77]SHINADA T, YOSHIHARA K. A facile method for the conversion of oximes to ketones and aldehydes by the use of activated MnO2[J]. Tetrahedron Lett, 1995,36(37): 67016704.

[78]BHOSALE S, KURHADE S, VYAS S, et al. Magtrieve (TM) (CrO2) and MnO2 mediated oxidation of aldoximes: studying the reaction course[J]. Tetrahedron, 2010,66(50):95829588.

[79]李继朝,赛锡高.由苯乙酸合成二苄基酮的研究[J]. 辽宁化工, 1996(1):3638.

[80]王树清, 高崇. 由间氯苯甲酸与丙酸合成间氯苯基丙酮的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 2005(4):13.

[81]宋丹青, 王璐璐, 张致平,等. 6α溴青霉烷酸二苯甲酯亚砜两种异构体的合成[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9,30(1):3537.

[82]张振业, 金淑惠, 梁晓梅,等. N取代环十二酮缩氨基硫脲的氧化环合反应[J]. 有机化学, 2001,21(3):235237.

[83]BRONWEN W, RICHARD G B. Oxidation of dimethylselenide by deltaMnO2: oxidation product and factors affecting oxidation rate [J]. Environ Sci Technol, 1995,29(6):15041510.

[84]LIU L, PAUL E. Floreancig. 2,3Dichloro5,6dicyano1,4benzoquinonecatalyzed reactions employing MnO2 as a stoichiometric oxidant[J]. Org Lett, 2010,12(20):46864689.

[85]PAN L J, PU L, SHI Y, et al. Synthesis of polyaniline nanotubes with a reaction template of manganese oxide[J]. Adv Mater, 2007,19(3):461464.

[86]FU X B, FENG J Y, WANG H, et al. Fast synthesi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ammaMnO2 hollow nanospheres for aerobic oxidation of alcohols[J]. Mater Res Bull, 2010,45(9):12181223.

篇10

关键词:实验室废水 废水处理 化学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102-01

Abstract:Chemical laboratory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university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techniques,the proposed combination of the various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aboratory waste liquids treatment technology.

Key Words:wastewater from laboratories;Wastewater treatment;Chemical laboratory

21世纪的化学已渗透到科技和社会的各领域[1],社会需求高校教育人才要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对学生开展的各种化学实验技能的训练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显得非常重要[2],由此产生大量的实验室废水。未经处理的实验室废水排放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和恶化环境,故应加大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和制订合理的处理技术尤其重要[3]。

化学实验室废水成分复杂,按其结构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废水及含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废水,因此针对的废水处理技术就可以有多样性,废水的处理技术可分为沉淀法、光催化吸附法、膜分离法、电解法和其它方法等,现结合废水处理的技术发展对实验室废水的处理提供科学化的建议。

1 化学实验室废水的处理

1.1 化学实验室废水的沉淀法处理

对于包含各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可采用沉淀法处理,主要有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和絮凝沉淀法。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法适合六价铬或具有还原性的有毒物质,经氧化还原反应,把高毒性污染物转化成低毒性物质,再混凝、沉淀去除污染物。絮凝沉淀法适用于含重金属离子较多的无机实验室废水的处理,根据废水性质、选择合适的絮凝剂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絮胶状沉淀除去重金属离子。常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铁、聚合磷酸铁、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聚合磷酸铝、聚合硅酸盐等。国内学者研究和开发了铝(铁)盐-PDMDAAC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它较单一无机或有机絮凝剂具有更好的除浊、除藻、脱色和除磷效果。

1.2 化学实验室废水的纳米材料光催化处理

采用纳米光催化方法可解决有机物废水处理后二次污染和吸附剂、混凝剂再生问题。在光催化降解领域采用最多的是纳米TiO2和纳米ZnO光催化剂,其具有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其光催化原理是受到光子激发的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了电子-空穴对,空穴与光催化剂表面的OH-反应生成·OH自由基,使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彻底氧化降解为无害的CO2和H2O。

贾晓磊进行了悬浮态纳米TiO2光催化电石渣浆废水,在经过光催化反应3h后,CODcr的去除率达84%。刘德春等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纳米ZnO/凹凸棒石粘土复合材料并用于甲基橙溶液的光降解,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1.3 化学实验室废水的膜分离法处理

膜过滤技术由于具有高分离效率、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处理废水的研究热点。国内常采用有机膜处理含油废水,但有机膜具有如化学稳定性差、易老化、使用寿命短等缺点,而无机陶瓷膜具有耐高温、耐强酸强碱、易再生等有机膜没法比拟的性能,使得无机膜代替有机膜处理各种废水成为必然的趋势。比如以无机陶瓷膜组件和废水生化处理装置结合而形成的膜生物反应器在含油废水处理中呈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含油废水处理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1.4 化学实验室废水的电化学法处理

实验室废液可以采用电化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处理。林佩凤以电渗析法和电生成Fenion试剂法对多种无机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发现能有效地去除水中氨氮和重金属离子。赵婷婷用微电解法-Fenton试剂氧化法-絮凝沉淀法组合工艺处理后,使得某制药厂医药中间体废水去除率达81.4%。

1.5 化学实验室废水的微生物化学法处理

微生物絮凝剂能使液体中不易降解的固体悬浮颗粒凝聚、沉淀,该类絮凝剂在废液处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李政等用培养的复合菌产生的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对石化废水中浊度、石油类物质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3.45%、53.42%和20.98%。

1.6 化学实验室废水的吸附法处理

对于化学实验室废液可采用相应的吸附剂进行吸附处理。其中活性炭吸附法可用于微量呈溶解状态的有机实验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3%。为了降低成本,开发廉价、高效的水处理负载型吸附剂是一种趋势。比如膨润土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同等实验条件下,阳离子改性的有机膨润土对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优于活性炭。

1.7 化学实验室废水的其它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液可以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处理。在高于水的临界温度(374℃)、临界压力(22.1MPa)下,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剂氧化成无毒的小分子,COD去除率可达99%,色度去除率达100%。目前SCWO技术已成功实现了酚、醇、卤代脂肪和芳香族化合物、硝基苯、尿素和化学武器等废液的处理。同时,辐射技术也可处理常规方法难处理的废液,该法采用γ射线或高能电子束。该技术既可以直接处理废水,也可与其它方法联合使用。它能有效杀死细菌和病原体,在废液处理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2 结语

高校实验室废水的处理,要加强实验室废液的管理,再采用各种技术将废液中的污染物分离或转化为无害物,达到国家下水道排放标准。但是实验室废水成分复杂、量小、排放周期不定、浓度较高,只用一种方法不能将所有污染物去尽。结合各种废液处理材料和技术工艺的发展,采用多种处理试剂和工艺技术综合组合,才能使实验室废液得到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 刘淑芬,刘春萍,孙琳.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2001.